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常见误译分析

古诗常见误译分析

一、古诗常见误译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花[1](2021)在《古文今译理论研究百年史》文中指出

张文丽[2](2021)在《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以事物的性态或类属的边界是否清晰为判断依据,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模糊性通常具有边界模糊但中心明晰性、相对及可塑性、双重性三个基本特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义、语法等不同层面,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模糊现象便是语义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语言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必然渗透于文学作品之中。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灿烂文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模糊语言(特别是模糊语义),模糊语言的准确合理运用,能够为读者创造一种隐蔽朦胧、韵致深远的特殊意境。首先,从词义上看,古代诗歌运用大量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词汇,以最少的语言塑造使人产生无限想象的意象,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从句义上看,汉语作为一种强调意合的语言,句子、短语,以及词语间的组合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高的自由度;汉语中连词以及句子主语的省略等现象十分常见,在客观上也导致了汉语在句义上的模糊现象。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涵义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又必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古代诗歌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也比较明显。再次,为营造艺术氛围和美好意境,古代诗歌经常采用大量修辞手法,导致其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修辞方式取决于语言特性,社会文化因素也常反映在修辞中,而修辞表达中又蕴含了深刻的语言和文化涵义,语言、文化、修辞三者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和考察汉语的语义模糊特点和规律。虽然模糊语言为人类所共有,但是不同语言受其发展历史、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及文化背景等要素影响,彼此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给翻译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翻译是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间传递意义的特殊过程,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选择过程,是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要素为一体的有机统一过程,理想的翻译是以最小的意义损失获得最大意义上的对等。从模糊语义学视角来看,翻译就是将源出语文本语义的隐显有机组合,通过必要的语际间隐显转换,在译入语文本实现新的语义隐显组合的过程。由于模糊语义的复杂性,要求译者对翻译实践中的模糊语义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理论高度重视不同语言间既共同又各异的模糊性特点,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具体不同的模糊表达实例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语义的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运用模糊语义理论对翻译科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翻译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翻译学理论构建和方法研究提供参考。鉴于此,本论文以模糊语义学和相关翻译学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典型《唐诗三百首》及其两版韩译本为例,建立汉韩双语对照平行语料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以及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性及其汉韩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各层面语义模糊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语义模糊性,通过汉韩翻译实例探索提出相应的汉韩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最后提出模糊语义视角下的汉韩翻译模式。本论文将模糊理论全面引入汉韩翻译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汉韩翻译活动,通过研究形成以下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从本质上来看,翻译活动是利用模糊化整合方式,在两种语言中寻找最佳契合状态的思维运作过程。翻译存在一系列过渡状态,总体上是一个非精确的过程。由于语义模糊性的存在,译者可根据原文本模糊性表达的具体意义对目的语进行调换,从而实现对原文本的“二度创作”。第二,汉韩翻译时,译者要对比分析汉韩两种语言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修辞层面等多个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以寻求等值表达信息的最佳方法;当目的语中有对应的模糊表达时,模糊语义最高效的翻译方式为模糊对等译法,若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模糊表达,可以灵活采用增删译法、变动句序译法、转换句型译法、调整成分译法、点义译法、批注译法等来处理模糊语义,以使译文语义最大程度接近原文。第三,由于中韩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及语言文化的同质性,汉韩模糊语义表达共性大于个性,大部分模糊表达都可以转达到译文中,但也有部分模糊语义在汉韩翻译过程中无法保持其完整性,需要译者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补充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等方式,以实现模糊语义的准确传达。

王子钰[3](2021)在《宇文所安、许渊冲杜诗英译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在唐诗学史乃至中国诗歌史中,杜甫占据着重要地位。杜诗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众体兼善,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中外之间的密切交往,杜诗被翻译成英文并在英语世界中受到了格外关注,当今影响较大的当属宇文所安和许渊冲英译杜诗。本文拟通过对宇文所安《杜甫诗》和许渊冲《许渊冲英译杜诗选》进行对读,从译者与译本两方面寻求二人在翻译理论、翻译策略、语言选择、诗歌韵律处理等方面的异同,并结合多家注本及今人研究,探究杜诗在英译过程中的误读现象。全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明了选题缘由,并通过梳理研究史提出了论文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分四章展开。第一章就杜诗英译在英语世界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译作进行梳理和评析,结合时代背景及杜诗文本蕴含的人文价值,阐述杜诗在英语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原因。第二章通过对译者宇文所安和许渊冲进行对比,寻求二者存在译文差异的原因。一是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的二人翻译思想差异,即许渊冲遵循对诗歌“存美”的追求,而宇文所安秉持“世界诗歌”的概念;二是二人所翻译的杜诗数量不同,宇文所安对现存所有杜诗进行翻译,所以其整体风格以真实为主,多用直译;而许渊冲则对一百首经典杜诗进行翻译,为了展现出选诗的特点,所以更加注重意译。第三章针对二者英译杜甫诗的译文从语言选择、句法结构、诗歌韵律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许渊冲通过还原诗歌的内在美、形式美和音韵美来进行意译,进而构建其“存美”思想。而宇文所安通过注重遵照原诗的字面含义,在英语词中寻找相近词语来代替中国古典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尽可能保留原物、原诗风貌,尽可能地遵循原诗句法来进行直译,进而构建其“世界诗歌”概念。第四章就二人译作中产生的文本误读现象做列举剖析,指出杜诗阐释的多义性、译者主体的局限性与唐诗的独特文化性均有可能导致文本误读现象的产生,并对译诗造成诗意偏差、文化信息缺失等影响。结语部分总结归纳宇文所安、许渊冲杜诗英译的得失与经验教训,进一步探索如何在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和矛盾中达成对杜诗的有效翻译。

贾圣祥[4](2021)在《《“当代中国与世界-抗击疫情提振经济”中俄媒体智库云论坛》模拟双向同传翻译报告》文中指出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要求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当代中国与世界——抗击疫情提振经济”中俄媒体智库云论坛的举办,体现了中俄两国对当下形势的密切关注与思考。而该论坛的口译实践以大时代背景为依托,关注两国对于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发展方向,对丰富译员知识储备大有裨益。因此本文以该云论坛为素材,进行了模拟双向同声传译。本论文首先对翻译过程作了简要描述;接着以认知负荷模型为基础,通过实践例证,归纳了信息误译、漏译,逻辑性缺失,记忆困难和信息输出率低等问题,并分析已有问题,提出了切割与重组、下文预测、语境分析、预制语块背诵法、视觉法提高双语水平和省略简化等解决策略;最后进行了自我反思总结,提出对今后学习工作的启发与展望。

颜海峰,马晓康[5](2020)在《关于中西诗歌翻译误解的深度问答——诗人、学人、译人颜海峰访谈录》文中认为本次访谈是正在英国斯特林大学留学的中国诗坛新星马晓康(问答部分简称马)对中国新诗翻译家、诗人、学者颜海峰(问答部分简称颜)的跨国深度问答。马晓康着有两部长诗《孙子》《晏子》。颜海峰长期从事诗歌翻译,曾师从典籍英译家汪榕培学习典籍英译,现师从着名翻译家、诗人汪剑钊。迄今已经出版译作编着和着作十余种,并担任《国际诗歌翻译》客座总编等职,译诗经验丰富。为此针对诗歌翻译中的误解误译现象对其进行采访,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访谈中颜海峰对于误读误解误译从阐释学和生理学角度进行尝试性理论建构,认为中国新诗的语言形式正在走向死亡,新诗写作和翻译误解都应该宽容以待等观点,对于新诗写作和诗歌翻译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张世珠[6](2020)在《《三国演义》中熟语的俄译问题》文中认为《三国演义》内容丰富,涵盖面很广,涵盖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全面展示了三国时期政权的动荡,社会的不安。语言丰富、话语生动是这部作品成为经典着作的原因之一,文中使用了大量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熟语,不仅使文章的情节更加丰富,而且使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同时也彰显出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彰显出凝聚在文字中的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熟语是语言词汇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任何一门语言来说,熟语都是其民族语言意识的财富,在熟语中,每一个民族都展现着其独有的性格、最喜爱的隐喻方式及最惯用的言语方式。因此,研究《三国演义》中熟语的俄译一方面可以对《三国演义》中熟语的俄译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当前对《三国演义》中误译的研究较少,对误译进行分析,可以让我们对熟语的翻译有更深刻的认识。本文以《三国演义》俄译本为材料,首先对熟语进行概述,通过多方面对比汉语熟语与俄语熟语,分析异同。然后借助《三国演义》中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论述了译者在翻译《三国演义》中熟语时所遵循的审美再现原则、读者接受原则、形象对等原则,并总结了译者所使用的六种翻译方法。通过译者对不同翻译方法使用频率的数据对比,得出译者更多地使用了意译法,指出译者更倾向于归化的翻译策略。最后将《三国演义》中熟语的误译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实例分析,归纳了引起误译的原因,一方面希望能够对将来阅读译文的同学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通过误例分析,以期在将来的翻译实践中避免类似误译现象的发生。

韩亚男[7](2020)在《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陶渊明在中国诗学研究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开创的诗文领域为后人所称道。钟嵘评价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苏轼在《与苏辙书》中也高度赞誉陶渊明其诗质朴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陶渊明的诗文平淡自然,情蕴深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了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他首创的田园诗简洁高妙,将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平淡恬静的乡村田园生活,开创了一代诗风,他的咏怀诗寓意深沉,情旨高远,耐人寻味。他任真自得、耿介狷洁、平和实际的人格更是魏晋风度的杰出代表,备受世人的推崇。自唐宋以来,陶渊明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极其深远。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不朽的意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当前多元文化共生存、互交流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正是中国软实力卓越提升的重要体现。优秀的文化如果只放在单一的文化领域传承发展,得到的仅仅是是一家之言,只有将其投诸于多元的文化环境,才能拨云见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因此,笔者将从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出发,在传播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比研究我国三位翻译大家方重先生、汪榕培先生、许渊冲先生译注的《陶渊明集》,探寻三位翻译者的翻译理念,对比分析不同翻译者的翻译特色,以此来解析《陶渊明集》在外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从“5W”传播理论上分析文化作品的对外传播,辨析利弊,为文学作品的传播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式,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进步。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龚斌先生的《陶渊明集校笺》的研究分析。分析陶渊明诗文作品在我国历史上所占地位,分析诗人作诗的思想感情以及语言表达的艺术特色,通过诗文作品来审视诗人。第二章以三位华语译作者的作品为分析对象,研究陶渊明诗文的对外翻译状况。详细分析方重先生、汪榕培先生和许渊冲先生所翻译的陶诗秉持的翻译理念以及表现出的翻译特色。第三章对陶渊明诗文作品的改进策略分析。以“5W”传播理论为基础,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接受者、传播效果五个角度分析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对外传播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第四章以《归园田居》其三为教学实例进行研究。以笔者任教的泰国学校为地点进行教学实践,根据教学状况分析学生对于诗词的接受程度,寻求更好的传播手段。最后为结语,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对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对外传播做出总结;通过教学实践分析最优的传播方式;通过传播策略的改进研究期冀对中国诗词的对外传播提供有利参考。

杨安文[8](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刘娜[9](2019)在《纳兰词的英语译介与对外推广》文中研究说明纳兰词的国际推广是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重要内容。对纳兰词的译介与推广研究,既有利于推动纳兰词的译介实践,更对纳兰词的国际推广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纳兰词的译介推广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乘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东风,纳兰词的国际推广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当前纳兰词的译介尚处于初始阶段,国内外对纳兰词的译介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还没有人对纳兰的译介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这极大的阻碍了纳兰词的国际推广。因此,对纳兰词译本进行译介与推广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纳兰词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梳理了纳兰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中西诗歌理论的基本特色,比读分析了纳兰词的译本与原文,同时根据译本与原文在表情达意和文化表达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对纳兰词译本批评鉴赏的标准,并运用这一标准进行了纳兰词译本的审美价值判断,最终提出了对纳兰词译介推广的策略与启示。本文分四章对纳兰词的英语译介与对外推广进行探究。第一部分是是绪论。绪论从总体上阐述了纳兰词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考察了国内外纳兰词英译本的研究现状,点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清晰明确的逻辑框架。第一章为文本英译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要领。本章梳理了中西方诗歌翻译历程,罗列了各时期重要的翻译家、汉学家的诗歌翻译观点,最后分析总结了中西方诗歌翻译理论的基本特色,即中国诗歌翻译理论具有抽象、主观的特点;西方诗歌翻译理论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二章为纳兰词译本的比读与分析。本章选取六首纳兰词译本进行比读与研究,从译本的选词、造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等角度对译本与原词在传情达意和文化表达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为接下来纳兰词译本的批评与鉴赏做铺垫。第三章为纳兰词译本的批评与鉴赏。本章从语言差异、译意错置、词意表达三方面出发,阐述了纳兰词批评鉴赏的标准,即抽象标准—具体标准,并运用这个标准体系对第二章的六首纳兰词译本进行批评与鉴赏。第四章为纳兰词译介推广的策略与启示。本章提出了纳兰词译介推广的五项基本策略:一、争取政府及名校名人的支持与引领;二、建设国内外纳兰性德研究中心;三、重视海外调研及三教问题;四、建立现代信息教育传播体系;五、发展纳兰性德文化产业。与此同时,从目标明确力求推进汉诗英译的深度传播;背景还原旨在促进汉诗英译的情景融合;会通中西真实再现汉诗英译的风格特色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纳兰词译介推广的当代启示。

张雨[10](2019)在《基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庞德《华夏集》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文中指出有关文学的翻译由来已久,要想探讨文学翻译必然离不开诗歌翻译。文学翻译,因其难度之大,历来使得各位译者们为之殚精竭虑。而诗歌本身言简意赅,又常常蕴含着中华文化独特的内涵。因此,诗歌的翻译更是难上加难。庞德是中诗英译中极为有影响力的一位译者,因此本研究试图探索庞德在翻译诗歌时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期望能收获其翻译的一些经验。根据奈达的分类,本研究将《华夏集》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为五个类别,并基于此分类探讨各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此外,本研究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作为评判文化负载词翻译质量的标准。也就是说,本研究的重点不在于关注字面的翻译准确与否,而着重关注译者是否能够传递原语中的文化,是否能够使得目标语读者贴近原语读者感受到的文化,并以此探索庞德自成一派的创造性翻译方法对诗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有什么启示。本研究所得的结论是:1)《华夏集》翻译中用到了多种翻译方法,主要包括直译、释义、加注、泛化、创造性叛逆、替代以及省译等;2)就总体而言,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庞德使用释义最多,其中,在翻译生态文化负载词和物质文化负载词时,他也较多使用直译和替代;3)庞德不过分执着于字面翻译的准确,为了达成翻译目的,几乎在每一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中都使用了创造性叛逆;4)庞德有几处翻译丢失了原文的内涵,尤其是在翻译宗教文化负载词时,“误译”较多;5)在有关于颜色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中,庞德对于“青”“绿”时,几乎统一使用了“blue”,虽然在一些文化负载词中是正确的,但也确有“误译”之处;6)在邻近两句诗歌中出现语义类似或者重复的文化负载词时,庞德倾向于对其中一处文化负载词进行“省译”。

二、古诗常见误译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诗常见误译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2)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一、国外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二、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三、模糊语义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第二节 《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综述
        一、《唐诗三百首》翻译概况
        二、《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概况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概说
        一、模糊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二、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根源
        三、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一、模糊语义学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二、翻译中模糊语义的显化和隐化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词汇、句子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词汇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一、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 名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二) 数量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三) 动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四) 形容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五) 副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二、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一) 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二) 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第二节 句子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一、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 超常组合型
        (二) 想象联想型
        (三) 言外之意型
        (四) 动态变化型
        二、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一) 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二) 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文化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历史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二、社会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三、生态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四、宗教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第二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一、异化译法
        二、归化译法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修辞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比喻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二、夸张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三、拟人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四、用典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五、双关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六、借代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第二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一、对等译法
        二、变通译法
        三、批注译法
        四、点义译法
    第三节 小结
结论
参引文献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部分模糊词汇汉韩翻译对照表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教材目录

(3)宇文所安、许渊冲杜诗英译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杜诗英译在英语世界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译作
    第一节 杜诗英译在英语世界的发展进程
    第二节 杜诗英译的主要代表译作
    第三节 英语世界中的杜诗英译评述
第二章 宇文所安、许渊冲的英译杜诗
    第一节 二者翻译思想对比
        一 文化背景差异——西方汉学家与东方译者
        二 翻译思想差异——“朴素直译”与“存美”
        三 翻译目的相近——殊途同归
    第二节 《杜甫诗》与《许渊冲英译杜甫诗选》
        一 体例完备的《杜甫诗》
        二 浓缩经典的《许渊冲英译杜甫诗选》
第三章 英译杜甫诗歌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选词差异
        一 杜诗诗题翻译
        二 译诗中的选词异同
    第二节 句法结构对比
    第三节 诗歌韵律对比
第四章 杜诗英译中的文本误读
    第一节 文本误读举例
    第二节 文本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 杜诗阐释的多义性
        二 译者主体的局限性
        三 唐诗的独特文化性
    第三节 文本误读现象的影响
        一 诗意偏差与文化缺位
        二 “隐形”的再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当代中国与世界-抗击疫情提振经济”中俄媒体智库云论坛》模拟双向同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前言
第一章 模拟同传翻译任务及准备事项
    1.1 同传任务描述
    1.2 译前短期与长期准备
    1.3 译后审校与复盘
第二章 优化输出信息形式、架构与语言的翻译策略分析
    2.1 汉译俄过程中信息的误译与漏译
        2.1.1 信息的误译与修正
        2.1.2 信息的漏译与补足
    2.2 认知负荷模型下俄译汉失误案例分析
        2.2.1 逻辑性缺失
        2.2.1.1 切割与重组
        2.2.1.2 下文预测
        2.2.1.3 语境分析
        2.2.2 记忆困难
        2.2.2.1 预制语块背诵法
        2.2.2.2 视觉法
        2.2.3 信息输出率低
        2.2.3.1 提高双语水平
        2.2.3.2 省略简化策略
第三章 模拟同传实践反思与总结
    3.1 译后反思与收获
    3.2 对于未来学习计划的启发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原文与修正译文
    附录2:与会发言人姓名及职务表

(6)《三国演义》中熟语的俄译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1.1.1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1.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2.1 本课题研究的国外现状
        1.2.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三国演义》中熟语的使用问题
    2.1 汉语“熟语”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1.1 汉语“熟语”的定义
        2.1.2 汉语“熟语”的特点
        2.1.3 汉语“熟语”的分类
    2.2 汉俄熟语的对比
        2.2.1 汉俄熟语的结构特征
        2.2.2 汉俄熟语的修辞特点
        2.2.3 汉俄熟语的文化特征
    2.3 《三国演义》中熟语的特点
        2.3.1 《三国演义》中熟语的语言特征
        2.3.2 《三国演义》中熟语的修辞特点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国演义》俄译本中熟语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3.1 《三国演义》中熟语的俄译原则
        3.1.1 形象对等原则
        3.1.2 .读者接受原则
        3.1.3 审美再现原则
    3.2 《三国演义》中熟语的俄译策略
        3.2.1 《三国演义》中熟语的翻译方法
        3.2.2 《三国演义》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国演义》俄译本中熟语的误译问题
    4.1 “误译”概述
    4.2 《三国演义》俄译本中语言层面的误译
        4.2.1 语言表达不当造成的误译
        4.2.2 望文生“译”
    4.3 《三国演义》俄译本中文化层面的误译
        4.3.1 物质文化元素的误译
        4.3.2 行为文化元素的误译
        4.3.3 文化意识元素的误译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例证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关于《陶渊明集校笺》的研究分析
    1.1 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地位研究
    1.2 陶渊明诗文作品的思想研究
    1.3 陶渊明诗文作品的艺术特色研究
第二章 对于翻译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华语译作者译作研究
    2.1 方重译陶研究
        2.1.1 方重的翻译理念研究
        2.1.2 方重的翻译特色研究
    2.2 汪榕培译陶研究
        2.2.1 汪榕培的翻译思想研究
        2.2.2 汪榕培的翻译特色研究
    2.3 许渊冲译陶研究
        2.3.1 许渊冲译陶思想研究
        2.3.2 许渊冲译陶艺术特色研究
第三章 对于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策略的改进研究
    3.1 “传播学”理论概述
    3.2 从“5W”模式改进陶渊明诗文对外传播
        3.2.1 传播者
        3.2.2 传播内容
        3.2.3 传播媒介
        3.2.4 接受者
        3.2.5 传播效果
    3.3 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的意义研究
        3.3.1 文学价值
        3.3.2 实践价值
第四章 陶渊明诗文在泰国教学教案设计(以《归园田居》其三)为例
    4.1 中泰文化交流介绍
    4.2 拉查布里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例
        4.2.1 拉查布里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介绍
        4.2.2 拉查布里职业技术学院《归园田居》其三课程设计
        4.2.3 《归园田居》其三课程教学反思
        4.2.4 教学实践研究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2.1 柏桦生平
    2.2 柏桦诗歌创作
        2.2.1 诗歌创作概况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2.4.1 香港
        2.4.2 台湾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3.1 译介概况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3.2 译介主体
        3.2.1 译者背景
        3.2.2 译者类型
        3.2.3 翻译模式
    3.3 文本选择
        3.3.1 文本选择概况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3.4 传播媒介
        3.4.1 出版机构
        3.4.2 网络媒介
    3.5 社会文化语境
        3.5.1 早期:1988-2007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4.1.1 接受概况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4.2.1 在法国的接受
        4.2.2 在德国的接受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4.3.1 访谈对比分析
        4.3.2 研究内容差异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4.4.1 中国大陆评价
        4.4.2 中国港台评价
        4.4.3 海外评价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5.1.1 文本概述
        5.1.2 文本形式分析
        5.1.3 译本对比分析
        5.1.4 译者风格评析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纳兰词的英语译介与对外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本英译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要领
    1.1 中国诗歌翻译理论的基本特色
        1.1.1 翁显良和本色论
        1.1.2 许渊冲和三美论
    1.2 西方诗歌翻译理论的基本特色
        1.2.1 欧洲汉学家的诗歌翻译特色
        1.2.2 北美汉学家的诗歌翻译特色
        1.2.3 北美华裔汉学家的诗歌翻译特色
第二章 纳兰词译本的比读与研究
    2.1 悼亡词译本分析
        2.1.1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1.2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2.2 友情词译本分析
        2.2.1 《白牡丹》版《金缕曲·赠梁汾》
        2.2.2 《中国17 世纪词人》版《金缕曲·赠梁汾》
    2.3 羁旅词译本分析
        2.3.1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2.3.2 《蝶恋花·出塞》
第三章 纳兰词译本的批评与鉴赏
    3.1 语言差异揭示多样文化态度
    3.2 译意错置导致情感异化
    3.3 词意表达展现情感写照
    3.4 情真意切彰显最高评判标准
第四章 纳兰词译介推广的策略与启示
    4.1 纳兰词译介推广的基本策略
        4.1.1 争取政府、名校、名人的支持与引领
        4.1.2 建设国内外纳兰性德研究中心
        4.1.3 重视海外调研及三教问题
        4.1.4 建立现代信息教育传播体系
        4.1.5 发展纳兰性德文化产业
    4.2 纳兰词译介推广的当代启示
        4.2.1 目标明确力求推进汉诗英译的深度传播
        4.2.2 背景还原旨在促进汉诗英译的情景融合
        4.2.3 会通中西真实再现汉诗英译的风格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基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庞德《华夏集》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材料
        1.3.2 研究过程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华夏集》
        2.1.1 庞德与《华夏集》
        2.1.2 《华夏集》的国内外研究
    2.2 文化负载词
        2.2.1 文化负载词的界定
        2.2.2 文化负载词的分类
        2.2.3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第3章 理论框架:文化翻译观
    3.1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
    3.2 巴斯奈特的诗歌翻译观
    3.3 文化翻译观与奈达功能对等论的不同
第4章 《华夏集》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4.1 生态文化负载词英译
    4.2 物质文化负载词英译
    4.3 社会文化负载词英译
    4.4 宗教文化负载词英译
    4.5 语言文化负载词英译
    4.6 庞德之《华夏集》译法的批评及现实意义
        4.6.1 庞德《华夏集》翻译小结
        4.6.2 《华夏集》对翻译的启示
第5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与意义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古诗常见误译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古文今译理论研究百年史[D]. 陈小花.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2]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D]. 张文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宇文所安、许渊冲杜诗英译比较研究[D]. 王子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当代中国与世界-抗击疫情提振经济”中俄媒体智库云论坛》模拟双向同传翻译报告[D]. 贾圣祥. 黑龙江大学, 2021(12)
  • [5]关于中西诗歌翻译误解的深度问答——诗人、学人、译人颜海峰访谈录[J]. 颜海峰,马晓康. 译苑新谭, 2020(02)
  • [6]《三国演义》中熟语的俄译问题[D]. 张世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研究[D]. 韩亚男. 山西大学, 2020(01)
  • [8]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9]纳兰词的英语译介与对外推广[D]. 刘娜. 山西大学, 2019(02)
  • [10]基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庞德《华夏集》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D]. 张雨. 华侨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古诗常见误译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