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慎树先生遗书》编辑错误举例

《刘慎树先生遗书》编辑错误举例

一、《刘申叔先生遗书》编误举例(论文文献综述)

蔡俊[1](2020)在《刘师培国粹思想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涌入,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传统文化与中国民族命运的关系。以“昌明国粹”为主张的国粹派应运而生,其代表人物刘师培企图通过复兴古学,保存国粹以达到传承中国文化,挽救民族危亡的革命目的。刘师培的国粹思想之所以可以产生依赖于很多重要的历史因素,这些历史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晚清社会动荡不安的政治因素,晚清政府政治腐败,加之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陷入民族危亡的境地。资产阶级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统治,刘师培为宣传革命力主排满兴汉。二、西方文化较传统文化而言占据优势的文化因素,欧风美雨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造成了文化危机,同时文化危机引发的民族危机也不容忽视,刘师培作为经学大家,他企图通过复兴古学来应对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三、社会进化论、民主革命思潮、“排满兴汉”思潮、国粹主义思潮等社会思潮是影响刘师培国粹思想形成的思想因素。四、刘师培个人的经学背景,刘师培出于经学世家,精通经学典籍,具有深厚的经学功底。正是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刘师培的国粹思想得以孕育。刘师培的国粹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复兴“国学”。刘师培等国粹派认为西方革命的成功在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他从复兴古文经、重释诸子学、否定孔学独尊几个方面说明复兴国学的必要性。二是保存国粹,复兴汉族。刘师培严防“华夏之辨”的传统民族观念,从文化认同到民族认同这一角度切入,来阐述汉族文化的优越性,同时希望从古代的传统典籍中为革命排满寻找合理的历史依据。刘师培的国粹思想对近代思想文化和政治革命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是刘师培学术着作等身,并将进化论学说同社会学结合起来,对中国史学、文学、学术史等学术研究都作出了贡献。二是刘师培倡导复兴古文经,保存国粹,批判孔学独尊,提出“六经皆史”,推动史学界重新解释诸子学,推动诸子学的复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三是刘师培的国粹思想具有中西交汇的特色,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又开明接受西方文化。四是刘师培宣传“排满兴汉”,撰写《攘书》以表达自己“攘除清廷,光复汉族”的决心,这在革命时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革命的政治作用。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刘师培的民族观具有狭隘民族主义的局限性,这是应该批判的。

张为刚[2](2017)在《“名”的危机与“文”的重建 ——刘师培前期文学思想研究(1903-1906)》文中提出晚清时期的中国处在古今中西交汇的“转型时代”,传统的秩序与意义世界面临巨大挑战,身负传统的知识分子面临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的危机,如何因应这种危机与挑战,成为共同的时代课题。作为中国古典思想核心概念之一的“文”,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语境中,同样遭遇到如何“现代”的历史问题。然而或正因其身处危机之深重,使其所获转型的契机也同样巨大,因而在当时出现了对于“现代”的多重理解以及对于“文”的多种想象。刘师培(1884—1919)在晚清的政治活动中是一位堪称“多变”人物,尤其是他前期(1903—1906)的政治生涯,可谓一而再再而三地转变。然而与此同时,这段时间刘师培在学术上,尤其是在对“文”的理解上却保持着一种“不变”的特色。在应对“文”的危机的过程中,刘师培一方面秉持其家学传统,一方面汲取西学特色,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对“文”的看法。刘师培是以“小学”为进路,从“名”的危机的角度,切入对“文”的重建的思考;以“正名”为突破口,通过重新厘清声音与语言的起源问题、文字字形到总体性的“文”的过渡问题,以及“文(章)学史”与“骈文正宗”等问题,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文”学思想。第一章从晚清“名”的危机与“正名”之亟谈起,论述“转型时代”的知识分子面临的诸多危机在符号系统上的表现,尤其这种表现在语言文字上的体现。“新名词”的输入不仅仅只是语言文字自身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变,出现的文字不足与各种流弊丛生等问题只是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传统那一套价值与意义体系开始面临崩塌的危险。语言文字危机使“语言文字之学”兴起,原本的“小学”系统在新的语境中得到再生,也使其成为重建“名”的系统与“文”的世界的突破口。刘师培正是通过《攘书·正名篇》中对“正名之用”与“名实关系”的深入检讨,在此基础上进行“循名责实”与“类族辨物”,以此一方面为重建“文”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直接为辨明华夷及其历史和排满种族革命找到了学理上的依据。而在具体对文字危机问题的处理上,刘师培把视野转向了“国文”教育一边,企图通过重新找到以“小学”为始点的教育策略,实现其“用俗语”和“造新字”的文学教育构想。第二章以“名起于言”为论述重点,通过阐述刘师培对于“名”与“文”关系的新理解,辨明其对于声音为“文”之根底的执着,并非如同现代“声音中心主义”一般强调的是语言的透明性,而意在表明这最初的声音起源的时刻,能够发掘出“名”与“物”关系的原初意义。上古之民区分“义象”与区分“质体”的不同,表明“以义象区物”的始源性,而声音之“文”本乎“义象”之同,循乎“天籁”而又导向诗歌的起源,这是刘师培论“文”以声音为根底的特色所在。与此同时,“形声”因其在刘师培所理解的“六书”中具有的独特性,即它是从“以义象区物”到“以质体区物”的转捩处,刘师培本想通过“中国人种西来说”为晚清的汉族排满革命正名,然而其“西来说”同于“人类起源同源说”本身所蕴含的普遍性,以及“自然”声音即“天籁”的普遍性内涵,却同时潜藏着消除汉族文明本位的契机,正是这种“普遍性”的基石为否定现代民族国家,进而走向无政府共产主义提供了思想上的可能。第三章以刘师培对“文”之本义的辨正为中心,论述在声音之“文”与语言起源问题重新确立的基础上,“文”怎样从一个简单的汉字符号,经由“文字”之义,进而达到“三代之文”的总体性意涵。在与章太炎论“文”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刘师培颠覆了既往的对“文”这一汉字符号的造字法的分析,将通常认为“文”属象形字重新阐释其属指事字,这是由于刘师培偏重于指事造字法背后所指示的“义象”是交错而呈现的文彩,而非章太炎那般关注的是所象之形的物质性。对造字法的不同认识是刘、章二人对“文”之不同理解的根源所在。刘师培以“正名”为起点,以“小学”为路径,从声音之“文”与语言的起源开始,逐步完成了对于总体性“文”的阐发,第四章即在此高度下行,展开其对“文章”的“正名”以及“骈文正宗”观的再确立过程,通过其“易学进化论”的辩证发展来厘清“骈文”与其他非“文”体在“文(章)学史”中的消长关系,从而展现刘师培“文(章)学史”的新型建构。这样,刘师培基于晚清“名”的危机所展开的“正名”之业和“文”的重建工程,就从文字、文明,得以落实到传统中国最具核心价值意义的“文章”中来,并最终由其独特的“小学”理路所确立起的“文(章)学史”观念屹立于晚清文学史与思想史的脉络中。

李卫民[3](2012)在《学术史研究的独特视野——李帆教授访谈录》文中认为学术史研究是新兴的史学分支学科。与以往的哲学史研究和思想史研究不同,学术史研究,虽有借鉴西方学术规范之处,但主要是一种本土化、原生态的历史研究,是史学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学术史研究的成果,能够使政治史、社会史、思想史的背景更加清晰,线索更加明确,有助于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看待历史发展。李帆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史研究,他的学术视野开阔,研究过程中,注重古今中西的会通,得出深入、坚实的结论,他的研究成果受到很多国内外学者的好评。此次,李帆教授接受本刊采访,深入解析学术史研究的重要功能,对学术史研究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对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意义重大。

李帆[4](2001)在《《刘申叔先生遗书》编误举例》文中研究指明 刘师培(字申叔、号左鑫,1884~1919)去世后,遗作散于四方,好友南桂馨1934年起出资搜集整理,直至1938年才全部刊行,题为《刘申叔先生遗书》。全书收入刘师培着作74种,其中论群经及小学者22种、论学术及文辞者13种、群书校释24种、诗文集4种、读书记5种、学校教本6种,除一些白话文和论无政府主义的着述以及个别佚文外,可说是网罗殆尽,极大方便了学界的刘师培研究。该书之编定,钱玄同出力甚多,"佚稿之旁搜,总目之编次,胥由公力疾任之。"而且钱氏还为总目写了不少说

二、《刘申叔先生遗书》编误举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刘申叔先生遗书》编误举例(论文提纲范文)

(1)刘师培国粹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刘师培国粹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晚清社会动荡、政治不稳定
    第二节 西方文化的冲击
    第三节 清末社会思潮的影响
第三章 复兴国学
    第一节 国学发微
    第二节 复兴古文经
    第三节 复兴诸子学
    第四节 孔子未立教
第四章 保存国粹、复兴汉族
    第一节 从“传统”中来,到“革命”中去
    第二节 用国粹激扬种性
    第三节 “华夷之辨”与“民族”认同
第五章 刘师培国粹思想的影响和评价
    第一节 刘师培国粹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刘师培国粹思想的评价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名”的危机与“文”的重建 ——刘师培前期文学思想研究(1903-190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刘师培学行述要
        一、“扬州学派”与刘氏家学
        二、刘师培生平概要
    第二节 刘师培研究综述
        一、《刘申叔先生遗书》的编订与钱玄同的奠基性研究
        二、史学与政治思想研究
        三、经学与文化思想研究
        四、文学思想与文学史研究
    第三节 问题意识与本论思路
        一、问题意识: “文(学)”如何“现代”
        二、本论思路
第一章 “正名”、“修文”与“国文”的教育构想
    第一节 “名”的危机与“正名”的要义
        一、“新名词”输入与“名”的危机
        二、“名”的危机与“正名”的要义
    第二节 “文”的危机与“国文”教育
        一、“语言文字之学”的兴起
        二、“文”的危机: “文字不足”与“文字流弊”
        三、“文典”编修与“国文”教育
第二章 “名”与“言”: 声音之“文”与语言的起源
    第一节 “声音”的政治
        一、“言文一致”与“国语”运动
        二、“国语”的“历史”与刘师培的“声音中心主义”
        三、“名”的统合性及其与“文”的关系
    第二节 “名起于言”: “声音”之文与语言的起源
        一、声音起源的心理机制
        二、“言语时代”: 声音=字音的起源
    第三节 “黄帝正名”: 从“言语时代”到“文字时代”
        一、“六书”: 从言语到文字
        二、“理”的双重内涵与“形声”的起源意义
第三章 “文”之源始: “三代之文”的总体性
    第一节 “文”与字形的起源
        一、字形的起源
        二、“文”属指事,而非象形
    第二节 “文”=“彣”: 对“文”之本义的辨正
        一、“文”非“彣”: 段玉裁的经典注解
        二、“文”即“彣”: 刘师培对段注经典义的颠覆
    第三节 “文”=“彣彰”: “三代之文”的总体性意涵,兼及与章太炎论“文”之比较
        一、“着于竹帛”: 章太炎对“文”的理解
        二、“彣彰”与“文字”: 从与章太炎论“文”之分歧看刘师培“三代之文”的总体性意涵
第四章 “文章”源始与“骈文正宗”的要义
    第一节 “学”·“史”·“经”: “文章”的源始性根据
        一、“学”与国粹派的知识想象
        二、“古学”的起源
        三、“史”与“经”: 总体性的“文”的语言文字之属
    第二节 从“经”到“赋”: “文章”的渊源与“赋”体的形成
        一、从“文言”到“文”: 刘师培对阮元“文言说”的继承与发展
        二、“文章”的渊源
    第三节 “骈文正宗”: “文”的本真状态与“文(章)学史”的构建
        一、晚清“天演/进化”思想与刘师培的“易学进化论”
        二、“骈文正宗”与“易学进化论”视野下的“文(章)学史”
结语 晚清文学史与思想史脉络中的刘师培(1903—1906)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刘申叔先生遗书》编误举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小学发微》
二、关于《中国民族志》
三、关于《匪风集》》
四、其他

四、《刘申叔先生遗书》编误举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刘师培国粹思想研究[D]. 蔡俊. 吉首大学, 2020(03)
  • [2]“名”的危机与“文”的重建 ——刘师培前期文学思想研究(1903-1906)[D]. 张为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3]学术史研究的独特视野——李帆教授访谈录[J]. 李卫民. 晋阳学刊, 2012(04)
  • [4]《刘申叔先生遗书》编误举例[J]. 李帆. 文献, 2001(01)

标签:;  ;  ;  

《刘慎树先生遗书》编辑错误举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