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刊编辑部致读者(论文文献综述)
孙明[1](2021)在《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文中研究说明处于文学现场中的文学期刊,是连接作家作品与文学环境的传播媒介,也是研究文学思潮很好的切入点。对于先锋小说研究而言,从思潮和作家作品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已比较充分了,但从文学期刊角度进入的研究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省级文学期刊《作家》在1980年代深度参与了先锋小说的潮流化发展,而关于《作家》与先锋小说的关系尚未引起研究界足够的注意。本文以《作家》杂志为中心,从文学传媒研究角度切入,在研究视角上有新的尝试,依托充分的史料整理、分析,揭示《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的密切渊源,并以《作家》为中介,在由文学制度、创作、传播构成的文学生产链中,更宏观、全面地论析传媒因素对先锋小说潮流发展的影响。笔者希冀本文能够在完善文学期刊研究与先锋小说思潮研究方面略尽绵薄之力。本文内容分为绪论与四章。绪论部分论述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并就研究现状的不足提出解决思路。正文第一章从刊情溯源《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潮流的语境。首先,本章从1980年代前期的文学环境和《作家》小说版块的革新探究《作家》办刊条件的变化;而后,论述更名改刊对《作家》办刊方针的影响,探究《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前提。第二章聚焦于《作家》的传媒条件,深究《作家》如何为扶植先锋小说做准备。从编辑队伍的更新及开放的编辑取向入手,同时通过对编辑部扶持先锋小说的编辑策略的分析,阐释《作家》如何助推先锋小说的发展、传播。第三章对照刊发先锋小说的其他几个重要期刊的编辑倾向,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作家》强调叙事方面的形式探索的倾向,进而从采取多重叙事、元叙事、碎片化叙事和平面化叙事四个方面总结其叙事探索。第四章结合同期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其他刊物,分析《作家》对先锋小说潮流化发展的影响,从推出代表作家与重要作品、同其他刊物一道成为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和促进先锋小说有序发展三个侧面,评析了《作家》之于先锋小说发展的助推意义,同时结合史料分析《作家》的地缘劣势使其对先锋小说传播影响力有限的客观原因。结语部分阐发本文追溯《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的研究价值。
曹晓艺[2](2020)在《《文学评论》(1957-1966)文艺论争研究》文中提出自1957年创刊至1966年停刊,《文学评论》见证了这十年间文学研究领域的艰难探索。本文以这十年间《文学评论》所刊载的涉及重大理论问题的论争为研究对象,展示特殊历史时期中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的碰撞和文艺工作者对文学艺术价值的坚守。创刊之初的《文学评论》为了贴近现实的文艺问题,提出了“文学史的分期与评价”和“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个重要议题,引发了较为广泛的文艺论争。《文学评论》刊载的相关文章不仅符合了文学研究的时代要求,更体现出对文学主体性的关照和现实主义理论的初步探索。更名后的《文学评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倡导论争,并通过开设专栏的方式,将与时代紧密关联的问题引向了理论探究的深度:一是通过对“民歌体”的反思,促成了对诗歌格律的探索;二是将“人性论”的批判引向了对“共鸣”概念的阐释。1962年后随着文艺形势的越发紧张,《文学评论》只能艰难地在政治标准与学术立场之间寻找话语空间。围绕《三家巷》《苦斗》和《创业史》的评价问题,《文学评论》展开了关于文学作品阶级立场的判定、“新英雄人物”的塑造和“中间人物”的价值等方面的讨论。遗憾的是,其中一些不符合当时主流阶级观点的宝贵意见,最终随着刊物的自我检讨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回望《文学评论》这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始终紧密关注现实问题、倡导文艺论争的学术品格,为《文学评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文学研究的整体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龙[3](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认为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苏小敏[4](2019)在《19781983年的《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转型》文中提出《文艺报》于1978年5月正式回归文坛。复刊后的《文艺报》不再只是“党的喉舌”,它顺应时代潮流兼具推动思想解放的任务,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在新时期这一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推动了文坛巨大动荡之后的“灾后重建”。但《文艺报》却在八十年代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冲击(尤其是“现代派”思潮),处于若不坚持现实主义走向形式技巧地探索,文学会被社会边缘化,而批判“现代派”又使得《文艺报》自身被文坛边缘化的两难处境。论文通过细读1978年至1983年的《文艺报》,充分挖掘《文艺报》在一个作家(刘心武)、一场风波(《苦恋》风波)和一个论争(“现代派”论争)背后对“新时期文学”转型的深层影响,考察它如何修复重创后的文学场,又是如何在“现代派”的冲击下,慢慢被“边缘化”的,以期从一个细小的层面来呈现新时期的文学状态。全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以刘心武为中心,考察《文艺报》在“伤痕文学”论争中发挥的作用,研究《文艺报》通过支持“暴露”来进行文学场域的修复工作;第二章是从“苦恋风波”这一文学事件,去研究《文艺报》与文坛风气整顿的深层关联;第三章则以“现代派”思潮来审视《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思潮之间的关系,研究《文艺报》逐渐被新思潮边缘化复杂状态;第四章综合论述19781983年的《文艺报》对“新时期文学”转型的影响,《文艺报》初期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但在“现代派”的冲击下,《文艺报》及其所倡导的现实主义文学影响力渐弱。
韦丁心[5](2019)在《《作品》研究(1978-198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品》是广东省作协的机关刊物,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创办至今,不仅顺应意识形态、国家政策对文学的规导,在促进区域文学的发展以及形成自身特色方面也成绩显着。在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文学政策的规导下,《作品》肩负着繁荣广东省文学的重任,注重地方性文学资源的挖掘以及多元性文学空间的开拓,将自身打造成彰显岭南气派、南粤特色、广东精神的文化名片。1980年代是《作品》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作品》坚持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在对各种文学思潮的轻重取舍中不断确立并丰富其现实主义品格,构建、推动并丰富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与新时期文学构成了独特的互文性关系。《作品》通过凸显地域特色,自觉塑造刊物个性,通过封面、封底等美术作品与特色栏目设置等编辑行为,征文、评奖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鼓励本省作家写出“有时代精神,有地方色彩”的文学作品,以此来活跃广东文坛的创作。在文学批评方面,《作品》积极配合着党和国家的文艺政策,回应文坛主流思潮,在文学热点问题讨论中主动发声、深度介入;对广东文学批评动态予以紧密追踪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开拓文学批评新领域,一度成为1980年代文学新潮的引领者。广东文学院成立后,《作品》成为培育广东作家队伍的基地,形成了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色的创作景观。利用地缘优势,积极推动海峡两岸暨港澳文化文学交流,使刊物成为了解广东文学发展和港澳台文学的重要窗口。
陈晓怡[6](2019)在《“新时期文学”初期的多元面貌 ——以代表性期刊编辑人员与编辑方针为对象》文中提出本文以“新时期文学”起源期的代表性文学期刊为中心,通过梳理其编辑部组成以及办刊方针,试图打破以往对于“新时期文学”相对单一的文学史想象,呈现“新时期文学”的复杂性与多元面貌。第一章以《人民文学》为中心。第一节梳理《人民文学》1972年以李季为首的团队的复刊经历;第二节梳理《人民文学》在“四人帮”的牵头组织下的复刊经历以及编辑部组成;第三节主要整理《人民文学》在1976年由蒋子龙的《机电局长的一天》引发的一次风波。前三节是《人民文学》在“文革”时期的活动,1972年并未成功的复刊以及1976年的“创刊”和具体运作体现了当时文艺与政治的特殊关系。第四节进入到“新时期”,张光年上任主编,编辑部改组;第五节整理刘心武及其《班主任》的发表始末;第六节讨论《人民文学》对“伤痕文学”的推动。本章后三节处理的是《人民文学》在“文革”结束以后的文学活动。同时,本章结尾总结《人民文学》两个阶段的办刊方针,勾勒《人民文学》在“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改革派”角色。第二章以《文艺报》为中心。第一节梳理《文艺报》1978年复刊始末以及编辑部的组成;第二节讨论《文艺报》复刊之初,如何与《人民文学》相互呼应,为“伤痕文学”制造声势,参与“伤痕文学”的经典化。在这一时期,《文艺报》与《人民文学》等站在同一立场上,是文坛改革的先行者。第三节从1980年《文艺报》的编辑工作报告入手,分析由“现代派”导致的激烈学术论争里,《文艺报》的立场态度。此时,《文艺报》的立场出现了改变,并与《人民文学》等发生一定分歧,本节将讨论《文艺报》立场改变的原因以及变化路向。本章结尾将呈现《文艺报》在复刊后两个阶段的办刊方针。第三章以《诗刊》为主要讨论对象。第一节梳理“文革”期间的复刊经过以及编辑部的组建。第二节梳理《诗刊》编辑部在1978年的整改,以及办刊方针的改变。第三节整理“今天派”诗歌的出现与《诗刊》的发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朦胧诗论争”,由本节的分析可以看到,《诗刊》的态度立场受到编辑部人员的态度立场的制约,而编辑部成员的思想立场也未能统一。同时,本章结尾也将分析讨论《诗刊》在编辑部整改前后、朦胧诗论争前后的立场态度和办刊方针的变化。第四章的中心是《时代的报告》,这是一份现有研究成果不多却颇具典型性的期刊,代表了“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相对保守的文学想象。本章第一节整理《时代的报告》的创刊以及其“思想评论”式的办刊风格。第二节梳理其在“《苦恋》风波”中的立场态度以及所受质疑。第三节讨论刊物在“本刊说明”事件中所引起的争议以及最终覆灭。本章结尾将对《时代的报告》的办刊方针进行分析。综上所述,本文以四份代表性期刊为中心,通过分析四份期刊的编辑部构成以及办刊方针,讨论它们在“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分别代表的不同态度立场,这几种不同的态度立场相互激荡,构成了“新时期文学”起源期的多元面貌。
王一梅[7](2019)在《重审“新时期文学”起源和“十七年文学”的关系》文中指出以1976年“四五运动”为发端,中国当代文学开始步入“新时期”。从1976年“四五运动”至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召开,这既是“新时期文学”的起源阶段,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过渡时期。这一文学阶段不仅具有承前启后的文学史意义,而且充满了丰富性与复杂性。因此,在关于“新时期文学”的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新时期文学”在起源之时继承和发扬了“五四文学”传统;另一种则认为“新时期文学”在起源阶段首先接续并发展了“十七年文学”传统,或是与“文革文学”有相当的关联性。前者强调起源的“断裂”意义,后者则关注起源的“承续”价值,这两种观点体现了学术界对“新时期文学”起源问题的认识分歧。针对现有的认识分歧,论文从重审“新时期文学”起源和“十七年文学”的关系的角度出发,采用文学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深入“新时期文学”起源的历史语境,以“拨乱反正”作为切入点,考察这一阶段政治形势、文艺政策、文学思潮和文学批评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发现在外部环境方面,“新时期文学”起源与“十七年文学”之间的关联。其次,从代表性文学现象入手,着重关注《重放的鲜花》的出版和1960年代初周恩来、陈毅关于文艺讲话的重刊,以此来分析这一阶段文学的承续性。再次,从文学的内部研究出发,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此时期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的联系:现实主义的恢复、题材的开拓和新人的塑造。通过以上论述,证明“新时期文学”起源主要以拨乱反正为主,无论是文学理论话语,还是作家的创作实践,基本都延续了“十七年文学”的模式与特质。论文一方面要证明“新时期文学”在起源阶段一直走在“十七年文学”的“正”路上,另一方面则要通过“重审”,克服对这一时期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的单一化、片面化的理解,重估文学史的意义,并对相关的作家作品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总之,笔者希望通过“重审”,为今后当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阚玉篇[8](2018)在《《清明》(1979-1989)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明》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创办的文学期刊,也是新时期文学思潮的实验场地之一,积极参与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写作潮流,促进了我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作为安徽本土最具权威的大型纯文学期刊,它是安徽当代文学的风向标,引领了省内文学创作和艺术探索的文艺潮流。它与新时期以来我国当代文学一同成长,是当代文学地域化的重要见证者,同时参与了安徽地区文学的建构,是当代中国文学进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从全国范围来看,它是新时期内陆地区文学期刊发展的一个缩影,以原生态的方式记录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过程。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清明》(1979-1989)的整体研究,还原期刊的发展史以及由此衍生的文学史。论文主要采取搜集整理史料、文本细读的方式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对象《清明》,并阐释了选择1979-1989年为研究段的原因、该选题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意义及写作思路。第一章梳理《清明》的新时期。《清明》创刊于新时期初期较为宽松的文学环境中,它的诞生无疑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创刊号确立了刊物“文艺种类齐全、小说为主阵”的基本格局,“中篇小说”不仅是其主推栏目,也成为其日后坚持的编辑风格。80年代末,当《清明》期刊的经济危机初显时,编辑部一方面通过调整定价、缩减版面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面开始与企业合作。第二章探究新时期《清明》的文学面向。栏目是刊物发文的窗口,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对刊物整体结构而言至关重要。新时期《清明》以小说为主阵,兼及诗歌、散文、评论等文学体裁,本章主要透过“小说栏目”、“诗歌栏目”、“散文栏目”、“理论栏目”的更迭情况,来探讨新时期《清明》发文比重、选稿倾向及审美风格的变化。第三章分析《清明》对于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参与情况。80年代文学思潮此起彼伏,编辑部对于这些思潮的取舍,可以看出其发文倾向与办刊特色,凸显了刊物的个体风格和审美倾向。在办刊实践中,《清明》较为重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也体现出《清明》重视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坚持“直面现实、反映生活”的发文立场。第四章阐述《清明》与新时期安徽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清明》是皖籍作家发文的重要园地,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文化皖军,推出了新时期安徽文学的新生力量;其举办的文学会议以及设置的文学奖项,丰富了新时期安徽地域文学,推动了本土乃至全国范围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思潮的发展。可以说,《清明》的发展史亦是新时期以来安徽文学史的简写本。《清明》作为新时期文学期刊的一个生态样本,透视着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它对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坚守,对安徽文学场域的构建,构成了这一地域期刊的研究价值。梳理《清明》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丰富了当代文学期刊研究,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窥探新时期的文学生态。
李旺[9](2017)在《“新时期”之初(1976—1979)文学刊物的历史过渡与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七年"时期创办的各级各类文学刊物在"文革"开始后陆续停刊。1971年3月15日至7月22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了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会后形成的《关于出版工作座谈会的报告》经毛泽东批示同意,于1971年8月13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传达,该报告的第六条提到:"根据需要和可能,逐步恢复和创办一些理论、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艺术研究、文教卫生、体育等期刊,首先要注意恢复和创办工农兵、青少年迫切需要的期刊。"①
王静静[10](2017)在《“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文中提出鲁迅以及如何认识鲁迅,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是一个值得不断被探究的问题。1918年5月《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评价也一并开始。在二三十年代,相关研究者从社会、思想、文学审美等多个层面阐释定义鲁迅,八十年代则侧重从思想精神和艺术形式方面来解释鲁迅。但五六十年代这一阶段的鲁迅及其作品,却很少有人涉及,即便在一些鲁迅研究史中,也只作为知识性的内容简略介绍,并未在整体上对其做一个历史的、连续的把握。这一阶段的鲁迅形象其实经历了由思想解放层面上的民族“战士”逐渐演化成政治文化意义上的“新文化的方向”以及“文化革命先驱”的一个过程。鲁迅之死是这一转折的发端,从一般民众到左翼作家以及论敌,总体上都是以思想上的民族“战士”这一称谓来概括鲁迅,在此基础上,中共为建设抗日统一联合战线,开始将鲁迅视作带有特定属性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战士。直到四十年代,鲁迅的方向成为中共建设新文化的方向。但是,在同时期的国统区与解放区,文艺的方向还相继出现作为抗战旗帜的郭沫若和赵树理的方向,不过由于两者各自地域的限制和自身创作的不稳定,逐渐失去其文艺方向的定位。同时,鲁迅所代表的“新文化的方向”也只是四十年代延安文艺对新文化设想的一种,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鲁迅的方向也明显有一个新的转变。具体而言,在鲁迅同中外文学的关系上,更着眼于苏联文学对其思想和作品的影响。并重新出版《鲁迅全集》,全集的出版权不仅由私人收回国有,全集内容的编排更注重对带有实际社会批判效用的杂文的收录,注释的编写也注重刻画鲁迅革命的一面。在对作品人物的定位中,阿Q也由国民性弱点的集合体被演绎成具有新时代革命精神的农民形象。如所周知,五六十年代形塑鲁迅方向的主体,追求的是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为保证革命文艺队伍的纯粹,五十年代中期文艺整风运动再次兴起。运动中,左翼文学力量因内部矛盾而分裂,其对鲁迅的评价也被推翻,加之赵树理的方向在六十年代中后期在引导文艺方向上的失效,鲁迅由此完全转变成为无产阶级的“文化革命先驱”。从“战士”到“文化革命先驱”,一方面是自三十年代以来鲁迅称谓的转变,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一时期文学所着力构造的是以彻底革命的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人”。
二、本刊编辑部致读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刊编辑部致读者(论文提纲范文)
(1)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语境 |
第一节 《作家》前史 |
第二节 宽松的文学环境促发了刊物的主体意识 |
第三节 小说版块的单一化风貌召唤变革 |
第四节 更名改刊确立新的办刊方针 |
第二章 《作家》推介先锋小说的编辑取向及编辑策略 |
第一节 编辑主体及编辑取向 |
第二节 编辑策略 |
第三章 《作家》所刊先锋小说的叙事探索 |
第一节 运用多重叙事 |
第二节 尝试元叙事 |
第三节 采用碎片化叙事 |
第四节 采取平面化叙事 |
第四章 《作家》对先锋小说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推出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 |
第二节 构成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之一 |
第三节 促进先锋小说的有序发展 |
第四节 地缘局限决定影响有限 |
结语 |
附录:1980 年代《作家》发表先锋小说年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文学评论》(1957-1966)文艺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文学评论》论争空间的形成 |
第一章 文艺论争的倡导(1957—1958) |
第一节 文学史的分期与评价 |
一、文学发展主体性的显现 |
二、文学史评价标准的转变 |
第二节 现实主义初探 |
一、基于理论阐释的思考与批判 |
二、基于时代话语对“两结合”的肯定 |
第二章 时代话语下的坚守(1959—1962) |
第一节 诗歌形式的讨论 |
一、对“新民歌”的反拨 |
二、诗歌格律的理论探索 |
第二节 共鸣问题的讨论 |
一、从“人性论”的批判到理论探究 |
二、“共鸣”范畴的界定 |
第三章 检讨与失守(1963—1966) |
第一节 阶级立场的评判 |
一、周炳形象的性质问题 |
二、对资产阶级美学观的批判 |
第二节 人物形象价值的评价 |
一、梁生宝形象“典型化”与“概念化”的博弈 |
二、梁三老汉形象与“中间人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
(一)党管党报 |
(二)全党办报 |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
余论 |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4)19781983年的《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文艺报》与“伤痕文学”思潮 |
(一)《文艺报》与刘心武 |
(二)《文艺报》与“暴露文学”论争 |
(三)《文艺报》推动宽松风气 |
二、《文艺报》与《苦恋》风波 |
(一)《苦恋》风波始末 |
(二)《文艺报》平息风波 |
(三)《文艺报》整顿文艺风气 |
三、《文艺报》与“现代派”论争 |
(一)“现代派”论争 |
(二)《文艺报》与“现代派”思潮 |
(三)“现代派”论争分歧扩大 |
四、1978~1983年的《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作品》研究(1978-198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作品》复刊的时代语境与文学立场 |
第一节 《作品》复刊的时代语境 |
第二节 《作品》的现实主义文学立场 |
第三节 《作品》与新时期文学思潮 |
第二章 《作品》文学创作的地域特色建构 |
第一节 凸显地域特色的编辑行为 |
第二节 充满岭南特色的文学创作 |
第三章 《作品》文学批评的争鸣与探索 |
第一节 《作品》对全国性文学论争的积极参与 |
第二节 《作品》与新时期广东文艺批评的探索 |
第三节 《作品》文学批评的特色与开拓性 |
第四章 《作品》(1978——1989)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
第一节 《作品》与新时期广东文学队伍 |
第二节 《作品》致力于促进港澳台文学的交流与传播 |
第三节 《作品》的局限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6)“新时期文学”初期的多元面貌 ——以代表性期刊编辑人员与编辑方针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人民文学》的编辑部演变与办刊方针 |
第一节 1972年的复刊与李季的努力 |
第二节 1976年复刊及编委会组成 |
第三节 一篇文章引起的编辑风波 |
第四节 粉碎“四人帮”以后 |
第五节 《班主任》发表前后 |
第六节 如何揭开“伤痕” |
第二章 《文艺报》:在“伤痕文学”与“现代派”之间 |
第一节 1978年复刊始末 |
第二节 “伤痕文学”的经典化 |
第三节 办刊方针:以“现代派”讨论为例 |
第三章 《诗刊》的内部差异:以“朦胧诗”为例 |
第一节 “文革”中的复刊及编辑部的组建 |
第二节 《诗刊》的整改与新编辑部的组建 |
第三节 “今天派”诗歌的出现与《诗刊》的转载 |
第四章 《时代的报告》的斗争性 |
第一节 “思想评论”的斗争性色彩 |
第二节 “《苦恋》风波”中的立场与观点 |
第三节 在“十六年”的论争中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重审“新时期文学”起源和“十七年文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起源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新时期”起源的历史转向 |
一、当代文学史概念中的“十七年”和“新时期” |
二、“新时期”起源的历史转向:从拨乱反正到思想解放 |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的起源与重建 |
第二章 承续“十七年”:“重放的鲜花”与旧文新生 |
第一节 “重放的鲜花”:“歌颂与暴露” |
第二节 旧文新生与艺术民主 |
第三章 现实主义的恢复:精神或方法 |
第一节 现实主义:曲折的道路 |
第二节 接续,还是断裂:精神或方法 |
第四章 题材的开拓和新人的塑造:禁忌与许可 |
第一节 题材和人物:不只是一个文学问题 |
第二节 禁忌与许可:来自文学内部的对话 |
结语:“前三年”与一个新的开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清明》(1979-1989)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明》的新时期 |
第一节 《清明》的创刊背景与创刊号 |
第二节 《清明》的编辑风格 |
第三节 《清明》的发展危机与刊物策略 |
第二章 新时期《清明》的文学面向 |
第一节 刊物主打的小说栏目 |
第二节 流派纷呈的诗歌栏目 |
第三节 透视人间百态的散文栏目 |
第四节 类型多样的理论栏目 |
第三章 《清明》与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
第一节 《清明》与“伤痕文学” |
第二节 《清明》与“反思文学” |
第三节 《清明》与“改革文学” |
第四章 《清明》与新时期安徽文学场域 |
第一节 《清明》与文学皖军 |
第二节《清明》的文学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鲁迅研究中的几种观点 |
二、“十七年”时期的鲁迅研究 |
三、历史的方法 |
第一章 文学方向的最初选择 |
第一节 鲁迅之死 |
第二节 “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
第三节 赵树理的方向与质疑 |
第二章 鲁迅作品规范的建立 |
第一节 苏俄文学影响下的鲁迅作品 |
第二节 《鲁迅全集》的再版 |
第三节 新时代农民——阿Q形象的转变 |
第三章 左翼分裂与鲁迅的工具化 |
第一节 整风运动的开展 |
第二节 “小品文的新危机” |
第三节 两条路线的对立 |
第四节 批判周扬 |
第四章 “文化革命先驱”——鲁迅方向的确立 |
第一节 后期的赵树理 |
第二节 要求与表态: 《纪要》的修改及影响 |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及新文化先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本刊编辑部致读者(论文参考文献)
- [1]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D]. 孙明. 兰州大学, 2021(02)
- [2]《文学评论》(1957-1966)文艺论争研究[D]. 曹晓艺. 华侨大学, 2020(01)
- [3]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4]19781983年的《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转型[D]. 苏小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5]《作品》研究(1978-1989)[D]. 韦丁心.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6]“新时期文学”初期的多元面貌 ——以代表性期刊编辑人员与编辑方针为对象[D]. 陈晓怡.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重审“新时期文学”起源和“十七年文学”的关系[D]. 王一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清明》(1979-1989)研究[D]. 阚玉篇. 安徽大学, 2018(11)
- [9]“新时期”之初(1976—1979)文学刊物的历史过渡与改革[J]. 李旺. 扬子江评论, 2017(05)
- [10]“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D]. 王静静. 南京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