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原油类型多样性的约束

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原油类型多样性的约束

一、Constraints on the diversity of crude oil types in the Lunnan Oilfield,Tarim Basin,NW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韩强[1](2021)在《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文中指出新和-三道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雅克拉断凸和沙西凸起的结合部。雅克拉断凸目前表现为古生界隆起与中新生界前缘斜坡的叠加,其古生界是一个长期继承性的古隆起。该区已在前中生界潜山发现桥古1、桥古3及英买32等油气藏,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目前该区勘探开发面临以下难题:(1)由于前中生界潜山历经多期构造活动,发育多套火成岩,残留地层时代古老且岩性复杂,致使我们对潜山地层格架和形成演化过程的认识不清;(2)研究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不同岩石类型储层的发育规律及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也不清楚;(3)研究区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种不同成因的油气来源,其油气运移路径、聚集成藏受潜山构造演化影响,存在显着差异,有必要理清构造演化对不同来源油气充注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油气成藏规律,以利于开展勘探开发目标评价。因此,本文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利用U-Pb同位素年龄对前震旦系潜山地层进行时代限定,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查清古潜山地层分布规律;在地层格架建立和断裂研究的基础上,对潜山形成演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油气地球化学资料讨论了构造演化对油气充注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利用6口钻井7个岩芯样品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对该区前震旦系不同地层的时代进行限定,建立了前震旦系地层发育序列。研究区花岗岩形成于早元古代,在古元古代中晚期(1850~1791Ma)经历过变质作用,在新元古代早期(879±4Ma)经历了岩浆活动。桥古1井区碳酸盐岩地层是沉积在早元古代花岗岩的结晶之上,阿克苏群沉积之前的一套地层,3个碎屑锆石样品的最小谐和年龄为1522±16Ma,表明其沉积或成岩时代应不早于中元古代(1522±16Ma)。星火1井区的变质岩地层相当于阿克苏群,其沉积或成岩年龄不早于776Ma。(2)通过地层划分对比及三维地震综合解释,编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前中生界潜山古地质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前中生界潜山是一个北东向抬升的不对称背斜,高部位为前震旦纪基底,向两侧地层依次变新,西南-东南方向震旦系-奥陶系环基底分布,北东方向主要残留震旦系-寒武系。西北部发育二叠系火成岩,星火3井霏细岩年龄为294±10Ma,代表该区二叠纪岩浆喷发的最晚年龄。(3)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震旦系-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期为古潜山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早期东南向西北方向的挤压隆升是潜山构造初始格局的形成阶段;海西晚期南北向冲断挤压隆起是潜山格局的主要要形成阶段;印支期-喜马拉雅期,研究区再次沉降接受中新生界沉积,即古潜山埋藏阶段。(4)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隙度、渗透率低,优质储层主要受控于后期的岩溶作用,以孔隙、裂缝、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浅变质火成岩裂缝发育,优质储层受古地貌和断裂控制。(5)新和-三道桥地区油气分布受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控制,以潜山断凸“屋脊”核部为界,南部为海相油气,断凸脊部及其以北为陆相油气。研究区海、陆相原油在原油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与海相原油差异明显。海相原油含蜡量相对较低,含硫量相对较高,Pr/Ph比值相对较低,C19-C21三环萜烷丰度相对较高,以C23为主峰,富含硫芴,Pr/nC17和Ph/nC18相关图反映其形成于还原环境;陆相原油地化指标则相反。(6)受多旋回构造演化控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地区具有多期充注和晚期成藏的特点,前中生界潜山顶面的成藏期古构造图显示了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和运聚有利区。对比不同期的古构造形态可以发现古潜山经历过多期构造调整演化,形成了油气充注聚集-破坏调整-晚期定型聚集的复杂过程,潜山古构造的多期调整,既控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发育,也对油气运移聚集有着显着的影响。

朱信旭[2](2019)在《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及深层原油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普遍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可溶有机质含量较低,容易受到后期运移烃的影响。盆地海相深层原油成熟度高且遭受二次作用的影响,生物标志物检测难度大。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主力烃源和混合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结合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可以进一步限定原油热演化趋势。已有研究主要利用传统的抽提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进行了游离态可溶有机质的碳同位素研究,缺乏自由态与干酪根键合态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以及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联合分析。本文以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中-上寒武统、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四套烃源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抽提方法获取四套烃源岩游离烃并测定其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进一步采用高压催化加氢热解技术提取了干酪根键合态正构烷烃并测定了其碳同位素组成。在此基础上,结合塔中地区部分奥陶系海相原油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分析,探讨了高-过成熟阶段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对油-源对比和主力烃源的意义。通过这些工作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塔里木盆地塔中轻质油与下寒武统及中-上奥陶统剖面烃源岩中的正构烷烃普遍具有单峰型的分布特征,但寒武-奥陶系钻井样品抽提与氢解产物在nC14nC20间大多具有明显的偶碳优势特征,明显区别于下寒武统与中-上奥陶统剖面样品以及塔中轻质油。部分钻井烃源岩抽提产物的Pr/nC17与Ph/nC18相关参数分布特征与成熟度演化程度不一致,对烃源特征的指示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2)塔里木盆地寒武统-奥陶系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整体呈现奥陶系样品>寒武系钻井样品>下寒武统剖面样品的分布特征,并且下寒武统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区域变化,反映了母源生物输入类型和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3)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剖面样品抽提产物正构烷烃有最轻的δ13C值,在-34‰-31‰间,氢解产物δ13C值也在这一范围内;寒武-奥陶系盆地内钻井烃源岩抽提产物δ13C值整体在-32‰-29‰之间,氢解产物变化范围相对较大,整体比抽提产物偏重,范围在-31‰-28‰之间;中-上奥陶统萨尔干与印干组样品抽提产物δ13C值在-33‰-30‰之间,氢解产物范围也较为一致;塔中轻质油正构烷烃δ13C值在-35‰-31‰之间。(4)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剖面样品抽提产物正构烷烃δD值偏重,范围在-90‰-60‰之间;萨尔干组与印干组剖面样品δD值在-110‰-80‰间,略轻于下寒武剖面样品;盆地内钻井样品抽提产物正构烷烃有最轻的δD值,在-125‰-95‰之间,其中英东2井中寒武统样品明显偏轻。塔中轻质油的δD值在-110‰-60‰间。(5)烃源岩抽提产物与塔中轻质油正构烷烃的平均碳-氢同位素对比分析发现,塔中轻质油有较轻的碳同位素组成和较重的氢同位素组成,与下寒武统剖面以及中-上奥陶统剖面烃源岩较为接近。结合成熟度对碳-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评价,推测塔中轻质油主要来自下寒武统斜坡相烃源岩,中-上奥陶统盆地相烃源岩也可能有一定贡献。

纪红[3](2018)在《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是我国最典型的盐湖相生烃凹陷之一,原油具有早期生成特征,NSO化合物对于揭示油气成因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受常规技术的限制,利用NSO杂原子化合物信息解剖油气成因的研究薄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分析杂原子化合物有独特的优势。本论文以东濮凹陷为研究对象,首次在该区应用FT-ICR MS技术及单体烃硫同位素技术,结合常规GC/MS技术,揭示盐湖相原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分布特征,解析其主控因素及其地球化学意义,探索其成因及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基于负离子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中主要有五类杂原子化合物:N1、N1O1、O1、O2和O3,以N1、O1和O2类占绝对优势;N1类化合物以DBE=9、12和15系列占绝对优势;O1类以酚类(DBE=4)为主;原油中O2类一般以DBE=1的脂肪酸占优势,并在低熟样品中检测到一定丰度的含特殊生物骨架的甾烷酸和藿烷酸类化合物,指示其低温成因。基于正离子的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油砂)杂原子化合物共9类:N1、N1O1、N1S1、O1、O1S1、O2、O2S1、S1、S2类型,以S1占绝对优势,其次为O1S1。S1类中检测到丰富的DBE=1,3,6和9类化合物。观察到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成熟度的原油中NSO化合物有显着的差异。盐湖相沉积环境中O2类丰度相对较高,含氮类相对较低;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宽,随成熟度增加,分子量范围变窄,原油中单质类杂原子化合物如N1、S1类丰度增加,含复合杂原子化合物的种类丰度降低,如O1S1类,化合物缩合度DBE值增加,碳数范围减小。部分成熟高成熟原油中发现大量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O1类丰度较低,但硫同位素相对较重,普遍大于20‰,反映部分原油受TSR作用的影响;受运移分馏的影响,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油砂中富集更多的DBE9-N1类(主要是咔唑类)。总的来说成熟度是影响NS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提出5项评价原油的成熟度辅助指标,包括DBE9–12/DBE15–18-N1、DBE9–12/DBE4–20-O1、C20–30/C31–50-DBE8-O1、C20–28/C29–40-DBE12-N1和C20–30/C31–50-DBE15-N1;其中DBE9–12/DBE15–18-N1效果最佳。较低的O1类和大量的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及较重的单体烃硫同位素特征,进一步揭示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TSR较为普遍。原油中检测出了大量热稳定性较低的脂肪酸与带有生物骨架结构的环烷酸及低等价双键数(DBE<9)的有机硫,其与非烃、沥青质关系密切,对低熟油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低熟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形成途径以分子内的硫化作用为主,并存分子间的硫化作用;提出O2/N1(>0.7)、C20–30/C15–45–DBE1–O2(>0.4)、DBE5–6/∑DBE0–26–O2(>6.0)可用于识别低熟油,该发现对类似盐湖相低熟油的勘探具有参考意义。

耿辰东[4](2018)在《塔里木盆地轮南断垒带三叠系断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轮南断垒带断裂发育,形成以断块油气藏为主的多种构造圈闭,断裂对油气藏的形成与保存有着显着的控制作用,深化断裂形成和演化过程是认识轮南断垒带油气藏地质条件和探讨断裂对油气分布规律控制作用所必需的。在三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对断层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根据断层的走向、规模与发育性质等因素将断层平面上划分为4组断裂系统;应用地层沉降量法和断层活动速率法系统分析边界断裂和不同级次断裂的活动规律,阐明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聚期的配置关系。断层现今封闭性评价中,主要针对轮南断垒带控油断层,结合地震资料和测井、岩性等资料应用岩性对置法和泥岩涂抹法(SGR)分析了断层的侧向封堵性,应用断面压力法和紧闭指数法分析了断层的垂向封闭性,最后在侧向与垂向封闭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轮南断垒带断层封闭性受走向控制明显,总体呈现北东东向>北东向>北北东向>近南北向;断层下盘封闭性略好于断层上盘。在总结研究区油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流体包裹体法,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和地层埋藏热演化史,划分出喜山晚期油气成藏期。探讨了断裂与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以及保存条件的关系,明确了断裂的控盆与输导作用和封堵作用。最后总结了研究区断裂控藏作用:边界一级与二级断层长期继承性活动,控制了盆地生油洼陷的发育与大型圈闭的成带分布,三级断裂沟通了油源与圈闭,起到了输导和分配油气的作用,部分三级及四级断层封堵了油气,形成了复杂的断块油气藏。

柴程玉[5](2018)在《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11个原油样品馏分进行GC-MS分析,将这些样品进行分类,并推测其可能的油源。探究得出全球寒武系奥陶系碳同位素特点是寒武系碳同位素比值轻于奥陶系同位素比值,而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碳同位素比值具有相反的趋势,因为僵化应用碳同位素比值进行分析结果并不可靠。根据甾烷、藿烷、正构烷烃、无环类异戊二烯烃的色谱峰特点,将原油进行分类。应用n-C17/Pr与n-C18/Ph的关系图、C29甾烷异构体参数20S/(20S+20R)和ββ/(αα+ββ)的关系图、金刚烷参数MAI和MDI的关系图、烷基萘比值参数DNR与MNR的关系图、甲基菲与甲基二苯并噻吩比值的关系图得出,SN1、ST1的成熟度异常高,其他样品成熟度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对11个样品进行了次生变化影响分析,从生物降解、运移分馏、异常热事件、热化学硫酸盐还原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样品中化合物的成分变化,进而可以得出更加可靠的分析成果。同时,本文还探究了新型地球化学分析参数,利用无环类异戊二烯、烷基环己烷、单甲基烷烃等对样品进行了分析探究,最终,将SX1、SX101及S7原油可归为一类,该类原油中类异戊二烯烃含量低,单甲基烷烃相对较高,单甲基烷烃中2-甲基取代远高于3-甲基取代,C19三环萜烷高于C20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含量高,这类原油与中上奥陶统含宏观藻类残片的烃源岩有关,其有机质类型偏腐殖型;顺北和跃进原油可归为一类,这类原油与塔中和塔北隆起上绝大多数原油相类似,原油中类异戊二烯烃含量明显高于单甲基烷烃,单甲基烷烃中2-甲基取代与3-甲基取代含量相当,三环萜中C19三环萜烷远低于C20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含量较低,这类原油主要来自寒武系-下奥陶统正常海相沉积中藻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较好。

陈莎莎[6](2017)在《大分子结构和氢同位素分析的热解方法及其在塔里木盆地油气成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受多套烃源岩发育、多期次生烃和构造活动的影响,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成因一直是国内地质-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已有研究主要依据可溶低分子部分的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但低分子的地球化学特征受原油物性以及二次过程的影响大,需要针对高分子有机质建立新的方法并开展相关的应用研究,以深化对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成因认识。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建立了用于沥青质键合态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测定的热解方法,优化了地质大分子组成研究的两阶段热化学降解条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原油饱和烃与沥青质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的对比分析并重点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中固体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这些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和认识:(1)建立了用于沥青质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测定的热解方法:首先,采用混合溶剂热萃取和氢氟酸溶解-溶剂萃取两种方式洗脱5?分子筛吸附的不同类型样品的正构烷烃,证明混合溶剂热萃取方式简便、快速,可以用于分离、纯化正构烷烃进行氢同位素测定。其次,利用低温封闭体系研究了热解温度对沥青质热解产物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热解温度。最后对不同来源的原油沥青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键合态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组成差异显着,可以用来进行油源特征和油-油对比研究。(2)优化了地质大分子的两阶段离线热化学降解方法:首先,以沥青质为实验对象,建立了用于研究地质大分子组成的封闭体系高温快速热解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干酪根和沥青质开展了高温瞬间热解、离线热化学降解和两阶段热化学降解分析,证明本次工作建立的两阶段离线热化学降解方法能够区分吸附-包裹态和键合态分子的组成差异,并且可以指示不同类型地质大分子组成的差异。(3)塔里木盆地多数海相原油与储层沥青质中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几乎不受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指示了早期充注原油的同位素特征。塔东2井原油沥青质中正构烷烃具有显着偏轻的氢同位素组成和较重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原油低分子可溶部分的同位素组成差异明显,指示其与盆地多数海相原油具有不同的母源。(4)综合利用元素分析、谱学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高温瞬间热解和两阶段离线热化学降解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中的不溶固态有机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生物降解型和热蚀变型两类固态有机质具有不同的芳碳率且结合到缩合芳环体系上的结构单元明显不同,沥青质是不溶固态有机质的主要物质来源,非烃和部分芳烃也有一定的贡献,可溶低分子和不溶固态有机质同位素组成的相关性反映了多期次充注和生物降解改造的共同贡献。

王静彬[7](2017)在《塔西南喀什凹陷中侏罗统杨叶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文中指出喀什凹陷位于塔西南坳陷北部,是坳陷内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面积约为2.65x104km2。凹陷内发育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三套烃源岩,其中中侏罗统杨叶组烃源岩最为发育,是最为有利的烃源岩层系之一。因此论文以中侏罗统杨叶组烃源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地球化学特征展开系统研究。论文以沉积学、有机地球化学、无机地球化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和钻井烃源岩样品采集和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对杨叶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环境及主控因素等特征进行系统且全面的研究,主要取得如下结论及认识:(1)通过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评价认为,托云盆地内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母质类型为III型,处于高成熟阶段,为好烃源岩。乌恰地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母质类型为II1、II2、III型,多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为中等—好烃源岩,部分为好—很好烃源岩。西昆仑山前地区有机质丰度较低,母质类型为III型,多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为非—差烃源岩。英吉沙地区有机质丰度较高,母质类型为II1、II2、III型,多处于低成熟—高成熟阶段,为中等—好烃源岩。不同地区不同剖面杨叶组烃源岩生烃潜力大小为乌恰地区>英吉沙地区>托云盆地>西昆仑山前地区;杨叶剖面>英地1井>云地1井、库孜贡苏、库山河、同由路克>依格孜牙、且末干、盖孜河。(2)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表明,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有效,正构烷烃分布模式、主峰碳、轻重比、姥植比、规则甾烷、伽马蜡烷指数等特征,综合反映出烃源岩形成于弱还原—氧化、淡水—微咸水环境,母质来源由低等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混合输入,成熟度参数OEP、C3122S/(S+R)等指标指示烃源岩至少已进入处于成熟阶段。(3)烃源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烃源岩受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构造背景共同控制,母岩来源于(钙质)沉积岩—碱性玄武岩—花岗岩,烃源岩形成时为半干燥—半湿润气候,淡水—微咸水—半咸水、分层不强的弱还原—氧化水体环境,为生物发育和泥炭或腐泥转化提供有利条件,其形成受古构造背景、古气候、水体介质、原始生产力及保存条件等共同控制。

杨福林,王铁冠,李美俊[8](2016)在《塔里木台盆区寒武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对27件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烃源岩样品进行了有机碳测定、饱和烃色谱质谱、芳烃色谱质谱及馏分稳定碳同位素等分析以获取其生烃潜力与地球化学特征信息。结果显示烃源岩TOC值较高(0.5%8.39%),属于较好—很好的烃源岩范畴。下寒武统烃源岩最好,其次为中寒武统。分子标志物分析表明烃源岩以菌藻类或低等水生生物来源为主。低姥植比、高硫芴含量表明沉积环境还原性较强。高伽马蜡烷含量指示了水体分层环境。三环萜烷发育完整,C21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大于1。甾烷相对含量高,C28/(C27+C28+C29)规则甾烷≥25%。寒武系烃源岩C26及C27三芳甾烷发育,三芳甲藻甾烷含量丰富。烃源岩可溶有机组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整体偏重,一般重于-31‰。柯坪隆起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剖面泥岩各指标均不同于其余寒武系烃源岩样品,暗示了不同的生源构成。

张廷帅[9](2015)在《轮古油田西部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是多期构造运动和古岩溶共同作用形成的以岩溶逢洞为主控因素的复杂油气藏,深入总结其成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以石油地质学原理为基础,以地球化学分析手段为核心,结合储层发育特征和构造演化历史,对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取得了如下认识:(1)寒武~奥陶系烃源岩是塔里木盆地分布最广泛的烃源岩层系,是塔里木台盆区主力烃源岩。寒武系烃源岩分布广、有机质丰度较高、生烃量大,对轮南地区大规模的油气藏聚集贡献很大。(2)轮古西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储层岩石类型以颗粒灰岩为主,泥晶灰岩含量次之,基岩基质孔隙不是很发育,储层的储渗相关性十分差,主要的储集空间为构造缝和次生的溶蚀孔、洞等。(3)通过对比轮古西奥陶系原油和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轮古西奥陶系原油主要来源于寒武系烃源岩。(4)轮古西奥陶系油藏主要存在两期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发生在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第二期发生在晚海西期。油气充注方向为由南向北,存在两条优势运移方向。海西晚期是轮古西重质油的主要形成期,燕山晚期~喜山期发生了海西晚期生成的原油的调整充注,形成了现今生物降解油与少量正常油相混合的特点。(5)轮古西奥陶系油藏的成藏主控因素包括1)寒武系烃源岩提供充足的油气资源;2)轮古西位于有利的区域构造位置;3)不整合、断裂控制油气成藏的主要要素;4)缝洞型岩溶储集体的发育是形成大型油气田的重要条件。

戴鑫[10](2014)在《轮古油田中部斜坡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单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轮古油田中部斜坡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为研究对象,以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油气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储层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以原油色谱指纹研究和油藏工程资料相结合,以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紧密结合研究为依据,分析阐明轮古油田中部斜坡带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单元发育与分布特征,为深化油田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和技术支撑。获得了如下结论与认识:1、轮古油田中部斜坡带奥陶系产层主要为鹰山组地层,岩性以泥晶灰岩、粒屑灰岩为主。岩石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孔、渗关系差;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溶洞、孔洞、孔隙和裂缝,储层非均质性强。2、轮古油田中部斜坡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和分布受岩溶古地貌及后期构造、断裂作用控制,纵向上,洞穴的发育程度随距不整合面距离增加而减少,不整合面下40m范围内最发育。平面上,洞穴的发育程度受岩溶古地貌、断层及古水系等控制,轮古7区洞穴储集体发育优于轮古2区,洞穴储集体相对集中分布;轮古2区洞穴储集体相对较分散,但在断层附近可发育大型洞穴储集体。3、采用原油色谱指纹技术与油井生产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平面上划分出六个连通的缝洞单元。4、根据缝洞单元中油气的赋存形式可划分为单油气洞、单油气水洞、油气水多洞组合三种类型。

二、Constraints on the diversity of crude oil types in the Lunnan Oilfield,Tarim Basin,NW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nstraints on the diversity of crude oil types in the Lunnan Oilfield,Tarim Basin,NW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基础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古潜山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成果
        1.4.2 主要工作量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及勘探现状
    2.2 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区划
        2.2.1 南天山造山带
        2.2.2 库车坳陷
        2.2.3 沙雅隆起
    2.3 地层发育特征
        2.3.1 前震旦系基底组成
        2.3.2 沉积盖层地层特征
        2.3.3 不整合与构造运动特征
    2.4 烃源条件
        2.4.1 库车陆相烃源岩
        2.4.2 南部海相源岩烃源岩
第三章 潜山地层特征与划分对比
    3.1 基底地层特征与时代限定
        3.1.1 岩浆岩特征
        3.1.2 沉积岩特征
        3.1.3 变质岩特征
        3.1.4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3.2 震旦系地层特征与对比
    3.3 寒武系地层特征及对比
    3.4 二叠纪火成岩特征与锆石年龄
    3.5 前中生界潜山结构与地层展布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古潜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4.1 构造层划分及地质结构
    4.2 断裂构造特征
        4.2.1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4.2.2 断裂平面展布
        4.2.3 断裂级别与期次
        4.2.4 断裂形成机制
    4.3 古潜山形成演化过程
        4.3.1 埋藏-沉降史分析
        4.3.2 平衡剖面恢复
        4.3.3 构造形成演化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潜山储层与盖层特征研究
    5.1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5.1.1 震旦系储层
        5.1.2 下寒武统储层
        5.1.3 上寒武统储层
        5.1.4 碳酸盐岩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5.2 前震旦系岩浆岩储层特征
    5.3 有利储层发育带
    5.4 潜山盖层条件
        5.4.1 盖层分布特征
        5.4.2 盖层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潜山成藏特征与有利聚集区带
    6.1 早期构造演化控制了潜山圈闭类型与分布
    6.2 下构造层构造格架控制了油气藏类型
        6.2.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6.2.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6.2.3 海、陆相油气平面分布
    6.3 构造幕式演化造成潜山多期油气充注与聚集
        6.3.1 海相油气成藏期次
        6.3.2 陆相油气成藏期次
        6.3.3 潜山成藏期古构造分析与油气运聚有利区带
    6.4 有利区评价与目标建议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及深层原油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源对比工作动态
        1.2.2 催化加氢热解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2.3 单体氢同位素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2.1 样品与方法
        2.1.1 样品
        2.1.2 实验方法
    2.2 抽提产物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2.2.1 链烷烃分布特征
        2.2.2 萜烷类分布特征
        2.2.3 甾烷类分布特征
    2.3 催化加氢热解产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2.3.1 可靠性分析
        2.3.2 催化加氢热解产物地球化学特征
    2.4 碳-氢同位素特征
        2.4.1 碳同位素特征
        2.4.2 氢同位素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1 样品与方法
        3.1.1 样品
        3.1.2 实验方法
    3.2 抽提产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2.1 链烷烃分布特征
        3.2.2 萜烷类分布特征
        3.2.3 甾烷类分布特征
    3.3 催化加氢热解产物地球化学特征
    3.4 碳-氢同位素特征
        3.4.1 碳同位素
        3.4.2 氢同位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塔中地区深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1样品与实验
    4.2 轻烃组成特征
        4.2.1 成熟度评价
        4.2.2 运移分馏作用评价
        4.2.3 生物降解作用评价
    4.3 饱和烃与芳烃组成特征
    4.4 正构烷烃单体碳-氢同位素
        4.4.1 碳同位素
        4.4.2 氢同位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源对比综合讨论
    5.1 链烷烃分布特征讨论
    5.2 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
    5.3 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5.3.1 中-下寒武统烃源岩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5.3.2 奥陶系烃源岩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5.3.3 塔中轻质油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5.4 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联合分析
第6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盐湖相原油烃类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1.3.2 原油中常规杂原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3 基于FT-ICR MS的杂原子化合物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石油地质背景
    2.1 地理与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及沉积特征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色谱—质谱(GC/MS)分析
        3.2.3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
第4章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常规地球化学特征
    4.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1.1 物性及族组成
        4.1.2 原油中链烷烃分布特征
        4.1.3 甾、萜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4.1.4 原油芳烃馏分组成
        4.1.5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 烃源岩的分布
        4.2.2 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4.2.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族组成特征
        4.2.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链烷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4.2.5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4.2.6 烃源岩芳烃组成分布特征
        4.2.7 油源分析
第5章 基于负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5.1 NO杂原子化合物总体面貌特征及分子量
    5.2 原油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的组成及分布
        5.2.1 原油中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类型
        5.2.2 原油中N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3 原油中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4 原油中O_2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5 原油N_1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3 烃源岩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
        5.3.1 烃源岩中N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类型
        5.3.2 烃源岩中N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3 烃源岩中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4 烃源岩中O_2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5 烃源岩中N_1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6章 基于正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6.1 正离子ESI杂原子化合物类型
    6.2 主要类型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
        6.2.1 油砂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2 烃源岩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3 油砂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4 烃源岩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7章 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组成/分布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中NSO化合物的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1 生源/沉积环境对NSO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2 成熟度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3 TSR对 NSO化合物的控制其地化意义
        7.1.4 油气运移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2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成因机制—基于FT-ICR MS的证据
        7.2.1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GC/MS的低熟特征
        7.2.2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ESI FT-ICR MS的低熟特征
        7.2.3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的成因机制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正离子检测到的S_2,O_1S_1和N_1类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塔里木盆地轮南断垒带三叠系断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裂带的研究现状
        1.2.2 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
        1.2.3 断层活动性研究现状
        1.2.4 断层控藏研究现状
    1.3 主要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概况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地层特征
        2.2.2 沉积特征
第三章 断裂基本特征及活动性分析
    3.1 基本构造格局
        3.1.1 构造单元特征
        3.1.2 断裂系统划分
    3.2 断裂级次及级别
        3.2.1 断层分级
        3.2.2 断层类别
    3.3 断层组合样式
        3.3.1 断层平面组合样式
        3.3.2 断层剖面组合样式
    3.4 断裂活动性分析
        3.4.1 一级断裂活动性分析
        3.4.2 断裂系统活动规律
第四章 断层封闭性评价
    4.1 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
    4.2 研究区断层封闭性评价
        4.2.1 北东东向断层
        4.2.2 北东向断层
        4.2.3 南北向断层
    4.3 断层封闭性综合评价
        4.3.1 断层封闭性综合评价方法
        4.3.2 断层封闭性综合评价
第五章 断裂与油气成藏关系
    5.1 油气藏特征
        5.1.1 成藏条件
        5.1.2 成藏过程
    5.2 断层控藏作用
        5.2.1 输导作用
        5.2.2 封堵作用
        5.2.3 断层控藏模式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地质背景及样品分析
    1.1 盆地地质背景
    1.2 样品及实验
第二章 原油分子组成及分布特征
    2.1 正构烷烃
    2.2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2.3 单甲基烷烃
    2.4 萜烷类化合物
    2.5 甾烷系列化合物
    2.6 烷基苯
    2.7 烷基萘系列
    2.8 烷基菲系列
    2.9 烷基噻吩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2.10 烷基环己烷系列
第三章 原油成熟度评价
    3.1 正烷烃/类异戊二烯
    3.2 生物标志物参数
    3.3 金刚烷
    3.4 烷基萘
    3.5 烷基菲/烷基二苯并噻吩
第四章 油藏次生改造作用
    4.1 热裂解
    4.2 生物降解
    4.3 运移分馏
    4.4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
    4.5 异常热事件
第五章 油源对比指标选取中存在问题
第六章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新指标探索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大分子结构和氢同位素分析的热解方法及其在塔里木盆地油气成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热模拟实验
        1.2.2 有机大分子的结构单元
        1.2.3 生物标志化合物
        1.2.4 同位素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沥青质键合态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的测定方法
    2.1 两种洗脱 5? 分子筛吸附正构烷烃方法的对比研究
        2.1.1 问题提出与意义
        2.1.2 样品与实验
        2.1.3 结果与讨论
        2.1.4 小结
    2.2 沥青质键合态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测定方法研究
        2.2.1 样品和实验
        2.2.2 结果与讨论
        2.2.3 小结
第3章 不同类型有机质的离线两阶段热化学降解
    3.1 封闭体系快速高温热解方法的研究
        3.1.1 样品和实验
        3.1.2 结果与讨论
        3.1.3 小结
    3.2 有机质的离线两阶段热化学降解
        3.2.1 问题提出与意义
        3.2.2 样品和实验
        3.2.3 结果与讨论
        3.2.4 小结
第4章 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研究
    4.1 问题提出与意义
    4.2 样品和实验
        4.2.1 样品和预处理过程
        4.2.2 仪器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全油色谱
        4.3.2 饱和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4.3.3 芳烃化合物的组成分布
        4.3.4 原油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碳-氢同位素
        4.3.5 沥青质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碳-氢同位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志留系沥青砂中不溶固体有机质的结构特征与成因
    5.1 问题提出与意义
    5.2 样品和实验
        5.2.1 样品信息和预处理实验
        5.2.2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分离与纯化
        5.2.3 离线封闭体系下的热化学降解
        5.2.4 仪器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含量、元素与同位素组成特征
        5.3.2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结构表征
        5.3.3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热解产物
        5.3.4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成因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塔西南喀什凹陷中侏罗统杨叶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目的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烃源岩研究现状
        1.2.2 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1.2.3 喀什凹陷石油地质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工作进展与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位置
    2.2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2.3 区域地层
第三章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1 样品采集与分析
        3.1.1 托云盆地
        3.1.2 乌恰地区
        3.1.3 西昆仑山前地区
        3.1.4 英吉沙地区
    3.2 有机质丰度
        3.2.1 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量
        3.2.2 氯仿沥青“A”和总烃HC
        3.2.3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
    3.3 有机质类型
        3.3.1 岩石热解法
        3.3.2 干酪根显微组分分析
        3.3.3 干酪根碳同位素
    3.4 有机质成熟度
        3.4.1 最高峰温T_(max)
        3.4.2 镜质体反射率R_o
    3.5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3.5.1 有机质丰度
        3.5.2 有机质类型
        3.5.3 有机质成熟度
        3.5.4 喀什凹陷杨叶组生烃潜力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1 生物降解程度研究
    4.2 正构烷烃和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征
        4.2.1 正构烷烃特征
        4.2.2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征
    4.3 甾烷系列化合物特征
    4.4 萜烷系列化合物特征
        4.4.1 三环萜烷系列
        4.4.2 五环三萜系列化合物
        4.4.3 伽马蜡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烃源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发育主控因素分析
    5.1 烃源岩无机地球化学特征
        5.1.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5.1.2 主量元素特征
        5.1.3 微量元素特征
        5.1.4 稀土元素特征
    5.2 沉积环境的恢复
        5.2.1 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
        5.2.2 古气候
        5.2.3 古盐度
        5.2.4 古氧化还原性
        5.2.5 古水深
        5.2.6 原始生产力
        5.2.7 沉积速率
    5.3 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及形成机制
        5.3.1 构造活动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
        5.3.2 沉积环境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
        5.3.2.1 古气候条件
        5.3.2.2 水介质条件
        5.3.2.3 原始生产力
        5.3.2.4 保存条件
        5.3.3 烃源岩形成演化
    5.4 喀什凹陷北缘和南缘沉积环境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塔里木台盆区寒武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概况
2 样品与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烃源岩生烃潜力
    3.2 分子标志物特征
        3.2.1 姥植比(Pr/Ph)
        3.2.2 甾萜烷
        3.2.3 芳烃
    3.3 同位素
        3.3.1 干酪根同位素组成异常偏轻
        3.3.2 烃源岩可溶有机组分同位素组成偏重
4 结论

(9)轮古油田西部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1.2.2 稠油成因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工区位置
        2.1.1 构造演化
        2.1.2 断裂特征
    2.3 地层特征
    2.4 勘探开发简况
第3章 烃源岩特征与评价
    3.1 寒武系烃源岩
        3.1.1 有机质丰度
        3.1.2 有机质类型
        3.1.3 热演化特征
    3.2 下奥陶统烃源岩
第4章 潜山储层基本特征
    4.1 岩石学特征
    4.2 物性特征
    4.3 储集空间类型
        4.3.1 宏观储集空间类型
        4.3.2 微观储集空间类型
    4.4 储集层类型
        4.4.1 裂缝型储集层
        4.4.2 洞穴型储层
        4.4.3 孔洞型储层
        4.4.4 裂缝孔洞型储层
    4.5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第5章 油气成藏特征
    5.1 油水分布特征
    5.2 油源分析
        5.2.1 源岩地化特征
        5.2.2 油源对比
    5.3 油气成藏时期
        5.3.1 圈闭形成世间法
        5.3.2 储层沥青法
        5.3.3 流体包裹体
    5.4 油气运移方向
        5.4.1 油气运聚过程中的地化特征变化
        5.4.2 地球化学参数的选取
        5.4.3 油气运移特征
    5.5 重质油的形成机制
        5.5.1 重质油的成因
        5.5.2 轮古西重油的成因类型
        5.5.3 生物降解程度定性分析
        5.5.4 氧化降解原油的形成条件
        5.5.5 轮古西重油的形成机理
    5.6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5.6.1 寒武系烃源岩提供充足的油气资源
        5.6.2 有利的区域构造位置
        5.6.3 不整合、断裂是控制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
        5.6.4 逢洞岩溶型储集体的发育是形成大型油气田的重要条件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轮古油田中部斜坡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单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工区概况
    2.1 工区位置
    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地层分布特征
    2.4 勘探开发现状
第3章 储层基本特征
    3.1 岩石学特征
    3.2 储层物性特征
    3.3 储集空间特征
        3.3.1 宏观储集空间类型
        3.3.2 微观储集空间类型
    3.4 储层类型与分布
        3.4.1 储层类型划分
        3.4.2 储层分布
第4章 缝洞系统分布特征
    4.1 碳酸盐岩缝洞识别标志
        4.1.1 缝洞岩溶储集体的地质标志
        4.1.2 测井响应标志
        4.1.3 地震响应标志
    4.2 岩溶带类型划分及分布
        4.2.1 岩溶带类型划分
        4.2.2 岩溶带分布特征
    4.3 洞穴储集体分布特征
        4.3.1 洞穴发育特征
        4.3.2 洞穴储集体分布预测
第5章 缝洞单元研究
    5.1 井组连通性的地球化学研究
        5.1.1 基本原理和方法
        5.1.2 实验条件
        5.1.3 结果与讨论
    5.2 碳酸盐岩缝洞单元分布
        5.2.1 缝洞单元类型
        5.2.2 碳酸盐岩缝洞单元划分
第6章 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Constraints on the diversity of crude oil types in the Lunnan Oilfield,Tarim Basin,NW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D]. 韩强. 西北大学, 2021(10)
  • [2]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及深层原油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特征[D]. 朱信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3]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D]. 纪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4]塔里木盆地轮南断垒带三叠系断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D]. 耿辰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D]. 柴程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6]大分子结构和氢同位素分析的热解方法及其在塔里木盆地油气成因中的应用研究[D]. 陈莎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7(09)
  • [7]塔西南喀什凹陷中侏罗统杨叶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D]. 王静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 [8]塔里木台盆区寒武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J]. 杨福林,王铁冠,李美俊.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05)
  • [9]轮古油田西部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D]. 张廷帅.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8)
  • [10]轮古油田中部斜坡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单元研究[D]. 戴鑫.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原油类型多样性的约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