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免疫策略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免疫策略

一、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免疫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杨维中,贾萌萌[1](2021)在《中国消除传染病的历史进程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传染病不仅对公众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主要回顾了我国消灭天花, 消除脊髓灰质炎、麻风病、丝虫病、新生儿破伤风、致盲性沙眼和疟疾的历史进程, 并对未来有望被消除的传染病进行了展望。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2](2021)在《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中华预防医学会[3](2021)在《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中华预防医学会[4](2021)在《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 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 借鉴国内外经验, 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 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 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5](2021)在《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庄天从,张华捷,李喆,吕新军,王传林,马霄,潘钏愉[6](2020)在《2019年福建省晋江市健康人群破伤风抗体调查》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晋江市健康人群破伤风抗体(tetanus antibody,TAB)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采集晋江市2019年各年龄段健康人群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TAB水平。使用Excel软件整理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不同组间TAB阳性率差异比较。结果在775份调查样本中,TAB总体阳性率为39.2%(304/775),各年龄组TAB阳性率分别为71.9%(87/121,8~20岁)、53.6%(82/153,21~30岁)、39.3%(57/145,31~40岁)、25.2%(38/151,41~50岁)、16.2%(17/105,51~60岁)和23.0%(23/100,61岁以上);有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etanus toxoid containing vaccine,TTCV)免疫史人群TAB阳性率为70.7%(164/232),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清人群TAB阳性率为25.8%(140/543);TAB阴性者从事破伤风高危行业和低危行业的人群年龄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85;P<0.000);破伤风高危行业人群中40~50岁年龄组比例为46.79%。结论晋江市健康人群TAB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应重视开展TTCV的加强免疫工作。

宋欣[7](2020)在《石家庄、南京两市人群创伤后破伤风疾病负担及基层医务人员破伤风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破伤风(Tetanus)是一种由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后,在伤口局部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所导致的极其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破伤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世界各地区年发病率存在很大差异,绝大多数发生于发展中国家,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目前关于一般人群破伤风发病率的研究较为缺乏。中国成人很少接种破伤风疫苗,而且医务人员对创伤后破伤风的防治工作中存在较多误区。临床医生在接诊处理破伤风患者过程中,对破伤风免疫制剂使用方法不尽一致,普遍存在破伤风免疫制剂使用不规范的问题。目的调查石家庄市和南京市南北两地创伤后破伤风疾病发病情况、经济负担和防治现状,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开展基层医务人员对破伤风的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增强医务人员对破伤风疾病的重视程度,减少破伤风防治工作中的误区,为制定破伤风防控策略和规范破伤风的防治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破伤风病例资料来源于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石家庄市和南京市医疗机构确诊的创伤后破伤风病例,基层医务人员防治知晓情况资料来自于2019年5月-6月在河北省、安徽省、重庆市和山东省部分在职的基层医务人员中填写的调查问卷。运用描述统计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破伤风发病率、分布特征、经济负担和防治现状及基层医务人员破伤风相关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2014-2018年石家庄市和南京市创伤后破伤风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42/10万和0.17/10万,其中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41/10万和0.44/10万;粗死亡率分别为0.11/100万和0.05/100万,病死率分别为2.70%和2.86%,死亡原因均为抽搐痉挛导致的窒息,继而发生呼吸功能衰竭、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所致,75%的死亡病例发病至死亡间隔≤7天。病例男女比为2.70:1,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分别为0.44/10万和0.17/10万(χ2=55.978,P<0.05);病例以农林牧渔从业人员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6.64%。病例创伤部位主要发生于四肢,占80.82%,仍有4.11%的病例发病无明显诱因;65.07%的病例在受伤后1-2周内发病。病例中,83.22%使用了破伤风抗毒素(TAT)和/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其中包括4岁儿童病例。本次调查292例创伤后破伤风病例,共产生直接医疗费用13 363500.08元,每例平均费用为45 765.41元;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以自费和农合医保为主,分别占59.25%和31.16%。本次调查的344名基层医务人员中,破伤风的一般潜伏期知晓率为41.28%;知晓肛周脓肿和结肠穿孔可造成破伤风感染的基层医务人员分别为52.91%和37.79%;完全知晓三种免疫制剂名称的占50.58%,其中破伤风类毒素(TT)的知晓率为57.85%;17.44%的医务人员混淆了TT和TAT概念;66.57%认为24h内接种免疫制剂才有效。经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是基层医务人员知晓水平的显着性影响因素(OR=1.423,95%CI:1.068-1.896)。结论1.2014-2018年石家庄市和南京市创伤后破伤风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42/10万和0.17/10万,南北两地破伤风发病情况存在显着差异。2.创伤后破伤风发病与职业暴露密切相关,男性、60岁及以上和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发病率较高。3.2014-2018年石家庄市和南京市创伤后破伤风患者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为4.48±0.31万元~4.89±0.83万元,占当地人均GDP比例较高,医疗负担重。4.2014-2018年石家庄市和南京市创伤后破伤风患者救治中,TAT及TIG的被动免疫应用较高,但TT主动免疫极低。5.基层医务人员对破伤风知晓水平相对较低,对破伤风免疫制剂的概念和使用存在误区,主要受年龄因素的影响。

庄天从,张华捷,李喆,吕新军,王传林,马霄,潘钏愉[8](2020)在《2019年福建省晋江市健康人群破伤风抗体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福建省晋江市健康人群破伤风抗体(TAB)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采集晋江市2019年各年龄段健康人群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AB水平。使用Excel软件整理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不同组间TAB阳性率差异比较。结果 775份调查样本中,TAB总体阳性率为39.2%(304/775),各年龄组TAB阳性率分别为71.9%(87/121,8~20岁)、53.6%(82/153,21~30岁)、39.3%(57/145,31~40岁)、25.2%(38/151,41~50岁)、16.2%(17/105,51~60岁)和23.0%(23/100,61岁以上);有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CV)免疫史人群TAB阳性率为70.7%(164/232),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明人群TAB阳性率为25.8%(140/543);TAB阴性者从事破伤风高危行业和低危行业的人群,年龄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85;P<0.000);破伤风高危行业人群中40~50岁年龄组比例为46.79%。结论晋江市健康人群TAB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应重视开展TTCV的加强免疫工作。

麦浩,舒红[9](2019)在《国内外破伤风防控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破伤风感染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危害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与国外相比,我国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高于欧洲地区国家及美国,没有建立成人破伤风监测,缺乏成人及孕产妇破伤风免疫策略,存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滥用现状,使医疗风险加大。同时,仍有较高的成人破伤风发病率。因此,应完善破伤风免疫策略,提高公众及医务人员对破伤风正确预防的认知,加强成人破伤风疫苗研发,促进我国破伤风防控工作开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破伤风在诊断、监测、流行情况、控制策略及使用疫苗等方面的现状。

王传林[10](2019)在《完善免疫策略促进我国破伤风防治工作的规范发展》文中提出我国已基本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但是非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仍然较高。外伤后破伤风是非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类型。我国在外伤后破伤风预防中忽视了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CV)的正确应用。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于2019年5月9日审议通过我国首部《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明确了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的基本流程,以及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指针。外伤后破伤风预防的主要措施是使用TTCV进行主动免疫,并针对无TTCV免疫史者辅以被动免疫制剂。通过由上而下的破伤风防控体系建设,促进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破伤风免疫预防观念的转变。贯彻主动免疫为主、被动免疫为辅的免疫预防策略,对扭转我国破伤风防控误区具有重要意义。

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免疫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免疫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2)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论文提纲范文)

1 总 则
    1.1 预防接种知情
        1.1.1 预防接种知情权
        1.1.2 预防接种同意权
        1.1.3 预防接种知情同意
    1.2 预防接种告知
    1.3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
        1.3.1 框架概述
        1.3.2 预防接种知情和告知自身特点的双向性
        1.3.3 预防接种知情和告知关系的二重性
        1.3.4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和决策关系的决定性
        1.3.5 受种者选择和疫苗犹豫
    1.4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意义
        1.4.1 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获益
        1.4.2 实施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或接种单位获益
    1.5 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过程
        1.5.1 告知时机
        1.5.2 告知方式
    1.6 预防接种告知内容
        1.6.1 疫苗所预防疾病
        1.6.2 疫苗简介和接种建议
        1.6.3 预防接种禁忌
        1.6.4 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置
        1.6.5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1.7 预防接种告知和知情同意过程
        1.7.1 预防接种告知和知情同意过程推荐
        1.7.2 预防接种知情同意流程
    1.8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
        1.8.1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的内容
        1.8.2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与宣传推广的区别
        1.8.3 自愿选择和费用自理
        1.8.4 同时接种和优先接种
        1.8.5 同效替代
    1.9 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推荐格式
2 乙型肝炎疫苗
    2.1 疫苗针对疾病
        2.1.1 病原学
        2.1.2 临床特征
        2.1.3 流行病学特征
    2.2 疫苗简介
        2.2.1 疫苗免疫原性
        2.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2.2.3 疫苗安全性
    2.3 接种建议
        2.3.1 免疫程序
        2.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2.3.3 接种禁忌
    2.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2.4.1 常见不良反应
        2.4.2 罕见不良反应
        2.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2.5 注意事项
        2.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2.5.2 特定事项
3 卡介苗
    3.1 疫苗针对疾病
        3.1.1 病原学
        3.1.2 流行病学特征
        3.1.3 临床特征
    3.2 疫苗简介
        3.2.1 疫苗效果
        3.2.2 疫苗安全性
    3.3 接种建议
        3.3.1 免疫程序
        3.3.2 接种禁忌
    3.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3.4.1 常见不良反应
        3.4.2 罕见不良反应
        3.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3.5 注意事项
4 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
    4.1 疫苗针对疾病
        4.1.1 病原学
        4.1.2 临床表现
        4.1.3 流行病学特征
        4.1.4 消灭脊灰进展
    4.2 疫苗简介
        4.2.1 疫苗免疫原性
        4.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4.2.3 疫苗安全性
    4.3 接种建议
        4.3.1 免疫程序
        4.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4.3.3 接种禁忌
    4.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4.4.1 常见不良反应
        4.4.2 罕见不良反应
        4.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4.5 注意事项
        4.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4.5.2 特定事项
5 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
    5.1 疫苗针对疾病
        5.1.1 病原学
        5.1.2 临床表现
        5.1.3 流行病学特征
    5.2 疫苗简介
        5.2.1 疫苗免疫原性
        5.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5.2.3 疫苗安全性
    5.3 接种建议
        5.3.1 免疫程序
        5.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5.3.3 接种禁忌
    5.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5.4.1 常见不良反应
        5.4.2 罕见不良反应
        5.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5.5 注意事项
        5.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5.5.2 特定事项
6 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
    6.1 疫苗针对疾病
        6.1.1 病原学
        6.1.2 临床特征
        6.1.3 流行病学特征
    6.2 疫苗简介
        6.2.1 疫苗免疫原性
        6.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6.2.3 安全性
    6.3 接种建议
        6.3.1 免疫程序
        6.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6.3.3 接种禁忌
    6.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6.4.1 常见不良反应
        6.4.2 罕见不良反应
        6.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6.5 注意事项
7 乙型脑炎疫苗
    7.1 疫苗针对疾病
        7.1.1 病原学
        7.1.2 临床表现
        7.1.3 流行病学特征
    7.2 疫苗简介
        7.2.1 疫苗免疫原性
        7.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7.2.3 疫苗安全性
    7.3 接种建议
        7.3.1 免疫程序
        7.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7.3.3 接种禁忌
    7.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7.4.1 常见不良反应
        7.4.2 罕见不良反应
        7.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7.5 注意事项
        7.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7.5.2 特定事项
8 脑膜炎球菌疫苗
    8.1 疫苗针对疾病
        8.1.1 病原学
        8.1.2 临床表现
        8.1.3 流行病学特征
    8.2 疫苗简介
        8.2.1 疫苗免疫原性
        8.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8.2.3 疫苗安全性
    8.3 接种建议
        8.3.1 免疫程序
        8.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8.3.3 接种禁忌
    8.4 注意事项
        8.4.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8.4.2 特定事项
9 甲型肝炎疫苗
    9.1 疫苗针对疾病
        9.1.1 病原学
        9.1.2 临床特征
        9.1.3 流行病学特征
    9.2 疫苗简介
        9.2.1 疫苗免疫原性
        9.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9.2.3 疫苗安全性
    9.3 接种建议
        9.3.1 免疫程序
        9.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9.3.3 接种禁忌
    9.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9.4.1 常见不良反应
        9.4.2 罕见不良反应
        9.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9.5 注意事项
        9.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9.5.2 特定事项

(5)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论文提纲范文)

1 总则
    1.1 预防接种知情
        1.1.1 预防接种知情权
        1.1.2 预防接种同意权
        1.1.3 预防接种知情同意
    1.2 预防接种告知
    1.3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
        1.3.1 框架概述
        1.3.2 预防接种知情和告知自身特点的双向性
        1.3.3 预防接种知情和告知关系的二重性
        1.3.4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和决策关系的决定性
        1.3.5 受种者选择和疫苗犹豫
    1.4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意义
        1.4.1 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获益
        1.4.2 实施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或接种单位获益
    1.5 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过程
        1.5.1 告知时机
        (1)事先告知
        (2)接种时告知
        1.5.2 告知方式
        (1)面对面告知
        (2)信息化途径告知
        (3)反复多次告知
        (4)对特别重大利害关系条款的强调告知
        (5)其他必须要注意的事项
    1.6 预防接种告知内容
        1.6.1 疫苗所预防疾病
        1.6.2 疫苗简介和接种建议
        1.6.3 预防接种禁忌
        1.6.4 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置
        1.6.5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1.7 预防接种告知和知情同意过程
        1.7.1 预防接种告知和知情同意过程推荐
        1.7.2 预防接种知情同意流程
        (1)确认受种者信息
        (2)介绍预防接种相关政策
        (3)告知标准的信息
        (4)核实健康状况
        (5)解答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相关问题
        (6)确认知情同意
        (7)存档知情同意书
    1.8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
        1.8.1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的内容
        1.8.2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与宣传推广的区别
        1.8.3 自愿选择和费用自理
        1.8.4 同时接种和优先接种
        1.8.5 同效替代
    1.9 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推荐格式
2 乙型肝炎疫苗
    2.1 疫苗针对疾病
        2.1.1 病原学
        2.1.2 临床特征
        2.1.3 流行病学特征
    2.2 疫苗简介
        2.2.1 疫苗免疫原性
        2.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2.2.3 疫苗安全性
    2.3 接种建议
        2.3.1 免疫程序
        2.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2.3.3 接种禁忌
    2.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2.4.1 常见不良反应
        2.4.2 罕见不良反应
        2.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2.5 注意事项
        2.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2.5.2 特定事项
3 卡介苗
    3.1 疫苗针对疾病
        3.1.1 病原学
        3.1.2 流行病学特征
        3.1.3 临床特征
    3.2 疫苗简介
        3.2.1 疫苗效果
        3.2.2 疫苗安全性
    3.3 接种建议
        3.3.1 免疫程序
        3.3.2 接种禁忌
    3.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3.4.1 常见不良反应
        3.4.2 罕见不良反应
        3.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3.5 注意事项
4 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
    4.1 疫苗针对疾病
        4.1.1 病原学
        4.1.2 临床表现
        4.1.3 流行病学特征
        4.1.4 消灭脊灰进展
    4.2 疫苗简介
        4.2.1 疫苗免疫原性
        (1)Sabin-IPV
        (2)Salk-IPV
        (3)bOPV
        4.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1)IPV
        (2)bOPV
        4.2.3 疫苗安全性
        (1)IPV
        (2)bOPV
    4.3 接种建议
        4.3.1 免疫程序
        4.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1)IPV
        (2)bOPV
        4.3.3 接种禁忌
        (1)IPV
        (2)OPV
    4.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4.4.1 常见不良反应
        (1)IPV
        (2)bOPV
        4.4.2 罕见不良反应
        (1)IPV
        (2)bOPV
        4.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1)IPV
        (2)bOPV
    4.5 注意事项
        4.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1)IPV
        (2)bOPV
        4.5.2 特定事项
        (1)IPV
        (2)bOPV
5 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
    5.1 疫苗针对疾病
        5.1.1 病原学
        5.1.2 临床表现
        (1)百日咳
        (2)白喉
        (3)破伤风
        5.1.3 流行病学特征
        (1)百日咳
        (2)白喉
        (3)破伤风
    5.2 疫苗简介
        5.2.1 疫苗免疫原性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5.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5.2.3 疫苗安全性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破伤风疫苗
    5.3 接种建议
        5.3.1 免疫程序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破伤风疫苗
        5.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破伤风疫苗
        5.3.3 接种禁忌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破伤风疫苗
    5.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5.4.1 常见不良反应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破伤风疫苗
        5.4.2 罕见不良反应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1)DTaP
        (2)DTaP-IPV/Hib
        (3)DT
        (4)破伤风疫苗
    5.5 注意事项
        5.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5.2 特定事项
        (1)DTaP
        (2)DTaP-IPV/Hib
        (3)DT
        (4)破伤风疫苗
6 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
    6.1 疫苗针对疾病
        6.1.1 病原学
        6.1.2 临床特征
        6.1.3 流行病学特征
    6.2 疫苗简介
        6.2.1 疫苗免疫原性
        (1)MMR
        (2) MR
        (3) MuV
        6.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6.2.3 安全性
        (1)MMR
        (2)MR
        (3)MuV
    6.3 接种建议
        6.3.1 免疫程序
        6.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6.3.3 接种禁忌
    6.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6.4.1 常见不良反应
        6.4.2 罕见不良反应
        6.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6.5 注意事项
7 乙型脑炎疫苗
    7.1 疫苗针对疾病
        7.1.1 病原学
        7.1.2 临床表现
        7.1.3 流行病学特征
    7.2 疫苗简介
        7.2.1 疫苗免疫原性
        (1)JE-L
        (2) JE-I
        7.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1) JE-L
        (2) JE-I
        7.2.3 疫苗安全性
        (1) JE-L
        (2) JE-I
    7.3 接种建议
        7.3.1 免疫程序
        (1)JE-L
        (2)JE-I
        7.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1) JE-L
        (2) JE-I
        7.3.3 接种禁忌
        (1) JE-L
        (2) JE-I
    7.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7.4.1 常见不良反应
        (1) JE-L
        (2) JE-I
        7.4.2 罕见不良反应
        (1) JE-L
        (2) JE-I
        7.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1)JE-L
        (2)JE-I
    7.5 注意事项
        7.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7.5.2 特定事项
        (1) JE-L
        (2) JE-I
8 脑膜炎球菌疫苗
    8.1 疫苗针对疾病
        8.1.1 病原学
        8.1.2 临床表现
        8.1.3 流行病学特征
    8.2 疫苗简介
        8.2.1 疫苗免疫原性
        8.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8.2.3 疫苗安全性
    8.3 接种建议
        8.3.1 免疫程序
        (1)MPV-A和MPV-AC
        (2)MPCV-AC
        (3)MPV-ACYW
        8.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8.3.3 接种禁忌
    8.4 注意事项
        8.4.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8.4.2 特定事项
9 甲型肝炎疫苗
    9.1 疫苗针对疾病
        9.1.1 病原学
        9.1.2 临床特征
        9.1.3 流行病学特征
    9.2 疫苗简介
        9.2.1 疫苗免疫原性
        9.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1) HepA-L
        (2) HepA-I
        9.2.3 疫苗安全性
        (1)HepA-L
        (2)HepA-I
    9.3 接种建议
        9.3.1 免疫程序
        (1)HepA-L
        (2)HepA-I
        9.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1)HepA-L
        (2)HepA-I
        9.3.3 接种禁忌
        (1)HepA-L
        (2)HepA-I
    9.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9.4.1 常见不良反应
        (1)HepA-L
        (2)HepA-I
        9.4.2 罕见不良反应
        (1)HepA-L
        (2)HepA-I
        9.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1)HepA-L
        (2)HepA-I
    9.5 注意事项
        9.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1)HepA-L
        (2)HepA-I
        9.5.2 特定事项
        (1)HepA-L
        (2)HepA-I

(7)石家庄、南京两市人群创伤后破伤风疾病负担及基层医务人员破伤风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研宄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部分 石家庄、南京两市人群创伤后破伤风疾病负担
        一、技术路线
        二、研究现场的选择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四、调查数据
        五、研究方法
        六、质量控制
        (一) 设计阶段
        (二) 实施阶段
        (三) 数据处理阶段
        七、伦理
    第二部分 基层医务人员破伤风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一、技术路线
        二、调查对象选择
        三、调查数据
        四、研究方法
        五、质量控制
        六、伦理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 石家庄、南京两市人群创伤后破伤风疾病负担
        一、发病情况
        二、经济负担
    第二部分 基层医务人员破伤风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基础知识知晓情况
        三、临床知识知晓情况
        四、知晓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一、发病情况
    二、经济负担
    三、知晓情况
局限性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2014-2018年破伤风病例住院期间直接医疗费用调查表
    附表2 基础资料收集表
    附表3 2014-2018年医院破伤风病例主动搜索表
    附表4 2019年医务人员破伤风知晓情况调查表
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
附件
致谢
个人简介

(9)国内外破伤风防控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诊断
2 监测
3 流行病学
    3.1 疾病严重程度
        3.1.1 新生儿破伤风
        3.1.2 全人群破伤风
    3.2 血清抗体水平
    3.3 影响因素
4 控制策略
5 使用疫苗
    5.1 基础免疫疫苗
    5.2 加强免疫疫苗
6 我国破伤风外科处置存在的误区
7 我国破伤风防控展望

四、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免疫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消除传染病的历史进程与展望[J]. 杨维中,贾萌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11)
  • [2]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J].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 实用预防医学, 2021(04)
  • [3]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J].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02)
  • [4]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J].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1(02)
  • [5]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J].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21(02)
  • [6]2019年福建省晋江市健康人群破伤风抗体调查[A]. 庄天从,张华捷,李喆,吕新军,王传林,马霄,潘钏愉. 2020中国动物致伤诊治高峰论坛论文汇编, 2020
  • [7]石家庄、南京两市人群创伤后破伤风疾病负担及基层医务人员破伤风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D]. 宋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8]2019年福建省晋江市健康人群破伤风抗体调查[J]. 庄天从,张华捷,李喆,吕新军,王传林,马霄,潘钏愉. 疾病监测, 2020(06)
  • [9]国内外破伤风防控现状[J]. 麦浩,舒红. 职业与健康, 2019(24)
  • [10]完善免疫策略促进我国破伤风防治工作的规范发展[J]. 王传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9(12)

标签:;  ;  ;  ;  ;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免疫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