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开发具有储水性能的外墙涂料

东京开发具有储水性能的外墙涂料

一、东京开发具有蓄水性质的外墙涂料(论文文献综述)

陈俏冰[1](2021)在《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自然风景集中地的休闲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而风景建筑作为一种空间载体,既是建筑,又是景观,成为城市与自然的连接点。如何设计既能满足休闲旅游的功能需求,又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而自成景观,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桂林作为我国典型的风景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人文资源。随着建国以后桂林风景区建设的深入开展,桂林风景建筑建设于1960年代前后形成高潮,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理论。本文以山水优先为理念,以桂林风景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风景建筑学、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知识,通过对桂林风景建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索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特色的构建策略,文章一共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研究风景建筑相关概念、国内外风景建筑理论的实践与探索状况,对美学、心理学等相关理念进行解析,运用文献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岭南、徽州与桂林等三个地区的风景建筑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周边地区的建筑文化对桂林风景建筑的影响。(2)将桂林风景建筑理论与实践研究,按历史脉络分为建国前与建国后两部分进行。建国前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桂林八景、桂林山水画与传统古民居等方面进行,探索风景建筑的理论形成、营造方式、建筑风格以及特色元素。建国后研究内容从1950年代至今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内容主要是各个阶段的风景区规划建设思想、风景建筑范式演进、风景建筑基本特征、风景建筑文化内涵等。为后续研究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建立基础。(3)采用质性分析与量化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风景建筑的选址、体量、风格、材料进行质性分析,寻找风景建筑特色表达方式以及与山水环境相结合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量化分析的形式研究风景建筑其在色彩、材料以及与环境协调等方面的内容,探索风景建筑设计的量化表达。(4)通过对桂林风景建筑的价值评价,提出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特色的构建策略,探索桂林风景建筑特色,进而探索桂林建筑的地方特色。

许砚梅,刘惊涛[2](2020)在《基于GIS的水府庙流域生物安全格局研究》文中提出生物生态系统的保护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湖南水府庙流域为例,从生物学角度出发,基于GIS空间分析识别各过程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以及综合生物安全水平,以此构建流域的生物安全格局,该格局能够有效了解区域生物生态安全状况,发现生态问题,从而为生物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也为全国水网地区生态规划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刘科[3](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薛喆[4](2020)在《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设计研究 ——以山西运城桑蚕研究院改造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后工业时代的时代背景下,众多产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特别对于传统产业而言。伴随着产业的衰弱,其物质载体也随之遭到闲置,沦为城市中的一个赘点。作为传统产业的见证者——乡土工业建筑,承载了传递传统产业文明的重要使命。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政策上及国民意识都开始重视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问题。乡土工业建筑作为配合产业生产工艺流程而建设的建筑,有其特殊的应对环境的策略和建筑特征,是对工农技术合理化应用的呈现,大多数位于乡镇地区及城市边缘地区。在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顺应时代的需求,积极探索乡土工业建筑在建存环境下的转型可能,因地制宜重塑厂区活力。文章首先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梳理相关概念及其理论,明晰国内外对于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理论及实践现状,明确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挑战。其次,选取同类型的乡土工业建筑进行调研解析,从场地设计、功能置换、新旧整合、表皮整饬等方面对调研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为探究改造再利用设计方法做样本支撑。接着,在前边工作的基础上对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的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总结,作为设计方法的理论成果。最后应用于实践案例山西省运城桑蚕场改造案例中,对山西桑蚕场改造实践项目的建存环境进行调研,对其区位优势、文化及历史地位、景观气候条件等方面的价值进行分析,总结在外部空间、内部空间方面的再利用的潜力及问题。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从前期策划、整体布局重构、体量关系优化、内部空间重塑、界面表情重塑、结构生态设计等层面解决运城蚕场在改造再利用过程中的问题。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投资经营者以及设计从业者都有借鉴价值。

傅新[5](2019)在《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深受来自国外、尤其是德国被动房体系的影响,目前整体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也是构建于被动房之上。本文揭示了德国被动房体系与我国夏热冬冷地区之间的关键性冲突:(1)被动房所采用的全时间全空间运行模式必然导致高能耗,且并不完全等同于高舒适,不适合在夏热冬冷地区推行;(2)被动房设定的年均采暖能耗15 kWh/(m2·a)和一次能源消耗总量120kWh/(m2·a)都明显高于夏热冬冷地区目前的用能水平,两项控制指标的数值对于该地区来讲过大;(3)德国冬季寒冷,夏季凉爽,由此决定了被动房的核心目标在于控制建筑的冬季采暖能耗,而夏热冬冷地区冬夏两季的热环境都极为恶劣,导致该地区建筑同时存在巨大的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需求,现有被动房技术不能有效降低建筑全年制冷和除湿能耗;(4)被动房机械通风全年连续运行,导致通风能耗过高;(5)被动房设定的室内舒适度标准为室温20至26℃,相对湿度30%至60%,超温超湿频率不超过10%,而模拟结果表明采取了所有被动房技术的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在无主动采暖和制冷时全年温度和湿度舒适时间占比分别仅为33%和70%,远没有达到该标准,夏季过热问题尤为突出。综上所述德国被动房体系在夏热冬冷地区是不可实现且不可持续的,夏热冬冷地区发展超低能耗建筑不可简单套用被动房体系。基于夏热冬冷地区的自然气候和人文条件,采取建筑气候分析、能耗模拟和实测验证等研究方法,本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方法。主要包括:(1)采暖空调和机械通风均采取间歇分室的运行模式;(2)空调系统电耗控制指标(包括采暖、制冷除湿和机械通风)为8kWh/(m2·a),建筑全年总电耗控制指标为24kWh/(m2·a);(3)优选活动式外遮阳搭配高透型的玻璃材料;(4)建筑空气渗透换气次数不超过0.25 h-1;(5)充分利用开窗通风,机械通风仅用作室外条件恶劣或采暖空调设备运行时的新风补充;(6)外墙传热系数控制值为0.15 W/(m2·K),外窗传热系数控制值为2.00W/(m2·K);(7)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控制值为1.00W/(m2·K)等。在节能方面,经模拟计算本文设计的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全年空调系统电耗仅为6.95 kWh/(m2·a),能满足本文提出的能耗控制指标,且相比于德国被动房的模拟结果下降了61%。此外,根据为期一年的超低能耗建筑房间和普通节能建筑房间足尺试验的能耗数据比对,结果也证实了超低能耗房间的节能效果非常显着,比普通节能建筑房间全年能耗进一步下降近60%,真正实现了超低能耗。在室内环境方面,如果仍按照被动房设定的温湿度标准,本文设计的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在无主动采暖和制冷时全年温度和湿度舒适时间占比分别仅为54%和47%,依然无法满足该标准。参考夏热冬冷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国内现有标准对舒适温湿度的取值设定,将温湿度舒适区间作适当调整。当温度区间取16至28℃时,超低能耗建筑全年舒适时间占比为83%,而被动房对应的数值仅为55%。当相对湿度区间取20%至80%时,超低能耗建筑全年舒适时间占比为87%,被动房对应数值为88%。因此整体而言,在夏热冬冷地区本文设计的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室内环境比被动房更为舒适。

林美君[6](2019)在《东山县文体中心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体育发展得到国家重视。我国接连承办国际及全国大型综合或专项体育比赛,体育设施的建设进入空前的高潮期,全民健身热情高涨。但我国体育建筑仍存在能耗大、盲目跟风和忽视地域性、可持续性和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并且,不同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均具地域区别,体育建筑的设计和发展也是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的过程。另外,我国体育建筑方面,全面系统的地域适应性研究较少。因此,提出体育场馆的“地域适应性”设计研究。本文中的体育场馆设计“地域适应性”,主要为在建筑适应性思维的指导下,“有机主体”——体育场馆设计与其“客观环境”——地域经济、地域自然及地域人文环境间相互协调、适应的特点。首先,建构体育场馆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本文利用建筑适应性思维将体育场馆设计要素和地域性影响因子整合,从而提出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理论,以引导后面章节的分析。其次,提出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策略,分别从地域经济技术、地域自然、地域人文三个方面探究。运用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理论,分别提出满足地域经济技术、契合地域自然条件、兼顾地域人文特征的策略,以指导我国体育场馆的地域适应性设计。最后,从实际项目出发,对东山县文体中心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实践进行具体分析。对东山县体育场馆地域经济技术、地域自然、地域人文的适应三方面研究,探讨其优势与不足。东山县体育场馆满足地域经济技术,从符合地域经济和匹配地域技术分析;契合地域自然条件,从迎合地貌特征、适应气候条件、利用地域资源分析;兼顾地域人文特征,从顺应海岛文化、人文思想内涵分析。由于东山县文体中心尚处在初步设计阶段,故本文着重研究项目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阶段,并对施工及运营预先考虑。最后利用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策略,针对东山体育场馆适应地域经济技术、地域自然条件、地域人文特征的不足,提出优化策略,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在于,为之后同类型的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提供合适的策略依据,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以期提高我国体育场馆的设计水平,并利于可持续发展。

陈雪[7](2019)在《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体绿化是改善当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建筑节能、增强建筑生态性能的有效手段。办公建筑在城市建筑中占比突出,由于其使用人群庞大且持续时间长,营造良好的办公与休憩空间显得十分重要。研究立体绿化在办公建筑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目前,深圳市正在大力建设“森林城市”,立体绿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在深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依托此大背景,本文以深圳市作为研究范围,在基于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理论研究及相关政策的总结分析下,首先对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经典案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资料的全面查阅,发现各项目的优点与不足,从其中学习到能够用于指导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建设的理念与技术。其次,通过实地考察、问卷发放、相关专业人员访谈以及与立体绿化设计施工公司交流等多种方式,掌握深圳市目前办公建筑的立体绿化建设基本情况,总结出其突出的问题,分别是立体绿化与建筑设计脱节、植物选择不合理以及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三大主要问题。最后,针对案例研究与现状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对深圳市气候条件的分析,得出建筑立体绿化建设应遵循当地气候环境的前提条件;通过建筑风荷载、日照情况、办公建筑布局与垂直空间打造、建筑立面等多个角度讨论了立体绿化与建筑协同设计的方法;从适宜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美学原则、以及日照强度几个角度探讨办公建筑立体绿化植物合理配置的方法;通过designbuilder热工模拟,探讨了不同形式立体绿化对建筑热工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现场调研与市场调研资料的收集整理,针对其建成后的管理与建设成本控制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并以南海意库1号楼为例,将提出的设计策略运用到实际项目的立体绿化改造中,为以后的办公建筑立体绿化提供参考。

孙松林[8](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穆大伟[9](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邓孟仁[10](2017)在《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对建筑环境的适应已从对气候的被动适应变成通过能量转换的主动适应,在发达国家建筑能耗所占能源比例已接近40%,成为加剧能源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的进步也使建筑的空中发展成为可能。城市中心的超高层建筑一定程度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人口居住与使用需求,但同时在生态方面也产生不少负面影响,破坏了人与自然、建筑之间的和谐。超高层建筑的生态问题包括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对外主要是高强度的开发与使用破坏了自然环境,影响了外部环境的生态平衡,巨大规模的建筑个体也改变了原有的微气候条件。对内主要是建造耗能,从全生命周期看,它不仅体现在建设、拆除过程中的各种能源消耗,同时也体现在使用过程中为保证建筑环境的舒适性而消耗巨大能源;特殊的结构体系也制约了功能的适应性从而削弱了建筑本体的高效性与长效性。但是中国快速的城市化现实要求城市建筑必须以更高密度发展策略来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当前,在岭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中,超高层建筑已逐渐成为城市中心人类生活与工作的重要载体,而且作为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能量使用与废物产生最为集中的生态单元之一,将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长时间存在并发展,岭南地区超高层建筑的生态研究与设计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立足于岭南地域,结合自身多年的超高层建筑设计经验与设计案例,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知识,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详细分析了超高层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内外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中有序循环转换的途径与促成建筑成为自然、节能、高效的有机整体的方法。本研究属于交叉学科横断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仅使用了文献阅读法、设计实践法等常规方法,还运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计算机软件模拟、SPSS数据统计、空间句法等科学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与技术方面对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进行了探索。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实现生态性的设计策略:在规划设计方面,探讨了生态位原理与建筑规划的结合方法,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与多层次的可达途径设计,建立稳定的社会生态位与适应岭南地域的自然生态位的策略,使外部自然环境得到尽可能的保护,从而建立起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建筑本体设计方面,围绕生态效率的本质,从空间、环境、行为三个方面对超高层建筑的高效性与长效性做了较全面研究,阐述了合理的尺度设计、功能适应性的提高、建筑空间协同等策略是提高建筑本体高效性的基础,而弹性灵活的建筑空间尺寸、对外部环境的响应、自然环境空中补偿、纵向空间的联动则是实现长效的关键,只有提高超高层建筑本体的生态效率,才能实现建筑真实生态性;在应对地域气候被动式设计方面,结合建筑高度与体量的特点,通过传统技术现代提炼,结合软件模拟技术,研究了建筑体型、平面组合、采光、遮阳、自然通风等方面与建筑节能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建筑对自然气候的被动式设计与主动式利用的策略;最后在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的章节中,研究了如何利用现有气候条件,提高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提出加强对太阳辐射、雨水、风能创新一体化利用策略。本研究通过生态学与建筑学的结合丰富了建筑学学科的内容,补充了岭南地域性建筑生态设计理论,填补了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方面系统研究的空白,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切入点与结论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揭示了符合生态要求的超高层建筑的核心内涵,探究了岭南地域超高层建筑友好型设计策略,拓展了生态设计的研究视野,使无机建筑环境与有机自然环境以良性的方式产生无缝对接,成为低能耗的城市载体,它构建了超高层建筑、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对于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与岭南地域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都有积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东京开发具有蓄水性质的外墙涂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京开发具有蓄水性质的外墙涂料(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1.1.2 桂林城市建设历史悠久
        1.1.3 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1.1.4 桂林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概念解析
        1.4.1 山水优先
        1.4.2 风景
        1.4.3 风景建筑
        1.4.4 山水城市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实地调查法
        1.5.3 比较研究法
        1.5.4 量化分析法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景观美学原理
        2.1.2 环境心理学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风景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
        2.2.2 国外风景建筑设计的实践探索
        2.2.3 国内风景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
        2.2.4 国内风景建筑设计的实践探索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3.1 桂林风景建筑的建设基础
        3.1.1 自然地形条件
        3.1.2 历史人文基础
    3.2 桂林风景建筑的影响因素
        3.2.1 桂林风景建筑的外在影响因素
        3.2.2 桂林风景建筑的内在影响因素
    3.3 建国前桂林风景建筑的理论与实践
        3.3.1 城市风景营造
        3.3.2 风景建筑设计
    3.4 建国后桂林风景建筑的理论与实践
        3.4.1 风景区规划
        3.4.2 风景建筑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桂林风景建筑的质性与量化分析
    4.1 风景建筑的质性研究
        4.1.1 建筑选址
        4.1.2 建筑体量
        4.1.3 建筑布局
        4.1.4 建筑风格
        4.1.5 建筑材料
        4.1.6 建筑基地植物搭配
    4.2 风景建筑的材质与色彩调查量化研究
        4.2.1 .研究前提
        4.2.2 颜色与材料采集
        4.2.3 色彩量化分析
        4.2.4 色彩与材料的选择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特色的构建策略
    5.1 桂林风景建筑价值的评述
        5.1.1 链接价值
        5.1.2 历史价值
        5.1.3 地方特色探索的成果
    5.2 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的方法
        5.2.1 意境营造
        5.2.2 要素组合
        5.2.3 细部刻画
    5.3 桂林风景建筑特色的构建
        5.3.1 桂林风景建筑特色表达的思考
        5.3.2 桂林建筑地方特色表达的思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表格索引
插图索引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基于GIS的水府庙流域生物安全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概况
3 研究方法
    3.1生物安全格局的构建
    3.2动物安全格局建立
    3.3植被安全格局建立
    3.4生态源地识别与生态廊道的构建
    3.5生物安全格局建立
4 研究结果
    4.1生物子格局分析
    4.2 生物安全格局结果
5 建议与展望
    5.1相关建议
    5.2未来展望

(3)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1.2 研究背景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低碳建筑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4 研究现状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1.4.4 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2.1.1 地域性特征
        2.1.2 外部性特征
        2.1.3 经济性特征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5.1.1 太阳能系统
        5.1.2 清洁风能
        5.1.3 热泵技术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5.2 结构选材优化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实施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6.3 项目优化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对现状的启示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附录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4)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设计研究 ——以山西运城桑蚕研究院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1.1 后工业时代背景
        1.1.2 城市更新背景
        1.1.3 选题依据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限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再利用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1.4.2 国内再利用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
        1.5.2 案例研究
        1.5.3 实地调研
        1.5.4 设计实践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旧工业建筑概念
        2.1.2 乡土工业建筑概念
        2.1.3 建存环境概念
    2.2 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2.2.1 改造再利用理论
        2.2.2 场所精神理论
        2.2.3 新陈代谢理论
        2.2.4 体验设计理论
    2.3 乡土工业建筑特征
        2.3.1 资源优势
        2.3.2 尺度关系
        2.3.3 结构特征
        2.3.4 空间特征
    2.4 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的矛盾与问题
        2.4.1 再利用过程中的问题梳理
        2.4.2 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再利用综合价值和发展前景
    2.5 本章小结
3.相关案例调研及解析
    3.1 调研的目的、对象和方法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对象
        3.1.3 调研方法
    3.2 相关案例调研解析
        3.2.1 记忆保留与温和改造——庾村1932文化市集
        3.2.2 传统与现代叠合——锦溪祝家甸砖厂改造
        3.2.3 乡土工业的现代演绎——阿丽拉阳朔糖舍酒店
        3.2.4 材质与形象演变——西安高新左右客
        3.2.5 体量再设计——玉川酒庄酒舍
    3.3 案例调研总结
        3.3.1 功能置换对比分析
        3.3.2 场地设计对比分析
        3.3.3 新旧要素整合对比分析
        3.3.4 表皮整饬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4.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设计原则与策略
    4.1 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设计基本原则
        4.1.1 文化性原则
        4.1.2 匹配性原则
        4.1.3 经济性原则
        4.1.4 生态可持续原则
    4.2 前期策划定位
        4.2.1 建存环境现状分析
        4.2.2 业态定位
    4.3 场地精致再塑策略
        4.3.1 场地重塑的目标
        4.3.2 场地资源挖掘
        4.3.3 场地重塑策略
    4.4 整体布局关系重构策略
        4.4.1 整体布局的目标
        4.4.2 整体布局设计策略
    4.5 新旧体量的协调优化
        4.5.1 体量协调的影响因素
        4.5.2 体量优化的策略
    4.6 内部空间尺度适宜性更新
        4.6.1 尺度转化目标
        4.6.2 尺度转化
        4.6.3 尺度契合
        4.6.4 尺度适宜性更新策略汇总
    4.7 界面表情重塑策略
        4.7.1 界面表情重塑目标
        4.7.2 立面造型的继承与革新
        4.7.3 立面材料质感表现
    4.8 结构及生态设计策略
        4.8.1 结构设计的目标
        4.8.2 结构设计策略
        4.8.3 建筑生态设计策略
        4.8.4 照明设计
    4.9 本章小结
5.山西运城桑蚕厂建存环境现状分析
    5.1 运城概况
    5.2 山西运城桑蚕研究院价值研究
        5.2.1 区位分析
        5.2.2 文化及历史地位
        5.2.3 历史价值
        5.2.4 景观条件
    5.3 山西运城桑蚕研究院现状调研分析
        5.3.1 场地现状
        5.3.2 建筑现状
        5.3.3 空间特征
        5.3.4 结构现状
    5.4 山西运城桑蚕场改造矛盾分析
        5.4.1 外部空间改造潜力及问题
        5.4.2 内部空间改造潜力及问题
    5.5 本章总结
6.山西运城桑蚕场改造建筑再利用实践应用
    6.1 再利用设计思路构建
    6.2 前期策划定位
        6.2.1 项目改造酒店策划分析
        6.2.2 既有旧建筑部分策划定位
    6.3 规划布局方案
        6.3.1 场区规划方案生成
        6.3.2 规划外部空间交通关系梳理
    6.4 既有建筑方案设计
        6.4.1 既有建筑改造前期策划分析
        6.4.2 整体布局重构
        6.4.3 场地环境再塑
        6.4.4 新旧体量优化
        6.4.5 内部空间转换
        6.4.6 界面表情重塑
        6.4.7 结构生态策略
    6.5 本章总结
7.结论
    7.1 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设计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改进及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节能的意义
        1.1.2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研究现状
        1.1.3 超低能耗建筑研究现状
    1.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运行模式与能耗控制指标
    2.1 引言
    2.2 建筑运行模式探讨
        2.2.1 “节能-舒适”矛盾辨析
        2.2.2 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必须选择间歇分室的运行模式
    2.3 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能耗控制指标
        2.3.1 能效指标与能耗指标
        2.3.2 被动房的能耗指标
        2.3.3 我国技术导则的能耗指标
        2.3.4 基于地区能耗现状和社会资源容量的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能耗控制指标
    2.4 本章小结
3 夏热冬冷地区自然气候条件量化分析
    3.1 引言
    3.2 典型城市实测气象数据分析
        3.2.1 夏热冬冷地区的定义及典型城市选取
        3.2.2 1981~2010年实测气象数据分析
    3.3 基于CLIMATE CONSULTANT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分析
        3.3.1 热舒适标准及气候分析方法
        3.3.2 CLIMATE CONSULTANT软件设置
        3.3.3 典型城市的建筑气候分析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遮阳通风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利于遮阳与通风的选址、布局和朝向设计
        4.2.1 选址
        4.2.2 布局
        4.2.3 朝向
    4.3 遮阳技术的基本形式
        4.3.1 窗口遮阳
        4.3.2 玻璃遮阳
        4.3.3 不透明围护结构遮阳
    4.4 建筑通风的基本形式
        4.4.1 开窗通风
        4.4.2 空气渗透
        4.4.3 机械通风
    4.5 不同遮阳形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4.5.1 能耗模拟软件及其验证
        4.5.2 建筑模型建立
        4.5.3 遮阳方式设置
        4.5.4 不同遮阳形式节能效果分析
    4.6 不同通风形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4.6.1 模拟软件设置
        4.6.2 有无开窗通风时建筑气密性对能耗的影响
        4.6.3 热回收效率对能耗的影响
        4.6.4 机械通风运行模式对能耗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影响因素
        5.2.1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5.2.2 结构热桥
        5.2.3 外围护结构保温层位置
        5.2.4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5.3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5.3.1 夏热冬冷地区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取值争议分析
        5.3.2 软件设置
        5.3.3 结果分析
    5.4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5.4.1 软件设置
        5.4.2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实证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布置
        6.2.1 实验对象
        6.2.2 被动式节能改造内容
        6.2.3 实验器材
        6.2.4 测试方案
    6.3 房屋性能检测
        6.3.1 建筑整体气密性检测
        6.3.2 热桥检测
    6.4 室内自然温湿度监测结果
        6.4.1 自然室温
        6.4.2 自然相对湿度
    6.5 全年电耗监测结果
        6.5.1 连续用能
        6.5.2 间歇用能
    6.6 本章小结
7 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性能综合分析
    7.1 引言
    7.2 三套技术差异分析
    7.3 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效果分析
        7.3.1 各项被动式技术在超低能耗建筑中的节能贡献率
        7.3.2 三类建筑全年能耗差异比较
        7.3.3 不同建筑模型的能耗计算结果
    7.4 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室内环境分析
        7.4.1 三类建筑全年室内自然温湿度对比
        7.4.2 夏热冬冷地区室内舒适区间探讨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东山县文体中心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带动
        1.1.2 盲目跟风和忽视地域性
        1.1.3 可持续性和适应性不足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促进文化传播和地域匹配
        1.3.2 促进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1.3.3 优化城市发展和多元运营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体育场馆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建构
    2.1 适应性理念的发展与引介
        2.1.1 适应性的概念及其发展
        2.1.2 建筑的适应性思维
    2.2 体育场馆设计要素梳理
        2.2.1 体育场馆的定义与内涵
        2.2.2 体育场馆设计要素提取
    2.3 体育场馆地域性影响因素分析
        2.3.1 地域性的概念与内涵
        2.3.2 体育场馆设计地域性影响因子提取
    2.4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体育场馆设计理论
        2.4.1 体育场馆设计的地域适应观
        2.4.2 地域适应性思维在体育场馆设计中的体现
    2.5 本章小结
3 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策略
    3.1 满足地域经济技术
        3.1.1 符合地域经济
        3.1.2 匹配地域技术
    3.2 契合地域自然条件
        3.2.1 适应地形
        3.2.2 协调周边
        3.2.3 生态廊道下的建筑布局
        3.2.4 海绵城市
        3.2.5 景观配置
        3.2.6 物理性能适应
    3.3 兼顾地域人文特征
        3.3.1 文脉形式与技法传承
        3.3.2 文化抽象显扬
        3.3.3 人文思想适应
    3.4 本章小结
4 东山县文体中心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解析
    4.1 地域背景
        4.1.1 东山县综合的地域经济技术特征
        4.1.2 东山县独特的地域自然特征
        4.1.3 东山县多元的地域人文特征
        4.1.4 东山文体中心项目概况
    4.2 体育场馆满足地域经济技术
        4.2.1 选址适宜
        4.2.2 适合市场需求的策划定位
        4.2.3 功能复合化设计
        4.2.4 容积控制与空间集约
        4.2.5 比赛场地的多功能设计
        4.2.6 看台的灵活组合和空间利用
        4.2.7 附属用房的转变
        4.2.8 屋盖形式及结构选型
        4.2.9 材料的选择与设计
        4.2.10 资源在地化运用
        4.2.11 气流组织形式设计
    4.3 体育场馆对地域自然的适应
        4.3.1 适应地形
        4.3.2 顺应城市生态廊道
        4.3.3 协调周边与界面形成
        4.3.4 打造场所记忆
        4.3.5 建筑布局适候
        4.3.6 建筑形态适候
        4.3.7 海绵城市和雨洪管理
        4.3.8 利用地域资源
    4.4 体育场馆对地域人文的适应
        4.4.1 顺应海岛文化
        4.4.2 人文思想适应
    4.5 优化策略
    4.6 本章小结
5 结语
    5.1 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社会实践

(7)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1.3.4 研究趋势总结及论文研究方向确立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办公建筑立体绿化相关理论
    2.1 办公建筑立体绿化体系
        2.1.1 屋顶绿化
        2.1.2 垂直墙面绿化
        2.1.3 阳台走廊绿化
    2.2 立体绿化技术要点
        2.2.1 屋顶绿化技术要点
        2.2.2 垂直墙面绿化技术要点
        2.2.3 阳台走廊绿化技术要点
    2.3 建筑立体绿化功能与作用
        2.3.1 生态效益
        2.3.2 经济效益
        2.3.3 景观效益
        2.3.4 康养效益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办公建筑立体绿化案例研究
    3.1 案例解析
        3.1.1 康索乔圣地亚哥大厦—独特的“双层绿墙”
        3.1.2 新加坡皮克林宾乐雅酒店—花园般的建筑
        3.1.3 市中豪亚酒店—生长中的“绿色皮肤”
        3.1.4 米兰垂直森林—城市之肺
        3.1.5 深业泰然大厦—退台花园
        3.1.6 深圳建科大厦—典型的低能耗建筑
    3.2 立体绿化案例总结
    3.3 案例分析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建设现状
    4.1 立体绿化有关政策
    4.2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现状概述
        4.2.1 深圳市气候特征
        4.2.2 调研范围
        4.2.3 调研对象
        4.2.4 调研内容
    4.3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基本情况
        4.3.1 调研样本情况整理
        4.3.2 办公建筑立体绿化位置及技术分析
        4.3.3 立体绿化植物分析
        4.3.4 现状办公建筑立体绿化植物总结
    4.4 办公建筑立体绿化问卷分析
        4.4.1 问卷受访人群及问题设置
        4.4.2 问卷结果分析
    4.5 现状总结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策略
    5.1 影响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的因素
        5.1.1 深圳地区建筑气候
        5.1.2 深圳地区的办公建筑文化背景
        5.1.3 深圳地区办公建筑空间布局组合形式
        5.1.4 办公建筑立体绿化相关人群因素
        (1)建设者
        (2)使用者
        5.1.5 设计策略方向建立
    5.2 办公建筑与立体绿化协同设计
        5.2.1 基于气候条件的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
        5.2.2 办公建筑体型、布局与立体绿化的协同
    5.3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植物选择
        5.3.1 适宜性原则
        5.3.2 多样性原则
        5.3.3 季相原则
        5.3.4 艺术美原则
    5.4 基于DESIGNBUILDER模拟的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形式选择建议
        5.4.1 模拟对象
        5.4.2 模拟思路
        5.4.3 建筑模型建立以及热工参数的确定
        5.4.4 模拟结果分析
        5.4.5 立体绿化形式选择建议
    5.5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养护
        5.5.1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养护要点
        5.5.2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养护内容
        5.5.3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6 基于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策略的建设实践
        5.6.1 南海意库1 号楼实践项目概况
        5.6.2 南海意库1 号楼立体绿化基本情况
        5.6.3 南海意库1 号楼立体绿化存在的问题
        5.6.4 南海意库1 号楼改造策略
        5.6.5 小结
    5.7 本章小结
结语
    再思考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聚落
        1.3.2 传统聚落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1.3.4. 聚落景观
        1.3.5. 景观特征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数据
        1.5.4. 研究框架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2.1. 自然地理环境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质土壤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水系
        2.1.5. 动物植被
        2.1.6. 自然灾害
    2.2. 历史人文环境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2.2.3. 语言文字
        2.2.4. 风俗习惯
        2.2.5. 宗教信仰
    2.3. 社会经济环境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8.3.5. 景观基因图谱
    8.4. 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9.2. 主要创新点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9.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都市农业
        1.2.2 设施农业
        1.2.3 立体绿化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2.1 有农建筑
        2.1.1 垂直农场
        2.1.2 有农建筑
    2.2 产能建筑
        2.2.1 被动房
        2.2.2 产能房
    2.3 生产型建筑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4 结论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3.2.4 结论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与分析
        4.3.3 讨论
        4.3.4 结论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5.1.1 覆土种植
        5.1.2 栽培槽
        5.1.3 栽培块
        5.1.4 栽培箱
        5.1.5 水培
        5.1.6 栽培基质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5.2.5 砂栽培的特点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5.3.1 研究现状
        5.3.2 材料与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3.4 讨论与结论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6.1 品种选择原则
        6.1.1 研究现状
        6.1.2 品种选择原则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7.1 温室
        7.1.1 日光温室
        7.1.2 现代温室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7.2.1 研究现状
        7.2.2 农业光伏电池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7.2.4 光伏温室设计
        7.2.5 实践案例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7.3.1 材料与方法
        7.3.2 结果与分析
        7.3.3 结论
    7.4 屋顶温室
        7.4.1 研究现状
        7.4.2 实践案例
        7.4.3 屋顶温室类型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7.5.2 屋顶日光温室
        7.5.3 屋顶现代温室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7.6.4 自给率分析
        7.6.5 结果与讨论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7.7.2 建筑能耗模型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7.7.5 能耗模拟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课题背景
        1.2.1. 建筑能耗的激增
        1.2.2. 生态意识的觉醒
    1.3. 国内外生态建筑研究发展动态
        1.3.1. 国外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
        1.3.2. 国内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
        1.3.3. 建筑生态观的理论流变
    1.4. 关键词的解析
        1.4.1. 生态建筑名词
        1.4.2. 生态建筑名词
        1.4.3.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辨识
        1.4.4. 超高层建筑
    1.5. 岭南地域
        1.5.1. 地理位置
        1.5.2. 地理特征
        1.5.3. 气候特征
        1.5.4. 文化特性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创新性
        1.7.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7.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7.3.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1.8. 论文研究的方法
    1.9. 论文的结构框架
    1.10.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岭南超高层建筑的生态观
    2.1. 岭南地域的传统生态观
    2.2. 岭南地区建筑的生态理论研究
        2.2.1. 面向气候性的适应倾向
        2.2.2. 面向自然性的应用倾向
        2.2.3. 面向地方性的材料倾向
    2.3. 国内外超高层生态设计进展
        2.3.1. 国外:生态化理念与超高层建筑设计的结合
        2.3.2. 国内:生态化理念的超高层的实践
    2.4. 超高层建筑对环境带来的生态影响
        2.4.1. 超高层建筑的环境正效应分析
        2.4.2. 超高层建筑的环境负效应分析
    2.5. 开展我国超高层建筑生态研究的迫切性
        2.5.1. 超高层建筑将在一定历史阶段内长期存在并发展
        2.5.2. 超高层建筑生态建筑设计是创建人居友好环境的途径
        2.5.3. 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6. 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观
        2.6.1. 整体观
        2.6.2. 自然观
        2.6.3. 高效观
        2.6.4. 气候观
        2.6.5. 健康观
    2.7. 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的核心价值-生态效率
        2.7.1. 生态建筑的效率旨趣
        2.7.2. 生态效率概念对生态建筑具有理论标度性
        2.7.3. 生态效率概念下的标准与原则确定
        2.7.4. 超高层生态建筑的多层面价值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位视角下的超高层建筑总体规划设计研究
    3.1. 生态位理论在超高层建筑总体规划中的适用性分析
        3.1.1. 建筑生态位概念
        3.1.2. 建筑生态位构成的契合分析
        3.1.3. 建筑生态位现象的比较分析
        3.1.4. 建筑生态位理论在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3.2. 基于社会生态位要求的超高层建筑总体规划设计研究
        3.2.1. 超高层建筑选址的生态位意义
        3.2.2. 超高层建筑的城市选址要素分析
        3.2.3. 面向城市总体功能布局的超高层建筑社会生态位确定
        3.2.4. 面向建筑使用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社会生态位确定
        3.2.5. 基于社会生态位的岭南地区超高层建筑规划设计策略
    3.3. 基于自然生态位要求的超高层建筑规划设计研究
        3.3.1. 城市自然条件对超高层建筑选址影响分析
        3.3.2. 基于自然景观均好性的超高层建筑规划分析
        3.3.3. 基于城市物理环境的超高层建筑群体规划设计研究
        3.3.4. 基于自然生态位的超高层建筑规划设计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对生态效率的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研究
    4.1. 实现本体功能的高效与长效是超高层建筑的生态性目标
    4.2. 高效的生态效率对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提出的要求
    4.3. 生态观下超高层建筑的高效性设计研究
        4.3.1. 面向建筑空间的高效性研究
        4.3.2. 面向纵向流线协同的高效性研究
        4.3.3. 生态观下超高层建筑的高效性设计策略
    4.4. 生态观下超高层建筑的长效性设计研究
        4.4.1. 面向建筑空间的长效性研究
        4.4.2. 面向外部环境的长效性研究
        4.4.3. 面向行为环境的长效性研究
        4.4.4. 生态观下超高层建筑的长效性设计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对气候适应的超高层建筑被动式生态设计研究
    5.1. 被动式策略的生态性内核
        5.1.1. 建筑是人类适应自然的被动式“容器”
        5.1.2. 顺应自然与适应气候的实践
        5.1.3. 现代超高层建筑设计的被动式实践
        5.1.4. 地域生态思想下的被动式设计是超高层建筑生态发展方向
    5.2. 基于节能要求的超高层建筑的形体分析与优化
        5.2.1. 体形系数与能耗对比研究
        5.2.2. 基于能耗的岭南地区超高层建筑型体对比研究
        5.2.3. 基于能耗的建筑横向功能位置研究
        5.2.4. 基于结构能耗的形体纵向应对研究
        5.2.5. 基于节能的超高层建筑形体被动式设计策略
    5.3. 基于舒适性要求的超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研究
        5.3.1. 实现超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是健康的生态观要求
        5.3.2. 基于热舒适性的岭南地区自然通风潜力分析
        5.3.3. 生态的室内自然通风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5.3.4. 现代超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研究与启示
        5.3.5. 基于热舒适性标准的超高层建筑纵向自然通风模拟
        5.3.6. 基于内外联动的呼吸表皮通风
        5.3.7. 基于内部风环境的超高层建筑横向风压通风研究
        5.3.8. 基于热舒适性的超高层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策略
    5.4. 基于节能的超高层建筑被动式遮阳设计研究
        5.4.1. 遮阳是岭南建筑对太阳辐射的被动式应对
        5.4.2. 建筑遮阳的生态作用
        5.4.3. 超高层建筑中遮阳措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5.4.4. 生物遮阳技术是地域生态观在超高层建筑的现代应用
        5.4.5. 现代建筑遮阳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适用性研究
        5.4.6. 基于节能的超高层建筑被动式遮阳的设计策略
    5.5. 基于整体光环境效率的超高层建筑中自然采光设计研究
        5.5.1. 自然采光是实现超高层建筑室内环境健康化的重要手段
        5.5.2. 自然采光的影响因素分析
        5.5.3. 提高超高层建筑自然采光效率的方法研究
        5.5.4. 基于整体光环境效率的超高层建筑自然采光策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应对资源利用的超高层建筑创新结合设计研究
    6.1. 自然资源的创新利用是实现超高层建筑生态化的重要手段
        6.1.1. 自然资源内涵
        6.1.2. 超高层建筑与稀缺资源
        6.1.3. 超高层建筑与可再生绿色资源
        6.1.4. 合理的自然资源利用对超高层建筑生态化设计提出的要求
    6.2. 基于资源稀缺性视角的超高层建筑场地资源的优化与分析
        6.2.1. 建筑场地资源的稀缺性要素分析
        6.2.2. 场地稀缺-高强度开发下的地面建筑空间生态
        6.2.3. 场地开发强度下的地上建筑生态补偿分析
        6.2.4. 生态补偿下的超高层建筑地面场地利用策略
        6.2.5. 场地开发强度下的地下建筑生态补偿分析
        6.2.6. 生态补偿下的超高层建筑地下场地利用策略
    6.3. 基于资源稀缺性视角的超高层建筑水资源利用的优化与分析
        6.3.1. 淡水资源稀缺性要素分析
        6.3.2. 基于生态补偿的超高层建筑水资源利用可行性分析
        6.3.3. 生态补偿下的超高层建筑水资源利用策略
    6.4. 基于绿色能源的超高层建筑太阳能资源生态利用
        6.4.1. 岭南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6.4.2. 太阳能资源主动式利用可行性分析
        6.4.3. 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6.4.4. 基于辐射条件的超高层建筑光伏发电效益分析
        6.4.5. 生态思想下的光伏一体化美学表达方式
        6.4.6. 建筑美学要求下的光伏一体化设计策略
    6.5. 基于绿色能源的超高层建筑风能资源生态利用
        6.5.1. 岭南地区建筑风能资源分析
        6.5.2. 建筑表面风能资源分布
        6.5.3. 风能利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6.5.4. 建筑美学要求下的风能利用一体化(BIWE)生态设计策略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具体研究成果
    7.2. 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应用的约束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东京开发具有蓄水性质的外墙涂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研究[D]. 陈俏冰.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GIS的水府庙流域生物安全格局研究[J]. 许砚梅,刘惊涛. 中外建筑, 2020(12)
  • [3]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4]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设计研究 ——以山西运城桑蚕研究院改造为例[D]. 薛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5]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研究[D]. 傅新. 浙江大学, 2019(01)
  • [6]东山县文体中心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研究[D]. 林美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D]. 陈雪.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8]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10]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D]. 邓孟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东京开发具有储水性能的外墙涂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