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合同承包人风险分析与防范

施工合同承包人风险分析与防范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承包人风险的分析与防范(论文文献综述)

穆昭荣[1](2021)在《承包商尽善履约导向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多维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此同时,工程项目日益复杂化和巨型化。传统建设管理模式由于其管理的复杂难度和工程总承包关系的复杂性等弊端而受到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冲击。然而,大部分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都遇到“绩效困境”,项目管理绩效提升问题亟待解决。传统DBB模式作为国际典型项目交易模式之一,其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同时,风险分担又被视为绩效改善的重要抓手。因此,本文从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DBB模式对比分析及以尽善履约为中介的风险分担对项目绩效作用机理两方面入手,探究总承包模式下的绩效改善措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将传统DBB模式与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分析两种模式的优缺点,其次分析2017版银皮书、黄皮书以及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GF-2017-0201)、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GF-2020-0216)四类合同示范文本的整体合同体系、项目管理主体责权范围、风险分担等内容;最后,通过上述分析结果对这两种模式的区别进行讨论,为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研究提供突破口。第二,基于现有研究结果提出“风险分担-尽善履约-项目管理绩效”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了204份有效数据,并应用了Mplus8.3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执行性、完备性和激励性这三个风险分担的维度均对尽善履约、项目管理绩效有正向影响;其中,激励性对项目绩效影响的总路径效果最为明显,即权责利的公平合理分配对项目绩效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尽善履约具有显着的中介作用。第三,结合对比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基于工程总承包模式控制权大量让渡情况,提出了可采用引入技术规格书、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等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基于我国社会资本量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可统一招标介入时点为初步设计后等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措施;基于合理风险分担,提出了业主可通过风险与控制权同步转移等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在理论层面,本研究以合理风险分担为项目治理的切入点,引入尽善履约作为中介来探索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揭示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丰富了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在实践层面上,本研究为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提供新的解决方法和解决途径,对开展实际工作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董然[2](2021)在《业主视角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变更风险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工程总承包政策的密集发布,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发展和应用。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高投资、长周期及契约的不完备性等特点决定了工程变更不可避免,同时因其特殊性也造成变更的风险来源更加复杂。目前我国对于变更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这将会给总承包项目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基于以上现状,本文借鉴风险预警理论,从业主方视角对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变更的风险预警进行如下研究:首先,建立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变更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文献研究将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变更按起因主体分为业主方、承包方和其它方三类,并构建变更的前兆信息来源,基于前兆信息对各类变更风险进行识别,通过分析国内外总承包合同文本中相关变更条款确定其变更范围,运用事故致因理论从中识别变更的前兆信息,并利用Pa ICFs模型提取工程总承包项目变更案例的相关前兆信息,最终建立基于前兆信息的变更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其次,基于模糊物元分析构建变更的风险预警模型。通过风险矩阵法确定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区间和预警指标值,利用熵权法对预警指标进行量化,采用模糊物元分析法判断其风险警度,构建变更的风险预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某工程总承包项目为例,验证了该变更风险预警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后,提出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基于风险预警的变更实施对策。根据上述风险预警模型判断出的风险警度,对不同程度的风险警情提出应对策略,并针对性地提出每一类变更的防范对策,从而达到风险预警动态控制的目的,提升变更风险管理的水平。综上,本文基于风险预警理论,利用文本分析、案例分析和模糊物元分析等方法,从业主视角出发,建立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变更的风险预警机制,为业主加强变更的风险管控、提高投资控制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王小健[3](2021)在《建设施工合同价款争议影响因素控制研究 ——以A项目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然而随着发展规模逐步扩大,许多问题暴露出来,其中由合同价款引发的争议常在建设项目争议中占比较大,合同价款争议案例数量也不断增加。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合同价款争议,争议产生后,发承包双方为了解决争议必然需要投入额外的资金和时间,既会损害双方的利益,也会影响质量和工期。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和探讨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价款争议的影响因素,从而能够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或者避免合同争议的发生。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国内外合同价款争议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提炼出研究问题;以合同状态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竣工结算阶段造价控制等内容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法确定20个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最终识别出9个关键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控制措施。为了验证措施的适用性和合理性,以A小区建设工程项目为例分析控制措施的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从具体指标来看,管理水平、合同条款设定、法律素质、合同效力、工程内容、诚信程度、履约行为、工期、质量,这9个因素是影响合同价款争议的关键因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应该着重对这些因素进行预防性控制。结合影响程度和控制效果,对合同当事人因素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合同当事人加强工程法律知识培训、树立诚信意识、规范合同履约行为、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对合同本身因素要从防范无效合同、合理制定合同文件两点入手保证合同效力和合同的完整性、明确性、公平合理性;对工程本身因素,从明确工程内容、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制定工期控制计划三点出发防范由工程范围和内容变化、施工方案编制、质量、工期相关问题导致的合同价款争议。针对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价款争议影响因素及有效控制进行研究,旨在识别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价款争议的理论研究,希望能对行业相关从事者防范合同价款争议,顺利实施工程项目提供理论借鉴。

周镇东[4](2020)在《不完全施工合同价款纠纷影响因素及预防研究》文中指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双方难以避免会产生各种争议纠纷,常见的有工程质量争议、工程是否逾期、工程款支付条件是否成就等。而在这各种类型的纠纷中,根据中国建筑协会的统计合同价款方面的纠纷最多,包括工程款的支付条件、质量保证金的返还、违约金的数额等。其次合同价款对项目的影响程度较大,可能导致一系列其他的纠纷,同时其解决方式有限,合同双方往往不得不采用诉讼这种成本较大的方式解决。而从文献上来看,鲜少见到有专门针对价款纠纷的研究,一般是将价款纠纷与其他类型纠纷并列为工程纠纷进行研究,忽略了合同价款纠纷的重要地位。因此,选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合同价款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研究,进而提出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对解决现在工程行业纠纷多、处理难问题,提高合同履行效率是有意义的。本文首先对合同价款纠纷进行理论分析,以不完全合同理论和合同状态理论为基础,探究价款纠纷产生的原理,认为不定的干扰因素变量是合同价款纠纷发生的潜在原因。其次通过对案例和文献的研究,明确对合同价款纠纷产生影响的40个因素。然后根据合同状态的构成要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划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合同价款纠纷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对影响因素指标进行验证,认为合同因素、工程项目因素、环境因素对价款纠纷有直接影响,影响程度逐渐递减。合同主体因素通过作用于其他三种因素间接对纠纷产生影响。因此,对于有直接影响的三类因素,可被观测,也易于被第三方证实,对其防范应尽量弥补合同的不完全性以及完善第三方处理机制。对于合同主体因素,其作用形式无法被直接观测,对于此类因素的防范,应当分类具体处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从“提升合同管理水平”、“完善DAAB第三方机制”、“防范机会主义”、“加强企业能力建设”这四个方面对价款纠纷进行预防。

刘鹤伦[5](2020)在《建设工程项目“阴阳合同”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至今,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但“阴阳合同”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于当前的建筑行业内部,致使建筑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明标暗定、违法招投标现象屡禁不止,违法分包、非法转包行为比比皆是,严重影响着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侵害人民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虽然《招标投标法》、《建筑法》、《合同法》等对“阴阳合同”进行了禁止性的规定,但因其规定的内容并不全面,指向性不够明确,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法律的适用存在一定障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建设工程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很好的填补了法律规定上的空白,对涉及“阴阳合同”的纠纷提供了较为统一的解决机制。本文主要分七个部分对建设工程“阴阳合同”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在引言中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并对我国当前建设工程矛盾纠纷的审判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第二部分是建设工程“阴阳合同”概述,介绍了“阴阳合同”的定义及特点,分析了“阴阳合同”形成的多种原因及其危害性,并对“阴阳合同”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总结。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建设工程“阴阳合同”的效力问题,并对“阴阳合同”效力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第四部分重点探讨了建设工程“阴阳合同”实质性内容的理解与认定,从《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及司法解释的角度分析了实质性内容的范围界限。第五部分详细分析了建设工程“阴阳合同”与合同变更的区别,可以在实践中更好的区分“阴阳合同”。第六部分与第七部分介绍了我国两部建设工程司法解释对建设工程“阴阳合同”的规定,着重探讨了司法解释中的不足与积极意义,这也是本文的重点章节。

刘娜[6](2020)在《北京公交集团L公司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建设工程系列合同是工程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设计单位、咨询单位、地勘单位、施工单位等)的行为准则,其内容决定合同当事人之间风险分配比例情况。现实中,参建单位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合同风险管理经验,善于使用建设工程系列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建设单位仍旧依赖地位优势疏于合同风险管理,从而容易导致自身损失。因此建设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建设工程系列合同管理的规范化,以快速有效提高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效率。本文以L公司产业园项目为案例,从建设单位角度出发,以建设工程系列合同为研究基础,分析L公司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体系、合同审核审批流程以及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总结出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真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加强合同规范管理,维护企业利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将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阅国内外建设工程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文献资料,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好材料和理论准备;其次通过观察法,在于公司员工协作交流过程中以及与合同单位相关人员的业务往来中进行认真观察总结。对目前公司在合同管理中缺少合同履约风险预警机制,合同档案管理不规范,合同文本用词不严谨,存在工期延误的问题,履行过程中合同变更频繁等问题加以分析和总结;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L公司项目合同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项目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合同监管机制不到位、整体缺乏行业敏感性。针对上述问题,结合L公司实际业务情况,从完善合同管理精细化模式,加强合同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合同管理程序化控制等方面对L公司遇到的合同管理问题进行优化和改善。

龚倩[7](2020)在《建设工程分包合同中先收后付条款的效力研究》文中指出先收后付条款是本文对建设工程分包合同中“背靠背”条款这一交易习惯用语的归纳表达。“背靠背”条款作为总承包人和分包人关于分包价款的支付条款,是建设工程分包实践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却没有得到国内法学的重视。“背靠背”条款在建设工程分包合同中应用日益广泛,现有法律法规却并无该条款的统一规定,学术研究也并无该条款的统一定义,导致司法实践对该条款认定十分混乱。“背靠背”条款的问题首先在于是否有效,其次在于性质为何。本文通过梳理“背靠背”条款的四种表达形式,明确“背靠背”条款的约定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由于不存在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肯定“背靠背”条款合法有效是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应然表现。关于性质之争,本文走出既有理论的困境,从抗辩的角度统筹“背靠背”条款,指出“背靠背”条款属于总承包人和分包人约定的抗辩权,并按照抗辩效力的强弱区分风险分配型“背靠背”条款和付款期限型“背靠背”条款,辅之以举证责任分配,以期构建“背靠背”条款的完整逻辑,应用以改善实践的混乱。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首先提出问题,其次介绍了“背靠背”条款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正文部分为四章,分别为“背靠背”条款的识别与解释、“背靠背”条款立法和司法现状、“背靠背”条款有效性论述和“背靠背”条款抗辩效力论述;结论部分对本文观点进行了总括。正文是本文最主要的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为“背靠背”条款的识别与解释。通过实证研究梳理出“背靠背”条款具有后支付、条件或前提支付、同步支付以及责任免除条款四种表现形式,并将“背靠背”条款的适用范围限定在总承包人无过错范围内,奠定了本文后续研究的基础。第二章为建设工程分包实践中的“背靠背”条款。通过梳理立法情况以及2013年至2019年的100个相关案例,展现立法的空白和司法实践中裁判观点的分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争议焦点为“背靠背”条款的有效性及效力内容,明确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第三章论述“背靠背”条款的有效性。整体而言,“背靠背”条款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不涉及公平原则审查,不违反合同相对性,不属于格式条款,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从保护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角度应认可“背靠背”条款合法有效。例外情形是,当责任免除形式的“背靠背”条款包含分包人不得起诉内容时,关于不得起诉的该部分内容无效;当分包合同整体无效时,“背靠背”条款随之无效,但根据《建设工程解释》(二)第11条规定,在工程质量合格的前提下“背靠背”条款可以作为分包人请求结算的参照依据。第四章论述“背靠背”条款的抗辩效力。按照既有的附条件生效条款、附期限生效条款或者付款时间约定条款对“背靠背”条款的性质进行区分并无多大意义,而从抗辩效力的角度出发可以统筹具有多种表达形式的“背靠背”条款。“背靠背”条款属于一种当事人约定的抗辩权或者抗辩事由,具有对抗分包人价款请求权的效力。但关于抗辩效力的强弱,“背靠背”条款不能一概而论,可区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风险分配型“背靠背”条款,二是付款期限型“背靠背”条款。前者具有永久抗辩效力,只要未收到发包人付款,总承包人就无需向分包人支付;后者只具有延期抗辩效力,应通过合同约定或《建设工程解释》第18条明确付款期限,超过付款期限则总承包人无权拒绝分包人请求。最后,“背靠背”条款抗辩应由总承包人承担举证责任,如果总承包人无法证明自身收款情况,“背靠背”条款抗辩不成立。

王欢[8](2020)在《装饰装修合同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装饰装修业也步入了飞速发展阶段。从依附于建筑业的小行业逐步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大行业,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但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因装饰装修引起的法律纠纷也此起彼伏,对此,最高院将装饰装修合同纠纷纳入民事案由之中,作为建设工程合同纠纷项下的第四级案由。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件在司法实践中频繁出现,合同涉及的事项繁琐、履行阶段较多、合同内容专业性较强。若想规避装饰装修合同的法律风险,除了需要对于法律知识的精准掌握,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200篇符合样本条件的案例作为本文的数据支撑。在对现有的装饰装修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内部规定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装饰装修合同的法律风险,深刻剖析问题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为装饰装修承包人和发包人提供法律风险防范的建议和对策。

金华兵[9](2020)在《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背靠背条款”的规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合同法以及有关建设工程合同的司法解释,均未对建设工程分包合同“背靠背条款”的规制作出规定,理论界对“背靠背条款”法律性质的认定也意见不一。在学术理论和法律规定没有定论的情况下,“背靠背条款”的实务处理无章可循,不利于保护分包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从根本上厘清“背靠背条款”的法律性质,并据此予以规制,实现总承包人和分包人权利义务的平衡。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对“背靠背条款”进行讨论:第一部分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背靠背条款”解读,对实务及法律中出现的“背靠背条款”进行了释义,在对“背靠背条款”的逻辑和本质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的定义,“背靠背条款”是总承包人为了分担发包人支付不能或支付迟延的风险,与分包人在分包合同中约定,以发包人支付作为总承包人支付的前提,或以发包人支付作为总承包人支付的期限起算点的条款。第二部分为国内外实务中对“背靠背条款”的不同处理,笔者通过对近一年案例的梳理,揭示了“背靠背条款”实务处理中无章可循的现状,同时根据国外对“pay-if-paid”条款和“pay-when-paid”条款的不同处理,汲取其合理的规制方式。第三部分为“背靠背条款”法律性质的诠释,介绍了当下有关“背靠背条款”定性的主要观点,有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条款、附期限条款及支付期限的约定等,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前提型背靠背条款”应属于附条件条款,“时间型背靠背条款”应为支付期限的约定;第四部分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背靠背条款”规制之完善,提出应区分合同无效与有效,“背靠背条款”的不同类型、格式条款的认定等来全面客观的判断“背靠背条款”的效力及规制,并提出“背靠背条款”的规制,应综合考虑合同自由原则和合同正义原则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在一定情形下对“背靠背条款”效力的肯定,是基于合同自由原则的体现,而格式条款、显失公平、情势变更和举证责任的分配等规则的运用,又是维护合同正义的需要。

袁晶晶[10](2020)在《基于论证模型的工程计量估价争议案例库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由房地产业带动的建筑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争议知识应用的低效性,争议解决效率低下,合同履行效率低所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也不易解决,对工程建设也带来了不良影响。计量、估价作为影响争议主要因素,也是研究的重点,目前争议研究仍存在着一些如引起争议的因素分析过于笼统,主要从风险规避角度出发,不能直接应用于现场的争议解决;合同价款争议研究多从规则条款解析出发,缺少结合争议实际场景的解析应用;缺乏结合法律论证过程的分析研究,未能探讨法律论证因素之间的论证与反驳关系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利用争议论证知识,了解争议论证机理是目前有待思考研究的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围绕着计量估价争议相关问题做了如下研究:(1)本文利用案例分析法,选取63篇案例判决文书作为基础进行信息拆解,提取其中的裁定事项、法律规则、事实认定、证据和最终结论,统计分析了争议合同模式、争议主体、争议结果以及证据使用的分布情况,并将其中109项争议焦点归纳为9种争议类型。(2)本文在司法三段论基础上结合判决实践困境总结影响判决要点:诉讼标的、法律适用、事实争点以及证据论证,并根据我国司法论证程序和IRAC模型建立诉讼一方当事人的论证过程图式,根据法律论证的可废止性概念,扩充形成包含争议双方论证过程和反驳模式的案例全过程论证模型,结合计量估价争议判决的从约原则、程序原则和证据原则,最终形成计量估价争议论证理论框架并以实证案例为例解释说明。(3)利用Access关系数据库技术,以论证模型的基本节点作为案例库的基本属性体系建立实体集,并结合论证关系建立联系集,最终形成计量估价争议的关系数据模型。保证案例库的可扩充性的同时,可以利用交叉查询技术分析争议问题和论证判决因素、论证规则、证据以及反驳策略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案例检索技术为争议论证组织提供了先例参考。(4)总结分析计量估价案例论证策略的应用,从规则应用、证据分析以及司法鉴定三方面分析争议论证过程中常用理由和论证薄弱点,分析论证策略对争议结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总结工程计量估价争议论证的一般性规律和主要问题类型,构筑论证模型分析计量估价争议机理问题,帮助研究人员更好的理解法律、合同规则与证据应用、事实证明之间的关系;并且以论证模型作为属性体系构建案例库,为争议论证因素的关联性挖掘提供了依据,并且可以本案例库为基础,加入不同类型的争议案例;争议机理的研究为争议双方针对争议问题论证方式的选取、证据的收集以及预测相对方的论证、反驳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承包人风险的分析与防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承包人风险的分析与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承包商尽善履约导向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多维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2.1 现实问题的提出
        1.2.2 科学问题的凝练
        1.2.3 关键问题的解构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结构的安排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项目治理相关研究概述
        2.1.1 项目治理理论研究
        2.1.2 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
        2.1.3 委托代理理论研究
        2.1.4 风险分担理论研究
    2.2 项目管理绩效相关研究概述
        2.2.1 项目管理绩效的内涵
        2.2.2 项目管理绩效的测量
    2.3 履约行为相关研究概述
        2.3.1 履约行为研究必要性
        2.3.2 尽善履约的测量
    2.4 文献的启示与研究不足
        2.4.1 文献启示
        2.4.2 研究不足
第三章 基于马蹄型的文章框架设计
    3.1 整体的研究逻辑框架
    3.2 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DBB模式对比分析
        3.2.1 研究逻辑
        3.2.2 研究方法
    3.3 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3.3.1 研究逻辑
        3.3.2 研究方法
    3.4 量表开发与实证研究
        3.4.1 研究逻辑
        3.4.2 研究方法
    3.5 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研究
        3.5.1 研究逻辑
        3.5.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DBB模式对比分析
    4.1 传统的DBB模式分析
        4.1.1 DBB模式概述
        4.1.2 DBB模式优缺点分析
        4.1.3 DBB模式集成化发展
    4.2 工程总承包模式分析
        4.2.1 工程总承包模式概念界定
        4.2.2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缺点
        4.2.3 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介入时点的研究
    4.3 不同合同示范文本分析研究
    4.4 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DBB模式区别分析
第五章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5.1 模型分析
        5.1.1 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
        5.1.2 风险分担与尽善履约
        5.1.3 尽善履约与项目管理绩效
        5.1.4 尽善履约的中介作用
    5.2 量表开发
        5.2.1 风险分担的测量
        5.2.2 尽善履约的测量
        5.2.3 项目管理绩效的测量
第六章 问卷设计与实证分析
    6.1 问卷设计及收集
        6.1.1 问卷设计原则
        6.1.2 问卷设计过程
        6.1.3 问卷发放与收集
    6.2 测量模型检验
        6.2.1 信度检验
        6.2.2 效度检验
    6.3 假设模型检验
        6.3.1 直接效应检验
        6.3.2 中介效应检验
    6.4 研究结果讨论
        6.4.1 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
        6.4.2 风险分担对尽善履约的影响
        6.4.3 尽善履约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
        6.4.4 尽善履约的中介作用
第七章 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
    7.1 基于控制权大量让渡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
        7.1.1 引入技术规格书,细化发包人要求
        7.1.2 采用模拟清单招标,加强事前控制
    7.2 基于社会资本量不足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
        7.2.1 建议招标介入时点为初步设计后
        7.2.2 加强项目各个阶段成果检查验收
    7.3 基于合理风险分担下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
        7.3.1 明确合同约定内容,按照约定严格履行合同
        7.3.2 业主与总承包商间的风险与控制权同步转移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
        8.1.1 研究结论
        8.1.2 研究创新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研究不足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关于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业主视角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变更风险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2.1 现实问题的提出
        1.2.2 科学问题的凝练
        1.2.3 关键问题的解构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工程总承包模式
        2.1.1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2.1.2 工程总承包模式投资控制的特点
        2.1.3 工程总承包项目结算方式的分析
    2.2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变更管理
        2.2.1 工程变更的定义
        2.2.2 工程变更的特点
        2.2.3 业主方变更管理存在的问题
    2.3 风险预警理论
        2.3.1 预警理论的含义和发展
        2.3.2 风险预警机制的逻辑流程
        2.3.3 风险预警与风险管理的区别
    2.4 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2.4.1 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理论的研究
        2.4.2 工程项目风险预警评价模型研究
    2.5 相关理论概述
        2.5.1 前兆信息理论
        2.5.2 事故致因理论
    2.6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变更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
    3.1 工程变更的产生根源和起因分类
        3.1.1 产生根源
        3.1.2 起因分类
    3.2 基于前兆信息的工程变更风险识别
        3.2.1 变更风险的前兆信息体系构建
        3.2.2 业主方相关的变更前兆信息识别
        3.2.3 承包方相关的变更前兆信息识别
        3.2.4 其它方相关的变更前兆信息识别
        3.2.5 基于PaICFs模型的变更前兆信息识别
    3.3 变更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3.3.1 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3.3.2 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四章 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变更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4.1 基于熵权法的风险预警指标量化
        4.1.1 权重确定方法的对比
        4.1.2 基于熵权法权重的确定
    4.2 基于风险矩阵法的风险预警区间和预警指标值确定
        4.2.1 风险矩阵法概述
        4.2.2 风险预警区间的确定
        4.2.3 风险预警指标值的确定
    4.3 基于模糊物元分析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4.3.1 预警模型方法分析
        4.3.2 模糊物元分析概述
        4.3.3 变更的风险警度判定
    4.4 案例应用分析
        4.4.1 案例背景
        4.4.2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4.4.3 风险预警指标值的确定
        4.4.4 经典域与节域的确定
        4.4.5 综合关联度的确定
第五章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基于风险预警的变更实施对策
    5.1 业主方应对策略研究
        5.1.1 设立变更风险预警组织体系
        5.1.2 不同预警等级的应对策略体系
    5.2 业主方防范对策研究
        5.2.1 业主方原因引起的变更防范对策
        5.2.2 承包方原因引起的变更防范对策
        5.2.3 其它方原因引起的变更防范对策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建设施工合同价款争议影响因素控制研究 ——以A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合同价款争议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2 争议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2.1 核心概念
        2.1.1 合同价款
        2.1.2 合同价款争议
    2.2 理论基础
        2.2.1 合同状态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竣工决算阶段造价控制
    2.3 层次分析法
        2.3.1 层次分析法原理
        2.3.2 建模步骤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价款争议影响因素分析
    3.1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价款争议的形成机理
    3.2 合同价款争议的影响因素确定及筛选方法
        3.2.1 合同当事人影响因素分析
        3.2.2 合同本身影响因素分析
        3.2.3 工程本身影响因素分析
        3.2.4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评价
        3.3.1 评价模型的构建
        3.3.2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3.3.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3.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3.5 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项目合同价款争议因素及控制
    4.1 项目概况
    4.2 案例应用分析
        4.2.1 合同当事人因素
        4.2.2 合同本身因素
        4.2.3 工程本身因素
        4.2.4 环境因素
    4.3 效果评估
        4.3.1 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4.3.2 确定A项目影响因素权重
        4.3.3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4.4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价款争议的有效控制对策
        4.4.1 合同当事人因素的控制措施
        4.4.2 合同本身因素的控制措施
        4.4.3 工程本身因素的控制措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附录 调査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不完全施工合同价款纠纷影响因素及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不完全合同研究现状
        1.3.2 合同价款纠纷研究现状
        1.3.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不完全施工合同
        2.1.2 合同价款纠纷
    2.2 理论基础
        2.2.1 合同状态理论
        2.2.2 不完全契约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完全施工合同价款纠纷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3.1 不完全施工合同价款纠纷形成机理
        3.1.1 施工合同的不完全性
        3.1.2 施工合同状态的持续变化
        3.1.3 合同价款纠纷形成机理
    3.2 施工合同价款纠纷影响因素识别
        3.2.1 基于文献研究的影响因素
        3.2.2 基于案例分析的影响因素
    3.3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完全施工合同价款纠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过程
        4.1.1 模型基本原理
        4.1.2 模型应用步骤
    4.2 结构方程模型理论框架
        4.2.1 合同价款纠纷的衡量
        4.2.2 模型变量设定
        4.2.3 结构模型构建
    4.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3.1 问卷设计
        4.3.2 数据的收集分析
    4.4 SEM模型的拟合与修正
        4.4.1 模型拟合检验
        4.4.2 模型修正
    4.5 模型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完全施工合同价款纠纷的预防
    5.1 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5.2 完善DAAB第三方机制
        5.2.1 DAAB模式的特点
        5.2.2 DAAB模式流程
        5.2.3 DAAB模式的推广
    5.3 防范机会主义行为
    5.4 企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裁判文书网案例信息
附录 B 不完全施工合同价款纠纷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5)建设工程项目“阴阳合同”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建设工程项目“阴阳合同”纠纷现状
2 建设工程项目“阴阳合同”概述
    2.1 建设工程项目“阴阳合同”定义
        2.1.1 关于建设工程“阴阳合同”定义的几种观点
        2.1.2 建设工程项目“阴阳合同”的定义
    2.2 建设工程项目“阴阳合同”的特点
    2.3 建设工程项目“阴阳合同”的形成原因
        2.3.1 合同双方因利益驱动而采取的合谋行为
        2.3.2 因发包方与承包方地位失衡导致的竞争关系扭曲
        2.3.3 变相实施违法行为
    2.4 建设工程项目“阴阳合同”的危害
        2.4.1 使国家利益蒙受损失
        2.4.2 破坏了建筑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
        2.4.3 建筑质量和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2.4.4 发包人和承包人的权利制衡、责任无法约束
    2.5 建设工程项目“阴阳合同”的表现形式
        2.5.1 “阴合同”签订在中标之前
        2.5.2 “阴合同”签订在中标之后
        2.5.3 “阴合同”签订在中标同日
3 建设工程项目“阴阳合同”的效力
    3.1 “阴合同”签订于中标前的效力分析
        3.1.1 合同的成立
        3.1.2 合同的效力
    3.2 “阴合同”签订于中标后的效力分析
        3.2.1 合同的成立
        3.2.2 合同的效力
    3.3 “阴合同”签订于中标同日的效力分析
    3.4 关于“阴阳合同”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3.4.1 关于合同主体的问题
        3.4.2 关于合同形式的问题
        3.4.3 关于合同签订时间确定的问题
4 对建设工程项目“阴阳合同”实质性内容的理解与认定
    4.1 《合同法》关于实质性内容的规定
    4.2 《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中“合同实质性内容”范围的确定
    4.3 《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合同实质性内容”的范围
    4.4 司法解释对“阴阳合同”实质性内容的约定
5 建设工程项目“阴阳合同”与合同变更的区分
    5.1 合同的变更
    5.2 “阴阳合同”与合同变更的区别
6 《建设工程合同司法解释》中关于“阴阳合同”的规定
    6.1 适用条件
    6.2 效力认定的空缺
        6.2.1 第二十一条对合同效力问题的直接回避
        6.2.2 第二十一条忽视了合同变更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6.2.3 强制适用第二十一条结算可能导致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失衡
        6.2.4 机械适用第二十一条结算可能侵害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6.3 解释的积极意义
7 《建设工程合同司法解释(二)》中关于“阴阳合同”的规定
    7.1 出台背景
        7.1.1 建筑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7.1.2 建筑市场行政管理规范发生巨大变化
    7.2 关于“阴阳合同”的规定
        7.2.1 《建设工程合同司法解释(二)》第一条
        7.2.2 《建设工程合同司法解释(二)》第九条
        7.2.3 《建设工程合同司法解释(二)》第十条
        7.2.4 《建设工程合同司法解释(二)》第十一条
    7.3 解释存在的不足与积极意义
        7.3.1 解释二仍未解决“阴阳合同”效力的问题
        7.3.2 解释二的积极意义
8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北京公交集团L公司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建设工程合同概述
        2.1.1 建设工程合同含义
        2.1.2 建设工程合同特点
        2.1.3 建设工程合同类型
    2.2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概述
        2.2.1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含义
        2.2.2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特点
        2.2.3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原则
3 L公司产业园项目合同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3.1 L公司产业园项目概况
        3.1.1 L公司基本情况
        3.1.2 L公司产业园项目分析
    3.2 L公司产业园项目合同体系分析
        3.2.1 L公司产业园项目建设工程勘察合同
        3.2.2 L公司产业园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3.2.3 L公司产业园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3.3 L公司产业园项目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现状分析
        3.3.1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组织结构
        3.3.2 建设工程合同订立管理
        3.3.3 建设工程合同审批流程管理
        3.3.4 建设工程合同履行管理
    3.4 L公司产业园项目合同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3.4.1 缺少合同履约风险预警机制
        3.4.2 合同档案管理不规范
        3.4.3 合同文本用词不严谨
        3.4.4 存在工期延误的问题
        3.4.5 履行过程中合同变更频繁
    3.5 影响L公司产业园项目合同管理原因分析
        3.5.1 项目管理人员变动频繁
        3.5.2 合同监管机制不到位
        3.5.3 整体缺乏行业敏感性
4 L公司产业园项目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优化研究
    4.1 完善合同管理精细化模式
        4.1.1 定期开展合同自查
        4.1.2 加强合同档案管理
        4.1.3 增强合同文本的规范性
    4.2 加强合同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4.2.1 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
        4.2.2 重视建设工程合同履行规则
        4.2.3 推行合同管理评估考核制度
    4.3 实现合同管理程序化控制
        4.3.1 合同谈判环节管理
        4.3.2 合同签订环节控制
        4.3.3 合同履约环节管理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建设工程分包合同中先收后付条款的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背靠背条款的识别与解释
    一、“背靠背”条款的起源
    二、“背靠背”条款的常见表达形式
        (一)后支付条款
        (二)条件支付条款或前提条款
        (三)同步支付条款
        (四)责任免除条款
    三、“背靠背”条款的限定解释
第二章 建设工程分包实践中的“背靠背”条款
    一、立法和司法解释的缺位
    二、司法案例分析与裁判观点展示
        (一)认定“背靠背”条款有效与否的裁判观点统计
        (二)认定“背靠背”条款性质的裁判观点统计
    三、争议焦点梳理
        (一)有效与否
        (二)性质为何
第三章 “背靠背”条款的有效性
    一、对否定观点之质疑
        (一)“背靠背”条款不属于格式条款
        (二)“背靠背”条款不违反合同相对性
        (三)“背靠背”条款不违反公平原则
    二、“背靠背”条款符合有效之要件
        (一)意思表示真实
        (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三)除不得起诉部分以外不违背公序良俗
    三、“背靠背”条款有效的例外情形
        (一)责任免除条款中约定不得起诉
        (二)分包合同整体无效
第四章 “背靠背”条款的抗辩效力
    一、既有解释的不足
        (一)附条件生效说
        (二)附期限生效说
        (三)付款时间约定说
        (四)既有解释整体之问题
    二、抗辩效力统一解释之路径
        (一)前提讨论
        (二)“背靠背”条款具有抗辩的效力
    三、“背靠背”条款抗辩效力分类探析
        (一)域外立法与实践之启示
        (二)风险分配型“背靠背”条款效力
        (三)付款期限型“背靠背”条款效力
        (四)小结
    四、举证责任分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8)装饰装修合同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难点
        一.主要内容
        二.主要难点
第二章 装饰装修合同现状与数据分析
    第一节 装饰装修合同现行法律依据
    第二节 装饰装修合同的法律性质
        一.关于装饰装修合同性质的法律规定分析
        二.关于装饰装修合同法律性质的司法实践观点
    第三节 依托裁判文书网的数据精准分析
        一.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件主体分类
        二.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件风险产生的阶段分类
        三.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件风险的表现形态分类
        四.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件的争议焦点分类
第三章 装饰装修合同工程款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第一节 装饰装修意向金退还面临的法律风险与成因
        一.风险成因分析
        二.法律风险分析
    第二节 装饰装修工程价款面临的法律风险与成因
        一.风险成因分析
        二.法律风险分析
    第三节 装饰装修合同工程款的法律风险防范要点
        一.装饰装修意向金防范要点
        二.拖欠装饰装修工程款的控制
        三.拖欠装饰装修工程款的应对
第四章 装饰装修合同工程期限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第一节 装饰装修合同工程期限面临的法律风险与成因
        一.风险成因分析
        二.法律风险分析
    第二节 装饰装修合同工程期限的法律风险防范要点
        一.装饰装修工程开工日期
        二.装饰装修工程竣工日期
        三.工程逾期的防范要点
第五章 装饰装修合同工程变更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第一节 装饰装修合同工程变更面临的法律风险与成因
        一.风险成因分析
        二.法律风险分析
    第二节 装饰装修合同工程变更的法律风险防范
        一.优化合同条款与资质审查
        二.规范工程变更程序与管理
第六章 装饰装修合同工程结算与保修的法律风险防范
    第一节 装饰装修合同工程结算、验收面临的法律风险与成因
        一.风险成因分析
        二.法律风险分析
    第二节 装饰装修合同工程质量、保修面临的法律风险与成因
        一.风险成因分析
        二.法律风险分析
    第三节 装饰装修合同工程结算与保修的法律风险防范要点
        一.工程结算时的法律风险防范
        二.工程验收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三.工程质量与保修的法律风险防范
结语
参考文献

(9)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背靠背条款”的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建设工程分包合同“背靠背条款”解读
    第一节 实务及法律中的“背靠背条款”
        一、实务中的“背靠背条款”
        二、法律中的“背靠背条款”
    第二节 “背靠背条款”的特征
        一.“背靠背条款”的逻辑层面
        二.“背靠背条款”的本质层面
    第三节 “背靠背条款”的分类
        一、“时间型背靠背条款”
        二、“前提型背靠背条款”
第二章 国内外实务中对“背靠背条款”的不同处理
    第一节 国内司法实务中对“背靠背条款”的不同处理
        一、“背靠背条款”案例库的形成
        二、“背靠背条款”案例库材料的分析
        三、“背靠背条款”案例库中对效力的认定
    第二节 国内现行处理规则之不足
        一、分包合同无效时“背靠背条款”的效力认定意见不一
        二、回避对“背靠背条款”的效力认定
        三、对举证责任的分配意见不一
        四、鲜有对“背靠背条款”法律性质的认定
    第三节 国外“背靠背条款”处理规则介绍
        一、美国法律中的“背靠背条款”
        二、英国法律中的“背靠背条款”
        三、新西兰法律中的“背靠背条款”
        四、FIDIC分包合同2011 版的规定
    第四节 国外“背靠背条款”处理规则之启示
        一、区分“pay-if-paid”条款和“pay-when-paid”条款
        二、以禁止使用“pay-if-paid”条款和“pay-when-paid”条款为主
        三、将明确约定风险条款作为“pay-if-paid”条款有效的条件
第三章 “背靠背条款”法律性质的诠释
    第一节 关于“背靠背条款”法律性质的争议
        一、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二、附条件条款
        三、附期限条款
        四、支付期限的约定
    第二节 “背靠背条款”的法律性质的确定
        一、“前提型背靠背条款”的法律性质
        二、“时间型背靠背条款”的法律性质
第四章 “背靠背条款”规制之完善
    第一节 实然法层面下“背靠背条款”的处理进路
        一、分包合同有效
        二、分包合同无效
    第二节 应然法层面下“背靠背条款”处理规则之审视
        一、合同自由原则原则与合同正义原则的内涵
        二、合同自由原则与合同正义原则的冲突与联系
        三、实务中对合同自由的限制--以“背靠背条款”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论证模型的工程计量估价争议案例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行业发展下的建设工程合同争议
        1.1.2 工程计量估价争议的普遍性
        1.1.3 工程争议案例应用现状
    1.2 研究现状
        1.2.1 计量估价争议研究现状
        1.2.2 法律论证在争议领域的应用
        1.2.3 争议案例库应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计量估价及争议内涵
        2.1.1 计量估价基本概念
        2.1.2 计量估价争议表象特征
        2.1.3 计量估价争议界定
    2.2 法律论证
        2.2.1 法律逻辑与法律论证
        2.2.2 法律论证的可废止性
        2.2.3 论证模型的建立方法
    2.3 案例库的构建理论与应用
        2.3.1 案例库构建技术
        2.3.2 数据库管理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争议案例的基本统计分析
    3.1 争议案例的选取标准
        3.1.1 案例项目管理模式
        3.1.2 争议焦点所属项目阶段定位
        3.1.3 争议主体
    3.2 争议案例信息提取
        3.2.1 争议信息分类必要性
        3.2.2 案例论证信息识别
    3.3 计量估计争议案例统计分析
    3.4 根据案例统计诉讼争议与传统争议研究区别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计量估价争议论证模型
    4.1 计量估价争议司法论证困境
        4.1.1 事实认定困难
        4.1.2 法律适用困难
        4.1.3 “合同”规则适用困难
    4.2 论证模型的建立
        4.2.1 法律论证过程
        4.2.2 司法论证程序
        4.2.3 论证基础模型
        4.2.4 论证反驳方式及论证模型
    4.3 计量估价争议法律论证
        4.3.1 计量估价争议规则基本分类
        4.3.2 计量估价争议中的论证依据
        4.3.3 计量估价争议论证示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计量估价争议案例库构建
    5.1 案例库设计基本概念
        5.1.1 关系模型
        5.1.2 数据库设计范式
        5.1.3 案例库构建基本逻辑
    5.2 计量估价争议实体集构建
        5.2.1 计量估价争议案例基本信息
        5.2.2 争议判决类型和因素
        5.2.3 争议规则体系
        5.2.4 争议证据体系
    5.3 案例库联系集构建
    5.4 案例库应用与拓展
        5.4.1 案例库基本信息添加和查询
        5.4.2 多案例数据组合应用
        5.4.3 面向争议双方案例检索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案例论证策略应用分析
    6.1 规则应用
        6.1.1 常见规则应用模式
        6.1.2 业主利用优势地位转嫁责任问题
    6.2 案件事实与证据应用
        6.2.1 证据效力
        6.2.2 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明能力
        6.2.3 证据其他问题
        6.2.4 未能举证
    6.3 鉴定权威性的反驳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及贡献
    7.3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承包人风险的分析与防范(论文参考文献)

  • [1]承包商尽善履约导向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多维路径研究[D]. 穆昭荣.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
  • [2]业主视角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变更风险预警研究[D]. 董然.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3]建设施工合同价款争议影响因素控制研究 ——以A项目为例[D]. 王小健. 扬州大学, 2021(02)
  • [4]不完全施工合同价款纠纷影响因素及预防研究[D]. 周镇东.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建设工程项目“阴阳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 刘鹤伦.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北京公交集团L公司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研究[D]. 刘娜.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建设工程分包合同中先收后付条款的效力研究[D]. 龚倩.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8]装饰装修合同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实证研究[D]. 王欢. 江苏大学, 2020(05)
  • [9]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背靠背条款”的规制[D]. 金华兵. 江苏大学, 2020(05)
  • [10]基于论证模型的工程计量估价争议案例库构建[D]. 袁晶晶. 东南大学, 2020

标签:;  ;  ;  ;  ;  

施工合同承包人风险分析与防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