世贸先生谈世贸

世贸先生谈世贸

一、WTO先生谈世贸(论文文献综述)

张圣翠[1](2015)在《我国仲裁市场竞争法律制度的困境与突破》文中研究说明仲裁已被公认为一种服务商品而可成为市场竞争的对象。我国仲裁市场竞争法律制度的缺陷造成了仲裁服务市场几乎处于地区分割的不竞争状态,同时排除了临时仲裁竞争和大量有仲裁能力公民的市场准入与竞争。我国仲裁市场竞争法律制度存在缺陷或陷入困境的成因是制定相关规则时缺乏科学民主的理念、立法技术水平不高、相关主体的个人或行业私念严重。加强我国仲裁市场竞争的主要意义在于能有效地改善政府职能和降低财政负担、提高我国仲裁服务者的竞争力、纠正行业不良风气并能提高仲裁公信力等。突破我国仲裁市场竞争法律制度困境的主要手段是要树立仲裁制定法主要为私法性质程序法的科学理念、移出我国《仲裁法》中大部分的仲裁机构规则并予以修改、引入临时仲裁制度和修订仲裁员资格条件规范。

张燕冬,何刚,史蒂夫·欧伦斯,马克·乌赞,汉斯·冈瑟(京特)·希尔珀特,金立群,张燕生,郑永年,纳娃利亚·伊万诺娃,穆罕默德·萨奇布,张红力,卜安德,郑新立[2](2013)在《全球经济态势与复苏路径——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第一分论坛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第一分论坛上,中外专家围绕"全球经济态势与复苏路径"主题展开讨论。与会专家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依然不确定,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来自改革,新兴市场国家面临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双重挑战,新兴市场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提高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

吴钩[3](2012)在《自主品牌汽车变革之难及应对之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2012年4月7日,由《汽车商业评论》杂志、汽车商业评论网和《汽车消费报告》杂志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挑战与变革"。论坛上,针对自主品牌汽车变革之难及应对之道,《汽车商业评论》杂志主编贾可,奇瑞汽车股份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总经理邹文超发表了观点。

王晓妍[4](2012)在《贸易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贸易自由化则是经济全球化在贸易领域的表现。它以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为前提,以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为背景,以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广泛实施为主要内容,以各国政府行政干预的弱化及国际间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标志,它是一个不断推进和演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贸易自由化不仅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而且影响到世界资源的有效配置。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与拓展,要求各种商品和要素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求得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各国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都逐步消除贸易壁垒和歧视性待遇,建立更自由的贸易环境,以促进本国的产业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但是,贸易自由化对发达国家和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并不相同,所获得的利益更是相差甚远。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尽管贸易自由化为其提供了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条件,但由于长期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加之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大量名目繁杂的贸易壁垒,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潜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民族产业往往受制于国外激烈的竞争,被剥夺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产业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随着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战略地位的提高,产业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最根本的出发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一问题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对于产业安全的界定,本文认为,产业安全在本质上是指一国国民使其现有的或潜在的产业权益免受危害的状态和能力,产业安全的标志是一国对其产业是否拥有创始权、控制权、调整权和发展权,且以发展权的拥有作为主要判断标准。在影响国家产业安全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自由化与投资自由化成为威胁产业安全的主要诱因,同时也可以说是引发产业安全研究热潮的起源。目前,对于投资自由化与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较为普遍和系统,而对于贸易自由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与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很少,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论述的。从根本上讲,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影响产业安全的关键因素,产业安全取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比较弱,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的风险也就更大。尽管WTO多边贸易体制允许采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来维护产业安全,但这些措施对产业安全提供的保护是暂时的,从长远看,如果产业国际竞争力弱的状况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善,那么产业安全所受到的威胁就不可能消除。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国家产业安全的最根本保障。发展中国家为维护本国产业安全,既要考虑要素禀赋所导致的国内各类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在国际贸易中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又要考虑如何加快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并从确保国家产业安全的角度出发,对各类产业的发展进行必要的规划和协调,制定针对不同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国家制定相关战略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和目标,是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趋利避害的关键所在。而从国家产业安全角度考虑产业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更是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制定相关战略和政策的重要原则之一。实现产业国际竞争力与产业安全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维护产业安全的最佳路径。本文对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贸易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关系,并着重研究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WTO相关规则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维护带来的双重影响,并详细阐述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发达国家贸易政策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安全维护,提出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防范风险、趋利避害,确保产业安全的重要性和有效途径。对韩国、印度、墨西哥等国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实施的政策措施的经验进行总结,旨在为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产业安全维护的借鉴和启示。最后从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产业安全问题入手,分别针对中国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有效维护中国各产业安全的对策。指出产业国际竞争力与产业安全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有效维护产业安全的最佳路径,并具体从宏观层面提出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维护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的政策建议。

徐元[5](2010)在《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两大基本特征。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WTO致力于各国削减关税、取消歧视待遇和其他贸易障碍,对许多贸易壁垒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制,但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规制基本上还是空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滥用知识产权,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资本和技术要素积累的增加,我国出口产品正处于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转型过程中,但是,随着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人的权益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尤其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更容易遭受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限制。与我国出口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无休止的知识产权诉讼接踵而至,从打火机到节能灯、从电池到手机、从空调到汽车、从彩电到电脑、从DVD到MP3等等,众多中国企业纷纷遭遇跨国企业设置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面对接踵而来的知识产权纠纷,面对发达国家高高筑起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知识产权这一新的贸易壁垒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应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挑战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出突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有意义且紧迫的课题。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导论。作者首先简要分析了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内涵。作者从壁垒的概念出发,在对现有的相关立法和文献中贸易壁垒概念的解释进行梳理评论的基础上,发现现有贸易壁垒理解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了自己对贸易壁垒概念的理解。然后,对知识产权的概念及范围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知识产权的特征。作者在对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两个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概念的理解和定义,并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问题认识上的分歧。作者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揭示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十大特征。论文的第三章至第五章是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三种典型表现形式的具体研究和分析。第三章是技术标准型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本章从分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互关系的演变入手,分析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这一当代国际经济中的新现象,然后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产生的贸易壁垒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会使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威力得到耦合,产生强大的贸易壁垒效应。接下来作者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一个解决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法律问题的简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章是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措施。作者首先对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国际立法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欧盟和美国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欧盟和美国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点。然后对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成为贸易壁垒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美国的“337条款”是当今世界上一种典型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因此,在本部分作者专门对美国的“337条款”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首先介绍了“337条款”的实体内容和程序及其救济措施。然后,总结出337程序的主要特点,并对美国“337条款”的不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知识产权滥用。作者从权利滥用的定义出发,首先分析了国内学者有关知识产权滥用的解释,并提出了自己对知识产权滥用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知识产权滥用的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具体包括知识产权申请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知识产权许可中的知识产权滥用和知识产权救济中的知识产权滥用,并以具体的案例分别加以说明。本部分最后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对目前国际公约和主要国家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进行了评析,包括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美国、欧盟、日本以及我国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第六章是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分析。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论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二是美国霸权衰落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三是跨国公司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四是国际经济秩序斗争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然后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作者认为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与其他贸易壁垒相仿,其作用机制有二:即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数量控制机制和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价格控制机制。在此基础上,用一个经济学模型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我国DVD行业遭遇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了更为深入的揭示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现象的本质,作者并未停留在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这一问题本身,而是更进一步地对当今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基础——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了反思,并且提出了在“和谐世界”理念下对知识产权制度重构的思路。第七章是我国出口贸易遭遇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在该部分,论文首先就几种主要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我国面临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八章是结论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章是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加以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研究方法方面,作者主要运用了如下几种研究方法:第一,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第二,理论分析、经济模型、案例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三,“抽象——具体——抽象——具体”的研究方法。第四,比较分析方法。通过上述研究,作者得出如下几个结论:第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导致知识产权成为国际竞争重要的工具,在这一背景下,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必须正视这一现实。第二,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是一种特殊的新型贸易壁垒。与其他贸易壁垒相比较,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有自己的属性和特征。目前,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还没有引起学界和实务界应有的重视,对其研究也还不够深入,认识上也比较模糊,缺乏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信息统计和定量分析。第三,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表面上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实质上是市场竞争与市场份额问题,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日益增强的竞争力和日益扩大的市场份额采取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是前者抑制后者后发优势的一种工具。在知识产权的竞争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第四,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第五,WTO的知识产权协定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而缺乏规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规则,这助长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滥用,国际社会应当考虑在WTO的框架内修订知识产权协定,制定规范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规则。第六,目前,世界知识产权制度正在被异化,应当在“和谐世界”理念下进行重构,重构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知识产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利益的平衡。第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其中有外部原因,也有自身因素。我国企业应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应对发达国家设置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贸易壁垒、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与其他贸易壁垒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揭示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所具有的十大特征。第二,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产生的政治经济根源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运用经济学工具分析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和贸易效应,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清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实质及影响。第三,提出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需要在“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下重构的思想,并且对“和谐世界”理念下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重构的思路和途径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第四,在应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措施中,提出了我国应当制定和实施“创新强贸”战略,实现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从“科技兴贸”向“创新强贸”的转变,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应对日益频繁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徐秉金,葛帮宁[6](2010)在《那些难忘的较量》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世贸组织之后5年过渡期内跟美国谈判的25亿美元的中国进口汽车配额基数为何最终变成了60亿美元?特保条款和15年过渡期,这两个条款一般进入国都没有,为何单单中国有?中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但在WT0的会议翻译中,为何没有中文翻译?

黄萍[7](201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相比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基础的变动,个独立国家的国家主权战略也必然需要作出相应的适应调整。本文分两个部分,即引言和正文部分。引言部分,一方面对正文论述的要点和整体脉络进行概括性论述;另一方面对以本命题作为论文选题的理由说明,亦即为论文之意义。正文部分。一是基本理论部分。从国家主权原则的产生及沿革和国家主权面临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介绍入手,再主要围绕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两个基本概念,进行理论阐释,重点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国家主权的认识上区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和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三个问题。二是命题引出和初步论述部分。根据上一部分对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的论述,归纳出经济全球化的变化趋势必然影响国家主权的行使的结论,从而进一步得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需要对国家主权作出适应性调整的命题。从而主要站在发展中国家和我国国情的角度,得出了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维护我国国家主权的最大利益这两个根本原则,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主权战略基本原则的结论。三是对诸多主权理论的整合与分析部分。通过系统论述和评价了诸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国家主权理论”,既否定了这些国家主权理论中否定、限制、削弱国家主权的主张,也否定了机械地、绝对地过分固执于主权的倾向,在这一部分中,论述的重点是: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区域经济组织、新技术的发展、全球性问题等国际因素和一些国内因素入手,全面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对国家主权,尤其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深刻影响。四是对策研究部分。先后提出了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积极应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各个主权领域遭遇的严峻挑战、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形成我们自己的法律体系等对策,并且系统归纳了中国国家主权战略基本原则及保障其实现的建议。

王凯园[8](2007)在《WTO框架下发展中成员农业利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发展中成员在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农业贸易政策与利益作为研究主题。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在实证研究中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稳定与否,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而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严重泛滥,发展中国家成为最大的牺牲者。担心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和考虑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选择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的被动选择。发展中国家始终是全球化中的弱势群体,而农业又是发展中国家中的弱势部门。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多样化的群体,经济利益有着巨大的差异,即使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巴西、印度和中国,农业贸易的利益关注点也不相同。多边贸易体制对于发展中成员来说,并不是一艘顺风大船。虽然多边贸易体制是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体系,这些规则适用于WTO的所有成员,但由于这些规则是在美国等发达成员主导下制定的,充分反映了发达成员的利益,因此,在貌似公平的规则下,并没有能够给所有成员特别是发展中成员带来公平的发展机会。发展中成员对多边贸易谈判参与以及乌拉圭回合的实践经验证明,乌拉圭回合带来的利益是有限的。乌拉圭回合谈判过程和协定本身存在的缺陷,以及其执行出现诸多漏洞,给发达成员回避某些改革义务提供了机会。而发展中成员的实践说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在收益的绝大部分来自其自身农业改革政策。自身成功改革是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发展中成员积极参与区域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给发展中成员带来的影响不同,也并不能解决如农业领域原已存在的问题。虽然多边贸易体制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给发展中成员提供了一个对抗大国不公正贸易措施的法律武器,但对于发展中成员来说,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还不能充分利用这一机制。此外,发达成员利用其在技术上的优势,设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自身利益,发展中成员成为贸易保护的受害者。新一轮农业谈判给发展中成员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期望中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发展和削减贫困的作用非常地有限,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并未大幅度改善。研究发现新一轮谈判中中国农业是贸易自由化受负面影响最大的行业。研究使用联合国贸发组织的农业贸易政策模拟模型(ATPSM),采用谈判中最有利于发展中成员的G20方案进行模拟,中国仍是发达和发展中成员中所获福利最小的。在农产品市场开放度已经很高,新一轮农业谈判仍需继续开放的背景下,全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中国农业的根本选择。

王晓玲[9](2007)在《现代汉语字母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字母词语从西方语言进入汉语,与此同时,汉语本身在发展中也创造了一些本土的字母词语。字母词语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等各类传播媒介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之中,从而成为了学界密切关注和关系到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交流的一个问题。有人曾对国内最权威的报纸《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6日至2002年12月15日所载文章(不包括广告和天气预报)进行了检索与统计,发现字母词语共出现了748词次,平均每天出现24.9词次。本文对于字母词语的研究即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我们试图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对字母词语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汉语词汇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我们以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按照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拟从历时与共时两个角度对字母词语进行研究。历时角度方面以字母词语从无到有、从萌芽到迅速发展再到当代的高频使用为脉络进行梳理,从中观察时代、社会对字母词语的产生、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作用。共时角度方面,主要通过量化统计,考察现阶段字母词语在不同领域的分布情况,以及现阶段所表现出的一些新的特点,开始具有构词特点,组合能力增强;词性活用现象;语义扩展现象等等。后又介绍了字母词语的语用价值:简洁、醒目、经济;专业化字母词语符合国际化、标准化原则等。字母词语对汉语本体系统的影响我们主要从对借词方式、构词方式和汉语书写系统的影响作了详细介绍。此外,文中设专章对网络用语这一特殊语域中所产生和使用的字母词语的个性特点进行讨论分析,其中句子缩略语现象较多,字母谐音替代现象,从汉语拼音提取声母代指原词情况也较多。并对这一网络字母词语流行现象进行了原因探析:网络高速度、高收费是其客观原因;年轻人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追求个性是其主观原因;这也是他们释放情感、游戏愉悦自己和他人的一种方式。最后,结合现阶段字母词语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规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黄贺[10](2007)在《论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原因与解决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历史与现实出发,运用国际机制理论剖析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背后的深层原因,认为国际纺织品贸易机制由于受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使得美国等发达的纺织品进口国有机可乘,利用机制规则用语的“模糊性”,为其贸易保护行为提供“合法性”依据。运用GATT/WTO规则,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遭受的反倾销、原产地规则、特别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贸易限制措施进行法律分析,最终揭开“法律的面纱”,透视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美国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经济因素,是美国将其国内制造业的失业问题、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与中美纺织品贸易问题捆绑在一起,试图借纺织品摩擦向中国政府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以此削弱中国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终达到压缩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空间的目的。同时,美国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隐性违规行为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因素,国际经济政治化是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本原因,文章进一步阐述了纺织品贸易摩擦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由于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美国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动机日趋复杂,使得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解决无法一劳永逸。笔者在分析比较之后,提出以外交谈判与协商为主、法律手段为辅,是近期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最佳解决途径。文章的最后,指出我国政府和企业对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应采取的应对之策。

二、WTO先生谈世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TO先生谈世贸(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仲裁市场竞争法律制度的困境与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仲裁市场竞争法律制度及其困境
二、我国仲裁市场竞争法律制度困境的成因
    ( 一) 科学民主法制理念的缺乏导致了一些特别法规范不当
    ( 二) 很多其他的特别法规范的立法技术不科学
    (三)个人或行业私利泛滥
三、我国仲裁市场竞争法律制度完善的意义
    (一)改善政府职能和降低行政负担
    (二)提高我国内地仲裁服务者的竞争力
    (三)改善行业风气并提高仲裁公信力
四、我国仲裁市场竞争法律制度困境的突破
    (一)树立仲裁制定法主要为私法性质程序法的科学理念
    (二)移出《仲裁法》中大部分的仲裁机构规则并予以修改
    ( 三) 引入临时仲裁制度
    ( 四) 修订仲裁员资格条件规范

(3)自主品牌汽车变革之难及应对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4)贸易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学者的研究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 创新与不足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经济安全与产业安全相关理论
    2.2 有关贸易自由化与产业安全问题的理论
3 贸易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
    3.1 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3.1.1 国际贸易增长趋势
        3.1.2 国际贸易格局变化趋势
        3.1.3 国际贸易主体变化趋势
        3.1.4 国际贸易结构变化趋势
        3.1.5 国际贸易政策变化趋势
    3.2 贸易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取向
        3.2.1 贸易自由化的基本特征
        3.2.2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3.2.3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取向
    3.3 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与推动
        3.3.1 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贸易规模的影响
        3.3.2 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差额的影响
        3.3.3 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安全的影响
4 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
    4.1 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4.1.1 贸易自由化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的路径
        4.1.2 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影响
        4.1.3 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4.1.4 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安全与贸易自由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4.2 贸易自由化影响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的路径
        4.2.1 经济制度环境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
        4.2.2 市场竞争环境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
        4.2.3 贸易环境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
        4.2.4 金融环境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
    4.3 WTO相关机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
        4.3.1 WTO与产业安全相关机制
        4.3.2 WTO相关机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的维护
        4.3.3 发达国家滥用WTO相关机制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
    4.4 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
        4.4.1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特点
        4.4.2 《服务贸易总协定》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4.4.3 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4.4.4 服务贸易自由化影响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的路径
        4.4.5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以金融业和电信业为例
5 发达国家贸易政策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
    5.1 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
        5.1.1 管理贸易成为对外贸易政策的主导内容
        5.1.2 新形式的贸易壁垒成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
        5.1.3 采取多种方式积极鼓励出口
        5.1.4 倡导“公平贸易”和“对等贸易”
        5.1.5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5.2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
        5.2.1 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
        5.2.2 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发展中国家出口成本增加
        5.2.3 技术性贸易壁垒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相关产业构成控制
        5.2.4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波及和连锁效应使发展中国家损失扩大
        5.2.5 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
    5.3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
        5.3.1 给发展中国家的相关产品出口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5.3.2 可能阻碍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
        5.3.3 可能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
    5.4 劳工标准贸易壁垒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
        5.4.1 劳工标准贸易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规模
        5.4.2 劳工标准贸易壁垒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成本
        5.4.3 劳工标准贸易壁垒阻碍外商直接投资
    5.5 发达国家不公平竞争行为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
        5.5.1 发达国家农产品补贴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安全
        5.5.2 发达国家倾销行为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安全
6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维护产业安全的举措
    6.1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韩国维护产业安全的举措
        6.1.1 韩国的政策调整及其对产业发展的促进
        6.1.2 韩国对重要产业的保护和扶持
    6.2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印度维护产业安全的举措
        6.2.1 印度的政策调整及其对产业发展的促进
        6.2.2 印度对重要产业的保护和扶持
    6.3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墨西哥维护产业安全的举措
        6.3.1 墨西哥的政策调整及其对产业发展的促进
        6.3.2 墨西哥对重要产业的保护和扶持
    6.4 韩国、印度、墨西哥维护产业安全的经验
        6.4.1 实行渐进有序的贸易自由化
        6.4.2 保护和扶持需与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
        6.4.3 完善国内相关法律体系
        6.4.4 形成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有效互动机制
        6.4.5 灵活运用多边贸易规则
    6.5 韩国、印度、墨西哥维护产业安全的教训
        6.5.1 贸易自由化进程过快不利于产业发展
        6.5.2 国家过度干预带来负面影响
        6.5.3 过分依赖国外市场构成产业安全隐患
7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的产业安全
    7.1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安全
        7.1.1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与问题
        7.1.2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产业结构问题对产业安全的负面影响
    7.2 中国的农业产业安全问题
        7.2.1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农业产业安全状况
        7.2.2 “入世”给农业产业安全带来的挑战
        7.2.3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问题
        7.2.4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对策
    7.3 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安全问题
        7.3.1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制造业产业安全状况
        7.3.2 “入世”给制造业产业安全带来的挑战
        7.3.3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维护制造业产业安全的问题
        7.3.4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维护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对策
    7.4 中国的服务业产业安全问题
        7.4.1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服务业产业安全状况
        7.4.2 “入世”给服务业产业安全带来的挑战
        7.4.3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维护服务业产业安全的问题
        7.4.4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维护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对策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结论
    8.2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维护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的政策建议
        8.2.1 充分利用WTO多边贸易规则
        8.2.2 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8.2.3 构建和完善维护产业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8.2.4 建立符合国情的产业安全管理体制
        8.2.5 建立完善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5)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
        1.2.2 国外文献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创新点
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内涵解析
    2.1 贸易壁垒概念辨析
        2.1.1 壁垒的基本内涵
        2.1.2 贸易壁垒的现有解释及其评析
        2.1.3 本文对贸易壁垒的理解
    2.2 知识产权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2.2.1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2.2.2 知识产权的特征分析
    2.3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内涵、表现形式与特征
        2.3.1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内涵探析
        2.3.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典型表现
        2.3.3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特征辨析
    2.4 本章小结
3 技术标准型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3.1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趋势
        3.1.1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互关系的演变
        3.1.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趋势
    3.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原因分析
        3.2.1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具有本质的共同性
        3.2.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
        3.2.3 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
        3.2.4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技术联盟的出现
        3.2.5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3.2.6 发达国家标准化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结合
        3.2.7 国际标准化组织态度的转变
    3.3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贸易壁垒效应
    3.4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法律问题
        3.4.1 非必要专利被纳入
        3.4.2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不披露相关知识产权信息
        3.4.3 专利权人利用标准制定进行联合抵制
        3.4.4 利用事实标准实施知识产权滥用的行为
        3.4.5 交叉许可和专利联营
    3.5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产生问题的解决途径
        3.5.1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模型
        3.5.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法律问题解决途径的实证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措施
    4.1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国际立法
    4.2 美国和欧盟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
        4.2.1 美国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
        4.2.2 欧盟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
        4.2.3 美国和欧盟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比较分析
    4.3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成为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4.3.1 规则本身不合理
        4.3.2 主管机构滥用执法程序
        4.3.3 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程序
    4.4 美国"337条款"研究
        4.4.1 "337条款"的基本内容
        4.4.2 "337调查"程序的特点
        4.4.3 "337调查"程序的不合理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知识产权滥用
    5.1 知识产权滥用的含义
        5.1.1 权利滥用的含义
        5.1.2 知识产权滥用内涵分析
    5.2 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5.2.1 知识产权申请中的权利滥用
        5.2.2 知识产权许可中的权利滥用
        5.2.3 知识产权救济中的权利滥用
    5.3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5.3.1 国际公约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5.3.2 有关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
        5.3.3 我国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5.4 本章小结
6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分析
    6.1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根源
        6.1.1 知识经济兴起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6.1.2 美国霸权衰落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6.1.3 跨国公司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6.1.4 国际经济秩序斗争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6.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与贸易效应
        6.2.1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
        6.2.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
        6.2.3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贸易效应的实证——以我国DVD行业为例
    6.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扩张、问题与重构
        6.3.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扩张
        6.3.2 知识产权扩张产生的主要问题
        6.3.3 "和谐世界"理念下知识产权制度的重构——TRIPS修改构想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出口遭遇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7.1 我国出口遭遇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现状
        7.1.1 技术标准型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7.1.2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7.1.3 知识产权滥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7.2 我国面临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存在的主要问题
        7.2.1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7.2.2 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7.2.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缺失
        7.2.4 应诉费用高、对外国法律和国际规则不熟悉
        7.2.5 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7.2.6 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不够深入
    7.3 我国应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策略
        7.3.1 制定和实施"创新强贸"战略
        7.3.2 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7.3.3 鼓励企业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7.3.4 建立与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
        7.3.5 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
        7.3.6 加强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8.2 本文的不足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6)那些难忘的较量(论文提纲范文)

闯出一条路
你必须支持上海
并非过度保护
不怕你报复
“准发达国家”
二等公民

(7)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国家主权原则的沿革和时代背景
    1.1 国家主权原则的产生及沿革
    1.2 国家主权原则面临的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
第2章 经济全球化观念和国家主权理论
    2.1 经济全球化观念
        2.1.1 经济全球化概念
        2.1.2 国外经济全球化理论的不同观点
        2.1.3 中国关于经济全球化概念的观点
        2.1.4 经济全球化内涵的界定
        2.1.5 两种相反的前景:经济全球化与反经济全球化
    2.2 国家主权理论
        2.2.1 国家主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2.2 国家主权的涵义
        2.2.3 国家主权的基本特征
        2.2.4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主权理论观念的转变
        2.2.5 中国国家主权理论观念上的发展
        2.2.6 国家的不同发展程度反映出其主权观念上的差异性
    2.3 辩证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
        2.3.1 国家主权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2.3.2 辩证理解人权与主权的关系
        2.3.3 辩证审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2.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国家主权理论
        2.4.1 各种新国家主权理论
        2.4.2 "新国家主权理论"评析
第3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3.1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3.1.1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同质性
        3.1.2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异质性
    3.2 分析国家主权与经济全球化的互动性
    3.3 有关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关系的两种观点
        3.3.1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相辅相成"论
        3.3.2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相互矛盾"论
        3.3.3 对两种观点的评价
    3.4 正确认识国家主权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3.4.1 主权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
        3.4.2 经济全球化为国家主权理论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可能
第4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主权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4.1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1.1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硬碰撞"和"软侵蚀"
        4.1.2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本质的影响
        4.1.3 经济全球化减弱了国家通过行使主权干预经济的力量
        4.1.4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方式方法
    4.2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冲击与挑战
    4.3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3.1 生产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3.2 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3.3 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3.4 非政府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3.5 区域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3.6 新技术发展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3.7 全球性问题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4.4 发展中国家主权弱势表现及原因
        4.4.1 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弱势表现
        4.4.2 在国际体系结构方面发展中国家主权弱势的原因
        4.4.3 当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国际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成因
        4.4.4 发展中国家主权处于弱势地位的内在因素分析
第5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理性思考与选择
    5.1 发展中国家主权的维护和适应性选择
        5.1.1 适应主权观念,趋利避害,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5.1.2 维护国家主权独立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逻辑重构
        5.1.3 调整内部体制,增强能力,从内部化解主权困境
    5.2 强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
        5.2.1 对国家主权予以强化的理论依据
        5.2.2 对国家主权予以强化的现实依据
    5.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主权
        5.3.1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5.3.2 中国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
        5.3.3 中国应对挑战的对策
    5.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理性思考
        5.4.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
        5.4.2 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理性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WTO框架下发展中成员农业利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主题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基本结构
第二章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农业贸易状况
    2.1 发展中国家的界定
        2.1.1 国家的分类
        2.1.2 国际组织对国家的分类标准
        2.1.3 发展中国家类型和利益的多样性
    2.2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地位
        2.2.1 发展中国家还是一个弱势集团
        2.2.2 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
    2.3 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特点
        2.3.1 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性下降
        2.3.2 世界农产品贸易仍由发达国家主导
        2.3.3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增加
第三章 乌拉圭回合与发展中成员农业利益
    3.1 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进程
        3.1.1 GATT的发起和推动是发达国家自身发展的需要
        3.1.2 多边贸易体制本身存在设计与应用的缺陷
    3.2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特殊重要性
        3.2.1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
        3.2.2 农业协议存在的问题
    3.3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的分析
        3.3.1 乌拉圭回合之前
        3.3.2 乌拉圭回合之后
第四章 多边贸易体制下发展中成员的实践
    4.1 发展中成员的经济改革
        4.1.1 中国
        4.1.2 印度
        4.1.3 巴西
    4.2 主要农业支持政策
        4.2.1 印度
        4.2.2 巴西
        4.2.3 中国
    4.3 巴西、印度、中国的农业生产与贸易状况
        4.3.1 巴西
        4.3.2 印度
        4.3.3 中国
    4.4 多边框架下相互的关系
第五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发展中成员利益
    5.1 多边贸易体制法律框架中的例外
        5.1.1 GATT关于区域贸易的有关规定
        5.1.2 WTO新一轮谈判对RTA规则的发展
    5.2 区域贸易发展迅速的动因
        5.2.1 多边贸易体制步履维艰
        5.2.2 追求近期利益的选择
        5.2.3 非经济因素的考虑
    5.3 区域贸易协定与发展中国家
        5.3.1 区域贸易协定的类型
        5.3.2 发展中国家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5.4 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
        5.4.1 不同类型区域贸易组织的的影响
        5.4.2 模型模拟研究结果
        5.4.3 对管理成本的影响
    5.5 区域贸易协定中的农业利益
        5.5.1 区域贸易协定并未完全包括农产品领域
        5.5.2 区域贸易协定并没有解决农业的扭曲问题
        5.5.3 区域贸易中仍然存在贸易障碍
第六章 贸易救济措施与发展中成员农业利益
    6.1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涉及的相关协定和基本程序
        6.1.1 主要法律依据
        6.1.2 争端解决的程序
    6.2 贸易争端解决案例的特点
        6.2.1 农业贸易争端占较大比重
        6.2.2 农产品贸易争端呈现集中的特点
        6.2.3 以发达成员之间的争端居多
        6.2.4 发展中成员积极参与
    6.3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优势及不足
        6.3.1 优势表现
        6.3.2 存在的不足
    6.4 发展中成员的实践(巴西诉美国的陆地棉补贴案)
        6.4.1 案件基本情况
        6.4.2 裁定结果
        6.4.3 分析
第七章 相关协议与发展中成员农业利益
    7.1 TBT协议与SPS协议
        7.1.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则与问题
        7.1.2 技术壁垒的发展动向
    7.2 知识产权保护
        7.2.1 地理标识
        7.2.2 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八章 新一轮农业谈判与发展中成员的农业利益
    8.1 新一轮谈判立场和焦点
        8.1.1 主要谈判集团与立场
        8.1.2 谈判的主要矛盾和焦点
        8.1.3 主要成员提案内容
    8.2 新一轮农业谈判影响分析
        8.2.1 对削减方案本身的模拟
        8.2.2 国际研究机构对多哈回合影响的模拟
        8.2.3 利用ATPSM模型进行的影响模拟
第九章 多边贸易体制下的中国农业发展
    9.1 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
        9.1.1 人均耕地和水资源短缺
        9.1.2 农业基础设施脆弱
        9.1.3 农业科技水平不高
        9.1.4 农业组织化程度低
    9.2 中国的市场开放度高
    9.3 中国农业面临着多重压力
        9.3.1 进口剧增的压力
        9.3.2 出口市场壁垒的压力
        9.3.3 进一步开放的压力
    9.4 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9.4.1 进一步强化和调整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政策
        9.4.2 调整农业战略性结构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9.4.3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9.4.4 改善农产品贸易环境
        9.4.5 推进农业配套改革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PTSM模型模拟结果
致谢
作者简历

(9)现代汉语字母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汉语字母词语问题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2章 称名、界定、分类
    2.1 称名和界定
    2.2 字母词语的分类
第3章 从历时角度看字母词语的产生和发展
    3.1 五四时期文人笔下风靡一时
    3.2 改革开放迅速发展时期
    3.3 当代高频使用时期
第4章 现代汉语字母词语的特点及其语用价值
    4.1 分布特点
        4.1.1《实用字母词词典》字母词语的领域分布统计及分析
        4.1.2《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字母词语的领域分布统计及分析
    4.2 当代字母词语表现出的新特点
        4.2.1 组合能力增强
        4.2.2 词性活用现象
        4.2.3 语义扩展现象
    4.3 字母词语的语用价值
        4.3.1 简洁、直观、醒目
        4.3.2 便于国际交流
        4.3.3 部分具有修辞色彩
第5章 字母词语对汉语本体及书写系统的影响
    5.1 字母词语为汉语词汇系统增添了一种新的借词方式
    5.2 字母词语体现了一种新的构词方式
    5.3 字母词语对汉语书写系统的影响
    5.4 字母词语对汉语拼音系统的影响
第6章 网络用语中字母词语研究
    6.1 网络字母词语造词特点
        6.1.1 句子缩略语
        6.1.2 谐音造词
        6.1.3 汉语拼音缩略造词
    6.2 网络字母词语流行原因探析
        6.2.1 客观原因
        6.2.2 主观原因
第7章 字母词语的使用和规范
    7.1 滥用和混用字母词语现象
    7.2 不规范使用字母词语原因分析
    7.3 字母词语的规范和发展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论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原因与解决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篇章结构
第一章 国际纺织品贸易机制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国际机制理论概述
    第二节 国际纺织品贸易机制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机制理论分析
第二章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种类及其法理分析
    第一节 中美纺织品贸易反倾销摩擦的法理分析
    第二节 中美纺织品贸易原产地规则摩擦的法理分析
    第三节 中美纺织品贸易特别保障措施摩擦的法理分析
    第四节 中美纺织品贸易技术性贸易壁垒摩擦的法理分析
第三章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相关经济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国际纺织品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美国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经济原因
    第三节 中国纺织品招致美国设限的经济原因
第四章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相关政治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国际政治因素
    第二节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国内政治因素
    第三节 经济政治化是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
第五章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解决途径
    第一节 中美在纺织品贸易中的非对称性相互依赖
    第二节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解决途径
    第三节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对我们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WTO先生谈世贸(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仲裁市场竞争法律制度的困境与突破[J]. 张圣翠. 政治与法律, 2015(07)
  • [2]全球经济态势与复苏路径——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第一分论坛综述[A]. 张燕冬,何刚,史蒂夫·欧伦斯,马克·乌赞,汉斯·冈瑟(京特)·希尔珀特,金立群,张燕生,郑永年,纳娃利亚·伊万诺娃,穆罕默德·萨奇布,张红力,卜安德,郑新立. 全球智库经济观察(2013), 2013
  • [3]自主品牌汽车变革之难及应对之道[J]. 吴钩. 汽车工业研究, 2012(05)
  • [4]贸易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 王晓妍.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5]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D]. 徐元.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7)
  • [6]那些难忘的较量[J]. 徐秉金,葛帮宁. 汽车商业评论, 2010(08)
  • [7]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 黄萍. 大连海事大学, 2010(01)
  • [8]WTO框架下发展中成员农业利益研究[D]. 王凯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9]现代汉语字母词语研究[D]. 王晓玲. 河北大学, 2007(S1)
  • [10]论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原因与解决途径[D]. 黄贺. 暨南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世贸先生谈世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