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原材料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提高原材料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一、提高原燃料质量 降低产品成本(论文文献综述)

汪翌旭[1](2020)在《企业并购重组对降成本的影响研究 ——基于宝钢武钢合并的案例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新常态,经济结构面临着严重的供给错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国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目标之一,对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就业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并购重组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统一产业监管调整、增加行业运行的有序进度,在降成本上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宝钢武钢并购重组引领了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为两大钢铁企业的发展开辟了新思路,也给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提供了信心。因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宝武合并的案例分析并购重组降成本的路径、风险及风险应对,一方面可以为日后类似并购的企业提供借鉴,并为我国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指导经济改革中提供有效的启发和提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在理论上为其他企业并购重组进行绩效分析和降本增效提供指引,供其借鉴和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首先,本文从理论入手,简要介绍了并购重组的经典理论,从协同效应、避税效应、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四个角度切入阐述并购重组对降成本的影响。然后,本文对宝钢武钢并购重组的背景和过程进行梳理,包含企业介绍、合并的动因以及方案。接着,本文研究了宝钢武钢合并前后的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从协同效应、规模经济和避税效应三个层面介绍了采购、生产、营销、管理、财务和研发降成本的路径,分析了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和避税效应三个角度下宝武合并后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变化。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和启示,本案例分析表明了并购重组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企业需要注重并购后期的整合工作以达到降成本的目的。本文研究发现,宝武合并后在研发、生产制造和管理部门的协同效应较为显着,加深了双方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信息的交流,提升了生产和管理效率,推动了降本增效的进程;在采购、营销部门的规模效应最为明显,通过业务量的增加,营销网络的扩大,提高了采购部门的议价能力和营销部门的服务水平,节约了采购成本和营销成本;在避税效应方面,合并后宝武集团建立了新的财务公司,考虑双方在税务资源方面可能存在的互补性和差异化特点,通过弥补净营业亏损、利息抵税等方式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梁磊,刘华涛,黄维,胡云鹏,吴铿[2](2020)在《传统钢铁制造企业战略采购的实践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有效应对市场挑战,传统钢铁制造企业开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改变原有的采购理念,不断推动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战略采购实践。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运营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分歧与碰撞。通过尝试应用战略采购和供应链等相关理论,结合对A公司多年来战略采购发展管理实践的疏理和分析归纳,澄清传统钢铁制造企业目前在实施战略采购过程中存在的模糊认识,并提供相关实践的解决方案和思路,为战略采购供需双方获得资源共治、风险共担、交易共赢、信息共享的路径提供帮助,以实现传统制造企业战略采购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张雨洁[3](2019)在《精益成本管理在湖南YF水泥公司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产业,水泥行业近年来产能严重过剩,各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利润空间大幅缩减。在供给侧改革和环保政策的严格限制下,自2017年以来,水泥行业整体效益水平有所回升,但长期粗放式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仍使大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当下,水泥行业正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能力,在确保水泥产品质量的同时最大化挖掘成本潜力,增强盈利能力,已成为每一个水泥企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精益成本管理的框架体系,结合湖南YF水泥公司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精益成本管理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探讨了精益管理、价值链管理、作业管理和战略管理理论对精益成本管理理论的影响,对精益成本管理的内涵及实施工具进行了介绍。其次,本文梳理了YF水泥公司的成本管理现状,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由于YF水泥公司成本管理的目标模糊、观念落后,成本管理内容欠缺且责任难以划分清楚,使管理层及员工对于设计、采购、生产和物流等价值链环节的成本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各环节均存在大量的浪费;同时,生产现场缺乏有效管理、设备停机故障等问题也导致公司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基于此,本文将精益成本管理应用到YF水泥公司中,从成本管理组织机构、企业价值链、成本目标和成本责任出发设计了运用精益成本管理的总体思路,并从设计、采购、生产、物流、服务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推进精益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最后,本文论述了实施精益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为精益成本管理在YF水泥公司的有效实施提供基础。本文从YF水泥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将精益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融入到公司的各项价值活动中,以期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提高公司的成本管理水平,并为其他中小型水泥企业应用精益成本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杨杰[4](2019)在《环保料场智能调度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料的储运与处理是原料场调度的核心工作,它位于整个钢铁企业生产流程的最前端,保障了整个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原燃料料场调度问题作为钢铁企业生产管理的首要任务,中小型钢铁企业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以及生产效率。因此钢铁企业环保料场智能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成为钢铁企业生存和实现智能制造的必然要求。首先以唐山某钢铁企业集团新建环保料场为背景,给出了环保料场智能调度系统的整体系统结构以及各管理模块的功能概述,考虑到中小型钢铁企业厂区面积有限,为保证原燃料车辆在厂内排队等候不发生压车,提出建立基于排队论的车辆调度模型。对整个原料车辆实际排队情况进行分析,得到该模型是一个基于M/M/n的排队系统模型,通过建立存在卸车设备故障的可修性随机服务系统的原燃料车辆排队调度模型,并用概率母函数法对可修性排队服务系统达到稳态时各目标参量所需条件及其概率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Matlab进行数值运算验证了该方法用于解决原燃料料场车辆排队调度问题是有效的。环保料场智能调度系统的投运使得料场物料存储过饱和系数由原来的1.5降到现在的1.2,由于每年原料投资大约占200亿,因此原料投资中每月的融资成本也减少50.1万(融资成本占原料投资的0.1%),为企业节约了融资成本,同时为环保料场智能调度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图26幅;表10个;参44篇。

朱利[5](2019)在《首秦经济炼铁技术的相关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首秦公司高炉铁水成本占最终产品钢板的成本62%,高炉炼铁原、燃料成本占铁水成本的80~90%,高效低成本获得满足炼钢要求的铁水是首秦炼铁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2008年后,由于首秦公司产品单一、国内钢铁产能过剩和在原、燃料市场没有话语权等因素,首秦公司开始采用经济炉料炼铁的方针来降低高炉铁水的成本。本文针对原、燃料质量下降和价格升高的情况,在铁矿粉烧高温烧结特性、不同高炉炉料结构的熔滴和熔化特性、焦炭与铁矿石还原动力学和炉缸焦炭劣化性能、高炉风口理论燃烧温度等高温性能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基础研究。之后,在首秦高炉进行了经济炉料与不同质量焦炭的协同生产实践,达到了经济炉料炼铁的目的。本论文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得到结果如下:(1)采用了以实际烧结生产温度为基准,考虑整个过程变化,量纲为1的同化反应特征数和流动性能特征数,测定了首秦不同铁矿粉的高温烧结特性,并对首秦烧结用铁矿粉的高温烧结性能进行了分类。烧结生产中采用的是不同种类铁矿粉、熔剂及各种返回料的混合料,本文分别对首秦烧结正常生产中不同种类铁矿粉混合料和烧结生产用二混混合料的高温烧结特性进行了测定,给出了在能够满足高炉生产要求的烧结矿质量的同化反应特征数和流动性能特征数的范围,作为高温烧结特性的标准。将该标准应用到指导适合配入高性价比铁矿粉的烧结生产中,以适应贫杂矿等经济炉料的合理使用及其原料结构频繁变化的需要,为烧结生产提供必要依据。该方法可与传统的周期较长的烧结杯实验配矿的方法,互为补充,指导烧结原料优化和配矿使用。(2)为增加高炉使用天然铁矿块的比例降低炼铁成本,采用高温荷重熔滴试验和还原反应试验探索性地研究了含铁炉料的熔化特性,对经济炉料炼铁时首秦高炉炉料结构进行优化。本文利用可视化卧式炉装置,提出了一种快速测量含铁炉料熔化特性的方法。还原条件下含铁炉料熔化特性是影响高炉软熔带的主要因素之一,荷重熔滴特征值和反应熔化特性都可作为反映含铁炉料对高炉软熔带影响的特征参数。通过对首秦高炉使用超高碱度烧结矿和价格较低的天然铁矿块的炉料结构优化发现,荷重熔化特征值与反应熔化参数对表征高炉炉料结构的熔化特性有很好的一致性和关联性。还原反应熔化特性的验方法具有过程可视、快速、简便、成本低、反映主要信息的优点,作为高温荷重熔滴试验方法的补充,指导高炉炉料结构优化和经济炉料炼铁。(3)冶金反应工程学研究认为高温冶金反应在前期控制环节是化学反应,后期控制环节是分子扩散。论文采用分段尝试法研究了在不同质量的焦炭、不同粒度的焦炭、焦炭的不同加入方式和不同CO2含量还原气氛等条件下的矿焦还原反应过程动力学,得到两种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和控制环节的转换时间点,为反应过程模拟提供必要的定解条件参数。通过分段尝试研究反应过程动力学的法,定量分析了不同质量焦炭对烧结矿还原的影响,确定了化学反应过程和分子扩散过程的反应机理,对高炉生产提供必要的基础。(4)在经济炉料炼铁时燃料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灰分含量增加,随着灰分增加,燃料中Si02含量明显增加。经济炉料炼铁时需要考虑到高炉风口前喷入煤粉和不同质量焦炭灰分中的Si02还原、强吸热对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通过风口回旋区热平衡计算,在考虑Si02还原条件下,修正了高炉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的计算公式,计算了不同各因素对高炉风口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为首秦高炉使用不同质量焦炭和经济炉料生产提供指导。(5)首秦高炉的焦炭全部为外购,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大,在经济炉料炼铁时,要根据可获得的不同质量的焦炭,确定高炉焦炭负荷。在前期高炉原料冶金性能和不同质量焦炭还原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对一级焦与经济矿、二级焦与经济矿、三级焦与经济矿的高效低成本炼铁进行了大量工业实践,对几种模式下高效低成本协同生产的工艺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和摸索,在不同模式下均实现了矿焦协同的高效低成本炼铁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张向伟,申建军,王江龙,陈立杰[6](2017)在《降低高炉炼铁生产成本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从原料结构、技术改造、提高人员操作水平等方面入手,经过近六个月的持续改进,在保证炉况稳定顺行的基础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改善,生铁成本显着下降。

胡娟[7](2016)在《精益成本管理在邯钢的应用问题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新形势下愈发猛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获取强大的竞争优势,而获取这一优势的必要条件则是企业维持低成本下的运营,因此当今企业所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不断加强成本管理。当今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目标已经不再满足于追求短期利润,企业间的主要竞争也由传统的产品和服务上的竞争转化为整个供应链上的竞争,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壮大的需求,融合了精益理念的精益成本管理方法渐渐为大众认识和接受。精益成本管理有效地结合了精益思想和成本管理的思想,寻求企业产品成本得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使企业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得以立于不败之地。为客户创造价值是精益成本管理的前提,精益成本管理涵盖了精益采购、精益设计、精益物流、精益生产、精益服务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在对精益成本管理的内容进行优化的基础上,从而取得供应链成本的最优。精益成本管理最初应用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而后在日本的汽车行业慢慢推广,这一成本管理理念的成功应用和推广,使得日本汽车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保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各行各业逐渐认识到精益成本管理的强大作用,纷纷采用精益成本管理,而这一举措带来的效果也立竿见影。众所周知,钢铁行业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基础性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在面对较大的成本压力下,积极寻求释放压力的方法,精益成本管理得以在我国钢铁行业日渐推行,这也导致了对精益成本管理应用的探讨,这一探讨不仅包括了对精益成本管理在我国钢铁行业的应用效果,其问题也值得大家思考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在采用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主要对邯钢在实施精益成本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首先,本文梳理了与精益成本管理有关的概念,其中包括概念和特点,基本要素和主要内容,并阐述了精益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其次,以精益成本管理的理论为基础,重点介绍了邯钢的基本现状以及精益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然后,针对所列示出的邯钢实施精益成本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为后面的对策和建议奠定基础;最后,本文对完善邯钢精益成本管理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我国钢铁行业有效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供帮助。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精益成本管理不仅是一种理念和文化,更是一种使企业维持低成本运营,减少企业资源占用,消除浪费的一种管理方式;第二,在对邯钢的基本情况和精益成本管理的主要做法做了比较详实的论述后,发现邯钢精益成本管理的覆盖面还不够全面,许多环节没有实施相应的精益改善,使得邯钢精益成本管理还存在着些许问题,成本改善的效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三,在实施精益成本管理过程中,要改变现状,赢得竞争优势,只有通过对价值链各个环节产生的成本进行精益成本管理,不断完善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机制,优化采购业务流程,构建完善的物流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精益成本管理降低成本的作用;第四,精益成本管理得以顺利推行和成功应用,必须要有一个赖以实施的保障措施,这不仅包括一个精益成本管理的文化氛围,也包括一个完善的精益成本管理推行组织以及当今时代大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管理系统。纵观国内外的文献当中,针对钢铁企业精益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并不缺乏对钢铁企业成本改善效果的研究,因此这些内容值得借鉴到本文对邯钢精益成本管理问题的探讨当中。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对钢铁行业具有普遍适用性,特别是对传统的大型钢铁企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作为相关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的参考。

张振锋[8](2016)在《HG公司进厂原燃料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9年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钢铁工业留下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经济增速下行、市场需求减弱、供需矛盾突出等原因,使钢铁行业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原燃料作为钢铁企业的“口粮”,其质量、价格、稳定性等因素十分重要,不仅关乎企业产品的质量,且关乎企业生产的稳定、资金的安全。HG公司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但是对于原燃料的风险管理起步相对较晚,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对HG公司进厂原燃料的风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对进厂原燃料内部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并对评估的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评估结果可知影响进厂原燃料风险的因素依次主要为供应商管理风险、现场库存风险、需求风险、中转站管理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等。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进厂原燃料风险的应对与监控措施,应对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供应商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原燃料运输储存和加工环节建设;三是提高原燃料采购计划的管理,提高采购人员综合素质;四是实行外购物资分类管理;五是建立和完善采购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制定出HG公司进厂原燃料风险控制体系,分阶段步骤对HG公司进厂原燃料风险进行监控,从根本上解决了 HG公司进厂原燃料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李琦[9](2015)在《硫铵渣高固气比悬浮态热分解工艺的研发》文中指出硫铵渣是磷化工行业磷石膏制备硫酸铵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水分高、细度高、成分复杂,它的有效利用是磷石膏大规模综合利用的关键。本论文针对该类废渣碳酸钙含量高的特点,借鉴水泥工业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理论,采用高固气比悬浮态热分解工艺对其进行焙烧处理,获得了高质量的石灰,从而找到了处理该类废渣的新途径。论文首先多角度地分析了原料的性质和特点;确立了悬浮态热分解工艺的技术路线;确定了拟开发的焙烧系统中预热单元、焙烧单元和冷却单元的组合形式;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优化了设计参数;开发出一套新型的硫铵渣焙烧装置;进行了完整的工业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求研究;探讨了该技术在其它领域的拓展应用。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硫铵渣的主要特性与水泥生料接近,其Ca CO3含量略低,比水泥生料更细,水分更高,以上特性决定了硫铵渣制备活性石灰的工艺装置在借鉴水泥窑尾预热预分解系统时,还需进行针对性改进;2)理论研究表明,系统采用2级双系列高固气比悬浮态预热+1级外循环高固气反应炉+3级单系列悬浮态冷却组合方式时,系统各指标均可以达到较优水平:C1出口温度可以控制在170℃以下,产品温度可降至207.2℃,产品理论热耗为3912.3k J/kg;3)高固气比悬浮热分解新工艺可在一套装置内完成硫铵渣的烘干、分解和冷却,并可获得活性160~180s、分解率>97.7%以上的高质量石灰产品,产品热耗为4402k J/kg;4)工业线运行及后续反求工程分析等证明,系统中预热单元、冷却单元参数设计合理,原料预热充分,水分蒸发强度高,出系统产品温度控制在100℃以内,同时各旋风筒分离效率等匹配合理;5)本工艺可应用于传统石灰制造业的改造和升级。当采用高固气比悬浮热分解工艺,使用石灰石生产石灰时,热耗将进一步降低,产品活性更高,质量更佳,系统运行将更加稳定。

蔡婷婷,李万全,郑斌,孙青[10](2015)在《原燃料质量曲线的自动化统计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降低原燃料消耗,压缩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是现阶段钢铁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承钢通过对原燃料的成分分析,形成了原燃料质量曲线。曲线内容包括原料的厂家、进厂时间、原料的不同属性和价格。利用该曲线可指导原燃料采购和高炉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高炉的稳定顺行。

二、提高原燃料质量 降低产品成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原燃料质量 降低产品成本(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并购重组对降成本的影响研究 ——基于宝钢武钢合并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效率理论
        2.1.2 代理理论
        2.1.3 并购浪潮理论
        2.1.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2 并购重组效应相关理论
        2.2.1 协同效应理论
        2.2.2 避税效应理论
        2.2.3 规模效应理论
        2.2.4 范围经济理论
    2.3 文献回顾
        2.3.1 协同效应对降成本影响的相关文献
        2.3.2 避税效应对降成本影响的相关文献
        2.3.3 规模效应对降成本影响的相关文献
        2.3.4 范围经济对降成本影响的相关文献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并购重组降成本的路径分析
    3.1 协同效应视角下并购重组降成本的路径
        3.1.1 管理协同
        3.1.2 财务协同
        3.1.3 研发协同
    3.2 避税效应视角下并购重组降成本的路径
    3.3 规模经济视角下并购重组降成本的路径
    3.4 范围经济视角下并购重组降成本的路径
第四章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的案例介绍
    4.1 合并企业介绍
        4.1.1 合并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4.1.2 被合并方——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4.2 并购重组的动因分析
        4.2.1 外部动因
        4.2.2 内部动因
    4.3 并购重组的方案
第五章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降成本的分析
    5.1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前后的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5.1.1 生产成本及影响因素分析
        5.1.2 期间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5.1.3 研发支出及影响因素分析
        5.1.4 小结
    5.2 宝武整合降成本的路径
        5.2.1 协同效应降成本的路径
        5.2.2 避税效应降成本的路径
        5.2.3 规模效应降成本的路径
    5.3 并购重组效应视角下宝钢武钢降成本效果的分析
        5.3.1 协同效应降成本的成本分析
        5.3.2 避税效应降成本的成本分析
        5.3.3 规模效应降成本的成本分析
    5.4 宝武钢铁并购重组降成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5.4.1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降成本存在的问题
        5.4.2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降成本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2.1 并购重组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
        6.2.2 有效整合是并购重组降成本的前提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2)传统钢铁制造企业战略采购的实践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
二、战略采购实践
    1. PEST环境分析
    2. SWOT矩阵分析
    3. A公司战略采购发展历程
    4. A公司战略采购成效
三、战略采购实施的经验与启示
    1. 供应链的竞争
    2.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重构
    3. 战略采购品种选择
    4. 集中采购
    5. 采购总成本最低
    6. 战略供应商关系管理
    7. 双赢关系
    8. 供应商范围和动态管理
    9. 内部价值链协同效率
    1 0. 库存管理及外包
四、结论

(3)精益成本管理在湖南YF水泥公司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精益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
        1.2.2 精益成本管理的支持环境
        1.2.3 精益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精益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2.1 精益成本管理理论基础
        2.1.1 精益管理理论
        2.1.2 价值链管理理论
        2.1.3 作业管理理论
        2.1.4 战略管理理论
    2.2 精益成本管理基本概述
        2.2.1 精益成本管理主要内容
        2.2.2 精益成本管理基本要素
        2.2.3 精益成本管理的特点
    2.3 精益成本管理实施工具
        2.3.1 6S现场管理
        2.3.2 TPM设备管理
第3章 湖南YF水泥公司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湖南YF水泥公司简介
        3.1.1 公司基本情况
        3.1.2 行业环境分析
    3.2 湖南YF水泥公司成本管理现状
        3.2.1 成本管理组织机构
        3.2.2 公司的成本费用现状
        3.2.3 成本管理采取的方法
    3.3 湖南YF水泥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研发环节成本管理活动缺失
        3.3.2 采购成本管理缺乏统一规范
        3.3.3 产品生产环节的管理粗放
        3.3.4 缺乏对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
    3.4 成本管理问题具体成因总结分析
第4章 精益成本管理在湖南YF水泥公司的具体应用
    4.1 湖南YF水泥公司应用精益成本管理的可行性
    4.2 湖南YF水泥公司精益成本管理的总体思路
        4.2.1 构建精益成本管理组织机构
        4.2.2 识别企业的价值链
        4.2.3 制定精益成本管理目标
        4.2.4 划分精益成本管理责任
    4.3 湖南YF水泥公司精益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4.3.1 协调各部门参与研发阶段成本规划工作
        4.3.2 优化物料采购流程且加强供应商管理合作
        4.3.3 推行6S现场管理和TPM设备精益化管理
        4.3.4 采用作业成本管理且建立岗位责任制
        4.3.5 构建完善的精益化物流体系
        4.3.6 基于客户关系管理进行成本改善
第5章 湖南YF水泥公司精益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
    5.1 建立精益成本责任考核体系
    5.2 培养高素质的精益管理适用性人才
    5.3 整合企业成本信息资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环保料场智能调度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1 论文章节安排
        1.3.2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排队论
    2.1 排队论简介
    2.2 排队系统的基本组成
        2.2.1 输入过程
        2.2.2 排队规则
        2.2.3 服务机构
    2.3 排队系统的基本类型
    2.4 排队系统的符号表示及数量指标
        2.4.1 排队系统的符号表示
        2.4.2 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
    2.5 随机服务系统常用方法
    2.6 随机服务系统优化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保料场智能调度系统
    3.1 环保料场智能调度系统
    3.2 系统结构
    3.3 功能概述
        3.3.1 车辆调度管理
        3.3.2 质检取样管理
        3.3.3 库存管理
        3.3.4 预配料室管理
        3.3.5 出库管理
    3.4 排队论在料场智能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车辆调度排队模型构建
    4.1 原料场车辆排队调度描述
    4.2 车辆调度排队数学模型
    4.3 模型性能分析
    4.4 数值模拟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环保料场智能调度系统平台构建
    5.1 料场智能调度系统总体框架及功能模块介绍
    5.2 料场智能调度系统数据库设计
    5.3 环保料场智能调度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5.3.1 料场智能调度系统架构实现
        5.3.2 料场智能调度系统主要界面展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据库主要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首秦经济炼铁技术的相关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钢铁企业的亏损现状
    2.2 钢铁企业的工序成本与炼铁的成本构成
    2.3 铁矿石贸易的价格走势与供求关系
    2.4 经济炉料基础特性及其高效低成本炼铁研究现状
        2.4.1 经济炉料的物理特性
        2.4.2 经济炉料的化学特性
        2.4.3 烧结原料基础性能
        2.4.4 高炉原料基础性能
    2.5 经济炉料炼铁的研究现状
        2.5.1 烧结配料研究
        2.5.2 高炉炉料结构研究
        2.5.3 经济炉料对高炉顺行的影响研究
    2.6 国内降低炼铁成本的探索与尝试
        2.6.1 精料炼铁
        2.6.2 经料炼铁
    2.7 课题研究目的
        2.7.1 研究目的
        2.7.2 研究对象
        2.7.3 研究内容
3 基于高温烧结特性的烧结原料结构与经济配矿研究
    3.1 研究方法与试验装置
        3.1.1 同化反应特征数的测定方法
        3.1.2 流动性能特征数的测定方法
    3.2 烧结用铁矿粉的高温烧结特性
        3.2.1 单一铁矿粉的同化反应特性
        3.2.2 单一铁矿粉的流动性能
        3.2.3 不同原料结构的混合铁矿粉高温烧结性能
        3.2.4 不同原料结构的二混混合料高温烧结性能
    3.3 烧结用铁矿粉的高温烧结特性的表征方法及其特征数研究
        3.3.1 铁矿粉同化反应性能的新表征方法
        3.3.2 铁矿粉流动性能的新表征方法
        3.3.3 单一铁矿粉的同化反应特征数
        3.3.4 单一铁矿粉的流动性能特征数
        3.3.5 不同原料结构的混合铁矿粉烧结性能特征数
        3.3.6 不同原料结构的二混混合料高温烧结性能特征数
        3.3.7 不同原料结构的混合料烧结性能特征数与结矿转鼓的关系
    3.4 铁矿粉高温烧结特性及其特征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高温烧结性能及其矿相结构变化
        3.4.2 化学成分对铁矿粉高温烧结特性的交互影响
    3.5 基于高温烧结铁性特征数的铁矿粉经济配矿研究
        3.5.1 基于铁矿粉混合料高温烧结特征数的经济矿配矿研究
        3.5.2 基于二混混合料高温烧结性能特征数的经济矿配矿研究
    3.6 小结
4 基于高温冶金性能的高炉炉料结构与经济配矿研究
    4.1 经济炉料炼铁时高炉含铁炉料的高温熔滴性能
        4.1.1 研究方法与试验装置
        4.1.2 单一炉料的高温熔滴性能
        4.1.3 混合炉料的高温熔滴特性
    4.2 经济炉料炼铁条件下的还原反应时含铁炉料熔化特性
        4.2.1 研究方法与试验装置
        4.2.2 还原反应时单一炉料的熔化性能研究
        4.2.3 还原反应时混合炉料的熔化性能研究
    4.3 荷重熔滴试验与还原反应试验熔化特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4.3.1 熔滴试验中熔滴特征值与荷重熔化参数的关联性
        4.3.2 熔滴试验荷重熔化参数与还原反应试验熔化参数的关联性
        4.3.3 熔滴试验熔滴特征值与还原反应试验熔化参数的关联性
    4.4 还原熔化过程中的矿相结构分析
        4.4.1 还原熔化试验配碳量的探讨
        4.4.2 不同温度条件的还原熔化矿相结构
        4.4.3 不同原料结构的还原熔化矿相结构
    4.5 烧结-炼铁一体化的最优成本对应的入炉矿合理品位模型
        4.5.1 烧结-炼铁联动模型的建立
        4.5.2 联动模型中关键参数的修正
        4.5.3 理论计算条件下的最优高炉入炉品位和结矿品位的关联性
        4.5.4 实际生产条件下的最优高炉入炉品位和结矿品位的关联性
        4.5.5 实际生产条件下的最优高炉入炉品位和块矿品位的关联性
    4.6 小结
5 首秦高炉混焦的高温还原性能和炉缸高温劣化性能研究
    5.1 高炉混焦的高温还原动力学相关基础研究
        5.1.1 试验装置和研究方法
        5.1.2 分段尝试法的机理函数和动力学模型
        5.1.3 焦炭热性能对铁矿石还原的动力学影响分析和参数计算
        5.1.4 还原气氛对铁矿石还原的动力学影响分析和参数计算
        5.1.5 粒度大小对铁矿石还原的动力学影响分析和参数计算
        5.1.6 焦炭分布方式对铁矿石还原的动力学影响分析和参数计算
    5.2 高炉炉缸焦炭劣化性能分析
        5.2.1 试验方案和取样方法
        5.2.2 炉缸焦炭粒度与理化性能分析
        5.2.3 炉缸焦炭XRD分析
        5.2.4 焦炭岩相光学组织分析
    5.3 碱金属对焦炭劣化的影响研究
        5.3.1 碱金属分布及最大富集量计算
        5.3.2 碱金属气氛下焦炭的劣化研究
        5.3.3 首秦入炉碱负荷控制上限的研究
    5.4 小结
6 高炉喷吹煤的高温燃烧性能研究
    6.1 高炉喷吹煤的高温燃烧特性研究
        6.1.1 试验装置与研究方法
        6.1.2 不同种类煤粉的燃烧特性分析
        6.1.3 不同粒径煤粉的燃烧特性分析
    6.2 高煤比条件下煤粉喷吹对风口理燃温度的影响
        6.2.1 高炉风口理论燃烧温度及其计算公式
        6.2.2 高炉风口理论燃烧温度计算公式的修正
        6.2.3 焦炭进入风口回旋区的温度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
        6.2.4 煤粉中SiO_2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
        6.2.5 高炉生产中各主要参数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
    6.3 小结
7 首秦焦炭质量与焦炭负荷的高效低成本协同效应研究
    7.1 优焦优矿的高效低成本协同生产
        7.1.1 优焦优矿原燃料条件
        7.1.2 优焦优矿实现焦炭负荷6.0的高效低成本协同生产
    7.2 不同质量焦炭与经济矿的高效低成本协同生产
        7.2.1 一级焦与经济矿的高效低成本协同生产
        7.2.2 二级焦与经济矿的高效低成本协同生产
        7.2.3 三级焦与经济矿的高效低成本协同生产
    7.3 小结
8 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精益成本管理在邯钢的应用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精益采购成本管理的研究
        1.2.2 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研究
        1.2.3 精益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本文的框架
2 精益成本管理理论概述
    2.1 精益成本管理定义与特点
        2.1.1 精益成本管理定义
        2.1.2 精益成本管理特点
    2.2 精益成本管理基本要素
        2.2.1 成本企划
        2.2.2 成本维持
        2.2.3 成本改善
    2.3 精益成本管理主要内容
        2.3.1 精益采购成本管理
        2.3.2 精益设计成本管理
        2.3.3 精益生产成本管理
        2.3.4 精益物流成本管理
        2.3.5 精益服务成本管理
    2.4 精益成本管理理论基础
        2.4.1 精益管理理论
        2.4.2 战略管理理论
        2.4.3 作业管理理论
3 邯钢精益成本管理应用现状分析
    3.1 邯钢基本情况介绍
    3.2 邯钢精益成本管理现状
        3.2.1 精益采购成本管理现状
        3.2.2 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现状
        3.2.3 精益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4 邯钢实施精益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邯钢实施精益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4.1.1 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4.1.2 生产成本改善效果不明显
        4.1.3 非增值作业产生的浪费严重
        4.1.4 物流效率低
        4.1.5 员工参与精益生产的意识不强
        4.1.6 部门协作效果不理想
    4.2 邯钢实施精益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采购成本管理粗放
        4.2.2 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机制不健全
        4.2.3 对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的评估不够全面
        4.2.4 物流未形成体系
        4.2.5 员工对精益生产认识不到位
        4.2.6 部门权限不明确
5 完善邯钢精益成本管理的对策
    5.1 实施精益采购模式
        5.1.1 优化采购流程
        5.1.2 逐步推行招标采购
        5.1.3 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电子化采购
    5.2 优化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机制
        5.2.1 着力加强工序成本控制
        5.2.2 深入推进TPM
    5.3 全面客观地评估每一项作业
        5.3.1 有效识别非增值作业
        5.3.2 建立岗位责任制
    5.4 构建完善的物流体系
        5.4.1 引入物流看板
        5.4.2 集成物流一体化综合调度系统
        5.4.3 构建销售物流网络体系
    5.5 加强员工对精益成本管理的认识与了解
        5.5.1 营造精益文化氛围
        5.5.2 组织精益生产相关知识的培训
        5.5.3 深化员工现场自主管理
    5.6 提高各部门之间沟通的有效性
        5.6.1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5.6.2 沟通管理透明化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HG公司进厂原燃料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访谈法
        1.3.2 问卷调研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2.1 风险
        2.1.1 风险概念的界定
        2.1.2 风险的分类
        2.1.3 风险的主要特征
    2.2 风险管理
        2.2.1 风险管理的概念
        2.2.2 风险管理的特征
        2.2.3 风险管理的流程
        2.2.4 风险控制的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HG公司进厂原燃料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3.1 HG公司进厂原燃料管理概况
        3.1.1 HG公司进厂原燃料管理的组织及人员配备
        3.1.2 HG公司进厂原燃料状况
    3.2 HG公司进厂原燃料风险管理现状
        3.2.1 进厂原燃料风险分类
        3.2.2 进厂原燃料风险管理原则
        3.2.3 进厂原燃料风险管理过程
    3.3 HG公司进厂原燃料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3.3.1 进厂原燃料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3.3.2 缺乏风险识别能力
        3.3.3 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3.3.4 风险管理手段落后
        3.3.5 风险规避措施简单粗放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HG公司进厂原燃料风险识别与评估
    4.1 进厂原燃料风险识别
    4.2 进厂原燃料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4.2.3 进厂原燃料风险指标权重赋值
        4.2.4 进厂原燃料风险衡量和评估
    4.3 评估结果分析
        4.3.1 原燃料供应商管理水平较低
        4.3.2 现场库存和作业机制不够完善
        4.3.3 原燃料需求信息不合理
        4.3.4 中转站管理体系不健全
        4.3.5 进厂原燃料管理体系不完整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HG公司进厂原燃料风险应对与监控
    5.1 HG公司进厂原燃料风险应对
        5.1.1 供应商管理风险应对
        5.1.2 现场库存风险应对
        5.1.3 需求风险应对
        5.1.4 中转站管理风险应对
        5.1.5 管理体系风险应对
    5.2 HG公司进厂原燃料风险监控
        5.2.1 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5.2.2 风险控制小组责任
        5.2.3 反馈风险控制信息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9)硫铵渣高固气比悬浮态热分解工艺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1.1 硫铵渣的综合利用途径
        1.1.2 煅烧工艺现状
    1.2 技术理论介绍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原燃料性质及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2.1 原料性质分析
        2.1.1 化学成分及矿物相分析
        2.1.2 粒度分析
        2.1.3 微观形貌分析
        2.1.4 热分析
        2.1.5 与水泥生料性质对比
    2.2 原煤分析
    2.3 分析所用仪器及分析方法
        2.3.1 分析所用仪器介绍
        2.3.2 化学分析方法
    2.4 拟悬浮态焙烧试验
        2.4.1 焙烧装置介绍
        2.4.2 试验方案设计
        2.4.3 试验结果分析
        2.4.4 实验室焙烧试验小结
    2.5 原料成分对产品质量、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的影响
        2.5.1 原料含水率的影响分析
        2.5.2 CaCO_3质量分数的影响分析
        2.5.3 原料中杂质的影响分析
    2.6 原料的流动性分析
        2.6.1 基本概念介绍
        2.6.2 流动性测试结果及分析
    2.7 燃料性质对产品质量、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的影响
    2.8 本章小结
3 高固气比悬浮态煅烧-快速冷却系统热工分析及优化
    3.1 焙烧系统结构形式
    3.2 焙烧系统简介
    3.3 焙烧系统热工计算及分析
        3.3.1 焙烧系统中各级中发生反应假定
        3.3.2 热工计算数学模型建立
        3.3.3 子系统的划分
        3.3.4 各单元质量平衡及热量平衡确定
        3.3.5 标准反应热效应计算
        3.3.6 各单元中物料及气体热容计算
        3.3.7 各单元质量平衡、热量平衡计算
    3.4 焙烧系统各影响因素分析
        3.4.1 热风炉烟气温度对系统参数影响
        3.4.2 分解炉中氧气过剩系数对系统参数影响
        3.4.3 分解炉与热风炉中喂煤比例对系统参数影响
        3.4.4 各级分离效率对系统参数影响
        3.4.5 原料水分对系统参数影响
        3.4.6 各影响因素分析小结
    3.5 焙烧系统参数优化
    3.6 本章小结
4 工业试验线设计
    4.1 设计概况
    4.2 工艺流程及各车间简介
    4.3 试验生产线总图设计
    4.4 原燃料消耗及储库计算
        4.4.1 原料消耗计算
        4.4.2 燃料消耗计算
        4.4.3 储库平衡
    4.5 主机设备选型确定
        4.5.1 焙烧系统设备选型
        4.5.2 各车间主机平衡与选型
    4.6 小结
5 生产线试运行及效果分析
    5.1 试运行操作流程
    5.2 试运行主要参数分析
        5.2.1 断面温度分析
        5.2.2 试验生产线平衡计算
    5.3 系统单体能力及匹配情况分析
        5.3.1 研究范围
        5.3.2 子系统划分
        5.3.3 假设条件的确定
        5.3.4 数学模型建立
        5.3.5 所需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5.3.6 预热系统、冷却系统单体及匹配状况分析
        5.3.7 焙烧装置性能分析
        5.3.8 系统主要部位风速分析
        5.3.9 产品质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高固气比悬浮煅烧—快速冷却技术的推广
    6.1 系统优化
    6.2 系统结构形式选定及分析
    6.3 能耗分析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研究成果
附件1硫铵渣悬浮态煅烧-快速冷却试验生产线效果图
附件2试验生产线各车间工艺流程图

(10)原燃料质量曲线的自动化统计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项目概况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原燃料的质量对生产的影响
        2.1.1 铁矿石
        2.1.2 烧结矿和球团矿
        2.1.3 焦炭
    2.2 与原燃料质量曲线开发相关的软件及计算机语言
    2.3 原燃料数据采集过程
    2.4 原燃料数据采集分析生成原燃料曲线
    2.5 通过原燃料曲线分析提供生产依据
3 主要创新点
    3.1 提高原燃料生产利用率、降低生产浪费
    3.2 实时控制、快速响应
    3.3 提高劳动生产率
    3.4 节约资金, 降低成本
4 应用效果

四、提高原燃料质量 降低产品成本(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并购重组对降成本的影响研究 ——基于宝钢武钢合并的案例分析[D]. 汪翌旭. 苏州大学, 2020(03)
  • [2]传统钢铁制造企业战略采购的实践与启示[J]. 梁磊,刘华涛,黄维,胡云鹏,吴铿.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0(02)
  • [3]精益成本管理在湖南YF水泥公司的应用研究[D]. 张雨洁. 湖南大学, 2019(06)
  • [4]环保料场智能调度系统的研究[D]. 杨杰.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5]首秦经济炼铁技术的相关基础研究[D]. 朱利.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2)
  • [6]降低高炉炼铁生产成本实践[A]. 张向伟,申建军,王江龙,陈立杰. 2017年低成本炼铁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7
  • [7]精益成本管理在邯钢的应用问题探讨[D]. 胡娟. 江西财经大学, 2016(06)
  • [8]HG公司进厂原燃料风险管理研究[D]. 张振锋. 东北大学, 2016(06)
  • [9]硫铵渣高固气比悬浮态热分解工艺的研发[D]. 李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5)
  • [10]原燃料质量曲线的自动化统计研究与应用[J]. 蔡婷婷,李万全,郑斌,孙青. 河北冶金, 2015(09)

标签:;  ;  ;  ;  ;  

提高原材料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