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二学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精选

初中第二学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精选

一、初二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英语试题选(论文文献综述)

谌薇[1](2020)在《初中区域地理主题式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一直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教育部提出要发展各学段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地理课程实施与教学方式改革明确提到要重视问题教学。《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强调让学生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这些都体现了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主题式问题教学是初中阶段学习区域地理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对主题式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有利于增强初中生的地理问题解决能力,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在查阅并研读地理主题和问题教学相关文献之后,以江门市外海中学八年级学生对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并且在此基础上使用试题检测法对学生进行检测,以确定区域地理五大主题式问题的教学现状。根据调查和检测结果,分析存在问题之后,本人提出了针对初中区域地理主题式问题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把策略融合于教学设计并且开展教学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区域地理主题式问题课堂开展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和2019年广东省地理中考综合题的检测结果都表明,目前初中区域地理主题式问题课堂中存在部分不足。主要表现在问题教学未突出区域地理五大主题、地理素材选取不精细、缺乏设置有效问题链贯穿课堂、地理核心素养落实不到位等方面。(2)为了发挥主题式问题教学在初中区域地理课堂的有效性,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提出了四大策略:精细选取区域主题素材;精心设计区域主题式问题;注重不同主题式问题的有效学习方式;聚焦核心素养分析主题式问题。(3)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以上四大教学策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成绩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对区域地理五大主题问题有了更详细全面的认识,学生的地理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增强,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友好。本研究从区域地理五大主题式问题入手,对初中区域地理主题式问题课堂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从主题素材选取、主题问题设计、主题问题的课堂学习方式和核心素养角度提出了有效教学策略,为初中地理教师在区域地理日常教学提供了参考,也为有效地增强学生地理问题解决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支持。

高雅茹[2](2020)在《小组成绩分工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语法作为语言使用规则,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直接影响着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得体性,因此语法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当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学生听为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逐渐丧失了对语法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对于语法教学的效果也不甚满意,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的语法教学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指向核心素养的自主、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小组成绩分工法作为合作学习的一个分支,也是其中最为灵活的一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运用能力。本研究以群体动力理论、互动理论为理论依托,以期通过实验研究来验证以下实验假设:(1)将小组成绩分工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能够提升学生语法方面的语言能力;(2)小组成绩分工法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生的语法学习能力;(3)将小组成绩分工法应用于语法课堂中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语法的学习兴趣。本研究以准实验法为主,辅之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选取镇江市某高中高二年级两个平行班共10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教学实验,在对照班内采用常规的语法教学模式,在实验班采用小组成绩分工法的语法教学模式,研究小组成绩分工法对高中生语法学习具有何种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小组成绩分工法应用于高中语法教学提高了学生语法方面的语言能力,学生的语法成绩得到了一定幅度的提升;2)小组成绩分工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培养和改善了学生的语法学习能力;3)小组成绩分工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语法学习兴趣。因此,将小组成绩分工法运用于高中语法课堂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还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法方面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本研究还针对小组成绩分工法运用于语法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即教师在课堂进行到不同阶段时应当灵活地转变自己扮演的角色;及时地更新学生的基础分;适时地进行小组成员的调换;力求评价机制多元化,以期加深一线教师对小组成绩分工法的认识与理解,建构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生语法学习意识和能力的语法教学模式。

蒋志砚[3](2019)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运用中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语法是语言的骨骼,是学好英语的有力工具,然而我国目前语法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在西方教育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以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主张老师通过情景构建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和内化已有知识,从而实现从现有水平的认知向更高水平发展。支架式教学课堂也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契合,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然而,我国将支架式教学运用于英语教学研究大多集中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语法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尝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使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语法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以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本研究以重庆市茄子溪中学初二(3)班和(5)班8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班为实验班使用支架式教学,(5)班为对照班使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验教学,试图验证以下两个问题:(1)支架式语法教学模式是否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法学习兴趣?(2)对比传统语法教学模式,支架式语法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以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语法教学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试卷测试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并通过SPSS24.0和EXCEL作为分析工具对两个班级测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有力地验证研究问题,同时通过对访谈信息进行描述性整理分析,以便获得实验研究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最终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结论:支架式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极大提高学生语法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法综合运用能力,且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积极发挥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由于研究过程中的样本范围和教师经验等种种局限难免会使所得结论以偏概全。因此,亟待更多有力的研究证据来检验其效果。

周荣[4](2018)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课堂评价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对象,一直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我国传统的教育评价只注重书本知识和考试成绩的评价,缺乏对学生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关注,暴露出很大的弊端,严重阻碍了新课程的改革步伐;其次,学习能力作为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对学习能力的研究具有现实重要性;再次,现有的初中信息科技课程课堂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影响方面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改进初中信息科技课堂的评价策略,探索其与学生学习能力的相关关系。本研究首先通过查阅现有的国内外有关课堂评价以及学习能力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结合初中信息科技课程的特点,设计了《关于上海市信息科技教师课堂评价现状的调查问卷》和《关于初中生信息科技学科学习能力现状调查问卷》。文章结合调查问卷收集的相关信息和一些改进原则,提出了初中信息科技课程课堂评价的改进策略。选取上海**区X中学的两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准实验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和调查法,探究信息科技课堂评价与学生学习能力的相关性影响。本研究分五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初中生信息科技课堂评价发展现状的调查设计与分析以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问卷前测,第三章为初中信息科技课堂的评价改进策略,第四章为初中信息科技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第五章为结论与展望,其中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论文的创新部分。第三章阐述了对初中信息科技课堂评价的改进原则和改进策略,第四章阐述了研究过程中如何针对课堂评价环节对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并借助Excel和SPSS软件对数据采集和分析,并形成了第五章的结论。本研究依托上海市的教材中国地图出版社《初中信息科技》(试用本)的课程内容,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准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采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并运用Excel和SP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总结课堂评价策略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方面并形成结论。经研究得出,初中信息科技课堂评价的改变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正向关系,可以促进信息科技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提升。最后,对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未来初中信息科技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的前景和方向。

顾治华[5](2017)在《基于内容与语言融合(CLIL)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容与语言整合性学习(Content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简称CLIL)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在欧洲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张“在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内容”。通过语言学习和学科知识学习互为语境,实现语言学习和内容学习双聚焦。为改革目前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带来新的突破。本篇论文以CLIL教学理论和阅读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研究CLIL教学法,探讨CLIL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旨在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CLIL教学模式可以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推行,是否可以通过读前搭建“合理”支架;读中丰富语言输入,创设真实情境;读后加强多维互动,强制输出这几方面建立具体的应用模式?对CLIL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研究,本人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案例研究法。以《牛津初中英语》每个单元中的reading板块为主体,以课例研究为基本的研究范式,选择了八年级两个平行班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通过为期一学期的基于CLIL的教学活动和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活动的对比研究,并对其教学和学习效果进行“跟踪-分析-反馈”。研究结果表明:在初中生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CLIL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语法翻译法的阅读教学,实验班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成绩。研究认为,CLIL教学模式可以改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和学习效率,中学课堂运用CLIL理论指导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词汇和语法来解释翻译。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替代传统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出CLIL教学理论的本土化实践的应用范式,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可作为进一步教学应用推广的理论支撑。

张玲俐[6](2017)在《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写作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体现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写作又是英语教学中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因为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的教学中,“写”永远被排在最后一位。很多教师将大把时间花在“立竿见影”的阅读和听力训练上,花在写作教学上的时间微乎其微。长此以往,造成了学生写作成绩进步困难,甚至写作教学停滞的现象。因此,给中学生灌输一定的写作知识,训练他们的写作学习策略,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学习习惯,从而改善当前写作教学被动的局面,让学生发挥写作的主观能动性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为了引导学生更为有效的完成写作任务,有效的掌握写作技能,提高写作能力,笔者以实习所在学校高二(12)班的6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调查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发现高中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的现状,探寻发展学生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的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提供有效的教法和学法。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高中学生使用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的现状是怎样的?(2)如何设计和实施高中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教学?(3)高中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教学的效果是怎样的?本研究的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效果检验三个阶段。首先,笔者使用问卷和测试了解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笔者发现学生使用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的水平并不高,使用频率最低的策略主要是计划类策略和评价类策略,包括制定写作目标、评价作文的整体构思等。在现状调查完成之后,笔者根据发现的问题设计和实施了写作元认知策略教学,教学主要从计划、选择注意、监控和评价四个维度进行设计,包括引导学生制定写作计划、明确读者需求、调控写作的时间、自我评价等。最后,笔者再次通过问卷、测试以及访谈来调查教学效果。数据证明,笔者所设计和实施的高中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以及英语写作能力。因此,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为今后的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参考。

李丹[7](2017)在《学校生活中的学生身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身份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身份的存在既可能是个人主观的判断和感受,也有可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韦伯关于身份的界定侧重于“生活方式”和“社会声誉”,他认为身份建立在生活方式、正式的教育过程、出身或因职业而获得的声望等方面。而个人作为独一无二的社会存在的主体,其身份是由一组社会事实和社会事件构成。身份研究和符号研究分别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在教育中将身份与符号相联系起来的研究却并不完全。对学生身份在教育领域中的符号异化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身份可以通过性别差异、穿着特点、资本占有及身份规范等具有符号表征性的因素进行区分,学生身份可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被这些具有差异性区分的因素进行身份等级塑造。学生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主体之一,其身份具有特殊性。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为迎合“速成式”、“工厂生产式”、“精英式”教育,学生身份也由单纯性被迫变得更加复杂化,在教育活动中产生了异化。正如谢维和老师指出的“好学生”或者是类似于“三好学生”等诸如此类的名称,决不仅仅是一纸奖状,或是一枚证章,抽象地看,它作为一种社会和教育领域中的符号,反映了一种身份,体现了一种社会地位和阶层。将符号运用在教育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取得进步的时刻,我们不能忽视其所创造出的成果,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也应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其不适宜的部分。从当前对身份及符号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符号的身份区分功能在教育中的价值所在,也可以发现其所带来的弊端。针对这种研究现状,研究者选取了 D中学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学校教育中所体现出的具有符号性质的学生身份进行观察和材料搜集,根据前人的研究基础,加上自己在研究中的现状总结和新发现,来论证教育符号的身份功能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并反思其所存在的弊端。学生身份不单单是学校教育中学习者的身份,它被附加上多重客观因素,致使其变得复杂化。本研究选取D中学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质性研究。以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对老师、学校领导的采访以及学校内的实物等为辅来补充对学生身份复杂性的解读。研究者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前,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检索、分析和总结,为研究的开展铺垫了理论基础。在进入现场后,采取观察法与访谈法,观察法采用参与式观察、半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对课内、课外活动,学校会议,办公室日常及校园实物进行研究。在访谈法的运用上,为消除学生、教师和学校领导的防范,避免其对研究主题的敏感性,研究者参与学校大小活动,与研究对象从陌生变为熟悉,结合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开放式谈话到涉及研究主题的半开放式谈话,不断获取并补充研究材料。此外,对于校园实物的观察,研究者采用拍摄记录,将其以图片形式呈现或转化为文字对研究进行材料补充和佐证。通过两个多月的实地调研,研究者收集了丰富的材料,也渐渐细化、清晰了自己对学生身份的研究,在不断地整理和分析中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思路。符号从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到功能和价值的异化,对学校生活中的学生身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本研究从来自于家庭、学校两个主要方面的客观因素对学生身份的异化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学生身份的符号意义是通过学校的规范、规则及其家庭资本的赋予、社会阶层划分的身份差异等因素塑造的。而学校教育中则通过赋予学生身份具有表征意义的符号来对学生加以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利用隐蔽的“潜规则”使教育活动的节奏更快,操控性、预测性更强。教育领域对符号的利用,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给学生们带来了身心伤害,我们应当辨证地看待学生身份符号,学生们的矛盾和诉求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

陈泓宇[8](2017)在《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隐喻在语言中随处可见,语言从本质上是隐喻的。传统的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语言的一种修辞格,但随着对隐喻的深入研究,不少研究者提出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是我们人类生活和思维的一种方式。加德纳和温纳(Gardner and Winner,1978)提出了“隐喻能力”这一概念,即“语言学习中,习得、产出、理解目的语中的隐喻能力”。纵观国外近十年对隐喻能力的研究路径来看,隐喻能力的研究更多的以概念隐喻观(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Lakoff&Johnson,1980)为理论基础展开的。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隐喻能力的研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近些年来,我国很多研究者也致力于研究隐喻能力,在进行大量的研究后发现,隐喻能力在外语学习中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专家主张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在国内,有许多研究者对英语教学及隐喻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研究,如朱颖(2009)对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刘娜(2010)研究了英语阅读水平与隐喻能力的相关性,曹雯雯(2014)研究概念隐喻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隐喻意识和隐喻能力是可以在英语阅读中进行培养的,并对英语阅读教学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但这些研究者研究的重点倾向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高职高职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的较少。本次实验研究对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隐喻能力培养和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实验,旨在探讨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并试图验证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对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的隐喻能力:1)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的总体情况如何?2)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怎样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得以实现?3)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对英语阅读教学有何作用?本次实验研究挑选的实验对象为2015级高职非英语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相当。对照班和实验班各30名学生,指定一名教师进行授课,教学总时数一样。实验教学前后,分别对两班的隐喻能力和阅读水平进行测试。实验教学持续12周。对照班和实验班均使用学校配套常规教材,实验班补充关于隐喻内容的教学。通过这个教学实验可以证明:1)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会过多依赖本国文化背景,但却能在特定的语境中识别隐喻,理解的过程仍受文化背景的限制,学生的隐喻能力不高。2)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实现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体会分析阅读段落中隐喻现象的能力,通过表面语言现象发现深层的文化内容,帮助学生拓宽隐喻思维,提高隐喻意识。3)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对英语阅读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次实验研究验证了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可行性,提出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的几点建议,并发现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对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黄真金[9](2017)在《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语文高考是我国高考中重要的科目,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关键的学科。长时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深受语文高考的束缚和牵制。为了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在纵向上梳理了近百年不同历史时期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寻找规律。横向上把二者的关系放到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来考察,同时关注外在客观条件对二者互动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概述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综述文献,界定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关概念,厘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分析语文高考与影响语文高考的外部环境因素一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回顾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二者互动的情况及对当下的启示。第四章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起步发展的情况,把握二者互动的特点,寻找与当下问题有关的根源。第五章研究高考恢复以来至语文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情况,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成因及其对当下的启示。第六章梳理“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通过调研,结合现象,分析结果,得出这一时期语文高考依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这一基本事实。第七章剖析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仍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问题根源,结合当下国家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宏观政策指导和行动,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高考,提出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的构想与建议。本文获得的结论,主要有:第一,语文高考“指挥”中学语文教育现象,其形成的历史根源是:“文革”结束初期,国家急需人才,语文高考肩负着“为国选材”的大任,地位突出。经历“文革”重创,中学语文教育元气大伤,由于学科建构还很不成熟,只能顺应语文高考的需求发展。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牵制作用,逐渐形成。第二,语文高考本应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环,但是,当语文高考的结果对个人,学校利益所产生的的利害关系过大时,高考就远远超越了教育中的“一环”的定位。外在客观条件,促使语文高考逐渐变化为能够干预、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矛盾的一方”,甚至被当作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已经发展得极不正常。以满足高考需要为目的的“应试”中学语文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妨碍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也给师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第三,本世纪兴起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这种畸形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十余年间,我们抓住矛盾的一方面——中学语文进行课程改革,对促成矛盾的外在环境,改革的力度显然不够。而在这组矛盾中,最主要的一方应该是语文高考,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藉由相关结论,本文提出缓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矛盾的构想与建议。就改革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外部条件而言:政府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健全用人机制;缩小行业差距,加快民主进程。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功利评价;深化高考改革,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学校要坚守教育立场,坚定育人目标;转变评价观念,改革评价制度。社会和家庭要理性看待高考,淡化功利色彩。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中学语文教育要坚守育人目标;坚定学科基础;坚持课程改革方向;坚决落实“课改”内容。在语文高考改革的层面:改革考试方式的建议包括:增添对汉语“口语表达与交流”素养的考查;尝试“开卷+闭卷”结合考试;改革考试题型。完善考试内容改革的建议包括:“语文知识”考查要更贴近时代及学生的生活需求;“现代文阅读”内容要更加自由多样;要提高“写作能力考查”命题质量。改进语文高考考试评价的建议包括:提高考试评价水平和质量;组建专业试卷评阅队伍;恰当运用语文高考成绩。

韩葵葵[10](2016)在《中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 ——结构、测评、发展及培养》文中研究说明在21世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世界各国、地区和组织的核心素养框架都强调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能力也是科学论证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论证能力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科学论证能力是一种以科学知识为中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提出主张和进行推理(Argument),反思自己和别人论点的不足以提出反论点(Counterargument),同时能反驳他人的质疑和批判为自己辩护(Rebuttal)的高级思维能力。科学论证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本研究的目的是:建构科学论证能力结构模型,编制适用于评价中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测验工具,研究中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发展特点,并从科学概念学习和科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本研究具体分为理论探究、实证研究和讨论建议三大部分。理论探究包括科学论证能力结构模型和合作论证教学模式的建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Toulmin的论证模式和科学思维能力结构模型为基础,建构了科学论证能力结构模型。科学论证能力的结构是由论证内容(包括科学现象、科学问题和技术产品)、论证方法(包括论点、反论点和反驳)和论证品质(包括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构成的一个具有整体性、发展性和自调性的有机整体。第二部分,以建构主义理论、Posner的概念转变理论、科学探究相关研究和林崇德、胡卫平提出的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为基础,设计了科学概念教学和科学实践活动中的合作论证教学模式。合作论证科学概念教学包括六个基本环节:创设情境、概念定向和探究、概念建构、概念解释和交流、反思评价以及概念拓展。合作论证科学实践活动包括六个基本环节:创设情境、形成探究问题、设计和开展探究、解释和交流探究发现、反思探究发现以及迁移应用。实证研究包括科学论证能力的测评、发展特点和培养研究。第一部分,测评研究。基于科学论证能力结构模型和PISA科学素养测评试题的结构,编制了《中学生科学论证能力测验》,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第二部分,发展特点研究。研究对象是陕西省两所普通中学的1168名学生(初一至高三),结果显示:中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呈上升趋势,初一至高一是科学论证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高二和高三年级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趋于稳定;中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存在性别差异,初中女生的科学论证能力高于男生,但是高中阶段男生的科学论证能力高于女生。第三部分,培养研究。从科学概念和科学实践活动两个方面分别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首先,科学概念教学中科学论证能力的培养。本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探讨合作论证科学概念教学对学生的科学概念理解、科学态度和科学论证能力的影响,同时针对学生的学习历程与论证内容进行分析,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概念建构以及论证能力成长。研究对象是西安市某中学高一年级2个班级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53名学生接受合作论证教学,对照组的56名学生则接受常规教学,整个研究的教学时间为2个月。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在接受合作论证科学概念教学后,对于科学概念的理解、科学态度和科学论证能力的后测和追踪测皆优于对照组学生,且达到显着性差异;科学论证能力与概念理解之间(r=.458,P<.01)以及科学论证能力与科学态度之间(r=.751,p<.01)呈中度正相关。其次,科学实践活动中科学论证能力的培养。采取准实验设计探讨学生在合作论证教学后科学论证倾向和科学论证能力的表现,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研究对象是西安市某中学高二年级3个班级的学生,随机分为合作论证组、同伴互评组和对照组。三组学生每周都有4节化学课,由同一老师进行常规教学,并且每周都有2个小时的科学实践活动时间,教学时间为1个学期。合作论证组和同伴互评组进行4个单元8个主题的合作论证科学实践活动。对照组的探究内容相同,但是探究过程中不进行合作论证训练。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在参与合作论证科学实践活动后,科学论证倾向和科学论证能力的后测皆优于对照组学生,且达到显着性差异;科学论证能力与科学论证倾向之间的相关系数r=.438,p<.05,呈中度正相关。此外,同伴互评与合作论证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提升。本研究综合讨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思维是科学论证的核心;科学概念学习是科学论证的基础;科学实践与科学论证相辅相成;合作是科学论证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建议部分对如何在科学论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从教学环境、教师的提问策略、教学设计和时间的安排等方面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建议。

二、初二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英语试题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二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英语试题选(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区域地理主题式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地理主题式问题的教学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五)理论基础
        1.认识论基础
        2.地理学科基础
        3.心理学基础
        4.教育学基础
    (六)相关概念界定
        1.区域地理
        2.主题式问题
        3.区域主题问题分类
二、初中区域地理主题式问题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基于问卷调查的现状分析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问卷设计思路
        4.现状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二)基于试题检测的现状分析
        1.检测对象
        2.检测内容
        3.检测结果与分析
    (三)初中地理主题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主题问题教学设计过程存在问题及分析
        2.主题问题教学实施过程存在问题及分析
三、初中区域地理主题式问题的教学策略
    (一)精细选取区域主题素材
        1.考量课本素材与主题式问题的适用度
        2.查找与主题式问题相匹配的课外素材
        3.围绕主题式问题加工主题素材
    (二)精心设计区域主题式问题
        1.研读课标,明确主题式问题的设计要求
        2.主题式问题的表述需精炼准确
        3.设计主题式问题需体现发展性原则
        4.创设情境,以主题问题链贯穿课堂
    (三)注重不同主题式问题的有效学习方式
        1.区域位置问题学习方式
        2.区域特征问题学习方式
        3.区域差异问题学习方式
        4.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学习方式
        5.区域联系问题学习方式
    (四)聚焦核心素养分析主题式问题
        1.聚焦区域认知分析主题式问题
        2.聚焦综合思维分析主题式问题
        3.聚焦人地协调观分析主题式问题
        4.聚焦地理实践力分析主题式问题
四、初中地理主题式问题的教学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时间
    (五)实验内容
    (六)实验典型案例展示---《陕西省》课例展示
        1.教学实验前期准备
        2.教学实验实施过程
五、地理主题式问题的教学实验结果
    (一)实验后地理成绩检测结果
        1.成绩对比
        2.成绩对比分析
    (二)实验后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问卷设计维度
        4.问卷调查结果
六、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与不足
        1.研究创新点
        2.研究不足
    (三)前景展望
        1.针对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主题式问题的教学研究
        2.主题式问题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
致谢

(2)小组成绩分工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小组成绩分工法
        (二)学习能力
    二、理论基础
        (一)群体动力理论
        (二)互动理论
    三、语法教学的研究现状
        (一)语法的定义
        (二)语法教学
    四、小组成绩分工法的研究现状
        (一)合作学习
        (二)小组成绩分工法
        (三)小组成绩分工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
    五、语法教学与小组成绩分工法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一)调查问卷
        (二)访谈
        (三)前、中、后测试卷
    四、实验设计
        (一)实验所用教材
        (二)对照班语法教学模式:传递-接收式教学
        (三)实验班语法教学模式:小组成绩分工法
        (四)教学案例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小组成绩分工法对高中生语法方面语言能力的影响
        (一)前测
        (二)中测
        (三)后测
    二、小组成绩分工法对高中生语法学习能力的影响
        (一)实验前调查问卷
        (二)实验后调查问卷
        (三)访谈
    三、小组成绩分工法对高中生语法学习兴趣、态度的影响
        (一)实验前调查问卷
        (二)实验后调查问卷
        (三)访谈
第五章 结论
    一、研究发现
    二、局限性和建议
    三、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运用中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英语语法教学的国内外研究
        2.1.1 国外语法教学相关研究
        2.1.2 国内语法教学相关研究
    2.2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
        2.2.1 国外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的相关研究
    2.3 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支架式教学
        3.1.1 支架式教学的概念界定
        3.1.2 支架式教学模式内涵
        3.1.3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
    3.2 最近发展区理论
    3.3 自主学习理论
第四章 实验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问题
        4.1.2 研究对象
        4.1.3 研究方法
    4.2 研究过程
        4.2.1 问卷调查和前测测试
        4.2.2 教学过程
        4.2.3 问卷调查和后测测试
        4.2.4 数据收集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支架式语法教学的运用是否提高学生语法学习兴趣?
    5.2 支架式语法教学的运用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法运用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5.2.1 实验前调查结果
        5.2.2 实验后调查结果
    5.3 支架式语法教学运用的反馈
第六章 研究结论
    6.1 研究发现
    6.2 研究不足
    6.3 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B:调查问卷
附录C:PRE-TEST
附录D:POST-TEST
附录E:前后测测试结果统计
附录F:访谈问题
致谢

(4)初中信息科技课程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课堂评价
        (二)学习能力
    三、文献综述
        (一)有关课堂评价的理论研究
        (三)有关学习能力的研究
        (四)国内关于课堂评价对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
        (五)课堂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设计
第二章 初中信息科技课堂评价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设计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评价内容
        (二)评价结果的分析
第三章 初中信息科技课堂的评价改进策略
    一、初中信息科技课堂评价的改进原则
        (一)多元化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三)可操作性原则
    二、课堂评价的改进设计
        (一)依据评价维度的多元化
        (二)依据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依据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四)依据评价量规的具体化
第四章 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影响的准实验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
        (一)准实验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四、研究过程
        (一)教学对象分析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三)教学内容设计
        (四)实验对象分组
        (五)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
    五、研究结果分析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能力比较与分析
        (二)访谈与讨论
        (三)反思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关于上海市信息科技教师课堂评价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关于初中生信息科技学科学习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三)信息技术基础测试题
附录(四)实验班级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附件

(5)基于内容与语言融合(CLIL)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2.2 CLIL研究综述
    2.3 何为CLIL
    2.4 CLIL教学模式
    2.5 CLIL理论基础
3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当前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3.2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3.2.1 教师层面的问题
        3.2.2 学生层面的问题
4 基于CLIL教学法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与分析
    4.1 教学设计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过程
    4.4 研究策略
        4.4.1 阅读前策略建议:搭建“支架”促学习
        4.4.2 阅读中策略建议:丰富语言输入,创设真实语境
        4.4.3 阅读后策略建议:多维互动,强制输出
    4.5 案例分析
5 研究结果与讨论
    5.1 研究结果分析
        5.1.1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成绩
        5.1.2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成绩
        5.1.3 前、后测成绩差异分析
    5.2 CLIL课堂实践教学体现的优点
    5.3 CLIL课堂实践教学中反映出的不足之处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6)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调查研究
        1.4.2 个案研究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关于元认知策略的研究
        2.1.1 研究趋势
        2.1.2 研究对象
        2.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2 国外关于元认知策略的研究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理论
        3.1.1 元认知理论
        3.1.2 元认知策略理论
    3.2 英语写作教学理论
        3.2.1 过程教学法
        3.2.2 PWP三阶段教学模式
第4章 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教学和数据分析
    4.1 教学前的现状调查
        4.1.1 现状调查设计
        4.1.2 现状调查实施
        4.1.3 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4.2 教学设计和实施
        4.2.1 教学设计
        4.2.2 教学实施
    4.3 教学效果的检验
        4.3.1 教学效果调查设计
        4.3.2 教学效果调查实施
        4.3.3 教学效果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5章 结论
    5.1 主要研究成果
    5.2 教学启发和建议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致谢

(7)学校生活中的学生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 现实背景
        (二) 个人体悟与专业方向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身份的相关研究
        (二) 学生身份研究
        (三) 教育中的符号研究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 学生身份
        (二) 身份符号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访谈法
        (三) 观察法
        (四) 实物分析法
    六、学校概况及研究过程
第1章 教育中身份符号的显现
    一、身份符号显现的缘故
        (一) 文化传统中讲“名分”重等级
        (二) 身份的社会赋予—阶层划分
        (三) 经济结构对文凭热的驱动
    二、身份符号的功能
        (一) 规范与效率
        (二) 规训与控制
        (三) 筛选与预测
    三、身份符号的功利价值一身份追求
        (一) 阶级固化: 文化资本积累
        (二) 阶级的跨越: 个人能力赋予的身份追求
    四、淡化教育符号的呼声
        (一) 符号价值的“失真”
        (二) 教育公平下的身份特权隐匿
第2章 学生身份的符号意义生成
    一、学校教育的符号规范
        (一) 隐藏在校园标语中的身份规则
        (二) 学生干部的身份与职能
        (三) 分数排名与年级成绩分析单的综合评定
    二、学校制度的“潜规则”
        (一) 班级差距的隐性存在
        (二) 年级的差异对待与考场区域的差别分布
        (三) 应对均衡教育验收工作的“暗箱操作”
    三、身份的资本再生产
        (一) 家庭的文化资本积累优势
        (二) 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先权”
        (三) 保持阶级地位的“新方法”
    四、身份资格的差异
        (一) 学区的“保障”
        (二) 跨越区域局限的“关系户”
        (三) 上海回来的转校生
        (四) 公立与私立学校之争
第3章 学生身份的符号运行机制
    一、校园生活中学生身份的符号表征
        (一) 荣誉身份的彰显
        (二) 课堂上的优等生和“后进生”
        (三) 穿阿迪达斯的女生
        (四) 特殊的符号代称
    二、学生身份符号的“民主”赋予与“追求”
        (一) 好学生的标准-服从规则
        (二) “学生会”的苦力-“后进生”
        (三) “享受”身份带来的“特权”
        (四) 学生的身份追求与分流
    三、秩序规范下的学生
        (一) 行为的监视与管制
        (二) 衣着的标准
        (三) 校园活动的形式化
        (四) 升学招生的“花样手段”
        (五) 反思信与保证书的警示
    四、学生身份的符号“合理性”运作
        (一) 考试制度下的考号排序与考生差异
        (二) 名次与分数的激励作用
        (三) 不同年级学生身份的区别对待
        (四) 男生和女生
        (五) 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评选的秘密
        (六) 学生“精英”身份的榜样作用
第4章 身份符号规范下的无奈与期盼
    一、规定好的模样
        (一) 父母的期待和学校的要求
        (二) 学生“精英”与“大众”的“分道扬镳”
    二、被忽视与自我忽视
        (一) 被'“孤立”的学生
        (二) 同学们的“借试卷”基地
        (三) “课外阅读”和“自习课”
    三、在规则的空隙里做自己
        (一) 课后的真实自我
        (二) 校服的别样穿法
        (三) 操场上空白墙上的“内心表露”与规则逃逸
        (四) 毕业照那天的“时装秀”
    四、学生们想象的校园生活
        (一) 向往的校服款式
        (二) 社团和学生会该有的样子
        (三) 公平公正的三好学生评选
        (四) 真正的减负学习
总结与反思: 辨证看待学生身份的符号化、资本化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8)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隐喻能力的研究
        1.1.1 隐喻能力的定义
        1.1.2 隐喻能力的实证研究
    1.2 英语阅读研究
        1.2.1 阅读理论研究
        1.2.2 阅读教学研究
        1.2.3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研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隐喻
        2.1.1 概念隐喻定义
        2.1.2 概念隐喻的分类
        2.1.3 概念隐喻的特点
        2.1.4 概念隐喻认知机制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1 建构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2.2.3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第三章 实验方法
    3.1 实验设计
        3.1.1 研究问题
        3.1.2 实验对象
        3.1.3 实验工具
    3.2 实验过程
        3.2.1 数据采集
        3.2.2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的总体情况
    4.2 如何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
    4.3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对阅读教学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9)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
        二、语文教育研究的现实需要
        三、研究者的学术旨趣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与语文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二、与考试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考试学研究
        二、高考、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关研究
        三、研究评述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语文高考与社会诸要素之关系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政治的关系
        一、社会政治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第二节 语文高考与经济的关系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文化的关系
        一、以“文化”为考试内容
        二、语文高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语文高考与教育的关系
        一、教育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二、语文高考对教育的影响
第三章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第一节 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民国时期的大学招生入学考试
        二、民国时期中学的学制
        三、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一、语文高考影响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
        二、高考内容与中学语文课程的“不谋而合”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
        二、民国语文高考的相对独立
    第四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思考
        一、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对独立的原因探析
        二、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当代启示
第四章 高考恢复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一、“十七年”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概况
        二、“十七年”语文高考发展概况
        三、“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特点
        四、“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评述
    第二节 “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一、“文革”时期教育发展概况
        二、“文革”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
        三、“文革”时期的语文“高考”
        四、“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反思
第五章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第一节 “新课改”的教育背景
    第二节 “新课改”前的中学语文教育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
        三、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变革
    第三节 “新课改”前的语文高考
        一、语文高考总体安排
        二、语文高考“考纲”变化
        三、语文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
        四、语文高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制定
    第四节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的反思
        一、“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特点
        二、“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思考与启示
第六章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 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第二节 “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一、重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二、调整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三、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第三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的变革与发展
        一、“新课改”以来国家高考改革的总体情况
        二、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的主要变化
        三、语文高考形式与内容的革变
    第四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高中语文教育互动情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二、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概括与分析
第七章 语文高考与中学教育互动关系之理论分析与完善策略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问题成因
        一、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的外在环境
        二、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有待深入
        三、语文高考不能发挥“指挥棒”的正面导向作用
    第二节 当下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发展趋向
        一、影响当下高考改革的主要政策
        二、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
        三、2017年语文高考改革的主要趋向
    第三节 改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策略和构想
        一、改变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外在条件
        二、继续深化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三、语文高考改革的策略和构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附录2: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附录3: 高中学生问卷
附录4: 高中学生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10)中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 ——结构、测评、发展及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回顾与反思
    2.1 科学论证的定义
    2.2 科学论证能力的定义
    2.3 科学论证的类型
    2.4 科学论证的模式
    2.5 科学论证的作用
    2.6 科学论证能力的评价标准
    2.7 科学论证能力的培养
第3章 总体研究设计
    3.1 概念界定
    3.2 研究流程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5 数据收集和分析
第4章 科学论证能力的结构模型
    4.1 科学能力的结构
    4.2 科学论证能力的内涵
    4.3 科学论证能力结构模型
第5章 中学生科学论证能力测验编制
    5.1 问题的提出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测验项目相关性
        5.3.2 测验信度
        5.3.3 测验效度
    5.4 小结
第6章 中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发展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研究方法
    6.3 研究结果与分析
        6.3.1 年龄和性别对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影响
        6.3.2 中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年龄差异
        6.3.3 中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性别差异
    6.4 小结
第7章 中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
    7.1 理论依据
    7.2 合作论证教学模式
    7.3 合作论证科学概念教学模式建构
        7.3.1 合作论证科学概念教学的环节设计
        7.3.2 合作论证科学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
    7.4 合作论证科学实践活动模式建构
        7.4.1 合作论证科学实践活动的环节设计
        7.4.2 合作论证科学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第8章 科学概念教学中科学论证能力的培养
    8.1 问题的提出
    8.2 研究方法
    8.3 研究结果与分析
        8.3.1 合作论证科学概念教学对科学态度的影响
        8.3.2 合作论证科学概念教学对概念理解的影响
        8.3.3 合作论证科学概念教学对科学论证能力的影响
        8.3.4 科学态度、概念理解与科学论证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8.3.5 合作论证科学概念教学中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表现
    8.4 小结
第9章 科学实践活动中科学论证能力的培养
    9.1 问题的提出
    9.2 研究方法
    9.3 研究结果与分析
        9.3.1 合作论证科学实践活动对科学论证倾向的影响
        9.3.2 合作论证科学实践活动对科学论证能力的影响
        9.3.3 科学论证能力与科学论证倾向相关性分析
    9.4 小结
第10章 综合讨论
    10.1 科学论证能力的内涵和结构讨论
    10.2 中学生科学论证能力测量
    10.3 中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发展特点
    10.4 合作论证教学效果的讨论
第11章 结语
    11.1 研究结论
    11.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1.3 研究局限
    11.4 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初二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英语试题选(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区域地理主题式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D]. 谌薇.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2]小组成绩分工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高雅茹. 江苏大学, 2020(05)
  • [3]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运用中的实证研究[D]. 蒋志砚.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4]初中信息科技课程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D]. 周荣.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1)
  • [5]基于内容与语言融合(CLIL)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D]. 顾治华. 宁波大学, 2017(03)
  • [6]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玲俐. 重庆师范大学, 2017(01)
  • [7]学校生活中的学生身份研究[D]. 李丹.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1)
  • [8]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实证研究[D]. 陈泓宇.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9]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D]. 黄真金. 厦门大学, 2017(05)
  • [10]中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 ——结构、测评、发展及培养[D]. 韩葵葵.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初中第二学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精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