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境在英语词义中的作用

论语境在英语词义中的作用

一、论英语中上下文在确定词义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罗薇[1](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认为《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张良[2](2021)在《基于领域优先选择策略的词义消歧研究》文中提出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歧义性,这给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带来了困难。作为在词语级别消除语言歧义性的方法,词义消歧旨在根据多义词所处的上下文环境来确定其词义。解决词义消歧问题对于机器翻译和内容分析等上层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词义消歧技术通常针对生活中的通用文本,需要利用上下文知识和构建消歧模型实现消歧。特定领域文本的词义消歧还面临着领域适应性问题,现有的词义消歧研究工作并未对领域知识的挖掘和利用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面向特定领域的词义消歧研究的兴起,如何充分挖掘并利用领域知识改善词义消歧方法的性能,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力求以领域知识的挖掘和利用为突破口,寻找提高词义消歧性能的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针对目前消歧算法提取的领域关联词质量不高导致消歧召回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对数似然比的词义消歧方法PPRank-LLRF(LogLikelihood Ratio and word Frequency,LLRF)。融合对数似然比与词频结合的方法,提取与目标领域相关度更高的关联词,并引入图模型,通过Personalized PageRank算法判定歧义词的词义。使用Koeling数据集测试词义消歧方法的性能,和改进前方法相比,Sports领域的消歧召回率提高了 1.81%,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2.针对现有的领域消歧中的语义理解方法对领域判定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领域优先选择策略的语义理解方法(Field Preference Strategy,FPS)。综合考虑词义领域和文档领域信息,判定歧义句的真实领域,并选择相应的消歧上下文构建图模型来表示语义。使用Koeling数据集测试词义消歧方法的性能,与改进前方法相比,在Sports和Finance领域数据集上召回率分别提高了 0.11%和0.31%,验证了领域优先选择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针对通用文本中领域知识利用不足的问题,对FPS算法进行领域泛化,提出一种改进的领域优先选择策略(Improved Field preference strategy,IFPS),并引入扩展的领域知识,以适应通用文本词义消歧任务。使用Koeling数据集中的BNC实例测试词义消歧方法的性能,与改进前方法相比,词义消歧的召回率提高了 0.11%,验证了 IFPS方法的有效性。

郭丹丹[3](2021)在《Spontaneous Pla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Chapter 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翻译实践报告选自英语语言与应用语言学的讲师David Hann所着Spontaneous Pla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语言课堂的自发性游戏》的第二章,其主要介绍了幽默语言游戏在第二语言课堂上的重要性。译者翻译此文本希望为国内教育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和二语学习者提供一些新观点和新思路。该文本信息量大、专业性强、逻辑严密。在翻译实践报告案例分析中,译者结合以上文本特点以及在词汇、句子和语篇衔接三方面遇到的难点,分析并总结出词性转换法、倒译法、语态转换法等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希望本次翻译实践能够补充教育学文本翻译实践,丰富该领域的翻译实践成果,为翻译该领域文本的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丁泉秀[4](2021)在《Lessons from the Virtual Classroom(Chapter1-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践报告以教育学着作《虚拟课堂教学之鉴》第一章和第二章为翻译文本。该文本分析了21世纪线上教学的现状,并总结了线上教学中教师将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为未来线上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建设性意见。笔者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经典和前沿文献,并制定了合理的实施计划。在案例分析部分,笔者总结了词语、句子和语篇衔接三个方面的翻译策略。从词语层面探讨了词义引申法、词类转译法和增词法;句子层面,分析了内嵌法、切分法和重组法;语篇衔接层面,主要采用指称重构法、替代法和词汇衔接法三种方法。本次翻译实践为教育类文本的翻译积累了素材和经验,有助于为后续此类文本翻译提供借鉴。

吴亚军[5](2021)在《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对语词概念的反身性认识及语义探究成为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模态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的新进展,与语言学也密切相关。本文以汉语典型模态词的语义本体为探讨对象,通过哲学问题分析廓清并归纳各类模态词的内容实质及本体特征。分类描写基础上,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进行量化和质性描写。层次维度上,同一语义范畴内模态词的语义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属性。模态词是传达模态的主要语言手段,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对汉语模态逻辑、语用调节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当前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尚不系统。模态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动态演化特性使得该类词特别重要,却又特别让人困惑。综述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别或某一语义域内模态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多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刻画其模态语义特征,鲜有研究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上升到语用层面以实现模态逻辑和模态自然语言的互动互补。汉语模态系统的次级范畴以松散的方式勾连共现,各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并不一致。同时,模态还面临信念与辩护之间的融贯、理由与认识判断之间的蕴涵、道义连贯、罗斯困惑以及预设失灵等诸多哲学难题,无法通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达成一致认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新描写主义思潮强调语言的语义描写,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是阐明模态逻辑语义进而澄明上述哲学难题的可能出路。鉴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规范语用学理论,基于自然语言语料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语义要素、逻辑语义结构和模态源等成分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聚焦汉语模态词的分类描写、分层描写和特征描写以实现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刻画。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问题:(1)根据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性质,汉语模态系统包括哪些模态语义范畴?每一模态语义范畴内所包括的典型模态词又有哪些?(2)基于自然语例分析,每一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特征是什么?(3)面对单义观和多义观的争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汉语模态词的意义?分类描写发现,完整汉语模态系统包括五个模态语义范畴,分别为真势模态、认识模态、道义模态、动力模态和评价模态。除公认的认识模态和道义模态外,本文论证并确立了汉语中真势、动力和评价模态的语义范畴地位。这三种模态和认识、道义模态共同构成了严密的语义自然类。真势、认识和评价模态是对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道义模态兼具说话者导向和情景导向,其语义辖域处于屈折层。动力模态受主语意识节制,其语义辖域则处于词汇层。分层描写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模态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或命题成真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其确定性程度不是“是”或者“不是”,而是体现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统(0~1)。依据模态词的词频和三元划分框架,本文认定的典型汉语模态词包括“必然”“偶然”“可能1”“一定”“应该”“可能2”“必须”“应当”“可以”“要”“能”“会”“敢”“果然”“竟然”“幸亏”“偏偏”和“配”等共计18个。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内容及语义结构特征等维度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特征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真势模态语义域内,真势模态词是对基本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必然”的语义指向说话者,属命题外成分,充当句子副词。其语义结构包括行为主体的判定前提条件(A),行为主体对命题为真的确定性判断(B),和命题引发的后续结果(C)等三个语义成分。其中,语义成分B是“必然”语义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最常见的“必然”语义结构是“A+B”(58.82%),表明依据在前而确定性判定在后的语义结构最常见。“可能”的语义中预设了说话者在说话当时并不知道命题的真值,基本命题的真值为真或为假,“可能1”的语义内涵体现为两者的强合取,即(?)。“偶然”的语义中编码有时间变元。现在和过去语境中,“偶然”的语义体现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和逻辑上可能不发生的合取;将来语境中,“偶然”的语义本体则为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与意外的合取。第二,认识模态传达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观点或态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结构中包括证据成分或认识成分,是说话者借以形成主观认识的条件。“一定”侧重证据义,其语义中的证据成分是基于推理产生的间接证据,认识成分则是对证据的主观评估则具有私有性质。“应该”也侧重证据义,多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作用于命题真值。现在和将来语境中,“应该”暗含说话者期待,过去时语境中则隐含对命题的否定。“可能2”侧重认识成分而非证据成分,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推测和估计,其语义确定性非常低,隐含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否定。“可能2”的语义指向将来,不能出现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语境中。第三,道义模态是说话者依据道义规则使得命题成真的观点或态度,具有施动属性。道义规则是道义模态词的核心语义成分,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产生的规范强制力介于义务性和授权性。“必须”的客观道义源多于内在主观道义源,语义色彩偏客观。“必须”多出现于未然态语境中(96%),72%的用例表达规范义或准规范义,传达说话者的企望义,具有显着规范功能,引申为祈使用法。“应当”以规范义和准规范义用法为主(75.13%),表建议或忠告语气。当说话者为施动对象时,“应当”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承诺。“可以”的语义结构中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87.10%的语例表达说话者的授权性规范其强制力趋于零;而12.90%的用例表达法律或机构对机构或个体的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动力模态关乎主语-参与者对事件成真的能力或意愿,是说话者对主语-参与者自身特性使得事件为真的可能性判断。“要”的动力模态用法包括表意愿的“想、希望”和表意志的“欲求”,传达主语对自身施加正向的力。“能”的核心语义是具备使某事成真的条件,有表能力和表意愿两种用法。表能力义时又可划分为生理能力或心智能力,具有低稳定性和非持久性。此外,“能”不能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与着、了、过连用。“会”表能力用法最为突出(98.11%),其核心语义是懂得怎么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会”的物性用法(1.89%)指“能力义”是由事物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会”的共存限制分析发现,该词不具备时间指向性。“敢”主要出现在否定语境中(81.37%),其语义具有非断言性,受话者或相关行为主体在意识层面经验到风险或危险,相关行为或事件没有被执行或实现的可能性。第五,评价模态是行为主体基于预设对已知命题的主观评估。“果然”的核心语义是主体对所述命题的主观料定,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料、期待相一致,传达意料之中的语气。“果然”的关系类别有五种:解说关系(71.05%);因果关系(17.54%);承接关系(8.77%);条件关系(1.75%)和转折关系(0.88%)。“果然”的语义特征包括[+预设]、[+结果]和[+料定]。“竟然”的核心语义是反预期,表达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间的语义不兼容(66.32%)或同一事件中事态之间存在反差(33.68%),其语义特征包括[-常理]、[+结果]。“幸亏”的语义结构包括基础小句、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其中,82.05%的语例中基础小句表原因,17.95%的基础小句表条件。其中,基础小句表原因或条件,前提小句不利,结果小句却正面的占比最大(84.62%)。但也存在前提小句有利或无法判定,结果小句不利的情况。“偏偏”的前后相邻命题间语义关系分析发现其核心语义表偏离(77.05%),此外还可表增益(占21.86%)和范围义(占1.09%)。表偏离义时,57.39%的“偏偏”语例中后续命题偏离“希望”,表遗憾语气;42.61%的语例偏离“预期”,表吃惊、惊讶语气。“配”后接“V+N”结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表达模糊义、准规则义或推测义。词语搭配分析表明,“配”的语义色彩为中性偏积极。本文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类别、分层和特征三个维度展开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意义。实践上,深化了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理解,为对外汉语教学、言语交际和汉语模态逻辑提供有益启示。理论上,通过探索模态词的语用/语义界面互动,文本论证了多维度描写对词义中弱规范性的外显作用,夯实了新描写主义的理论根基。方法论上,多层次的词义精细描写是解决语言哲学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模态词的语义演化和复杂语境意味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待学者们通力合作,推动汉语模态逻辑更加系统与全面。

刘玉环[6](2021)在《Monitoring Educational Equity(Chapter 3-4)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篇翻译实践报告选取了教育类研究报告—《教育公平监测报告》(Monitoring Educational Equity)中的第三章和第四章作为翻译材料。通过分析,该文本行文严谨、语言风格正式,因此本文以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选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首先,针对频繁出现的抽象名词,采用了词性转换,增译,抽象名词具体化等三种主要方法;其次,针对大量出现的三种复合句,提出了重组、切分、合译等解决方案;最后对语篇衔接中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探究。总之,本报告的基本翻译原则就是在力求准确忠实的传递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尽量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希望本文针对信息文本的翻译方法可以给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借鉴,同时为国内相关教育公平政策的建立提供参考。

刘萍[7](2019)在《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对比研究 ——局部语法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学习词典释义的简明性、准确性、以及充分性关乎学习者语言习得尤其是词汇习得的成效。相对于主流英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更具简明性、充分性和准确性(于屏方、杜家利,2010),我国目前出版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在释义环节体现出相当浓厚的‘内汉’痕迹,很多词项的释义基本上是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基础上替换个别词语,或换一种表述方式”(蔡永强,2018:60)。因此,对编纂水平相对较高的英语学习词典的释义进行深入探究,并将之与汉语学习词典释义进行对比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局部语法(local grammars)是一种对特定语言型式或用法的语言特征进行描述的语法(Cheng,2012:215),可以对某一特定意义/功能或现象进行更加系统、综合的描述,对语言的描述更加有效,在描述子语言(sublanguages)方面的价值已得到证实。从功能分析的角度来讲,释义中词语序列所实现的功能并非属于语言系统宏观层面的一般功能,而是与释义子语言紧密关联的局部功能。因此,以功能为导向的局部语法更适用于对释义语言进行功能分析,更加适用于对释义结构要素(structural elements)如何实现释义功能的过程进行细致描述,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揭示释义模式。由此可见,局部语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研究词典释义的路径。本研究依据Schmid(2000)的外壳名词(shell nouns)词表,基于义项抽取《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第8版,2010)和《商务馆学汉语词典》(2006)中具有外壳功能的释义。依据Sinclair(1991)和Barnbrook(1995;2002)句子释义局部语法的功能标签,本研究设计了短语释义的功能标签,并据此对抽取的释义文本进行标注。在揭示英、汉释义局部语法实现型式的基础上,本研究从释义局部语法功能成分(functional components)的序列、语言实现方式及对应关系三个维度,对两种局部语法进行对比分析,藉此揭示英、汉外壳名词释义模式的异同。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问题一: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有哪些?问题二: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序列的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的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对应关系如何?研究结果表明,英、汉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均存在六类实现型式,两种局部语法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1)英、汉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之间存在横组合关系,构成线性结构。功能成分序列存在差异,英语型式以上义词成分为中心向右扩展,汉语型式以中心语成分为中心向左扩展。(2)每个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之间存在纵聚合关系,构成一个释义功能系统。功能成分与语言实现形式之间的一对多关系,导致各个系统成员之间存在交叉关系,这种交叉关系既存在于同一语言内部,也存在于两种语言之间。但英、汉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受语言类型的影响,具有各自的语言特色。(3)功能成分的释义功能存在差异。一方面,成分功能的强弱存在差异,相较而言,详述成分功能较强,出现频数较高,故释义成分的多寡不应作为评价释义充分性和准确性的标准。另一方面,功能成分在各类词语释义中侧重对不同语义特征进行阐述。例如,详述成分在英语言语类词语释义中侧重阐述指称对象的功用,而在汉语释义中则侧重阐述源起,在英语心理类和情态类释义中侧重阐述指称对象的具体内容,而在汉语释义中则侧重阐述功用。(4)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均存在异同。相同之处体现在两种局部语法中高频实现型式包含相同的功能成分。不同之处在于英语基本型式“算子+区别特征+上义词”属于低频型式,而汉语中对应的基本型式“区别特征+链接+中心语”则属于高频型式,这表明汉语学习词典中部分词语的释义信息偏于简单,不利于近义词的辨析与习得。英、汉释义局部语法存在共性与差异性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语言类型的差异,导致表达方式存在差异,从而影响英、汉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序列,并使各个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具有各自语言的特色。(2)人类认知不同抽象事物的方式与视角存在差异,导致局部语法型式在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分布存在差异。(3)英、汉两个民族的认知模式(投射式/统摄式)和思维方式(直线型/曲线型)的差异性,导致英语释义局部语法型式的线性结构为右向扩展,而汉语型式则为左向扩展结构。上述研究结果,深化了局部功能视角的释义研究,开辟了学习词典对比研究的新路径,为构建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模式,尤其是抽象名词释义模式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从微观层面揭示释义模式与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语言表达习惯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对普通语言语法进行有益补充。

余学[8](2019)在《《新全球失序中的治理:后主权社会的政治》(节选)翻译报告》文中提出本报告选取巴斯克国家大学丹尼尔·英纳拉里蒂(Daniel Innerarity)教授所着的《新全球失序中的治理:后主权社会的政治》为翻译文本。该书分为三个部分,分析了政治、经济、文化失序后给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并分析安全问题、食物供给、健康医疗等一系列危机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最后,作者结合具体案例,给出自己的解决措施。这对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政治学、社会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次所选译的文本为社会学和政治学专着,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是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和交际翻译理论来撰写的。纽马克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将文本的功能分为抒发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审美功能、应酬功能和元语言功能。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他认为应当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纽马克把语言看做思考和自我表达的工具,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从而形成了“交际翻译”的观点(Newmark,1981)。本报告经过案例分析,说明交际翻译理论在学术文本翻译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适用性。本报告对该书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翻译实践进行总结,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为译前准备。第三部描述了文本翻译过程。第四部分为翻译案例分析。第五部分总结了翻译过程中的体会和不足。笔者此次翻译实践运用交际翻译理论作为指导,利用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增译、拆分、整合、顺译、逆译等来分析译例。以准确传递原文信息为前提,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信息传递方面力求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达到最大程度的对等。在词汇层面,举例分析了如何对专业术语、抽象词汇、一词多义以及词汇的语境新义进行翻译。定语从句和长难句的翻译是句式层面中的说明重点。在篇章层面,笔者从语篇衔接、语篇连贯和语篇布局三个角度来分析学术型文本的翻译怎样实现交际性的。笔者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或者利用何种翻译方法写文章和报告,应该以读者为本位。学术型信息类文本的翻译并非易事。译者在传递信息时既需要忠实原文,又要符合中文表达,具有使译文具有可读性,从而提高翻译质量。

车超[9](2010)在《知识自动获取的词义消歧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论坛、博客等自然语言形式保存的知识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对这些知识的挖掘和利用对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类语言中广泛存在的歧义性给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带来了困难。作为在词语级别消除语言歧义性的方法,词义消歧在机器翻译、信息检索、信息抽取等许多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有广泛的应用,并对提高其性能有关键的作用。但知识获取瓶颈问题影响了词义消歧在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知识获取瓶颈问题是指词义消歧方法由于获取消歧知识困难或缺乏消歧知识而对某些歧义词不能消歧或不能正确消歧的问题。该问题严重限制了词义消歧系统的性能提升,是词义消歧系统走向实用化的绊脚石。基于上述应用背景,在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以面向创新设计的专利检索系统为背景,本文研究自动获取消歧知识的词义消歧方法。本文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以及以不同方法从不同的知识源中获取知识,并将不同的知识糅合在一起,缓解词义消歧中的知识获取瓶颈问题。本文工作主要分为以下方面:(1)为了充分利用知网中所蕴藏的消歧知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网中义原关系的多策略相结合的词义消歧方法。该方法在对歧义词根据词性进行类别消歧后,再根据歧义词的上下文中存在的义原关系,分别利用义原间的部件.整体关系、属性.宿主关系和值-属性关系进行消歧。如果不能消除歧义,则继续进行基于中文信息结构和语义相关度的消歧。该方法使用的多种策略特点不一,基于部件.整体关系的消歧和基于属性.宿主关系的消歧作用于名词,基于值-属性关系的消歧对形容词作用,基于中文信息结构和语义相关度的消歧通用性较强。多种策略结合在一起消歧,既能使这些不同特点的策略互为补充,又能最大限度的挖掘知网中的消歧知识以提高消歧的准确率。(2)为了提高使用等价伪词自动获取标注语料的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双层过滤的自动获取标注语料的方法。“双层过滤”是对自动获取的语料从等价伪词和句子两个层面上对样本(句子)进行过滤。在等价伪词层面上,该方法根据候选词和目标词的上下文相似度,在目标词的单义同义词中筛选出语义和目标词最接近的词作为等价伪词。在句子层面上,对使用等价伪词获取的例句,根据样本与目标词的上下文共现频度进行过滤,删除了不适合用作消歧的噪声实例。两种粒度不同的过滤措施结合在一起使用,使我们获得了质量更好的标注语料。(3)针对自动标注语料和人工标注语料的缺点,本文给出了一种将自动标注语料和人工标注实例相结合的词义消歧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借助人工标注语料为某些无等价伪词的词义提供消歧实例,并利用标注语料计算各词义的分布概率。另一方面使用等价伪词自动获取大量的标注语料,弥补人工标注语料数量上的不足。该方法使两种语料相辅相成,更好的发挥了它们在词义消歧中的作用。此外,本文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关联图的词义消歧方法,尝试将知网、未标注语料和标注语料综合在一起表示为语义关联图进行消歧。最后,本文将词义消歧方法应用在文本分类中,提出一种概念与词形相结合的特征表示方法。本文提出的四种消歧方法都在词义消歧评测会议Senseval-3 (2004)的汉语词汇采样任务进行了测试。所有方法都接近或超过当时参加评测的其它有指导方法,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第一种方法利用知网中义原间的语义关系和语义距离进行消歧,充分挖掘了知网中的消歧知识,第二种方法利用等价伪词自动获取标注语料,解决了基于语料库的方法缺乏标注语料的问题,第三种方法将自动标注语料和人工标注语料结合在一起消歧,分别发挥了自动标注语料的数量优势和人工标注语料的质量优势。本文针对词义消歧的知识获取瓶颈问题,从不同的方面获取消歧知识,提高词义消歧的覆盖率和准确率,期望有助于词义消歧的知识获取瓶颈问题的研究。

陈建生[10](2009)在《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消解研究 ——基于兰盖克语法理论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学习英语难就难在词汇学习上。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与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正比例关系,掌握的词汇量越大,语言运用能力越强,反之亦然。由于目前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落后,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后,就出现词汇学习石化现象。词汇量难以扩大,用词不能举一反三,严重影响整体英语教学效果。对此,人们已经做了许多用以往语言学理论指导词汇教学,消解英语词汇教学石化的研究,但实际效果不明显。兰盖克语法理论是一种崭新的语言学理论,与以往的语言学理论有着根本不同。它能解决过去语言学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消解英语词汇教学石化。因此,开展用兰盖克语法理论指导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消解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阐明了本研究的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内容和方法。第一章兰盖克语法理论概观。兰盖克语法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本研究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首先对兰盖克语法理论进行了介绍和研究综述,夯实了论文的理论基础。认知语言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和欧洲诞生,它主要由莱可夫的语义理论和兰盖克的语法理论组成,他们俩是认知语言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莱可夫的语义理论传入中国的时间比兰盖克的语法理论早,莱可夫的语义理论比兰盖克语法理论通俗易懂。因此,在中国对莱可夫语义理论研究比对兰盖克语法理论研究要多,已有学者研究如何将莱可夫的语义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实践。由于兰盖克语法理论是一种全新的理论,不易读懂,再加上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目前国内对兰盖克语法研究还处于引进和消化阶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比较贫乏。过去的语言学理论只研究语言结构,不研究意义,而兰盖克语法只研究语言意义。兰盖克语法研究意义与语言教学的意义学习相吻合,两者都强调语言的意义,这种殊途同归为消解英语词汇教学石化现象奠定了基础。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之中肯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国内研究如何将兰盖克语法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几乎没有,运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消解的就更少。探讨用兰盖克语法理论消解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是一项开拓性工作。第二章英语学习中的“石化”现象。该章是本研究是否可行的根本保证。论文在综述了理论基础之后,又对石化现象理论进行综述,以证明研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学生都有这样一种经历,当英语学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再像学习的最初阶段稳步提高,而是处于一种仿佛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有的学生甚至感到自己的英语在退步,未能达到目的语的理想终点,这种现象就是英语学习石化现象。石化还可根据其性质分为暂时性石化和永久性石化,这一区分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过渡性石化现象多属于暂时性石化。如果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最优化输入,或接触英语环境,就能消解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暂时性石化,英语学习效率能达到另一次高潮。石化现象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词汇量难以扩大;二是对已学过的词汇使用呆板,不会活用。前者是词汇量的问题,后者是词汇使用质的问题。用兰盖克语法理论消解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旨在提高“量”和“质”,使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再产生一个飞跃。自塞林格首次提出石化现象理论以来,学者们对它的成因已有大量研究,分别提出了心理论、生物论、文化迁移论、认知模式论和互相作用论,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消解该现象的方法。国内学者对石化现象理论以引进介绍为主,没有理论创新。对中国学生为什么在学习英语词汇中会出现石化现象的研究比较多,对如何消解词汇学习石化现象研究比较少。由于提出各种对策的理论基础比较陈旧,已提出的对策对消解词汇学习石化现象起了一定作用,但均未取得满意效果。用兰盖克语法理论消解词汇教学石化不但可行,而且弥补了过去对消解石化现象研究的不足,这是一种补充性创新。第三章我国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概述我国各级学校的词汇教学情况,找到了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大学阶段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包括孤立地教词汇,不能全面揭示词义;词汇学习方法不科学,遗忘率高;教师学生不同步,教师只注重教,学生只注重学;脱离文化背景,文化意义导入不足等等。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词汇教学地位不突出;词汇教学重点不突出,词汇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等等。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系列问题的背景下,中国英语词汇教学存在两个不足:其一是各级学校英语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词汇量太小,这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其二是学生掌握词义单一,这是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教师负主要责任。前者导致了学生英语词汇量石化的出现,后者导致了学生词义掌握石化的出现。国内学者对如何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已有很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对如何进行词汇客观意义教学上,几乎没有学者研究如何进行词汇主观意义的教学。本研究以兰盖克语法理论为基础,对英语词汇的客、主观意义进行全面研究,找出消解词汇教学石化的途径。这是对以往只研究词汇客观意义教学,不研究词汇主观意义教学的一种补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种补充性创新。第四章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消解——兰盖克语法理论启示(一)。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内容包括:由兰盖克语法的方法论与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消解;原型理论与基本词汇的确定;象似性理论指导英语词汇教学和范畴化、非范畴化理论与词汇动态教学四小节组成。本部分首先论述了把兰盖克的折衷主义方法论作为英语词汇教学方法论,吸收各种教学理论和方法的优点,是消解英语词汇教学石化的根本保证。其次阐释了用经典理论两分法把词汇分为基本词汇与非基本词汇的不足,以及用原型理论对词汇进行多分的合理性,强调基本词汇、近基本词汇和远基本词汇的教学。然后探讨了如何把象似性理论运用于词汇教学实践,各词汇之间看上去好像杂乱无章,没有任何联系,其实它们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象似性。老师可运用象似性经济地讲解词汇,学生可以运用象似性轻松地学习词汇。最后探讨了通过范畴化与非范畴化理论指导词汇教学,让学生了解词义的动态变化。它能把新旧词联系起来,使新词学习更加容易,构成一个词汇学习网络。第一、二两点的研究内容具有开拓性,几乎没有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属于原始创新范畴;第三、四两点的研究内容过去学者们已有研究,只是本研究更加系统和全面,属于补充性创新范畴。第五章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消解——兰盖克语法理论启示(二)。本章与第四章一样,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二部分,也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它由隐喻理论观照下的一词多义教学、语法化和词汇化理论烛照下的英语词汇教学和意象意义理论下的词汇教学三小节组成,最后一小节涉及内容最为丰富。第一小节的隐喻理论指导词汇教学可使学生了解一个单词的基本义与非基本义之间的关系,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对已学词汇意义可以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二小节把语法化和词汇化理论运用于虚词和复合词教学中,语法化指导冠词、连词、介词等虚词教学,词汇化指导复合词教学,把语法知识与词汇知识等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三节中的意象意义就是主观意义,词汇的主观意义无比丰富。这是学生最难掌握的,也是学习起来最有趣的内容。用意象理论指导词汇教学,可以使死的词汇活起来,让词汇学习妙趣横生,达到消除石化的目的。第一节的研究内容是国内研究最多的领域,取得的成果也最多,但本研究比过去的研究更深、更广,是一种补充性创新;第二和第三节所涉及的内容是一片处女地,国内暂无学者对此进行研究,是一种原始创新。第六章结论与建议。首先,本研究认为,英语词汇石化消解有赖于词汇教学理论研究。其次,消解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最后,兰盖克语法理论能消解英语词汇教学石化,解决其它语言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后续研究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英语词汇教学方法论的研究;二是兰盖克语法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还需深入研究。

二、论英语中上下文在确定词义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英语中上下文在确定词义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1.1.1 办学背景
        1.1.2 学院设置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2.3.3 汉字的“六书”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3.2.1 声调的本质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3.2.6 “入声”之争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5.4 本章小结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致谢

(2)基于领域优先选择策略的词义消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词义消歧技术研究现状
        1.2.2 领域知识发现和利用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
    2.1 词义消歧的任务描述
    2.2 词义消歧的上下文
    2.3 词义消歧的知识源
    2.4 词义消歧任务评价指标
    2.5 基于知识的词义消歧算法
        2.5.1 基于相似度的词义消歧方法
        2.5.2 基于图模型的词义消歧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改进的对数似然比的词义消歧方法
    3.1 对数似然比算法LLR分析
        3.1.1 文档领域知识
        3.1.2 对数似然比算法LLR分析
    3.2 基于改进的对数似然比的词义消歧方法PPRank-LLRF
        3.2.1 改进的对数似然比算法LLRF
        3.2.2 基于改进的对数似然比的词义消歧方法PPRank-LLRF
        3.2.3 构建特定领域的消歧图模型
    3.3 实验设计与结果
        3.3.1 数据集和评价指标
        3.3.2 实验设置
        3.3.3 实验设计
        3.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领域优先选择策略的语义理解方法FPS
    4.1 现有的领域消歧中的语义理解研究分析
    4.2 基于领域优先选择策略的语义理解方法FPS
        4.2.1 词义领域知识
        4.2.2 领域优先选择策略FPS
        4.2.3 基于领域优先选择策略的语义理解方法FPS
        4.2.4 FPS构建特定领域消歧图模型
    4.3 实验设计与结果
        4.3.1 数据集和评价指标
        4.3.2 实验设置
        4.3.3 实验设计
        4.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PS的领域泛化
    5.1 现有的基于领域知识的通用文本词义消歧方法分析
    5.2 FPS的领域泛化
        5.2.1 改进的领域优先选择策略IFPS
        5.2.2 扩展的词义领域知识
        5.2.3 IFPS词义消歧流程
        5.2.4 IFPS构建通用文本消歧图模型
    5.3 实验设计与结果
        5.3.1 数据集和评价指标
        5.3.2 实验设置
        5.3.3 实验设计
        5.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Spontaneous Pla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Chapter 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原文题材分析
        二、原文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三、翻译策略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词汇的翻译
        一、词性转换法
        二、增词法
        三、语境分析法
    第二节 句子的翻译
        一、前置法
        二、后置法
        三、倒译法
        四、语态转换法
    第三节 语篇衔接的翻译
        一、照应
        二、替代
        三、省略
第五章 翻译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原文、译文
    附录2:平行文本
    附录3:术语表
致谢

(4)Lessons from the Virtual Classroom(Chapter1-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原文题材分析
        二、原文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词语的翻译策略
        一、词义引申法
        二、词类转译法
        三、增词法
    第二节 句子的翻译策略
        一、内嵌法
        二、切分法
        三、重组法
    第三节 语篇衔接的翻译策略
        一、指称重构法
        二、替代法
        三、词汇衔接法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第二节 翻译实践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原文、译文
    附录2: 平行文本
    附录3: 术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术语界定及研究对象
        1.2.1 术语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1 语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模态和模态词
    2.2 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地位
        2.2.1 词义本质及其内容
        2.2.2 模态词的语义性质
        2.2.3 模态词的释义路径争论
    2.3 模态逻辑史视域中模态词研究
        2.3.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模态逻辑
        2.3.2 中世纪时期的模态逻辑
        2.3.3 近代时期的模态逻辑
        2.3.4 现当代的模态逻辑
    2.4 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2.4.1 模态次级语义范畴
        2.4.2 典型模态词认定
    2.5 模态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
        3.1.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内容
        3.1.2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3.2.1 可能世界概念
        3.2.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内容
        3.2.3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3 规范语用学理论
        3.3.1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3.3.2 规范语用学理论内容
        3.3.3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3.4 理论的综合与分析对象的确定
        3.4.1 理论综合的三个维度
        3.4.2 汉语模态词的本体特征与语义范畴
        3.4.3 五类模态语词的本体典型性
    3.5 小结
第4章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4.1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4.1.1 真势模态简评
        4.1.2 信念与辩护的融贯问题
        4.1.3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4.2 典型真势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4.2.1 “必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2.2 “可能_1”的语义特征分析
        4.2.3 “偶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3 层级维度真势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5.1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5.1.1 认识模态、事实性和言据性
        5.1.2 认识模态简评
        5.1.3 理由与认识判断的蕴涵问题
        5.1.4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5.2 典型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5.2.1 “一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5.2.2 “应该”的语义特征分析
        5.2.3 “可能_2”的语义特征分析
    5.3 层级维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6.1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6.1.1 道义模态简评
        6.1.2 道义连贯和罗斯困惑
        6.1.3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6.2 典型道义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6.2.1 “必须”的语义特征分析
        6.2.2 “应当”的语义特征分析
        6.2.3 “可以”的语义特征分析
    6.3 层级维度道义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6.4 小结
第7章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7.1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7.1.1 动力模态简评
        7.1.2 动力模态词的语义不确定性
        7.1.3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7.2 典型动力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7.2.1 “要”的语义特征分析
        7.2.2 “能”的语义特征分析
        7.2.3 “会”的语义特征分析
        7.2.4 “敢”的语义特征分析
    7.3 层级维度动力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7.4 小结
第8章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8.1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8.1.1 评价模态简评
        8.1.2 预设失灵问题
        8.1.3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8.2 典型评价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8.2.1 “果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2 “竟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3 “幸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4 “偏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5 “配”的语义特征分析
    8.3 层级维度评价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发现
        9.1.1 汉语模态词的语义范畴以及典型模态词
        9.1.2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性质
        9.1.3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释解方式
    9.2 研究贡献与启示
        9.2.1 研究贡献
        9.2.2 研究启示
    9.3 问题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6)Monitoring Educational Equity(Chapter 3-4)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原文题材分析
        二、原文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相关翻译理论研究
        二、国内外翻译实践成果综述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三、翻译策略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的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描述
        一、术语表的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目标文本审校
        二、目标文本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抽象名词的翻译
        一、词性转换
        二、增译
        三、抽象名词具体化
    第二节 复合句的翻译
        一、重组
        二、切分
        三、合译
    第三节 语篇衔接语的翻译
        一、语境分析
        二、还原代词
        三、词汇复
        四、搭配取词
第五章 翻译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原文、目标文本
    附录2:平行文本
    附录3:术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7)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对比研究 ——局部语法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学习词典释义研究概述
        2.1.1 学习词典简介
        2.1.2 学习词典释义理论
        2.1.3 学习词典释义研究
    2.2 外壳名词研究概述
        2.2.1 外壳名词简介
        2.2.2 外壳名词研究
    2.3 局部语法研究概述
        2.3.1 局部语法简介
        2.3.2 局部语法研究
    2.4 释义局部语法研究概述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先验研究
    3.2 研究问题
    3.3 语料选取
    3.4 语料加工
    3.5 小结
第四章 英语外壳名词的释义局部语法
    4.1 英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
        4.1.1 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
        4.1.2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
        4.1.3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具体表现
    4.2 英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
        4.2.1 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
        4.2.2 同一局部语法型式在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的分布
    4.3 小结
第五章 汉语外壳名词的释义局部语法
    5.1 汉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
        5.1.1 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
        5.1.2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
        5.1.3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具体表现
    5.2 汉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
        5.2.1 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
        5.2.2 同一局部语法型式在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的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英汉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对比
    6.1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序列的差异性
    6.2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的差异性
    6.3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对应关系
        6.3.1 对等词的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对应关系
        6.3.2 同一语义特征的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对应关系
    6.4 英、汉外壳名词不对等现象分析
        6.4.1 词类不对等现象
        6.4.2 收词不对等现象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2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7.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词典
附录

(8)《新全球失序中的治理:后主权社会的政治》(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文本选择的背景和理由
    1.2 原文本和作者简介
    1.3 翻译目的与意义
    1.4 报告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译前准备
    2.1 文本确定和分析
    2.2 翻译工具的准备
    2.3 翻译指导理论和策略选择
        2.3.1 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
        2.3.2 纽马克的交际翻译
    2.4 翻译方案的制定
第三章 翻译过程
    3.1 源语理解和目的语组织
    3.2 翻译重难点分析
    3.3 译后审校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词汇翻译
        4.1.1 专业术语翻译
        4.1.2 抽象词汇翻译
        4.1.3 一词多义
        4.1.4 词汇语境新义
    4.2 句式翻译
        4.2.1 长难句翻译
        4.2.2 定语从句翻译
    4.3 篇章翻译
        4.3.1 语篇衔接翻译
        4.3.1.1 语法衔接翻译
        4.3.1.2 词汇衔接翻译
        4.3.2 语篇连贯翻译
        4.3.3 语篇布局翻译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翻译理论与技巧回顾
    5.2 翻译实践的启示
    5.3 不足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专有词汇对照表
附录二 原文与译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知识自动获取的词义消歧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词义消歧的定义
        1.2.2 词义消歧的知识源
        1.2.3 上下文表示
        1.2.4 词义消歧的评测
    1.3 词义消歧的研究意义
    1.4 词义消歧中存在的问题
        1.4.1 词义的表示问题
        1.4.2 知识获取瓶颈问题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引言
    2.2 词义消歧的发展初期
    2.3 基于规则的方法
    2.4 基于知识的方法
    2.5 基于语料库的方法
        2.5.1 无指导的词义消歧方法
        2.5.2 有指导的词义消歧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知网中义原关系的多策略词义消歧方法
    3.1 引言
    3.2 知网
    3.3 多策略的消歧方法
        3.3.1 类别歧义的消歧
        3.3.2 使用部件-整体关系的语义消歧
        3.3.3 使用属性-宿主关系的语义消歧
        3.3.4 使用值—属性关系的词义消歧
        3.3.5 基于中文信息结构的词义消歧
        3.3.6 使用语义相关度的词义消歧
    3.4 词义消歧的评测会议Senseval
        3.4.1 Senseval简介
        3.4.2 历届Senseval会议
        3.4.3 从Senseval看词义消歧现状
    3.5 实验
        3.5.1 实验设置
        3.5.2 实验结果
        3.5.3 实验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等价伪词的双层过滤的语料自动标注方法
    4.1 引言
    4.2 自动标注语料方法
        4.2.1 Bootstrapping方法
        4.2.2 双语平行语料
        4.2.3 等价伪词方法
    4.3 双层过滤的等价伪词方法
        4.3.1 等价伪词过滤
        4.3.2 标注实例过滤
        4.3.3 自动获取标注实例的步骤
    4.4 实验设计
        4.4.1 实验用的消歧算法
        4.4.2 训练语料和衡量参数
    4.5 算法参数的确定
        4.5.1 确定上下文相似度阈值
        4.5.2 确定上下文共现阈值
    4.6 试验结果及分析
        4.6.1 两种过滤方法的贡献
        4.6.2 自动标注语料与人工标注语料的对比实验
        4.6.3 影响本章方法性能的因素
    4.7 本章小结
5 自动标注语料与人工标注语料相结合的词义消歧方法
    5.1 引言
    5.2 CPMS方法
        5.2.1 CPMS方法的原理
        5.2.2 自动获取标注语料
        5.2.3 自动标注实例和人工标注实例相结合的贝叶斯模型
    5.3 实验
        5.3.1 实验设计
        5.3.2 算法参数确定
        5.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5.3.4 CPMS方法的待改进之处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语义关联图的消歧方法
    6.1 引言
    6.2 基于图的方法
    6.3 语义关联图的构建
        6.3.1 语义关联图的定义
        6.3.2 知网中各种语义关系的确定
        6.3.3 搭配关系的确定
        6.3.4 从生语料中抽取搭配的方法
        6.3.5 语义关联图的关联模式
    6.4 基于语义关联图的方法
        6.4.1 消歧的步骤
        6.4.2 最大概率优先策略
    6.5 实验
        6.5.1 实验设置
        6.5.2 实验结果
        6.5.3 实验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词义消歧在文本分类中的应用
    7.1 引言
    7.2 本章方法的原理
        7.2.1 基于概念的特征表示方式
        7.2.2 词义特征表示方法的缺点
    7.3 词义和词形相结合的特征表示方法
        7.3.1 词义消歧系统实用化
        7.3.2 词义和词形相结合的特征表示方式
        7.3.3 本章方法的特征选择步骤
    7.4 实验
        7.4.1 实验设计
        7.4.2 实验结果
        7.4.3 实验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方法总结
    8.2 以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论文创新点摘要
作者简介
致谢

(10)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消解研究 ——基于兰盖克语法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兰盖克语法理论概观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一) 认知语言学理论取向研究
        (二) 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具体研究
    二、兰盖克语法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一) 兰盖克语法理论介绍
        (二) 兰盖克语法理论的具体研究
    三、兰盖克语法理论的实践价值
        (一) 规定语言学催生了语法翻译教学法
        (二) 比较语言学衍生了直接教学法
        (三) 结构语言学诞生了听说教学法
        (四) 生成语法产生了交际教学法
        (五) 兰盖克语法将触发何种教学理论
第二章 英语学习中的“石化”现象
    一、英语学习“石化”成因
        (一) 心理论
        (二) 生物论
        (三) 文化迁移论
        (四) 认知模式论
        (五) 相互作用论
    二、英语学习“石化”表征
        (一) 英语学习“石化”的特点
        (二) 英语词汇学习中的“石化”
        (三) 消解英语学习“石化”研究
第三章 我国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小学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
        (二) 初中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
        (三) 高中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
    二、大学阶段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
        (二)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三)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石化”的成因
第四章 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消解——兰盖克语法理论的启示(一)
    一、兰盖克语法的方法论与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消解
        (一) 兰盖克语法的方法论
        (二)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与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消解
        (三) 在词汇教学中折衷各种理论
        (四) 改变方法论消解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教学实例
    二、原型理论与基本词汇的确定
        (一) 经典范畴理论下的基本词汇观
        (二) 原型理论下的基本词汇观
        (三) 大学英语课程词汇的不足
        (四) 大学英语词汇量有待增加
        (五) 消解学生英语词汇量“石化”教学实例
    三、象似性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一) 兰盖克的语法象似性
        (二) 英语词汇的象似性
        (三) 词汇象似性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
        (四) 象似性理论消解学生词义“石化”教学实例
    四、范畴化、非范畴化理论与词汇动态教学
        (一) 范畴化与非范畴化理论
        (二) 范畴化理论下的新创词汇教学
        (三) 基本范畴词汇教学
        (四) 词义的非范畴化教学
        (五) 范畴化理论消解学生词义“石化”教学实例
第五章 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消解——兰盖克语法理论的启示(二)
    一、隐喻理论观照下的一词多义教学
        (一) 隐喻认知模式
        (二) 一词多义的形成机制
        (三) 隐喻理论对“石化”消解的运用
        (四) 隐喻理论消解学生词义“石化”教学实例
    二、语法化和词汇化理论烛照下的英语词汇教学
        (一) 语法化理论下的实词虚化教学
        (二) 句法结构词汇化与复合词教学
        (三) 语法化和词汇化理论消解学生词义“石化”教学实例
    三、意象意义理论下的词汇教学
        (一) 辖域原则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二) 假设与期待理论下的英语词汇教学
        (三) 加细程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四) 意象意义消解词义“石化”教学实例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 词汇教学“石化”消解有赖于词汇教学理论研究
        (二) 消解词汇教学“石化”,能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三) 现有英语词汇教学理论和方法促进了“石化”形成
        (四) 兰盖克语法理论能消解词汇教学“石化”现象
    二、后续研究建议
        (一) 进一步加强英语词汇教学方法论的研究
        (二) 兰盖克语法理论运用于词汇教学实践需要继续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四、论英语中上下文在确定词义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基于领域优先选择策略的词义消歧研究[D]. 张良.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Spontaneous Pla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Chapter 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郭丹丹.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Lessons from the Virtual Classroom(Chapter1-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丁泉秀.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D]. 吴亚军. 西南大学, 2021(01)
  • [6]Monitoring Educational Equity(Chapter 3-4)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刘玉环.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7]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对比研究 ——局部语法路径[D]. 刘萍.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新全球失序中的治理:后主权社会的政治》(节选)翻译报告[D]. 余学.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9]知识自动获取的词义消歧方法[D]. 车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5)
  • [10]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消解研究 ——基于兰盖克语法理论的分析[D]. 陈建生. 西南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论语境在英语词义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