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建设拟重金投资开发住宅项目

光彩建设拟重金投资开发住宅项目

一、光彩建设拟巨资开发住宅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积极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因为城市土地更新的需求而搬离城市中心地区,不能够适应经济新形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着衰退、破产的困境,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因此被闲置。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进行工业生产的生产区域外,还会有完备的住宅、医疗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它们基本上已经与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能够履行基本的社会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当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群且有独特工业历史风情的区域,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建筑、设备都是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工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理应受到合理地保护。但是在房地产业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就算有幸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却因内部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而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烫手的山芋”,因缺乏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而被荒废,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许多工业城市面临的难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潍柴集团2012年完成了主要生产区的搬迁工作,见证了潍柴几十年发展历史的老厂区被整体闲置,直到2014年被山东省政府选入省内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当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潍坊市稀有的工业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史与遗产构成,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理论。本章主要是以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逻辑结构串联,具体包括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受外在的客观条件还是自身特征的影响,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稀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讨论城市文化遗产的再利用问题时,根本目的是探寻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路径,所以一切改造利用活动都是以保护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作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第二章集中对潍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本章以潍坊市地方志与潍坊柴油机厂厂志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梳理了潍坊柴油机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和建厂历程。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为保护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更好地认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与价值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介绍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的基本概况。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基本了解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遗产保存状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此类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排查时,除了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形的物质遗产外,也不应忽略以工业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延续城市工业文明的主要承载者,拥有同样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第四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总结。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内容包括街区内的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工业配套设施,并从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分析,说明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以及潍坊市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这是探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途径的前提。第六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用于居住、教育等配套设施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仓库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功能,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商业的植入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也是完善城市产业功能组团中的业态配比的重要途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思考。

陶万勇[2](2021)在《查士丁尼时代君士坦丁堡供水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公元纪年,从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攻陷算起,罗马帝国已经灭亡长达500多年,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留给后世太多的回忆和遗产,它们在世界历史尤其是文艺复兴的发展长河中发挥过启发性作用,作为帝国杰出成就之一的君士坦丁堡供水系统,经众多专家的实地考察与探究,已逐渐清晰地映入世人的眼帘。君士坦丁堡是罗马帝国的东都,也是地中海沿岸在地位、人口、财富等方面唯一堪比罗马的城市。君士坦丁堡地处色雷斯半岛最东端,色雷斯半岛三面环海:北面是黑海、东面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面是马尔马拉海,君士坦丁堡也是三面环海:北面是金角湾、东面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面是马尔马拉海,虽三面都有大片海水,但该城依然是一座极度缺水的城市,这主要是由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共同造成。在为满足当地群众用水需求和使该城罗马化的双重因素驱使下,哈德良、瓦伦斯、狄奥多西二世、查士丁尼等皇帝不断完善当地供水系统。君士坦丁堡供水系统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供水机制和储水机制,供水机制由三条高架渠组成:瓦伦斯高架渠、狄奥多西高架渠、哈德良高架渠,它们分别由瓦伦斯、狄奥多西一世和哈德良建造,同时据卡兹姆·车辰(Kaz?m?e?en)、詹姆斯·克罗(James Crow)等学者的考古发现得知,狄奥多西二世曾经续建过瓦伦斯高架渠,之所以把这条高架渠称为瓦伦斯高架渠而非其他,主要是因为瓦伦斯首先建造了该高架渠,并且是其主要贡献者。储水机制主要是由各种储水设施和城内分水管道组成,君士坦丁堡有浴场、蓄水池、水仙殿、公共喷泉、水箱等储水设施,浴场和蓄水池是其中比较常见、发挥作用比较大的两种建筑,其他虽也很重要,但数量相对要少很多。查士丁尼是一位取得过杰出成就且为多数人熟知的拜占庭帝国皇帝,他在统治时期取得的成就包括恢复帝国疆域、编纂法律、在各座城市大兴土木、发展工商业等,完善供水系统只是在此大背景下他所实现的一个小目标,但这对于君士坦丁堡的发展而言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查士丁尼从527年至565年在位,共统治38年,在位期间他实施过两次大规模修复供水系统的活动以及多次零星的完善活动,这些行为与当时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有密切的关联;规模较大的两次修复活动分别发生在查士丁尼统治初期和543年的君士坦丁堡大瘟疫之后,其他零星的修复活动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如532年的尼卡骚乱、他统治末期频繁的干旱等。532年的尼卡骚乱对查士丁尼的统治思想产生不小的冲击,他在镇压骚乱后重建了君士坦丁堡,完善供水系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贯穿其中的一个思想是他能在危机时刻也能得到充足的生活必需品供应。这些社会大事件只是查士丁尼重视君士坦丁堡供水系统的客观原因,他这么做还有更加深刻的主观原因。水在罗马帝国有特殊的地位,除了作为维持生命活动的生活必需品外,水还被视为统治者巩固统治的工具之一,这在自然缺水的君士坦丁堡表现得更为明显。经过不同皇帝的努力,君士坦丁堡供水系统已经完善到能实现除满足市民用水需求的其他城市功能,查士丁尼正是在这种建造思想的基础上完善供水系统,以达到博取民心、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目的。君士坦丁堡供水系统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超出统治者对其的期望,这些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加强该城“罗马身份”认同、促进城市人口增长、实现以洗浴为主的文化功能和其他一些功能。本文以查士丁尼时代君士坦丁堡供水系统为主题,一共分成四章十三节,主要从君士坦丁堡供水系统的建设原因、建设过程、查士丁尼对该供水系统的完善、该供水系统对君士坦丁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分为四节,主要描述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意识形态和查士丁尼统治的特点;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是统治者在此建设完善的供水系统的客观原因,而意识形态和查士丁尼的统治特点是主观原因,这些是供水系统客观存在的先决条件;第二章分为三节,主要描述君士坦丁堡的三条高架渠、它们各自的建成年代和高架渠特点以及查士丁尼在完善供水机制上付出的努力,重点是第三节的内容;查士丁尼完善供水机制的做法既是对前人做法的延续,又是与他的统治特征息息相关,尤其是与当时发生在君士坦丁堡的几件大事有关,他完善供水机制并非单纯地满足市民的生活所需,还为了实现他的其他目的,如博取上层阶级的好感;第三章也分为三节,主要描述君士坦丁堡储水设施种类和分布、保存至今的储水设施遗址、查士丁尼对储水机制的完善,重点也是放在第三节;查士丁尼在完善储水机制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三个原则:博取民心、应对危机、稳定社会秩序以巩固统治,这在532年的尼卡骚乱后表现得尤为明显,骚乱给他造成的惊吓和对城市造成的破坏,促使他在镇压骚乱后发起重建君士坦丁堡的项目,并把确保供水充足视为主要的建设方面之一;第四章分为三节,主要描述君士坦丁堡供水系统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描述视野由查士丁尼时代扩展到早期拜占庭帝国,甚至可以说供水系统的这些作用从其被开始建设起就已存在。

范磊[3](2020)在《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广泛重视,其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重要成效,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宏观和中观领域。但是,目前可持续研究进展并不平衡,在工程建设项目等微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薄弱。现有的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还不能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而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可持续发展在工程领域的实践情况亟待加强。公共建筑(Public Building,PB)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任务,社会关注度和影响都比较大,很多地标性公共建筑还是建筑行业中的标杆项目。深入研究和科学地评价公共建筑的可持续性,对进一步合理利用公共资源,改善和提升公共建筑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社会三个维度,提出公共建筑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对其可持续性三个维度的内在关系进行探索和分析,构建公共建筑可持续评价的分析框架。在评价模型方面,论文通过计算公共建筑三维度可持续性评价结果,构建可持续加权空间来评价公共建筑项目的综合可持续性。论文分别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理论(Life Cycle Costing,LCC)评价经济可持续性、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Life Cycle Assessment,LCA)评价环境可持续性、生命周期社会评价理论(Social Life Cycle Assessment,SLCA)评价社会可持续性,并对这些维度进行量化。论文最后对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进行了建模,提出了提升公共建筑综合可持续性模型,并提出了提升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措施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以LCC理论为基础,考虑建设、运营和拆除的全生命期公共建筑成本,建立基于LCC的公共建筑费用效果分析模型,即以LCC为基础评价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提出全生命期成本计算内容和公式,构建包含公共建筑初始化成本及未来成本的代际折现下的全生命期成本分析模型,确定对满足相同使用效果下的公共建筑全生命期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模型,量化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2)以LCA理论的终点法为基础,考虑公共建筑建材生产、建设施工、运营维护和拆除回收全生命期内的公共建筑资源能源消耗,通过目的与范围确定,全生命期阶段清单分析,并经分类和特征化、标准化、权重计算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结果解释等LCA分析过程,构建了基于全生命期的公共建筑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模型。(3)以SLCA理论为分析框架,提出公共建筑相关的工人、使用者、当地社区、社会、价值链参与者五类利益相关者的30个社会影响子类别、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内容,通过问卷调查、比较矩阵法等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了公共建筑社会可持续性评价模型。(4)统筹考虑公共建筑全生命期内的环境、经济与社会的三维可持续性要素,确定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理想状态与目标状态,确定三维可持续性指标的标准化及权重确定方法,构建可持续性度量的加权空间,建立基于全生命期的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动态规划理论为基础,构建公共建筑可持续性提升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例分析,提出提升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措施建议。

盛宜丹[4](2019)在《工业遗产地景观再生与更新设计研究 ——以江州废旧船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革命将世界带入工业时代,促使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变革。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大量的工业用地停止生产,导致大量的车间厂房、工业建筑、机械设施等闲置荒废。我国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城市也正处于“退二进三”的城市转型期,大批工业遗存如何处理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简单的“推倒重来”,显然不能适应当代城市发展、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中部分遗留下来的工业景观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有保护与更新再利用的重大价值,而景观再生与更新则是重新激发工业遗产地活力的最为有效的方法。本文对国内外景观领域所涉及到的工业遗产地保护和更新再利用的实践做出系统的研究整理,总结梳理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改造的发展进程,借鉴生态学、现代艺术、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等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归纳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改造的模式类型及独特的设计策略方法。最后结合江州废旧造船厂的工业发展脉络和现状环境,将上述的改造策略应用于船厂实例的方案设计中。开发能够保护和延续城市工业历史内涵、具有旅游休憩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模式。工业遗存是如何逃离被拆除的命运,而走上了更为平和的更新之路,是当代人面临的课题。本文以景观再生与更新设计为出发点,旨在寻求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的未来出路,进而为我国工业遗产地景观的再生设计提出可行性的参考价值。

陈宇[5](2019)在《城市色彩的探索 ——与历史文脉相结合的天津城市色彩》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城市标志性建筑和它们的主题色彩逐渐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之一,大众通过建筑主体和建筑色彩,内心能感受到一座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色彩特征。天津一个由明清时期的军事卫城发展成为现代大城市,是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要基地。600多年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天津也具备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成为了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独树一帜的建筑文化,整个城市风貌具有特殊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既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又有着西方殖民的文化色彩,还兼具现代城市的文化气质,多元的文化构成了现代天津城市规划的源泉,为天津的城市色彩规划能够继和融入承其历史的底蕴和文脉,做好了基本条件。本论文基于调查问卷中对于受访者色彩偏好、天津城市印象以及相关功能区域的色彩建议,结合天津代表性区域五大道地区的睦南道和鼓楼等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的色彩解读,再加之天津文化民俗相关色彩分析,建议采用的主色调为基于历史文脉演变的砖灰色、砖红色、亮灰色、暖黄色为主的城市色彩规划,同时本着动态、统一、和谐原则对进行天津城市分区分段规划,建议分为如下几个区域:1)历史风貌区建筑色彩:天津市五大道意式风情街,具有鲜明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此类历史街区的色谱,应多以暖色调为主,高明度、中低彩度。2)居住区建筑色彩:天津市和华苑居住区、梅江生态居住区、卫国道居住区等居住区,居住区的色系也应该以暖色调、高明度低彩度为主。3)行政文化聚集区建筑色彩:以天津市友谊路为主的行政文化区域,本身文化创造、行政管理具有肃穆、严谨的特质,此区的色彩选择也以暖色调、低彩度、高明度为主。4)商业聚集区建筑色彩:天津南京路商区的建筑色彩其主体色调应该为暖色调、高明度、低彩度为主。天津市一个充满着神奇色彩的城市,它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所以需要持续的探索和研究,以彰显出它沉稳内敛的文化底蕴

曹烨[6](2019)在《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的“临时性”为课题,展开系统的学术研究。城市景观,是城市中超越所有“公共建筑”的最具开放潜力的空间。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荒废和待转型的旧有空间,需要借助“临时的方式”,实现灵活并有针对性的更新和变化。临时性景观,就是指具备这种性质的特殊且有效的城市景观形态。临时性景观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有效助力于城市的发展,回应人居环境发展过程中衍生的诸多问题,并顺势而为成为新时代空间营建、生活秩序、信息时尚及文化形态的崭新多维载体。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层次构成:一、通过现场调研、场景体验、文献解读及资料梳理,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与边界。通过与“永久性景观”的多指标比对,确定两者在概念、形态、建构、功能、价值等各方面的差异与特征,并确立“临时性景观”这一选题的基础、轮廓及边界。二、临时性景观的硏究主要针对以下问题:1、城市中的碎片化空地(闲置地块、农业地、工业地、铁道附属地);2、与地权相关的法规、机制及可能性;3、环境保护与城市生态的应急问题;4、规划中存在的僵化和滞后;5、艺术和人文建设中急需融入的多种需求;6、原有景观概念的局限性;7、当下急需的城市空间活化;8、本课题研究应持的包容及开放性。三、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景观设计理念”:景观,不是仅限于美好的感知和文学性的描述与演绎,不应仅限于建筑学意义的工程营造和艺术学意义的作品创作,而应审视永久性景观系统的局限,呼应城市空间不断显露的新的景观需求,从而有效处理暂时、应急、局限、效果等要素间的权重及路径,多目标、快应变、高精准、多元化地服务于城市肌体的方法与机制。四、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的“公共艺术理念”:公共艺术,不能仅限于艺术创作和作者个人经验,也不应仅追求作品的赏心悦目或是建造类似于雕塑的构筑物。公共艺术应与新型构建技术、数字及网络技术相结合,不局限于文化范畴并与社会需求有机地融合。公共艺术不应仅服务于文化形态,还应服务于法规、节事、商业、救灾等形态。五、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借助于实际案例的解析,以梳理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多种表现形态:通过对具“临时属性”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梳理,分析临时性景观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借助于对大型城市节事活动的巡礼,完整认识临时性景观的积极性、系统性和有效性。通过认识临时性景观在综合介入城市公共空间中呈现的可能性、丰富性、多元价值,和对信息时代和多元环境的认知,揭示了临时性景观产生的必然性。同时,本文着重研究临时性景观理念在文化交流、信息传播、营商环境、灾后重建以及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特殊作用与价值。六、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的“景观设计教育”理念:原有的景观教育专业仅按内容、表现形式区分,是基于艺术立场及以教师的个人经验为主。而当代的设计教育应密切结合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认识专业、调整专业、重构专业,从而集约教育资源。七、临时性景观,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鲜明的界面、快速搭建的便利、以及材料和结构的可循环等特性,弥补了原有城市景观(永久性景观)概念的局限、问题和缺陷,极大地发展了新时代景观系统在理念、范围、功能、价值、建构及营运等方面的崭新内涵。

岳才艳[7](2019)在《长春市当代建筑风格倾向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以长春当代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的专业角度,对长春当代建筑风格的发展进行梳理,分析影响长春当代建筑风格发展的因素,总结长春当代建筑风格的倾向,展望长春当代建筑风格的发展趋势。本文论述的时间段为1978年至今,不仅包括本土建筑师创作设计的代表性作品,同时涵盖国内外大师以及设计机构所创作的优秀作品。文章首先利用查阅文献的方法,对长春地域特征以及长春近现代建筑规划发展的资料进行收集,进而研究长春建筑风格在近现代城市阶段的发展脉络以及后人对其呈现的风格归类,并分析其对于长春当代建筑风格倾向发展的影响。其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研整理长春1978年至今各类型建筑的代表作品,探索长春当代建筑风格的发展分期,并通过技术、色彩、建筑师分析长春当代建筑风格的倾向发展,为第四章定位长春当代建筑风格倾向做基础。最后利用因子提取以及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长春当代建筑风格的倾向,并对长春未来建筑风格提出展望。最终,通过将结论运用到吉林省老干部活动中心设计中,将结论与实践结合。建筑风格具有地域性、时代性、建筑师个性三方面的内涵,同时透过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可以追溯一个城市的建筑文脉。长春城市历史具有其特殊性,城市发展直至新中国成立才获得新生,对长春市当代建筑风格倾向与发展研究可以让我们理清长春当代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塑造特色长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周鑫杰[8](2019)在《徽派建筑特色设计在新农村民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重要流派之一,其设计风格新颖独特、优雅别致,充分展现了质朴美,是人文景观统一结合的经典。其建筑装饰中具体代表性的马头墙、天井、“三雕”三大特色设计更是享誉古今中外建筑领域,不仅是徽派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给徽派建筑本身增添了一种韵味。本文通过对徽派建筑特色设计的分析,提出在现代新农村民居装饰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这些特色设计元素,进一步做好徽派建筑特色设计与现代新农村民居设计的融合,让“新农村”活起来,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徽派文化,使徽文化得以延续。

刘清越[9](2019)在《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开始了由传统工匠向近代建筑师的转变。本文以首都门户、北方经济贸易中心的近代天津为切入点,选取近代时期在天津开展职业实践的中外建筑师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历史档案等一手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借助分类比较、信息数字化、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螺旋式职业化发展进程,总结了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建筑师职业化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产生的影响,为我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当代建筑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第2章分中西方两条主线,对中国古代传统工匠体系的传承发展和西方近代职业建筑师的演进历程分别进行了梳理,是对中西方建筑师不同的职业起源和形成的概述。第3章从建筑思想、建筑技术、建筑教育和建设管理模式这四个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影响最大,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理清各自的发展阶段、转变内容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下文进一步的分析、论述做好背景铺垫。第4章首先根据群体的来源和供职机构的不同,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进行分类。然后选取了其中八个最为典型的中外建筑设计开发机构,通过整理、归纳每个机构的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类型、实践作品以及机构中所涉及的中外建筑师的生平经历,清晰地描绘出天津近代建筑师在职业实践中显现出的群体轮廓和个体形象。第5章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包括职业注册制度确立表现出的法制化特征,建筑师职责范围明确表现出的责任化特征,建筑师执业规范增强表现出的规范化特征,以及建筑师行业组织创立表现出的团体化特征。第6章总结了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卢漫[10](2018)在《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样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扬州自然环境优美宜人,襟江临淮,南通吴越,北达齐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水运优势,使古代扬州商业昌盛、文化璀璨、人杰地灵,以“淮左名都”、“东南重镇”的文化形象闻名中外,扬州这种独特的气质也影射到其第宅的建筑文化中。自1368年至1911年近600年的明清时期是中华文明封建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时期。大运河的重新疏浚修整,新的盐业政策“开中折色法”推行等,促使扬州盐商群体形成,扬州成为两淮盐业的集散地经济再一次繁盛起来。经历了明末几乎是毁灭性的“扬州十日”后,清初的扬州城在“城摧垣颓,瓦砾衰草”中迅速恢复并繁荣起来。随后的扬州第宅建筑形制有一段相对持续时间较长的发展过程而日趋成熟,地域与文化特色也日益鲜明。梳理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的第宅建筑,对其装饰装修的特色及其演变进行深入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填充我国建筑及其室内设计的地域性文化研究体系,也为今后居住建筑中的装饰装修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为例,在基于大量史实资料的基础上,对扬州地区现存的第宅建筑遗存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深入分析其不同阶段的装修样式。理清其演变路径划分为明晚期至清初、清中期、清晚期三个时间段,力求探索相关特征产生与发展的背景、特点及成因。本文的论题从研究对象来看,尚不属主流的地域研究范围,实体对象也集中于容易损毁、遗失而被忽略的建筑装修部分。因此,本文期望能拓展过去对扬州地区建筑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宏观层面或是陈设品艺术等微观层面范畴的现状。从中观层面的建筑装修文化角度收集、整理扬州地区明清第宅建筑装修样式,较系统、全面地构建了扬州地区明清时期第宅建筑装修样式的基因库。从文化基因的角度考量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样式的演变规律,揭示作为移民聚集地的扬州地区并非被动地接受各种外来文化,而是经由生活在该地的人主动选择与创造性地转化、吸收新的有益于本土文化发展的因子。论文的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缘起及意义,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设置了一个整体性的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论文主体分为九章。第一章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时代背景、区域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氛围等方面,对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的形成与发展背景做了概括性的总结。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对不同的建筑装修构件进行了归类,并在大量调研、测绘的基础上,梳理了由明至清的不同阶段各类构件演变的样式特征,解析其演变路径。第七至第九章则从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社会风气等方面分析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转变的动因,并通过比较研究与之相关的吴派、徽派、京派建筑文化,总结在样式的演变过程中不仅呈现出“南北杂蹂、徽苏并举”的建筑风格,而且建筑装修具备明晚期到清初“健朗适用,意赅尚雅”、清中期“工巧繁丽,崇新求变”、清晚期“繁简并驱,中西交融”的演变特点;并且阐释作为南北物资、文化交流地的扬州,其第宅建筑所表达出的文化特质是具有包容性的;作为中西文化碰撞地的扬州,其第宅建筑所表达出的文化特质是具有时尚性的。最后的总结与展望归纳主要创新点及学术贡献,并为后续研究拓展了方向。

二、光彩建设拟巨资开发住宅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彩建设拟巨资开发住宅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第二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发展要求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
        五、工业文化传承的历史要求
        六、保护工业设计遗产的内部需求
    第三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
        一、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
        二、精英阶层的代表--专家学者
        三、群众利益的代表--社会公众
        四、市场主体的代表--企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探寻
    第一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
        一、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二、山东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
        一、前身: 聚焦军工生产
        二、迁址: 探寻发展之路
        三、变更厂名: 发展步入正轨
        四、改制: 迈入国际舞台
        五、搬迁: 奋斗奔腾不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范围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内容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征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
        三、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
        四、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价值
        五、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学价值
        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价值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意义
        一、延续潍坊市的工业历史
        二、带动潍坊市的经济振兴
        三、促进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现有基础
    第一节 潍坊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繁荣提供可能
    第二节 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一、政策先行
        二、资金保证
        三、智力支撑
    第三节 地方文旅产业市场逐渐成熟
        一、潍坊市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二、文创产业代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三、旅游产业代表--坊茨小镇
    第四节 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公共资金的投入
        二、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划分不明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探索
    第一节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
        一、德国鲁尔区转型的背景
        一、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及教训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原则
        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保存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四、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二、展示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三、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工业文化
        四、打造以商业为主的空间利用模式
    第四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保护工作应放在首位
        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参与
        三、健全行政制度与法律法规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A: 潍柴大事记(1946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查士丁尼时代君士坦丁堡供水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查士丁尼时代的君士坦丁堡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人口变化
    第二节 建城理念与宗教信仰
    第三节 查士丁尼统治特征
    第四节 不平静的都城
第二章 引水机制的历史与特点
    第一节 较近的高架渠
    第二节 最长的罗马供水线
    第三节 完善引水机制以稳定社会秩序
第三章 储水机制的构成与分布
    第一节 储水设施种类及分布
    第二节 保存至今的储水设施分析
    第三节 完善储水机制之必然性与偶然性
第四章 君士坦丁堡供水系统的影响
    第一节 加强“罗马身份”认同
    第二节 促进城市人口增长
    第三节 取悦民众与教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最长的供水渠中各渡槽桥信息
附录 B 君士坦丁堡供水系统年代记
致谢

(3)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经济评价与生命周期成本
        1.2.2 环境评价与生命周期评价
        1.2.3 社会评价与生命周期社会评价
        1.2.4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综合评价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内容和框架
    2.1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2.1.1 公共建筑类别与可持续性内涵
        2.1.2 经济可持续性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2.1.3 环境可持续性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2.1.4 社会可持续性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2.1.5 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2.2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的总体框架
        2.2.1 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2.2.2 评价的标准与步骤
        2.2.3 分析要素与分析结构
        2.2.4 分析框架与研究边界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LCC的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3.1 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分析框架
    3.2 公共建筑全生命期成本分析
        3.2.1 全生命期成本分类
        3.2.2 全生命期成本计算
    3.3 考虑代际折现下的成本分析
        3.3.1 代际折现率的确定
        3.3.2 代际折现下的成本
    3.4 实例分析
        3.4.1 工程概况
        3.4.2 全生命期成本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LCA的公共建筑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4.1 公共建筑环境可持续性的分析框架与基础
        4.1.1 分析框架
        4.1.2 模型基础
    4.2 公共建筑环境影响的终点破坏分析模型
        4.2.1 目的与范围确定
        4.2.2 清单分析
        4.2.3 环境影响评价
        4.2.4 结果解释
    4.3 实例分析
        4.3.1 目的与范围确定
        4.3.2 清单数据
        4.3.3 环境影响评价
        4.3.4 结果解释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SLCA的公共建筑社会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5.1 公共建筑社会可持续性的分析框架与内容
        5.1.1 分析框架
        5.1.2 分析内容
    5.2 公共建筑SLCA的分析过程
        5.2.1 目的与范围确定
        5.2.2 清单分析
        5.2.3 社会影响评价
        5.2.4 结果解释
    5.3 实例分析
        5.3.1 调查权重
        5.3.2 分析过程
    5.4 本章小结
6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模型与提升策略
    6.1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模型
        6.1.1 模型假设
        6.1.2 模型构建与求解
    6.2 公共建筑综合可持续性提升模型
        6.2.1 基本假设与基本方程
        6.2.2 模型构建与求解
    6.3 实例分析
        6.3.1 理想状态的确定
        6.3.2 可持续性综合评价过程
        6.3.3 综合可持续性提升过程
    6.4 提升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措施建议
        6.4.1 健全提高公共建筑寿命的管理机制
        6.4.2 优化公共建筑设计施工方案
        6.4.3 做好公共建筑运营维护管理
        6.4.4 加强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和性能提升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及创新点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公共建筑社会影响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工业遗产地景观再生与更新设计研究 ——以江州废旧船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现状及实践研究
        1.3.1 国外理论研究与实践
        1.3.2 国内理论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 工业遗产地
        2.1.1 工业遗产的定义
        2.1.2 工业遗产的分类
    2.2 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
        2.2.1 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的定义
        2.2.2 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的形态构成
        2.2.3 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的原则
    2.3 工业遗产地改造开发模式
        2.3.1 博物馆模式
        2.3.2 商业办公模式
        2.3.3 郊野公园模式
        2.3.4 创意产业模式
        2.3.5 城市公园模式
        2.3.6 公寓酒店模式
        2.3.7 综合体模式
3 工业遗产地改造案例研究
    3.1 国外实践案例研究
        3.1.1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3.1.2 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公园
    3.2 国内实践案例研究
        3.2.1 龙江宝船厂公园
        3.2.2 中山岐江公园
        3.2.3 江阴滨江船厂公园
        3.2.4 案例总结
    3.3 小结
4 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的设计策略
    4.1 设计定位和决策体系
    4.2 生态恢复处理技术
        4.2.1 土壤改良
        4.2.2 水体净化
        4.2.3 植被恢复
    4.3 功能置换与再生
        4.3.1 工业建筑物
        4.3.2 工业构筑物和设备
        4.3.3 废料再利用
    4.4 历史文化传承与氛围营造
        4.4.1 历史文化的挖掘
        4.4.2 场所氛围的营造
    4.5 运用景观符号
        4.5.1 景观符号类型
        4.5.2 设计元素提取
        4.5.3 元素形象符号化
    4.6 小结
5 江州废旧造船厂景观再生更新设计实践
    5.1 项目概况
        5.1.1 江州造船厂历史沿革
        5.1.2 项目背景
        5.1.3 基地现状分析
    5.2 设计定位
    5.3 总平面设计
        5.3.1 功能分区
        5.3.2 景观结构
        5.3.3 交通系统
    5.4 造船厂自然形态再生更新设计方法
        5.4.1 矿山稳固与土壤生态处理
        5.4.2 水体的净化与循环利用
        5.4.3 植物重建与多样性构建
    5.5 造船厂物质形态再生更新设计方法
        5.5.1 建筑物外观更新
        5.5.2 建筑物内部空间分割
        5.5.3 构筑物保留与改造
        5.5.4 废弃材料再利用
    5.6 造船厂文化传承设计方法
        5.6.1 工业生产体验
        5.6.2 工业遗存体验
    5.7 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5)城市色彩的探索 ——与历史文脉相结合的天津城市色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背景
        1.2.1 国际背景
        1.2.2 国内状况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2 本文研究的实例结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内涵
    2.1 城市历史文脉相关基本概念
        2.1.1 历史的定义
        2.1.2 文脉的定义
        2.1.3 历史文脉的定义与内涵
    2.2 城市色彩的内涵及功能
        2.2.1 城市色彩的内涵
        2.2.2 基于历史文脉的城市色彩决定因素
        2.2.3 城市色彩设计的作用
第三章 天津城市历史文脉及色彩梳理
    3.1 天津独特的自然环境
    3.2 天津城市发展历史积淀
        3.2.1 建城之前(4000 多年前——公元1404 年)
        3.2.2 建城至开埠之前(公元1404 年——1860 年)
        3.2.3 开埠之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公元1860 年——1949 年)
        3.2.4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公元1949 年——1978 年)
        3.2.5 改革开放以后(公元1978 年——至今)
    3.3 天津城市色彩历史发展及分析
        3.3.1 建城至开埠之前(公元1404 年——1860 年)
        3.3.2 开埠之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公元1860 年——1949 年)
        3.3.3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公元1949 年——1978 年)
        3.3.4 改革开放以后(公元1978 年——至今)
    3.4 天津城市色彩存在的问题
        3.4.1 视觉污染、严重忽视建筑间的色彩衔接
        3.4.2 缺乏地方特色、对外形象不断下降
        3.4.3 缺乏艺术美感、降低城市品位
        3.4.4 缺乏大众的参与意识
    3.5 天津城市色彩规划的必要性
第四章 天津城市色彩调研和解读
    4.1 色彩偏好和色彩印象调查
        4.1.1 色彩偏好
        4.1.2 天津城市色彩印象
    4.2 典型区域城市色彩提取
        4.2.1 色彩提取方法
        4.2.2 天津鼓楼地区色彩解读
        4.2.3 天津市五大道地区色彩解读
        4.2.4 天津民俗文化色彩解读
    4.3 小结
第五章 天津城市色彩规划
    5.1 规划原则
    5.2 主色调提取
    5.3 分区规划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问卷调查:居民色彩偏好与天津城市色彩印象问卷调查

(6)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城市中的“碎片化”空地
        0.1.2 针对城市发展中空闲土地的相关政策法规
        0.1.3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需求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概况
        0.3.1 相关概念解释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3.3 境外研究现状
    0.4 研究内容与框架
        0.4.1 内容与论文基本逻辑框架
        0.4.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解读临时性景观的概念
    1.1 临时性景观的定义与“临时”的界定
        1.1.1 临时性景观的定义条件
        1.1.2 临时性景观的相关概念
        1.1.3 受益于当代的临时性景观
    1.2 临时性景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1.3 临时性景观的基本特征
        1.3.1 相对短暂的时效性
        1.3.2 适宜的使用性
        1.3.3 特殊的设计手法
        1.3.4 经济生态型
        1.3.5 与大众的互动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临时性景观产生的必然性及其构建形态
    2.1 临时性景观的必然性
        2.1.1 临时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2.1.2 临时是多元环境的产物
    2.2 城市化进程中的临时性景观
        2.2.1 城市临时性景观空间的成因
        2.2.2 多样性的临时性景观
    2.3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其他临时性的景观构建形态
        2.3.1 临时性建筑
        2.3.2 临时性设施
        2.3.3 临时性装置艺术
    2.4 多元需求下的临时性公共活动
        2.4.1 艺术活动
        2.4.2 休闲娱乐活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中临时性景观的分类与应用
    3.1 适应当代的主动性临时景观
        3.1.1 临时性的创新理念
        3.1.2 临时性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3.1.3 临时性为城市建设发展带来的新时效
    3.2 以大型节事活动为主的系统性临时景观
        3.2.1 城市大型节事活动
        3.2.2 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以2008 北京奥运会为例
        3.2.3 国际性博览活动——以2010 上海世博会为例
    3.3 具有组织有效性的临时景观
        3.3.1 商业推广活动中的临时路演
        3.3.2 商业空间中的临时装置艺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临时性景观与多元社会的联系
    4.1 临时性景观的创新价值
        4.1.1 不断发展的创新理念
        4.1.2 多变的灵活形态
        4.1.3 临时性景观介入生活
    4.2 临时性景观的积极性价值
        4.2.1 迅速帮助灾后重建
        4.2.2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4.3 促进多元化文化的传播价值
        4.3.1 促进文化的交流
        4.3.2 传统文化在临时城市主义中的再生
    4.4 临时性景观的生态价值
    4.5 临时性景观的商业经济价值
    4.6 临时性景观对于城市空间的再生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临时性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及其教育意义
    5.1 临时性景观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
        5.1.1 华而不实的临时造成大量的浪费
        5.1.2 只追求形式主义,缺少长远考虑
        5.1.3 盲目跟风,没有辨识度
        5.1.4 临时是鲜活的产生,无奈的结束
    5.2 临时性景观推动城市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5.3 临时性景观对设计教育的意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8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8 Revision)
    附录二 2018 世界城市全球大都市检测报告(Metro Global Metro Monitor 2018) (译稿)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长春市当代建筑风格倾向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国外当代建筑风格的研究
        1.3.2 关于国内当代建筑风格的研究
        1.3.3 关于长春当代建筑风格的研究
    1.4 重要概念的界定
        1.4.1 当代建筑
        1.4.2 建筑风格
        1.4.3 倾向
        1.4.4 时间与区域范围的界定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长春市当代建筑风格发展沿革研究
    2.1 长春市城市特征概括
        2.1.1 气候特征
        2.1.2 地理特征
        2.1.3 社会人文历史特征
    2.2 长春近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研究
        2.2.1 老宽城子时期
        2.2.2 铁路城市时期
        2.2.3 新中国规划建设成立初期
    2.3 长春近现代城市建筑发展解析
        2.3.1 长春近现代城市建筑发展分期
        2.3.2 长春近现代城市建筑色彩研究
        2.3.3 长春近现代城市建筑风格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春市当代建筑风格的发展分期及创作语言分析
    3.1 长春市当代建筑风格发展分期
        3.1.1 以现代主义为主的复苏发展阶段(1978-1990)
        3.1.2 时代精神的表达发展阶段(1991-2000)
        3.1.3 趋于理性的融合发展阶段(2001 至今)
    3.2 长春市当代建筑技术表现分析
        3.2.1 建筑立面结构与材料的交融表达
        3.2.2 建筑形态的域限挑战
        3.2.3 建筑形象的自由化发展
    3.3 长春市当代建筑色彩分析
        3.3.1 建筑形态的色彩丰华
        3.3.2 建筑整体的色彩控制
        3.3.3 建筑材料的色彩肌理
    3.4 长春市当代建筑师创作分析
        3.4.1 本土建筑师的不断探索
        3.4.2 与国内建筑大师的交流提升
        3.4.3 与国外建筑师的碰撞交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春市当代建筑风格倾向与设计实践
    4.1 面对历史的思辨——传统建筑风格倾向
        4.1.1 近现代建筑风格的描摹
        4.1.2 传统建筑形式要素的概括
        4.1.3 新建筑传统气质内涵的表达
    4.2 立足本土的探索——地域建筑风格倾向
        4.2.1 自然环境的循势力导
        4.2.2 文脉历史的拓展共生
        4.2.3 场所环境的友好呼应
    4.3 沐浴时代的发展——多元建筑风格倾向
        4.3.1 现代风格倾向
        4.3.2 后现代风格倾向
        4.3.3 玻璃幕墙风格倾向
        4.3.4 高技派倾向
        4.3.5 新古典风格倾向
        4.3.6 欧陆风格倾向
    4.4 长春未来建筑风格的发展展望
        4.4.1 历史建筑风格的创新回应
        4.4.2 地域建筑风格的有机延续
        4.4.3 多元建筑风格的融合发展
    4.5 吉林省老干部活动中心设计实践
        4.5.1 项目定位解析
        4.5.2 项目地域文化自然条件解析
        4.5.3 场所精神的设计理念探索
        4.5.4 建筑风格的创作脉络
        4.5.5 建筑方案解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长春当代传统主义风格倾向代表作品
附录2 长春当代地域主义风格倾向代表作品
附录3 长春当代多元建筑风格倾向代表作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索引

(8)徽派建筑特色设计在新农村民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徽派建筑特色设计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解读
    1.1 徽派建筑的历史渊源
    1.2 徽派建筑的特色分析
        1.2.1 地域特色
        1.2.2 审美特色
        1.2.3 功能特色
        1.2.4 文化特色
    1.3 徽派建筑的特色设计
        1.3.1 马头墙的特色设计
        1.3.2 天井的特色设计
        1.3.3 三雕的特色设计
    1.4 马头墙、天井、三雕的内在联系
    小结
第二章 徽派建筑特色设计的现代应用和现状分析
    2.1 马头墙在新农村民居装饰中的应用
    2.2 天井在新农村民居装饰中的应用
    2.3 三雕在新农村民居装饰中的应用
    2.4 徽派建筑特色设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4.1 自然环境缺乏融入
        2.4.2 风格形式缺乏创新
        2.4.3 建筑功能缺乏情感
    小结
第三章 徽派建筑特色设计的指导原则和案例实践
    3.1 徽派建筑特色设计在应用中的指导原则
    3.2 徽派建筑特色设计在应用中的创新融合
    3.3 徽派建筑特色设计在应用中的案例实践
        3.3.1 项目背景
        3.3.2 设计定位
        3.3.3 设计展示
    3.4 徽派建筑特色设计在应用中的总结展望
    小结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徽派风格新农村民居”效果图展示
附录 B “徽派风格新农村民居”模型展示
致谢

(9)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范围
    1.5 概念界定
    1.6 既有研究综述
        1.6.1 天津近代建筑史研究
        1.6.2 我国近代建筑师、建筑设计机构研究
        1.6.3 我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
        1.6.4 既有研究不足
    1.7 研究方法
    1.8 创新点
    1.9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西建筑师的职业起源和形成
    2.1 中国清朝以降工匠体系的传承
        2.1.1 皇家工官制度
        2.1.2 民间匠籍制度
    2.2 西方近现代职业建筑师的发展
        2.2.1 建筑师职业角色的演进
        2.2.2 建筑师培养方式的转变
        2.2.3 行业组织和职业注册制度的建立——以英国为例
    2.3 小结
第3章 中国近代建筑师职业引入的社会背景
    3.1 观念转变——近代建筑思想的更新
        3.1.1 从消极避让到主动学习
        3.1.2 从机械模仿到辩证思考
        3.1.3 传统样式与现代风格的碰撞
    3.2 技术支撑——近代建筑技术的升级
        3.2.1 西方建筑技术的早期引入
        3.2.2 西方建筑技术的全面接受
        3.2.3 中西建筑技术的本土融合
    3.3 人才培养——近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创建
        3.3.1 西方教育制度的引入
        3.3.2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制度的形成
        3.3.3 天津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4 制度确立——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形成
        3.4.1 租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引入(1860-1902)
        3.4.2 华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1902-1928)
        3.4.3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确立(1928-1937)
        3.4.4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1937-1949)
    3.5 小结
第4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和职业实践
    4.1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
        4.1.1 近代建筑师群体来源
        4.1.2 近代建筑师群体供职机构
    4.2 外国开发建设机构与建筑师在津的早期开拓
        4.2.1 先农公司(工程部)
        4.2.2 义品公司(设计部)和沙德利工程司
    4.3 中外建筑师在津的职业实践
        4.3.1 “合伙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4.3.2 “独立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4.4 小结
第5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的特征表现
    5.1 法制化——建筑师的职业制度
        5.1.1 民国时期的初步确立
        5.1.2 日伪时期的短暂停滞
        5.1.3 民国末期的快速发展
        5.1.4 解放初期的过渡转换
    5.2 责任化——建筑师的职责范围
        5.2.1 项目协调
        5.2.2 许可申请
        5.2.3 施工监督
        5.2.4 安全鉴定
    5.3 规范化——建筑师的执业规范
        5.3.1 收费标准
        5.3.2 工作流程
        5.3.3 工程文件
    5.4 团体化——建筑师的行业组织
        5.4.1 学术团体
        5.4.2 同业公会
    5.5 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规律
        6.1.1 阶段性的发展
        6.1.2 多方面的转变
        6.1.3 进程中的不足
    6.2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对天津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
        6.2.1 促进了设计思想的多元发展
        6.2.2 推动了建筑技术的长足进步
        6.2.3 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储备人才
        6.2.4 提供了有借鉴性的管理制度
    6.3 研究未尽事宜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样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缘起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缘起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综述
        0.2.1 有关建筑装饰装修的研究
        0.2.2 有关扬州地区宅园的图录与研究
        0.2.3 有关明清时期社会的研究
        0.2.4 他相关研究文献
        0.2.5 相关研究的不足
    0.3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意义
    0.4 研究的范围、对象与内容
        0.4.1 研究范围
        0.4.2 研究对象
        0.4.3 研究内容
    0.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0.5.1 研究方法
        0.5.2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孕育和发展——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演变的背景
    1.1 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的时代背景
        1.1.1 自然环境背景
        1.1.2 历史发展背景
        1.1.3 社会时代背景
        1.1.4 区域经济背景
        1.1.5 区域文化背景
    1.2 明清扬州的区位环境
        1.2.1 地形板块的影响
        1.2.2 运河与扬州的发展
    1.3 社会流动与居住
        1.3.1 芜城与移民城市
        1.3.2 社会流动与居住迁移
        1.3.3 居住的文化阐释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门与窗——明清扬州第宅建筑沟通、分隔室内外的木作装修语言演变
    2.1 明清扬州地区门的类型及样式演变
        2.1.1 未敢逾制的大门
        2.1.2 变化丰富的槅扇门
        2.1.3 太师壁与屏门的演变
        2.1.4 房门的多样化演变
        2.1.5 其他类型的门
    2.2 明清扬州地区窗的类型及样式演变
        2.2.1 窗的含义与作用
        2.2.2 半窗与坐窗的演变
        2.2.3 和合窗的演变
        2.2.4 横披窗与天窗的演变
        2.2.5 固定窗的演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花——明清扬州第宅建筑空间顶界面装修样式演变
    3.1 素雅仰尘
        3.1.1 天花仰尘所用位置的演变
        3.1.2 天花与仰尘的样式演变
    3.2 轩朗卷棚
        3.2.1 卷与轩
        3.2.2 磕头轩与抬头轩
        3.2.3 轩的种类及演变
        3.2.4 扬州的“重椽复水”[]的演变路径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栏杆与挂落——明清扬州第宅建筑外檐虚界面装修样式演变
    4.1 明清扬州地区第宅中栏杆类型的演变
        4.1.1 栏杆的含义与分类
        4.1.2 明清扬州地区第宅中栏杆材料类型的演变
        4.1.3 明清扬州地区第宅中栏杆功能的多样变通
    4.2 明清扬州第宅建筑中栏杆样式与表达的演变
        4.2.1 垂直交通中栏杆样式的演变
        4.2.2 台明、平坐等维护栏杆的样式演变
        4.2.3 凭依、休憩等栏杆的样式演变
    4.3 明清扬州第宅建筑中的玲珑挂落
        4.3.1 挂落装饰的由无到有
        4.3.2 扬州挂落样式的规整多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雀替——明清扬州第宅建筑柱头装修构件样式演变
    5.1 雀替的起源与发展
        5.1.1 雀替释义
        5.1.2 雀替的演变与发展
    5.2 明清时期扬州雀替的种类
        5.2.1 中规中矩的普通雀替和小雀替
        5.2.2 实用多样的撑牙和牛腿
        5.2.3 形式美观的花牙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罩与板壁——明清扬州第宅建筑内檐装修虚与实的演变
    6.1 罩的起源与发展
        6.1.1 罩的释义
        6.1.2 罩的演变与发展
        6.1.3 罩的种类
    6.2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中罩的种类与样式演变
        6.2.1 无迹可寻的明代到种类丰富的清代
        6.2.2 清中至清晚扬州第宅中罩的样式演变
    6.3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中罩的位置与作用
        6.3.1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建筑内檐装修中的罩
        6.3.2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建筑外檐装修中的罩
    6.4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中板壁的演变
        6.4.1 板壁类型的演变
        6.4.2 板壁施用位置及作用的演变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限制与释放——政治因素对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演变的影响
    7.1 传统的宗法体制松动
        7.1.1 明代以前第宅建筑规定
        7.1.2 明代第宅建筑规定
    7.2 四民关系的变动
        7.2.1 行政层级与经济层级的关系
        7.2.2 工商皆本与重商思潮
        7.2.3 工匠从“轮班”“住坐”制到代役制
    7.3 皇权的弱化及第宅逾制
        7.3.1 第宅规制的逾制
        7.3.2 第宅装饰的逾制
        7.3.3 政府的态度
    7.4 盐政得失
        7.4.1 扬州繁华以盐盛
        7.4.2 盐商宅园建筑的规制及装饰装修
        7.4.3 扬州盐商的衰落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迭代与重组——文化形态对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演变的影响
    8.1 士商文化的变革与混生
        8.1.1 士商观念之变革
        8.1.2 贾儒混生的世态百相
        8.1.3 盐商文化与建筑装修
    8.2 南北文化的杂蹂与并举
        8.2.1 吴派文化的影响
        8.2.2 京派文化的影响
        8.2.3 徽派文化的影响
    8.3 雅俗文化的对立与统一
        8.3.1 文人阶层雅文化的世俗性倾向
    8.4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8.4.1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
        8.4.2 由表及里的西学风潮
        8.4.3 中西建筑文化的迭代与重组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隐性与显性——社会风气对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演变的影响
    9.1 社会风气与主流审美倾向的转变
        9.1.1 第宅建筑主人的审美倾向
        9.1.2 “上行下效”的从众心理
    9.2 奢侈风气的出现与表达
        9.2.1 “奢侈”的概念
        9.2.2 追求社会认同与由俭入奢
        9.2.3 奢侈消费对于等级和礼制的冲击
    9.3 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中的消费文化
        9.3.1 符号、文化象征与消费行为
        9.3.2 生活方式与地位消费
    9.4 文化基因的隐性与显性映射
        9.4.1 商人的先导作用
        9.4.2 奢侈之风的蔓延
        9.4.3 “繁简并驱,中西交融”中的文化基因映射
    9.5 本章小结
结语
论文创新点及主要学术贡献
参考文献
附录1:明清时期扬州宅园简况表
作者成果简介
致谢

四、光彩建设拟巨资开发住宅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21(11)
  • [2]查士丁尼时代君士坦丁堡供水系统研究[D]. 陶万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 范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工业遗产地景观再生与更新设计研究 ——以江州废旧船厂为例[D]. 盛宜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城市色彩的探索 ——与历史文脉相结合的天津城市色彩[D]. 陈宇.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6]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D]. 曹烨. 上海大学, 2019(02)
  • [7]长春市当代建筑风格倾向与发展研究[D]. 岳才艳.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8]徽派建筑特色设计在新农村民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 周鑫杰. 东南大学, 2019(06)
  • [9]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D]. 刘清越. 天津大学, 2019(06)
  • [10]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样演变研究[D]. 卢漫. 东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光彩建设拟重金投资开发住宅项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