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一、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方冠,毛瑞波,暨玲[1](2021)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伴胃转移1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色素瘤主要来源于神经嵴细胞,是多见于皮肤起源的高度恶性肿瘤,其他部位较少见[1]。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素瘤较罕见,多数为转移性,临床表现类似于其他消化道肿瘤,容易导致漏诊或误诊。在我国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中,以直肠肛管最为多见,占64.74%[2],其中齿状线附近最为多发,可能与齿状线附近有大量黑色素细胞有关。

陈妙玲,郑晓林,邹玉坚,梁满球,黄翔,高敏[2](2021)在《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表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PMD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PMDT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10例PMDT患者中6例影像表现为蕈伞型肿块充满管腔,4例表现为管壁明显增厚,均沿肠管纵轴生长,大于2.0 cm,局部扩大管腔,但多无消化道梗阻;肿瘤T1WI呈稍高信号,T2WI多呈高低混杂信号;密度均匀,无钙化及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多呈中度强化,静脉期呈进行性强化,其中7例周围见增粗血管;PET/CT示肿瘤18F-FDG摄取明显。6例肿瘤浸润周围脂肪,7例可见周围多发淋巴结。结论: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较大却多无梗阻、质地均质、T1驰豫时间缩短、较明显强化并持续性强化、高代谢水平对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魏雪静,张彦宁,徐瑞,岳冰,郑晓丹,柳玮华,陈光勇[3](2021)在《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melanoma, PGIM)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PGI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qRT-PCR法检测BRAF基因突变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例PGIM中女性8例,男性6例;中位年龄59岁(年龄44~84岁);肿瘤位于食管7例,直肠肛管4例,胃2例,小肠1例。除4例术前得到确诊外,其余10例均被误诊。发生于食管者以进食哽咽感,发生于直肠肛管者多因腹痛便血、排便困难为首发临床表现。组织学表现为大部分呈实性巢状,部分呈假乳头结构,在57%(8/14)病变中可见移行的邻近上皮组织内黑色素细胞Pagetoid样累及。肿瘤细胞可呈四种类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最多见,其次为梭形细胞型、横纹肌样细胞型以及小细胞型。免疫表型:HMB-45、Mart-1、vimentin、MUM1、S-100阳性,CD56部分阳性,14例均无BRAF V600E基因突变。随访3~48个月,11例死亡(平均生存期11个月),2例存活,1例失访。结论 PGIM好发于食管和直肠肛管,恶性程度高,病理特征多样,易被误诊,应结合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综合诊断。

葛金童,徐克平[4](2021)在《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由黑色素细胞恶变引发的高度恶性非上皮源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无典型临床症状,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较高。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组织学较复杂,尤其是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发生部位较少见,且早期不易被发现,误诊率高。而遗传因素是导致恶性黑色素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临床针对相关基因的研究为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临床早期诊断是提高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在传统放化疗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基因靶向治疗及生物免疫治疗方式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郑德春,赖国静,许淑桂,鲍道亮,郑子清,陈英,陈韵彬[5](2021)在《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提高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诊断和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X线钡透检查、CT表现、胃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5岁,病程1~4个月。5例进行增强CT检查及4例进行X线钡透检查,3例进行胃镜检查。肿瘤为单发,病灶中心均位于食管中下段,影像表现表明肿瘤具有向腔内生长的特点,钡透上呈息肉状或结节状充盈缺损,食管腔狭窄梗阻不明显。食管CT检查发现,在5例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中4例患者食管原发灶未侵及食管全周长,食管周围脂肪间隙清晰;4例出现纵隔、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其中1例同时合并胃大弯侧、肾动脉水平以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多发骨转移。结论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当食管中下段发现肿瘤不伴有食管梗阻或存在不符合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淋巴转移规律的淋巴结转移时,应考虑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的可能。

谢转红,马文莉,李戟玭,丁霏霏,王祥[6](2020)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病例:患者女,49岁,因"食欲不振半年余,间断腹胀10余天"于2020年1月8日收治入院。患者半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无其他消化道症状。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体检未见阳性体征。生化检查:乳酸脱氢酶(LDH) 471 U/L,血、粪常规检查无异常。胃镜检查:胃底、胃体、胃窦、十二指肠降部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黑色素瘤形成,中央凹陷,周边黏膜糜烂隆起(图1)。超声胃镜检查:胃窦部黑色素瘤处胃壁结构存在,黏膜肌层略有增厚。胃底黑色素瘤处胃壁前三层结构消失融合,呈略低回声改变(图2) 。

韩文莉[7](2020)在《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影响因素及TP53突变分析》文中提出1 研究背景和目的黑色素瘤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皮肤黑色素瘤是目前最常见的黑色素瘤类型,占90%以上。内脏黑色素瘤非常罕见,胃肠道黑色素瘤也极为罕见。其中,食管黑色素瘤占所有恶性黑色素瘤的0.5%,据估计占所有食管肿瘤的0.1%至 0.2%。TP53在人类肿瘤中存在热点突变,是最易发生突变的抑癌基因,野生型P53可以调控细胞的生长和繁殖、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有研究表明TP53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食管腺癌中突变频率超过90%,TP53突变与食管癌的生存相关。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esophagus,PMME)是食管癌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学类型,与食管癌有着相似的临床表现,TP53突变在PMME中的突变情况及其对生存的影响鲜有报告,其特点与ESCC是否相似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大样本量的回顾性研究,对PMME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初步探讨,对PMME患者的生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观察TP53在PMME/ESCC中的突变情况及与生存的关系。2 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210例PMME患者,所有患者临床、病理及生存随访信息均来自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贲门癌信息数据库。其中,男性159例,平均诊断年龄58.4±9.0岁;女性51例,平均诊断年龄55.5±11.3岁。2.2 研究方法①回顾性分析210例PMME患者的临床信息,主要包括性别、诊断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病理信息(包括病理诊断、肿瘤部位、肿瘤长径、大体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切缘)、免疫组化、确诊时间及生存随访。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患者生存的影响。②选取资料库中临床信息完整的15例PMME患者、33例ESCC患者组织样品进行靶向测序,对测序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比对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突变,记录突变类型。③采用IBM SPSS 25.0进行分析,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TP53突变在PMME、ESCC是否存在差异。检验水准α=0.05。3 结果3.1 PMME患者临床病理特征210例PMME患者中,男性159例(75.7%),女性51例(24.3%),男女比例为3.1:1;患者首次就诊主诉吞咽哽噎最多(176例,83.8%),吞咽疼痛5例(2.4%),腹部不适11例(5.2%),胸骨后不适16(7.6%),颈部肿物1例(0.5%),体检1例(0.5%);家族史阳性12例(21.4%),阴性44例(78.6%);肿瘤部位主要为胸下段(120例,57.1%),其次为胸中段(81例,38.6%),颈段和胸上段较少(9例,4.3%);在大体类型中,息肉型最多(55例,36.4%),髓质型最少(8例,5.3%),溃疡型、隆起型、腔内型、蕈伞型分别为16例(10.6%)、32例(21.2%)、13例(8.6%)、27例(17.9%)。3.2 PMME患者生存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肿瘤家族史、大体类型、淋巴结和切缘是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性别女性P=0.019,HR=0.216(0.060-0.780);肿瘤家族史阳性P=0.002,HR=5.675(1.904-16.910)。综上,男性、肿瘤家族史阳性是影响PMME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3.3 TP53在PMME、ESCC中突变差异分析15例PMME样品中2例发生TP53突变,突变频率为13.3%。2例均有明确位点,分别为rs1057520007、rs1042522。发生突变的2个SNP均为错义突变。建库成功的33例ESCC测序样品中,25例发生TP53突变,突变频率为75.6%,共检测到30个突变事件。在23个SNP改变中,错义突变69.6%(16/23),无义突变21.7%(5/23),剪接位点突变8.7%(2/23),7例缺失和插入均为移码突变。卡方检验用于评估TP53在PMME、ESCC中的突变情况,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16.319,P<0.001),TP53在ESCC中的突变频率高于PMME。3.4 TP53突变与PMME、ESCC临床病理特征关联分析PMME组TP53突变的2例均为年龄小于60岁的男性患者,TP53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联。ESCC组男性发生TP53突变的频率为90.0%(17/21),女性TP53突变频率为66.7%(8/12),男女之间TP53突变率无差异(P=0.420)。年龄<60岁组TP53突变率100%(9/9),≥60岁组TP53突变率66.7%(16/24),两组之间TP53突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73)。肿瘤部位胸上、中、下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6)。淋巴结阴性组突变率66.7%(12/18),阳性组突变率86.7%(13/15),淋巴结转移阴阳性之间TP53突变频率无差异(P=0.242)。TP53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家族史、肿瘤部位、肿瘤长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无关。3.5 TP53突变与PMME、ESCC患者生存本组研究15例PMME患者均随访成功,TP53突变的2例患者生存期分别为0.6和0.7年,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两组之间生存无差异(P=0.194)。33例ESCC患者中,TP53突变组5年生存率为19.2%,未突变组5年生存率为60%,未突变组与突变组相比,有生存较好的趋势(P=0.090)。总体来看,TP53突变对PMME、ESCC患者生存无影响。4 结论①PMME极其罕见(0.08%,210/250,000),以男性为主(男:女=3.1:1);肿瘤好发于胸下段,胸中段次之,颈段和胸上段最少,最常见的症状为吞咽哽噎。②男性和肿瘤家族史阳性是影响PMME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③TP53突变频率在PMME中比在ESCC中低。TP53突变对PMME、ESCC患者的生存无明显影响。

丁暄[8](2020)在《原发性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及目的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来源于神经嵴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皮肤、消化道、眼葡萄膜、软脑膜、生殖器及鼻腔等部位。其中,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CMM)是最常见的一类。近年来,CM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20万例,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达2万例。虽然CMM仅占所有皮肤肿瘤3%~5%,致死率却较高,占皮肤癌相关死亡的75%。CMM预后极差,我国发病率相对西方国家较低,但患者生存期却较短,据报道,我国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20%,提示不同种族间CMM的发病情况及预后可能存在差异。CMM具有高度恶性、高侵袭性、易转移、预后差的特点,对于不同种族之间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的差异仍知之甚少,部分原因是国人对于CMM的认识不足。S-100蛋白、HMB45、Melan-A等多种标记物可在CMM中阳性表达,对于CMM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S-100蛋白是黑色素细胞最敏感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其水平升高被认为是IHC鉴别黑色素细胞肿瘤的金标准。HMB45可识别前黑素小体球蛋白gP100,与非典型黑素细胞及黑素细胞特异性胞浆内抗原发生反应,对CMM具有高度特异性。Melan-A对黑色素细胞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主要用于CMM以及伴黑素细胞分化的肿瘤的诊断及鉴别。本文旨在探讨原发性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流行病学、临床及病理特征、诊疗情况,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并通过免疫组化SP法研究S-100蛋白、HMB45、Melan-A在CMM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9年12月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入院的132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一病例以同一类型恶性肿瘤多次入院者视为单一病例。病例资料的肿瘤分类依据WHO2002年国际肿瘤疾病分类法。统计132例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受累侧、病变解剖部位、病理分期、治疗方案等,对其病因、临床及病理特征、诊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其中,将解剖位置分为4组:头颈部(包括面部)、躯干(胸壁、腹壁、腹股沟、上背部、下背部、臀部)、上肢(上臂、前臂、肘部、手)、下肢(大腿、小腿、膝部、足部)。132例患者临床资料完整;132例中除4例高龄患者因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器质性疾病而仅取局部组织活检,其余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病灶,部分患者术后予以辅助治疗。将所有手术切取标本制成组织切片,分别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观察CMM肿瘤细胞镜下特点,并研究S-100蛋白、HMB45、Melan-A在CMM中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或百分数(%)表示。成对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132例研究结果如下:1.年龄分布:本组以60岁以上者发病居多,共68例(51.5%),在60~69岁年龄组达高峰。2.发病部位:下肢65例(49.24%);上肢30例(22.73%);头颈部(含面部)14例(10.61%);躯干23例(17.42%)。足部是原发性CMM的最常见发病部位(n=50,37.88%)。3.性别与发病部位及受累侧的关系:男性好发于右侧及头颈部,女性好发于左侧及下肢(p<0.05)。4.临床病理分期:原位黑色素瘤22例(16.67%),Ⅰ期19例(14.39%),Ⅱ期 51 例(38.64%),Ⅲ期 36 例(27.27%),Ⅳ期 4 例(3.03%)。5.随访及预后:截至随访日期2020年2月15日,成功随访108例,其中,22例原位癌患者全部存活;19例Ⅰ期患者定期复查未见复发及转移;41例Ⅱ期患者中区域复发7例,远处转移2例);22例Ⅲ期患者定期复查患者无复发情况;4例Ⅳ期患者中均在13个月内死亡。6.CMM细胞形态:镜下主要分为上皮细胞型、梭形细胞型、痣样细胞型及混合型,本组病例最常见类型为上皮细胞型(n=59,44.70%)。7.组织学类型:主要分为肢端雀斑痣样黑色素瘤、结节型黑色素瘤、浅表扩散型黑色素瘤和恶性雀斑痣样黑色素瘤,本组以肢端型最常见(n=58,43.94%)。8.免疫组化:S-100蛋白主要在黑素细胞胞质及胞核中表达,阳性率为100%(54/54),HMB45主要表达于胞质,阳性率92.59%(50/54),Melan-A主要表达于胞质,阳性率81.48%(44/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013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MM患病人数呈现上升趋势。2.发病部位及受累侧在不同性别具有差异,男性好发于右侧及头颈部,女性好发于左侧及下肢。3.本地人群最常见组织学类型为肢端雀斑痣样黑色素瘤,常好发于足部。4.CMM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应根据解剖部位、肿瘤厚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病理分期选择切除范围。肿瘤厚度、浸润深度、溃疡、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以及淋巴结情况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5.S-100蛋白、HMB45及Melan-A对CMM的敏感度及特异性不一,多个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率。

赵丹[9](2020)在《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小肠是人体最长的消化器官,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个部分,是人体消化、吸收和分泌的主要场所。由于食物通过小肠速度快,小肠分泌多种酶类及大量Ig A,且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其黏膜上皮细胞更新快等特点,因此小肠恶性肿瘤比较少见,仅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国外报道显示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长,1975年美国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1.1/10万人,而到2018年升至2.4/10万人,增加了118%。目前我国缺少小肠恶性肿瘤大规模的临床调查研究,部分单中心调查报道显示我国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小肠恶性肿瘤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不突出,当肿瘤体积较大时才出现一些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且小肠解剖结构特殊,常规检查不能明确,故早期诊断困难。近年来随着胶囊内镜及小肠镜的陆续开展,大大提高小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但临床中仍存在对小肠恶性肿瘤认识不深入、诊疗不及时等情况,时有误诊、漏诊发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诊断方法、治疗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目的:通过分析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内镜下病灶病理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灶病理确诊。按有无原发病灶,分为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和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小肠原发恶性肿瘤按照病理类型,分为小肠腺癌(Small bowel adenocarcinoma,SBA)组、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SISTs)组、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Small 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SI-NENs)组、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组、小肠黑色素瘤(Small intestine melanoma,SIM)组、小肠平滑肌肉瘤(Small intestine leiomyosarcoma,SIL)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学结果、肿瘤部位、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的差异。结果:1.小肠恶性肿瘤临床特征(1)一般情况:小肠恶性肿瘤患者共152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66例,男:女=1.3:1,年龄3291岁,平均年龄(61.6±11.3)岁。(2)临床表现:以腹痛或腹部不适者最多见,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消化道症状次之,部分可出现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患者无症状体检发现,体征以黄疸者多见,其次为腹部包块、腹膜炎、贫血。(3)实验室检查: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中Hb下降者占比57.9%(88/152),CEA升高者占比19.9%(27/136),CA19-9升高者占比39.7%(54/136),便常规提示潜血阳性者占比50.0%(16/32)。(4)辅助检查:小肠X线钡剂造影、腹部彩超检出率分别占80.0%(12/15)、67.9%(19/28)。腹部CT、MRI检出率分别为88.0%(88/100)和95.8%(46/48),PET-CT检出率占100.0%(8/8),内镜检出率占96.3%(79/82)。(5)病变部位:以十二指肠多见,占62.5%(95/152),其次为空肠占17.8%(27/152),回肠13.8%(21/152),空回肠不明者占5.9%(9/152)。(6)病理类型:腺癌占66.4%(101/152),间质瘤占23.0%(35/152),淋巴瘤占3.3%(5/152),神经内分泌肿瘤占2.6%(4/152),鳞癌占2.6%(4/152),平滑肌肉瘤占0.7%(1/152),黑色素瘤占1.3%(2/152)。(7)治疗方案:小肠恶性肿瘤以单纯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案,占69.7%(106/152),部分患者行单纯化疗2.6%(4/152)、手术联合化疗占9.2%(14/152)、介入治疗7.9%(12/152)、对症支持治疗10.5%(16/152)。2.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与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临床特征比较(1)小肠原发恶性肿瘤132例,占86.8%,男:女=1.3:1,平均年龄61.1±11.2岁,小肠继发恶性肿瘤20例,占13.2%,男:女=1.5:1,平均年龄65.5±11.1岁。(2)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患者各临床表现所占比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Hb下降者占100.0%(20/20)高于小肠原发恶性肿瘤51.5%(68/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中病灶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占66.7%(88/132),高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的35.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各辅助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中均以单纯手术治疗为主,各治疗方案实施比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中各病理类型间患者临床特征比较(1)SBA组86例,男:女=1.15:1,平均年龄62.5±10.8岁;SISTs组35例,男:女=1.7:1,平均年龄58.3±12.2岁;PSIL组5例,平均年龄60.0±9.3岁;SI-NENs组4例,平均年龄57.3±12.1岁;SIM、SIL各1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岁和61岁。(2)SBA组中出现黄疸者占40.7%(35/86)、发热者占12.8%(11/86)高于SISTs组,出现消化道出血者占7.0%(6/86)、腹膜炎者占1.2%(1/86)、腹部包块者占2.3%(2/86)明显低于SIST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SBA组中病灶以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占88.4%(76/86),而SISTs组中病灶以位于空肠37.1%(13/35)及回肠28.6%(10/35)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BA组中CEA和CA19-9升高者比例分为20.5%(16/78)和61.0%(47/77),明显高于SIS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STs组中CT检出率100.0%(26/26)高于S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辅助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SISTs组中手术治疗者占比为100.0%(35/35)高于S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均以中老年多见,好发于男性。2、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为主,部分类型可出现黄疸、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3、小肠恶性肿瘤主要位于十二指肠,而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好发部位不同。4、便潜血阳性、贫血患者除外胃、结肠疾病时,要注意小肠恶性肿瘤的可能。5、CT和MRI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小肠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PET-CT检查可准确发现小肠恶性肿瘤并能判断远处转移病灶,值得推广应用。6、胶囊内镜及小肠镜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超声内镜适用于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的诊断,腹腔镜有助于发现影像学和内镜检查不能发现的小肠病变,且同时可进行手术治疗。7、小肠原发恶性肿瘤患者首选根治性手术治疗,辅以化疗或靶向治疗提高疗效,介入支架治疗主要用于减轻梗阻性黄疸;小肠继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姑息手术、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

赵春萍,陶中原,郭顺红,艾桂芹,杜桂英,张沁源[10](2019)在《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伴十二指肠转移一例》文中指出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预后较差。现报道一例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并伴有十二指肠转移,通过内镜检查及病理确诊,为临床提供参考。

二、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伴胃转移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2)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
    2.检查方法
    3.图像分析及病理检查
结 果
    1.影像表现
    2.病理表现
讨 论
    1.影像特点
    2.鉴别诊断

(3)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免疫组化
        1.2.2 qRT-PCR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2.2 病理特征
    2.3 免疫表型和qRT-PCR结果
    2.4 随访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3.2 病理特征
    3.3 鉴别诊断
    3.4 治疗及预后

(4)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诊断
    1.1 相关基因
    1.2 临床表现
    1.3 影像学检查
    1.4 内镜检查
    1.5 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2 治疗
    2.1 手术治疗
    2.2 放化疗
    2.3 基因靶向治疗
    2.4 生物免疫治疗
3 小结

(7)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影响因素及TP53突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廇临床特征和生存影响因素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临床资料及组织样本的收集
        2.3 随访
        2.4 诊断及分类标准
        2.4.1 病理与免疫组化诊断标准
        2.4.2 年龄划分标准
        2.4.3 肿瘤长径划分标准
        2.4.4 肿瘤家族史阴阳性标准
        2.4.5 肿瘤部位划分标准
        2.4.6 TNM分期标准
        2.5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PMME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布
        3.2 PMME患者生存影响因素分析
        3.2.1 单因素分析
        3.2.2 Cox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PMME和ESCC中TP53基因突变差异对比及对生存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2.3 靶向测序的主要实验步骤
        2.3.1 DNA的提取
        2.3.2 提取DNA的质量检测
        2.3.3 DNA文库建立
        2.3.4 文库质量检测
        2.3.5 上机测序
        2.4 评估测序质量
        2.4.1 测序原始数据
        2.4.2 测序原始数据的过滤
        2.4.3 测序错误率分布检查
        2.4.4 测序数据的质量分布
        2.5 参考序列的比对分析
        2.6 变异的检测结果
        2.6.1 SNP检测结果
        2.6.2 INDEL检测结果
        2.7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TP53在PMME、ESCC中突变差异分析
        3.2 TP53突变与PMME、ESCC临床病理特征关联分析
        3.3 TP53突变与PMME、ESCC患者生存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综述 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研究生期间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
致谢

(8)原发性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原发性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2 病理检查方法
    3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分级及分期
    4 治疗
    5 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第二部分 原发性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标本
    2 实验试剂及设备
    3 实验方法及步骤
    4 观察方法及结果判定
    5 统计学方法
    6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三种标记物表达情况
    7 讨论
    8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9)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小肠恶性肿瘤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伴胃转移1例[J]. 方冠,毛瑞波,暨玲.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11)
  • [2]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表现[J]. 陈妙玲,郑晓林,邹玉坚,梁满球,黄翔,高敏. 放射学实践, 2021(09)
  • [3]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J]. 魏雪静,张彦宁,徐瑞,岳冰,郑晓丹,柳玮华,陈光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06)
  • [4]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 葛金童,徐克平. 医学综述, 2021(12)
  • [5]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J]. 郑德春,赖国静,许淑桂,鲍道亮,郑子清,陈英,陈韵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01)
  • [6]原发性胃肠道恶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J]. 谢转红,马文莉,李戟玭,丁霏霏,王祥. 胃肠病学, 2020(11)
  • [7]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影响因素及TP53突变分析[D]. 韩文莉. 郑州大学, 2020(02)
  • [8]原发性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分析[D]. 丁暄. 郑州大学, 2020(02)
  • [9]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赵丹.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10]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伴十二指肠转移一例[J]. 赵春萍,陶中原,郭顺红,艾桂芹,杜桂英,张沁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9(05)

标签:;  ;  ;  ;  ;  

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