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家庭6-12岁儿童关爱研究报告

北京城市家庭6-12岁儿童关爱研究报告

一、关于北京城市家庭对6—12岁孩子照顾情况的研究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谭婧[1](2021)在《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的困境及其疏解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后,得到了许多适育家庭的积极响应,二孩家庭在逐渐增多,可教育成本负重也成为政策背景下的热议话题。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教育发展,尤其是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家庭在经济、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势必要高于孩子的其他年龄段。但是,学前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成本分担的压力主要由家庭承受,这对二孩家庭造成了极大困扰,也让一部分犹豫不决生育二孩的夫妻在生育意愿上更加彷徨,使得政策的实施效果在一定程度受到了阻碍。基于此,本文以贵州省例,以教育成本为切入点,厘清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的相关理论和分担依据为家庭教育成本的疏解路径提供理论方向。首先,通过政策和文献梳理了解研究城市的就业、教育及生活概况,再对贵阳市和遵义市的目标群体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描述全面二孩背景下的学前二孩家庭在教育、时间及心理上的成本现状与分担需求。基于城市发展的现实状况深层次地探寻学前二孩家庭的成本困境发现它们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经济成本增高,教育资源失衡。二是时间成本固化,工作与家庭难以平衡。三是心理成本外化,家庭教育问题显着。其次,通过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访谈资料,对二孩家庭在孩子学前期教育经济成本、教育时间成本及教育心理成本进行内源性与外源性的系统剖析。最后,根据困境及其归因探寻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的疏解路径。在教育经济成本方面,外源疏导上可以注重学前教育的资源投入与科学管理,内源优化路径上,树立健康消费理念,合理规划家庭资源;在教育时间成本方面,外源疏解路径上要完善儿童福利照顾制度,内源优化路径上应转换家庭分工思维,优化家庭分工模式;在教育心理成本方面,外源疏解路径上需重视家庭教育制度引导和学校参与,内源疏导路径上家长应正视情绪,学会自我调适。通过内外源的路径疏解,缓解二孩家庭在孩子学前期的教育负担,也从侧面激励性地促进二孩政策的实施进程,二孩政策不只是促进人口发展,关于人口素质的提升,实现优生优育也是政策执行的目标。

陈秀红[2](2021)在《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人口生育率已走向低迷,“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期望人口生育率提高的政策目标也并未达到预期。为此,国家已开始出现调整生育支持的政策导向,学界也在探讨生育支持的对策建议,但学界并未从主体行动的角度探讨生育支持的实现机制。鉴于此,本文从福利社会学视角出发,提出了“生育福利”概念,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城市女性的生育福利需求进行了探索性描述,运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构建起问题分析的主要框架,即分析国家、市场与社会在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同时,对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从中获得完善我国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有益启示。最后,提出了完善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实现机制,并借此实现了对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补充。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城市女性生育福利需求进行了探索性描述。根据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关于需要问题的理论探讨,从中获得对生育福利需求界定的理论启示。第一,生育福利需求来自城市女性对真实生育困境的个体感受和表达。第二,生育福利需求是历史形成的,需要是嵌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之中形成的。第三,生育福利需求不是漫无边际的各种“想要”和“偏好”。结合理论层面对生育福利需求的讨论和界定,运用质性访谈的方法来发现城市女性在生育过程中的现实困境,通过现实困境来反映福利需求。研究发现,城市女性主要面临三种生育福利需求:一是“生不起、养不起”的经济支持需求,二是“孩子谁来看”的儿童照顾服务支持需求,三是“要孩子还是要工作”的生育权益保护与就业权益保护的双重福利需求。其次,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国家、市场和社会在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生育福利表现出了一种明显的家庭主义供给策略,家庭是福利供给的主体而非客体,国家、市场与社会在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不足。从国家供给视角来看,生育福利制度设计的“去商品化”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一是生育保险制度的设计不能有效缓解生育导致的经济压力;二是儿童医疗保障不足以缓解医疗服务市场化带来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增加了育儿成本。从市场供给视角来看,来自劳动力市场主体的生育保护职业福利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用人单位对国家强制性就业保护和生育保护制度的执行发生偏离,二是用人单位自主性生育保护职业福利存在失衡现象。从社会供给视角来看,社会化托育服务供给极为匮乏。主要表现为:一是供给总量缺口巨大,难以满足服务需求;二是供给主体结构严重失衡,“公”退“民”进,民办营利性市场机构成为主要力量;三是供给内容重“教”轻“保”,难以满足日常照护需求;四是机构资质缺乏,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历史传统、国家建构、福利价值以及治理结构等四个维度,对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剖析。从历史传统的角度看,生育福利供给存在家庭主义历史基因的路径依赖,借此分析生育福利供给中家庭的无限责任。从国家建构的角度来看,生育福利供给体系的建构具有服务于国家建构的工具性意义,借此分析生育福利供给中公私边界的“流动性”。从价值基础的角度来看,当前中国暂不具备福利发展的独立价值,借此分析在一定时期内为什么难以实现生育福利政策以及政府责任的大幅扩张。从政府治理来看,当前生育福利供给体系的建构和完善受制于政府内部责任协同以及政府社会性规制不足等问题,借此分析社会主体在生育福利供给中表现匮乏以及市场主体对女性就业权益的侵害等问题。研究发现,在推动社会化儿童照顾服务的进程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过度强调地方政府责任,二是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难以实现有效协同,导致难以实现儿童照顾的社会化。另外,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就业权益保护的社会性规制严重不足,使得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因生育行为而导致就业权益遭到损害。再次,对不同福利体制类型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从中获得构建和完善我国生育福利供给体系的启示价值。分别选取了美国、德国、瑞典和日本四个国家。美国,在现金或实物福利供给方面,以选择性的政府干预为主;服务支持方面,在政府选择性干预基础上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对劳动力市场主体规制难以解决女性就业与生育的冲突,难以有效保护女性生育权益和就业权益。在德国,生育福利的现金福利供给主要来源于基于多方合作的社会保险以及政府直接或间接的给付;托育服务供给走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多元合作;对劳动力市场主体严格的生育保护规制较好实现了女性工作与家庭的兼容;在瑞典,生育福利的现金福利给付方面,政府给予高水平、普惠性的福利津贴;托育服务供给方面,以政府公立为主,非营利组织介入为辅;劳动力市场的生育保护规制极大促进了性别平等以及女性工作和家庭的兼容,最大限度实现了女性生育保护和就业保护的双重需求;日本,在生育福利的现金福利给付方面,以选择性的政府干预和社会合作的保险给付为主;托育服务方面,以政府供给为主、社会参与为辅;劳动力市场的生育保护规制使得女性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且难以实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基于对四个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的经验总结,从中获得有益启示:一是生育福利的制度设计需要找准价值定位,二是对女性及儿童的福利保护需要立法先行,三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合作是生育福利供给的必然选择,四是生育福利供给的扩张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后,对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完善生育福利多元供给机制进行了总体框架的设计。首先,突出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主导性责任,国家的主导性责任应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重塑生育福利供给的价值理念,提出了以人为本、社会权利、社会投资和性别平等四大基本理念;第二,明确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制度建设与财政责任。其次,建立政府内部的责任分工与合作机制,从纵向上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从横向上明确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机制。最后,提出建立国家与家庭、市场及社会的互动合作机制。第一,建立国家对家庭的直接干预支持机制。第二,健全国家对劳动力市场主体的规制与引导机制。第三,建立健全国家对托育服务机构的支持与规范机制。在分析福利多元主义范式实践困境的基础上提出:要使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变得更具指导价值,不应仅仅关注多元主体之间静态的、应然的规范性责任划分,更应该从动态视角关注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于是,进一步提出了在福利供给中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合作机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克服了福利多元主义的实践困境,实现了对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补充。

何秀[3](2021)在《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社会化探索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建国以来,我国0-3岁婴幼儿照料政策沿着以集体福利形式提供阶段到公共和私人市场并举阶段再到重回公共性阶段。近年来,虽然政府鼓励多元主体参与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的供给,但是家庭仍然作为婴幼儿主要的照料场所承担着大部分的照料成本和照料压力。探索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的社会化,建立完善的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体系,不仅能够帮助家庭减轻幼儿照料负担,协调工作和家庭的平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生育率,对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的研究方法,并运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选取六位家中育有0-3岁婴幼儿的被访者进行深度访谈,通过线上线下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上海市221位家庭照料0-3岁婴幼儿的现状以及目前上海市0-3岁婴幼儿照料的服务供给。研究得出:(1)在育儿责任上,家庭几乎承担了所有育儿照料责任。其中,母亲和(外)祖父/祖母是0-3岁婴幼儿最主要的照料者;家庭照料中又呈现着明显的性别分工,母亲承担的育儿责任超过父亲;0-3岁婴幼儿照料又呈现着明显的代际转移特征。其次,在0-3岁婴幼儿照料过程中家庭承担着较大的压力,从家庭成员照料的强度和照料活动与时间、经济、工作、家庭关系等五个方面的冲突进行分析,照料婴幼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时间冲突、经济冲突、家庭关系冲突、工作冲突等。再次,从0-3岁婴幼儿照料模式的影响因素来看,户籍因素、居住地的性质与家庭结构是影响家庭选择正式照料或者非正式照料的显着因素。(2)上海作为较早一批关注0-3岁婴幼儿照料需求的城市,先于国务院发布0-3岁婴幼儿照料的相关政策,在近几年的实践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包括独立设置的托儿所、托幼一体化模式、单位举办的托幼机构、普惠性托幼机构以及社会力量办的托幼机构等多种形式的0-3岁婴幼儿的托幼照料体系。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上海市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供给存在着托幼服务供给不足,且覆盖人群有限;照料服务供给缺乏对家庭的支持等挑战。(3)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的供需矛盾体现在四个方面: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机构的数量不能满足家庭的托幼需求;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的内容与家长期望的内容存在差别;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的花费以及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的机构性质与家长的期待失衡,表现为家长对公办托幼园的呼声较高,但现实中,营利性质的民办托幼机构较多。0-3岁婴幼儿照料事业在发展的近二十年来,尚未发挥应有的替代家庭照料,减轻家庭负担的作用,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国家对0-3岁婴幼儿事业缺乏顶层设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有限;二是0-3岁婴幼儿事业从政府处获得的扶持资金有限,师资力量薄弱;三是社会办托压力大,目前尚未建立对社会力量办托的公平扶持机制,而且由于对年龄、班级、户籍等的限制,社会办托运营成本高,缺乏动力难以为继。最后,通过借鉴国外0-3岁婴幼儿照料支持性政策,在明确我国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政策的定位和目标的基础上,以社会支持理论视角,本文力图构建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社会化体系,具体思路为政府提供的正式支持,包括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婴幼儿照料的顶层设计、完善相应政策、构建照料政策体系;社区提供的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支持,包括发挥专业服务组织的服务优势、鼓励企业创办托幼中心、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坚持公共化和市场化共同发展的方针;个人网络提供的非正式支持,包括家庭支持和邻友支持。

黄杰,高瑾,宋占美[4](2021)在《城市家长对托育服务的需求及期望——基于3089位家长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开展《城市家庭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调查工作的通知》的相关工作,旨在了解0-3岁婴幼儿家长的托育及育儿需求,能够为将来规划托育机构建设、保育人员从业能力培训、托育服务行业规范及家长育儿提供相应指导。托育服务供给应当准确把握服务利用方的需求,准确体现托育机构的针对性供给,满足城市家长的入托需求,有效增加托育服务供给的可及和可得性。本文在温州市随机抽取3089位0-3岁儿童家长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明确影响入托需求的主要因素,针对城市家长对婴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偏好,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为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提供对策及建议。

沈辰[5](2020)在《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关于女性犯罪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如何有效控制女性犯罪等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问题。女性作为家庭重要成员,一旦发生犯罪的行为,其家庭功能必然受损,所带来的是家庭功能和作用的剧烈变化。家庭是社会组织构建的基础,同时也成为多数人最初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与发展,存在着各种来自社会中的风险。暴露在风险中的群体会承受着多重压力。压力既能是正向的,促使家庭积极的发展,也可给家庭带来困境,使家庭承受消极的破坏性影响。首先,由于女性犯罪入狱,对于家庭本身和家庭其他成员有着巨大的影响;其次,当女性犯罪这一特定家庭遭遇压力与变故时,其个人与家庭其他内部成员在逆境中会产生多重困境,犯罪者本人以及其家庭其他成员如何面对压力与应对压力?再次,当女性犯罪者回归家庭后如何再次面对家庭及其社会的适应度等等,都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结合“社会适应”的概念整合,试图在结构、社会适应、与能动性的互动关系中,探索分析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形成与展现的动态过程。基于此,完成下列问题的解答:首先,在女性犯罪者入狱或出狱后,其家庭中有哪些变化及特点?女性犯罪的类型及各犯罪类型与家庭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其次,以女性犯罪者家庭为例,家庭在遭受变故后面对逆境的适应与不适应,在抗逆力过程中都有什么因素影响其社会适应度?最后,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来帮助这一群体减弱甚至消解他们适应过程中的张力?论文研究不仅有理论价值,同时也有实践价值。从理论角度来说,本文在研究中通过对社会认同以及认同理论观点的整合,探究女性犯罪者家庭的抗逆力适应问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成员面对来自危机后的自我认同、角色认同和物质认同,开展了家庭抗逆力的社会适应研究模式。本文从家庭抗逆力视角出发,依托社会学基础原则和理论,通过理论和实践多层次的研究解析,深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女性犯罪的关键成因、趋势,以及其对家庭造成的一系列实质性影响等问题。实践层面,抗逆力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是不断展开的,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结果。生活是不断展开的行动流,所谓的结果只不过是生活的过程。对于女性犯罪者家庭而言,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尝试突破结构的限制,利用自身能动性去重新进行社会适应,寻求支持从而回应生活的过程。当然,这样的突破在某种程度上是情景式的,并不能全然突破结构的制约。首先,本研究为女性犯罪者家庭和家庭成员提出家庭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发展策略和建议;其次,本研究从结构、社会适应度和家庭抗逆力视角研究在家庭逆境中的适应与不适应,通过实践依据证实分析家庭抗逆力的过程。已有国内有关女性犯罪问题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女性犯罪者本身。在女性犯罪的形成因素以及犯罪类型的研究视野上,对女性犯罪类别与控制研究较多,而关于这类群体家庭问题,目前社会上给予的关注度不足。从理论视角来说,由于不同学科分解,导致在进行家庭研究上没有融合观点出现。为此本文在进行阐释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社会认同、认同等理论的融入,深刻探究女性犯罪家庭成员经历家庭功能受损后在逆境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行为过程,从而可以动态地把握其整体家庭的抗逆力程度和社会适应过程。以往的抗逆力研究多见于心理学的研究文献。其主要缺陷在于过分强调量化,缺乏对社会实践脉络和个体能动性的关注与分析,且在抗逆力的测量理论和方法上至今难以形成科学的共识。有鉴于此,本文将立足质性研究方法,转换研究视角,研究焦点不再局限于“抗逆力”的测量高低,或具有抗逆力之类的表象性问题,而是将“抗逆力”视为一种动态过程,一个在结构、社会适应与能动性的交互作用之中展开的过程,并以此视角去深度观察和解析女性犯罪者家庭的抗逆力形成。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在困境中的适应表现,以及可能出现的家庭抗逆力。论文在观点剖析上,共计发放了300份调研问卷与500份抽样问卷,结合对这些问卷结果的整理、研究,确定此类家庭的危机程度;通过对33组家庭46人的深度个案访谈,对女性犯罪者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结构、社会适应过程和抗逆力的形成进行有效分析。则为本研究的核心叙述与类别分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本文中,我们先总结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女性犯罪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随后建设性地提出了重新进行社会学意义下的女性犯罪研究,进而总结阐述了女性罪犯这一类家庭的突出特点。根据研究当前我国女性犯罪主要类型和主要表现特征等发现,我国女性在犯罪后表现出的自身及家庭内部结构等矛盾状态,可以通过资源、压力事件、对压力事件的认知以及危机这四个因素进行研究。面对这些因素,我们从社会群体、文化、变迁、家庭抗逆力等层面出发,依托社会学基本原理对诱发女性实施犯罪的核心因素及犯罪后对家庭及其他各方面造成的深层次影响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在论文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了扎根理论方法,基于家庭发生变故后,家庭成员应对方式问题出发,进行观点的分析,探讨女性罪犯家庭内部成员在“逆境事件”后的保护因子、风险因子,以及家庭成员在“逆境事件”应对举措,而后实现对其抗逆力呈现方式的探讨和概括论述。角色认同方面,本研究从家庭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层面出发,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群体在何种情境下产生困境与压力,存在矛盾和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紧张与不适。研究发现大多数女性犯罪者家庭对家庭生活、家庭收入、亲子关系、奉养关系等表示不满,这也是大多数女性犯罪家庭由于家庭功能发生改变而产生家庭压力的原因。大多数女性犯罪者家庭成员内心对原生家庭有较高的向往,其希望回归血缘家庭。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原生家庭非简单的生产与在生产的制度、架构,更是对抗外来风险与解决困境的避风港。笔者在论文中将充分的参考和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将立足于已有研究的盲点和缺陷,希望能够查漏补缺,同时立足于社会学的诸多研究优势,希望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不断深化和拓展女性犯罪问题研究,希望能够在女性犯罪对家庭功能的影响方面进行全面审视和思考,这么做一方面能够进一步的拓展社会学在犯罪领域和家庭领域两个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还能实现社会学同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流,提高社会学对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理论支撑和指导价值。最后,我们站在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总结了我国女性犯罪的主要规律,与犯罪后家庭功能变迁的过程,分析在多重压力下此类家庭的抗逆力及其应对方法。探寻我国未来女性犯罪的趋势变化,以及她们回归家庭后的角色认同与家庭抗逆力的取向。本文挑战了现有的心理学和个体主义之抗逆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结构、社会适应、能动性三者的类属于动态的、关系主义之抗逆力的解释架构。这一架构既回应和弥补了现有抗逆力理论的不足,为女性犯罪者及女性犯罪者家庭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域,对于专业社会工作实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或实践价值。

陆烨[6](2020)在《隔代教养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中国,由祖辈协同父辈共同养育孙辈的“隔代教养”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类型的隔代教养方式打破了以父母为核心的家庭权力结构,也改变了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本研究试图对隔代教养家庭中祖辈的教养方式、祖孙关系、祖孙互动行为等内容进行分析,以考察隔代教养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此外,研究也根据实验干预的结果对隔代教养中祖辈的教养方式和祖孙互动行为提出了参考性建议。本研究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两项研究(研究1和研究2),考察家庭结构及其他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其中,研究1以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中的图形任务和多用途任务为测试材料对儿童的创造力表现做了测评,以自编的小学生隔代教养现状调查问卷采集了儿童的家庭环境信息,考察了隔代教养与儿童创造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2同样以儿童的创造力得分为因变量,以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父母教育期望等因素为自变量,考察了核心家庭和三代家庭两种不同家庭结构中父母对待孩子的情感、态度、行为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1的结果表明:隔代教养对儿童的创造力有负面影响。与没有祖父母的家庭相比,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尤其是在祖父母为主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创造力较低。与女孩相比,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长大的男孩更有可能在创造力发展方面表现出劣势。此外,独生子女的创造力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但这种优势主要反映在核心家庭中,三代同堂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优势并不明显。研究2的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父母教育期望均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相关。具体而言,母亲的宽容型教养、亲子关系的亲密性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正相关,父亲的权威型教养、亲子关系的冲突性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负相关。第二部分包含3项研究,重点探讨隔代教养家庭中,祖辈成人与父辈成人分别与儿童互动关系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其中,研究3旨在探索父辈、祖辈与儿童互动过程中的差异,以及不同的互动方式对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影响。研究4聚焦于儿童对父辈、祖辈一般内隐态度和创造力内隐态度的差异,及其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研究5则从“控制性”的角度考察了祖辈的一般权力感与儿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研究3的结果表明:祖辈和父辈分别与儿童互动之后,会影响儿童的创造力表现,具体体现为:亲子互动后,儿童在创造力任务上的表现有显着提升;祖孙互动后,儿童在创造力任务上的表现没有变化。进一步分析表明,祖辈和父辈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差异:一是在提供给儿童的认知资源、人际资源方面,父母在互动中给予了儿童更多的认知资源和人际资源;二是在家庭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方面,祖辈比父辈在教养方式上更宽容(对儿童情感需求满足度更高)、更专制(对儿童的行为限制更多),祖孙关系的冲突性更高。研究4的结果表明:儿童对祖辈、父辈的内隐情感态度不同——儿童对父母更亲近、更积极,也认为父母更开放、更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内隐情感态度的差异与儿童的创造性基本没有关系。研究5的结果表明:祖辈的一般权力感与儿童的创造力之间有一定关系,具体体现为祖辈权力感越高,儿童在TTCT图形新颖性维度的得分越高。第三部分,旨在通过2项研究(研究6和研究7)对“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祖辈进行行为或心理方面的干预,探索祖辈行为或心理上的变化对儿童后续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其中,研究6主要针对祖辈与儿童的互动行为进行三种不同方式的干预,并对不同干预组祖孙互动前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检测不同干预方案的有效性。研究7,则通过提高祖辈权力感的方式,考察了祖辈权力感变化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6的结果表明:三种干预方式对儿童创造力具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对照组中,祖孙互动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在2个指标(TTCT图形新颖性、AUT流畅性)上下降明显;认知干预组,祖孙互动前后儿童在各项创造力指标的得分上没有显着变化;情感干预组,祖孙互动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有显着提高,主要体现在TTCT图形精致性和AUT流畅性2个指标上。研究7的结果表明:操纵祖父母的权力感可能会影响祖父母与孙辈的互动,进而影响孩子的创造性表现,具体体现为干预组儿童在AUT流畅性、七巧板新颖性上的得分比对照组更好。本研究结论对于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祖辈如何在儿童创造力培养中发挥更大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范文哲[7](2020)在《城市家庭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早教消费》文中研究指明儿童早教消费在城市社会中逐渐大众化,竞争型教育大行其道,儿童教育的“起跑线”被不断拉前,早期教育消费也已成为城市家庭消费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将消费群体聚焦于有0-6岁儿童的城市家庭,透过与十余位父母的深度访谈与家庭观察,描述城市家庭不同的教养方式及其早教消费的实践过程。本研究试图回答这样一个研究问题:在儿童消费文化与竞争型教育的双重背景的塑造之下,不同的城市家庭所采取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早期教育消费的影响。本研究在第二部分回顾了社会学界有关消费文化的理论研究,从消费文化崛起的角度讲述了现代消费社会中,消费文化对儿童教育消费的影响。其次,对有关教养方式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已有研究大多将教养方式类型化,其中拉鲁提出的“协作培养”和“成就自然成长”的类型划分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学术界目前主要从养育观、亲子关系、能力培养这三个方面对教养方式进行探讨。最后对有关探讨教育分层原因与结果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对于教育分层的结果尚未形成定论,这也是本研究将讨论的问题。第三部分对两种教养类型在城市家庭中的运作过程及其对应的早教消费实践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协作培养型家长崇尚科学育儿的教养理念,常为权威型父母,亲子关系亲密,在能力培养上注重性格培养与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重视早期教育投资;成就自然成长型更推崇顺其自然的教养理念,常为专制型或放任型父母,亲子关系较为复杂,能力培养上更注重文化课业的学习能力,忽视综合能力培养和早教消费。第四部分中,鉴于上述分析,从消费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入手,探究教养方式如何受到儿童消费文化的影响与塑造,并进一步分析教养方式如何影响着早教消费行为。研究发现,儿童早教消费不仅仅是教育市场化的产物,更成为一个映射阶层差异的社会场域,处于不同阶层位置的城市家庭生产着不同的教养方式与早教消费行为倾向,折射着父母对于阶层再生产的期待与阶层关系再生产的趋势。

卜越[8](2020)在《中国0-3岁儿童照料模式的识别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婴幼儿照料资源的紧缺限制了生育率的释放,对我国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探索现阶段中国0-3岁婴幼儿照料的模式、困境及其解决路径,为促进“二孩政策”的推行,完善生育保障制度,实现“幼有所育”的目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首先,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三岁以下儿童照料政策,探究儿童照料责任在国家和家庭之间的转移,发现中国的婴幼儿照料政策总体沿着去家庭化的家庭主义—隐性的家庭主义—选择性的家庭主义的轨迹演变。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兴建大量托儿所提供公共儿童照料服务,市场化改革之后托儿所逐渐解体,儿童照料责任重新回到家庭。近年来政府鼓励多元主体提供儿童照料资源,但家庭仍然承担绝大部分的儿童照料压力。其次,本文通过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8的数据,运用交叉表分析和Logistics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索中国家庭在0-3岁儿童照料的分工模式。研究表明,目前家庭婴幼儿照料面临的困境在于:母亲负担过重、父亲长期缺位、隔代照料倍感压力。母亲是婴幼儿照料任务的最主要承担者,而超过三成的孩子由爷爷奶奶提供日间照料。0-3岁儿童照料呈现出显着的年龄和城乡差异。此外,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家庭婴幼儿照料的分工模式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母亲的经济收入和家务参与显着相关。再者,基于“为母亲松绑,为家庭减负”的原则,本文提出了0-3岁婴幼儿照料模式的三个优化方向:推进0-3岁儿童照料公共服务的建设,完善男性生育假期制度和以社区为依托建设儿童照料服务中心。人口仿真结果表明,2021-2050年我国每年0-3岁儿童的总量超过3600万人,公共托育存在大量需求,婴幼儿护理人员的缺口或达百万。本文还提出了每年给育有三岁以下儿童的男性放“父亲育儿假”的设想,并论证“父亲育儿假”的财政可行性。在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成本分担机制的前提下,由生育保险对父亲育儿假的支出金额不会超过财政总收入的0.1%,属于可负担的范围。另外,本文认为应当充分发挥社区的优势,依托社区构建0-3岁儿童照料服务中心,在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社区建设、家庭为基的模式中提供丰富的儿童照料资源,为儿童的成长营造有利的环境。最后,本文总结了瑞典、法国、日本以及台湾的婴幼儿照料政策,主要包括了时间支持、服务支持和经济支持三个方面。中国可以借鉴的经验主要包括:转变儿童照料的发展理念,建立适度普惠型的儿童照料制度以及大力培养专业的婴幼儿护理人才队伍。

郭瑞[9](2020)在《城中村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研究 ——以郑州市某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是托育机构为婴幼儿及其家长提供的照护与教育服务。“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生育率并未按照预期大幅提升,反而出现走低的态势。婴幼儿早期的照顾与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托育服务的缺位是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的短板,也是公共服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的抓手。城中村地区作为城市化进程的特殊产物,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值得关注,公共服务作为地区发展的保障,是掣肘城中村发展的重点。研究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能够明晰当前家长对于三岁以下婴幼儿照顾与教育中关注的问题,探清托育机构在市场拓展方面的方向,厘定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改善民生中的责任,提升城中村家长的教育理念,聚焦政府和市场在托育服务中进一步发力的着眼点。本研究由绪论、研究取样及实施过程、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与结论以及建议五部分组成。绪论包括研究缘起、意义、核心概念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并对国内外文献综述进行整理和分析。正文部分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研究对象和取样实施过程进行详细地阐述,呈现所选城中村的基本信息及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对所收集的214份有效问卷录入SPSS22.0进行分析,并将8位访谈者的录音进行转录。依次分析城中村0-3岁婴幼儿家庭养育现状、家庭再生育意愿现状和城中村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情况,并通过差异分析及事后检验归纳城中村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根据前文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与归纳,呈现研究结论:在婴幼儿养育方面,城中村0-3岁婴幼儿养育以家庭为主,其中母亲和祖辈是婴幼儿带养主力军;在托育服务需求方面,城中村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总量不大且重点在“育”,托育服务呈弹性特征,并且主要诉求体现为婴幼儿早期教育期待,以培养良好习惯和开发智力最为迫切;在对影响城中村家长再生育意愿的分析中,城中村地区托育服务供给对家庭再生育意愿无显着影响,家庭再生育意愿主要与家庭中已有孩子数量、父母职业和学历、家庭月收入、家庭结构等有关;整理调查结果发现,城中村家长托育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托育内容需求丰富多样、形式各异,且个性化需求突出;在影响城中村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的因素中,家庭内部因素如父母学历、职业、家庭月收入、幼儿年龄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家长的托育服务需求影响显着,外部因素中托育服务供给以及家庭所在社区氛围对城中村家长托育需求产生影响。第四部分结合城中村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基于城中村0-3岁婴幼儿养育及托育服务需求现状提出政策、财政、社会及家庭四个方面的建议:政策方面,尽快出台地方性托育服务政策规范及监管条例;落实利民家庭服务政策;实行积极灵活的用人政策;加强对资源的科学规划;财政方面,加大各级财政部门支持力度;多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开展托育服务;社会方面,基层部门联动,做好育儿指导;多种渠道并举,扩大托育供给;探索新型托育,满足个性需求;家庭方面,转变传统观念,革新育儿方式;营造良好氛围,优化家庭养育环境。

黄娇红[10](2020)在《城乡小学高年级“影子教育”差异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依附于主流教育而存在的一种有偿教育活动,“影子教育”近年来在国内中小学教育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影子教育”“姓商不姓教”特质的逐利本性导致其过度市场化。2018年出台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中要求依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提升服务与监管水平,促进校外培训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是在对比城乡小学高年级“影子教育”差异的一次实证性研究,根据城市与农村“影子教育”存在的差异,寻找当下“影子教育”存在的弊病,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推动“影子教育”健康发展。适当的“影子教育”可以存在,政策的推动是支撑,理性的决策是基本。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研究。研究中通过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26.0软件对城乡小学高年级“影子教育”差异进行了卡方检验、相关度分析等相关检验,寻找城乡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建设性建议。笔者针对城市与农村高年级“影子教育”差异的现状和数据分析总结得出城乡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包括:“影子教育”参与比率、投资费用、参与数量、参与类型、参与压力,其存在的地域差异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城乡小学高年级“影子教育”差异所暴露出来问题为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与人民日益增常的优质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体现在主流教育上为“社会认可资历”的垄断,“影子教育”上繁荣与无序发展的态势,及家庭中隐性与显性因素的交叉混合等问题。建议从主流教育整合化、“影子教育”规范化、政策定位系统化、家庭导向合理化等维度进行改进。

二、关于北京城市家庭对6—12岁孩子照顾情况的研究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北京城市家庭对6—12岁孩子照顾情况的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的困境及其疏解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一)二孩政策背景下的教育成本问题凸显
        (二)学前阶段的家庭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制度缺失
        (三)传统的教育成本理论缺乏与本研究足够的适且力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
        (二)国内相关文献
        (三)相关研究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生育政策
        (二)学前儿童
        (三)家庭教育成本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的理论阐释
    一、学前阶段家庭教育成本:全面二孩政策推行的关联议题
        (一)学前期家庭教育成本的原理
        (二)学前期家庭教育成本的分类
        (三)学前期家庭教育成本的构成
        (四)学前期家庭教育成本的测量
    二、学前阶段家庭教育成本分担:全面二孩政策执行的回应问题
        (一)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分担的内涵
        (二)多元主体分担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的依据
        (三)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分担的主要边界
第三章 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的现状审视
    一、G市和Z市基本情况概况
        (一)G市与Z市居民教育消费指数
        (二)G市与Z市的就业与社会保险
        (三)G市与Z市的教育结构
    二、调查设计
        (一)内容效度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过程
    三、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现状
        (一)学前二孩家庭教育经济成本现状
        (二)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时间成本现状
        (三)学前二孩家庭教育心理成本现状
    四、学前二孩家庭对教育成本的分担诉求
        (一)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分担现状
        (二)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分担需求
        (三)小结
第四章 学前期二孩家庭教育成本的困境及其归因分析
    一、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经济成本增高,教育资源失衡
        (二)时间成本固化,家庭与工作难以平衡
        (三)心理成本外化,家庭教育问题显着
    二、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困境的归因分析
        (一)学前二孩家庭教育经济成本增高问题的归因分析
        (二)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时间成本固化问题的归因分析
        (三)学前二孩家庭教育心理成本外化问题的归因分析
第五章 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困境的疏解路径
    一、学前二孩家庭教育经济成本增高的疏解路径
        (一)外源疏解路径:注重学前教育的资源投入与科学管理
        (二)内源优化路径:树立健康消费理念,合理规划家庭资源
    二、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时间成本固化的疏解路径
        (一)外源疏解路径:完善儿童福利照顾制度
        (二)内源优化路径:转换家庭分工思维,优化家庭分工模式
    三、学前二孩家庭教育心理成本外化的疏解路径
        (一)外源疏解路径:重视家庭教育制度引导和学校参与
        (二)内源疏导路径:家长正视情绪,学会自我调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学前阶段二孩家庭教育成本现状调查
    附录二 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现状访谈提纲(家庭版)
致谢词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1.2.2 质性研究法
    1.3 重要概念界定
        1.3.1 福利、国家福利与社会福利
        1.3.2 生育与生育福利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1.4.1 理论视角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
        2.1.1 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概念及关系的讨论
        2.1.2 二孩政策下的人口生育率预测
        2.1.3 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影响研究
        2.1.4 “全面二孩”背景下生育支持的对策讨论
        2.1.5 福利多元主义在中国社会福利议题研究中的应用
    2.2 文献述评
第3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需求分析
    3.1 关于“需求”的理论探讨和启示
        3.1.1 “需求”的理论探讨
        3.1.2 需求理论对城市女性生育福利需求界定的启示
    3.2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的现实需求
        3.2.1 儿童养育的经济支持需求
        3.2.2 儿童照顾的社会服务支持需求
        3.2.3 生育权益与就业权益保护的双重需求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多元主体供给的主要问题
    4.1 国家——生育福利制度设计的“去商品化”能力较弱
        4.1.1 关于“去商品化”的理论渊源与现实测度
        4.1.2 生育福利制度“去商品化”能力弱的主要表现
    4.2 市场——用人单位对城市女性就业保护与生育保护的职业福利供给不足
        4.2.1 关于就业保护与生育保护的职业福利涵义解析
        4.2.2 用人单位对就业保护与生育保护的职业福利供给不足的主要表现
    4.3 社会——社会化托育服务供给极为匮乏
        4.3.1 社会化托育服务概念界定
        4.3.2 社会化托育服务供给极为匮乏的主要表现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多元供给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历史传统:家庭主义历史基因的路径依赖
        5.1.1 对“生生不息”血缘延续的极度重视决定了家庭对孩子抚育的高度责任感
        5.1.2 “父慈子孝”的亲子双向义务结构对家庭养育孩子形成了规范性效用
        5.1.3 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强化了女性对孩子的抚育责任
    5.2 国家建构:具有服务于国家建构的工具性意义
        5.2.1 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工业化建设需要
        5.2.2 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需要
        5.2.3 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5.3 理念基础:暂不具备福利扩张的独立价值
        5.3.1 福利国家具备福利形成和扩张的独立价值
        5.3.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遵循的是一种福利从属于生产的“生产主义”的发展理念
    5.4 政府治理:受制于政府内部责任分工合作与社会性规制不足的问题9
        5.4.1 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过度强调地方政府责任
        5.4.2 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难以实现有效协同
        5.4.3 对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权益保护的社会性规制不足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6.1 生育福利供给的国际经验
        6.1.1 自由主义福利体制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美国为例
        6.1.2 保守主义福利体制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德国为例
        6.1.3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瑞典为例
        6.1.4 东亚地区发达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日本为例
    6.2 生育福利供给国际经验的启示
        6.2.1 生育福利的制度设计需要找准价值定位
        6.2.2 对女性及儿童的福利保护需要立法先行
        6.2.3 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合作是生育福利供给的必然选择
        6.2.4 生育福利供给的扩张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实现机制
    7.1 突出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主导性责任
        7.1.1 塑造生育福利供给的价值理念
        7.1.2 突出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制度建设与财政供给责任
    7.2 健全政府内部的责任分工及协同机制
        7.2.1 纵向上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
        7.2.2 横向上明确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机制
    7.3 建立国家与家庭、市场及社会的合作机制
        7.3.1 建立国家对家庭的直接干预支持机制
        7.3.2 健全国家对劳动力市场主体的规制与引导机制
        7.3.3 健全国家对社会化托育服务机构的支持与规范机制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社会化探索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半结构访谈法
        1.4.4 参与式观察法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照料
        2.1.2 家庭照料
        2.1.3 照料社会化
    2.2 理论基础
        2.2.1 结构功能主义的“家庭失能”理论
        2.2.2 社会支持理论
        2.2.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第3章 我国0-3 岁婴幼儿照料支持性政策的发展
    3.1 我国0-3 岁婴幼儿照料支持性政策的演变
        3.1.1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集体福利形式提供阶段
        3.1.2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公共和私人市场并举提供阶段
        3.1.3 21 世纪以来:重回公共性阶段
    3.2 上海市0-3 岁婴幼儿支持性政策
        3.2.1 托幼公共服务政策
        3.2.2 上海市亲职假政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会化需求:上海市0-3 岁婴幼儿家庭照料的现状研究
    4.1 育儿责任:上海市0-3 岁婴幼儿照料的主要承担者
        4.1.1 母亲是年幼子女最主要的照顾者
        4.1.2 0-3 岁婴幼儿照料呈现代际转移趋势
        4.1.3 0-3 岁婴幼儿家庭照料的性别分工
    4.2 育儿压力:上海市0-3 岁婴幼儿家庭承担着怎样的照料压力
        4.2.1 0-3 岁婴幼儿家庭照料的强度
        4.2.2 0-3 岁婴幼儿家庭照料存在的冲突
    4.3 上海市0-3 岁婴幼儿家庭照料的差异性分析
        4.3.1 基于户籍的0-3 岁婴幼儿家庭照料差异性分析
        4.3.2 基于城乡的0-3 岁婴幼儿家庭照料差异性分析
        4.3.3 基于家庭结构的0-3 岁婴幼儿家庭照料差异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社会化供给:上海市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供给
    5.1 上海市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供给现状
        5.1.1 独立设置的托儿所
        5.1.2 托幼一体化模式
        5.1.3 就业单位举办的托幼所
        5.1.4 普惠性托幼点
        5.1.5 社会力量办的托幼机构
    5.2 基于上海“0-3 岁婴幼儿托幼服务信息管理平台”的分析
    5.3 上海市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供给的问题
        5.3.1 托幼服务供给仍然不足,且覆盖人群有限
        5.3.2 照料服务供给缺乏对家庭的支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上海市0-3 岁婴幼儿照料供需失衡及原因分析
    6.1 0-3 岁婴幼儿照料供需失衡的表现
        6.1.1 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机构的数量
        6.1.2 0-3 岁幼儿照料服务的内容
        6.1.3 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的花费
        6.1.4 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机构的性质
    6.2 0-3 岁婴幼儿照料供需失衡的原因分析
        6.2.1 法律法规实施不完善,监管有限
        6.2.2 资金投入不充分,师资薄弱
        6.2.3 社会办托压力大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我国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社会化的体系构建
    7.1 西方国家0-3 岁婴幼儿照料支持政策的经验
        7.1.1 休假政策:产假、陪产假、父母假及家庭护理假
        7.1.2 服务政策:保育支持政策
        7.1.3 经济支持政策:现金福利给付
    7.2 我国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社会化的定位及目标
        7.2.1 我国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社会化的定位
        7.2.2 我国0-3岁婴幼儿照料社会化的目标
    7.3 我国0-3 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社会化的构建方案
        7.3.1 政府支持
        7.3.2 社区支持
        7.3.3 单位支持
        7.3.4 家庭及邻里支持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上海地区儿童照料现状与家庭照顾需求的问卷调查
    附录二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三 托幼机构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4)城市家长对托育服务的需求及期望——基于3089位家长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及分析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人口学特征
    4.2 调查对象对托育服务的需求情况
    4.3 影响幼儿入托的因素分析
    4.4 城市家庭中父母学历与托育需求各维度差异性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2 启示

(5)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架构
        1.3.1 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
        1.3.2 质性研究架构
        1.3.3 研究设计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创新点与难点
        1.4.1 选择研究对象分类
        1.4.2 创新点
        1.4.3 研究难点
第2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
    2.1 家庭抗逆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梳理
        2.1.1 家庭抗逆力的概念和具体内涵
        2.1.2 家庭抗逆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2.1.3 家庭抗逆力的模式
        2.1.4 家庭抗逆力与家庭功能的联系
    2.2 女性犯罪者家庭影响因素分析梳理
        2.2.1 家庭的角色情境
        2.2.2 家庭的冲突因素
    2.3 家庭社会适应理论发展
        2.3.1 哲学思源
        2.3.2 认同理论发展
    2.4 相关概念辨析
        2.4.1 女性犯罪者家庭
        2.4.2 结构
        2.4.3 社会适应
        2.4.4 家庭抗逆力
    2.5 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的理论维度
        2.5.1 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的理论整合
        2.5.2 抗逆力的社会适应理论内含
    2.6 述评
第3章 女性犯罪者家庭职能缺失及其困境生成
    3.1 普通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功能价值考察
        3.1.1 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
        3.1.2 女性影响家庭功能的形式
        3.1.3 女性在家庭中的职能作用
    3.2 女性罪犯者家庭职能缺失
        3.2.1 女性罪犯者承担家庭经济功能缺失
        3.2.2 女性罪犯导致家庭内部中的劳动功能资源缺失
        3.2.3 女性犯罪导致亲子关系中母亲角色缺失
        3.2.4 犯罪女性空间“不在场”导致社会交往资源缺失
    3.3 女性罪犯者家庭困境生成因素
        3.3.1 夫妻关系冲突导致情感关系弱化
        3.3.2 赡养关系缺损导致传承关系断裂
        3.3.3 邻里关系疏远导致社区交往资源缺失
    3.4 小结
第4章 女性犯罪者的家庭结构与其家庭抗逆力
    4.1 女性犯罪者家庭结构的重建
        4.1.1 家庭结构的资源扩充与抗逆力
        4.1.2 家庭内部组织结构的稳定与抗逆力
    4.2 女性犯罪者家庭内部仪式的可持续性
        4.2.1 在破裂中维持稳定
        4.2.2 适应改变后的能力
    4.3 女性犯罪者家庭的社会结构资源网络
        4.3.1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结构网络
        4.3.2 结构失能下的家庭结构网络
        4.3.3 亲属关系中的家庭结构网络
    4.4 女性犯罪者家庭情感沟通分享与合作解决问题
        4.4.1 家庭内部沟通方面的理解互动与抗逆力
        4.4.2 家庭内部信念方面的认知理性化与抗逆力
    4.5 小结
第5章 女性犯罪者家庭的社会适应与其家庭抗逆力
    5.1 家庭为逆境重新定义和社会积极适应
        5.1.1 保持生活统合感
        5.1.2 正面展望积极的意义
    5.2 家庭从时间维度克服逆境的积极认知
        5.2.1 分享情感
        5.2.2 爱包容差异
        5.2.3 促进正面互动
    5.3 家庭从空间维度培养克服逆境的积极认知
        5.3.1 发展区域
        5.3.2 公共空间
        5.3.3 社会环境
    5.4 家庭从自我角度调适逆境的积极认知
        5.4.1 减少家庭未成年人的负面连锁反应
        5.4.2 促进老人的家庭抗逆适应过程
        5.4.3 健全家庭中伴侣关系的平衡作用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概括
        6.1.1 家庭抗逆力的整合性解释
        6.1.2 家庭抗逆力整合性框架的应用
    6.2 社会适应过程的认同性
        6.2.1 角色认同决定社会适应程度
        6.2.2 社会适应过程的多维度认同性
        6.2.3 预期认同不清致社会适应不良
    6.3 对策及建议
        6.3.1 关注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家庭抗逆力研究
        6.3.2 关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家庭抗逆力研究
        6.3.3 以社区、政府抗逆力构建家庭抗逆力
        6.3.4 促进家庭结构的优化
        6.3.5 将家庭照顾纳入福利体系
        6.3.6 政府提升家庭结构功能失能后的家庭发展能力
        6.3.7 加强专业社工心理支持建设
    6.4 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隔代教养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
    1 创造力理论
        1.1 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
        1.2 创造力成分模型
        1.3 创造力系统理论
        1.4 创造力投资理论
        1.5 创造力发展理论
        1.6 社会文化模型与理论
    2 家庭因素影响儿童发展的相关理论
        2.1 资本的代际传递理论
        2.2 家庭资源投资理论
    3 隔代教养研究述评
        3.1 隔代教养的概念
        3.2 隔代教养的研究现状
        3.3 隔代教养背景下的家庭资本转移与家庭资源投资
    4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框架
        4.1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4.2 本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家庭结构等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1 研究1家庭结构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
        1.1 引言
        1.2 研究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2 研究2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儿童对祖辈/父辈互动方式和内隐态度的差异,及祖辈权力感对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影响
    3 研究3 父辈、祖辈与儿童互动方式的差异比较及其对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影响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4 研究4 儿童对父辈和祖辈的一般内隐态度、创造力内隐态度的差异比较及其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5 研究5 祖辈一般权力感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祖辈互动方式、权力感变化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6 研究6 祖辈互动方式变化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7 研究7 祖辈权力感变化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3 结果
        7.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讨论与结论
    1 总讨论
        1.1 研究小结
        1.2 祖辈教养方式、互动行为影响儿童创造力表现的路径分析
        1.3 对隔代教养家庭中祖辈参与儿童教养的建议
    2 研究局限和展望
    3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父母权威问卷
    附录2-亲子关系量表(祖孙关系量表)
    附录3-TTCT图形补全任务举例
    附录4-AUT多用途任务举例
    附录5-研究3视频文本转录举例
    附录6-研究5一般权力感量表
    附录7-研究6Insight顿悟任务举例
    附录8-研究6故事生成任务案例
    附录9-研究7七巧板作品案例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城市家庭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早教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二、文献述评
    (一)消费文化与儿童早教消费
    (二)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早教消费
    (三)教育分层与儿童早教消费
    (四)文献评价
    (五)研究思路
三、教养方式与早期教育消费实践
    (一)协作培养型教养方式与早期教育消费实践
    (二)成就自然成长型教养方式与早期教育消费实践
四、儿童消费文化与早教消费
    (一)儿童消费文化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塑造
    (二)教养方式与儿童早期教育消费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0-3岁儿童照料模式的识别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新家庭经济学理论
        2.1.2 女权主义视角
        2.1.3 家庭失灵理论
        2.1.4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2.1.5 人口安全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成果
        2.2.2 国内研究成果
        2.2.3 研究述评
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0-3岁儿童照料政策的演变
    3.1 第一阶段(1949-1981):去家庭化的家庭主义
    3.2 第二阶段(1982-2009):隐性的家庭主义
    3.3 第三阶段(2010-至今):选择性的家庭主义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0-3岁儿童照料模式的识别
    4.1 数据来源
    4.2 0-3岁儿童照料的家庭分工
        4.2.1 0-3岁儿童的主要照料者
        4.2.2 孩子年龄和照料模式的交叉分析
        4.2.3 户口性质与照料模式的交叉分析
    4.3 0-3岁儿童照料的家庭困境
        4.3.1 女性的照料任务最为繁重
        4.3.2 父亲的长期缺位
        4.3.3 隔代照料的无力感
    4.4 影响3岁以下婴幼儿照料模式的因素
        4.4.1 变量的定义和描述性统计
        4.4.2 模型的选择和研究假设
        4.4.3 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0-3岁儿童照料模式的优化
    5.1 推进0-3岁儿童照料公共服务建设
        5.1.1 公共托幼的现实困境
        5.1.2 公共托幼的需求仿真
        5.1.3 发展0-3岁儿童照料公共服务的路径
    5.2 完善男性生育休假制度
        5.2.1 父亲育儿假的积极影响
        5.2.2 男性生育休假安排的现状和问题
        5.2.3 父亲育儿假制度的财政支出测算
    5.3 以社区为依托建设0-3岁儿童照料服务中心
        5.3.1 社区婴幼儿照料服务中心的优势
        5.3.2 参与主体和运行模式
    5.4 本章小结
6 发达国家(地区)的儿童照料经验借鉴
    6.1 瑞典
    6.2 法国
    6.3 日本
    6.4 台湾
    6.5 其他国家(地区)的婴幼儿照料政策给中国的启示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9)城中村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研究 ——以郑州市某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托育服务
        (二) 托育服务需求
        (三) 0-3岁婴幼儿
        (四) 城中村
    三、研究综述
        (一) 托育服务的政策梳理
        (二) 托育服务的理论研究
        (三) 托育服务的形式与质量研究
        (四) 托育服务的供需研究
        (五) 城中村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六) 已有研究述评
    四、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研究取样及实施过程
    一、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 编制问卷及访谈提纲
        (二) 预调查和修订问卷
    二、调查样本选取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 访谈对象情况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城中村0-3岁婴幼儿家庭养育现状及生育意愿分析
        (一) 家庭养育情况现状统计
        (二) 城中村家庭再生育意愿原因分析
        (三) 城中村家庭家庭再生育意愿差异分析
    二、城中村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分析
        (一) 城中村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的总体情况
        (二) 城中村家长托育服务认知与态度分析
        (三) 城中村家长托育服务需求形式分析
        (四) 城中村家长托育服务意愿分析
        (五) 城中村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的差异分析
    三、影响城中村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的因素分析
        (一)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城中村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的影响
        (二) 家长育儿理念对城中村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的影响
        (三) 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
第三部分 讨论与结论
    一、城中村0-3岁婴幼儿养育以家庭为主
        (一) 母亲和祖辈是城中村0-3岁婴幼儿带养主力军
        (二) 是否有再生育意愿占比各半
    二、城中村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总量不大且托育需求重在“育”
        (一) 城中村约四成家长有托育服务需求
        (二) 家庭代际育儿矛盾影响托育服务需求
        (三) 城中村0-3岁婴幼儿家长的托育服务需求重点在“育”
    三、托育服务供给对城中村家庭再生育意愿无显着影响
    四、城中村家长的托育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
        (一) 托育服务内容需求丰富
        (二) 托育服务形式需求多样
        (三) 婴幼儿年龄阶段不同需求不同
        (四) 个性化需求各异
    五、托育服务供给对城中村家庭托育需求影响显着
    六、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家长的托育服务需求影响显着
        (一) 婴幼儿年龄
        (二) 家长的职业及学历
        (三) 家庭收入
    七、外部环境是影响城中村0-3岁婴幼儿带养及托育需求的重要因素
        (一) 托育服务的可获得性
        (二) 社区人文环境
    八、结论
第四部分 建议
    一、政策层面
        (一) 出台地方性托育服务政策规范及监管条例
        (二) 落实利民家庭政策
        (三) 实行积极灵活的用人政策
        (四) 加强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
    二、财政层面
        (一) 加大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力度
        (二) 多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开展托育服务
    三、社会层面
        (一) 基层部门联动,做好育儿指导
        (二) 多种方式并举,扩大托育供给
        (三) 依托社区特色,探索新型托育
    四、家庭层面
        (一) 转变传统观念,革新育儿方式
        (二) 营造良好氛围,优化家庭养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城乡小学高年级“影子教育”差异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政策凸显国家对“影子教育”的重视
        (二)“主流教育”与“影子教育”相互浸染
        (三)城乡小学“影子教育”差异研究的重要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小学高年级
        (二)“影子教育”
        (三)阶层固化
        (四)主流教育
    二、理论基础
        (一)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的人力资本理论
        (二)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再生产理论
        (三)托尔斯顿·胡森(Torsten Husen)的教育机会均等理论
        (四)理查德·R·纳尔逊(Richard.R.Nelson)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第三章 城乡小学高年级“影子教育”的研究设计与调查现状
    一、城乡小学高年级“影子教育”差异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及过程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
        (三)问卷设计与结构
        (四)变量说明
    二、城市小学高年级“影子教育”调查现状
        (一)城市小学高年级学生基本情况统计
        (二)“影子教育”参与比率与费用:近乎“全员参与”与高投资费用交融
        (三)“影子教育”参与数量与强度:高数量占比与中等强度的偏差
        (四)“影子教育”参与类型与形式:学科类与艺体类相融合的传统教授模式
        (五)“影子教育”参与动机与压力:高自我效能与“委重投艰”的学习压力
    三、农村小学高年级“影子教育”调查现状
        (一)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基本情况统计
        (二)“影子教育”参与比率与费用:较高参与度与较高费用的统一
        (三)“影子教育”参与数量与强度:“量小力微”参与数量与偏中强度的结合
        (四)“影子教育”参与类型与形式:“作业辅导”居首位与传统教授形式的同一
        (五)“影子教育”参与动机与压力:理性“自我意识”与“一般压力”的态势
    四、城乡小学高年级“影子教育”差异分析
        (一)城乡小学高年级“影子教育”差异检验
        (二)城乡小学高年级“影子教育”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城乡小学高年级“影子教育”差异的成因分析
    一、主流教育:“社会认可资历”垄断的理念错位
        (一)“重点学校制度”根源下“分数至上”的衡量标准
        (二)学校教育扮演“社会平等器”的功能弱化
        (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士教师”的社会现实
        (四)“三点半难题”与课后“真空时间”扩展的双重矛盾
    二、“影子教育”:“繁荣与无序并存,理性与躁动共生”的发展态势
        (一)“补习成风”、“过高定价”的无序发展态势
        (二)“超纲教学”、“强化应试”互动博弈的客观反映
    三、家庭背景:隐性文化与显性经济的交叉混合
        (一)家庭经济资本:教育投资占比高,导致新“教育致贫”
        (二)家庭文化资本:“高学历”与“高教育回报率”的需求转变
        (三)家庭社会资本:城乡“阶层固化”有碍“代际传递”
第五章 缓解城乡小学高年级“影子教育”矛盾的策略
    一、主流教育整合化:发挥“主影”叠加效应,升华合作之法
        (一)从“分数至上”到“以生为本”的转换理路
        (二)建立“第三方督导机制”,完善教师、学校角色支持系统
        (三)创建多样补习机制,将部分“影子教育”任务纳入课后服务范畴
    二、“影子教育”规范化:从“无序态势”到“有序经营”的渐进转变
        (一)“引控合流”,规范“影子教育”主体市场行为
        (二)打破“囚徒困境”,合理审视“抢跑现象”
    三、政策定位系统化:打破优质资源的“单向积累”,联合拓展多样教育服务
        (一)打破教育投资的“马太效应”,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转变“磁石效应”,构建多样教育服务
    四、家庭导向合理化:内化素质教育理念,抑制教育“投机”行为
        (一)投资行为理性化:打破“剧场效应”,理性制度补习决策
        (二)投资占比合理化:“分担能力”为原则,配合政策的“正向干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四、关于北京城市家庭对6—12岁孩子照顾情况的研究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学前二孩家庭教育成本的困境及其疏解路径研究[D]. 谭婧.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D]. 陈秀红. 山东大学, 2021(10)
  • [3]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社会化探索 ——以上海市为例[D]. 何秀.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城市家长对托育服务的需求及期望——基于3089位家长的调查研究[J]. 黄杰,高瑾,宋占美.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1(02)
  • [5]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D]. 沈辰. 吉林大学, 2020(01)
  • [6]隔代教养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D]. 陆烨.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7]城市家庭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早教消费[D]. 范文哲.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8]中国0-3岁儿童照料模式的识别与优化研究[D]. 卜越. 浙江大学, 2020(01)
  • [9]城中村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研究 ——以郑州市某村为例[D]. 郭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城乡小学高年级“影子教育”差异的比较研究[D]. 黄娇红. 吉林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北京城市家庭6-12岁儿童关爱研究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