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左丽丽,荆世杰[1](2021)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中的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德邦物流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商品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销售、流通和消费,这就使得物流活动更为复杂。传统的第一方及第二方物流的组织经营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以德邦物流为例,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中存在着运输车辆调度不合理、专业化人才缺乏、物流成本高等问题。建议:强化责任意识,提高企业诚信度;车辆调度优化;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机械化运输作业;调整网点布局,减少网点密度。

靖开航[2](2020)在《DGF公司国际海运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0年以来,中国进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并更加频繁的参与到各国的货运代理的业务之中,从海外流进大量的物流性企业和贸易公司进入到中国的物流市场之后,中国国境内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中海运的业务进出口量日益增加。给出于中国国内的物流企业和国际货运代理造成了供不应求的阻碍和冲击,再然后加上中国自身的物流企业和国际货运的起步较晚,很多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等客观因素,其中更重要的是缺乏营销的一些创新精神,仍旧停留在提供很多基础的功能性物流运输服务上,比如报关、运输、仓储等,获取市场份额的手段就是价格的比拼。在这种传统的营销的模式下,中国本土企业越发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导致我国的传统物流企业和货运代理竞争越来越无力,进而失去与外资货运代理企业竞争的能力。大部分的物流市场被外资企业所占据。其中的每个国家的海运业务都是国际进出口业务运输中处在最中心的位置,用海洋作为运输的特点是运量十足大、开销很低、航路非常广,这就成为了各个物流企业和货运代理公司都要相互竞争的首要目标市场。其中DGF(DHL Global Forwarding)就是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本文从DGF国际海运业务的整体发展现状出发,对其所处环境做出细致分析,结合自身的优劣势情况,对公司国际海运业务的营销提出几点建议。

叶卉[3](2020)在《Y公司第三方物流服务改进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在这一背景之下,各类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企业为了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站稳脚跟,就会选择将以物流为代表的非核心业务交给更加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产生的。它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相关企业的工作效率,还使得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了更为强烈的社会化与专业化的特征。同时,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优化我国现有经济结构。因此,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来帮助第三方物流发展,希望为其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环境。对于我国而言,第三方物流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新兴行业。虽然现阶段这一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它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该行业很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国际经济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三方物流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本文主要根据 ACSI 模型(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ACSI 美国客户满意指数模型)和CCSI模型(Chinese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CCS中国客户满意度指数模型)、结合第三方物流行业国内实际情况,构建第三方物流客户满意度评价模型。根据模型建立第三方物流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向2019世界排名TOP 50中的20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同时也是Y公司最重要的20家大客户,发放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再通过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用SWOT分析和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找出Y公司第三方物流服务需要改进的问题,最后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实施保障措施。虽然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物流信息化管理,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发展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一体化物流模式,加强财务控制,提高资金利用率,改变物流观念、营造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业的客观环境,以此来推动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于冬菊[4](2020)在《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优惠政策的扶持、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的蓬勃发展为蔬菜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发展环境不断向好。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蔬菜产业,不仅符合国家“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倡导,并且能够使蔬菜产业的发展势头保持良好稳定的状态。2019年2月5日起施行、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涵盖了食品安全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政府督促地方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长效机制,对食品安全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社会背景下,在当前资源与环境的冲突和矛盾愈发明显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实现蔬菜产业逐渐由“大”变“强”,并进一步由“强”变为“更强”的目标,成为当前蔬菜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供应链的相关研究聚焦工业和制造业领域,以生产、加工、运输等系列环节为主的蔬菜产品供应链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很多地区不仅存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难保障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蔬菜产品供应链效率低下造成的压力,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蔬菜产业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蔬菜质量安全和供应链管理受到学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随着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深入研究,将供应链和质量管理相结合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发展前景良好。目前虽有相关探讨,但大多集中于蔬菜产品国际竞争力、出口能力以及蔬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对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研究甚少,如何保障我国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一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且目前业缺乏系统分析方法和理论体系和完整的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因此,本文以寿光市蔬菜产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博弈论分析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融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生态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博弈论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的基础上,从供应链角度出发,建设“自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证“体系健全、管理科学、风险可控、共赢共享、群众满意”的蔬菜产品质量,同时提高蔬菜产品供应链管理效率。依据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建设“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面合作”的整体管理体系,并针对四个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操作性阐述。即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预警系统、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系统、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追溯系统和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合作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生态理论、供应链理论、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和博弈理论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的整体框架,并深刻剖析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寿光市为例,通过对寿光市蔬菜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获得反映寿光市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情况的指标体系。(2)深入研究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明确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基本组成、结构及工作流程。其次,确定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并设计出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再次,确定各风险预警指标的赋值方法,并结合预警模型计算总风险值。最后建立了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体系。(3)深入研究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对蔬菜供应链全过程各环节进行分析,围绕蔬菜的生产、运输、销售三个环节设计三类调查问卷,并分别针对蔬菜生产商、蔬菜运输商、蔬菜销售商及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将蔬菜供应链中所有上下游经营者的诚信状况公开共享,消除蔬菜供应链各环节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4)根据追溯系统的发展现状、不足和需求,设计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完整的蔬菜供应链闭环,达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全面质量管理,责任明确,有效保证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5)运用博弈分析法探究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合作,了解蔬菜供应链的现状,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从质量博弈的角度对蔬菜质量安全进行分析。在明确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主体基础上,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中的信号博弈模型,根据博弈模型得出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设计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综合模型,丰富了供应链、食品安全和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目前关于蔬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能力以及蔬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对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和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研究还存在较大探索空间。我国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需要优化,然而针对该方面的研究较为零散,不系统不深入,缺少“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跨界融合。因此,本研究系统全面地探索了以寿光市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关键原因及影响机理,以蔬菜供应链为主体,进行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针对目前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探索和优化,设计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综合模型,弥补了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不足。(2)以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聚焦于单个企业如何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以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本研究拓展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范围并且引入了质量生态的视角。在供应链视角下,全面质量管理不再局限在一个企业中,而是贯穿蔬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本研究将PDCA循环的思想在供应链情境下发展为“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面合作”的体系框架。(3)信号博弈模型和产品可追溯都强调信息的透明共享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即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但少有研究将博弈论中的信号博弈模型和产品的可追溯性进行整合研究。本研究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与信号博弈模型指导下的合作联盟打通。(4)从实用性角度出发,丰富了多部门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以往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多从供应链协调契约、信息不对称下的供应链管理、闭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中决策行为研究等角度进行研究,虽然开始关注多部门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但集成程度不够,本研究立足蔬菜行业,在更大的范围内研究供应链管理中运作管理、安全效率、合作等领域的集成优化问题并提出了系统整合的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预警系统、过程系统、追溯系统和合作博弈四个部分,对应的研究结论如下。(1)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预警系统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构建了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首先,对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的重要性进行阐释,指出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其次,明确如何设计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确定相应的原则并且进行设计。再次,对蔬菜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对蔬菜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赋值,结合本研究的模型进行计算,得出蔬菜产品供应链的总风险值。最后,使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得以形成,该体系将包括三种模式,即日常监测、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从而达到对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预警管理;(2)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应着眼于蔬菜的生产、运输、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立足于供应链条中每一个环节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从而确保消费者所购买到的蔬菜是安全可靠的;(3)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涉及不同的参与主体,主要参与主体包括了生产者、政府、第三方物流和终端市场等,供应链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蔬菜质量安全的监管失灵。政府和市场都应该有所作为,如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提供蔬菜质量安全虚假信息的个人和企业,加强对蔬菜种植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从而提升蔬菜产品市场的信息透明度,进而为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政策保障;(4)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需要优化蔬菜供应链追溯流程,建立以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的追溯系统,实时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的协同,实现传统蔬菜供应链向有机低碳的新型蔬菜供应链模式转变。本研究立足于目前现实问题,将提高蔬菜产业发展的效率和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统筹纳入考虑之中,研究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的优化和整合。这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蔬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效率,进一步优化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另一方面,为我国政府农业部门等相关决策机构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支持,以便其进行蔬菜产品政策的制定,并最终为蔬菜产业供应链管理在部分地区的引入提供实证支持。

戴盼倩[5](2020)在《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文中指出过去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乡商品配送以一种零散、间歇性、小范围的方式存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与不稳定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以及城乡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新的适应现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迫在眉睫。同时,鉴于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能否真正建成与顺畅运转的关键在成本,当前亟需以成本为导向进行网络构建与运作,以期探索出低成本、高效率与高效益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但实现该目标还有一些关键科学问题没有解决,如:网络规划模型构建,网络运作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协调机制设计,保障网络运行的对策思考等。据此,本文在成本管理理论、城乡融合理论、物流网络规划理论、精益运营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博弈论与运筹学建模、系统动力学仿真等方法,开展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进行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理论研究。首先,根据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总结发现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还存在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善、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对接困难、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其次,提出了成本导向,这既是一种目标导向,强调系统成本最优,又体现了事前规划的战略思维。最后,分析了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明确成本的发生点与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成本决策理论、成本领先战略、精益运营理论等分析了成本导向的具体要求,认为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构建与运作应具备系统科学性与高智能水平,符合规模化、组织协调化趋势。(2)构建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规划模型。首先将网络形态定义为多枢纽单分配二级混合轴辐式网络,结合轴辐网络建模方法建立了一种以运输成本、环境成本、生鲜农产品损耗成本和枢纽节点建设成本加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枢纽节点选址、指派关系、直通路径规划为决策变量,包括混合轴辐网络约束、单分配约束、枢纽节点数量约束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模型,并设计了禁忌搜索算法求解。然后,将该模型应用到宁镇扬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网络模型能够给出适应分散需求的、经济的、具体可行的网络构建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为网络的构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3)设计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作方案。这部分主要研究了以成本导向运作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其一,提出了一种1+N聚合运作模式。该模式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通过一个核心网络运营企业与N个相关主体的多级协同来实现N种资源的集中调配与N个任务的统一决策,进而扩大网络运行效益,其本质是一种主体与资源的集聚整合。其二,设计了综合考虑成员边际贡献、资源投入效率、风险承担情况、综合实力和任务完成质量的二阶段利益分配机制,来协调网络核心运营企业与聚合的N个小微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盟关系。其三,运用共同代理理论构建了城、乡物流需求方合作与不合作两种情形下的激励机制模型,来协调两类异质需求方与网络运营方之间的共同代理关系。其四,研究了如何进行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改造,给出了具体的云物流平台体系架构、运行原理和运行流程。(4)仿真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通过对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行系统分析和SD模型构建,仿真了处理工业品与处理生鲜农产品两种情景下的网络运行过程,验证了网络运作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网络运转效率、物流供给短缺、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成本、网络核心运营企业与需求企业发展、网络构建、网络运作等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共同决定了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行状态。其中,网络运转效率是最关键的因素,若运转效率较低,则会产生物流供给短缺,并由此增加物流成本与阻碍相关企业增收。运作方案对网络运行结果的影响,也是通过改善网络运转效率,进而提升网络服务能力、减少物流供给短缺来实现。(5)提出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的保障对策。为保障网络构建与运作方案的落地及优化城乡物流的发展环境,提出从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奠定建设基础,培育壮大城乡物流主体、提高自生能力,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突破业务瓶颈,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城乡物流需求、增强运行动能五个方面建立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行保障体系。

关佳星[6](2020)在《“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消对接”电商模式的产生,跨越中间商环节,给生产者与消费者提供了直接对接的平台,优化了传统的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方式,拓宽了生鲜农产品的销售途径,增加了农民收入,满足了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了购买的方便性。而“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多由快递企业承担,因而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生鲜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并进一步促进了生鲜农产品“农消对接”电商模式的发展。然而,目前“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全面深入分析“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找出阻碍物流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发展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在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角度、脉络和研究方法。阐述了生鲜农产品、生鲜农产品电商、“农消对接”电商模式、“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等概念以及政府管制理论、农产品供应链理论、第三方物流理论,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在阐述物流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物流发展概况,包括“规模、效率、成本、规范化发展”四个方面。从“行业环境、基础设施、信息化及技术、生鲜农产品品质控制、物流配送”等方面研究了影响物流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相互间的影响关系以及对物流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实证分析。在第二部分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定量分析行业环境、基础设施、信息化及技术、生鲜农产品品质控制、物流配送等因素对“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影响路径及影响程度,并进行模型解释。第四部分是对策部分。在“政府管制理论、农产品供应链理论、第三方物流理论”指导下,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果,从“提高信息化及技术水平、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配送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加强行业管理、加强生鲜农产品品质控制”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对策。第五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论文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樊巍[7](2020)在《山东省MJX公司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为了催动冷链物流的建设,山东省委省政府落实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示范工程,并且在政策的引导下建立了上百家物流配送中心。在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MJX公司是当之无愧的龙头,同时也是政府扶持的重点。MJX公司的冷链物流业务在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动力的同时,也为市场上的农产品的冷流通带来了便利,保证了农民的基本利益,也保障了居民的食品安全。但是,山东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一直较缓,规模较小,自然也就有很多的局限性,出现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都影响了MJX公司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务的发展。对于MJX公司在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务的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找出与之对应的解决办法。本文基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的研究现状,在现代物流、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然后使用环境分析法分析探讨了MJX公司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务的发展现状,找出了MJX公司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务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冷链物流成本偏高、冷链物流发展进程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冷链物体系不健全、冷链物流技术滞后等等,并提出了降低冷链物流成本、制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策略及加以实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构建合理冷链物流体系、提高企业冷链物流技术水平等优化建议。同时从技术、制度以及人才等三方面对MJX公司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务发展中出现的制约因素展开探讨,希望能够推动山东省的冷链物流发展。

王佳林[8](2020)在《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的业务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物流的不断发展,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率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国外的自由贸易区发展较早,这些自由贸易区不断探索新型物流模式、完善物流功能,以求通过完美的物流系统创造物美价廉的贸易商品。我国保税区、综合保税区也不例外,也努力探索发现具有协调性、功能性、整体性的物流模式,以求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我国保税区应该积极借鉴国外自贸区物流功能发展的先进经验,同时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匹配自身的物流功能体系,以提高物流发展效率。自2012年曹妃甸综合保税区成立以来,该综保区一直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业务。我国保税区一直处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竞争中。改进和提高区内国际物流功能可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本文以曹妃甸综合保税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综保区所处地域的区位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物流管理框架结构等基本情况,重点研究了综保区内进出口贸易、保税仓储、保税加工、转口贸易和跨境电商物流五种物流功能的发展现状与操作流程。在分析济南综保区、绥芬河综保区物流功能业务流程基础上,提出曹妃甸综保区的物流功能创新发展模式,即信息型服务协同模式、业务型服务协同模式和经济型服务协同模式。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及区内的物流业务模式进行研究。通过以上四种研究方法,旨在发现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找出区内五种物流业务模式具体操作流程与济南综保区、绥芬河综保区物流功能业务流程不同之处并汲取发展经验。实现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的业务模式创新和优化,促进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及腹地经济繁荣发展。

孔令凯[9](2020)在《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演化博弈》文中指出在我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国内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可是我国物流企业的净利率并没有随之上升。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物流企业,尤其是在剔除快递企业之后,近三年来其净利润率在1%徘徊,而物流业总收入增速保持在10%以上,说明我国物流产业的成本仍居高不下。在物流服务供应链内部,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进行良好合作,是提升服务供应链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途径。但是,“丰鸟之争”的发生显现了双方之间脆弱的合作关系,后来这种矛盾冲突在工信部的参与调停下才得以缓解,说明没有政府的参与,双方难以建立长久的合作机制。于是,探究政府、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如何共同促进物流产业内部的转型升级就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本文运用了文献检索法、比较分析法、演化博弈法以及仿真分析法,以政府、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为研究对象,基于演化博弈论分析三者的策略变化过程以及稳定性,研究了物流企业间建立长期深层次的合作关系问题。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分别建立了无政府参与下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与政府参与下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考虑了包括基本收益V、超额收益v、付出成本C、损失成本L、政府补助a和政府惩罚f在内的六个因素对政府、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企业行为策略选择的影响。在第一个模型中,通过稳定性分析,证明了无政府参与下v、L升高与C降低对双方行为选择的积极影响,并借助MATLAB软件设计数值算例验证了这一结论。在第二个模型中,经过稳定性分析,找到了三方策略选择的稳定解及相应的前提条件,并借助MATLAB软件对同时存在多个稳定解的前提条件下产生的结论进行验证,同时发现在政府积极参与下建立的企业合作关系具有长期性与稳固性。最后,为了促进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基于三个主体的立场,从影响因素方面探索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如何推动物流企业合作提供了理论参考与支撑,有利于针对性地提高第三、四方物流企业的合作意愿,构建长期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促进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

赵书润[10](2020)在《高铁物流联盟运输网络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以快递物流为代表的紧急药品、名贵花草、加急文件等高附加值的小件货运量的增长尤为突出,客户对于物流在安全性、便捷性、和运送时效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业的发展以后将依托于快速运输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将为物流快运市场带来新的转机。2020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到3万公里以上,随着城际铁路的进一步联通和延伸,将逐步形成以高铁为主的快速运输网络,高铁货运在高附加值商品快速运输市场上将具有绝对优势。物流需求的转变,现有运营方式的困境使高铁物流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和选择。高铁在时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明显,但高铁开设货运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营业网点少、货物转运效率低、支线运输能力弱,极大的阻碍了高铁物流的发展,因此,高铁需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完成“门到门”运输。但是,两者联运中面临信息不畅、交易成本过高、衔接效率低等问题,需要通过组建高铁物流联盟,借助联盟优势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从而使联盟企业产生新的效益,满足当今物流行业需求转变的同时,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对于联盟而言,要想获得稳定的运营,就必须满足联盟盟员的利益诉求,合理组织运输方案,优化运输网络,降低物流成本,从而使联盟为盟员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本文首先对高铁物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当前高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高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联运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建立联盟的形式来提高高铁物流的运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扩大需求市场。在此基础上,第三章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和协同效应理论对高铁物流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本文中高铁物流联盟的定义。其次,分析了高铁物流联盟的优势,联盟运营可以提升运输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再次,根据目前高铁物流发展的现状,给出了高铁物流联盟的三种组建策略,可由部分联盟逐渐形成完全联盟。为了使各联盟盟员获得更大的利益,稳定联盟运营,第四章以全程物流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对三种联盟形式的运输网络进行了设计,并建立了运输网络设计模型。最后,将最优化问题转变为变分不等式问题,利用欧拉算法求解,从降低联盟物流成本的角度设计最优的运输方案和各节点的分配方案,为三种不同形式联盟的实际运输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中的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德邦物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第三方物流相关理论综述
    (一)第三方物流及运输的概念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作用
        1. 集中主业
        2. 减少库存
        3. 降低企业负担
        4. 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形象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征
        1. 合同化的服务
        2. 个性化的服务
        3. 功能专业化
        4. 信息网络化
    (四)德邦物流简介
四、德邦物流企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运输交接环节不合理,影响企业诚信度
    (二)运输车辆调度不合理
    (三)现代化运输设备缺乏,机械化程度不高
    (四)物流网点分布不均匀
五、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中存在问题的改善方法———以邦德物流为例
    (一)强化责任意识,提高企业诚信度
        1.“知其责”,即要求员工明确各自岗位应尽的职责
        2. 提高员工担当意识,增强正面引导
        3. 正确处理问题,让员工敢于担当
    (二)车辆调度优化
    (三)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机械化运输作业
    (四)调整网点分布,减少网点密度

(2)DGF公司国际海运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营销基础理论与分析工具
        2.1.1 PEST分析
        2.1.2 五力模型
        2.1.3 SWOT分析
        2.1.4 7PS营销理论
    2.2 物流公司营销的相关文献
    2.3 海运业务营销的相关文献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DGF公司国际海运业务营销现状与问题
    3.1 DGF公司概述
        3.1.1 DGF公司简介
    3.2 DGF公司国际海运业务的营销现状
    3.3 DGF公司国际海运业务营销的中存在问题
        3.3.1 服务产品结构单一
        3.3.2 服务价格缺乏竞争性
        3.3.3 传统营销渠道缺乏新颖
        3.3.4 缺乏核心竞争力
        3.3.5 人员流动性较大
        3.3.6 信息传递滞后
        3.3.7 缺乏品牌效应
第4章 DGF公司国际海运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行业环境分析
        4.2.1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4.2.2 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
        4.2.3 同行业之间的竞争
        4.2.4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4.2.5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4.3 微观环境分析
        4.3.1 DGF公司的优势
        4.3.2 DGF公司的劣势
        4.3.3 DGF公司的机会
        4.3.4 DGF公司的威胁
    4.4 DGF公司国际海运业务营销环境总结
第5章 DGF公司国际海运业务营销策略组合
    5.1 产品策略
        5.1.1 现有产品细分
        5.1.2 定制化产品
    5.2 价格策略
        5.2.1 企业的营销额
        5.2.2 企业的成本
    5.3 渠道策略
        5.3.1 一级关系渠道
        5.3.2 二级关系渠道
    5.4 促销策略
        5.4.1 价格促销
        5.4.2 沟通促销
    5.5 人员策略
        5.5.1 外部营销
        5.5.2 内部营销
    5.6 服务过程策略
        5.6.1 建立规范的服务方式
        5.6.2 进行有效的补救措施服务
    5.7 有形展示策略
        5.7.1 环境要素
        5.7.2 人文要素
第6章 DGF公司国际海运业务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6.1.1 重视营销管理人才
        6.1.2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6.1.3 加强公司员工的培训
        6.1.4 制定绩效考核制度
    6.2 风险管控措施
        6.2.1 完善的风险措施
    6.3 信息技术保障措施
        6.3.1 引进全球化信息系统
    6.4 企业文化保障措施
        6.4.1 制度层
        6.4.2 物质层
        6.4.3 精神层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Y公司第三方物流服务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物流服务
        2.1.2 第三方物流
        2.1.3 客户满意度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分析法
        2.2.2 SWOT分析法
        2.2.3 客户关系管理
    2.3 本章小结
3 Y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现状与客户满意度调查
    3.1 Y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现状
    3.2 基于SWOT的Y公司第三方物流服务分析
        3.2.1 Y公司第三方物流服务优势和劣势分析
        3.2.2 Y公司第三方物流服务机遇和威胁分析
    3.3 针对Y公司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客户满意度调查
        3.3.1 客户满意度调查的目标
        3.3.2 客户满意度调查的设计
        3.3.3 客户满意度调查的发放及样本概况分析
        3.3.4 客户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Y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物流服务存在的问题
        4.1.1 物流服务成本偏高
        4.1.2 物流服务质量偏低
        4.1.3 客户满意度偏低
    4.2 物流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物流服务的业务盈利能力不足
        4.2.2 物流服务专业化程度偏低
        4.2.3 客户服务个性化不到位
    4.3 本章小结
5 Y公司第三方物流服务改进策略
    5.1 提升运营水平以降低物流成本
        5.1.1 高素质人才保障
        5.1.2 物流服务业务能力保障
        5.1.3 优化物流网络设计
    5.2 创造差异化的服务策略以提高服务质量
        5.2.1 客户可靠沟通
        5.2.2 客户灵活便利
        5.2.3 拓展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专业增值方式
    5.3 与客户发展战略合作关系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5.3.1 精准定位
        5.3.2 持续对第三方物流物流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5.3.3 建立战略咨询型第三方物流服务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客户满意度调查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
        2.1.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1.2 博弈理论
        2.1.3 供应链管理理论
        2.1.4 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
        2.1.5 质量生态理论
    2.2 食品安全相关研究
        2.2.1 食品安全的界定
        2.2.2 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的关系
        2.2.3 食品追溯系统
        2.2.4 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HACCP)
    2.3 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2.3.1 供应链界定、特征与管理研究
        2.3.2 食品安全供应链的研究
    2.4 关于蔬菜质量安全与管理的研究
        2.4.1 关于蔬菜质量安全的研究
        2.4.2 关于蔬菜供应链的研究
    2.5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3.1 理论框架
    3.2 构建目标
    3.3 构建思路
    3.4 构建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4.1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4.1.1 问卷设计方法
        4.1.2 指标设计与开发
        4.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4.2 数据分析与讨论
        4.2.1 数据分析方法
        4.2.2 问卷信、效度检验
        4.2.3 对比矩阵的构造和一致性检验
        4.2.4 各因素层对目标层合成权重的计算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预警系统分析
    5.1 预警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流程
        5.1.1 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
        5.1.2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工作流程
    5.2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5.2.1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5.2.2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立
    5.3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
        5.3.1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的赋值
        5.3.2 综合评估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
    5.4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系统
        5.4.1 日常监测系统
        5.4.2 组织保障系统
        5.4.3 制度保障系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分析
    6.1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6.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生产管理系统
        6.2.1 农民专业合作社
        6.2.2 投入品污染治理系统
        6.2.3 技术研发与应用
        6.2.4 产品认证与质量标准
    6.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流通管理系统
        6.3.1 运输与存储系统
        6.3.2 分级质量检测系统
    6.4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消费保护系统
        6.4.1 终端消费市场中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问题
        6.4.2 消费者保护措施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追溯系统分析
    7.1 追溯系统的结构
        7.1.1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参与主体
        7.1.2 蔬菜供应链追溯流程
    7.2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功能设计
        7.2.1 基于频射识别技术的信息采集
        7.2.2 追溯链条信息处理结构
    7.3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构建
        7.3.1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总体框架
        7.3.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和建设
        7.3.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合作系统分析
    8.1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合作主体
    8.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中合作各方的信息不对称
    8.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中的信号博弈模型
        8.3.1 信号博弈模型描述
        8.3.2 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博弈的完美贝叶斯均衡
        8.3.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博弈分析结论
    8.4 蔬菜供应链合作联盟构建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
        1.3.2 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
        1.3.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
    1.4 研究方案设计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
        2.1.1 物流网络
        2.1.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界定
        2.1.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特殊属性分析
    2.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
        2.2.1 物流成本的概念与基本构成
        2.2.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分析
        2.2.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构成
        2.2.4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与运行成本的控制方法
    2.3 理论基础
        2.3.1 成本管理理论
        2.3.2 城乡融合理论
        2.3.3 物流网络规划理论
        2.3.4 精益运营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理论分析
    3.1 我国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1.1 主要问题
        3.1.2 问题成因分析
    3.2 成本导向的提出与思想内涵
        3.2.1 成本导向的提出
        3.2.2 成本导向的思想内涵
    3.3 成本导向对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的要求
        3.3.1 系统科学
        3.3.2 规模化
        3.3.3 组织协调
        3.3.4 高智能水平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
    4.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形态设计
        4.1.1 物流网络的基本形态
        4.1.2 轴辐式网络的适用性
        4.1.3 多枢纽单分配二级混合轴辐式网络形态
    4.2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模型构建
        4.2.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4.2.2 符号说明
        4.2.3 网络模型
    4.3 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模型求解
        4.3.1 模型求解算法选择
        4.3.2 禁忌搜索算法设计
        4.3.3 模型求解流程
    4.4 应用实例——宁镇扬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
        4.4.1 宁镇扬区域的城乡物流基础与物流需求分析
        4.4.2 宁镇扬区域的备选城市节点评价
        4.4.3 宁镇扬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成本最优构建方案决策
        4.4.4 成本最优的宁镇扬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方案分析
        4.4.5 宁镇扬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方案的现实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作
    5.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1+N聚合运作模式
        5.1.1 1+N聚合运作模式的提出
        5.1.2 1+N聚合运作模式构想与创新
        5.1.3 1+N聚合运作模式的潜在逻辑
    5.2 1+N聚合运作模式下多物流服务商的关系协调
        5.2.1 问题描述
        5.2.2 1+N聚合运作模式下多物流服务商的合作博弈模型
        5.2.3 多物流服务商联盟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5.2.4 多物流服务商联盟的二阶段利益分配机制设计
        5.2.5 算例分析
        5.2.6 多物流服务商的关系协调措施
    5.3 1+N聚合运作模式下网络运营方与物流需求方的关系协调
        5.3.1 问题描述
        5.3.2 建模假设与主体期望效用函数确定
        5.3.3 城、乡物流需求方不合作情形下的激励机制
        5.3.4 城、乡物流需求方合作情形下的激励机制
        5.3.5 最优激励机制的数值模拟
        5.3.6 网络运营方与城、乡物流需求方的关系协调措施
    5.4 基于云计算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1+N聚合运作
        5.4.1 云计算技术对1+N聚合运作的支撑作用
        5.4.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云物流平台搭建
        5.4.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业务流程数字化改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仿真
    6.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系统分析
        6.1.1 仿真目的与系统边界说明
        6.1.2 因果关系分析
    6.2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系统SD模型构建
        6.2.1 流量存量图
        6.2.2 变量说明
        6.2.3 动力学方程
    6.3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系统SD模型检验
        6.3.1 参数估计
        6.3.2 模型检验
    6.4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仿真结果分析
        6.4.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转效率情况
        6.4.2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成本情况
        6.4.3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效益情况
    6.5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作方案有效性验证
        6.5.1 引入关系协调机制的网络降本增效情况
        6.5.2 采用云物流技术的网络降本增效情况
        6.5.3 实施1+N聚合运作模式的网络降本增效情况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保障研究
    7.1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奠定建设基础
        7.1.1 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7.1.2 完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
        7.1.3 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7.2 培育壮大城乡物流主体,提高自生能力
        7.2.1 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7.2.2 增强小微物流企业活力
    7.3 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突破业务瓶颈
        7.3.1 鼓励云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
        7.3.2 鼓励绿色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
        7.3.3 鼓励生鲜农产品包装技术创新与应用
        7.3.4 鼓励多温共配技术创新与应用
    7.4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
        7.4.1 统一城乡物流操作标准与技术规范
        7.4.2 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营的监督管理
        7.4.3 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用地与资金支持
    7.5 扩大城乡物流需求,增强运行动能
        7.5.1 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
        7.5.2 促进物流上游产业发展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禁忌搜索算法程序
致谢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6)“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研究
        1.3.2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1.3.3 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5.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1.6 创新点与不足
        1.6.1 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生鲜农产品
        2.1.2 生鲜农产品电商
        2.1.3 “农消对接”电商模式
        2.1.4 “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的物流
    2.2 相关理论
        2.2.1 政府管制理论
        2.2.2 农产品供应链理论
        2.2.3 第三方物流理论
3 “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3.1 物流系统构成
        3.1.1 基础要素
        3.1.2 功能要素
        3.1.3 支撑要素
        3.1.4 物质基础要素
    3.2 物流发展概况
        3.2.1 物流规模发展情况
        3.2.2 物流效率情况
        3.2.3 物流成本情况
        3.2.4 物流规范化发展情况
4 “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
    4.1 行业环境因素
        4.1.1 生鲜农产品物流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情况
        4.1.2 生鲜农产品物流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情况
        4.1.3 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情况
        4.1.4 农产品物流协会发展情况
        4.1.5 农产品物流专业技术人才情况
    4.2 基础设施因素
        4.2.1 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情况
        4.2.2 农村网络覆盖情况
        4.2.3 农村冷库建设情况
        4.2.4 物流分拨中心、配送中心仓储情况
    4.3 信息化及技术因素
        4.3.1 平台运营与数据处理情况
        4.3.2 物流信息化技术情况
        4.3.3 冷链物流技术情况
    4.4 生鲜农产品品质控制因素
        4.4.1 生鲜农产品加工情况
        4.4.2 生鲜农产品包装情况
        4.4.3 生鲜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情况
        4.4.4 生鲜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情况
    4.5 物流配送因素
        4.5.1 末端配送情况
        4.5.2 物流配送范围情况
        4.5.3 采用冷链运输情况
5 “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5.1.1 结构方程模型概念
        5.1.2 结构方程的构建过程
    5.2 研究假设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5.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5.2.2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5.3 样本数据分析
        5.3.1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5.3.3 正态分布检验
    5.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
        5.4.1 模型拟合
        5.4.2 模型修正
        5.4.3 模型解释
6 “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对策
    6.1 提高信息化及技术水平
        6.1.1 提高生产者平台运营、数据处理能力
        6.1.2 提高物流信息化技术水平
        6.1.3 提高冷链物流技术水平
    6.2 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配送能力
        6.2.1 创新末端配送方式解决配送不及时
        6.2.2 提高配送效率完善冷链运输
    6.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6.3.1 加强农村道路的建设与养护
        6.3.2 加强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
        6.3.3 完善农村冷库建设
        6.3.4 完善物流分拨中心及配送中心仓储建设
    6.4 政府加强行业管理
        6.4.1 完善生鲜农产品物流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6.4.2 完善生鲜农产品物流行业标准体系
        6.4.3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力度
        6.4.4 促进农产品物流协会发展
        6.4.5 注重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6.5 加强生鲜农产品品质控制
        6.5.1 提高生鲜农产品加工和包装能力
        6.5.2 提高生鲜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水平
        6.5.3 完善生鲜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7)山东省MJX公司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冷链物流
        2.1.2 农产品冷链物流
    2.2 理论基础
        2.2.1 现代物流理论
        2.2.2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理论
        2.2.3 第三方物流
    2.3 本章小结
3 MJX公司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3.1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公司业务核心
    3.2 运营模式以自营为主并逐步引入第三方物流
    3.3 MJX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完善
    3.4 冷链物流农产品数量波动但潜力较大
    3.5 本章小结
4 MJX公司农产品冷链物流调研分析
    4.1 调研方式
    4.2 调研结果分析
    4.3 访谈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MJX公司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
    5.1 MJX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1 冷链物流成本偏高
        5.1.2 冷链物流发展进程缓慢
        5.1.3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5.1.4 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
        5.1.5 冷链物流技术滞后
    5.2 MJX公司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5.2.1 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不协调
        5.2.2 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5.2.3 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5.3 本章小结
6 促进MJX公司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及保障措施
    6.1 MJX公司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建议
        6.1.1 降低冷链物流成本
        6.1.2 制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策略及加以实施
        6.1.3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6.1.4 构建合理冷链物流体系
        6.1.5 提高企业冷链物流技术水平
    6.2 MJX公司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保障措施
        6.2.1 加快农产品冷链一体化进程
        6.2.2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6.2.3 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的业务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综合保税区发展研究
        2.1.2 国际物流发展与国际贸易发展关系研究
        2.1.3 国际物流业务模式研究
        2.1.4 综述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区位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第三章 曹妃甸综保区国际物流的业务模式现状
    3.1 曹妃甸综保区现状
        3.1.1 基本情况
        3.1.2 理念与管理
        3.1.3 市场与客户
        3.1.4 信息科学技术应用
        3.1.5 人力资源
    3.2 曹妃甸综保区国际物流的业务模式现状
        3.2.1 基于进口商品国内分销、出口商品集散国际物流业务模式现状
        3.2.2 基于保税仓储国际物流业务模式现状
        3.2.3 基于加工贸易国际物流业务模式现状
        3.2.4 基于转口贸易国际物流业务模式现状
        3.2.5 基于跨境电子商务国际物流业务模式现状
    3.3 曹妃甸综保区与国际物流业务模式互动效应分析
        3.3.1 曹妃甸综保区具有发展国际物流的优势
        3.3.2 国际物流发展对曹妃甸综保区的影响
第四章 曹妃甸综保区国际物流业务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问题
        4.1.1 进出口商品运输缺乏第三方物流参与
        4.1.2 保税仓储系统管理缺乏统一性
        4.1.3 保税区缺乏优势产业集群加工贸易基础
        4.1.4 转口贸易法制规范不健全
        4.1.5 跨境电商国际物流业务缺乏时效性、协同性
    4.2 原因分析
        4.2.1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4.2.2 物流企业服务水平较低
        4.2.3 缺乏统一的物流服务信息平台
        4.2.4 物流成本与效率上优势不明显
        4.2.5 保税区立法及海关监管模式滞后
第五章 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
    5.1 济南综保区国际物流业务模式分析
        5.1.1 案例基本情况
        5.1.2 案例分析
    5.2 绥芬河综保区国际物流业务模式分析
        5.2.1 案例基本情况
        5.2.2 案例分析
    5.3 经验借鉴
        5.3.1 依托保税区所在地的工业基础发展国际物流
        5.3.2 发挥保税区所在地国内经济建设窗口作用
        5.3.3 优化保税区内物流业务模式流程
        5.3.4 构建完善的综合物流管理体制机制
        5.3.5 充分利用国家及当地政府的政策法规
第六章 曹妃甸综保区国际物流的业务模式未来发展路径
    6.1 构建国际物流协同创新业务模式
    6.2 完善曹妃甸综保区五种国际物流业务模式
        6.2.1 提高保税区内进出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
        6.2.2 构建统一的保税仓储系统
        6.2.3 搭建具有产业集群效应的加工贸易框架
        6.2.4 积极推行新型转口贸易法律法规体系
        6.2.5 增强跨境电商国际物流业务时效性、协同性
第七章 曹妃甸综保区国际物流的业务模式未来发展对策建议
    7.1 加强基础设施与物流通道建设
    7.2 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培育国内大型综合物流企业
    7.3 建立并完善统一的物流信息交换共享平台
    7.4 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和培养国际物流管理人才
    7.5 改革保税区和海关管理体制机制
    7.6 积极构建环境友好型保税区物流体系
    7.7 积极引导保税区内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物流活动
    7.8 落实及推广相关政策、促进保税区国际物流行业集群发展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中的不足
    8.3 研究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9)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演化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3.3 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竞合关系研究
    2.2 政府与物流企业关系的相关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第3章 无政府参与下的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博弈
    3.1 无政府参与下的博弈关系分析
    3.2 无政府参与下的博弈模型构建
        3.2.1 博弈主体界定
        3.2.2 博弈策略集合以及变量描述
        3.2.3 支付矩阵
    3.3 无政府参与下博弈模型的演化分析
        3.3.1 复制动态方程分析
        3.3.2 稳定性分析
    3.4 无政府参与下博弈模型的数值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府参与下的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博弈
    4.1 政府参与下的博弈关系分析
    4.2 政府参与下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4.2.1 博弈主体
        4.2.2 策略集合及变量描述
        4.2.3 支付矩阵
    4.3 政府参与下博弈模型的演化分析
        4.3.1 复制动态方程分析
        4.3.2 稳定性分析
    4.4 政府参与下博弈模型的数值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策建议
    5.1 对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5.2 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行为的对策建议
    5.3 对第四方物流企业行为的对策建议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铁物流联盟运输网络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高铁快运的研究现状
        1.3.2 物流联盟的研究现状
        1.3.3 联合运输的研究现状
        1.3.4 运输网络设计的研究现状
        1.3.5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高铁物流的相关分析
    2.1 高铁物流的必要性分析
    2.2 高铁物流的可行性分析
    2.3 高铁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2.4 高铁与物流企业联合运输面临的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铁物流联盟形成机理和网络设计基础分析
    3.1 高铁物流联盟的内涵及形成机理
        3.1.1 高铁物流及高铁物流联盟的定义
        3.1.2 高铁物流联盟形成机理
    3.2 高铁物流联盟的优势分析
    3.3 高铁物流联盟经营品类
    3.4 高铁物流联盟运输网络设计基础分析
        3.4.1 高铁物流联盟组建策略
        3.4.2 联盟运作模式设计
        3.4.3 联盟运输网络设计的目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铁物流联盟运输网络设计
    4.1 问题描述
    4.2 联盟前后的运输网络描述
        4.2.1 联盟前运输网络描述
        4.2.2 联盟后运输网络描述
    4.3 理论基础
    4.4 联盟前后运输网络设计模型
        4.4.1 联盟前运输网络设计模型
        4.4.2 部分联盟的运输网络设计模型
        4.4.3 完全联盟的运输网络设计模型
    4.5 求解算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算例分析
    5.1 联盟前算例求解
    5.2 部分联盟算例求解
        5.2.1 前端联盟算例求解
        5.2.2 后端联盟算例求解
    5.3 完全联盟算例求解
    5.4 算例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中的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德邦物流为例[J]. 左丽丽,荆世杰. 经营与管理, 2021(07)
  • [2]DGF公司国际海运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靖开航. 山东大学, 2020(05)
  • [3]Y公司第三方物流服务改进策略研究[D]. 叶卉.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8)
  • [4]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 于冬菊. 山东大学, 2020(09)
  • [5]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D]. 戴盼倩. 江苏大学, 2020
  • [6]“农消对接”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关佳星. 辽宁工业大学, 2020(03)
  • [7]山东省MJX公司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D]. 樊巍.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8]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的业务模式优化研究[D]. 王佳林. 广西大学, 2020(07)
  • [9]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演化博弈[D]. 孔令凯.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10]高铁物流联盟运输网络设计研究[D]. 赵书润.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