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红歌手很难成为“家”

为什么当红歌手很难成为“家”

一、通俗歌手为何难成“家”(论文文献综述)

杨红萍[1](2021)在《易门谚语的修辞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易门县隶属云南省玉溪市,境内除汉族外,还居住着彝族、苗族、哈尼族等21个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易门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民间文学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谚语作为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易门谚语朴实精练,折射出易门人民的智慧与思想,反映着易门的社会风俗文化和地域特色,而且易门谚语无处不在,活跃于人们的言语交际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与价值,为易门人民所喜闻乐道,这与它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是密不可分的。文章以易门汉语方言谚语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词语、辞格三方面对谚语的修辞艺术特色展开研究。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述了选题缘由及意义、选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方法,交代了语料来源以及易门方言音系。第一章从语音修辞入手,对易门汉语方言谚语的押韵及节拍进行分类统计来分析其语音的修辞特征,具体描述了易门谚语的押韵方式、押韵位置、韵辙的使用特点、节拍划分的基本方式等方面的特征。第二章从词语修辞入手,对易门汉语方言谚语中大量运用的特色方言词、叠音词、同义词和反义词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描述了易门汉语方言谚语中不同类型的词语修辞特点,反映出易门人民的用语习惯以及对事物爱憎分明的特点。第三章从辞格的运用入手,对易门汉语方言谚语中常用的比喻、比拟等深层修辞和对偶、夸张等浅层修辞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描述了不同的辞格类型在易门谚语语言建构上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最后是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研究待改进之处。

范小青[2](2020)在《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文中指出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2017)、布克奖(1989)获得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创作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1部,短篇小说若干。其中,《长日将尽》《莫失莫忘》等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凭借在文学市场与文学评价体系中的成功,石黑一雄实践了“国际化写作”的理念,创作出具有国际化、世界化特征的作品,最终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目前,其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本文将石黑一雄“国际化写作”(international writing)的文学理念及创作实践置于“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的理论语境中进行研究,考察其文学特质,指出其创作经历了从“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世界化”(universalization)的发展,从“移民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石黑一雄作品的思想内核是理想主义与世界主义,在主题、风格与接受上均具有跨国主义、世界主义特征,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以此为基础,本文将其文学实践概括为“世界文学”写作,并以“‘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指出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了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平衡,其基础是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与英语的普及性。最后,从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宏观视角考察石黑一雄的创作,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这一转型浪潮中的地位。全文分为四章,从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对石黑一雄“世界文学”写作的主题与风格上的核心特色进行细致分疏。第一章勾勒出石黑一雄创作演进的路径,指出其文学从“国际化写作”出发,经过国际化与世界化,最终成为“世界文学”。本章以“国际化写作”“世界主义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为基础,解析石黑一雄的创作理念与文学实践,着重阐述“国际化”与“世界化”在此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第一节围绕石黑一雄的跨国书写与“国际化写作”理念展开,指出身为移民作家,其人其作天然具有国际化特征。第二节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出发,分析“国际化写作”的思想内核,即世界主义,并从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阐释其作品与“世界主义文学”的关联。第三节以“存在寓言”“全球感”与“平衡(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为关键词,论证石黑一雄的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的典型。第二章讨论“‘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指出石黑一雄的文学主题经历了从本土性到世界性的发展,其核心是发掘与表现具有人类共性的“存在”主题。第一节以从国际化到世界化为线索,勾勒其文学创作主题的发展轮廓,论述其从发掘“日本性”到探索“人类共性”的演变。第二节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线索,通过文本细读,对“人类主题”展开详细论述。首先,从“浮世”的世界、人生与艺术三个层面,指出其文学中悲剧性的根源在于“浮世”的不确定性,而“浮世”的底层代码为现代性。其次,围绕“‘存在’的可能性”及“镜像人物”两个层面,剖析主人公的“存在”,聚焦“另一个‘我’”的主题,指出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产生与叙述者对自我的想象,且这与作者的文化身份与个人经历有关。第三章分析“‘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指出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源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主要有三大特征:抽象化、抒情化与大众化,分别对应着“多维象征系统”“移情策略”与“文体实验”三个方面。第一节从作品中的符号与隐喻入手,分析“多层并置”的意义堆叠手法,提出“多维象征系统”的概念。第二节围绕移情策略展开,着重分析不可靠叙事、复现与留白三种叙事手法,阐明其文本产生移情效应的机制。第三节讨论对通俗文类的戏仿以及作品的互文性,将其概括为“文体实验”。戏仿通俗文类有助于实现大众化的目标,而互文性则构建起一体化的“石黑一雄宇宙”。最后一章从宏观视角审视石黑一雄的文学,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指出其通过“国际化写作”的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参与到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浪潮之中。第一节阐述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并揭示转型的两大趋势:强调本土性的后殖民文学与强调世界性的世界主义文学。第二节分析石黑一雄的文学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所处的位置。

谷伟[3](2019)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代美国文坛,乔纳森·弗兰岑是堪与唐·德里罗、E.L.多克特罗等前辈文坛巨匠相比肩的年轻一代小说家。作为悲剧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者,弗兰岑在创作中借助人物动荡的生存体验来折射宏观社会文化危机,培植穿透虚幻表象洞悉复杂现实的认知潜能。中后期代表作《纠正》《自由》与《纯洁》引爆了读者的抢购狂潮,获得批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三部小说在捕捉公众集体想象的同时,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认为弗兰岑政治意识的锐度在减弱。这些批评声音所固守的是后现代主义立场,默认小说的能动性在于激进的形式实验,认为复归描摹家庭生活的现实主义就是向霸权投诚。而且,多数批评局限于单一小说文本,既无法立体呈现弗兰岑的创作全貌,亦使小说值得挖掘的文化政治维度无法获得充分讨论。据此,论文聚焦《纠正》《自由》与《纯洁》三部作品,细致分析弗兰岑对当代公共政治危机不同侧面的表征,挖掘其对重振公共领域的反思,勾勒弗兰岑中后期创作的主旨脉络,揭示其强烈的文化焦虑和时代关注,全面呈现其深层的文化政治意识,展现悲剧现实主义的核心理念。论文从文化研究的跨学科视野入手,在对小说进行贴合文本语境的具体阐释中,借鉴诸多当代理论家的思想锋芒,包括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认知图绘理论、大卫·哈维的空间正义理论、劳伦·勃朗特的情感依恋思想、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技术哲思、哈特与奈格里的诸众理论等,透过理论洞见来赋予论文更为深入的剖析视角。论文全篇共分五个部分,包括绪论、主体三章与结语。第一章(绪论)勾勒了弗兰岑的创作生涯,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探究了各时期的学界评论重心,归纳了对悲剧现实主义小说文化政治维度的理解缺憾。在对悲剧现实主义进行认知图绘的基础上,绪论指出论文旨在捕捉弗兰岑文学创作的总体脉络,聚焦其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反思,随后概述了论文的结构框架。第二章从《纠正》对技术消费主义的批判入手,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超空间中公共政治的衰微困境与重振策略。本章重点讨论了生物精神病学诊疗机制的物质主义逻辑,指出其摧毁了主体的内在世界,进而破坏了认知定位能力与共同体视野。《纠正》中的兰伯特夫妇及其三个子女的生命都以不同方式被吸纳到技术消费主义的霸权宰制中。弗兰岑通过再现兰伯特一家摆脱技术消费幻象的挣扎历程,指出抵抗霸权需要重拾历史意识,恢复生命存在的故事时间深度;重塑认知定位,洞悉个体动荡苦难与集体福祉保障的瓦解密切相关;重构社群意识,构筑他者关爱的“情感空间”,形塑扞卫集体福祉的至善共同体。第三章从《自由》对美国政治势力的全谱分析入手,探究了新自由主义霸权下的公共政治危机。《自由》以帕蒂与沃尔特夫妇、好友理查德、儿子乔伊等人物的爱恨离合为主轴展开叙述。小说中诸多人物受到新自由主义霸权的深刻影响:或如沃尔特等自由主义者投身“士绅化”等基于身份政治的文化抗争,却因白人精英身份,落入多重结构困境;或如理查德等文化左派诉诸朋克亚文化的对抗实践,却囿于激进颠覆的边缘立场,日益孤立大众;或如帕蒂与儿子乔伊受到右翼势力的情感操控,执着依恋物欲自由观,无视日常生活的苦难。藉由再现人物的霸权抗争,弗兰岑指出重振公共政治需要重塑认知图绘,洞悉新自由主义摧毁集体福祉的扩张逻辑,把握多元资本权力关系的聚合点;重拾历史意识,回溯美国自由共识中的非理性威胁,顺势把握自由信仰的另类策略;重整扞卫共同性的诸众联盟,摒弃无效的激进边缘立场,藉由爱来构筑共同体意识,进而统合奇异多元的诸众力量。第四章从《纯洁》对生命权力的反思入手,探究了数字资本霸权的公共政治危机。小说藉由女孩碧普找寻生父的历程,逐步揭开碧普父母与以阿桑奇为原型的网络揭秘英雄安德烈亚斯·沃夫的复杂纠葛,再现了资本主义藉由数字技术重构意识感知与精细调控人口的生命宰制。此外,小说分别从伦理与心理机制溯源,揭示出数字网络生命宰制与资本权力扩张的伴生关系,探究了数字网络对公共领域的巨大破坏力:一方面透过建构虚拟安全幻象,数字网络摧毁了个体基于他者认同的社会人格身份,消解了复杂现实和深度交流;另一方面透过操控物性持存工业体系,数字网络宰制了传承世代经验象征符码的前个体储备,破坏了“个性化”进程,在摧毁主体独一心理结构的同时,消弭了多元包容的至善共同体。通过对碧普走出虚拟安全幻象的曲折探索,弗兰岑指出重振公共政治需要重塑历史意识,洞悉技术理性架空人类的启蒙辩证法逻辑,把握数字资本瓦解国家政治架构的趋势;重构认知定位,建立认知数字资本权力的微缩模型,揭示权力运作的对立框架来悬置权力机制;重建社群意识,推动大众透过思辨来洞悉数字资本宰制生命的危机,进而直面社会现实和人际交往,敞开创造新世界的行动潜能。第五章(结语)探究了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能动性,指出弗兰岑意图重塑卢卡奇论及的“总体性”意识。在《纠正》《自由》与《纯洁》中,弗兰岑从多维度把脉诊断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复杂症候,在不同时期聚焦了公共政治危机的不同重心,持续调整和完善认知图绘、历史意识与社群连接的行动策略,旨在总体把握资本系统的错综现实,寻求重振公共政治的良方。

邱健[4](2018)在《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文中认为“歌-诗”研究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它处于文学与音乐的交叉地带。但遗憾的是,文学史、音乐史在对其进行讨论时往往只注重各自熟悉的部分,这就让本来为一体的“歌-诗”出现了研究和阐释的断裂。本文试图对二十世纪中国文人创作的主流“歌-诗”的诗意生成和表达系统进行研究,以求在学科之间找到诗意会通的可能。“语言漂移说”是当代诗人、学者李森提出的艺术哲学(诗学)方法论,这个理论认为,语言、心灵与世界三位一体的稳定性假设值得怀疑,语言既非形而上的,亦非形而下的,而是处于“形而中”的独立存在状态(“形而中”亦是李森提出的哲学概念)。语言建构了心灵,图示了世界,它是歌-诗的呈现方式。但语言是不稳定的和非本质的,它时刻处在漂移状态中。如果承认诗意的生发源自语言的配置,那诗意也就随着语言的漂移而漂移。本论文的总体架构是:从结构整合来领会“歌-诗”的整体性,从身份确认来解析“歌-诗”配置的共同体,从语言漂移来考察“歌-诗”所穿越的诸多领域。在这种探讨中“歌-诗”语言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静态的文本,二是动态的表演。文本主要涉及歌词、音乐,表演主要涉及唱法。对这三者进行技术性分析是必要的,但核心问题是研究它们的变化以及诗意生成。笔者将以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为线索,挑选出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讨论。中国现代歌-诗是在依声填词的学堂乐歌中起步的,晚清的社会变革以及西方音乐的传入改变了既有的语言配置。音乐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听到了“歌”之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推广改变了文言文的歌-诗语言配置模式。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文学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看到了“诗”之新。当歌-诗发展到三十年代时,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了歌-诗语言的变革。现代海派文化孕育了商业化的流行歌-诗,使其变成了市民的娱乐产品。有声电影的发展,尤其是左翼电影,使歌-诗变成了具有主题性的意识形态产品。这两种产品显示了不同的价值观系统,各自在其认定的轨道上运转。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了一座歌咏城,红色歌-诗、革命歌-诗的创作实践在国家存亡之际为中华民族构建了精神家园。其中,《黄河大合唱》的诞生是现代中国歌-诗创作的经典,它的语言配置方式成为了主流歌-诗的标杆。在新中国诞生后,歌-诗语言发生了重要调整。新民主主义的文艺观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引领了社会主义的歌-诗实践。颂歌、赞歌的写作以及少数民族的歌-诗创作对政权巩固、民族团结、文化认同起到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歌-诗走向了畸形,在极左的思潮中其语言的单一化配置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由于此部分内容庞杂,涉及问题面广,限于篇幅不作讨论。在八十年代时,歌-诗回到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中,流行歌-诗、爱国歌-诗、民族歌-诗在历史的转型中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港台歌-诗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大陆。歌-诗语言的融合为其创新注入了活力,其诗意的漂移路径也更加多样,这都表现出了新时期的精神。在九十年代世纪之交,广东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岭南乐派的异军突起引领了时代潮流,新世纪音乐的诞生以及摇滚乐的迅速发展体现出了歌-诗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丰富性。总之,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是在语言配置与诗意漂移中进行的。从乐歌到摇滚可以看到歌-诗审美的形态变化和时代精神的功用选择。从歌词、音乐、表演进行语言漂移说的讨论是学科之间的一次有益对话,亦是心灵与世界的相互交流。正如漂移说所言,语言本身不是固定的、静止的,它在时空的流变与绵延中向着直陈其事、修辞幻象、纯粹形式、意识形态等方向漂移,诗意的创造在此过程中绽放出了自身的光芒。

黄雅伦[5](2018)在《移动互联时代翻唱传播的狂欢现象研究》文中认为音乐一直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而翻唱现象的盛行在其中催生出了更多的火花。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翻唱,学术界对其的关注更多是从音乐专业的角度上。当翻唱现象被放置于传播学的研究范畴里审视时,会发现翻唱现象有其独到的特征和表现方式。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翻唱这一行为在其中演变为一个狂欢化、全民性的现象级传播情态,它在传播的内容、方式和覆盖面上都表现出了狂欢化的特征。本研究在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对移动互联时代真人秀节目中的翻唱以及翻唱APP的追踪上,对参与翻唱的主体,受众,传播媒介和翻唱形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针对翻唱现象的缘起、发展与演变,着力从狂欢理论涉及的三个特征对于移动互联时代翻唱传播的狂欢现象予以具体分析。翻唱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一种利用已有市场的音乐作品进行再创作,而它其实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全民性、仪式性和颠覆性的现象。它以移动互联技术为支撑,基于趣缘群体的集中,社交形式的丰富,呈现出独特的也是必然的变化。翻唱传播的载体在现今集中于“唱吧”、“5Sing”和“全民K歌”这一类翻唱APP。受众通过这样的软件,形成特定的场域,以录歌这种最直观简便的方式进行翻唱,受众成为了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本文分析了翻唱传播呈现的狂欢现象的特征以及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如何在移动互联技术愈加成熟的现今,推动翻唱传播向更有裨益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流行音乐生态圈是我们现在需要审思的重点。

萧潇[6](2018)在《译着《音乐社会史:中世纪到贝多芬》与书评》文中指出亨利·雷纳的《音乐社会史:从中世纪到贝多芬》是一部审视制度、政治和经济的环境与历史和音乐实践关系的先驱性着作,在西方艺术音乐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展示了音乐社会史与音乐社会学的紧密联系。全书除前言和附录外共有20个章节,基本按照时间顺序就音乐消费与音乐生产对音乐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译者选取翻译的前言至第14章,囊括了中世纪至17世纪宗教、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发展变迁对于音乐产生影响的相关内容,描述了各个阶层对于音乐的态度、投入和支出,以及音乐对于整个社会现状的反映。书评部分主要简述学科理论,参照社会史的历史写作方法概述本书结构内容,分析作者的实证主义倾向,并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析。

颜铁军[7](2017)在《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尔沁短调民歌(宝古尼道,bogunidaguu)是中国近现代流传于蒙古地区的民歌乐种,也是相对长调引申而来的蒙古族民歌概念,究其成因与科尔沁半农半牧、蒙汉杂居下的多元文化交融有着深远的联系。其结构短小、节奏鲜明、题材众多。从短调民歌历时性的发展观之,山林狩猎和草原游牧文化是其形成之根基。本文基于田野考察所获的第一手研究素材,结合文献考证,以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演唱为主体,结合多元文化背景下短调演唱的变迁,以及围绕短调民歌的演唱方法、唱词内容、民歌风格等相关问题予以探究,在此基础上运用美学、诗学、社会学、民族学等行之有效的理论知识,解析短调民歌的生成与科尔沁文化生态间的内在联系。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以及科尔沁短调民歌的界定问题。第一章,共时性地阐述科尔沁短调民歌与其赖以依托的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再者,历时性地梳理从科尔沁山林狩猎文化到草原游牧文化的发展历程,阐述科尔沁短调民歌的演化与演唱情感抒发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科尔沁近现代村落农耕文化为背景,探讨短调民歌在内容、风格、形式、语言及演唱观念上的成因。第三章,从语义学、修辞学、诗学角度探讨短调民歌唱词艺术;通过观察、体验,结合局内人观点,阐释短调民歌演唱中呼吸、发声、咬字等演唱方法问题,并对演唱与伴奏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第四章,主要阐释歌者与社会的关系。从“人”的角度出发,阐述谁是歌者,歌者为谁而唱的对象性问题。在民俗语境和仪式中,歌者如何运用音乐行为建构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运用图像解析歌者在演唱实践中旨向观众的表演姿态。通过民间Huurtaar表演形式的实例分析,解读人与人、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第五章,以文化变迁理论为依据,阐述多元文化对当代科尔沁短调的影响,分析科尔沁短调传承、演唱形式、演唱方法、演唱观念在当代是如何顺应社会,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的。

吴群涛[8](2017)在《“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英美的朋克如今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青年文化。早在七十年代末朋克便传入中国,在中国摇滚发展的推动下,于九十年代中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广泛关注和热情追捧。在近四十年时间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元素和中国话语融入朋克,并对其进行筛选、吸收和改造,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朋克亚文化。论文绪论部分对朋克文化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同时对研究意义和价值、创新点、重难点、方法、思路、论文结构安排等进行了相应介绍。论文第一章从梳理英语中“punk”的词源及衍变入手,回顾朋克运动在英美的兴起与发展,剖析出朋克的文化内涵。同时,由“punk”汉译上出现过的论争切入,对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予以概述——经过十余年的“道听途说”和近十年的“地火燎原”,目前朋克在中国的传播处于平稳发展期。在此期间,国内主要有四种朋克传播方式,包括翻译、“打口”、“迷笛”和独立厂牌,它们的联合作用扩大了朋克的受众群体,促成了中国摇滚朋克时代的到来。论文第二章聚焦中国“朋克时代”,选取朋克先锋崔健和何勇,北京朋克乐队群“无聊军队”,以“盘古”、“舌头”、“苍蝇”和“生命之饼”为代表的外省朋克和广受国际媒体关注的“挂在盒子上”为核心的女子朋克乐队进行深入考察,解析朋克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和特征。论文第三章论述具有代表性的乐评人与朋克紧密相关的活动与观点。主要分析涵括郝舫、李皖、颜峻三位知名乐评人的朋克乐评。他们分别代表了国内乐评人在对待朋克文化主要的批评方式与态度,其作品受到了不同时期各个层次的中青年读者的认可,实质上参与了朋克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朋克文化的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论文第四章先从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和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来论析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关系,再从文学书写与亚文化传播紧密关联的角度,连通卫慧与棉棉、宁肯与春树这两组具体的“朋克书写个案”的脉象,分析当代作家对朋克文化的接受差异。论文结论呼应绪论及正文各部分,强调指出朋克文化实践的最大意义是不断地敞开问题,让人们拥有更多自由地表达与争论的空间、方式与勇气,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张文昭[9](2017)在《李皖的流行音乐批评方法与美学理论探微》文中研究指明全文始于"中国流行音乐评论的困顿与希望"。困顿,指乐评人的集体缺位。长期以来,导致该现象的二点原因未能引起业界应有重视——我国缺乏健全的音乐评论保护体制,尤欠稳固的评论渠道、阵地;专业音乐学者与业余评论人各自为阵,跨学科交流的缺失大大影响了音乐评论产出的数量与质量。笔者对此前三十年间华语流行音乐评论的文化生态做了史料性梳理,并独辟蹊径,介绍了业余乐评人写作路径、言论阵地,以及介入音乐产业的模式。而后,引入本文论述中心——李皖其人,着力介绍其鲜为人知的生平、教育背景、二重职业身份。第二章,简要回溯李皖的乐评写作生涯,探析李氏乐评的写作初衷、媒体阵地、聚焦重点,为理解、评述李皖乐评提供必要背景环境。随后,以李皖至今出版发行的11部乐评集锦作为研究主体,探讨其评论对象的地域、体裁、风格特征,并一窥乐评人李皖的艺术旨趣、写作意旨。最后,笔者分出笔力,论述两部"非主流"乐书——《多少次散场,忘记了忧伤——六十年三地歌》与《人间、地域与天堂之歌》,分析李皖写作大部头音乐专着的视域、能力与使命感。第三章则聚焦李皖个人的文论特点,谈论笔者对李皖文字风格的理解与不满足感。他的乐评具有"甜的外观,苦的内质",善于提炼共性与特性,长于歌词文本解读。他的行文角度灵活多元。这种恣意不拘束的文风得益于两点:评判立场游走于主位、客位之间,既张扬个性、不畏下断语,又严苛公正、言之有物;他倡导通识教育,字里行间闪烁着新闻人、美学家、社会学家、史官、诗人五重身份的多维观照与真知灼见。他的乐评语言婉丽清新,具有幽默、机智等修辞特点。此外,他对口语(甚至方言)写作的偏爱,对动词的别致把握,使其乐评生动灵活、跃然纸上;诗化语言的运用,更是增添了文字的深度、可读性。第四章重点论述李皖的流行音乐美学。他将流行音乐作为艺术品严肃对待,关注流行音乐的"美" "理" "真",推崇"真诚美学"。兼为"业余诗人"与"业余乐评人",李氏乐评于流行音乐中的"诗、词、歌"关系颇具见地。他认识到流行音乐的文本不能简单等同于歌曲歌词,还包含许多复杂的音乐元素;歌词与诗歌的差异极为显着,但部分摇滚、民谣歌词达到了诗歌的艺术高度,值得引起学者、诗人的重视;诗、歌同源,而后经历漫长的分离,终于在民谣、摇滚二种流行音乐形式中重新融合。有别于诸多乐评人的是,李皖始终秉持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与评论对象保持安全距离;他长逾二十年的乐评写作始终贯彻着知识分子的使命感。

杨毅[10](2015)在《歌与生活 ——人类学视阈下的侗族大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侗族大歌,侗族民间称为“嘎老”,是流传于侗族南部方言地区的一种具有强烈地域性和浓郁原生性的民族音乐。自20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音乐工作者发现以来,侗族大歌就以其无伴奏自然和声的音乐魅力而逐渐为世人所熟知。侗族大歌从侗族南部方言地区民间进入主流文化关注视野的60年,也是侗族大歌文化场域发生剧烈变动的60年。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开发的带动,现代传播的带动,他者视角的介入,以及社区环境的变迁,对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侗族大歌的传播使得这种独特的地域音乐获得了他者认同,展示了侗族文化的特有魅力;另一方面,他者视角的介入也改变了侗族大歌作为侗族社区音乐的评价标准。而地方政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筹划,更使侗族大歌从自足自为的族群文化,成为一种地方文化的标识和符号。侗族大歌在现代语境中的传承保护,必须要面对这样的文化场域变动。从微观的层面来看,这种文化场域的变动可能只是某种传承方式的变化,而从宏观的层面来看,文化场域的变动其实是侗族这个族群和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转向。因此,从人类学的视野展开对侗族大歌的整体考察,为它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时代氛围中探求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显然有着现实意义。除去绪论和结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简要介绍了侗族大歌的分布地域,并对侗族大歌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及对侗族大歌的文化地理学因素、依生的民间习俗及其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侗族大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历史文献的梳理;此外,还对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必要的交代。第一章论述侗族大歌的发展演变。对侗族大歌的地域分布、历史形态、发展态势、未来趋向予以时间和空间维度的解析。尤其注重从大歌所处的空间状态中去探寻其区域结构和人文特征。并将其还原到侗族族源与侗歌起源的历史叙事中,从而揭示了侗族大歌当下传承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语言环境与“文化自觉意识”的丧失、传承结构的断层、生态空间的破坏。第二章论述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本章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展演环境四个层面对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进行了阐述。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是侗族大歌存续的核心基因之一。脱离具体生息环境的形式化、抽象化、概念化的侗族大歌,实际上已经在慢慢丧失其艺术生长和发展的土壤。保护侗族大歌最首要的是保持其生态环境的整体存在。第三章论述侗族大歌的歌唱内容。自然意识的张扬、民族记忆的口述、婚姻制度的展演、人伦亲情的礼赞和日常生活的叙写,是侗族大歌歌唱的最主要内容。自然、人生、历史、社会,侗族大歌内容的繁复,体现了整个族群的集体意识,使侗族大歌成为整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的审美反映和文化认同表征,富有浓厚的自然气息和生活特质,并以文化符号的形式深入到每个个体的内心深处,从而获得恒存的价值。第四章论述侗族大歌的歌律形态。侗族大歌以格调柔和、委婉优雅的抒情旋律与协调和声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支声复调音乐。同时,侗族大歌又以其浪漫独特的气韵转换、形象生动的自然模拟、和谐优雅的风格呈现、错落有致的调式转换(游移)、话语方式的诗意表达以及悠扬自然的和声运用,向世人展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音乐发生的自然性、话语方式的诗意性、演唱风格的整一性、和声运用的层次性、音乐调式的柔和性、押韵形式的交互性,是侗族大歌音乐属性的最鲜明特征。本章充分运用了田野调查时收集到的侗族大歌曲谱,对侗族大歌歌律形态进行了实例分析。第五章论述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侗族大歌的产生、发展、成熟都离不开特定族群社会对它的需要。特定的侗族社会对侗族大歌的萌生起着规约作用。南部侗族方言地区的社会结构是其艺术社会学基础。本章从群体娱乐、社会交往、审美教育、宗教信仰、民族认同、文化传承六个方面探讨了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第六章论述侗族大歌的传承调适。本章从侗族大歌文化场域、符号叙事、现代语境、当下视角的分析入手,呈现了侗族大歌传承过程中接受心理异动、艺术形态固化、审美体验转型、传承模式嬗变等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并由此提出了要从生态维度对侗族大歌进行意义生产重构的观点:侗族大歌是艺术审美存在,但其艺术原动力在于它是一种基于生计操持的艺术。保护侗族大歌,不仅要保护其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它与社区水乳交融的联系。结论从侗族大歌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场域进行了分析。在侗族大歌的深层结构中,侗族传统文化与侗族传统社会的同构无处不在。正是这样一种同构性的存在,使得侗族大歌在侗族族群中形成了一种文化场域。这个场域既是地理空间意义的,又是精神领域意义的。时代自觉与文化自觉是侗族大歌这一类民间艺术保护传承不可或缺的两种意识。时代自觉要求我们视其为活态的文化存在,而不是一种静态的文化观瞻,这是文化得以延续的外部条件。而文化自觉则要求我们视其为特定的文化独体,它的生命来自于它所依存的那个特定的族群共同体对于自身文化的价值确认。这是某种特定文化最终存亡的内在基因。

二、通俗歌手为何难成“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俗歌手为何难成“家”(论文提纲范文)

(1)易门谚语的修辞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
    六、易门方言音系
第一章 易门谚语的语音修辞
    第一节 易门谚语的押韵
        一、押韵方式
        二、押韵位置
        三、用韵特点及原因
    第二节 易门谚语的节拍
        一、易门谚语的分类统计
        二、节拍划分的基本方式
第二章 易门谚语的词语修辞
    第一节 方言词的运用
        一、名物类的方言词语
        二、动作类方言词语
        三、形容性的方言词语
        四、量词类方言词语
    第二节 叠音词的运用
        一、AA式叠音词
        二、ABB式叠音词
        三、AAB式叠音词
        四、AABB式叠音词
        五、ABAB式叠音词
    第三节 同义词的运用
        一、同义词的类型
        二、同义词的表现格式
    第四节 反义词的运用
        一、反义词的类别
        二、反义词的表现格式
第三章 易门谚语的辞格运用
    第一节 深层修辞
        一、比喻
        二、比拟
    第二节 表层修辞
        一、对偶
        二、排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创作演进: 从“国际化写作”到“世界文学”
    第一节 国际化的文化身份与创作理念
        一、移民作家的跨国主义选择
        二、国际化小说: 主题、风格与语言
    第二节 从国际化到世界化
        一、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
        二、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第三节 创作“世界文学”
        一、书写存在寓言
        二、营造全球感
        三、实现两种平衡
第二章 “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
    第一节 题材之演变与主题之深化
        一、从日本性出发
        二、探索并表现人类共性
    第二节 核心主题: 人的“存在”
        一、“浮世”人生
        二、另一个“我”
第三章 “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
    第一节 抽象化: 石黑一雄的多维象征系统
        一、符号的功能: 模拟生活与解构神话
        二、隐喻的三种类型与多维结构
    第二节 抒情化: 石黑一雄的移情策略
        一、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的对话性
        二、复现与留白的情感调度作用
    第三节 大众化: 石黑一雄的文体实验
        一、戏仿通俗文类的大众化意图
        二、在互文中建构“石黑一雄宇宙”
第四章 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的石黑一雄
    第一节 当代世界文学的转型
        一、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
        二、两个方向: 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
    第二节 拥抱转型: “世界文学”写作的两种路径
        一、石黑一雄与后殖民文学
        二、石黑一雄与世界主义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创作生涯与作品简介
    1.2 国内外弗兰岑研究综述
    1.3 弗兰岑的悲剧现实主义文学观
    1.4 研究思路
    1.5 结构框架
第二章 《纠正》:技术消费主义霸权的救赎
    2.1 深度模式消亡与认知定位困境
        2.1.1 生物精神病学的物质主义逻辑
        2.1.2 心理时间的外在空间化:精神分裂感
        2.1.3 生物精神病学诊疗的技术消费资本逻辑
        2.1.4 晚期资本主义超空间的认知困境
    2.2 主体死亡与共同体意识崩解
        2.2.1 主体之死的原因:心灵维度的抹杀
        2.2.2 临床抑郁症的羞耻感机制溯源
        2.2.3 技术消费主义的霸权宰制
    2.3 对技术消费主义霸权的抵抗
        2.3.1 恢复生命存在的故事时间
        2.3.2 重塑认知图绘
        2.3.3 铸就共同体的“情感空间”
    2.4 小结
第三章 《自由》:左翼自由派公共政治的重塑
    3.1 自由主义共识的溃败
        3.1.1 自由主义与身份政治的联盟历程
        3.1.2 士绅化进程:自由派多元文化抗争的伦理与现实冲突
        3.1.3 边缘与底层的夹击:自由派多元文化抗争的龃龉困境
    3.2 文化左派边缘抵抗策略的溃败
        3.2.1 颠覆性与真实性的文化实践
        3.2.2 颠覆性与真实性的内爆崩解
        3.2.3 后现代主义文化左派的现实危机
    3.3 右翼新自由主义社会霸权的宰制
        3.3.1 情感结构与自由观的文化变迁
        3.3.2 新自由主义对个人主义的吸纳
        3.3.3 新自由主义对消极自由观的吸纳
        3.3.4 情感依恋:情感结构宰制的深层运作
    3.4 左翼自由派的公共政治重塑
        3.4.1 形塑多元资本权力的伦理认知图绘
        3.4.2 重构自由共识的历史维度
        3.4.3 激活扞卫共同性的诸众联盟
    3.5 小结
第四章 《纯洁》:数字时代生命权力的抵抗
    4.1 数字时代生命权力的新趋势
        4.1.1 生命权力在身体规训界面的拓张
        4.1.2 生命权力在群体调节界面的拓张
    4.2 公共领域衰微的溯源
        4.2.1 公共领域衰微的外在伦理溯源
        4.2.2 公共领域衰微的深层心理机制
    4.3 数字网络霸权的救赎
        4.3.1 开启对数字网络技术的历时反思
        4.3.2 建构对数字资本权力的认知模型
        4.3.3 再创爱的平等共同体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总体性”意识的重构
    5.2 文化政治策略的能动探索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题解与意义
    二、综述与视野
    三、方法与思路
    四、创新和局限
第一章 歌-诗研究的理论建构
    一、歌-诗的结构整合
    二、歌-诗的身份确认
    三、歌-诗的语言漂移
第二章 乐歌时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乐歌启蒙的历史机缘
        一、国民性乐教
        二、现代性伦理
        三、古典性抒情
    第二节 乐歌语言的现代性
        一、乐歌的文学现代性
        二、乐歌的音乐现代性
    小结
第三章 五四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新诗运动中的歌-诗
        一、直笔与意象:胡适的《希望》和《也是微云》
        二、民间与民族:歌谣运动的瓦釜之声
    第二节 艺术歌-诗的诗性开启
        一、萧友梅和易韦斋的《问》
        二、赵元任和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第三节 政治歌-诗的话语构造
        一、爱国歌-诗的四重维度
        二、马列歌-诗的修辞手法
        三、政治歌-诗的情感主体
    小结
第四章 三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摩登上海的流行歌-诗
        一、《毛毛雨》:流行歌-诗的语言策略
        二、《桃花江》:流行歌-诗的委约创作
    第二节 国产胶片的电影歌-诗
        一、电影《渔光曲》与主题歌-诗《渔光曲》
        二、电影《马路天使》与主题歌-诗《天涯歌女》
        三、电影《风云儿女》与主题歌-诗《义勇军进行曲》
    小结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战争歌-诗的三重构想
        一、苦难叙事:《松花江上》与家国命运
        二、秧歌改造:《南泥湾》与乡土经验
        三、坚定意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革命道路
    第二节 歌-诗语言的经典化漂移—以《黄河大合唱》为研究中心
        一、第一单元:《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二、第二单元:《黄水谣》《河边对口曲》
        三、第三单元:《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小结
第六章 建国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新中国的颂歌
        一、颂歌中的国家话语:《歌唱祖国》
        二、颂歌中的民族传统:《我的祖国》
        三、颂歌中的纪实风格:《祖国颂》
    第二节 少数民族赞歌
        一、蒙古族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二、藏族赞歌:《北京的金山上》
        三、维吾尔族赞歌:《新疆好》
    小结
第七章 新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大陆歌-诗
        一、解放思想:《乡恋》的艺术智性
        二、家国情怀:《难忘今宵》的晚会记忆
        三、铁骨柔情:《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情感穿越
        四、一声呐喊:《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
    第二节 风靡一时的港台歌-诗
        一、张明敏与《我的中国心》
        二、邓丽君与《月亮代表我的心》
        三、罗大佑与《之乎者也》
    小结
第八章 九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岭南乐派引领时代潮流
        一、流行新古典:《涛声依旧》
        二、流行新民谣:《弯弯的月亮》
        三、流行新乡土:《过河》
    第二节 新世纪与摇滚的天上人间
        一、新世纪歌-诗:《阿姐鼓》的灵性写作
        二、中国摇滚音乐的语言配置:重金属、迷幻、朋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移动互联时代翻唱传播的狂欢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对象的确立
        一、翻唱推动着音乐作品的表达
        二、移动互联之于翻唱的变革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翻唱现象的相关研究
        二、翻唱现象与传播学关系研究
        三、狂欢理论相关研究
    第三节 几个相关问题的说明
        一、移动互联的一般界定和特征
        二、翻唱的概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翻唱传播进入移动互联时代
    第一节 中国翻唱的缘起与演变
    第二节 移动互联时代翻唱传播的分类
        一、传统媒体引导,移动互联扩充
        二、翻唱APP成为翻唱主角
        三、通过直播平台自主地进行传播
    第三节 移动互联时代的翻唱传播与狂欢理论
第二章 移动互联时代的翻唱传播的狂欢精神的表现
    第一节 翻唱主体泛化,进入全民性狂欢
        一、人人皆可翻唱,全民共同狂欢
        二、弱化时空限制,广场突破限制
    第二节 音乐社交达成,促成仪式性狂欢
        一、通过“面具”直播,加冕成为明星
        二、虚拟社区形成,获得群体认同
    第三节 阶级文化对冲,重释颠覆性狂欢
        一、翻唱风格个性为王
        二、营造翻唱氛围,视频模仿主流
        三、翻唱不再屈服于主流观念
第三章 移动互联时代翻唱传播的“狂欢”成因
    第一节 在技术革新下的话语权的颠覆
        一、移动互联带来传播方式交互出现
        二、平民话语权崛起,受众“反客为主”
    第二节 在思想诱导下对“狂欢”的加持
        一、翻唱的娱乐化倾向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侵入
第四章 移动互联时代翻唱传播的“狂欢”现象思考
    第一节 感性狂欢下的低俗倾向
    第二节 商业狂欢下的秩序失衡
        一、版权纷争
        二、迎合消费
    第三节 个性狂欢下的原创强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6)译着《音乐社会史:中世纪到贝多芬》与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亨利·雷纳
    前言
    1 音乐史-问题与资料来源
    2 中世纪教会
    3 北方复调音乐的传播
    4 吟游歌手的归化
    5 城市乐师——专业人才
    6 城市乐师-业余爱好者
    7 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音乐
    8 音乐的印刷
    9 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
    10 中产阶级社会中的音乐
    11 歌剧的肇始
    12 巴洛克时代
    13 教堂、领唱和唱诗班
    14 音乐和法国的专制主义
货币附录 本卷中涉及
参考文献
索引
《音乐社会史:从中世纪到贝多芬》:深度书评及对翻译问题的讨论
    1 一些学理问题思考
        1.1 音乐社会学与音乐社会史
        1.2 音乐社会史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2 本书内容对普通音乐史的补充
        2.1 音乐的直接消费者
        2.2 音乐生产
    3 雷纳《音乐社会史》的实证主义倾向
        3.1 作曲家与作品
        3.2 音乐机构
        3.3 货币、汇率和城镇人口
    4 翻译的不可译性与可译性
        4.1 语言的不可译性
        4.2 文化不可译性

(7)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现状
    五、研究价值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自然生态到生活依存中的科尔沁短调民歌
    第一节 多样化生态环境润养的短调民歌
        一、山脉与歌中的山脉
        二、草原与歌中的草原
        三、沙地与歌中的沙地
        四、河流与歌中的河流
    第二节 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短调民歌
        一、族群维系中的短调民歌
        二、宗教巫术中的“圣歌”
        三、狩猎生存中的原生性表达
        四、体现生命本能的歌唱
    第三节 草原游牧文化时期的短调民歌
        一、遥远的额尔古纳歌声
        二、科尔沁草原上的新声
        三、佛教文化意识的多元质点
        四、情感和生命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 村落农耕文化时期的短调民歌
    第一节 科尔沁农耕文化背景
        一、科尔沁短调民歌的社会背景
        二、科尔沁短调民歌的衍生层次
        三、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地域风格
        四、科尔沁短调民歌的表演方式
    第二节 古朴致美的短调民歌语言
        一、科尔沁方言的历史成因
        二、苍劲与沉郁的语言特征
        三、音韵表达的生命之源
    第三节 自然本真与形态各异的短调民歌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本真性
        二、短调民歌演唱的观念转变
        三、观念支配下的民歌形态
第三章 近现代短调民歌演唱要素分析
    第一节 短调民歌唱词的运用
        一、社会现实的咏唱
        二、宏大叙事的构建
        三、歌唱语言的诗化
        四、唱词的音韵之美
    第二节 短调民歌演唱方法的民间特征
        一、真假声运用的广泛性
        二、呼吸方式的差异性
        三、咬字方法的独特性
    第三节 短调民歌乐韵构成之美
        一、伴奏乐器的色彩铺饰
        二、伴奏乐器与唱腔关系
        三、伴奏乐器与阔远人声
    第四节 短调民歌演唱本真与衍变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互文性
        二、短调演唱的流变性
第四章 民俗语境中的短调民歌演唱者
    第一节 表演者与受众群体的追问
        一、谁在唱短调民歌
        二、短调民歌唱给谁
        三、为什么要唱短调民歌
    第二节 民俗活动中的短调民歌演唱
        一、民众宴会的歌唱习俗
        二、节庆习俗的歌唱传统
        三、祭祀短歌的历史延续
        四、传统婚礼歌及复古婚仪
    第三节 短调民歌表演的个案分析
        一、胡尔沁李双喜的一次表演
        二、民歌手伊丹扎布的一次表演
    第四节 民间Huur tatah表演实例及其社会性
        一、Huur tatah的基本形态
        二、Huur tatah表演形式的社会互动
第五章 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传统科尔沁短调民歌的传承方式
        一、家族亲缘传承
        二、师徒授艺传承
        三、社会民俗传承
    第二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传承的新方式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学校传承
        二、政府对短调民歌传承的扶持
        三、社会传承的多样化渠道
    第三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风格的继承与超越
        一、有限的历史存在与创新
        二、传统保护与超时代的意义
        三、弘扬短调民歌内在永恒之美
    第四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的新视界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长调化
        二、短调民歌演唱方法的多元化
        三、短调民歌艺术表现的多样化
结论
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分析
    五、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嬗变与发展:朋克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嬗变中的朋克
        一、朋克文化身份的“三重变奏”
        二、国内对“punk”汉译名的论争
    第二节 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一、传播历程
        二、主要传播方式及影响
第二章 喧嚣与愤怒:中国摇滚的“朋克时代”
    第一节 朋克先锋
        一、崔健对“冲撞”风格的尝试
        二、何勇与“性手枪”精神的契合
    第二节 “无聊军队”朋克群体
        一、“无聊军队”促进朋克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二、建构“青春乌托邦”:无聊军队专辑音乐歌词分析
    第三节 外省朋克
        一、外省朋克:“盘古”、“舌头”和“苍蝇”
        二、武汉朋克:“生命之饼(SMZB)”
    第四节 女子朋克
        一、中国摇滚中的女性朋克
        二、“挂在盒子上”:中国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拨乱反正:国内乐评人对朋克的引介与批判
    第一节 “比零还少,比最多还多”:郝舫哲评朋克
        一、书写摇滚:《伤花怒放》与《灿烂涅盘》
        二、论朋克的未来:《比零还少》
        三、译介朋克:《上车走人》与《请宰了我》
    第二节 “在黑暗中,看到一点亮光”:李皖文评朋克
        一、引介西方朋克摇滚诗歌
        二、重申对朋克概念的认识
        三、展开对中国朋克摇滚的批评与反思
    第三节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颜峻怒评朋克
        一、活跃在摇滚现场的诗人
        二、论噪音与音乐
        三、对中国朋克的批判性反思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书写与差异:中国当代作家对朋克的文学接受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
        一、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
        二、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
        三、文化认同基础上文学审美范式的建构
    第二节 卫慧、棉棉的朋克书写比较
        一、浪漫遮蔽反叛:卫慧的“另类”文学
        二、残酷彰显叛逆:棉棉对朋克精神的推崇与实践
    第三节 宁肯、春树的朋克书写比较
        一、歌声表达灵魂:宁肯对朋克的改造与演绎
        二、狂欢追求独立:春树用朋克表述自由青春力量
结语
附录
    Ⅰ. 英美朋克亚文化年表
    Ⅱ. 朋克文化术语翻译及释义
    Ⅲ. 中国朋克亚文化年表
    Ⅳ. 历届迷笛音乐节概况(2000-2017)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李皖的流行音乐批评方法与美学理论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性质与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空间
        (一) 华语流行音乐评论及研究
        (二) 针对独立批评家的批评
        (三) 李皖相关研究
    三、论文重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流行音乐评论的困顿与希望
    第一节 乱象丛生:专业学者与业余乐评人各自为阵
    第二节 中国流行音乐评论的阵地
        一、乐评人个人路向梳理
        二、流行音乐评论出版物梳理
    第三节 李皖其人
第二章 李皖流行音乐评论的评论对象
    第一节 李皖的乐评写作生涯
    第二节 李皖的听觉流域
    第三节 李皖的评乐题材
    第四节 李皖的赏乐风格
    第五节 一部流行音乐文化史——《六十年三地歌》
    第六节 致敬西方摇滚巨人——《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
第三章 李皖流行音乐评论的文论特点及文风
    第一节 文论特征
        一、"甜的外观,苦的内质"
        二、善于提炼共性、特性
        三、歌词的多维妙用
        四、音乐技术性表述:太多或太少
    第二节 行文角度
        一、主客相间
        二、多维静观:乐评人李皖的五重面向
    第三节 语言风格
        一、机智、反讽、幽默
        二、口语写作
        三、别致的动词使用
        四、诗化语言
第四章 李皖的流行音乐评论美学
    第一节 流行音乐中的美、理、真
    第二节 流行音乐中的诗、词、歌关系
        一、词与歌
        二、诗与词
        三、诗与歌
    第三节 做时代音乐的记录者
    第四节 高墙里外:价值评判与风格类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歌与生活 ——人类学视阈下的侗族大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概述
        一、侗族的族群分布
        二、侗族大歌的概念界定
        三、侗族大歌的文化地理学因素
        四、侗族大歌依生的民间习俗
        五、侗族大歌的审美特质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研究现状
        一、宋代至中华民国时期:侗族大歌演唱场景的描述
        二、20世纪50至60年代:侗族大歌的挖掘整理
        三、20世纪80至90年代:侗族大歌的研究蔚为大观
        四、21世纪初至今:侗族大歌的研究成绩斐然
    第三节 研究设计、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范式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侗族大歌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侗族大歌的地域分布
        一、侗族民歌的南北分界
        二、侗族大歌的流传区域
        三、侗族大歌分布地域原因探究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历史形态
        一、侗族族源追溯
        二、侗族大歌的起源考
        三、侗族大歌的民间传说
    第三节 侗族大歌的发展态势
        一、侗族大歌的兴衰历程
        二、侗族大歌的空间变迁
    第四节 侗族大歌的未来趋向
        一、侗族大歌语言环境与“文化自觉意识”的丧失
        二、侗族大歌传承结构的断层
        三、侗族大歌生态空间的破坏
第二章 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侗族大歌的自然环境
        一、地形、地貌和土壤
        二、气候条件
        三、物产资源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社会环境
        一、侗族社会的组织结构——“款”
        二、侗族社会的宗法组织——“补腊”
        三、侗族社会的宗族组织——“歌班”
        四、侗族社会的人种特征
        五、侗族社会的生产方式——“自给自足”
    第三节 侗族大歌的文化环境
        一、宗教祭祀活动
        二、婚配恋爱活动
        三、其他节庆习俗
    第四节 侗族大歌的展演环境
        一、鼓楼
        二、民居
        三、寨门
        四、戏台
第三章 侗族大歌的歌唱内容
    第一节 自然意识的张扬
        一、自然之声的模拟
        二、自然之象的表达
        三、自然之境的描述
    第二节 民族记忆的口述
        一、敷陈侗人起源
        二、叙述迁徙历史
        三、讴歌民族英雄
    第三节 婚姻制度的展演
        一、真实细腻的心灵流露
        二、大胆率真的爱意呈现
        三、含蓄蕴藉的情感表达
    第四节 人伦亲情的礼赞
        一、养育之情的感恩
        二、人伦秩序的教化
        三、童真童趣的升华
    第五节 日常生活的叙写
        一、生产与生活的描绘
        二、劳动与爱情的交织
        三、艺术与生命的感悟
第四章 侗族大歌的歌律形态
    第一节 音乐发生的自然性
    第二节 话语方式的诗意性
    第三节 演唱风格的整一性
    第四节 和声运用的层次性
        一、多声部民歌概述
        二、侗族大歌多声部和声音乐的出现
        三、侗族大歌多声部音乐的和声运用
    第五节 音乐调式的柔和性
        一、我国五声性调式概述
        二、侗族大歌的主要调式及相互转换
        三、侗族大歌的调式重叠
    第六节 押韵形式的交互性
        一、句内韵的使用
        二、句间韵的使用
        三、“同”韵的使用
        四、三种押韵形式的混合使用
第五章 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侗族大歌的群体娱乐功能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社会交往功能
    第三节 侗族大歌的审美教育功能
        一、侗族大歌自身“美”的教化
        二、侗族大歌“情感教育”的和谐功能
    第四节 侗族大歌的宗教信仰功能
    第五节 侗族大歌的民族认同功能
        一、侗族大歌分布地域的独特性体现
        二、侗族大歌体现的民族认同
        三、侗族大歌对民族认同的意义呈现
    第六节 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功能
第六章 侗族大歌的传承调适
    第一节 文化场域与接受心理变化
    第二节 符号叙事与艺术形态固化
    第三节 现代语境与审美体验转型
        一、内蕴审美向外显审美转化
        二、复合审美向单向审美转化
        三、诗性审美向创意审美转化
    第四节 社区变迁与传承方式嬗变
    第五节 生态维度与意义生产重构
结论
附录1:贵州省侗族大歌传承人名录
附录2:贵州省侗族大歌歌师名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通俗歌手为何难成“家”(论文参考文献)

  • [1]易门谚语的修辞艺术研究[D]. 杨红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D]. 范小青. 苏州大学, 2020(06)
  • [3]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D]. 谷伟.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4]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D]. 邱健. 云南大学, 2018(04)
  • [5]移动互联时代翻唱传播的狂欢现象研究[D]. 黄雅伦. 苏州大学, 2018(01)
  • [6]译着《音乐社会史:中世纪到贝多芬》与书评[D]. 萧潇. 上海音乐学院, 2018(01)
  • [7]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研究[D]. 颜铁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8]“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吴群涛. 武汉大学, 2017(06)
  • [9]李皖的流行音乐批评方法与美学理论探微[D]. 张文昭. 上海音乐学院, 2017(08)
  • [10]歌与生活 ——人类学视阈下的侗族大歌研究[D]. 杨毅. 武汉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为什么当红歌手很难成为“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