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国报”

再说说“国报”

一、且说“国家级论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果[1](2021)在《凉山彝族漆器图纹造型的当代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瑾[2](2021)在《山西长治上党区潞安大鼓音乐考察与研究》文中提出

冯译萱[3](2021)在《阿城论》文中认为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黄园园[4](2021)在《《聊斋俚曲集》介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介词是汉语虚词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表明汉语句法关系、明确句意等方面都担任着重要角色;但同时介词系统又是相对封闭的、可以穷尽式列举的。成书于清朝初年的《聊斋俚曲集》总体上如实反映了清朝初年的语言面貌,对其介词进行穷尽研究有助于了解介词在《聊斋俚曲集》及明末清初的使用情况。本文从句法分类、数量频率、句法位置、句法功能、搭配情况等角度对《聊斋俚曲集》中的介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写研究,全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绪论,简单讨论了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介词的界定和分类。在充分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聊斋俚曲集》中的介词进行系统整理并分为“时间处所”、“对象范围”、“工具方式”、“原因目的”、“处置被动”五个大类。第二章主要从使用数量、使用频率、句法位置、句法功能、关涉成分等角度出发对《聊斋俚曲集》中的每个介词进行分类描写分析。这一时期虽然介词分工逐渐明确,但仍有大量身兼数职的介词存在,为了更好了解介词的发展演变情况,在分析时将同一介词所涉及的语法功能在一个小节中集中进行分析,同时对语法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介词也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更好说明介词的使用演变情况。我们发现《聊斋俚曲集》中介词使用情况已基本与现代汉语介词系统类似,如表时间处所的介词数量是占比最高的;但也有其特点,如表处置被动的用例最多;也存在不少特殊的介词及用法,如“劈、把处所、当、值比较”等。第三章对《聊斋俚曲集》中介词进行系统分析。对其介词系统的分布情况、介词音节、句法结构、句法功能进行整体描写,结合同时期部分着作的介词使用情况,清理了明末清初介词发展演变的动因与结果。第四章是结语部分。从宏观上概括总结《聊斋俚曲集》中介词使用情况,指出其中介词系统整体上与现代汉语介词系统趋同,但仍有其地域性的差异,既反映了介词历时发展情况,又体现了介词系统内部调整的结果。

席红英[5](2020)在《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文中提出语言生活是语言国情、族情、区情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信息化、城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实用功能逐渐降低,语言使用范围不断地向家庭内部收缩,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困境。蒙古语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中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之一。呼伦贝尔市尤其是牧业四旗是蒙古族聚居区,较好地保留了蒙古语和传统游牧生产方式及民族文化。全方位调查呼伦贝尔市牧业四旗的蒙古族语言生活,对了解该市蒙古族的语言生活现状,判断母语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可以为其它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以呼伦贝尔市蒙古族聚居区——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主要调查地,以该四个牧业旗的蒙古族语言生活为主要调查内容,综合采用田野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在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在收集第一手调查材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蒙古族语言生活的内部和外部生态环境,认为呼伦贝尔市蒙古族聚居区语言环境有利于蒙古语的保持,但不利于蒙古语的发展,蒙古语使用和发展方面面临使用人口减少、增长率变低,使用范围逐渐缩小,语言地位不断下降等问题。本文由八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从地理位置、民族人口、生产方式、历史源流及牧业四旗基本情况等方面介绍呼伦贝尔市概况,目的是展现呼伦贝尔市整体社会文化环境;第二章,调查蒙古族家庭环境中祖辈、长辈、同辈、晚辈三代人的语言使用情况,与熟人邻里、在政府部门和行政单位等环境中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而分析语言使用现状及其社会差异;第三章,调查不同社区居民的语言习得、语言掌握和语言能力;第四章,调查蒙古族语言认同、语言情感、语言行为倾向。第二、三、四章为蒙古族居民语言生活状况的定量分析,第五和第六章是调查数据的分析。第五章从语言外部生态环境入手,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三方面分析地理、气候、人口、民族、教育、文化等因素对语言生活现状的影响;第六章从语言内部生态环境入手,分析语言结构、语言格局、语言景观对语言本体、语言地位的影响。最后是“结论与余论”部分,在总结蒙古族语言生活现状的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调查表明,呼伦贝尔市蒙古族的蒙古语保持较好,但蒙古语使用存在代际、城乡、部落和阶层差异:老年人的蒙古语保持好于年轻人,牧区蒙古族的蒙古语保持好于城镇蒙古族,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的蒙古语保持好于其他部落的蒙古族,牧民母语保持好于公职人员和学生。在社会交际领域,汉语使用率逐渐增加,但未出现骤增情况。在汉语使用稳步增长的同时,蒙古语的使用逐渐下降,蒙汉语兼用情况普遍,语言生活向双语化转换。监测整体语言生态环境发现,牧业四旗语言生活呈现三种类型:作为传统牧业旗县,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的语言环境较为封闭,母语保持较好;作为城镇化牧业旗县,鄂温克族自治旗的语言环境开放,汉语使用率较高,境内厄鲁特和布里亚特蒙古人因居住集中,尚未出现母语使用的明显下滑现象;作为由传统牧业旗向城镇化牧业旗发展的陈巴尔虎旗在语言使用上呈现出过渡性特点,即语言生活状态介于前两者之间。从呼伦贝尔市的整体环境看,维持语言保持的主要因素较为稳定,不易变化,主要包括人口数量、民族认同以及语言系统的稳定性等;影响蒙古语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传媒影响、文化冲击等。本研究在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蒙古族不同社区内语言生活现状,试图展现语言生活全景,但仍存在以下不足:语言服务涉及较少;微观层面的个人语言生活调查欠缺,今后将对此进一步予以补充和完善。

谭诗然[6](2020)在《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研究》文中认为地戏是流传于我国贵州地区一种极具特色的民间戏剧形式,它不只是得到了黔中地区屯堡人民的热爱,同样也得到屯堡村寨周边少数民族人民的青睐。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形成与屯堡汉族地戏密切相关,受到屯堡地戏的影响,少数民族人民主动向屯堡人学习地戏。黔中少数民族地戏在演剧形态上与屯堡汉族地戏基本相同,但是在学习和传承地戏的过程中,由于黔中少数民族特殊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审美需求,造就了黔中少数民族地戏不同于屯堡汉族地戏的民族色彩与艺术特色。目前学术界对地戏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屯堡汉族地戏,研究成果丰硕,但研究范围却仅限于贵州屯堡村寨及其周边地区,很少将屯堡村寨周边的那些少数民族村寨中表演的地戏艺术形式纳入研究视域中。因此,对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研究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鉴于此,本论文尝试突破地戏研究领域以往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地戏研究的空间,针对黔中少数民族地戏展开研究。论文从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形成、分布、发展变迁、剧本剧目、艺术特征、传承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追溯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历史渊源,探寻它与屯堡汉族地戏的关系,从而分析出地戏在黔中少数民族村寨流传的原因;通过田野调查,摸排清楚黔中少数民族地戏分布区域以及发展变迁情况;从地戏面具、服装、道具、唱腔等方面入手,突出它的民族特色;在剧本体制、剧目内容、剧目特点上,对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剧本剧目进行叙述;针对黔中少数民族地戏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路。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就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以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地戏以及少数民族地戏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梳理。除此之外,还对本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目标等内容给予说明。第一章,论述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形成。介绍屯堡地戏的历史缘起,探究黔中少数民族地戏与屯堡地戏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材料、理论知识来分析地戏在少数民族村寨中流传的原因。第二章,论述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分布与发展变迁。首先对少数民族地戏在贵州的分布作大致的梳理。其次以花溪大寨村布依族地戏、贵安新区大狗场村仡佬族地戏以及安顺西秀区刘官乡兴红苗族地戏为例,论述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发展变迁。第三章,论述黔中少数民族地戏剧本剧目。重点叙述黔中少数民族地戏剧本的体制,分析黔中少数民族地戏剧目内容和剧目特点。第四章,论述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艺术特征。通过对极具民族特色的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面具、服装、道具、唱腔、伴奏等进行梳理,凸显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艺术特征。第五章,论述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传承。针对黔中少数民族地戏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找到适合黔中少数民族传承发展的道路。余论部分,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提出对黔中少数民族地戏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如黔中少数民族地戏在以后的生存和发展中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它又将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艺术特色等问题,阐述了我的看法。

张星[7](2020)在《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风景区作为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体,其形成是在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宗教信仰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的产物。受佛教影响较大的风景区往往宗教活动和风景区建设达到统一,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影响,奠定了风景区的格局与面貌。本文以宁波和舟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古今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的方法,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佛教在甬舟地区各时期的发展历程对风景区形成分布与景观特色两大方面的影响,以期能够增加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历史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主要结果如下:(1)在整理研究大量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佛教在甬舟地区的演变历程和思想特点进行梳理,整理各历史时期僧人在甬舟地区活动踪迹和佛教有关的风景资源分布,分析和归纳出各历史时期佛教影响下甬舟地区风景区发展状况各有不同。三国—南北朝时期属于甬舟地区风景区发展的萌芽期,表现为僧人对风景区选址的探索。隋唐时期佛教在甬舟地区兴盛,受洪州禅“自然而然”思想的影响,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建寺修行的僧众渐多,甬舟地区风景区分布格局基本成型。两宋元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景观特色已十分明显,风景区建设也不仅仅表现为佛教风景资源(寺院、佛塔等)的增多,还开始注重园林化环境的营造,亭、廊、桥等风景建筑开始出现。明清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中心往普陀山和招宝山转移,风景区建设注重借海造景和道路系统两侧景观特色的营造。民国以后,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在延续佛教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风景区的旅游和游憩的功能。(2)结合实地调研,从寺院选址、空间序列组织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对佛教对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受佛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圆融”思想和士人山水审美的影响,僧人在寺院选址上表现为“山水崇拜”,以山岳丰富的自然空间内涵及其自然景观资源作为寺院和风景区建设的基址,结合借水造景营造僧众修身养性的极佳环境。在“因缘和合”佛教思想影响下,僧人主要利用道路系统、四季景观变化、竖向变化作为因果序列的桥梁,使得风景区形成了完整的空间序列。僧人、帝王和士人通过对空间境象的把握、经营和再创作模拟佛国净土景象,对风景区的佛教宗教意境和山水景观意境营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结合其他风景资源、气象资源和摩崖石刻、浮屠(佛塔)等特殊风景资源形式,共同形成了甬舟地区风景区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风貌。(3)研究表明,受佛教“慈悲观”和“知恩报恩”主张的影响,寺院营建注重对建筑周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佛寺整体布局形式表现出依据功能布局和契合自然环境的特点,平面布局上形成了以中轴线式为主,因地制宜采用院落式、散点式、集锦式布局为辅的建筑布局形式。并通过空间序列组织、空间的对比、空间的渗透和层次以及园林化空间营造四种方式进行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烘托佛教宗教氛围,营造意境深幽的园林环境。

梁辰[8](2020)在《高新生命医疗技术的佛教生命伦理探究 ——以头颅移植、人体冷冻和人胚基因编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医疗技术本是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缓解疼痛而采取的措施。然而,在生命科学空前发达的今天,个别科研团队或人员研发一些违背伦理道德,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医疗技术,比如轰动一时的“换头术”、“基因编辑婴儿”等。我们把这类直接涉及人的出生和死亡等问题的具有较大风险的医疗技术称为高新生命医疗技术。本论文主要分析较具代表性的头颅移植、人体冷冻和人胚基因编辑三种医疗技术。在当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在关乎社会稳定和发展方面的科技时,需要从多种文化角度对科技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刻地分析与审视,以求科技能够真正服务于人类,保证医学工作者的科研行为有原则可依、科研事体有的放矢。人类文明自古以来就是多元和交相辉映的,故而本研究选择一种在东方国家乃至世界许多国家都存在有较大影响力的佛教思想,开展伦理探究,补充高新生命医疗技术伦理的佛教视角。另外,佛教思想作为中国的传统思想之一,其在人类的文明中较富生命观、疾病观、人体观和治病观,加之佛教生命伦理在涉及人的出生和死亡方面的行为准则有着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理论,因而对探究高新生命医疗技术的伦理问题能够起到十分有效地补充。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综合探究头颅移植、人体冷冻和人胚基因编辑技术的佛教生命伦理观。把涉及延长生命、治疗遗传疾病等医疗环节摘取出来,用佛教伦理视角加以分析。分析包括实然和应然两个方向,即何种技术又是否应该存在及应用。并且,就相关技术医疗工作者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动机用佛教视角加以考量,然后汲取佛教思想中能够有利于事态发展的精髓给出建议。研究头颅移植的佛教生命伦理观。主要依据大乘佛教“心遍依身”“克己”“自利”“慈悲利他”等核心价值理念,并从唯识学、死亡学说、因果律和疾病本源等理论出发,阐述头颅移植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所引发的生命伦理问题。经研究分析得出佛教并不支持头颅移植这项医疗技术,并建议进行相关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应该终止此项研究。研究人体冷冻的佛教生命伦理观。发现这项试图把死亡当成一种“疾病”来治疗的技术存在与佛教生命伦理学观点的不可弥合之处。佛教认为人体冷冻技术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体冷冻技术对于身体死亡的判定不正确,并且该技术对仍然具有感知觉的刚死之人的生命具有伤害性;人体冷冻技术只能冷冻作为生命一部分的物质性的身体,而不能冷冻生命的非物质性的其他部分;人体冷冻技术不能复活已经在另一个空间存在的轮回中的生命。因此,经研究得出佛教不认可人体冷冻技术对于身体死亡的论点和对于冷冻与复活身体的做法。研究人胚基因编辑的佛教生命伦理观。人胚基因编辑属于生殖系基因编辑。这种技术不同于体细胞基因编辑,具有遗传性。2018年底“贺建奎基因编辑事件”使得世界人民对基因编辑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本部分考察胚胎的感知、增强和治疗的态度与相关回应。从胚胎感知觉判定标准、护生原则、善用其心等佛教义理出发,做出较为详细地论述。得出在这项技术面前,佛教的态度是两难的、困顿的,在面对人胚基因编辑技术时,一定要谨慎行之的结论。本研究针对高新生命医疗技术的佛教伦理探究结果给出四点建议,即多角度审视并谨慎利用高新生命医疗技术;细化第三类医疗技术的伦理原则;明确各级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权限和职责;融入“善”和“慈”的观念到医学科研人员的道德规范之中。最后,指出本研究的三点不足之处,并希望日后能够深入研究高新生命医疗技术的伦理问题,对不足之处加以弥补。

陈虹[9](2019)在《钱理群高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鲁迅作品在语文教育界的经典地位和时代意义不容置疑,但在新课改轰轰烈烈进行了十几年后的今天,还是少有人对鲁迅建立起正常的了解和认知,喜欢鲁迅作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中小学中不少语文教师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也因此存在疑惑,不知道讲“鲁迅”应该“讲什么”,应该“怎么讲”,鉴于此,钱理群先生在自己毕生的鲁迅研究和语文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到高中课堂开设“鲁迅作品选读”课,是对鲁迅教学和语文教育的关注、突破和问题解决的尝试,课程实验所取得的教研成果更值得语文教师学习。本文以钱理群先生在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开设的“鲁迅作品选读”为研究对象,对钱理群高中鲁迅作品教学的相关实录和阐释的书籍、笔记,以及对教材读本、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课程评价方式、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旨在寻求钱理群先生在高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实践对一线语文教师进行鲁迅作品教学的启示,并据此提出教学建议。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是对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编排现状进行介绍,并呈现了高中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和困境以及语文老师们为此所做的努力和突破,寻找钱理群先生这样一位大学教授进入到高中开设选修课的原因。第二章是对钱理群在南师大附中开设的“鲁迅作品选读”课的选文情况、主题单元设置、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等结合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进行介绍和分析,展示“鲁迅作品选读”课的整体布局和细节处理。第三章结合钱理群“立言”、“立人”的语文教学理念,对其在选修课中的阅读和写作部分的运用和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并发掘钱理群高中鲁迅作品教学理念特征,主要包括: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第四章则从钱理群高中鲁迅作品教学实践出发,寻求其对高中语文老师鲁迅作品教学的启示与建议,包括树立正确的鲁迅教育观,教师自身积极阅读研究鲁迅;把握文体特点,注重文本互涉;教学内容有所讲,有所不讲;开展丰富的鲁迅研究学习活动等。希望这些建议可以供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参考,以此推动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实现。

刘遹菡[10](2017)在《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新兴文化产业,近年来一直是国家战略性的产业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孵化器与动力源。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基本已完成了全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布局,实现了 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批复和运营。基地的发展不仅能够为数字出版以及整个出版产业带来文化创意和技术上的创新和平台,还能够将基地周边所有数字出版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聚集和联动,实现集群化发展。因此,本文以全国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为研究主体,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与演进、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开展深入探讨和分析。在基础理论以及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收集和导入,实现对基地运行绩效的横向和纵向测评。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利用文献分析法从产业集群以及出版基地两个方面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章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为接下来的研究构建好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方式、演进动因和发展现状三个方面来挖掘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的进程。通过分析发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有自组织、他组织以及混合组织三种不同方式。并且目前为止,基地在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经过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几个不同的阶段,且目前各个基地处于的演进阶段各不相同。技术、市场、政府行为、人文和人才因素是推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的最主要的五个因素。另外,通过基地布局、基地构成情况以及经济规模能够较为清晰的了解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发展现状。第四章从构成主体、主体间关联互动以及组织形态三个方面探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结构。全国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形态各不相同,分为无核心、多层次单核心、单层次多核心以及多层次混合四种组织形态。基地的主体由核心层和辅助层构成,核心层指的是开展数字出版产业业务的企业,辅助层则包括了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中介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各主体之间通过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共同参与到基地的运行当中,推动基地的整体发展。第五章分析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作为高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的三大运行机制,分别为协同创新机制、竞合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基地的协同创新主要由基于IP、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以及基于产学研的三种创新形式构成,是基地得以发展迅速的主要推动力。另外,竞合机制将基地内的主体全部链接起来,以横向产业链中互补而形成的竞争为主导的竞合以及以纵向产业链中互补的合作为主导的竞合两种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风险共同承担,以达到共同开拓和占领市场,实现共赢的目的。而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存在则是加速知识和技术在基地范围内的流通,促使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能力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快速创新,能够让基地拥有作为集群形式发展的独有优势。基地中知识溢出的主体主要是基地中的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公共服务机构以及用户,通过主动、被动以及非正式溢出三种形式产生知识流通和溢出。同时,知识溢出的主体也是进行知识和技术学习的主要来源和途径。知识溢出和学习通过知识转移、知识转换和知识收获的循环过程来实现。第六章是对全国14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首先确定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技术路径,包括评价的目标与原则、评价思路和流程以及评价方法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地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另外,在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之后,将其代入指标体系,得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测度和评估。一是通过4个二级模块的不同得分,能够分析出各个基地在不同模块的优势和劣势的横向测评结果;二是可以得出14个基地运行绩效的整体排名并且将其划分为绩效极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极低五个不同梯度的纵向测评结果。第七章是本文的总结与展望。简要陈述和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和观点,另外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对未来的延伸研究进行展望。

二、且说“国家级论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且说“国家级论文”(论文提纲范文)

(3)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1.2.2 争鸣与辨析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2.1.3 无画处成妙境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2.2.1 生活的音符
        2.2.2 结构的旋律性
        2.2.3 可读的节奏
        2.2.4 对位法曲式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2.3.3 电影化叙事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2.3.5 声画合一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第二节 “古”化语言
        3.2.1 字词的复位性
        3.2.2 半文言风貌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3.3.1 阿城的诗性观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4.1.2 限度、维度、超越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4.2.1 艺术起源论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4.2.3 “巫”与文化基因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结语
附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4)《聊斋俚曲集》介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聊斋俚曲集》及其研究现状
        1.2.2 介词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介词的界定及分类
        1.4.1 介词的界定
        1.4.2 介词与动词的区别
        1.4.3 介词与连词的区别
        1.4.4 介词的分类
2 《聊斋俚曲集》介词分类
    2.1 时间处所介词
        2.1.1 把
        2.1.2 从
        2.1.3 自/自从
        2.1.4 捞着
        2.1.5 趁/趁着
        2.1.6 朝/朝着
        2.1.7 打
        2.1.8 当
        2.1.9 至
        2.1.10 到
        2.1.11 及
        2.1.12 及至
        2.1.13 就/就着
        2.1.14 离
        2.1.15 临
        2.1.16 劈
        2.1.17 凭
        2.1.18 去
        2.1.19 顺/顺着
        2.1.20 问
        2.1.21 望
        2.1.22 往
        2.1.23 向
        2.1.24 沿/沿着
        2.1.25 由
        2.1.26 以
        2.1.27 给
        2.1.28 于/於
        2.1.29 与
        2.1.30 因
        2.1.31 在
        2.1.32 照/照着
        2.1.33 着
    2.2 对象范围介词
        2.2.1 从
        2.2.2 自/自从
        2.2.3 比/比着
        2.2.4 朝/朝着
        2.2.5 除/除了
        2.2.6 对/对着
        2.2.7 和/合
        2.2.8 给
        2.2.9 及
        2.2.10 经着
        2.2.11 似
        2.2.12 同/同着
        2.2.13 替
        2.2.14 为
        2.2.15 问
        2.2.16 向
        2.2.17 于/於
        2.2.18 与
        2.2.19 在
        2.2.20 值
        2.2.21 跟/跟着
    2.3 工具方式介词
        2.3.1 按
        2.3.2 把
        2.3.3 从
        2.3.4 将
        2.3.5 就
        2.3.6 论
        2.3.7 拿/拿着
        2.3.8 凭/凭着
        2.3.9 用
        2.3.10 依/依着
        2.3.11 以
        2.3.12 着
        2.3.13 照
        2.3.14 倚着
    2.4 原因目的介词
        2.4.1 为/为着/为了
        2.4.2 用
        2.4.3 以
        2.4.4 因/因着
        2.4.5 缘
    2.5 处置被动介词
        2.5.1 把
        2.5.2 将
        2.5.3 被
        2.5.4 打
        2.5.5 吃
        2.5.6 教
        2.5.7 叫
        2.5.8 拿
        2.5.9 让
        2.5.10 于
        2.5.11 着
        2.5.12 着
        2.5.13 遭/遭着
        2.5.14 蒙
3 《聊斋俚曲集》介词系统分析
    3.1 介词系统构成及特点
        3.1.1 《聊斋俚曲集》介词分布情况
        3.1.2 介词音节
        3.1.3 句法结构
        3.1.4 句法功能
    3.2 明末清初介词发展情况
        3.2.1 介词功能演变发展的动因
        3.2.2 介词功能演变发展的结果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呼伦贝尔市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
        一、地理位置
        二、民族人口
    第二节 历史源流及生产方式
        一、历史源流
        二、生产方式
    第三节 牧业四旗概况
        一、陈巴尔虎旗
        二、新巴尔虎右旗
        三、新巴尔虎左旗
        四、鄂温克族自治旗
第二章 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调查
    第一节 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概述
        一、调查前期准备及问卷结构
        二、抽样情况
    第二节 家庭语言使用状况
        一、与长辈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
        二、与同辈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
        三、与晚辈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
    第三节 社区语言使用状况
        一、交际对象
        二、交际场所
    小结
第三章 蒙古族语言能力调查
    第一节 语言习得
        一、母语习得
        二、多语习得
        三、习得途径
    第二节 蒙古语能力的自我评估
        一、蒙古语口语能力
        二、蒙古语文字能力
    第三节 汉语能力的自我评估
        一、汉语口语能力
        二、汉语文字能力
    小结
第四章 蒙古族语言态度调查
    第一节 语言认同
        一、学习语言的动机
        二、语言发展展望
        三、对族际通婚态度
    第二节 语言情感
        一、最重要的语言
        二、方言情感
        三、蒙古语标准音情感
    第三节 语言行为倾向
        一、电子媒体选择
        二、印刷媒体选择
        三、子女教育选择
    小结
第五章 外部语言生态环境调查
    第一节 生态语言学理论
        一、理论译介
        二、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生态调查
        三、语言生态评估
    第二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因子
        二、气候因子
    第二节 社会环境
        一、人口因子
        二、民族因子
        三、经济因子
        四、教育因子
    第三节 文化环境
        一、文化活动
        二、文化传播
    小结
第六章 内部语言生态环境调查
    第一节 语言结构
        一、语音特点
        二、词汇特点
        三、语法特点
    第二节 语言格局
        一、外语接触
        二、汉语接触
        三、方言接触
    第三节 语言景观
        一、抽样情况
        二、牌匾特点
        三、受众态度
    第四节 语言生态环境评估
        一、采用公式
        二、评估结果
    小结
结论与余论
    一、结论
    二、若干思考
    三、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概念界定
    二、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研究现状概述
    三、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研究意义和思路
    四、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研究方法和目标
第一章 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形成
    一、屯堡地戏的历史缘起
    二、黔中少数民族地戏与屯堡汉族地戏的关系
    三、地戏在黔中少数民族村寨流行的原因
第二章 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分布与发展变迁
    一、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分布
    二、地戏在黔中少数民族村寨的发展变迁
第三章 黔中少数民族地戏剧本剧目
    一、黔中少数民族地戏剧本体制
    二、黔中少数民族地戏剧目内容
    三、黔中少数民族地戏剧目特点
第四章 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艺术特征
    一、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面具(脸子)
    二、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服装道具
    三、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唱腔伴奏
第五章 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的传承
    一、黔中少数民族地戏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二、黔中少数民族地戏传承的解决思路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7)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佛教的概念
        1.3.2 甬舟地区的概念
        1.3.3 风景区的概念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佛教在甬舟地区的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1.4.4.1 佛教在宁波地区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1.4.4.2 佛教在舟山地区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1.4.2 佛教与风景区的关系研究
        1.4.3 佛教对甬舟地区寺庙园林的影响研究
        1.4.3.1 寺庙园林的景观特征
        1.4.3.2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1.4.3.3 寺庙园林空间研究
        1.4.4 佛教对甬舟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1.4.4.1 佛教对宁波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1.4.4.2 佛教对舟山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1.4.5 小结
    1.5 研究范围及内容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主要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1.1 文献查阅法
        1.6.1.2 实地调研法
        1.6.1.3 学科交叉法
        1.6.1.4 归纳总结法
        1.6.2 技术路线
2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因素探究
    2.1 佛教思想对风景区的影响
    2.2 僧人活动对风景区的影响
    2.3 敬佛帝王对风景区的影响
    2.4 崇佛士人对风景区的影响
    2.5 信佛民众对风景区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3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形成分布的影响
    3.1 秦汉时期
    3.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3.2.1 三国时期
        3.2.1.1 稳定的社会环境
        3.2.1.2 航运的发展
        3.2.1.3 统治阶级的支持
        3.2.2 两晋时期
        3.2.2.1 东晋名僧思想的转变
        3.2.2.2 东晋名士的玄学思想
        3.2.2.3 玄学与佛教合流影响下的甬舟地区风景区选址探索
        3.2.3 南北朝时期
        3.2.3.1 南朝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3.2.3.2 南朝士人对佛教发展的促进作用
        3.2.3.3 南朝时期甬舟地区的僧人活动及寺院建设
        3.2.4 小结
    3.3 隋唐时期
        3.3.1 历史背景
        3.3.1.1 统治阶级的支持
        3.3.1.2 经济持续发展
        3.3.1.3 地方兴修水利
        3.3.2 佛法大乘之突起
        3.3.2.1 禅宗(洪州禅)的发展、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
        3.3.2.2 观音信仰的传入
        3.3.3 隋唐时期僧人的传播活动
        3.3.4 隋唐寺院的兴盛
        3.3.5 隋唐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
        3.3.6 甬舟地区风景区分布格局基本成型
        3.3.6.1 天童—阿育王风景区
        3.3.6.2 金峨山风景区
        3.3.6.3 东钱湖风景区
        3.3.6.4 雪窦山风景区
        3.3.6.5 五磊山—杜白湖风景区
        3.3.6.6 达蓬山风景区
        3.3.7 小结
    3.4 五代吴越时期
        3.4.1 历史背景
        3.4.2 五代吴越时期寺院建设情况
        3.4.3 五代吴越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建设与分布
        3.4.4 五代吴越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
        3.4.4.1 东钱湖风景区
        3.4.4.2 雪窦山风景区
        3.4.5 小结
    3.5 宋元时期
        3.5.1 历史背景
        3.5.1.1 地方经济文化繁荣
        3.5.1.2 帝王官宦支持
        3.5.1.3 土地兼并和封建剥削加重
        3.5.2 佛教派别的涌现与融合
        3.5.2.1 天台宗的传入与中兴
        3.5.2.2 禅宗鼎盛
        3.5.2.3 律宗
        3.5.2.4 净土宗
        3.5.2.5 家家观音,户户弥勒
        3.5.3 两宋寺院建设之兴盛
        3.5.4 禅寺、教寺“五山十刹”的诞生
        3.5.5 两宋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
        3.5.5.1 月湖风景区
        3.5.5.2 龙泉山风景区
        3.5.5.3 灵山风景区
        3.5.5.4 普陀山风景区
        3.5.5.5 天童—阿育王风景区
        3.5.5.6 东钱湖风景区
        3.5.5.7 雪窦山风景区
        3.5.6 元代时期
    3.6 明清时期
        3.6.1 历史背景
        3.6.1.1 明、清时期佛教政策
        3.6.1.2 倭寇侵扰,“海禁”施行
        3.6.1.3 帝王南巡,促进发展
        3.6.2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佛教派别的发展
        3.6.3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寺院建设情况
        3.6.3.1 明清时期宁波地区寺院新建情况
        3.6.3.2 明清时期舟山地区寺院新建情况
        3.6.3.3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寺院的修复与重建
        3.6.4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发展
        3.6.4.1 普陀山风景区
        3.6.4.2 招宝山风景区
        3.6.5 小结
    3.7 民国至今(1911年至今)
        3.7.1 历史背景
        3.7.2 民国至今甬舟地区佛教派别的发展
        3.7.3 民国至今寺院发展情况
        3.7.4 民国至今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发展
    3.8 本章小结
4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
    4.1 佛教对寺院选址的影响
        4.1.1 山岳崇拜,因山择址
        4.1.1.1 位于山下
        4.1.1.2 位于山腰
        4.1.1.3 位于山巅
        4.1.2 依势筑院,借水造景
        4.1.2.1 借湖景
        4.1.2.2 借江景
        4.1.2.3 借瀑景
        4.1.2.4 借海景
    4.2 佛教对风景区空间序列组织的影响
        4.2.1 利用寺前香道组织空间序列
        4.2.2 利用四季景观变化组织空间序列
        4.2.3 利用竖向变化组织空间序列
    4.3 佛教对风景区意境营造的影响
        4.3.1 佛教对宗教意境营造的影响
        4.3.1.1 佛教对景名、景联的影响
        4.3.1.2 园林植物的选用与配置
        4.3.2 佛教对山水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
        4.3.2.1 楹联匾额
        4.3.2.2 以诗词点题
        4.3.2.3 历史遗迹与文化传说
    4.4 佛教影响下的特殊风景资源形式
        4.4.1 摩崖石刻
        4.4.2 浮屠(佛塔)
    4.5 本章小结
5 佛教影响下的甬舟地区风景区特殊建筑布局形式
    5.1 甬舟地区寺院建筑布局形式的演变
    5.2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建筑布局形式的影响
        5.2.1 佛寺的整体布局形式
        5.2.1.1 因山就势,顺势而为
        5.2.1.2 功能划分,布局合宜
        5.2.2 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
        5.2.2.1 中轴线式布局
        5.2.2.2 院落式布局
        5.2.2.3 散点式布局
        5.2.2.4 集锦式布局
    5.3 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
        5.3.1 空间序列的组织
        5.3.2 空间的对比
        5.3.3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5.3.4 园林化空间的营造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高新生命医疗技术的佛教生命伦理探究 ——以头颅移植、人体冷冻和人胚基因编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头颅移植技术的佛教生命伦理探究
    2.1 问题导入
    2.2 略说身份问题——“心遍依身”的人体观
    2.3 受苦的神识——“自利”的利己观
    2.4 换头也徒劳——“克己”的治病观
    2.5 我们可能背负太多——“慈悲利他”的护生观
    2.6 本章小结
3 人体冷冻技术的佛教生命伦理探究
    3.1 问题导入
    3.2 佛教与人体冷冻学在与死亡相关的核心问题上存在分歧
    3.3 人体冷冻技术不能冷冻生命的全部:身体只是生命的一部分
    3.4 人体冷冻技术不能复活轮回中的生命:阿赖耶识
    3.5 本章小结
4 人胚基因编辑技术的佛教生命伦理探究
    4.1 问题导入
    4.2 人胚基因编辑技术对生命造成伤害,违背“护生”原则
    4.3 人胚基因编辑技术应遵从“善用其心”原则
    4.4 对可能产生的疑问的回应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总结
    5.2 对策(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钱理群高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方面
        (二)实践方面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二)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钱理群鲁迅作品教学研究综述
        2.关于钱理群高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的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编情况及教学现状
    第一节 鲁迅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的编选情况
        一、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编选情况
        二、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编选情况
    第二节 高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案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二章 钱理群高中鲁迅作品教学实践分析
    第一节 “鲁迅作品选读”课程选文分析
        一、选文结构
        二、选文内容
        三、价值取向
        四、选文处理
    第二节 “鲁迅作品选读”课程结构与过程分析
        一、教学主题
        二、教学阶段
        三、教学过程
    第三节 “鲁迅作品选读”教学设计分析
        一、感受鲁迅
        二、阅读鲁迅
        三、研究与言说鲁迅
第三章 钱理群高中鲁迅作品教学理念
    第一节 钱理群语文教学理念在高中鲁迅作品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一、“立言”与“立人”教育理念的含义
        二、“立言”与“立人”教育理念在“鲁迅作品选读”课阅读教学中的体现
        三、“立言”与“立人”教育理念在“鲁迅作品选读”写作活动中的体现
    第二节 钱理群高中鲁迅作品教学理念特征
        一、科学性
        二、实践性
        三、创新性
        四、发展性
第四章 钱理群高中鲁迅作品教学实践下的教学启示与建议
    第一节 钱理群高中鲁迅作品教学实践对教学的启示
        一、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编选的系统性和多样性
        二、灌输式教学向“对话体验”模式转变
        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四、还原鲁迅“凡人性”和注重其思想性探究
        五、注重激趣和导读的作用
    第二节 基于钱理群高中鲁迅作品教学理念对教学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鲁迅观
        二、把握文体特点、注重文本互涉
        三、教学内容有所讲有所不讲
        四、开展丰富的研究活动
    第三节 钱理群鲁迅高中作品教学理念与实践的评价
        一、学生角度评价
        二、教师角度评价
        三、笔者对钱理群高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实践的认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飞速发展
        1.1.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孵化器
    1.2 研究综述
        1.2.1 产业集群研究
        1.2.2 出版产业基地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2.1.1 规模经济理论
        2.1.2 工业区位论
        2.1.3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2.1.4 增长极理论
        2.1.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1.6 GEM因素模型
    2.2 社会经济网络理论
    2.3 知识溢出理论
    2.4 竞合理论
    2.5 小结
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与演进
    3.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动因
        3.1.1 技术因素
        3.1.2 市场因素
        3.1.3 政府因素
        3.1.4 人才因素
        3.1.5 人文因素
    3.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方式
        3.2.1 自组织方式
        3.2.2 他组织方式
        3.2.3 混合组织方式
    3.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历程
        3.3.1 萌芽阶段
        3.3.2 形成阶段
        3.3.3 成长阶段
        3.3.4 成熟阶段
    3.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现状
        3.4.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布局
        3.4.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构成方式
        3.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经济规模
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结构
    4.1 基地主体
        4.1.1 核心层主体
        4.1.2 辅助层主体
    4.2 主体间关联互动
        4.2.1 基地企业之间互动
        4.2.2 政府与基地之间互动
        4.2.3 高校、科研院所与基地之间互动
    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形态
        4.3.1 无核心组织形态
        4.3.2 多层次单核心组织形态
        4.3.3 单层次多核心组织形态
        4.3.4 多层次混合形态
5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机制
    5.1 基地运行机制概述
    5.2 协同创新机制
        5.2.1 协同创新机制的内涵
        5.2.2 协同创新的动力
        5.2.3 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
    5.3 竞合机制
        5.3.1 竞合的内涵
        5.3.2 以竞争为主导的竞合
        5.3.3 以合作为主导的竞合
    5.4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
        5.4.1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内涵
        5.4.2 知识溢出主体分析
        5.4.3 基地知识溢出的过程和机理
        5.4.4 基地知识溢出与学习的形式
6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
    6.1 基地运行绩效及其评估的意义与功能
    6.2 构建运行绩效评价体系
        6.2.1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6.2.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6.2.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模型
    6.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过程与结果
        6.3.1 评价过程
        6.3.2 评价结果分析
    6.4 小结
7 总结与讨论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之处
    7.3 本文的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且说“国家级论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凉山彝族漆器图纹造型的当代传承研究[D]. 李思果.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山西长治上党区潞安大鼓音乐考察与研究[D]. 王瑾. 西安音乐学院, 2021
  • [3]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4]《聊斋俚曲集》介词研究[D]. 黄园园.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 席红英. 内蒙古大学, 2020(10)
  • [6]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研究[D]. 谭诗然.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7]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D]. 张星.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8]高新生命医疗技术的佛教生命伦理探究 ——以头颅移植、人体冷冻和人胚基因编辑为例[D]. 梁辰.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9]钱理群高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实践研究[D]. 陈虹.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10]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D]. 刘遹菡. 武汉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再说说“国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