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唐尧文化——以陶寺遗址为中心

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唐尧文化——以陶寺遗址为中心

一、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唐尧文化——以陶寺遗址为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柴春椿[1](2021)在《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舜帝传说在历时长久的时空演变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多重叙事结构传承展演在当下。在空间上,传说发生地的转移与舜帝传说圈的形成反映出古史时代多元的部族关系和文化认同,影响着地方转场中民间传说空间叙事的建构;在时间上,舜帝传说的流变历经了从儒学化整合定型到故事化民间叙事转向的过程,影响着民间以传说为基础对地方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质的诠释体系的形成。同时,在舜帝传说的时空演变过程中,以始祖信仰、圣王信仰和孝德信仰为主体的舜帝信仰体系逐渐生成。本研究以舜帝传说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为线索,广泛搜集典籍文献、出土文献和古文字、民俗与民间文学活态资料、考古发掘及传世文物、方志碑刻、图像等资料,运用多重证据法、跨学科交叉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专题对舜帝传说与信仰进行系统研究,在探讨传说的深层文化意蕴和伦理内涵的同时,建立比较完整的舜帝传说及信仰体系,揭示传说流变与信仰建构的互动关系。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指出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关于舜帝研究的重要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了本研究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对研究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问题进行了界定。第二章:解读舜帝传说中蕴含的神话质素与原型,划分舜帝传说的主要类型。神话与传说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对现实层的群体反应,是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群体对历史本身的认知与理解。舜帝处于从神治时期向人治时期转化的最终阶段,历经了从神话形象到历史传说人物的演变,其神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天帝的身份等级及以鸟图腾为原型的重瞳神形之中,同时二妃神话原型也使舜帝传说拥有了神话的特质。舜帝传说经诸子的历史化改造后,神话成份愈益微弱,传说类型趋于定型,并于秦汉间得到整合,其主要传说类型大致可分为:生平事迹传说、尧舜禹禅让传说、君臣政治传说、音乐传说和后裔传说等。舜帝传说的类型划分,为下文进行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主体框架。第三章:探讨舜帝传说的部族文化意蕴与舜帝始祖信仰的生成发展。传说作为部族文化的符号载体,承载着族群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质素。舜帝传说类型和地域的阶段演绎,揭示了舜帝部族的迁徙轨迹;舜帝传说图腾信仰体系的演变整合,反映了部族的亲属族源与文明的渗透交融;部族间民俗文化在物质生产、制度建设、心意信仰等不同层面的相互作用,展现了多元部族的深度融合及中原文明的文化认同,直接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国家雏形的演进。古史传说中的舜帝作为部族首领和华夏民族的始祖,成了氏族祖先崇拜的对象与民族始祖信仰的焦点,在当下展现为以姓氏宗亲为核心的宗祖信仰。第四章:分析舜帝传说的儒学化过程与舜帝圣王信仰的发展演变。舜帝是儒家圣王谱系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传说体系的形成过程,即舜帝传说的儒学化过程:尧舜禅让的传说情节与尧天舜日的政治理想成为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典型符号;内圣外王的舜帝孝子传说蕴含了儒家德政一体的统治观念;舜帝礼乐传说使其参与到了儒家德育教化的建构过程之中。舜帝作为儒家内圣外王的典范,自然成为儒者和封建统治阶层构建的圣王信仰体系的关键个体,并以官方为宣扬道德伦理的圣王祭祀和民间具有功利性的圣王信仰两种形式传承至今。第五章:论述舜帝传说的多重叙事结构与舜帝孝德信仰的形成传承。传说作为一种叙事体式,在历时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具有超越文本的多种表现媒介。舜帝传说通过汉魏画像等图像叙事和古典文学叙事等历时性传承媒介,通过地方转场中以口头、文本、景观等民间叙事方式呈现的共时性叙事媒介,通过融合生活场景、体现信仰传承的仪式表演叙事等时空交融的行为叙事媒介,从表层的传说叙事活动逐渐深入到了民众的深层信仰空间,推动了以孝道为核心的舜帝民间信仰的生成发展和当代展演。从上述对舜帝传说的发展流变和信仰体系的生成过程的研究,可以看出舜帝传说与信仰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舜帝传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道德精神是舜帝信仰体系形成的基础,同时信仰的客观需求为传说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内在动力。

申慢慢[2](2021)在《陶寺墓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大型考古报告的出版,为本文的分析提供详尽基础资料。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陶寺墓地的年代分期、空间结构、墓葬等级分化、随葬品及丧葬制度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运用墓葬值分析、基尼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学方法,结合情境分析总结探讨了陶寺墓地的墓葬特点与发展演变,并进一步探析陶寺时期的社会结构情况以及社会结构问题。在龙山时代社会分化、财富资源集中、跨区域互动扩大以及气候灾变的背景下,公元4千年左右三代王朝的前夜,晋南地区存在着一个等级秩序森严、讲究礼仪的社会,当时基本的社会组织当是氏族或宗族社会,在血缘的氏族或宗族制度下,家族的发展依然依赖集体,直到晚期才逐渐增强其独立性。从早中期大墓墓葬葬制及随葬品等特征可以看出,陶寺墓地普遍将“祀”与“戎”的政治和丧葬观念贯彻到丧葬仪式中,构建了以饮食器具等来突出“饮食”葬仪和以玉石钺等来突出军事权力的葬仪核心。根据陶寺墓地墓葬的开口层位与打破关系、典型陶器形制及其组合研究等,可以将墓葬分为三期六段,其中早、晚期墓葬陶器器形和组合均差别较大,早期晚段与中期、晚期陶器相似性较高。整个墓地规模宏大,布局规整,逐渐建立不同墓区。早期一段随葬陶器的墓葬偏向Ⅱ、Ⅲ区东南,早期二段墓葬则位于Ⅱ、Ⅲ区东南角。到了早期三段的时候,社会权力愈加集中,高等级墓葬位置开始逐渐向西北墓区转移。早期的普通墓葬则以长排的形式遍及整个Ⅱ、Ⅲ区。整个中晚期阶段墓地形成过程应相当漫长,小城墓地中期大墓及附近中晚期的中小型墓集中在墓地西南部,此时贵族成员及族众进一步分离而形成了单独墓区。运用墓葬值分析、基尼系数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总结了陶寺墓地墓葬的特点与发展演变。通过对墓葬内的各类随葬品、丧葬习俗、墓葬规模等赋值统计,最终得到每个墓葬的墓葬值。依据墓葬值等标准将整个墓地分为五个等级。借鉴经济学中的“基尼系数”,以墓葬值为数据,可以评估陶寺墓地反映的社会财富分化水平。墓葬值方面计算出的陶寺墓地极高的基尼系数显示出陶寺自早期以来就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分化和社会组织程度以及鲜明等级制度的社会集团,即使晚期发生社会动荡,但整个社会长期以来仍显示出社会财富分化极为明显,贫富不均十分严重,社会等级身份差别极大等特征。随葬品的因子分析探索陶寺社会不同人群的身份标识及其发生的变化和原因。可以发现陶寺早期到中期的社会传统是一脉相承的,随着社会阶层划分的增强,反映身份标识的符号也更加明晰。随葬品与墓葬的情境分析则显示出早期墓葬整体空间规划中饮食器具的重要性和仪式器具(一般有朱绘或彩绘),并强调猪下颌骨象征含义的特点,墓葬器物一定有固定的摆放方式,体现当时的社会丧葬观念。晚期墓葬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关葬俗或社会共识性的习惯或制度也在变化,随葬品不再突出饮食器,并不再强调礼仪用品的象征性。此外通过人口与性别研究,在陶寺墓地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中年人口较多,男性的财富地位整体高于女性。

卫斯[3](2020)在《“陶寺遗址”与“尧都平阳”的考古学观察——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陶寺城中大城套小城、小城有宫殿,城中有专门用于祭祀和观测天象的"神台",正是文明社会成熟的表现,陶寺文化早期小城的面积和其所具备的功能与华北地区发现的诸多龙山文化古城相比较,已透析出"王都"气息。陶寺中期城址的面积和所具备的功能与湖北天门石家河城址作比较,同样显示出"王都"气魄。在晋南地区已发现的陶寺类型龙山文化遗址的分布特征,表现为数量多、规模大且十分密集,这些遗存都是当年一些大型农耕部落聚落群的居址。正是这些大型农耕部落聚落群的出现,才奠定了"陶寺城"作为"王都"的社会基础和地位。原始农业在河东地区的提早发生及原始农业所形成的财富积累为帝尧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陶寺墓地各类墓"金字塔式"的比例关系,应是当时社会结构的反映。陶寺3015号墓主有集军事统率权和祭祀权于一身的王者地位,这在该墓发现的成套礼乐重器中也得到证实。陶寺龙和商代以后的龙形象是一脉相承的,它代表的是以中原民族文化为根祖的"华夏龙"之形象。"陶唐氏"的"龙"崇拜是独立起源的,未受到其他外来文化影响,属于土着原创宗教文化。陶寺晚期墓葬中出土的"铃形铜器"和"铜齿轮器",至少可以肯定"铜齿轮器"不是当地所造,金相分析为砷青铜,应属外来品。陶寺文化中发现的"文尧"二字是用毛笔朱书在扁壶的腹壁上,而不是用刀刻在扁壶的腹壁上,说明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北方已经是文明凸现、群星灿烂,以象形文字为原生体的汉字体系业已孕育成熟,中华文明将由此以文字的形式开始记录自己的历史。通过六个方面的考古学观察,最后认定,陶寺城址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初期国家权力中心已经形成的标志。作为"都城",这座"都城"的主人只能是"唐尧"。

何驽,高江涛[4](2018)在《薪火相传探尧都——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四十年历史述略》文中提出引子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探索中的关键支点性都邑遗址,是考古探索、推动"尧舜禹传说时代"成为信史的关键遗址,因此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历来受到海内外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2018年是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正式考古发掘四十周年。四十年来,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跌

高江涛[5](2018)在《试论盛期陶寺文化的和合思想》文中研究表明陶寺遗址自1978年发掘以来,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尤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与实施以来,陶寺遗址作为重要中心性城邑给予了重点的聚落布局考察,确定了中期大城址、宫殿区及宫城、仓储区、手工业作坊区、中期大型墓地及祭祀区内的观象台基址,一系列的新发现和新成果使得陶寺遗址作为都城的构成要素和特征逐渐显现出来,是中国史前时期"都城要素最完备"的一座大型城址[1]。整体而言,

郭清杨[6](2018)在《帝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的开端,一般被认为是始于从黄帝到尧舜的五帝时代,而尧舜时代也被认为是以制度完备为标志的中华文明社会的起点。研究中华民族的文明,必须要从五帝时代入手,而帝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将帝尧作为研究重点,从帝尧的身世、功绩以及尧舜禅让三个方面出发,以古籍文献为基础,借助考古发掘、出土文献等,对帝尧资料进行钩沉索隐,通过梳理与总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帝尧的身世来历、历史功业及其文化内涵。本文的开篇是绪论。对帝尧研究的选题缘起、研究方法和研究综述做简单的介绍。第一部分是帝尧身世研究,以帝尧的名号、世系与活动区域为主要内容,梳理已有成果,对其中的分歧作出辨析。帝尧作为上古五帝之一,产生了各种名号,本文对帝尧伊祁之姓、放勋之名、陶唐之号的渊源进行了梳理;描摹出五帝中帝尧一支的完整的帝王谱系,以及帝尧后裔的谱系;同时,也对帝尧一族的起源、迁徙、建都地及葬地进行了论述,以此来全面展现帝尧的生平面貌。第二部分是帝尧功绩研究。在政治上,帝尧平定天下、完善政治、协和万邦;在经济上,帝尧平治水土、发展生产、制定历法;在文化上,祭祀活动与制作礼乐行为也使我们看到文化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发挥起重要作用。这一部分对帝尧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总结,以此探寻帝尧作为上古帝王所展现的历史功绩及其背后的意义。第三部分是尧舜禅让研究。这一部分从历代历家对尧舜禅让这一事件的争鸣谈起,提出尧舜禅让具有其真实性,接着从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两方面,对尧舜禅让的历史真实性进行论述,总结出尧舜禅让的实质是中华文明起源初期部落联盟首领的更替制度。最后,阐述尧舜禅让对后世的政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本文的最后是结语,通过对全文的总结,梳理出完整的帝尧图景。

赵越云[7](2018)在《原始农业类型与中华早期文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文明史研究逐渐成为农业史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文明史研究进入宏观整合阶段。农业史研究和文明史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转折与升华,由此,探讨农业与文明的关系成为可能,也有所必要。对农业史研究进行学术史回顾,并对考古学、历史学围绕中国早期文明而积累的诸多认识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两个学科在农业与文明方面,皆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成为本研究得以进行的学术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农业史、文明史研究的已有成果进行必要界定与检讨:一方面,提出本研究对中国原始农业进行阶段划分和类型划分的基本判断;另一方面,提出本研究对早期文明与国家形成标志的基本认识,对中华早期文明进行阶段划分的具体方案。从而,为系统探讨原始农业类型与中华早期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前提与论述框架。通过对原始农业类型的形成与早期文明的多元起源、稻旱撞击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农牧裂变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等关系的探索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稻作与旱作农业类型在中国南北方地区基本同时形成。原始农业类型的形成,使早期人类具备了一种脱离母体族群、异地生存繁衍的能力。原始血缘族群开始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自然地理单元内细胞分裂式地增长,区域性中心聚落得以产生,揭示出凌驾于区域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端倪;同时,具有不同血缘关系的族群开始在各自然地理单元的边缘地带彼此接触,地缘因素开始萌发。公共权力和地缘因素出现在史前各区域,标志着早期文明化进程的开端,也揭示出早期文明的多元起源。新石器时代末期以来,原始稻作、旱作农业类型在持续发展中产生地域、文化间的相互撞击。在地域的撞击中,形成了稻旱混作农业类型;在文化的撞击中,生成了华夏、苗蛮与东夷三大古代族群。具有不同血缘关系的族群在面对史前洪水事件时产生了不同的应对策略,从而激化了族群间的矛盾。由矛盾到冲突、由冲突而战争。在华夏族群联合东夷,打击苗蛮的历史过程中,华夏族群实现了民族合并,从而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古代民族——华夏民族,同时也为中华早期文明在中原地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在联合治水的过程中,中原地区总结经验,调整产业结构,吸纳异质族群,最终促成了中华早期文明在中原地区的形成。殷周春秋之际,北方地区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区域差异,在气候干冷化趋势的刺激下逐渐凸显,北方地区逐渐在地域、文化上发生裂变。伴随北方地带逐渐从固有的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经由半农半牧农业类型而转变为原始游牧农业类型,戎狄、匈奴族群的在北方地带渐次形成。西戎北狄族群在与华夏民族的冲突中,一部分因遭到中原王朝的打击而参与到匈奴族群的构建过程中;另一部分则通过内附而融入华夏民族,扩充了华夏民族的构成,成为中华早期文明在中原地区获得发展的外部刺激因素。在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环伺的外部环境下,殷周春秋之际,“中国”作为一个文化政治实体的边界逐渐清晰。至此,稻旱撞击中形成的华夏民族与农牧裂变中凸显的中国边界,最终汇成“中华”。在农牧裂变的过程中,中原地区在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基础上,接纳了新石器时代末期以来出现的畜牧业,种养结合的农业结构转变为农牧兼营。一方面为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转型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成为中华早期文明在中原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基于上述基本结论,进一步对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宏观思考。可以发现中华文明的基本格局在其早期阶段已然奠定,在撞击与裂变中,中华早期文明走向古代文明阶段。战国秦汉以来,基于三种彼此不同的农业类型,逐渐产生了三种异质性的文明类型:遒劲的草原游牧文明、厚重的中原农耕文明与富庶的江南农渔文明。三种文明类型和而不同,在中华古代文明阶段,互通有无,彼此扶持,最终走向相互熔合。由不同而多元、由熔合而一体,三种农业与文明的类型构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荆泽健[8](2017)在《陶寺遗址聚落与文化结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陶寺遗址陶寺文化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本文在充分利用已发表的考古材料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对三期的聚落结构和文化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进而讨论人群变动的问题。在聚落结构研究部分,陶寺文化早期和中期之间的变化非常大,不仅遗址范围大大扩大,而且建立了许多新的功能区,如中期小城的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等,王陵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陶寺文化晚期同中期的比较,变化较大,不仅废弃了早中期的一些重要建筑,而且墓葬分布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在文化因素方面,陶寺文化早中期之间的变化非常大,新出现了许多器类,如陶鬲、陶甗等,并且逐渐成为该遗址居民的主要炊器;中晚期之间的变化不大,晚期的器物基本上都是在早中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通过综合比较,陶寺遗址早中期之间肯定发生了人群的变动,而中晚期之间应该仅是高层贵族的人群变动。

张卉[9](2017)在《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中国陶器设计艺术的发展源流进行了宏观系统化的研究,揭示了中国陶器在原始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辽金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六个阶段的工艺发展和艺术设计特点。通过对各历史时期陶器的材料、种类、工艺、造型、装饰、功能、审美、内涵等方面系统的总结,探讨中国陶器设计艺术的发展面貌。本论文主要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从陶器的起源谈起,根据史前陶器产生和发展的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对新石器时代早、中、晚各时期,陶器的制作材料、造型、工艺、装饰、烧造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史前陶器艺术发展的源流。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夏商周陶器发展的基本面貌,讨论了陶器的日用功能与礼仪功能的分化;陶器与青铜器的关系以及这一时期具有特色的彩绘陶、磨光压纹黑陶、周边地区陶器的艺术发展面貌。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秦汉时期装饰性较强的日用陶器、厚葬风气下作为明器的陶器、汉代釉陶的产生等内容,指出本阶段陶器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有很大的提高。第四章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釉陶的陶质、焙烧气氛、烧成工艺、造型、装饰釉彩等诸方面,厘清了这一时期釉陶及陶俑发展的艺术面貌。第五章介绍了辽金宋元时期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日用陶器,疏理了宋辽金釉陶艺术及宋金元陶俑的继承发展关系,对实用和赏玩相结合的陶器设计进行了总结。第六章对明清时期的紫砂陶器、珐华釉陶、石湾釉陶等陶器品种,并对明清陶俑、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进行了介绍。通过以上研究,力求总结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的源流和面貌,探讨中国古代陶器的发展规律和文化价值,以及在中国艺术设计史中的重要地位。

李世伟[10](2016)在《后岗二期文化与周邻文化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存在着文化交流与互动,是考古学文化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可以使该考古学文化吸收、融合外来先进的文化因素来不断丰富、壮大、发展自己,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史前社会逐步向文明社会迈进。对不同地区考古学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利于探讨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周邻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及相互关系等问题,更对我国古代文明起源等相关研究有着重大作用,甚至于对进入王国文明时期的王朝兴起与更替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考古学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研究成为当今考古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主要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对后岗二期文化与周邻地区的王湾三期文化、造律台文化、龙山文化、陶寺文化、杏花文化以及雪山二期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进行分析,揭示后岗二期文化与周邻考古学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自所处的地位,探讨后岗二期文化的来源、去向、族属、在豫北冀南地区“消失”的原因以及该地区之后兴起的先商文化的来源等相关问题。文化因素分析表明,后岗二期文化与南部的王湾三期文化之间存在着颇为频繁的交流与互动,两者之间的文化交流通道有东西两条;与东南部造律台文化之间有诸多相似相同的文化因素,关系密切,对后者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与东方龙山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较为频繁,可分为早晚两段,早段与晚段之间文化交流的趋势及双方所处地位发生改变;与西南部的陶寺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交流,呈从早到晚增加的趋势,以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为主,但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并不是持久的、稳定的,且主要集中于前者的边缘类型中;与西北部杏花文化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以后者影响前者为主,其影响深入前者的核心分布区域,对后岗二期文化的发展以及该地区之后兴起的先商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与北方雪山二期文化之间亦存在着较为频繁的文化交流,主要为前者对后者施加影响,使得燕山以南地区文化面貌和文化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后岗二期文化主要是在豫北冀南地区孟庄龙山早期文化等龙山时代早期文化遗存基础之上,同时又吸收部分周邻文化因素而形成的。而豫北冀南地区孟庄龙山早期文化等文化遗存主要来源于分布于该地区的仰韶文化晚期大司空类型。后岗二期文化的族属应与古史传说中的“共工氏”有关。后岗二期文化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豫北冀南地区近乎“消失”的原因则与该时期黄河下游地区巨大的洪水灾害有关。此次大洪水给海拔较低的豫北冀南地区带来致命危害,使得该地区大部分后岗二期文化先民被迫北迁。如此,后岗二期文化将大量自身文化因素,经冀中京津地区,传播至燕山以北地区,对燕山以北稍晚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入二里头文化时期,豫北冀南地区兴起的先商文化主要是在后岗二期文化的基础之上,受到周邻地区尤其是西部晋中北地区和东部海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的影响,吸收融合周邻文化的一些文化因素而形成的。

二、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唐尧文化——以陶寺遗址为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唐尧文化——以陶寺遗址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国内研究综述
        1.2.1 古史时代及神话的整体研究传统
        1.2.2 考据学视角传说考证的研究困境
        1.2.3 民俗学视野传说类型的研究趋势
        1.2.4 新时代解读舜文化的研究热潮
        1.2.5 以区域为范畴的民间研究成果
    1.3 研究方法
    1.4 重要概念界定
第二章 神话与传说:先秦舜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2.1 舜帝传说的神话原型解析
        2.1.1 帝舜:帝之称谓的神话性质
        2.1.2 舜妻:二妃传说的神话原型
        2.1.3 重瞳:舜帝神形中的原型崇拜
    2.2 舜帝传说主题的整合定型
        2.2.1 生平事迹传说
        2.2.2 尧舜禹禅让传说
        2.2.3 君臣政治传说
        2.2.4 音乐传说
        2.2.5 后裔传说
第三章 舜族三迁:舜帝传说的部族文化意蕴与始祖信仰
    3.1 舜帝传说的部族格局
        3.1.1 舜帝传说的考古学背景
        3.1.2 舜帝指涉部族的多样性
        3.1.3 舜臣所属部族的多元化
    3.2 舜帝传说的部族关系与文化意蕴
        3.2.1 图腾崇拜与舜帝部族的寻根溯源
        3.2.2 民俗互渗与多元部族的文明交汇
        3.2.3 传说演绎与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
    3.3 舜帝部族融合与民族国家的发展
        3.3.1 华夏民族的肇始时期
        3.3.2 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成
        3.3.3 舜帝传说的始祖信仰
第四章 尧天舜日:舜帝传说的儒学化与圣王信仰
    4.1 禅让传说与儒家政治理想的勾勒
        4.1.1 禅让传说的雅俗共择
        4.1.2 儒家理想政治的畅想
        4.1.3 尧天舜日意象的符号化
    4.2 孝子传说与儒家德政一体的形成
        4.2.1 受权模式的随德转移
        4.2.2 以孝为始的仁政体系
        4.2.3 内圣外王的德政一体
    4.3 礼乐传说与儒家德育教化的建构
        4.3.1 克己复礼的礼制教化
        4.3.2 始于远古的乐教传统
        4.3.3 舜帝传说的圣王信仰
第五章 传说与故事:舜帝传说的叙事结构与孝德信仰
    5.1 时空流转的图象叙事
        5.1.1 汉代舜帝形象图:叙事主体的时空再现
        5.1.2 北魏情节叙事图:语图互仿的结构象征
        5.1.3 宋金孝子意象图:深层结构的意识表现
    5.2 历时传承的文学叙事
        5.2.1 时空、审美与义理:诗歌叙事
        5.2.2 传说的故事演绎与传承:通俗文学
    5.3 地方转场的民间叙事
        5.3.1 口承文本叙事:信仰的地方诠释
        5.3.2 空间景观叙事:信仰的物质载体
        5.3.3 仪式表演叙事:信仰的行为传承
    5.4 舜帝传说的孝德信仰
        5.4.1 信仰整体中的个体表达:“二十四孝”传说的时代传承
        5.4.2 当代孝德信仰的文化展演:运城舜帝德孝文化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舜帝民间传说地方文本汇总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陶寺墓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考古工作和研究概述
        一、陶寺遗址及墓地考古工作概况
        二、研究历史及现状
        三、理论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存在问题
第二章 墓地的分期和年代
    第一节 地层学与类型学依据
        一、墓葬的开口层位和打破、叠压关系统计
        二、典型器物类型学分析
    第二节 墓葬分期和年代
        一、陶器墓分期和年代
        二、填土出土陶片墓葬的分期和年代
        三、年代与分期推定
第三章 墓地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 空间布局与结构
        一、Ⅰ区
        二、Ⅱ、Ⅲ区
    第二节 墓地形成过程
第四章 社会相关问题分析
    第一节 等级分化与社会分层
        一、等级和社会分化的定量分析
        二、基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分析
    第二节 随葬品与埋葬制度分析
        一、随葬品与墓主身份、等级的量化分析
        二、埋葬制度分析
    第三节 墓地人口与性别
        一、墓地人口规模复原
        二、性别、身份及社会
        三、小结
第五章 结语
附录
    附表一 陶寺居住址出土陶器各期陶器器形特征表
    附表二 陶寺墓地可分类墓葬(770座)仪式价值中壁龛内和填土内器物类型值
    附表三 陶寺墓地可分类墓葬(770座)墓葬值及等级表
    附表四 陶寺墓地可分类墓葬(770座)随葬品值及各项指标总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薪火相传探尧都——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四十年历史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一、第一阶段 (1958年~1998年)
    1. 学术准备期
    2. 田野发掘期
    3. 第一阶段的研究期
二、第二阶段 (1999年至今)
    1. 城墙突破期
    2. 陶寺城址功能区划布局探索期
    3. 宫城探索期
结语

(5)试论盛期陶寺文化的和合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M22随葬品体现的和合思想
二、陶寺文化分布特点体现的和合思想
三、陶寺文化和合思想的作用与影响
四、陶寺文化和合思想中“务实”与“创新”的特质

(6)帝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综述
一、帝尧身世研究
    (一) 帝尧的姓氏名号
        1. 伊祁考
        2. 放勋考
        3. 陶唐考
    (二) 帝尧谱系
        1. 帝王谱系
        2. 帝尧后裔
    (三) 帝尧的活动地域
        1. 帝尧氏族的起源与迁徙
        2. 帝尧建都地
        3. 帝尧葬地
二、帝尧功绩研究
    (一) 帝尧之政治
        1. 平定天下
        2. 完善政治
        3. 协和万邦
    (二) 帝尧之经济
        1. 平治水土
        2. 发展生产
        3. 制定历法
    (三) 帝尧之文化
        1. 祭祀
        2. 礼乐
        3. 发明
三、尧舜禅让研究
    (一) 尧舜禅让的争鸣
    (二) 尧舜禅让的真实性
        1. 尧舜禅让的基础
        (1) 物质基础——文明社会的起源阶段
        (2) 社会基础——部落联盟的形成
        2. 尧舜禅让的实质
    (三) 尧舜禅让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原始农业类型与中华早期文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中国农业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1.3.1.1 对古农书和农史资料的发掘、整理、校注、汇编
        1.3.1.2 农史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各分支学科的深入发展
        1.3.2 早期文明相关理论的形成途径
        1.3.2.1 考古研究者的理论贡献
        1.3.2.2 史学理论研究者的贡献
        1.3.2.3 兼顾归纳与演绎的成果
    1.4 研究方法
        1.4.1 历史文献研究法
        1.4.2 文物考古研究法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检讨
    2.1 原始农业类型相关概念界定
        2.1.1 原始农业的时代下限与构成因素
        2.1.2 农业类型与原始农业的类型划分
    2.2 中华早期文明相关理论检讨
        2.2.1 国家的标志探讨与概念再界定
        2.2.2 中华早期文明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三章 原始农业类型的形成与中华早期文明的起源
    3.1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动植物驯化的开端
        3.1.1 人类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的转变
        3.1.2 生产工具与渔猎采集经济的发展
        3.1.3 人类驯化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迹象
    3.2 新石器时代中期构成原始农业类型诸因素的齐备
        3.2.1 北方地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雏形
        3.2.2 南方地区原始稻作农业类型的因素
    3.3 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旱作、稻作农业类型的形成
        3.3.1 北方地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确立
        3.3.2 南方地区原始稻作农业类型的形成
    3.4 原始农业类型形成的历史影响与意义:中华早期文明的起源
        3.4.1 原始血缘性族群的繁殖
        3.4.2 区域性中心聚落的形成
        3.4.3 不同血缘族群间的接触
    3.5 本章小结:中华早期文明的多源起源
第四章 稻旱撞击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
    4.1 新石器时代末期-殷商以前原始农业类型的演进格局
        4.1.1 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持续发展
        4.1.1.1 豆麦牛羊的相继出现
        4.1.1.2 中国家马的域外引入
        4.1.2 原始稻作农业类型的演进历程
        4.1.2.1 原始稻作农业类型的发展
        4.1.2.2 原始稻作农业类型的衰落
    4.2 稻旱地域撞击:稻旱混作农业类型的形成
    4.3 稻旱文化撞击:古代三大族群的初步生成
        4.3.1 史前洪水事件真实存在的多元证据
        4.3.2 不同农业类型与族群对洪水的应对
    4.4 中华早期文明形成的外部刺激与内部驱动
        4.4.1 克有三苗:史前中国南北格局的终结
        4.4.2 禹别九州:中华早期文明的最终形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牧裂变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
    5.1 农牧地域裂变:北方地带原始游牧农业类型的渐趋形成
        5.1.1 从旱作到半农半牧:北方地带生业模式的初次调试
        5.1.2 从半农半牧到游牧:北方地带生业模式的再次调试
        5.1.3 北方地带早期文明进程断裂的宏观审视——以石峁为例
    5.2 农牧文化裂变:北方地带西戎北狄匈奴族群的渐次形成
    5.3 农牧兼营:中原地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结构调整
        5.3.1 殷商以来中原地区对畜牧业的接纳
        5.3.2 殷商以来中原地区家马本土化历程
    5.4 中华早期文明发展的外部刺激与内部驱动
        5.4.1 农以富国·牧以强兵:中原地区早期文明发展的内部驱动
        5.4.2 戎狄内附·错居中国:中原地区早期文明发展的外部刺激
        5.4.2.1 华夏民族意识的强化
        5.4.2.2 中国地域边界的明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样熔合:农业与文明类型的历史演进
    6.1 河流轴心·东西绵延:农业类型的地域最大化与文明类型的多样性
    6.2 南北异质·互补熔合:多样文明类型最终走向一体化的动因与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陶寺遗址聚落与文化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考古工作与研究概述
        1.1.1 考古工作概况
        1.1.2 以往研究概述
    1.2 研究缘起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聚落结构研究
    2.1 研究方法及相关说明
    2.2 居址遗存结构分析
        2.2.1 主要发掘区堆积结构分析
        2.2.2 各功能区聚落特征
    2.3 墓地遗存特征分析
        2.3.1 第一处墓地
        2.3.2 第二处墓地
        2.3.3 两处墓地的对比
    2.4 聚落结构的初步认识
        2.4.1 同一时期的聚落特征
        2.4.2 不同时期的聚落特征
第三章 文化因素分析
    3.1 研究方法及相关说明
    3.2 文化因素来源判断
        3.2.1 遗物
        3.2.1.1 陶器
        3.2.1.2 玉石器
        3.2.1.3 铜器
        3.2.2 遗迹
        3.2.2.1 房址
        3.2.2.2 陶窑
        3.2.2.3 墓葬
        3.2.3 文化因素分析
    3.3 聚落文化因素变迁特征
第四章 文化、聚落与人群变动关系探讨
    4.1 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4.2 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1 陶寺遗址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
附表1 陶寺遗址居址遗存各期各类遗存登记表
附表2 陶寺遗址第一处墓地墓葬遗存登记表
附表3 陶寺遗址第二处墓地墓葬遗存登记表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1. 古代对陶器的相关着录
        2. 考古学及相关史学研究现状
        3. 陶器的分类专题研究
        4. 民族学角度对的陶器工艺的研究
        5. 侧重于美术学及设计学角度的研究
    三、设计艺术学研究的角度与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与主要的研究范围
第一章 多元的原始陶器(距今约20000~4000年)
    第一节 陶器的萌起(距今约20000~11000年)
        一、华南及附近地区的原始陶器
        1. 华南山地洞穴遗址和陶器的起源
        2. 陶器因炊食生活的出现而产生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早期定居生活的陶器(距今约11000~7000年)
        一、以夹碳陶为主的浙江地区早期陶器
        1. 上山文化
        2. 跨湖桥文化
        二、以红陶为主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早期陶器
        1. 裴李岗文化
        2. 大地湾文化一期
        三、以夹砂陶为主的华北地区早期陶器
        1. 河北阳原于家沟遗址
        2. 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
        3. 磁山文化
        四、以夹砂陶为主的东北地区早期陶器
        1. 兴隆洼文化
        五、以夹砂褐陶为主的泰山周边的山前地带早期陶器
        1. 山东沂源扁扁洞遗址与黄崖遗址
        2. 西河遗址
        3. 后李文化
        4. 北辛文化
        六、以夹碳红褐陶为主的长江中游地区早期陶器
        七、小结
        1. 不同的土质产生了不同的制陶工艺
        2. 陶器的造型和功能由单一逐渐丰富
        3. 不同成型方法对陶器造型的影响
        4. 装饰由辅助到独立
        5. 陶器的烧造技术的进步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陶器(距今约7000~5000年)
        一、黄河中上游地区以彩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陶器
        1. 陶器制作工艺的进步
        2. 器形的多样化
        3. 丰富多彩的彩陶装饰
        4. 小结
        二、鲁南苏北地区多姿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陶器
        1. 多样的陶器种类
        2. 富于变化的陶器造型
        3. 陶器的配套组合
        4. 绚丽的彩陶装饰
        5. 制作技术的提高与黑陶和白陶的产生
        6. 大汶口文化陶器的象形符号
        7. 小结
        三、钱塘江下游和环太湖地区向轮制灰黑陶发展的陶器
        1. 河姆渡文化
        2. 马家浜文化
        3. 崧泽文化
        4. 良渚文化
        5. 小结
        四、以几何形装饰纹样为主的燕山南北地区的陶器
        1. 以筒形罐为代表的日用陶器
        2. 以压划“之”字纹为特色的陶器装饰
        3. 以几何纹为主的彩陶
        4. 祭祀陶器
        5. 小结
        五、以竹节造型为元素的长江中游地区的陶器
        1. 长江中游地区早期的陶器
        2. 大溪文化
        3. 屈家岭文化
        4. 小结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艺术的繁盛(距今约5000~4000年)
        一、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推向高峰
        1. 以饮食器为主到以盛储器为主的品种变化
        2. 制作大型陶器改变了陶器成型方法
        3. 由对称器形发展出不对称器形
        4. 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的马家窑文化彩陶
        5. 小结
        二、作为礼器的陶寺文化的彩绘陶
        三、轮制技术高度发展的龙山文化黑陶
        1. 高度发展的制陶技术
        2. 多样的陶器造型
        3. 小结
        四、以印纹软陶为特色的山背文化陶器
        五、以素陶为主的齐家文化
        1. 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陶器造型设计
        2. 富有地域特色的陶器装饰
        3. 小结
    第五节 新石器时代形简意赅的陶塑
        一、立体的人物陶塑
        二、人头形陶塑
        三、动物陶塑
        四、陶塑面具
        五、小结
    章节结语
第二章 青铜时代的夏商周陶器(前2070~前221)
    第一节 日用陶器与礼仪陶器的分化
        一、二里头文化的陶器
        1. 二里头文化陶器概述
        2. 以酒器为主的礼仪用陶器
        二、脱胎于成系列礼仪陶器的青铜礼器的产生
    第二节 摹仿青铜器的高温印纹硬陶
        一、商周陶器概述
        1. 陶器的种类
        2. 商周陶器的制作与装饰手法
        二、商周摹仿青铜器的陶器
        1. 青铜原料的缺乏与仿铜陶器的出现
        2. 陶器对青铜器的摹仿和对陶器工艺的改进
        3. 陶窑的改进和硬陶的产生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彩绘陶、磨光压纹黑陶
        一、彩绘陶
        二、磨光压纹黑陶
    第四节 周边地区各具特色的陶器
        一、半农半牧文化特色的西北地区陶器
        1. 四坝文化
        2. 辛店文化
        3. 寺洼文化
        4. 沙井文化
        5. 卡约文化
        6. 新疆东部地区的陶器
        二、以彩绘陶为特色的东北地区陶器
    章节结语
第三章 大一统格局下的秦汉陶器(前221~220)
    第一节 实用陶器的增多和美化
        一、构思巧妙的器具设计
        1. 熏炉类的陶器
        2. 多功能的灯具
        3. 种类丰富的日用陶器
    第二节 厚葬风气下的陶器设计艺术
        一、陶俑的兴起和繁盛
        1. 帝王陵墓的大规模陶俑
        2. 折射人间生活的豪门贵族墓的陶俑
        二、以宅院为主体的陶建筑明器
        三、体现日常生活的彩绘陶器皿
    第三节 汉代釉陶的产生
        一、单色釉彩的装饰
        二、复色釉彩的装饰
        三、釉彩与釉下刻划的结合
        四、立体装饰与釉彩的结合
    章节结语
第四章 彩釉兴盛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陶器(220~960)
    第一节 釉陶的全面发展
        一、北朝釉陶的复兴
        1. 单色铅釉陶
        2. 釉陶技术的转变与复彩釉陶的发展
        二、隋邢窑三彩的产生
        三、唐三彩的繁荣
        1. 河北地区以生活器皿为主的三彩器
        2. 洛阳地区以明器为主的三彩器
        3. 长安地区集大成的三彩器
    第二节 釉陶器皿设计中的外来元素
        一、陶器造型设计中的外来影响
        1. 异域风情的壶瓶类陶器
        2. 受外来造型影响的各类饮食器
        二、陶器装饰设计的外来影响
        1. 立体雕塑的器物附件
        2. 凹凸效果的器表装饰
        3. 连珠纹等外来纹饰的影响
    第三节 陶俑的继续发展
        一、南北朝彩绘陶俑的发展
        1. 北朝规模宏大的仪仗俑
        2. 北朝陶俑的艺术特点
        3. 东晋南朝的陶俑
        二、高度写实的隋唐陶俑
        1. 规模宏大的彩色陶俑
        2. 陶俑的制作方法及装饰方式的多样性
        三、五代的陶俑的转折
    第四节 陶建筑模型的发展
    章节结语
第五章 互动中整合的辽金宋元陶器(960~1368)
    第一节 釉陶的延续
        一、具有草原气息的辽三彩
        1. 丰富的品种和器形
        2. 辽三彩的烧制与装饰工艺
        二、宋金三彩
        三、元代琉璃釉陶
    第二节 富有生活气息的宋辽金元陶俑
        一、陶俑的品类和造型
        二、具有地方特色的宋金陶俑
        三、宋金陶俑朴素典雅的艺术风格
        四、民族特色鲜明的元代陶俑
    第三节 赏用和赏玩风气下的陶器设计
        一、赏用结合的陶砚
        二、赏玩结合的陶玩具
        1. 立体式玩具
        2. 浮雕式玩具
    章节结语
第六章 衰落中有新创的明清陶器(1368~1911)
    第一节 质美韵雅的紫砂陶
        一、紫砂陶器的历史沿革
        二、紫砂陶的原料及制作工艺
        三、紫砂陶器的品类
        四、紫砂陶的设计艺术特点
    第二节 流光溢彩的观赏陶
        一、琉璃釉陶器
        二、珐华釉陶
        三、别开生面的石湾陶塑
        1. 石湾陶塑的历史沿革
        2. 石湾陶塑摆件
        3. 石湾陶塑的制作工艺
        4. 石湾陶塑的艺术特点
    第三节 明清陶俑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
    章节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后记

(10)后岗二期文化与周邻文化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研究简史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后岗二期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后岗二期文化的发现
    第二节 后岗二期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第三节 后岗二期文化的分布与类型
第二章 后岗二期文化与周邻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 后岗二期文化与王湾三期文化的关系
        一 王湾三期文化
        二 后岗二期文化与王湾三期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
    第二节 后岗二期文化与造律台文化的关系
        一 造律台文化
        二 后岗二期文化与造律台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
    第三节 后岗二期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关系
        一 龙山文化
        二 后岗二期文化与龙山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
    第四节 后岗二期文化与陶寺文化的关系
        一 陶寺文化
        二 后岗二期文化与陶寺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
    第五节 后岗二期文化与杏花文化的关系
        一 杏花文化
        二 后岗二期文化与杏花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
    第六节 后岗二期文化与雪山二期文化的关系
        一 雪山二期文化
        二 后岗二期文化与雪山二期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
第三章 相关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后岗二期文化的来源
    第二节 后岗二期文化的去向
        一 豫北冀南地区后岗二期文化的去向
        二 后岗二期文化与先商文化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唐尧文化——以陶寺遗址为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D]. 柴春椿. 山西大学, 2021
  • [2]陶寺墓地研究[D]. 申慢慢. 山东大学, 2021
  • [3]“陶寺遗址”与“尧都平阳”的考古学观察——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的探讨[J]. 卫斯. 西部考古, 2020(02)
  • [4]薪火相传探尧都——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四十年历史述略[J]. 何驽,高江涛. 南方文物, 2018(04)
  • [5]试论盛期陶寺文化的和合思想[J]. 高江涛. 南方文物, 2018(04)
  • [6]帝尧研究[D]. 郭清杨. 山东大学, 2018(12)
  • [7]原始农业类型与中华早期文明研究[D]. 赵越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2)
  • [8]陶寺遗址聚落与文化结构分析[D]. 荆泽健. 山西大学, 2017(03)
  • [9]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D]. 张卉.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10]后岗二期文化与周邻文化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D]. 李世伟. 郑州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唐尧文化——以陶寺遗址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