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引水工程效益的措施

提高引水工程效益的措施

一、提高引水济同工程效益的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惠强[1](2021)在《引汉济渭工程数字水网及水量调配研究与系统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流域引调水工程是解决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最为有效且应用最广的工程手段,在世界各地均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手段逐渐成熟,其研究重心也逐渐转移到了工程的调配运行方面,研究人员希望得到较好的运行调控方法指导工程运行从而获得更好的工程效益。在此大背景下,本文对目前的相关研究以及引汉济渭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到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从问题导向出发,以过程化管理为手段,以综合集成平台为技术基础,采用信息化、过程化的思想,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工程调配运行各相关业务进行梳理,找到其中的联系纽带,构建联合运行方法,并在国家标准综合集成平台上进行了数字水网的构建并搭载了联合调配运行业务,得到了相关结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从问题导向出发,对目前跨流域调水工程特别是引汉济渭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得到了 目前的相关研究理论配套不齐指导效果不强、调配业务分离缺乏整体考量、研究偏向优化务实驱动较弱等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调控方法的设计提供了依据。(2)理清完善了基于综合集成平台的数字水网构建方法。针对以往关于数字水网构建与应用交织进行导致对构建过程认知较为模糊的情况,在此次研究中,理清了数字水网较为通用的构建流程,数字水网构建结束后用具体实例对此构建过程加以说明,使其更加清晰明了。(3)设计补充了工程调配运行方法。对于工程的整体运行方法及短尺度运行方法的缺乏情况,用基础的水量调度与水量分配规则加工程关键控制节点反馈的方法构建了短尺度运行方法;用长短时间尺度约束嵌套的方法实现了已有年、月尺度调配方法与本次构建的日尺度方法的耦合,二者配合实现了联合运行调控方法的构建。(4)构建了工程水量调配系统。考虑到联合调控涉及的多对象及多时间的复杂过程,采用单纯的模型方法已经不足以支撑其应用,故在此处基于综合集成平台对实体工程对象进行拓扑概化,对调控方法进行了模型组件实现,二者耦合对引汉济渭工程的调配业务进行了系统实现。

王奕[2](2020)在《调水工程输水线路方案优选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水资源问题成为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问题。水资源的短缺和分布不均是水资源问题中的一个难题。兴建调水工程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本论文中调水工程指的是跨流域并穿越分水岭的供水工程。水利部在《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中表明,要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调水工程输水线路设置的优化和实施,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工程沿线的地区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因此,调水工程的输水线路的设置显得格为重要。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调水工程输水线路方案优选研究:首先包含构建工程投资、工程运行管理费、沿线工程效益、工程管理、工程安全运行、工程影响以及公众参与度7项一级指标,以及河道工程投资、建筑物工程投资等24项二级指标的调水工程输水线路方案设置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次将24项二级指标按照性质,分成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类,并采用专家会议法将所有定性指标定量化,得到各项定性指标的指标值;再次根据正向指标和反向指标的不同计算方法计算得出评价矩阵,最后计算得出调水工程输水线路方案的最终评价值。文章以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境内后续工程为研究实例,以洪泽湖、骆马湖、下级湖为调水节点,将江苏境内后续工程划分为三个调水区间,即:长江——洪泽湖段,洪泽湖——骆马湖段、骆马湖——南四湖段。而后,结合一期工程现状输水方案以及后续工程输水规模要求,对各调水区间拟定多个输水线路方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各调水区间不同输水方案下的最终评价值,开展区间内多方案综合比选,确定各个区间的工程最优输水方案。评价结果显示:长江——洪泽湖段最优输水方案为:新开运西线,运东线、运河线维持现状不变的三线输水方案;洪泽湖——骆马湖段最优输水方案为:维持中运河现状,扩大徐洪河的双线输水方案;骆马湖——南四湖段的最优输水方案为:维持中运河——不牢河现状,扩大中运河——韩庄运河的双线输水方案。最后,将上述三个区间的最优输水方案有效结合,分析获得江苏境内后续工程的优化输水方案。最后,采用Visual Basic软件,开发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调水工程输水方案可视化评价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矩阵的计算,可以通过系统内嵌的评价方法对调水工程不同输水方案进行实时评价,实现调水工程最优输水方案的获取功能。

段晓伟[3](2019)在《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姚汉源(1913—2009)是我国着名的水利史研究专家、教育家,新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的先驱者和探索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独树一帜,笔耕不辍,尤其在京杭运河史的研究中,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在国内外都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在充分搜集文献史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兼用历史地理学、水利工程学、历史文献学和考据学等学科的综合理论,由概述姚汉源从事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及致力于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历程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探讨姚汉源在京杭运河史研究中,对京杭运河史研究基本理论、京杭运河工程技术史、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史和其问鼎巨着《京杭运河史》的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由此展示出姚汉源在京杭运河史研究中的学术风格和取得卓越成就的成功之道,以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史研究事业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和水利史研究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卓着贡献。

刘振江[4](2019)在《天津生态城健康水环境系统构建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中新天津生态城立足于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建设,水环境质量至关重要,而该区域水环境本底极差,面对高标准水环境系统的整体构建,需要解决一系列关键问题。本研究针对中新天津生态城水环境建设标准高、水资源匮乏、水环境本底差、生态用水需求量大等问题,通过系统的基础调研与问题诊断,确定了生态城多水源补水及景观水体水质水量特征,通过中试试验,系统研究了多水源条件下的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景观水体循环净化等技术方案及关键参数,通过水环境系统构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的综合集成,提出了适宜于生态城实际地域特点的水环境系统构建工程技术集成体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生态城可用于景观水体补水的非常规水水源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再生水、雨水、过境水和海水淡化水。其中,再生水按水质标准分为低品质再生水和高品质再生水,低品质再生水为主要补水水源,高品质再生水为应急补水水源;雨水作为景观水体重要的季节性补水水源;过境水经适当处理后,可作为生态补水水源;海水淡化水主要来自于北疆海水淡化厂,可作为近期的补水水源。(2)多水源补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污水厂一级B出水和过境水补水时,叶绿素a浓度上升明显,由于两种水源中总磷和氨氮等营养盐浓度较高,随着时间的增长总磷和氨氮会在补水点附近形成积累,因此一级B出水和过境水不能满足补水水质要求。(3)针对目前的水源不能满足补水要求的问题,开展了不同组合工艺处理一级B出水及过境水中试试验研究,研发出微絮凝-气浮过滤工艺,实现了污水厂一级B出水、雨水、过境水等多种水源的同一设施切换式深度处理,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效果,保证了补水水质和低成本运营(4)针对生态城景观水体不流动的问题,构建景观水体水动力循环-水质模型,对景观水体不同季节、不同运行工况进行模拟分析,提出近期、中期、远期的补水和水体循环方案,结果表明,实施补水和水动循环方案可以改善水力循环条件,提高水体的流速,改善水体水质。(5)景观水体循环净化、多水源补水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景观水体COD、NH4+-N、TP、TN、叶绿素a的平均值为29 mg/L、0.38 mg/L、0.09 mg/L、1.29 mg/L、45μg/L,水质指标基本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Ⅳ类水体标准。同时,根据现状静湖故道河景观水体的工程设施建设运行跟踪观测,尤其结合水体实际运行效果,初步提出了景观水体季节性运行模式建议。(6)根据生态城水环境系统建设总体思路,结合工程实施条件,明确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综合设计、技术集成,精准施工、注重协调,灵活运行、聚焦目标”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分析水体生态需水、确保水量平衡,控制水体污染源、确保清水入湖,强化水体自净、保障水质目标,优化工程措施、支撑水环境修复”的水系统构建与水质保持技术路线,形成了包括非常规水源补水、景观水体污染源控制、水体净化与水环境修复在内的工程技术集成体系。(7)该工程博士论文研究的多水源补水深度处理和景观水体循环净化技术已在天津生态城得到成功应用,通过工程的建设运行,形成天津生态城水环境系统工程建设技术指南,并被天津生态城管委会所采纳,为天津生态城2020年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IV类标准提供技术支持。

陈自娟[5](2016)在《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流域内利益主体之间经济关系、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流域生态补偿不仅要考虑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也要考虑当代人与子孙后代在资源环境利用上的代际公平。流域最基本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是水,水又是生命之源,水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今,水资源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也是供给日趋紧张的稀缺性资源。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数量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水资源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产、生活排污等对水环境的污染加剧,造成人均可利用的水资源日益减少。水的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水环境承载力已成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空间规划发展的科学依据,更是评判社会经济与水环境系统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之一。水环境承载力具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属性,自然属性指对区域内污染物排放的最大容纳限度和水资源需求量的满足程度,包含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社会属性指对流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能提供的最大支撑能力,包括所能承受的人口规模、产业发展规模及其布局与比例等。水环境承载力的双重属性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直接相关,抑或支持促进抑或限制阻碍。因此,如何在既定的时空条件下,改善现有水环境承载力,促进流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流域生态补偿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目的,就是通过有效调节流域内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关系,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进而与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毫无疑问,科学界定水环境承载力的定义,构建科学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以及流域社会经济与水环境承载力作用机理模型,客观地反映二者间的辩证关系,以水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滇池流域是云南省最重要的人口和经济聚集地之一,滇池水环境状况及承载能力决定了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与质量,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又反作用于滇池水资源环境状况。本文以滇池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水环境承载力的视角,研究探讨人们广泛关注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问题。首先,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在科学界定水环境承载力、流域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深入剖析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流动性特征,并在总结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析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其次,以水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外延及主要特征、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分析为基础,尝试构建了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明确了评价的步骤,在合理筛选影响因子基础上,借助指标评价法和综合表征法对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着重对水质、水量和人口与经济规模均衡点作了量化分析。再次,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环境质量影响、水环境质量变化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两维视角,水质、水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流域人口规模四个方面,借助理论分析和模型计算,深入分析了水环境承载力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实现水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又次,结合滇池流域实际,在水资源供给能力和需求量、滇池流域水环境容量评价基础上,耦合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用人口规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入湖污染负荷变化及水体水质变化四大指标,对滇池流域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指出了现状与安全状态下的差距。在分析滇池流域水生态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对滇池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从四个方面作了重点分析,并运用DEA绩效分析方法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找出了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根据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现状,针对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基本框架、补偿标准核算体系、补偿方式、实现途径、效率评价及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以水环境承载力为核心、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积极作用,特别是市场机制在水资源和水环境容量所有权分配中作用的“准市场化滇池治理机制”,以期形成从强调生产和消费“末端”污染治理向强调从源头上、全程治理的长效机制,还提出了与“准市场化滇池治理机制”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童潜明,韩伟,雷帆,黎波[6](2014)在《解决洞庭湖区季节性缺水方案比较研究 解决洞庭湖区季节性缺水方案》文中指出由于洞庭湖季节性缺水除了出现工程性缺水外,还有比较严重的生态缺水,产生了如第三章所论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使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有趋于病态的可能性。因而在三峡水库启用后,当洞庭湖湖区季节性缺水得到有关专家普遍认可时,就有学者、政府官员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意见或建议。其中有的成为全国和湖南省的人大、政协会议提案,有的上书省、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领导,有的以论文形式在科技期刊上发表,更有不少媒体关注而

张君伟[7](2014)在《西宁市湟水河“清水入城”工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湟水河又名西宁河,既是流经青海省西宁市的重要河流,也是黄河上游最大一级支流。受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体泥沙含量高,水色浑浊,不仅没有起到对城市景观与文化的支撑作用,反而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为实现西宁城区湟水河“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建设山水西宁、打造宜居城市,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特开展西宁市湟水河“清水入城”工程的设计研究。针对湟水河的多泥沙特性,如何利用水沙调控技术,改善河道泥沙状况,是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在广泛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掌握泥沙研究和水沙调控技术领域前沿的基础上,借鉴经典工程案例,结合现状湟水河治理的实际情况,提出清浑水分离的设计理念,并就“清水入城”工程的水质标准、水源、水量以及湟水河各段排沙廊道流量进行分析论证,科学确定工程规模。通过首次系统地对湟水河西宁河段床沙进行现场取样分析,填补了湟水河流域无床沙级配资料的空白。同时,结合水文站实测泥沙资料,研究湟水河西宁市河段的主要泥沙来源,计算分析河道悬移质、推移质泥沙特性和河道冲於特性,进而为“清水入城”工程设计提供翔实的泥沙技术支撑。其中,湟水河清、浑水的临界含沙量的定量分析,也为确定“清水入城”的水质标准奠定了基础。工程设计以“切合规划、因地制宜、科学计算、合理布局”为原则,通过主河槽推移质泥沙沉积利用工程、沉沙池悬移质泥沙调控工程、湿地细颗粒泥沙分离工程的组合形式实现小流量清水入河,保障河道生态和景观用水。再经由渠首分离工程将常流量高含沙水分离进入排沙廊道,结合北川河、南川河清浑水分离控制工程,实现湟水河清浑水分离、清水穿城的目标。而汛期来水时河道主槽、排沙廊道合二为一,共同行洪,确保西宁城区防洪安全。河流水沙过程具有永续流动性,其水沙过程调控需要充分利用自然规律。“清水入城”工程的水沙调节本质上是通过建立一定的泥沙调节库容,实现对河道输沙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和谐水沙关系,提升河道水质,发挥项目的生态、工程和社会效益。清水水源工程中的推移质泥沙调控构筑物主要实现对河道泥沙中较粗部分的水文年周期调控,悬移质泥沙调控构筑物则是针对河道泥沙中较细部分的水文年周期调控,而沉沙湿地利用湿地的水动力学、生物化学等手段对河流的细泥沙进行进一步处理,且兼顾河道生态功能恢复,三者功能独立明确,又相辅相成、互为一体,为多泥沙河流水质还清提供了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

苏秀峰[8](2013)在《对引黄济津新线路三年运用情况的研究》文中认为引黄济津潘庄线路输水工程是国务院批准、水利部确定实施的一项跨省级行政区域调水工程,是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举措,目前已连续运转3个年度。文章阐述了工程实施动因,介绍了建设管理情况,总结了输水举措及成效,调研分析了输水工作急需解决的6个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王莹[9](2012)在《滇池内源污染治理技术对比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内源污染的实质是沉积物污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营养盐浓度差达到一定程度则会向水体释放,严重时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同样,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和难降解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向水体释放,通过生物富集对生物体产生较强的毒害作用,并有可能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现阶段,内源污染的治理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环境保护工作的热点之一。我国也在重点湖泊的内源污染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不同湖泊分别实施了底泥疏挖、生态修复、引水冲刷和原位控制等工程。然而,一直以来对各种内源污染治理技术都只是针对一种技术进行相关分析和效果预测,尚未有人对不同治理技术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因此,如何选用合理的治理技术,用有限的治理资金去取得最大的环境效益成为环境保护管理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滇池作为三湖治理的难点,其污染问题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滇池外源性污染在严格的环境监管体系下已得到较好的控制,而内源污染则成为水体污染控制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鉴于滇池治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同内源污染治理技术综合对比研究的缺乏性,本论文以滇池为研究区域,系统研究了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工程、滇池水葫芦圈养及资源化利用工程以及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三种不同技术对滇池内源污染治理的影响效果,旨在为滇池以及其他湖泊的内源污染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通过对疏挖区和未疏挖区进行有无对比法研究,综合分析了疏挖工程对水体和底泥理化性质、氮磷营养盐、重金属和砷污染物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同时对底泥疏挖的社会效益进行了研究。水体和底泥的理化性质在疏挖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相比未疏挖区,草海南部疏挖区水体浊度平均降低5FTU,透明度平均升高11.5cm,盘龙江和大清河疏挖区变化较小;三个疏挖区水体电导率降低5-13s/m,而DO、pH、ORP等指标没有明显变化。盘龙江和大清河疏挖区底泥有机质含量和烧失量明显下降,含水率变化不大,而草海疏挖区含水率明显下降,有机质含量和烧失量变化不大;三个疏挖区粉粒含量均增多,粘粒含量则不同程度的减少。各疏挖区水和间隙水中不同形态氮磷含量基本低于未疏挖区,而重金属及砷在水中均未检出。各疏挖区底泥中污染物含量明显低于未疏挖区,经估算疏挖工程共去除总氮1.15万吨,总磷5432吨,Pb458.7吨,Cu439.8吨,Zn1030.5吨,Cd5.3吨,Cr365.7吨,As85.9吨。对外海两个疏挖区的柱状底泥进行氮磷形态分级,结果表明:疏挖后生物有效性氮含量相比未疏挖区大量减少,只有部分表层沉积物呈现出潜在的释放趋势;Ca-P和Fe-P所占总磷的比例较大,其随深度的变化和总磷相似,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疏挖条件并未导致Ca-P和Fe-P的大量释放,对水体含磷量的影响不大。使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和砷的污染级别和潜在生态危害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疏挖区五种重金属和砷的污染程度均低于未疏挖区;以单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进行评价,疏挖区的生态危害因子小于未疏挖区;以多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进行评价,发现滇池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和砷的生态危害总体处于轻微程度。对各水域浮游生物多样性的分析研究表明:疏挖区相较于未疏挖区,藻类生物量有所增多,生物多样性指数得到升高,但生物多样性总体处于极低水平,盘龙江和大清河疏挖区仍为重污水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该工程的社会效益。绝大部分公众和被调查企事业单位对底泥疏挖工程持积极肯定态度,并具有较高的支付意愿;该工程为周围居民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改善了生态景观和城市投资环境,促进了旅游发展;同时该工程也是一项生动的环保宣传活动,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2)在水葫芦圈养种植期间,通过对滇池草海水质8个月的跟踪监测,初步研究了圈养水葫芦对滇池草海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分析了长期种植水葫芦对草海沉积物间隙水中氮磷营养盐的影响,评估了圈养水葫芦对湖泊内源污染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草海水域水体理化指标在2011年10月15日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水体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升高,pH和电导率降低;而10月15日后各理化指标呈现恶化的趋势。水葫芦在整个试验期间对水体中不同形态磷的净化效果明显,总磷、可溶性总磷和正磷酸盐分别由初始浓度0.44±0.09mg/L、0.17±0.01mg/L、0.15±0.01mg/L降至0.07±0.01mg/L、0.01±0.001mg/L、0.003±0.001mg/L,去除率为84.09%、94.12%和98.00%;而对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的净化效果不明显,在10月15日前,水体中总氮、硝氮和氨氮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17.24%、50.07%和75.76%,而至次年1月15日,水体中总氮和硝氮浓度明显升高,分别为5.09±0.76mg/L和3.34±0.08mg/L,氨氮浓度相对较低,为0.26±0.08mg/L。间隙水中主要以铵态氮和正磷酸盐为主,且不同形态氮磷浓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水葫芦的圈养种植对沉积物中营养盐的释放产生了影响。各水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温度和pH是影响水葫芦净化水体的重要因素,温度升高和pH降低可以促进水体的净化;而pH值的上升则会引起沉积物中营养盐的释放,导致水质恶化。(3)通过搜集有关牛栏江补水工程的相关资料,对滇池水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生态环境补水量以及补水效果进行科学预测。运用二维水质模型得到2020年滇池污染物水平,外海平均水质TP浓度为0.10mg/L、TN为1.45mg/L,CODMn指标好于Ⅲ类水质目标要求,满足2020年滇池外海水质达到Ⅳ类水质的要求。运用零维模型,得到外海TN和TP的衰减系数分别为11.27/a和10.88/a,草海TN和TP的衰减系数分别为2.41/a和2.73/a,生态补水使滇池TN和TP的最大允许纳污量分别提高了约20%。为使2020年滇池水质基本满足其规划水质目标要求,滇池所需环境补水量约为5.5~6.5亿m3/a。本文对三种内源污染治理技术的对比研究表明,在滇池草海、外海入湖河口、外海东部、北部等沉积物污染较为严重、水体污染物浓度都较高的区域,可以优先实施底泥疏挖工程,随后实施水葫芦控制性圈养;在滇池外海湖区,由于水体本身较高的污染物负荷以及较长的换水周期,要快速改善滇池水质,在引水水源和资金充足的条件下可考虑实施引水工程。

刘新鹏,陈荣,张治山[10](2008)在《红山嘴电厂抽水融冰技术新探索》文中提出北方高寒地区,由于冬季漫长、寒冷,水电工程、水电站普遍存在冰危害问题,严重影响工程安全引水和电站正常发电生产。红山嘴电厂历经十几年研究与实践,利用地下水融冰,先后凿井十六眼,采用大流量潜水泵提地下水,依次注入引水渠,消除渠道结冰盖、冰堵、冰塞之害,从根本上改善了五座梯级电站的冬季运行条件,并通过工程和设备改造使抽水融冰技术的升温和增能效益逐步充分发挥出来,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提高引水济同工程效益的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引水济同工程效益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引汉济渭工程数字水网及水量调配研究与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引汉济渭工程研究现状
        1.2.4 相关研究问题剖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引汉济渭工程概况
    2.1 工程基本资料
    2.2 工程所在流域概况
        2.2.1 汉江流域
        2.2.2 渭河流域
    2.3 工程整体布置
    2.4 工程水源区概况
    2.5 受水区区域概况
    2.6 本章小结
3.基于综合集成平台平台的一体化数字水网研究与构建
    3.1 数字水网的基础
        3.1.1 数字水网的构成
        3.1.2 数字水网的理论基础
        3.1.3 支撑数字水网构建的综合集成平台
    3.2 拓扑关系水网的构建
        3.2.1 水网元素概化
        3.2.2 水网供需关系分析
        3.2.3 拓扑关系水网可视化构建
    3.3 基于数字水网的水资源业务实现
        3.3.1 水利业务主题划分
        3.3.2 业务主题理论实现
        3.3.3 水网-业务网关系分析
        3.3.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主题实现
    3.4 本章小结
4.基于数字水网的水量调配方法研究与业务化实现
    4.1 基于调度规则的工程水量调度
        4.1.1 水源区调度规则细化提取
        4.1.2 水源区规则水量调度
        4.1.3 受水区水源运用规则
        4.1.4 引调水与当地水联合运用方式
        4.1.5 工程水量调度业务化实现
    4.2 秦岭隧洞段流量演进
        4.2.1 秦岭输水隧洞系统划分
        4.2.2 隧洞段流量演进
        4.2.3 秦岭隧洞段流量演进业务化实现
    4.3 受水区水量分配
        4.3.1 受水区水量分配原则
        4.3.2 受水区需水量预测
        4.3.3 受水区水量分配模型
        4.3.4 工程水量分配业务化实现
    4.4 工程水源区—受水区联合运行方式
        4.4.1 工程关键单元与节点分析
        4.4.2 联合运行模式选择
        4.4.3 基于控制节点反馈的工程联合运行方式
        4.4.4 工程水量调配业务化实现
    4.5 短尺度与中长尺度关系分析
    4.6 本章小结
5.基于数字水网的水量调配系统研究与实现
    5.1 系统组成及总体架构
    5.2 工程联合运行系统实现
        5.2.1 工程联合运行主题划分
        5.2.2 工程联合运行业务实现
    5.3 工程水量调度相关业务实现
    5.4 工程隧洞段水量输送相关业务实现
    5.5 受水区水量分配相关业务实现
    5.6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调水工程输水线路方案优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调水工程相关研究
        1.2.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1.2.3 尚待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调水工程线路方案评价
    2.1 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其应用
        2.1.1 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
        2.1.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2 调水工程输水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2.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2.2.3 指标体系的构建
    2.3 调水工程输水方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4 调水工程输水线路设置影响因素指标评价矩阵的确定方法
        2.4.1 定量指标的评价矩阵
        2.4.2 定性指标的评价矩阵
    2.5 调水工程输水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境内后续工程输水方案比选
    3.1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境内工程基本概况
    3.2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后续工程基本要求
        3.2.1 线路设置要求
        3.2.2 输水规模要求
    3.3 各输水区间段方案初拟
        3.3.1 长江——洪泽湖段
        3.3.2 洪泽湖——骆马湖段
        3.3.3 骆马湖——南四湖段
    3.4 评价指标与指标权重确定
        3.4.1 一级指标及其权重
        3.4.2 二级指标及其权重
    3.5 各输水区间段不同输水线路方案的评价
        3.5.1 长江——洪泽湖段
        3.5.2 洪泽湖——骆马湖段
        3.5.3 骆马湖——南四湖段
    3.6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境内后续工程输水方案
    3.7 本章小结
4 调水工程输水方案评价系统开发
    4.1 系统功能
    4.2 系统开发工具
    4.3 系统实现
        4.3.1 登录系统
        4.3.2 系统功能实现
        4.3.3 退出系统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生产项目

(3)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姚汉源对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学术历程概述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学术积淀(1913~1949)-9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开端(1950~1978)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谱写运河史研究新篇章(1979~2009)
第二章 对京杭运河形成及演变特点的研究
    第一节 界定运河形成和演变的分期
    第二节 揭示出运河布局嬗变的特征
    第三节 阐释清末京杭运河衰败的因由
第三章 对京杭运河工程技术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旺枢纽演变的辨析与释疑
    第二节 清口航道工程措施的概括与总结
    第三节 浙东运河工程技术史的开拓性研究
第四章 对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史的研究
    第一节 论证历史时期黄运关系复杂化之因由
    第二节 对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嬗变研究之卓识
第五章 《京杭运河史》的编撰特色与成就
    第一节 《京杭运河史》的编撰特色
    第二节 《京杭运河史》与同类着作的比较
第六章 余论
    第一节 京杭运河史研究中的学术特色
    第二节 京杭运河史研究走向成功的原因试析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天津生态城健康水环境系统构建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优化配置
        1.2.2 水质模拟
        1.2.3 湖泊水动力数值模拟
        1.2.4 水质水量联合调控模型
    1.3 生态城自然条件及水系概况
        1.3.1 地理位置
        1.3.2 水文气象
        1.3.3 水资源分布情况
        1.3.4 水体水系分布情况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生态城多水源补水与景观水体水量水质监测分析
    2.1 生态城多水源补水水量概况
        2.1.1 再生水
        2.1.2 雨水
        2.1.3 过境水
        2.1.4 淡化海水
    2.2 生态城多水源补水水质监测分析
        2.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2 再生水水源水质监测
        2.2.3 过境水水质监测
        2.2.4 雨水水质监测分析
    2.3 生态城景观水体水量水质分析
        2.3.1 研究范围
        2.3.2 静湖
        2.3.3 故道河
        2.3.4 惠风溪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景观水体多水源补水数学模拟与净化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3.1 多水源补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建立及模拟
        3.1.1 水动力模型
        3.1.2 水质模型
        3.1.3 模型耦合方式
        3.1.4 模型建立及模拟结果
        3.1.5 水质模型建立及模拟结果
    3.2 多水源补水净化技术研究
        3.2.1 一级B出水净化处理中试试验研究
        3.2.2 过境水处理中试试验研究
        3.2.3 普通补水净化处理技术选择
    3.3 工程建设与运行情况
        3.3.1 工程建设情况
        3.3.2 工程运行情况
        3.3.3 工程补水运行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观水体循环净化方案模拟分析与工程应用
    4.1 景观水体水动力循环技术研究
        4.1.1 水环境数学模型
        4.1.2 景观水体水动力循环模型构建
        4.1.3 水动力循环联通工况设置
        4.1.4 水动力循环联通方案模拟
        4.1.5 水系水循环方案水质模拟分析
    4.2 故道河旁路人工湿地净化技术研究
        4.2.1 雨水径流处理工程模式
        4.2.2 故道河河水净化工程模式
        4.2.3 人工湿地旁路处理故道河水效果
    4.3 生态护岸技术
        4.3.1 生态护岸技术选择
        4.3.2 生态护岸净化处理库周雨水径流效果
    4.4 工程建设与运行情况
        4.4.1 工程建设情况
        4.4.2 工程运行情况
        4.4.3 景观水体季节性运行模式初步建议
        4.4.4 技术经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津生态城水环境系统构建工程技术集成
    5.1 水环境系统整体构建工程技术方案
        5.1.1 基本要求
        5.1.2 总体设计
        5.1.3 工程技术集成体系
        5.1.4 水环境系统构建工程建设路径
    5.2 非常规水源补水及其深度处理工程设施建设
        5.2.1 水质适宜性分析
        5.2.2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及微污染过境水深度净化
        5.2.3 雨水景观环境利用工程技术选择
        5.2.4 工程设施建设
    5.3 景观水体污染源控制工程设施建设
        5.3.1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控制
        5.3.2 库周线源污染控制
        5.3.3 工程设施建设
    5.4 景观水体连通与净化工程设施建设
        5.4.1 工程建设基本思路
        5.4.2 水系连通与水动力循环技术
        5.4.3 故道河旁路人工湿地透析净化技术
    5.5 水系统构建与水质保持技术路线选择
        5.5.1 总体技术路线
        5.5.2 景观水体污染源控制工程技术路线
        5.5.3 景观水系连通与水体净化工程技术路线
        5.5.4 景观水环境修复工程技术路线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关于流域生态补偿的内涵
        1.2.2 关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1.2.3 关于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1.6.1 主要创新
        1.6.2 不足
    1.7 小结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水环境、承载力与水环境承载力
        2.1.2 流域及流域生态系统
        2.1.3 流域生态补偿
        2.1.4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2.2 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
        2.2.1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
        2.2.2 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流动性分析
        2.2.3 科斯定理和庇古手段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的运用
        2.2.4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
        2.2.5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3 水环境承载力理论与实践
        2.3.1 水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2.3.2 水环境承载力的实践
        2.3.3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4 小结
3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3.1 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3.1.1 生态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原则
        3.1.2 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原则
        3.1.3 价值转移原则
        3.1.4 公平原则
        3.1.5 政府引导市场调控的原则
    3.2 流域生态补偿类型及主客体
        3.2.1 流域生态补偿的类型
        3.2.2 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
        3.2.3 流域生态补偿的客体
    3.3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3.3.1 确定流域生态补偿成本
        3.3.2 流域生态收益与补偿标准
        3.3.3 实践中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3.4 流域生态补偿方式
        3.4.1 政府补偿方式
        3.4.2 市场化生态补偿
        3.4.3 准市场化生态补偿
    3.5 流域生态补偿的资金渠道
    3.6 流域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3.7 小结
4 水环境承载力分析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
    4.1 水环境承载力有关问题分析
        4.1.1 水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外延
        4.1.2 水环境承载力与水环境容量、水资源承载力关系
        4.1.3 水生态系统构成
        4.1.4 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特征
    4.2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具体内容
    4.3 构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
        4.3.1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的作用及流程
        4.3.2 影响水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因素
        4.3.3 对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
    4.4 水环境承载力与流域社会经济的关系及作用机理
        4.4.1 水环境承载力与流域社会经济是一对矛盾综合体
        4.4.2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承载力的作用机理
    4.5 水环境承载力对流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4.6 小结
5 以水环境承载力为依据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5.1 水环境保护是流域生态补偿的重点领域
    5.2 水环境承载力是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依据
        5.2.1 水环境承载力为流域生态补偿提供理论基础
        5.2.2 水环境承载力是确定流域生态补偿范围和层次的重要依据
        5.2.3 水环境承载力为流域生态补偿提供技术支撑
        5.2.4 水环境承载力的特性影响流域生态补偿的方式和途径
    5.3 流域生态补偿是水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5.4 构建以水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5.4.1 确定流域生态补偿范围、主客体
        5.4.2 构建准市场化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5.4.3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体系
    5.5 小结
6 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其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6.1 滇池流域水资源及其分布
        6.1.1 自然概况
        6.1.2 水文水系、水库
        6.1.3 水体功能
    6.2 滇池流域水资源供给能力及需求量
        6.2.1 滇池流域水资源量
        6.2.2 滇池流域水资源需求量
    6.3 滇池流域水环境容量评价
        6.3.1 入湖河流水环境容量
        6.3.2 滇池湖体水环境容量
        6.3.3 滇池流域污染负荷状况及湖滨带的消纳能力分析
        6.3.4 以松华坝为代表的水源区水环境容量
    6.4 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及结果分析
        6.4.1 指标体系法评价及其结果分析
        6.4.2 综合表征法评价结果分析
    6.5 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6.5.1 水环境承载力对滇池流域人口规模的制约
        6.5.2 滇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6.5.3 滇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入湖污染负荷的影响
        6.5.4 滇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滇池水体水质的影响
    6.6 小结
7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及绩效评价
    7.1 滇池流域水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7.1.1 滇池流域主要水生态问题
        7.1.2 滇池水生态问题的成因
        7.1.3 滇池流域水生态问题治理的难点
    7.2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7.2.1 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实践
        7.2.2 以松华坝为代表的水源地生态补偿实践
        7.2.3 滇池湖滨生态区生态补偿实践
        7.2.4 入滇河道生态补偿实践
    7.3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
        7.3.1 政策绩效评估方法
        7.3.2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综合绩效评估
    7.4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7.4.1 补偿范围和利益相关者不清晰
        7.4.2 补偿方式和资金来源单一
        7.4.3 补偿标准和实现形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7.4.4 生态补偿长效机制还未形成
    7.5 小结
8 构建适应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生态补偿机制
    8.1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8.1.1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的范围
        8.1.2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的类型
        8.1.3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对象
    8.2 滇池流域“准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
        8.2.1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体系
        8.2.2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实现途径选择
    8.3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的实现形式
    8.4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运行效率评价
        8.4.1 目标状态下的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及系统协调度分析
        8.4.2 生态补偿对流域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
    8.5 完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保障
    8.6 小结
9 主要结论及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建议及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西宁市湟水河“清水入城”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工程背景
    1.2 河流泥沙技术研究现状
        1.2.1 泥沙研究现状
        1.2.2 水沙调度技术研究现状
        1.2.3 都江堰工程借鉴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湟水河流域(西宁段)研究现状
    2.1 流域概况
        2.1.1 水文气象
        2.1.2 水文过程与设计洪水
        2.1.3 区域地质与工程地质
    2.2 社会经济
        2.2.1 城乡人口
        2.2.2 资源禀赋
        2.2.3 产业发展
第3章 湟水河流域(西宁段)泥沙特性研究
    3.1 土壤侵蚀
    3.2 悬移质泥沙
    3.3 床沙级配
    3.4 推移质泥沙
    3.5 黑咀桥沙量
    3.6 河道冲淤特性
    3.7 小结
第4章 西宁市湟水河“清水入城”工程设计理念与布局
    4.1 工程治理目标
    4.2 清浑水分离的设计理念
    4.3 工程总体布局
    4.4 “清水入城”工程标准与规模分析
        4.4.1 水质标准(清水临界含沙量分析)
        4.4.2 引水水源的确定
        4.4.3 引水生态流量的确定
        4.4.4 排沙廊道规模分析
    4.5 清水水源工程的构成与组合
        4.5.1 引水渠首工程
        4.5.2 沉沙池工程
        4.5.3 沉沙湿地工程
        4.5.4 推移质河槽沉沙工程
第5章 清浑水分离与河道工程设计
    5.1 工程等别和标准
        5.1.1 防洪标准
        5.1.2 建筑物标准
        5.1.3 设计地震
    5.2 清浑水分离工程
        5.2.1 渠首分离工程
        5.2.2 排沙廊道(分洪涵)工程
        5.2.3 北川河、南川河清浑水分离控制工程
    5.3 西川河治理工程
    5.4 蓄水建筑物及管理用房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与展望
        6.2.1 工程效果展望
        6.2.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对引黄济津新线路三年运用情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黄济津新线路项目实施动因
    1.1 天津市缺水形势严峻
    1.2 位山线路不堪重负
    1.3 潘庄线路优势明显
2 引黄济津新线路新建输水工程概况
3 引黄济津新线路输水举措及成效
    3.1 八项举措
    3.2 工作成效
    3.3 重要作用
4 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建议
    4.1 部分工程损坏严重, 应尽快修复
    4.2 关键节点过流不足, 应及早应对
    4.3 调度方案亟待优化, 应力求双赢
    4.4 兼顾河北压力加大, 需加新线路
    4.5 超额供水量未核定, 应细化管理
    4.6 带冰输水风险难控, 应尽量避免

(9)滇池内源污染治理技术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内源污染概述
    1.2 内源污染现状及危害
    1.3 浅水湖泊内源污染治理技术
        1.3.1 底泥疏挖
        1.3.2 生态修复
        1.3.3 引水冲刷
        1.3.4 原位控制
    1.4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底泥疏挖工程对内源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研究区域与采样点
        2.2.3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2.2.4 分析方法
        2.2.5 数据处理
    2.3 疏挖工程环境效益分析
        2.3.1 疏挖工程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理化指标的影响
        2.3.2 疏挖工程对水体和沉积物中氮污染物的影响
        2.3.3 疏挖工程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磷污染物的影响
        2.3.4 疏挖工程对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和砷污染物的影响
        2.3.5 疏挖工程对浮游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4 疏挖工程社会效益分析
        2.4.1 评价方法概述
        2.4.2 支付意愿表的设计
        2.4.3 调查问卷的设计
        2.4.4 调查对象及范围
        2.4.5 问卷发放形式
        2.4.6 底泥疏挖社会效益评价结果
        2.4.7 团体问卷结果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水葫芦圈养种植对草海水质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研究区域及采样点
        3.2.3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3.2.4 分析方法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水葫芦圈养种植对草海水体理化指标的影响
        3.3.2 水葫芦圈养种植对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磷的影响
        3.3.3 水葫芦圈养种植对间隙水中不同形态氮、磷的影响
        3.3.4 相关性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对内源污染治理的效果预测
    4.1 引言
    4.2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概况
        4.2.1 牛栏江流域特点
        4.2.2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系统
    4.3 牛栏江-滇池补水效果预测
        4.3.1 牛栏江引水水质、水量
        4.3.2 滇池水体综合沉降能力及内源释放
        4.3.3 牛栏江引水改善滇池水环境效果预测
    4.4 滇池补水生态环境预测
        4.4.1 滇池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预测
        4.4.2 滇池生态环境补水量预测
    4.5 小结
第五章 三种技术的对比分析
    5.1 三项工程实施的实际(模拟)效果对比
        5.1.1 工程对水质的改善效果
        5.1.2 工程对底质的改善效果
        5.1.3 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改善效果
    5.2 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5.3 三项工程组织实施的其他问题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B 部分藻类种类图
附录C 社会调查问卷

(10)红山嘴电厂抽水融冰技术新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二、玛纳斯河水文、气象基本特征及冰情规律
三、红山嘴电厂冰危害问题
四、抽水融冰技术理论依据、工程建设和应用方法
    1. 抽水融冰技术的基本原理。
    2. 地下水的增能作用。
    3. 地下水的升温作用。
    4. 临界扬程的概念。
    5. 红山嘴电厂抽水融冰技术指标和工程方案确定依据。
    6. 红山嘴电厂抽水融冰井运行方式。
五、抽水融冰技术应用阶段性成果
    1. 五口井运行成果。
        (1) 五口井运行主要成果。
        (2) 五口井运行存在的问题。
    2. 八口井运行情况及主要成果。
        (1) 八口井的建设及运行情况。
        (2) 八口井运行存在的问题。
    3. 二口井运行情况及主要成果。
    4. 十六口井运行情况及主要成果。
        (1) 十六口井的建设及综合效益。
        (2) 十六口井运行存在的问题。
    5. 抽水融冰技术在红山嘴电厂运行十二年产生的综合效益。
六、结束语

四、提高引水济同工程效益的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引汉济渭工程数字水网及水量调配研究与系统实现[D]. 惠强.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调水工程输水线路方案优选探讨[D]. 王奕. 扬州大学, 2020(06)
  • [3]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D]. 段晓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天津生态城健康水环境系统构建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D]. 刘振江. 天津大学, 2019
  • [5]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陈自娟. 云南大学, 2016(04)
  • [6]解决洞庭湖区季节性缺水方案比较研究 解决洞庭湖区季节性缺水方案[A]. 童潜明,韩伟,雷帆,黎波. 解决洞庭湖区季节性缺水方案比较研究, 2014
  • [7]西宁市湟水河“清水入城”工程设计研究[D]. 张君伟. 清华大学, 2014(09)
  • [8]对引黄济津新线路三年运用情况的研究[J]. 苏秀峰. 水利发展研究, 2013(10)
  • [9]滇池内源污染治理技术对比分析研究[D]. 王莹. 昆明理工大学, 2012(10)
  • [10]红山嘴电厂抽水融冰技术新探索[J]. 刘新鹏,陈荣,张治山.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08(04)

标签:;  ;  ;  ;  ;  

提高引水工程效益的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