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里木看舞龙

在塔里木看舞龙

一、塔里木又见舞蛟龙(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静[1](2020)在《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文中认为

阿米乃木·苏来曼[2](2020)在《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研究 ——以《历代西域屯垦戍边诗词选注》为中心》文中提出清代出关诗人为历代之最,并且他们的诗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为前人所不及。这其中西域屯垦戍边诗词又占据了绝大部分,而且具有鲜明特征,是地域文化与主流文化意识交融互动的结果。本文基于《历代西域屯垦戍边诗词选注》中的清诗词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些诗词记录了西域经历与见闻,诗人的情感,描绘了西域的民俗与物产,反映了清代在西域的统治与管理,是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见证。另一方面,屯垦戍边诗词又具有特色的文学创作手法和表现手法,反映了清西域诗创作风貌和发展状况。本文由四个部分和一个引言组成。引言部分为本研究题目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本题目的国内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创新点、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基本结构元素。第一部分主要解释了屯垦戍边的概念,以及屯垦戍边诗兴起的背景,也是这类诗词具有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冲撞与融合原因。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清不同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屯垦戍边诗人,以及他们的生平,确定这类诗作的感情基础。将雍正三年(1725)至宣统三年(1911)年之间的诗人分为雍正乾隆、嘉道、清代后期三个时期,重点就屯垦戍边诗人进疆、时间及他们结束新疆的活动之后的去向进行探讨。第三部分着重对屯垦戍边诗本身进行分析,主要是意象特征的阐述,分析了诗作的建功立业、西域建设成就、诗人自我情感三种意象描写,指出诗作中出现频率比较多的是天山、水、大雁等意象,而这些意象在不同诗人笔下表达的并不一样。第四部分阐明了屯垦戍边诗的主题表现,首先是爱国主义的表达,如对祖国河山的赞美;其次是文化融合、民族融合的表达,弘扬了民族平等;最后是对屯垦戍边的表达,对西域开发作出贡献的情感抒发。

覃露颖[3](2019)在《广西融水土拐山歌的美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玮[4](2018)在《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认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明清时期成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现已成为国家重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佛教、道教、儒学思想融合进自然风光,通过寺庙园林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历代更替兴衰,流传至今。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给九华山的生态环境以及景观风貌带来了压力,并威胁到九华山独具特色的山林佛寺的保护。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九华山寺庙园林的整体布局结构、单体构成以及意境的营造,表现了九华山的宗教文化、乡土文化特点。表现出独特的形式、空间及文化审美。本文以九华山寺庙园林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和文化三个维度入手,从宏观、微观的视角,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图像学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对九华山寺庙园林的形成和营造理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时间维度上,研究九华山寺庙园林的营建过程,包括寺庙园林的营建、交通体系的营建、聚落景观的营建。空间维度上分别从宏观角度分析九华山山水格局和空间序列,并对九华山寺庙的选址特点、环境朝向、尺度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微观角度对寺庙园林构成进行分析总结,包括对引导空间、建筑空间、环境空间的研究。从文化维度上对九华山寺庙园林意境的营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九华山寺庙园林的营建过程与其佛教文化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过程相对较连续,呈现明显的波峰波谷期,其中中晚唐、宋代、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是九华山寺庙园林发展的高峰期。第二,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特征呈现虚实相生的山水空间格局和“两轴一面,张弛有度”的空间序列。第三,寺庙园林构成理法特征包括灵活自由的寺庙择址和因山就势的寺庙布局。九华山丰富多样的地貌、水资源的分布决定了其寺庙选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寺庙建筑布局虽受中国传统寺庙建筑布局特点的影响,但更多是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具有层次丰富组织有序的引导空间,紧凑方整的建筑形态,结合自然的设计。研究九华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九华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九华山景观风貌、维持九华山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为山岳类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与自然形胜的保护、恢复、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文[5](2018)在《铁保诗文研究》文中认为铁保(1752-1824),栋鄂氏,先世姓觉罗,字冶亭,号梅庵,室名惟清斋,满洲正黄旗人。清代乾嘉时期的书法家、诗人、学者,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都具有一席之地。铁保少有诗名,与百龄、法式善并称“三才子”。他的着作颇丰,尤擅诗文,辑有八旗诗作总集《白山诗介》与《熙朝雅颂集》而外,独立完成的着作尚有《惟清斋全集》十九卷,其中诗文作品较多,诗歌共六百七十五首,文共七十六篇,词作共三十二首,此外还有近三万字的《梅庵自编年谱》两卷。目前学术界对于铁保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仍没有一部铁保诗文研究专着,本文将弥补这一不足。论文将现存铁保诗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和文学批评理论进行多重维度的研究,旨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铁保诗文有一个清晰、准确、全面的认识。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附录。绪论部分,首先明确进行铁保诗文研究的目的,探讨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并且确立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与文艺研究方法论进行研究,其次简要介绍关于铁保诗文的研究现状,最后简要说明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正文共设六章。第一章介绍铁保的生平、交游与着述。考证铁保的生平事迹,以《梅庵自编年谱》作为主要参考资料,通过文献典籍、地方志、时人的文学作品作为补充,按照其人生经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研究。梳理铁保与当时文人的交游情况,主要考察铁保的交游情况,注重研究他们之间诗文创作方面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此外,从创作者和编撰者的视角考察铁保的文学贡献,考辨铁保着作的版本以及考述其编撰的典籍。第二章考察论述铁保的思想性格以及创作思想。铁保积极学习汉民族文化,儒家思想潜移默化地成为其主导思想。铁保为满族诗人,他对于文学的崇尚,直接来源自汉文化的影响。铁保在主动学习汉文化的同时,又始终保持着满洲族的习武传统。总结铁保的创作思想并与同时期的创作思想作对比,可以突出其别具一格之理念。铁保的诗歌创作理念与同时代的袁枚“性灵说”有所不同,他追求表现“真性情”,对于规避性灵派“浮滑”的缺陷有所裨益。此外,铁保对作词以及戏曲创作亦有所见解,了解其基本的创作理念可以更深入地分析理解他的文学作品。第三章将对铁保的诗歌按照时间段进行分类研究。铁保诗歌集《梅庵诗钞》五卷保存了大量诗歌,原集按照诗歌体裁分类,分别为:古乐府、五七言古、五七言律、五言排律、五七言绝句。本文为了便于把握铁保创作的思想内涵,注重其文学的社会效果,按照创作时间进行分期研究,主要研究晚年贬谪至西域的诗歌。通过分期研究,凸显铁保诗歌不同时期的特色,并且能够把握不同地域文化对于诗歌风格的影响。第四章将对铁保的词作进行研究。目前关于铁保词的研究尚且不够全面,为了深入研究铁保词作将这些作品归为一章,进行详细研究。首先对词进行时间考述,除词中的内容提示,还从铁保的其他诗文作品以及他人的诗文集中寻找依据。再对词的内容进行分析,按照内容主要分为四个类别。此外,对铁保词的创作心态进行剖析。最后对词的艺术特色进行概论。第五章为铁保文研究。本文对铁保文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公文类文与非公文类文,又借鉴《惟清斋全集》原有的分类方法细分多种类别,分析各自的发展与流变过程,对这些作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做出评价与总结。此外,归纳铁保文的艺术特色,主要通过对铁保文的详细解读,从语言、表现手法、选材范围以及行文结构多个方面,全面把握其创作的艺术特色。第六章讨论铁保诗文的地位及影响。确定铁保诗文的地位,分别论述其在清代乾嘉文坛中的地位以及在满族文学史中的地位。由于其他人没有明确定论,本文将结合铁保的诗文研究作出较为客观的定位。最后将研究铁保诗文对其他文人及后世创作产生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以及后人的评价。附录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铁保的人物评记;二是关于铁保的序跋评点;三是铁保生平大事记列表,关于对这些资料进行处理,为后续学者进行研究提供方便。总之,通过对铁保的生平经历进行考证,总结其思想性格与创作思想,并对其诗文进行分期研究并归纳艺术特色,对铁保诗文地位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窥探出铁保真实而潜在的内心世界,对于认识和评价铁保的文学地位起借鉴作用。

周珩帮[6](2017)在《汉代掾史艺术创作研究》文中提出掾史是两汉艺术创作的重要主体。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或阶层,其创作情境和创造活动,与他们的三种职能相关:一是基于职官制度的行政职能,即:沿袭先秦秦代属吏建制,以文案书记、封署典藏和刑律治狱为主职。为保证行政活动的高效运行,汉代掾史需精熟文字、书法和实用文章,出土封泥和汉代简牍的大宗,便是他们文书行政的产物,可以见证汉代文吏书体取用和风格演绎的制度与个体因素。二是基于群体身份的社会职能,即:受长官辟用,他们或是地方才士,或是长吏宗亲门徒,故要以属吏身份协理长官公事私务,以俊彦身份主事师长与地方宗族事宜,并通过碑铭刊刻、墓祠修饰,宣扬师长政德,纪述自身荣耀。这些活动,往往是政治文化交游的一部分,掾史负责主事、捐资、联络和协调,有时参与撰文和书丹,借此连接官民、沟通亲友,体现他们与师长的纽带关系,而形制、资金、风格不一的碑铭,以及墓祠中属吏图像的传达,便是其社会职能的衍生物。三是基于个人修养的文化职能,即:在掌握文法书算技能以外,他们要研习六艺经典,以适应文、武及以后逐渐推行的察举制度和儒家治国理念,借由四科、察举、课试,及个人才艺品德声名和宗族势力,进可为官任卿,退可修身教学,相应的,音乐、书法、诗赋、碑铭、箴颂等,既是他们的修习内容,也是最核心的创作活动。到东汉时期,掾史的儒生化倾向日趋明显,与士夫的重合与转换也渐趋普遍,大量音乐、文学和书法名家,便从中诞生。自春秋战国以降,礼乐制度瓦解,贵族特权下移,士阶层获得文化教育机遇,成为六艺传统的继承人,但他们无职官、无恒产、无宗族,只能游转于王侯,尝试以道统引领政统。随着秦代,尤其是两汉取士用人制度的改革,知识阶层重新掌官握权,他们既有恒产和宗族,也获得深入践行道统和政统的条件。汉代掾史是四百余年间基数最大的官僚和知识群体,亦身处艺术古今承变的关键期。他们一方面职司文艺,通过侍弄言语刀笔、监管文艺机构、督察人才培养,佐助政统的运行;另一方面又传承儒家据仁游艺的理念,借艺术修身,以学问为尚,通过艺术创作、批评和着述,将游艺观念和行为,贯通到个体生活和汉代政治文化中,实现道统对政统的制约。从西汉初的文法吏,到西汉晚期以后的儒吏,经过四百多年的艺术实践,两汉掾史不仅带来艺术创作主体的扩展,也使得艺术创造力得以提升,且通过作品、观念、制度、风气的延续,深刻影响魏晋南北朝以至后世艺术的发展。

洪艳[7](2017)在《畲族古歌音乐研究》文中提出畲族是南方少数民族中无系统文字的游耕少数民族,在现有畲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中,有相当多的历史史料都是来自于歌的记忆。畲族的古老歌是以畲族人自己为主位的记忆,是畲族人自己关于对自我群体历史信息的回望,与汉族史籍居于汉人主位所记录的"畲族"以"蛮"、"獠"、"峒"、"徭"、"畲客婆"为描述对象的历史叙事显然是有差异的。畲族的"歌",不仅仅是"歌",她是一种"歌文化",是居于畲族族群内部的对于"状元"、"老师"、"秀才"等行列人士的一种显性评判标准,是畲族族群体现出广泛性存在的"歌老师"面貌的隐形特征的浮现。站在汉族文化的高地,畲族人普遍受教育的程度与汉人有差距,但以畲族为主体的畲歌却是一个包罗万象,富含哲理,无所不有的知识宝库,在畲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畲歌是一座悬浮于畲族族群聚居地域上方的"空中学校",其传播的文化力量纵深地延续到自古到今的畲族人的血脉中。回溯这一条血脉的开端,"畲族古歌"的"传落"使畲族的文化基因得以忠实地遗传。她如此重要,却被人遗忘。当下,"畲族古歌"除了在文学、历史研究意义上被学者提及之外,尚未出现具音乐学意义的专门观察和研究。畲族古歌,必须厘清古歌和史诗在音乐学上的内涵和外延。考诸史册,古歌应该早于史诗的诞生,史诗是古歌在文学、诗歌样式上的成熟阶段。音乐学上的古歌概念则无需史诗所体现出来的庄重感、无需专门歌者、听众可在场也可不在场、无需宏大形制的设定。畲族古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范畴中,具有创世内容、神话传说、史诗性的古歌,包括公认的《高皇歌》、《祖公祖婆歌》、《盘古歌》等,广义范畴中,还应包含形制短小的祖宗歌、祭墓歌、劝理歌、祭祀歌、拉杂歌等。因此,考察畲族古歌,除了考察狭义的"古歌"之外,不应该忽视流变最少、传讹最少、传承单一的极具古老性的畲族宗教科仪歌和畲族儿歌。因此,笔者在田野调查一手资料基础上,从现有的古歌遗留中进行文化和音乐的分析,提出符合"畲族古歌"的三个条件,并从畲族人自述为最古老的《黄昏歌》出发对畲族古歌的"停声"、"级进音程"、"固定三音列"、"折声"、"非典型字词结构"、"打音唱"之古老歌音润腔、畲族的古老"学师"仪式等研究对象进行了音乐和文本上的细部分析,从而得出:畲族古歌的核心音高材料为"折声","折声"与各地"色彩音列"的组合便构成了各地的畲歌;畲歌字词的无序性体现了她的古老特征,畲族衬词的加入体现了畲族人关于衬词加入的性别区分,四字句字词结构或为畲歌形成之雏形完整形态;初次提出古老畲歌的润腔由五种主要歌音构成;针对目前学界的谬误,提出濒临失传的畲族古老大型仪式"传师学师"不是"祭祖"、不是"成人礼"、"传师学师"应为"传度学法"的结论;在目前学界对于"传度学法"仪式的概要记录基础上首次将"款头"内容进行了目前为止最为详细的现场记录;本文首次在仪式音乐词格中发现了仪式音乐唱词存在大量的其他民族所未见的畲族特殊词格"三条变",并将他们的原型与变化进行了"同结构"、"近结构"、"远结构"、"变结构"的阐释;文中在畲族仪式歌中发现了一首与河南省灵宝县的孝歌在音乐旋律表达上具有极高的相似度,为当下畲族族源考证之一的"源出河南夷"的学术猜想,提供了目前第一份音乐上的佐证。文末,笔者将畲歌的独特审美与畲歌"歌场"的"仪式化"与"网络化"转移进行了阐述。最后,笔者希望,真正的保护是不要去"干涉它",让它"自己生长",从外围给予帮助,而不是从内部进行干预,真正的失传是将她"吞噬"、"同化"、"异化","失去自我"。从外围给予一切支持,让它自己"活着",才会是真正的畲歌。

景凯旋[8](2016)在《顾颉刚民族与边疆思想述评》文中研究说明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原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中国现代着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顾颉刚先生一生除了在历史学、民俗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之外,受民族危机的影响,他也十分关心民族与边疆问题,曾创建学会、编印刊物、亲自或组织他人对民族边疆地区进行考察、设想编写新的历史书,对民族与边疆问题有过不少有益的思考与研究,是近现代史上研究民族与边疆问题的最为重要的学者之一。本文即以《顾颉刚民族与边疆思想述评》为题,欲对顾颉刚在民族与边疆方面的思想与活动进行全面梳理,冀图显现国人近代民族与边疆思想演变的一个侧影。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顾颉刚的生平与学术思想转变。通过顾颉刚一生行止与思想变化的介绍,使我们对他能有初步的了解。第二章探讨顾颉刚对中华民族起源问题的认识。受近代民族国家构建、进化论以及清代经学研究影响,1923年顾颉刚提出"四个打破"观点,认为中华民族起源是多元的。20世纪30年代通过对三皇五帝问题的探讨,顾颉刚认为"民族一元、地理一统"这种想象产生于战国时期,与"大一统"心理有很大关系。在"黄帝崇拜"问题上,顾颉刚更强调学术性,对其现实意义认识不足。第三章论述顾颉刚的民族"输血论"观点。在进化论影响下当时绝大多数人认为种族存在优劣之分,与优等民族(白种人)通婚可以改进劣等民族,而中华民族存在许多缺点并有灭绝之虞。与通过和白种人通婚改良中华民族不同的是,顾颉刚发现中国少数民族存在许多优点,希望汉族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通婚以优化中华民族素质,他的"输血论"包括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输血论"目标、论证过程虽失于简略,但是首次全面肯定了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从传统夷夏观到现代民族平等观转变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第四章探讨顾颉刚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观点。这是顾颉刚对帝国主义、民族分裂分子以"民族自治、自决"为口号分裂我国做出的反应,他试图以"种族"代替"民族",重建"中华民族"、"种族"概念。这一观点一经提出便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注意与学界的广泛讨论,它并非没有学理依据,是建立在民国时期以"种族"表示"ethnic"的习惯用法上。第五章探讨顾颉刚在中国疆域史研究方面贡献。二十世纪边疆研究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人边疆观念的转变,边疆不再被视作"异域"、"绝域"、"无用之地"。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与史念海合着的《中国疆域沿革史》也是在此背景下撰成的。在藩属问题上顾颉刚与现代学界有着很大不同,但其看法也并非没有道理,是建立在当时《国际法》对领土规定的基础上,有其合理性。第六章首先论述顾颉刚对内蒙自治运动认识以及与中央看法的差异,探讨了边疆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学者研究的存在困难之处;其次论述了顾颉刚的甘青民族教育思想,凸显顾颉刚对甘青教育的独具匠心。最后以"后套水利调查"为例对禹贡学会边疆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评价了其成果与意义。

王鹏辉[9](2014)在《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文中认为19世纪上半叶,西学东渐和西力东侵交汇而来,中国进入数千年尺度的历史变局,西北陆地边疆和东南海疆首当其冲。龚自珍和魏源从今文经学视野出发,共通发明西北一东南边疆轴向历史空间互动结构的边疆建设方略。康有为和梁启超从今文经学会通中西的君主立宪维新变法,以"五族合一"和"中华民族的大民族主义"进行中国现代国家的国家建设,吸收了 "龚魏"的边疆建设方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黄兴和章太炎的"排满革命"登上历史舞台,发动武装革命来推翻清王朝,创建共和国的中国,具体方略则为东南沿海的边疆革命方略,忽视了非汉族群聚居的西北陆地边疆。吴禄贞正在此时,从长江中游的武汉穿越东南海疆,东渡日本留学陆军士官学校,并与孙中山、唐才常、梁启超交游,投身自立军起义。吴禄贞毕业回国后又与黄兴交游,在武汉和长沙进行革命聚义。革命党人吴禄贞北上入职清廷中央练兵处,结束了他的东南革命。东三省爆发的日俄战争刺激清王朝进入预备立宪的新政阶段,边疆危机为前奏的国家和民族危机引发了清末中国改革与革命的双重变奏。1906年上半年,吴禄贞跟随理藩院尚书肃亲王善耆考察内蒙东四盟,亲历亲见了已经变为蒙汉杂居的传统塞北边疆,对内蒙东四盟进行了现代性的社会调查《东四蒙古实记》,并制定了一套经营蒙古的战略改革方略《经营蒙古条议》。吴禄贞以西方民族国家的观念来思考清王朝的边疆危机,依据近代国家主权、领土、人民的要素制定蒙古地区的改革方略。1906年下半年,吴禄贞得到练兵处的派遣穿越中原前往西北新疆的伊犁调查军政,而日本陆军少佐日野强和俄国陆军上校马达汉分别接受各自国家参谋部的派遣,与吴禄贞同时出现在中国西北边疆。吴禄贞的《沿途日记》与日野强的《伊犁纪行》及马达汉的《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1906——1908)》互相参证,反映了民族国家国际体系和清王朝视野交互下的西北边疆历史面貌。1907年,东三省继新疆建省、台湾建省后从军府制变革为行省建制。吴禄贞以军事参议的官职跟随首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来到奉天任职,随后奉派前往吉林省延吉厅调查吉林与韩国界务。朝鲜与清王朝的宗藩关系在日本控制朝鲜主权后逐渐解体,两国的边界图们江经过重新确认而遗留江源边界的争议。日本随即寻找各种伪证制造"间岛问题",图谋侵占中国延吉厅领土。吴禄贞针对日本制造的"间岛问题",运用测绘等各种近代地理科学技术和近代社会调查手段勘查了延吉的历史、政权建设、地理、韩民越垦和入籍中国的历程以及吉韩界务的交涉历史,把日本提出的伪证一一推翻,证成延吉为中国领土,为清王朝提供了维护国家主权的依据。1907至1909年,吴禄贞先后任职吉林边务帮办和吉林边务督办,驻扎延吉厅,与日本在延吉非法建立的"统监府间岛派出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抵制日本对延吉中国主权的侵犯,同时展开各项内政建设,以民生为本确立越垦韩民的中国国民的法律地位,并参与清王朝中央外务部与日本的谈判,终于使日本在《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承认图们江国界,延吉厅为中国领土。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近代主权国家的原理依靠国民推进了边疆中国的近代国家建设。纵观革命党人吴禄贞的一生,身处清末改革与革命争锋的时代,在日本接受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洗礼,既有参加东南革命又有参加西北边疆建设的历史际遇。吴禄贞从最初的"排满革命"到经历内蒙东四盟、西北陕甘、东北延吉的边疆调查和国家建设,其国家疆域空间的观念比较孙中山、黄兴、章太炎更接近历史和现实,接上了龚自珍、魏源、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脉络。吴禄贞以革命党人和清王朝的官员双重身份,通过边疆建设追求中国现代国家的国家建设。吴禄贞深度介入了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体现了民族主义潮流中中国由王朝国家向主权国家转型历史进程中的历史连续性。

李娇[10](2012)在《贝琼诗集校注》文中提出贝琼是生活于元末明初时期的文人,师事杨维桢。目前学界对贝琼的研究无论是在基础文献整理方面,还是在文学创作研究方面,都尚存不足之处。尤其是在诗文别集的整理、生平事迹的考证方面,还有着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对贝琼诗歌进行校注,在此基础上,对贝琼其人其集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内容、特色等方面进行考论。本文分上下两编。上编为贝琼诗集研究。第一章,根据有关史料,对贝琼的家世、生平及其文集版本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考述。第二章,从贝琼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其师友交往入手,分析诗歌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下编为贝琼诗集校注。本部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洪武刊本《清江贝先生诗集》为底本,以清康熙桐乡金檀文瑞楼燕翼堂刻本《清江贝先生诗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江诗集》为校本,并对贝琼的诗歌进行校勘和注释。

二、塔里木又见舞蛟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又见舞蛟龙(论文提纲范文)

(2)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研究 ——以《历代西域屯垦戍边诗词选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发展趋势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重难点
2 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相关概述及清代屯垦戍边诗的兴起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词兴起的有利条件
    章结
3 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人及生平探讨
    3.1 雍正乾隆时期屯垦戍边诗人
    3.2 嘉道时期西域屯垦戍边诗人
    3.3 清代后期的屯垦戍边诗人
    章结
4 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的意象描写特征
    4.1 象征建功立业的意象描写
    4.2 象征西域建设成就的意象描写
    4.3 象征情感的意象描写
    章结
5 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中的主题思想
    5.1 爱国精神的赞美
    5.2 民族大团结的弘扬
    5.3 亲历新疆开发的自豪
    章结
结语
附录 :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词选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3)广西融水土拐山歌的美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广西融水土拐山歌的概况
    2.1 广西融水土拐山歌的生存语境
        2.1.1 自然环境与文化生态
        2.1.2 历史渊源与发展演变
    2.2 广西融水土拐山歌的音乐形态
        2.2.1 歌唱语言
        2.2.2 歌词
        2.2.3 曲调类型
        2.2.4 唱腔
第三章 广西融水土拐山歌的美学意蕴
    3.1 土拐山歌的语言艺术之美
        3.1.1 歌与诗的相互交融
        3.1.2 别具一格的歌词押韵
    3.2 土拐山歌的文学风格之美
        3.2.2 婉转娇情的乡音韵律
    3.3 土拐山歌的表现手法之美
        3.3.1 不加修饰,直抒胸臆的“赋”
        3.3.2 形式多样,寓意深刻的“比”
        3.3.3 联想丰富,意象鲜明的“兴”
第四章 广西融水土拐山歌的审美价值
    4.1 弘扬民族精神的思想德育价值
    4.2 娱悦协调的教化育民价值
    4.3 崇尚自由的审美追求与审美理想
第五章 广西融水土拐山歌的传承和发展
    5.1 在传统传承模式中寻求新发展
    5.2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寻求新途径
    5.3 在当今先进的多元化传播载体中搭建新平台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成果

(4)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1.1.2. 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1.3.1. 九华山
        1.3.2. 寺庙
        1.3.3. 寺庙园林
        1.3.4. 园林理法
    1.4. 研究现状
        1.4.1. 山岳类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1.4.2. 汉传佛教寺庙研究现状
        1.4.3. 寺庙园林研究
        1.4.4. 园林理法相关研究
        1.4.5. 九华山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田野调查法
        1.6.2. 文献分析法
        1.6.3. 图像学分析法
        1.6.4. 对比分析法
        1.6.5. 跨学科研究法
    1.7. 研究框架
2. 九华山自然环境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地质演变
        2.1.2. 地质构造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特征
    2.5. 土壤特征
    2.6. 植被特征
        2.6.1. 植被特征概况
        2.6.2. 古树名木
    2.7. 自然景观特征
        2.7.1. 名峰怪石
        2.7.2. 峻岭盆地
        2.7.3. 岩窦
        2.7.4. 奇松
        2.7.5. 时景
3. 九华山人文环境概况
    3.1. 九华山宗教发展过程
        3.1.1. 唐代以前
        3.1.2. 唐代
        3.1.3. 五代十国至元代时期
        3.1.4. 明清时期
        3.1.5. 民国时期
        3.1.6. 新中国成立后
    3.2. 九华山佛教文化特征
        3.2.1. 地藏菩萨信仰
        3.2.2. 宗派信仰
        3.2.3. 儒释道三教融合
        3.2.4. 佛教文化的世俗性
    3.3. 小结
4. 九华山寺庙园林营建过程
    4.1. 唐代
        4.1.1. 寺庙园林
        4.1.2. 交通体系
        4.1.3. 聚落景观
    4.2. 五代十国至元代时期
        4.2.1. 寺庙园林
        4.2.2. 交通体系
        4.2.3. 聚落景观
    4.3. 明清时期
        4.3.1. 寺庙园林
        4.3.2. 交通体系
        4.3.3. 聚落景观
    4.4. 近现代时期
        4.4.1. 寺庙园林
        4.4.2. 交通体系
        4.4.3. 聚落景观
    4.5. 小结
5. 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分析
    5.1. 山水格局分析
        5.1.1. 九华山与外围环境的空间
        5.1.2. 空间格局
    5.2. 空间序列特征
        5.2.1. “两轴一面”的景观结构
        5.2.2. 景观序列
        5.2.3. 景观视线关系分析
    5.3. 寺庙选址特点
        5.3.1. 寺庙选址与竖向相关性分析
        5.3.2. 寺庙选址于水体相关性分析
        5.3.3. 寺庙选址的地形特征
    5.4. 寺庙环境朝向
    5.5. 寺庙的尺度与形态
        5.5.1. 寺庙尺度分类
        5.5.2. 寺庙平面形态
        5.5.3. 寺庙空间形态
    5.6. 小结
6. 九华山寺庙园林构成分析
    6.1. 寺庙园林空间构成
    6.2. 寺庙引导空间序列的组织
        6.2.1. 引导空间的功能与作用
        6.2.2. 引导空间类型
        6.2.3. 引导空间景观元素
        6.2.4. 引导空间结构规律
    6.3. 寺庙建筑空间布局
        6.3.1. 徽派建筑特征
        6.3.2. 建筑组合空间特征
        6.3.3. 寺庙建筑类型
        6.3.4. 建筑单体特征
        6.3.5. 建筑细部特征
        6.3.6. 九华山寺庙建筑现存问题
    6.4. 寺庙环境空间布局
        6.4.1. 环境空间的基本类型
        6.4.2. 庭院植被
        6.4.3. 高差处理
        6.4.4. 景观细部
    6.5. 小结
7. 九华山寺庙园林意境的营造
    7.1. 意境的生成
        7.1.1. 意境的概念
        7.1.2. 意境的生成机制
    7.2. 生成意境的物象
        7.2.1. 视觉
        7.2.2. 听觉
        7.2.3. 嗅觉
        7.2.4. 味觉
    7.3. 意境的表达方式
    7.4. 寺庙园林意境的提示与指引方法
        7.4.1. 楹联匾额
        7.4.2. 诗文
        7.4.3. 摩崖石刻
        7.4.4. 九华十景
    7.5. 小结
8. 结论
    8.1. 结论
        8.1.1. 九华山寺庙园林营建过程
        8.1.2. 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特征
        8.1.3. 九华山寺庙园林构成理法特征
    8.2. 创新点
        8.2.1. 思路创新——从空间、文化、时间的全面视角进行的寺庙园林景观理法系统性研究
        8.2.2. 方法创新——定量化研究的运用
        8.2.3. 内容创新——补充九华山研究的缺失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附表四
    附表五
    附表六
    附表七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铁保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目的
        (三)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清人的评论
        (二) 今人的研究
        (三) 分析评价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文本分析法
        (三) 比较研究法
        (四) 文史结合法
    四、拟解决的问题及突破点、难点、创新点
        (一) 拟解决的问题
        (二) 突破点
        (三) 本文的难点
        (四) 创新点
    注释
第一章 铁保的家世、生平、交游与着述
    第一节 铁保家世考述
        一、先祖起源
        二、家族谱系
        三、家庭成员
    第二节 铁保生平考证
        一、接受教育
        二、官场升迁
        三、贬谪西域
        四、发配吉林
        五、晚年赋闲
    第三节 铁保交游考略
        一、乾隆四家之间的互动
        二、铁保与朋友的唱和
        三、铁保师徒间的交谊
    第四节 铁保着作考述与编撰典籍考述
        一、铁保诗文集考述
        二、铁保编纂典籍述略
    注释
第二章 铁保思想考论
    第一节 铁保的思想性格
        一、以儒为主
        二、尚文精神
        三、尚武精神
    第二节 铁保的文学思想
        一、诗论
        二、曲论
    注释
第三章 铁保诗歌研究
    第一节 铁保早期诗歌——入仕之前(1752-1771)
        一、早期诗歌内容
        二、早期诗歌风格
    第二节 铁保中期诗歌——仕宦京城(1772-1798)
        一、中期诗歌内容
        二、中期诗歌风格
    第三节 铁保后期诗歌——游宦地方(1799-1808)
        一、后期诗歌内容
        二、后期诗歌风格
    第四节 铁保晚期诗歌——两次贬谪(1809-1824)
        一、西域诗歌内容
        二、晚期诗歌风格
    注释
第四章 铁保词研究
    第一节 词作创作时间
    第二节 词作的思想内容
        一、咏物抒情词
        二、感慨咏怀词
        三、送别怀人词
        四、借景抒情词
    第三节 铁保词的创作心态探微
        一、遭遇贬谪之后的无奈心态
        二、远离家乡亲人的思念心态
        三、经历官场沉浮的超脱心态
        四、远离世俗生活的闲适心态
    第四节 词作的艺术特色
        一、自然流畅的语言特色
        二、寄托比兴的表现手法
        三、善于写实的表达方式
    注释
第五章 铁保文研究
    第一节 公文类文研究
        一、表的写作
        二、疏的写作
    第二节 文学类文研究
        一、赋体类文写作
        二、传体类文写作
        三、序体类文写作
        四、记体类文写作
        五、说体类文写作
        六、杂文类文写作
    注释
第六章 铁保诗文地位及影响
    第一节 铁保诗文的地位
        一、铁保诗文在清代文学中的地位
        二、铁保诗文在满族文学中的地位
        三、铁保诗文在西域文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 铁保诗文的影响
        一、铁保诗文在当世的影响
        二、铁保诗文对后世的影响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6)汉代掾史艺术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五、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汉代掾史艺术创作的制度源流
    第一节 汉代掾史的职官源流
        一、先秦的官史
        二、先秦的低级属吏和史员
        三、秦代的掾史
    第二节 汉代职官制度中的掾史
        一、分职层序
        二、辟除升迁
        三、社会地位
    第三节 汉代掾史与艺术传统的沿革
        一、政治伦理功能与礼乐制度的松动
        二、工、史分层协作的拓展
        三、从“以吏为师”到学在官、民
    小结
第二章 文牍奏记与书法印章的日用
    第一节 文书的类型、生成与体式
        一、文书的类型
        二、文书的生成
        三、文书的体式
    第二节 边塞掾史文案劳顿的五种观察
        一、同一事项的关联文书
        二、同一掾史的关联文书
        三、同一探方的缺失档案
        四、邮驿封缄中的信息
        五、材料制作和工具消耗
    第三节 掾史文案取用的书体与风格
        一、书体规范与评价标准
        二、书体取用与风格演绎
        三、风格类型与审美意识
    第四节 文件签封与官私印章
        一、官私用印制度
        二、汉简所录私印
        三、私印的写刻
    小结
第三章 赞勋述己与碑祠刊立的主事
    第一节 纪颂师长功德的碑刻
        一、依托公共事务的政德碑
        二、师长个人及其家族功德碑
    第二节 掾史称述自身的碑刻
        一、掾史及其家族的功德碑
        二、掾史墓祠题铭
    第三节 工史协作与书刻风格
        一、掾史义捐与刊刻费用
        二、书刻协作类型与风格的关联
        三、刊刻疏漏与情境蠡测
    第四节 属吏身份与图像呈现
        一、属吏图像的类型和位置
        二、组合关系及图像意义
        三、属吏图像与墓主身份的关联
    小结
第四章 修身问学与音乐诗文的雅作
    第一节 汉代掾史艺术修养的分层
        一、文吏与儒吏的分化与融合
        二、掾史才艺价值观的分层
    第二节 汉代掾史的音乐诗文修养
        一、音乐修养与表演
        二、诗歌引录与创作
        三、赋的创作与传抄
    第三节 汉代掾史的艺术理论着述
        一、两汉时“艺术”的概念
        二、对艺术传统与时弊的评述
        三、儒吏艺论创见及历史意义
    第四节 才艺世家与艺术流派的形成
        一、才艺家传与艺术世家
        二、艺术世家与艺术流派
    小结
第五章 汉代掾史的司艺、游艺及影响
    第一节 两汉掾史与士的关系
        一、汉代“士”的称谓和类型
        二、掾、士的融通和身份体认
        三、掾史与士创作模式的关联
    第二节 汉代掾史的司艺与游艺
        一、汉代掾史的司艺
        二、汉代掾史的游艺
        三、司艺与游艺的关系
    第三节 汉代掾史司艺与游艺的影响
        一、主体扩展与创造力提升
        二、门类艺术的互生与分化
        三、经典作品的累积
        四、制度和风气的传导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来源
致谢
附表一: 《周礼》所载中下层属吏的类型与人数
附表二: 《汉书》《后汉书》所载历职掾史属佐的人物略表
附表三: 《汉官》所见两汉掾史属佐建制略表
附表四: 居延简牍掾史属佐及其简例编年略表
附表五: 因由掾史属佐刊立的汉代碑刻略表
附表六: 尹湾六号墓木牍所见西汉末东海郡吏员配置表
附表七: 秦汉简牍出土情况略表(1901-2015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7)畲族古歌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缘起
        一、环境与经历
        二、缘起的缘起
    田野与材料
        一、笔者的田野
        二、田野材料归类
    研究方式与手段及其预案
        一、研究方式与手段
        二、研究中的问题及预案
    论题的理论意义与创新
    概念述要
第一章 古歌"之说"
    引言
    第一节 "古歌"的文本解读
        一、殷周时期或上古的歌谣
        二、少数民族的创世及神话、传说歌谣
        三、探讨比《诗经》更早的古歌(集)
        四、文学性质的佚名诗歌或杂曲歌辞
        五、民间经验俗语的泛指
        六、古的音调
    第二节 古歌与史诗
        一、古歌
        二、史诗
        三、古歌与史诗之异同
    第三节 兼及歌谣、谣谚、童谣、儿歌
        一、歌谣与谣谚
        二、童谣与儿歌
    第四节 少数民族"古歌"研究现状
        一、"古歌"在音乐学上的探讨
        二、少数民族"古歌(史诗)类"音乐研究现状
第二章 畲族古歌音乐研究概述
    第一节 畲族音乐研究综述
        一、第一个三十年(1950-1980)
        二、第二个二十年(1980-2000)
        三、畲族音乐研究中的2002年
        四、2002年至今
        五. 畲族民歌音乐形态分析研究
    第二节 畲族古歌音乐研究综述
        一、"畲族古歌"一词的正式提出
        二、"畲族古歌"点缀式的闪现
        三、关联研究中的"畲族古歌"音乐分析片段
        四、《高皇歌》研究
    第三节 畲族古歌的广义及狭义范畴
        一、符合"畲族古歌"的三个条件
        二、狭义范畴
        三、广义范畴
第三章 畲歌的"发生"——古歌的吟唱
    引论
    第一节 "歌娘"之"黄昏歌"的吟唱
        一、乐句"停声"的独特现象
        二、级进音程固定组合的选择与频率
        三、三音列固定组合的频率与表达
        四、"抑扬"之音连接表达
    第二节 畲歌的"折声"与"转音"
        一、田野的声音
        二、"折声"的原型与变形
    小结
第四章 畲歌字词结构存在样式、音乐地位与民间定位
    第一节 透视传统畲歌的字词结构
        一、一般观念中的畲歌典型字词结构
        二、畲歌非典型字词结构
    第二节 传统畲歌"衬词"存在样式
        一、三字头衬词加入类
        二、五字头衬词加入类
        三、六字头衬词加入类
        四、七字头衬词加入类
        五、仪式歌衬词加入类
    第三节 传统畲歌"衬词"的音乐地位与民间定位
        一、畲歌衬词的音乐地位
        二、畲民的衬词观
第五章 畲人古老"歌音"音腔的遗留
    第一节 畲歌"歌音"之音腔印象
    第二节 关于"音腔"
        一、"音腔"
        二、"畲歌的假声"
        三、汉族观念的"假声"&畲族观念的"打音唱"
        四、畲族"打音唱"之歌唱样态
    第三节 畲族"打音唱"歌音之古老润腔
        一、"滑煞歌音"
        二、"顿促歌音"
        三、"伤音歌音"
        四、"小波浪歌音"
        五、"游移歌音"
第六章 声音与仪式融合胶着的文明图示
    第一节 畲民的信仰
        一、畲族族源与始祖
        二、畲族的祖先崇拜
        三、畲族现存传统仪式提要
    第二节 以田野的名义为畲族古老仪式"传度学法"正名
        一、"传师学师"不是"祭祖"
        二、"传师学师"不是"成人礼"
        三、"传师学师"应为"传度学法"
    第三节 感临畲族古老仪式现场
        一、关于柳山半岭村
        二、"学师"的序曲
        三、角色分配
        四、法堂布置
        五、神祉体系
        六、法器、法衣、祖担、师担
        七、锣鼓与琴
    第四节 仪式印象之"款头"全记录
        一、上篇——引朝
        二、中篇——度水
        三、下篇——三朝
        小结
    第五节 唱舞?道教?戏剧?
        一、唱舞?
        二、畲族原始宗教与道教之"闾山教"的合流
        三、"传度学法"与"戏剧化"安排
    第六节 "传度学法"古老仪式的信息遗留
        一、古老仪式中的词格与"三条变"
        二、仪式中唱词"三条变"的原型与变化
    第七节 关于"河南夷"——畲族族源猜想的音乐举证
        一、源出"河南夷"之梳理
        二、畲族仪式歌与河南民间孝歌
第七章 传统畲歌的美学与现代化"歌场"
    第一节 畲家人的畲歌审美文化意蕴
        一、畲歌的隐喻观之古语、暗语、规矩用语及独特畲话
        二、畲歌的平仄观之"落字"用韵及"不韵"之俗语
        三、畲歌情趣观之"白"与"比"
    第二节 现代化畲歌歌场的"仪式化"出路与"网络化"转移
        一、新生态畲歌文化的诞生
        二、歌场的"仪式化"出路
        三、歌场的"网络化"转移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译着及外文文献
附录
    一、畲族古籍资料
    二、谱例
    三、田野记录图片

(8)顾颉刚民族与边疆思想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 生平及通论
        (二) 民族问题研究
        (三) 边疆史地与边疆问题研究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难点及创新
        (一) 研究难点
        (二) 研究创新
    五 特别说明
第一章 生平及思想转变
    一、家世及青少年时期
        1 家世
        2 青少年时期
    二、早期学术研究
        1 北大求学
        2 古史研究思想的形成
    三、执教燕京与抗战时期
    四、抗战胜利以后
第二章 顾颉刚与中华民族起源问题
    一、研究背景
        1 时代背景
        2 知识背景
    二、中华民族自何处来问题
        1 有关中华民族起源的各种说法
        2 对外来说的质疑
        3 对本土说的审慎
    三、中国古史传说与中华民族探源
        1 主要观点
        2 太伯奔吴问题
    四、黄帝崇拜问题
第三章 顾颉刚与民族"输血论"
    一、"输血论"的背景
        1 种族优劣观点
        2 中华民族衰老论
        3 对中华民族自信心的影响及应对
        4 "通种说"
    二、顾颉刚民族"输血论"的内容
        1 重估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的作用
        2 与少数民族通婚改变汉族体质与精神
    三、"输血论"的意义、影响及其局限性
        1 "输血论"的意义
        2 "输血论"的影响
        3 "输血论"的局限
第四章 "中华民族是一个"观点再探讨
    一、中华民族概念的重构
        1 形成背景
        2 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观点的形成过程
        3 与费孝通的争论
    二、"种族"还是"民族"
        1 中国古代使用种族表示"ethnic"
        2 近代"种族"的"ethnic"含义的增强
        3 "民族"与"种族"概念的重合
    三、几点比较
第五章 顾颉刚与中国疆域史研究
    一、近代疆域观念的变化
        1 近代以前疆域观念概述
        2 近代领土观念的增强
        3 近代疆域观念的普及
    二、《中国疆域沿革史》述评
        1 写作过程
        2 内容及特点
        3 中国疆域思想
        4 疆域史研究的另一源头
    三、历史地图中疆域绘制探讨
        1 几种绘制方法
        2 中外古地图中疆域
        3 算作领土的依据
第六章 顾颉刚与边疆问题研究
    一、内蒙古自治问题
        1 内蒙古自治运动的爆发
        2 顾颉刚的关注
        3 学者与政府
    二、边疆教育问题
        1 考察经过
        2 对甘青教育现状的认识
        3 改进方案
    三、集体研究成果的评价——以后套水利调查为中心
        1 考察机缘
        2 考察经过
        3 考察成果介绍
        4 成果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背景说明和问题意识
    二、研究综述
    三、核心史料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中国近代边疆危机的时代回应
    第一节 重整陆海边疆—以龚自珍和魏源的舆地学为中心的考察
        一、龚自珍的"天地东南西北"舆地学
        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舆地学
        三、西北陆疆与东南海疆互动的边疆建设方略
    第二节 康有为的边疆建设方略研究
        一、国际视野下的东北边疆
        二、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历史空间结构
        三、维新变法新政中的边疆因素
        四、边疆为重心的"五族合一"国家建设方略
        五、清末民初之际边疆民族分裂危机的回应
        六、未来大同世界中的中国边疆
    第三节 边疆、民族与梁启超"新中国"的建构
        一、东南诸省与西北腹地:中国疆域历史空间的结构
        二、西域与南海:古今中国与旧新域外交流的边疆枢纽
        三、边疆危机与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的建国方略
        四、东三省、蒙古与西藏、新疆:西北陆地边疆轴向的危局
        五、边疆残局与共和国:从帝国遗产到现代国家政略
第二章 吴禄贞的东南革命
    第一节 晚清革命党人的边疆与革命方略—以孙中山、黄兴、章太炎为中心
        一、孙中山的边疆革命方略
        二、黄兴的边疆革命实践
        三、章太炎的边疆舆地知识与排满革命
    第二节 吴禄贞东游日本与东南的革命聚义
        一、吴禄贞投入张之洞的湖北新军
        二、吴禄贞在日本东京的武备留学生生涯
        三、吴禄贞投身孙中山和康有为、梁启超共谋的自立军起义
        四、吴禄贞受训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五、吴禄贞在两湖的革命聚义
第三章 吴禄贞的内蒙古东四盟边疆调查
    第一节 吴禄贞入职中央练兵处
        一、吴禄贞在练兵处的职事活动
        二、吴禄贞随理藩院尚书善耆考察内蒙东四盟
    第二节 吴禄贞的内蒙东四盟调查
        一、清王朝治下的内蒙东四盟社会政治制度
        二、内蒙东四盟社会的生计与资源配置
        三、内蒙东四盟社会的风俗民情
        四、内蒙东四盟的社会危机
    第三节 吴禄贞的蒙古经营方略
        一、内蒙东四盟的边疆危机
        二、内蒙古政治和军事的改革方案
        三、内蒙古宗教与教育改革方案
        四、内蒙古经济与民生改革方案
        五、塞北边疆的近代国家建设
第四章 吴禄贞的西北边疆调查
    第一节 穿越古中原的边疆感怀
        一、吴禄贞有志于边疆
        二、吴禄贞在中原的边疆怀古与考察
    第二节 西北甘肃境内的沿途调查
        一、吴禄贞所见兰州以东的社会经济风貌
        二、吴禄贞在兰州遭遇的政治陷害
    第三节 俄日军官视野中的中国新疆
        一、马达汉、日野强呈现的新疆内外危机
        二、马达汉与日野强对新疆省府乌鲁木齐的调查
        三、马达汉考察所见西北边疆的多元族群
第五章 吴禄贞的东北边疆建设
    第一节 日本在东北边疆制造的"间岛问题"
        一、吴禄贞任职东北边疆
        二、吉林延吉厅与"间岛问题"
        三、日本对延吉厅的特殊调查
        四、日本侵占延吉厅政策的酝酿
    第二节 吴禄贞对延吉中国主权和领土的证成—以延吉边务调查为中心
        一、中国历史体系中的延吉历史空间
        二、清王朝对延吉厅的政权建设
        三、延吉厅的地理空间
        四、韩民在延吉厅的越垦历程和"垦民"的入籍中国
        五、中国和朝鲜关于吉韩界务交涉的历史分期
        六、吴禄贞对日本"间岛问题"的纠谬
        七、日本侵占中国延吉主权和领土的政策
    第三节 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
        一、吴禄贞与吉林边务公署的设置
        二、吴禄贞面对日本越境延吉的筹谋
        三、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外交为重心
        四、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内政为重心
        五、吴禄贞参与中央外务部与日本的延吉交涉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贝琼诗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贝琼其人其集
    1.1 贝琼其人
        1.1.1 家世考
        1.1.2 生平考
    1.2 贝琼其集
第2章 贝琼诗歌研究
    2.1 创作背景
        2.1.1 时代背景
        2.1.2 师友交往
    2.2 诗歌创作——以题画诗为例
        2.2.1 所题画家
        2.2.2 题咏内容
    2.3 艺术风格
        2.3.1 温和
        2.3.2 厚重
结语
凡例
清江贝先生诗集卷之一
清江贝先生诗集卷之二
清江贝先生诗集卷之三
清江贝先生诗集卷之四
清江贝先生诗集卷之五
清江贝先生诗集卷之六
清江贝先生诗集卷之七
清江贝先生诗集卷之八
清江贝先生诗集卷之九
补遗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塔里木又见舞蛟龙(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D]. 李文静. 湖北大学, 2020
  • [2]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研究 ——以《历代西域屯垦戍边诗词选注》为中心[D]. 阿米乃木·苏来曼.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3]广西融水土拐山歌的美学特征研究[D]. 覃露颖. 广西大学, 2019(01)
  • [4]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刘玮.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铁保诗文研究[D]. 黄文. 新疆大学, 2018(12)
  • [6]汉代掾史艺术创作研究[D]. 周珩帮. 东南大学, 2017(02)
  • [7]畲族古歌音乐研究[D]. 洪艳. 上海音乐学院, 2017(08)
  • [8]顾颉刚民族与边疆思想述评[D]. 景凯旋.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9]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D]. 王鹏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 [10]贝琼诗集校注[D]. 李娇. 湘潭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在塔里木看舞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