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HLA匹配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肾移植术后HLA匹配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一、HLA配型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华彬[1](2020)在《霉酚酸血药浓度规律监测在肾移植受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肾移植患者中规律监测霉酚酸血药浓度与未规律监测霉酚酸血药浓度的临床效果,探究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优势以及血药浓度与临床资料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行肾移植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规律监测霉酚酸血药浓度30例肾移植受者(浓度监控组)、未规律监测30例肾移植受者(固定剂量组)。分析规律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相关数据以及相关临床资料,与未规律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发症、血红蛋白、白细胞、血肌酐,进行霉酚酸血药浓度与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方面,浓度监控组2例患者术后发生5次急性排斥反应(6.67%),固定剂量组9例患者术后发生15次急性排斥反应(30.00%),P=0.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感染发生率控制方面,浓度监控组患者在1年随访期限内发生5例患者发生8次感染(16.67%),固定剂量组12例患者发生16次感染(40%)P=0.04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在腹泻、DGF发生率方面,浓度监控组与固定剂量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低血红蛋白血症以及低白细胞血症方面即血液学并发症发生方面,浓度监控组与固定剂量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随访1年时。两组患者血肌酐随着手术时间延长,血肌酐逐渐降低,浓度监控组为113.89±24.22umol/l,固定剂量组为118.24±44.66 umol/l,两组在随访时间内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血肌酐与剂量标准化MPA-AUC无明显相关性,MPA-AUC/MMF剂量=0.0001396′血清肌酐+0.04178,P=0.404>0.05 R=0.0237。通过对随访期间内,各时间点白细胞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0、150、180天白细胞4.93±1.60*109/lvs6.67±2.83*109/l、4.55±1.603*109/l vs6.36±2.283*109/l、4.74±1.893*109/l vs6.24±1.93*109/l 9,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至随访1年时,两组白细胞计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白细胞与剂量标准化MPA-AUC无明显相关性。比较两组间的血红蛋白。术后150天、180天、360天两组患者血红蛋白141.64±19.14g/lvs126.96±31.83g/l、145.53±18.37g/lvs130.51±25.98g/l、152.33±21.40g/lvs140.77±17.36g/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血红蛋白与剂量标准化MPA-AUC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MPA-AUC/MMF剂量=-0.0004659′血红蛋白+0.1290 P=0.0191<0.05,R=0.193。血红蛋白与标准剂量的MPA-AUC呈现较弱但显着的负相关。血药浓度监控组肌酐清除率来代表患者术后肾功能,与标准计量下的MPA-AU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内生肌酐清除率与MPA-AUC/MMF剂量呈负相关关系。具体为:MPA-AUC/MMF剂量=-0.0004195′内生肌酐清除率+0.08760 P=0.0096<0.05 R=0.2309。结论:霉酚酸浓度监控组患者与霉酚酸固定剂量组患者在一般情况、DGF、肾功能以及短期人、肾存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在急性排斥反应、感染发生率方面,浓度监控组较固定剂量组具有一定优势。浓度监控组能更快的纠正贫血。血红蛋白以及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与霉酚酸血药浓度之间具有相关性,白细胞、肌酐与霉酚酸血药浓度无明显相关性。目的:对于行规律监测霉酚酸血药浓度的肾移植患者,探究体重以及体表面积对于霉酚酸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移植时间为2017年04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行肾移植手术治疗后规律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30例肾移植受者。分析规律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相关数据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一般情况、移植后除霉酚酸类药物外其他药物服用情况,霉酚酸血药浓度值,统计相关随访时间内体重、体表面积以及霉酚酸类药物剂量。对于霉酚酸血药浓度与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纳入研究的肾移植30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5例。统计30例肾移植患者随访7天以及1年霉酚酸剂量、MPA-AUC、体重、体表面积进行对照,术后7天vs术后1年,霉酚酸类药物剂量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MPA-AUC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体重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体表面积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术后7天、1年按照体重、体表面积分组MPA-AUC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术后7天时,大体重组MPA-AUCvs小体重组MPA-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体重组霉酚酸剂量vs小体重组霉酚酸剂量,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大体表面积组MPA-AUCvs小体表面积组MPA-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体表面积组霉酚酸剂量vs小体表面积组霉酚酸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于术后1年时,按照体重以及体表面积进行分组,大体重组MPA-AUCvs小体重组MPA-AUC,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大体重组霉酚酸剂量vs小体重组霉酚酸剂量,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大体表面积组MPA-AUCvs小体表面积组MPA-AUC:,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大体表面积组霉酚酸剂量vs小体表面积组霉酚酸剂量,结果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对于纳入研究的肾移植患者MPA-AUC进行计量标准化即MPA-AUC/MMF剂量,所得结果与体重、体表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MPA-AUC/MMF剂量与体重相关性分析:MPA-AUC/MMF剂量=-0.0008711*体重+0.1104 P=0.0093,R=0.2332。MPA-AUC/MMF剂量与体表面积相关性分析:MPA-AUC/MMF剂量=-0.05674*体表面积+0.1535,P=0.0073,R=0.2455。结论:移植患者移植后1年霉酚酸剂量较移植术后初期(术后7天)明显减少,使用固定霉酚酸剂量患者体重越小MPA-AUC越大,体表面积越小MPA-AUC越大,移植后1年时,依据霉酚酸血药浓度值调整霉酚酸剂量后,MPA-AUC处于正常范围内时体重越大使用霉酚酸剂量越大,体表面积越大的患者霉酚酸剂量越大。体重与体表面积与剂量标准化下的MPA-AUC具有明显相关性,霉酚酸在肾移植术后使用剂量随移植时间推移逐渐降低,体重与体表面积可能影响霉酚酸血药浓度,目前更需要大样本移植后数据来证实体重以及体表面积在霉酚酸血药浓度中的作用。

康莉[2](2019)在《供及受体性别对活体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分析供及受者性别因素对活体肾移植后肾功能的影响,为供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17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8例肾移植供受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供、受者性别分组,分析术前一般情况、术后移植肾存活率、术后并发症比较,及随访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及7年受者肾功能水平。结果:(1)按性别分组,术后1、2、3、5、7年的肾存活率、术后并发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按受体性别分组,发现供/受BSA比值中男性受体组低于女性受体组且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受体组移植后各时间点血肌酐均高于女性受者组,并且术后1个月、3年和7年间有显着性差异。(3)依据供、受者性别将受者分为4组:A组(男性供者,男性接受者),B组(男性供者,女性受者),C组(女性供者,男性受者),D组(女性供者,女性受者)。C组的供/受者体表面积比低于A、D组,并且均有统计学差异;C组受者移植后1周、1月、3月、3年血肌酐值高于D组。C组受者移植后1周、5年血肌酐值均高于A组,C组受者移植后随访7年血肌酐值均高于B组;(4)术后7年C组GFR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性别分组后各组间移植肾存活率无差异,但男性供肾组受者肾功能水平优于女性供肾组。男性受者接受女性供肾时,其肾功能较其他性别配对组差(A、B、D组)。因男性受者的数量明显高于女性,而男性供者的数量却低于女性。倡导更多的男性成为器官捐献者。因此,供体和受者的性别匹配应被用于提高合理供肾选择的指标。

王显林[3](2014)在《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免疫基础和组织配型技术的不断发展,移植外科技术的巨大进步,还有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的开发利用,肾移植已成为当今终末期肾病最成功、最根本的临床治疗方法。成功的肾移植可显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并降低死亡率,是挽救慢性肾衰竭病人生命的最有效措施及最佳替代治疗方法。影响手术成功及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因素有很多,最为严重的就是排斥反应,包括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加速性急性排斥反应(accelerated acute rejection, AAR)、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AR)和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rejection, CR),这在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ies, 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致敏患者的肾移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提高PRA阳性致敏受者的肾移植手术成功率和人/肾长期存活率,减少因排斥反应导致的移植物功能下降,仍然是器官移植领域普遍关注的难题。PRA是指器官移植受者体内由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同种异基因免疫致敏诱导产生的抗HLA抗体。多次输血、妊娠、接受器官移植都有可能产生抗HLA抗体,从而使患者处于预致敏状态。自20世纪60年代Terasaki将PRA应用于临床以来,PRA测定的作用已获得肯定和广泛重视,PRA在实体器官移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存在及致敏程度不仅与移植后排斥反应密切相关,而且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和移植物存活率下降等也有关系。由于PRA是引起HAR的主要原因,过去曾有学者认为PRA的存在是肾脏移植的禁忌证。PRA可以反映受者的免疫状态,了解受者体内预存抗体情况,为预测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几率提供客观依据,对提高实体器官移植成功率和存活率具有实际意义。本课题以成功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PRA阳性致敏尿毒症患者和相应供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行HLA、PRA检测,并分析其致敏程度、抗体种类及特异性,分析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术后AR发生率、抗排斥治疗后AR逆转率情况,并与同期接受肾移植手术的PRA阴性受者进行比较,探讨PRA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特点。最后结合HLA交叉反应组配型,通过分析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HLA交叉反应组配型与其相应的供者HLA匹配情况,探讨HLA错配(mismatch,MM)与致敏受者及移植物长期存活的相关性,为PRA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提供临床指导。本论文分为以下两章:(1)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AR发生率、逆转率的临床分析;(2)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对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人/肾存活率的影响。第一章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AR发生率、逆转率的临床分析目的研究比较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与PRA阴性受者术后1年内AR的发生率及治疗后有效逆转率,探讨致敏受者肾移植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尿毒症患者,共纳入病例203例。全部研究对象术前均行HLA基因分型、PRA检测及补体依赖微量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CDC)实验,根据术前PRA检测结果是否阳性将研究对象分为PRA阳性致敏组和PRA阴性组,采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方式、输血史、妊娠史、既往移植史、供肾冷/热缺血时间、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术后1年内AR的发生率、抗排斥治疗方案及AR有效逆转率,两组间比较。PRA阳性组肾移植受者并分析其致敏程度、抗体种类及特异性。术前要求供者HLA抗原避开受者所有预存的抗HLA抗体,CDC实验阴性。对于PRA阳性致敏受者,术前进行预处理,包括预先服用免疫抑制剂或采用巴利昔单抗免疫诱导。成功随访1年以上,比较分析PRA阳性致敏组肾移植受者与PRA阴性组受者术后1年内AR的发生率及抗排斥治疗后有效逆转率。AR的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移植肾多普勒超声检查、移植肾穿刺活检等综合判断。针对AR患者,两组采取相同抗排斥治疗方案,起始均采用甲泼尼龙(MP)冲击治疗3天,方案为0.5g,0.25g,0.25g;如为耐激素排斥反应,则采用ATG(3mg/kg·d)治疗3-5d,部分患者辅以血浆置换。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RA阳性致敏受者与PRA阴性受者之间AR发生率、治疗后AR有效逆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3例肾移植受者中,术前PRA阳性组致敏受者41例,PRA阴性组受者162例。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原发疾病、透析方式、供肾冷/热缺血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血史、妊娠史、既往移植史三方面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全部病例均获得成功的肾移植,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及加速性排斥反应。41例PRA阳性致敏受者,PRA强度25%~70%,术前HLA-I类抗体阳性13例,Ⅱ类抗体阳性15例,13例同时存在Ⅰ类和Ⅱ类抗体阳性,且PRA≥50%;术后27例肾功能恢复顺利,15例移植后1周内血清肌酐(SCr)降至正常,12例术后2周内SCr降至正常。术后1年内有14例发生AR,其中男性6例,女性8例,Ⅰ类抗体阳性发生AR者5例,Ⅱ类抗体阳性AR者7例,Ⅰ类和Ⅱ类抗体同时阳性发生AR者2例。14例AR受者中,7例为首次移植,7例为2次移植;AR多发生术后1~2周,AR发生率为34.15%(14/41)。同期接受肾脏移植的162例PRA阴性受者,术后103例肾功能恢复顺利,72例术后1周内SCr降至正常,31例术后2周SCr正常;1年内有59例发生AR,其中男性49例,女性10例,首次移植者51例,再次移植者8例,AR发生时间在术后1周~3个月,AR发生率为36.42%(59/162)。PRA阳性组致敏受者与PRA阴性组受者AR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3,P=0.786)。14例发生AR的PRA阳性致敏受者中,12例经MP冲击治疗有效,2例MP冲击治疗效果不佳,应用ATG3mg/kg·d治疗3-5d,排斥反应得到有效逆转,移植肾功能恢复,平均AR逆转时间25d,有效逆转率100%(14/14)。59例发生AR的PRA阴性受者中,采用相同抗排斥治疗方案,53例MP冲击治疗有效;6例为耐激素排斥反应,应用ATG3mg/kg·d治疗3-5d,4例有效,2例ATG治疗5d效果不佳,血浆置换3次无效后切除移植肾恢复血液透析,病理提示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PRA阴性组受者AR有效逆转率为96.61%(57/59)。PRA阳性组致敏受者与PRA阴性组受者比较,两组逆转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65,P=0.352)。结论对于PRA阳性致敏受者获得成功的肾移植,必须要求供者HLA抗原避开受者所有预存的抗HLA抗体,术前CDC实验阴性,才能有效避免超急性排斥反应及加速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在本移植中心,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的术后AR发生率、抗排斥治疗后AR逆转率与PRA阴性受者比较差异无显着性,说明针对致敏受者,PRA检测的准确性是合理选择供体及保证肾移植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经术前预处理、免疫诱导治疗,术后给予及时、强效抗排斥治疗,PRA阳性致敏受者可获得良好的移植效果。第二章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对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人/肾存活率的影响目的探讨HLA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对PRA阳性致敏受者人/肾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基因分型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cation-sequences specific primer, PCR-SSP)检测供-受者HLA-A、B、DR基因分型,术前准确检测41例致敏受者PRA强度及其抗体的特异性,评估其致敏状态,应用CREGs配型标准选择最匹配的供者。分别统计HLA-A、B、DR位点各抗原基因出现频率及HLA-Ⅰ、Ⅱ类抗体分布规律,分析其HLA错配(mismatch,MM)数与术后并发症、人/肾长期存活率的关系。结果41例PRA阳性致敏受者中,HLA-Ⅰ类抗体阳性13例,Ⅱ类抗体阳性15例,13例同时存在Ⅰ、Ⅱ类抗体阳性。HLA-A位点高频抗原基因为A2(34.15%)、All (30.49%)、A24(17.07%); HLA-B位点高频抗原基因为B60(18.29%)、B46(13.41%)、B13(12.20%); HLA-DR位点高频抗原基因为DR12(15.85%)、DR4(13.41%)、DR8(10.98%)、DR9(10.98%)和DR11(10.98%)。检出HLA-Ⅰ类抗体14个共72频次,Ⅱ类抗体11个共97频次,出现频率较高的HLA-Ⅰ类抗体为抗A2(11.11%)、A11(9.72%)、A24(8.33%)、B40(12.50%)、B13(8.33%)和B17(8.33%);出现频率较高的HLA-Ⅱ类抗体为抗DR4(16.49%)、DR7(15.46%)和DR9(14.43%)。根据传统的HLA六抗原配型标准,HLA-A、B、DR位点O~6个抗原MM数分别为1、2、3、13、11、7、4例,使用CREGs配型标准后0-6个抗原MM数分别为7、18、7、6、1、2、0例。与传统的HLA配型标准相比,使用CREGs配型标准后供受者OMM、1MM的几率分别从2.44%、4.88%提高到17.07%、43.90%,5MM、6MM的几率分别从17.07%、9.75%降至4.88%和0%。依据传统的HLA配型标准,HLA-B位点上OMM、1MM和2MM率分别是7.32%、36.58%和56.10%,HLA-DR位点上OMM、1MM和2MM率分别是17.07%、41.46%和41.46%,使用CREGs配型标准后,HLA-B位点OMM、1MM和2MM率分别为78.05%、19.51%和2.44%,HLA-DR位点0MM、1MM和2MM率分别为46.34%、43.90%和9.76%,两种配型标准相比较,在HLA-B、DR位点上0-2MM率的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001,P=0.001)。41例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及加速性排斥反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14例,14例AR受者中有6例同时伴有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其中1例/AR+DGF受者在术后4个月时因肺部真菌感染导致受者死亡(移植肾带功能死亡)。发生慢性排斥反应(CR)2例,其中1例移植肾已失功恢复血液透析,肾功能维持4年;另外1例目前肾功能尚可,血肌酐维持在200μmol/L上下。目前人存活40例,肾存活39例,1年、3年和5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7.56%(40/41)、97.56%(40/41)和95.12%(39/41)。结论PRA阳性致敏受者中,HLA高频抗原与抗HLA抗体的分布不完全一致,选择供体时应注意避免高频抗HLA抗体对应的HLA抗原位点的错配。HLA配型是影响移植物长期生存的最重要因素,对于PRA阳性致敏受者,应更加重视HLA配型,供-受者间HLA错配数3可作为挑选供者的临界参考值。在传统配型不满意情况下,运用CREGs配型原则,可以显着提高PRA阳性致敏受者的HLA相合率,减少错配,增加其移植机会;并可减少PRA对肾移植的不良影响,提高PRA阳性致敏受者的人/肾长期存活率。

韩志坚[4](2014)在《可溶性CD30在肾移植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理想的替代治疗手段,随着移植免疫研究的深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移植术后6月内急性排斥(acute rejection,AR)发生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43.5%下降到本世纪初的13.5%,AR发生率有显着下降。但AR不仅可引起移植物早期失功,而且是影响移植物长期生存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排斥的强度和对抗排斥治疗的反应直接影响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发生AR的受者移植物存活半寿期仅仅提高了1.8年,而未发生AR的受者则大幅提高了5.9年。AR作为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及时准确诊断移植肾有无排斥是临床极为关注的问题。临床工作中,常常根据患者血清肌酐(creatinine,Cr)值升高,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作为诊断AR的指标,但往往由于缺乏敏感性、特异性造成治疗工作的延迟。且在新型免疫抑制方案下,AR临床表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移植肾区疼痛、少尿、血尿、发热、血压升高等传统表现多不典型。血Cr升高是诊断AR的常用指标,但血Cr并不十分敏感,血Cr可能在移植物免疫活化一段时间后才升高。血Cr的峰值与排斥的严重程度无关,研究表明,30%功能稳定的移植肾可能有亚临床排斥,血Cr并不升高,抗排斥治疗可能改善其肾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肾移植术后常规的监测手段,阻力指数升高反映舒张期血流减低是一种异常表现,但它是无特异性的,仅凭借移植肾的二维形态及彩色血流阻力指数等指标达到确定诊断要求是不够的。移植肾活检是诊断AR的“金标准”,常用的移植肾活组织检查方法有开放肾活检、细针抽吸活检、切割针穿刺活检三种。开放肾活检常用于穿刺检查仍无法确诊的病人,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手段。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广泛地开展细针抽吸活检,但细针抽吸活检要求比较高,所取标本为细胞,而无完整组织结构,因而对于以间质纤维化为主的病变,如慢性排斥反应及以血管改变为主的病变如急性血管性排斥等的诊断,细针抽吸活检则有明显的局限性。切割针穿刺活检是较准确的方法。按照目前通行的移植肾病理诊断的Banff标准,对病理切片的要求特别严格。按Banff分类法的要求,合格标本必须包括大于或等于7个的肾小球并伴有相应的动脉血管,若肾小球数目小于7个或无肾小球,被称为勉强合适标本和不合适标本。同时,Banff分级系统至少要求7张病理切片。Banff分级系统主要依靠淋巴细胞的浸润,对于中度淋巴细胞的浸润有时无法判断是否存在急性排斥反应,因为这种情况既可能是排斥反应的表现,也可能是正常移植肾的表现。活检在临床应用存在许多制约:严重的活检相关并发症,短期内无法反复进行,动态观察受到限制,难以在门诊随访观察,穿刺局部与整个移植物变化并不完全一致,病理结果与移植物状态可能不完全一致,表现在某些时候移植物功能己经改善,但病理改变仍然很严重,反过来有时候临床上移植物功能严重受损但病理改变却很轻微,不利于指导治疗。无法鉴别激素敏感排斥和耐激素排斥,难以预测对抗排斥治疗反应。对一些临床上没有任何AR表现的病人(亚临床急性排斥反应)做系列穿刺活检更不易在临床实行。无创性检查是疾病诊断的发展方向,寻找快速、敏感且特异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急排的指标,是肾移植临床关注的热点。血及尿液中细胞因子、细胞毒细胞效应分子、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及磁共振成像技术等非侵入性的方法被进行研究。Fischer等研究认为测定白介素是肾移植后早期并发症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有研究发现,测定尿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浓度有助于检测肾移植病人的急性排斥反应,并可与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CsA)肾中毒相鉴别。Li等报告通过定量测定尿液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mRNA的表达有助于诊断AR。Ding等认为尿中CD103mRNA的表达水平与A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Ishidal等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15s抗原进行检测,发现所有发生排斥的病人外周血中强烈表达CD15s抗原,而其它肾移植受者无或仅有微弱表达。Zhang和Ye等先后通过大鼠肾移植模型,研究了磁共振成像在移植肾AR中的应用。认为其可间接判断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聚集,从而诊断AR。上述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仍没有一种能够用于临床的可靠的方法。CD30是跨膜糖蛋白,主要表达于分泌Th2型细胞因子的T细胞,当CD30+的细胞活化后,其胞外成分经蛋白酶切后释放入血,形成一种可溶性CD30(soluble CD30,sCD30)。sCD30作为CD30活化释放入血的活性成分,与CD30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血清中SCD30水平能够反应活化的CD30+细胞数量。研究发现sCD30是除群体反应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ies,PRA)外允许对受者移植风险进行评估的免疫学参数。检测患者移植前的血清SCD30含量提供了预测受者排斥反应发生危险性的另一方法。对于没有PRA证据的患者,该方法非常有效。我们对肾移植术后sCD30在AR的诊断以及对急性排斥的治疗是否具有指导价值等方面开展研究,探讨了肾移植术后sCD30的动态变化和急性排斥的关系以及其诊断治疗AR的价值。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和配型技术的不断改善,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仍无明显提高,在全世界器官来源日益短缺的严峻形势下,如何使受者来之不易的移植物长期存活,成为移植工作者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慢性排斥(chronic rejection,CR)是远期移植肾失功的主要原因,2003年Terasald重提器官移植体液免疫理论,体液免疫在移植肾排斥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参与移植排斥的理论已经成为共识,最近随着对慢性移植肾损伤与形态学的研究进展,自身抗体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体液免疫是指依靠抗体实现的免疫反应方式,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体参与免疫反应,C4d便是补体因子C4被激活后的裂解产物,沉积在移植肾组织,是体内发生体液免疫反应的关键性标志物。Banff2005标准已阐明了慢性排斥形态学特征的表示方法,即慢性肾小球病、动脉内膜纤维性增生和肾小管管周单核细胞浸润,DSA的存在、尤其是C4d在肾小管管周毛细血管的沉积己经成为体液免疫排斥诊断的金标准。准确评价肾移植后受者的免疫状态,对预测和早期诊断慢性排斥,评估抗排斥治疗的效果及指导免疫抑制剂应用甚至术前指导配型都有重要意义。目前,PRA用于监测移植受者的免疫致敏状态指标经典,应用广泛,但对大量PRA阴性患者,仍存在无法判断其免疫状态及移植排斥风险的局限。移植肾活检和C4d检测对移植肾慢性排斥(包括细胞性免疫排斥与体液性免疫排斥)诊断具“金标准”价值,但是对移植肾有创伤,病人多不能接受多次的程序性穿刺活检。因此,寻找无创的慢性排斥诊断指标亦是目前移植免疫研究的重要内容。Mosmann等于1986年根据产生的细胞因子及生物学功能的不同,将鼠的辅助性T细胞(Th)分为Thl细胞和Th2细胞,Thl细胞通过分泌IFN-γ、IL-2和TNF-β促进细胞免疫,Th2细胞通过分泌IL-4、IL-5、IL-6、IL-10、IL-13促进体液免疫。1991年Maggi等证实人的Th细胞同样划分为Thl细胞和Th2细胞,不同的是人Thl细胞和Th2细胞都可以产生IL-2;激活后的Thl细胞和Th2细胞分别表达不同的膜表面抗原,Thl细胞高表达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及其编码蛋白,Th2细胞高表达CD30抗原,因此CD30抗原表达水平可反映Th2细胞的激活状态及其对免疫功能促进作用。CD30通过与存在于B细胞膜上的CD30配体结合,再和CD30-T细胞受体复合体发生交联,在IL-2存在的情况下发挥作用,促进Th2细胞的分化和增殖,Th2细胞通过分泌IL-4、IL-5等从而促进体液免疫而通过IL-2促进细胞免疫。CD30+T淋巴细胞被激活后,sCD30被释放入循环体液中,可被定量或定性检测到。现有的研究证实,在以Th2型免疫应答为主的疾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sCD30浓度增高常与疾病的活动性加重和复发有关,在肾移植则与移植物急性排斥发生和远期移植肾丢失风险增大有关。因此监测肾移植患者血清sCD30水平,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使其成为移植后判断是否发生排斥反应及移植肾结局的免疫学指标。CD30+T淋巴细胞激活的免疫机制包含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它的具体作用原理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去阐明。但是迄今的研究已经表明,血清sCD30是同种移植免疫应答中表现活跃的标记物,且检测血清sCD30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合理应用sCD30指标,有助于预测移植肾排斥的风险。第一章溶解性CD30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目的研究检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溶解性CD30(sCD30)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 ISA)检测69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sCD30的水平,并分析sCD30与肾移植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发生的关系。结果术前sCD30阳性患者11例,其中有6例发生急性排斥,sCD30阴性患者58例,发生急性排斥5例。两组相比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5d sCD30在发生排斥患者组中的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3d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手术前后监测sCD30水平,特别是术前及术后第5天左右时的检测水平,对于评估和预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二章溶解性CD30与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目的研究术后血清可溶性CD30(sCD30)水平与肾移植受者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 ISA)检测72例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患者sCD30的水平,与对照组肾功能正常的212例肾移植患者进行分析,研究sCD30与肾移植受者术后慢性排斥发生的关系。结果活检确诊慢性排斥时间的两组间sCD30和血肌酐水平分别为:慢性排斥组sCD30是(192.14±17.63)U/ml,血肌酐是(219.03±26.67)umo/L。移植肾功能正常的对照组sCD30和血肌酐的水平分别为(67.45±18.12)U/ml和(108.41±31.35)umol/L,均低于慢性排斥组。两组间sCD30和血肌酐比较有显着性差异(t=34.982,20.019;P=0.000,0.000).通过ROC曲线分析的统计学结果为:在将sCD30点设为134.50U/ml,ROC曲线下面积趋向于1,依据sCD30判断慢性排斥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趋向为100%,统计学建议将血清sCD30浓度134.50U/1nl做为参考临界值。结论血清sCD30异常升高与慢性排斥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sCD30检测有助于对机体免疫状态和慢性排斥的判断。第三章溶解性CD30与移植肾长期存活的相关性目的研究术前血清可溶性CD30(sCD30)水平与肾移植受者及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关系。方法共纳入自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且存有术前血标本的202例受者。回顾性总结该组受者术后长期存活及其他基线资料,用sCD3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复孔检测肾移植受者术前血清sCD30水平。结果低、中、高sCD30组的5年肾存活率分别为84.7%±2.1%、88.1%±2.9%和77.7%±3.5%,5年功能性存活率为98.4%±1.1%,94.4%±1.6%和84.9%±3.2%。高sCD30组的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功能性存活均明显低于低、中sCD30组(均P<0.05),但中sCD30组的人长期存活率最高,低、中、高sCD30组的5年人存活率分别为84.8%±3.9%,92.5%±1.6%和87.2%±2.7%。死亡原因均主要为感染、肝功能衰竭和心脑血管意外,但3组在死亡前1个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分别占死亡人数的0、13.0%和40.9%。结论术前sCD30水平与肾移植受者的免疫状态有关,高sCD30代表受者高免疫反应性,预示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增高而导致移植肾预后不良;而低sCD30表示机体相对的免疫功能低下而处于感染和药物毒性的高风险中。第四章溶解性CD30与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的相关性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CD30水平与肾移植患者术后不同免疫抑制方案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预测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112例,其移植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sCD30水平都已检测,根据患者术后免疫抑制方案分为环孢素(CsA)治疗组(79例)和他克莫司(FK506)治疗组(33例),回顾性统计了患者术前的基本临床资料及术后的肌酐水平、血药浓度,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的患者术前sCD30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8)。两组患者的术前基本资料及手术前后sCD30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肌酐水平术后第1月时存在差异(P=0.019),术后第3月、6月、24月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两组患者第24月时的肌酐值均与术前sCD30水平存在统计学相关性(CsA组:P<0.001,R2=0.221;FK506组:P=0.010,,R2=0.194)。两组患者的sCD30水平手术后均逐渐下降,术后第7天开始,sCD30水平较手术前存在统计学差异(CsA组:P<0.001;FK506组:P=0.021);第24月时血药浓度值与术前sCD30水平存在统计学相关性(CsA谷值浓度:P=0.001,R2:0.236;CsA峰值浓度:P=0.004,R2=0.167;FK506血药浓度:P=0.007,R2=0.210)。结论以CsA或FK506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均能降低肾移植患者的术后sCD30水平,而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情况无明显差异;对于术前sCD30水平较高的患者,其远期肾功能相对较差,并且可能需要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

贺梁[5](2012)在《MICA等位基因及MICA抗体与临床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引言器官移植供、受体之间HLA配型与移植后排斥反应以及移植物存活率相关。而且,免疫排斥反应常常归结于HLA配型的不一致。然而,研究发现,移植失败也会出现在HLA配型一致的亲属活供体器官移植中。这一点提示我们,非HLA类因素也许也参与了移植免疫并可能导致移植失败。后续的一系列研究证实:在器官移植中,非HLA类抗原的确与移植后排斥反应乃至移植失败均存在相关性。MICA是一类非经典的MHC-Ⅰ类样分子,起码包含有77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其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位置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基因位点呈连锁不平衡状态。与经典的MHC-Ⅰ类分子不同,MICA大量表达于内皮细胞表面,并不与β2微球蛋白结合,这一特点使得其成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共同的靶分子。MICA等位基因的多样性在不同种族和人群中的分布也不尽相同。多态性的MICA基因能够诱导移植物抗宿主排斥反应(GVHR)或宿主抗移植物排斥反应(HVGR)的发生。多年来,研究证实了移植受体体内存在MICA抗体的事实,且同种异体之间移植而引发MICA抗体的出现与移植排斥反应有关。事实表明,HLA配型一致的实体器官移植中,受体也常常会经历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因此,除外经典的HLA分子,非经典的HLA样分子(如MICA分子)也很可能与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物的存活及排斥反应具有相关性。研究中经常发现,出现移植物功能障碍及移植排斥反应重的受体体内HLA抗体和MICA抗体含量普遍要高于移植物功能良好、移植排斥反应较轻的受体。目前,临床实体器官移植,包括亲属活供体器官移植都还没有术前常规进行MICA基因配型的做法。因此,我们的研究就是为了探求移植供、受体之间MICA配型情况以及MICA抗体对于临床实体器官移植的影响。目的通过临床样本的收集,进行一系列的体外实验,并辅以临床观察,巩固和深入研究MICA基因及其抗体在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在尽量排除HLA抗原及其抗体对移植物影响的前提下,研究移植供、受体之间MICA等位基因配型与移植后排斥反应的相关性。并通过移植受体体内MICA抗体的检测结果配合供、受体之间MICA配型结果,找到MICA等位基因及其抗体参与临床实体器官移植的直接证据。通过统计学分析,进一步说明MICA基因配型、移植排斥反应以及移植物生存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实验结果阐明MICA基因参与移植后免疫排斥的事实,为今后的器官移植结果提供可靠的预测性指标,并为移植前合理的进行供、受体间MICA基因配型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最大可能地避免免疫排斥的发生。方法1.采集1999年至实验期间先后进行的共计20例亲属活供体器官移植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后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检测和凝胶电泳分析,以明确供、受体之间HLA配型关系;2.查阅文献后,选取中国北方汉族人群频率最高的8个MICA基因型,并根据选取结果设计、合成引物。在提取基因组DNA之后亦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和凝胶电泳进行检测、分析,以明确供、受体样本中MICA基因的匹配情况;3.针对存活的移植受体分别于移植术后2、4、6、8、10、12个月分六次采集血清样本。使用多功能液相芯片分析平台(Luminex)及LABSscreen软件检测所选取样本中的MICA抗体存在。利用分光测色仪(LABScan)检测群体反应性MICA抗体的平均免疫荧光浓度(MFI),然后以HLA-VisualTM软件进行分析,以明确移植后不同时间段的移植受体体内MICA抗体水平;4.移植后2周至6个月内的所选取受体的移植后病理活检标本由固定病理学专业人员反复镜检并分析。根据国际统一的Banff标准,将移植后活检样本的免疫排斥反应分为不同等级;5.结合选取受体临床基本情况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情况,记录移植受体生存状况及生存时间;6.根据得到的移植供、受体之间HLA和MICA配型结果,结合排斥反应病理学分级情以及移植受体的生存状况和MICA抗体检测情况进行观察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所有选取的亲属活供体移植供、受体之间的HLA配型均为半相合状态,属于器官移植中很理想的状态;2.所有选取的移植供、受体之间的8个MICA基因型(13个等位基因)配型情况不一致。供、受体之间MICA基因匹配率高的移植受体显示出较轻的移植后排斥反应以及更佳的存活情况,反之则反;3.移植受体内MICA抗体的检测情况与供、受体MICA基因匹配率及移植后排斥反应情况大体一致。移植后出现排斥反应的受体中MICA抗体为阳性,且病理排斥反应较重的受体中MICA抗体出现的几率及强度高于病理排斥反应较轻的移植受体,即排斥反应越重,MICA抗体的强度越高。同时,根据平均荧光浓度的检测结果,我们认为,群体反应性MICA抗体对于移植术后急、性慢性反应都具有影响;4.器官移植的供、受体之间MICA基因匹配情况与移植后排斥反应、生存率存在相关性。因此,在移植前如果除外常规进行的HLA配型还进行MICA基因的配型,那么就可以更好的预测移植结果,甚至可以指导移植供体的选择,直接为提高移植物存活提供帮助。

贾保祥,唐雅望,马威然,田野[6](2011)在《HLA配型和PRA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人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与移植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根据肾移植术前HLA配型结果,观察HLA配型和PRA对肾移植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121例尸体肾移植受者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有15例,占12.40%;6例PRA阳性,占4.96%;29例目前肾功能下降或丧失,占23.97%。HLA-A、B、DR、DQ位点4个抗原错配或以下的51例,肾功能良好者44例,占86.27%;大于4个抗原错配的70例,肾功能良好者48例,占68.57%;两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肾移植患者HLA-A、B、DR、DQ错配4个抗原或以下的51例,发生急性排斥2例,占3.92%;HLA-A、B、DR、DQ错配4个抗原以上的70例,发生急性排斥13例,占18.57%,两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结论良好的HLA配型可降低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PRA抗体阳性可导致移植肾功能下降,但HLA配型不影响PRA抗体的产生。

胡萍[7](2011)在《肾移植供受者间人类白细胞抗原错配率的分析及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组织相容性抗原,指对不同个体间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时移植物被受者是否容忍的主要相关抗原,起主要作用的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抗原,人类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s, HLA)。HLA在抗原识别、提呈、免疫应答与调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介导移植排斥反应的物质基础,也是调节免疫应答的重要分子,因而被称为移植抗原。免疫排斥反应对器官移植的成功与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它是导致移植物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传统的血清学,细胞学方法,目前已发展到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来进行HLA基因配型。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供受者之间的免疫学选配可防止和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HLA是一组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基因,HLA基因可以分为Ⅰ类(HLA-A、B、C),Ⅱ类(HLA-DR、DQ、DP),Ⅲ类(C4A、C4B、C2、Bf)等补体成分。大量资料研究表明HLAⅠ类和Ⅱ类抗原尤其是HLA-A、B、DR在移植配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统计了肾移植供受者间HLA-A、B和DR抗原的错配率,因为HLA-A、B和DR抗原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和长期存活的关系研究的比较多,而HLA-C抗原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和长期存活的关系研究较少。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的患者,肾移植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类疾病的重要方法。但移植排斥反应仍是目前移植领域难以攻克的重要课题,在同种异体肾移植中,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AR)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它通常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最常见于术后1-3周,术后几年亦有发生。AR如果能得到早期诊断并正确治疗的话,90%以上患者的排斥反应可以被逆转。AR是导致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rejection, CR)发生的潜在高危因素之一,也是导致移植物长期存活失败和失去功能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HLA配型对器官移植的重要性已得到国际移植学界的公认,供受者间HLA的错配(mismatch, MM)程度是影响移植物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配型有助于防止术后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移植成功率和移植物存活率。供受者间HLA抗原MM对术后短期效果和人/肾长期存活均具有显着影响。供受者间HLA MM率越低,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免疫抑制剂药物用量、术后感染和肿瘤发生率将较低,而且受者的生活质量和人/肾长期生存率则提高。目前,我国肾移植术后人/肾1年存活率在95%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国内尚未有大样本关于肾移植供受者间HLA错配率的分析,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基因分型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s specific primer, PCR-SSP)检测供受者HLA-A、B、DR基因分型,通过分析大样本数据中供受者间HLA错配率,提供临床指导意义。本研究分为两章:(1)肾移植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错配率的分析。(2)肾移植供受者间HLA错配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第一章:肾移植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错配率的分析目的分析肾移植供受者间人类白细胞抗原错配率。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6025例肾移植供受者分为两组:第一组即随机组:3916例为等候肾移植患者,其中男性2530人,女性1386人,年龄7-81岁;同期的1914例为肾移植尸体供者,均为健康男性,年龄19~35岁。第二组即已知组:已经接受肾移植术的127例受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37例,年龄15~65岁;和68例尸体供者,均为健康男性,年龄19~35岁。所纳入的肾移植供、受者选自2000-01~2008-12年间,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36家医院的器官移植中心。2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基因分型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cation-sequences specific primer, PCR-SSP)检测供受者HLA-A、B、DR基因分型。3供受者间错配率计算方法:根据HLA 6抗原相配原则:同一位点上供受者两个基因完全相同,即为0MM;同一位点上供受者两个基因一个相同,一个不同,即为1MM;同一位点上供受者两个基因全不相同,即为2MM。第一组即随机组,在不考虑血型匹配的基础上,统计3916例受者和1914例供者之间最大可能组成的供受者对,N=3916*1914,供受者间MM几率为可能意义上的HLA-MM几率;第二组即已知组,为接受肾移植术的已知供受者127对,N=127,供受者间MM几率为实际移植的HLA-MM几率。计算供受者间HLA-A、B、DR单个位点0个MM的几率为该位点所有0个MM的供受者对数/N;1个MM的几率为该位点所有1个MM的供受者对数/N;2个MM的几率为该位点所有2个MM的供受者对数/N。计算:随机组供受者:HLA-A位点0-2MM率,B位点0-2MM率,DR位点0-2MM率。已知组供受者:HLA-A位点0-2MM率,B位点0-2MM率,DR位点0-2MM率和A、B、DR位点6个抗原0-6 MM率。4统计学分析:在HLA低分辨的基础上,用直接计算法计算供受者间HLA-A、B、DR抗原位点0-2 MM几率;率之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算P值,P≤<0.05者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计算均由统计软件SPSS13.0完成。结果随机组供受者间HLA-A、B和DR位点0个MM率分别为9.14%、2.19%和3.69%;1个MM率分别为50.43%、33.68%和40.97%。即供受者间HLA-A位点0和1个MM的几率为59.57%;B位点0和1个MM的几率35.87%;DR位点0和1个MM的几率为44.66%。已知组供受者间HLA-A+B+DR6个抗原0-6个MM的几率分别为0、0.79%、5.51%、23.62%、27.56%、29.92%和12.60%。0-2个抗原MM的几率为6.30%(8/127),HLA-A、B和DR位点0个MM几率分别为12.45%、8.30%和9.87%。两组供受者间HLA-A位点0、1、2个MM几率的比较P均<0.05,有显着性差异;HLA-B位点0个和2个MM几率比较,两组差别有显着性差异(P<0.05),1个MM无显着性差异(P>0.05); HLA-DR位点0个MM和2个MM几率比较,两组差别有显着性(P<0.05),而1个MM几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随机组与UNOS数据相比均具有显着差异。而已知组与UNOS数据相比除A位点1MM和B位点0MM外,均有显着差异。结论随机供受者间HLA-A、B、DR位点0个错配的概率很低,说明寻找HLA无错配的供受者对中,HLA抗原错配个数越少,供受者对的数目越少。随机挑选供者将对受者移植效果不利。单个移植中心依据HLA配型选择供受者,能明显降低HLA错配率。目前我国临床上肾移植HLA配型尚存不足,配型极好的例数不多。其原因可能是我国各移植中心尚未通过计算机联网分配肾脏,就单个中心而言,供、受者的数量均很有限,患者和供体未能得到资源共享,肾移植供受者之间很难获得良好的HLA配型。肾移植供受者间HLA错配几率高,为降低HLA错配率,有必要建立国家级或地区性器官共享和分配中心。本次研究为国内首次多中心、大样本有关肾移植随机供受者HLA错配率的分析,将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第二章:肾移植供受者间HLA错配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肾移植供受者间HLA错配与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接受肾移植术的127例受者,均为尸体肾移植。其中男性90例,女性37例,年龄15~65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14例,高血压肾病.8例,多囊肾2例,糖尿病肾病3例。首次移植为124例,再次移植3例。尸体供肾热缺血时间为5~8min,冷缺血时间6-15h。ABO血型均相配。术前淋巴细胞毒交叉试验(CDC)均≤5%。所有病例供者均为健康男性,年龄19-35岁。2供受者组织配型:127例患者进行严格组织配型,供者不含有与受者预存的HLA抗体相对应的抗原,所有受者HLA-A、B、DR6位点错配0-6个,其中0MM0例,1MM1例,2MM7例,3MM30例,4MM35例,5MM38例,6MM16例。3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使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CSA+骁悉(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或雷帕霉素(rapamycine, Rapa)+强的松(prednisone, Pred)与普乐可复(tacrolimus, FK506)+MMF或Rapa+Pred。所有患者术中用甲泼尼龙(MP)1.0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分别给予MP0.5g、0.25g和0.25g。术后第二天开始口服泼尼松(Pred) 30mg,每天一次,以后逐渐减量。术后开始每日使用ATG100mg,3-5天。术后第1天起使用霉酚酸酯(MMF)治疗,0.5-0.75g,每天两次。CSA或他克莫司(FK506)术后第1天即开始服用。术后1月内,维持FK506血药浓度谷值为8~12ug/L, CSA的血药浓度谷值为250-300ug/L。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用MP0.5g静脉滴注,共3天,不能逆转者采用单克隆抗体OKT3 5mg冲击治疗5-7天。4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标准:当患者出现发热、尿量减少、血压升高、移植肾肿大压痛、血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示移植肾肿大、锥体肿大、血管阻力指数RI>0.8时应考虑为急性排斥反应,必要时行肾穿刺病理活检证实。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样本率进行χ2检验。结果经术后随访3个月,127例患者中共有23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中,HLA-OMM、1MM和2MM受者中未有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者,3MM30例中有3例(10%)发生急性排斥反应,4MM35例中有5例(14.29%)发生急性排斥发应,5MM38例中有9例(23.68%)受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6MM16例中有6例(37.5%)发生急性排斥发应。视供受者间HLA错配为0-3为配型良好作为第一组,而HLA错配为4-6为配型较差作为第二组。0-3MM组受者术后3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比4-6错配MM组低(P=0.039)。而0-2MM组,3-4MM组与5-6MM组之间相比,只有后两组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差别。结论就单个移植中心而言,肾移植供受者间获得极好配型的机会很小。接受良好HLA配型供肾的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配型较差组。而且供受者间HLA错配程度越高,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能性越大。供受者间HLA MM数为3可作为挑选供者HLA配型的零界参考值。初次移植应重视HLA错配,降低HLA MM率,能明显降低术后AR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早期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提高移植肾早期存活率和长期存活率。

徐莹,王仁定,吴建永,王逸民,黄洪锋,张建国,何强,陈江华[8](2010)在《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相关术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影响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术前因素,为预防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首次接受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受者1316例资料,记录基线资料及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按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10%和≥10%将受者分为PRA阴性组和致敏组;以2005年10月1日为界分为回顾性HLA配型组和前瞻性HLA配型组。统计分析各基线资料对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影响以及不同组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手术时受者年龄、术前PRA水平、热缺血时间、HLA错配数对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有显着影响。致敏组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58.8%比17.9%,P<0.001)以及6个月内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29.4%比11.9%,P=0.028)均显着高于PRA阴性组。采用前瞻性HLA配型后受者HLA错配数减少,且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也降低(20.9%比15.5%,P=0.012)。结论术前检测受者的PRA水平从而准确评估其致敏状态,尽可能选择良好的HLA配型谱可减少移植肾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朱建锋,张奕奕,祈洪刚[9](2009)在《HLA配型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

曾文涛,傅茜,刘龙山,王长希[10](2009)在《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及其抗体监测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是影响肾移植效果的重要因素,其抗体检测有助于筛查术前致敏者。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联合抗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监测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中的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病例回顾性分析,于2004-02/2007-09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对象:选择同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亲属活体供肾者、首次肾移植者66例,供者男27例,女39例,年龄1966岁;受者男50例,女16例。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拟行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A,B,DR抗原分型,采用补体依赖微量细胞毒性试验于术前行交叉配型。采用甲泼尼龙联合抗CD25单克隆抗体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于术中和术后早期作免疫诱导治疗,采用以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为主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和泼尼松的三联方案作维持性免疫抑制治疗。主要观察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筛查和监测受体的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肾移植效果及不同免疫抑制方案患者急性排斥情况。结果:66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中,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A,B,DR配型错配数分别为03个60例,46个6例。在03错配数受体中,术后3例(5%)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4例(7%)发生急性排斥。在46错配数受体中,术后1例(17%)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2例(33%)急性排斥。人类白细胞抗原03错配数和46错配数两组比较,其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和急性排斥发生率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不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和急性排斥发生率无显着影响(P>0.05)。所有急性排斥患者经甲泼尼龙和/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治疗后逆转。对3例术前预致敏受者术后定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变化: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无明显变化,移植肾功能顺利恢复;2例术前经血浆置换后转阴或自然转阴,术后发生急性排斥,经甲泼尼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治疗后逆转。结论:亲属活体供肾组织配型中,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等相关。术前组织配型及抗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动态监测对于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特别是预致敏受者很重要。

二、HLA配型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LA配型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霉酚酸血药浓度规律监测在肾移植受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霉酚酸血药浓度规律监测在肾移植受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体重及体表面积对肾移植受者霉酚酸血药浓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英文缩略词表

(2)供及受体性别对活体移植肾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2.1 关于活体肾移植供体、受体的一般信息
        2.2 纳入标准
        2.3 临床资料收集
        2.4 活体肾移植性别差异比较
        2.4.1 按供体性别分组评估
        2.4.2 按受者性别分组评估
        2.4.3 按供受者性别分组,比较四组对活体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3.研究方法
    4.质量控制
    5.统计学处理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活体肾移植受者预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3)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PRA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二、PRA阳性致敏因素分析
    三、PRA与急性排斥反应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AR发生率、逆转率的临床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对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人/肾存活率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对照表
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4)可溶性CD30在肾移植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溶解性CD30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溶解性CD30与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溶解性CD30与移植肾长期存活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溶解性CD30与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附件
致谢

(5)MICA等位基因及MICA抗体与临床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亲属活供体器官移植 HLA 配型及 MICA 配型分析
    1 .实验对象及材料
    2 . 实验方法
    3 . 结果
第二部分 MICA 基因抗体的检测
    1 . 材料
    2 . 方法
    3 . 结果
第三部分 受体免疫排斥的病理学分型及临床观察
    1 . 材料
    2 . 方法
    3 . 结果
第四部分 MICA 匹配率及 MICA 抗体与排斥反应及存活率相关性分析
    1 . 统计方法
    2 . 统计结果
    3 . MICA 抗体与移植排斥的相关性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6)HLA配型和PRA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7)肾移植供受者间人类白细胞抗原错配率的分析及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肾移植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错配率的分析
    1.1 材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肾移植供受者间HLA错配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2.5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缩略语词汇表
成果
致谢
统计学证明

(8)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相关术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PRA检测方法
        1.2.2 HLA配型方法
        1.2.3 免疫抑制方案
        1.2.4 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及治疗
        1.2.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受者术后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术前基线资料比较
    2.2 不同PRA水平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
    2.3 回顾性HLA配型与前瞻性HLA配型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9)HLA配型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HLA-Ⅰ类抗原A位点错配与肾移植早期排斥的关系
    2.2 HLA-Ⅰ类抗原B位点错配与肾移植早期排斥的关系
    2.3 HLA-Ⅱ类抗原DR位点与肾移植早期排斥的关系
3 讨论

(10)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及其抗体监测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2.1 HLA配型结果
    2.2 抗HLA抗体检测结果
    2.3 肾移植效果
    2.4 不同免疫抑制方案患者急性排斥情况
3 讨论

四、HLA配型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霉酚酸血药浓度规律监测在肾移植受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D]. 王华彬. 兰州大学, 2020(12)
  • [2]供及受体性别对活体移植肾功能的影响[D]. 康莉.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2)
  • [3]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研究[D]. 王显林.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1)
  • [4]可溶性CD30在肾移植临床应用研究[D]. 韩志坚. 南京医科大学, 2014(03)
  • [5]MICA等位基因及MICA抗体与临床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相关性研究[D]. 贺梁. 第四军医大学, 2012(05)
  • [6]HLA配型和PRA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研究[J]. 贾保祥,唐雅望,马威然,田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16)
  • [7]肾移植供受者间人类白细胞抗原错配率的分析及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D]. 胡萍.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5)
  • [8]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相关术前因素分析[J]. 徐莹,王仁定,吴建永,王逸民,黄洪锋,张建国,何强,陈江华.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0(01)
  • [9]HLA配型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关系[J]. 朱建锋,张奕奕,祈洪刚.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21)
  • [10]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及其抗体监测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中的应用[J]. 曾文涛,傅茜,刘龙山,王长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44)

标签:;  ;  ;  ;  ;  

肾移植术后HLA匹配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