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V直流电源热接地故障及解决办法

24V直流电源热接地故障及解决办法

一、热工24V直流电源接地故障及处理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博文[1](2020)在《给煤机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变频器以其在设备启动,调速,节能方面的优势在火力发电厂重要辅机设备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变频器对电压波动的敏感性,在厂用电发生电压暂降事故时,给煤机调速变频器因其缺乏低电压穿越能力而跳闸,导致炉膛主燃料跳闸,机组跳机,对电网安全和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影响。针对重要辅机给煤机系统变频器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研究以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某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网电压暂降事故,导致给煤机变频器跳闸、机组跳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表明目前该火力发电厂给煤机系统应对电网电压暂降的缺乏低电压穿越能力不足。对现有抑制给煤机变频器欠电压保护跳闸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方案。以技术改造方案为基础对低电压穿越装置进行现场设备安装与调试,着重针对装置功能实现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装置所提供的功能及保护方式完全能够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需求。通过模拟厂用电压暂降故障工况以及MFT信号动作连锁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低电压穿越装置为给煤机变频器直流母线提供电源支撑,能够使给煤机变频器具备足够应对厂用电网电压暂降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彻底解决了变频器因欠电压保护而跳闸的问题,保障给煤机系统能够在电压暂降的故障时段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机组非停等事故发生,同时也为相似火力发电机组重要辅机变频器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研究提供了相关参考。

杜吉飞[2](2020)在《直流系统绝缘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流电力系统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由于直流浮地系统无法运用传统交流电的漏电保护措施,所以绝缘监测技术便成为了直流系统重要的安全保护手段,也成为了直流系统的必配功能,尤其在新能源行业中的应用极为广泛。随着近年来电动汽车安全事故频发,以及直流电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绝缘监测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绝缘监测方法主要可归结为电桥法和注入法两种,本文基于这两种方法展开研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进而对绝缘监测技术的实时性、精确性、鲁棒性、稳定性、广泛性等方面进行改善。阐述了电桥法和注入法不同拓扑结构所具备的特点和各自的适用场景,分析了两种方法监测结果误差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电桥法和注入法的统一化模型和各自的差异化特性。考虑到统一化模型中电路开关的非理想化特性对直流绝缘监测结果的影响,研究了光耦MOS和IGBT两种开关管的差别,分析了其导通压降和关断漏电流对监测结果误差的影响关系,提出了基于线性化估计的补偿策略来减小监测误差。本策略是根据相应的开关型号建立线性模拟方程,对其导通等效电阻和关断等效电阻进行估计,进而模拟在非理想开关影响下的电桥电阻值。经实验证明,在直流电压越大的情况下,通过本策略提高监测精度的效果越明显。针对传统的绝缘监测方法在直流电压总体范围较宽的情况下监测精度会大幅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采样电压的动态补偿策略。这种方法是通过D/A转换器,将采样中的共模电压分量抵消掉,进而可以在分辨率有限的A/D转换器中能够包含更多的有效分量,使得采样误差对监测结果的影响更小。而且传统的绝缘监测方法在直流电压变化、绝缘电阻位置变化的情况下无法精准测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跟踪的状态观测器,使得各项参数的估计值能够逼近实际值,通过状态观测器可以减小直流电压等不可控分量的突变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将状态观测器与采样电压动态补偿策略相结合,可以使绝缘监测系统的精确度更高,鲁棒性更强。针对监测回路中存在线路感抗和接地电容的情况下,监测周期会大幅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迭代的准定频绝缘监测方法。此方法是对接地电流进行等时间间隔的有限次采样,进而估计出接地电流的变化曲线。为了消除采样误差导致的计算偏差,需要对变量参数进行以半个监测周期为间隔的滤波跟踪,并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通过Newton迭代法计算出最终结果。当采样区域处于爬坡阶段和稳定阶段的时候,本方法可以实现固定监测周期。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在不同的系统参数下,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能够在不影响精确度的前提下更快速的监测出绝缘电阻。对于直流绝缘监测装置安装在三相AC/DC变换器直流侧的情况,深入分析了并网变换器和离网变换器的共模干扰模型,及其对直流绝缘监测的干扰形式。针对变换器交流侧绝缘下降会影响直流绝缘监测数据结果的问题,分别分析了并网和离网变换器在不控和可控状态下交流侧绝缘电阻对接地电流的影响,得出了接地电流与零矢量开关模式的关系。并提出一种结合零矢量动态调制的绝缘监测方法,此方法使两种零矢量开关模式相互切换,其与绝缘监测的两个模式相互交错进行,进而分别得到交流侧和直流侧绝缘电阻。最终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并测试了不同的交流侧和直流侧绝缘电阻对本方法监测结果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推动直流绝缘监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促进新能源及相关行业的安全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图93幅,表7个,参考文献138篇

王旭婷[3](2020)在《民用建筑直流供电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供电技术的优势逐渐凸显,民用建筑中存在大量分布式电源和直流负荷,采用直流供电可以方便分布式电源和直流负荷接入系统,减少电能变换环节,降低系统损耗、节约运行成本。另外,从人体电流效应和人体电阻来看,直流系统的用电安全性能优于交流系统。因其经济价值和安全优势,低压直流供电系统在未来民用建筑供电系统发展中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本文以民用建筑为研究对象,对低压直流供电技术进行研究,包括电压等级、接线形式、接地方式、电击防护等,同时也对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和建议。电压等级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根据民用建筑的供电特点,对电压等级在安全性、供电能力和适应性方面的要求进行分析。结合人体电流效应和人体阻抗探讨了不同电压等级的安全性能;根据民用建筑的供电功率和半径,分析出供电能力对电压等级范围的限制;分析了建筑中常见设备及其现有技术对电压适应性的要求。综合考虑以上三个因素,并参考已有直流电压标准中的建议值,完成电压的选择。分析系统的电击防护性能,对系统结构即接线形式和接地方式进行选择。明确电击防护措施以及接线形式和接地方式的类型,建立系统电击防护体系结构。结合典型触电事故,对比分析不同系统结构的电击防护性能,提出系统结构的选择建议。最后,对安全性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两点故障剩余电流检测存在盲区、绝缘检测故障定位困难以及交流泄漏电流对保护装置检测技术的影响。通过分析保护装置的检测原理和性能,以及问题存在的特点,在安全性能允许的范围内,对系统结构和电击防护进行改进,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赵亦辉[4](2019)在《采煤机漏电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采煤机是煤炭生产企业采煤装备的关键设备之一,与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被称“大三机”。“大三机”是煤炭采掘的核心设备,而以采煤机电控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为核心的课题是当今一些机构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煤炭生产的装备有了飞速的发展,由于煤炭行业生产装备技术水平较其他行业的发展较为滞后,其装备的科技含量较低,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有待提高。漏电保护是矿用电气设备的基本保护功能之一,是保证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供电,防止人身触电的重要措施。在采煤机电气系统中增加漏电保护功能,并提高漏电保护性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采煤机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漏电故障是采煤机电气系统供电系统常见的故障类型,如果采用的漏电保护措施不当,就会引发煤矿井下重大的安全事故。采煤机是煤矿生产的主要装备,采煤机运行是否安全可靠,对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煤炭企业的财产安全都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目前采煤机电控系统中漏电保护的基本原理,针对该系统中漏电保护的设计和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后的漏电保护器设计方案。在该方案的基础上分别对采煤机带载漏电保护和无载漏电保护器进行升级改进,通过进一步的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能够提高采煤机电控系统漏电保护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论文根据采煤机电控系统横向供电支路多,三级纵向供电的应用特点确定了漏电保护所采用的原理,结合系统中负载运行波动大,供电回路中谐波含量高的现状,漏电保护器对硬件和软件部分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并通过采煤机制造企业提供的试验平台,对装置的功能进行了检测,验证了本漏电保护器功能的可靠性,能够应用于现有的采煤机电控系统中。

信佳智[5](2019)在《基于STM32的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船舶电力系统容量的持续增大,高电压较低电流的中压电力系统成为一种优化的选择。船舶中压电站为船舶用电设备提供电能,电站一旦出现故障会对全船造成严重的影响,对航行安全产生威胁甚至危及船员生命。因此对船舶中压电站的监测报警与故障保护是十分必要的。针对现有的船舶电站监测设备故障监测报警信息显示不直观与监测设备分散的问题,同时考虑故障保护智能性与集成性,以“大西洋”轮船舶中压电站为参考模型,设计了具有监测报警、故障保护和电能自动管理等功能的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首先,设计了一套船舶中压电站能量管理、电能自动分配的监测系统,对负载用电设备通过船舶电气三类负荷法计算出不同航行工况状态下的全船电力系统负载量,根据计算出的结果设计不同工况、不同负载情况下的功率管理系统;其次,设计并实现中压电站监测单元故障监测报警与处理等功能,针对中压电站特点,实现了发电机检漏仪报警处理、短路故障信息监测等功能,实现对中压电站特有功能的监测与保护,并且更加直观的显示故障与参数信息;再次,设计了包括主板卡和数据采集板卡的监测单元硬件并编写程序实现其功能,主板卡用于电站状态监视、功率分配管理以及电站保护,数据采集板卡主要用于采集发电机和中压汇流排参数,以及实现相应功能;最后,根据船上各工况实验数据和设定参数测试中压电站监测单元,对参数监测与显示试验、短路与电网失电试验、检漏仪报警处理实验和检修安全保护试验进行测试,并分别针对各种工况和各故障条件对监测单元相应的参数显示、故障报警、电站保护等功能进行测试。实际测试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各项功能,其中包括了船舶中压电站的参数采集、故障监测与保护、报警信息动态直观显示等功能的合理性,同时该监测单元还具有如下特点:反应灵敏、运行稳定、信息显示直观简明。与已有的电站监测设备比较,具有交互性更好、更人性化、更便于操作,监测单元结构清晰,方便设备维护与日后升级,设计的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对船舶电站监测设备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赵旭[6](2019)在《10kV配电网新型自动化环网柜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建设高效智能的电力系统,着力推进配电网的升级改造,加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解决配电网结构薄弱问题,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环网柜和自动化终端作为实施配电自动化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改造水平直接影响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因此,本位在传统10k V环网柜的基础之上研究设计一款新型自动化芯片集成环网柜,为以后配电自动化发展提供思路,文章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简要介绍传统环网柜自动化改造情况,指出传统环网柜自动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2)提出一种10k V配电网新型自动化环网柜设计研究方案,着力解决传统环网柜自动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10k V配电网新型自动化环网柜采用插拔式集成芯片模块作为自动化终端,直接嵌入环网柜的二次室内,让各集成芯片模块直接对环网柜进行采集与控制,实现配电自动化装置的高度集成,一、二次设备的深度融合。(3)对新型自动化环网柜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行分析,提出增加环网柜辅助模块,如温湿度传感器模块、除湿机以及电缆终端头无线测温系统,增强新型自动化环网柜安全防护能力。(4)对比传统自动化环网柜和新型自动化环网柜,展示新型自动化环网柜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新型自动化环网柜方案能使环网柜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得到显着提升,同时对配电自动化终端发展提供参考参考方向,对配电网一、二次设备的深度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张国庆[7](2019)在《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分段开关控制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各地的传统电力系统均面临一些问题,诸如:能源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以及化石燃料枯竭。由于分布式电源具有低污染、低能耗及有效解决能源危机等优点,目前正以逐年增长的比率接入配电网。但分布式电源并网会使得配电网变为复杂的有源配电网,以前的故障定位技术不再适用。在此背景下,本课题设计一款分段开关控制器。除了实现分段开关的保护功能外,还实现了“四遥”和故障定位功能。首先分析电力参数采样原理、介绍相间短路故障、单相接地故障的判断原理以及故障定位原理。故障定位算法思想是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潮流方向构造网络描述矩阵,故障发生时上传故障信息构造故障信息矩阵,通过两个矩阵运算得到故障判断矩阵,定位故障区间。其次进行软硬件设计。主控芯片采用ARM芯片LPC1778,硬件设计由电源模块、高速采样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显示屏与按键模块、开入开出模块、通信模块和手持遥控器模块组成,其中通信模块包含GPRS、以太网、ZigBee以及RS-232串口通信。软件设计包括功能模块的驱动程序、控制器保护功能程序、人机交互功能程序以及四种方式的通信程序。最后进行软硬件调试。硬件调试是为了检查分段开关控制器是否能正常工作;软件调试是为了检查分段开关控制器能否按照要求实现功能,主要有底层驱动调试、高速采样调试、人机交互调试、通信调试、保护功能和故障定位调试。实验结果表明,数据采样误差在0.5%以内,动作时间误差在50ms以内。根据分段开关控制器上传的电力数据,控制中心处理后能够准确定位故障。

陆燕锋[8](2018)在《直流系统接地危害及处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列举维护中发生的单点接地、串电接地等事件,分析直流系统接地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对策。

邱晓天[9](2018)在《大型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的研究》文中认为大型发电机组的运行状况是否稳定可靠对电网的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发电机的转子接地保护是反应发电机转子对地绝缘情况的重要保护,一旦转子绕组发生两点接地故障将会令发电机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同时危及电网的稳定,因此研究发电机的转子接地保护是很有必要的。注入方波电压原理的转子接地保护是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一种转子接地保护,近几年国内各大型发电机组也越来越多的采用该原理的保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注入方波电压式保护的特性,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通过试验与计算分析对国内之前使用较多的ABB UNS3020a型转子接地保护进行分析并说明了替换该保护的必要性。再对南瑞RCS-985型集成转子接地保护的特性进行原理分析、仿真与现场试验,并提出对该保护在现场运行中的优化方案,部分方案已实施,并且运行正常稳定。最后说明了大型发电机组采用RSO法检测转子匝间绝缘情况的必要性。

曲广浩[10](2018)在《700MW机组MFT硬跳闸回路电源问题探析》文中认为针对某电厂700MW机组MFT硬跳闸回路电源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规范要求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并对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介绍。

二、热工24V直流电源接地故障及处理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工24V直流电源接地故障及处理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给煤机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2 某火电厂给煤机系统概况与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
    2.1 给煤机系统主要设备概况
        2.1.1 给煤机本体
        2.1.2 给煤机主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2.2 给煤机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
        2.2.1 低电压穿越能力现状分析
        2.2.2 引发厂用电压暂降的原因分析
        2.2.3 变频器欠电压保护跳闸原因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方案
    3.1 低电压穿越改造方案确定
        3.1.1 低电压穿越方案分析比较
        3.1.2 某火力发电厂给煤机系统低电压穿越方案
    3.2 低电压穿越装置设备组成及功能分析
        3.2.1 RTM隔离性电压暂降保护装置
        3.2.2 电力电源检测模块
        3.2.3 不间断电源UPS
    3.3 本章小结
4 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的实施
    4.1 施工相关线路电缆敷设
        4.1.1 电缆敷设清单
        4.1.2 电缆敷设执行标准
    4.2 低电压穿越装置设备安装与调试
        4.2.1 电压暂降保护器(VSP)接线安装
        4.2.2 电力电源检测模块(GC-Master)接线安装
        4.2.3 远程终端单元(RTU)接线安装
        4.2.4 UPS(1k VA)接线安装
        4.2.5 低电压穿越装置分合闸调试
    4.3 本章小结
5 给煤机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实验
    5.1 实验原理及步骤
    5.2 给煤机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实验结果
        5.2.1 母线电压暂降至额定电压的 90%时实验结果
        5.2.2 母线电压暂降至额定电压的 60%时实验结果
        5.2.3 母线电压暂降至额定电压的 20%时实验结果
        5.2.4 MFT动作连锁实验
    5.3 实验结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直流系统绝缘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直流绝缘监测技术概述
        1.2.1 现有绝缘监测方法概述
        1.2.2 电桥法(EBM)绝缘监测概述
        1.2.3 注入法(SIM)绝缘监测概述
    1.3 直流绝缘监测技术的应用形式及未来发展趋势
        1.3.1 直流绝缘监测技术在新能源行业的应用形式
        1.3.2 直流绝缘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研究内容
2 直流绝缘监测系统分析与模型研究
    2.1 电桥法(EBM)绝缘监测关键问题分析
        2.1.1 电桥法拓扑分析
        2.1.2 电桥法误差分析
    2.2 注入法(SIM)绝缘监测关键问题分析
        2.2.1 注入法拓扑分析
        2.2.2 注入法误差分析
    2.3 电桥法与注入法统一化及差异化分析
        2.3.1 两种方法的统一化模型分析
        2.3.2 两种方法的差异化特性分析
    2.4 非理想电路开关的影响及补偿策略
        2.4.1 非理想电路开关的影响分析
        2.4.2 基于电路开关线性化估计的补偿策略
    2.5 实验研究
        2.5.1 EBM与 SIM的对比验证
        2.5.2 补偿策略的实验验证
    2.6 本章小结
3 结合状态观测器的采样电压动态补偿策略
    3.1 针对采样电压的动态补偿策略
    3.2 基于锂电池组模型的状态观测器
        3.2.1 直流绝缘监测在锂电池组中的应用模型分析
        3.2.2 状态观测器原理
    3.3 实现方法
    3.4 实验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采样迭代的准定频绝缘监测方法
    4.1 存在接地电容及线路感抗条件下的监测原理
        4.1.1 直流绝缘监测在直流输电中的应用模型分析
        4.1.2 监测回路的数学模型
        4.1.3 准定频监测方法原理
    4.2 准定频监测的采样方式
        4.2.1 考虑线路感抗的情况
        4.2.2 不考虑线路感抗的情况
        4.2.3 采样阶段的判定依据
    4.3 指数型采样曲线的拟合及滤波
        4.3.1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点采样曲线拟合
        4.3.2 对变量参数初始值的滤波跟踪
    4.4 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三相变换器对绝缘监测的影响分析及动态调制方法
    5.1 三相AC/DC变换器共模传导干扰对直流绝缘监测的影响
        5.1.1 离网变换器共模干扰影响
        5.1.2 并网变换器共模干扰影响
    5.2 三相AC/DC变换器交流侧绝缘故障研究
        5.2.1 三相AC/DC变换器不控情况下交流侧绝缘故障分析
        5.2.2 三相AC/DC变换器工作过程中交流侧绝缘故障分析
    5.3 结合零矢量动态调制的绝缘电阻监测方法
        5.3.1 零矢量开关模式与调制信号的关系
        5.3.2 动态调制方法的理论分析
    5.4 仿真与实验验证
        5.4.1 仿真验证
        5.4.2 实验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民用建筑直流供电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民用建筑电气形势发展
        1.1.2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特点及优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直流电压等级研究现状
        1.2.2 直流接线形式和接地方式研究现状
        1.2.3 专用场所直流系统供电模式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民用建筑电压等级研究
    2.1 电压等级既有标准
    2.2 安全性影响因素
        2.2.1 人体电流效应
        2.2.2 人体阻抗
        2.2.3 安全性分析
    2.3 供电能力
        2.3.1 民用建筑供电需求分析
        2.3.2 负荷距约束
        2.3.3 经济电流密度
    2.4 适应性因素
        2.4.1 设备适应性
        2.4.2 电力电子器件适应性
        2.4.3 电容适应性
        2.4.4 适应性分析
    2.5 综合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民用建筑电击防护性能研究
    3.1 电击防护体系
        3.1.1 基本防护措施
        3.1.2 故障防护措施
        3.1.3 系统结构
    3.2 电击防护性能分析
        3.2.1 典型触电事故
        3.2.2 TT和TN接地系统性能
        3.2.3 IT接地系统性能
        3.2.4 电击防护性能对比分析
    3.3 触电危险性量化评价
        3.3.1 电击防护性能指标
        3.3.2 层次分析法
        3.3.3 量化评价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系统安全性问题研究
    4.1 安全性问题
        4.1.1 RCD检测原理及局限
        4.1.2 IMD检测原理及局限
        4.1.3 问题总结
    4.2 IMD和 RCD的联合保护
    4.3 交流泄漏电流研究
        4.3.1 交流泄漏电流产生机理
        4.3.2 交流泄漏电流仿真分析
        4.3.3 交流泄漏电流抑制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采煤机漏电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 采煤机电气系统供电网络与漏电原理分析
    2.1 采煤机基本结构的介绍
    2.2 采煤机电控箱基本结构的介绍
    2.3 采煤机电气系统主回路供电网络的设计
        2.3.1 截割电机和破碎电机控制回路
        2.3.2 泵电机控制回路
        2.3.3 牵引控制回路
    2.4 采煤机电气系统供电网路漏电分析
        2.4.1 井下供电系统
        2.4.2 采煤机电气供电网路中漏电原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电气系统选择性漏电保护
    3.1 对漏电保护的要求
    3.2 选择性漏电保护原理
        3.2.1 漏电保护的选择性
        3.2.2 附加直流电源的保护原理
        3.2.3 零序电压的保护原理
        3.2.4 零序电流的保护原理
        3.2.5 零序电流方向保护原理
    3.3 漏电判断原理
    3.4 本章小结
4 采煤机漏电保护装置的设计
    4.1 采煤机电气系统选漏现存的问题
    4.2 采煤机现有漏电保护方法分析
    4.3 采煤机漏电保护器的结构设计
    4.4 采煤机漏电保护系统的设计
    4.5 采煤机漏电保护装置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4.5.1 采煤机漏电保护装置的硬件设计
        4.5.2 控制软件开发环境及程序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实验及结果分析
    5.1 概述
    5.2 装置调试及实验
    5.3 截割电动机漏电保护硬件电路实验
    5.4 牵引电动机漏电保护硬件电路实验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基于STM32的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船舶中压电站概述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工作
2 船舶中压电站结构及特点
    2.1 中压电力系统结构
        2.1.1 发电系统
        2.1.2 配电系统
        2.1.3 输电电缆
        2.1.4 电力负载
    2.2 中压电站基本结构
        2.2.1 船舶中压电站配电板基本结构
        2.2.2 船舶中压电站与船舶电力系统的关系
    2.3 船舶中压电站的特点
    2.4 船舶电力系统负荷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功能模块设计
    3.1 船舶中压电站的基本监测功能
    3.2 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数据采集模块
    3.3 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功能模块
        3.3.1 电站自动管理功能
        3.3.2 基本故障保护功能
        3.3.3 过载保护与自动分级卸载功能
        3.3.4 重载问询功能
        3.3.5 检漏仪报警处理功能
        3.3.6 发电机短路故障监测功能
        3.3.7 安全维修保护功能
    3.4 本章小结
4 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硬件设计
    4.1 数据采集板卡的硬件设计
        4.1.1 处理芯片选型及其外围电路
        4.1.2 数字量输入接口电路
        4.1.3 数字量输出接口电路
        4.1.4 脉冲量输入接口电路
        4.1.5 RS-485接口电路
        4.1.6 模拟量输入接口电路
        4.1.7 电源电路与电路板设计
    4.2 显示支持板卡的硬件设计
        4.2.1 辅助电路
        4.2.2 显示交互模块
        4.2.3 通信功能模块
        4.2.4 电路板设计
    4.3 核心板的硬件设计
        4.3.1 处理芯片选型
        4.3.2 串行FLASH
        4.3.3 拓展SDRAM
        4.3.4 电路板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软件设计
    5.1 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软件组成
        5.1.1 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软件结构
        5.1.2 μC/OS-Ⅱ系统移植
    5.2 硬件驱动程序设计
        5.2.1 数字量端口驱动设计
        5.2.2 定时器/计数器驱动设计
        5.2.3 串口通信驱动设计
        5.2.4 RTC实时时钟驱动模块
        5.2.5 模拟量采集驱动设计
        5.2.6 显示驱动设计
    5.3 通信软件设计
        5.3.1 板卡间通信协议
        5.3.2 通信硬件驱动设计
        5.3.3 通信软件设计
        5.3.4 通信测试
    5.4 船舶电站监测功能软件设计
        5.4.1 船舶中压电站状态分析功能
        5.4.2 船舶电站监测单元诊断功能
        5.4.3 中压电站自动管理功能
        5.4.4 监测单元任务管理设计
    5.5 报警提示功能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监测单元功能测试
    6.1 参数采集与显示测试
        6.1.1 开关量输出测试
        6.1.2 模拟量输入与显示测试
        6.1.3 开关量输入与显示测试
    6.2 检漏仪报警处理与自解列功能实验
    6.3 短路故障监测与电网失电实验
    6.4 安全维修保护实验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测试
附录B Modbus通讯程序部分代码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10kV配电网新型自动化环网柜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宜昌配网自动化改造情况介绍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配电自动化介绍
    2.1 配电自动化概述
    2.2 环网柜概述
    2.3 配电自动化终端概述
    2.4 传统配网环网柜自动化改造情况介绍
    2.5 传统环网柜自动化改造存在的问题
3 新型自动化环网柜的设计方案
    3.1 新型自动化环网柜总体构架
    3.2 新型自动化环网柜集成芯片模块设计
    3.3 新型自动化环网柜的电源模块设计
    3.4 新型自动化环网柜的通讯模块设计
    3.5 新型自动化环网柜显示模块
    3.6 新型自动化环网柜的芯片模块功能及应用
    3.7 新型自动化环网柜辅助功能
4 传统自动化环网柜与新型自动化环网柜优劣对比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下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致谢

(7)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分段开关控制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应用背景
    1.2 分布式电源简介
        1.2.1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
        1.2.2 常用的分布式电源
    1.3 故障定位算法研究动态
        1.3.1 矩阵算法
        1.3.2 人工智能算法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分段开关控制器相关原理
    2.1 电力参数采样算法
    2.2 分段开关控制器故障判断原理
        2.2.1 相间短路判断原理
        2.2.2 零序故障判断原理
    2.3 故障定位矩阵算法
        2.3.1 基于网基拓扑结构的矩阵算法
        2.3.2 基于网形拓扑结构的矩阵算法
        2.3.3 故障定位的改进矩阵算法
    2.4 算例分析
        2.4.1 基于网基结构算例分析
        2.4.2 基于网形结构算例分析
        2.4.3 基于改进矩阵算法的算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分段开关控制器硬件设计
    3.1 硬件总体设计
    3.2 主控芯片选型和电路设计
        3.2.1 主控芯片选型
        3.2.2 主控芯片的调试与复位电路设计
        3.2.3 LPC1778 最小系统设计
    3.3 供电电路设计
        3.3.1 AC-DC变换器
        3.3.2 IO板电源设计电路
        3.3.3 MCU板电源设计电路
    3.4 实时时钟电路设计
    3.5 交流电流电压采样电路设计
        3.5.1 采样信号调理电路
        3.5.2 采样芯片ADE7878
        3.5.3 ADE7878 设计电路图
    3.6 通信原理与电路设计
        3.6.1 IEC60870-5-104 规约介绍
        3.6.2 GPRS通信原理
        3.6.3 GPRS通信电路设计
        3.6.4 以太网模块
        3.6.5 ZigBee无线通信电路设计
        3.6.6 串行接口电路设计
    3.7 显示屏与按键模块电路设计
    3.8 开入开出模块电路设计
        3.8.1 开关量检测电路设计
        3.8.2 开关量控制电路设计
    3.9 手持遥控器模块电路设计
        3.9.1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3.9.2 液晶显示与薄膜按键模块
        3.9.3 ZigBee无线通信模块
    3.10 本章小结
4 分段开关控制器软件设计
    4.1 控制器软件总体概括
    4.2 模块底层驱动程序设计
        4.2.1 串口通讯程序设计
        4.2.2 实时时钟程序设计
        4.2.3 电流电压采样程序设计
        4.2.4 存储程序设计
        4.2.5 SIM800C模块程序设计
    4.3 控制器保护功能程序设计
        4.3.1 故障判断程序设计
        4.3.2 状态处理程序设计
        4.3.3 分合闸输出控制程序设计
    4.4 ZigBee无线通信程序设计
    4.5 人机交互功能程序设计
        4.5.1 显示屏与按键程序设计
        4.5.2 串口命令解析程序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控制器系统调试
    5.1 控制器硬件调试
    5.2 控制器软件调试
        5.2.1 串口模块调试
        5.2.2 实时时钟模块调试
        5.2.3 EEPROM存储模块调试
        5.2.4 SIM800C模块调试
        5.2.5 以太网模块调试
    5.3 电力参数采样与保护功能调试
        5.3.1 电力参数采样调试
        5.3.2 保护功能调试
    5.4 ZigBee无线通信功能调试
    5.5 人机接口功能调试
        5.5.1 显示屏与按键功能调试
        5.5.2 串口命令解析功能调试
    5.6 故障定位测试
        5.6.1 故障定位平台搭建
        5.6.2 单故障下的故障定位测试
        5.6.3 多故障下的故障定位测试
        5.6.4 故障信息不完备下的故障定位测试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直流系统接地危害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起直流接地主要因素
    (一) 馈线回路在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易形成接地。
    (二) 天气因素也是造成接地的一种常见情况。
    (三) 灰尘堆积或金属部件接触直流排形成接地故障。
    (四) 检修人员工作疏忽造成的接地。
二、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分析
三、直流系统接地处理
    (一) 断电法:
    (二) 直流绝缘监察装置监测法:
    (三) 便携式故障检测装置定位法:
四、结束语

(9)大型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桥式转子接地保护
        1.2.2 切换采样式转子接地保护
        1.2.3 注入交流电压式转子接地保护
        1.2.4 注入直流电压式转子接地保护
        1.2.5 注入方波电压式转子接地保护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注入方波式转子接地保护的理论分析
    2.1 概述
    2.2 保护等效电路图
    2.3 双端与单端注入方波电压式保护的工作原理分析
        2.3.1 双端注入方波电压式保护
        2.3.2 单端注入方波电压式保护
    2.4 注入方波电压式保护判据分析
        2.4.1 保护逻辑
        2.4.2 整定原则
        2.4.3 断线辅助判据
    2.5 强励对双端注入式保护的影响及改进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BB UNS3020A转子接地保护的试验分析
    3.1 概述
    3.2 保护装置特性
    3.3 保护原理
        3.3.1 简化电路图
        3.3.2 接地保护动作判据
        3.3.3 计算等效阻抗和不平衡电压
        3.3.4 保护在机组中的参数计算
    3.4 保护在机组中运行中的分析
        3.4.1 故障模拟试验
        3.4.2 故障报警分析
        3.4.3 故障跳闸分析
        3.4.4 大轴接地碳刷松脱故障时的分析
        3.4.5 大轴滤波回路断线故障时的分析
        3.4.6 对地电容波动时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瑞RCS-985 转子接地保护的试验分析
    4.1 概述
    4.2 保护装置特性
        4.2.1 硬件配置
        4.2.2 启动元件
        4.2.3 事件报文和录波功能
    4.3 保护原理
        4.3.1 单端注入方波电压
        4.3.2 双端注入方波电压
    4.4 保护的仿真
        4.4.1 单端注入保护的仿真
        4.4.2 双端注入保护的仿真
    4.5 保护的现场试验
        4.5.1 试验方案
        4.5.2 试验结果
        4.5.3 试验结论
    4.6 保护在机组运行中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4.6.1 接地碳刷松动
        4.6.2 保护双重化
        4.6.3 保护安装位置
        4.6.4 保护回路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子匝间短路故障探索
    5.1 概述
    5.2 转子匝间短路原因分析
    5.3 转子匝间短路主磁场及谐波分析
    5.4 转子匝间故障试验
        5.4.1 试验方案
        5.4.2 试验结果
        5.4.3 试验结论
    5.5 转子匝间绝缘监测法
    5.6 RSO法的现场试验
        5.6.1 试验条件
        5.6.2 试验波形
        5.6.3 试验结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700MW机组MFT硬跳闸回路电源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MFT硬跳闸回路电源情况
2 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两路电源不能有效隔离, 不符合相关标准
    2.2 回路异常工况易引起较多问题
3 解决方案
    3.1 设计双套MFT硬跳闸回路
    3.2 加装可靠的直流电源切换装置
4 结语

四、热工24V直流电源接地故障及处理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给煤机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D]. 李博文.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直流系统绝缘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 杜吉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民用建筑直流供电技术研究[D]. 王旭婷.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采煤机漏电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D]. 赵亦辉.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5]基于STM32的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设计[D]. 信佳智.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6]10kV配电网新型自动化环网柜的设计与研究[D]. 赵旭. 三峡大学, 2019(06)
  • [7]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分段开关控制器研究[D]. 张国庆.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8]直流系统接地危害及处理[J]. 陆燕锋. 现代国企研究, 2018(08)
  • [9]大型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的研究[D]. 邱晓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700MW机组MFT硬跳闸回路电源问题探析[J]. 曲广浩. 电工技术, 2018(01)

标签:;  ;  ;  ;  ;  

24V直流电源热接地故障及解决办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