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的营养与药用

石榴的营养与药用

一、石榴的营养与药用(论文文献综述)

任顺梅,谢学强,刘荣,王烨,谢明君,向红福,刘佳[1](2021)在《地石榴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地石榴资源,综述国内外对地石榴化学成分提取方法、有益成分、光合作用特点、育苗技术、栽培技术、应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指出应加强规模化生产、果实贮藏运输、园林绿化、盆景制作、饲料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尹翠云,俞静,唐德英,李海涛,李宜航,李光,刘世芳,李学兰,牟燕[2](2021)在《西双版纳傣族常用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文中提出采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常用药食两用植物及其利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有傣族常用药食两用植物226种(含变种),隶属于76科184属。其中,双子叶植物62科179种,单子叶植物11科44种,蕨类植物1科2种,裸子植物1科1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有101种,占比44.69%。优势科主要集中在豆科(Fabaceae)17种、葫芦科(Cucurbitaceae)12种和姜科(Zingiberaceae)11种;单种属优势明显,有162属,占总属数的88.04%,占总种数的71.68%。傣族药食两用植物的利用以蔬菜类居多,有108种,其次是水果类有50种。傣医药用部位以地下部分最多;药效以清火解毒种类最多,有122种植物具有该功效。做了化学成分、营养成分和安全性评价试验的植物分别有189种、98种和144种。本文对西双版纳傣族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传统食用方法、傣医应用知识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可为傣族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宋宁[3](2021)在《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已成为患者致盲、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寻求根治有效的防治方法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藏、壮、回等少数民族医学对糖尿病的防治历史悠久、认识独特、诊疗方法神奇、验秘单方众多,具有简、便、验、廉等特色与优势。藏医的《四部医典》、壮医的《中国壮医学》、回医的《回回药方》等经典文献均对糖尿病有丰富而精辟的记载,并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但这些记载较为零散,缺乏对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大量的方药也未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甚则部分古文献已损毁或佚失,而现有研究偏重民族医部分方剂的临床疗效、治疗机制,以及民族降糖药物的成分、药理等现代研究,鲜有对少数民族糖尿病经典文献的研究,未见有对少数民族医药典籍的糖尿病理论认识、常用方剂和治疗药物及其特点和临床应用规律的系统整理和探讨。因此,系统挖掘整理藏、壮、回等少数民族医学典籍中的糖尿病内容,总结理论认识,凝炼前人防治经验,搜集整理其记载的防治糖尿病的方剂、药物,建立藏、壮、回医典籍文献防治糖尿病方剂数据库和药物数据库,形成体系,对于糖尿病理论的总结提升以及临床实践指导意义重大,为学者查阅及深入研究提供文献数据,以便从典籍中找到启发,丰富和提升藏、壮、回医有关糖尿病的认识,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和指导,为进一步筛选糖尿病有效单复方及开发糖尿病民族药新药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从医史文献角度,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结合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开展研究。以糖尿病作为切入点,从藏、壮、回少数民族医学的糖尿病典籍文献入手,全面搜集整理藏医、壮医、回医有关糖尿病的典籍文献,建立理论及方药数据库,梳理和总结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辨治思路,发掘经典文献中防治糖尿病的诊疗技法、常用方剂和药物、防治经验及其规律,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及其应用规律,着重原文的搜集整理,从历史源头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防治经验。具体方法为:1.查阅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西藏藏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北京回民医院图书资料室等各地实体图书馆;查阅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数字方志库等电子图书馆,全面搜集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通读全文,查找其中有关糖尿病的记载、相关方剂、药物,建立数据库。纳入搜查的文献类型主要包括古代经典着作、近代现代专着、论着、综合性医书、方书、专书、本草、教科书、医案、医论、医话等。尤其是重点研读藏、壮、回医古代经典着作,从历史源头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典籍对糖尿病的认识和经验。2.提取相关记载内容,按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诊断、治则、治法、疗法、应用、预防调摄等字段进行系统整理、归档,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Word2016分别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3.系统学习藏医、壮医、回医的发展历史、理-法-方-药体系,精读《四部医典》、《中国壮医学》、《回回药方》等经典文献,熟悉藏、壮、回医学体系,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奠定基础。4.基于藏、壮、回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归纳、总结、挖掘、提炼各少数民族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对于《四部医典》、《回回药方》、《饮膳正要》等典籍,通过反复研读、多版本比对分析、比对期刊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尽可能使研究结果忠于原意。5.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防治糖尿病方剂,按方名、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制作用法、用量等字段进行整理、归类,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藏、壮、回医药防治糖尿病方剂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2016对藏、壮、回医方剂的药物频数、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6.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按出处、学名、中文译名、所属科名、所属属名、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字段进行整理、归类,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药物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对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药物的科属、来源、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总结其特点和规律。7.形成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诊疗体系。[结果]1.搜集到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近200种,通读全文,将记载有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典籍共计140种(藏医30种、壮医77种、回医33种)纳入研究对象。2.从糖尿病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诊断、诊法、治则、治法、疗法、应用、预防调摄等方面,系统梳理了藏、壮、回医典籍文献,形成了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诊疗体系。3.归纳、总结、挖掘、凝炼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4.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防治糖尿病方剂共计215首(藏医36首、壮医121首、回医58首);按方名、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制作用法、用量字段进行整理,建立3个方剂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分析了藏医、壮医、回医方剂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5.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共计123种(藏药22种、壮药61种、回药40种);按出处、学名、中文译名、所属科名、所属属名、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字段进行整理,建立3个药物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分析了藏医、壮医、回医药物的科属、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结论]藏、壮、回民族医药典籍是祖国医药宝库的珍宝,记载着历代先民在与糖尿病作顽强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有效方药,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均有精辟论述,为民族地区群众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文献浩瀚,相关记载较零散,缺乏对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大量的方药也未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理论记载较少,方药记载较多,部分古文献已损毁或佚失,未能得到及时系统的挖掘整理。本研究搜集到藏医、壮医、回医有关糖尿病的典籍共140种;提取相关记载内容,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归纳提炼藏、壮、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糖尿病方剂215首,建立3个方剂数据库,统计分析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123种,建立3个药物数据库,统计分析药物的科属、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诊疗体系。研究成果为学者查阅及深入研究提供大量的文献数据。但本研究在浩瀚的藏医、壮医、回医历代典籍文献中搜集零散的糖尿病记载,涉及民族较多,文献量很大,后期研究分析又基于对藏医、壮医、回医三大医学体系的总体把握和理解,从调研、文献搜集,到整理、考证、提炼、统计分析等,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加之水平有限,因此研究过程困难重重,错漏在所难免,期待后继更深入的研究。

王正贤[4](2021)在《广西玉林市番石榴果实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2015年广西玉林市引进西瓜芭乐品种番石榴,发现田间果实上黑斑病发生严重,果实采后放置2-3 d又发现4种病害,分别为焦腐病、炭疽病、环斑病与褐腐病。由于西瓜芭乐为新引进番石榴品种,病害鲜见报道,为了有效防治番石榴果实病害,本文开展广西玉林市西瓜芭乐品种番石榴果实病害的病原菌种类鉴定及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番石榴黑斑病果实上出现黑色病斑,病斑上有黑色小点;病原菌分生孢子单胞椭圆形,具有一根附属丝,病原菌的ITS、ACT与EF-1α序列和首都叶点霉(Phyllosticta capitalensis)同源性为100%,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ITS、ACT与EF-1α序列和首都叶点霉聚在同一分支。结合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首都叶点霉,这是在我国大陆首次报道首都叶点霉引起番石榴黑斑病。番石榴焦腐病果实上出现褐色病斑,病斑边缘软腐有黑色小点;病原菌分生孢子单胞近梭形,病原菌的ITS、EF-1α与β-Tub序列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同源性为100%,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ITS、EF-1α与β-Tub序列和葡萄座腔菌聚在同一分支。结合番石榴焦腐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葡萄座腔菌,这是在我国首次报道葡萄座腔菌引起番石榴焦腐病。番石榴炭疽病果实上出现红褐色病斑,病斑上有桔红色粘液;病原菌分生孢子单胞圆柱形,两端钝圆或稍尖,病原菌的ITS、GAPDH与β-Tub序列和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的同源性为100%,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ITS、GAPDH与β-Tub序列和暹罗炭疽菌聚在同一分支。结合番石榴炭疽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暹罗炭疽菌,这是在我国首次报道暹罗炭疽菌引起番石榴炭疽病。番石榴环斑病果实上出现褐色软腐状凹陷病斑,病斑边缘有一圈黄褐色环斑,病斑中心有大量黑色小点;病原菌分生孢子近梭形,病原菌的ITS、EF-1α与β-Tub序列和腐生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saprophytica)、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与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等真菌的同源性高于98%,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ITS、EF-1α与β-Tub序列和腐生新拟盘多毛孢聚在同一分支。结合番石榴环斑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腐生新拟盘多毛孢,这是首次报道腐生新拟盘多毛孢引起番石榴环斑病。番石榴褐腐病果实出现褐色水渍状软腐病斑,病斑上有大量黑色小点;病原菌α分生孢子为椭圆形,β分生孢子为弯线形,病原菌的ITS与EF-1α序列和瓜类间座菌(Diaporthe melonis)及间座壳属无性阶段的拟茎点霉属真菌Phomopsis phaseoli和Phomopsis longicolla等真菌的同源性高于90%,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ITS与EF-1α序列和瓜类间座菌聚在同一分支。结合番石榴褐腐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瓜类间座菌,这是首次报道瓜类间座菌引起番石榴褐腐病。在番石榴的不同健康组织中均分离到首都叶点霉,说明首都叶点霉潜伏侵染在番石榴组织中,在番石榴果实近成熟时引起番石榴黑斑病。通过对首都叶点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2℃,光照可促进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脯氨酸。在供试的四种培养基(番石榴煎汁琼脂-G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低营养琼脂-SNA和燕麦琼脂-OA)上,首都叶点霉在G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慢。

杨明翰,盛萍[5](2021)在《新疆药食同源资源开发研究与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表明药食同源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传统中医药文化常使用药食同源物质来防治疾病或养生保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药食同源资源,如玫瑰花、石榴、巴旦杏等地方特色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因其显着的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新疆当地各民族药中,为新疆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养生保健提供了一定保障。该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检索平台,检索项选择关键词和全文,以新疆特色药食同源物质"玫瑰花"等为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与分析,研究表明新疆药食同源资源在食品、药品、生态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探讨了新疆药食同源资源的研究价值与开发利用现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新疆药食同源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旨在促进新疆药食同源资源产业化得到合理、有效、可持续的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弘扬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助力打造健康中国。

陈诺[6](2021)在《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文中认为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智慧结晶,不仅能为本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和经验来源,对我国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现代文明的全面渗透以及民族社区自身重视不足等多种因素,我国经过千百年传承已久的传统知识已流失严重,传统知识搜集抢救工作亟待完成。维吾尔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拥有大量丰富的关于生物资源利用的传统知识,涉及到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医药卫生和文化习俗等民族发展的各个方面。搜集调查和编目维吾尔族传统知识,对于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加快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大有裨益。本研究旨在:基于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数据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对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进行调查与编目,建立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文献化数据库;通过分析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特征,阐明传统知识、民族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意义;并以维吾尔传统医药为案例研究,探究维吾尔传统知识发展传承现状、存在问题和受威胁因素,为生物保护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促进实现传统知识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和获取与惠益分享。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共调查编目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词条850个,其中:传统选育农业遗传资源相关知识词条数目457个(54%),传统医药知识231个(27%),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知识59个(7%),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词条36个(4%),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67个(8%)。2、在编目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传统知识特征分析,分析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形成、利用、发展及传承的过程与当地自然地理与资源特征、民族文化特征、经济利用特征和社会特征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以调查案例实证了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知识的形成特点和脉络走向。3、针对和田、吐鲁番、伊宁的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发现,不同民族社区对维吾尔传统医药知识的应用与认知有所不同,维吾尔传统医药的使用和认知目前仍局限于本民族内部;多民族共同生活和文化交融与城市化进程对传统医药而言是柄双刃剑,在对传统医药传承产生冲击的同时也能帮助传统医药突破桎梏。提出维吾尔医药的未来发展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本民族应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加强自身刻苦钻研,积极促进传统医药的科研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推广,紧跟国家战略步伐,让更多人领略到维吾尔传统医药魅力和文化内涵。4、结合调研实际及结果,提出维吾尔传统知识的传承策略,包括相关政策和法规制度的健全,用法律手段保障传统知识不受侵害;采取工程措施,用技术手段保护和保存传统知识;加强研发推广,以传统知识助力经济建设和人民健康;增强宣传力度,加强文化自信,注重社区参与传统知识的保护与惠益分享。

王婧萤[7](2021)在《常用木本水果养生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结合跨学科研究法,从古代饮食养生与木本水果相关文献资料入手,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并联系时代背景,系统梳理木本水果养生在历史各时期的认识流变及相关应用,对所收集文献中木本水果的的着作来源、别称、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食用宜忌、养生方法等相关等内容进行归纳,依据梳理得来的历代对木本水果养生的认识流变及辨治方法,分析得出历代木本水果养生方法的内涵范畴与变化过程,以及与之相应的辨证规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本研究借助南中医网络数据库之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龙语瀚堂典籍数据库》《中国基本古籍库》等中医古籍数据库,同时借助《中医典海》软件,输入所需主题词,并选择其中较佳版本者进行文献的搜集检录;历史分析法:根据《中国食物史》等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出木本水果的历史源流及时代特点;跨学科研究法:结合医学、农学、植物学等学科文献及相关数据库如医经、杂着、本草、专着等文献的相关检索,在多学科共同的理论支撑下,使本研究内容更加翔实客观。[研究结果]本研究以《中国食物成分表》为蓝本,对16个研究对象:李、杏、枣、桃、梨、橘、橙、苹果、荔枝、樱桃、杧果、青梅、桂圆、山楂、枇杷、柿进行研究并形成以下结果:1整理和研究:对古代木本水果养生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2梳理: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分析的方法,结合各时期时代背景,系统梳理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在历史各时期的认识流变及相关应用。3明辨:依据梳理得来的历代对饮食养生的认识流变及辨治方法,分析得出历代果类养生方法的变化过程及内涵范畴,以及与之相应的辩证规律。4启示:基于上述分析得出常用木本水果养生的意义,以期为现代临床更全面客观公正地认识果类养生的内涵提供依据,更准确运用木本水果养生的膳食理念为现代饮食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改进现代人饮食保健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结论]本课题意义在于破除传统思想误区,总结了木本水果的历史源流,明确了其相关分类,探究了其内涵、养生学理论基础、常用木本水果的性味功效、膳食原则、适宜体质及营养成分,归纳了相关养生功效,以“五果为助”膳食理念为依托,将木本水果对现代饮食应用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改进现代人水果保健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并在食养食疗方面起到参考及指导作用,充分发挥中医养生治未病的优势。

邱涛[8](2020)在《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研究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区系特征,结合壤塘县、丹巴县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结果,阐明四川藏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四川藏区特色资源物种的使用价值及应用前景,为四川藏区藏族医药及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1)采用民族植物学文献研究法,收集藏医药专着中植物药信息,核对修订后,梳理在四川藏区有分布的藏药材,结合植物区系分析方法,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2)采用民族植物学中的沉浸式调查结合人物访谈、问卷调查、野外考察等方法,以阿坝州壤塘县(牧区、草原藏族、安多文化、觉囊派)和甘孜州丹巴县(农区、高山峡谷藏族、嘉绒文化、多宗教融合)为研究区域,以药用植物为重点研究对象,实地调研民间对当地野生植物的采集、加工方法、使用方式、主要功效、习俗禁忌等,对比分析四川藏区不同区域民族植物的传统使用知识及民族药发展的异同。结果:(1)分布于四川藏区的常用藏药材有140科440属1448种。单科含属量中菊科(40属)最多,单属含种量中紫堇属(35种)最多,入药部位以地上部分或全草类药最多(725种)。(2)四川藏区分布藏药中种子植物共393属1340种,可划分到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广布型最多,有120属653种;中亚分布型最少,仅6属16种。(3)四川藏区藏药材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4500m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地等植被类型中,为四川藏区藏药的主产生境,药材形态与环境高度适应,呈现植株矮小、根系发达等特点。(4)壤塘县觉囊文化区常用乡土植物有27科38种(含菌类6科6种):食用乡土植物12科13种,食用部位为嫩枝叶,兼食花、果实、根、茎乃至全株;药用或药食两用乡土植物13科16种,泡酒、泡水居多,兼有熬汤食疗,保健预防为主;装饰用乡土植物4科4种;建筑用材或薪柴乡土植物4科4种;宗教民俗1科1种。(5)丹巴县常用民族植物共计51科90种:其中药用植物26科39种,以菊科为主;食用植物17科24种,多为蔷薇科;药食两用植物17科22种,以伞形科居多。常用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3000 m左右的草地、灌丛及林缘、高山流石滩、杂木林地及河岸沟边等;常用食用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3500 m左右的路旁田间、林地;药食两用植物多分布于海拔2000-4000 m的林缘、路旁及灌丛中。结论:(1)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品种丰富,以菊科、伞形科等科类为主,植物区系成分带有明显的温带性质,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3500m左右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或高寒草甸草原。(2)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具有适用面广、功能多样和极具民族特色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但目前也出现受外来文化冲击,使得民族医药知识出现趋同,需引起重视。(3)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在不同区域及不同生境中丰富度不一致,且各地药用民族植物的使用品种、使用量和使用方式等因地形地貌及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存在差异,开发利用时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4)四川藏区已出现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丢失、资源短缺等现象,加快开展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的收集整理、民族植物学研究和以丹巴等为代表的生境多样、农业基础良好的区域进行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和生态种植等这类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模式的种植工作等,以保护四川藏区文化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

耿丽[9](2020)在《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树木是生态环境的基础,是不可多得的宝藏,而树木文化更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们开始愈发重视树木及树木文化。徽州古村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本文选择黄山市8个古村落作为研究地,以其树木作为研究对象,重点通过研究树木文化总结出其特征。旨在挖掘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要素为人们所利用,为树木文化应用提供参考意见;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研究、传承树木文化;为中国树木文化注入新活力以及呼吁更多人去保护古树名木。本文将理论与调查相结合,采取多种方法对徽州古村落古树名木、24个典型树木配置样方和随机取样的200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取得如下成果:(1)系统分析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结合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结果,首先从地理环境、树木自然属性、社会人文三个方面梳理影响徽州古村落树木选择的因素;其次对徽州古村落树木的美学、文化、实用价值进行探讨;然后从个体文化、组合文化、衍生文化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内涵;最后剖析宏村、唐模、呈坎、西溪南、棠樾5个古村落内古树名木历史以及蕴含的文化。(2)总结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特征。根据分析出的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创新性总结出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具有如下8个特征:地域性、多样性、多元性、哲学性、包容性、历史性、象征性、实用性。(3)提出树木文化应用建议。将总结出的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特征与有效问卷调查结果相结合,提出6点应用树木文化的建议。

阿依帕夏·热合曼[10](2020)在《基于超高压技术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工艺优化及其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超高压技术是一种非热杀菌技术,具有较好保留果蔬营养物质,香气成分和风味物质等特点,已广泛用于果蔬汁的加工中。新疆南疆具有丰富的石榴、苹果资源,其品种多、营养价值高、分布较广的酸石榴医用价值较高,但因口感酸涩难以鲜食,苹果甜度较高,目前这两种水果主要是鲜售,但货架期较短,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为了进一步提高酸石榴、苹果的利用价值,为人们提供新型复合果汁饮料,本研究以酸石榴、苹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优化试验等方法,确定了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的工艺配方,优化了超高压杀菌工艺参数和稳定剂种类及配比,探索了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并通过加速货架期试验预测产品的货架期,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原料配方的确定:在预实验基础上酶解酸石榴汁和苹果汁、通过单因素试验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对复合果汁饮料工艺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工艺为:白砂糖添加量为3%,酸石榴汁、苹果汁以及水的料液比为6:10:3(V/V)、p H值为3.5、在该工艺下得到的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符合国标饮料通则,色泽为微红色、香气浓郁、气味协调、酸甜爽口。(2)稳定性试验的研究:选用了魔芋胶、琼脂、阿拉伯胶粉、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明胶等七种稳定剂,从单因素试验结果可知,使用单一稳定剂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的稳定性效果不佳。进一步复合配比,发现魔芋胶、琼脂的配比为3:2(V/V),浓度为0.16%时,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的稳定性较好,离心沉淀率为1.43%,比单一使用0.16%的魔芋胶时的离心沉淀率降低了55.31%。(3)超高压杀菌工艺的优化:研究不同参数的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升高、保压时间的延长、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中的微生物的死亡率也随着升高。最佳杀菌工艺参数为:500 MPa处理20 min、协同温度25℃。此工艺条件下,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达到了良好的杀菌效果且p H、总酸、可溶性固形物、色泽、风味以及口感等趋于稳定。(4)货架期的预测:以总酸、可溶性固形物、p H、离心沉淀率及感官评价为指标进行加速货架期试验。综合各项指标,预测出了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在4℃条件下的货架期为207 d、20℃条件下的货架期为58 d。经过超高压处理后贮藏期间p H、心沉淀率、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基本没有变化且在整个贮藏期间未检出菌落总数,较好保持了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的感官品质。

二、石榴的营养与药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榴的营养与药用(论文提纲范文)

(1)地石榴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2 研究内容、方法和成果
    2.1 地石榴化学成分提取方法研究
    2.2 地石榴有益成分研究
        2.2.1 膳食纤维含量。
        2.2.2 维生素、氨基酸含量。
        2.2.3 总黄酮含量。
    2.3 地石榴光合作用特点研究
    2.4 地石榴育苗技术研究
        2.4.1 不同基质和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地石榴扦插生根的影响。
        2.4.2 不同育苗方式对地石榴成活率的影响。
        2.4.3 压条繁殖。
        2.4.4 分株繁殖。
    2.5 地石榴驯化栽培研究
        2.5.1 普通栽培(水平栽培)。
        2.5.2 立体栽培。
    2.6 地石榴价值研究
        2.6.1 食用价值。
        2.6.2 药用价值。
        2.6.3 生态价值。
        2.6.4 观赏价值。
3 今后研究方向
    3.1 加强规模化生产研究
    3.2 加强果实贮藏运输方法研究
    3.3 加强其他开发利用价值研究

(2)西双版纳傣族常用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域和方法
    1.1 区域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调研
        1.2.2 实地调查
        1.2.3 关键人物访谈
        1.2.4 整理编目
2 结果与分析
    2.1 傣族常用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组成
        2.1.1 物种组成
        2.1.2 生活型组成
        2.1.3 科属构成
        2.1.4 植物区系分析
        2.1.5 集市出现频率分析
    2.2 傣族传统食用知识
    2.3 傣医应用知识
        2.3.1 药用部位
        2.3.2 药用功效
    2.4 研究现状分析
3 讨论

(3)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导论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藏医论治糖尿病
        一、藏医糖尿病源流考证
        二、藏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三、藏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藏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五、藏医防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壮医论治糖尿病
        一、壮医糖尿病源流考证
        二、壮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三、壮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壮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五、壮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六、壮医辨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回医论治糖尿病
        一、回医糖尿病探源溯流
        二、回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三、回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回医防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藏医、壮医和回医典籍中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章 藏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材料
        一、藏医经典着作
        二、藏医其他着作
        第三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三、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结果
        一、藏族医学分布
        二、藏族糖尿病患病率
        三、藏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四、藏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五、藏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六、藏医对糖尿病的特色诊断技法
        七、藏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八、藏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九、藏医糖尿病特色治疗方法
        十、藏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十一、藏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十二、藏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十三、藏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壮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材料
        一、壮医经典着作
        二、壮医其他着作
        第三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三、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结果
        一、壮族医学分布
        二、壮族地区地理气候特点
        三、壮族糖尿病患病率
        四、壮族地区糖尿病历史发展脉络
        五、壮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六、壮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七、壮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八、壮医对糖尿病的特色诊断技法
        九、壮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十、壮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十一、壮医糖尿病的特色治疗方法
        十二、壮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十三、壮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十四、壮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十五、壮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回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材料
        一、回医经典着作
        二、回医其他着作
        第三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三、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结果
        一、回族医学分布
        二、回族糖尿病患病率
        三、回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四、回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五、回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六、回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七、回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八、回医糖尿病特色治疗方法
        九、回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十、回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十一、回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十二、回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结语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藏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附录2 壮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附录3 回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附录4 藏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附录5 壮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附录6 回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广西玉林市番石榴果实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番石榴概述
        1.1.1 番石榴的分布及种植
        1.1.2 番石榴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1.2 番石榴病害概述
        1.2.1 国外番石榴病害报道
        1.2.2 国内番石榴病害报道
    1.3 病原真菌的鉴定
        1.3.1 病原真菌的形态特征鉴定
        1.3.2 病原真菌的分子鉴定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样品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主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2.2.2 番石榴样品中真菌的分离与纯化
        2.2.3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2.2.4 病原菌代表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
        2.2.5 病原菌代表菌株的分子鉴定
        2.2.5.1 病原菌代表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2.2.5.2 病原菌代表菌株目的基因的PCR扩增与测序
        2.2.5.3 病原菌代表菌株的PCR产物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6 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2.2.7 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代表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2.2.7.1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2.7.2 不同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2.7.3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2.7.4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2.7.5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番石榴病害种类及其发生情况
    3.2 番石榴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鉴定
        3.2.1 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3.2.2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3.2.3 菌株YLWB01 的形态特征
        3.2.4 菌株YLWB01的ITS、ACT与 EF-1α序列分析
    3.3 番石榴焦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鉴定
        3.3.1 番石榴焦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3.3.2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3.3.3 菌株YLWB-BD01的形态特征
        3.3.4 菌株YLWB-BD01的ITS、EF-1α与 β-Tub序列分析
    3.4 番石榴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鉴定
        3.4.1 番石榴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3.4.2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3.4.3 菌株YLWB-CS01 的形态特征
        3.4.4 菌株YLWB-CS01的ITS、GAPDH与β-Tub序列分析
    3.5 番石榴环斑病的病原菌种类鉴定
        3.5.1 番石榴环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3.5.2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3.5.3 菌株YLWB-FBR01 的形态特征
        3.5.4 菌株YLWB-FBR01的ITS、EF-1α与β-Tub序列分析
    3.6 番石榴褐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鉴定
        3.6.1 番石榴褐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3.6.2 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3.6.3 菌株YLWB-DM01的形态特征
        3.6.4 菌株YLWB-DM01的ITS与EF-1α序列分析
    3.7 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的特异性引物
    3.8 番石榴健康组织样品中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
    3.9 番石榴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3.9.1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9.2 不同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9.3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9.4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9.5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5)新疆药食同源资源开发研究与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疆药食同源资源独具地域特色
2 新疆药食同源资源的研究价值
    2.1 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
    2.2 生态保护价值
3 新疆药食同源资源发展现状
    3.1 食用与药用开发
    3.2 新疆药食同源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质量标准不健全
        3.2.2 市场竞争力较弱
        3.2.3 资源破坏较严重
4 新疆药食同源资源前景展望
    4.1 加强基础研究与树立品牌效应
    4.2 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4.3 助力打造“健康中国”

(6)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概念
        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重要性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传统知识国内外研究态势及热点
        二、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研究热点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内容
        一、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整理与编目
        二、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三、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
        四、维吾尔传统知识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传承策略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二、实地调查
        三、数据处理
    第三节 研究区域
    第四节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与编目
    第一节 编目概况
    第二节 传统选育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一、维吾尔族传统农作物遗传资源
        二、维吾尔族传统家养动物和水生生物遗传资源
        三、维吾尔族传统利用动植物资源
    第三节 传统医药相关知识
        一、维吾尔族传统药用生物资源
        二、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理论和传统方剂
    第四节 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
        一、维吾尔族传统农业生产技术
        二、维吾尔族传统工艺
        三、维吾尔族传统食品加工技术
        四、维吾尔族传统规划设计与建筑工艺
    第五节 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
        一、维吾尔族生态伦理与习惯法
        二、维吾尔族传统节庆与传统饮食文化
    第六节 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
    第七节 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一、自然地理与资源特征
        二、民族文化特征
        三、实践利用特征
        四、社会经济特征
第四章 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
    第一节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一、药用植物资源的组成特点
        二、采集与药用部位特点分析
        三、功效特点分析
    第二节 维吾尔族社区居民对维医药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使用及评价状况
        三、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认知程度
        四、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的保护意愿
    第三节 维吾尔传统医药发展与传承趋势
        一、发展与利用现状
        二、传承与保护现状
        三、发展趋势
第五章 维吾尔族传统知识传承的问题、影响因素及传承策略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日趋减少
        二、传统药用生物资源开发不当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遭到忽视
        四、传统工艺逐渐消失
    第二节 影响因素
        一、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尚未健全
        二、传统知识的搜集整理颇有难度
        三、传统知识受到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冲击
        四、传统知识传承观念日渐淡薄
    第三节 传承策略
        一、建立惠益分享制度,用法律手段保障传统知识不受侵害
        二、采取工程措施,用技术手段保留保存传统知识
        三、加强研发推广,以传统知识应用助力经济建设
        四、增强宣传力度,注重社区参与保护传统知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词条示例
    附录2 居民(村民)维吾尔医药认知程度调查问卷(汉语版)
    附录3 维吾尔医医院(诊所)医生半结构式访谈表
    附录4 和田药材市场药材销售商半结构式访谈表
    附录5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表(新疆野生)
    附录6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表(新疆多年栽培)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常用木本水果养生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
    1. 常用木本水果的概念
        1.1“木本”的概念
        1.2 “木本水果”的概念
        1.3 “常用木本水果”的概念
    2. 常用木本水果与“五果”的关系
        2.1 “五果为助”概念的提出
        2.2 常用木本水果与“五果”的关系
    3. 常用木本水果的分类及依据
        3.1 按植物学分类
        3.2 按适宜栽培的气候分类
        3.3 按现代通用分类法分类
        3.4 按季节分类
    4. 常用木本水果的选取及标准
        4.1 依据国内销量选取常用木本水果
        4.2 依据中国居民喜好选取常用木本水果
        4.3 依据中国居民网络检索需求选取常用木本水果
        4.4 依据目标文献的出现频率选取常用木本水果
第二部分 常用木本水果养生的发展源流
    1. 远古时期
        1.1 早期木本水果的采摘
        1.2 早期木本水果的酿造
    2. 先秦时期
        2.1 果树的人工培育栽种
        2.2 部分木本水果的原产种植
        2.3 部分木本水果的食用方式
        2.4 “五果为助”饮食原则的提出
    3. 汉唐时期
        3.1 部分木本水果引入中原的第一个时期
        3.2 部分木本水果的种类增多
        3.3 道教辟谷食果食俗
        3.4 水果交易市场的发展
        3.5 饮食专着的出现
        3.6 木本水果引入中原的第二个时期
        3.7 传统木本水果的种植
        3.8 食疗及饮食专着的出现
    4. 宋元时期
        4.1 木本水果生产的专业化与商业化
        4.2 食养食疗理论的繁盛时期
        4.3 金元四大家的食养主张
        4.4 第一部营养学专着《饮膳正要》问世
    5. 明清时期
        5.1 木本水果引入中原的第三个时期
        5.2 饮食养生的鼎盛时期
    6. 近代时期
第三部分 常用木本水果性味功效等历代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文献检索方法
    2. 常用木本水果的性味功效等
        2.1 李
        2.2 杏
        2.3 枣
        2.4 桃
        2.5 梨
        2.6 橘
        2.7 橙
        2.8 苹果
        2.9 荔枝
        2.10 樱桃
        2.11 忙果
        2.12 青梅
        2.13 龙眼
        2.14 山楂
        2.15 枇杷
        2.16 柿
第四部分 常用木本水果的中医养生
    1. 常用木本水果的阴阳五行养生
        1.1 常用木本水果的阴阳属性
        1.2 常用木本水果的五行划分
    2. 常用木本水果的藏象养生
    3. 常用木本水果的精气血津液神养生
    4. 常用木本水果的体质养生
        4.1 体质养生的概念及分类
        4.2 常用木本水果的中医五行体质养生
        4.3 常用木本水果的中医九种体质养生
    5. 常用木本水果的三因制宜养生
        5.1 常用木本水果的因时制宜养生
        5.2 常用木本水果的因地制宜养生
        5.3 常用木本水果的因人制宜养生
第五部分 常用木本水果养生的现代研究
    1. 常用木本水果的主要功能性营养成分及作用
    2. 常用木本水果的主要理化品质
第六部分 常用木本水果在常见亚健康状态与疾病中的养生应用
    1. 常见亚健康状态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1.1 便秘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1.2 记忆力下降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1.3 睡眠紊乱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1.4 疲乏无力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1.5 消化不良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2. 常见疾病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2.1 超重、肥胖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2.2 糖尿病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2.3 肿瘤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2.4 慢性胃炎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第七部分 常用木本水果养生的使用方法及相关产品研究
    1. 常用木本水果的加工食用方式
        1.1 饮品
        1.2 其他制品
    2. 常用木本水果的食用禁忌
    3. 常用木本水果的药用价值
    4. 常用木本水果相关产品的养生应用价值
第八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之处与现代应用价值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四川藏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壤塘县(安多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丹巴县(嘉绒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讨论与结论
    讨论
    主要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四川藏区藏药植物名录
    附录2 民族植物学调查工作记录
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综述
    民族植物学
        民族植物学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民族植物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藏区及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
        藏区概况
        藏族医药与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
    民族植物学与藏族医药
        藏族医药的巨大潜力与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
        藏药的发展现状
        民族植物学与藏药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徽州古村落研究
        1.1.1 徽州古村落定义
        1.1.2 徽州古村落选址
        1.1.3 徽州古村落布局
        1.1.4 徽州古村落文化
        1.1.5 徽州古村落建筑
    1.2 树木文化研究
        1.2.1 树木文化的概念
        1.2.2 国内树木文化研究
        1.2.3 国外树木文化研究
    1.3 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研究
第二章 引言
    2.1 选题背景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自然植物资源条件
        3.1.3 古村落概况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拍摄古村落树木景观照片
        3.3.2 调查古村落树木景观
        3.3.3 设计并分发调查问卷
        3.3.4 分析古村落树木景观及调查问卷
        3.3.5 归纳总结树木文化特征
第四章 徽州古村落树木资源与问卷调查分析
    4.1 徽州古村落树木资源调查与分析
        4.1.1 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分析
        4.1.2 典型样方树木资源调查与分析
    4.2 问卷调查与分析
        4.2.1 树木景观效果分析
        4.2.2 树木景观公众偏好分析
        4.2.3 树木文化认知度及途径分析
        4.2.4 树木文化的应用途径分析
        4.2.5 调查问卷分析小结
第五章 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研究
    5.1 徽州古村落树木选择的影响因素
        5.1.1 地理环境因素
        5.1.2 树木自然属性因素
        5.1.3 社会人文因素
    5.2 徽州古村落树木价值
        5.2.1 美学价值
        5.2.2 文化价值
        5.2.3 实用价值
    5.3 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内涵
        5.3.1 树木个体文化内涵
        5.3.2 树木组合文化内涵
        5.3.3 树木衍生文化内涵
    5.4 徽州古村落古树名木
        5.4.1 宏村古树名木
        5.4.2 唐模村古树名木
        5.4.3 呈坎村古树名木
        5.4.4 西溪南村古树名木
        5.4.5 棠樾村古树名木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树木文化应用建议
        6.2.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相关专题调查问卷
附录 B 调查所取古村落树木组成表
作者简介

(10)基于超高压技术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工艺优化及其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石榴产业概述
        1.1.1 新疆石榴产业
        1.1.2 石榴开发利用现状
    1.2 苹果概述
        1.2.1 苹果的概况
        1.2.2 苹果开发利用现状
    1.3 复合果汁加工研究进展
    1.4 超高压技术在果汁加工中的应用现状
        1.4.1 超高压技术对果蔬品质的影响
        1.4.2 超高压对果蔬酶活力的影响
        1.4.3 超高压对果蔬杀菌工艺的优化
    1.5 货架期研究
        1.5.1 货架期的定义
        1.5.2 果汁饮料货架期研究现状
    1.6 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1.6.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创新性
第二章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工艺的优化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单因素试验优化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配方
        2.2.2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研制工艺正交试验设计
        2.2.3 总酸的测定
        2.2.4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2.2.5 感官评价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料液比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品质的影响
        2.3.2 不同白砂糖添加量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品质的影响
        2.3.3 不同pH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品质的影响
        2.3.4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研制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2.3.5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研制工艺验证试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稳定性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制备
        3.2.2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稳定性试验
        3.2.3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稳定性复配试验
        3.2.4 离心沉淀率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稳定剂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3.3.2 复配稳定剂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3.3.3 魔芋胶和琼脂在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中最优复配比例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超高压灭菌工艺的优化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的制备
        4.2.2 不同压力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
        4.2.3 不同装载量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
        4.2.4 不同保压时间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
        4.2.5 不同协同温度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
        4.2.6 超高压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处理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4.2.7 菌落总数的测定
        4.2.8 总酸的测定
        4.2.9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4.2.10 pH的测定
        4.2.11 离心沉淀率的测定
        4.2.1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压力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4.3.2 不同装载量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
        4.3.3 不同保压时间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4.3.4 不同协同温度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
        4.3.5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超高压杀菌条件优化
        4.3.6 超高压处理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最佳条件验证
        4.3.7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质量指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贮藏期间品质变化及货架期预测
    5.1 材料与仪器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加速货架期试验
        5.2.2 微生物的测定
        5.2.3 理化指标的测定
        5.2.4 离心沉淀率的测定
        5.2.5 感官评价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贮藏期间微生物指标的变化
        5.3.2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贮藏期间感官品质的变化
        5.3.3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贮藏期间总酸的变化
        5.3.4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
        5.3.5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贮藏期间pH的变化
        5.3.6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贮藏期间离心沉淀率的变化
    5.4 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货架期预测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石榴的营养与药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地石榴研究进展[J]. 任顺梅,谢学强,刘荣,王烨,谢明君,向红福,刘佳. 现代园艺, 2021(23)
  • [2]西双版纳傣族常用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J]. 尹翠云,俞静,唐德英,李海涛,李宜航,李光,刘世芳,李学兰,牟燕. 生物资源, 2021(04)
  • [3]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D]. 宋宁.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1)
  • [4]广西玉林市番石榴果实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 王正贤. 广西大学, 2021(12)
  • [5]新疆药食同源资源开发研究与前景展望[J]. 杨明翰,盛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13)
  • [6]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D]. 陈诺.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7]常用木本水果养生的文献研究[D]. 王婧萤.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D]. 邱涛. 西南医科大学, 2020
  • [9]徽州古村落树木文化特征研究[D]. 耿丽.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10]基于超高压技术对石榴-苹果复合果汁饮料工艺优化及其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研究[D]. 阿依帕夏·热合曼. 喀什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石榴的营养与药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