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的另一种生存方式

城市中的另一种生存方式

一、城市中的另一种生存(论文文献综述)

殷张鹏[1](2021)在《赋权视域下Z县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过程中新媒体使用研究》文中认为

游小香[2](2021)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家政女工生存状况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及其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伴随着二孩家庭数量的增加及老龄化加剧,人们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服务从业人员逐年增加,人数庞大。因此,关注家政女工的生存状况就有了现实意义。而家政女工在行业中又面临着多样化的生存状况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基于已有研究,学术界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很少,从社会资本视角下探究其生存状况的研究更少。因此,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主要针对家政女工不同阶段的生存状况特征进行分析,探究社会资本拥有的状况与生存状况特征的关联,从而为社会工作服务的介入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11位家政女工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与观察,收集其有关生存状况的资料,并分析其生存状况的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家政女工生存状况的阶段可以分为初始阶段——努力适应与动力积蓄、转折阶段——奋力挣扎与向前发展和平稳阶段——面对抉择与日新月异。另外,家政女工社会组织型资本、信任关系型资本、制度规范型资本和信息网络型资本的拥有状况,是导致其生存状况阶段性差异的重要因素。在初始阶段,社会资本显着不足使得家境状况滞后、社会网络弱化、医疗状况缺乏以及条件状况区隔。在转折阶段,社会资本有所改善使得家境状况发展、社会网络扩大、条件状况改善。在平稳阶段,社会资本显着改善使得家境状况提升、社会网络多元化发展、医疗状况健全发展以及条件状况的优化。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研究也提出了关于家政女工生存状况的一些建议,主要包括政策的优化以及服务的多样化。

惠雁冰,邓丹丹[3](2020)在《从《极花》看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寻》文中研究表明从表层来看,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是从拐卖事件入手,指向了中国农村中贫困男性的婚姻问题。从作品隐含的声音出发,则能发现其中内蕴着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生存意义的精神追寻。贾平凹在昭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占绝对中心位置的同时,进一步思考了农村为现代化进程付出的沉重代价,与此同时,结合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与精神追求探索了他们的精神家园与生存空间的可能性。这种反思无意让所有人远离城市做消极避世者,而是呼吁知识分子立足于其身份的精神内涵与社会职责,充分正视农村生存空间的重要性。

邱凤鸣[4](2020)在《论李佩甫小说中的怨恨书写》文中研究表明李佩甫关注底层人民的现实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怀着深切的悲悯之情执笔塑造了在怨恨中挣扎的悲凉人物群像。用人在环境场中的遭遇与精神世界生成之间的联系来揭露怨恨情绪的社会根源,在怨恨的书写中倾注了自己的忧虑、理性反思及感同身受的关切,以怨恨透视时代、表现复杂人性、书写人们的心灵病态。在怨恨情绪的发芽、生长中思考健康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从怨恨情绪的发泄、转化中反思人性的阴暗及复杂。本文从文本中体现出的个人怨恨、家庭内部怨恨和群体怨恨三种怨恨形态来深入作品。探索作品中人物心理异变,探究作品中默认社会秩序、原生家庭、物质匮乏及经济的发展等现实生存状况与怨恨情绪生发的关系。探析文本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权势、传统伦理、对不良现实境况的怨恨,对城市的怨恨等底层之恨。作者从个人怨恨产生的原因透视社会弊病,人物因压迫、嫉妒和失去爱而产生怨恨并逐日加深。作品中个人怨恨背后是难以彻底摆脱的压迫侮辱及无法释怀的情感纠葛所带来的个人悲剧,这怨恨在成为他们前进力量的同时,也带走了他们心中的良善与正义。在怨恨丛生的家庭中,爱情、亲情都在怨恨中被异化,夫妻在怨恨中争斗,亲子之间因失去面子、因爱的缺乏等等原因而产生怨恨。家庭怨恨中常裹挟着巨大生存压力,在怨恨中,家庭成员用争斗、打压及叛逆的方式释放怨恨,发泄对现实的不满填补爱的缺失。亲密的乡村社群中的民众因为嫉妒钻挤、他人不讲人情而产生怨恨,将仁义道德作为评价怨恨对象的工具,怨恨情绪在群体中不断传染导致了恶意及兽性的四处散发,给怨恨对象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作者表现了欺软怕硬的民性,批判了众人在怨恨中的失智及人性的残忍与丑陋。作品中的怨恨与人性中的恶、狡猾、狠厉、自私相勾连,使怨恨者内心变得阴暗扭曲而不自知。怨恨情绪侵蚀正常神经使他们常常失去把握自身存在的能力,无法在与他人的比较之前确认自身的本源价值,难以切实实现自我的人生意义,无法拥有真正幸福的生活。个人生活经历令李佩甫一直力图贴近人的生活本相,在对底层生活的关注中识别到了对人毒害甚深的怨恨心理并期望能对其进行清理。他试图超越怨恨使民众摆脱比较之渊、远离生活苦难,但在文本中又屡试不得,令作品中弥漫着深沉凝重的意味。他在对社会精神生态的建构中怨恨权势、惯例准则及人性弱点的根深蒂固无法改变,在对怨恨的书写中审查内心使得自己对城市的怨恨有所消减。

张德彭[5](2020)在《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农业转移人口既是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三农”问题突破的关键。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指的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其职业转换和生活、工作地域发生转变过程中,在内外驱力的作用下,放弃在农村原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重新确立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所需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的过程。该问题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推进,既关乎到对成人发展相关理论的内涵再认识与实践验证,也关乎到城市化的进程与农业转移人口个体的发展。因此,以成人教育研究“直面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给予成年群体在劳动、生存与生活等终身发展需要的真切关怀”的特定使命为引领,将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历程以叙事的方式展现出来,便成了对“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研究范式指向。农业转移人口的再社会化主要包括:内在维度再社会化(价值观念、生活认知)、外在维度再社会化(生存方式、社会规范)、个性再社会化(社会角色、个性心理)。通过对江宁(到城市谋生的过客)、周鑫(在城市创业的农村人)、余华(于郊区解放的农村人)三位研究合作者的再社会化历程进行叙事与现状解析,有如下结论:(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特征:1.价值观念:从单一、感性、封闭走向多元、理性、开放;2.生活认知:从生存型目标走向发展型、享受型、实现型目标;3.生存方式:从体力型、模仿型式的生存走向技能型、创造型的生存;4.社会规范:从被动式、生活化、跟随式走向主动式、市场化、自主式的模式;5.社会角色:从显性农村人转为“城市-农村人”;6.个性心理:从物质心理、经验思维走向双重心理、创造思维。(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变迁、家庭、大众传媒;个体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学习方式;中介因素,主要指社会实践、社会互动。(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发生机制:一个“三元交互作用”理论模型的现实写照,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体行为、个性自我、发展环境皆是个体行为、社会环境、个体内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总之,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既是社会阶层流动背景下人的价值转变问题,也是社会矛盾与危机之下人的发展的理论问题。一方面,该问题的实践推进应当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阶层形成的总目标,遵循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系统协同三个主要原则,为其营造良好的再社会化环境,搭建再社会化平台,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形成适宜的生存方式和社会规范行为,同时农业转移人口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再社会化;另一方面,其理论问题的研究应当以“直面社会运行的成人发展研究、扩展的再社会化研究、现代化的农业转移人口研究”为主要轮廓,在自然情境下深入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与工作中进行。

艾志杰[6](2020)在《城市化生存的“负审美”困境——基于中国大陆城市移民电影的一种考察》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中国大陆城市移民电影开始关注移民群体在城市中的"审美化"生存问题,他们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种种"负审美"困境。其一是"被剥夺"的审美权利困境,城市移民群体的审美感官体验和审美需要被压抑、被无视,这种困境是城市固有的等级秩序和主体自身的审美差异两个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二是"非正常"的审美知觉困境,一种是因城市经历和高压生活所形成的"审美扭曲",另一种则是因审美的"被扭曲""被破坏"所导致的"审美伤害"。其三是"单向度"的审美思维困境,城市移民群体片面地以"符号"和"假象"为审美需要,他们所面临的终极困境必将是被规训、被压抑所带来的自我主体意识的丧失。因此,城市移民群体唯有摆脱此三重困境,才有可能真正独立而审美地生存,共同促成城市的审美化发展。

侯歆艺[7](2019)在《病态关注与诗学转向:新时期诗歌中“病”的书写和隐喻(1985-2015)》文中研究说明疾病作为文学创作的母题,诗歌作品中常见的符号,不仅呈现了中国现代性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成为关注现代人类生存状态的重要视角之一,其囊括的意义阐释空间逐渐发展和转化,形成了疾病的隐喻世界。本文以1985年至2015年为时间跨度,以八十年代中后期“第三代”诗歌、九十年代个人化写作以及新世纪“打工诗歌”为主要关注对象,探寻疾病的发展轨迹与价值意义。“病”的书写映射在中国现当代诗歌的肌体上,从“第三代”诗潮中的戏谑疾病,陷入九十年代的困顿和沉潜,至新世纪“打工诗歌”中的指控疾病。这一嬗变过程,从“上半身”到“下半身”,从“患病”的想象到“死亡”的想象,从抒情(抽象)到叙事(具体),从以“精神疾病”(隐性)为主导到以“生理身体疾病”(显性)为主导,且“精神疾病”贯穿始终,呈现出了不同的病态表征。这个历程依次演绎了“病”的生命隐喻、文化隐喻和社会现实隐喻的主题,大致勾勒了疾病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历史走向。“病”的关注和书写对诗歌创作和时代有着深厚的美学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在世纪末的困境和社会转型的剧痛中,立足诗歌文本展开对美学新向度的建构,完成从“主体”到“身体”、“弃置”到“复现”的书写向度;另一方面,借由书写疾病和对抗疾病,不仅再现了现代人生老病死的历程,也投射出诗人对社会、时代强烈的批判意识,由此构成对人类普遍生存境遇的关怀,以及通过文学实现自我疗治的记录。

侯湘茹[8](2019)在《农民进城的故事 ——论王十月笔下的打工者形象》文中研究指明“农民进城”的故事历来是作家们热衷书写的对象。上世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南方沿海城市打工,并于1989年形成第一次“民工潮”。这些农民进城打工的经历,实质上是百年来“农民进城”故事的继续。王十月以打工文学作品蜚声文坛,并被称为打工文学的“领军人物”。他从打工者群体中走出,真实的打工经历让他对这一群体有着更深刻的思考。王十月以他独特而敏锐的目光观察着他们,思考着他们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并由此塑造出了一大批富有时代特色的打工者形象,展现了南方工厂流水线上的别样风景。本文从打工者群体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角度来分析王十月塑造的这些人物形象,并由此发现王十月塑造的这些人物形象的社会文化价值以及文学意义。第一章:来自何方:奔向城市的乡村逃离者。在本章,主要分析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进城之前的故事以及王十月塑造的两类乡村逃离者形象。一类是以少年哥哥王中秋、四毛、西狗等为代表的乡村苦闷青年的主动进城;一类是以乡村传统知识分子堂哥王中秋为代表的失语启蒙者的被动进城。通过对这两类人物形象的研究,发现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乡村社会的变迁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农民的影响。第二章:如何安存:进入“围城”的努力。本章主要是在介绍进城之初打工者的物质和精神生存状态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对打工者的“拒绝”以及底层小人物为进入城市所做的努力。王十月在他的作品中主要塑造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异化者、绝望的反抗者、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这三类人物形象,来表现农民在离开乡村试图进入城市的过程中所经受的身心磨难。底层生活的困境、无所不在的恐惧是王十月反思打工者群体“此在”的一个起点,也是对他们生存现状的一种担忧。第三章:去往何处:未知的渺茫与无处安放的灵魂。在这一章中,主要是通过分析城乡夹缝中的双重边缘人、精神荒原上的反思者以及经济全球化下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打工者这三类人物形象,来揭示王十月对于打工者未来命运的思考。城乡间灵魂的无所归属、回望来路时精神的忏悔与救赎之难以及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打工者对于自身命运的无力把握,这些都成为打工者在未来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让他们看不清自己的去处。第四章:王十月作品中打工者形象的价值与意义。王十月在他的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打工者形象,真实还原了城乡夹缝中的生存真相、为沉默的打工者群体发出了有力的呐喊,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价值;同时,对于这些底层小人物形象的塑造,他突破了一些作家在书写“底层”时苦难化、模式化的创作模式,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王十月没有停留在对生活现象的表层抚摩上,而是对每一个人物都做了深入的人性挖掘,为文学画廊增添了一类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打工者形象。

刘晓丽[9](2018)在《劳伦斯·布伊尔的城市环境批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城市环境批评(urban environmental criticism)的研究基础、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城市环境批评的理论话语和解读策略入手,系统分析了劳伦斯·布伊尔的城市环境批评方法体系,并以中国作家邱华栋和王安忆的城市书写为批评对象对该理论进行了文本解读实践。在这个基础上,思考城市环境批评的意义和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它在中国城市书写研究中运用和发展的可能性。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五章)、结语组成。绪论部分包括三节。第一节阐述了“劳伦斯·布伊尔的城市环境批评方法研究”这一选题的学术内涵,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第二节对目前西方和国内学术界已有的与论文题目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第三节对论文的整体逻辑、结构组织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说明和解释,在这一基础上指出论文在研究方法和内容方面的价值意义及不足。第一章“城市环境批评的研究基础”,主要论述了城市环境批评的现实基础和文学基础。就其现实基础来说,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以来,城市物质环境突显出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在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存状态之后也引起政府和大众的高度重视,政府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提倡以及相关政策的提出对生态批评的城市环境维度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其文学基础主要指城市书写(urban writing)和重视文学文本中城市地理空间相关要素的文学研究地不断发展。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学批评者反思现实城市环境危机,研究城市文学中反映的城市物质环境与人的互动具备现实必要性和文学合理性。第二章“布伊尔城市环境批评理论话语”分析指出:“城市环境批评”把“城市环境”(urban environment)作为城市环境研究的新视点,研究“城市空间中的环境与人”。同时,将“地方”(place)作为主要理论范畴,分析人与城市地理空间的主体联系。另外,这种批评把城市文本放在一种新的“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语境中进行文本解读,考察了文本中城市物质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作用。最后,本章论述了“环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tice)伦理观在城市环境批评理论话语中的重要地位。第三章“布伊尔城市环境批评解读策略”,主要对劳伦斯·布伊尔的大量文本解读实践进行分析,从中提取城市环境批评的具体文本解读策略。在文本解读时,首先要对环境文本进行重构式阅读,为其创设“城市环境”语境,并从文本言语层面挖掘其环境意蕴。将城市书写文本放在城市环境语境下进行解读时,尤其要关注文本的“毒物话语”(toxic discourse),即文本中与毒物污染有关的话语。布伊尔在分析文本的写作技巧时,还特别重视文本中关于城市环境的隐喻,解读其中包含的压抑感、紧迫感和疏离感。这些也是他所强调的“人对城市的感官体验”的重要组成。另外,城市环境批评也重视文本中人的“地方意识”(place consciousness)。第四章“城市环境批评方法的中国文本应用”,自觉运用前面章节分析的布伊尔城市环境批评的重要概念,学习其典型的解读策略。本章共分为两节。第一节以邱华栋的北京书写为文本解读对象,分析文本中大量出现的“棕色景观”(brown landscape)以及这些景观中自然的缺席和人的自然本性异化现象,思考城市物质环境与人的生存状态的密切联系。第二节围绕王安忆的上海书写,从“地方”理论出发,挖掘作家本人及作品中人物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地方”、“非地方”(non-place)和“再栖居”(reinhabitation)意识。第五章“城市环境批评的意义及发展前景”主要分为两节,第一节在前面几章理论研究和文本应用的基础上,对城市环境批评的意义进行客观评价。一方面,肯定它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城市环境批评的理论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它丰富、完善了生态批评的城市环境维度研究,也拓展了城市书写研究的思路,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该理论的现实意义表现在:它可以从意识层面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观念,加强政策、科技等环境保护手段的效果。另一方面,又指出现阶段它在理论体系建构和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第二节主要结合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发展现实思考城市环境批评在这一现实趋势下的发展前景,认为城市环境批评应该顺应生态批评从“地方”到“全球”的视野拓展,突破“本土”思维框架,以“全球视野”(global vision)完善自身理论建构。结语部分分析中国适用于城市环境批评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文学基础,肯定该批评方法中国化运用和发展的可能性。

曹丙燕[10](2018)在《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文学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自90年代形成研究热潮并延续至今,各类范式的研究均有显着建树。在这些研究中有一共性现象不容忽视,即学界一直把城市文学的概念界定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目前最为瞩目的两大研究范式——“现代性”研究和“地域性”研究,即是如此。“现代性”和“地域性”是从不同理论视域对城市文学特性的概括,但是城市文学正处于文化转型的复杂语境中,本身还是生长中的文学形态,任何一元性的属性规定都会遮蔽它内涵的丰富性,而且城市文学概念界定一直未达成共识,不同的属性认识导致不同研究范式之间壁垒重重。文学即人学,人类本性及其与世界的关系是文学表现的核心,具体到城市文学来说,“人”与“城”的关系是城市文学表现的核心。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转型和消费文化的兴起促成了人与城市关系的断裂与重构,个人与社会、时代的紧张关系被凸现,而这一过程中人性的复杂性也得以充分彰显,这样复杂的生命书写使城市题材本身具有了巨大的美学意义。因此,论文认为城市文学研究在视角上应从关注城市文学“是什么”,转向城市文学“写什么”和“怎样写”,探讨城市文学展现了当下城市人怎样的生存样态和精神欲求;探究它所揭示的人性与城市文化的深广度,这应该比探讨城市文学的文化属性更接近城市文学的本意,也更能揭示城市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鉴于城市文学和城市文学研究的上述特点,论文认为“人性”是认识城市文学最重要的切入口,也是提升城市文学精神向度的着力点,因此论文以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主要是城市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人性”视角建立批评的精神视点,以“人与城”的关系搭建论文结构框架,借鉴和运用了“叙事伦理学”、“消费主义”、“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重点解析转型期的城市人的“在”与“如何在”的问题。论文第一章论述了1990年代的城市伦理与城市叙事的关系。个人化叙事既是城市文学的叙事方法也是精神立场,这是论文研究以“人性”为研究基点的前提。19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消费文化的兴起是城市文学崛起的外部因素,城市文化转型最终促成了文学与时代关系的转变,作家的文学观、叙事立场和视角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个人化叙事突破意识形态对个人经验的控制,肯定私人化的、感性的生存体验,是更接近人性的观察角度,对人性的理解和表达也应更贴近灵魂的真实和复杂,因此新型的城市经验、人与城市关系、人的精神诉求得以传达,因此个人化叙事直接促成了城市文学的崛起。不过,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兴起与渗透也导致城市文学在叙事上明显呈现欲望化和虚无主义的特点,这在1990年代的城市文学中表现明显。新世纪以来,许多作家已经意识到这样封闭式、欲望化叙事的危险,重新探寻个人与世界的精神连接点。叙事的方法和立场直接影响了城市文学的审美风格和精神意蕴,所以对叙事方法和立场的分析一直贯穿于“人”与“城”关系的分析中。论文第二、三、四、五章论述了四种类型的“人”与“城”关系,并分析了叙事中的人性立场和生命关怀。城市转型和消费文化的兴起产生了新的城市人群和新型的“人”与“城”的关系。论文将其概括为四种类型:一是游荡者与景观之城;二是闯入者与他者之城;三是欲望追逐者与物化之城;四是欲望突围与城市家园探寻,这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内容。城市里的“游荡者”、“闯入者”、“欲望追逐者”演绎了物化城市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欲望膨胀、情感冷漠、主体破碎、家园迷失。游荡者是最具叛逆的气质的城市人群,从王朔的“顽主”到新生代笔下的边缘文人,再到卫慧、棉棉等笔下的“新新人类”,这类城市人群一直与主流价值观和大众保持距离,也因此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气质和自我意识,但是他们并没有建构一个独立的意义世界,游荡行为的意义是由他们的对立面赋予的,精神主体从怀疑到虚无,最后消散在消费文化中。在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中,“闯入者”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最具共鸣性和隐喻意义,在社会的转型期,他们是两种文明夹缝中的群体,在理性和行为选择上追随以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为表征的现代城市文明,而在心理和情感上又认同传统的乡土文明,这是文化转型时期必然经历的心灵阵痛,象征着我们民族从乡土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迈进的心路历程。在1990年代以来消费文化中,“欲望”成为人们的特性标识,因此也成为城市文学最重要的主题。这类城市书写记录和见证了消费时代人们的喜悦与焦灼,在叙事上往往耽于欲望的展示,但是它和当下生活血肉相连,本身就具有不可忽视的美学意义,而且它终究在探索物化城市中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和谐与自由问题。欲望突围叙事发现和表达了城市的另一种生存经验——日常的、恒久的、审美的、温情的,不再把物质、金钱作为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是进入城市的日常和细节,带着对世道人心的理解与宽容,寻求现代城市生活中恒久的、温情的一面。叙事视点实现了从外在的“物化城市”、“欲望城市”到内在的“精神城市”的转换,传达出对人性、欲望、伦理的深刻认知以及人与城市深层次的精神联系。论文结语部分总结了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人性关怀的特点,首先在叙事上以“人性”为尺度,尽管呈现出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种种影响,但是并没有以此替代对人的精神诉求的关怀;其次,表现出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具有自由主义叙事伦理的特点;另外,城市文学是“在路上”的文学,对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探寻是城市文学的最大意义。

二、城市中的另一种生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中的另一种生存(论文提纲范文)

(2)社会资本视角下家政女工生存状况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家政女工的研究
        1.2.2 生存状况的研究
        1.2.3 社会工作介入家政女工的研究
        1.2.4 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
        1.2.5 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视角
        1.3.3 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过程
    1.5 样本选取与资料来源
第2章 初始阶段——努力适应与动力积蓄
    2.1 初始阶段的生存状况与特征分析
        2.1.1 家境状况:窘迫与拮据
        2.1.2 社会交往状况:封闭与疏离
        2.1.3 健康医疗状况:薄弱与壁垒
        2.1.4 居住和工作状况:简陋与松散
    2.2 社会资本与生存状况的关联
        2.2.1 社会组织型资本显着不足与滞后的家境状况
        2.2.2 信任关系型资本显着不足与弱化的社会网络
        2.2.3 制度规范型资本显着不足与匮乏的医疗状况
        2.2.4 信息网络型资本显着不足与区隔的条件状况
    2.3 小结
第3章 转折阶段——奋力挣扎与向前发展
    3.1 转折阶段的生存状况与特征分析
        3.1.1 家境状况:波折与改观
        3.1.2 社会交往状况:延伸与深化
        3.1.3 健康医疗状况:缺失与停滞
        3.1.4 居住和工作状况:嬗变与重合
    3.2 社会资本与生存状况的关联
        3.2.1 社会组织型资本有所改善与家境状况的发展
        3.2.2 信任关系型资本有所改善与社会网络的扩大
        3.2.3 制度规范型资本有所改善与医疗状况的停滞
        3.2.4 信息网络型资本有所改善与条件状况的改进
    3.3 小结
第4章 平稳阶段——面对抉择与日新月异
    4.1 平稳阶段的生存状况与特征分析
        4.1.1 家境状况:提升与挑战
        4.1.2 社会交往:扩展与密集
        4.1.3 健康医疗状况:乐观与完善
        4.1.4 居住和工作状况:优越与衍生
    4.2 社会资本与生存状况的关联
        4.2.1 社会组织型资本显着改善与博弈的家境状况
        4.2.2 信任关系型资本显着改善与多元的社会网络
        4.2.3 制度规范型资本显着改善与健全的医疗状况
        4.2.4 信息网络型资本显着改善与优化的条件状况
    4.3 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5.1 研究结论
        5.1.1 家政女工的生存状况具有阶段性变化
        5.1.2 家政女工社会资本与生存状况具有关联性
    5.2 社会工作对家政女工生存状况的思考
        5.2.1 社会工作对家政女工的政策倡导
        5.2.2 社会工作对家政女工服务的思考
    5.3 研究反思
        5.3.1 关于女性主义与生存状况的探索
        5.3.2 关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讨论
        5.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5.3.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家政女工生存状况访谈提纲

(3)从《极花》看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二、何谓边缘,何谓中心
三、主动的游离者,还是被动的追逐者

(4)论李佩甫小说中的怨恨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毁灭自我的个人怨恨
    第一节 “黑蚂蚁”的向上之路
    第二节 嫉妒者的价值迷失
    第三节 失恋者走向极端
第二章 异化情感的家庭内部怨恨
    第一节 夫妻间的异样精神交流
    第二节 给予痛苦的亲子关系
第三章 亲密社会中的群体怨恨
    第一节 睚眦必报的乡民互怨
    第二节 贬损能人的抱团怨羡
    第三节 欺软怕硬的善变面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读
        一、农业转移人口
        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第四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镜中我”与初级群体理论
        二、生命历程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三、研究目标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选择
        六、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叙事: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第一节 江宁的故事:到城市谋生的“过客”
        一、深圳之旅:酸甜苦辣中求生存,努力与上进处见机遇
        二、重庆之旅:一波三折中尝创业,踏实与真诚里获回报
        三、南昌之旅:再开超市与兼任驾校教练
        四、思想之旅:身份再认同
    第二节 周鑫的故事:在城市创业的边缘人
        一、结束学业,遇就业窘境
        二、跨行就业:习得技能,学得管理
        三、两次创业:遍历能力与思想成长之艰辛
        四、对比与反思: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
    第三节 余华的故事:于郊区解放的农村人
        一、从农活到手艺活的转变
        二、生活的对比:过去与现在
        三、新工作,新环境
第三章 解析: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现状
    第一节 回顾: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内容
        一、社会化内容
        二、再社会化内容
        三、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目标与结果
    第二节 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内容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三、个性再社会化
    第三节 解析(一):江宁再社会化现状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三、个性再社会化
        四、总评
    第四节 解析(二):周鑫再社会化现状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三、个性再社会化
        四、总评
    第五节 解析(三):余华再社会化现状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三、个性再社会化
        四、总评
第四章 探析: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
    第一节 回顾: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历史观点
        一、社会化及其再社会化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发生机制
    第二节 分析: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社会环境
        二、内在因素:个体因素
        三、中介因素:社会实践与社会互动
    第三节 探究: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发生机制——基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的分析
        一、“三元交互作用理论”及其模型
        二、三元交互作用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的再认识
        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之根源
        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内容
        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特征
        四、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
        五、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发生机制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实现原则与推进对策
        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指导原则
        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具体推进策略
第六章 研究启示、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启示
        一、关于成人教育研究的启示
        二、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的启示
        三、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启示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二、关于访谈过程的得与失
        三、研究故事的撰写与解读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永不停歇的成人发展研究
        二、继续扩展的再社会化研究
        三、深入的农业转移人口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图表索引
    附录二 协助访谈提纲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城市化生存的“负审美”困境——基于中国大陆城市移民电影的一种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被剥夺”的审美权利困境
二、“非正常”的审美知觉困境
三、“单向度”的审美思维困境
结语

(7)病态关注与诗学转向:新时期诗歌中“病”的书写和隐喻(1985-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产生
    第二节 有关概念阐释
    第三节 诗歌中病态书写的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对象、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戏谑疾病:“青春期”的反叛
    第一节 病房意识:追寻病态的生命体验
    第二节 患病体验与“疾病—死亡”的想象
    第三节 生命隐喻:“病”与精神漂流
第二章 陷入困境:“中年”的危机
    第一节 世纪末的焦虑:“怀乡病”
    第二节 没有症状的症状
    第三节 文化隐喻:“病”与身体祛魅
第三章 指控疾病:在生存中写作
    第一节 残病:工业时代的“恶之花”
    第二节 苦闷:散落在城市中的疼痛
    第三节 社会现实隐喻:“病”与灵肉纠缠
第四章 “病”的走向与书写意义
    第一节 从主体到身体:在病态中建构美学新向度
    第二节 从弃置到复现:关于诗歌写作的一种调试
    第三节 书写意义:对抗疾病与自我疗治
结论 病态关注:“病”的漫延与书写危机
附录 本文所涉及各时期诗歌中“病”的书写及其隐喻一览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8)农民进城的故事 ——论王十月笔下的打工者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来自何方:奔向城市的乡村逃离者
    第一节 乡村苦闷青年的主动进城
        一、一条喇叭裤的渴望:王中秋式的悲哀的妥协者
        二、困窘于“鸭司令”下的英雄梦:四毛式的发疯者
        三、躁动不安的折腾:迷茫与困惑的乡村少年
    第二节 失语启蒙者的被动进城
第二章 如何安存:进入“围城”的努力
    第一节 底层打工者基本生存状态概览
        一、底层生活的困境
        二、无所不在的恐惧
    第二节 小人物进入城市的努力
        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异化者
        二、绝望的反抗者
        三、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
第三章 去往何处:未知的渺茫与无处安放的灵魂
    第一节 城乡中的迷茫者:城乡夹缝中的双重边缘人
        一、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
        二、故乡中的情感荒芜
    第二节 精神荒原上的反思者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下无力把握自身命运的打工者
第四章 王十月作品中打工者形象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社会文化价值
        一、揭开被遮蔽的过往:还原城乡夹缝中的生存真相
        二、面向苍生,背向文坛:为沉默者发声
    第二节 文学意义:突破苦难化、模式化的创作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9)劳伦斯·布伊尔的城市环境批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城市环境批评研究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城市环境批评的研究基础
    第一节 城市环境批评的现实基础
    第二节 城市环境批评的文学基础
第二章 布伊尔城市环境批评理论话语
    第一节 以“城市环境”为新的批评视点
    第二节 以“地方”为主要批评范畴
    第三节 以“环境决定论”为认知前提
    第四节 以“环境公正”为核心伦理观
第三章 布伊尔城市环境批评解读策略
    第一节 “重构式”文本解读
    第二节 关注城市“毒物话语”
    第三节 重视“城市环境”隐喻
    第四节 强调人对城市的感官体验
第四章 城市环境批评方法的中国文本应用
    第一节 “棕色景观”中自然的缺席和人的自然本性异化——“城市环境”视角下的邱华栋北京书写解读
    第二节 “非地方”恐惧与“地方”身份认同——“地方”理论视域中的王安忆上海书写解读
第五章 城市环境批评的意义与发展前景
    第一节 城市环境批评的意义
    第二节 城市环境批评的发展前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10)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基于城市文学属性的批评建构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立足“人性”的城市文学批评
    三、本文的理论框架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1990年代的城市伦理与城市叙事
    第一节 1990年代城市转型与消费伦理的兴起
        一、1990年代的城市神话
        二、消费意识形态的兴起
    第二节 消费主义文化下的城市伦理困境
        一、从“社会性大我”到“原子化自我”
        二、欲望合理与道德模糊
        三、工具理性下的情感缺失
    第三节 1990年代城市文学的叙事转向
        一、个人化叙事与城市文学的崛起
        二、个人化叙事的变形:欲望叙事
        三、回归人性立场的个人化叙事
第二章 城市游荡者与景观之城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游荡者形象
        一、游荡者意象及其现代性内涵
        二、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三类游荡者形象
    第二节 游荡者与城市空间
        一、游荡者文本中的城市景观
        二、游荡者与人群
        三、游荡者与城市的关系
    第三节 游荡者的主体性建构
        一、从怀疑主义到虚无主义
        二、符号化与游荡者的消隐
        三、游荡者的主体性:“自由”与“虚无”
第三章 城市闯入者与他者之城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闯入者”形象
        一、农裔闯入者
        二、外省知识青年
        三、城市里的女性闯入者
    第二节 从“闯入者”到“异乡人”
        一、闯入者眼中的城市景观
        二、闯入者的家园缺失
        三、城市里的“异乡人”
    第三节 闯入者叙事的人性视点与生命关怀
        一、世俗伦理与自由意志的悖论
        二、闯入者叙事中的生命关怀之一:“咆哮”
        三、闯入者叙事中的生命关怀之二:“抱慰”
第四章 欲望追逐者与物化之城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欲望追逐者形象
        一、底层的先富者:个体商人
        二、中产阶层的实利主义新女性
        三、极端的暴富者
    第二节 物化城市中人的自由与焦虑
        一、物质镜像中的欲望自由
        二、物化城市中人的存在焦虑
        三、物化城市的欺骗性
    第三节 物质与精神分裂的二元叙事
        一、叙事文本的分裂:叙事视角的叠加和转换
        二、人物塑造的分裂:肯定与否定的游移
        三、“欲望合理”的悖论与表达难题
第五章 欲望突围与城市家园探寻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欲望突围书写的几类主题
        一、物质欲望的突围与精神意义的探寻
        二、重回“性”与“爱”的契合
        三、对现代城市人“根性”的追寻
    第二节 审美想象中的城市家园空间
        一、大都市里的小街巷
        二、作为审美空间的小城
    第三节 欲望突围叙事的人性视点与生命关怀
        一、人性视域中的道德模糊
        二、日常生活里的“真实”与“诗意
        三、对善的发现与信心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城市中的另一种生存(论文参考文献)

  • [1]赋权视域下Z县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过程中新媒体使用研究[D]. 殷张鹏. 广西大学, 2021
  • [2]社会资本视角下家政女工生存状况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及其启示[D]. 游小香.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从《极花》看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寻[J]. 惠雁冰,邓丹丹.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4]论李佩甫小说中的怨恨书写[D]. 邱凤鸣.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D]. 张德彭.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6]城市化生存的“负审美”困境——基于中国大陆城市移民电影的一种考察[J]. 艾志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20(02)
  • [7]病态关注与诗学转向:新时期诗歌中“病”的书写和隐喻(1985-2015)[D]. 侯歆艺. 暨南大学, 2019(02)
  • [8]农民进城的故事 ——论王十月笔下的打工者形象[D]. 侯湘茹.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9]劳伦斯·布伊尔的城市环境批评方法研究[D]. 刘晓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10]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D]. 曹丙燕. 吉林大学, 2018(12)

标签:;  ;  ;  

城市中的另一种生存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