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分析

灌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分析

一、灌溉农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昭[1](2021)在《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长期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农业快速增长累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相继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可持续集约技术以其有效结合农业生产收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特性受到了学者和决策者的广泛关注。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和采用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据此,本文从空间分析和行为分析相结合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和采用问题,致力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首先,借鉴经济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了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和分析框架;其次,构建了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和采用系统,并进行了分析验证;第三,从空间视角研究了异质环境下苹果矮砧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从行为视角分析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的机理;最后,基于空间扩散规律和新型经营主体采用行为机理的揭示,提出了提升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和采用效率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农业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和分析框架构建。基于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扩散理论和农业经济学的农户行为理论,构建了以农业科技园区为扩散源,以可持续集约技术为代表,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技术采用者,以特定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为支撑,以技术“势差”为动力,以信息和物资的流通为条件的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融合技术扩散和采用的分析框架,在对扩散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引入非均质空间扩散方程研究空间扩散规律;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看成是“技术信息获取—采用意愿形成—做出采用决策”的行为过程,并对这一行为过程进行深入分析。(2)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构建与验证。构建以杨凌农业科技园区为技术扩散源,以苹果矮砧技术为可持续集约技术典型代表,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技术扩散区域,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技术采用者的扩散与采用系统。通过识别新型经营主体技术来源、偏好及其与杨凌农业科技园区技术信息联系,分析技术信息联系对技术信息获取和技术采用的影响,验证了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的现实存在。(3)揭示了异质环境下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基于扩散环境评价,引入非均质空间扩散方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的技术扩散环境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主要由气候、地形、外部交通联系等结构性因素造成;园区苹果矮砧技术在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表现出以扩展扩散为主、带状扩散和等级扩散为辅的空间扩散规律;在扩散环境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技术扩散概率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扩散表现出较强的距离衰减效应;扩散概率的衰减程度随着扩散环境质量的提升而降低,改善扩散环境可以削弱距离的衰减效应。(4)基于理性小农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建立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Tobit模型和CLAD模型检验了推广服务、社会网络、技术来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技术信息获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广强度、推广质量和与技术信息联系强度均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网络规模和弱社会联系有显着促作用,社会网络密度和强社会联系有显着抑制作用;公共推广来源和大众媒体来源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网络和私人推广来源的影响不显着;教育和信贷获取有显着促进作用,负责人年龄、资源禀赋和经营规模的影响并不显着。(5)整合技术—组织—环境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对技术采用意愿和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影响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的所有因素中,区域农业生态条件差异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的影响程度最大;相对优势、感知障碍和农技推广服务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均有显着影响,但在采用意愿阶段的作用小于采用决策阶段;管理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对采用意愿都没有影响,而对采用决策则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组织规模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均没有影响;采用意愿对采用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6)基于空间扩散规律和技术采用行为机理研究结果,从技术扩散路径优化和技术采用行为干预两方面提出了提升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效率的对策建议。技术扩散路径优化方面:要通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提升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等方式改善技术扩散环境;要注重等级效应发生的区域,通过在此类区域建设实验示范站等方式扩大农业科技园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要关注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区域,通过提升交通可达性促进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均衡发展。技术采用行为干预方面:要实施以经营者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推广策略;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中介的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模式;要重视可持续集约技术在所推广区域的适宜性;要针对潜在采用者制定有针对性技术推广方案。

王嘉男[2](2020)在《陇中旱农区耕作措施对小麦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文中提出陇中旱农区是黄土高原西部典型的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水资源亏缺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而以免耕秸秆覆盖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有限降水的高效利用,提高了作物产量。为了探究陇中旱农区保护性耕作影响春小麦产量的碳代谢机制,本研究依托陇中旱农区2001年建立的不同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于2019年对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翻入(TS)、免耕秸秆不覆盖(NT)、免耕秸秆覆盖(NTS)四种耕作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并从光合作用及蔗糖代谢等方面探讨了耕作措施影响春小麦产量的主要碳代谢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免耕秸秆覆盖(NTS)在小麦生育期提高了0-30cm土层体积含水量,特别是播种期0-5cm土层较传统耕作(T)提高了26.6%;耕作方式对小麦0-200cm贮水量影响显着,在小麦生育后期免耕处理(NT、NTS)较传统耕作处理(T、TS)平均增加6.7%12.3%。2.保护性耕作措施延缓了小麦花后叶片衰老、增强了光合性能。NTS处理在乳熟期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免耕与秸秆还田提高了灌浆期RuBP羧化酶活性,NTS处理RuBP羧化酶活性是T的1.95倍;小麦旗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在开花期高于灌浆期,NTS有效提高了春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的光合性能,光合速率较T处理平均提高了17.4%。3.免耕秸秆覆盖提高了小麦糖代谢水平。NTS处理增加了小麦灌浆期旗叶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蔗糖含量较T平均高出14.9%。耕作措施对开花期旗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没有影响,在灌浆期免耕处理(NT、NTS)提高了SPS活性,秸秆还田处理(TS、NTS)降低了SS活性,NTS处理与T比较,SPS活性提高92.0%,SS活性降低53.7%。4.保护性耕作提高了光合产物转运效率。免耕处理(NT和NTS)下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贡献率较耕作处理(T和TS)提高了41.7%,秸秆还田处理(TS和NTS)较不还田处理(T和NT),花后籽粒积累量提高了71.2%,花后积累对籽粒贡献率提高了35.7%,NTS有效提高了花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能力;NTS显着增加了小麦穗数和千粒重,产量较T提高了18.7%;秸秆还田处理(NTS、TS)增产的同时增加了全生育期耗水,NTS水分利用效率较T提高12.7%。5.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综合因子与蔗糖代谢综合因子、穗数、千粒重、产量、耗水量显着正相关;蔗糖代谢综合因子与穗数、产量显着正相关;产量与光合生理特性综合因子、蔗糖代谢综合因子、穗数、水分利用效率显着正相关,而水分利用效率只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穗数与千粒重显着正相关,穗粒数与其他指标均无显着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在陇中旱农区应用免耕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措施能够提高小麦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旗叶花后RuBP羧化酶活性和光合速率,提高灌浆期旗叶SPS活性,增加蔗糖含量,提高小麦光合性能和蔗糖代谢,提高光合产物转运效率,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从而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刘丽[3](2020)在《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多种多样,包括人工造林种草、修筑梯田、建设坝系、生态工程等。经过多年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明显改善,入黄泥沙量由上世纪的16亿t减少到近年的3亿多t,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在已有的对农户的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研究中,往往将工程措施(治坡、治沟、治沙、水利工程)、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和耕作措施一并讨论,而现实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往往是政府进行投入(如修建谷坊、退耕还林等),农户参与;耕作措施的实施中,农户是主体,可根据自身的意愿和需要进行选择,农户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做出的技术选择和采用行为,政府主要负责技术推广服务。农户将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显着减少了径流冲刷,改良了土壤、增加了农业产量。随着农村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农户在经济、资源和社会等方面的差异表现越来越突出,这些差异导致农户对土地依赖程度的改变,进而影响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影响,学者更多关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机理如何?农户资源禀赋如何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技术采用意愿、技术采用决策(包括技术采用强度)、技术效果等动态技术采用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在国内外研究中还没有得到重视。解决以上问题是提高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计划行为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进行梳理,推导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经济机理;基于2019年1月-3月对山西、陕西和甘肃三省的1237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熵值法、多元线性回归、Logit模型、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有序Probit模型等多种实证分析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采用意愿、采用决策及效果的影响,旨在把握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特征和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在所调查的1237个样本中,农户对技术本身的认知水平较高,70%的农户都听说过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农户对三项技术的便利性认知和技术风险认知水平不高。仅有25.22%的农户愿意采用等高耕作技术;深松耕技术采用愿意最高,61.68%的农户愿意采用;56.35%的农户愿意采用秸秆还田技术。33.39%的农户没有采用任何一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19.64%的农户采用了一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32.09%的农户采用了两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14.88%的农户采用了三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提高作物产量的评价中,在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248户农户中,75%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深松耕技术的448户农户中,74.11%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567户农户中,71.08%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控制水土流失方面的评价中,在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248户农户中,78.22%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深松耕技术的448户农户中,85.05%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567户农户中,仅有39.32%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2)构建衡量农户资源禀赋的指标体系,分别从资源禀赋水平和资源禀赋结构两个角度测度。资源禀赋水平中,经济资源禀赋主要是从农户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角度进行衡量,包括农户家庭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和收入来源途径。自然资源禀赋主要是耕地规模和耕地质量,包括实际耕种面积、土地肥沃程度、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社会资源禀赋主要考察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等社会资本情况。资源禀赋结构方面,运用熵值法测度,将样本农户划分为经济占优型、自然占优型和社会占优型。经济占优型农户有413户,占总样本的33.4%;自然占优型农户有366户,占总样本的29.6%;社会占优型农户有458户,占总样本的37%。(3)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有显着的影响中,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占比对等高耕作和深松耕技术认知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对秸秆还田技术认知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三项技术认知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和灌溉条件对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三项技术认知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有正向影响。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中,不同禀赋类型的农户存在明显差异。(4)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影响中,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占比对深松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对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灌溉条件对深松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正向影响。技术认知在资源禀赋影响农户技术采用意愿中发挥中介效应,对于等高耕作技术,技术认知在实际耕种面积对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中为部分中介;对于深松耕技术,技术认知在家庭总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和耕地细碎化程度影响技术采用意愿的为部分中介;对于秸秆还田技术,技术认知在家庭总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实际耕种面积、耕地细碎化、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影响技术采用意愿中为部分中介。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意愿有明显差异。(5)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有直接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土地肥沃程度和灌溉条件对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有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有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参与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技术采用意愿在资源禀赋影响农户技术采用决策中发挥中介效应。其中,在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技术采用意愿在实际耕种面积和社会参与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是完全中介;技术采用意愿在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是部分中介。在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中,技术采用意愿在家庭总收入、土地肥沃程度、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影响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决策有明显差异。(6)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对农户采用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对农户采用深松耕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声望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参与对农户采用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明显差异。(7)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和深松耕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非农收入占比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负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对农户采用深松耕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明显差异。

胡昌录[4](2020)在《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文中提出黄土高原是我国旱地农业的重要区域,冬小麦作为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水分与养分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两个因素。秸秆覆盖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旱地蓄水保墒措施,但是秸秆覆盖下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田间定位试验研究:1)氮素调控对冬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2)群体管理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及其作用机制;3)群体管理、氮素运筹和播前底墒耦合作用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三个田间试验分别为:1)氮素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两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三个施氮次数(1、2和3次),试验共计6个处理;2)群体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了两个土壤管理措施,分别为常规不覆盖与秸秆覆盖,每种土壤管理措施下设置高、中、低三个播种密度,同时在秸秆覆盖下的中、高播种密度下设置越冬期根修剪和越冬期冠割,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试验共计14个处理;3)底墒、氮素和群体调控耦合田间试验(2013.9-2016.6),该试验通过播前灌溉模拟三个底墒水平(自然雨养,雨养+播前灌66.7 mm,雨养+播前灌133 mm),每个底墒水平下设置2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3个群体调控措施(对照不处理、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共计18个处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 氮素调控对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表现为:2015-2016(7023 kg ha-1)>2013-2014(5430 kg ha-1)>2014-2015(3843 kg ha-1)>2012-2013(3464 kg ha-1)。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均没有显着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籽粒产量、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这与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有关。但高氮处理相比低氮处理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粒重。施氮量与施氮次数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也均没有显着影响。综合以上结果,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150 kg ha-1已经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而且氮肥播前一次施用是可行的。2.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变化范围为2851-6981 kg ha-1,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5.3-16.2 kg ha-1 mm-1。气候年型与秸秆覆盖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丰水年,常规不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秸秆覆盖;但在干旱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秸秆覆盖与常规不覆盖相比显着提高了土壤储水量,但同时也降低了春季(返青期到拔节期)耕层土壤温度,特别是丰水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导致秸秆覆盖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显着低于常规不覆盖。另外,播种密度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与高播种密度相比,低播种密度显着提高了冬小麦收获指数。因此,秸秆覆盖下低播种密度(75%常规推荐量)更合适。3. 根修剪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根修剪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了7%,收获指数提高了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这种效应在低产条件优于高产条件。另外,返青期根修剪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越冬期根修剪。返青期根修剪在常规和高播种密度下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种密度下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播种密度。在高、低施氮量下返青期根修剪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两个施氮量下根修剪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气候年型、播前底墒水平与返青期根修剪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低产且低、中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根修剪显着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前底墒水平下没有提高。另外,返青期根修剪提高了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量(16%)和表观转运率(9%),这是根修剪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根修剪是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4. 冠割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冠割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但冠割处理冬小麦收获指数提高了7%,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率提高了8%,经济效益提高了15%。在低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返青期冠割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但在高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籽粒产量,而返青期冠割处理的经济效益始终高于越冬期冠割处理。播种密度对冠割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影响不显着,但在常规播种密度下返青期冠割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常规推荐施氮量以及高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冠割冬小麦能获得更高的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气候年型与冠割处理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来看,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冠割是提高农民收益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高产或高收益以及水分高效利用有以下三种措施:(1)在推荐施氮量下,氮肥播前一次施用,同时降低25%播种量;(2)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根修剪;(3)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冠割。上述三种措施提高冬小麦产量或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主要与构建了良好的群体结构、优化水分利用以及增加花前可溶性糖的转运有关。

赵悦[5](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乐韬[6](2019)在《机械耕作、播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稻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平原南部及西南冬麦区,近几年来稻茬小麦单产不断提高,总产量增加,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前茬水稻多选用中晚熟品种和推广轻简栽培技术,习惯采用“养老稻”的灌溉方式,断水偏迟,常造成水稻收获时土壤水分偏高,加之秋播时节降雨异常的影响,致使后茬小麦烂耕、烂种的面积比例加大,严重制约小麦生产潜力的发挥,已成为影响稻茬小麦产量提升与品质改善的重要限制因子。根据不同土壤墒情配套合适的机械化耕作和播种方式,能提高播种质量与效率,减少农耗,适应当前稻麦周年机械化生产和轻简化生产技术需求,但不同机械耕播方式及其配套栽培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效益的影响存在差异。本试验于2016-2018年在泗洪和金坛设计相关试验,研究机械耕作、播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籽粒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适合不同土壤墒情条件下各自适宜的耕播方式及配套技术,以期为稻茬小麦大面积壮苗高产服务。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耕作方式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氮效率、净效益的影响因年度和地点存在差异。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土壤相对含水量≥85%)条件下的泗洪与金坛试验点、2017-2018年度土壤偏湿(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85%)条件下泅洪试验点,板茬方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均明显高于耕翻和旋耕方式;而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条件下的金坛试验点以耕翻方式表现较好。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小型播种机械处理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总体高于中型播种机械,其中尤以播种方式1(作业流程为旋耕灭茬---条(撒)播---盖籽---镇压,即常见的小型条播机播种方式)和播种方式3(作业流程为前置排种—撒播—浅旋盖籽—镇压,即生产中的均匀摆播机播种方式)表现优于播种方式2(作业流程为前置排种---浅旋盖籽---镇压,即生产中的带状条播机播种方式);中型播种机械中播种方式7(作业流程为旋耕---条播---盖籽---镇压---开沟,即常见的中型六位一体机播种方式)表现优于播种方式4(作业流程为旋耕---宽幅条播---盖籽---镇压,即常见的宽幅条播播种方式)。2018年度在土壤偏湿的泗洪试验点和土壤墒情适宜的金坛试验点,中型播种机械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总体高于小型播种机械,其中播种方式7、播种方式5(作业流程为旋耕---条播---盖籽---镇压,即常见的四位一体播种方式)、播种方式4表现较好。板茬方式具有节本优势,耕翻方式在耗时、耗油上略高于旋耕方式。播种方式7等中型播种机较小型播种机具有明显的工作效率优势,但耗油量高;小型播种机中播种方式2具有省时、省油优势。2、耕作方式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构成、群体质量、花后光合特性、氮素和磷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因年度和地点存在差异。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泗洪、金坛试验点和2017-2018年度土壤偏湿条件下泗洪试验点,板茬方式的穗数和每穗粒数、分蘖成穗率、开花期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和挣光合速率、开花期、成熟期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素和磷素积累量及转运量均较高;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金坛试验点,耕翻方式表现出较多的穗数、较高的主要生育时期田间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及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素和磷素积累量,且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POD酶和CAT酶活性均较高,促进了花后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和磷素转运。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泗洪点播种方式3或方式1主要生育时期田间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茎蘖成穗率和分蘖成穗率、开花期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氮素和磷素转运量均高于其他播种方式;金坛点播种方式7主要生育时期田间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均明显高于方式4。2017-2018年度,土壤偏湿的泗洪点,播种方式4和方式7主要生育期田间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氮素和磷素转运量均高于小型播种机处理;土壤墒情适宜的金坛点,播种方式5和方式7主要生育时期田间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茎蘖成穗率和分蘖成穗率、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氮素和磷素转运量均高于播种方式4和方式6(作业流程为旋耕---条播---盖籽---镇压-开沟,即常见的五位一体播种方式)。3、耕作方式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籽粒营养和加工品质的影响因试验地点存在差异。泗洪试验点两年度土壤墒情过湿或偏湿条件下,耕翻方式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总体优于板茬和旋耕方式;金坛试验点两年度土壤过湿或适宜条件下,板茬方式表现较优。泗洪试验点两年度土壤墒情过湿或偏湿条件下,播种方式2处理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容重高于其他处理;金坛试验点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两种播种方式间籽粒品质差异较小;而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方式6处理下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均较高。4、金坛试验点两年度土壤过湿或适宜、播种方式7条件下,施氮量270 kg ha-1下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均高于施氮量210和240 kg ha-1。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施氮比例7:0:0:3方式下的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均高于施氮比例5:1:2:2和6:0:4:0处理;而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以施氮比例5:1:2:2下较高。相比其他处理,施氮量270 kg ha-1、施氮比例5:1:2:2下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较高。5、金坛试验点两年度土壤过湿或适宜、播种方式7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穗数均显着提高且单穗重有所增加,主要生育期田间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成穗率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明显提高,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剑叶POD和CAT酶活性提高,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氮素和磷素转运量、籽粒氮素和磷素积累量均显着增加。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施氮比例7:0:0:3的处理具有显着高的穗数和千粒重,且田间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开花期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高于施氮比例6:0:4:0和5:1:2:2处理;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施氮比例5:1:2:2的处理具有显着高的穗数,且田间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主要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具有显着高的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剑叶POD和CAT酶活性,开花期、成熟期和花后氮素和磷素积累量、磷素转运量和籽粒磷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其他氮肥运筹处理。6、耕作方式与播种方式和施氮量、施氮比例对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经济效益、籽粒品质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且因气候年型(不同年度间小麦耕播时土壤墒情)和地点(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品种适应性等)有所差异。土壤墒情过湿(土壤相对含水量≥85%,2016-2017年度泗洪和金坛)条件下板茬方式+小型播种机械;土壤墒情偏湿(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85%,2017-2018年度泗洪)条件下板茬+中型播种机械;土壤墒情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2017-2018年度金坛)条件下耕翻+中型播种机械的组合方式在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7、综合本试验条件下的相应结果表明,稻茬小麦在不同土壤底墒条件下机械作业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耕播与氮肥运筹处理组合均表现出较多粒数尤其是穗数、较高群体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旺盛的花后光合生产能力、较强的营养吸收与转运能力,从而协同提升小麦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净效益和品质。土壤墒情过湿时板茬与方式1或方式3耕播组合配以施氮量270kg ha-1和施氮比例7:0:0:3措施;土壤墒情偏湿时板茬与方式7或方式4等中型播种机耕播组合配以施氮量270kg ha-1和施氮比例7:0:0:3措施;土壤墒情适宜时耕翻与方式5或方式7耕播组合配以施氮量270kg ha-1和施氮比例5:1:2:2措施可实现较高的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经济效益,且籽粒品质也较好。此外,播种方式2生产的小麦表现出较好的籽粒品质且最为节本,应进一步研究其配套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金雪[7](2019)在《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选择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粮食的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的大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土地规模经营和技术应用将是解决我国粮食供需不平衡的主要途径,也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农业新技术选择缓慢制约了三农的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那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重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培育”,这为新型主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9年国家一号文件强调稳定粮食产量,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农户行为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关系密切,新型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由于其耕地规模、经验等可控的外部因素的不同,导致其对玉米生产关键技术的选择行为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本文从微观角度研究大户和普通农户行为决策对技术推广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基于农户行为理论和消费者理论,以调查区域702份调查数据为基础,用理论和描述统计的方法分析样本区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选择行为问题,验证选择意愿与选择行为之间差异的存在,并探求影响意愿转化行为的限制因素。解决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不对称的现实问题,并根据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差异的产量贡献和技术效率的情况判断玉米生产关键技术的有效性,为技术推广提供参考。本文共包括八章,其中核心章节是第四章到第七章,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四个部分:第一,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对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选择意愿的研究。运用Logistic模型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选取的变量包括,农户个人特征因素,包括被访农户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程度;农户家庭特征因素,包括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收入占比,耕地面积,是否加入合作社,家中是否有农技员;信息获取因素,包括农户是否经常与村民沟通,技术培训次数来衡量;外部环境特征因素,包括是否有政策支持,贷款难易程度,和地区位置。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技术选择意愿有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耕地规模、务农收入以及地理位置差异造成的。具体来讲,耕地规模的增加,会影响全部样本农户和大户样本对增产型技术的选择意愿的概率,影响普通农户对环境保护型技术选择意愿的概率;非农收入占比影响全部样本农户和普通农户对增产型技术选择意愿的概率,影响大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选择意愿的概率;辽宁中部及北部地区倾向选择增产型技术,辽宁西部地区对环境友好型技术具有选择意愿的概率较高。第二,分析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对玉米生产关键技术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运用Heckman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选择的变量包括,农户个人特征因素,包括被访农户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特征因素,包括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人数,非农收入占比;土地资源特征因素,包括土壤质量,租入土地情况;风险特征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家庭赡养系数,主观风险指数;政策环境因素,包括技术服务形式,政策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技术信息获取渠道显着影响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对技术的选择决策;非农收入占比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选择均有影响,且非农收入占比的增加会降低普通农户和大户对机械化技术的使用;耕地面积影响全部样本和普通农户对环境保护型技术的选择决策,影响大户对两类技术的选择决策。土壤质量和土地租入情况影响普通农户的技术选择决策;风险偏好影响全部样本农户和大户对增产型技术选择决策,风险偏好型农户对增产型技术的选择程度较低。技术服务形式会对全部样本和普通农户的技术选择带来影响,且更加倾向现场指导型的技术服务。第三,分析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对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的差异,运用Logistic模型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选择的变量包括,农户个人特征,性别,年龄(反映务农经验以及劳动能力),受教育程度(反映学习能力),健康程度;家庭特征,农业劳动力数量,非农收入占比,经济情况;心理因素,包括从众心理(反映是否可以不受外界影响独立做出决策),信任程度(反映外界对决策的作用程度),对技术效果的预期(反映对技术的认知)。外部环境,水资源的充足情况(代表技术选择的条件),土地细碎化,技术难易程度(反映技术的学习成本)。研究结果显示,具有技术选择意愿的农户与实际发生技术选择行为的农户在其自身禀赋和所处环境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原因可能是有部分农户意愿还未实现行为的转化,也可能是部分农户受到外界的干扰而有悖于自身意愿发生行为。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全部样本和普通农户增产型技术选择意愿转化行为的限制条件;非农收入占比影响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的转化;耕地面积影响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环境友好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的转化;技术效果的预期越好,农户对技术选择意愿转化为行为的可能性越高;信任程度是普通农户各种经营规模技术选择意愿转化行为的限制因素,是大户增产型技术选择意愿转化行为的限制因素;水资源是全部样本和大户增产型技术选择意愿转化行为的限制因素。第四,分析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差异的效果,包括产量贡献和技术效率两个方面。运用生产函数和SFA模型估计方法进行分析,生产函数选择的变量包括,介入性要素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资本等投入,土地投入指标。非介入性要素,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生产经营特征。技术无效率方程选择的变量包括,被访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月平均收入,接受培训次数,贷款难易程度,耕地细碎化,基础设施条件,地区,受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从产量贡献来看,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会显着增加玉米的产量;增加劳动力投入会对玉米产量有正向的影响;其他物质费用对产出有正向影响;灌溉费用仅在全部样本回归中有显着正影响;被访农户年龄越大,玉米的产量越高;受教育程度对全部样本和普通农户的产量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对大户的产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非农收入占比对玉米产量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土地细碎化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户选择农业技术,影响粮食的产量;参加技术培训次数在全部样本和大户样本回归中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从技术效率来看,年龄、受教育水平、月平均收入、接受培训次数、贷款难易程度、耕地细碎化、地区变量均会对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产生影响,但是在不同样本中的作用方向不尽相同。农户选择玉米生产关键技术后,保护型耕作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和机械化技术,意愿与行为一致的效率均高于意愿与行为存在差异的效率,但是生物防治技术的选择意愿与行为一致的效率低于意愿与行为存在差异的效率。普通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一致的效率低于意愿与行为存在差异的效率,大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一致的效率高于意愿与行为存在差异的效率。针对以上的研究内容和相关研究结论,提出本文的政策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强化政府在技术扩散中的职责;提高农户文化素质,加强农业技术知识的传播;促进技术选择意愿到选择行为的转化,助力技术推广;拓展农户技术信息获取渠道,加强农技金融支持;规范农户生产方式,保障粮食产量安全。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其一论文将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选择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技术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单一研究某一项技术的选择行为可能会使研究结论不准确,从这个角度出发,可能存在创新点。其二,研究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决策,分析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在技术选择意愿及行为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转化的障碍,并针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计算其不同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差异的效果问题,在这样的一个逻辑框架之下,针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提出促进技术推广的建议,在研究视角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创新。

谭德冲[8](2019)在《深松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山东省由于常年旋耕,犁底层加厚,耕层变浅,耕层构造恶化,粮食产量持续提升能力下降。深松耕作具有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环境、防旱抗涝等优点,对构建合理耕层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深松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质量、作物生长发育等方面,缺乏土壤水分方面的研究。另外,山东省深松整地的作业深度大多集中在30–40 cm之间,缺乏相应的深度规范,容易造成资源和经济方面的浪费。为探究适合山东省的最佳深松深度,我们进行了两年的夏玉米大田试验,以期为山东省深松技术推广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法,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共设置了3个处理,分别为旋耕15 cm(CK)、深松40 cm和深松35 cm(冬小麦播种前深松),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9个小区。除耕作方式这一自变量外,无其他变量。试验结果表明:1、与传统旋耕处理相比较,深松40 cm处理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入渗率,使降雨能够更快地渗入土壤,加快了土层内土壤贮水量的增长速度,并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出现该现象的土层深度也逐渐加深;深松40 cm处理增加了50–1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和0–13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在干旱时期的增加效果更为显着;深松35 cm处理在以上方面的表现均优于传统旋耕处理,但不及深松40 cm处理。2、与传统旋耕处理相比较,深松处理能够增加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增加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干旱时期,深松处理能够增加夏玉米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降低透射率,促进夏玉米的生长发育。与深松40 cm处理相比较,深松35 cm处理在夏玉米生育后期的叶面积指数下降幅度小,有较高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较低的透射率,更有效地缓解了夏玉米叶片的衰老,并且该处理在生育后期有着较高的穗位叶叶绿素含量,能增加干物质的后期积累,提高穗的干物质分配比例,降低茎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更有助于夏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3、与传统旋耕处理相比较,深松40 cm处理两年平均增加夏玉米生育期的农田耗水量10.1%,深松35 cm处理增加4.0%,对整个生育期内的农田耗水量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了拔节期-灌浆期阶段的农田耗水量;由于深松处理产量增幅较大,使得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传统旋耕处理;深松40 cm处理的耗水量显着高于深松35cm处理和旋耕处理,且产量与深松35 cm处理无显着差异。因此,两年实验中,深松35cm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比深松40 cm处理提高13.5%。4、与旋耕处理相比,深松35cm处理显着提高了夏玉米产量。增产的主要原因为显着提高了行粒数和千粒重。深松处理能够增加夏玉米的总利润,且深松35 cm处理的效果优于深松40 cm处理,两年平均增加总利润844.5元/hm2。另外,深松35 cm处理减少了农机工作阻力,降低了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深松35 cm处理在夏玉米生育后期能够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从而增加了夏玉米产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总利润。因此,和深松40 cm处理相比,深松35 cm处理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作为山东省深松技术推广的适宜深度。

孔辰光[9](2018)在《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及效益分析 ——基于昌图县2镇4村的调查》文中提出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耕作技术,较之传统的耕作方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不仅能够节能降耗和节本增效,还可有效降低土壤侵蚀和沙尘污染程度,提高土壤肥力和节水抗旱能力。昌图县属中温带亚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是我国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和产粮大县。但由于长期采用传统型耕作方式,加剧了旱作农业的水土流失状况,导致耕地土壤贫瘠、地力下降,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质量恶化,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了粮食产出能力,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昌图县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及效益变得很有必要,对全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昌图县为研究区域,选取该县2镇4村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文献调阅结合数据收集、问卷调查结合个别访谈、统计分析结合比较分析的方法,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及效益。本文在分析了昌图县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对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对昌图县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状况进行了描述,对昌图县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效益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昌图县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推广规模、技术支撑和应用效果,但也存在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第二,大多数农户采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占被调查农户的70.5%,且以少耕技术为主,其次是秸杆还田技术,而免耕技术的应用比例较低,农户主要通过村里统一宣传和技术人员指导的途径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第三,农户是否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类型会受到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耕地基本特征方面因素的影响。第四,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提高耕地产出、节省物质费用和作业费用的经济效益,具有推动劳动力转移、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社会效益,具有减少环境污染、提升耕地土壤质量的生态效益。最后,在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昌图县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相关建议,以期为促进保护性耕作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以及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赵义平[10](2018)在《吉林省中部旱区耕作模式调研分析》文中认为耕作制度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持续高产所采取的全部农田技术措施,包括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制度以及田间管理制度等。耕作模式则具体体现了耕作制度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并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紧密相关。一种耕作模式是否合理,必须适应该地区农艺要求,并随农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而不断完善与提高[3]。吉林省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吉林省重点黑土地保护区,包括长春地区、四平地区、吉林地区和辽源地区。吉林省黑土总面积大约为110万hm2,占全国黑土总面积的1/5,其中耕地面积就有83.2万hm2。根据数据统计2014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了706.56亿斤,位居全国第四名。但在我省粮食持续高产的背后,却要面临着黑土层里的有机质含量由历史上的4%—8%下降至2%—3%的现状。上百年的垦殖作业,特别是近60年的铧式犁耕翻作业和灭茬旋耕机旋耕作业,造成吉林省中部地区黑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理化性状变差、水土流失严重等、沙尘暴频繁、环境污染加剧等严重危害。2007年起吉林省加大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推广,历经10年的发展,截止到2016年7月底全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已达到1011万亩,约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1/6。然而,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进一步明确技术内容与模式,探索未来推进形式和发展路径。本文以四平地区梨树县和榆树市弓棚镇为研究基地,对比分析了翻耕法、旋耕法、松耕法的特点,分析了各种耕作方法的土壤理化指标、机具配套及作业效益等指标,确定了适于吉林省雨养农业特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根据吉林省中部旱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技术、装备、管理、资金、土地、人员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对策手段和实际有效的推广措施,为加快适于吉林省中部旱区雨养农业生态区域特征的耕作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二、灌溉农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灌溉农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回顾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可持续集约技术
        2.1.2 苹果矮砧技术
        2.1.3 农业技术扩散
        2.1.4 农业技术采用
        2.1.5 农业科技园区
        2.1.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2 理论基础
        2.2.1 空间扩散理论
        2.2.2 行为地理学理论
        2.2.3 社会网络理论
        2.2.4 农户行为理论
    2.3 文献回顾与研究评述
        2.3.1 农业技术扩散研究
        2.3.2 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2.3.3 文献评述
    2.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2.4.1 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构建
        2.4.2 分析框架
第三章 研究区选择与数据分析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区选择
        3.1.1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
        3.1.2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主推技术
        3.1.3 苹果矮砧技术—典型可持续集约技术
        3.1.4 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
        3.1.5 苹果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3.2 实地调研及数据获取
        3.2.1 调研安排
        3.2.2 调研内容
        3.2.3 空间及统计数据收集
    3.3 数据分析
        3.3.1 样本特征分析
        3.3.2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来源及偏好
        3.3.3 技术来源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3.3.4 技术信息联系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3.3.5 技术信息联系和技术采用的相关性
        3.3.6 技术信息获取和技术采用的相关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空间扩散
    4.1 技术扩散环境评价及HSDM参数确定
        4.1.1 扩散环境质量评价
        4.1.2 HSDM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思路
        4.1.3 HSDM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参数的确定
    4.2 技术扩散环境空间分布特征及技术扩散规律
        4.2.1 技术扩散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
        4.2.2 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
        4.2.3 扩散概率和扩散环境的相互关系
    4.3 扩散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信息获取
    5.1 技术信息获取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5.1.1 推广服务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5.1.2 社会网络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5.2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方法和变量
        5.2.1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计量模型
        5.2.2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变量界定
    5.3 公共推广服务、社会网络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5.3.1 公共推广服务与技术信息获取的相关性
        5.3.2 社会网络与技术信息获取的相关性
    5.4 技术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
        5.4.1 影响因子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5.4.2 模型结果对比
        5.4.3 公共推广服务的影响分析
        5.4.4 社会网络的影响分析
        5.4.5 技术来源的影响分析
        5.4.6 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
    6.1 技术采用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6.1.1 技术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6.1.2 组织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6.1.3 环境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6.1.4 采用意愿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6.2 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和变量
        6.2.1 影响因素分析的计量模型
        6.2.2 影响因素分析的变量选取
    6.3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与分析
        6.3.1 结构方程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6.3.2 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性检验
    6.4 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6.4.1 技术属性的影响分析
        6.4.2 组织特征的影响分析
        6.4.3 自然和政策环境的影响分析
        6.4.4 采用意愿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
    7.1 技术扩散路径优化
        7.1.1 改善技术扩散环境
        7.1.2 加强技术扩散网络节点建设
        7.1.3 提高技术扩散滞后地区的交通可达性
    7.2 技术采用行为干预
        7.2.1 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扩散策略
        7.2.2 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中介的园区技术扩散模式
        7.2.3 重视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的区域适宜性
        7.2.4 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扩散方案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陇中旱农区耕作措施对小麦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保护性耕作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和作物水分利用的影响
    3 耕作措施对小麦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3.1 耕作措施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3.1.1 不同耕作措施对小麦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1.2 耕作措施对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3 耕作措施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1.4 小麦光合关键酶(Rubisco)活性相关研究进展
        3.2 耕作措施对小麦蔗糖代谢的影响
    4 耕作措施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影响
    5 耕作措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路线
    3 试区概况
    4 试验设计
    5 测定项目及方法
        5.1 土壤水分测定
        5.2 小麦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5.3 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测定(SPAD值)
        5.4 小麦旗叶光合作用主要参数测定
        5.5 小麦旗叶光合关键酶活性和蔗糖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5.6 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的测定
        5.7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测定
        5.8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测定
    6 主要计算方法
        6.1 土壤贮水量计算
        6.2 作物耗水量计算
        6.3 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6.4 干物质积累分配相关计算
    7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1 耕作措施对土壤剖面含水量的影响
        1.2 耕作措施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2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2.1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2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3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旗叶RuB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
        2.4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旗叶光合参数的影响
    3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代谢的影响
        3.1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含量的影响
        3.2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5 不同耕作措施对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 影响小麦碳代谢的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及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6.1 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和蔗糖代谢的主成分分析
        6.2 小麦碳代谢主要特征综合得分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1.2 耕作措施影响春小麦产量的碳代谢机制
    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3)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农户技术采用研究
        1.3.2 农户水土保持行为研究
        1.3.3 农户资源禀赋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资源禀赋
        2.1.2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2.1.3 农户技术采用
    2.2 相关理论
        2.2.1 计划行为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2.4 集体行动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机理
        2.3.1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2.3.2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2.3.3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采用决策的影响
        2.3.4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采用效果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现状及特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3.1.1 数据来源
        3.1.2 样本描述性统计
    3.2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情况
        3.2.1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情况分析
        3.2.2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情况分析
        3.2.3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情况分析
        3.2.4 样本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果分析
    3.3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中存在的问题
        3.3.1 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水平不高
        3.3.2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低
        3.3.3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实际采用率偏低
        3.3.4 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评价不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资源禀赋测度
    4.1 资源禀赋测度体系
        4.1.1 数据说明
        4.1.2 指标设计原则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资源禀赋测度过程
        4.2.1 资源禀赋水平测度方法
        4.2.2 资源禀赋水平因子分析结果
        4.2.3 资源禀赋结构测度方法
        4.2.4 资源禀赋分析结果
    4.3 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4.3.1 经济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4.3.2 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4.3.3 社会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5.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5.3.1 统计推断
        5.3.2 模型设定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资源禀赋水平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5.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6.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6.3.1 统计推断
        6.3.2 模型构建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资源禀赋和技术认知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6.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7.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7.3.1 统计推断
        7.3.2 模型构建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资源禀赋和采用意愿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7.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决策分析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效果的影响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8.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8.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8.3.1 统计推断
        8.3.2 模型构建
    8.4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的影响
        8.4.1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经济效果的影响
        8.4.2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生态效果的影响
    8.5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分析
        8.5.1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分析
        8.5.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分析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秸秆覆盖小麦产量效应
        1.2.2 秸秆覆盖土壤水分效应
        1.2.3 秸秆覆盖土壤温度效应
        1.2.4 群体调控小麦产量效应
        1.2.5 氮素调控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2.6 底墒水对小麦的影响
        1.2.7 水氮及冠层调控交互效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1(氮素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2.3.2 试验2(群体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2.3.3 试验3(底墒、氮素运筹和群体调控耦合试验)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5 数据计算与分析
第三章 氮肥调控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形成、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1 结果
        3.1.1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的群体动态
        3.1.2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
        3.1.3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粒重动态
        3.1.4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3.2 讨论与小结
        3.2.1 施氮量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2.2 施氮次数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第四章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收获指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结果
        4.1.1 土壤水热特征
        4.1.2 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变化
        4.1.3 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4.1.4 水分利用及水分利用效率
    4.2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根修剪可提高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
    5.1 结果
        5.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5.1.2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5.1.3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5.1.4 根修剪对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5.2 讨论与小结
        5.2.1 根修剪及其与播种密度、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旱地秸秆覆盖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2 根修剪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花前茎秆可溶性糖转运及其对产量贡献的影响
第六章 冠割与密度、底墒及氮素交互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
    6.1 结果
        6.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6.1.2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6.1.3 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表观转运
        6.1.4 经济效益
    6.2 讨论与小结
        6.2.1 冠割处理对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6.2.2 冠割与播种密度、施氮量、播前底墒及气候年型的交互作用
        6.2.3 冠割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今后的研究设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6)机械耕作、播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耕作方式对小麦的影响
        1.1 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1.2 耕作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1.3 耕作方式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2 播种方式对小麦的影响
        2.1 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播种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2.3 播种方式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3 氮肥运筹对小麦的影响
        3.1 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3.3 氮肥运筹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3.4 氮肥运筹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5 氮肥运筹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群体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
        1.2.2 SPAD值
        1.2.3 净光合速率
        1.2.4 POD酶和CAT酶活性
        1.2.5 植株氮素和磷素积累量
        1.2.6 产量及其结构
        1.2.7 籽粒品质测定
        1.2.8 经济效益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2.2.1 群体茎蘖数
        2.2.2 叶面积指数
        2.2.3 干物质积累量
        2.3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2.3.1 花后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
        2.3.2 花后剑叶POD、CAT酶活性
        2.4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氮素、磷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2.4.1 氮素积累与转运
        2.4.2 磷素积累与转运
        2.5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氮效率的影响
        2.6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2.7 机械耕作和播种对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稻茬小麦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2.2.1 群体茎蘖数
        2.2.2 叶面积指数
        2.2.3 干物质积累量
        2.3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2.3.1 花后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
        2.3.2 花后剑叶POD、CAT酶活性
        2.4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小麦氮素、磷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2.4.1 氮素积累与转运
        2.4.2 磷素积累与转运
        2.5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氮效率的影响
        2.6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2.7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不同耕作和播种方式及其组合对小麦产量、品质、氮效率与效益影响的比较
        1.2 机械耕播小麦高产高效的配套施氮技术的效应分析
        1.3 机械耕播小麦高产高效群体的形成机理
    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选择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2.1 农户的技术选择意愿
        1.2.2 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1.2.3 意愿与行为转化相关的研究
        1.2.4 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分析框架、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1.5.1 分析框架
        1.5.2 技术路线
        1.5.3 论文结构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6.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技术选择行为理论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农户行为理论
        2.1.2 消费者理论
    2.2 技术选择行为决策理论分析
        2.2.1 技术选择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2.2.2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的博弈分析
    2.3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技术选择行为逻辑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查设计及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3.1 问卷设计
        3.1.1 问卷设计的思路
        3.1.2 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
        3.1.3 数据来源
    3.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3.2.1 农户个体特征
        3.2.2 农户家庭特征
        3.2.3 外部环境特征
    3.3 农户参与玉米生产关键技术行为调查分析
        3.3.1 农户对玉米生产关键技术认知及态度调查分析
        3.3.2 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选择意愿
        3.3.3 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选择行为分析
        3.3.4 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的差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选择意愿研究
    4.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4.1.1 分析框架
        4.1.2 研究假设
    4.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4.2.1 变量选取
        4.2.2 回归模型设定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1 全部样本的实证结果分析
        4.3.2 普通农户的实证结果分析
        4.3.3 大户的实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玉米生产关键技术行为选择研究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5.1.1 分析框架
        5.1.2 研究假设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5.2.1 变量选取
        5.2.2 回归模型设定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技术选择数量的实证分析
        5.3.2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技术选择强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差异研究
    6.1 理论探究:农户意愿与技术选择行为不一致
        6.1.1 农户意愿与技术选择行为一致的理论前提
        6.1.2 农户意愿与技术选择行为不一致的理论前提
    6.2 统计分析: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的不一致
        6.2.1 技术选择意愿与选择行为存在差异
        6.2.2 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原因统计
    6.3 实证分析:农户意愿与技术选择行为存在差异
        6.3.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6.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差异的效果研究
    7.1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差异的产量效果
        7.1.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7.1.2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7.2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技术选择意愿与行为差异的效率
        7.2.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7.2.2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结果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优化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优化
        8.2.1 强化政府在技术扩散中的职责
        8.2.2 提高农户文化素质,加强农业技术知识的传播
        8.2.3 促进技术选择意愿到选择行为的转化,助力技术推广
        8.2.4 拓展农户技术信息获取渠道,加强金融支持
        8.2.5 规范农户生产方式,保障粮食产量安全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致谢

(8)深松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土地耕作方式现状
        1.1.2 山东省土地耕作方式现状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4 山东省深松技术的发展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3 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水分
        2.3.2 土壤水分入渗率
        2.3.3 夏玉米生理指标
        2.3.4 产量及产量构成
        2.3.5 水分利用效率
        2.3.6 夏玉米总利润计算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深松对夏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
        3.1.1 土壤体积含水率
        3.1.2 土壤贮水量
        3.1.3 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
        3.1.4 分层贮水量变化
        3.1.5 耗水量
        3.1.6 土壤水分入渗率
    3.2 深松对夏玉米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3.2.1 叶面积指数
        3.2.2 干物质积累量
        3.2.3 茎叶穗干物质分配
        3.2.4 叶绿素含量
        3.2.5 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
        3.2.6 光合有效辐射透射率
    3.3 深松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1 深松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3.3.2 深松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4 深松对夏玉米总利润的影响
4 讨论
    4.1 深松对夏玉米土壤入渗及水分的影响
    4.2 深松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4.3 深松对夏玉米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4 降雨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4.5 深松处理对总利润的影响
5 结论
    5.1 深松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5.2 深松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5.3 深松对夏玉米产量及总利润的影响
    5.4 深松对夏玉米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及效益分析 ——基于昌图县2镇4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昌图县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保护性耕作的含义
    2.2 昌图县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
        2.2.1 保护性耕作的推广规模
        2.2.2 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支撑
        2.2.3 保护性耕作的应用效果
    2.3 昌图县保护性耕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样本描述与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状况
    3.1 数据来源
    3.2 样本特征统计分析
        3.2.1 个体特征统计分析
        3.2.2 家庭特征统计分析
        3.2.3 耕地基本特征统计分析
    3.3 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状况
        3.3.1 样本区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了解状况
        3.3.2 样本区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状况
第四章 昌图县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4.1 农户是否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个体特征对农户是否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分析
        4.1.2 家庭特征对农户是否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分析
        4.1.3 耕地基本特征对农户是否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分析
    4.2 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类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个体特征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类型的影响分析
        4.2.2 家庭特征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类型的影响分析
        4.2.3 耕地基本特征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类型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昌图县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分析
        5.1.1 提高耕地产出
        5.1.2 节省物质费用
        5.1.3 节省作业费用
    5.2 社会效益分析
        5.2.1 推动劳动力转移
        5.2.2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5.3 生态效益分析
        5.3.1 减少环境污染
        5.3.2 提升土壤质量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加强农民的保护性耕作意识
        6.2.2 完善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
        6.2.3 强化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培训
        6.2.4 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性耕作的宣传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状况的调查问卷
致谢

(10)吉林省中部旱区耕作模式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现状
        1.3.2 国内现状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吉林省中部旱区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2.1 吉林省中部地区基本情况
        2.1.1 地理及气候资源
        2.1.2 土壤类型
        2.1.3 水资源
        2.1.4 农用土地资源
        2.1.5 农业基本情况
    2.2 吉林省中部旱区耕作方法概况
        2.2.1 翻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2.2.2 旋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2.2.3 松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2.2.4 免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2.2.5 少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2.3 吉林省中部旱区主要耕作模式
        2.3.1 传统农作
        2.3.2 常规均匀垄作模式
        2.3.3 宽窄行垄作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中部旱区主要耕作模式调研分析
    3.1 研究地区和分析方法
        3.1.1 四平梨树县基本情况
        3.1.2 榆树市弓棚镇基本情况
        3.1.3 分析方法
    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的对比分析
        3.2.1 土壤硬度
        3.2.2 土壤容重
        3.2.3 土壤持水量
        3.2.4 土壤有机质含量
    3.3 不同耕作模式下效益分析
        3.3.1 三种耕作方法使用的机具对照
        3.3.2 效益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中部地区耕作模式主要问题与建议
    4.1 传统耕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4.1.1 形成厚而坚固的犁底层
        4.1.2 水土流失严重
        4.1.3 有机质变少,土壤肥力下降
        4.1.4 生产成本高
    4.2 保护性耕作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2.1 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度不高,难以接受新鲜事物
        4.2.2 缺乏保护性耕作区域性规划
        4.2.3 配套农机具问题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灌溉农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D]. 王昭. 西北大学, 2021(10)
  • [2]陇中旱农区耕作措施对小麦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D]. 王嘉男.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3]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D]. 刘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D]. 胡昌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6]机械耕作、播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D]. 乐韬. 扬州大学, 2019(02)
  • [7]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选择行为研究[D]. 金雪.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8]深松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谭德冲.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及效益分析 ——基于昌图县2镇4村的调查[D]. 孔辰光.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10]吉林省中部旱区耕作模式调研分析[D]. 赵义平.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灌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