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数学实验室促进大学生数学素质培养

建立数学实验室促进大学生数学素质培养

一、创建数学实验室、推进大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杨然,张田田[1](2021)在《高校数学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已渗透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生活等众多领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实验中心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实践创新能力。经过10多年连续不断的建设,构建了"理论—实践—应用"协调发展的数学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实验室开放共享,大力推进数学实践教学改革,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孙明保,李新平,李松华,彭孝钦[2](2021)在《依托学科建设的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依托学科建设优势,从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建设、教师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如何培养数学类专业人才作了有益的探讨与实践,可为地方院校培养数学类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刘亮亮[3](2020)在《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项目管理是当代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热门理念和模式,在当代教育管理中也被广泛采用,美国则是教育项目管理的最早策源地和当代应用最为普遍和成效显着的国家。在今日美国联邦政府层面,几乎所有体现美国国家教育意志和导向需要的教育事务和相应资源,都是以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相应的独立事项为基本单元,设计划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项目来加以推进和管理的。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完整性质和内涵是什么?何以如此之先地在美国土地上原创性生成并有序地发展成长为体现甚至代表当代教育管理走向的教育项目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协调和处理教育国家行政干预和社会市场运作的矛盾中有何优势和局限,能否为我国教育管理模式乃至体制的改革提供相应的启示和借鉴?对这些当代教育项目管理根本问题的热切关注和思考,自然也就使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进入笔者的考察研究视野,成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的首选。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逻辑与历史科学统一的方法论指导下,以教育社会生态理念为基本研究范式,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和纵向比较法,按着教育项目管理形态由单项到体系的演化的基本进程和轨迹,对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演进背景、现实实践、成效问题和主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阶段梳理考察,在简要把握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在二战前萌芽成型奠定的基础上,对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重点创设(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初)、系统整合(20世纪60年代中—80年代初)、体系优化(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末)和创新提升(21世纪初—今)的各个阶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综合,力求揭示其逐步铺开、连续改进和不断优化的发展历程与规律。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发展,是在二战前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萌芽成型所奠定的基础上起步的。现实教育的分散性发展条件、形态和格局,国家机器的天然教育使命、责任和权力,宪法的国会征税权与社会福利保障责任的明确规定,为联邦政府对教育进行直接有力但有限的项目管理干预提供了历史的必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战结束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在战前奠定的坚实基础上进入了重点创设阶段,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国会于1944年通过颁布了《退役军人权利法》和1958年《国防教育法》,为联邦政府创设了退役军人教育援助项目和国防研究生奖学金项目及其管理模式,开始了运用教育项目管理对高等教育进行直接干预的重点探索。这些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有力实施,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重点发展和质量提升,为事关全局的现实高等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合法合规、切实适用的机制和抓手,也为联邦政府更加积极全面的教育直接干预提供了基本模式与良好示范。当然,这种直接动用联邦政府力量对眼前的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直接的干预,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应急性、权宜性和局部性的局限或不足。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进入到系统发展阶段。经过二战后的迅速调整与强势拓展,到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社会进入到空前繁荣时期,“民权运动”也应时而生、风起云涌。这不仅使联邦政府财力雄厚,成为“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也为联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全面干预创造了有利的历史条件和需求。两法和随后国会一系列教育法案中陆续出台的大量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从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业教育、双语教育到少数民族教育,从移民教育到国际教育等,可谓遍及教育的各个层次和领域,直至1979年联邦教育部的设立。这些联邦教育项目的创设和实施与整个教育系统对应一致、相辅相成、相映成辉,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教育系统的全层次、全类型的全员性发展,也为教育项目管理的体系性优化提供了完整的框架、基础和资源。随着联邦教育项目的系统化设置与实施,在有力地保障和促进美国教育全面完整发展的同时,其固有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显露了出来,特别是随着联邦教育部对联邦教育项目直接干预的日渐加强,各个教育项目实施运行的孤立性、形式化、行政化、各自为政性和发展不平衡性日渐突出,促使和要求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相互协调配合,不断增强所有联邦教育项目的有机体系性,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由此进入体系优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东石油危机,也大大地削弱了美国联邦政府资助教育项目的能力。80年代初期,里根总统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对教育的过分干预,开始了“新联邦主义”教育计划,通过《1981年综合预算调节法》消减和整合联邦教育项目,减少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和干预措施,将联邦政府各部门分散化管理的项目转换为联邦教育部的集中化管理。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乔治·布什总统上台,联邦政府再次调整教育项目管理的体系结构优化,强化教育项目的相互衔接、体系性与弹性,制定了总揽全局、明确整体目标、优化和提升教育项目总体效能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紧密对接,联邦政府的教育职能也更加广泛,成为“教育标准的制定者”。在1993年《政府绩效和成果法》的影响下,教育部开始注重业绩文化和问责文化的建立,加强联邦教育项目的绩效评估,促进联邦教育项目的结构改进和质量提升。进入21世纪,伴随着“9·11”事件的发生和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缓和各类社会问题和提升教育质量,联邦政府在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育项目管理体系对国家社会发展战略的体现、支撑和合理合法化的作用,开始了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的创新提升新阶段。国会密集立法加大教育拨款力度,仅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就专门为教育投入了1000多亿美元,其中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为536亿美元的州财政稳定基金项目,包括486亿美元的公式拨款项目和50亿美元的竞争性拨款项目,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联邦教育项目财政管理支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中设置推行的体系化教育项目把社会全员发展作为国家责任和终极目标,把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利完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联邦政府创设实施的STEM系列科技教育项目,重新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覆盖的“十万强”系列国际教育交流项目,促进国际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更是把美国国家社会的发展与高科技、全球化和生态化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就美国与人类共同发展的教育项目管理蓝图。上述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发展进程表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产生、发展和最终成为美国教育管理体制的主体模式,既深深地植根于美国特定的教育社会生态体系之中,即早期教育分散化发展的起步及后续格局、相应的文化理念和现实教育实践,更得益于美国社会全员普遍具有的能动参与干预意识和行动力;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既不是行政部门拍脑门的忽发奇想、权力任性的结果,也不是墨守成规、固执经验的因因相袭,而是按照教育行动的完整结构和展开过程,立法先行,职能明确,权责对应,事财一体,科学设计,不断创新提升,最终形成健全而富有活力的、国家行政合理干预和社会市场积极运作有机一体的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制。由此启示借鉴,当会大有脾益。

伍雪莲[4](2020)在《基于网络画板的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动态软件在中学数学课堂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研究基于网络画板的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相较于传统的几何画板,网络画板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动态性,多平台操作等特点,尤其适合中学数学探究性教学。借助网络画板的优势,本文就初中数学探究教学中如何合理应用网络画板,展开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研究。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了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的相关理论、现状及问题,进一步熟悉并研究了动态软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其次,进行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探索:基于网络画板的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必要性和价值分析;初中数学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开展探究教学的选材原则(探究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探究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探究内容要有探究的价值;探究内容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内容要具备适度原则);系统地整理出适用于网络画板进行教学的初中数学内容;基于网络画板的探究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框架设计、教学策略(落实基础,掌握探究技能;构建设施,保障硬件环境;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动机;引导学生,正确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营造探究氛围;相互点评,丰富交互方式;协作交流,学会合作共享的策略),等等。最后,呈现了两个教学案例:一个图形与几何(截一个几何体),一个初中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与前面理论研究匹配的实践研究。进行了基于网络画板探究教学的课例研究,分析了基于网络画板探究教学的教学效果。

万圆[5](2017)在《美国精英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研究: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文中指出美国精英高校对生源的选拔,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唯有获得完整、深入地认识,才能取其精华。本研究以“录取决策机制”为切入点,基于对美国精英高校选拔生源时使用的考量因素、审阅方式以及质量控制手段的考察,分析其录取决策的目标及达成方式,进而构建驱动录取决策行为的多重逻辑作用模型。通过以美国三所精英公立大学、两所精英私立大学、两所精英文理学院为案例,运用质性取向下的多个案比较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基于对39位招办人员、13位利益相关者的访谈和大量的相关文本,本文得出以下研究发现、结论和建议:首先,美国精英高校均遵循目标导向、服务自身利益和使命的原则来选拔生源。一方面,美国精英高校的共同招生目标为以公正、透明的方式,塑造一届卓越且多样化的新生。另一方面,录取决策的铁律为服务高校利益和使命:高校利益包括达到注册目标、满足财政需求、提高声望、增加选拔性、促进种族多样化、保持校园体育实力等等,但各校录取决策服务的利益诉求和优先项不尽相同;录取决策实践受到高校承担的培养公民和公民领导者以及服务社会三大办学使命的驱动。其次,为了达成各项招生目标,案例高校在录取决策中都采用了基于多个标准的综合评价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整体性审阅,并通过质量检查技术、组建专业审阅团队、投入大量资源、接受教师和董事会监督等手段进行质量控制。其中,在综合评价上,各校通过查看学业表现、个人成就和个人背景三个维度下的多个具体因素,基于三个标准——在大学取得成功的潜能、做出外在贡献的潜能以及从大学教育中获益的潜能,来判断申请者与高校的匹配程度。综合评价中的决策规则体现为:学业成就是几乎所有申请者参与录取竞争的必要条件,其中学业杰出者基本都会被录取;个人成就有助于区分属于中间群体的“不错的学生”;加号因素有助于学业表现和个人成就相似的中间群体和“合格的学生”赢得竞争,也可使得“不合格的学生”以降低学业标准的形式被录取。在整体性审阅上,各校均使用背景化审阅、个体化审阅和集体化审阅,保证录取决策的公平与效率:1)将每位申请者取得的成就置于高中教育背景和个人成长背景中审阅,考虑其拥有的资源和机会,同时被置于申请者库中审阅,即各校将每位申请者与来自同一高中的申请者、与申请者库的平均表现以及与录取标准之间进行比较,而非脱离背景进行横向比较。2)个体化审阅将每位申请者视为“一个整体”和“一个个体”,没有阈值、没有公式、没有单一的决胜因素,是最高法院批准的考虑种族的合法方式和州禁令下达成种族多样化的必要方式,也是保证决策自由度、区分申请者和达成各项招生目标的最佳方式。3)集体化审阅的模式分为委员会模式和团队审阅模式,但产出一届新生的路径均始于单名读者对每份申请材料进行基于量化评级的分项评价或基于质性评语的整体评价,并经历至少两名读者的评价以及委员会讨论或高级AO的审阅,止于确定一届新生名单的招生季末审核,是一种高度依赖人为经验的协作式决策路径。第三,在不同类型精英高校的录取决策实践中,学术逻辑、文化逻辑、市场逻辑、政治逻辑、伦理逻辑、成本逻辑的影响同时存在,但每项逻辑发挥的作用强度存在差异:1)学术逻辑和文化逻辑是导致各校在使用考量因素时存在相似性的逻辑,市场逻辑、政治逻辑、伦理逻辑、成本逻辑则是导致差异性的逻辑。2)学术逻辑和伦理逻辑的作用强度均在公、私立维度存在细微差别,并均在公立大学体现更为明显。文化逻辑的作用强度在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文理学院之间存在细微差别,其中在文理学院体现最为明显。市场逻辑和政治逻辑的作用强度在公、私立维度存在显着差别,其中市场逻辑在私立高校体现尤为明显,政治逻辑则在公立大学体现尤为明显。成本逻辑的作用强度不存在办学类型的差异。最后,美国经验为完善我国高校招考制度提供的启思包括:拓宽卓越生源的定义,探索生源多样化的价值;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提升招生透明度;坚定推进综合评价改革,完善实践操作;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提供环境支持。

赵文飞,张强,胡慧[6](2017)在《以数学实验室为基地创新驱动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作为高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针对新形势下传统数学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高校教育需求的问题,分析了目前对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并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功效发挥这3个方面阐述了数学实验室建设对促进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

黄平,杨启贵,赖章荣[7](2017)在《数学技术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文中提出从复杂问题解决、创新能力培养和数学教学改革三个方面阐述了数学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指出并分析了数学技术实验平台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实验软环境建设、实验教学团队建设与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结合自身数学实验教学工作的体会,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数学技术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做法: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理论教学与实验融合等。

刘洋萍,郑月锋[8](2015)在《新形势下独立学院数学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独立学院为了培养实践型人才,建立数学实验室是必要的。本文探讨了建立实验室的必要性和建立原则及其开发使用,为其他独立学院建立实验室提供一些思路和想法。

刘洋萍,郑月锋[9](2015)在《新形势下独立学院数学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立学院为了培养实践型人才,建立数学实验室是必要的。本文探讨了建立数学实验室的必要性和建立原则及其开发使用,以期为其他独立学院建立实验室提供一些思路和想法。

史玲华,王冬梅[10](2015)在《高职院校数学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建立数学实验室是必要的。本文探讨了建立数学实验室的必要性,提出了打造实验室文化、营造第二图书馆学习氛围,将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贯穿起来,举办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等建议,为其他学院建立数学实验室提供一些改革思路。

二、创建数学实验室、推进大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建数学实验室、推进大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数学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数学实验中心建设现状
2 以数学实验中心为平台,开展实验教学与实践创新活动
    2.1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推进数学教学改革
    2.2 开放数学实验中心,助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2.3 组织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2.4 建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2.5 提供毕业设计场所,培养实践创新人才
3 结 语

(2)依托学科建设的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学科基本情况
2 依托学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2.1 依托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专业素质与应用能力培养
        (2)强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3)及时修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评价指标体系
    2.2 依托学科优势,推进课程建设
    2.3 依托学科优势,加强教师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
    2.4 结合学科优势,加强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1)图书资料室和数学实验室步入促进学风建设的良性循环
        (2)利用学术报告厅,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3)以教师项目为依托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活动
3 人才培养效果
4 结语

(3)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育项目
        (二)美国联邦教育项目
        (三)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四、主要研究内容
        (一)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演变历程的分期依据
        (二)各章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本论文的创新点
        (二)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重点创设(二战后至20 世纪60 年代初)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奠基
        一、美国建国前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萌芽
        二、20世纪初期美国教育项目管理的雏形生成
    第二节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实践
        一、退役军人教育援助项目的创设
        二、国防研究奖学金项目的创设
        三、国际交流与教育项目的创设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特点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成效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问题
第二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系统整合(20 世纪60 年代中至80 年代初)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背景
        一、“民权运动”的兴起与“伟大社会”建设
        二、联邦管理体制的变革
        三、从联邦教育总署到联邦教育部的管理探索
    第二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实践
        一、初中等教育法中的系列教育项目的设置与运作
        二、高等教育项目管理的系列化运作
        三、关注社会地位处境不利人群项目的创设
        四、职业教育项目管理的调整
        五、影响援助项目的创设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特点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成效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问题
第三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体系优化(20 世纪80 年代初至20 世纪末) ··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背景
        一、教育项目管理固有局限的逐渐显露
        二、教育项目管理主体的“门户”之行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实践
        一、1981 年《综合预算调节法》对项目管理的改革
        二、教育项目管理向早期教育干预层面的延伸
        三、教育项目管理向优质学校示范引领层次的拓展
        四、教育项目管理向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跨越
        五、教育灵活性示范项目的设立
        六、大学生资助项目的反复调整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特点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成效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问题
第四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创新提升(21世纪初至今)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背景
        一、苏东剧变与世界体系的震荡
        二、多极化世界格局的新挑战
        三、教育升级创新的新需要
    第二节 联邦政府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实践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战略的升级与落实
        二、强化联邦对教育项目管理体制的操控
        三、项目引导各地构建STEM学习生态系统
        四、“十万强”系列国际教育交流项目的全球覆盖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特点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成效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问题
结语 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启示
    一、深深地植根于美国教育社会生态的文化土壤
    二、联邦运作的法制化为教育项目管理提供合法性权威
    三、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社会全员主体的能动参与和干预
    四、结构清晰精细的教育项目科学设计
    五、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不断探索、创新与提升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基于网络画板的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 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
        1.1.3 信息技术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探究教学”概念的界定
    2.3 数学探究教学的研究现状
    2.4 动态软件在中学数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3 基于网络画板的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和价值分析
    3.1 网络画板简介
    3.2 开展以网络画板为平台的探究教学的必要性
    3.3 网络画板在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应用价值
        3.3.1 为探究教学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探究环境
        3.3.2 为探究教学提供了一个交互的平台
        3.3.3 为探究教学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平台
        3.3.4 为探究教学提供了创设动态情境的工具
        3.3.5 为探究教学提供了揭示几何规律的工具
        3.3.6 为探究教学提供了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工具
        3.3.7 为探究教学提供了数学实验室
4 基于网络画板的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理论研究
    4.1 探究内容选择原则的依据
        4.1.1 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
        4.1.2 教科书的特点
        4.1.3 《课程标准》对探究的阐述
    4.2 基于网络画板探究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
        4.2.1 探究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4.2.2 探究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
        4.2.3 探究内容要具有探究的价值
        4.2.4 探究内容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2.5 探究内容要具备适度原则
    4.3 适合应用网络画板进行初中数学探究的内容
    4.4 基于网络画板的探究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4.4.1 主体性原则
        4.4.2 实事求是原则
        4.4.3 逐层抽象原则
        4.4.4 情境性原则
        4.4.5 差异性原则
        4.4.6 开放性原则
    4.5 基于网络画板的探究教学模式框架设计
    4.6 基于网络画板的数学探究教学的策略
        4.6.1 落实基础,掌握探究技能
        4.6.2 构建设施,保障硬件环境
        4.6.3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动机
        4.6.4 引导学生,正确提出问题
        4.6.5 自主探究,营造探究氛围
        4.6.6 相互点评,丰富交互方式
        4.6.7 协作交流,学会合作共享
5 基于网络画板的初中数学探究教学课例研究
    5.1 课例研究(一):网络画板与图形几何
        5.1.1 网络画板在图形与几何探究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5.1.2 《截一个几何体》教学设计
        5.1.3 《截一个几何体》教学实录
        5.1.4 《截一个几何体》教学反思
    5.2 课例研究(二):网络画板与初中函数
        5.2.1 网络画板在初中函数探究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5.2.2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5.2.3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实录
        5.2.4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反思
    5.3 教学实践的效果分析
        5.3.1 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兴趣的变化情况
        5.3.2 学生对初中几何知识理解能力的变化情况
        5.3.3 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变化情况
        5.3.4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情况
        5.3.5 学生几何学习方式的变化情况
        5.3.6 学生学习结果方面的情况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美国精英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研究: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问题
        一、相关概念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三节 研究背景
        一、美国不同类型高校的信念与院校文化
        二、美国选拔性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的演变历程
        三、美国选拔性高校录取决策过程的隐秘性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概念框架
        一、美国学者关于选拔性录取的理论学派
        二、美国学者关于选拔性录取实践的研究
        三、我国相关研究
        四、概念框架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三、研究可靠性
        四、研究伦理
        五、研究限制
第二章 考量因素(一):学业表现因素
    第一节 高中学业记录之学业严格度
        一、课程难度
        二、课程门数
    第二节 高中学业记录之课程成绩与年级排名
        一、课程成绩
        二、年级排名
        三、作为整体的高中学业记录
    第三节 考试分数之不可或缺
        一、决策规则
        二、不可或缺的原因
    第四节 考试分数之可免试入学改革
        一、改革历程
        二、改革原因之考试价值审思
        三、改革原因之服务高校利益
        四、改革争议与回应
    第五节 写作和推荐信
        一、写作
        二、推荐信
第三章 考量因素(二):个人成就因素
    第一节 面试
        一、面试不重要的原因与体现
        二、面试重要的原因与体现
    第二节 课外活动与才能
        一、内涵与决策规则
        二、驱动逻辑
        三、UNC体育特长生的录取改革
    第三节 个人品质
        一、内涵与决策规则
        二、驱动逻辑
        三、甄别途径
第四章 考量因素(三):个人背景因素
    第一节 种族
        一、考虑原因
        二、不考虑原因
    第二节 社经地位
        一、支付能力
        二、“第一代大学生”
    第三节 家庭联结
        一、校友联结
        二、其他关系联结
    第四节 地理位置
        一、居住地
        二、本州居民
    第五节 其他因素
        一、注册兴趣
        二、就读高中
        三、性别与宗教信仰
第五章 整体性审阅(一):背景化审阅
    第一节 整体性审阅的要素
    第二节 背景化审阅的维度与实施
        一、背景化审阅的内涵与维度
        二、了解背景的途径
        三、申请者库审阅
    第三节 实行背景化审阅的多重动因
        一、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二、识别大学成功潜能
        三、决策最优化的需要
第六章 整体性审阅(二):个体化审阅
    第一节 个体化审阅的内涵与特征
        一、个体化审阅的内涵
        二、个体化审阅的特征
    第二节 个体化审阅的实施
        一、UCSD的操作方式
        二、UNC的操作方式
    第三节 实行个体化审阅的多重动因
        一、个体化审阅是考虑种族的合法方式
        二、个体化审阅是州禁令下达成种族多样化的必要方式
        三、个体化审阅是保证决策自由度的更好方式
        四、个体化审阅是区分申请者的有效方式
        五、个体化审阅是达成各项招生目标的最佳方式
第七章 整体性审阅(三):集体化审阅
    第一节 集体化审阅的模式
        一、委员会模式
        二、团队审阅模式
        三、两种模式的比较
    第二节 集体化审阅的路径
        一、分项评价与整体评价
        二、招生季末审核
    第三节 录取决策的艺术性
第八章 录取决策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 开展质量控制的原因
        一、保证信度
        二、保证效度
    第二节 质量检查技术
        一、信度与效度检验
        二、验证申请材料真伪
    第三节 专业的审阅团队
        一、专业团队的构成
        二、读者培训
    第四节 大量的审阅投入
        一、时间投入
        二、人力投入
        三、财力投入
    第五节 教师和董事会的监督
        一、教师监督的形式
        二、教师监督的原因
        三、董事会的监督
第九章 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录取决策的目标与铁律
        二、招生目标的达成方式
    第二节 研究结论:多重逻辑作用模型
        一、各项逻辑的内涵与体现
        二、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
        三、多重逻辑作用模型存在的原因
    第三节 研究讨论与建议
        一、美国精英高校入学机会的挑战及应对
        二、美国经验对完善我国高校招考制度的启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3 约访邮件(隐去)
    附录4 PITZER COLLEGE ACADEMIC RATING SCALE-2014(隐去)
    附录5 USC INTERVIEW SHEET-2015(隐去)
    附录6 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 RATING SHEET-2015(隐去)
    附录7 GUILFORD COLLEGE APPLICATION RUBRIC-2015(隐去)
    附录8 GUILFORD COLLEGE WRITING RUBRIC-2015(隐去)
致谢

(6)以数学实验室为基地创新驱动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形势下数学教学改革认识偏差
2 建设数学实验室的必要性
    2.1 教学目标
    2.2 教学效果
    2.3 功效发挥
3 开展数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成果
4 进一步完善数学实验室建设的思考

(8)新形势下独立学院数学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立数学实验室的必要性
    (一)为系列数学实验课程提供硬环境
    (二)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提供场地
    (三)满足学生其他学习需要
二、实验室建立的原则
    (一)集约化原则
    (二)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原则
    (三)与时俱进原则
三、实验室的开发与利用
    (一)打造实验室文化,营造第二图书馆学习氛围
    (二)以数学实验系列课程为主,其他课程为辅,将数学实验贯穿到大多数数学课程上
    (三)举办形式多样的数学实验活动

(10)高职院校数学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立数学实验室的必要性
    1. 为系列数学实验课程提供好的环境
    2. 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提供场地
    3. 满足学生其他学习需要
二、实验室建立的原则
    1. 集约化原则
    2. 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原则
    3. 与时俱进原则
三、实验室的开发与利用
    1. 打造实验室文化, 营造第二图书馆学习氛围
    2. 以数学实验系列课程为主, 其他课程为辅, 将实验贯穿到大多数课程上
    3. 举办形式多样的数学实验活动

四、创建数学实验室、推进大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数学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杨然,张田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08)
  • [2]依托学科建设的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 孙明保,李新平,李松华,彭孝钦.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3]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发展研究[D]. 刘亮亮. 河北大学, 2020(08)
  • [4]基于网络画板的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研究[D]. 伍雪莲.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美国精英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研究: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D]. 万圆. 厦门大学, 2017(02)
  • [6]以数学实验室为基地创新驱动数学课程教学改革[J]. 赵文飞,张强,胡慧.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S1)
  • [7]数学技术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J]. 黄平,杨启贵,赖章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1)
  • [8]新形势下独立学院数学实验室建设研究[J]. 刘洋萍,郑月锋.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5(12)
  • [9]新形势下独立学院数学实验室建设研究[J]. 刘洋萍,郑月锋.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5(11)
  • [10]高职院校数学实验室建设研究[J]. 史玲华,王冬梅.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3)

标签:;  ;  ;  ;  ;  

建立数学实验室促进大学生数学素质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