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质取胜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质取胜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以质取胜 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胡馨蕊[1](2021)在《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理论逻辑与主体关系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产品供求格局的演化,为有效解决农业发展质量与效益两个突出问题,客观要求农业生产与经营必须在产业组织制度创新、农业产业链整合、经营主体关系协调等方面不断完善与突破。稻米作为重要的口粮,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大致均衡,且稻米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的背景下,稻米产业面临如何改变稻米生产者长期以来比较利益低下与如何有效解决消费者对高品质稻米现实需求两个关键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倒逼现实的稻米产业必须在“以量取胜”与“以质取胜”的总体战略上做出选择。围绕“以质取胜”的战略调整,把价值网络理论引入品牌稻米产业发展,在理清品牌稻米价值网络构建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内部主体之间的竞合关系、共生效应,以及价值增值与利益共享实现形式,有效解决当前稻米产业链主体竞争无序,彼此分割的困局,进而完善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的总体框架与运行机制,对于推动稻米产业提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不仅具有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品牌稻米价值网络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工与专业化理论、博弈论理论、竞合理论、协同学理论等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方法,在阐明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从商业模式创新、产业链整合以及价值网络演化脉络等方面对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形成的内在逻辑进行了系统梳理论证。运用案例印证的方法,分析了农民合作社、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三种不同主体主导的品牌稻米价值网络运营的实践及存在问题。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参与主体竞合关系的动态博弈过程及策略选择,并运用MATLAB进行了仿真模拟。通过构建扩展Logistic模型,运用数理推导的方法,论证了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稳定共生影响因素,并运用MATLAB进行了仿真模拟,提出了构建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的具体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价值网络是以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为出发点,以核心企业为主导,将处于产业链不同节点各主体置于同一框架内,按照整体价值最优的原则,在分工协作基础上协同共生、有机衔接,形成的优势互补、系统集成、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的相对稳固的主体集群结构;价值网络作为具有中观属性的产业组织形式,其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在于实现了两个均衡:即价值网络内部主体间分工细密程度与运行效率关系的均衡;价值网络内部主体间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均衡;品牌稻米价值网络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价值增值,是价值网络存在的前提条件。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的价值增值,从过程看,体现为价值网络参与主体创造的价值之和,减去价值网络参与主体之间发生经济联系时产生的交易费用之和,再加上系统集成创造的价值;从结果看,体现为价值网络品牌稻米价格与普通稻米价格的差值乘以总销售量;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的发展,对于提升稻米产业竞争力,建立稻米高品质的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标准保证、过程保证以及制度保证,进而满足消费者高层次需求,实现参与主体价值共创共享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同时,品牌稻米价值网络运行也存在着主导主体能力缺失、价值增值空间不充分、主体间竞合关系扭曲、参与主体未能充分实现利益协同与共享等问题;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论证了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参与主体竞合博弈的动态过程。研究表明,参与主体合作策略的选择与参与价值网络收益增量呈正相关,与违约成本呈正相关,与价值网络运作成本呈负相关;通过构建扩展Logistic模型,运用数理推导的方法,论证了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稳定性成立条件,并运用MATLAB对数理分析进行仿真模拟,验证了各因素对于共生效应演化稳定的影响趋势。研究表明: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存在着显着的共生效应,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外部性系数越大,参与主体受环境约束的阻滞越小,共生效应越强;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参与主体越多,网络节点数越多,共生效应越强;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共生系数越大,共生效应越强;品牌稻米价值网络能否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实现利益共享,直接关系着相关主体是否参与价值网络,直接关系着价值网络自身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价值网络的功能的发挥,直接关系着价值网络的市场竞争力。品牌的稻米价值网络的利益分配至少应遵循共享与多赢的原则、贡献与收益对等的原则、激励与约束兼顾的原则、个性理性与集体理性协同的原则;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应在遵循价值共创、核心企业主导、主体关系协同、参与主体利益共享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品牌稻米价值网络主体结构、运行机制、价值增值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的规范化与合理化,并从提升主导主体的调控能力、建立参与主体间正向的竞合关系、完善价值网络内部的信誉机制、建立参与主体的利益共享机制、强化对价值网络的政策支持等方面实现自我完善。

孟繁英,李瑞[2](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提出的发展战略》文中提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加快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粮食过关战略、人口发展战略、新时期国际战略、接班人战略等战略。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小三步走"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科技强军战略等战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扩大内需战略、能源战略等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等战略。这些发展战略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黄安[3](2014)在《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危机中涅盘,转型中重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贸易发展快速,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显着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国际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对外贸易在彰显其对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其影响的范围与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从国际上看,目前虽然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经济复苏乏力、形势复杂多变、隐忧风险仍然存在,下行压力仍较大,外需尚未根本改善,贸易摩擦增多等;从国内看,结构性矛盾突出、产能过剩明显、发展方式粗放等矛盾突出。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大转型时期。面对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国际金融危机表面是对我国外贸增长速度的影响,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转型发展,成为新时期我国外贸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我国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外贸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本论文以马克思的对外贸易理论为基础,对西方近现代的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及中国特色对外贸易理论的探索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把握。在理论溯源的基础上,对我国外贸体制演进、发展实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剖析。随后,论文论述了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中国外贸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探索中国外贸如何转型时,论文分析研究了美国、日本等当今世界贸易强国的外贸发展模式。最后,本论文在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实际,借鉴世界贸易强国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探索了比较贴近实际、科学可行的路径选择,对我国如何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提供了发展思路。

于新东,牛少凤[4](2013)在《中国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动力、路径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在对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进行界说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在"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与和谐发展、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集聚高端要素、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文化经济相互融合和增强文化软实力、增加居民收入和扩大社会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高开放效益和创新开放模式、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十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奋力突破,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与优化,从而相应推进加快形成"质量效益型、内生增长型、创新驱动型、高端集聚型、协调互动型、文化嵌入型、共富共享型、节约环保型、以质取胜型、法治服务型"等实现路径为主的"十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从而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李小幼[5](2012)在《坚持以质取胜 促进外贸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受外需严重不足、内需拉动不力等因素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今年以来,国务院、国家质检总局均对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支持促进外贸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那么,检验检疫部门在促进外贸发展上如何有新的作为??

杨效勇[6](2012)在《实现质的飞跃——天津市质监局实施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市纪实》文中研究指明质量是兴国之道,质量是强国之策,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也关系城市的发展进步。在天津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张高丽在主题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质取胜,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抓好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推动优势支柱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发展,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这是围绕中央对天津的明确定位,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表述,符合天津的实际情况,是指导天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天津跨越式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准

东莞市人民政府[7](2012)在《转发省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文中提出东府[2012]70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省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粤府p[2012]28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转发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粤府[2012]28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9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陈勇,徐建华[8](2012)在《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质取胜》文中研究表明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不仅依靠天然优势,更要坚持以质取胜只有通过高质量的服务,给游客带来舒心的感觉,走以质取胜的道路,才能创造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个品牌。不仅依靠天然优势,更要坚持以质取胜。海南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路,不仅得到了媒体的认同,也被两会代表们看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代表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发

简新华,张皓[9](2011)在《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文中指出中国现行的主要依靠低生产要素成本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形成国际竞争力,以数量扩张、劳动密集和低价格取胜,低效益、难持续的外贸增长方式,现在面临外贸条件恶化、外贸顺差过大、外贸依存度太高、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生产要素价格上涨、高新技术引进困难、资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剧的难题,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转变成为一种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市场多元化、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科技兴贸、以质取胜、产业结构合理、加工度高、附加值大、高效益、可持续的新的方式。

卜凡[10](2010)在《对外开放中战略贸易行动贸易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已俨然成为贸易大国。但贸易大国不等于贸易强国,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国际竞争力不足,外贸市场发展不平衡,外贸商品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外贸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国推动实施了一系列战略贸易行动,战略贸易行动是指一国在一个较长历史时期内,有关对外贸易发展的全局性决策和长期规划,通常是为实现某一长期的特定贸易目标而制定,主要包括进出口商品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引进来”战略、“大经贸”战略、“走出去”战略和自由贸易区战略等。本文在横向和纵向上对上述战略贸易行动进行系统梳理,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战略贸易行动实施的总体贸易效应和具体贸易效应进行分析,进而对战略贸易行动做出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新时期开放经济体系下战略贸易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战略贸易行动总体贸易效应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贸易增长、贸易结构变化和投资扩大效应,得出其总体积极效应体现在,贸易规模增大,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提高,贸易结构逐步优化,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其问题体现在较高的外贸依存度使我国经济面临巨大风险,出口市场的区域结构仍较为集中,出口商品结构虽有改善但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仍处于较低阶段。其次将战略贸易行动按目标重点的不同分为出口相关、进口相关以及促进外贸体制改革和经贸开放的战略贸易行动三个部分,分别对这三个部分的总体贸易效应和其中典型战略贸易行动的具体贸易效应进行分析,得出战略贸易行动对我国贸易和经贸体制的发展产生了显着的推动作用。其中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贸易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效应,但由于对不同科技领域和产业的推动作用不同也出现了高技术产品出口集中度较高,出口市场不平衡等问题;进口商品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进口商品结构变动效应,得出短期内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但长期内效应为负,而资源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较为明显的长期促进效应;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等静态贸易效应,同时还产生了积极的动态效应,比如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内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和投资扩大效应。最后在对战略贸易行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效应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开放经济体系下战略贸易政策体系的构想,通过协调国内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将促进外贸发展与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政策体系中,提出了构建该政策体系的四个层次,第一层是确定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基础上的“兼容”战略作为指导战略;第二层是制定配套战略贸易行动,第三层是在每一项战略贸易行动框架下,制定相关贸易政策;第四层是建立政策体系评估和预警机制。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的战略贸易行动对我国经贸发展产生了积极的贸易效应,解决了不同时期贸易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入新世纪,要促进对外经贸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在原有战略贸易行动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经贸发展形势,将我国的战略贸易行动和贸易政策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政策框架下,通过加强各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强大的政策合力,为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坚持以质取胜 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以质取胜 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理论逻辑与主体关系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综述
        1.4.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内容
    1.6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相关概念
        2.1.1 价值网络
        2.1.2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2.2.2 博弈论理论
        2.2.3 竞合理论
        2.2.4 协同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的理论逻辑
    3.1 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理论逻辑
        3.1.1 “以量取胜”增收逻辑的冲突
        3.1.2 “以质取胜”战略选择与商业模式创新
        3.1.3 商业模式创新与分工效率
    3.2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理论逻辑
        3.2.1 传统产业链整合的局限
        3.2.2 价值网络的组织属性与制度优势
    3.3 基于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组织演化的理论逻辑
        3.3.1 稻米产业的组织演化
        3.3.2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产生与发展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3.4 本章小结
4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发展的现实背景与案例印证
    4.1 中国稻米产业发展现状
        4.1.1 中国水稻播种面积
        4.1.2 中国水稻总产量
        4.1.3 中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
        4.1.4 中国稻米消费现状
        4.1.5 中国稻米进出口现状
    4.2 黑龙江省稻米产业发展现状
        4.2.1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现状
        4.2.2 黑龙江省水稻总产量现状
        4.2.3 黑龙江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现状
        4.2.4 黑龙江水稻成本收益
        4.2.5 黑龙江水稻加工企业
        4.2.6 黑龙江省稻米代表性品牌
    4.3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发展的案例印证
        4.3.1 合作社主导的品牌稻米价值网络
        4.3.2 加工企业主导的品牌稻米价值网络
        4.3.3 销售企业主导的品牌稻米价值网络
    4.4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存在问题
        4.4.1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主导主体能力缺失
        4.4.2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的价值增值空间不充分
        4.4.3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主体间竞合关系扭曲
        4.4.4 品牌稻米价值主体间未能充分实现利益协同与共享
        4.4.5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外部环境有待完善
    4.5 本章小结
5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主体竞合关系分析
    5.1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纵向主体竞合关系分析
        5.1.1 方法的建立
        5.1.2 参与主体竞合关系演化稳定策略求解及分析
        5.1.3 仿真模拟
        5.1.4 结果分析
    5.2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横向主体关系分析
        5.2.1 方法的建立
        5.2.2 数理推导
        5.2.3 仿真模拟
        5.2.4 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扩展Logistic模型的品牌稻米价值网络主体共生关系分析
    6.1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共生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6.1.1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共生的经济属性
        6.1.2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共生的模式比较
        6.1.3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共生模式的选择
    6.2 方法的选择与建立
        6.2.1 方法的选择
        6.2.2 方法的建立
    6.3 数理推导
    6.4 仿真模拟
        6.4.1 共生模式选择仿真模拟
        6.4.2 共生影响因素仿真模拟
    6.5 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优化的总体框架
    7.1 总体目标与遵循的原则
        7.1.1 总体目标
        7.1.2 遵循的原则
    7.2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的总体框架
        7.2.1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的参与主体
        7.2.2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的运行机制
        7.2.3 品牌稻米网络价值增值机制
        7.2.4 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的利益分配
    7.3 本章小结
8 完善品牌稻米价值网络对策建议
    8.1 提升主导主体的调控能力
    8.2 建立参与主体间正向的竞合关系
    8.3 完善价值网络内部的信誉机制
    8.4 建立参与主体的利益共享机制
    8.5 强化对价值网络的政策支持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改革开放以来党提出的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发展战略
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发展战略
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发展战略
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发展战略
五、改革开放以来党提出的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3)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研究背景意义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理论溯源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对外贸易的理论论述
    第二节 西方近现代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中国特色对外贸易理论的探索和发展
第二章 中国外贸体制演进和发展实践
    第一节 中国外贸体制转型历史沿革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发展的成功实践
    第三节 我国外贸发展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节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战略要求
    第二节 践行“互联互通”等战略的迫切需要
    第三节 继续发挥外贸对经济引擎作用的需要
    第四节 科学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客观要求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
第五章 世界贸易强国的外贸发展模式及借鉴
    第一节 世界贸易强国的主要特征及其衡量指标
    第二节 日、美世界贸易强国外贸发展模式探究
    第三节 世界贸易强国发展经验对我国主要启示
第六章 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路探索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第二节 影响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国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动力、路径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既是对当代中国经济增长史的科学总结、更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谋划, 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本质特征
    (一) 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
    (二) 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 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四)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
二、全面推动科学发展, 改变原来主要依靠粗放的低质低效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状况, 在“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与和谐发展”等方面奋力突破, 加快形成新的质量效益型经济发展方式 (1)
    (一) 加快形成新的质量效益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二) 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与和谐发展的关键之策。
        1. 从全球和发展的高度认识质量效益型新经济发展方式的极端重要性。
        2. 在自我探索和学习借鉴中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3. 必须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第二个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充分挖掘内需潜力, 改变原来主要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 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等方面奋力突破, 加快形成新的内生增长型经济发展方式
    (一) 加快形成新的内生增长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二)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方面的关键之策。
        1. 扩大居民消费关键在做好“一加一减”两篇文章。
        2. 促进市场融合形成新增长点。
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改变原来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换来经济增长的状况, 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奋力突破, 加快形成新的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
    (一) 加快形成新的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二)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之策。
        1. 必须大兴创新文化建设高潮。
        2. 努力构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模式。
        3. 企业创新要从闭门造车向开放式创新转变提升。
五、积极发展现代产业, 改变原来主要依靠低端跑量型制造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状况, 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集聚高端要素”等方面奋力突破, 加快形成新的高端集聚型经济发展方式
    (一) 加快形成新的高端集聚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二) 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集聚高端要素的关键之策。
        1. 大力推进产业深度融合。
        2.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六、加大统筹城乡力度, 改变原来主要依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获得经济增长的状况,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奋力突破, 加快形成新的协调互动型经济发展方式
    (一) 加快形成新的协调互动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二)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之策。
        1. 新型城镇化必须两条腿走路,且主要应以农村就地城镇化之路为主。
        2. 区域一体化发展要奏响关键性的“四步曲”。
七、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改变原来主要依靠经济一条腿走路完成经济增长的状况, 在“促进文化经济相互融合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奋力突破, 加快形成新的文化嵌入型经济发展方式
    (一) 加快形成新的文化嵌入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二) 促进文化经济相互融合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之策。
        1. 首要在于通过核心价值观凝聚力量。
        2. 实现从野蛮的粗暴的经济向文明的有文化的经济转变提升。
八、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改变原来主要依靠偏重物质积累带动经济增长的状况, 在“增加居民收入和扩大社会保障”等方面奋力突破, 加快形成新的共富共享型经济发展方式
    (一) 加快形成新的共富共享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二) 增加居民收入和扩大社会保障的关键之策。
        1. 不断促进社会各阶层的互动和流动才能确保民生可持续改善。
        2. 扭转择业观、增加教育资源并公平教育
九、着力提升生态效益, 改变原来主要依靠高污染高排放换取经济增长的状况, 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等方面奋力突破, 加快形成新的节约环保型经济发展方式
    (一) 加快形成新的节约环保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二) 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关键之策。
        1. 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最为经济的战略选择。
        2. 在实践行动上将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摆在同等重要位置。
十、切实优化开放格局, 改变原来主要依靠数量扩张推动外向经济增长的状况, 在“提高开放效益和创新开放模式”等方面奋力突破, 加快形成新的以质取胜型经济发展方式
    (一) 加快形成新的以质取胜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二) 提高开放效益和创新开放模式的关键之策。
        1. 积极主动地促进内外经济的再平衡。
        2. 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开放型经济效益。
十一、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改变原来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扶持刺激经济增长的状况, 在“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方面奋力突破, 加快形成新的法治服务型经济发展方式
    (一) 加快形成新的法治服务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二) 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键之策。
        1.必须更加坚定中国的制度自信。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建设。
        3.下一步制度改革的关键是真正做到简政放权。

(6)实现质的飞跃——天津市质监局实施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市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必经之路
探索不止

(9)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
    (一)对外贸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理论研究
    (二)对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增长方式
    (一)数量扩张
    (二)出口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低技术、低加工度、低附加值)
    (三)低价取胜
    (四)出口效益相对偏低
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外贸依存度太高
    (二)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三)贸易摩擦加剧
    (四)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
    (五)资源、环境制约
五、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模式
六、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困难和对策
    (一)克服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的制约、降低出口产品成本的困难和措施
    (二)优质优价、以质取胜的困难和措施
    (三)减少外贸顺差、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的困难和措施
    (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困难和措施
    (五)进入世界产业链高端、提高加工度、增长附加值的困难和措施
    (六)自主创新技术、形成自主品牌、实现科技兴贸的困难和措施

(10)对外开放中战略贸易行动贸易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及文献评述
        0.2.1 现当代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历史演变
        0.2.2 关于中国国际贸易政策与战略贸易行动的研究
    0.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0.3.1 研究内容
        0.3.2 创新点
1 对外开放中战略贸易行动概述
    1.1 战略贸易行动的含义
        1.1.1 战略贸易行动的概念界定
        1.1.2 战略贸易行动的内容
    1.2 战略贸易行动与贸易战略及战略性贸易政策比较分析
        1.2.1 战略贸易行动与贸易战略的比较分析
        1.2.2 战略贸易行动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比较分析
2 对外开放中战略贸易行动演变综述
    2.1 出口相关的战略贸易行动
        2.1.1 出口商品战略(1979)
        2.1.2 市场多元化战略(1990)
        2.1.3 以质取胜战略(1991)
        2.1.4 科技兴贸战略(1999)
    2.2 与进口相关的战略贸易行动
        2.2.1 进口商品战略(1978)
        2.2.2 “引进来”战略(1979)
    2.3 促进外贸体制改革和经贸开放的战略贸易行动
        2.3.1 “大经贸”战略(1994)
        2.3.2 “走出去”战略(2000)
        2.3.3 自由贸易区战略(2007)
3 对外开放中战略贸易行动总体贸易效应分析
    3.1 战略贸易行动总体贸易效应评估指标体系
        3.1.1 战略贸易行动实施的三个阶段
        3.1.2 战略贸易行动总体贸易效应评估指标
    3.2 贸易增长效应
        3.2.1 进出口总额
        3.2.2 进出口增速
        3.2.3 贸易差额
    3.3 贸易结构变化效应
        3.3.1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变化效应
        3.3.2 对外贸易方式变化效应
        3.3.3 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变化效应
    3.4 投资扩大效应
    3.5 本章小结
4 对外开放中战略贸易行动具体贸易效应分析
    4.1 出口相关的战略贸易行动贸易效应分析
        4.1.1 总体贸易效应分析
        4.1.2 典型战略贸易行动贸易效应分析—科技兴贸战略
    4.2 进口相关的战略贸易行动贸易效应分析
        4.2.1 总体贸易效应分析
        4.2.2 典型战略贸易行动贸易效应分析—进口商品战略
    4.3 促进外贸体制改革和经贸开放的战略贸易行动贸易效应分析
        4.3.1 总体贸易效应分析
        4.3.2 典型战略贸易行动贸易效应分析—自由贸易区战略
    4.4 本章小结
5 开放型经济体系下中国战略贸易政策体系构建
    5.1 战略贸易行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5.1.1 外贸依存度高,国内需求不足
        5.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5.1.3 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5.1.4 出口商品技术附加值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5.2 开放经济体系下中国战略贸易政策体系构建
        5.2.1 开放经济体系下战略贸易政策体系构建的战略指导
        5.2.2 开放经济体系下战略贸易政策体系构建的目标及原则
    5.3 开放经济体系下战略贸易政策体系的政策架构
        5.3.1 战略贸易政策体系的构建思路
        5.3.2 战略贸易政策体系的政策架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坚持以质取胜 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理论逻辑与主体关系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D]. 胡馨蕊.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党提出的发展战略[J]. 孟繁英,李瑞.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7(06)
  • [3]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研究[D]. 黄安.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4]中国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动力、路径与政策研究[J]. 于新东,牛少凤. 经济研究参考, 2013(22)
  • [5]坚持以质取胜 促进外贸发展[N]. 李小幼. 中国国门时报, 2012
  • [6]实现质的飞跃——天津市质监局实施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市纪实[J]. 杨效勇.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2(07)
  • [7]转发省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J]. 东莞市人民政府. 东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2(05)
  • [8]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质取胜[J]. 陈勇,徐建华. 中国品牌与防伪, 2012(04)
  • [9]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J]. 简新华,张皓. 发展经济学研究, 2011(00)
  • [10]对外开放中战略贸易行动贸易效应分析[D]. 卜凡.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坚持以质取胜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