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一、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1](2022)在《试析体育训练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文中提出现如今,我国的体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是如今各学校体育发展的重点内容,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获得较好的体育学习效果。对于如今开展的体育活动,各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作为体育训练的重点。该文就体育训练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热情较为欠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郭建海[2](2022)在《高校体育训练中兴趣的培养途径》文中指出开展体育训练不仅能够锻炼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而且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高校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并不高,缺乏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自身的综合发展。因此,必须要明确影响学生缺乏体育训练兴趣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培养学生的体育训练兴趣。基于此,本文对高校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途径进行了探究,以期为高校体育训练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俞昌春[3](2021)在《论综合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性体育教学模式是指综合学校、体育教师、学生和体育设施等主要教学要素,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培育体育文化和养成亲体育型生活方式有机综合起来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综合性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为改变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相对低下或下滑问题。通过体育课上与课下要素、教师与学生要素、体育技能训练与体育活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有机、合理地综合,即可实现并提高综合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窦博[4](2021)在《田径软式器材教学对小学生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

苑恒瑞[5](202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探究》文中认为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与其它文化课程教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它不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通过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来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增强学生的体魄。体育锻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长期的坚持,如果对体育锻炼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是很难长期坚持锻炼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是喜欢有兴趣的事物,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的应用好学生的心理特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从而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效果,促进学生长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何睿[6](2021)在《常德市市直初级中学健美操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陆健[7](2021)在《高中体育特长生数学个性化教学研究 ——以上海市W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每个学生都应有平等的学习机会,他们也是有个性的学习主体。对于体育特长生而言,他们需要同时兼顾文化学业与体育专业,与其他学生学习同样的数学知识,进行同样标准的数学考核。多重要求往往会让他们难以应对。因此制定适合体育特长生的个性化教学,帮助他们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找到学习的有效方法显得很有必要。因此,本研究致力于探讨如下问题:(1)高一年级体育特长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业水平大致如何?体育特长生与非体育特长生在数学学习兴趣水平和数学学业水平上有何差异?(2)在接受个性化教学以后,体育特长生与非体育特长生的学习兴趣水平和数学学业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研究通过数学学习兴趣水平前期调查以及中考数学成绩的排摸了解学生入学时数学学习兴趣水平以及学业水平,并根据调查结果设计个性化教学,通过兴趣水平的后测、定期课堂观察、个案研究访谈、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等方式不断跟踪他们在兴趣水平和学业水平上的变化,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特长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水平呈现从激发的情境兴趣、维持的情境兴趣、个体兴趣层层下降的态势;他们在各维度的数学兴趣水平均较其他学生偏低。大部分的体育特长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业水平不自信;他们对于数学软件技术辅助数学学习的意愿不高,数学交流与数学合作的意愿偏弱,对数学充满恐惧感,入学时他们的数学学业水平也较其他学生明显偏低。(2)在个性化教学中,笔者努力将体育与数学融合,创设体育特长生熟悉的体育情境、学习主题;设计适合的分层作业;并鼓励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后续调查发现,体育特长生数学兴趣在各维度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数学软件应用意识,数学交流合作意愿均有改善,对数学的畏惧程度降低。此外,他们的数学学业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年级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同时,研究发现个性化教学对其他学生也有一定积极的作用。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未来的体育特长生和其他类型特长生的个性化教学也作了展望。

文君君[8](2021)在《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衡水市景县龙华德武体育学校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学校各阶段,分阶段有序开展教学,这对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今时代的教育,呈现出信息交融化、多元化发展。因此,在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中,更应结合时代发展,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跨学科探索教学。一方面,可以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思维与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与参与体育的兴趣,发展运动的能力,培养身心和谐统一的高质量人才。抖空竹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休闲娱乐与健身于一体,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现已成为我国非遗体育项目中的代表性运动之一。目前空竹在校园传承多为传统师傅进校园的授课方式,形式较为自由,内容比较随机,方法相对单一,效果参差不齐,使空竹在校园规范化开展出现了瓶颈期。如何突破与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弥补阶段性教学以及寻找传承非遗文化的最佳发展途径,成为当前诸多专家、学者们探讨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空竹为例,引入STSE先进教育理念,进行相关设计,为推动校园空竹的标准化发展提供参考。以初中空竹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研究方法,对空竹领域内的专家、教师及课程教学设计领域的专家、老师进行访谈,了解校园空竹的开展现状以及进行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的相关问题;并以河北衡水景县龙华德武体育学校部分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空竹教学实验及问卷发放工作。从学生的空竹学习兴趣与各项测试结果,分析本研究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与实践性。研究结论如下:1.目前校园空竹多在小学阶段开展,选用双轮空竹进行教学。教师多为俱乐部或社会上的教练员,教学目标较为单一,侧重于培养学生空竹运动技能,忽略了对空竹学习兴趣的培养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且缺乏统一、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创新校园空竹教学模式成为当下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发展需求。2.本研究结合STSE教学理念与学生发展特点来制定空竹教学的阶段性目标。并对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进行相关设计,确定了空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方式。3.依据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相关内容对衡水德武体育学校初一部分学生进行了空竹教学实验,学生居住地为乡镇级别,年龄在12—14岁,实验结果为:通过空竹课程的学习,学生空竹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活跃程度积极性高;四大主题教育增加了学生对空竹的整体认知;采用《青少年空竹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与测试方法》进行教学与测试,成绩呈现正态分布状态。4.在本研究中,学生对“空竹课堂”的教学反馈结果显示,学生对“空竹课堂”较为满意。其中在“教学内容”、“练习氛围”两方面满意程度最高,在“教师展示”、“教师技能水平”“练习心情愉悦”三方面满意程度次之,在“练习场地”、“空竹测试”、“课堂竞赛”三方面满意程度较差。

赵雨婷[9](2021)在《运用OT、TSOSP、TSOCM评定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实施效果研究》文中认为2012年11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决定在本市部分高中开展“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经过几年改革的探索,专项化体育教学深受好评,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明显增加。在总结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后,2015年9月上海市拉开了“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的序幕。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体育教师的注意力由传授运动技能转向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体育课堂随之出现了一些令人惊喜的转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得到提高,体育参与的效果也十分明显。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一线体育教师也会对一些问题感到困惑。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对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和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有效的课程评价对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评价手段,才能为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指明方向。要推动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朝着更科学地方向发展,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效果进行真实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研究都有其自身的侧重点和局限性,并不能全面地评价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现状,而系统观察法刚好能够弥补当前我国体育课堂研究的薄弱之处。本研究所运用的学生在任务(On-Task,以下简称OT)时间、学生练习时间(Time Spent on Student Practice,以下简称TSOSP)、课堂管理时间(Time Spent on Class Management,以下简称TSOCM)等系统观察工具,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课堂管理行为进行观察,符合推进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本研究对所使用系统观察工具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之后,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系统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第一批实施“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的22所学校和5所非试点学校的体育课堂进行直接观测。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组、对照组学生在任务比率均值分别为96.21%、94.80%,实验组高于BTPS所规定的95%的标准,说明实验组的体育教师教学活动安排合理,课堂秩序组织较好。而对照组没有达到95%的标准,说明兴趣化教学是可以促使学生更多的保持在在任务状态,对集中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运动参与积极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实验组、对照组学生练习时间均值为62.94%、57.09%,都高于BTPS规定的50%的标准,学生总练习时间设置合理。在体能、技能练习时间上,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差不大,但游戏性活动时间占比差距较大,说明在“兴趣化”教学的影响下,上海市小学的体育教师更侧重于采用游戏化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3、实验组、对照组教师课堂管理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16.24%和18.01%,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低于BTPS中规定的小于20%的标准,上海市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的时间较为合理。进行“兴趣化”教学的学校,教师课堂管理时间所占比例更小,在课堂秩序维护方面所用时间更少,说明在体育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是降低体育教师课堂管理时间占比的有效途径。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教师知识讲解时间占全课时间的比例分别为11.96%和13.17%,略高于BTPS所规定的10%的标准,说明在本次观测的体育课堂中,教师仍然倾向于通过语言描述传授运动技能。

刘明伟[10](2021)在《运用FTS、LT、SS评定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实施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在教育过程中要着重激起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与增强学习者的品行教育,激起学习者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随着规划纲要的不断深入人心,人民的教育观、体育观、健康观发生质性的转变,以往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方式已很难满足青少年的体育学习需要。而上海市作为全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先驱,教育的前线,汇集世界各国的先进的体育教育与思想,历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各种教育号召,致力于教育综合改革,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体育课程。2015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总结“高中体育专项化”各改革试点学校实践经验和科学论证基础上,基于较为成熟的体育课程改革方法和课程理念,决定进一步扩大课程改革试点范围,在小学阶段开展“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关注学生体育兴趣,注重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最终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与终身体育学习奠定基础,是我国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在此基础上,本课题在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背景下,运用“Feedback To Students(以下简称FTS)、Lag Time(以下简称LT)、Student Success(以下简称SS)”等常见的系统观察法对实验组176节课次880名学生及对照组48节课次240名学生进行系统观察测试,从而掌握当下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实行效果、进展情况以及发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为课改提供反馈和借鉴,使改革朝着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观测结果显示:1.根据“FTS”系统观察工具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每分钟反馈均值在2.54次,特定技能反馈占总反馈的百分比均值在74.69%,均符合“FTS”系统观察工具中所规定的每分钟向一个班级的学生发送2-3次反馈信息,特定技能反馈占总反馈的75%左右的标准;而对照组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每分钟反馈均值在1.49次,特定技能反馈占总反馈中百分比均值在71.22%,未达到“FTS”系统观察工具规定标准。这表明相对于运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对照组,实行“小学体育兴趣化”的实验组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技能的学习或改善,对提升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有积极影响;2.根据“LT”系统观察工具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无过渡滞后时间均值为3.18秒,有过渡的滞后时间均值为8.71秒,未达到“LT”系统观察工具无过渡滞后时间不超过2秒或更短的标准,达到有过渡滞后时间不超过10秒或更短的标准;对照组学生无过渡滞后时间均值为5.62秒,有过渡滞后时间均值为11.03秒,无过渡滞后时间与有过渡滞后时间都未达到“LT”系统观察工具不超过2秒或更短与不超过10秒或更短标准。这表明实验组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集中,课堂中各种活动总能快速完成,学生会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从而使学生动作技术的训练时间增加,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3.根据“SS”系统观察工具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校学生运动参与成功率均值为82.28%,对照组学校学生运动参与成功率均值为80.35%,两者均超出《Beginning Teacher Performance Standards》(以下简称BTPS)规定≧80%的标准,但实验组学校学生的运动参与成功率超过对照组学校学生,这表明在“兴趣化”教学的影响下,学生运动参与成功率效果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相对较好。

二、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试析体育训练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培养学生体育训练兴趣的意义
    1.1、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
    1.2、有利于体育训练效果的提升
    1.3、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学生体育训练兴趣欠缺的原因
    2.1、学生缺乏对体育训练的正确认识
    2.2、学生缺乏正确的体育训练态度
    2.3、学生的体育基础水平较差
    2.4、体育训练内容单一
3、培养学生体育训练兴趣的途径
    3.1、培养学生的体育训练动机
    3.2、端正学生的体育训练态度
    3.3、丰富体育训练内容
    3.4、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5、借助运动竞赛激发学生的体育训练兴趣
4、结语

(2)高校体育训练中兴趣的培养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体育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的现实意义
    1.1、提升高校体育训练的效果
    1.2、为体育训练活动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1.3、提升教师的体育训练教学水平
2、影响高校学生体育训练兴趣的主要原因分析
    2.1、高校体育训练的方式不够合理
    2.2、对体育训练的认识存在问题
    2.3、高校体育训练的基础条件较差
    2.4、高校体育训练的考评机制不健全
3、培养和强化高校体育训练兴趣的措施和途径
    3.1、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训练的重要意义
    3.2、创新高校体育训练教学的方式方法
    3.3、完善高校体育训练的设施和条件
    3.4、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3.5、改进高校体育训练考评的机制
4、结束语

(3)论综合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意义及相关理论观点
二、综合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三、综合性体育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四、结语

(5)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活动的开展意义
    (一)能够让学生对体育锻炼更加的重视
    (二)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三)能够引导学生长期的进行体育锻炼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有效开展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活动的策略
    (一)增强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二)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三)采用丰富有趣的体育教学方式
结语:

(7)高中体育特长生数学个性化教学研究 ——以上海市W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内容与问题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育特长生
        2.1.2 个性化教学
    2.2 相关理论
        2.2.1 多元智能理论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3 元认知理论
        2.2.4 全纳教育理念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3.1 国内外关于体育特长生数学学习情况研究
        2.3.2 国内外关于个性化教学的研究
        2.3.3 国内外关于将体育融入数学教学的研究
        2.3.4 国内外关于数学情境化教学的研究
        2.3.5 国内外关于数学兴趣的调查研究
    2.4 文献综述小结
第3章 研究的设计
    3.1 研究对象
        3.1.1 主要研究对象
        3.1.2 个案研究对象
    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3.3 研究工具
    3.4 问卷与教学的实施
        3.4.1 问卷的实施
        3.4.2 教学的设计
        3.4.3 数据的处理
第4章 高中体育特长生入学时数学学习兴趣、学业水平的调查分析
    4.1 数学学习兴趣
        4.1.1 激发的情境兴趣
        4.1.2 维持的情境兴趣—感受
        4.1.3 维持的情境兴趣—价值
        4.1.4 个体兴趣
    4.2 对数学学习的认识
    4.3 数学学业水平
        4.3.1 入学时的数学学业水平
        4.3.2 数学学习兴趣与学业水平
    4.4 分析与讨论
第5章 高中体育生数学个性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5.1 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
    5.2 数学拓展课的设计
    5.3 分层作业的设计
        5.3.1 增进概念的理解
        5.3.2 改善问题的解决能力
        5.3.3 注重回顾与反思
    5.4 数学活动的设计
第6章 高中体育生数学个性化教学实施效果及个案研究
    6.1 数学兴趣的变化
        6.1.1 激发的情境兴趣
        6.1.2 维持的情境兴趣—感受
        6.1.3 维持的情境兴趣—价值
        6.1.4 个体兴趣
    6.2 数学学业水平的变化
    6.3 个案研究
        6.3.1 案例一
        6.3.2 案例二
        6.3.3 案例三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体育特长生入学时数学兴趣、数学学业水平的调查结果
        7.1.2 个性化教学实施效果
    7.2 教学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衡水市景县龙华德武体育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1.1.2 推进空竹进校园的需要
        1.1.3 实行“新课改”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假设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体育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2.1.1 关于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
        2.1.2 关于初中体育教学的相关研究
        2.1.3 关于体育学习兴趣的相关研究
    2.2 关于空竹文化的相关研究
        2.2.1 关于空竹的相关历史文化演绎
        2.2.2 关于空竹健身作用的相关研究
        2.2.3 关于空竹课堂教学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STSE教学理论的相关研究
        2.3.1 关于STSE教育的起源
        2.3.2 关于STSE理念的实践应用研究
    2.4 理论基础
        2.4.1 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概念与应用
        2.4.2 掌握学习理论的概念与应用
        2.4.3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概念与应用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据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
        4.1.1 学情分析
        4.1.2 STSE理念下的空竹教学优势分析
        4.1.3 空竹课程设计
    4.2 初中生空竹教学实验结果
        4.2.1 空竹课堂实验基本信息
        4.2.2 初中生空竹学习兴趣实验情况
        4.2.3 空竹课堂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4.2.4 空竹动作技能掌握情况
        4.2.5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4.3 “空竹课堂”教学反馈情况
        4.3.1 学生对“空竹课堂”的反馈情况
        4.3.2 空竹教学反思与提升策略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附件
9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理论测验
    附录3 教学反馈
    附录4 空竹动作技能考核方法
    附录5 访谈提纲

(9)运用OT、TSOSP、TSOCM评定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课程
        2.1.2 课程评价
        2.1.3 体育课程评价
        2.1.4 “小学体育兴趣化”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关于小学体育兴趣化可行性与必要性研宄
        2.2.2 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实施效果研究
        2.2.3 体育课程评价研究
        2.2.4 系统观察法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
        2.3.1 关于体育兴趣化可行性与必要性研宄
        2.3.2 体育课程评价研究
        2.3.3 系统观察法研究
3 实证研究
    3.1 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改下学生在任务(OT)行为观察结果与分析
        3.1.1 调查对象
        3.1.2 实验方法
        3.1.3 实验过程
        3.1.4 实验结果
        3.1.5 兴趣化教学对促进学生在任务行为的分析
    3.2 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改下学生练习时间(TSOSP)观察结果与分析
        3.2.1 调查对象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过程
        3.2.4 实验结果
        3.2.5 兴趣化教学对提高体育课学生练习时间和有效性的分析
    3.3 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改下教师课堂管理时间(TSOCM)观察结果与分析
        3.3.1 调查对象
        3.3.2 实验方法
        3.3.3 实验过程
        3.3.4 实验结果
        3.3.5 兴趣化教学对优化教师课堂管理时间和内容讲解时间的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运用FTS、LT、SS评定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立题背景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调查法
        1.5.2 系统观察法
        1.5.3 实验法
        1.5.4 数理统计法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评价
        2.1.2 课程评价
        2.1.3 体育课程评价
        2.1.4 体育兴趣
        2.1.5 小学体育兴趣化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课程评价研究
        2.2.2 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2.2.3 体育课堂评价研究
        2.2.4 系统观察法研究
        2.2.5 小学体育兴趣化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
        2.3.1 课程评价研究
        2.3.2 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2.3.3 体育课堂评价研究
        2.3.4 系统观察法研究
        2.3.5 体育兴趣化教学研究
3 运用FTS、LT、SS评定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实施效果研究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校学生“FTS”系统观察工具测试
        3.1.1 观测对象
        3.1.2 实验方法
        3.1.3 研究工具
        3.1.4 测试过程
        3.1.5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校学生“FTS”数据统计结果
        3.1.6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校学生“FTS”统计结果分析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校学生“LT”系统观察工具测试
        3.2.1 观测对象
        3.2.2 实验方法
        3.2.3 研究工具
        3.2.4 测试过程
        3.2.5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校学生“LT”数据统计结果
        3.2.6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LT”统计结果分析
    3.3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校学生“SS”系统观察工具测试
        3.3.1 观测对象
        3.3.2 实验方法
        3.3.3 研究工具
        3.3.4 测试过程
        3.3.5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校学生“SS”数据统计结果
        3.3.6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SS”统计结果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FTS统计表
附录2 “LT”统计表
附录3 “SS”统计表
致谢

四、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试析体育训练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 刘艳.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04)
  • [2]高校体育训练中兴趣的培养途径[J]. 郭建海.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02)
  • [3]论综合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有效性[J]. 俞昌春.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4)
  • [4]田径软式器材教学对小学生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窦博. 鲁东大学, 2021
  • [5]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探究[A]. 苑恒瑞. 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六), 2021
  • [6]常德市市直初级中学健美操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 何睿.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7]高中体育特长生数学个性化教学研究 ——以上海市W中学为例[D]. 陆健.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8]初中空竹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衡水市景县龙华德武体育学校为例[D]. 文君君.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9]运用OT、TSOSP、TSOCM评定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实施效果研究[D]. 赵雨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运用FTS、LT、SS评定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实施效果研究[D]. 刘明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标签:;  ;  ;  ;  ;  

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