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奇的文化大革命

韦尔奇的文化大革命

一、韦尔奇的文化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成向东[1](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王伟[2](2020)在《通往全面发展之路 ——新型经济全球化构建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对全球市场扎根于国际体系的认识,本文首先论证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双重属性:在生产力层面,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要素、商品及服务的跨境流动,这是由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推动而形成,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全球化的发展具有内在必然性;在生产关系层面,经济全球化表现为影响和规范这种跨境流动的规则、国际秩序和社会结构,这是由主权国家之间的竞合状态以及一国内部的政治博弈结果所决定。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规则及秩序的供给需要适应经济要素的跨境流动水平,物质技术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规则的演变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意味着当规则、国际秩序以及社会结构与全球经济的现实发展相脱节时,便会阻碍经济要素的跨境流动,因而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全球化的双重属性为本文接下来分析前两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一轮经济全球化期间,两个敌对阵营之间的竞争性均势共同塑造了国际秩序,国际合作以牺牲小国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大国的理性自利。在丛林法则理念的影响下,第一轮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建立在殖民扩张基础上的、单向和被动的全球化,金本位制充当着核心保障机制,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全球市场逐渐形成了中心-外围式的分工体系。欧洲帝国主义作为全球化主要的政治结构,完全主导了后者的发展方向,作为结果,经济全球化表现为进程的高度不稳定以及利益分配结果的显着不对称。均势秩序在欧洲地区的成功反而埋下了经济全球化自我毁灭的种子。在对第二轮经济全球化的分析中,本文强调了规则及其构建的制度基础是全球化有别于一个世纪之前的最显着特征。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纷繁复杂的国际机制设计,塑造了一套基于安全联盟、相对开放的经济政策和多边合作体制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制度环境。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国际直接投资为载体的生产要素跨境合作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显着特征,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生产网络逐渐形成,发展中国家也第一次成功地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实现了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比较优势。本文认为正是一系列相互支持的国际制度安排为发展中国家主动参与全球化、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提供了一条规范化的路径。在随后分析当前全球化的发展困境时,本文确证了规则一方面充当着全球化发展的“自动稳定器”,另一方面却又是其不稳定的根源。规则的非中性带来了了国际层面上权利及收益分配的不平衡,再加上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能力的不足,导致后者长期被规锁在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这种不平衡还蔓延至一国内部,在新自由主义理念的影响下,缺乏完善社会保障的普通民众,暴露在国际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国外竞争的冲击中,各国国内财富差距普遍扩大,成为民粹主义兴起的经济根源。在发达国家内部,不平等借由全球性危机的爆发催生出了全球化的政治反应,民粹主义成为威胁经济全球化的首要因素。本文认为,持续的全球性危机弱化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合法性,全球化的发展困境提升了对新理念的诉求,因而推行以包容共赢全面发展为理念的新型经济全球化有助于缓解国际和国内层面的不平衡问题。文章对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指出全面发展在国际层面上表现为各国有良好的全球化参与路径,在国别层面上表现为市场开放的收益能均衡地惠及每一个阶层。同时,本文还探索了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构建路径,涉及加强国别层面的制度建设、完善区域层面的全球经济治理以及塑造全球层面的包容性国际秩序。此外,新理念的扩散需要推动者,而中国的崛起为自身承担更多的全球领导责任提供了经济基础。因此,本文在讨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构建过程中,还将关注如何将中国崛起的现实转化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随后的章节主要围绕着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构建路径展开。本文认为,推行以全面发展为理念的新型经济全球化,需要在国别层面上有针对性的加强南北国家的制度建设。对中国经济增长历程的实证分析表明,制度质量的提升可以增强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而先于制度变革的市场自由化会抑制长期经济增长前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不足,因而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本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程度及位次的提升,以规则的调节和完善为切入点,发挥本国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放宽市场准入并提升引资能力、提高贸易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加强法治和标准建设。而发达经济体则需要抑制民粹主义的经济根源,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以应对收入停滞,推动全球化的“入嵌”以缓和经济不平等,并调整政府和私营部门过于密切的关系。在区域层面上,本文认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还有赖于通过管理区域公共产品的供应水平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跨境公共劣品的泛滥增加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必要性,但由于全球公共产品的制度性供给困境,当前的经济治理体系在区域层面缺乏有效的覆盖,影响了管理全球化“不良后果”的成效。在丰富了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内涵后,本文认为,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是全球化的“中国叙事”中关键一环,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区域公共产品属性,中国应联合地区成员增加稀缺性区域公共产品的供应,整合过剩公共品,并推动全球层面的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全球层面上还需要塑造包容型国际秩序来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制度环境。考虑到全球化和国际秩序的发展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同步性,本文认为全球化的形成和深化依托于一种稳定的国际秩序基础,其发展特征及利益分配结果深受国际秩序的影响和约束。文章随后从理论层面上构建了国际秩序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机理。国际秩序的构成要素,国际规范、主导价值观以及国际制度安排,与有着扩张属性的资本以及技术革命结合在一起,刻画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征。当前“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式微带来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困境,中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推动国际秩序的包容性发展,构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秩序基础,塑造一个由包容的价值规范和开放多元的国际经济制度安排组成的无界的国际秩序。

孔熙然[3](2020)在《历史文化名城居民地方感特征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文中提出地方感描述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对所在地方的主观感受,包括心理、情感和功能等方面,是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为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但在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下,众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着“千城一面”的城市同质化、失去特色、商业化严重、文物建筑被拆迁等问题。本研究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和地方感理论进行研究,旨在发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居民地方感的情感联结所在,进而对提高居民地方感以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提出参考建议。沈阳作为国家第二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因此,本研究以沈阳市为调研地,应用SPSS25.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可靠性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均值比较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从地方感理论与历史文化熟悉度两个方面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居民地方感的构成维度,并调查分析了沈阳市居民的地方感影响因素。本研究将地方感分为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地方依恋三个维度,研究表明:(1)沈阳居民地方感在三个维度上均为积极正向的;(2)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行为特征下,沈阳居民地方感程度是存在显着性差异的;(3)不同的历史文化熟悉度,沈阳居民地方感程度也是存在显着性差异的,且历史文化熟悉度越高,地方感程度越强;(4)提高居民历史文化名城熟悉度可以提高居民地方感,进而有利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研究结果不仅得出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方感构成维度及影响因素,也为沈阳政府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不可移动文物,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合理化建议。

刘方喜[4](2019)在《文化奇点:人工智能革命的生产工艺学批判》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生产工艺学批判揭示,不断发展的现代科技锻造出越来越先进的自动化机器体系,释放出越来越发达的生产力,将使物质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越来越趋近于零,而剩余劳动时间及其创造的剩余价值将趋近于无限大;让剩余价值游离出物质生产而转移到文化生产中,精神生产力会获得大发展,必然王国和物质生产领域会越来越趋近于零,而自由王国和自由的精神生产疆域会趋于无限扩展,由此将引发文化奇点或自由奇点的来临;资本主义一方面为这种奇点来临创造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又是这种奇点真正来临有待克服的制度瓶颈。第一次机器动能自动化革命大大提高了物质生产力,但却对蓝领工人雇佣性体力劳动形成威胁;当今人工智能正在引发第二次机器智能自动化革命,精神生产力将得到大大提高,但却对白领工人雇佣性智力劳动形成威胁。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瓶颈、扬弃劳动的雇佣性,人工智能将成为精神生产力得以解放的手段,自由王国和自由的精神生产疆域将会无限扩展。在当今人工智能时代重构马克思文化生产工艺学批判,不仅有助于充分认识其文化思想的巨大丰富性,更全面认识其文化理论的完整体系,而且还具有多方面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胡亚梦[5](2019)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科建设研究(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文中提出19世纪中后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美国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一些有识之士开设寻求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研究型大学应运而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作为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其创建和发展对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其学科发展的路径,考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科的建设及其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影响,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双一流”建设提供借鉴。全文共分为7章。第1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内容。第2章介绍霍普金斯大学学科建设的背景,包括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办及美国大学学科建设的背景。第3章至第5章考察霍普金斯大学的学科建设情况。第3章霍普金斯大学科系建设的肇端考察数学系、自然科学系及语言学系的建立情况;第4章研究霍普金斯大学哲学系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并提出对人才选拔问题的看法;第5章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建设简要介绍了霍普金斯医院的创办和大学医学院的建设,对其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考察。第6章概括霍普金斯大学学科建设意义及其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影响。第7章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提出霍普金斯大学学科建设对我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启示。

过恒升,吴俊,叶冬青[6](2019)在《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创始人:威廉亨利·韦尔奇》文中研究表明威廉亨利·韦尔奇(William Henry·Welch,1850-1934)美国着名的病理学家、细菌学家和医学院管理者。他将欧洲精湛的实验技术、前沿的细菌学理论和创新的科研思维引入美国的医学领域,推动美国卫生改革,促进美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韦尔奇创立美国第一所公共卫生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世界公共卫生教育提供了蓝本。

王霞[7](2018)在《《幸运的吉姆》中的意识形态解读》文中指出为深入分析小说《幸运的吉姆》中体现的意识形态,依据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代表人物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阐述了小说《幸运的吉姆》中所体现的二战后英国社会生活中的一般意识形态。指出:小说中主要人物分别是当时几种主要意识形态的代表,而人物之间的冲突即为意识形态之战,具体体现为文化之战和阶级之战。进而指出战斗的结果是工业资本主义联合反文化代言人对抗精英文化,最后取得了胜利。

赵宣[8](2018)在《美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三所典型企业大学为例》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竞争是不同企业间竞争的主要方面,提高员工学习能力和素质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此,如何获得和培养优秀的员工和领导人才,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在这种趋势下,美国企业大学应运而生。经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成功的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在美国经济发展当中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样,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加剧了市场竞争,提高了企业对学习的需求,这对我国企业大学的兴起和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有限,我国企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积累,都存在短板,从而有相当占比的国内企业大学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对已发展成熟的美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取得成功的原因,以期为我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提供借鉴。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通过典型案例研究的形式,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及核心概念界定等。随后,详细介绍了美国企业大学的发展历程、发展原因和发展相关理论基础,为后文美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分析做好理论准备。第二,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论文依靠第一手资料,根据企业大学人才培养的对象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内容不同,将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以提升领导力为宗旨的对内式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技能提高为宗旨的半开放式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及以管理水平提高为宗旨的对外式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三种类型。同时,选取GE韦尔奇领导力发展中心、摩托罗拉大学和惠普商学院,作为三类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代表,分别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力量、评估体系五方面,阐释各自的特点和异同。最后,在总结美国企业大学才培养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针对现存问题,指出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企业高层管理者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内部教师的培养制度等建议,从而改变现有局面,创建具有我国特色的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虞娅娜[9](2017)在《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独立、开放、自由”精神的直接产物,是大学课堂教育的社会延展,它对于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大学生知识技能、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是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千姿百态、内容丰富多彩,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锻炼自我能力、发挥自我个性、完善自我品格的有效“学习场”,还是大学生参与社团实践,培养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心理抗压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最佳“实践场”,更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公民素养的最佳“育人场”,高校学生社团最大的意义价值就在于其培养人这一隐性育人功能。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的数量产生了质的飞跃,继而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和规模也随之激增扩张,这种跨越式发展给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少高校由于盲目扩充学生社团数量,而忽视了学生社团质量,导致问题频出,严重制约了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层出不穷,社团活动日益扩张,高校如何在新形势下积极应对,调整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使学生社团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真正发挥其育人作用是当前所有高校亟待研究及解决的问题。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学生社团在美国大学里占据着重大地位,学生社团数量不计其数,类型五花八门,社团活动几乎覆盖到了所有学生,学生社团成为美国大学生扩大交际圈、锻炼能力、社会实践的不二选择。美国大批政界精英、社会精英都在高校参与过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美国大学生活中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部分。美国高校学生社团为何如此兴兴向荣、蓬勃发展?其学生社团是如何有效运行的?有哪些是值得借鉴得?又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主要聚焦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运行机制”,从历史纵向维度、现实横向维度、未来发展维度三个不同研究维度,按照“历史——实然——应然”的逻辑分析框架,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目前现状、未来走向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论文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视为动态开放的复杂组织系统,基于自组织理论,从“他组织视角、自组织视角、序参量视角”三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分层细化为“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及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三个研究向度,以大量的文献资料、案例数据及实证研究资料为基石,按照静态工具性价值到动态意义性价值的双向逻辑思维,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进行深入系统的对比研究,揭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特点及异同,对造成这种异同的缘由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提出合理建议,使高校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其锻炼人、培养人的育人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的成长成才。论文第一章概述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主要对研究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进行简要的阐述。第二章主要对高校学生社团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阐述。首先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概念厘定,阐释高校学生社团的基本要素及内涵,并对高校学生社团特点、功能及作用进行详细论述,对高校学生社团深入把握。其次对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概念本质进行详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论文第三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维度梳理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脉络并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起源及发展的历史比较研究,归纳凝练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从历史纵向维度厘清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发展脉络,并通过历史对比研究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从现实横向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依据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分别从“他组织视角、自组织视角、序参量视角”三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组织行为、活动开展”进行深入对比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揭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组织行为、活动开展的特点及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原因。第四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的他组织属性出发,从“他组织视角”聚焦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管理机构、管理目标、管理范畴、管理过程、管理活动等维度的综合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特点及异同。第五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的自组织属性出发,从“自组织视角”来深入研究中美高校的组织行为,主要研究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一个自组织的具体组织行为,基于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从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决策、组织沟通、组织激励等研究维度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特点及异同。第六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序参量视角”,聚焦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最为重要的研究向度——社团活动开展,通过文献研究及实证研究,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活动类型、活动内容、学生参与、活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着重通过实证研究的聚类分析,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中的“序参量”进行实证研究,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更好地开展活动提供科学的实证建议。论文第七章从未来发展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基于论文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对比研究,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第八章为论文结论部分,基于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三个研究维度三个研究向度的实证研究、对比研究及价值判断,分别从历史纵向维度、现实横向维度、未来发展维度三个研究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以及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结论性的阐述,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深入思考。最后,论文分析探讨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后续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陈有勇[10](2016)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转型研究》文中提出今天,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无论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必须进行组织的转型。本文就是探讨在互联网时代,组织分别需要从产品创新、营销方式、组织结构、学习方式和领导模式这五个方面进行转型。同时,组织转型能够进一步消除劳动异化,促使员工获得自由全面发展。企业在组织转型中形成自组织,自组织是通往共产主义的组织发展阶段。第一章论述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转型大势。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全世界人们的生存方式,互联网的连接本质满足了人们联系彼此的需求。但在互联网时代依然存在着劳动异化的现象,而人们希望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能解决今天依然存在的劳动异化的问题。互联网发展有着自身的三个定律,那就是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和麦特卡尔夫定律。而且大数据成为企业组织的发展战略,成为3D智能制造的基础。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经历了模仿、本土化和全球化竞争的三个阶段,面对互联网科技的冲击,他们在主动转型升级。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给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O2O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模式成为众多企业转型的方向。相比而言,而传统的实体企业反映相对较慢,甚至出现了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时代博弈,代表传统企业的王健林、董明珠分别和代表互联网企业的马云、雷军公开打赌。事实上,他们的赌约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他们都在进行O2O的转型。第二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创新方式的转型。近年来,有两种产品创新理论非常流行,一是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其代表作《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提出的“破坏性创新”,二是彼得·蒂尔在其代表作《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一书中提出的“从0到1的创新”。而这两种产品创新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弊病,尤其不适合当前中国企业的产品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为可行的产品创新分为两种:“自杀式创新”和微创新。“自杀式创新”是指企业研发取代现有产品的创新,然后迅速推往市场。这往往需要企业能够另外建立研发团队,来研究颠覆自己现有产品的创新方式。腾讯公司在移动互联网到来之际,分别让手机QQ团队和张小龙团队研究针对手机专用的社交软件,如此才成就了今天的微信。当然,自杀式创新也有风险。自杀式创新需要领导者和研发团队的勇气和智慧。微创新是指企业持之以恒地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一点一滴地改进,从而使产品的品质不断提高。微创新需要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行精益生产,把用户当成朋友来对待。微创新的产品要有崇尚用户体验的简约哲学,站在用户的角度改善产品。还要注重产品的服务,让用户在优质的服务中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创新就是要在换位思考中把握好用户的人性需求。第三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方式的转型。互联网时代催生的新的营销方式有三种:一是大数据战略下的精准化营销,二是自媒体发育下的粉丝式营销;三是免费营销策略。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偏重感性把握,更强调整体性和比附性,而缺少精准化的思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我们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要能进行精准化地营销。精准化营销需要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利用,在挖掘这些数据时我们往往只需要关注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不需要纠结于原因。互联网时代的第二种营销方式是粉丝营销,伴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消费者在商业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而且这种话语权正在从名人向民众扩展,消费者可以集体发声。而且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和服务营销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企业能拥有大量忠诚用户的粉丝就能占有巨大的市场。这就需要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社区论坛,有自己的微信微博,充分尊重用户的感受。组织还要善于应用免费策略进行营销,在使用免费策略之前要明确组织的盈利模式。互联网时代的产品营销要有互联网思维,那就是大数据思维、用户思维和免费思维。第四章论述互联网时代组织结构的平台化转型。传统的组织结构一般是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科层制曾对于组织效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依然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但科层制的弊病也日益凸显出来,主要体现在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上。互联网时代,组织结构需要进行平台化转型,这种转型包括两个方面:组织内部平台化转型和组织外部的平台化转型。组织内部平台化转型主要是把企业变成一个又一个的创新创业平台。组织的外部平台化是指大型组织打造互利共赢的生态圈,形成产业链的竞争优势,组织甚至进行跨界竞争,中国互联网企业三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在进行组织的大规模跨界整合。组织结构平台化转型就是要把组织打造成一个促使员工自由全面发展的平台。第五章论述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学习转型。学习是一个组织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学习型组织理论就是探讨组织学习的问题。学习型组织理论发源于美国,并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很大的发展。组织学习理论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和反思精神,中国有这种问题导向的组织学习传统。组织学习常常要通过会议展开,这就需要克服组织学习中的“面具效应”而开展“裸面学习”,孔门的组织学习是“裸面学习”的典型。现代的企业组织要能在内部开问题研讨会,发现组织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还要善于开发布会,让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自己、信赖自己。组织学习的重点是把组织的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学徒制和班组制能有效地传承组织知识,而建立各种各样学习型小组是现代组织学习的重要形式。作为传统组织的代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建立了很多学习型小组,有效地推动了组织学习。依靠学习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企业只有要变成学习型组织才能引领时代的潮流。第六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领导者领导方式的转变。在前面的每一个方面的转型升级都需要领导者发挥重要作用。领导者首先就是要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要善于任用人才,尊重人才的个性和才能,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做好人才的激励工作,不仅要建立领导主导的激励方式,还要让员工相互激励。领导者的另一个职能就是制定战略和目标管理。在组织的转型升级中,领导者要承担起给组织廋身的重任,并引导组织战略的制定方式由人为战略向自发战略转变。领导者要防止组织出现目标偏移的情况,保证组织运行在健康的轨道上。中文在线的回购之路和人人网的式微体现了领导者在目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领导者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形成强大的领导魅力。组织领导者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企业成为承担所有组织成员愿景的平台。第七章是探讨组织转型中可能出现的挫败,以及未来组织的展望。组织转型可能遭遇墨菲定律,组织转型不能盲从,而需要预防转型风险,坚守优秀传统价值。组织还要有面向未来的思维和行动,长远地制定发展战略。正在发育成长的组织形态是自组织,自组织强调组织成员的自我管理,是通向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性的组织形态。自组织是智慧人的联合体,现在引领互联网风潮的智慧人是极客、创客和威客。本文所探讨的的是,处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面向共产主义的组织转型之路。在转型中要进一步消除劳动异化,最大限度发挥组织成员的潜能,实现劳动自由。而且要创造出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增进整个社会的福祉。

二、韦尔奇的文化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韦尔奇的文化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一、人民性
        二、实践性
        三、发展性
        四、包容性
        五、正义性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2)通往全面发展之路 ——新型经济全球化构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的徘徊
        1.1.2 有关中国崛起的叙事
    1.2 选题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经济全球化研究的兴起
        1.3.2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本质
        1.3.3 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
        1.3.4 综述小结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1.4.1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图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权力导向的第一轮经济全球化
    2.1 欧洲新帝国主义主导下的均势秩序
        2.1.1 欧洲的主导地位
        2.1.2 同盟均势下的帝国主义决策机制
        2.1.3 作为经济竞争副产品的新帝国主义
        2.1.4 丛林法则理念推动下的殖民活动
    2.2 新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全球化
        2.2.1 首个完整的全球性世界
        2.2.2 作为保障机制的金本位制
        2.2.3 中心-外围式的分工体系
        2.2.4 贸易保护升级下的经济全球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规则导向的第二轮经济全球化
    3.1 美式霸权主导下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3.1.1 欧洲的衰落以及美国的崛起
        3.1.2 构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3.1.3 战后国际经济合作的霸权属性
    3.2 20世纪80年代前的世界经济
    3.3 规则导向下的经济全球化
        3.3.1 贸易自由化与全球市场的延伸
        3.3.2 生产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崛起
        3.3.3 金融国际化与资本市场的形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推行以全面发展为导向的新型经济全球化
    4.1 两轮经济全球化的比较分析
    4.2 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困境
        4.2.1 非中性规则的变现途径
        4.2.2 非中性规则的后果
    4.3 经济全球化的国内困境
        4.3.1 全球化的“脱嵌”与民粹主义的兴起
        4.3.2 民粹主义的经济根源
    4.4 推行以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全球化
    4.5 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建设路径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度质量与贸易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
    5.1 贸易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
        5.1.1 制度质量与现代经济增长
        5.1.2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关系中的制度质量
    5.2 实证研究分析
        5.2.1 实证研究思路
        5.2.2 静态面板模型设定
        5.2.3 变量选择与说明
        5.2.4 主要变量描述性分析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3.1 模型数据相关检验
        5.3.2 基准回归结果与分析
        5.3.3 交互效应分析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制度视角下的国别参与路径研究
    6.1 制度建设的复杂性和规则的先导地位
    6.2 南北国家制度需求的差异性
    6.3 促进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
        6.3.1 发挥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
        6.3.2 放宽市场准入
        6.3.3 提高贸易基础设施水平
        6.3.4 加强法治和标准建设
    6.4 推动发达国家内部改革
        6.4.1 增加就业机会以应对收入停滞
        6.4.2 推动全球化“入嵌”以缓和经济不平等
        6.4.3 调整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区域公共产品视角下的全球经济治理
    7.1 超越国界的公共产品理论
        7.1.1 全球化过程中公共产品内涵的外延
        7.1.2 国际秩序的构建与全球公共产品理论发展
    7.2 伴随着地区主义兴起的区域公共产品理论
        7.2.1 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发展
        7.2.2 区域与全球公共产品的关系
    7.3 公共产品理论视角下的全球经济治理
        7.3.1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发展路径
        7.3.2 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
        7.3.3 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7.4 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
        7.4.1 “一带一路”倡议的区域公共产品属性
        7.4.2 增加稀缺性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
        7.4.3 整合过剩的公共产品
        7.4.4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国际定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国际秩序视角下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8.1 新帝国主义均势秩序和第一轮经济全球化
    8.2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及其导向下的经济全球化
    8.3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秩序的互动
        8.3.1 国际秩序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机理
        8.3.2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秩序有反作用
    8.4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困境
        8.4.1 主导价值观的合法性开始弱化
        8.4.2 西方阵营内部的危机
    8.5 塑造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秩序基础
        8.5.1 无界的国际秩序
        8.5.2 包容的价值规范
        8.5.3 开放多元的国际经济制度安排
    8.6 本章小结与中国的国际秩序观
第9章 结论与启示
    9.1 本文主要结论
    9.2 新型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叙事”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历史文化名城居民地方感特征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 1 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 2 章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地方理论
        2.1.2 熟悉度
    2.2 地方感研究综述
        2.2.1 地方感的概念
        2.2.2 地方感的维度
        2.2.3 地方感的影响因素
        2.2.4 地方感的研究对象
    2.3 本章小结
第 3 章研究区概况及特征
    3.1 城邑文明
    3.2 宗教与民俗
        3.2.1 宗教
        3.2.2 习俗
    3.3 文化
    3.4 本章小结
第 4 章研究设计与问卷形成
    4.1 4问卷设计
        4.1.1 问卷设计思路
        4.1.2 问卷预处理
    4.2 数据收集
    4.3 分析方法
        4.3.1 信度
        4.3.2 效度
    4.4 样本描述性统计
        4.4.1 被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
        4.4.2 被调查者的不同居民行为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 5 章沈阳居民地方感实证分析
    5.1 沈阳居民地方感总体特征
        5.1.1 不同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地方感得分差异
        5.1.2 居民不同行为特征的地方感得分差异
        5.1.3 不同历史文化熟悉度的居民地方差异
    5.2 沈阳居民地方感分维度特征
        5.2.1 地方认同维度
        5.2.1.1 人口统计学特征下地方认同维度地方感
        5.2.1.2 居民行为特征下地方认同维度地方感
        5.2.1.3 历史文化熟悉度下地方认同维度地方感
        5.2.2 地方依赖维度
        5.2.2.1 人口统计学特征下地方依赖维度地方感
        5.2.2.2 居民行为特征下地方依赖维度地方感
        5.2.2.3 历史文化熟悉度下地方依赖维度地方感
        5.2.3 地方依恋维度
        5.2.3.1 人口统计学特征下地方依恋维度地方感
        5.2.3.2 居民行为特征下地方依恋维度地方感
        5.2.3.3 历史文化熟悉度下地方依恋维度地方感
    5.3 沈阳居民地方感差异原因分析
        5.3.1 不同人口统计学下地方感差异原因分析
        5.3.2 不同居民行为特征下地方感差异原因分析
        5.3.3 不同历史文化熟悉度地方感差异原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 6 章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加强沈阳市历史、文化宣传
        6.2.2 增强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6.2.3 发展特色文化街区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一 调查问卷
        一、 请根据您的感受,用“√”表达您的意见
        二、 请用“√”表达您对表中各问项的了解程度
        三、 您的基本资料,请用“√”选取(请您完整填写)
    附录 二 沈阳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附录 三 沈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附录 四 沈阳中华老字号名录
致谢

(4)文化奇点:人工智能革命的生产工艺学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工智能革命的分析框架:何种“奇点”?如何来临?
二、现代机器自动化的两次革命及其对文化生产的影响
三、文化生产工艺学批判: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文化理论体系的重构

(5)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科建设研究(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选题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霍普金斯大学学科建设的背景
    2.1 美国高等教育的传统
    2.2 美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与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办
    2.3 美国大学学科的建设
3 霍普金斯大学科系建设的肇端
    3.1 数学系
    3.2 自然科学系
    3.3 语言学系
4 霍普金斯大学哲学系的建设
    4.1 哲学史
    4.2 逻辑学
    4.3 从心理学到心理系
    4.4 人才选拔的真相
5 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建设
    5.1 霍普金斯医院
    5.2 比林斯与韦尔奇
    5.3 医学院的建设
6 霍普金斯大学学科建设的意义与影响
    6.1 霍普金斯大学学科建设的成就及意义
    6.2 霍普金斯大学学科建设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影响
7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6)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创始人:威廉亨利·韦尔奇(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疾病控制新思想的倡导者
2开拓美国公共卫生教育

(7)《幸运的吉姆》中的意识形态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金斯利·艾米斯和他的小说《幸运的吉姆》
2 英国“福利”时期的意识形态
3 社会意识形态在《幸运的吉姆》中的体现
    3.1 韦尔奇———“精英文化”的代表
    3.2 贝尔特朗———正在腐败的“精英文化”的代表
    3.3 吉姆———“反文化”的代表
    3.4 戈尔阿夸特———工商业新贵的代表
4《幸运的吉姆》中的意识形态之战
    4.1 吉姆和韦尔奇父子之战———文化之战
    4.2 吉姆、戈尔阿夸特和韦尔奇父子之战———阶级之战
    4.3 战斗的结果
5 结语

(8)美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三所典型企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源起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企业大学
        二、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企业大学当前研究特点与不足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美国企业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美国企业大学的发展历程
        一、美国企业大学的形成
        二、美国企业大学的发展
        三、企业大学在美国兴起的原因
    第二节 美国企业大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
        三、服务创新理论
第三章 美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及类型
    第一节 美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一、培养目标——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导向性要素
        二、课程体系——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性要素
        三、教学方式——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凭借性要素
        四、师资力量——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性要素
        五、评估体系——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与调节性要素
    第二节 美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类型
        一、以领导力提升为宗旨的对内式人才培养模式
        二、以技能提高为宗旨的半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以管理水平提高为宗旨的对外式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章 美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
    第一节 以领导力提升为宗旨的对内式人才培养模式:GE韦尔奇领导力发展中心
        一、GE韦尔奇领导力发展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二、以领导力提升为宗旨的对内式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
    第二节 以技能提高为宗旨的半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摩托罗拉大学
        一、摩托罗拉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二、以技能提高为宗旨的半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
    第三节 以管理水平提高为宗旨的对外式人才培养模式:惠普商学院
        一、惠普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二、以管理水平提高为宗旨的对外式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
    第四节 不同类型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第五章 美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企业大学的启示
    第一节 美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
        一、清晰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层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三、独具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
        四、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
        五、以内为主,以外为辅的师资力量
        六、重视过程监督与学习效果的评估体系
    第二节 对我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启示
        一、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相结合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三、完善师资体系,加强内部教师的培养
        四、优化企业大学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
        五、完善评估体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内容的聚焦性
        二、研究方法的实证性
        三、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四、研究结论的实用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校学生社团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界定
        一、社团
        二、学生社团
        三、高校学生社团
    第二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内涵及功能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
        三、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
    第三节 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
        一、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及本质
        二、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自组织理论视角研究
        四、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第一节 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一、中国学生社团的孕育
        二、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缘起与繁荣
        三、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曲折发展
        四、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新世纪的大发展
    第二节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一、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缘起及初步发展(1636年至1860年)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繁荣发展(1860年至1945年)
        三、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全面发展(1945年至1999年)
        四、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新发展(2000年至今)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比较及启示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缘起的“共生”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发展的“异途”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未来的“共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
        一、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
        三、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研究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比较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构的比较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及管理目标的比较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范畴及管理过程的比较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异同及启示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共性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差异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不同管理策略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
        一、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研究
        二、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研究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结构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决策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沟通
        四、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激励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特点及异同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特点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共同点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不同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一、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意蕴
        三、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研究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比较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比较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类型及内容的比较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参与比较
        四、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效果比较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
        二、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聚类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三、美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主要结论及建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问题及优化
    第一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思考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思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美国布鲁克海文大学(BROOKHAVEN COLLEGE)社团管理规定
    附录2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调研问卷
后记

(10)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概述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呼唤企业组织转型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的开启
        一、互联网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
        二、劳动异化与智能制造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新的发展理念
        一、互联网发展的三定律
        二、大数据成为组织的发展战略
    第三节 实体与虚拟的竞合
        一、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 3C历程
        二、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时代博弈
    小结:正视时代大势的力量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创新方式转型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创新思潮
        一、破坏性创新
        二、从0到 1 的创新
    第二节 自杀式创新
        一、自杀式创新是一种“自我扬弃”
        二、自杀式创新的风险把控
    第三节 微创新
        一、工匠精神的哲学解读
        二、崇尚用户体验的简约哲学
    小结:在换位思考中把握用户的人性需求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方式转型
    第一节 大数据战略下的精准化营销
        一、中国人需要有精准化的数据思维
        二、把握大数据的精准化特性
    第二节 自媒体发育下的粉丝式营销
        一、网络话语权从名人到民众的扩展
        二、建构信任网络的粉丝式营销
    第三节 免费营销策略
        一、互联网精神孕育的免费策略
        二、免费的实质是收支的分离
    小结:把握好营销中的互联网思维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平台化转型
    第一节 科层制的发展及其弊病
        一、科层制理论发展简史
        二、科层制的两大弊病
    第二节 组织内部平台化转型
        一、企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
        二、变革组织的内部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组织的外部平台化转型
        一、BAT的平台化生态圈战略
        二、互联网时代的组织跨界整合
    小结:让企业成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学习转型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哲学诠释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兴起
        二、组织学习的问题意识与反思精神
    第二节 裸面学习与组织会议
        一、裸面学习
        二、问题研讨会与产品发布会
    第三节 把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
        一、学徒制与班组制
        二、共享知识的研讨小组
    小结: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第六章 互联网时代的领导方式转型
    第一节 重估人的价值
        一、凝聚组织领导团队的力量
        二、重视人才的才能和个性
        三、满足组织成员的多层次需求
    第二节 转型中的战略制定与目标管理
        一、组织瘦身与人为战略
        二、领导者的目标管理
    第三节 领导者的自我管理
        一、领导方式的道与术
        二、领导者的定力与担当
    小结: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第七章 谨慎转型与遇见未来
    第一节 组织转型中取舍与坚守
        一、“墨菲定律”与价值坚守
        二、不确定性原理与未来思维
    第二节 迈向共产主义的自组织
        一、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二、自组织正在形成
    第三节 智慧人联合体
        一、极客:崇尚科技美学
        二、创客:网聚创新力量
        三、威客:让知识增值
    小结:在智能化生存中实现劳动自由
结语:面向共产主义的组织转型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韦尔奇的文化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2]通往全面发展之路 ——新型经济全球化构建路径研究[D]. 王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3]历史文化名城居民地方感特征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D]. 孔熙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文化奇点:人工智能革命的生产工艺学批判[J]. 刘方喜. 东南学术, 2019(05)
  • [5]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科建设研究(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D]. 胡亚梦. 浙江大学, 2019(05)
  • [6]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创始人:威廉亨利·韦尔奇[J]. 过恒升,吴俊,叶冬青.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9(01)
  • [7]《幸运的吉姆》中的意识形态解读[J]. 王霞. 宿州学院学报, 2018(09)
  • [8]美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三所典型企业大学为例[D]. 赵宣. 天津大学, 2018(04)
  • [9]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 虞娅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10]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转型研究[D]. 陈有勇.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标签:;  ;  ;  ;  ;  

韦尔奇的文化大革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