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加重血管重构的因素及相关机制

尿毒症加重血管重构的因素及相关机制

一、尿毒症加重血管重塑的因素及其相关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陈铖,邢昌赢,毛慧娟[1](2022)在《尿毒症心肌病发病机制的新进展》文中指出尿毒症心肌病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尿毒症患者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原因。尿毒症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心脏纤维化、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尿毒症心肌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文章从非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尿毒症心肌病发病机制的新进展,并且介绍了本课题组最新的研究结果,为尿毒症心肌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可能切入点。

徐宛婷[2](2021)在《18β-甘草次酸抗肺癌活性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由于较高的复发率和转移率,肺癌已经成为全球“头号癌症杀手”,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导致几十万人失去生命、几百万人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中药治疗法作为近年来新兴起的手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甘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及衍生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我们在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后,发现了一种甘草衍生物—18β-甘草次酸(18β-Gly),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并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因其对肺癌的具体分子药理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实验利用肺癌(A549、NCI-H23及NCI-H460)细胞为体外模型,探究18β-Gly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其对肺癌A549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具体的分子机制。首先本实验通过CCK-8实验检测18β-Gly对肺癌细胞(A549、NCI-H23及NCI-H460)的杀伤作用以及对正常细胞(IMR-90、GES-1及293T)的毒副作用。Hoechst/PI双染实验在宏观上初步观察A549细胞是否出现类似凋亡的情况。将处理后的A549细胞(经Annexin V-FITC/PI染色)利用流式细胞术在细胞层面上检测凋亡情况。利用透射电镜(TEM)及流式细胞术进一步在细胞层面上检测线粒体的相关变化。利用Western blot实验在蛋白表达层面上检测各类相关蛋白的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内活性氧(ROS)及细胞周期变化情况。最后,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及Western blot法检测18β-Gly对A549细胞的抑制迁移作用及调控下游迁移蛋白的具体分子机制。18β-Gly对三种肺癌细胞均有良好的杀伤作用,其中以A549细胞最为敏感;此外,在正常细胞中,与阳性对照5-FU处理组相比,18β-Gly处理组的毒副作用较低。18β-Gly处理A549细胞后,线粒体发生肿胀变形,膜电位迅速下降,细胞色素C被大量释放,Bad、剪切的caspase-3及PARP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降,进而使A549细胞发生线粒体依赖性凋亡;另一方面,18β-Gly使p-p38和p-JNK的表达增加,p-ERK下降,接着引起p-STAT3、NF-κB下降和IκB-α的上升。18β-Gly上调p-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Cyclin B1及CDK1/2表达,激活p27及p21表达,诱导周期阻滞在G2/M期。18β-Gly通过激活MAPKs信号通路,进一步上调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下调钙黏附蛋白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SNAI 1,从而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此外,18β-Gly能够使A549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大量上升,从而激活MAPKs/STAT3/NF-κB信号通路,最终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综上,本实验中18β-Gly上调A549细胞内ROS水平,间接调控MAPKs/STAT3/NF-κB通路蛋白表达,从而表现出抗癌作用。本研究利用A549细胞系首次探究了18β-Gly对于肺癌潜在的抗癌分子机制,为中药提取物治疗肿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文超[3](2021)在《抑制TMAO生成对慢性肾脏病及相关心血管损害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肠道微生物菌群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是一种肠道微生物菌群代谢产物,胆碱或左旋肉碱等食物前体进入人体肠道以后,在肠道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下分解为中间产物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TMA吸收入血后进一步在肝脏含黄素单加氧酶(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s,FMO)作用下氧化为 TMAO。几宗大型的临床研究显示,TMAO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关系十分密切,CVD患者的血浆TMA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并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可显着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如死亡、心肌梗死、中风等的发病风险。动物实验亦显示,采用胆碱或TMAO喂养小鼠可引起小鼠TMAO循环水平的增高,导致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加重心肌纤维化及心脏功能恶化。在TMAO生成过程中,肠道菌群TMA裂解酶将胆碱等前体物质转换为TMA是整个代谢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碘甲基胆碱(Iodomethylcholine,IMC)是Stanley Hazen等人通过长期研究和设计筛选出的肠道菌群TMA裂解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TMA裂解酶的活性有效减少胆碱饮食小鼠体内TMA乃至TMAO的生成,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栓塞风险。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CKD与CVD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显示随着CKD患者肾功能的不断恶化,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亦明显增加,并且与以CVD为主要病因的早死密切相关。人体循环中的TMAO主要经肾脏排泄,CKD时肾功能的减退导致TMAO排泄减少和清除不足,从而导致TMAO在体内蓄积,使得CKD患者成为了天然的高TMAO人群。研究表明,高循环水平的TMAO可显着增加CKD患者的CVD发病风险及死亡风险。因此,如能有效降低CKD患者的TMAO循环水平,极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CKD相关的心血管损害。另一方面,有研究发现,胆碱或TMAO饮食可直接引发小鼠的肾脏纤维化和肾功能损害,提示升高的TMAO循环水平不仅是肾脏功能减退的结果,更可以作为病因反过来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造成恶性循环。因此,降低CKD患者的TMAO循环水平,可能不仅有利于减少CKD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更有利于保护肾脏本身,延缓CKD的肾脏病变进展。鉴于TMAO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重大影响,广大研究学者一直不断探索和寻找TMAO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具体分子机制。Marcus Seldin等人已经证明TMAO可以诱发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其中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在这一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Sifan Chen等人在肝细胞中证明了TMAO可以参与细胞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ing protein response,UPR)中的一条通路,即TMAO可直接与肝细胞内质网的PERK蛋白相结合,证实了 PERK为TMAO的直接作用靶点,这为研究TMAO的生物学效应及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往的研究表明,PERK信号通路在NF-κB的激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NF-κB被IκBα结合以维持其非激活状态,而PERK可通过激活其下游的eIF2α而降低IκBα的转录水平,导致未被结合的自由形式的NF-κB含量增多,于是有更多的NF-κB进入细胞核而被活化。鉴于以上理论基础我们不禁联想,如果TMAO能对NF-κB信号通路起激活作用,那很有可能是通过PERK信号途径实现的,然而目前尚未见类似方面的报道。为此,本课题拟从整体动物水平和细胞水平两个层面,研究肠道菌群TMA裂解酶抑制剂IMC能否有效降低CKD小鼠的TMAO循环水平,以及抑制TMAO生成后能否延缓CKD小鼠的肾脏病变进展并对CKD相关心血管损害起到改善作用,同时利用体外实验探讨PERK、NF-κB信号通路在TMAO诱导的肾脏损伤中的作用,阐明TMAO导致肾脏损伤的具体分子机制,为揭示TMAO的生物学效应提供新的思路,为CKD及相关心血管损害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为TMA裂解酶抑制剂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目的(1)通过腺嘌呤喂养构建CKD的小鼠模型,观察TMAO水平与肾脏损伤的关系,同时探讨IMC抑制TMAO生成后,能否延缓CKD小鼠的肾脏病变进展,改善肾功能;(2)体外条件下,研究TMAO对肾脏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通过观察PERK、NF-κB信号通路的改变及相关抑制剂的阻断作用,探索TMAO导致肾脏损伤的具体分子机制;(3)观察CKD小鼠相关心血管损害的表现及严重程度,明确IMC抑制TMAO生成能否改善CKD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研究方法1动物模型动物实验1:采用腺嘌呤喂养的方法建立CKD小鼠模型。选择4周龄的健康雌性apoE敲除小鼠,按照以下饮食随机分为4组:(1)普通饮食组(Con组);(2)普通饮食+0.06%IMC组(Con+IMC组);(3)普通饮食+0.2%腺嘌呤组(Ade组);(4)普通饮食+0.2%腺嘌吟+0.06%IMC组(Ade+IMC组)。喂养12周末,将每只小鼠单独放入代谢笼中过夜,收集24h尿液。喂养14周末,处死小鼠并留取组织及空腹血,称取各器官重量。动物实验2:选择4周龄的健康雌性apoE敲除小鼠,按照以下饮食随机分为2组:(1)普通饮食组(Con组);(2)普通饮食+腺嘌呤组(Ade组),共喂养24周,其中Ade组前14周饮食中腺嘌呤的含量为0.2%,后10周腺嘌呤的含量为0.15%,Con组饮食保持不变。喂养24周末,行小鼠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处死小鼠,留取血液标本及组织用于后续实验。2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二维、M型超声心动图技术观察小鼠左室肥厚情况,获取小鼠心脏的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IVS)厚度、左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mension,LVID)、左室后壁(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LVPW)厚度、左室体积(Left ventricular volume,LV Vol)、左室质量(LV mass)、左室质量/体重比值(LV mass/Body weight)、左室射血分数(LV ejection fraction,LVEF)等指标。3生化指标检测质谱分析法检测血浆TMA、TMAO、肌酐和吲哚酚硫酸盐的含量。比色法检测血浆尿素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胱抑素C的含量。尿白蛋白及尿肌酐水平分别用ELISA和比色法进行测定,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采用酶比色法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含量,计算极低密度/中间密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ery low density/Intermediate density/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VLDL/IDL/LDL-C)的含量。TNF-α 和IL6的测定采用ELISA方法进行。4 组织病理学检测小鼠肾脏组织石蜡切片,Masson染色检测小鼠肾脏的胶原沉积,计算胶原含量及肾皮质瘢痕面积。小鼠主动脉根部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根部的脂质染色区域并对其进行定量(斑块面积)。小鼠主动脉根部冰冻切片,茜素红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根部的阳性染色区域并对其进行定量(钙化面积)。5细胞培养与实验分别培养小鼠肾脏内髓集合管上皮细胞(Murine inner renal medullary collecting duct cells,mIMCD3)、正常人原代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Normal human primary renal proximal tubule epithelial cells,RPTEC)和 Madin-Darby 犬肾脏 Ⅱ 型上皮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Ⅱcells,MDCKⅡ),采用不同浓度的 TMAO刺激上述3种肾脏上皮细胞,留取细胞用于提取RNA或总蛋白。另取MDCKⅡ细胞,于6孔板中培养24h后,分为以下4组进行抑制剂干预实验:(1)Control组:正常培养液;(2)Inh组:正常培养液+100nMNF-κB抑制因子Ⅳ;(3)TMAO组:正常培养液+200μM TMAO;(4)TMAO+Inh组:正常培养液+200μM TMAO+100nMNF-κB抑制因子Ⅳ。给予上述刺激48h后,留取细胞用于提取细胞RNA。最后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TMAO进行刺激,留取细胞用于提取RNA。6 RNA提取及实时定量RT-PCR根据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使用miRNeasy Mini试剂盒或Qiazol法从组织或细胞样本中分离总RNA。采用高效cDNA反转录试剂盒合成cDNA。应用基因特异性引物和SYBR green荧光染料在罗氏Lightcycler 480系统中进行实时定量RT-PCR。7 RNA测序使用Illumina(?)TruSeqTM试剂盒制备RNA文库。插入条形码后,采用50bp单端测序法在HiSeq4000上进行测序。使用FastQC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质控分析。使用STAR aligner version 2.3.1将序列读断对比到小鼠基因组上。计数数据采用DESeq2比率中值法进行标准化。使用DEseq2进行差异表达分析。采用DAVID 6.8进行基因本体分析,获得富集的信号通路。8 Western blot分离并提取处理后的MDCKII细胞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NF-κB p65、总 NF-κB p65、磷酸化 PERK、总 PERK、磷酸化 eIF2α、总 eIF2α、磷酸化 IRE1α、总IRE1α、ATF4和GAPDH的蛋白表达水平。9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单因素实验设计,采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及Turkey多重检验,对于双因素实验设计,采用双因素ANOVA方差分析及Holm-Sidak post hoc多重检验。所有的统计过程均通过软件GraphPad Prism version 8完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IMC可降低CKD小鼠的血浆TMAO水平14周喂养结束后(动物实验1),与Con组相比,Con+IMC组小鼠的血浆TMAO水平明显下降,TMA水平亦具有下降趋势,证明了 IMC抑制TMAO生成的有效性。与Con组相比,Ade组小鼠的血浆TMAO水平明显升高,提示CKD小鼠体内存在TMAO的蓄积。而Ade+IMC组小鼠的血浆TMAO水平较Ade组明显下降,且TMA水平与Ade组相比亦具有下降趋势,提示IMC可有效降低CKD小鼠的血浆TMAO水平。2抑制TMAO生成可改善CKD小鼠的肾脏功能与Con组相比,Ade组小鼠的血浆肌酐、尿素、胱抑素C等肾脏损伤标志物的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腺嘌吟可引起小鼠肾脏功能损害,导致CKD。而Ade+IMC组小鼠与Ade组相比,上述标志物的循环水平显着下降,提示IMC减轻了腺嘌呤导致的肾脏功能损害。另外,Ade组小鼠的吲哚酚硫酸盐毒素的循环水平较Con组升高,尿ACR亦显着增加,而Ade+IMC组小鼠的上述指标明显降低,提示抑制TMAO生成可显着改善CKD小鼠的肾脏功能。同时,各组小鼠的日平均进食量没有明显差别,排除了饮食摄入不平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抑制TMAO生成可减轻CKD小鼠的肾脏病理改变Masson染色检测小鼠肾脏组织中的胶原沉积,计算胶原含量及皮质瘢痕面积。结果显示,Con组及Con+IMC组小鼠的肾脏组织学基本正常,而Ade组和Ade+IMC组小鼠肾脏中均出现了胶原的沉积及皮质瘢痕等病理改变。定量结果进一步显示,Ade+IMC组小鼠肾脏的胶原含量及皮质瘢痕面积虽较Con组增加,但仍显着少于Ade组,提示抑制TMAO生成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腺嘌呤导致的肾脏病理改变。4抑制TMAO生成可减轻腺嘌吟引起的肾脏炎症和纤维化、改善肾脏代谢状态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Ade组小鼠肾脏中Ccl2、Ccl20、Lcn2等炎症基因及Col1a1、Col3a1等纤维化基因的表达显着增加,而IMC可显着降低上述基因的表达水平。RNA测序及David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与Ade组相比,Ade+IMC组小鼠肾脏中细胞外基质、蛋白酶抑制剂、补体与凝血级联、免疫、细胞因子等方面的表达水平下调,而在脂质代谢、线粒体、离子转运、内质网、细胞水稳态等方面的表达水平上调,提示IMC可减轻腺嘌呤引起的肾脏炎症和纤维化,并显着改善CKD小鼠肾脏的整体代谢状态。5 TMAO可导致肾脏上皮细胞炎症采用不同浓度的TMAO处理上述3种类型的肾脏上皮细胞。在mIMCD3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mM TMAO组细胞内Il1β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40mMTMAO组细胞内Il1β、MIP2和Lcn2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在RPTEC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0μMTMAO组细胞内CCL2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400μM TMAO组细胞内CCL2和TNF-α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在MDCKⅡ细胞中,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0μM、100μM、200μMTMAO组细胞内多个炎症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着增加,包括IL8、CCL2、CCL20等。通过以上结果可以确定,TMAO可导致肾脏上皮细胞炎症。而UPR反应中PERK信号通路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没有明显变化,包括ATF4和CHOP。6 TMAO可激活肾脏上皮细胞的NF-κB信号通路采用200μM TMAO刺激MDCKⅡ细胞48h,Western blot检测相关通路的蛋白含量。结果显示,TMAO刺激48h后MDCKⅡ细胞内磷酸化NF-κB p65及磷酸化NF-κB p65/总NF-κB p65的比值均显着增加,提示TMAO可能通过激活肾脏上皮细胞的NF-κB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效应。而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蛋白,包括磷酸化PERK/总PERK、磷酸化eIF2α/总eIF2α、磷酸化IRE1α/总IRE1α及ATF4的表达均未见明显变化,提示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可能与TMAO导致的肾脏上皮细胞炎症并无明显关联。7 NF-κB抑制剂可阻断TMAO的促炎作用将 MDCKⅡ 细胞分为 Control 组、Inh 组、TMAO 组、TMAO+Inh 组(详见上述方法部分)。实时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TMAO组细胞内炎症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增高,与上述结果相一致;而TMAO+Inh组与TMAO组相比,其细胞内炎症基因包括IL8、CCL2、CCL20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提示NF-κB抑制剂可以阻断TMAO对MDCKⅡ细胞的促炎作用,证实了 NF-κB信号通路在TMAO生物学效应中的关键作用。8 TMAO对巨噬细胞亦具有促炎作用巨噬细胞在腺嘌呤诱导的CKD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明确TMAO是否亦对巨噬细胞产生影响,我们采用含200μM TMAO的培养液孵育RAW264.7巨噬细胞,24h后发现其细胞内炎症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包括Cox2、Il1β、MIP2和TNF-α等。因此,TMAO不仅对肾脏固有上皮细胞具有促炎作用,亦可诱发巨噬细胞炎症,从多个方面加重肾脏损伤。9抑制TMAO生成可减轻CKD小鼠的心肌肥厚喂养14周末,分别称取Con组、Con+IMC组、Ade组、Ade+IMC组各组小鼠的体重及心脏重量,计算心脏/体重比值。结果显示,Con组与Con+IMC组小鼠的心脏/体重比值无明显差异,而Ade组小鼠的心脏/体重比值显着增加,提示CKD小鼠存在心肌肥厚。与Ade组相比,Ade+IMC组小鼠的心脏/体重比值明显下降,达正常水平,提示抑制TMAO生成可减轻CKD小鼠的心肌肥厚。FGF23是一种骨源性激素,已被证明可引起左心室肥厚。我们检测了各组小鼠体内FGF23的循环水平,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de组小鼠的FGF23循环水平显着增加,而Ade+IMC组小鼠的FGF23循环水平较Ade组相比显着下降,提示补充IMC可显着降低腺嘌呤喂养导致的高FGF23血症,部分解释了 Ade+IMC组小鼠心肌肥厚改善的原因。10抑制TMAO生成可改善CKD小鼠的血脂代谢紊乱测量上述4组小鼠的血脂水平。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de组小鼠的TG、TC、VLDLIDLLDL-C的含量均明显上升,提示腺嘌呤喂养加重了 apoE敲除小鼠的高脂血症。而Ade+IMC组与Ade组相比,其TC、VLDLIDLLDL-C的水平均显着下降,提示抑制TMAO生成可改善CKD小鼠的血脂代谢紊乱。11抑制TMAO生成对CKD小鼠血管病变的影响采用油红O染色对小鼠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以上4组小鼠的平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并没有明显差异。采用茜素红染色对小鼠主动脉根部动脉钙化面积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各组小鼠的平均动脉钙化面积亦没有明显差异。以上结果提示腺嘌呤所致的CKD小鼠模型并没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钙化的加剧,因而本次实验无法观察抑制TMAO生成对CKD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钙化的影响。提取各组小鼠主动脉RNA行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与Con组、Con+IMC组相比,Ade组、Ade+IMC组小鼠主动脉中炎症基因Ccl2、Cox2、116、Vcam1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表明腺嘌呤本身可显着降低小鼠主动脉局部的炎症反应。腺嘌呤是腺苷代谢合成的底物,腺苷受体在抑制血管炎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检测了小鼠主动脉中腺苷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与Con组相比,Ade组小鼠主动脉中A2B型腺苷受体的表达具有明显变化,提示腺苷-腺苷受体途径可能参与了腺嘌呤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过程。12延长腺嘌吟喂养周期对CKD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动物实验2中我们将腺嘌呤喂养周期延长到24周。生存曲线显示Con组小鼠在整个实验周期中未发生死亡,Ade组小鼠在实验结束时,有半数的小鼠出现死亡。从第12周起,两组小鼠的体重开始出现差异,Ade组小鼠的体重水平显着低于Con组。实验结束时,Ade组小鼠体内的血浆肌酐、尿素、胱抑素C和TMAO水平较Con组显着升高,并且其血浆TNF-α和IL6的水平也显着升高,提示腺嘌呤喂养加重了 apoE敲除小鼠的炎症状态。再次采用油红O染色对小鼠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Con组与Ade组小鼠之间的平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仍然没有明显差异。13延长腺嘌吟喂养周期对CKD小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实验结束时对小鼠进行心脏超声检测,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de组小鼠心脏舒张末期的 IVS、LVID、LV Vol、LV mass 和 LV mass/Body weight 均显着增加,LVPW具有增加趋势但尚未达统计学意义,LVEF在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小鼠处死后称取实际的心脏重量,计算心脏/体重比值,Ade组小鼠的心脏/体重比值显着高于Con组。上述结果再次证实了腺嘌呤诱导的CKD小鼠模型存在心肌肥厚的并发症,由于心室壁厚度和心室腔内径几乎同比例增加,因而此模型下的心肌肥厚可能以离心型肥厚为主要改变。研究结论(1)腺嘌呤诱导的CKD小鼠模型中存在TMAO循环水平的增高,肠道菌群TMA裂解酶抑制剂IMC可通过抑制TMAO生成减轻CKD小鼠的肾脏炎症及纤维化等损伤,并显着改善肾功能;(2)体外实验证实TMAO可诱导肾脏上皮细胞炎症,其中NF-κB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巨噬细胞炎症也可能参与了TMAO导致的肾脏损伤过程;(3)腺嘌呤诱导的CKD小鼠模型存在心肌肥厚并发症,应用IMC抑制TMAO生成可显着改善心肌肥厚,减轻CKD相关心血管损害。

李婧[4](2020)在《益肾养心安神法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合并失眠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以益肾养心汤为代表运用益肾养心安神法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失眠的患者,通过对本课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来证明益肾养心安神法可以安全并且有效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从而起到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作用,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本试验选取了67例符合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失眠的患者,且辨证属于阴血亏虚证,经过2周的洗脱期治疗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为34例,对照组为33例。对照组给予慢性肾脏病的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慢性肾脏病的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益肾养心汤口服(水煎服200ml,分早晚两次餐后温服,每日1剂)。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及中医症状的差异,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为期8周的治疗,对随机分组的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相应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实验室指标、睡眠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在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睡眠质量评分方面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疗效相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1),且治疗前后安全可靠。对于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中医证候方面,益肾养心汤具有明显优势,两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益肾养心安神法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合并失眠,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降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提升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疗效肯定,方法安全,可以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马大骅[5](2020)在《腹膜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血管钙化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心血管(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拟采用腹部侧位片评估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积分(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 score,AACS),了解腹透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发生率及AACS有关影响因素,初步分析腹主动脉钙化与患者心脏结构功能指标间的关系,并通过前瞻性随访探究腹主动脉钙化进展的危险因素,同时拟探讨AACS对腹透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入选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规律腹透治疗的稳定的患者。所有患者入选时采用腹部侧位X线摄片评估腹主动脉钙化并计算基线AACS,评估腹主动脉钙化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AACS相关因素。2、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后重复腹部侧位片检查,比较前后两次AACS得分情况,将腹主动脉钙化进展定义为第二次AACS评分较基线升高,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腹主动脉钙化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3、入选患者在基线时同时完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以男性LVMI(29)115g/m2,女性LVMI(29)95g/m2为标准诊断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上述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与腹主动脉钙化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LVH的相关因素。4、所有患者随访至死亡、退出腹透、转其他中心或至研究终止日期(2019年9月1日)。采用竞争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利用累积风险函数估计兴趣事件的累积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Gray检验,多因素分析时利用部分分布比例竞争风险模型探讨AACS与患者新发CVD事件、全因死亡及CVD死亡的关系。结果:1、共入选患者292例,其中男性160例(54.8%),平均年龄57.1±15.2岁,中位腹透龄28.4(12.0,57.8)月,75例(25.7%)患者合并糖尿病,94例(32.2%)患者合并CVD。腹部侧位X线片显示本研究队列中167例(57.2%)受试者存在腹主动脉钙化,中位AACS 2.0(0.0,6.0)分;根据AACS三分位数,患者分为无钙化组(AACS=0,n=125)、轻中度钙化组(0<AACS≤4,n=72)和重度钙化组(4<AACS≤24,n=9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 1.081,95%CI1.056-1.107,P<0.001),长腹透龄(OR 1.012,95%CI 1.004-1.019,P=0.003),合并糖尿病(OR 2.554,95%CI 1.415-4.609,P=0.002)及合并CVD(OR 1.919,95%CI 1.108-3.325,P=0.020)是高AACS评分的独立相关因素。2、共有210例患者在随访24个月时重复了腹部侧位片检查,其中男性114例(54.3%),平均年龄58.4?14.7岁,中位腹透龄30.0(16.5,58.5)个月,合并糖尿病50例(23.8%)。本组患者24个月时的AACS较基线显着升高[2.0(0.0,8.0)vs.1.0(0.0,3.5),P(27)0.001]。99例(47.1%)患者AACS较前进展。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老龄(OR=1.032,95%CI 1.003-1.061,P=0.029)、长腹透龄(OR=1.013,95%CI 1.001-1.026,P=0.037)、血磷升高(OR=2.599,95%CI 1.134-5.958,P=0.024)、基线时存在腹主动脉钙化(OR=7.241,95%CI 3.206-16.352,P(27)0.001)是预测腹透患者腹主动脉钙化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3、共有262例患者入选本部分研究,其中男性145例(55.3%),平均年龄57.2?15.4岁,中位腹透龄27.2(13.0,55.3)月,合并糖尿病68例(26.0%),合并高血压243例(92.7%)。本组患者腹主动脉钙化154例(58.8%),腹主动脉钙化与LVMI(OR=1.040,95%CI 1.007-1.047,P=0.019)、左房内径(OR=1.178,95%CI1.081-1.284,P(27)0.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OR=0.896,95%CI 0.804-0.998,P=0.046)及左室舒张功能减退(OR=2.534,95%CI 1.022-6.281,P=0.045)独立相关。经各项混杂因素校正后发现,腹主动脉钙化与LVH独立相关(OR=1.986,95%CI 1.048-3.765,P=0.035)。4、292例腹透患者经过47.5(24.4,61.2)个月的随访,期间共有95例(32.5%)患者死亡。轻中度钙化组及重度钙化组患者累积全因死亡率(Gray=53.78,P(27)0.001)与CVD相关死亡率(Gray=22.35,P(27)0.001)均显着高于无钙化组。部分分布风险模型发现,AACS升高与腹透患者全因死亡(SHR 2.983,95%CI 1.610-5.520,p(27)0.001)及CVD死亡(SHR 2.419,95%CI 1.111-5.270,p=0.026)显着相关。本队列随访期间共有75例(35.7%)患者发生了?1次CVD事件。与无钙化组相比,轻中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患者CVD事件累积发生率明显升高(Gray=28.68,P(27)0.001),AACS是腹透患者新发CVD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SHR=3.039,95%CI 1.519-6.080,P=0.002)。结论:1、腹透患者中腹主动脉钙化发生率较高。老龄、长腹透龄、合并糖尿病及合并CVD是腹透患者高AACS评分的独立相关因素。2、相当比例腹透患者在随访2年后腹主动脉钙化较前进展,老龄、长腹透龄、基线时存在腹主动脉钙化的腹透患者是腹主动脉钙化进展的高危人群,而控制血磷水平可能有助于延缓腹主动脉钙化进展。3、腹主动脉钙化与腹透患者左室质量指数升高及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有关,也是患者发生LVH的独立相关因素。4、AACS评分可作为腹透患者全因死亡、CVD死亡及新发CVD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冯雪芹[6](2020)在《孕期高糖饮食对老年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动脉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当今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营养过剩的孕妇随之增多。母体孕期的不良刺激将会显着增加子代出生后罹患成人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中风等)的风险。相关研究发现,孕期高糖饮食可升高子代雄性大鼠青年期的血糖水平,抑制肠系膜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上大电导钙依赖性钾通道(Large-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channels,BK)的功能,最终导致肠系膜动脉功能异常。在老龄化进程中,血管老化是引起各种器官衰老的重要病理基础,成为多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共同的发病机制。目前胎儿期高血糖暴露对血管老化进程的影响尚不清楚。本课题将研究孕期母体高糖饮食对老年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动脉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期为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孕期营养干预奠定基础,为相关药物研发提供线索。方法:4月龄SPF级SD雌雄大鼠按照1:2进行配种,发现阴栓时视为孕期第一天。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糖组,每组20只。高糖组孕鼠自孕期第一天起给予20%蔗糖水和标准饲料至子代出生,对照组孕期给予正常饮水和标准饲料。两组孕鼠均自然分娩,给予雄性子代正常饮水饮食至20月龄,运用在体血压检测技术、微血管张力检测技术和肌源性张力检测技术,评估孕期高糖饮食对老年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动脉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进一步运用膜片钳电生理检测技术,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法,探讨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与重要离子通道功能改变参与其中的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孕期高糖饮食导致老年雄性子代大鼠体重显着增加(P<0.05),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体内出现胰岛素抵抗;收缩压无显着差异,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显着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2)高糖组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升高(P<0.05),而其天然组织抑制剂1表达下降(P<0.05),提示细胞外基质重塑;去氧肾上腺素介导的血管收缩反应和压力诱导的肌源性张力均减弱,提示血管功能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肠系膜动脉中L-型钙通道的功能降低有关。3)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型基因(如α-SMA等)表达显着降低。同时,胰岛素信号通路IR/IRS-1/PI3K信号通路表达下调,利用原代平滑肌细胞证明胰岛素信号通路和L-型钙通道均可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表型。结论:孕期高糖饮食抑制了老年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动脉上L-型钙通道和PI3K的功能和表达,从而改变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表型,最终导致肠系膜动脉功能减弱,发生动脉硬化。

吉登仁,齐永芬[7](2020)在《内质网应激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内质网是蛋白质折叠、转录后修饰和转运的重要细胞器,对维持细胞稳态具有重要作用。多种内外环境刺激能够引起内质网内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的积累,即形成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进而启动一系列下游信号以维持内质网稳态。但持续或过度的内质网应激激活的UPR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和疾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内质网应激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发生和发展,包括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高血压和主动脉瘤等,是治疗多种CVD的重要靶点。本文就内质网应激激活UPR在多种常见CVD中的调控机制以及内质网应激与CVD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胡军福[8](2019)在《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对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治疗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排毒汤合益肾活血方,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开始及结束时微炎症指标(hs-CRP、IL-6、TNF-α)、肾功能指标(Scr、BUN、eGFR)、Hb、ALB、血脂指标(TG、TC、LDL-C、HDL-C)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然后据此进行统计学分析和疗效分析。结果:(1)微炎症指标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6水平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两组组间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水平均有下降,治疗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肾功能指标的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Scr、BUN水平均有下降,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Scr、BUN值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eGFR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eGFR无升高,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eGFR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b、ALB水平均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Hb值组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B水平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脂指标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降低,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组间比较,TC、TG水平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DL-C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DL-C水平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HDL-C水平无显着升高,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HDL-C水平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5)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降低,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率为82.6%,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率为6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可有效降低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改善微炎症状态。(2)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可改善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肾功能、血脂、贫血及营养指标,减轻慢性肾脏病并发症,从而延缓CKD进展。(3)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可有效改善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邓尧湘[9](2019)在《健脾温肾法对改善CKD4-5期非透析患者脾肾阳虚型贫血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健脾温肾法对慢性肾脏病(CKD)CKD4-5期脾肾阳虚型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60例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来至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部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病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予重组人促红素、多糖铁复合物胶囊、饮食宣教等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予西医基础治疗+健脾温肾方。疗程为2月,观察贫血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目(RBC)、红细胞压积(HCT)、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蛋白(SF)、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评价健脾温肾方对CKD4-5期非透析脾肾阳虚证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结果:1、疾病疗效比较:治疗2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3.4%,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经秩和检验,两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神疲乏力,倦怠身重,腰部冷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肢体浮肿,大便稀溏,夜尿频多,食少纳呆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头晕,面唇色白2个症状的改善情况上无明显差异(P>0.05)。3、实验指标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血常规、肾功能指标均有好转(P<0.05),治疗后的组间比较中,治疗组的Hb、HCT、RBC、BUN、Scr各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TSAT、SF两项指标的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健脾温肾方对CKD4-5期非透析脾肾阳虚型肾性贫血患者有如下作用:1.降低Scr、BUN,可改善患者肾功能;2.提高Hb、RBC、HCT,可纠正患者肾性贫血;3.可改善脾肾阳虚证患者神疲乏力,倦怠身重,腰部冷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肢体浮肿,大便稀溏,夜尿频多,食少纳呆的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何进[10](2019)在《EPO对CKD大鼠血管钙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 血管钙化的现象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十分常见,并且是导致CKD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肾性贫血,但临床研究发现EPO的剂量与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密切相关。近年来的基础研究发现,EPO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发育成熟,并可加快动物骨折模型中骨骼的愈合,而这一过程和CKD血管钙化的病理过程极其相似。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EPO是否能影响CKD大鼠血管钙化的进程并初步探讨其机制。实验方法 1.体内实验(1)通过对Sprague-Dawley(SD)大鼠施行5/6肾切除术(5/6Nephrectomy,5/6Nx)建立CKD大鼠模型,并向大鼠喂食高磷饮食以促进血管钙化的发生。(2)将24只实验大鼠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组+EPO组,CKD组(5/6肾切除术组)及CKD+EPO组(5/6肾切除术+EPO组)。EPO(6000 IU/kg/week,皮下注射)干预8周后将各组大鼠处死,取血液标本检测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血钙和血磷等生化指标;取腹主动脉行Von Kossa染色及钙定量检测。2.体外实验(1)分离SD大鼠的胸主动脉,利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培养。(2)用EPO干预大鼠原代VSMCs,利用茜素红染色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EPO是否能促进VSMCs钙化以及EPO对VSMCs成骨标志物表达的影响。(2)使用Western Blot检测EPO能否激活JAK2/STAT3/BMP-2轴,利用特异性STAT3抑制剂(Cryptotanshinone),检测JAK2/STAT3/BMP-2轴是否参与了EPO的促VSMCs钙化效应。(3)使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EPO能否激活NF-κB通路,利用NF-κB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检测NF-κB通路是否参与了EPO的促VSMCs钙化效应。结果 1.动物实验结果1.1血清生化分析(1)手术组和手术组+EPO组大鼠血肌酐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尿素氮轻度增高,表明我们的手术造模获得了成功。(2)手术组和手术组+EPO组大鼠血磷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各组血钙水平无明显差异。1.2大鼠腹主动脉检测结果(1)Von Kossa染色结果:假手术组大鼠的腹主动脉壁无明显黑色钙盐沉积,手术组大鼠腹主动脉壁可见明显散在的黑色钙盐沉积。手术组+EPO组钙盐沉积较手术组显着增加。(2)血管组织钙定量检测结果和Von Kossa染色结果一致,手术组大鼠腹主动脉壁钙盐含量较假手术组大鼠明显增加,而EPO可显着增加手术组大鼠腹主动脉壁上的钙盐沉积。2.体外实验结果2.1 EPO对细胞外基质钙沉积和成骨标志物表达的影响(1)EPO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VSMCs细胞外基质钙盐沉积。(2)EPO可以促进VSMCs表达成骨标志物Runx2和碱性磷酸酶。(3)EPO在促进VSMCs表达成骨标志物的同时,也上调了VSMCs收缩标志物SM22α和SM-α-actin的表达。2.2使用STAT3抑制剂(Cryptotanshinone)后,可部分抑制EPO的促钙化效应。2.3使用NF-κB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后,可部分抑制EPO的促钙化效应结论 1.EPO可以显着加速CKD大鼠血管钙化的进程。2.EPO可在体外上调成骨转录因子的表达,并促进VSMCs钙化。3.JAK2/STAT3/BMP-2轴和NF-κB通路参与了EPO的促VSMCs钙化效应。

二、尿毒症加重血管重塑的因素及其相关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毒症加重血管重塑的因素及其相关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尿毒症心肌病发病机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尿毒症心肌病的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
    1.1 传统危险因素
    1.2 非传统危险因素
        1.2.1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1.2.2 胰岛素抵抗
        1.2.3 内源性强心激素水平升高
        1.2.4 Na+-K+-ATP酶-原癌分子酪氨酸激酶Src-活性氧放大环
        1.2.5 T细胞也参与了UCM的发展
        1.2.6 micro RNA
        1.2.7 尿毒症毒素
        1.2.8 Klotho缺乏
2 结论

(2)18β-甘草次酸抗肺癌活性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目前肺癌的研究现状
    1.2 肺癌的发病因素
        1.2.1 吸烟引起肺癌
        1.2.2 职业接触引起肺癌
        1.2.3 空气污染引起肺癌
        1.2.4 饮食不当引起肺癌
        1.2.5 既往肺部病史及其他因素引起肺癌
    1.3 肺癌的治疗方法
        1.3.1 手术治疗
        1.3.2 放射治疗
        1.3.3 化学药物治疗
        1.3.4 靶向治疗
        1.3.5 免疫治疗
    1.4 18β-甘草次酸(18β-Gly)的药理作用
        1.4.1 18β-Gly的抗炎作用
        1.4.2 18β-Gly的免疫调节作用
        1.4.3 18β-Gly的抗菌作用
        1.4.4 18β-Gly的保肝作用
        1.4.5 18β-Gly的抗癌作用
    1.5 18β-Gly的研究现状
        1.5.1 18β-Gly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1.5.2 18β-Gly诱导细胞发生周期阻滞
        1.5.3 18β-Gly调控MAPKs、NF-κB及 STAT3 信号通路
        1.5.4 18β-Gly诱导细胞内ROS生成
        1.5.5 18β-Gly抑制细胞发生侵袭与迁移
    1.6 目的及意义
    1.7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主要材料
        2.1.1 细胞株
        2.1.2 主要实验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肺癌及正常细胞的复苏
    2.3 细胞的培养、传代及扩增
    2.4 CCK-8实验
    2.5 Hoechst33342/PI双染法
    2.6 透射电镜观察
    2.7 流式细胞术
    2.8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2.9 细胞划痕实验
    2.10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18β-Gly对三种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检测
    3.2 18β-Gly对肺癌A549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3.2.1 荧光显微镜观察18β-Gly处理后A549细胞的形态变化
        3.2.2 流式细胞术检测18β-Gly处理后A549细胞的凋亡数量
        3.2.3 透射电镜观察18β-Gly处理后A549细胞内线粒体的变化情况
        3.2.4 流式细胞术检测18β-Gly处理后A549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情况
        3.2.5 Western blot检测18β-Gly处理后A549细胞内各蛋白的表达量水平
    3.3 18β-Gly对A549细胞内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3.3.1 Western blot检测18β-Gly处理后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量变化情况
        3.3.2 Western blot检测加入MAPKs抑制剂后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变化情况
    3.4 18β-Gly对A549细胞内ROS水平的调控作用
        3.4.1 流式细胞术检测18β-Gly对A549细胞内ROS水平的调控作用
        3.4.2 流式细胞术检测预处理NAC后18β-Gly对A549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3.4.3 透射电镜观察预处理NAC后18β-Gly对A549细胞内线粒体形态的影响
        3.4.4 Western blot检测预处理NAC后18β-Gly诱导A549凋亡的分子机制
    3.5 18β-Gly对A549细胞内周期水平的调控作用
        3.5.1 流式细胞术检测加入18β-Gly后A549细胞内周期的变化情况
        3.5.2 Western blot检测G2/M期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变化情况
        3.5.3 流式细胞术检测预处理NAC后A549细胞内周期的变化情况
        3.5.4 Western blot检测预处理NAC后A549细胞内G2/M期蛋白的变化情况
    3.6 18β-Gly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迁移作用
        3.6.1 细胞划痕实验检测18β-Gly对A549细胞的抑制迁移作用
        3.6.2 Western blot检测18β-Gly处理后A549细胞内相关迁移蛋白的变化情况
        3.6.3 细胞划痕实验检测预处理NAC后18β-Gly对A549细胞的抑制迁移作用
        3.6.4 Western blot检测18β-Gly抑制A549细胞迁移的具体分子机制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抑制TMAO生成对慢性肾脏病及相关心血管损害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肾综合征及TMAO在其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

(4)益肾养心安神法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合并失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二)诊断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试验分组
        (二)药物方案
        (三)观测指标
        (四)疗效判定标准
        (五)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一、疗效指标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治疗前情况分析
        (三)治疗后情况分析
    二、安全性指标
        (一)不良反应的发生(表 11)
        (二)治疗前安全性指标(表 12)
        (三)治疗后安全性指标(表 13)
讨论
    一、慢性肾脏病合并失眠的研究进展
    二、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三、失眠的研究进展
    四、益肾养心汤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一)组方分析
        (二)现代药理研究
        (三)疗效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肾脏病合并失眠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5)腹膜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腹膜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1.1 引言
    1.2 对象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第二部分 腹膜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进展及其预测因素
    2.1 引言
    2.2 对象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部分 腹透患者血管钙化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3.1 引言
    3.2 对象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部分 腹主动脉钙化预测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价值
    4.1 引言
    4.2 对象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八年制学位论文要求

(6)孕期高糖饮食对老年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动脉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孕期高糖饮食对老年雄性子代大鼠代谢及血压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实验小结
    讨论
第二部分 孕期高糖饮食对老年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第一节 孕期高糖饮食对老年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结构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二节 孕期高糖饮食对老年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张力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三节 孕期高糖饮食对老年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动脉肌源性张力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实验小结
    讨论
第三部分 孕期高糖饮食对老年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BK通道和L-型钙通道的影响
    第一节 孕期高糖饮食对老年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BK通道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二节 孕期高糖饮食对老年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实验小结
    讨论
第四部分 孕期高糖饮食对老年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实验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博士期间撰写的文章、获奖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7)内质网应激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内质网应激和UPR
2 内质网应激与CVD
    2.1 内质网应激与心脏疾病
        2.1.1 内质网应激与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
        2.1.2 内质网应激与糖尿病性心肌病
        2.1.3 内质网应激与心脏重塑及心力衰竭
    2.2 内质网应激与血管损伤性疾病
        2.2.1 内质网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
        2.2.2 内质网应激与血管钙化
        2.2.3 内质网应激与高血压
        2.2.4 内质网应激与主动脉瘤
3 调控内质网应激的药物
4 小结

(8)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对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及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评价指标
        2.4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微炎症指标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肌酐、尿素、肾小球滤过率的比较
        3.4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的比较
        3.6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3.7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3.8 安全性指标
第二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 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概念的提出
        1.2 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机制
        1.3 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意义
        1.4 评价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常用指标
        1.5 改善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常用药物
    2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2.1 病名与病因病机
        2.2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2.3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认识
    3 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的确立
        3.1 益肾排毒汤合益肾活血方配伍方义
        3.2 肾排毒汤合益肾活血方单味药药效分析
    4 疗效分析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健脾温肾法对改善CKD4-5期非透析患者脾肾阳虚型贫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临床研究终止标准
2 临床研究
    2.1 分组
    2.2 治疗方法
        2.2.1 常规西医基础治疗
        2.2.2 治疗组的中医治疗方案
    2.3 疗程
    2.4 随访计划
3 观察指标
    3.1 主要生化观察指标
    3.2 中医证候积分
    3.3 安全性指标
    3.4 疗效判定标准
        3.4.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3.4.2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5.1.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5.1.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5.1.3 两组患者原发病比较
        5.1.4 两组患者CKD分期人数比较
        5.1.5 两组患者治疗前检验指标比较
        5.1.6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5.2 疗效观察
        5.2.1 两组疾病总体疗效比较
        5.2.2 两组治疗后Hb、RBC、HCT指标比较
        5.2.3 两组治疗后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比较
        5.2.4 两组治疗后Scr、BUN比较
        5.2.5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5.2.6 两组治疗后证候疗效比较
    5.3 安全性评价
6 讨论
    6.1 从中医角度认识肾性贫血
        6.1.1 肾性贫血的中医病因病机
        6.1.2 治则治法
    6.2 现代医学对肾性贫血的认识
        6.2.1 肾性贫血的流行病学概况
        6.2.2 肾性贫血的危害
        6.2.3 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6.3 组方原理及现代药理研究
        6.3.1 健脾温肾方的组方原理
        6.3.2 现代药理研究
    6.4 疗效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EPO对CKD大鼠血管钙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EPO加速CKD大鼠主动脉壁钙盐沉积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EPO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及其相关的机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CKD血管钙化的机制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尿毒症加重血管重塑的因素及其相关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尿毒症心肌病发病机制的新进展[J]. 陈铖,邢昌赢,毛慧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2)
  • [2]18β-甘草次酸抗肺癌活性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 徐宛婷.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
  • [3]抑制TMAO生成对慢性肾脏病及相关心血管损害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文超. 山东大学, 2021(11)
  • [4]益肾养心安神法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合并失眠的临床研究[D]. 李婧.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12)
  • [5]腹膜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研究[D]. 马大骅.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孕期高糖饮食对老年雄性子代大鼠肠系膜动脉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冯雪芹. 苏州大学, 2020(06)
  • [7]内质网应激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吉登仁,齐永芬. 生理学报, 2020(02)
  • [8]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对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D]. 胡军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健脾温肾法对改善CKD4-5期非透析患者脾肾阳虚型贫血的临床研究[D]. 邓尧湘.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EPO对CKD大鼠血管钙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何进.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尿毒症加重血管重构的因素及相关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