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命名“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的决定

关于命名“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的决定

一、关于命名“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的决定(论文文献综述)

高逸民[1](2021)在《“杂粮之都”的绿色品牌》文中研究表明杂粮是忻州最具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杂粮优势区域和生产基地。全市耕地面积949.8万亩,其中水浇地198.3万亩,天然牧草地1048万亩,农作物有21个种类,1400余个品种,其中小杂粮居多。中国杂粮居世界之首,山西杂粮又居全国之首,号称"小杂粮王国"。2014年10月,忻州市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杂粮之都"称号,是以小杂粮生产为主的无公害农业基地区,所产小杂粮以优良品质闻名。忻州遂成为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东西两山"优质小杂粮产业重点建设区。

柴青宇[2](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黄乾[3](2020)在《基于InVEST模型的黄土高寒区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文中认为本文在野外调查、室内实验、ArcGIS处理等工作的基础上,在黄土高寒区的3条小流域(杨家寨、安门滩、塔尔沟)上利用InVEST模型构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参数数据库,评估不同造林阶段的3条小流域的土壤保持功能与水源供给功能,并分析土地利用与植被类型尺度上的两种服务功能水平,将两种服务功能叠加综合分析小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小流域经营和调整改造措施,以提升青海黄土高寒地区植被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解决社会对黄土高寒丘陵区林草植被土壤保持、水源供给等多功能的需求问题。该研究的重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确定本文指标的计算方法。选用月尺度公式计算降雨侵蚀力因子;利用植被覆盖因子分段计算公式计算植被覆盖因子;采用Modified-Hargreaves法计算潜在蒸散量;选用非线性拟合土壤PAWC估算模型估算植物可利用含水量;利用降雨次数公式计算Z值。(2)评估研究区3条小流域的土壤保持功能与水源供给功能。确定了3条小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杨家寨小流域为轻度侵蚀,塔尔沟与安门滩小流域为微度侵蚀;在流域水平上,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排序为安门滩(554.28 t/hm2)>杨家寨(526.17t/hm2)>塔尔沟(412.13 t/hm2),在土地利用类型上,农村宅基地的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最大,裸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最低,在林分植被类型上,混交林地的土壤保持效果要好于纯林林地的土壤保持效果。3条小流域水源供给量排序为安门滩(255.36mm)>杨家寨(228.07 mm)>塔尔沟(226.34 mm),在土地利用类型上,林地产水量高于其他几种地类,在林分植被类型上,针叶林地的产水量高于阔叶林地。(3)从小流域上来看,3条小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值排序为安门滩(0.49)>杨家寨(0.48)>塔尔沟(0.44);从林分植被上来看,3条小流域随造林年限的增长,林分植被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值呈逐渐增加趋势,林分植被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值排序为塔尔沟(0.62)>安门滩(0.60)>杨家寨(0.56)。

梁俊山[4](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张学龙[5](2020)在《陕西榆林定边小涧子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党中央提出“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为改善农村环境、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同时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陕北地区的乡村具有浓厚的传统民俗和历史文化,使其在景观资源及类型上具有独特性。建设美丽乡村不仅可以使农民有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而且有较高的发展产业价值的功能。更加突出体现了美丽乡村与生态景观和群众宜居、娱乐、休闲、游憩等方面的表达。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可以更好地改善人居环境、振兴乡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需要更加注重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本文通过分析文献、理论创新研究、实地考察调研等方法,对榆林定边县小涧子村进行规划设计并总结出以下结论:1.将农业生活景观改造作为小涧子村建设重点,以提高农民收入、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目标,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土地综合整治利用,乡村特色旅游发展规划等方面研究分析,结合实际发展村镇特色产业,从而实现全面乡村振兴。2.在美丽乡村景观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以地域特色为基础的产业规划,体现景观与产业发展双重作用。3.提出小涧子村建设规划整治意见,合理对道路进行规划设计,分析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古村落保护和分类整治乡村建筑,因地制宜发展乡土植物和改善人居环境,最终实现人居环境的整洁美丽。4.将民俗文化融入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使当地的特色和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同时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本研究以陕北乡村规划设计为研究点,以期为乡村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忻州市人民政府[6](2020)在《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忻政发[2020]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1月10日(此件公开发布)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忻州——黄土丘陵、农牧交错、高原风光、千古文化。虽立地条件艰苦,但产业特色明显,享有中国杂粮之都、特优名品之乡等美名。特色产业基地、园区经济和农业的聚集功能不断提升,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新型产业链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王敏[7](2019)在《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美丽宜居乡村的基础,是促进乡村社会文明、提升村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全域旅游热潮的兴起,对于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是有积极意义的,发展全域旅游,是实现乡村产业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实现城乡良性发展,促进人力、物力、财力的良性回波,从而提高乡村经济收入,促进乡村生活水平及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索全域旅游导向下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策略,保障乡村旅游和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共同推进国家“美丽乡村”建设,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本文以全域旅游为视角,选取了白水县乡村为实证研究对象,面向白水县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的重大战略需求,从全域旅游的发展需求和村庄建设的相关政策入手,通过对全域旅游、乡村人居环境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系统梳理,探讨了全域旅游与乡村人居环境互动机制。基于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构建了全域旅游导向下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模式,对“县—镇—村”三级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解析。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典型实践经验启示。根据相关全域旅游与乡村人居环境的概念解析,将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支撑四大系统;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乡村人居环境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典型乡村案例的实践经验,为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第二部分: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分别从乡村自然环境、人类发展、社会发展、居住环境、支撑环境和游憩环境六个方面对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样本村的调研分析了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构建。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四个系统层选取具体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探究了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的演进机制。第四部分: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模式。通过对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及相关规划的借鉴,确定了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的目标、理念和原则;并提出全域旅游导向下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的适宜性发展模式。第五部分: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实证分析。分别以白水县、林皋镇及四个典型村为实证案例,从整体空间结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路线搭建、人居环境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划,促进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并提出了相应的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保障策略。

黄婷[8](2017)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陕西省延安宝塔区流域、安塞县纸坊沟流域、吴旗县金佛坪流域、米脂县高溪沟流域、宜川县交子沟流域五个流域的典型人工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调查和室内分析,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流域、不同立地类型群落物种组成及植物多样性,探讨不同立地类型群落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不同林龄刺槐、山杏林下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探索不同海拔下植物群落的动态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研究物种在各流域分布情况不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在五个流域均有分布,山杏(Armeniaca sibirica)主要分布在米脂、吴起、延安、宜川流域,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主要分布在米脂、吴起、宜川流域,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主要分布在米脂、宜川流域,苹果(Malus pumila)在米脂、延安、宜川三个流域均有种植,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主要分布在吴起流域,河柳(Salix chaenomeloides)主要分布在安塞流域,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主要分布在宜川流域。各流域均以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半小灌木和半灌木较少,该区世界广布的科占据主要地位,菊科、蔷薇科是本地区的主要科。宜川峁顶主要以人工经济林为主,上、中、下坡位以人工乔木林为主,沟谷以草本为主;延安和安塞流域的峁顶均以草本为主,上、中、下坡位以人工乔木和灌木林为主,沟谷以草本为主;吴起和米脂峁顶以人工乔木林为主,其他坡位以人工乔木林和灌木林为主,并辅以少量草本。坡度大于30°范围内的群落中物种较多,陡坡物种较少。各流域阳坡均分布刺槐等乔木林,各流域半阴坡和半阳坡分布的物种较其他坡向多,安塞和延安流域阴坡均分布有灌木林。吴起的草本群落较多,其他流域的群丛均以木本群落为主,宜川的群落相似性高于其他流域,应考虑立地条件的综合效应,合理配置林分。2.不同人工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及环境解释宜川流域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高于其他流域,延安的Simpson指数较高,Shannon-wiener指数较低,优势种地位突出,群落处于发展变化阶段。随着海拔升高,群落均匀度指数降低,优势度十分明显。半阴坡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植被多样性最高,而阳坡最低,坡度越大,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越高,在平缓的半阴坡营造侧柏林和刺槐林更加利于植被恢复。处于下坡位的群落内物种更加均匀,中、下坡位营造植被有利于植被恢复。半阴坡的中、下坡位更适于营造植被,而在阳坡的造林应以保护和恢复草本群落为主,仅在水分条件较好、能够满足乔木或灌木生长的坡面微地形内,进行适当比例的乔、灌、草复合配置丰富群落层次结构,优化群落生态功能。3.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研究刺槐群落林下群落各演替阶段物种丰富,属较少的科和单种属植物在群落中占明显优势,退耕年限达到30a时,刺槐群落郁闭度达到最大,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等在各演替阶段林分下都有分布,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分布受到各生态因子的影响,年限、植株密度、土壤全磷、土壤碳氮比是影响刺槐群落林下物种演替的主要生境因子。影响刺槐群落林下物种组成因素主要来源于退耕年限、植株密度、郁闭度、胸高断面积等植物特性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土壤碳氮比、氮磷比、碳磷比等土壤性质两类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4、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研究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与上层林分的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林下植物的组成和多样性指数随上层林分退耕年限的增加发生波动。幼龄山杏群落林下植物以野苜蓿和猪毛蒿为主,物种种类较多,植物长势较好,中龄山杏群落林下植物以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L.)为主,物种种类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植物长势减弱,高龄山杏群落林下植物以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和翻白萎陵菜(Potentilla discolor)为主,物种种类增加,多样性升高,植物长势变好。林下植物的丰富度主要受植株密度和坡向影响;优势度及均匀度主要受坡度影响,物种多样性主要受胸高断面积和郁闭度影响。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受山杏群落的郁闭度、胸高断面积、植株密度、坡度、坡向的影响较大。5、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及环境解释不同海拔梯度范围物种分布均以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为主,其中菊科最多,高海拔处四大科占比较低海拔处高。乔木和灌草层的物种丰富度均呈单峰格局,海拔是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影响因子,其解释了总物种丰富度45.1%(P<0.01)的变差;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物种的优势度和均匀度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但波动幅度不大;随着海拔升高,群落相似度减弱,物种代替速率增加;海拔主要影响物种丰富度,坡度主要影响群落优势度及均匀度。综上,各流域在平缓的半阴坡营造侧柏林和刺槐林、陡坡发展灌木更加利于植被恢复,米脂、吴起、延安、宜川流域应大力发展山杏林,在人工经营过程中适当引入猪毛蒿、草地早熟禾能促进林下植物群落演替,米脂、吴起、宜川流域发展小叶杨群落,米脂、宜川流域营造油松群落,米脂、延安、宜川营造经济树种苹果,吴起营造沙棘群落,宜川流域继续发展花椒群落。各流域以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可适当在阴坡引入灌木促使人工林配置合理,根据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规律对低海拔区和高海拔区的群落进行适当人为管理,结合植物特性进行合理配置,从而达到较好的植被恢复效果。

黎英华[9](2015)在《多目标条件下的人工林配置研究 ——以敖汉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变暖是我们现在要应对的最为严峻的气候形势,各国的专家学者都在致力于固碳减排的研究。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最大碳库,且通过增大森林面积来增大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量是减缓全球变暖的一种有效措施。人工林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林在生态保护和发展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人工林在早期建造时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有效合理的经营措施,使得一些人工林并没有发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针对人工林的进一步优化配置是林业更新营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当今温室效应严重危害生态安全的时期,我们不仅要大力发挥人工林的生态功能,还要提高其固碳能力,使其发挥更大的固碳功能,因此将固碳效益作为目标来进行人工林的更新配置是发挥人工林巨大潜能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在世界森林资源总体下降的趋势下,如何有质有量的进行人工林配置,发挥其功能和潜力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赤峰市敖汉旗是我国的人工造林第一县,人工林面积较大,且林龄序列较为完整,所以我们选取此地为研究区。在全面调查了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林龄序列、不同树种的基础上,针对敖汉旗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效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进而对人工林固碳效应随林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对主要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综合评价了不同类型土壤上不同人工林的稳定性。通过对主要人工林林下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分析,探讨了土壤容重、孔隙度及土壤养分随着林龄的增长呈现的变化趋势,研究了人工林的改土效应。首次利用趋势面分析法将各树种生态系统的固碳效应、人工林稳定性和改土效应进行相关性的分析,使分析结果更为直观明确,为基于多目标条件下的人工林优化配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创新性的将以上三项研究内容作为人工林结构更新目标,对敖汉旗人工林进行更新,得出最优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树种比例。本研究旨在为敖汉旗的林业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同时为内蒙古中东部的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针对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的树种的固碳效应进行了分析,尤其是针对不同林龄固碳效应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株行距对乔木层碳密度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为多目标条件下的人工林配置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研究表明,7种主要人工林优势种各碳库特征为:土壤碳库>乔木层碳库>灌木层碳库>枯落层碳库>草本层碳库。油松(pinustabuliformiscarr.)、榆树(ulmuspumilal.)、华北落叶松林(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mayr.)分各林龄组乔木层平均固碳速率为:中龄林>近熟林>幼龄林>成熟林;小叶杨(populussimoniicarr.)各林龄组乔木层平均固碳速率不同,其表现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山杏(armeniacasibirica(l.)lam.)林分灌木层平均固碳速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林龄为14a时平均固碳速率达到最大;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林分各林龄组灌木层平均固碳速率呈现先快速增长后缓慢下降的趋势,林龄15a时平均固碳速率达到最大;小叶锦鸡儿(caraganamicrophyllalam.)林分灌木层平均固碳速率表现为先快速增长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不同土壤类型上平均固碳速率的峰值出现在不同的林龄,栗钙土、褐土和风沙土上的峰值林龄分别为:9a、11a和6a。(2)人工林稳定性研究中主要是根据人工林的覆盖率和人工林林下草本的多样性指数来分析人工林的稳定性,旨在通过提高人工林的稳定性来更好的发挥人工林的生态效益、碳汇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各人工林林下草本多样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认为各类型土壤上主要人工林覆盖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褐土>栗钙土>棕壤>草甸土>风沙土。不同土壤类型上油松林分、小叶杨林分、华北落叶松林分、榆树林分、山杏林分和沙棘林分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均与林龄呈负相关关系。不同土壤类型上小叶锦鸡儿林分的生态系统稳定性随林龄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林龄达20a左右时,林分达到较高郁闭度,林下植被受光照和水肥空间的限制,逐渐减少。(3)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敖汉旗主要人工林的改土效应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通过对林下土壤物理性质(容重和孔隙度)及化学性质(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与林龄的关系综合评价分析,认为油松、榆树、山杏、沙棘和小叶锦鸡儿林分在各类型土壤上的改土效应均为随林龄增长而逐渐增大的,小叶杨林分在各土壤类型上的改土作用在林龄为15a左右时最大,在15a前,随林龄增长而逐渐增强,但在15a后逐渐减弱,华北落叶松改土效应是逐年减小的,说明其纯林地力具有衰退趋势。(4)油松、榆树、山杏的固碳效应与其人工林的稳定性和改土效应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当其人工林的稳定性和改土效应增大时,其固碳效应也随着增大;小叶杨、沙棘、小叶锦鸡儿的趋势面方程未达到显着水平,则固碳效应与人工林稳定性和改土效应的相关性不大。(5)对敖汉旗人工林进行了基于多目标条件下的优化配置研究,利用多目标求解的方法对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进行了调整,又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林种和树种的面积进行了优化,通过分析得:林地、耕地、牧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合理百分比分别为50.98%、20.41%、10.02%、11.04%、3.74%和3.81%。各纯林林分面积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油松13.76%、小叶杨20.40%、榆树20.35%、山杏8.09%、沙棘9.18%、小叶锦鸡儿2.30%,混交林的比例为22.89%。人工林优化前后固碳效应、改土效应、森林稳定性均较优化前增大,优化后碳储量为2.80×1010kg,较优化前增加了0.87×1010kg,是优化前的1.45倍。敖汉旗的人工林纯林的面积应大比例减少,混交林面积应大面积的增加。应在现有的人工纯林林地上进行其他树种的补种,逐步更新或替代,使其最终成为能够发挥其生态效益和固碳效益的稳定系统。人工林配置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所以后续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郭月峰[10](2014)在《小流域防护林碳汇效应及空间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因此,有效减缓全球变暖是当前重要的生态任务之一。森林作为陆地最大的碳库,森林碳汇已被认为是减缓全球变暖的一种较好选择。防护林作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大规模营造的防护林多数因树种选择不合理、造林密度过高、空间配置不合理等特点,使防护林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及碳汇功能。本文以赤峰市敖汉旗黄花甸子小流域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在全面调查小流域境内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分类型的前提下,分析了小流域主要林分类型的碳汇效应及固碳潜力;利用干扰指数来定量描述林分结构,分析林木生长因子与碳汇功能的关系;研究了小流域典型农田防护林网与林网内作物固碳耦合效应。以此为基础,提出小流域以碳汇功能最大为目标,兼顾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小流域防护林空间配置模式。以期为内蒙古中东部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进-步制定造林固碳政策技术措施提供科学指导,为政府参与国际全球气候变化的谈判提供一个案例研究和科学根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不同林龄、主要林分类型的防护林固碳效应进行研究后得到:植被层碳储量及固碳潜力最大(乔木层>灌木层),其次为土壤层,最小为凋落物层;以成熟林为参照,林木及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具体表现为小叶杨林>白榆林>油松林>山杏林>沙棘林>柠条林;林木平均碳汇速率峰值分别出现在小叶杨的幼龄期、油松和白榆的中龄期,山杏、沙棘的10a及柠条的6a。为使林分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同时使林分充分发挥其碳汇功能,当林木超过各自速生期之后,应给予必要的抚育管理措施。2.利用竞争理论分析林木生长因子与碳汇功能的关系后得到:在林龄相同,立地条件相似的条件下,林分密度是制约林木生长的主要因素;密度较大的林分,林木干扰指数较大,林木生物量碳储量则较小;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分内部结构,从而决定了林分碳储量结构,所以,在防护林空间配置时应考虑林分密度。3.对黄花甸子小流域典型农田防护林网与林网内作物生物量碳储量及作物产量的耦合效应研究后得到:农田防护林网的营建有利于林网内碳储量和作物产量的提高;视农田林网为一个单元,该单元内生态系统碳储量及作物产量仍高于对照,表明小流域典型农田防护林网的设计规格是合理的,该结构模式的农田防护林网可为黄花甸子小流域防护林空间配置时提供指导。4.经以碳汇目标最大,兼顾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防护林空间水平配置后得到,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面积的合理比例为3.6:4.8:0.4:0.5:0.8;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及特用林面积的合理比例为3.4:2.9:2.6:1.2;小叶杨纯林、白榆纯林、油松纯林、柠条纯林、沙棘纯林、山杏纯林、油松山杏混交林、油松沙棘混交林及其他林地面积的合理比例为4.1:0.1:0.9:0.3:0.5:2.0:0.9:0.9:0.2。小流域防护林经空间配置后,小流域系统碳储量增加了2.29×107kg,较配置前增加了10.36%。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防护林空间对位配置的主导立地因子——坡度和坡向,以此作为防护林空间对位配置的依据。通过研究后得到:阴坡比阳坡更适宜防护林的生长;低坡度比高坡度更适宜防护林的生长;混交林比纯林有更广的适生范围。所以在防护林空间配置时,应优先考虑将其配置在阴坡、低坡度的地块,且优先考虑配置混交林。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块,优先考虑配置油松树种:灌木树种在该地区适生性较强,配置时对立地条件不作要求,其中山杏表现出较广的适生范围,其次为沙棘;乔木落叶树种对立地条件要求苛刻,应配置在水肥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

二、关于命名“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的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命名“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1)“杂粮之都”的绿色品牌(论文提纲范文)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2.2.1 农村产业融合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2.3.1 分工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创新理论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2.1 整体发展概况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数据来源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耦合关系模型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5.1.1 障碍分析模型
        5.1.2 障碍度分析
        5.1.3 障碍因子分析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6.2.1 玉米精深加工
        6.2.2 水稻精深加工
        6.2.3 大豆精深加工
        6.2.4 乳业精深加工
        6.2.5 蔬菜精深加工
        6.2.6 渔业精深加工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6.7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基于InVEST模型的黄土高寒区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及分类
        1.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1.3.3 利用InVEST模型评估服务功能现阶段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条件
    2.2 自然条件
    2.3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确定小流域InVEST模型参数计算方法
        3.1.2 评估不同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1.3 提出调整或改造方案
    3.2 研究方法
        3.2.1 InVEST模型简介
        3.2.2 样地设置
        3.2.3 基础数据调查
    3.3 技术路线
4 模型原理及数据处理
    4.1 土壤保持模块(SDR)
        4.1.1 模块运行原理
        4.1.2 数据获得与参数处理
    4.2 产水量模块(Water Yield)
        4.2.1 模块运行原理
        4.2.2 数据获得与参数处理
    4.3 小结
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与分析
    5.1 土壤保持服务功能评价
        5.1.1 数据计算结果与分析
        5.1.2 土壤保持服务功能评价
    5.2 水源供给服务功能评价
        5.2.1 数据计算结果与分析
        5.2.2 水源供给服务功能评价
    5.3 小结
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价
    6.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6.2 小流域经营与调整措施
        6.2.1 杨家寨小流域
        6.2.2 安门滩小流域
        6.2.3 塔尔沟小流域
    6.3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不足与未来研究建议
        7.3.1 不足
        7.3.2 未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文献综述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理论视角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一)样本选取原则
        (二)样本基本概况
        (三)样本典型特征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陕西榆林定边小涧子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
        2.1.2 景观
        2.1.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居环境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
        2.2.3 景观美学
    2.3 方法研究
第三章 相关案例分析
    3.1 日本白川乡合掌村
        3.1.1 项目简介
        3.1.2 项目特色
        3.1.3 项目借鉴
    3.2 北京密云蔡家洼村
        3.2.1 项目简介
        3.2.2 项目特色
        3.2.3 项目借鉴
    3.3 浙江安吉县高家堂村
        3.3.1 项目简介
        3.3.2 项目特色
        3.3.3 项目借鉴
    3.4 小结
第四章 定边县自然条件与历史文化现状及分析
    4.1 定边县概况
        4.1.1 地理区位
        4.1.2 交通区位
        4.1.3 社会经济
    4.2 自然条件
    4.3 历史文化
        4.3.1 文化遗产
        4.3.2 民俗文化
第五章 小涧子村美丽乡村设计研究
    5.1 项目概况
    5.2 现状分析
        5.2.1 用地现状
        5.2.2 产业结构现状
        5.2.3 道路现状
        5.2.4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5.2.5 建筑风貌及人居环境现状
        5.2.6 SWOT分析
    5.3 小涧子村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5.3.1 指导思想
        5.3.2 规划原则
    5.4 规划布局
        5.4.1 总平面规划
        5.4.2 结构分析
        5.4.3 土地利用规划
        5.4.4 产业规划
        5.4.5 道路交通规划
        5.4.6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4.7 居民建筑及庭院景观规划
        5.4.8 植物景观规划
    5.5 节点景观规划设计
        5.5.1 小涧子农家乐
        5.5.2 杂粮作坊及小吃街
        5.5.3 中心体育广场
        5.5.4 游客接待中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要求
        1.1.2 现实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关于全域旅游的研究综述
        1.3.2 国外关于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综述
        1.3.3 国内关于全域旅游的研究综述
        1.3.4 国内关于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综述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典型实践经验启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全域旅游
        2.1.2 区域旅游
        2.1.3 人居环境相关理论
        2.1.4 城乡协调发展
        2.1.5 可持续发展
    2.2 全域旅游与人居环境的内在联系
        2.2.1 全域旅游促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2.2.2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全域旅游提供有力保障
        2.2.3 全域旅游与乡村人居环境的互促整合
    2.3 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乡村人居环境的特征分析
    2.4 国内外相关案例解读
        2.4.1 国外案例解读
        2.4.2 国内案例解读
    2.5 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总结
    2.6 本章小结
3 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
        3.1.1 自然环境特征
        3.1.2 人类发展特征
        3.1.3 社会发展特征
        3.1.4 居住环境特征
        3.1.5 支撑环境特征
        3.1.6 游憩环境特征
    3.2 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调研分析
        3.2.1 现状调研内容及方法
        3.2.2 样本村居住条件情况
        3.2.3 样本村经济社会情况
        3.2.4 样本村环境建设情况
        3.2.5 样本村公共设施情况
        3.2.6 样本村村庄风貌情况
        3.2.7 样本村游憩设施情况
    3.3 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面临的问题
        3.3.1 乡村住宅建设粗放,居住条件较差
        3.3.2 乡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水平低
        3.3.3 旅游产业融合不足,要素体系不完善
        3.3.4 旅游宣传力度不足,品牌形象塑造弱
        3.3.5 空间布局散乱,规划管理欠佳
        3.3.6 建筑风貌混乱,乡土特色缺失
        3.3.7 基础设施缺乏,支撑系统不足
    3.4 本章小结
4 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1.1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4.1.2 评价体系适宜性分析
        4.1.3 评价体系构建目标
    4.2 评价指标的选择
        4.2.1 “生态环境”要素相关指标
        4.2.2 “生活环境”要素相关指标
        4.2.3 “生产环境”要素相关指标
        4.2.4 “社会文化环境”要素相关指标
    4.3 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3.2 评价指标的解释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 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评价实证分析
        4.4.1 基于评价指标体系满意度评价
        4.4.2 结果分析
    4.5 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的演进机制分析
        4.5.1 空间优化
        4.5.2 文化振兴
        4.5.3 政策扶持
        4.5.4 市场推动
    4.6 本章小结
5 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的提升规划模式
    5.1 规划目标
    5.2 规划理念
    5.3 规划原则
        5.3.1 整体性原则
        5.3.2 地方性原则
        5.3.3 因地制宜原则
        5.3.4 主体性原则
    5.4 全域旅游导向下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特色模式
        5.4.1 农业资源富集型乡村发展模式
        5.4.2 旅游资源密集型乡村发展模式
        5.4.3 生态文化融合型乡村发展模式
        5.4.4 城镇带动服务型乡村发展模式
    5.5 全域旅游特色模式引导下的乡村人居空间布局模式
        5.5.1 组团状布局
        5.5.2 条带状布局
        5.5.3 辐射状布局
    5.6 本章小结
6 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实证研究
    6.1 县域层面乡村人居环境实证研究
    6.2 镇域层面人居环境提升规划实证研究——以林皋镇为例
        6.2.1 林皋镇概况
        6.2.2 林皋镇人居环境规划
    6.3 村域层面人居环境提升规划实证研究
        6.3.1 北马村
        6.3.2 尧头村
        6.3.3 段家塬村
        6.3.4 和家卓村
    6.4 规划保障策略支撑
        6.4.1 生态环境优先
        6.4.2 道路交通保障
        6.4.3 统筹土地保障
        6.4.4 促进资金保障
        6.4.5 公众参与保障
        6.4.6 加强技术保障
        6.4.7 强化政策保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2.1 角度的创新
        7.2.2 方法的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1:图纸目录
    附录2:表格目录
    附录3:白水县30 个样本村庄概况
    附录4:白水县旅游与乡村人居环境调查问卷
    附录5: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调查表
    附录6:白水县旅游星级景区(点)目录

(8)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2.2 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3 林下植物群落演替研究
        1.2.4 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适应性研究
    1.3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样地选择
        2.2.3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流域人工植物群落组成分析
        2.3.2 不同立地条件人工植物群落组成分析
        2.3.3 不同立地类型人工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人工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及环境解释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样地选择
        3.2.3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3.2.4 数据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流域人工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3.3.2 不同海拔人工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研究
        3.3.3 不同立地条件人工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研究
        3.3.4 陕北黄土丘陵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因子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演替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样地选择
        4.2.3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4.2.4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科属种的组成
        4.3.2 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优势种的更替
        4.3.3 人工刺槐群落林分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动态特征
        4.3.4 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动态特征
        4.3.5 影响不同退耕年限刺槐群落林下物种组成的生境因子分析
        4.3.6 影响不同退耕年限刺槐群落林下物种组成的因子方差分解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演替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样地选择
        5.2.3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群落特征变化
        5.3.2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科属种组成
        5.3.3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数量特征
        5.3.4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5.3.5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聚类分析
        5.3.6 演替序列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5.3.7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的CCA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及环境解释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样地的布设及群落调查
        6.2.3 生态因子获取
        6.2.4 测定方法
        6.2.5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海拔梯度植物群落科属种组成分析
        6.3.2 不同海拔梯度上物种α多样性变化规律
        6.3.3 不同海拔梯度群落β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
        6.3.4 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子解释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7.2 不同人工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环境解释
    7.3 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研究
    7.4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研究
    7.5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及环境解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样地中所涉及的植物种类
致谢
作者简介

(9)多目标条件下的人工林配置研究 ——以敖汉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森林碳储量研究方法
        1.3.2 森林碳储量的研究
        1.3.3 森林改土效应的研究
        1.3.4 人工林稳定性的研究
        1.3.5 人工林更新配置的研究
        1.3.6 人工林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主要人工林系统碳储量及其固碳效应的研究方法
        2.2.2 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
        2.2.3 主要人工林改土作用的研究方法
        2.2.4 人工林碳汇效应、森林稳定性和改土效应相关性分析
        2.2.5 多目标条件下的人工林更新配置研究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地理位置
    3.2 研究区气候特征
    3.3 研究区土壤特征
    3.4 研究区植被分布特征
    3.5 研究区土地利用状况及人工林分布情况
4 敖汉旗各土壤类型主要人工林林分碳库特征及系统固碳效应
    4.1 油松林分碳库特征及系统固碳效应
        4.1.1 油松林乔木层固碳效应
        4.1.2 油松林下草本层固碳效应
        4.1.3 油松林下枯落层固碳效应
        4.1.4 油松林下土壤层固碳效应
        4.1.5 油松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效应
    4.2 小叶杨林分碳库特征及系统固碳效应
        4.2.1 小叶杨乔木层固碳效应
        4.2.2 小叶杨林下草本层固碳效应
        4.2.3 小叶杨林下枯落层固碳效应
        4.2.4 小叶杨林下土壤层固碳效应
        4.2.5 小叶杨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3 榆树林分碳库特征及系统固碳效应
        4.3.1 榆树乔木层固碳效应
        4.3.2 榆树林下草本层固碳效应
        4.3.3 榆树林下枯落层固碳效应
        4.3.4 榆树林下土壤层固碳效应
        4.3.5 榆树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4 山杏林分碳库特征及固碳效应
        4.4.1 山杏灌木层固碳效应
        4.4.2 山杏林下草本层固碳效应
        4.4.3 山杏林下枯落层固碳效应
        4.4.4 山杏林下土壤层固碳效应
        4.4.5 山杏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5 沙棘林分碳库特征及固碳效应
        4.5.1 沙棘林分灌木层固碳效应
        4.5.2 沙棘林下草本层固碳效应
        4.5.3 沙棘林下枯落层固碳效应
        4.5.4 沙棘林下土壤层固碳效应
        4.5.5 沙棘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6 小叶锦鸡儿林分碳库特征及固碳效应
        4.6.1 小叶锦鸡儿林分灌木层固碳效应
        4.6.2 小叶锦鸡儿林下草本层固碳效应
        4.6.3 小叶锦鸡儿林下枯落层固碳效应
        4.6.4 小叶锦鸡儿林下土壤层固碳效应
        4.6.5 小叶锦鸡儿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7 华北落叶松林分碳库特征及系统固碳效应
        4.7.1 褐土华北落叶松乔木层碳密度
        4.7.2 褐土华北落叶松林下草本层碳密度
        4.7.3 褐土华北落叶松林下枯落层碳密度
        4.7.4 褐土华北落叶松林下土壤层碳密度
        4.7.5 褐土华北落叶松林分生态系统碳密度
    4.8 敖汉旗不同林分类型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8.1 各林分类型碳库固碳效应
        4.8.2 不同林分类型各碳库固碳效应
    4.9 小结
5 敖汉旗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
    5.1 敖汉旗人工林覆盖率
    5.2 敖汉旗各人工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评价
        5.2.1 油松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评价
        5.2.2 小叶杨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评价
        5.2.3 榆树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评价
        5.2.4 华北落叶松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评价
        5.2.5 山杏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评价
        5.2.6 沙棘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评价
        5.2.7 小叶锦鸡儿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评价
    5.3 小结
6 敖汉旗人工林改土作用研究
    6.1 敖汉旗人工林土壤容重
        6.1.1 油松林下土壤容重
        6.1.2 小叶杨林下土壤容重
        6.1.3 榆树林下土壤容重
        6.1.4 华北落叶松林下土壤容重
        6.1.5 山杏林下土壤容重
        6.1.6 沙棘林下土壤容重
        6.1.7 小叶锦鸡儿林下土壤容重
    6.2 敖汉旗人工林土壤孔隙度
        6.2.1 油松林下土壤孔隙度
        6.2.2 小叶杨林下土壤孔隙度
        6.2.3 榆树林下土壤孔隙度
        6.2.4 华北落叶松林下土壤孔隙度
        6.2.5 山杏林下土壤孔隙度
        6.2.6 沙棘林下土壤孔隙度
        6.2.7 小叶锦鸡儿林下土壤孔隙度
    6.3 敖汉旗人工林土壤养分
        6.3.1 油松林下土壤养分变化
        6.3.2 小叶杨林下土壤养分变化
        6.3.3 榆树林下土壤养分变化
        6.3.4 华北落叶松林下土壤养分变化
        6.3.5 山杏林下土壤养分变化
        6.3.6 沙棘林下土壤养分变化
        6.3.7 小叶锦鸡儿林下土壤养分变化
        6.3.8 敖汉旗主要人工林改土效应综合评价
    6.4 小结
7 敖汉旗人工林固碳效应、人工林稳定性、改土效应的相关性分析
    7.1 人工林林分固碳效应、人工林稳定性、改土效应的趋势面模型建立和检验149
        7.1.1 油松林分固碳效应、人工林稳定性、改土效应的趋势面模型建立和检验
        7.1.2 小叶杨林分固碳效应、人工林稳定性、改土效应的趋势面模型建立和检验
        7.1.3 榆树林分固碳效应、人工林稳定性、改土效应的趋势面模型建立和检验
        7.1.4 山杏林分固碳效应、人工林稳定性、改土效应的趋势面模型建立和检验
        7.1.5 沙棘林分固碳效应、人工林稳定性、改土效应的趋势面模型建立和检验
        7.1.6 小叶锦鸡儿林分固碳效应、人工林稳定性、改土效应的趋势面模型建立和检验
    7.2 小结
8 敖汉旗多目标人工林生态系统植物配置研究
    8.1 多目标优化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建立
        8.1.1 多目标土地优化模型决策变量的选取
        8.1.2 多目标土地优化模型决策变量的约束条件
        8.1.3 多目标土地优化模型建立
        8.1.4 多目标土地优化结果输出
    8.2 敖汉旗人工林主要林分类型结构优化
        8.2.1 敖汉旗人工林主要林分类型结构调整模型建立
        8.2.2 敖汉旗人工林树种结构优化结果
    8.3 敖汉旗人工林主要林分类型结构优化结果检验
    8.4 小结
9 结论
10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

(10)小流域防护林碳汇效应及空间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森林碳储量研究现状
        1.3.2 森林碳储量研究方法
        1.3.3 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的研究进展
        1.3.4 防护林空间配置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小流域主要林分类型碳库特征及系统固碳效应研究方法
        2.2.2 小流域主要林分类型林木生长因子与林木碳汇功能关系研究方法
        2.2.3 小流域农田防护林网与防护农田固碳耦合效应研究方法
        2.2.4 以碳汇功能为目标的小流域防护林空间配置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试验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2 土地利用状况
    3.3 森林资源分布状况
4 小流域主要林分类型碳库特征及系统固碳效应研究
    4.1 小叶杨林分碳库特征及系统固碳效应
        4.1.1 小叶杨林分植被层固碳效应
        4.1.2 小叶杨林分凋落物层固碳效应
        4.1.3 小叶杨林分土壤层固碳效应
        4.1.4 小叶杨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1.5 小叶杨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4.2 油松林分碳库特征及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2.1 油松林分植被层固碳效应
        4.2.2 油松林分凋落物层固碳效应
        4.2.3 油松林分土壤层固碳效应
        4.2.4 油松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2.5 油松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4.3 白榆林分碳库特征及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3.1 白榆林分植被层固碳效应
        4.3.2 白榆林分凋落物层固碳效应
        4.3.3 白榆林分土壤层固碳效应
        4.3.4 白榆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3.5 白榆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4.4 山杏林分碳库特征及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4.1 山杏林分植被层固碳效应
        4.4.2 山杏林分凋落物层固碳效应
        4.4.3 山杏林分土壤层固碳效应
        4.4.4 山杏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4.5 山杏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4.5 沙棘林分碳库特征及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5.1 沙棘林分植被固碳效应
        4.5.2 沙棘林分凋落物层固碳效应
        4.5.3 沙棘林分土壤层固碳效应
        4.5.4 沙棘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5.5 沙棘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4.6 柠条林分碳库特征及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6.1 柠条林分植被层固碳效应
        4.6.2 柠条林分凋落物层固碳效应
        4.6.3 柠条林分土壤层固碳效应
        4.6.4 柠条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6.5 柠条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4.7 不同林分类型各碳库固碳效应及固碳潜力
        4.7.1 不同林分类型各碳库固碳效应
        4.7.2 不同林分类型各碳库固碳潜力
        4.7.3 小流域主要林分类型不同碳库对生态系统碳增汇的贡献
    4.8 小结
5 小流域主要林分类型林木生长因子与林木碳汇功能关系
    5.1 小流域防护林邻体干扰模型的建立
    5.2 林木干扰指数与林木生长的关系
        5.2.1 主要林分类型标准地概况
        5.2.2 主要林分基株干扰指数与基株胸径的关系
        5.2.3 主要林分类型基株干扰指数与基株冠幅的关系
        5.2.4 主要林分类型基株干扰指数与基株高径比的关系
        5.2.5 主要林分类型基株干扰指数与基株生境利用率的关系
        5.2.6 主要林分类型基株干扰指数与基株胸径、冠幅、高径比及生境利用率关联分析
        5.2.7 主要林分类型基株干扰指数与基株碳汇功能的关系
    5.3 小结
6 小流域农田防护林网与防护农田固碳耦合效应研究
    6.1 农田防护林网对林网内生物量碳储量的影响
        6.1.1 农田防护林网林网内生物量碳储量分区研究
        6.1.2 农田防护林网对林网内总生物量碳储量的影响分析
    6.2 农田防护林网对林网内作物产量的影响
        6.2.1 农田防护林网林网内作物产量分区研究
        6.2.2 农田防护林网对林网内总产量的影响分析
    6.3 农田防护林网复合模式的固碳、增产效益分析
    6.4 小结
7 以碳汇功能为目标的小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研究
    7.1 以碳汇功能为目标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
        7.1.1 以碳汇功能为目标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的构造
        7.1.2 目标函数的确定
        7.1.3 约束条件的确定
    7.2 小流域防护林主要林分类型结构优化
    7.3 小流域防护林空间配置前后碳汇效益分析
    7.4 小流域防护林主要林分类型对位配置研究
        7.4.1 影响林木生长立地因子的选取
        7.4.2 影响林木生长立地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
        7.4.3 影响林木生长主导立地因子的选取
    7.5 小结
8 结论
9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关于命名“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的决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杂粮之都”的绿色品牌[J]. 高逸民. 五台山, 2021(06)
  •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基于InVEST模型的黄土高寒区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D]. 黄乾.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5]陕西榆林定边小涧子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D]. 张学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J]. 忻州市人民政府. 忻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2)
  • [7]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策略研究[D]. 王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D]. 黄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9]多目标条件下的人工林配置研究 ——以敖汉旗为例[D]. 黎英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01)
  • [10]小流域防护林碳汇效应及空间配置研究[D]. 郭月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关于命名“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的决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