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邛崃市食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生境习性调查

四川省邛崃市食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生境习性调查

一、四川省邛崃市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栖息习性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李黎,郁涛,邹晏,葛黎,霍芳,吴小红,刘阳[1](2021)在《2016—2018年四川省消除疟疾阶段传疟媒介按蚊监测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四川省消除疟疾阶段传疟媒介按蚊种群和密度,为输入性疟疾在本地的传播风险评估和消除疟疾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四川省2016—2018年分别设立38、56和24个疟疾媒介监测点,采用诱蚊灯全通宵捕蚊法开展按蚊种群监测,采用双帐人饵通宵诱捕法开展按蚊密度监测,所得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8年监测点共捕获按蚊20 302只,其中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19 687只(96.97%),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615只(3.03%)。25个监测点捕获嗜人按蚊,占监测点总数的21.19%。监测点双帐人饵通宵诱捕法中华按蚊平均密度为0.86只/(人·h),嗜人按蚊平均密度为0.03只/(人·h)。结论中华按蚊是四川省优势按蚊种类,局部地区有嗜人按蚊分布。四川省存在输入性疟疾引起本地再传播风险,需要继续加强疟疾传播媒介的监测和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调查处置,防止继发传播。

秦利平,徐蓉芳,黎智斌,罗瑶,王佳,江顿滔,雷霄[2](2017)在《乐山市1950-2016年疟疾蚊媒监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该市按蚊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为制定传疟媒介措施以及巩固全市疟防成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50—2016年全市疟疾蚊媒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乐山市不同县区以及同一县区不同时期蚊种以及按蚊的种群、密度和生态习性都在发生变化,嗜人按蚊的分布与疟疾流行高峰一致。结论随着自然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全市蚊种以及按蚊的种群和密度也随着改变,今后应继续加强疟疾蚊媒监测。

余海涛,谭开科,杨革,汪涛,宋志勇,陈刚,王静,郑红,汪乐媛,杨宇川[3](2014)在《成都市中华按蚊在疟疾传播中的阈值》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成都市中华按蚊传播疟疾的阈值和潜势,为当地疟疾监测、预警与防治提供科学评价指标。方法选取蚊密度较高的4个村为调查点,其中坝区2个、浅丘1个、深丘1个。于2011-07/09现场调查媒介按蚊的叮人率、经产蚊比例、人血指数,收集观察期间的平均气温数据。根据基本繁殖率概念计算以媒介按蚊临界叮人率为指标的传播疟疾阈值。结果成都市中华按蚊的人血指数是0.05,实际叮人率为1.20,中华按蚊对恶性疟和间日疟的临界叮人率分别是12.838 4(恶性疟)和10.553 5(间日疟)。结论成都市按蚊的实际叮人率低于其传播疟疾的临界叮人率,由中华按蚊引起的疟疾传播已被阻断。

杨革,邵孟飞,李德彬,余海涛[4](2013)在《双流县中华按蚊在疟疾传播中的阈值》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双流中华按蚊传播疟疾的阈值和潜势,为当地疟疾监测、预警与防治提供科学评价指标。方法选取蚊密度较高的3个村为调查点,其中坝区2个、浅丘1个,于2011-07/09现场调查媒介按蚊的叮人率、经产蚊比例、人血指数,收集观察期间的平均气温数据。根据基本繁殖率概念计算以媒介按蚊临界叮人率为指标的传播疟疾阈值。结果双流县中华按蚊的人血指数是0.05,实际叮人率为1.93,中华按蚊的媒介能量分别是0.015 0(恶)、0.018 3(间),中华按蚊的临界叮人率分别是12.838 4(恶)和10.553 5(间)。结论双流县按蚊的实际叮人率低于其传播疟疾的临界叮人率,说明由中华按蚊引起的疟疾传播已被阻断。

刘小波[5](2012)在《河南省永城市中华按蚊生态习性及飞行距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在我国中部间日疟疫情不稳定地区的代表地区河南省永城市,采用现场媒介调查和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华按蚊的孳生习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孳生习性改变情况;(2)采用现场媒介调查和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华按蚊的吸血习性和夜间活动规律;(3)研究中华按蚊的栖息习性,探讨栖息与吸血活动关系;(4)研究中华按蚊的飞行距离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我国消除疟疾中华按蚊应急控制范围提供参考数据。方法(1)选取永城市间日疟高、中、低发病率乡/镇各1个,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自然村,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研究中华按蚊的孳生习性及相关影响因素;(2)选择间日疟高、中、低发病率的3个自然村,利用“拉丁方设计”的现场研究和“多重PCR技术”的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研究中华按蚊的吸血习性,与同类地区文献报道进行对比,分析该蚊吸血习性的变化情况;(3)在高、中发病率乡/镇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自然村,利用“搜捕法”、“窗阱法”和“黑箱法”,“自然捕获”和“荧光标记释放”两种来源试虫,研究该蚊的栖息习性;(4)采用“标记-释放-重捕”技术,在高、中发病率乡/镇各选取1个自然村,利用“野外捕获”和“实验室饲养”子一代中华按蚊两种来源试虫,研究中华按蚊的飞行距离;利用诱蚊灯重捕后进行荧光检测。结果(1)中华按蚊幼虫孳生地主要为户外的各种大、中型水体,水深介于0.5-1.0米之间,大多数孳生水体中的化学耗氧量、氨氮和硫酸盐含量较低。(2)中华按蚊为永城市单一的传疟媒介。不同宿主诱捕中华按蚊的丰度不同(P<0.01)。中华按蚊对不同宿主嗜吸高低顺位为:猪、羊、牛、狗、人和鸡。不同村庄、不同夜晚该蚊对不同宿主嗜吸高低顺位趋于一致。中华按蚊人血指数为2.94%。该蚊夜间户外主要活动高峰为19:00-21:00,小高峰为4:00-5:00。王善庄村中华按蚊密度与同期平均相对湿度成正相关关系(P<0.05)。(3)“搜捕法”和“黑箱法”研究发现,猪圈、羊圈和牛棚为中华按蚊户内主要栖息场所;桥洞缝隙、茅厕顶部、草丛、柴草垛为户外主要栖息场所。十八里镇陈土楼村“窗阱法”研究发现,窗阱内仅捕获中华按蚊5只;侯岭乡任湖村研究发现,窗阱内共捕获中华按蚊26只,外栖比例仅11.8%;研究期内中华按蚊偏向室内栖息。(4)2010年,中华按蚊重捕获率为0.83%(95%CI,0.50%-1.16%),最远飞行距离为400米,80%的中华按蚊重捕获自距离释放点100米半径内;2011年该蚊重捕获率为1.33%(95%CI,0.92%-1.74%),最远飞行距离为300米,90%重捕获自距离释放点100米半径内。结论(1)在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为有效地开展中华按蚊幼虫控制,应重点针对该蚊偏好的水体类型、水体深度、化学耗氧量、氨氮和硫酸盐含量等指标采取干预措施。(2)在现场环境中,中华按蚊嗜吸猪、羊、牛等家养动物血,不嗜吸人血。该蚊夜间活动高峰为19:00-21:00。建议在以中华按蚊为传疟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应在人和家养动物密切接触生境,于夜晚入睡前开展消杀工作。(3)在秋季,中华按蚊偏向户内栖息。在该时期内,通过采取针对主要栖息场所的、室内滞留喷洒为主的中华按蚊防控措施,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4)本研究为国内首次应用“标记-释放-重捕”技术,在现场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中华按蚊飞行距离研究。中华按蚊重捕获率较低,最远飞行距离400米,且绝大多数在距离释放点100米半径范围内重捕获。因此,在我国消除疟疾的关键时期,当某处发现疟疾病例时,中华按蚊应急消杀的范围应以该病例所处位置为圆心,周围400米为半径;其中,病例周围100米半径内为处理核心区。

王多全[6](2010)在《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及其生态影响因子结构模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明确库区疟疾流行现况;评析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分析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库区疟疾流行潜势的影响;提出相应防治策略与措施。方法①根据库区生态因素及疟疾发病状况,分层整群抽样随机从库区不同地段选择6个县(区),每县(区)选择发病较高的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2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随机选择当地150名居民进行疟疾血清抗体水平重复横向调查和带虫情况调查;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对库区不同地段的疟疾发病报告情况进行评估。②同时在每个县(区)选择1个代表性自然村连续2年(2008~2009年)于当地按蚊密度最高月份(5~10月)进行媒介按蚊生态习性定量调查,应用Macdonald模型估算媒介能量。③根据疟疾数学流行病学中基本繁殖率理论,结合媒介能量进行库区疟疾输入性和接受性分析以判定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同时预测库区疟疾发病稳定性及临界叮人率。④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库区疟疾流行潜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Possion回归和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库区疟疾流行潜势与自然社会的关系。⑤应用时间序列线性理论和回归分析方法明确建库以来传疟媒介密度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⑥结合专业理论,应用结构方程建模、验证和修正,以确定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生态影响因子的最优结构模型;应用SAS9.1统计软件实现上述分析。结果①建库以来(1997~2009年)库区疟疾发病一直处于较低水平(0.08~0.64/10万),平均发病(0.26/10万)低于周边的湖北省(4.79/10万)和全国平均发病水平(2.80/10万);但库区不同地段疟疾发病水平存在差异并有一定的漏报;传播季节末期库区居民血清抗体水平高出前期94.44%(1.40/0.72),且末期的15岁以下儿童感染率增加明显(P<0.01),为前期的3.21倍,显示当地疟疾传播尚未阻断。②库区唯一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不同地段中华按蚊生态习性存在显着差异;叮人率、人血指数和经产蚊比例调查结果依次为0.29~8.92、0.03~0.21、0.51~0.66,而媒介能量估算范围为0.01~0.64。③库区不同地段疟疾输入发病比例为25%~100%,部分地段输入性较高;疟疾接受性指数范围为0.01~0.08,部分区域接受性较高:稳定性指数为0.06~0.40,表明库区处于非稳定状态;部分调查点(万州、开县和涪陵)的中华按蚊实际叮人率分别为临界叮人率的5.72、3.37和2.87倍,显示该区域由中华按蚊引起的疟疾传播仍在持续。④库区疟疾流行潜势评价指标体系由6方面19项指标构成,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分别为0.92、0.76、0.39(X2=38.84,n=24,P<0.05),提示该评价指标体系可靠;单因素分析显示叮人率与大牲畜数量、淹没地面积、消落区面积和人均水田面积等变量的相对危险度(RR)依次为0.49(X2=6.38,P=0.01),1.04(X2=14.63,P=0.00).00),1.07(X2=23.49, P=0.00).11.84(X2=10.17, P=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消落区面积与叮人率仍有统计学关联(X2=5.00,P=0.03);而灰色关联分析显示人血指数与人群露宿率、蚊帐使用率、人均大牲畜数、纱门纱窗使用率和人房畜圈距离的关联度依次为0.87、0.67、0.62、0.56、0.56。⑤库区调查点传疟媒介密度线性趋势回归系数(b=-0.01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传疟媒介密度与前3个月累积气温(r(1,3))的相关性(r=-0.375,P=0.003)最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三峡库区媒介密度总体随着前3个月累积气温(r(1,3))增高而下降。⑥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卡方值/自由度(Ration)=5.2270、拟合优度指数(GFI)=0.9961、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0.9987.残差均方根(RMR)=0.1094、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1303.规范拟合指数(NFI)=0.9952、非范拟合指数(NNFI)=0.9929,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从整体上来说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各变量间的关系;建库以来温度因子、家畜因子、湿度因子和孳生环境对媒介因子的直接效应依次为0.015、-0.228、0.450、0.516。结论①建库以来库区疟疾发病总体低于周边的湖北省和全国平均发病水平,略有下降并稳定于较低水平,但不同地段的发病水平存在显着差异;人群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该区域流行季节传播尚未阻断。②库区疟疾流行处于中、低潜势;不同地段的不同程度的流行潜势与当地发病及人群抗体水平一致;稳定性指数显示库区处于非稳定状态;实际叮人率远高于临界叮人率表明库区部分地段由中华按蚊引起的疟疾传播仍在持续;因此库区当前疟疾流行态势尚处于非稳定的低度地方性流行状态。③因库区不同地段的媒介生态习性存在显着差异,其不同区域的疟疾流行潜势明显不同;而不同地段流行潜势的差别与当地人群行为(露宿)和社会经济(蚊帐使用、大牲畜数量)及环境因素(水田面积、消落区面积、淹没地面积)等生态环境变量相关。④时间序列分析显示库区传疟媒介密度建库以来总体呈下降趋势并处于基本平稳状态;且气象因子与传疟媒介密度密切相关,但不同地段的相关性不同。⑤本研究通过对建库以来库区传疟媒介密度和影响因子关系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和分析,揭示了湿度因子为库区传疟媒介增长的主要动力。研究结果显示结构方程模型可用于研究疟疾流行潜势与生态影响因子的关系,为同类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建议①加强潜势较高地区传疟媒介监控:库区部分地段(开县、万州、涪陵)潜势相对较高且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疟疾传播尚在持续,加强这些地区的传疟媒介监控可为评估和预测该区域疟疾流行态势提供重要参考;②加强输入性较高地区疟疾病例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库区部分地段(渝北、万州)疟疾输入性较高,加强疟疾病例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缩短病程、提高疟疾病例恢复率,对于控制地方性流行和实现消除目标具有重要意义;③关注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对疟疾传播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建库形成的消落区增加了疟疾传播风险,而湿度因子为库区传疟媒介密度增长主要动力,应密切关注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对疟疾潜在传播稳定性的影响,开展疟疾传播风险预测、预警以降低可能危害。

雷杨,许国君,肖宁,康杨,李黎,郁涛[7](2010)在《2006-2008年四川省疟疾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2006-2008年四川省国家级疟疾监测点数据和全省疟疾疫情报告的分析比较,了解四川省疟疾流行特点和趋势。方法根据疟疾发病,媒介分布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分别选择筠连县巡司镇、青神县瑞峰镇和江阳区方山镇作为国家级疟疾监测点,进行居民疟疾发病情况、防蚊措施等调查,对疟疾媒介进行密度调查和分类鉴定,对"三热"病例进行血检,对部分人群进行疟疾抗体水平监测;并收集同期四川省疟疾防治工作报表及全国网络直报疟疾疫情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结果2006-2008年3个监测点报告的疟疾病例数分别为17例、3例和0例;捕获按蚊数是66只、20只和28只,其中嗜人按蚊数为6只、1只和1只,其余均为中华按蚊。2006-2008年全省报告的疟疾发病数分别为317(0.38/10万)、214(0.25/10万)和133(0.17/10万),其中输入性疟疾病例数分别占64.35%、64.95%、83.46%。结论监测点的结果与全省疫情基本一致,疟疾发病均呈现低且逐年下降趋势,表明监测点的结果具有代表性,对全省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输入性疟疾已成为四川省的主要危险因素。

余向华[8](2007)在《蚊媒传染病流行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蚊媒传染病是一组以蚊类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和丝虫病等。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全球蚊媒传染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原有疾病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展、疾病的流行频度不断增强。浙江省原为蚊媒传染病的中高度流行区,乙脑、间日疟、恶性疟均有流行,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温州地处浙南山区,气候温和,水网密布,其环境比较适合蚊类的滋生。早在50年代曾出现蚊媒传染病爆发流行,病例数一直占全省蚊媒传染病的第一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相当频繁,尤其是大量外地人口流入温州境内。在2004、2005年温州都发现了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提示温州蚊媒传染病发生流行的危险性增大。本研究分析建国以来温州市乙脑、疟疾和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并对2004-2006年温州市蚊类种群构成、密度、季节消长及病毒携带情况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气象因素、蚊类密度和蚊媒传染病之间的关系,为蚊媒传染病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温州市蚊媒传染病的历史发病资料从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人口资料来源于温州市2006年统计年鉴。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于2004年4月~2006年11月对温州市蚊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进行监测。在监测点内用诱蚊灯诱获猪舍内成蚊,应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技术(RT-PCR)对采集的蚊类进行乙脑病毒和登革热病毒鉴定。2004~2006年气象资料从温州市气象局获得,主要气象指标包括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降雨天数、日照时间等内容。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2004~2006年蚊媒传染病月发病数与蚊类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另外将蚊类密度和气象参数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将蚊类密度为自变量,以气象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资料的整理以及所有的统计分析过程均在Microsoft Excel 2000和SPSS12.0统计软件中完成。结果1.温州市1950年到2006年总计发现疟疾患者1271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0.26/10万,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980以前,曾多次发生疟疾流行。80年代疟疾发病处于平稳期,年平均发病率为10.33/10万。90年代以来,疟疾一直处于散发状态。温州市1952~2006年共发生乙脑病例1733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76/10万,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80年代后,发病数逐年下降。90年代乙脑处于散发状态,年发病率在1/10万以下。2004年前温州市无登革热病例报告。2004年和2005年均发现输入性病例,分别为2例和3例。2.通过蚊媒传染病发病与蚊类密度的关系分析得出:两者密切相关,发病的高峰期出现在蚊类密度高峰的一个月以后,发病大多集中在高温多雨的夏秋季节。2006年7~8月对在猪舍内捕获的1051只蚊类采用RT-PCR检测病毒携带情况,结果未检出登革热和乙脑病毒。3.2004~2006年蚊类密度与同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雨量、日照时间和相对湿度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降雨天数无相关关系。将上述6个指标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经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23.671+0.190X3+0.299X4,X3、X4分别代表最低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同时还得到最低平均气温的标准偏回归系数为0.545,相对湿度的偏回归系数为0.450,P<0.05,说明回归方程成立。从模型拟合的情况来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为0.832,决定系数(R2)为0.692,说明模型拟合较好。结论1.温州市疟疾、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4年之前温州未报告登革热病例。2004-2005连续年发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结果提示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疾病监测。2.蚊类密度与蚊媒传染病存在密切的联系。蚊媒传染病发病大多集中在蚊子繁殖最旺盛的高温多雨的夏秋季节。3.气象参数中与蚊类密度有关的因素包括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和日照时间,其中蚊类密度与最低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存在显着统计学关联,平均最低气温越高,相对湿度越大,则蚊类密度也越高。

余向华,陈坤[9](2007)在《蚊媒传染病监测研究进展》文中提出

潘波[10](2006)在《广东省嗜人按蚊分布特征、生态习性、传疟作用及蚊媒防制对策的研究》文中提出疟疾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病之一。在全球90多个国家或地区存在疟疾传播或流行,每年有3~5亿人感染,死亡人数达270万,被WHO确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必须控制的头号传染病。在我国,疟疾曾流行于全国近80%的县、市,经过50余年的不懈努力,疟疾防治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疟疾具有传播快,易反复的流行特点,在疟疾流行与传播的基本条件尚无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疟疾卷土重来的严重威胁依然存在。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原称雷氏按蚊嗜人亚种(An.lesteri anthropophagus Xu & Feng,1975),属赫坎按蚊复合体。迄今记录仅分布于我国,据以往的调查报道嗜人按蚊主要分布于我国北纬33°以南广大的低山丘陵区,由于其分布面广,具有家栖、嗜吸人血的习性,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传疟作用是中华按蚊的20倍,经调查与研究证实为我国北纬33°以南疟疾传播与爆发流行的重要媒介。目前以嗜人按蚊为主要媒介的11个省、

二、四川省邛崃市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栖息习性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邛崃市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栖息习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2016—2018年四川省消除疟疾阶段传疟媒介按蚊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疟疾媒介监测点
    1.2 监测内容及方法
        1.2.1 按蚊种群
        1.2.2 按蚊密度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按蚊种群
    2.2 按蚊密度
    2.3 季节消长
3 讨论

(2)乐山市1950-2016年疟疾蚊媒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蚊媒监测方法
    1.3 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蚊种分布
    2.2 按蚊种群分布
        2.2.1 分县区按蚊种群分布
        2.2.2 2015年全市按蚊种群分布
        2.2.3 2016年全市按蚊种群分布
    2.3 按蚊密度
    2.4 生态习性
3 讨论

(3)成都市中华按蚊在疟疾传播中的阈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点选取
    1.2 方法
        1.2.1 捕蚊
        1.2.2
        1.2.3 蚊胃血来源鉴定
        1.2.3. 1 材料
        1.2.3. 2 蚊子干血痕的种属鉴定
        1.2.3. 3 DNA提取及扩增
        1.2.3. 4 扩增产物检测
    1.3 捕蚊、鉴定、录入、计算叮人率
    1.4 基本繁殖率的计算公式Z0=ma2b1b2pn/ (-rl-n P) =ma2bpn/ (-rln P) m为按人口平均的按蚊密度。
    1.5 按蚊基本繁殖率衍生概念及其应用
2 结果
    2.1 捕获按蚊数
    2.2 叮人率
    2.3 温度
    2.4 经产蚊比例
    2.5 人血指数
    2.6 计算媒介能量与临界叮人率
3 讨论

(4)双流县中华按蚊在疟疾传播中的阈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点选取
    1.2 方法
        1.2.1 捕蚊
        1.2.2 登记捕蚊现场温度
        1.2.3 蚊胃血来源鉴定
        1.2.3.1 材料
        1.2.3.2 蚊子干血痕的种属鉴定
        1.2.3.3 DNA提取及扩增
        1.2.3.4 扩增产物检测
    1.3 捕蚊、鉴定、录入、计算叮人率
    1.4 基本繁殖率的计算公式
    1.5 按蚊基本繁殖率衍生概念及其应用
2 结果
    2.1 按蚊种类及构成比
    2.2 叮人率
    2.3 温度
    2.4 经产蚊比例
    2.5 人血指数
    2.6计算媒介能量与临界叮人率
3 讨论

(5)河南省永城市中华按蚊生态习性及飞行距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世界及我国疱疾疫情及消除拒疾目标任务
    二、永城市作为研究现场的意义及代表性
    三、媒介控制是减少疱疾传播进而消除的有效手段
    四、中华按蚊生态习性及飞行距离研究概况
    五、我国消除疙疾中华按政防控存在问题、挑战及研究重点
    六、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中华按蚊孳生习性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中华按蚊吸血习性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中华按蚊栖息习性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 中华按蚊飞行距离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附件
致谢

(6)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及其生态影响因子结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标
    3 研究现场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5 技术路线
    6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三峡库区疟疾流行现况评价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标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调查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标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6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分析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标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6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影响因素分析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结果
        1.5 参考文献
    2 传疟媒介生态习性与自然社会关系的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4 研究结果
        2.5 讨论
        2.6 参考文献
    3 库区传疟媒介密度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标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4 研究结果
        3.5 讨论
        3.6 参考文献
    4 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生态影响因子结构模型构建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目标
        4.3 内容与方法
        4.4 研究结果
        4.5 讨论
        4.6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总结
附录1 调查县(区)媒介能量统计表
附录2 调查县(区)生态影响因子统计表
附录3 结构模型构建过程统计分析图(表)
附录4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7)2006-2008年四川省疟疾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监测内容与方法
        1.2.1 监测点的选择
        1.2.2 监测方法
        1.2.3 监测内容
        1.2.3.1 一般情况
        1.2.3.2 居民防蚊设施调查
        1.2.3.3 个案调查
        1.2.3.4 病原及抗体监测
        1.2.3.5 媒介监测
    1.3 全省疫情统计
2 结果
    2.1 监测结果
        2.1.1 一般情况
        2.1.2 居民防蚊设施调查
        2.1.3 发病情况及个案调查
        2.1.4 病原及抗体监测
        2.1.5 媒介监测
    2.2 全省疟疾发病情况
3 讨论

(8)蚊媒传染病流行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蚊媒传染病流行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蚊媒传染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气象因素与媒介蚊类及蚊媒传染病相互关系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蚊媒传染病监测研究进展(综述)
温州市蚊媒传染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相互关系分析(论着)
附录
    1,蚊密度调查表
    2.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9)蚊媒传染病监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蚊媒传染病流行概况
蚊媒传染病影响因素
监测技术
分子生物学在蚊媒监测中的应用

(10)广东省嗜人按蚊分布特征、生态习性、传疟作用及蚊媒防制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广东省嗜人按蚊的地理分布及其规律研究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广东省嗜人按蚊生态习性的调查和研究
    第一节 广东省内陆嗜人按蚊生态习性的调查和研究
    第二节 横琴岛嗜人按蚊生态习性研究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广东省嗜人按蚊传疟作用的调查与研究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嗜人按蚊的基因组DNA的RAPD分析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拟除虫菊酯浸泡蚊帐防制嗜人按蚊和其它传疟媒介及防疟效果的评价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附录1 我国主要传疟媒介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传疟作用
        1 中华按蚊
        2 嗜人按蚊
        3 微小按蚊
        4 大劣按蚊
        5 日月潭按蚊
        6 参考文献
    附录2 我国主要传疟媒介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现状
        1 当前我国主要媒介按蚊抗性程度
        2 产生抗性的原因
        3 结语
        4 参考文献
    附录3 我国拟除虫菊酯处理蚊帐防制蚊媒及防疟效果的研究与应用
        1 实验室研究
        2 实验小屋试验
        3 现场防疟试验与应用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1 获奖
    2 国家课题
    3 省级课题
    4 在校期间已发表论文
    5 待发表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四、四川省邛崃市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栖息习性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2016—2018年四川省消除疟疾阶段传疟媒介按蚊监测结果分析[J]. 李黎,郁涛,邹晏,葛黎,霍芳,吴小红,刘阳.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21(11)
  • [2]乐山市1950-2016年疟疾蚊媒监测分析[J]. 秦利平,徐蓉芳,黎智斌,罗瑶,王佳,江顿滔,雷霄.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06)
  • [3]成都市中华按蚊在疟疾传播中的阈值[J]. 余海涛,谭开科,杨革,汪涛,宋志勇,陈刚,王静,郑红,汪乐媛,杨宇川.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4(10)
  • [4]双流县中华按蚊在疟疾传播中的阈值[J]. 杨革,邵孟飞,李德彬,余海涛.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13(01)
  • [5]河南省永城市中华按蚊生态习性及飞行距离研究[D]. 刘小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04)
  • [6]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及其生态影响因子结构模型研究[D]. 王多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12)
  • [7]2006-2008年四川省疟疾监测结果分析[J]. 雷杨,许国君,肖宁,康杨,李黎,郁涛.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0(02)
  • [8]蚊媒传染病流行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研究[D]. 余向华. 浙江大学, 2007(01)
  • [9]蚊媒传染病监测研究进展[J]. 余向华,陈坤. 浙江预防医学, 2007(04)
  • [10]广东省嗜人按蚊分布特征、生态习性、传疟作用及蚊媒防制对策的研究[D]. 潘波. 第一军医大学, 2006(01)

标签:;  ;  ;  ;  

四川省邛崃市食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生境习性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