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曲坝系统试点示范建设初见

翘曲坝系统试点示范建设初见

一、淤地坝系试点示范建设浅见(论文文献综述)

朱芷,周波,张富,李泽霞[1](2021)在《黄土丘陵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的构建模式》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黄土丘陵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的构建模式,为该区淤地坝系建设和利用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利用文献研究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与条件,开展实例调查并分析黄土丘陵沟壑区淤地坝建设现状、运行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甘肃省已初步形成坝系建设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病险隐患、坝地盐碱化治理不到位、水土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以黄土丘陵区榆林沟淤地坝系为例,提出了应构建优势农业主导模式的田园综合体以及围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营造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思路。[结论]构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是对田园综合体发展与淤地坝系利用形式的探索与创新,有利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邱卫卫[2](2021)在《公共物品供给视域下淤地坝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Y市为例》文中指出Y市地处陕西省北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淤地坝作为农村公共物品之一凭借其保持水土、拦截泥沙、淤地造田等多种功能在高效防治水土流失及增进农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近些年来,尽管Y市淤地坝建设管理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是作为陕北农村公共物品典型代表之一,在建设前期、运行管理过程中及供给过程当中依然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淤地坝供给不足、建设管理结构失衡、管理不规范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淤地坝的长效平稳运行、效益充分发挥。供给主体单一、融租渠道狭窄、决策机制简单、制度缺乏灵活性、搭便车现象普遍存在是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基于公共物品供给理论与Y市农村现状环境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优化淤地坝建设与管理的若干对策建议,即多元化供给主体、采用PPP、BOT等融资模式、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决策体制、构建有效制度体系、明晰产权归属,试行试点运营,规范化淤地坝运行管护流程等。

马管,李娜,马建霞[3](2020)在《中国淤地坝研究脉络演化分析》文中认为为明确我国当前在淤地坝研究领域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为下一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依据,对我国淤地坝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的阶段性演变进行分析总结。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辅以科学知识图谱工具,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1954年至今的2 158篇淤地坝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淤地坝研究受关注程度及其特征随时代发展而改变,不同时间段的发文量有明显区别,可划分为试验示范、坝系完善、大力推广等发展阶段;研究机构分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多集中于西北地区,但机构间的合作程度有待加强;主要研究内容可大致分为"淤地坝工程建设""小流域坝系综合治理"和"淤地坝管理"3方面;未来淤地坝研究的重点方向可能集中在坝系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新型施工技术的探索改进和坝系风险调控等方面。

陈祖煜,李占斌,王兆印[4](2020)在《对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战略定位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造田、改善交通、保护生态的重要工程设施。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在这一重大战略的指引下,总结了淤地坝建设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水毁灾害问题严重制约着淤地坝的发展。针对水毁灾害问题,分别提出了坝系溃决风险的评价方法和新型泄水、放水建筑物形式及技术,结合信息技术的预警,实现"中小洪水不垮坝,大洪水无人员伤亡"的淤地坝风险防控总体目标。探讨了淤地坝建设的市场驱动机制,展望了黄河流域新的水沙形势下淤地坝建设远景规划。

宋建军,肖金成,刘通[5](2020)在《黄河大保护应做好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基于陕北生态保护和淤地坝建设的调研》文中研究指明地处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导致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症结所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建议精准施策,提高治理成效:开展黄土高原生态综合保护试点,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有计划地推进淤地坝系扩面升级,根治黄河水沙不协调的问题;建立合理的投入和利益分享机制,促进生态共保共建共享。

杭朋磊[6](2020)在《黄土高原淤地坝系洪灾溃决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淤地坝是流域综合治理体系中的一道防线,通过“拦、蓄、淤”,既能将洪水泥沙就地拦蓄,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降低下游洪灾风险,又能形成坝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但随着运行时间延长,淤地坝运行风险增加,险情屡有发生,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突发性强降雨频发,进一步增加了淤地坝的洪水风险。本文以黄土高原韭园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水文统计、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淤地坝系洪灾溃决过程进行模拟,揭示了韭园沟流域淤地坝系洪灾溃决风险。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水文演变规律分析揭示了流域水文变化规律及关系演变规律,不仅反映了韭园沟流域降雨及径流逐年降低的趋势,也揭示了淤地坝工程建设对减少流域水土流失具有显着的作用。结果表明:韭园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54.4mm,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9.1%,年内降雨分布极度不均;而汛期径流量仅占全年的56.3%,说明淤地坝工程等水保措施在汛期对洪水的拦截效果显着;1977年淤地坝系布局调整后,多年平均产沙量降低了约21倍,成效显着;韭园沟流域连续暴雨过程多集中在6h以内,因此年最大6h降雨频率分析可以反映韭园沟流域设计降雨特征。(2)淤地坝系溃决过程动态模拟,对淤地坝风险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淤地坝系编码及分级可以明确淤地坝系拓扑关系,是淤地坝系洪灾溃决过程模拟的基础。结果表明:韭园沟流域淤地坝可分为9级;可以抵御20年、50年、500年一遇降雨的淤地坝分别为68.5%、45.2%、35.6%;在遭遇暴雨后,约19.2%的淤地坝在20min内溃决,约42.6%的淤地坝在3h内溃决,占溃决淤地坝的62.2%,多数病险淤地坝难于抵御连续3h的暴雨;说明降雨量的增加不仅增高流域溃坝数量,且加快淤地坝溃决时间,强降雨是淤地坝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3)淤地坝系洪灾淹没损失是定量评估淤地坝洪灾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结果表明:5年、20年、100年、500年一遇降雨造成社会经济损失分别为:31.2万、51.0万、58.3万、66.5万元,造成生态环境损失分别为:19.0万、31.1万、35.6万、40.6万元;降雨量的增加导致损失量显着增大,使当地人民生活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环境和谐受到破坏,其中龙王庙坝、韭园坝、马张咀坝、范山大坝、劳里峁坝、蒲家洼大坝、二郎岔1#坝损失较大,应作为重点防护对象。(4)淤地坝洪灾风险因子的提取、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风险指标权重的计算是淤地坝系洪灾溃决风险评价的重要内容,是流域淤地坝系风险程度定量分析的必要过程。结果显示:淤地坝系洪灾风险可分为4项一级指标及12项二级指标;韭园沟流域24.7%的淤地坝综合风险为中度危险,72.6%的淤地坝综合风险为轻度危险,2.7%的淤地坝综合风险基本安全;对于各项一级风险,工程风险分布较为均匀,环境风险普遍偏大,损失风险较为集中,管理风险普遍较为严重;在后续的淤地坝除险加固及新建淤地坝时,应特别注重淤地坝的管理,加强淤地坝系风险应急预警能力,加快完善淤地坝管理体系,尤其在人群密集区域,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病险淤地坝风险分散与转移,切实保证人民生活及财产安全。

党心悦[7](2020)在《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环境效应 ——以顾屯流域治沟造地工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一种有效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水利工程,截止2015年底,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各种类型淤地坝共11万余座,黄河潼关水文站实测输沙量由1919-1959的每年15.92亿吨减小到2015年的0.55亿吨,其中,淤地坝的减沙量占各种水利水保措施总减沙量的20%左右。同时,淤地坝拦淤后形成平坦的人造平原,土壤湿润肥沃,抗旱能力强,产量高,比坡地增产3~10倍。但是,淤地坝改变了天然地形地貌和水流条件,淤地坝蓄水(或积水)引起的非饱和黄土工程性质效应、水循环与盐分聚积效应、坝体溃决效应以及斜坡失稳等效应,给人民的生命及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本文依托延安革命老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以延安市甘谷驿顾屯流域采用淤地坝为主方式的治沟造地工程为研究对象,在淤地坝及坝系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探井揭示与采样、原位实验、地球物理勘探、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环境效应研究,提出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研究成果如下。1.淤地坝工程引起的流域内表层黄土非饱和特性效应显着。现有地表回填土与原状黄土相比,土体结构被重构,黄土非饱和特性效应表现为:原状黄土土体在含水率为12%时其吸应力即达到2114.471kPa,而回填土土体在含水率为12%时其吸应力仅达到9.90kPa,脱湿过程回填土最大吸应力为1958.463kPa,出现在含水率为1.8%时;在吸湿条件下,原状黄土土体在含水率为12%时其吸应力达到586.94kPa,而回填土土体在含水率为12%时其吸应力仅为2.52kPa,吸湿过程回填土最大吸应力为492.75kPa,出现在含水率为1.8%时。含水率相近时,在脱湿路径下,原状黄土的渗透系数为1.72e-7 cm/s,而回填土渗透系数为3.1e-4 cm/s;在吸湿路径下,原状黄土的渗透系数为5.14e-8 cm/s,而回填土渗透系数为2.13e-4 cm/s;同时,在脱湿过程中,原状黄土的进气值为90.91kPa,而回填土进气值仅为5.46kPa,;在吸湿过程中,原状黄土的进气值为19.23kPa,而回填土进气值为2.45 kPa。原状黄土的吸应力滞后效应可达71.68kPa,而回填土的吸应力滞后效应为3.01kPa。2.淤地坝系局部区域水循环改变引起土壤盐渍化效应明显。顾屯流域淤地坝工程改变了河道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结构,重构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局域水循环系统,天然条件下,地下水位埋深较大,难以产生土壤盐渍化现象。修建后的淤地坝上游常年蓄水拟或形成水库,坝系内地下水位壅高,加上回填土毛细上升高度约1.346m,导致土壤盐渍化效应。3.淤地坝存在较高的溃决风险。通过野外调查、地面物探和数值模拟等工作,认为坝体东侧与通村公路相接处渗漏问题较为严重,淤地坝存在较高的溃决风险,坝内排水不畅和地下水位高是导致溃决风险的主要原因。4.坝体防渗加固和坝内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是防控坝体溃决风险和土壤盐渍化的有效途径。首先,对坝体西侧原有泄水廊道和排水沟进行清淤,保证排水通畅;第二,针对坝体东侧无排水措施的现状,除在坝体东侧下部增加相应的泄水廊道和排水沟外,应在坝地横向布设暗渠与排水沟相连,使回填土积水能够顺利排出,降低坝地地下水位、控制土壤盐渍化和提高坝体安全性;第三,采取雨季前翻耕、减小水盐上升高度,秸秆覆盖、抑制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有机质质量比、改善植物生长等土壤盐渍化综合防治措施。

杨建辉[8](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高哲[9](2018)在《称钩河坝系拦沙数量来源及淤地坝除险加固分析》文中提出淤地坝作为一种在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重要工程措施,因它在拦沙蓄泥、减缓下游泥沙沉积方面发挥的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水土流失“最后一道防线”,也是2003年水利部确定的“亮点工程”。淤地坝在建后运行期,对库区泥沙淤积数量、来源及病险坝库监测,是做好淤地坝汛期管理及病险坝除险加固的重要基础工作,对坝系安全管理、运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项研究选择黄河流域试点坝系及重点监测坝系称钩河流域,基于数理统计、遥感信息技术和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技术,采用现场实测、3S技术生成和原设计3种库容曲线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称钩河流域坝系拦沙数量来源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问题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库容曲线分析。同一淤泥高程,淤地坝实测库容曲线值>地形图提取的库容曲线值>原设计库容曲线值,差异随海拔高程增加而增大;至2015年底,骨干坝实测值和地形图提取值分别是原设计值的94.31%,和110.06%;中型坝实测值和地形图提取值分别是原设计值的135.92%和110.05%;小型坝实测值和地形图提取值分别是原设计值的118.33%和129.76%。(2)不同坝型淤积量分析。至2015年底,骨干坝、中型坝和小型坝平均淤泥量分别为49591 m3/座、4187 m3/座和1715 m3/座。淤积形态判别系数均值为48.238,为三角洲淤积,个别小型坝为椎体淤积。坝控区侵蚀模数的范围2252719t/(km2·a),均值1382 t/(km2·a)。(3)泥沙来源分析。调查50座淤地坝中,30%的淤地坝库区发生重力侵蚀,其中骨干坝达到53%。坝库淤积总量的26.1%来源于重力侵蚀;研究给出了重力侵蚀预测预测方法并进行初步验证。(4)病险库成因及除险加固。全流域中15%的淤地坝出现病险状况。病险类型主要为坝体病险、放水建筑物病险和溢洪道病险。造成病险库的主要原因是坝体渗水导致坝体裂缝、滑坡,涵、卧管沉降引起裂缝、坍陷,原设计无溢洪道或者溢洪道断面尺寸偏小等;并提出了除险加固的对策。

魏艳红[10](2017)在《延河与皇甫川流域典型淤地坝淤积特征及其对输沙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及其对黄河输沙的影响一直都是相关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黄河输沙量快速减少,潼关站年均输沙量已由上世纪70年代前的16.0亿t锐减到2000–2015年的2.6亿t,已明显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黄河泥沙的认识。自1999年退耕政策实施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恢复发展,至今已初见成效,林草措施和淤地坝建设的同步发展,极大地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然而,淤地坝的实际拦沙量对黄河输沙量减少的贡献如何?以及现存淤地坝的淤积速度与拦淤潜力如何?这些都是认识近年来黄河输沙量锐减的重要环节,目前还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黄河中游典型支流延河和皇甫川为例,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选取具有不同代表性的2个坝系和5个单坝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钻孔取样、淤积层次甄别及与产流降雨事件的对应分析,结合1:10000地形图与全站仪测量,建立淤地坝库容曲线来估算泥沙淤积量,进而反演坝控流域的产沙特征,并结合已有研究资料估算不同年代典型支流淤地坝的拦沙量,研究淤地坝拦沙作用对支流输沙变化的影响及贡献。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库容曲线法能够更好地拟合建坝前的沟道形态,其应用和推广能够较准确地计算出淤地坝的泥沙淤积量。其中,延河和皇甫川流域各淤地坝旋廻层淤积量大小差异明显,这与淤地坝建坝时间和坝控面积大小有关。(2)延河和皇甫川各坝控流域在次、年尺度下的产沙模数变化差异较大。延河坊塌和皇甫川满红沟各坝控流域次产沙模数最大值分别是最小值的623倍和913倍;延河坊塌流域最大的次和年产沙模数均出现在坊塌1号坝,主要是由于该坝运行时间早,其坝控流域治理度低而导致流域产沙模数大;而皇甫川满红沟流域最大的次和年产沙模数均出现在麻耗沟坝,除了建坝时间早,也与该坝坝控面积较小有关。(3)小流域年产沙模数随时间变化呈显着减小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延河坊塌和皇甫川满红沟流域的年均产沙模数分别为2094.3 t/(km2·a)、12305.7 t/(km2·a),均大于该区的允许土壤流失量。(4)由于不同淤地坝控制流域内下垫面特征的不同,流域的最小产沙降雨量存在着差异,延河流域坝系和单坝的最小产沙降雨量均大于皇甫川流域。其中,延河坊塌流域的产沙降雨量>30 mm,马家沟单坝>20 mm,而皇甫川满红沟流域>20 mm,特拉沟单坝在10 mm左右。不同淤地坝集水区及小流域的产沙模数和产沙降雨量在次、年尺度上均呈显着的相关关系。(5)由于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延河和皇甫川流域淤地坝的拦沙量在逐渐减少。而在2010-2015年的暴雨年份,淤地坝年均拦沙量较2000-2009年增加了两倍以上,可见在暴雨年份淤地坝的拦沙作用依然显着。(6)降水变化对输沙减少的影响在突变后逐渐减弱,人类活动的影响却在逐渐增强,而淤地坝的拦沙贡献则相反。2000年以后延河与皇甫川输沙量减幅达到85%以上,而淤地坝拦沙量的贡献率分别小于10%和20%,说明淤地坝的拦沙作用在减弱,而植被的减沙作用在增强。延河与皇甫川流域由于土壤侵蚀环境的不同,特别是植被恢复效果的差异性,淤地坝在皇甫川流域对输沙减少的贡献比在延河流域要大。(7)土壤侵蚀仍然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在以砒砂岩为主的流域,今后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加强水土保持管理。

二、淤地坝系试点示范建设浅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淤地坝系试点示范建设浅见(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丘陵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的构建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土丘陵区淤地坝建设与利用现状
    1.1 淤地坝系建设现状
    1.2 淤地坝运行利用存在的问题
    1.3 建设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的必要性
2 构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模式
    2.1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与分类
    2.2 构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3 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构建模式探讨:以榆林沟流域淤地坝系为例
    3.1 榆林沟淤地坝系基础条件分析
        3.1.1 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项目选址
        3.1.2 榆林沟淤地坝系建设与土地利用现状
        3.1.3 榆林沟资源优势分析
    3.2 榆林沟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构建模式
    3.3 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构建思路
        (1) 以农为本,打造农副产业品牌。
        (2) 环境为体,营造休闲旅游氛围。
        (3) 社区为要,配套完善旅游服务。
    3.4 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构建建议
        (1) 现代农业。
        (2) 文旅休闲。
        (3) 田园社区。

(2)公共物品供给视域下淤地坝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Y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公共物品
        2.淤地坝
        3.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4.水土流失
    (二)理论基础
        1.公共物品理论
        2.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Y市淤地坝建设管理现状
    (一)Y市淤地坝建设现状
        1.地形地貌
        2.水资源
        3.Y市淤地坝建设历史
        4.Y市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
    (二)Y市淤地坝管理措施
        1.全方位核查登记,落实防汛责任
        2.除险加固,减轻安全隐患
        3.探索运管机制,运用新技术
    (三)淤地坝建设管理成果与效益
        1.淤地坝建设成果
        2.淤地坝建设效益
三、Y市淤地坝建设管理困境及原因
    (一)Y 市淤地坝项目建设管理困境
        1.淤地坝供给总量不足
        2.淤地坝建设管理结构失衡
        3.淤地坝管理存在短板
    (二)Y市淤地坝建设管理困境成因
        1.供给主体单一
        2.融资渠道狭窄
        3.决策机制简单
        4.制度缺乏灵活
        5.搭便车现象普遍
四、优化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对策建议
    (一)供给主体多元化
        1.农民主体
        2.第三方组织
    (二)拓宽融资渠道
        1.PPP模式
        2.PFI模式
        3.BOT模式
        4.有偿模式
        5.补偿模式
    (三)优化决策体系
        1.建立需求表达机制
        2.完善科学决策机制
    (四)构建有效制度
        1.规范前期程序
        2.健全管理制度
    (五)明晰产权归属
        1.私有化模式
        2.国家化模式
        3.混合模式
    (六)规范运行管护
        1.规范管理维护
        2.明确责任主体
        3.增强安全意识
五、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对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战略定位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淤地坝建设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事业的组成部分
    1.1 淤地坝使山变绿、水变清
        1.1.1 拦沙减沙
        1.1.2 植被覆盖率
    1.2 稳产、高产的坝地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
2 淤地坝风险防控总体目标——中小洪水不垮坝,大洪水无人员伤亡
    2.1 水毁灾害——制约淤地坝事业发展的瓶颈
    2.2 坝系临界降雨阈值的精细分析方法
    2.3 创新泄洪、输水水工建筑物
    2.4 信息时代风险管理的新模式
        2.4.1 信息获取
        2.4.2 大坝安全与病险库加固
        2.4.3 应急预警
3 淤地坝虽是民生工程,但也需要市场驱动
    3.1 淤地坝建设和黄土高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1.1 依托淤地坝发展成农牧渔林支柱产业
        3.1.2 将淤地坝建设与乡村交通事业结合
        3.1.3 关于淤地坝蓄水问题的思考
    3.2 市场驱动模式探索
4 黄河流域新的水沙形势下淤地坝建设远景规划
5 结 语

(5)黄河大保护应做好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基于陕北生态保护和淤地坝建设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一、黄土高原生态保护历程回顾
    (一)水土保持试验与推广阶段
    (二)小流域治理推动阶段
    (三)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推进阶段
    (四)大保护与大治理协同推进阶段
二、陕北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成效显着
    (一)林草覆盖率增加改善了“小气候”
    (二)淤地坝建设盘活了“土文章”
    (三)淤地坝系成为削峰滞洪的“调节器”
    (四)生态产业化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三、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水土流失问题未根本解决,生态保护任重道远
    (二)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需综合施策
    (三)病险淤地坝亟待除险加固
    (四)淤地坝运行管护体制不健全
四、加快推进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建议
    (一)试点综合治理,促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二)以流域为单元统一规划,有计划推进淤地坝系建设
    (三)实施淤地坝升级改造,确保安全运行
    (四)建立合理的投入和利益分享机制,促进生态共保共建共享

(6)黄土高原淤地坝系洪灾溃决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溃坝风险识别研究进展
        1.2.2 溃坝概率分析研究进展
        1.2.3 淤地坝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4 存在问题与研究目标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流域水文演变规律分析
        1.3.2 淤地坝系溃决过程动态模拟
        1.3.3 淤地坝系洪灾淹没损失计算
        1.3.4 淤地坝系洪灾溃决风险评价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淤地坝工程建设概况
        2.2.1 试验示范阶段(1953-1963年)
        2.2.2 坝系发展阶段(1964-1977年)
        2.2.3 坝系骨干控制阶段(1978-1983年)
        2.2.4 相对稳定阶段发展(1984年以后)
    2.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 韭园沟流域水文演变规律
    3.1 前言
    3.2 韭园沟流域水文变化规律
        3.2.1 降雨变化特征
        3.2.2 径流变化特征
        3.2.3 泥沙变化特征
    3.3 韭园沟流域水文关系演变规律
        3.3.1 降雨-径流关系
        3.3.2 径流-泥沙关系
        3.3.3 降雨-泥沙关系
    3.4 韭园沟设计降雨量计算
        3.4.1 年最大时段降雨量的提取
        3.4.2 统计参数趋势性检验
        3.4.3 统计参数突变点检验
        3.4.4 降雨序列频率分布
        3.4.5 统计参数设计值估计
    3.5 本章小结
4 淤地坝系溃决过程动态模拟
    4.1 前言
    4.2 流域编码及坝系分级方法
        4.2.1 水系提取及编码
        4.2.2 淤地坝系编码
        4.2.3 淤地坝分级方法
    4.3 淤地坝系网络拓扑模型
        4.3.1 淤地坝级联拓扑关系构建
        4.3.2 淤地坝间沟道长度构建
        4.3.3 淤地坝系网络拓扑模型
    4.4 淤地坝系溃决过程模拟
        4.4.1 数据基础
        4.4.2 淤地坝系溃决过程模拟
        4.4.3 淤地坝系溃决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淤地坝系洪灾淹没损失计算
    5.1 前言
    5.2 淤地坝溃决洪水淹没范围计算
        5.2.1 数据基础
        5.2.2 洪水淹没范围计算方法
        5.2.3 不同设计频率下的洪水淹没范围
    5.3 淹没损失分层网络
        5.3.1 数据基础
        5.3.2 淹没损失分层网络划分方法
        5.3.3 损失量计算方法
    5.4 淤地坝系洪灾淹没损失
    5.5 本章小结
6 淤地坝系洪灾风险分析与评价
    6.1 前言
    6.2 淤地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1 工程风险(R_a)
        6.2.2 管理风险(R_b)
        6.2.3 环境风险(R_c)
        6.2.4 损失风险(R_d)
    6.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的指标权重确定
        6.3.1 模糊一致判断矩阵的建立
        6.3.2 由模糊一致判断矩阵求指标权重
        6.3.3 淤地坝系洪灾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6.4 淤地坝系风险分析与评价
        6.4.1 韭园沟流域淤地坝系洪灾风险计算
        6.4.2 韭园沟流域淤地坝系风险等级划分
        6.4.3 韭园沟流域淤地坝系风险分析与评价
    6.5 淤地坝系风险防控措施
        6.5.1 工程措施
        6.5.2 管理措施
        6.5.3 风险淤地坝修复加固措施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环境效应 ——以顾屯流域治沟造地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小流域水循环研究现状
        1.2.2 黄土工程特性研究现状及趋势
        1.2.3 土壤盐碱化的成因机理及其防治技术现状与需求
        1.2.4 淤地坝溃决灾害风险分析及动态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主要成果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主要研究成果
        1.3.4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
    2.2 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3 气象水文
    2.4 不良地质现象
第3章. 黄土非饱和效应
    3.1 物理性质测试
    3.2 孔隙结构
        3.2.1 试验概述
        3.2.2 土体孔隙结构特征变化
    3.3 土-水特征
        3.3.1 试验原理及试验概述
        3.3.2 土-水特征征变化
    3.4 小结
第4章 局域水循环效应
    4.1 地质模型
    4.2 数学模型
    4.3 源汇项计算
    4.4 修建淤地坝工程前区域地下水均衡
    4.5 修建淤地坝工程后区域地下水均衡
    4.6 局域水循环效应
第5章 坝地土壤积盐效应
    5.1 地层分布及坝体渗漏探测
        5.1.1 物探方法及测线布置
        5.1.2 数据及反演结果分析
    5.2 土壤毛细上升高度计算
    5.3 土壤含盐量与坝地土壤积盐效应
    5.4 小结
第6章. 坝体失稳溃决效应
    6.1 5号淤地坝渗漏现状分析
    6.2 坝体渗流与坡体稳定性分析
    6.3 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称钩河坝系拦沙数量来源及淤地坝除险加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淤地坝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1.2.2 淤地坝的基本建设概况
        1.2.3 坝控区重力侵蚀研究进展
        1.2.4 坝系泥沙淤积监测和库容曲线研究进展
        1.2.5 淤地坝运行期间及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2.1 地质地貌
        2.2.2 气象水文
        2.2.3 土壤植被
        2.2.4 社会经济概况
        2.2.5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2.2.6 流域沟道概况
        2.2.7 坝系建设情况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淤地坝泥沙淤积量研究
        3.2.2 淤地坝泥沙来源研究
        3.2.3 淤地坝病险库调查
        3.2.4 淤地坝除险加固初步研究
    3.3 研究方法
        3.3.1 基础数据的处理与获取
        3.3.2 淤地坝库容曲线三重复核
        3.3.3 淤地坝重力侵蚀量的现场勘测与相关拟合分析
        3.3.4 全流域淤地坝运行期间病险考察与分析
        3.3.5 病险淤地坝的除险加固初步研究
    3.4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典型淤地坝库容曲线的三重复核和修正
        4.1.1 该流域所选淤地坝监测措施布置情况
        4.1.2 高程的二次校核
        4.1.3 各类淤地坝库容曲线的分析与修正
        4.1.3.1 典型骨干坝库容曲线的分析与修正
        4.1.3.2 分析与总结
        4.1.4 各典型淤地坝重力侵蚀量的现场勘测与分析
        4.1.4.1 重力侵蚀的诱发因素分析
        4.1.4.2 典型淤地坝重力侵蚀量的现场测设
        4.1.4.3 重力侵蚀量与不同变量的拟合分析
        4.1.5 所选典型淤地坝拦沙量分析
        4.1.6 全流域淤地坝拦沙量分析
    4.2 典型淤地坝淤积形态、侵蚀模数的估算与研究
        4.2.1 典型淤地坝的淤积形态的计算与分析
        4.2.2 典型淤地坝坝控区域侵蚀模数的计算与分析
    4.3 典型淤地坝的病险成因分析及除险加固措施
        4.3.1 该流域淤地坝实地考察结果与分析
        4.3.2 淤地坝运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4.3.2.1 淤地坝坝体病险
        4.3.2.2 淤地坝放水建筑物病险
        4.3.2.3 淤地坝泄洪建筑物病险
        4.3.3 各类病险坝后期除险加固措施
        4.3.3.1 淤地坝坝体病险处理
        4.3.3.2 淤地坝放水建筑物病险处理
        4.3.3.3 淤地坝泄洪建筑物病险处理
        4.3.4 病险淤地坝配套加固初步设计
        4.3.5 淤地坝“退出机制”初步探讨
        4.3.5.1 淤地坝淤满情况简介
        4.3.5.2 相应解决对策
        4.3.6 区域性淤地坝坝地的综合利用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10)延河与皇甫川流域典型淤地坝淤积特征及其对输沙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淤地坝发展概况
        1.2.2 淤地坝泥沙淤积量估算及淤积特征研究
        1.2.3 淤地坝减水减沙作用研究
        1.2.4 河流水沙变化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小结
第2章 研究区及淤地坝建设概况
    2.1 支流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
        2.1.4 植被
        2.1.5 气候
        2.1.6 水土保持
    2.2 淤地坝的建设概况
        2.2.1 延河流域
        2.2.2 皇甫川流域
    2.3 小结
第3章 典型淤地坝泥沙淤积量的估算
    3.1 研究方法
        3.1.1 典型坝选取及坝控流域特征
        3.1.2 野外探测与样品分析
        3.1.3 淤地坝库容曲线与DEM的建立
        3.1.4 淤地坝淤积剖面旋廻层次判别
        3.1.5 淤积量计算
        3.1.6 淤积层次与产流降雨事件的对应关系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淤地坝淤积剖面的粒径特征
        3.2.2 淤地坝运行期间的淤积总量
        3.2.3 淤地坝淤积旋廻及其淤积量
        3.2.4 淤地坝当前淤积量监测
    3.3 讨论
        3.3.1 淤地坝淤积泥沙的粒径分布特征
        3.3.2 淤地坝泥沙淤积量估算方法
    3.4 小结
第4章 典型坝控流域产沙特征反演
    4.1 研究方法
        4.1.1 产流降雨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4.1.2 坝控流域产沙模数计算
        4.1.3 非参数统计检验法
        4.1.4 小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获取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淤地坝控制流域次产沙模数变化特征
        4.2.2 不同淤地坝控制流域年产沙模数变化特征
        4.2.3 小流域产沙变化特征
        4.2.4 小流域产沙与降雨、下垫面条件的关系
    4.3 讨论
        4.3.1 淤地坝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
        4.3.2 坝控流域的产沙模数
        4.3.3 降雨对流域产沙的影响
        4.3.4 下垫面对流域产沙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典型支流淤地坝拦沙对输沙变化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1.1 数据源
        5.1.2 输沙年际变化特征值
        5.1.3 淤地坝拦沙量估算
        5.1.4 双累积曲线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典型支流输沙量变化特征
        5.2.2 典型支流淤地坝的拦沙量
        5.2.3 典型支流输沙变化对淤地坝拦沙的响应
        5.2.4 淤地坝拦沙对支流输沙减少的贡献
        5.2.5 淤地坝对支流泥沙输移的影响
    5.3 讨论
        5.3.1 淤地坝的拦沙作用
        5.3.2 淤地坝对下游径流泥沙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1.2 淤地坝泥沙淤积量的估算
        6.1.3 坝控流域产沙特征
        6.1.4 淤地坝拦沙对输沙变化的影响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四、淤地坝系试点示范建设浅见(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丘陵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的构建模式[J]. 朱芷,周波,张富,李泽霞. 水土保持通报, 2021(04)
  • [2]公共物品供给视域下淤地坝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Y市为例[D]. 邱卫卫. 延安大学, 2021(12)
  • [3]中国淤地坝研究脉络演化分析[J]. 马管,李娜,马建霞.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0(05)
  • [4]对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战略定位的几点思考[J]. 陈祖煜,李占斌,王兆印. 中国水土保持, 2020(09)
  • [5]黄河大保护应做好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基于陕北生态保护和淤地坝建设的调研[J]. 宋建军,肖金成,刘通. 宏观经济管理, 2020(07)
  • [6]黄土高原淤地坝系洪灾溃决风险评价[D]. 杭朋磊.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环境效应 ——以顾屯流域治沟造地工程为例[D]. 党心悦. 长安大学, 2020(06)
  • [8]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称钩河坝系拦沙数量来源及淤地坝除险加固分析[D]. 高哲.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0)
  • [10]延河与皇甫川流域典型淤地坝淤积特征及其对输沙变化的影响[D]. 魏艳红.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7(08)

标签:;  ;  ;  ;  

翘曲坝系统试点示范建设初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