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与阅读教学

文学鉴赏与阅读教学

一、文学欣赏与读文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蓬[1](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王晋[2](2020)在《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着名的教育家、学者,梁启超早在上世纪初就对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他力主废科举、进行学制改革,开启了语文现代化的新纪元,致力于办学、讲学,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梁启超在总结民初之际的作文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整理思想、求真求达”的作文教学观点,而且主张作文可教的是规矩,不可教的是技巧。这对于作文教学实践活动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学者和一线教师日渐认识到写作教学对育人的重要性,真实语境写作也受到普遍关注。升入中学,学生在心理发展上进入快速增长期,此时也是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整理思想不仅能帮助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所需观点,还能促进组织材料以形成科学的思维框架,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发展批判思维、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反映本真的作文教学重新受到青睐。面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教学需要在学习任务群的指引下整合,以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文章构造原则是梁启超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秉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研习中外写作教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在实习期间的写作教学实践,对梁启超中学写作教学思想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首先,建立在对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的学理价值思考的基础之上,结合梁启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个人教育实践经历,分析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思想来源、新文体蕴含的写作观。其次,结合梁启超的作文教学法专着系统梳理写作教学思想,依次从重“规矩”轻“言巧”、教做“真人”教作“真文”、心中常怀“读者意识”的教学原则,为“立人”而“立文”、立“规矩”弃“技巧”、重“结构”轻“修辞”的教学目标,文体分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几方面来阐述。最后,结合当下写作教学理论来对梁启超写作教学的局限进行补充修正,总结出适应核心素养下写作教学的范式策略,从加强情境化写作设计、激发写作兴趣、加强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加强写作序列训练的过程性管理、完善写作教学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希望通过以上的策略能够提高中学生写作教学的效果,使中学写作教学更好地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

周宁宁[3](2019)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教学》文中研究说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要立足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其在"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改革"一节中有明确的说明,语文教学"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并强调"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自觉选择和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世界上一切文化精华,积极参与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文化的传播和建设"。

刘敏[4](2018)在《国文如何教育:1940年代的中学国文教育论争 ——以《国文月刊》、《国文杂志》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有关“国文如何教育”的讨论,一直以来都不曾消歇。晚清及五四时期的诸多教育变革,让中小学的国文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最重要的一个表现是白话开始进入到国文教学的领域。二三十年代,围绕课程纲要的出台、国文教材的建设、教授方法的革新等问题,教育工作者们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讨论,这些也都涉及到“国文如何教育”的不同面向。到了四十年代,两份影响很大的国文教学刊物——《国文月刊》和《国文杂志》,对有关中学国文教育的问题做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这对指导中学生怎样学好国文和教师如何进行国文教学大有裨益。本文以这两份刊物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梳理和研究围绕杂志展开的相关讨论,对四十年代中学国文教育领域的“中学生国文程度”之争、国文教学和教材编纂中的文白之争以及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之争等做一整体的关照与认识。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了“国语”、“国文”和“语文”等相关概念的演变历史及具体内涵,并对三四十年代抗战西迁的教育背景做了大体介绍。第一章通过史料梳理,对《国文月刊》和《国文杂志》的创办背景、刊物理念、刊物内容以及办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做了详细介绍与分析。第二章主要呈现了三、四十年代论者们就“中学生国文程度”是否低落、低落的原因和表现以及补救的方法措施等展开的讨论,并试图通过对杂志刊物的文本细读,回到具体历史语境中,探究讨论背后的问题实质和现实意义。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教材编写和国文教学中的文白之争。论者们由“抢救国文”说起,对国文教材编选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国文教学更注重文艺性还是应用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很有现实意义。论文最后一章从读写分离还是以读促写的观念纷争写起,并呈现出当时的教育家们对“怎么阅读”和“怎样鉴赏”以及“写作什么”和“如何写作”等方法问题的讨论与意见。结语部分在综述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1940年代中学国文教育论争背后的实质及影响所在。

陈明莉[5](2017)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儿童文学选文特点研究》文中指出1934年陈伯吹、沈秉廉、吕金录、庄俞等编校的《(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这套教科书选入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本论文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案例法对这套教科书的儿童文学选文特点进行归纳,探究其对当前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启示。论文分为5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论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界定了《(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儿童文学和选文的概念,综述了与本论文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介绍了本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即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案例法。第二章《(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概述。首先,分别介绍了教科书的编校者陈伯吹、沈秉廉、庄俞;其次,详细介绍了教科书的编校依据——1932年《小学课程标准国语》和教科书的编辑大意;最后,介绍了这套教科书的编写体例。第三章分别从儿童文学选文的体裁、题材、编排对这套教科书儿童文学选文特点进行归纳,发现这套教科书的儿童文学选文体裁多样,以儿童故事为主;题材广泛,以儿童生活为主;编排科学,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第四章探究了《(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儿童文学选文对今天教科书编校的启示:立足儿童的视角,契合儿童成长需要;符合儿童阅读兴趣,充满儿童趣味;开阔儿童视野,紧扣时代脉搏。最后是对本论文写作的总结与对未来的展望。儿童文学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精神粮食,教科书中儿童文学选文的编校要坚持儿童本位,站在儿童的视角,吸引儿童兴趣。同时笔者也发现这套教科书编写的不足,如类似主题单元的编排模式,对教师来说具体确定每课的教学计划是一种挑战。

赵燕[6](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指出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赵国鹏[7](2016)在《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文学教育自古就有,而语文成为一门学科之后,对文学教育的认识、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以及教育内容的变迁等一系列问题都是语文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尤其是现在,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倍受关注,文学教育的地位和目的实现体现了文学教育的内容,与此同时,它也对文学教育方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多元文化对包括文学教育在内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影响,文学教育的理论思考更加频繁,因此,怎样对文学教育的内容进行把握便成为文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以史为鉴,文学教育选择的正确性能够直接影响到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以文学和文学教育的理论内容为研究出发点,并对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阐释,史论结合,对本文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对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变革进行研究探讨,并且对文学、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内容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现今的研究现状进行考察。然后重点对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面临的热点、敏感问题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自古至今便是两位一体的,从古代的“不学诗,无以言”到现在新教育理念提出的“快乐教育”,文学都充当着独一无二的载体和介质的作用。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有存在的历史和现实沿袭,对古代、近现代文学教学历史发展和具体内容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对当代中小学教育内容进行宏观的整理和思考。梳理中国的文学教育历史会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内容变革的方向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从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的角度来看,中国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变革一直没有脱离“文”、“道”之争;从文学教育的研究到建立文学教育学,中国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正走在学科自我认同的路上;将文学教育的内容作为标尺来衡量中国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变革,当代的中国文学教育正在以现代性为指针努力蜕变。

吴琼[8](2016)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1927-1937)》文中研究表明语文教育在近代经历了由传统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教育的过渡,尤其是1904年中国文学独立设科以来语文教育开始了自身的不断变革,培养了一大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语文人才,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的现代化和社会观念的转变等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27年至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管辖下的学校语文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政策制定、师资选聘、教法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论文试图全面深入地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方针政策以及语文教育具体的实施情况。1927至1937年的语文教育是在继承历史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语文教育是语文教育近现代变革的历史基点。传统语文教育历时较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是一种混合了文学、史学、哲学甚至自然科学在内的大语文教育,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到了近代,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传统语文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且西方的教育观念传入中国,社会有识之士提出了变革传统语文教育的要求。清末的癸卯学制在中小学设立了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标志着语文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了自己学科现代化的进程,其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有了独特的教学内容。民国成立后,几次重要的教育变革壬子癸丑学制、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壬戌学制都深刻影响了语文教育的变革,使得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科书的编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1927至1937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中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政策,颁布了三个课程标准,其中的小学国语课程标准对于小学国语课的课时比重、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法等各个方面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当时的专家学者也对小学国语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中学国文课程设置、国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政府颁布的中学国文课程标准里也有明确的规定。专家学者对于自己中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回忆有助于我们更为直观地了解当时国语国文教育的实施状况。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国语国文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对1927至1937年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进行了具体的考察后,对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进行总结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重在指出本时期语文教育取得的成就、语文教育的局限性及时人对改进语文教育的意见,同时总结出十年间语文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以求给当前的语文教育提供借鉴。本时期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最为完善的,是在充分总结了以往语文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对于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更加明确,对教学内容、教学法和教材的选材标准做出了一般的规定,教科书的编订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学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也存在着党化色彩浓厚、实施过程中地区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弊端。当时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很多问题今天仍然存在。因此,我们今天应该认真总结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认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借鉴时人给出的改进建议,结合当前的学校语文教育实际,加强语文教育的研究使语文教育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陈佳[9](2016)在《阮真语文学程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30年代,中国语文教育史上出现了第一位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阮真。他对于语文教育做了非常专业的研究,涉及到教学目标、学制学程、阅读、写作、考试评价各个方面。阮真的语文教育思想观点科学、论据有理、注重实证,反应了当时国文教学各方面的情况、对今天的语文教育也有启示,具有研究价值。学程是立足于学生程度的课程,学程的设立要求知识成为一种学并且有教的必要。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要达到特定的基本水平。阮真对于语文学程的设置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出版了专着。他结合自己的语文研究经验和对当时国文学制学程、当时重点学校国文课程表的研究,对当时学程设置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论文绪论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阮真的生平经历和他的语文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交代了写作意义。接着梳理研究综述,简述阮真语文教育思想和学程思想的研究现状,并论述本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方法。第一部分学程观的产生根源,介绍阮真的思想背景,主要是个人的读书经历、时代思潮对他的影响以及学制学程改革的背景,这一章也作为全文的背景。第二部分阮真对当时学制学程的看法,分别评价旧制学程和新制学程两个部分,归纳了四点不足。从阮真对当时学程存在缺陷的指明,点出阮真勇于“破旧”的贡献。第三部分是细讲学程观的内容。通过梳理具体观点,总结学程思想的框架和特点,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章重点在于指出阮真语文学程观点“立新”之所在。第四部分介绍了学程观的创新之处。第五部分通过总结并归纳阮真语文学程思想的见解,结合资料,对当前小初高各阶段学程、必修课阅读、选修课语言能力运用三方面提供建议,落脚点为教学,呈现阮真学程观的现代价值。

郑园园[10](2016)在《观念、知识与课程:新文学运动与新文学教育的建构》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对中小学生实施的国家课程的重要内容,文学教育体现了一个民族、国家在特定时代对世界的认知与把握,也代表了课程制定者对现实世界的审美想象,因而当文学被镶嵌在制度性框架之内时,它就具有了一种有形的疆界。人们在这种现实与想象交错的教育场域中对其进行知识的再生产,而其“制度性媒介”则成为生产和表现文学教育想象的最主要载体。本文旨在探究新文学在晚清民国时期观念与内涵的不断建构所带来的对国文教育知识体系的具体影响。从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着眼,本文研究的起止时间设定为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分为五个历史时段,力图在具体详细的历史语境中展现一幅相对完整的新文学知识体系在国文教育中逐渐建构与不断变革的历史图景。自1901年清末至1911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前,国文教育经历了比以往任何朝代都更为巨大而又深刻的变革,随着传统教育体制的整体性嬗变,“实学”开始成为培养国家“有用之才”的重要课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清末实用主义对中国传统教育带来的重要冲击外,社会结构的变动所导致的文学与语言的现代转型,成为左右语文教育历史进程的更为有力的因素,也是我们审视语文教育如何由传统转向现代的两个内在动因。在“新文学”进入教育改革者视野之前,传统文学内部已然开启了一段由“雅”向“俗”的演绎进程,这不仅得力于西方文学的外部影响,更是社会时代变迁在文学领域中的具体折射。国文教育从开始的拒“俗”,到有条件地接受“俗”,最终“雅俗共赏”的发展进程,折射出其背后“俗语”以及“俗文学”一步步由边缘进入社会文化中心的多方努力。1912年民国建立至1922年新学制颁布期间,国文教育经历了“国文”到“国语”,实用性向文学性的历史性变革。文学中被国家意识所遮蔽的“人”的觉醒,在这一时期成为文学的中心话语。在“科学”与“进化”文学观念的影响下,中小学文学教育体系焕然一新,包括新的文学标准下阅读系统的建构,写实主义文学理论下观察与描写等文学技术的强调,以及进化的文学史观的培养。而最终的文学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学生养成适应于时代的“健全之人格”。1922年新学制颁布至1929年暂行课程标准的实行,新文学经历了最为繁盛的二十年代,在这一阶段,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呈现出并驾齐驱的局面,共同推动了新文学教育的轨迹与方向。“真实”与“情感”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研究与文学争论的中心话语,在极大地丰富了新文学内涵的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教育知识体系的初步形成。在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下,1929年的国文课程标准中开始使用美学话语来表述学生文学素养的标准,同时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提出文学性的要求,比如“欣赏”与“试作”以及以作者为中心的阅读要求。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新文学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夹缝中继续前行,阶级性与民族性取代二十年代“情感”与“真实”的文学标准,“浪漫”精神在新文学中逐渐淡出,现实主义的内涵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典型性与大众性。在阶级观念与民族观念的共同作用下,国民政府加大了对学生及民众的语言培养力度,以期提高国民民族意识,促进全国团结统一,同时从社会科学修养的角度提出注重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树立以及创造“新语”“新文学”能力的养成的新要求。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在民族情绪与民族意识高涨的特殊时期,新文学的中心话语由阶级性转移到了民族性问题,这一时期现实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是在历史使命的感召下开始“批判地接受”传统文学;第二则是以“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为契机,侧重文学形式的探讨以逐步构建完善的现实主义理论体系,弥补新文学运动以来偏重精神与实质的不足。以“抗战”与“建国”为主题的文学教育改革,加深了对固有文化的了解以增强民族自信,通过形式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国文水平,凸显实用文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二、文学欣赏与读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欣赏与读文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三、从“文学”到“文章”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一、符合选文标准
        二、具有教学价值
        三、文化斗争需要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后记

(2)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形成过程
    第一节 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形成的背景分析
        一、时代背景与社会变革
        二、丰富的人生阅历
        三、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一、传统写作教学的文化基因
        二、传统写作教学的理论借鉴
        三、近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梁启超“新文体”所蕴含的写作观
        一、新文体的文体意识
        二、新文体的结构特点
        三、新文体的语言形式
第二章 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内容
    第一节 教学原则
        一、重“规矩”轻“言巧”
        二、教做“真人”教作“真文”
        三、心中常怀“读者意识”
    第二节 教学目标
        一、为“立人”而“立文”
        二、立“规矩”弃“技巧”
        三、重“结构”轻“修辞”
    第三节 教学内容
        一、记述之文的文体教学
        二、论辩之文的文体教学
    第四节 教学方法
        一、教授法的形式
        二、自主学习的作文法
第三章 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的应用及启示
    第一节 实践起点:中学生写作现状分析
        一、作文讲授现状
        二、作文训练现状
        三、作文评改现状
    第二节 学习指导:学生写作的实践指导
        一、培养求真求达的态度
        二、尊重个体差异
        三、培养语文素养
    第三节 教学实施:教师教学的实践引领
        一、循序渐进指导
        二、注重不同文体
        三、改变传统的命题教学
        四、关注“写什么”和“怎么写”
        五、加强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二、阅读及文学阅读教学
    1.设立适当的阅读教学目标
    2.重视阅读教学过程
    3.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
    4.改革教学方法
    5.把现代的教学手段运用于阅读教学
        1.加强诵读,以“导”为主
        2.从品味语言入手
        3.重在积累、感悟和熏陶
        4.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国文如何教育:1940年代的中学国文教育论争 ——以《国文月刊》、《国文杂志》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国语”“国文”及相关概念
    第二节 抗战西迁背景与中学国文教育
第一章 创办与续办:《国文月刊》与《国文杂志》
    第一节 《国文月刊》
    第二节 《国文杂志》
第二章 “中学生国文程度”之争
    第一节 有关“中学生国文程度”争论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两份刊物与一场争论
    第三节 争论背后的问题实质及现实意义
第三章 教材编纂与国文教学中的文白之争
    第一节 从“抢救国文”说起
    第二节 国文教材: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第三节 国文教学:文艺性还是应用性?
第四章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之争
    第一节 读写分离还是以读促写
    第二节 “怎么阅读”和“怎样鉴赏”
    第三节 “写作什么”与“如何写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文月刊》分类统计情况表
附录2 《国文杂志》总目录
附录3 1930—1940年代关于“中学生国文程度”的讨论情况统计表
读研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后记

(5)《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儿童文学选文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
        1.2.2 儿童文学
        1.2.3 选文
    1.3 文献综述
        1.3.1 儿童文学教育的价值研究
        1.3.2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儿童文学选文研究
        1.3.3 民国儿童文学教学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内容分析法
        1.4.3 案例法
2 《(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概述
    2.1 《(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编校者
    2.2 《(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编写依据
    2.3 《(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编写体例
3 《(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儿童文学选文分析
    3.1 儿童文学选文体裁多样,以儿童故事为主
        3.1.1 低学段以韵文为主,各册体裁数量不同
        3.1.2 总体以儿童故事为主,故事种类多样
    3.2 儿童文学选文题材广泛,以儿童生活为主
        3.2.1 具体可感的生活小故事唤起儿童的情感共鸣
        3.2.2 充满童趣的生活小游戏彰显儿童的成长乐趣
        3.2.3 丰富多样的生活小常识提高儿童的社会能力
        3.2.4 贯彻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培养儿童的党义观念
    3.3 儿童文学选文编排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
        3.3.1 儿童文学选文编排与主题单元极为相似
        3.3.2 儿童文学选文依时令季节编排
        3.3.3 儿童文学选文体裁和内容上由易到难编排
4 《(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儿童文学选文启示
    4.1 立足儿童的视角,契合儿童需要
    4.2 符合儿童阅读兴趣,充满儿童趣味
    4.3 开阔儿童视野,紧扣时代脉搏
5 总结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6)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境外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教育杂志》
        1.3.2 儿童文学
        1.3.3 文学教育
        1.3.4 儿童文学教育
    1.4 理论基础
        1.4.1 儿童哲学
        1.4.2 教育学学理
        1.4.3 图式理论
        1.4.4 接受美学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活动史研究法
        1.5.3 统计分析法
        1.5.4 个案研究法
    1.6 不足与创新
        1.6.1 不足之处
        1.6.2 创新之处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第8章 结语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本体之考——文学与教育的兼容并蓄
    一、教育视域下的文学
        (一)文学特征
        1、语言性
        2、艺术性
        3、形象性
        4、游戏性
        (二)文学的教育属性
        1、文学教育属性是文学的行为方式
        2、文学教育属性是文学的行为依归
        (三)教育的文学内容
        1、教育文学内容选择标准
        2、当代文学教育内容概括
    二、文学教育的理论阐释
        (一)文学教育的界定
        1、文学教育的学理定义
        2、文学教育与文学专业教育
        3、文学教育与素质教育
        (二)文学教育的特点
        1、全面性
        2、情感性与伦理道德性
        3、趣味性与对话性
        (三)文学教育的价值
        1、经世致用的实用价值
        2、精神生存价值
第二章、历史之维——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的发展历程
    一、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历史考察
        (一)古代文学教育内容——泛文学教育(1900 年之前)
        1、古代泛文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2、古代泛文学教育的特点
        3、古代泛文学教育对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的借鉴意义
        (二)中小学文学教育学科分化、建立时期(1900-1949)——文学教育内容由传统到现代的过度
        1、近代文学教育的发展走向
        2、文学教育内容身份确定的意义
    二、当代中小学文学教学内容的深入发展时期(1949 至今)
        (一)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语文”的定名期(1949—1956)
        1、“语文”定名期文学教育内容的基本走向
        2、“语文”定名的成就、缺陷及反思
        3、“语文”定名期的教育反思
        (二)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的“工具论”时期(1956—1990)
        1、“拨乱反正”期的中小学教育内容的变迁
        2、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的重点突破
        3、“工具论”的文学教育负累
        (三)中小学文学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思考(上世纪90年代至今)
        1、教育多元化的发展
        2、教育多元化的“人性论”之争
第三章、精神之思——对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变革的思考
    一、文与道——从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的角度看文学教育内容变革
        (一)文学教育之本体是“文”
        (二)文学教育之功用是“道”
        (三)“文”、“道”之沟通是“对话”
    二、学科自我认同——从研究文学教育内容到建立文学教育学
        (一)文学教育学科的性质
        (二)文学教育的学科理论和学科科学化
        (三)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的教学内容
    三、文学教育内容现代性——从文学教育内部看文学教育内容变革
        (一)文学教育现代性的基本内涵
        (二)文学教育现代性的批判性思考
        (三)新课改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现代性
结语
参考书目

(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意义
    三、学术史综述
    四、学术要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早期语文教育的历史回顾
    一、中国传统语文教育
        (一)传统语文教育的背景
        (二)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
        (三)中国传统语文教育评价
    二、晚清中国的语文教育
        (一)晚清“变局”与语文教育
        (二)癸卯学制与语文教育的变革
    三、北京政府时期的语文教育
        (一)壬子癸丑学制与中小学语文教育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小学语文教育
        (三)壬戌学制与语文教育的变革
    四、小结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小学国语教育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小学国语教育政策
        (一)和小学国语教育有关的法令法规
        (二)国语课程设置
    二、小学国语教育的实施情况
        (一)小学国语的教学目标
        (二)小学国语教学内容
        (三)小学国语教学方法
        (四)小学国语教材
        (五)小学国语师资
    三、国语教学实施案例
        (一)北平市社会局小学的国语教育
        (二)河南省立三区初小的国语教育
    四、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中学国文教育
    一、中学国文教育政策
        (一)和中学国文教育有关的法令法规
        (二)中学国文课程设置
    二、中学国文教育实施概况
        (一)中学国文的教育要旨
        (二)中学国文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法使用状况
        (四)教材选用状况
        (五)中学国文教师
        (六)中学国文测验
        (七)国文教学开展状况及教学效果
    三、中学国文教学个案分析
        (一)南开中学的国文教学
        (二)江苏省立上海中学的国文教学
    四、小结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语文教育的历史思考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语文教育的成就
        (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语文课程体系
        (二)出现了大量质量极高的语文教科书
        (三)语文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语文教育的局限性
        (一)语文教学方法的滞后性
        (二)语文教育开展的随意性
        (三)传统科举观念的影响深重
        (四)学生不重视国文
        (五)语文教育地区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
    三、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语文教育的启示
        (一)应处理好语文教育同时代、政治的关系
        (二)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的长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四)加强语文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阮真语文学程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1.阮真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2.关于阮真语文教学的分类研究
        3.关于阮真学程思想的研究
    (三)研究目的及方法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一 阮真语文学程观的产生根源
    (一)个人文化教育经历
    (二)科学主义思潮影响
    (三)学制学程改革背景
二 阮真对当时国文学程的研究与反思
    (一)学程虚设
    (二)种类繁冗
    (三)刻意拔高学生程度
    (四)没有规定特设选修学程
三 阮真语文学程观体系
    (一)阮真重新拟定的学程表
    (二)阮真学程观之目的观
        1.学程总目的
        2.学程分目的
    (三)阮真学程观之评价观
        1.评价目的
        2.评价方法
四 阮真语文学程观的创新之处
    (一)重视确立科学的教学进程标准
    (二)设立学程遵循明确的要求
        1.以学生实际程度为根本
        2.注重教学功效
    (三)关注施教者
五 阮真语文学程观的启示
    (一)用自下而上的视角看小初高序列
        1.小初高课程次序出现的问题
        2.“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辩证视野
    (二)经典阅读辨析
        1.阮真对辅助学程国学概论一课的讨论
        2.阅读经典有助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3.教师主导途径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1.特设学程的开设,阮真重视应用文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倾向
        3.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观念、知识与课程:新文学运动与新文学教育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范围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时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国文教育的“祛魅”:1901-1911
    2.1 清末学制前后——形而上知识生产方式的式微
        2.1.1 传统知识价值的动摇:国文教育的实用性转向
        2.1.2 国文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变革
        2.1.3 国文教授法的出现
    2.2 在新旧与雅俗之间:文学教育的“雅俗共赏”
        2.2.1 桐城派文学观念下的国文
        2.2.2 “应世之技”与“健全人格”:文学教育的两条路径
3 国文课程的文学自觉:1912-1922
    3.1 “科学”观念下“国文”与“新文学”的互动
        3.1.1 民初国文教育的科学构想
        3.1.2 “科学”与“进化”观念下的新文学
    3.2 语言变革与新文体知识谱系的初建
        3.2.1 由“国文”到“国语”:课程性质的变革
        3.2.2 新文体知识谱系的初建与文体教学
        3.2.3 新文体系统下国文经典的重构
    3.3 文学修养:国语课程中的文学想象
        3.3.1 “科学”观念下的“文学技术”:注重观察与客观描写
        3.3.2 “进化”文学观念下的文学史观
        3.3.3 个人主义话语的时代:“健全之人格”的养成
4 文学思潮与新文学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1923-1929
    4.1 “真实”与“情感”:双重文学标准下国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4.1.1 “浪漫”与“现实”:历史汇流中的抉择
        4.1.2 1929年暂行国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4.2 国文课程中的文学性:美学话语与文学主题
        4.2.1 国文课程中的美学话语:“情感”、“真实”与“表现”
        4.2.2 小学国语课程的儿童文学化
        4.2.3 中学文学教育的主题变革:题材与意象
    4.3 意义的寻求:新文学观念下文学批评的范式变革
        4.3.1 新文学批评范式的探求
        4.3.2 “欣赏”:国语课程中的“文学批评”
    4.4 “创造地模仿”:新文体的尝试与“试作”
        4.4.1 自然主义文学观念下的新文体创作
        4.4.2 “试作”的技能:叙事与抒情
5 新文学教育的重新建构——阶级的与民族的:1930-1937
    5.1 现实与浪漫的超越
        5.1.1 “否定”与“同一”:重审“新”文学
        5.1.2 重归现实主义的国文课程
    5.2 “阶级”与“民族”话语中的国文课程
        5.2.1 消解与被消解的艺术:民族文学的两种形态
        5.2.2 “浪漫”的退出与文学教育的阶级性视角
        5.2.3 “民族”观念下的语言能力与文化依托
    5.3 社会科学的修养:文法、修辞与创作
        5.3.1 “科学的文艺论”知识体系的建构
        5.3.2 从“天才”到“人材”:走向现实的文学教育
6 新文学教育的疆界与传统文学的回归:1938-1949
    6.1 “抗战”与“建国”:民族意识形态下的国文课程改革
    6.2 国文教育的“文化立场”
        6.2.1 “了解固有文化”:古文还是文学名着?
        6.2.2 “专书精读”与“经典诵读”:新文化知识分子眼中的传统文学教育
    6.3 国文教学的“民族形式”
        6.3.1 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
        6.3.2 从“国语的文学”到“文学的国语”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以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文学欣赏与读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研究[D]. 王晋. 河南大学, 2020(02)
  • [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教学[J]. 周宁宁.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20)
  • [4]国文如何教育:1940年代的中学国文教育论争 ——以《国文月刊》、《国文杂志》为中心的考察[D]. 刘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5]《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儿童文学选文特点研究[D]. 陈明莉. 宁波大学, 2017(03)
  • [6]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7]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变革研究[D]. 赵国鹏.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1927-1937)[D]. 吴琼.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9]阮真语文学程观研究[D]. 陈佳. 重庆师范大学, 2016(09)
  • [10]观念、知识与课程:新文学运动与新文学教育的建构[D]. 郑园园. 浙江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文学鉴赏与阅读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