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新多层次CT入驻无锡市第四医院

国内最新多层次CT入驻无锡市第四医院

一、国内最新型多层面CT落户无锡四院(论文文献综述)

宋敏[1](2017)在《从“扇叶城市”到“紧凑城市” ——合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空间发展的过程记录城市长期的建设经历,蕴含着内部规律性作用也反映出外部社会与制度的影响。其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与城市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不无关系。进入2010年后,我国的经济结构面临转型,而城市建设中粗放的发展方式也带来诸多社会矛盾,亟需调整。城市空间发展的未来理想模式以及实现措施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扇叶城市”是地理区位上的中部城市——合肥空间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经典的单中心三翼伸展的形态。论文以空间发展过程为主线,采用要素分析、文献分析、量化分析、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城市经典“扇叶”形态演进消失的过程,并且主要从宏观的城市外部形廓和中观的城市内部用地的分布与演变的角度,总结不同阶段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的特征,深入分析其中的规律和动力机制。“紧凑城市”是论文针对合肥城市现状空间剧烈发展所处的无序形态进行反思后提出的城市未来空间的展望。结合区域经济和人口结构的发展趋势,探索在中国特殊城市化背景下“紧凑城市”实践的可能,提出理论支持下未来合肥形态发展的方向,并且具体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城市内部空间形态以及发展机制三个层面提出有效的建议及具有操作性的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紧凑城市”的理论为基础,结合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城市规划实践案例,通过对其“紧凑城市”建构方式的分析,分别从城市规划层面、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三个层面总结出“紧凑城市”的城市空间模式;并比较我国所处的城市背景与理论提出背景的差异,有侧重的对理论的本土化以及实践的可行性进行探讨。2、划分合肥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的四个阶段,以城市1949年以后的人口、建成区面积、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变化等指标的环比变化特征为基础,结合重要历史事件等多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真实科学的将合肥城市空间发展划分为以下阶段:拓展生长期(1949-1989)、快速发展期(1990-1999)、高速增长期(2000-2009)、优化调整期(2010-今)。3、总结各阶段城市发展的社会政治背景、经济基础以及建设现状,从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出发,界定研究的主要范围和内涵,重点对城市空间生长方式、外部形廓特征、内部空间形态三个方面进行纵向比较,特别对城市的主要功能用地进行分解,以时间为坐标,结合各期具体数据和图文资料,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细致全面的分析了用地的分布变化和空间形态发展的特征。清晰凝练出城市空间发展方式和形态演化轨迹以及各个阶段的主要驱动因素和动力机制。4、注重多学科分析,从城市规划理论、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以及城市地理学等学科交叉研究角度,关注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的解释性研究,结合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分别从理论指导、产业发展、经济制度和政府决策四个方面总结出主导合肥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的驱动因素和动力机制。5、分析合肥在优化调整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侧重此阶段社会经济转型、人口城市化转折以及区划调整等城市背景分析,结合城市自身的特殊性,从城市发展现状入手,注重实际问题的产生和影响,继而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构建“紧凑型”城市空间形态。深入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内部空间形态、规划机制三个方面阐述了“紧凑城市”的构想和可操作的实施策略。总而言之,论文以合肥为例,着重研究了城市“扇叶城市”阶段形态的建构过程、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扇叶”形态的解构过程,以及如何在转型期以“紧凑城市”的理论指导来应对城市空间急剧扩张和城市形态无序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从已完成的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总结规律和经验,延伸到对未来城市空间提出建设性的展望和建议,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案例,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指导未来合肥城市的规划和发展,还为其他同类型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形态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吴杨[2](2016)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工业旅游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产物,首先以工厂观光的形态,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城市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城市内部工业空间的复兴带动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产城融合、城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趋向为工业旅游提供历史机遇。上海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开发较早。2005年后,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持续提升,资源有机整合,产品创新开发,管理日渐规范,在新一轮城市转型及其功能空间优化、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引发各方关注。那么,上海工业旅游发展从无到有,从微观走向宏观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这些要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构成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形成相应的发展模式,成为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全面回顾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发现工业旅游发展研究存在如下不足:研究视角相对零散,尚未形成体系化的工业旅游发展分析框架,尤其是相关研究中对工业旅游资源等核心概念界定和类型判别未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影响研究的深入推进;工业旅游发展动力研究以初期诱因或动力因素等一般性分析为主,较少基于实证进行解析;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凝练主要考虑供给视角的工业旅游静态产品,较少通过市场认知视角考察其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动态发展模式。鉴于此,本论文尝试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①在相关理论及研究回顾、概念辨析基础上,构建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②运用实证分析,揭示上海市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驱动机制,指出“资源—业态—治理”嵌套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工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之中,推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实现尺度跃迁。③引入游客感知视角考量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并探索性地基于资源类型和业态分布特征建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类型模式与空间增长模式,实现对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过程的初步解析。在“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下,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对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采用GIS空间分析、政策计量等方法,深入解析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要素,发现:①上海工业旅游资源总体上呈现空间弱集聚分布,不同类型的工业旅游资源集聚程度不同;上海工业旅游资源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核心区工业旅游资源密集、通达度高。②上海工业旅游业态在黄浦江东、西两岸分别形成了体验型工业旅游业态密集区、文脉型工业旅游业态密集区,具备良好的空间联动发展条件。③上海区级工业旅游治理政策强度存在空间差异,这与区内工业旅游资源丰度、业态开发强度等有关。其次,深入探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机制,发现:①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动力因素由外源动力(城市与产业转型)、内生动力(资源与业态的整合和拓展)、引导动力(治理)组成;微观动力因素由权力、资本、创意/技术、市场四种治理要素组成。②因此,“资源—业态—治理”嵌套于上海不同空间尺度内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当中,推动上海工业旅游从点状发展演进为在市域范围内全面兴起。第三,基于“资源—业态—治理”关联视角,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案例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模式:①基于游客感知视角评价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发现工业旅游景点内部文化展示、内部管理、旅游咨询服务条件、娱乐活动条件对工业旅游认同度有显着影响,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导向是注重保存和诠释资源的内涵文化特征,优化内部管理和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动态创新提升旅游体验;②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基于资源类型建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三种微观模式,即文脉激活发展模式、体验激活发展模式、“文脉+体验”双重激活模式;③基于上海工业旅游业态的空间集聚及与国家A级景区分布邻近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三种空间增长模式,包括空间邻近模式、业态共生模式、空间嵌入模式。④上海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需要治理对策响应,认为要实现上述发展模式的超越和创新,需要更新治理理念,改善治理环境,优化治理结构,发挥治理主体的协同效应,突破工业旅游发展的产业和空间边界。

庄蕊蕊[3](2016)在《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近代上海的电影院业研究(1896-1949)》文中研究表明电影让“睁眼看世界”变得容易,影院是电影商业利益实现的载体,也是电影文化传播的中转站。在世界电影业迅速扩张之时,1896年电影传入上海,处于动荡时局里的国人也以极大的好奇心和热情接受着这一新式娱乐方式。而工商繁盛、人口集聚、华洋杂处、市民思想开放包容的上海,也很快成为近代我国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及进出口的中心。1908年首家电影院在沪建立后,标志着电影院成为一种独立的休闲娱乐场所。自1896至1949年,上海的电影院事业发展迅速,电影放映网络不断扩大,影院经济日益蓬勃,影院文化空间逐渐形成与拓展。电影院业是近代新型行业经济形态,是电影产业的消费终端,也中外影业公司争夺市场展开角逐的场所。资本的持续注入与新影院的不断开设,在推进电影艺术发展的同时,也直接促进着上海市影院业市场经营网络的构建。当然上海影院业还通过影院的内部管理、广告宣传、观众消费、行业自治等,将影院网络广为拓展,将电影文化广为传播,强化人们对电影的认知和印象,勾连起影片——影院——观众的联系,构建起人们对看电影以及影院所蕴含的西方现代新式娱乐和时尚生活方式的想象性认同和象征性认同。这些都有力地推动着“看电影”成为新潮的代名词,影院成为既西化又时尚的城市娱乐文化空间;同时也不断培养和形塑着上海民众的观影偏好、观影消费理念、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影院文化空间的形成。上海市的影院文化空间主要通过电影院经营的市场行为、观众观影的消费行为等构建,当然政府、社会等也透过政策法令、报刊、广播等多种方式或媒介渠道,对电影事业进行行业引导、规范、传播等,进而影响影院经济的发展和影院文化空间的塑造。影院文化空间的逐步形成,也使得影院这一城市建筑超越其简单的地理空间和功能所指,而具有多重复合功能。影院的实体建筑,是影院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并被打上了影院文化空间变迁的印迹。而作为影院文化空间作用的延伸,影院也成为沟通国家政权和大众文化的桥梁,但与之更密切的则是其与现代生活方式的互动。影院是上海民众重要的文化娱乐与消费空间,它将人们的娱乐、交际、休闲、约会、体验等结合起来,使人们到电影院里看电影不再是唯一的休闲目的,而成为一种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在这一情况下,对上海影院文化空间的构建,又直接影响着上海市影院业经营的推进。当然,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不只是影院经济对文化空间的单向形塑,两者之间属不断调适的互动互塑的关系。从1896到1949年这半个多世纪的时段,上海虽政局动荡、商业环境并不十分稳定,但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两者在互动互涉的调适中,逐渐构建起自身的网络版图、实现着影院市场空间和文化空间的拓展与相互塑造,同时也勾勒出近代上海影院经营与民众消费生活及现代都市文化空间的关系影像。

徐克明[4](2014)在《高铁时代下的苏州高铁新城协同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规划的实质就是对土地发展权和各类空间的管制,规划作为配置空间资源的公共政策,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必须发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职能,因此加强各层次、各系统的规划协同至关重要。随着京沪高铁的建成通车,国内的高铁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高铁站周边地区的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如何对苏州高铁站及周边地区进行合理高效的开发,使其成为城市跨越发展的触媒,如何综合性的将其产业、生态、交通三大核心进行协同,从城市定位、区位分析、内部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生态系统构建、地下空间利用等不同层面进行规划协同、整体探索是亟需研究的课题。协同规划包含研究路线的协同,不同规划部类的协同和空间要素的协同,是确保高铁新城城市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一种规划方法。本课题研究的高铁时代中苏州市高铁新城协同规划是落实苏州市委市政府“一核四城”发展目标的需要,其建设对于推进苏州北拓战略,优化总体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构建高端服务业发展平台,集聚培育高端产业,全面提升苏州区域经济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项目研究侧重于规划理论与规划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剖析,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具体操作,在规划设计实践中回答基于苏州市高铁新城地域特质的具体操作过程与方法。本研究第一部分(第1章)介绍选题背景、意义、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第2章)全面梳理了高铁新城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旨在为苏州市高铁新城协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第三部分(第3-6章)针对苏州市高铁新城协同规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包括规划背景、发展现状、不同部类的协同策略、不同空间的协同规划方法和启动区协同规划要点等内容。这部分是实际工程设计项目中为苏州市高铁新城管委会提供决策咨询的内容,来源于实际规划设计项目。

施春蓓[5](2014)在《基于关系经济地理学的上海临港产业区发展驱动力研究》文中提出以产业区为依托的卫星区域自建设以来得到了高速发展,并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最活跃的增长点之一。与此同时,地方化和全球化间的博弈,使得以产业区为代表的区域发展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学术界对区域发展源动力的探索催生了经济地理学的“关系转向”,强调了经济行为主体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性,实现了不同空间尺度下经济行为网络的耦合。上海临港产业区作为上海市重点建设的产业基地之一,对构筑上海新的产业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目前临港尚处于成型期,加上交通末端等因素的限制,较上海其他发展较为成熟的园区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探究其区域发展驱动力是上海临港产业区实现新一轮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以关系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上海临港产业区发展驱动力为主线,借鉴Asheim的知识基础分类方法,构建了区域特殊因子(卫星区域、知识基础、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驱动力来源的空间尺度间的关系,尝试分析上海临港产业区的发展驱动力。全文涉及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上海临港产业区驱动力空间研究尺度探索、“本地—跨地方”两个层面下上海临港产业区驱动力分析这四大板块内容。首先,本文梳理了区域发展驱动力的最新国内外文献,论述了在知识经济日趋多元化、复杂化的背景下,以新区域主义、全球生产网络为代表的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局限性。其次,在理论综述方面,本文基于关系经济地理学分别探析了知识的“关系资产”特性、关系视角下的尺度重组、产业集群维度(产业集群结构分析的新视角)、本地交流和全球通道四个方面。再次,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开展了对上海临港产业区的实证性探究,通过上海临港产业区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综合评价指数、空间布局特征、定位与发展方向四个方面描述了上海临港产业区的基本概况,为论文后续研究尺度的探索提供了现实依据。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上海临港产业区区域特性、知识基础特性、发展阶段特性,界定了上海临港产业区发展驱动力来源的空间尺度集中于上海市域范围。最后,本文基于关系经济地理视角,从临港产业区行为主体构成、临港产业集群维度分析、“本地—跨本地”网络探究了上海临港产业区发展驱动力,研究发现上海临港的主要驱动力聚焦于与上海市域范围内的相互作用。此外,该部分通过上海临港产业区跨地方网络的互动分析、专利合作网络、区域经济联系量模拟直观地表现了目前上海临港产业区发展驱动力特征。本文研究发现:从专利合作网络看,上海临港产业区的外部合作网络初步发育,区域空间尺度聚焦于上海市;且衍生型企业和母公司的联系相对紧密,但企业间、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范围较窄,尚未形成三元闭包网络。从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经济联系量的模拟来看,上海临港产业区与上海市其他装备制造业产业区的区域经济联系量的空间分布与浦东新区“十二五”规划滨江沿海发展带、中部发展带(沪港发展轴)布局基本一致,表现出集中于近郊区,聚焦于浦东新区的市域空间特征。尽管上海临港产业区形成了以与上海市域范围联系的外部联系通道,但主要表现为上海市对临港产业区注入式的单向联系,部分企业依托强大的母公司发展了“生产者—使用者”垂直维度,但与密集式网络状结构尚存在较大的距离。因此,如何实现跨区域通道的网络多元化构建,并接轨于装备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并构建临港产业区内部的技术守门员,实现外部知识基础在临港产业区的内部转化和积累,是上海临港产业区驱动力突破的重要方向。

谢雄军[6](2013)在《系统论视角下的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模型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产业园是循环经济实践的主要载体,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目前学界相关研究呈现三个特征:①在城市、省域和企业层面研究多,园区层面研究少,而园区又恰恰是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的重要平台,存在研究与实践需求在空间上的脱节。②物质流分析方法多,且主要创新是在对不同区域、行业进行研究时的物质流分析指标体系创新,对物质流管理研究少,而物质流规划与管理恰恰是实现循环经济战略的关键途径,存在研究与实践需求在技术方法上的不匹配。③园区循环经济研究重结果不重过程,园区循环经济综合评价往往只评价经济效益,忽视物质流过程效率,存在研究与实践需求在侧重点上的错位。基于当前学界研究的上述问题,本文拟通过系统论视角,重新审视循环经济的物质流过程,通过对关键物质流节点的识别,进行切合实际的物质流管理优化。并结合案例研究,修订物质流管理理论模型,使之能够应用于指导循环经济园区的建设与管理实践。具体工作如下: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在第一章与第二章主要围绕循环经济相关理论基础及物质流分析的理论基础展开。在系统论视角下审视循环经济理论,认为①循环经济理论基础来自系统论,通过系统论认知循环经济过程,就会回避当前国内外过分重视循环经济末端排放要素,转而重视循环系统中各个环节参与的子过程;②对于循环系统内部过程的探究应当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明确“量”和“向”,在刻画循环经济物质流过程的基础上向物质流规划与管理延伸;③对物质流效率的考察有不同的角度,在对循环经济物质流效率分析时更应当看重系统内部循环代谢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等过程指标。④循环经济建设的目的不仅是提高经济效益,在综合评价中应当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评估循环经济带来的社会效益和其他非节能减排类的环境效益。在模型研究方面,本文在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第三章提出针对园区循环经济过程的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模型。对园区循环经济的企业层面和系统层面进行模式识别,并提出了多种循环经济物质流组织模式,辨识了循环经济物质流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其次,第四章在企业层面和园区层面提出了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管理的模型。包括针对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方法和多主体博弈分析模型,以及针对园区循环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自适应管理模型和物质流时空过程管理模型。认为在企业层面,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管理的重点在于副产品交易价格与技术改造成本;在系统层面,管理的重点在于物质流过程设计,通过物质流过程规划不仅可以增强效率,还可以增强系统自适应能力。最后,第五章讨论了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系统评价模型。包括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模型和基于能值分析的循环经济能值效率评价模型。前者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更有利于识别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过程中的问题;后者通过定量分析,从能量转换与消化角度反映了系统的效率,分析过程逻辑性更紧密,但分析角度有限。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第六章围绕分析、管理、评价三个模型分别进行实证研究。案例一,循环经济物质流分析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序列角度分析了甘肃省物质流特征,并检验了其时间滞后特征,从而获得了影响甘肃省循环经济物质流效率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政策建议;案例二,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管理实证研究,以新兴的扬州静脉产业园为研究对象,提出LCA-MFA的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规划方并实践,通过情景分析,模拟出2015年和2020年园区发展情况;案例三,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评价实证研究,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无锡新区生态工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将两个园区2008至2011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特别是对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能值分析,并针对新兴园区循环经济特征来优化传统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前述三个案例实证分析,认为①较省域层面,园区层面的物质流数据不易获得,而且系统内的社会效益程度不同,因此在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的实践中需要对传统的指标体系进行适应性调整;②能值分析较传统综合评价方法更侧重自然环境,解释范围不如后者;③当前我国园区的循环经济建设经济效益不太显着,循环经济建设速度不如传统经济速度,因此虽然园区经济总量提升,但可持续性下降。

张征华[7](2013)在《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指出:全球变暖现象,有90%的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所导致的。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和负责任的环境大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城市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又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中国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发挥着决定作用。城市低碳发展是全国实现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南昌市是全国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中唯一的中部省会城市,又在全国较早提出低碳城市构想。因此,以南昌市为样本研究城市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基本理论,本文采用反馈基模分析法、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层次分析法(AHP)、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等多种方法,对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阐述目前我国城市低碳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国内外不同城市低碳发展模式,建立城市碳排放测算体系,对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南昌市碳排放进行测算与分析,并重点对工业各行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和绩效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反馈基模,建立基于反馈基模的城市低碳发展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通过仿真确定南昌市2020年碳减排目标和方向,明确南昌市碳减排的路径和相关措施。本文在结构上共分为10章。其中,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3章为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第4章为城市低碳发展实践研究,第5章为城市碳排放的测算与分析,第6章为城市碳减排目标的确定,第7章为城市低碳主导产业的选择,第8章为南昌城市低碳发展路径,第9章为南昌市低碳发展保障措施,第10章为结论与展望。除绪论、结论与展望之外,本文研究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界定了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总结了国内外城市低碳发展的模式。城市低碳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能源经济理论、系统理论和政府干预理论等为指导。城市低碳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低碳城市。低碳城市是在保障城市经济增长态势不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应有提高的前提下,化石能源消费及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的城市。低碳城市具有阶段性、经济性、系统性和易量化性等特点。低碳城市的核心内容包括低碳城市规划、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等方面。纵观国外城市低碳发展,气候驱动是其背景,数据先行是其基础,全球联合是其平台,全面推进是其路径。而我国大部分城市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低碳发展的选择源于工业且重点领域亦在工业。第二,建立了城市碳排放测算体系,对南昌市城市层面和工业层面的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基于IPCC(2006)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体系,以生产模式为主,以消费模式为辅,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置五个单元建立了一套城市碳排放测算体系,并对南昌市碳排放进行测算与分析。工业是南昌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进一步对工业各行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并以资本、劳动、能源为投入,以工业总产值和二氧化碳为产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南昌市工业曼奎斯特碳排放绩效指数进行测算,该指数构成了低碳城市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之一。第三,构建了城市低碳发展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确定了城市碳减排目标及方向。将流位变量的确定、反馈基模的定性分析与流率基本入树建模的定量分析首次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构建了基于反馈基模分析的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运用该方法对南昌市低碳发展进行仿真及调控参数对比分析,确定南昌市2020年碳减排目标为47%,并明确了碳减排的重点方向为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费量、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单位能源碳排放量、倡导低碳生活、增加林业碳汇量。基于上述六个方向,进一步明确南昌市低碳发展路径应从产业和城市两个层面展开。第四,构建了城市低碳主导产业的选择模型,提出了城市低碳发展的对策措施和保障措施。产业层面,南昌市低碳发展主要路径应通过低碳主导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为此,基于低碳城市和低碳主导产业的内涵,构建了低碳主导产业选择的产业效率基准、产业潜力基准、产业关联基准和产业效益基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13项指标组成的城市低碳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并对南昌市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实证研究。城市层面,南昌市低碳发展主要路径应发展低碳能源、发展低碳交通、推进低碳建筑、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倡导低碳生活以及增加林业碳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顺利实施上述措施,应加强制度保障、技术保障、人才保障、财税保障、资金保障、机制保障和组织保障。本文基于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以南昌市为样本,建立了适用于城市的碳排放测算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反馈基模的城市低碳发展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通过仿真确定南昌市2020年碳减排目标和方向,明确南昌市碳减排的路径及相关措施。上述碳减排确定思路和低碳发展措施对于其他城市低碳发展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

吴芳芳[8](2012)在《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品牌是工业化社会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产物,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社会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收集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的相关资料,并对经验资料进行定性分析。文章前半部分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经验资料进行初始编码、聚焦编码和理论编码,最终将南昌城市品牌定位为“乐活新城”。文章后半部分对“乐活新城”的城市品牌定位进行解读,并从理论原则、政府规划实践两方面进行检验。最后,笔者分析了多为专家学者对本次研究过程及结果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阐述和修正了“乐活新城”作为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的结论。

高颀伟[9](2012)在《合肥市自主创新能力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同时,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科技迅猛发展、世界深刻变革的新时代,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正在从资源转向科技实力上来,创新能力的大小决定国家乃至地区竞争力已成为广泛共识。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由创新驱动的关键节点上,如何能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当前每个公民心头思索的问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和制度创新,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合肥市是我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也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担负着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探路的重任。本文通过对合肥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开展研究,对合肥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进行了系统分析。本文首先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关于自主创新相关概念的研究成果,对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包括了成果产出能力、产业升级能力、资金投入能力、载体支撑能力和环境优化能力构成的完整的系统。后叙述了合肥市的市情,对合肥市进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来所做的工作和措施进行了分析,从构成自主创新能力的五个方面介绍了合肥市进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8年来的阶段性成果。选择了一套适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合肥市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内部分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横向比较,并使用SWOT模型分析了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最后,文章提出进一步提高合肥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合肥市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探索提供一定参考。

李巍[10](2011)在《城市圈创新发展中的信息保障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步伐显着加快,一方面大力促进创新带动的产业升级,一方面深入推进区域差别化发展战略,行政治理中加强了区域治理权限。这些工作同步推进之中,城市圈作为国内最具发展基础和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龙头成为新发展蓝图中创新与改革的重要基地。如何将这些挑战性工作目标融合在一起予以实现,是区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城市圈具有国内最为优越的发展条件,资源汇聚、市场繁荣,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具有推动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产业创新发展和区域联动发展的有利条件。将两项发展主题合并考虑,在城市圈创新发展目标下定位信息保障体系发展目标,可以通过创新信息保障服务整合和利用国内外创新信息资源,弥合地域发展中由知识信息分布不平衡带来的创新资源鸿沟,有力促进本地区高级生产要素的创生,降低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依赖度,改善社会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关联主体间的协同创新,通过提升面向产业增值全过程的信息化保障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促进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域之间的产业联动,从而促进城市圈创新发展。在城市圈创新发展基础上,该信息保障体系可以通过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业务协同加强城市圈对内、对外的功能辐射与服务拓展,加强区际联系,增强本地区影响力,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发展。本文深入探究国内外典型城市圈创新发展模式与发展规律,从系统论、协同论和产业创新发展的角度,在信息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解析城市圈创新发展规律、创新系统层次结构以及创新价值迁移规律,从中定位开放化、社会化创新中信息服务需求变革趋向,探寻有利于促进创新活动协同组织的城市圈创新信息保障系统变革方向与具体实现。最后,以国内城市圈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实践为案例分析现实工作开展的经验与不足,加深对这一研究论题的认识。文中有图52幅,表24个。全文共8章,各章内容如下:本文第1部分考察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城市圈创新发展实践并概括其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城市圈可持续创新发展经验以及共性问题,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发展理论以及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圈创新体系竞争力理论探索城市圈圈域互动纵深发展,为总结城市圈创新发展基本规律打下基础。第2部分从系统论出发,将创新要素、创新结构与区域发展中不同地区的能量转换规律结合起来构建城市圈创新发展的结构化模型;从静态和动态发展角度,揭示创新系统的结构层次以及城市圈创新发展的阶段特征,结构化和阶段性发展将引起创新发展信息与信息服务需求的变革;从国家战略变革角度探寻我国城市圈改革发展方向和创新发展动力源泉;概括城市圈创新发展基本机制以及机制关联,明确新时期创新发展中信息机制的重要地位,以国外城市圈信息保障工作发展实际佐证发展创新信息保障是城市圈创新发展构图中的重要内容。第3部分分析创新活动演化趋势,调查研究创新主体信息需求及信息服务需求的现实满意度,发现现有服务系统的不足。从城市圈圈层互动创新模式的结构化发展以及创新系统的动态演进,揭示创新发展中创新用户需求的层次性和结构变化,探寻社会各方知识信息及服务需求变革方向,为变革信息保障体系建设打下基础。第4部分从社会创新环境变革与创新信息需求变革出发,探讨既有信息保障与新的社会化创新模式之间的不适应,明确系统转型要求,重新定位信息保障工作目标体系,摸索建立创新活动链全程覆盖的信息保障体系,指出需要拓展的工作内容。第5部分构建城市圈创新信息建设与利用的多维协同模式,明确城市圈创新发展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内容以及协同实现方法,探索分布式环境下资源共享利用、信息保障工作多层次系统化协同组织,明确城市圈创新信息保障系统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的保障工作内容与管理控制原则。第6部分从技术实现的角度讨论如何在系统建设中增强跨系统协同服务以及促进用户创新行为交互,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区域特色资源建设以及在特定领域知识服务能力。对平台服务组织原则、协同技术架构和平台技术实现进行分析,搭建了云计算环境下基于SOA的平台协同技术层次化模型,更进一步说明平台如何面向协同创新拓展互动业务。第7部分对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圈信息保障体系实践做出分析,解析其平台系统构成、资源组织与协同服务业务开展状况,从目标定位、运行特点、体制机制创新以及服务组织方面揭示其比较优势,总结平台建设经验。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提炼观点,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了该领域后续研究方向。

二、国内最新型多层面CT落户无锡四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最新型多层面CT落户无锡四院(论文提纲范文)

(1)从“扇叶城市”到“紧凑城市” ——合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世界全球化背景——我国城市空间拓展的原发力
        1.2.2 快速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空间重塑的推动力
        1.2.3 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城市空间演变的政策力
        1.2.3.1 土地市场化
        1.2.3.2 住房商品化
        1.2.3.3 户籍流动化
        1.2.3.4 规划政策化
    1.3 研究意义
        1.3.1 “紧凑城市”理论与中国实践
        1.3.2 合肥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规律及机制探究
        1.3.2.1 城市发展的普遍性
        1.3.2.2 城市发展的特殊性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对象概况
        1.5.1 城市区位
        1.5.2 历史沿革
        1.5.3 城市发展背景
        1.5.3.1 城市首位度不高
        1.5.3.2 城市在中部地区的发展地位
        1.5.4 城市行政区划概况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创新点
    小结
第二章 主要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
    2.1 本研究的概念内涵
        2.1.1 城市空间
        2.1.2 城市形态
        2.1.3 主要概念辨析
    2.2 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
        2.2.1 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
        2.2.1.1 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性研究
        (1) 构成要素
        (2) 构成模式
        2.2.1.2 城市空间形态的解释性研究
        (1) 动力机制
        (2) 演化规律
        2.2.2 紧凑城市理论
        2.2.2.1 紧凑城市的定义
        (1) 狭义的紧凑城市
        (2) 广义的紧凑城市
        2.2.2.2 紧凑城市的理论基础
        (1)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影响
        (2) 理论产生的背景比较
        2.2.2.3 紧凑城市的相关理论
        (1) 新城市主义
        (2) “精明增长”理论
        (3) TOD模式
        (4) 紧凑度测算研究
        (5) 国内对“紧凑城市”的研究
    2.3 合肥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的研究进展
        2.3.1 研究对象关注度弱
        2.3.2 研究时间跨度较窄
        2.3.3 分析性研究居多,解释性研究偏少
        2.3.4 研究范围广泛,系统性不强
    小结
第三章 “紧凑城市”的规划实践与模式总结
    3.1 荷兰兰斯塔德地区
        3.1.1 多核心城市的系统性与层次性
        3.1.2 生态农业的“绿心”建设
    3.2 日本东京都
        3.2.1 发达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
        3.2.1.1 轨道交通密度大
        3.2.1.2 轨道交通范围广
        3.2.1.3 交通工具零换乘
        3.2.2 结合交通枢纽的地下空间开发
        3.2.2.1 地下空间立体化
        3.2.2.2 地下空间节点化
    3.3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3.3.1 高密度分散的新城建设
        3.3.1.1 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统
        3.3.1.2 严格的密度分区
        3.3.2 公交主导的城市交通网络
        3.3.2.1 公共巴士线路的密集
        3.3.2.2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换乘
        3.3.2.3 城市步行交通系统的完善
        3.3.3 “拥挤文化”下的建筑空间利用
        3.3.3.1 建筑灰空间的过渡
        3.3.3.2 建筑功能的多元叠加
        3.3.3.3 绿色生态空间的立体化
    3.4 “紧凑城市”的空间形态模式总结
        3.4.1 城市规划层面的“紧凑城市”模式
        3.4.1.1 单核多中心模式
        3.4.1.2 多核多中心模式
        3.4.2 交通结构——以人口密度区分的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
        3.4.3 城市设计层面的“紧凑城市”模式
        3.4.3.1 绿地设计——“密度分区”与“空间补偿”
        3.4.3.2 空间设计——“用地集约”与“功能混合”
        (1) 高密度的公共空间
        (2) 多样性的邻里空间
        (3) 立体化的地下空间
        3.4.4 建筑设计层面的“紧凑城市”模式
        3.4.4.1 建筑功能集群化
        3.4.4.2 建筑空间模糊化
        3.4.4.3 建筑交通驳接化
    小结
第四章 合肥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阶段划分
    4.1 合肥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4.1.1 城市自然肌理
        4.1.2 城市地域特点
        4.1.2.1 历史沿革特征——发展受限于水运,崛起得益于政治
        4.1.2.2 区域经济特征——从边缘到中心
    4.2 合肥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阶段划分
        4.2.1 人口
        4.2.2 城市化水平
        4.2.3 建成区面积
        4.2.4 产业结构
        4.2.5 城市规划与建设经历
        4.2.6 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阶段划分
    4.3 合肥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4.3.1 1949-1990:城市拓展生长期——“风扇形态”成长期
        4.3.2 1991-2000:城市快速发展期——“风扇形态”消解期
        4.3.3 2001-2010:城市高速发展期——“风扇形态”无序期
        4.3.4 2011-今:城市优化调整期——“紧凑形态”建设期
    小结
第五章 合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特征及机制分析
    5.1 空间生长方式分析
        5.1.1 空间生长方式特征
        5.1.1.1 交通干线依托下的轴向延伸生长
        5.1.1.2 自组织引导下的轴间填充生长
        5.1.1.3 政府力推动下的圈地生长
        5.1.2 合肥城市空间生长方式分析
        5.1.2.1 以轴向生长为主导的扩展生长期
        5.1.2.2 以轴间填充为主导的快速发展期
        (1) 城市组团间交通联系问题
        (2) 结构自身的不稳定
        (3) 组团功能孤立
        5.1.2.3 以圈地填充生长为拓展的快速发展期
        5.1.2.4 以圈地跳跃生长为主导的高速增长期
    5.2 城市外部形廓的演化分析
        5.2.1 外部形廓分类
        5.2.2 合肥城市外部形廓演化
        5.2.2.1 发展轴从东西向转为南北向
        5.2.2.2 相关指数分析
        5.2.3 城市外部形廓的特征
        5.2.3.1 三翼不均的“风扇”形态
        5.2.3.2 西南溢出的“趋圆”形态
        (1) 趋圆发展
        (2) 西南外溢
        5.2.3.3 南北延伸的“无序”形态
    5.3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发展特征
        5.3.1 居住用地演化特征
        5.3.1.1 居住用地分布变化——从单中心聚集到多板块扩散
        5.3.1.2 居住用地形态变化——从高密度到高强度
        5.3.2 工业用地演化特征
        5.3.2.1 工业用地分布变化——从组团分散到边缘聚集
        5.3.2.2 工业用地形态变化——从功能混杂到产业聚集
        5.3.3 商业用地演化特征
        5.3.3.1 商业用地分布变化——从线形分散到商圈集中
        5.3.3.2 商业用地形态变化——从步行街区到商业综合
        5.3.4 教育用地演化特征
        5.3.4.1 教育用地的分布变化——从独立用地到区域融合
        5.3.4.2 教育用地的形态变化——从大院制到大学城
        5.3.5 城市绿地演化特征
        5.3.5.1 绿地分布变化——从环城公园到生态绿地
        5.3.5.2 绿地形态变化——从“城在园中”到楔状绿地蚕食
        (1) 环城公园的建设
        (2) 金斗河的湮灭
        (3) 楔状绿地的蚕食
    5.4 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机制分析
        5.4.1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奠定空间形态发展基础
        5.4.2 产业发展是空间形态发展的主要动力
        5.4.2.1 工业化拓展城市用地
        5.4.2.2 “退二进三”引导工业用地外迁
        5.4.2.3“开发区”建设引导工业用地聚集
        5.4.3 经济制度调控空间形态发展的方式
        5.4.3.1 计划经济体制控制城市空间形态的扩展
        5.4.3.2 市场经济机制激发城市空间形态的量变
        (1) 资本介入刺激城市“空间生产”
        (2) 新商业空间重组城市的边缘地区
        (3) 消费主义“自下而上”改变城市内部空间形态
        5.4.4 政府决策决定空间形态发展的质变
        5.4.4.1 政府力“圈地”推动城市形廓的剧烈扩张
        5.4.4.2 政府行为“自上而下”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构建
    小结
第六章 优化调整期合肥城市空间形态的战略性思考
    6.1 “紧凑城市”的中西方背景比较
        6.1.1 城市化阶段的差异
        6.1.1.1 城市化从人口城市化开始向结构城市化转变
        6.1.1.2 城市化成本较高
        6.1.1.3 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差异
        6.1.2 城市产业结构的差异
        6.1.3 土地制度的差异
        6.1.3.1 政府垄断农用土地的非农转移权
        6.1.3.2 土地批租制
        6.1.3.3 价格双规制
    6.2 合肥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6.2.1 区域经济分析
        6.2.1.1 长三角经济圈的副中心
        6.2.1.2 城市首位度提升
        6.2.1.3 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
        6.2.2 经济结构分析——转型期中的产业优势
        6.2.2.1 从凯恩斯主义到供应经济转变
        6.2.2.2 产业结构分析
        6.2.3 人口结构分析——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优势
        6.2.3.1 净流入人口稳步增长
        6.2.3.2 城镇化率达到拐点
        6.2.3.3 人口分布特征
        6.2.4 行政区划变动分析——撤县建区
    6.3 合肥城市空间形态现状分析
        6.3.1 建设用地吞并扩展——外部形廓粘结
        6.3.2 城市多中心结构分析
        6.3.2.1 旧城中心面临衰落期
        6.3.2.2 滨湖新区处于生长期
        6.3.3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分析
        6.3.3.1 居住用地——单中心聚集组团隔离
        6.3.3.2 工业用地——多中心分散低密度膨胀
        6.3.3.3 商业用地——线性分散分区聚集
        6.3.3.4 绿地系统——斑块性强体系性弱
    6.4 合肥“紧凑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6.4.1 城市整体空间形态设想——双核多中心结构
        6.4.1.1 区分“大合肥”与“小合肥”的区域概念
        6.4.1.2 南北延伸凸显“双核”结构
        6.4.1.3 “网络化生长”构建“多中心”形态
        6.4.1.4 “轨道交通”支持空间形态构成
        6.4.2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设想——基于“紧凑”概念的城市设计
        6.4.2.1 混合用地构建“紧凑城市”的高密度
        6.4.2.2 开敞绿带保证“紧凑城市”的高品质
        6.4.2.3 地下空间拓展“紧凑城市”的高效率
        6.4.3 城市发展机制设想——规划转向
        6.4.3.1 人口规模转向容量规模
        6.4.3.2 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
        6.4.3.3 绿线控制转向密度控制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2)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2.3 数据来源
    1.3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工业旅游概念演变及界定
        2.1.1 国外研究中工业旅游概念的演变
        2.1.2 国内研究中工业旅游概念的演变
        2.1.3 工业旅游概念界定
    2.2 工业旅游的相关理论
        2.2.1 城市产业结构演进
        2.2.2 工业遗产有机更新
        2.2.3 地方性与空间再生
    2.3 国外工业旅游研究进展
        2.3.1 研究图谱分析
        2.3.2 研究进展
    2.4 国内工业旅游研究进展
        2.4.1 研究图谱分析
        2.4.2 研究进展
    2.5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
    3.1 工业旅游资源
        3.1.1 旅游资源及其分类
        3.1.2 工业旅游资源特征及类型
    3.2 工业旅游业态
        3.2.1 工业旅游业态内涵及特征
        3.2.2 工业旅游业态类型
    3.3 工业旅游治理
        3.3.1 工业旅游治理内涵
        3.3.2 治理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3.4 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机制
        3.4.1 工业旅游“资源—业态—治理”三维分析视角
        3.4.2 工业旅游“资源—业态—治理”综合发展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工业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4.1 上海工业旅游兴起的基础
        4.1.1 上海悠久雄厚的工业基础
        4.1.2 上海快速演进的旅游产业
    4.2 上海工业旅游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4.2.1 发展阶段
        4.2.2 发展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资源—业态—治理”要素分析
    5.1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要素分析
        5.1.1 资源要素空间分布分析
        5.1.2 资源要素空间集聚分析
        5.1.3 资源要素空间分异分析
        5.1.4 资源要素空间网络分析
    5.2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业态要素分析
        5.2.1 业态分类
        5.2.2 业态的地域类型
    5.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治理要素分析
        5.3.1 治理政策
        5.3.2 治理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6.1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解析
        6.1.1 宏观动力因素
        6.1.2 微观动力因素
    6.2 基于资源类型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6.2.1 文脉型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6.2.2 体验型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6.2.3 “文脉+体验”型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模式分析
    7.1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评价
        7.1.1 游客感知调研
        7.1.2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评价
        7.1.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指向
    7.2 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案例解析
        7.2.1 国外案例解读
        7.2.2 上海案例分析
    7.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建构与创新
        7.3.1 基于资源类型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微观模式建构
        7.3.2 基于业态分布的上海工业旅游空间增长模式
        7.3.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的治理对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研问卷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活动
后记

(3)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近代上海的电影院业研究(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回顾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思路、章节
第一章 西影东渐与上海市影院业的发展沿革
    第一节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影戏”传入
        一、近代上海的社会经济概况
        二、近代上海娱乐文化市场的形成与扩张
        三、西影东渐:我国电影的传入与发展
    第二节 上海市电影院业发展沿革
        一、戏园、茶楼与正式影院的演进(1896-1908)
        二、电影放映市场的逐步形成(1908—1920)
        三、制片业的勃兴与影院业市场的鼎盛( 1920-1937)
        四、从“孤岛”繁荣到萎靡惨淡(1937-1945)
        五、抗战后重整复苏与短暂繁荣(1945-1949)
    小结
第二章 自我构建:上海影院业的内部管理及放映结构
    第一节 影院的组织及管理
        一、资本构成及经营方式
        二、影院建筑及资材设备
        三、影院院务管理
    第二节 影院从业人员
        一、经营者:从外商“一统天下”到华商“分庭抗礼”
        二、被雇人员:职工
    第三节 影院轮次等级
        一、影院轮次与空间分布
        二、空间分布与观众消费能力
        三、轮次等级与映片、效益
    第四节 影片的租定与排映结构
        一、片源:影片发行与租定
        二、片权:放映权的争夺
        三、院线制:排映与放映模式
    小结
第三章 观影秩序与政府监管
    第一节 影院对观影之引导规范
        一、“电影院中顶讨厌的事情”
        二、公德提示之“观影须知”
        三、影院内的日常冲突
    第二节 政府管制与意识渗透
        一、政府之电影院的管理
        二、银幕监管之电影检查制度
        三、党国形象与意识的银幕渗透
        四、左翼电影
    第三节 秩序构建与经营冲突
        一、从“济济一堂”到“对号入座”
        二、“禁烟运动”与观影空间环境
    第四节 秩序与市场:1940年代上海军人“看白戏”问题
        一、“看白戏”之频现
        二、免费观影政策与“看白戏”有禁无止
        三、“金都血案”
    小结
第四章 行业自治与经营空间:上海电影院商业同业公会
    第一节 上海市影院业公会的组建与治理结构
        一、组建背景
        二、从筹备到成立
        三、组织机构与治理结构
    第二节 影院业公会与行业经营环境整合
        一、行业自律与行业服务
        二、影院公会与票价调整、倒票等问题的处理
    第三节 影院公会与行业政策环境的争取
        一、影院公会对营业时间场次、执照查验等争取
        二、影院公会与其他组织机构间的经济往来
    第四节 影院公会的社会责任与文化参与
        一、影院公会的政治参与
        二、影院公会的文化及公益参与
    小结
第五章 消费文化与影院业市场经营
    第一节 观影观众
        一、“看电影”的门径
        二、“到影戏园去”:对观众的阶层分析
        三、“出了影戏园后”:对影院文化的传导扩散
    第二节 影院映片
        一、英美外片的输入与垄断
        二、上海制片业发展与国片放映
        三、时局变动与映片题材变化
        四、外片竞争与国片困境
    第三节 票价
        一、票价体系
        二、票价、观众与消费能力的关系
    第四节 广告宣传与民众观影消费
        一、影片宣传:为影片找观众
        二、筑梦空间:对影院的打造与宣传
        三、电影广告中的问题与规范
        四、电影宣传与观众观影心理
    小结
第六章 影院与上海市民社会文化生活
    第一节 影院的多维角色
        一、娱乐休闲之所
        二、摩登风尚源头地
        三、社交网络联结点
        四、社会教育空间
    第二节 社会生态之呈现平台
        一、传统与现代观念之碰撞转变:女明星从“低贱”到被“热捧”
        二、民族情感:辱华影片与民族话语
        三、族群歧视:“假凤虚凰”事件
    第三节 影院与看电影日常化的形成
        一、日常生活与影片题材
        二、电影文学、小说等传播媒介
        三、市民生活与电影消费
        四、影院之城市文化文本象征
    小结
结语: 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的相互形塑
参考文献
致谢

(4)高铁时代下的苏州高铁新城协同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高铁新城的规划理论与实践
    2.1 关于高铁新城建设的相关理论
    2.2 关于高铁新城建设的相关实践
    2.3 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研究解读
第三章 苏州高铁新城的现状基础和协同规划路径
    3.1 现状概况
    3.2 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
    3.3 协同规划思想和路径
第四章 不同部类协同下的发展策略
    4.1 片区定位与发展目标
    4.2 区域协调策略
    4.3 产业发展方法
    4.4 人口与用地规模
    4.5 空间布局结构
第五章 不同空间层次下的协同规划
    5.1 用地空间布局规划策略
    5.2 道路空间布局策略
    5.3 水网空间规划策略
    5.4 地下空间规划策略
    5.5 景观环境空间规划策略
    5.6 旅游空间规划策略
第六章 协同关系下的启动区规划设计要点
    6.1 规划原则
    6.2 核心区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
    6.3 主要用地类型布局方法
    6.4 城市设计引导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成果
    7.2 后续期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基于关系经济地理学的上海临港产业区发展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从区域研究的一般视角到关系视角
        1.2.2 上海临港产业区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与研究方法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区域发展驱动力的相关理论
        2.1.1 新区域主义下的本地生产网络
        2.1.2 曼彻斯特学派的全球生产网络
        2.1.3 传统区域发展理论受到的质疑
    2.2 关系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
        2.2.1 知识的“关系资产”特性
        2.2.2 关系视角下的“尺度重组”
        2.2.3 产业集群维度
        2.2.4 本地交流和全球/跨地方通道
第三章 上海临港产业区发展概况和研究尺度探索
    3.1 上海临港产业区发展现状
        3.1.1 上海临港产业区经济发展状况
        3.1.2 上海临港产业区综合评价指数
        3.1.3 上海临港产业区空间布局特征
        3.1.4 上海临港产业区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3.2 上海临港产业区发展的特殊因子分析
        3.2.1 区位特性
        3.2.2 知识基础特性
        3.2.3 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3.3 上海临港产业区发展驱动力的空间尺度界定
        3.3.1 卫星区域特性与发展驱动力空间尺度的关系
        3.3.2 知识基础特性与发展驱动力空间尺度的关系
        3.3.3 发展阶段特性与发展驱动力空间尺度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系视角下的上海临港产业区发展驱动力
    4.1 上海临港产业区发展驱动力的行为主体构成
        4.1.1 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大型国有企业
        4.1.2 大型跨国企业
        4.1.3 大中小民营企业
        4.1.4 上海临港产业区内主要开发和管理主体
    4.2 上海临港产业区产业集群维度分析
        4.2.1 水平维度
        4.2.2 垂直维度
        4.2.3 制度维度
        4.2.4 外部联系
        4.2.5 权力关系
    4.3 “本地-跨地方”层面下的上海临港产业区驱动力分析
        4.3.1 上海临港产业区内部网络
        4.3.2 上海临港产业区跨地方外部联系
        4.3.3 上海临港产业区驱动力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主要结论
    5.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6)系统论视角下的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模型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1.2.2 系统论研究
        1.2.3 物质流分析研究
        1.2.4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2.5 研究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核心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重难点
        1.3.3 论文章节安排
        1.3.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系统论视角下的园区循环经济建设理论
    2.1 系统论理论基础
        2.1.1 系统论及其原理
        2.1.2 系统论研究进展
    2.2 系统中的物质流结构
        2.2.1 系统的一般结构
        2.2.2 系统中的物质流结构
    2.3 系统论视角下的循环经济理论及物质流特征
        2.3.1 循环经济思想的内涵
        2.3.2 循环经济建设的理论与途径
        2.3.3 系统论下的循环经济模式特征
        2.3.4 系统论下的循环经济物质流特征
        2.3.5 系统中物质流的概念模型
    2.4 其他基础支撑理论
        2.4.1 产业生态学的内涵
        2.4.2 产业生态学研究领域
        2.4.3 生态规划的内涵与任务
        2.4.4 生态规划的模式
    2.5 本章小结
3 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分析模型与方法研究
    3.1 物质流分析方法论
        3.1.1 物质流分析的基本观点
        3.1.2 物质流分析的系统边界
        3.1.3 物质流分析的基本框架
        3.1.4 物质流分析的关键指标
    3.2 微观层面的企业间循环经济物质流结构
        3.2.1 园区企业间的系统结构主体
        3.2.2 园区循环经济建设的企业组织模式
        3.2.3 园区循环经济建设的物质流组织模式
    3.3 宏观层面的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分析模型
        3.3.1 环境与经济系统间的物质交换
        3.3.2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
        3.3.3 循环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模型
        3.3.4 园区循环经济系统质量平衡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管理模型与方法研究
    4.1 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的自适应性管理
        4.1.1 循环经济物质流的驱动力分析
        4.1.2 循环经济物质流的自适应管理
    4.2 园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管理
        4.2.1 环境成本标准
        4.2.2 环境成本核算
        4.2.3 环境成本差异分析
        4.2.4 环境成本控制评价与反馈
    4.3 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过程管理
        4.3.1 物质流管理框架模型
        4.3.2 物质流过程函数曲线
        4.3.3 园区层面的物质流管理
    4.4 园区循环经济实施的多主体博弈分析
        4.4.1 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中的博弈要素
        4.4.2 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中的博弈关系
        4.4.3 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中的博弈最优解
    4.5 本章小结
5 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
    5.1 园区循环经济及其绩效评价
        5.1.1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与评价研究进展
        5.1.2 基于园区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特征
        5.1.3 园区循环经济及物质流效率评价指标
    5.2 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效率的能值分析
        5.2.1 能值、能值分析及能值转换率
        5.2.2 能值分析步骤
        5.2.3 能值分析的相图工具
    5.3 本章小结
6 我国典型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实证研究
    6.1 案例1:循环经济物质流分析实践——以甘肃为例
        6.1.1 研究对象概况
        6.1.2 数据来源说明
        6.1.3 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强度特征与效率分析
        6.1.4 输入输出物质相关性检验
        6.1.5 物质流时间序列滞后分析
        6.1.6 实证分析结论
        6.1.7 案例小结
    6.2 案例2: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规划——以扬州静脉产业园为例
        6.2.1 研究对象概况
        6.2.2 规划框架与数据来源
        6.2.3 静脉产业链需求预测
        6.2.4 循环经济产业链规划设计
        6.2.5 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预测
        6.2.6 案例小结
    6.3 案例3:园区循环经济效率评价——以江苏典型产业园为例
        6.3.1 研究对象概况
        6.3.2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6.3.3 主成分分析过程
        6.3.4 主成分实证分析结论
        6.3.5 园区能值分析计算
        6.3.6 园区能值指标分析
        6.3.7 案例小结
    6.4 本章小结
7 讨论与研究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1.1 系统论有利于认知循环经济物质流中间过程
        7.1.2 循环经济物质流管理需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7.1.3 当前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重总量轻质量
    7.2 后续研究工作设计
        7.2.1 深化物质流分析技术的比较研究
        7.2.2 强化物质流管理方法的实证研究
        7.2.3 实现对单一研究对象的全面研究
    7.3 学界相关研究展望
        7.3.1 研究空间由工业园区拓展为综合城区
        7.3.2 研究重点由经济系统过程拓展为复合生态系统过程
        7.3.3 研究方法由跨领域集成拓展为针对性定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2.4 技术路线
    1.3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关系研究
        2.1.2 关于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2.1.3 关于碳排放预测研究
        2.1.4 关于城市碳排放研究
        2.1.5 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理论
        2.2.3 能源经济理论
        2.2.4 系统理论
        2.2.5 政府干预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
    3.1 低碳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
        3.1.1 低碳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概念
        3.1.2 低碳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关联
    3.2 低碳城市的内涵
        3.2.1 低碳城市的定义
        3.2.2 低碳城市的特点
        3.2.3 低碳城市的内容
    3.3 低碳城市的外延
        3.3.1 低碳城市与其他城市形态的概念
        3.3.2 低碳城市与其他城市形态的关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低碳发展实践研究
    4.1 城市低碳发展的机遇
        4.1.1 低碳发展的先行探索
        4.1.2 低碳发展的政策驱动
        4.1.3 低碳发展的国际互动
    4.2 城市低碳发展的挑战
        4.2.1 碳排放数据基础的薄弱
        4.2.2 城市化、工业化的能源刚性需求
        4.2.3 现有体制机制的约束
    4.3 国外城市低碳发展实践
        4.3.1 纽约低碳发展实践
        4.3.2 伦敦低碳发展实践
        4.3.3 东京低碳发展实践
    4.4 国内城市低碳发展实践
        4.4.1 保定市低碳发展实践
        4.4.2 上海市低碳发展实践
        4.4.3 杭州市低碳发展实践
    4.5 国内外城市低碳发展启示
    4.6 南昌市低碳发展实践
        4.6.1 南昌城市概况
        4.6.2 南昌低碳发展历程
        4.6.3 南昌低碳发展之路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碳排放的测算与分析
    5.1 城市碳排放的测算体系
        5.1.1 测算标准
        5.1.2 测算气体
        5.1.3 测算模式
        5.1.4 测算原则
        5.1.5 测算内容
    5.2 南昌市碳排放的测算
        5.2.1 能源活动
        5.2.2 工业生产过程
        5.2.3 农业
        5.2.4 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5.2.5 废弃物处置
    5.3 南昌市碳排放的比较分析
        5.3.1 南昌市碳排放的纵向分析
        5.3.2 南昌市碳排放的横向分析
    5.4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测算
        5.4.1 工业碳排放测算基础
        5.4.2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动态分析
        5.4.3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行业分析
        5.4.4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对比分析
    5.5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绩效分析
        5.5.1 工业碳排放绩效分析基础
        5.5.2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动态绩效分析
        5.5.3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行业绩效分析
        5.5.4 南昌市重工业与轻工业碳排放的绩效差异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碳减排目标的确定
    6.1 流位变量的反馈基模分析
        6.1.1 核心变量的确定
        6.1.2 流位流率系的确定
        6.1.3 流位变量的反馈基模构建
    6.2 基于反馈基模分析,建立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6.2.1 GDP流率基本入树T_1(t)
        6.2.2 能源消费流率基本入树T_2(t)
        6.2.3 碳排放流率基本入树T_3(t)
        6.2.4 人口流率基本入树T_4(t)
    6.3 南昌市碳减排仿真
        6.3.1 满足条件下南昌市碳减排目标实现仿真结果
        6.3.2 不满足条件下南昌市碳减排目标实现仿真结果
    6.4 南昌市碳减排方向
        6.4.1 优化产业结构
        6.4.2 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费量
        6.4.3 优化能源结构
        6.4.4 降低单位能源碳排放量
        6.4.5 倡导低碳生活
        6.4.6 提高林业碳汇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市低碳主导产业的选择
    7.1 低碳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构建
        7.1.1 模型构建基础
        7.1.2 选择基准构建
        7.1.3 指标体系设计
        7.1.4 评价方法选取
    7.2 南昌市低碳主导产业的选择
        7.2.1 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7.2.2 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7.2.3 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的选择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南昌城市低碳发展路径
    8.1 发展低碳能源
    8.2 发展低碳交通
    8.3 推进低碳建筑
    8.4 加强低碳技术研发
    8.5 倡导低碳生活
    8.6 增加林地碳汇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南昌市低碳发展保障措施
    9.1 制度保障
    9.2 技术保障
    9.3 人才保障
    9.4 财税保障
    9.5 资金保障
    9.6 机制保障
    9.7 组织保障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南昌市碳排放测算基本数据表
附录B 低碳主导产业选择调查问卷
附录C 南昌市低碳主导产业选择基本数据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城市品牌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本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理论及研究方法
        1.3.1 城市品牌理论
        1.3.2 扎根理论研究法
        1.3.3 实地调查法
        1.3.4 文献研究法
第2章 南昌城市形象建设现状
    2.1 南昌城市品牌建设历程与反思
        2.1.1 建设历程
        2.1.2 问题与反思
    2.2 南昌城市品牌现状
        2.2.1 民众对南昌城市品牌的感知度调查
        2.2.2 政府部门对南昌城市品牌的定位
        2.2.3 专家学者对南昌城市品牌的认知
第3章 南昌城市资源环境和发展趋势
    3.1 南昌城市资源环境
        3.1.1 历史文化资源环境
        3.1.2 地理资源环境
        3.1.3 空间资源环境
        3.1.4 经济资源环境
        3.1.5 生态资源环境
        3.1.6 旅游资源环境
        3.1.7 休闲资源环境
    3.2 南昌城市发展趋势
第4章 南昌城市品牌定位
    4.1 定位思路及方法
        4.1.1 城市品牌定位的基本思路
        4.1.2 城市品牌定位的基本方法
    4.2 资料分析及定位
        4.2.1 资料来源
        4.2.2 初始编码
        4.2.3 聚焦编码(focused coding)
        4.2.4 理论编码(theory coding)
        4.2.5 研究结果分析
第5章 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的诠释与解读
    5.1 解读“乐活”
        5.1.1 “乐活”的起源及其含义
        5.1.2 “乐活”在中国
    5.2 南昌的“乐活”元素
        5.2.1 包容的城市文化
        5.2.2 恬淡的水
        5.2.3 中庸的城市性格
        5.2.4 有滋有味的市井生活
        5.2.5 休闲、旅游
        5.2.6 动感都会
        5.2.7 优美的生活环境
        5.2.8 低碳先锋
    5.3 差异化的“乐活新城”
        5.3.1 国内的“乐活”城市
        5.3.2 南昌的“乐活新城”
第6章 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的论证
    6.1 “乐活新城”的原则检验
        6.1.1 真实性
        6.1.2 专属性
        6.1.3 导向性
        6.1.4 美誉性
        6.1.5 认同性
    6.2 “乐活新城”与政府部门发展规划一致
    6.3 专家学者对“乐活新城”的意见与建议
        6.3.1 意见与建议
        6.3.2 观点辨析
第7章 研究局限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合肥市自主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
    2.1 创新和创新理论
    2.2 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
        2.2.1 自主创新
        2.2.2 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
        2.2.3 区域(城市)自主创新能力
    2.3 创新型城市
        2.3.1 关于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
        2.3.2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内实践
    2.4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哲学思考
第三章 合肥市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实践和成效
    3.1 合肥市情简介
    3.2 合肥市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情况
        3.2.1 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实施阶段
        3.2.2 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部署
        3.2.3 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具有合肥特色的具体措施
    3.3 施行自主创新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3.3.1 创新科技成果产出方面
        3.3.2 创新产业升级能力方面
        3.3.3 创新资金投入能力方面
        3.3.4 创新载体支撑能力方面
        3.3.5 创新环境优化能力方面
第四章 合肥市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4.1 合肥市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框架
        4.1.1 当前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现状
        4.1.2 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
        4.1.3 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选用
    4.2 合肥市自主创新能力的纵向评价和横向比较
        4.2.1 合肥市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4.2.2 国内部分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与合肥市的横向比较
        4.2.3 深圳市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模式对合肥发展的借鉴作用
    4.3 基于 SWOT 模型的合肥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4.3.1 合肥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优势
        4.3.2 合肥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劣势
        4.3.3 合肥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机遇
        4.3.4 合肥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威胁
第五章 进一步提升合肥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5.1 坚持政府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主导和支持作用
    5.2 积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
    5.3 增强企业及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能力中的主体地位
    5.4 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中坚作用
    5.5 加强中介组织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的协调服务作用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10)城市圈创新发展中的信息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0.2.1 “城市圈创新”与“区域创新”的关联与成果适用性分析
        0.2.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0.2.3 国内外研究及实践进展评析
    0.3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研究创新点
1 系统创新视角下国内外典型城市圈发展
    1.1 国际先进城市圈创新发展模式考察
        1.1.1 硅谷创新经济带发展模式
        1.1.2 纽约城市圈创新发展模式
        1.1.3 伦敦城市圈创新发展模式
        1.1.4 东京城市圈创新发展模式
    1.2 创新发展视角下的国内典型城市圈发展
        1.2.1 国内城市圈引领区域创新发展基本情况
        1.2.2 长江三角洲城市圈创新发展
        1.2.3 珠江三角洲城市圈创新发展
        1.2.4 京津冀城市圈创新发展
    1.3 国内外城市圈创新发展对比分析
        1.3.1 国内外典型城市圈发展比较
        1.3.2 城市圈可持续创新发展经验
        1.3.3 我国现阶段城市圈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
    1.4 城市圈圈域互动纵深发展的理论基础
        1.4.1 耗散结构理论
        1.4.2 协同发展理论
        1.4.3 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圈创新体系竞争力理论
2 城市圈创新的结构化发展与保障机制
    2.1 结构化发展中的城市圈创新体系
        2.1.1 基于主体关联的创新发展模型
        2.1.2 以产业发展为中心的城市圈圈域协同创新发展模型
        2.1.3 国家系统中的区域联动创新发展模型
    2.2 城市圈创新发展基本机制及其信息作用关联
        2.2.1 城市圈创新发展基本机制
        2.2.2 信息保障机制作用要素与作用途径
        2.2.3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保障与机制关联
    2.3 其他国家创新发展中的信息保障支撑
        2.3.1 各国信息保障社会化组织共性与差异
        2.3.2 以美国为例分析大国信息保障工作组织特点
3 知识经济进程中城市圈创新发展知识信息服务需求
    3.1 知识经济进程中创新主体知识信息需求
        3.1.1 知识创新活动的开放化、社会化、全程化协作发展趋向
        3.1.2 创新主体知识信息需求演化
        3.1.3 创新主体知识信息来源社会化转变
    3.2 基于主体关联创新模型的知识信息需求结构
        3.2.1 自主创新子系统中的主体知识信息需求结构
        3.2.2 创新人员的信息需求分布与结构
        3.2.3 城市圈创新发展中的知识信息社会化支持
    3.3 圈层互动网络化创新的知识信息服务需求
        3.3.1 知识信息服务转变的环境约束
        3.3.2 以主体为中心的知识信息服务需求转变
        3.3.3 圈层联动网络化创新体系信息服务需求
4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保障体系变革与目标重构
    4.1 基于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保障体系变革要求
        4.1.1 城市圈区域创新发展目标与发展模式的变革
        4.1.2 现行信息保障体系与城市圈创新发展要求的不适应
    4.2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保障工作拓展与转型
        4.2.1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保障工作拓展
        4.2.2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服务工作转型
    4.3 城市圈区域创新发展的信息保障目标体系重构
        4.3.1 基于创新发展的城市圈信息保障业务重组的社会基础
        4.3.2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保障体系重新定位
        4.3.3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保障工作目标体系重构
5 协同构架下城市圈创新信息保障系统建设
    5.1 城市圈创新信息保障系统中的多维协同
        5.1.1 协同工作内容的多层次安排
        5.1.2 跨系统服务协同的实现框架
    5.2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
        5.2.1 开放环境下的城市圈信息资源立体配置需求
        5.2.2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资源配置体系框架
        5.2.3 信息资源建设的协同实现
    5.3 分布式环境下的资源共享与利用
        5.3.1 异构系统资源的网络化共享与利用
        5.3.2 多网融合进程中的资源共享与利用
    5.4 信息服务工作协同发展与组织工作推进
        5.4.1 系统工作推进中的各阶段保障工作内容
        5.4.2 系统协调运行的管理控制原则
        5.4.3 圈域内区域与行业创新发展信息协同管理体系构建
        5.4.4 圈域内外信息保障工作协同组织
        5.4.5 全程嵌入的产业创新信息保障工作协同组织
        5.4.6 城市圈信息保障业务主体行动的协同组织
6 开放互动创新需求下协同平台服务组织与技术实现
    6.1 城市圈创新信息服务平台服务组织原则
        6.1.1 用户需求导向原则
        6.1.2 集成化网络服务发展原则
        6.1.3 工作标准化深入推进原则
        6.1.4 信息服务业务创新发展原则
    6.2 城市圈信息保障系统协同技术架构
        6.2.1 技术协同的要求
        6.2.2 跨系统协同服务中的技术层次协调
        6.2.3 新时期信息保障系统协同服务实现关键技术
    6.3 城市圈创新信息保障平台技术实现
        6.3.1 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层次模型
        6.3.2 创新信息跨系统协同服务平台功能构成
        6.3.3 SOA框架下面向Web利用的资源与服务集成及实现
        6.3.4 促进多主体协同创新的平台功能技术实现
    6.4 面向协同创新的信息服务平台互动业务拓展
        6.4.1 增强跨系统协同参考咨询的平台服务能力
        6.4.2 拓展用户个性化跨系统协同定制服务
        6.4.3 在互动服务过程中增强系统独特知识资源积累
        6.4.4 应用众包服务模式推进平台互动业务
7 长三角城市圈信息保障体系与服务组织案例分析
    7.1 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例说明平台系统构成
        7.1.1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7.1.2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信息资源的跨系统协同组织
        7.1.3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规划
    7.2 长三角城市圈信息保障体系建设
        7.2.1 目标定位
        7.2.2 重视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开发与协同利用工作
        7.2.3 机制体制创新与运行保障
    7.3 相对其他地区平台的比较优势
        7.3.1 创新增值链全程信息建设与服务并举
        7.3.2 多种所有制服务主体培育与协同工作
        7.3.3 深入建设区域特色资源,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保障大平台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四、国内最新型多层面CT落户无锡四院(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扇叶城市”到“紧凑城市” ——合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探析[D]. 宋敏. 东南大学, 2017(12)
  • [2]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D]. 吴杨.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5)
  • [3]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近代上海的电影院业研究(1896-1949)[D]. 庄蕊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4]高铁时代下的苏州高铁新城协同规划研究[D]. 徐克明. 浙江大学, 2014(01)
  • [5]基于关系经济地理学的上海临港产业区发展驱动力研究[D]. 施春蓓.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2)
  • [6]系统论视角下的园区循环经济物质流模型与实证研究[D]. 谢雄军. 中南大学, 2013(01)
  • [7]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D]. 张征华. 南昌大学, 2013(01)
  • [8]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研究[D]. 吴芳芳. 南昌大学, 2012(01)
  • [9]合肥市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 高颀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6)
  • [10]城市圈创新发展中的信息保障研究[D]. 李巍. 武汉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国内最新多层次CT入驻无锡市第四医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