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焊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战略

21世纪中国焊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战略

一、21世纪我国焊接企业的生存及发展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王瑛[1](2021)在《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P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焊接自动化设备为主的制造型企业。众所周知焊接是工业中的缝纫机。焊接技术能够实现不同材质的材料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需要的焊接功能。当今社会随着高科技人才的发展,焊接已不再是简单的构件连接了,而是发展成为一种高科技的精加工工艺。制造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手工焊接时代已经逐渐发展成现代高科技焊接智能制造的时代,自动化焊接设备可以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新时代的焊接设备正在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经过数十载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工业机械化,但距离完全的工业自动化生产制造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都在大力发展,工业自动化具有非常可观的未来发展前景。工业自动化的大力发展,有利于促进传统行业进行改革,对我国工业信息化技术提升也有帮助,如此巨大的发展潜力让人心潮澎湃。本文以深圳P焊接自动化设备制造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本职工作,首先阐述了焊接设备行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营销的相关理论,接着分析了焊接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及营销现状。P公司从开厂至今也拥有了上千家客户,主要以制冷压缩机,电梯,五金家电等行业市场为主,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还有很多行业的市场并未涉及。本文针对P公司的焊接设备营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用STP战略分析法给公司进行了焊接设备行业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确定了焊接设备的目标市场,分析了P公司的机会环境因素和威胁环境因素。同时,对焊接设备销量下滑的问题以及销量下滑对公司的不利影响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竞争对手H公司的销售数据,经过和H公司营业额和销售增长率的对比,显而易见的看出P公司已经连续几年销量下滑的问题。而竞争对手H公司业绩相对稳定,下滑幅度较小。本文结合企业现状,利用4P分析法从焊接设备竞争力弱、设备价格竞争力弱、营销渠道竞争力弱和焊接设备促销不完善这四块来做了研究分析。其中焊接设备竞争力弱主要表现在研发方案设计不足;焊接产品功能性欠缺;焊接设备智能化生产缺乏核心竞争力。其设备价格竞争力弱主要表现在产品定价不合理;成本管理有待提升。其营销渠道竞争力弱表现在渠道结构不合理;缺乏渠道库存管理。焊接设备促销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销售人才队伍素质不高;促销活动缺乏科技感和深入性;关系营销未做到位。根据P公司市场发展动态及企业发展特点,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焊接设备改善策略、设备价格改善策略、营销渠道改善策略和设备促销改善策略来改善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策略。其焊接设备改善策略中主要包括加强研发方案设计和创新的能力;提升和稳定技术人员以便完善产品功能性设置;提升焊接设备制造技术水平。其设备价格改善策略主要包括改善焊接设备定价方法;结合客户需求降低成本。其营销渠道改善策略主要包括完善营销渠道;增加安全库存备货。其焊接设备促销改善策略主要包括加大营销队伍建设;加强互联网、展会等平台推广;加强客户关系营销策略。为了应对智能制造发展大趋势,企业人才才是核心价值。企业应该和高校充分结合起来,利用企业的资金和实践平台,发挥各自优势相结合。学校应该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和技术实践,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到了企业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地,为企业构建创新的研究基地,大力发展自主创新技术,从而推动行业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只有提升产品和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提升焊接设备的销量,才能达到企业销售增长的目标。这对于P公司进一步提升焊接设备销量具有很深刻的研究效果,也为类似企业的客户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刘伟岩[2](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指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姚江[3](2020)在《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重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引领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现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我国化工企业传统优势减弱,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化工产业升级改造的基础上,新工艺、新技术在化工建设中的应用已成为必然。石油化工行业大量新的技改项目、新建项目的开工建设,使我国的化工产业和化工施工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这必然会给化工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和发展机会。然而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由此带来的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的投资、生产、就业等环境也越来越差。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各行各业的上游产品生产的带头行业,受疫情影响也特别强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发展中重要一环的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正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与挑战,与之相关联的化工施工企业和其它行业一样,也必然会受到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影响,面临更加激烈的优胜劣汰的考验。S公司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基础建设、石油化工、煤化工企业大量新建、扩建,而发展起来的。但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却没有随之同步发展,加上公司的施资力量不强、技术差、设备落后、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造成工程质量事故频发。由于化工产品大多是易爆、易燃、易中毒的产品,所以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设备和装置也都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等危险特点,不论是制造过程还是施工过程,一旦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均会导致一系列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甚至对人身安全会造成很大威胁。这就要求S公司必须有过硬的管理和从业人员,良好的企业文化,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优良。面对这种新的形势,S公司如何通过适当的质量策略,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施工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显得迫切且紧要。为此,本文从化工施工企业面临的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运行环境以及国内化工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指出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从质量管理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建立原则、方法、国内外企业质量管理发展动态、以及相关的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以化工施工企业S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该公司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分析了S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对S公司重构的质量管理目标,质量管理体系重构原则、重构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对S公司重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过程以及具体内容以及在实际实施方面的具体保障措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说明,对S公司重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福建申马项目的具体应用案例进行验证。文章最后对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成果进行了总结。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国内的化工施工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与本企业相适应的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加以实施和持续改进,为增加化工施工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为企业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条件下,通过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减少或避免质量事故以及因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提升企业社会形象,早日赶超国外同行业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提供实践借鉴。

刘凤文竹[4](2020)在《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技能及其与组织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话题之一,技能传递自工业革命以来便成为现代工厂发展的重要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技能传递成为影响中国国企培养技术工人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环节。新世纪初期,面对中国制造业技能型劳动者供需矛盾逐步扩大的现实困境,在总结地方性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国家人才战略规划与政府制度性力量的推动,我国诸多行业内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并且在国企工厂中尤为典型,它是集传艺带徒、技能攻关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性组织,其出现不仅意味着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了重要变化,同时也对工人技能形成与传递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拟运用社会学研究的质性方法,通过对C市某高铁制造企业K厂若干“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田野调查,从工业社会学的研究视角,重点关注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及有效运转所依托的社会性,循着“环境—组织—关系”的研究框架,努力从总体上和多角度地对这一独具特色的组织形态展开研究,并对技能短缺背景下中国国企组织内部形态变迁及其对技能形成与传递的影响作出一个基本的理论提炼与概括。首先,本文从宏观视角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及企业环境展开研究。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情况下,面对技能型劳动者供需矛盾逐步扩大的现实困境,依托于一定地方性组织经验,由政府主导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此外,大师工作室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企业为其提供的制度环境作为支撑。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是嵌入于企业既有制度体系之中并与之互补与融合共生的:一方面,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集技能培训、技术攻关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技能提升平台,其嵌入有助于厂内既有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发挥,因为内部劳动力市场是基于技能等级分层与提升而进行差异化激励的;另一方面,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一种非行政建制性组织,本身缺乏足够的激励与奖励机制,需要嵌入既有制度并与组织内部分配问题、升迁问题及职业流动等问题关联后才得以发生最大效用,由此内部劳动力市场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内部缺乏有效劳动激励的局限,激发了工人群体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促进了大师工作室的制度活力与影响力,在适应既有制度的过程中使得双方均得到了整合与升级。其次,在理解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其作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追问和回答宏观制度环境对形塑其生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还应从微观层面上注意到,技能大师工作室并非是工厂内部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工作团队,而是一种具有极强整合能力与平台性质的组织,并与厂内既有“车间—工段—班组”的纵向垂直结构发生着复杂的关联。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企工厂普遍实行以“车间—工段—班组”的纵向垂直结构对工人进行组织与管理,同时也成为工人技能培训与形成的基本组织结构,导致技能传递主要是在一定的行政生产单元内进行,技能资源相对单一,传递边界较为封闭。伴随着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企业内既有的技能传递的组织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变,形成了以“班组+工作室”的重层结构模式。这种技能传递的复合组织结构,并不是班组元素与工作室元素的简单相加过程,而是充满了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大师工作室是将原有一线高技能工人按照技师及以上级别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其选择范围跨越了班组、工段甚至是车间,打破了既有的纵向垂直范围,有的工作室还吸纳专业技术人员、科研院校等相关主体加入其中,其着眼点在于在不同主体之间建立起密切的生产联结关系,该模式更具多元主体性;第二,从技能传递方式上看,扩展了技能传递的渠道,大师工作室作为一个高水平工人的团体,不仅能够对一线工人进行“拔高式”的培养,并能够以工作室的名义集中工人技能资本承接工厂重要的技能攻关项目、帮助行政部门举办技能大赛,还能通过资源引入的方式突破以往班组培训模式的相对单一性,其中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第三,从组织属性上看,该重层模式是将带有行政性质的纵向结构与带有非行政性质的工作室有机结合,使传统的纵向体系逐步转化为纵横联合的、具有交叉性的复杂格局,这种模式对于以往的组织形式的最大突破在于,通过多方资源引入与重组生成了一种具有平台性质与整合能力的组织,同时作为一种“技能共同体”也使得工人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技能传递中明显凸显,具有典型示范的意义。最后,作为企业内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出现使得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管理层之间在既有关系的基础上呈现出了多种新的互动形态,使工厂内原有的技能传递关系更为复杂化,其中师徒制改革下师傅与徒弟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具代表性。从表面上看,师徒二人的关系似乎是通过技能的“传”与“承”建立起来的,但事实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这样简单的范畴,而是具有较为复杂的互动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间有建立在利益互酬关系上的“吸引与亲和”;有由于师徒合同短期化带来的“浅关系”;有由于徒弟数量膨胀导致传递关系上的“差序格局”化;也有从工作室工作角度而产生的师徒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此外,工作室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双向互惠与博弈并存,而工作室外普通一线生产工人对于工作室的“不参与”与“积极联系”也成为企业内部互动关系的重要方面。上述多面向的关系互动和态度取向构成了工厂内真实的关系形态,不仅使得技能形成与传递被编织在一张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同时也对企业技能传递关系的治理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笔者认为,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国企内新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态,是受到宏观社会环境、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者群体的行为选择等多元因素影响的过程,因此,只有同时将环境、组织与关系纳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分析框架,才有可能为其提供全面的分析。在这一意义上,本文通过“环境—组织—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试图全面认识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出现为代表的国企内部组织形态变迁,并在此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这种组织模式变迁对于技能形成与传递有效性的影响。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袁鹏[6](2020)在《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管道运输业是全球运输业的重要组成之一,广泛用于液态石油、液态天然气等流体物质的运输,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产品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炼油、造船等领域。销售于欧盟、北美、南美、非洲、澳洲、韩国和东南亚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国内外产业链。当前企业面临的发展形势:一是全球范围内产能过剩,无缝钢管国际市场供过于求。二是各种风险不断叠加,贸易保护主义,对华贸易摩擦,严重损害了相关产品出口,制约企业发展。本文从一家无缝钢管加工的民营企业—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战略制定出发,利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结合企业实际发展,运用先进的战略管理理论,采用PEST分析、五力模型、SWOT分析等工具,对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内外部环境、钢管加工行业的经济特性、企业生命周期、行业竞争环境进行和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分析。利用内部环境因素评价矩阵和外部环境因素评价矩阵对企业战略进行评价分析,利用QSPM矩阵对比分析最终确定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的战略。企业制定国际化投资增长型战略,确立产量目标、成本目标、财务管理目标三个可量化的指标,通过加强财务组织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投资管理优化、技术管理优化、生产管理优化、营销管理优化等手段落实三个目标,过程中不断进行控制与反馈,进而完成企业的发展战略。本文将对从事钢管制造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经验,有利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找准发展定位,促进企业成长。

陈春花[7](2020)在《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 ——以凤凰县德榜银饰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及大量学者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意义、理论、实践路径等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兼顾经济、生态、乡风、秩序、美好生活等多重效益的乡村振兴之路。有学者提出,可以把传统文化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中。那么,湘西苗族银饰这一民族传统文化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什么作用呢?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部,与湖北、重庆、贵州接壤,区域内山峦叠嶂,峡谷众多,林多地少,民族传统文化深厚,苗疆边墙横亘东西。乡村傍山而建,散布在群山之间。历史上着名的乾嘉苗民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在众多苗族传统文化中,湘西自治州凤凰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苗族银饰是苗族文化的精品,具有代表性。为做好本课题研究,笔者精心选择凤凰县禾库镇德榜村为田野点。德榜村是纯苗族村寨,有银饰村的称号,其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流传百年之久,银饰作为该村的乡村产业,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学艺,兴办家庭作坊。德榜村内新楼林立,邻里和睦,一片祥和。本文力图从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德榜村传统的苗族银饰为出发点,以银饰产业为突破口,来探讨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及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对田野点进行介绍,内容包括选点理由、德榜苗寨的生态、生产、生计、民族、文化、银饰锻制技艺等,为后面章节的论述作铺垫;第三章主要讨论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首先从德榜银饰蕴含的文化内涵、银饰传承传统文化及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空间传递等方面介绍苗族银饰所体现的文化价值,然后阐述其文化价值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之一,有利于乡村文化自觉;第四章主要通过银饰本身就是财富,银饰是一种耦合性产业,可增加村民的家庭收入等方面来分析银饰具有经济价值,再通过对银饰是文化产品,有利于乡村产业振兴的论述来探讨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第五章在第三和第四章的基础上,讨论德榜银饰在增强村民凝聚力、提升村民精神风貌、促进村寨和谐等方面展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其社会价值促进乡村振兴的多面开展。湘西苗族银饰作为纹饰和技艺是文化,作为物质是一种文化产业。文章通过分析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总结得出湘西苗族银饰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推动作用,恰当合理地运用当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可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

吴镝[8](2020)在《船舶建造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以天津新港船厂82000DWT散货船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船舶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受国内劳动力工价及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浮等因素影响,国内船舶企业无法延用以往靠低成本建立起来竞争优势,同时全球船舶市场持续低迷,企业必须摒弃以往粗犷的管理模式,重视自身的成本管理,并从成本管理中发掘新的利润点。然而大部分船舶企业的成本管理依旧只关注单纯的降低工时和缩减开销,这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生存的需求,船舶企业必须将成本管理提升至战略的高度,并重视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自身管理中的引入,分析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势,有针对性的规划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成本管理现有的理论和观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同时精要的总结了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和知识,分析了船舶企业的特点、船舶项目建造的具体流程以及影响成本的相关因素。从系统的角度战略的高度以天津新港船厂82000吨散货船项目为例,结合天津新港船厂现有成本管理方面缺乏战略高度、缺乏系统性、计划编制缺乏科学性等不足,构建了包含价值链分析法、成本动因分析法、波特五力分析法、工作分解结构(WBS)法、挣得值分析法等在内的系统分析框架,在此构架下对新港船厂的设计、质保、物资采购、生产管理等价值环节进行了分析,得出本文结论,即系统化的战略成本管理能够有效帮助船舶企业发掘自身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并且对整个船舶行业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石国富[9](2019)在《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效率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保持生产效率优势是造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造船模式代表着一类具有相近的固有造船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水平的生产系统。通过对造船模式演变路径的分析发现,总装化建造是现有造船模式的共性特征。为此本文以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为切入点,研究造船系统生产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为提高造船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支撑。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结合配置效率和行为绩效理论,本文将造船生产系统分解为由产品、流程和组织三维结构构架和由相应的设计、生产和管理三种行为构架组成的子系统集合,形成了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结构与行为模型,为应用现有效率理论从系统结构和行为关系的角度分析造船生产系统的效率提供了分析框架。本文以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价格传导、质量变化、结构约束和行为激励等四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从造船生产系统的产业环境、产品设计方法、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模式四个方面对造船生产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系统环境、系统结构和系统行为为基本类别的造船生产效率分类方法,为分析和利用影响因素提高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提供了分析框架。在构建了结构与行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面向系统环境的市场绩效模型和面向系统内部的生产绩效模型。市场绩效模型以技术效率和成本效率评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水平。生产绩效模型将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整体效率定义为系统的结构贡献系数矩阵与行为绩效矩阵的乘积,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统计回归法构建了造船生产效率的度量评价模型;利用造船生产系统的历史样本数据计算出各子系统的行为绩效;再用统计回归方法得出系统各子系统结构的贡献系数。通过行为绩效矩阵和贡献矩阵来深层次地分析系统内低效率的位置、原因和程度,为拟定提升造船生产效率的措施和评价效率改善措施的实施效果提供了评价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造船业和造船企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是由造船产业环境、造船设计方法、造船生产技术和造船生产管理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复杂的造船生产系统的低效率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结构化的问题,即由产品、流程和组织构架构成的三维结构与设计、作业和管理三种行为的绩效结合在一起系统化的解决。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合理强调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三者对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进步的综合性重要作用是解决造船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蔡伟[10](2019)在《M泵业公司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运输手段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如火如荼。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愈发重视,制造企业纷纷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上,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产品质量上的竞争。M泵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螺杆泵和离心泵为主要产品的制造企业。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并解决企业自身的困境,M泵业公司制定了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实现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管理质量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收益的战略方针。因此,提高产品质量成为了M泵业公司现阶段的首要任务。为了提高M泵业公司的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本文以M泵业集团有限公司存在的主要产品质量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和工具对M泵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和客户抱怨提出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并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改善和控制措施来提升该公司的产品质量,减少企业因出现不良品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升M泵业集团在水泵行业中的竞争优势,赢得顾客的满意度,贯彻企业的战略方针。

二、21世纪我国焊接企业的生存及发展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我国焊接企业的生存及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4P营销理论
    (二)STP理论
    (三)客户价值和关系营销理论
三、焊接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环境分析
    (一)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扩张
        2、市场需求量大
    (二)焊接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1、环境机会因素分析
        2、环境威胁因素分析
四、P公司发展现状
    (一)P公司基本情况
        1、P公司简介
        2、P公司焊接设备情况
        3、P公司现有客户和市场现状
    (二)P公司营销状况分析
        1、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现状分析
        2、P公司营销优势及劣势分析
        3、P公司STP战略分析
五、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问题及不利影响
    (一)P公司焊接设备销量下滑问题
    (二)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问题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1、不利于企业产品的创新
        2、企业无法建立行业竞争优势
        3、企业难以发展潜在重要客户
六、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问题原因分析
    (一)焊接设备竞争力弱
        1、研发方案设计不足
        2、焊接产品功能性欠缺
        3、焊接设备智能化生产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设备价格竞争力弱
        1、产品定价不合理
        2、成本管理有待提升
    (三)营销渠道竞争力弱
        1、渠道结构不合理
        2、缺乏渠道库存管理
    (四)焊接设备促销不完善
        1、销售人才队伍待搭建
        2、促销活动缺乏科技感和深入性
        3、关系营销未做到位
七、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策略改善
    (一)焊接设备改善策略
        1、加强研发方案设计和创新的能力
        2、完善产品功能性设置
        3、提升焊接设备制造技术水平
    (二)设备价格改善策略
        1、改善焊接设备定价方法
        2、结合客户需求降低成本
    (三)营销渠道改善策略
        1、完善营销渠道
        2、增加安全库存备货
    (四)焊接设备促销改善策略
        1、加大营销队伍建设
        2、加强互联网、展会等平台推广
        3、加强客户关系营销策略
八、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动向
        1.2.1 国外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状态
        1.2.2 国内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状态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研究的思路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2.1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
    2.2 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
    2.3 质量管理的根本原则
    2.4 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
        2.4.1 朱兰三部曲
        2.4.2 PDCA循环
    2.5 ISO9000 族标准的核心内容和认证过程
        2.5.1 ISO9000 的核心内容
        2.5.2 企业的ISO9000 认证过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公司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3.1 S公司简介
    3.2 S公司质量管理现状
        3.2.1 S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2.2 S公司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3.2.3 S公司主要质量保证组织人员岗位职责
        3.2.4 S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管理机构
        3.2.5 S公司质量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
        3.2.6 S公司材料采购质量控制程序
        3.2.7 S公司检验与试验质量控制程序
        3.2.8 S公司不合格品的质量控制程序
        3.2.9 S公司人员培训考核控制程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4.1 S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4.1.1 S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4.1.2 S公司质量控制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
    4.2 S公司质量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4.2.1 在质量管理层面上的原因
        4.2.2 在质量过程控制层面的原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重构
    5.1 重构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
    5.2 重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
    5.3 重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5.3.1 重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
        5.3.2 重构质量管理体系注意事项
    5.4 重构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
        5.4.1 细化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
        5.4.2 增设工程项目质量环的控制环节
        5.4.3 增加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所包涵的内容
        5.4.4 简化公司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5.4.5 强化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功能
        5.4.6 增设质量体系管理员等参与体系建设和维护
        5.4.7 增强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5.4.8 突显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间的层级关系
        5.4.9 规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流程
        5.4.10 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格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6.1 严格遵照质量体系文件的管理规定执行
    6.2 按时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修订、改版
    6.3 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原则执行
    6.4 按时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评审
    6.5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6.6 加强设计工序的质量控制
    6.7 加强焊接工序的质量控制
    6.8 严格执行材料采购领用制度规定
    6.9 加强施工检验工序的质量控制
    6.10 重视施工项目不合格品的分析和处理
    6.11 因地制宜建立质量管理激励机制
    6.12 本章小结
第七章 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案例分析
    7.1 项目简介
    7.2 环已酮项目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策划
        7.2.1 构建环己酮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7.2.2 构建环己酮项目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控制目标
        7.2.3 压力管道安装施工方案的编制
        7.2.4 材料和零部件领用和发放的控制
        7.2.5 压力管道焊接质量控制
        7.2.6 管道压力检验质量控制
        7.2.7 压力管道不合格品的质量控制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高技能工人短缺制约产业升级发展
        1.1.2 技能供需矛盾背景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诞生
    1.2 问题的提出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技能传递”的含义及理论依据
        1.3.2 “技能大师”的界定
        1.3.3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概念与分类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过程介绍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安排
        1.6.1 研究框架
        1.6.2 篇章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从工作室制引发出来的问题
        2.1.1 工作室制的起源及基本特征研究
        2.1.2 不同学科对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研究
    2.2 工人技能形成问题综述
        2.2.1 关于技能的差异性理解
        2.2.2 从劳资斗争探讨技能问题:西方劳动过程理论
        2.2.3 师徒制研究的三种路径
        2.2.4 技能形成的国家(地区)体系与国际比较
    2.3 工厂制度下组织和关系变迁研究综述
        2.3.1 关于组织模式变迁的总体研究
        2.3.2 西方工厂制度下的组织研究
        2.3.3 苏联的工厂组织模式研究
        2.3.4 中国国企组织模式研究
    2.4 以往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2.4.1 学术贡献
        2.4.2 研究局限
第三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的社会环境及过程
    3.1 国企技能供需的矛盾与困境
        3.1.1 技能短缺痼疾之源
        3.1.2 国企内外部技能形成方式的非均衡性变化
    3.2 国企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的地方探索与国家介入
        3.2.1 “类工作室制度”的地方性探索
        3.2.2 国家介入: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生成及制度性推广
        3.2.3 国家对技能大师的身份建构
    3.3 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形成过程
        3.3.1 早期探索: 工人自发组织“高铁技术沙龙”
        3.3.2 工作室雏形: 企业建立“金蓝领工作室”及“首席操作师工作站”
        3.3.3 国家授牌: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正式成立
第四章 企业环境与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体系的构建
    4.1 企业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制度管理
        4.1.1 性质定位: 非行政建制性创新团队
        4.1.2 平台组织: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功能复合性与生产嵌入性
        4.1.3 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柔性激励与弱退出机制
    4.2 制度关联: 内部劳动力市场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行
        4.2.1 分层与晋升机制: “操作师”与“技能专家”评聘制度
        4.2.2 激励机制与导师带徒绩效化
    4.3 关于技能大师工作室有效运行的讨论
        4.3.1 一种“柔性制度”: 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属性的理解
        4.3.2 与企业技能晋升制度关联: 由“身份性才报酬”到“行为性才报酬”
        4.3.3 企业的技能提供制度: 国企与国家在培训上的同一性
第五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的组织形态转换
    5.1 班组制: 国企技能传递的传统组织形态
        5.1.1 班组制下技能传递的具体形态
        5.1.2 班组权力结构、动员能力与技能传递
    5.2 “班组+工作室”模式: 国企技能传递的“重层结构”
        5.2.1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多元主体结构
        5.2.2 作为“平台”的组织: 技能大师工作室对班组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5.3 对工作室制度下技能传递组织形态转换的讨论
        5.3.1 “跨界兼职”: 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结构的多元性
        5.3.2 从“班组制”到“班组+工作室”模式转换的影响
        5.3.3 对工人主体性的发挥与“技能共同体”的营造
第六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关系形态的展开
    6.1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的关系变迁
        6.1.1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的传统关系
        6.1.2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关系的变动
    6.2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的技能传递关系形态分析
        6.2.1 师傅与徒弟的关系
        6.2.2 工作室成员与工作室外普通工人的关系
        6.2.3 技能大师工作室与企业管理层的关系和互动
    6.3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关系的特征及评价
        6.3.1 工作室场域下的师徒关系: 从“二元关系”到“发展性网络”
        6.3.2 技能传递的“公”“私”分离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企业组织形态变动与技能传递模式的变迁
    7.2 “环境—组织—关系”框架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7.3 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K厂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统计名单及情况汇总
    附录二:访谈者编码
    附录三:访谈提纲
    附录四: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导师带徒合同样本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6)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战略外研究
        1.3.1 国外战略研究
        1.3.2 国内战略研究
        1.3.3 民营企业发展
        1.3.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相关概念和关理论概述
    2.1 战略管理的理论
        2.1.1 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
        2.1.2 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与特征
        2.1.3 企业战略管理的步骤
    2.2 企业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2.2.1 PEST分析
        2.2.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2.2.3 SWOT分析法
        2.2.4 EFE和 IFE评价矩阵
3 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环境分析
    3.1 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的基本状况
    3.2 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策因素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人口与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分析
        3.2.4 技术环境因素分析
    3.3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3.3.1 替代产品的威胁
        3.3.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3.3.3 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
        3.3.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3.3.5 行业内部竞争的强度
    3.4 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3.4.1 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资源分析
        3.4.2 企业现有能力分析
    3.5 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3.5.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3.5.2 核心竞争力内容
4 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定
    4.1 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4.1.1 优势分析
        4.1.2 劣势分析
        4.1.3 发展机会分析
        4.1.4 威胁分析
        4.1.5 SWOT矩阵分析
    4.2 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4.2.1 企业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分析
        4.2.2 企业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分析
    4.3 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评价选择
    4.4 战略目标体系
        4.4.1 企业使命与愿景
        4.4.2 战略目标
    4.5 企业战略系统构成
        4.5.1 公司总体战略:国际化投资增长型战略
        4.5.2 企业竞争战略:低成本战略
        4.5.3 企业职能战略
5 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与控制
    5.1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5.2 战略实施的控制
        5.2.1 战略控制的内容
        5.2.2 战略控制的注意事项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中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 ——以凤凰县德榜银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三节 相关学术研究动态
        一、乡村振兴的研究
        二、苗族文化与银饰的研究
第二章 德榜苗寨
    第一节 德榜苗寨被选缘由
        一、选定凤凰县的缘由
        二、选定凤凰县德榜苗寨的缘由
    第二节 德榜苗寨的民族和文化
        一、德榜苗寨的民族
        二、德榜苗寨的文化
    第三节 德榜苗寨的生态、生产与生计
        一、德榜苗寨的生态
        二、德榜苗寨的生产与生计
    第四节 德榜苗寨银饰锻制技艺
        一、德榜银饰锻制技艺的发展现状
        二、国家力量对德榜银饰锻制技艺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第一节 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
        一、苗族的历史
        二、银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银饰传承传统文化
    第二节 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巩固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
        一、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之一
        二、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乡村文化自觉
第四章 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第一节 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
        一、银饰本身具有经济价值
        二、银饰制作使村民家庭收入增加
        三、银饰是一种耦合性产业
    第二节 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
        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二、银饰的经济价值满足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需要
    第三节 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一、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展的不同观点
        二、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困境
        三、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面临困境的对策
第五章 德榜银饰的社会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第一节 德榜银饰的社会价值
        一、银饰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二、银饰增加村民的凝聚力
        三、银饰提升村民的精神风貌
        四、银饰促使村寨更和谐有序
    第二节 德榜银饰的社会价值促进乡村振兴的多面开展
        一、乡村振兴是一项整体性的乡村建设理念
        二、银饰的社会价值助力乡村振兴多方面实施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访谈明细
附录 B 田野调查掠影

(8)船舶建造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以天津新港船厂82000DWT散货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章 船舶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船舶企业的现状
    3.2 船舶建造的流程
    3.3 影响成本的因素
    3.4 中国船舶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3.4.1 成本管理缺乏战略观念
        3.4.2 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
        3.4.3 成本管理缺乏系统化观念
第四章 船舶企业系统化战略成本管理构架研究
    4.1 系统化战略成本管理框架的内容
        4.1.1 战略定位分析
        4.1.2 波特五力分析
        4.1.3 价值链分析
        4.1.4 成本动因分析
        4.1.5 工作分解结构
        4.1.6 挣得值法
    4.2 系统化战略成本管理框架的实施步骤
第五章 天津新港船厂82000吨散货船案例研究
    5.1 天津新港船厂82000散货船项目概述
    5.2 基于系统化战略成本管理框架下82000吨散货船项目分析
        5.2.1 波特五力分析
        5.2.2 价值链分析
        5.2.4 工作结构的分解
        5.2.5 挣得值法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造船业现状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2.4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2.1.2 造船生产效率的改进途径研究
        2.1.3 造船生产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分析方法
        2.2.2 制造模式理论
        2.2.3 效率的评价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概念模型构建
    3.1 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建模思路
        3.1.1 建模的目标
        3.1.2 系统的共性特点分析
        3.1.3 建模的方法
    3.2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投入产出模型
        3.2.1 投入产出模型的架构
        3.2.2 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投入
        3.2.3 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产出
    3.3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结构模型
        3.3.1 产品架构的子系统结构模型
        3.3.2 流程架构的子系统结构模型
        3.3.3 组织架构的子系统结构模型
    3.4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行为模型
        3.4.1 系统行为架构模型
        3.4.2 设计行为结构模型
        3.4.3 作业行为结构模型
        3.4.4 管理行为结构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
        4.1.1 生产效率的内涵与效率函数
        4.1.2 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4.1.3 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分析
    4.2 影响因素的来源和范围研究
        4.2.1 影响因素的来源分析
        4.2.2 影响因素的辨识与分类
    4.3 影响因素对系统效率的作用分析
        4.3.1 造船产业环境因素分析
        4.3.2 造船设计方法因素分析
        4.3.3 造船生产技术因素分析
        4.3.4 造船管理方法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5.1 总装化造船系统效率评价模型的建模思路
        5.1.1 系统的非效率来源分析
        5.1.2 效率评价模型的度量范围
    5.2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模型
        5.2.1 投入产出效率模型
        5.2.2 系统产出的计量方法
        5.2.3 系统投入的计量方法
    5.3 面向系统环境的总装化造船系统市场绩效模型
        5.3.1 市场竞争力的含义
        5.3.2 要素比较模型
        5.3.3 竞争力比较模型
    5.4 面向系统内部的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绩效模型
        5.4.1 系统效率模型
        5.4.2 结构效率模型
        5.4.3 行为绩效模型
    5.5 本章小结
6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评价模型应用研究
    6.1 总装化造船企业的市场绩效
        6.1.1 市场竞争力比较
        6.1.2 要素效率比较模型
    6.2 总装化造船企业的生产绩效
        6.2.1 企业生产绩效度量
        6.2.2 企业生产绩效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船舶产品分类
附录B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作业区域
附录C 大连船舶重工某生产线的投入、产出数据
附录D 2009-2014年中国典型造船企业投入、产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M泵业公司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第2章 质量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质量相关概述
        2.1.1 质量的定义
        2.1.2 质量的特征
        2.1.3 质量管理概述
        2.1.4 质量管理的意义
    2.2 六西格玛管理内容概述
        2.2.1 六西格玛管理的背景及起源
        2.2.2 六西格玛管理的定义
        2.2.3 六西格玛管理的实施
        2.2.4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工具综述
        2.2.5 DMAIC流程及改善工具
    2.3 国内外研究发展与现状
        2.3.1 国外研究发展与应用现状
        2.3.2 国内研究发展与应用现状
第3章 M泵业公司概况与管理现状
    3.1 M泵业公司发展背景及环境
    3.2 M泵业集团有限公司简介和目前状况
    3.3 M泵业公司的组织结构
    3.4 M泵业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4章 M泵业公司产品加工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
    4.1 零件磨削加工质量问题的改进研究
        4.1.1 定义阶段
        4.1.2 测量阶段
        4.1.3 分析阶段
        4.1.4 改进阶段
        4.1.5 控制阶段
    4.2 双螺杆焊接泵焊缝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
        4.2.1 定义阶段
        4.2.2 测量阶段
        4.2.3 分析阶段
        4.2.4 改进阶段
        4.2.5 控制阶段
第5章 M泵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的改进
    5.1 质量管理工作应做出的改进
    5.2 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21世纪我国焊接企业的生存及发展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策略研究[D]. 王瑛.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3]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重构研究[D]. 姚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4]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D]. 刘凤文竹. 吉林大学, 2020(01)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青岛昌辉管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袁鹏.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 ——以凤凰县德榜银饰为例[D]. 陈春花. 吉首大学, 2020(03)
  • [8]船舶建造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以天津新港船厂82000DWT散货船为例[D]. 吴镝.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9]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效率评价研究[D]. 石国富.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10]M泵业公司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研究[D]. 蔡伟. 天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21世纪中国焊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