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反导防御系统的发展

台湾反导防御系统的发展

一、台湾反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江雨[1](2010)在《太空惊雷 反导硬杀伤武器的发展及中国反导试验》文中指出近日,中国政府对外宣布成功进行了弹道导弹中段拦截试验。从中国本土发射的拦截弹击中了先期发射的目标弹,据信拦截弹与目标碰撞的高度已经超过大气层高度,技术上已达到在外层空间用动能拦截弹进行导弹拦截试验的先进标准。由此,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进行导弹中段拦截试验的国家。继此前的2007年1月11日使用拦截弹成功摧毁了报废的人造卫星之后,中国仅用3年的时间就进行了导弹中段拦截的实弹试验,表明中国在反导/反卫星作战系统的研究和试验方面拥有很强的技术和综合能力。虽然本次反导试验还没有做到实战条件下拦截陌生目标的要求,但已经在技术上实现了从打卫星到打导弹的进步,中国自主建设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努力距实战部署又前进了一大步。中国政府在导弹拦截试验后宣布该试验不针对任何国家,这与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一样都是防御性的宣示,是中国依靠导弹核武器建立有限的战略威慑和反击能力的同时,在防御核攻击的军力建设上所采取的合理有限的装备发展措施。导弹防御系统尤其是拦截弹道中段导弹目标的武器必然要进入外层空间,大气层外的武器拦截试验显然不符合太空非军事化的国际共识,但在美国政府推动导弹防御系统发展和其他国家部署的情况下,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规模有限但满足实际需要的导弹防御系统,是中国保持独立自主国防政策和维护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保证。太空非军事化是中国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愿望,但必须有足够的实力支持才有实现这个愿望的可能。中国古代军事家就已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能战方能止战",不在太空军备竞赛中占据自己的地位就没有最终实现和平利用空间的可能。中国发展反导防御系统的目标是维护自身的安全,这套武器系统的存在不会对任何国家造成威胁,在实现最终目的的过程中也不需考虑其他国家或团体发出的不同声音。

赵杰[2](2009)在《美国导弹防御计划与中国国家安全分析》文中认为美国发展导弹防御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1947年6月,美国军方就针对纳粹德国的V-2导弹首先提出了反弹道导弹的概念。50年代初,开始从理论上论证研制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可行性,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美国国内先后出现了三次有关导弹防御问题的大争论。第一次在60年代,由于技术障碍和战略调整,美国撤消了“卫兵”系统,最终与苏联签订了限制发展战略性导弹防御系统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第二次是在80年代,里根政府提出了着名的“星球大战”计划,但该计划始终都处于研究阶段,由于冷战的结束没有付诸实施。第三次开始于90年代,克林顿政府面对国内外的反对,稳步推进导弹防御的发展,特别是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东亚地区有了实质性的进展。2002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部署第一个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在经历了多次试验并初步完成海外部署之后,美国国防部宣称其反导防御系统完全具备实战能力,并具有了相当的可靠性。弹道导弹防御计划自提出以来就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反对。美国政府重视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显然不仅视其为军事防御利器,更是谋求及维护全球霸权的重要手段。中国是美国导弹防御计划坚定的反对者,因为该计划直接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具体而言,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会削弱中国的核报复能力,改变当前中美“非均势核威慑”关系,破坏中美之间的战略稳定性;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和亚太“反导同盟”的形成将加速相关军事技术的扩散,恶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增加中国统一大业的复杂性。显然,导弹防御计划给中国的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和发展战略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做到既有效消除导弹防御计划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又避免中美两国陷入安全两难的恶性循坏,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以超强实力谋求“霸权和平”战略的一部分,规模庞大,技术先进,但在战术方面和技术方面都不是无懈可击的。根据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国家实力,中国有能力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维护本国的安全和利益。尽管原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涉及的领域有所不同,但可靠的突防手段和反制能力是中国进行外交谈判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之间在常规军备尤其是海空军力量上的巨大差距,是导弹防御计划可以给中国造成如此之大安全压力的重要原因。在以实力求和平的国际社会中,强大的国防始终是中国维护独立自主,建设“和谐世界”的最终保障。

陆俊元[3](2008)在《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空间特征及对我国安全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布什总统上台后,美国加速推进导弹防御计划,并在相关地区迅速布建导弹防御系统。该系统的核心目标是保卫美国本土和重要海外利益的安全,其主要防范对象是欧亚大陆上具有远程打击能力的大国。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建设的空间格局显示,俄罗斯、中国是该系统的主要对手,该计划的实施严重危害大国之间的战略平衡,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胡巍[4](2008)在《美国的东亚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篇论文重点分析了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形成原因,以及美国在东亚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现状、原因和战略目的,从而研究美国的东亚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探求中国应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有效策略。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战区弹道导弹系统、由来以及和国家安全的关系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参与国与非参与国的角度分别考虑。其次,着重阐述了美国部署在东亚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现状和战略目的,其战略目的主要从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角度分析。再次,重点分析了美国在东亚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其影响为消极影响,从对我国的威慑效能的影响,到对我国主权领土完整的影响,以及对于我国大国地位等方面的影响。最后,就如何应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从军事,经济,外交等手段进行了分析,将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对中国安全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赵通,李彬[5](2007)在《美国遵守MTCR规定吗?》文中认为

赵通,李彬[6](2007)在《美国遵守MTCR规定吗?》文中指出

梁桂华[7](2004)在《台打造美式导弹防御系统》文中研究表明 尽管台湾当局今年3月20日强行搞的所谓“公投”无果而终,但台军仍加紧“接战”准备,落实其“军事安全”的重点之一——迅速增强导弹防御和攻击能力。台军为此制定了“早期预警、立即反应、重叠拦截、有效摧毁”的作战原则,逐步建立“由近而远、由低而高、先保要害,次求全面”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

夏立平[8](2003)在《导弹防御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文中研究说明“9·1 1事件”后 ,布什政府亚太安全战略的重点从防止中国成为挑战美国利益的潜在对手转变为将反恐作为最优先事务。当前布什政府亚太安全战略的 5项主要目标是 :促进和加深民主 ;增进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 ;反地区内的国际犯罪 ;促进开放市场。而地区稳定是作为贯穿这些目标的核心战略目标。布什政府将建立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作为实现地区稳定以及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美国将以导弹防御系统为纽带在亚太地区形成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多边防务”网络。这对亚太地区的战略稳定性和危机稳定性具有破坏作用 ,刺激亚太地区出现新一轮军备竞赛 ,给台独分子发出新的错误信号 ,增加台湾海峡爆发武装冲突的危险。中美两国应利用目前有利时机 ,构建中美长期战略稳定与合作关系框架。这有助于消除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对两国关系的负面影响。作为第一步 ,双方可就美国导弹防御计划进行实质性的战略对话。

吴心伯[9](2003)在《日本与东北亚战区导弹防御》文中提出 美日合作研究、开发和部署东北亚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是冷战后美日安全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日本安全政策调整的一个重大步骤。日本决定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是地区安全形势发展、美日同盟强化和日本安全政策变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将不可避免地对东亚地区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崔宪涛[10](2003)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文中提出所谓国际关系,或者说世界格局,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当代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国的行为以及大国之间的关系来推动、制约乃至破坏着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两个世界大国,而且作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和义务的国家,面对冷战后世界格局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率先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我们认为,对这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中俄两国本身看,作为欧亚大陆两个最大的国家,而且是地缘接近的两大邻国,没有任何理由不搞好或不加强双边关系。历史证明,中俄关系的惟一最佳选择就是和睦相处,和则两强,分则俱弱,正如中俄两国领导人达成的“中俄两国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共识,对抗或结盟都不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从世界范围看,中俄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关系到国际政治的发展走向,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迁,特别从长远看,随着中俄两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加强,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将越来越大。21世纪的世界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格局载入史册,从一定程度上说,取决于中俄两个世界大国的关系发展。可以说,这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本文写作的基本思路是: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为主线,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包含的基本内容为对象,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存在问题的提出和探讨为目的,就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就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政治关系、经贸合作、科技文化教育军事技术领域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前景和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本文的结构由引言和六章正文组成: 第一章是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综论,所要阐述和解决的问题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的起因、过程和条件,原则和目标,特点和意义。目的是要说明:在当今时代,中俄两国为什么要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不是别的关系,也就是说,是哪些因素促使中俄两国领导层选择了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不是对抗或结盟的关系。同时说明,为什么中国选择俄罗斯和俄罗斯选择中国作为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对象,而不是欧洲国家,不是日本或美国?本章的目的是使我们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把握,以便于后面各章分门别类地展开阐述。 第二章是关于中俄两国政治关系。中俄政治关系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关系的基本起点和主导部分。政治关系直接决定着其他关系的发展方向与水平。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中俄政治关系是最值得称道的,也是非常富有创造性和借鉴性的。本章主要阐述中俄政治关系建立的基础,发展的过程,两国在国际领域和国家安全领域的合作,法律基础和机制,以及对两国关系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第三章是关于两国经贸合作。新时期大国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经济因素的分量增强。中俄经贸合作是建立在一个非常深厚和广泛的基础之上的,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没有广泛B民人的经贸合作,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就没有坚固的勘出,也没有前途。本章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析中俄经贸合作的基础和客观条件; (二)分析中俄经贸合作的特点和现实问题(3)中俄经贸合作的前景和基本对策。重点是对中俄经贸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前景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阐述. 第四章是关子中俄两国科技、文化教育、军事枝术的合作与交沈 中俄科教合作,对俄罗斯来是jc有助子其大量的、最新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中国d有助于在一些尖端科伎领域更决地发展,以用Y一些实用技术的开发和转让;而文化教育的合作,不仅有助子中俄两国人民思想、精种领域的了解与接近,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培移深厚的基础,而文化教育作为一门产业,加强合作与交流,对中俄两国来说都是有益的;至于军事技术的合作,不仅可以列B$U)opde的保证,克实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容,对中国来说,可以加快国防建设现代化的步伐,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关系到国家主权与领土的究整;对俄罗斯来说,可以加快新式军工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保持俄罗斯在革工产品研制开发方面领先世界的优势,可以挽救大量濒临破产的军工企业,特别是不断增加在世界军火销售市场上的份额同时,可以对亚太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章同时对中俄科技、文化教育和军事技术合作进一步发晨提出了方向. 第五章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周边大国(地区)关系.作为大国关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是关系到世1H各局、关系到卜b不和平与发展的大事.本章主妄书轧讨在中俄战呐巾中作伙伴关系大背景下,与中俄关系相关的大国或地区的关系,如中、俄、美的“大三角”关系,中、俄、印的关系,中、俄、美、中亚的关系,中、俄、美、日关系等.尤其是对中国来说,在建立与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时,如何同步保持发展与世界其他

二、台湾反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反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美国导弹防御计划与中国国家安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发展历程
    1.1 核武器与核战略
    1.2 导弹核武器与美国早期核战略
    1.3 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演变
第二章 导弹防御计划与中美安全关系
    2.1 中美两国的核战略与核力量
    2.2 中美针对导弹防御问题的相互认知
    2.3 导弹防御系统对中美安全关系的影响
第三章 导弹防御计划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
    3.1 导弹防御系统的地缘政治意义
    3.2 中国周边国家发展导弹防御的情况
    3.3 亚太反导同盟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第四章 导弹防御与台湾问题
    4.1 台湾地区导弹防御问题的出现
    4.2 两岸在导弹防御问题上的分歧
    4.3 台湾参与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影响
    4.4 台湾导弹防御系统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 导弹防御计划的前景及中国的应对
    5.1 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发展前景
    5.2 中国应对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措施
    5.3 中国应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措施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美国的东亚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关于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研究综述
        1.2.2 国外关于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重点与难点
第2章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国家安全的涵义
    2.1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基本涵义
        2.1.1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定义
        2.1.2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由来
    2.2 国家安全的涵义
        2.2.1 国家安全的含义
        2.2.2 当代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
    2.3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第3章 美国在东亚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现状和战略目的
    3.1 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东亚的部署现状
        3.1.1 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日本的部署现状
        3.1.2 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台湾的部署现状
        3.1.3 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韩国的部署现状
    3.2 美国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原因
    3.3 美国在东亚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目的
        3.3.1 加深东亚有关国家对于美国式"东亚安全"的依赖
        3.3.2 抑制东亚区域热点问题的激化
        3.3.3 以军事力量为后盾,按美国的意志来影响中国
        3.3.4 拉拢东亚有关国家分担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研发费用
        3.3.5 在东亚地区"塑造"对美有利的战略环境
第4章 美国的东亚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4.1 严重降低我国导弹武器的威慑效能
    4.2 影响两岸统一的进程
        4.2.1 增加了美日干涉中国内政的可能
        4.2.2 增强台湾以武力对抗统一的信心
    4.3 影响中国作为地区性大国作用的发挥
    4.4 使日本走向军事大国,扩大政治影响,从而遏制中国
        4.4.1 日本主动加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意图
        4.4.2 日本加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对中国的影响
    4.5 使近年来"中国导弹威胁论"达到了高潮
第5章 中国政府应对美国的东亚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对策
    5.1 中方对美国将在东亚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计划的基本态度
    5.2 中国政府应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对策
        5.2.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搞军备竞赛
        5.2.2 加强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
        5.2.3 外交上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针稳定中美关系
        5.2.4 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5.2.5 加强我国的军事力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美国在东亚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重大意义
    6.2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对中国国家安全影响的研究总结
    6.3 文章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美国遵守MTCR规定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
    (一) 个案研究法
    (二) 技术研究法
    (三) 文献研究法
二、美日导弹防御合作与MTCR
    (一) 简要回顾
        1.论证阶段
        2.合作研究阶段
        3.开发阶段
    (二) 改进型SM-3导弹的性能及其射程计算
三、美以导弹防御合作与MTCR
    (一) 预研阶段
    (二) 连续试验阶段
    (三) 部署计划阶段
    (四) 系统改进阶段
四、美国的导弹防御出口与MTCR
    (一) Standard Missile系列导弹的出口
    (二) “箭”2导弹的出口
五、对于美国执行MTCR的意愿分析
    (一) 实际作为
        1.战略导弹的出口
        2.导弹防御系统的出口
        3.导弹防御技术合作中的技术转移
    (二) 相关政策和表态
        1.对自己相关作为的态度
        2.对他国相关出口行为的态度
        3.直接政策表态
    (三) 小结
六、结 论
附录一 SM-3导弹和改进型SM-3导弹的数据推算与检验
附录二 导弹射程的计算及将拦截导弹作为地对地弹道导弹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 关于空气阻力的补充说明
    (二) 拦截导弹作为地对地弹道导弹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附录三 Standard Missile系列导弹的相关数据

(6)美国遵守MTCR规定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
    (一) 个案研究法
    (二) 技术研究法
    (三) 文献研究法
二、美日导弹防御合作与MTCR
    (一) 简要回顾
        1.论证阶段
        2.合作研究阶段
        3.开发阶段
    (二) 改进型SM-3导弹的性能及其射程计算
三、美以导弹防御合作与MTCR
    (一) 预研阶段
    (二) 连续试验阶段
    (三) 部署计划阶段
    (四) 系统改进阶段
四、美国的导弹防御出口与MTCR
    (一) Standard Missile系列导弹的出口
    (二) “箭”2导弹的出口
五、对于美国执行MTCR的意愿分析
    (一) 实际作为
        1.战略导弹的出口
        2.导弹防御系统的出口
        3.导弹防御技术合作中的技术转移
    (二) 相关政策和表态
        1.对自己相关作为的态度
        2.对他国相关出口行为的态度
        3.直接政策表态
    (三) 小结
六、结 论
附录一 SM-3导弹和改进型SM-3导弹的数据推算与检验
附录二 导弹射程的计算及将拦截导弹作为地对地弹道导弹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 关于空气阻力的补充说明
    (二) 拦截导弹作为地对地弹道导弹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附录三 Standard Missile系列导弹的相关数据

(9)日本与东北亚战区导弹防御(论文提纲范文)

(10)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研究大国关系的重要性与研究中俄关系的特别重要性
第一章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 从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过渡(1989.12—1992初)
        二、 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到“建设性的伙伴关系”(1992初—1994.9)
        三、 从“建设性的伙伴关系”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4.9—1997.7)
        四、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步发展(1997.7—1999.12)
        五、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新时期(2000——)
    第二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国际背景
        一、 战略伙伴关系与当今时代
        二、 对当今世界局势的总体判断
        三、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国家利益
    第三节 中俄两国发展战略比较
        一、 发展:中俄两国的第一要务
        二、 中俄因素在彼此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三、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中俄两国的对外战略
    第三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原则、宗旨、特点和意义
        一、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二、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特点
        三、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第二章 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
    第一节 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借鉴
        一、 平等:中俄(苏)关系经验与教训之一
        二、 超越意识形态:中俄(苏)关系经验与教训之二
    第二节 中俄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广泛协作
        一、 国际范围内的互相借重与协调
        二、 反对霸权主义,推动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三、 反对恐怖主义立场与行动的协调
    第三节 地缘政治与中俄国家安全
        一、 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分析
        二、 俄罗斯国家安全环境分析
        三、 中俄两国在安全方面的信任与合作
    第四节 中俄关系发展的法律基础与保障机制
        一、 法律与制度建设
        二、 中俄关系的法律基础:《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三、 中俄两国政治关系的保障机制
第三章 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
    第一节 中俄经贸合作的基础
        一、 中俄经贸合作的意义
        二、 中俄经济发展水平
        三、 中俄经济的差异和互补
    第二节 中俄经贸合作的基本特点和存在问题
        一、 中俄经贸合作的基本特点和评价
        二、 中俄经贸合作的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
    第三节 新条件下推进中俄经贸合作的新思路
        一、 统一认识,重新认识和定位中俄经贸合作
        二、 研究俄罗斯市场,改变对俄罗斯市场的传统观念
        三、 必须加大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
        四、 扩大直接投资,提高合作水平
        五、 着力研究与认真落实省州合作
        六、 充分发挥地方与边境贸易的作用
        七、 寻觅中俄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
        八、 加大国际广告宣传力度
        九、 必须有应对风险的准备
    第四节 中俄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选择
        一、 重中之重的油气开发合作
        二、 木材采伐与加工的合作
        三、 农业生产领域的合作
        四、 劳务合作
        五、 轻工产品领域生产的合作
        六、 中俄经贸合作的桥头堡——西伯利亚和远东
第四章 中俄两国科技、文化教育、军事技术的合作与交流
    第一节 中俄科技方面、合作与交流
        一、 中俄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基础和意义
        二、 中俄科技合作的阶段与内容
        三、 中俄科技进一步合作的有关问题及对策
    第二节 中俄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
        一、 中俄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意义
        二、 中俄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基本内容
        三、 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第三节 中俄军事技术的合作
        一、 中俄军事技术领域合作的意义
        二、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基础和领域
        三、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形式和前景
第五章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周边大国(地区)关系
    第一节 中、俄、美“新三角”
        一、 “老三角”与“新三角”
        二、 “新三角”关系中的美中关系
        三、 “新三角”关系中的美俄关系
        四、 合作、矛盾、协商中的“新三角”关系
    第二节 中、俄、印三方关系
        一、 中印关系的历史演变
        二、 俄印关系的历史演变
        三、 中、俄、印三方关系分析
        四、 印度——俄罗斯——中国“三角”关系的发展潜力与问题
    第三节 亚太地区的中、俄、美、日“四角”关系
        一、 中俄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与战略目标
        二、 亚太地区的中美、美日、美俄、日俄、中俄关系
        三、 亚太地区中美俄日“四角”关系发展前景
    第四节 中、俄、美、中亚关系
        一、 中亚国家与中、美、俄
        二、 中俄美三国在中亚的合作与矛盾
        三、 中国与中亚关系发展战略
第六章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前景与问题
    第一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评估和发展前景
        一、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评估
        二、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前景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影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和潜在问题
        一、 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不平衡发展问题
        二、 “中国威胁论”与“中国移民”问题
        三、 俄罗斯民族性和外交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四、 俄罗斯国内政治中的消极因素
        五、 国际因素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两方面影响
    第三节 关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若干思路
        一、 保持政治关系与经贸关系的平衡发展
        二、 增强中俄关系的社会基础
        三、 加大政府主导力度
        四、 消除“中国移民”影响
        五、 与时俱进,不断充实
参考书目与相关资料
后记

四、台湾反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太空惊雷 反导硬杀伤武器的发展及中国反导试验[J]. 江雨. 舰载武器, 2010(02)
  • [2]美国导弹防御计划与中国国家安全分析[D]. 赵杰. 青岛大学, 2009(10)
  • [3]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空间特征及对我国安全影响分析[J]. 陆俊元. 世界地理研究, 2008(02)
  • [4]美国的东亚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D]. 胡巍. 东北大学, 2008(03)
  • [5]美国遵守MTCR规定吗?[J]. 赵通,李彬. 国际政治科学, 2007(02)
  • [6]美国遵守MTCR规定吗?[J]. 赵通,李彬. 国际政治科学, 2007(02)
  • [7]台打造美式导弹防御系统[J]. 梁桂华. 当代海军, 2004(06)
  • [8]导弹防御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J]. 夏立平. 太平洋学报, 2003(04)
  • [9]日本与东北亚战区导弹防御[J]. 吴心伯. 国际问题研究, 2003(05)
  • [10]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D]. 崔宪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03(03)

标签:;  ;  ;  ;  ;  

台湾反导防御系统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