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射系统通信仿真研究与性能分析

散射系统通信仿真研究与性能分析

一、通信仿真研究及散射系统性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武逸冬[1](2021)在《紫外光通信网络分析及LED通信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紫外光通信(Ultraviolet Communication,UVC)具备非直视(Non-Line-of-Sight,NLOS)传输等优点,从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随着应用场景日趋复杂,点对点通信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组网通信来弥补其受限于短距离的不足。本文以紫外光通信为背景,开展了紫外光组网通信若干技术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紫外光通信网络的NLOS通信节点模型,并建立数学模型对其覆盖范围进行了数值分析。随后通过简化计算有效散射体体积,推导了适用于通信网络中两节点间的NLOS单次散射信道模型,并将该模型与Monte-Carlo模型及Luettgen模型进行了路径损耗对比分析。最后,基于所建立的模型仿真分析了传输距离、收发仰角、发射光束角、接收视场角与路径损耗及误码率的关系曲线。2、通过发射光锥与接收视场的重合区域,结合有效通信距离,推导了通信网络中两节点能够通信的必要条件。通过网络覆盖性能的分析设计了紫外光菱形通信网络,推导出了:菱形网络的有效覆盖面积表达式、完全无缝覆盖时单个节点的最大有效覆盖面积表达式、实现区域完全无缝覆盖所需最少节点数目表达式。综合考虑有效覆盖面积与连通性,将菱形网络与方形网络进行了对比分析。3、设计了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通信系统,提出了适用于该通信系统的电路设计方案,并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对系统进行了基带信号传输测试。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a Array,FPGA)实现了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传输,完成了三节点数据回环传输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NLOS单次散射信道模型在通信距离较短时,对路径损耗的计算精确度较低,但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其仿真结果与Luettgen模型基本一致,并且使用该模型进行仿真时计算量会大大减少。综合考虑有效覆盖面积与连通性,菱形网络能以减少1.504%的有效覆盖面积来增加其连通性,而方形网络要损失21.083%的有效覆盖面积才能增加其连通性。该紫外LED通信系统实现了频率为1MHz的基带信号传输。用状态机实现的UDP传输协议,利用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进行匹配检测,判断是否接收数据,为实现组网通信打下了基础。

谷路路[2](2021)在《城市场景车辆到车辆随机几何信道模型和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在城市高架桥上,多条道路合流的区域是很常见的,这给交通安全带来了挑战。首先,这些区域涉及不同道路上车流的合并,因此增加了交通事故产生的风险;其次,为减少噪声污染,这些区域通常配有隔音墙,但是隔音墙的存在阻碍了不同车道间车辆到车辆(V2V)的通信,从而对车流调度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针对上述带隔音墙合流区域的V2V通信展开相关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在城市带隔音墙高架桥合流区域场景下,V2V通信的信道建模以及进一步的性能优化,并创建了仿真平台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可视化展示。本文的创新点以及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针对所研究场景V2V通信的信道建模问题,首先,提出了一个半圆环加多共焦半椭球的宽带随机几何模型(GBSM);其次,根据几何模型,推导出信道的冲激响应(CIR),以及对应的确定性仿真模型;最后,利用仿真模型,探索了隔音墙高度、车辆速度等关键参数变化对信道统计特性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大规模天线配置引起的信道非平稳性。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车辆间隔音墙对V2V通信的负面影响,因此可以作为对应通信环境系统设计的理论指导。2、针对所研究场景V2V通信的性能优化问题,即在1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更加恶劣的通信环境,提出了基于智能反射面(IRS)的V2V通信性能优化方案。首先,提出了 IRS的具体部署方案;其次,根据IRS部署方案,构建对应的系统模型;最后,根据系统模型,提出了对信号发射波束形成器、IRS相移矩阵以及信号组合接收器联合优化的策略。本文所提出的性能优化方案可实现恶劣通信环境下V2V通信,并支持对IRS最佳反射单元个数的初步探索,因此对所研究通信环境的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3、针对可视化已有研究成果的需求,创建对应的仿真平台。该仿真平台操作灵活简便,它支持用户输入自定义仿真参数,并可清晰直观地展示对应的仿真结果,因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王潇正[3](2021)在《多场景可见光通信信道损伤与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各种大容量业务爆炸性增长,人们对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高。相较于传统射频通信,基于发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技术以其超宽的光谱频段、抗干扰能力强、高速率、绿色环保、安全保密性好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突破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与频谱资源瓶颈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物联网、水下无线通信、智能交通和未来6G网络等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这种新兴的通信技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以介质衰减、多径散射、背景光噪声、湍流衰落等为代表的信道损伤会严重影响可见光通信系统性能,降低通信速率与最大传输距离,进而制约其大规模商用和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围绕水下、室外和室内三种应用场景下的可见光通信信道损伤及系统设计展开研究,完成了理论性能分析、仿真平台设计、补偿算法实现和工程样机测试等工作,主要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围绕浅水域可见光通信多径色散效应与背景光噪声,基于光子追踪算法设计了模块化仿真平台与可视化界面,并通过样机测试验证。该平台整合了信道建模与性能评估功能,同时结合海平面太阳光辐照度实测数据,给出了不同工作深度下的背景光噪声强度量化方法,可从时延扩展、空间光强分布、统计性衰减以及误码率特性等方面对水下光信道进行综合分析。基于仿真结果,完成了通信系统总体设计,通过实测结果验证了仿真算法的准确性,并得出了通信距离的上限。该研究对于不同水质下的实时样机设计和链路性能评估具有指导意义。(2)围绕室外远距离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背景光噪声问题,基于FPGA设计并实现了自适应滤波降噪算法。搭建了一个灵活的可见光通信收发样机并采集室外背景光噪声,根据实测噪声数据对不同的自适应滤波算法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确定最终参数并利用FPGA开发板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抑制背景光噪声影响,在输入信噪比为2dB条件下,实现了约7.84dB的性能提升。(3)围绕船间灯光通信中的自动识别系统设计,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聚类算法并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针对传统人工拍发方式的不足,引入了机器学习中的k-means聚类算法并通过优化聚簇中心对其进行改进,该方法可以自动调节判决门限设定并识别光莫尔斯信号中的元素。为解决背景光噪声造成的精度下降问题,设计了基于跳变电平位置的纠错方案并利用STM32嵌入式系统实现,可有效消除跳变点带来的误差。离线仿真与原型机测试结果表明,在信噪比大于5dB的环境下该系统可实现超过99%的自动识别精度,在低信噪比环境下也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4)围绕室内多径干扰及物联网节点的能耗问题,首次提出了一种大规模可见光反向散射通信网络框架和建模方法。基于广义高斯泊松过程对网络拓扑进行建模分析,理论推导了累积干扰功率的概率分布特性,得出了成功概率与网络容量的近似解析表达式。相较于数值仿真分析,该方法大幅减少了计算时间,可给出反向散射通信网络性能的下界和最优参数选择,用于表征网络链路的可靠性以及空间成功传输密度,为物联网中的极低功耗可见光通信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

杨孙昆[4](2021)在《5G系统中毫米波通信性能的分析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系统旨在通过耕耘更宽阔的频段和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率以提供大容量、高速率和多样化的通信服务。一方面,坐拥丰富频谱的毫米波通信技术是5G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毫米波信号的高频绕射劣势却给系统部署带来了传统微波通信所不具备的全新攻坚要点和对抗技术;另一方面,5G致力于挖掘和应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制式以支持灵活可靠的动态双工配置策略,然而引入动态TDD技术容易产生交叉时隙干扰,限制系统性能的发挥;尽管毫米波射频链路技术和TDD制式于低频通信系统的应用已有相当成熟的研究成果,但是试图融合二者共建高频通信系统的研发进程方兴未艾,仍然面临不可忽视、亟待攻关的困难与挑战,基于此,本次课题拟对结合动态TDD技术与毫米波技术的通信系统开展研究。首先,本文提出并研究一个应用动态TDD技术的毫米波通信系统,并分别分析该系统的上行和下行覆盖率。在系统层面,全体通信设备按照调度链路的传输方向划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上行和下行信号传输,系统内每个接收设备所遭受的干扰功率不仅来自传统研究所涉及的同向链路干扰信号,还来自伴随动态TDD模式而出现的交叉时隙干扰信号,而在链路层面,基站(Base Station,BS)的发射功率设置为固定值,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的发射功率基于调度链路的路损动态调整,无论是有效信号还是干扰信号,均于毫米波信道内传输,通信链路受到诸如视距阻碍特性和定向波束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接着,考虑到双工信号平均功率的差异以及交叉时隙干扰的存在,本文借鉴分簇思想并且效仿空白子帧(ABSF,Almost Blank SubFrame)机制设计一种名为空白时隙(ABSL,Almost Blank SLot)的干扰功率控制机制,并应用于毫米波通信系统。该机制的基本思路即暂停部分可能严重干扰上行通信的下行数据传输活动,让位于当前时隙内上行BS集群的信号接收效果,从而提升通信系统的上行覆盖率。随后,本文将通信设备节点建模成为泊松点过程(Poisson Point Process,PPP),针对应用ABSL机制前后的通信场景,利用随机几何分析方法分别推演并导出了上行和下行覆盖率的解析规律,与此同时还设计并实现了通信仿真系统,从模拟仿真视角辅助和验证理论分析;基于得到的计算工具,本文对包含BS部署密度和双工时隙占比等参数的多组配置进行了数值计算,输出结果表明,影响毫米波通信系统覆盖性能的主要因素是链路干扰,提升上行时隙比例有利于上行信号接收;在BS部署较密集的系统中,下行功率干扰较严重,下行流量偏重时不利于下行信号接收,而在部署相对稀疏的系统里,上行干扰比重增大,提升上行流量配比反而容易恶化下行覆盖率;ABSL机制能够牺牲系统部分下行流量以换取上行和下行接收性能的提升,并且上行覆盖率的改善程度更显着,总体而言,ABSL机制可以实现通信系统传输能力和覆盖性能之间的权衡。

冯进[5](2021)在《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车地通信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真空管道运输(Evacuated Tube Transport,ETT)是一种以磁悬浮轨道技术为基础,构建管道形式的真空运行环境,实现列车零空气阻力、无摩擦运行的交通运输形式。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ETT试验线项目研究,如国外Hyperloop项目和国内高速飞车项目。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作为高速飞车运行控制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了列车运行控制、运行状态监测等系统业务,与其他列控子系统共同保障了列车的安全运营。建立一个能够准确描述ETT无线通信环境、测试验证通信技术方案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具有重要的前沿研究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依托真空管道高速飞车车地无线通信系统项目,基于开源软件无线电平台以及真空管道3D建模和无线信道仿真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针对该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半实物式仿真测试平台。该平台支持不同频段的灵活调节、商用终端设备接入上网、多种物理链路的仿真以及对列车运行控制等业务的模拟,支持对NR(New Radio)研究的软件升级,成本较低,操作简便。本文的工作总结归纳如下:(1)研究了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技术方案并提出了真空管道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仿真模型: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是以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为蓝本,包括三个子系统,分别对应LTE的核心网、接入网(基站)以及终端设备;同时考虑其无线仿真及业务需求,采用基于开源软件无线电的LTE通信平台以及空口无线信道建模的方案实现对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模拟。(2)基于射线追踪法以及3D物理建模技术实现了ETT环境下的空口无线信道仿真:利用3D建模软件Win Prop中的室内、隧道场景建模功能,参考背景项目全尺寸试验线的真空管道CAD设计以及具体建筑材料等信息,并查阅材料的电特性参数,构建了真空管道3D模型;同时基于射线追踪算法以及主径模型研究了ETT环境下的信道衰落和漏缆辐射的传播特性。(3)基于开源软件无线电平台OAI(Open Air Interface)、SRSLTE(Software Radio System LTE)实现了仿真平台的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部署:该平台在多台通用计算机上实现了完整LTE网元功能,其中核心网功能由OAI EPC承担,并基于Docker平台以容器化的方式将网元模块部署于同一台服务器;基站和终端功能分别由OAIe NB和SRSUE承担,部署于不同服务器,并采用射频硬件实现收发模拟。(4)基于搭建的车地无线通信仿真平台,进行了包括终端入网、多设备连接、多基站支持等功能方面和吞吐量、传输时延、多普勒频移等性能方面的仿真测试。验证了该仿真平台能够满足车地无线通信业务需求和关键技术仿真需求,达到了最初的设计目标。图71幅,表23个,参考文献87篇。

李嘉慧[6](2021)在《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开发与传输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随着移动用户和通信需求的增加,频谱资源逐渐紧张,为了拓展频谱资源,在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5G)的标准化工作中已经将毫米波频段划定为商用频段。然而,毫米波容易受到传播环境干扰,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路径损耗。通常采用大规模天线增益来对抗毫米波通信中的路径损耗。为了使大规模天线系统能够更灵活应用于实际网络,5G标准采用了基于阵面的大规模天线设计。因此,研究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传输技术对克服高路径损,提升系统容量有着重要意义。论文选题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5G国际标准候选方案评估与验证”项目,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适用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传输技术的系统级仿真平台,进一步基于该平台对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传输技术展开研究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和性能分析,为标准化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论文对毫米波通信和大规模MIMO技术进行了综述。概述了目前毫米波通信研究现状。对大规模MIMO的关键技术展开了深入调研,并分析其原理,为多阵面MIMO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地,对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传输技术进行了相关综述,分析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对移动通信系统级仿真平台的研究状况做了总结,为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的设计实现提供依据。其次,论文完成了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开发。论文进行了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并根据功能需求,重点设计了平台的信道模块、调度模块和反馈模块。在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该系统级仿真平台的开发实现,开展了平台的主要功能测试与性能评估。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在向下兼容原有平台功能的基础上完成毫米波多阵面MIMO的通信仿真。最后,论文针对毫米波通信系统中边缘用户性能和系统整体性能都较差的问题,开展了多阵面MIMO系统的传输方案研究,提出了基于比例公平的单波束传输方案和基于波束分组的多波束传输方案。所提两种方案对基于混合波束赋形的波束调度和反馈机制进行了设计,提升了毫米波通信系统边缘用户性能和整体性能。将所提两种方案在论文搭建的系统级仿真平台上进行仿真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比例公平的单波束传输方案能够在对整个系统性能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大大提升小区边缘用户的频谱效率;基于波束分组的多波束传输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平均频谱效率。

孙钰莹[7](2021)在《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获得信息控制权对世界各国是相当重要且必要的。而空间激光通信相比于其它无线通信方式具有通信带宽宽、信息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通信可靠性高、保密性好等优点,因此成为了空间宽带信息传输的重要途径。但空间激光通信的环境十分复杂、卫星研制的风险高、投入大,所以开展在轨激光通信实验之前,对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建立仿真模型,研究其各方面的性能是必要的。目前对于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仿真没有专门的仿真软件,市面上主要有数值仿真软件、专门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仿真软件和空间光网络仿真软件。本文针对目前对空间信息传输的需求,进行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功能分析,设计了仿真软件的总体架构和功能模块,研究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实现方法,完成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开发,并对仿真软件的可用性进行了测试。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研究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组成,设计了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空间环境、关键技术和仿真建模理论,建立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包括光发射系模型,光接收系统型、空间光信道模型、可视化器件模型和APT系统模型。2、设计了仿真软件的功能和总体框架,研究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实现的数据库技术、设计模式、混合编程技术、Qt技术、事件驱动与时间推进联合仿真技术。实现了人机交互界面模块、文件管理模块、数据库模块、资源管理模块、拓扑管理模块、参数设置模块、系统仿真模块和性能分析模块的开发。3、完成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开发,并对软件进行了测试。完成了 LEO卫星激光通信系统的仿真测试,结果显示发射光功率越大,系统的性能更好。

巫晓林[8](2021)在《5G标准信道模型的软件实现与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今5G已在中国进入了大规模商用阶段,高速发展的5G正开启通信产业变革的新篇章。而5G特有的高频段、大带宽、多通道等新特性,也使得信号传播特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此,3GPP、ITU-R等标准组织相继发布了各自的5G信道标准并提出了 5G信道建模方案,以实现对5G信道衰落特性的更准确描述。在工程应用中通常使用信道仿真仪来复现在实际无线信道传输环境下的信道响应。但目前,国内厂商对信道仿真仪的研发还不够成熟。并且5G标准信道模型在信道仿真仪上的实现,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现有信道仿真仪性能的限制,本文对ITU-R发布的IMT-2020标准5G信道模型进行了简化,使之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能更好地应用于信道仿真仪,并就其在信道仿真仪上的实现效果进行了验证。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三方面:(1)对5G标准信道模型及主流信道仿真仪的性能参数进行深入调研。针对5G通信系统的新需求,多个组织机构纷纷提出了自己的5G信道模型,本文对常见的信道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IMT-2020模型为ITU-R提出的5G标准信道模型,依据此模型本人参与开发了 IMT-2020标准化信道模型仿真平台,本文对此平台的仿真流程进行了简要介绍;高性能的信道仿真仪的开发一直是通信仪器制造业的一大难点,本文就目前主流的信道仿真仪与本人参与开发的自研信道仿真仪的性能参数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 5G标准信道模型在信道仿真仪上实现面临的限制;(2)5G标准信道模型的简化与验证。由于在信道仿真仪上实现5G信道模型面临着诸多限制,如硬件支持的多径数量有限、时延精度有限等,故根据自研信道仿真仪的仿真能力限制,对5G标准信道模型进行了低功率簇删减与簇时延调整两个方面的简化,并验证简化对仿真性能与准确度带来的影响;(3)自研信道仿真仪的性能验证。在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验证、测试等各个环节,往往都会采用信道仿真仪来为用户提供测试所需的无线信道传播环境。因此,必须在评估或测试中对信道仿真仪实现信道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现有实验室资源下可实现的信道仿真仪验证方案,并基于简化后的5G信道模型对实验室自研信道仿真仪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该信道仿真仪可正确地复现信道响应。本文以5G标准信道仿真平台和自研信道仿真仪为基础,以5G标准模型的简化验证为创新点,以信道仿真仪准确、完整地复现信道模型为应用,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李俊丽[9](2021)在《面向5G整机OTA测试的仿真建模研究及平台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迅速发展的无线通信技术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5G)Release15的初步商用使得频谱短缺的挑战日益明显,因此,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th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化组织在5G Release 17中对毫米波技术、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进一步进行了标准化,这也促进了射频器件的大爆发,并给射频器件的性能及测试带来挑战。然而,当前5G射频器件及天线模块国产化率较低,而基于整机测试的射频性能评估对5G射频器件商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面向整机的射频器件非理想特性建模及性能评估成为5G整机性能测试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论文以优化整机性能为准则,开发面向5G整机空口(Over The Air,OTA)测试的链路级仿真平台,对功放、滤波器、天线等核心射频器件的非理想特性进行研究,并对整机端到端的仿真性能进行评估与分析。首先,本论文设计并实现了基带链路级仿真平台。论文对无线通信仿真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基带链路级仿真平台的整体架构及设计思路,通过模块化设计方法使用MATLAB语言开发基带链路级仿真平台,并对高斯信道及衰落信道下的仿真性能进行了仿真,通过对比分析法证明本论文所开发的基带链路级仿真平台的可靠性。其次,本论文对射频模块非理想特性及其建模算法展开了研究及实现。论文对各射频模块的非理想特性进行了研究。随后,基于论文实现的射频模块非理想特性算法模型,对射频器件算法模型进行了测试校准。通过设置表征射频模块非理想特性的不同的物理特性参数,分别对功放、滤波器及天线进行了仿真评估。仿真结果初步表明,经调试优化后的射频器件物理特性参数可提高系统的传输可靠性。然后,本论文对OTA信道重构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论文研究了 3GPP标准信道模型及基于吸波暗室的OTA重构信道模型的建模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预衰落合成信道重构技术开发了基于吸波暗室方案的OTA信道模型以复现3GPP标准信道模型的空间特性,并对论文实现的基于OTA信道模型的仿真平台的重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吸波暗室的OTA信道模型的仿真平台能够精确地重构目标信道仿真平台的空间特性,从而进一步推进整机测试仿真平台的开发。最后,本论文对射频器件对整机OTA测试仿真平台的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已验证的OTA信道重构仿真平台,结合射频器件非理想特性仿真模块,对射频模块非理想特性对整机OTA测试平台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射频模块非理想特性会严重影响整机平台的性能。通过调试优化射频模块的非理想因素影响,在满足3GPP要求的误差矢量幅度下,由仿真结果可知可改善射频非理想特性对整机性能的影响。本论文开发的面向5G整机的OTA测试仿真平台能够对整机核心器件的性能进行摸底,为相应的产品规范和测试规范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邰岩松[10](2021)在《面向空地自组织协同的融合通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空地协同网络由立体空间多功能节点构成,面对多样化任务,承载多类型的动态业务。根据空地自组织协同场景下的不同业务请求,需要多速率匹配与自适应物理资源调度机制实现多业务信息融合通信。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研究面向空地自组织协同的融合通信技术,设计了支持多速率的物理层融合通信体制,基于典型空地协同物理信道进行了多速率通信性能分析,给出了融合通信体制下的MAC层架构设计,提出了一种面向多业务速率匹配的自适应资源调度算法。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性贡献包括:(1)设计了面向空地协同通信场景下多业务需求的多速率融合通信体制。首先,在物理层完成了面向多业务的DSSS和OFDM通信体制设计,并基于不同的信道编码和数字调制策略实现了面向多业务需求的物理层多速率融合通信机制。其次,完成了空地协同场景下的无线信道建模,并在信道模型下完成了多速率融合通信系统性能分析,给出了不同通信速率下的系统误比特率曲线。(2)设计了基于多速率融合通信体制的MAC层架构。针对协同场景下的不同业务请求,在MAC层设计了业务需求分析、信道质量评估、多速率匹配以及资源调度等适配于多业务融合通信需求的调度模块,用于实现在不同信道质量以及动态业务请求下的多速率匹配和动态自适应资源调度,并分析了各个调度模块之间的具体工作流程。(3)提出了面向多业务速率匹配的自适应资源调度算法。本算法根据空地自组织协同场景下的不同业务请求,基于调度模块完成了该类型业务的速率、时延、以及误比特率分析,并结合当下信道质量的估计结果,完成了多速率匹配与动态自适应物理资源调度,满足了不同类型业务的通信需要,提高了信道资源利用率及系统传输效率。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在速率匹配和资源调度上的有效性,通过合理的速率匹配与时隙资源调度,算法有效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传输时延,与现有算法相比,在网络吞吐量和数据包投递率指标上均有所提高。本论文研究的多速率融合通信体制和自适应资源调度算法,对空地自组织协同等多维空间协同应用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通信仿真研究及散射系统性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信仿真研究及散射系统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紫外光通信网络分析及LED通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论文结构
2 紫外光大气传输理论
    2.1 大气组成和结构
        2.1.1 气体分子
        2.1.2 气溶胶
        2.1.3 水汽凝聚物
    2.2 紫外光大气传输特性
        2.2.1 大气分子的吸收作用
        2.2.2 大气分子的散射作用
    2.3 紫外光通信信道模型
        2.3.1 紫外光LOS通信模型
        2.3.2 紫外光NLOS通信模型
        2.3.3 信噪比与误码率
    2.4 本章小结
3 NLOS紫外光通信网络设计与分析
    3.1 通信网络覆盖理论
        3.1.1 网络覆盖基本概念
        3.1.2 网络覆盖方法分类
        3.1.3 网络覆盖性能参数及优化程度评定
    3.2 紫外光组网通信分析
        3.2.1 网络拓扑结构
        3.2.2 NLOS紫外光通信方式选择
        3.2.3 NLOS紫外光通信节点模型
        3.2.4 NLOS紫外光通信节点覆盖范围
    3.3 网络节点间信道模型分析
        3.3.1 NLOS单次散射模型
        3.3.2 模型分析
        3.3.3 不同几何参数下的路径损耗
        3.3.4 误码率分析
    3.4 网络节点通信条件判定
    3.5 通信网络覆盖性能分析
        3.5.1 菱形网络设计
        3.5.2 菱形网络与方形网络对比
    3.6 本章小结
4 紫外LED通信系统及UDP协议实现
    4.1 紫外LED通信系统架构
    4.2 硬件部分设计
        4.2.1 紫外光源的选择
        4.2.2 探测器的选择
        4.2.3 发射端部分
        4.2.4 接收端部分
    4.3 紫外LED通信系统测试
    4.4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
        4.4.1 基于FPGA的 UDP协议设计
        4.4.2 基于FPGA的 UDP协议实现
    4.5 UDP协议在紫外光组网通信中的应用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前景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城市场景车辆到车辆随机几何信道模型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基于随机几何的城市场景车辆到车辆(V2V)信道建模
        1.2.2 基于智能反射面(IRS)的城市场景V2V信道优化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合流区域V2V信道研究
        1.3.2 IRS辅助无线通信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场景V2V通信信道建模和性能优化
    2.1 引言
    2.2 城市场景V2V通信无线信号传播机制
        2.2.1 多径传播
        2.2.2 多普勒效应
    2.3 基于GBSM的V2V信道建模
        2.3.1 信道建模一般原理
        2.3.2 参考模型
        2.3.3 确定性仿真模型
    2.4 IRS辅助无线通信
        2.4.1 IRS一般原理
        2.4.2 IRS使能智能无线通信环境
        2.4.3 IRS典型应用场景
        2.4.4 IRS通信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场景V2V通信信道建模
    3.1 引言
    3.2 经典GBSM信道模型
        3.2.1 双环模型
        3.2.2 椭圆模型
    3.3 半圆环加多共焦半椭球信道模型
        3.3.1 几何模型
        3.3.2 确定性仿真模型
        3.3.3 统计特性
    3.4 仿真结果和分析
        3.4.1 参数设置
        3.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场景V2V通信性能优化
    4.1 引言
    4.2 基于IRS的城市V2V通信性能优化
        4.2.1 IRS辅助城市场景V2V通信
        4.2.2 IRS部署
        4.2.3 系统模型
        4.2.4 Tx、IRS与Rx联合优化
    4.3 仿真结果和分析
        4.3.1 参数设置
        4.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场景V2V通信仿真平台
    5.1 引言
    5.2 信道特性可视化
    5.3 仿真平台实现
        5.3.1 仿真平台概述
        5.3.2 仿真平台结果展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多场景可见光通信信道损伤与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VLC技术特点
        1.1.2 VLC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信道模型的研究现状
        1.2.2 实时系统与样机的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多场景可见光通信信道理论基础
    2.1 多场景可见光信道特性
        2.1.1 信道损伤
        2.1.2 衡量指标
    2.2 噪声来源及特性分析
        2.2.1 光域噪声
        2.2.2 电域噪声
    2.3 吸收散射特性分析
        2.3.1 海水吸收效应
        2.3.2 海水散射效应
        2.3.3 海水水体特性细分
    2.4 湍流衰落特性分析
        2.4.1 湍流信道模型
        2.4.2 通信性能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水下可见光通信仿真平台与样机设计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及仿真平台设计
        3.2.1 光子追踪算法流程
        3.2.2 背景光噪声计算
        3.2.3 GUI界面设计
    3.3 信道损伤与系统性能分析
        3.3.1 时延展宽特性分析
        3.3.2 空间光强分布特性分析
        3.3.3 空间统计性衰减特性分析
        3.3.4 浅水域强背景光下误码率特性分析
    3.4 仿真与样机测试结果对比
        3.4.1 样机总体设计原则
        3.4.2 链路衰减仿真与实测
        3.4.3 最大通信距离估算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室外背景光噪声抑制与船间自动识别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基于FPGA的室外可见光通信自适应滤波算法实现
        4.2.1 自适应滤波算法原理
        4.2.2 系统搭建与测试结果
    4.3 基于改进型聚类算法的船间光通信自动识别系统设计
        4.3.1 光莫尔斯码表征与抖动控制
        4.3.2 改进型聚类算法
        4.3.3 系统模型与自动识别方案设计
        4.3.4 基于跳变电平位置的纠错方案设计
        4.3.5 光莫尔斯解码与精度计算
        4.3.6 离线仿真与原型机实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室内大规模可见光反向散射通信网络性能分析
    5.1 引言
    5.2 反向散射通信原理性测试
        5.2.1 反向散射原理
        5.2.2 LCD性能测试
    5.3 VL-BackCom网络模型架构
        5.3.1 网络拓扑与信道模型
        5.3.2 VL-BackCom系统与性能指标
    5.4 VL-BackCom网络性能分析
        5.4.1 网络中断概率分析
        5.4.2 累积干扰特征分析
        5.4.3 VL-BackCom成功传输概率分析
        5.4.4 VL-BackCom传输容量分析
        5.4.5 仿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前景与展望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5G系统中毫米波通信性能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对照表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主要工作内容和贡献
    1.3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毫米波通信系统研究概述
    2.1 引言
    2.2 毫米波通信系统特性
        2.2.1 毫米波频段信道特点
        2.2.2 波束赋形技术
        2.2.3 Massive MIMO技术
        2.2.4 多层异构网络部署规划
        2.2.5 未来研究要点与挑战
    2.3 动态TDD系统特性
        2.3.1 动态TDD技术概述
        2.3.2 系统干扰
        2.3.3 应用场景与挑战
    2.4 随机几何理论
        2.4.1 随机几何分析原理
        2.4.2 泊松点过程
        2.4.3 基础成果与研究挑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毫米波通信系统的覆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已有研究成果
    3.3 通信系统模型
        3.3.1 设备节点拓扑
        3.3.2 通信链路视距特性
        3.3.3 路径损耗与衰落
        3.3.4 波束赋形图样
        3.3.5 链路建立机制
        3.3.6 传输功率模式
    3.4 系统覆盖性能研究
        3.4.1 基本场景
        3.4.2 下行覆盖场景
        3.4.3 上行覆盖场景
    3.5 通信仿真系统设计
        3.5.1 需求分析
        3.5.2 系统实现
        3.5.3 可视化流程
        3.5.4 模块实现
    3.6 研究结果分析
        3.6.1 基本参数配置
        3.6.2 信道噪声与信号干扰
        3.6.3 通信设备功率
        3.6.4 节点部署密度
        3.6.5 双工流量比例
        3.6.6 模拟仿真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交叉时隙干扰控制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已有研究成果
    4.3 干扰控制研究
        4.3.1 ABSL机制
        4.3.2 下行覆盖场景更新
        4.3.3 上行覆盖场景更新
    4.4 通信仿真系统更新
    4.5 研究结果分析
        4.5.1 基本参数配置
        4.5.2 ABSL机制作用
        4.5.3 上行覆盖率
        4.5.4 下行覆盖率
        4.5.5 模拟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课题研究总结
    5.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

(5)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车地通信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开源软件无线电仿真研究现状
        1.2.2 类ETT环境信道建模研究现状
        1.2.3 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仿真平台相关技术分析
    2.1 LTE协议及组网架构
    2.2 软件无线电基础理论
    2.3 开源无线电架构分析
        2.3.1 OAI源码架构
        2.3.2 SRSLTE架构
    2.4 本章小结
3 仿真平台系统方案设计
    3.1 高速飞车车地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3.1.1 车地通信系统架构
        3.1.2 关键技术设计方案
    3.2 车地通信仿真平台设计需求分析
        3.2.1 通信系统基本模型
        3.2.2 通信业务模拟需求
        3.2.3 关键技术仿真需求
    3.3 飞车车地通信仿真平台系统方案
        3.3.1 仿真平台系统方案
        3.3.2 仿真平台系统资源
    3.4 本章小结
4 ETT空口无线信道仿真
    4.1 预测模型理论分析
        4.1.1 SBR射线追踪
        4.1.2 主径预测模型
    4.2 低真空管道3D建模
        4.2.1 管道仿真模型
        4.2.2 仿真参数设置
    4.3 空口无线传播仿真
        4.3.1 衍射作用影响
        4.3.2 反射次数影响
        4.3.3 不同频率影响
        4.3.4 漏泄电缆辐射
    4.4 本章小结
5 车地通信仿真平台实现
    5.1 仿真平台网络架构
        5.1.1 平台网络架构
        5.1.2 Docker容器化
    5.2 核心网自动化配置
    5.3 接入网侧功能部署
        5.3.1 基站侧功能部署
        5.3.2 终端侧功能部署
    5.4 450M多频段实现
    5.5 空口无线传输实现
        5.5.1 路径损耗模型
        5.5.2 时延扩展影响
        5.5.3 多谱勒频移模拟
    5.6 终端入网流程解析
    5.7 本章小结
6 车地通信仿真平台测试
    6.1 平台调测方法分析
        6.1.1 LOG日志系统
        6.1.2 T_tracer调试
        6.1.3 Scope图界面
        6.1.4 终端跟踪工具
        6.1.5 SRSGUI视图
    6.2 仿真平台测试环境
    6.3 仿真平台功能测试
        6.3.1 终端入网注册
        6.3.2 模块数据通信
        6.3.3 多个终端支持
    6.4 仿真平台性能测试
        6.4.1 多个频段支持
        6.4.2 信道带宽测试
        6.4.3 多谱勒频移测试
        6.4.4 传输性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开发与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成果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毫米波通信与大规模MIMO技术综述
    2.1 毫米波通信概述
    2.2 大规模MIMO传输技术研究
        2.2.1. 天线架构
        2.2.2 混合波束赋形技术
        2.2.3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2.2.4 用户调度技术
        2.2.5 波束管理技术
    2.3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传输技术研究
        2.3.1 多阵面天线架构
        2.3.2 混合波束赋形技术
        2.3.3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2.3.4 面临的挑战
    2.4 通信系统级仿真平台
        2.4.1 系统级仿真概述
        2.4.2 5G NR系统级仿真平台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3.1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
        3.1.1 需求分析
        3.1.2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总体设计
        3.1.3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模块设计
    3.2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实现
        3.2.1 仿真平台开发和运行环境
        3.2.2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模块实现
    3.3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测试
        3.3.1 参数配置
        3.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传输技术的研究
    4.1 基于比例公平的单波束传输方案
        4.1.1 系统模型
        4.1.2 比例公平的单波束调度算法
        4.1.3 基于单波束的反馈方案
        4.1.4 仿真性能评估
    4.2 基于波束分组的多波束传输方案
        4.2.1 系统模型
        4.2.2 波束分组的多波束调度算法
        4.2.3 基于多波束的反馈方案
        4.2.4 仿真性能评估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缩略语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概述
    2.1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
        2.1.1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2 空间激光通信类型
        2.1.3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4 光发射系统
        2.1.5 光接收系统
        2.1.6 APT子系统
    2.2 空间环境对卫星链路的影响
    2.3 空间激光通信关键技术
        2.3.1 高灵敏度抗干扰的微弱光信号接收技术
        2.3.2 快速、高精度APT技术
        2.3.3 高功率高稳定光源
        2.3.4 精密、可靠及高增益收发天线技术
        2.3.5 高速率调制、解调技术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模型设计
    3.0 建模仿真理论
    3.1 系统仿真模型
    3.2 光发射系统设计
        3.2.1 光源设计
        3.2.2 数据源设计
        3.2.3 调制器设计
        3.2.4 光学发射天线设计
    3.3 光接收系统设计
        3.3.1 光接收天线设计
        3.3.2 光电探测器设计
        3.3.3 滤波器设计
    3.4 空间光信道模型设计
        3.4.1 大气信道模型设计
        3.4.2 自由空间信道模型设计
    3.5 APT分系统设计
    3.6 可视化器件库设计
        3.6.1 示波器设计
        3.6.2 光信号时域分析仪设计
        3.6.3 误码仪设计
    3.7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仿真软件功能设计
        4.1.1 仿真软件功能
        4.1.2 仿真执行流程
    4.2 仿真软件总体架构设计
        4.2.1 软件系统模块
        4.2.2 软件系统执行流程
    4.3 仿真软件关键技术
        4.3.1 开发准则
        4.3.2 Qt开发框架及插件机制
        4.3.3 设计模式
        4.3.4 混合编程
        4.3.5 事件机制和消息机制
        4.3.6 数据库设计
        4.3.7 事件驱动和时间推进联合仿真技术
    4.4 仿真软件功能实现
        4.4.1 人机交互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4.4.2 器件库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4.4.3 拓扑管理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4.4.4 仿真运行控制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4.4.5 性能分析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仿真测试和结果分析
    5.1 LEO星座通信系统仿真
        5.1.1 场景设置
        5.1.2 仿真总体框图及概述
        5.1.3 链路距离变化
    5.2 仿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后期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内成果目录
附录

(8)5G标准信道模型的软件实现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移动通信需求与发展
        1.1.2 信道仿真仪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信道建模研究现状
        1.2.2 信道仿真仪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ITU-R标准化信道仿真平台
    2.1 信道模型分类与常用框架
        2.1.1 信道模型分类
        2.1.2 常用信道建模框架
    2.2 5G标准信道模型
    2.3 ITU-R标准化信道仿真平台
        2.3.1 平台架构
        2.3.2 平台仿真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链路级5G标准信道模型的简化与验证
    3.1 标准信道模型的简化的意义
        3.1.1 信道模型简化对于信道仿真平台的意义
        3.1.2 信道模型简化对于信道仿真仪的意义
    3.2 信道模型简化方法
        3.2.1 簇时延调整
        3.2.2 低功率簇裁减
    3.3 仿真结果与讨论
        3.3.1 簇裁减仿真结果
        3.3.2 簇时延调整仿真结果
        3.3.3 信道特征值分布的对比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5G信道模型在信道仿真仪上的实现与验证
    4.1 验证方案设计
        4.1.1 基于电缆馈线直连的验证方案
        4.1.2 基于微波暗室测试系统的验证方案
        4.1.3 用于验证信道模型的度量
    4.2 验证方案实施与数据分析
        4.2.1 验证步骤
        4.2.2 验证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面向5G整机OTA测试的仿真建模研究及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射频前端研究现状
        1.2.2 测试方案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带链路级仿真建模研究
    2.1 无线通信仿真基本理论
    2.2 基带链路级仿真平台设计
        2.2.1 仿真平台总体设计
        2.2.2 仿真平台模块化设计
    2.3 仿真平台性能验证
        2.3.1 高斯信道性能验证
        2.3.2 衰落信道性能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射频器件仿真建模研究
    3.1 功放等效基带建模研究
        3.1.1 功放非理想特性研究
        3.1.2 功放非线性特性模型
        3.1.3 测试验证及仿真评估
    3.2 滤波器等效基带建模研究
        3.2.1 滤波器非理想特性研究
        3.2.2 幅频特性基带等效模型
        3.2.3 测试验证及仿真评估
    3.3 天线等效基带建模研究
        3.3.1 天线非理想特性研究
        3.3.2 天线阵耦合效应模型
        3.3.3 测试验证及仿真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整机的OTA测试建模研究
    4.1 信道建模理论研究
        4.1.1 3D信道建模理论
        4.1.2 OTA信道重构理论
    4.2 OTA重构平台性能评估
        4.2.1 仿真平台总体设计
        4.2.2 仿真平台性能评估
    4.3 整机OTA测试平台性能评估
        4.3.1 整机OTA测试平台
        4.3.2 整机平台性能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5.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面向空地自组织协同的融合通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空地协同通信的发展趋势
        1.2.1 空地点对点通信
        1.2.2 空地星型网络通信
        1.2.3 空地自组织协同
    1.3 融合通信及其关键技术
        1.3.1 融合通信概述
        1.3.2 融合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1.4 研究内容
    1.5 章节安排
第二章 面向空地协同的融合通信系统分析
    2.1 引言
    2.2 空地无线信道模型
        2.2.1 无线信道衰落
        2.2.2 空地无线信道模型
    2.3 空地协同通信需求分析及方案选择
        2.3.1 控制业务通信方案选择
        2.3.2 数据业务通信方案选择
    2.4 融合通信系统设计指标与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多业务的空地自组织融合通信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融合通信系统物理层设计
        3.2.1 面向多业务的DSSS通信设计
        3.2.2 面向多业务的OFDM通信设计
        3.2.3 仿真与性能分析
        3.2.4 物理层帧结构
    3.3 融合通信系统MAC层设计
        3.3.1 融合通信系统MAC层框架
        3.3.2 融合通信系统MAC层工作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多业务速率匹配的自适应资源调度算法
    4.1 引言
    4.2 MR-ARS算法设计思想
    4.3 MR-ARS算法帧结构
    4.4 MR-ARS算法流程
    4.5 MR-ARS算法复杂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融合通信仿真与结果分析
    5.1 引言
    5.2 NS-3 仿真平台介绍
    5.3 仿真场景及参数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5.4.1 平均端到端时延
        5.4.2 网络吞吐量
        5.4.3 数据包投递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通信仿真研究及散射系统性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紫外光通信网络分析及LED通信系统研究[D]. 武逸冬.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城市场景车辆到车辆随机几何信道模型和特性研究[D]. 谷路路.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多场景可见光通信信道损伤与系统设计研究[D]. 王潇正.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5G系统中毫米波通信性能的分析与研究[D]. 杨孙昆.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车地通信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 冯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6]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开发与传输技术研究[D]. 李嘉慧.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7]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孙钰莹.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8]5G标准信道模型的软件实现与验证[D]. 巫晓林.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面向5G整机OTA测试的仿真建模研究及平台开发[D]. 李俊丽.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10]面向空地自组织协同的融合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 邰岩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散射系统通信仿真研究与性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