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的孤儿能不报仇吗?

赵家的孤儿能不报仇吗?

一、赵氏孤儿可不可以不复仇?(论文文献综述)

李未然[1](2021)在《赵氏孤儿:从历史文本到文学文本的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杨婵娟[2](2020)在《元杂剧春秋战国历史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剧作为元杂剧中一种重要的题材类型,在现存完整的一百六十二部元杂剧当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以往对元杂剧历史剧的研究,注重对其整体以及单一剧本的研究,而忽略其以朝代划分为种类的研究。元杂剧历史剧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背景而进行创作的,即春秋战国历史剧。这类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思想内容丰富,艺术创作手法独特,其中不乏名家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主要从历史与文学的角度对元杂剧当中的春秋战国历史剧作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除过绪论和结语两部分之外,以四章为主体来展开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分析选题的研究意义。第一章主要对春秋战国历史剧的概念进行界定。首先根据前人关于历史剧的几种观点,再结合自己的一些认识,对历史剧这一概念作出界定;在此基础之上,对元杂剧当中春秋战国历史剧的标准进行限定,根据此种标准,对春秋战国历史剧的概念进行定义。然后对一些戏曲目录学着作以及戏曲作品当中的春秋战国历史剧进行整理,包括剧目的名称、作者、存佚、收录、本事来源等情况,根据着录剧目的存佚以及收录的版本,统计出现存完整的春秋战国历史剧十六部,并以此为对象进行研究。第二章主要对春秋战国历史剧的本事来源进行考证。元杂剧当中的春秋战国历史剧,主要取材于史传记载的一些历史人物事迹,其人其事在《左传》《史记》《列女传》等史书中均有记载,都可找出其本事出处。其中取材于《史记》的剧本有十二部,取材于《左传》的剧本有四部,取材于《列女传》的剧本有三部,还有一些作品的本事取材于其它史书。本章重点论述《左传》《史记》《列女传》当中对春秋战国历史剧的记载。第三章主要对春秋战国历史剧的题材类型进行分类。根据其内容将春秋战国历史剧分为政治斗争题材、报仇报恩题材、伦理道德题材及其它题材,每种题材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身处元代的杂剧作家,深受社会的压迫和歧视,无力改变社会现状,只能向历史寻求寄托,借历史题材抒发内心的愤懑之情,正所谓“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春秋战国历史剧的各种题材类型都注入了杂剧家强烈的思想感情,以及对时代兴亡的感叹。第四章主要对春秋战国历史剧的艺术审美特色进行分析。历史剧虽然取材于历史,但作家在创作的时候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历史剧要以戏剧的形式进行演出,为了使作品广受欢迎,作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必然要迎合观众的审美趣味。春秋战国历史剧在艺术上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特色,其以史写心的创作特性、鲜明的虚构意识以及求奇尚异的审美情趣都使作品更富意味。结语部分对论文的主要观点以及未尽的思考进行总结和陈述。

杨雪[3](2019)在《河南戏曲电影发展脉络研究》文中认为戏曲电影是将戏曲艺术和电影手法融合于一体的艺术。戏曲是每个时代的镜像,而电影可以把时代和现实的缩影记录并保存下来,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社会变化和历史风貌。河南是戏曲大省,1956年豫剧电影《花木兰》的上映标志着河南戏曲电影的诞生,并从此步入了历史的舞台。河南的戏曲电影曾在全国获得较高的口碑和声誉,也有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段流传于民间。从河南戏曲电影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生活风俗、历史发展紧密联系。因此,本文不仅是对河南的戏曲电影发展脉络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对变迁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大潮的描摹。本文将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河南戏曲电影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影片体现出其时代的共性,即具有爱国情怀女英雄群像、新青年上山下乡、为集体主义奉献终身的精神;第二个时期是凋零的文革时期,这一时期以样板戏为主,河南戏曲电影销声匿迹代之以传统的科教片;第三个时期是河南戏曲电影百花复兴的时期,采用了革新的视听语言,以和为美的结局揭示了中国民族内涵的审美心理;第四个时期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低谷阶段。因为社会的快速发展,戏曲电影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大众心理的不同异化了河南的戏曲电影;第五个时期即河南戏曲电影的新生阶段,戏曲艺术被肯定,并形成了稳定的发展环境,但是在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里,对戏曲电影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对社会伦理问题的关注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潜在观众较少,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很多因素都制约戏曲电影的发展,河南电影集团的发展也不容乐观。为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将传统的戏曲打造为时尚精致的艺术,了解青年人的心理状态,吸引青年受众人群,培养潜在的受众;二是注重社会舆论问题,对河南戏曲电影正确的舆论引导;三是打造一批戏曲的明星,制造名角效应;四是创造出更多的形式美和戏曲电影独有的亮点;五是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对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寻求国际市场等。本文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对河南的戏曲电影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把每个发展阶段的河南戏曲电影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发展脉络、内容主题和艺术风格上发掘每个社会时期出现的相似的社会问题,以期达到从戏曲电影入手对社会的历史发展、社会变迁和主体诉求的变化进行全方位的探究。对河南戏曲电影现状、发展和未来进行了宏观上的分析。为求新鲜的历史血液的融入,笔者对河南的戏曲电影界中几名知名导演和评论家进行了深度访谈,获得了一手的资料,并融入社会学、女性主义、审美心理学、传播学、美学、戏曲观众学等多领域的理论,力图将理论与史论相结合,较为完整的对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刁生虎,胡乃文[4](2019)在《《赵氏孤儿》研究六十年(1958—2018年)》文中指出1958年以来,《赵氏孤儿》研究呈现出由浅入深、由单一至多元的繁荣趋势。相关成果主要涉及故事源流、主旨思想、版本流变、当代改编、跨文化视域、后世祭祀等诸多领域。总结归纳这六十年研究情况,对未来继续推进《赵氏孤儿》的学术探讨具有积极意义。

顾飞[5](2019)在《林兆华戏剧舞台叙事观念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兆华是中国当代话剧舞台上最有影响也是受争议最多的导演之一。在他长达40多年的导演艺术实践过程中,导演了话剧、戏曲、歌剧等各种类型的舞台艺术作品共80余部,其中多部成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戏剧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代表作品,载入中国当代戏剧史册。他的作品形式多变,不拘一格,以前瞻性的眼光尝试几乎所有的舞台表现手法,他对戏剧的思考已经超越了戏剧叙事的内容层面,触及到戏剧语言本身。无论是作品还是他的戏剧思想,对当代中国戏剧研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诞生于20世纪的西方叙事学在经历了研究范围拓展的转向之后,将戏剧纳入其研究领域,为戏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运用叙事学理论展开戏剧研究,存在戏剧文学叙事和舞台叙事两个不同的角度。本文是为林兆华戏剧舞台叙事观念与方法研究,以他本人提出的戏剧表演观念——“表演双重结构”和舞台叙事观念——“导演双重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导演作品的舞台文本的分析,建构其舞台叙事的方法体系,探析其完整的戏剧思想。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所在,明确指出本文研究对象为林兆华导演创作主张中的“表演双重结构”和“导演双重结构”两个核心观念及其方法。并指出“表演双重结构”这一概念虽由他本人提出,却并不能完整概括其戏剧表演思想及对于话剧表演革新所做的全部尝试,更适合作为整体性概念的是“叙述化表演”,前者是后者的类型之一。本文尝试运用叙事学理论阐释导演语言及戏剧表演话语,这在以往的戏剧研究中并不多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一章为“林兆华导演创作及观念综述”。本章介绍了林兆华戏剧导演创作历程,并从表演观、导演观和戏剧观三个方面梳理了他的戏剧创作思想。林兆华的表演观有两个层次,一是探索“表演双重结构”,二是在此基础上借鉴戏曲美学原则,建立中国本土的戏剧表演体系;他的导演观继承了焦菊隐提出的“一戏一格”的创作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导演第二主题”的个人主张,并逐渐形成让“导演第二主题”与剧本第一主题并立台上的舞台叙事形式,即“导演双重结构”;在戏剧观念上,他提出了创造“全能戏剧”的主张,并致力于完善戏剧“中国学派”,力求创立中国自己的戏剧导、表演体系。第二章为“‘叙述化表演’观念”。本章考察了林兆华戏剧表演观念的演变过程,解释了用“叙述化表演”代替“表演双重结构”来概括林兆华表演观念的原因,分析阐述了其内涵,即这是一种建立在演员与角色关系的多重性基础上、取法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美学原则、具有独立叙述表意性的表演话语,是对戏曲现代性内蕴和话剧现代性追求的融合。并通过与既有戏剧表演观念的比较,梳理了这一创新表演观念的理论源流。第三章为“‘叙述化表演’方法”。为了实现“叙述化表演”,林兆华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对传统写实表演的改造。首先,将演员叙述者化,让演员在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下,以叙述者的身份展开表演;其次,将语言叙述化,即将对话、独白、旁白等语言形式加以叙述化改造,处理成追忆的叙述状态,或者是中国传统说唱、戏曲表演中“说”、“表”结合的叙演形式;第三,将动作叙述化,改变语言与动作的关系,使表演呈现出静态化、写意化和分立化三种不同的倾向,其中,分立化倾向的表演即为“表演双重结构”。表演方法的革新最终要体现在舞台叙事方法上,“叙述化表演”为“导演双重结构”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第四章为“‘导演双重结构’观念与方法”。“导演双重结构”是导演作为舞台叙述主体强烈的表达意愿的体现。本章第一节梳理了“导演双重结构”的演变过程;第二节阐述其内涵;第三节分析其方法。概括而言,对“导演双重结构”来说,以语言一途保留剧本文本作为结构之一是它的前提,“导演第二主题”是它真正的意义所在,“叙述化表演”是使两个结构实现并存的技术依托,辅以独特的形式外壳,多方有机结合完成其建构,实现多元、多层次的舞台表达。综上,林兆华导演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为了实现话剧表演和舞台叙事的极大自由而对二者进行的大胆革新和理论思考,以及在长期实践中创作的丰富的作品。他的舞台叙事观念极具现代性和前瞻性。本文创新性地运用叙事学方法,从戏剧舞台文本的核心手段——演员表演和导演话语两个方面,对林兆华舞台叙述话语的形成、结构及其意指加以分析,阐释其独特的导演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尝试对一个完整的舞台叙事过程——从导演到舞台叙述话语再到剧场叙事交流——做出系统的叙事学理论诠释。

赵寅君[6](2017)在《“赵氏孤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尝试着以一种视文学为生命的同情眼光梳理“赵氏孤儿”的发展轨迹,以一种宏观多元的研究视角,立足史实资料、田野调查和民间观察,在社会现象与思想学术的交织考察中还原故事“赵氏孤儿”的文学生态,即此以观察和反思“赵氏孤儿”的发展历程,全面呈现“赵氏孤儿”的历史沿革与文化嬗变,同时又在“赵氏孤儿”的研究中重新定位,挖掘阐释“赵氏孤儿”在书写形态变迁中的文化意义、范式转变中的价值凸显和传播模式下的观念嬗变,并在古代社会文化、思想、学术、民众心态、生活观念等的综合思辨中大致理出“赵氏孤儿”的流衍过程及其背景原因,在宏观的历史理解与文化承续中引申出关于“赵氏孤儿”的结构格式与精神内涵,以一种大文学观、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中把握“赵氏孤儿”演变的文化历程,探究藏于其后的文化精神和不同立场下的价值取舍。“赵氏孤儿”博涉四部,以记录时间而论,《春秋》是关于“赵氏孤儿”事件最早的历史记录。记载以“赵盾之弑”、“同括之杀”、“赵武之会”作为核心要素,虽寥寥数字,但其后价值关怀却极为深刻。《左传》叙述赵氏故事是在《春秋》的基础上大为丰富,所载赵氏诸人物,皆描写言行,刻画性格、褒贬揄扬暗含其中。《公羊》、《谷梁》对事件没有太多关注,《国语》的记述从情节到人物对《左传》进行了补充,诸子立说从不同层面丰富了赵氏孤儿的内涵,成为故事流衍的重要推力。司马迁继承《春秋》,以“德”为标准,在《史记·赵世家》中将赵氏孤儿的故事叙述完备,其中人物面貌的粉墨涂抹也越加厚重,以“恶”形象出现的屠岸贾,还原本来面目,细究其职位、行为、身份,虽为酷吏,但小人物的艰辛与悲剧并不被人知晓,叙述中没有抑扬的词汇,真正的褒贬态度暗藏于笔。以“义”形象出现的程婴,在司马迁笔下虽有仁有义但亦道德微瑕,不纯粹的道德使小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而立言行事中呈现的价值凝聚与道德呈现是其最大价值。究其根本,不管是因义立传还是歌颂小人物的不朽,还是忠奸文化的初现,都体现了存亡继绝的精神凝注,也是赵氏孤儿故事的核心价值所在。汉朝刘向《说苑》、《新序》在《史记》的基础上对赵氏孤儿故事进行转述,着力于搜孤、救孤等重要情节的描写,虽有一些微小的文字变化,但价值阐释没有太大偏差。其中“节义”、“复恩”,以及由此引入的复仇,成为后世文学不断重述的母题,一再重复的历史事件,进入不同姿态的文体样式如正史、传赞、书信、碑传,特殊的文化情态呈现其中,后世不断仿效。进入到诗歌的赵孤故事,初现在陶渊明的《程杵》篇中,之后庾信、李白也有咏叹,但以述祖纪德姿态呈现的赵孤故事,虽能折射出赵氏故事的深远影响,但仍有寂寞之感。在宋代文化特殊的生态中,赵孤故事除了零星的祀典颂歌外,并没有太多的褒奖,反而得到宋儒的质疑,无论对事件的真伪还是人物的有无都持否定态度,所以在普遍怀疑的态度之下的诗歌也较寥落,直到南宋灭亡时才激起回声,在特殊的政治处境中“存赵保孤”的节义精神淋漓展现。自元而清,诗歌集中于咏古抒怀、读史言志、咏物比德的视野下流传。进入到文学领域之后,不断重写的价值母题,不仅限于思古幽情的抒发,始终有着最为深刻的道德关怀。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出现使赵孤故事的文学观照发生变化,由诗文的“重述”转向戏曲、小说的“重写”。《赵氏孤儿》将“忠义”作为全剧的灵魂,无论是作为故事主轴的忠奸对立,还是矛盾冲突的不断激化,都更贴合民众趣味的美学取向,隐于其后的则是社会心态的人文嬗递。除杂剧《赵氏孤儿》外,《八义记》亦是旧剧新作,其中增加了许多情节、关目,使故事更为流畅,让赵孤故事于流传中深入人心。以文字为载体的小说,叙事关注更纯粹。从《列国志传》的历史讲述到《新列国志》的故事叙述再到《东周列国志》蔡元放的评点,曲折生动且大体合乎情理,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讲述传诵更为广泛,历代讲述的赵孤故事,至此而得精彩。对于赵孤故事,传统社会的最大认同和故事不断重述的核心价值始终以节义忠烈为基点,千百年来,基于道德认同的文化心理成为赵孤故事最为庞大厚重的接受基础。无论是经史领域的求真辨析,还是戏曲小说的搬演重述,核心价值的基本认同却不变。最为深层的忠义情怀于文字中喷吐激发,潜行浸润的民间情绪为之感染,由之造就的价值取向,遂成为赵孤故事接受、传播的一般文化心态。

孙羽津[7](2016)在《义士形象及其道德精神——从文化传统看赵氏孤儿故事在京剧中的呈现》文中认为赵氏孤儿故事在京剧舞台上的演绎,大致可归为两类:一是《八义图》系统,二是晚出的《赵氏孤儿》。《八义图》充分展现了不同境遇之下义士群体的自由意志与道德精神,而《赵氏孤儿》着意突出作为"中心角色"的程婴形象,从"一人一境"变为"多人一境",巧妙地实现了义士群体与程婴形象的互动,为义士精神的呈现提供了新的叙事格局。

李光柱[8](2016)在《大历史的戏剧性:先秦历史叙事作品研究 ——以《国语》“超越反讽”的话语方式为中心》文中认为海登·怀特的历史叙事理论事实上指出,历史就是戏剧,而戏剧本质上是反讽的。本文在两个层面上使用了 "反讽"概念:形式层面的历史诗学,以及内容层面的政治诗学,两者统一于对政治行动之戏剧性的直观。本文起于政治哲学的界定,终于政治诗学的发现。政治诗学是政治哲学的实现方式,政治哲人的行动最富诗艺。对政治哲人行动的考察使得"王何以为王"这一问题在"政治哲人何为政治哲人"这一问题中得到解答。本文首先以今文《金縢》中的周公故事为基点进行了一次界定先秦政治哲学的尝试。我们将在对《金縢》叙事的分析中看到,作为"立法者"的周公如何展示了其整全的政治视野,这个视野建基于他对"神"与"人"在力量类型上的明辨。对"新受命"的阐述表明,周公关于"神"的观念是经过反思而被纳入政治事物之中的。"受命于天"由此成为对"人"的政治哲学式的定义。对"王何以为王"的关注表明,周公关心"最佳政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称由周公的行动锚定的"先王传统"富有一种政治哲学的内涵。而"先王(传统)"这一提法本身表明,"丰产"的时刻已经过去。我们是透过周公的行动,换言之,是借助《金縢》作者的一次转喻才看到先王传统的轮廓。《金縢》叙事的张力——周公与二公(太公/召公)的分歧——表明存在一次"隐喻的危机"。正如政治哲学存在于对什么是"善"的永恒追问之中,隐喻的危机也表现为政治哲人们对"道义"问题的持续关注。换言之,先王传统也存在于不断地追问之中。而这一追问在政治哲人那里,在某个时刻,必定只能以反讽的方式进行。反讽是一种"消极辩证法"。反讽永远不死,它们只是被超越。当本文在标题中使用"超越反讽"这一提法的时候,就意味着本文对《国语》文本以及相关文本其内在的"积极辩证法"取向的基本判断。"超越"是为了"复返",对"王何以为王"这一问题的追问意味着政治哲人并不沉浸于"反讽的愉悦",他选择了政治。为免于在反讽的无限性中迷失,理解反讽首先需要理解语境。因此,我们需要一点点地还原问题的语境,这里我们主要借助海登·怀特的转义理论。《国语》开篇再现了"隐喻的危机",由此,"受命"事实上也成为《国语》文本的支配性隐喻。"隐喻的危机"首先在分别在《国语》各部分中以提喻的策略得以显明,它在各部分都作为主导性的转义方式用以组织文本。"危机叙事"预设了隐喻的复原,由此,《国语》作为一个整一的叙事,总体上就按照"话语构型的原型情节",然而是以转义的方式致力于超越反讽。《郑语》从被认为是《周语》的一部分而单独分离出去,正是服务于阐明《国语》编者的转义策略。在《周语》、《鲁语》、《齐语》中,作者不同程度地在提喻的基础上叠加了反讽——事实上它们呈现为一个递增的趋势,在《齐语》中达到临界点:《齐语》声称它完美再现了先王政制,而我们将发现,在它那里,"王"是缺席的。《晋语》明确地致力于先王传统的复返——重耳被反复强调是"天命"的享有者——它因此作为一个"转喻"旨在实现对"支配性隐喻"意义整体的还原。转喻作为主导性转义塑造了《晋语》文本的螺旋形结构。而《楚语》与《吴语》、《越语》则由于对先王传统的要么是理性的拒斥、要么是非理性的拒斥——拒斥也是一种转喻——从而成为与《国语》支配性隐喻相异的隐喻,同时也开启了新的反讽。关注《国语》文本的语言策略并非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希望借此建立一个理解先秦政治哲学以及先秦历史叙事的连续性框架,并做出了初步的尝试。诸如对周公、孔子、范蠡等作为"政治哲人"行动的重演,以及"复返"主题如何深植于叙事者的情节意识之中;对孔子"正名"概念的发微,以及这一概念可能蕴含的孔子思想的一次转向;对《中庸》、《大学》主题的辨析,等等。最为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考察政治哲人的行动,在政治哲学的框架中发现了一种政治诗学的维度,正是这一维度使政治哲学的命题能在反讽-超越反讽的语言策略中贯穿始终。最后,以对《金縢》、《国语》叙事分析为基础,我们以对《史记》中的两个个案的分析作结。在对"赵氏孤儿"故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整全的政治视野是如何帮助我们重新对这个故事进行阐释。同样,在对一个整全的前视野的观照下,我们也对史迁之商鞅变法故事的写作意图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綦天柱[9](2016)在《同源演进与异质叛逆 ——《中国孤儿》文学现象研究》文中指出以元代杂剧《赵氏孤儿》为源头的《中国孤儿》文学现象代表着中国传统戏剧在海外的最高荣誉。对其进行全景式研究可以发现从真实“赵氏孤儿”的“忠于恩主”到司马迁对史实的“侠义化”演绎,再到纪君祥《赵氏孤儿》剧作中隐伏的游民思想,这部作品的内涵和外延远远超出了儒家“忠义”思想的范畴。文学作品当中,这种同一素材、同一地域、同一文化背景之中,随时间推移而演化的思想文化内涵,谓之同源时间性演进,其中的时代烙印映射出一国之内的思想、价值和审美的历史演进。《赵氏孤儿》经过译介和再创作,海外衍生作品大量涌现,最终形成了《中国孤儿》文学现象,其中最为重要的作品是伏尔泰的《中国孤儿》。文学评论界向来聚焦于伏剧的启蒙运动背景,例如反神权垄断和王权专制,认为伏尔泰只是在为启蒙运动摇旗呐喊。但在一定程度上,伏剧内涵在于西方自荷马史诗起就长盛不衰的永恒主题——爱与死亡,这种理性与感性冲突、任何选择都会导致悲剧的主题在中国传统小说和戏剧中十分罕见。由此可见元剧《赵氏孤儿》远渡重洋,脱离母体文化进入了一个异质文化体系并取得成功,该传播过程当中产生的是文化与思想内涵的空间性演进,可以说已经发生了质变。中国传统文化,更准确地说是游民文化小传统,经过伏尔泰的文化移植在全新的文化体系中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和意义。文学作品通过译介进入全新空间、全新文化背景、全新话语体系并产生质变,进而演化出的思想文化内涵,可简称为异质空间性演进,演进过程中会出现对原作的“创造性叛逆”,从中可以看出两种或多种文学体系、文化体系的异同之处,并能从其成功之中找到多元文化的价值与审美共核。

靳梓艳[10](2015)在《不同程婴的不同主题——由程婴看豫剧《程婴救孤》,以及话剧、电影《赵氏孤儿》的主题》文中研究说明历史题材剧《赵氏孤儿》,最早被改编为元杂剧《赵氏孤儿》,此后又陆续被改编为京剧、潮剧、豫剧、晋剧、话剧等,后又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而对主人公程婴的刻画也是丰富多彩、各不相同。可以说不同的程婴形象对于剧目主题的表现或许是最有力的支撑点。

二、赵氏孤儿可不可以不复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赵氏孤儿可不可以不复仇?(论文提纲范文)

(2)元杂剧春秋战国历史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春秋战国历史剧概述
    第一节 关于历史剧的几种观点
    第二节 春秋战国历史剧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春秋战国历史剧的着录及其存佚情况
第二章 春秋战国历史剧的本事来源
    第一节 取材于《左传》的历史剧
    第二节 取材于《史记》的历史剧
    第三节 取材于《列女传》及其它史书的历史剧
第三章 春秋战国历史剧的题材类型
    第一节 政治斗争题材
    第二节 报恩报仇题材
    第三节 伦理道德题材及其它题材
第四章 春秋战国历史剧的审美艺术特色
    第一节 以史写心的创作特性
    第二节 鲜明的虚构意识
    第三节 求奇尚异的审美情趣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河南戏曲电影发展脉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与方法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创新之处
一、关于河南戏曲电影
    (一)戏曲与电影
    (二)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
        1. 河南戏曲电影的分类
        2. 河南戏曲电影的原产地
二、百花齐放的蓬勃态势----河南戏曲电影起步阶段(1956—1965 年)
    (一)河南戏曲电影辉煌的起步
    (二)彰显爱国情怀的政治诉求
        1. 重塑追求民族大义的女性英雄人物
        2. 歌颂为集体主义献身的情怀
    (三)舞台与镜头的美学讨论
    (四)小结
三、凋零的艺术----河南戏曲电影的空白期 (1966—1976 年)
    (一)文革背景下的文艺凋零
    (二)河南电影界的文化传承
    (三)小结
四、蓬勃发展的文艺气象----复苏阶段(1977—1989 年)
    (一)河南戏曲电影的复苏
    (二)富于中国民族内涵的主题表达
        1. 惩恶扬善下衍生的大团圆结局的审美心理
        2. 注入敢于追求自身幸福的新思想
        3. 凸显具有二元对立的贫富心理差异
    (三)革新视听语言下戏曲电影的虚实相生
        1. 写实与写意中的矛盾与统一
        2. 革新电影视听语言下时空的变换
    (四)小结
五、萧条遇冷的戏曲危机----河南戏曲电影低谷期(1990—1999 年)
    (一)河南戏曲电影的危机
        1. 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的萧条境遇
        2.“以新为美”的潮流侵蚀
        3. 社会舆论对大众心理的颠覆
    (二)家庭伦理孝道的探索
    (三)立意新颖的新编历史剧
        1. 新编历史剧概念界定
        2. 破除固有思维的反弦新意
    (四)小结
六、复活重生的新生时期----河南戏曲电影新生阶段 (2000-2018年)
    (一)稳定发展的河南戏曲电影
        1. 纳入到非遗语言系统的戏曲文化
        2. 新媒体下戏曲电影的处境
        3. 新世纪里河南戏曲电影的重生
    (二)多样化趋势的主题表达倾向
        1. 融入符合社会潮流的现代性思维
        2. 带有现代价值观的主体意识觉醒
        3. 弘扬红色主旋律的价值追求
        4. 反射出真实生活的社会镜像
    (三)新兴戏曲影视化的不同表现方式
        1. 实景与棚景结合的取景模式
        2. 表层真与假的间离效果
        3. 现代交响乐与传统音乐风格混搭融合
    (四)小结
七、河南戏曲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河南戏曲电影的现状
    (二)电影媒介对戏曲的影响
        1. 电影手法导致戏曲的信息流失
        2. 电影让戏曲保存与发扬成为可能
    (三)河南戏曲电影的未来之路
        1. 打造精致戏曲文化吸引年轻受众
        2. 新媒体的传播对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戏曲评论家刘景亮的访谈文字整理稿
附录B 戏曲导演刘澍的访谈文字整理稿
附录C 戏曲导演朱赵伟的访谈文字整理稿
附录D 戏曲导演路振隆的访谈文字整理稿
附录E 1956-2018 年河南戏曲电影目录(不完全统计)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赵氏孤儿》研究六十年(1958—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故事源流
二、主旨思想
三、版本流变
    (一) 杂剧《赵氏孤儿》元明刊本之比较
    (二) 南戏《赵氏孤儿记》与传奇《八义记》比较
四、美学价值
五、当代改编
    (一) 话剧改编
    (二) 唱腔改编
    (三) 电影改编
    (四) 歌剧改编
    (五) 提线木偶戏
    (六) 电视剧改编
    (七) 其他
六、跨文化视域
    (一) 《赵氏孤儿》的海外传播
    (二) 比较文学研究
七、后世祭祀
八、其他
九、结语

(5)林兆华戏剧舞台叙事观念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研究方法及论述思路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章 林兆华导演创作及观念综述
    第一节 导演创作历程
        一、创作历程
        二、追求自由的舞台叙事
    第二节 表演观念
        一、“表演双重结构”
        二、建立中国本土的戏剧表演体系
    第三节 导演观念
        一、“一戏一格”
        二、“导演第二主题”与“导演双重结构”
    第四节 戏剧观念
        一、“全能戏剧”观
        二、完善戏剧“中国学派”
    小结
第二章 “叙述化表演”观念
    第一节 “叙述化表演”的演变
        一、“表演双重结构”的初期形态
        二、“表演双重结构”的真正建立
        三、“叙述化表演”与“表演双重结构”
    第二节 “叙述化表演”的内涵
        一、演员与角色关系的多重性
        二、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美学原则
        三、独立叙述表意的表演话语
        四、戏曲现代性内蕴和话剧现代性追求的融合
    第三节 理论源流
        一、对焦菊隐“中国学派”与黄佐临“写意戏剧观”的继承
        二、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借鉴与发展
        三、对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精髓的传承与化用
    小结
第三章 “叙述化表演”方法
    第一节 演员叙述者化
        一、结构的亦或表演的舞台叙述者
        二、演员与角色对应关系的松动
    第二节 语言叙述化
        一、从独白、旁白到当众叙述
        二、从对话到面向自我的叙述
        三、“说”、“表”结合
    第三节 动作叙述化
        一、静态化的动作叙述
        二、写意化的动作叙述
        三、分立化的动作叙述——“表演双重结构”
    小结
第四章 “导演双重结构”观念与方法
    第一节 “导演双重结构”的演变
        一、“导演第二主题”的提出
        二、“导演第二主题”的局部表达
        三、“导演第二主题”的完整建构——“导演双重结构”
        四、叙事回归
    第二节 “导演双重结构”的内涵
        一、两个结构及其关系
        二、剧场性倾向
        三、独特的舞台叙述话语
    第三节 “导演双重结构”的方法
        一、通行策略
        二、以“叙述化表演”建立第二结构
        三、以舞台空间结构建立第二结构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6)“赵氏孤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赵氏孤儿”本事考论
    1.1《春秋》:故事之本的价值蕴藏
        1.1.1 赵盾之弑
        1.1.2 同、括之杀
        1.1.3 赵武之会
    1.2《左传》的史料扩充与阐释态度
        1.2.1 君臣之道再辨析——灵公与赵盾
        1.2.2 百年大族的悲剧——专横与内讧
        1.2.3 仁礼之精神寄托——赵武之为文
    1.3 其它先秦史料的记载
        1.3.1《榖梁传》、《公羊传》之解经
        1.3.2《国语》之补充
        1.3.3 诸子之评论
第二章 《史记》的记载与态度
    2.1《史记》的记载及其文献态度
        2.1.1“史迁”之取舍
        2.1.2“世家”之记载
        2.1.3“细节”之不同
        2.1.4“梦兆”之用意
    2.2“屠岸贾”考论
        2.2.1 据其职论其言
        2.2.2 据其行论其理
        2.2.3 据其名论其义
    2.3“程婴”析论
        2.3.1 程之为姓
        2.3.2 婴杵为友
        2.3.3 道德微瑕
    2.4“赵氏孤儿”的文化蕴意
        2.4.1 因义立传
        2.4.2 小人物的不朽
        2.4.3 忠奸对立之初呈
        2.4.4 存亡继绝的意义
第三章 从“历史事件”到“人文象征”
    3.1 赵氏故事的重述与基本接受——以《说苑》《新序》为例
        3.1.1 作为教化例证的历史称述
        3.1.2 善恶对立下的复仇意识
    3.2 人物的感激:仿效与类同
        3.2.1 正史之中的榜样激励
        3.2.2 见之传赞的人事仿效
        3.2.3 书信之中的节义情怀
        3.2.4 碑传之中的拟喻揄扬
第四章“赵氏孤儿”的诗歌观照
    4.1 进入诗歌的赵孤故事
    4.2 特殊生态下的诗歌观照:宋代赵孤故事的文化诠释
        4.2.1 帝统之维系:从存孤到祚赵
        4.2.2 祀典之文章:朝廷意识下的文学观照
        4.2.3 独立之学统:赵孤故事的否认
        4.2.4 文学之观照:文化态度与道德理念
    4.3 自元而清:文化母题的诗歌咏叹
        4.3.1 咏古抒怀
        4.3.2 读史言志
        4.3.3 咏物比德
第五章 从戏曲到小说:“赵氏孤儿”的故事重写
    5.1 元代的文学趣味与杂剧《赵氏孤儿》
        5.1.1 不可忽视的信仰力量
        5.1.2 层层对立的情节开展
        5.1.3 贴近人情的细节补充
        5.1.4 报冤复仇的意识强化
    5.2《八义记》的故事重演
        5.2.1 故事与关目
        5.2.2 搬演与音律
        5.2.3 易晓与词采
        5.2.4 敷衍与脚色
        5.2.5 脱套与风化
    5.3 小说视角下的“赵氏孤儿”
        5.3.1《列国志传》的历史讲述
        5.3.2《新列国志》的故事叙述
        5.3.3《东周列国志》的意义评述
结语:故事流衍中的价值凝聚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义士形象及其道德精神——从文化传统看赵氏孤儿故事在京剧中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京剧《八义图》中的义士形象及其道德精神
二、京剧《赵氏孤儿》的叙事格局与义士形象
三、程婴形象的呈现

(8)大历史的戏剧性:先秦历史叙事作品研究 ——以《国语》“超越反讽”的话语方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历史诗学:大历史的戏剧性
    1.2 海登·怀特:拯救历史叙事
    1.3 《国语》:先秦叙事传统的再发现
    1.4 隐喻与反讽:先秦政治哲学的困境
2 《尚书·金縢》叙事研究
    2.1 "受命"神话的政治哲学意涵
    2.2 《金縢》中的行动
    2.3 《金縢》中的仪式
    小结与补充
3 《国语》叙事研究
    引言
    3.1 《周语》:"属灵"的叙事
        3.1.1 祭公谋父
        3.1.2 密康公之母
        3.1.3 太子晋
        3.1.4 鲁侯
    3.2 《鲁语》: "巴洛克"式叙事
        3.2.1 鲁庄公
        3.2.2 柳下惠与臧文仲
        3.2.3 公父文伯之母
        3.2.4 《中庸》
        3.2.5 《大学》
    3.3 《郑语》: "转义"叙事
        3.3.1 郑桓公
        3.3.2 子产
        3.3.3 周太史伯
    3.4 《齐语》:透明的文本
    3.5 《楚语》:逻各斯与秘索思
        3.5.1 士亹与申叔时
        3.5.2 楚灵王
        3.5.3 观射父
        3.5.4 论"怨而不怒"
        3.5.5 屈原
    3.6 《吴语》《越语上》《越语下》:"时命"
        3.6.1 夫差与句践
        3.6.2 句践与范蠡
    小结与补充
4 《国语·晋语》叙事研究
    引言
    4.1 曲沃武公
    4.2 史苏
    4.3 骊姬
    4.4 晋献公
    4.5 申生
    4.6 论"孝"
    4.7 孟子
    4.8 正名
    4.9 信仁
    4.10 丕郑
    4.11 夷吾
    4.12 齐姜
    4.13 怀嬴
    4.14 狐偃
    4.15 赵衰
    4.16 受地
    4.17 郭偃
    4.18 晋悼公
    4.19 晋平公
    4.20 范宣子
    4.21 赵文子
    小结与补充
5 历史叙事的悲剧意识:《史记》个案研究
    引言
    5.1 赵氏孤儿
        5.1.1 赵盾与俄狄浦斯
        5.1.2 下宫之难
        5.1.3 "麦克白的预言"
        5.1.4 程婴作为悲剧英雄
        5.1.5 孤儿
    5.2 商鞅变法
        5.2.1 秦穆公
        5.2.2 公叔痤
        5.2.3 卫鞅
        5.2.4 秦始皇
    小结与补充
6 结语: 弦外之音
参考文献

(9)同源演进与异质叛逆 ——《中国孤儿》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重构中国形象之鉴:大格局之下的经典译介及其传播
    第二节 《中国孤儿》文学现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孤儿》文学现象的历史渊源
        二、《中国孤儿》文学现象学术研究现状
        (一)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综述
    第三节 《中国孤儿》文学现象的译介研究
第一章 《中国孤儿》文学现象的文史溯源
    第一节 史实中的赵氏孤儿——先秦文献梳理
        一、《谷梁传》的记载
        二、《公羊传》的补充
        三、《左传》:嫡庶之争的证据链
        四、《国语》:赵氏孤儿的史料互证
    第二节 《赵氏孤儿》框架的形成
        一、《史记·赵世家》
        二、《史记·晋世家》与《史记·韩世家》
        三、《史记》中的相关矛盾
    第三节 纪君祥对《赵氏孤儿》的再创作
        一、大背景下的小人物
        二、《赵氏孤儿》对《史记·赵世家》的继承
        三、《赵氏孤儿》对《史记·赵世家》的发展
        四、纪君祥的伟大之处
        五、《赵氏孤儿》的前生后世
    第四节 马若瑟的节译本
        一、马若瑟传略
        二、马若瑟译介《赵氏孤儿》始末
        三、《赵氏孤儿》译本在法国的境遇
    第五节 伏尔泰的《中国孤儿》
        一、伏尔泰和《赵氏孤儿》译本的渊源
        二、《风俗论》与《中国孤儿》的互相印证
        三、《中国孤儿》的演出及影响
第二章 时间性同源演进——从“忠义思想”到“发迹变泰”
    第一节“赵氏孤儿”本义 —— 公卿权斗与嫡庶相争
        一、三种势力之争:天子、公卿与嫡庶
        二、“下宫之难”的缘起
    第二节 首次同源演进:司马迁对“赵氏孤儿”的侠义化解读
        一、礼乐秩序与脱序群体
        二、《史记》里的“程婴们”
        三、“忠义”思想之演变
    第三节 二次同源演进:游民文化与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一、游民阶层的产生与兴起
        二、游民阶层的特点和追求
        三、知识分子游民化与游民知识分子
        四、游民知识分子与杂剧兴起
        五、《赵氏孤儿》中的游民文化
    第四节 同源演进的历史切片:儒释道大传统与“戏剧教”
第三章 异质叛逆的缘起 ——《赵氏孤儿》的译介过程与西方映像
    第一节 《赵氏孤儿》欧洲行旅的背景
        一、启蒙时代的“文明两端”
        二、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桥头堡
        三、传教士眼中的中国
        四、“利玛窦规矩”的产生
        五、华夏文明的短板
    第二节 天主教在明清的际遇及在华索隐派的兴起
        一、适应政策与捆绑传教
        二、礼仪之争与天主教在华的转衰点
        三、神权与王权的异域角力
        四、在华索隐派的贡献与反向归化
    第三节 马若瑟的悲剧人生与伟大成就
        一、马若瑟生平
        二、马若瑟的困境
        三、马若瑟突破困境的努力
        四、马若瑟译介《赵氏孤儿》始末
    第四节 《赵氏孤儿》与欧洲审美情趣的切合
        一、重商主义
        二、英雄题材
        三、理性至上
        四、道德教化
        五、不涉迷信
        六、超越宗教
    第五节 马若瑟译本的功过得失
        一、听戏和看戏的区别与节译之因
        二、无心插柳促成的再创作空间
第四章 异质叛逆的演进与功用——宗教动因与启蒙武器
    第一节 话语权的争夺与《中国孤儿》异域再生的缘起
        一、变革前夜的欧洲
        二、王权和资本的崛起
        三、神权危机与摇摇欲坠的话语权
        四、垄断神权的最后堡垒
    第二节 18世纪欧洲的中国映像
    第三节 伏尔泰的人生际遇与《中国孤儿》
        一、宗教争端中的童年
        二、巴士底狱里的青春
        三、法王的冷淡和德皇的羞辱
        四、开明与宽容的中国
        五、话语权易手与欧洲的良心
    第四节 《中国孤儿》中的异质叛逆
        一、王权至上与王权之上
        二、推爱、博爱与身份道德之辨
        三、“爱与死亡”与“欧式大团圆”
        四、欧陆现实人物在剧中的化身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马若瑟年表
    附录2 马若瑟和傅尔蒙的通信记录
    附录3 耶稣会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不同程婴的不同主题——由程婴看豫剧《程婴救孤》,以及话剧、电影《赵氏孤儿》的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上的故事
二、由剧中的程婴分析主题

四、赵氏孤儿可不可以不复仇?(论文参考文献)

  • [1]赵氏孤儿:从历史文本到文学文本的演进研究[D]. 李未然. 渤海大学, 2021
  • [2]元杂剧春秋战国历史剧研究[D]. 杨婵娟.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3]河南戏曲电影发展脉络研究[D]. 杨雪. 河南大学, 2019(01)
  • [4]《赵氏孤儿》研究六十年(1958—2018年)[J]. 刁生虎,胡乃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5]林兆华戏剧舞台叙事观念与方法研究[D]. 顾飞. 上海戏剧学院, 2019(02)
  • [6]“赵氏孤儿”研究[D]. 赵寅君. 山西大学, 2017(02)
  • [7]义士形象及其道德精神——从文化传统看赵氏孤儿故事在京剧中的呈现[J]. 孙羽津.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6(04)
  • [8]大历史的戏剧性:先秦历史叙事作品研究 ——以《国语》“超越反讽”的话语方式为中心[D]. 李光柱. 浙江大学, 2016(08)
  • [9]同源演进与异质叛逆 ——《中国孤儿》文学现象研究[D]. 綦天柱. 吉林大学, 2016(08)
  • [10]不同程婴的不同主题——由程婴看豫剧《程婴救孤》,以及话剧、电影《赵氏孤儿》的主题[J]. 靳梓艳.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S1)

标签:;  ;  ;  ;  ;  

赵家的孤儿能不报仇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