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达拉塞双内酯的合成

改进的达拉塞双内酯的合成

一、一个改进的Dallacker双内酯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姜文丽[1](2021)在《海洋来源化合物Asperolide A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溶骨性破坏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一、研究背景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24.2%)和死亡率(15%)最高的恶性肿瘤。三阴性乳腺癌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临床亚型,约占乳腺癌人群的15~20%。与其他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强、进展快、易转移、生存时间短等特点。由于缺乏相应受体,三阴性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均不敏感,化疗仍然是核心治疗方案。但是,化疗相关多药耐药限制了药物的选择,且化疗对晚期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有限。三阴性乳腺癌因其生物侵袭性极强,极易出现复发转移。骨骼是三阴性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且以溶骨性骨转移为特征。调节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与骨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溶骨性病变是防治三阴性乳腺癌骨转移的关键。双磷酸盐是目前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一线药物,它能有效抑制骨转移灶中破骨细胞活性异常升高引起的骨溶解,进而达到防治溶骨性骨转移的目的。但双磷酸盐无法直接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恶性表型,也不能促进成骨细胞修复受损骨质,疗效有限。因此,在针对三阴性乳腺癌伴骨转移的临床治疗中,仍亟需寻找新的药物靶点和特异性药物。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药物研发的重要途径。天然产物来源多样,而浩瀚海洋也堪称“蓝色药库”,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特殊多样(例如:低温、高盐、低氧和高压等),其提取物也具有结构多样、活性特殊等特性,为药物研发提供了丰富的先导化合物,海洋药物顺势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海藻是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藻及其附生菌提取物中包含了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天然、独特、新颖等优势。中医理论认为海藻具有理气散结功效,可入药用于治疗乳癖(乳腺增生、纤维腺瘤)等疾患,且对骨质疏松具有潜在防治作用。本课题组前期从海洋褐藻门马尾藻属温特曲霉菌中,提取了Wentilactone A、Wentilactone B、Botryosphaerin B、LL-Z1271-β、Asperolide A、Asperolide B、Asperolide C等四降二萜双内酯类衍生物。近期研究中发现,这类化合物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此外,在我们的前期初筛过程中,还发现Asperolide A对破骨细胞活性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本课题选定Asperolide A作为候选研究的小分子,在细胞、动物水平研究其对三阴性乳腺癌骨破坏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拟从实际问题出发,明确Asperolide A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周期、迁移、侵袭和转移等恶性表型的抑制作用,并阐明Asperolide A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明确Asperolide A对破骨细胞分化、溶骨作用的影响,探究三阴性乳腺癌骨转移微环境中,Asperolide A对骨破坏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结合临床数据,初步探索Asperolide A作用靶点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预后相关性。综上,为开发针对三阴性乳腺癌骨转移的个体化治疗新药奠定研究基础。三、研究方法首先,我们培养了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36和正常乳腺细胞系MCF-10A,进行了Asperolide A细胞毒检测;通过平板划痕实验验证Asperolide A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sperolide A细胞迁移相关蛋白MMP9和MMP7表达情况的影响;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评估Asperolide A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Asperolide A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最后设计裸鼠三阴性乳腺癌全身转移模型,给药并观察评估裸鼠肿瘤转移情况。为了进一步寻找Asperolide A的潜在作用靶点,明确其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调控作用,运用Swissdock分子对接服务器预测Asperolide A的靶蛋白,模拟Asperolide A-靶蛋白的结合模式;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a resonane,SPR)技术检测Asperolide A与靶蛋白的结合力;通过荧光探针标记技术观察Asperolide A在活细胞中的作用部位;利用RNA干扰技术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对Asperolide A靶点后效应进行了验证;运用Oncomine数据库和UALCAN数据库分析靶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制备组织芯片观察靶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差异。随后,我们通过实验验证Asperolide A对原代小鼠骨髓来源单核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在评估细胞毒后,运用含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RANKL)的培养基诱导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同时加入安全浓度Asperolide A尝试抑制该过程;运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技术、F-actin染色技术、骨吸收实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实验评价抑制效果;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检测Asperolide A处理后对三阴性乳腺癌分泌RANKL的影响;与此同时,运用成骨细胞分化培养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并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茜素红(Alizarin red,AR)染色检测化合物对成骨分化进程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了Asperolide A对靶蛋白下游信号通路、破骨和成骨调控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最后,我们设计了裸鼠胫骨髓腔荷瘤模型,给药并观察评估了裸鼠肿瘤骨破坏情况。四、研究结果体外细胞实验中,我们观察到Asperolide A在一定浓度下能显着抑制MDA-MB-231和MDA-MB-436细胞迁移和侵袭,并阻滞细胞周期进程。此外,在体内肿瘤转移模型中,我们观察到Asperolide A能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提示:Asperolide A与Stem cell factor/c-KIT的TYR568和TYR570发生弱中等强度相互作用,ΔG为-6.93 kcal/mol;SPR、RNA干扰技术、荧光探针标记技术和Western blot验证了Asperolide A能够与c-KIT发生相互作用,并抑制其下游PI3K、AKT和m TOR蛋白的磷酸化活化。与此同时,肿瘤基因芯片数据库分析结果提示: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c-KIT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量显着升高,c-KIT表达与预后负相关。此外,实验结果显示Asperolide A通过抑制NF-κB和JNK信号的磷酸化活化,进而抑制c-FOS和NFATC1表达,最终抑制破骨分化和骨吸收功能。但是,Asperolide A对成骨分化进程无显着影响。同时,我们的动物实验结果也表明Asperolide A能抑制三阴性乳腺癌导致的骨破坏:与模型组相比,Asperolide A高剂量给药组,肿瘤生长受限,骨组织中破骨细胞数量显着降低,胫骨受肿瘤破坏程度下降,骨小梁完整度提高。五、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论证了海洋微生物来源小分子化合物Asperolide A在不损伤机体正常乳腺细胞的浓度下,能够抑制三阴性乳腺癌恶性表型和趋化破骨细胞的能力。同时,Asperolide A通过抑制小鼠BMMs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以及JNK蛋白的磷酸化活化,进而抑制破骨标记基因的表达,最终抑制破骨分化和骨吸收功能。本研究为开发Asperolide A成为抗三阴性乳腺癌骨转移和继发性骨破坏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陈士林,孙奕,万会花,张晗,赵庆贺[2](2020)在《中药与天然药物2015~2020年研究亮点评述》文中指出中药与天然药物在2015~2020年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屠呦呦青蒿素研究获得诺贝尔奖促使国内外掀起研究中药与天然药物的热潮,"甘露寡糖二酸"、"桑枝总生物碱片"等原创药物获得新药证书;多项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医学进展",在Nature、Scienc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Lancet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本文梳理总结了这五年期间国内外科学家在国际着名期刊发表中药与天然药物相关的亮点学术成果,并对其在化学、药物资源、药理、制剂、新药开发等相关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进行了评述,以期追踪和报道中药与天然药物领域发展的前沿和热点,并通过对其分析得出学科发展的启示和展望。

余接强[3](2020)在《手性双恶唑啉铜(Ⅱ)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构建吡咯并吲哚骨架的大环双内酯和双内酰胺化合物》文中研究指明含氮杂环骨架的大环化合物是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重要结构单元,该类化合物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虽然该类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已有大量报道,但其不对称合成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论文设计合成了色醇或色胺衍生的β,γ-不饱和α-酮酸色醇酯和酮酰胺类化合物,并基于手性双恶唑啉配体-金属络合物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策略,高效构建了一系列光学纯的吡咯并吲哚骨架的大环双内酯和双内酰胺化合物,为含氮杂环骨架的大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而高效的方法。第一部分工作,我们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I)和1-羟基苯并三唑(HOBt)作为缩合试剂,实现了各种取代的色醇或色胺与β,γ-不饱和α-酮酸的缩合酯化反应和酸胺缩合反应,有效地合成了一系列β,γ-不饱和α-酮酸色醇酯和酮酰胺类化合物。另外,我们以NMR、HRMS和IR为检测手段对这两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底物普适性广、操作简便等优点。第二部分工作,我们以第一部分工作中合成的β,γ-不饱和α-酮酸色醇酯和酮酰胺类化合物为底物,在手性Box/Cu(Ⅱ)络合物的催化下,实现了两分子βγ-不饱和α-酮酸色醇酯或酮酰胺类化合物分子间连续两次的傅-克烷基化/N-半缩酮化串联反应,随后用乙酸酐对反应所得产物的羟基进行保护,最终能以优秀的产率和优异的立体选择性得到一系列具有吡咯并吲哚骨架的大环双内酯和双内酰胺化合物。

闫晓睿[4](2020)在《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新种多相分类及产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前期从药用植物内部组织分离得到的4株潜在放线菌新种进行多相分类和其中一株链霉菌新种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以期充分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特境放线菌资源,有效地发现新的抗生素,促进我国放线菌的发展,面对我国新型抗生素研发滞后的困境,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首先,采用多相分类(包括分子分类研究、培养特征、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细胞化学组分分析)对菌株M8JJ-5T,M1HQ-2T,N5BH11T,M2CJ-2T进行鉴定。其次,选择其中的链霉菌新种M2CJ-2T,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大量发酵,发酵液预处理后采用ODS柱层析、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等分离手段分离纯化其中的次级代谢产物。结果:完成分别为来源于夹竹桃的菌株M8JJ-5T、黄芩的菌株M1HQ-2T、薄荷的菌株N5BH11T和大蓟的菌株M2CJ-2T等4株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潜在新种的鉴定。完成其中的放线菌新种M2CJ-2T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其共有29个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可编码产生聚酮类、非核糖体肽类、萜类、丁内酯类、细菌素类、四氢嘧啶类、含铁细胞类、β内酯类、梯烷类等化合物。29个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中的10个进行了核心结构预测,25个合成基因簇可能编码产生curamycin、informatipeptin、borrelidin、landomycin、streptovaricin、heronamide、feglymycin、stenothricin等。菌株M2CJ-2T还含有4个新生物合成基因簇,具有产生新化合物的可能。对潜在新种M2CJ-2T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目前得到两个化合物S5-2-1与S5-4-1。其结构尚待解析。结论:综合系统发育分析、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化学成分分析,菌株M8JJ-5T代表了Amnibacterium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Amnibacterium flavum sp.nov。菌株M1HQ-2T是短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Brachybacterium endophyticum sp.nov.。菌株N5BH11T代表了一个新的Nakamurella属物种,命名为Nakamurella flava sp.nov.。菌株M2CJ-2T为链霉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Streptomyces cirsii sp.nov.。菌株M2CJ-2T富含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是从天然来源中发现新结构抗生素的重要资源。

杨宏坤[5](2020)在《环氧-POSS类玻璃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热固性树脂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溶剂性,但一旦交联,就不能再加工和重塑。热塑性树脂可重复加工,但机械性能和耐溶剂性能较差。类玻璃高分子(Vitrimer)结合了热固性和热塑性树脂的优点,在塑料回收、自愈合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在环氧Vitrimer基础上制备了环氧Vitrimer纳米复合材料,并表征其性能,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将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作为纳米填料引入环氧树脂中,制备了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热稳定性和快速松弛行为的环氧-POSS类玻璃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当POSS质量分数为10 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比纯环氧类玻璃高分子提高了 64%和76%,应力松弛时间提高了 60%。由于高效的酯交换反应和再加工性,环氧-POSS纳米复合类玻璃高分子表现出很好的延展性,而其初始力学性能几乎没有下降。(2)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环氧Vitrimer的协同重排微区(cooperative rearranging region(CRR))尺寸。三种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酯交换型类玻璃高分子的CRR尺寸在1.4~1.7nm之间,由于都是环氧Vitrimer,数值相差不明显。

余东[6](2020)在《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水稻作为我国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是实现国内粮食基本自给、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重要基石。在不断提高水稻单产过程中杂种优势的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经历了以细胞质雄性不育为基础的第一代杂交稻技术和以环境敏感型核不育为基础的第二代杂交稻技术,目前正向以普通核不育为基础的第三代杂交稻育种技术迈进。普通核不育水稻具有育性稳定、不育彻底和易于配制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遗传工具,但其种子的批量繁殖问题长期制约了普通核不育系在生产上的应用。本文通过克隆普通核不育突变体的育性控制基因,利用育性控制基因及相关不育突变体构建不育系种子的批量繁殖技术体系,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新型普通核不育系定向培育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再利用繁殖和创制的新型不育系,通过广泛杂交测配选育强优势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主要结果如下:1.从恢复系R299辐射诱变后代中鉴定一个无花粉型普通核不育突变体,并明确其育性控制基因为PTC1。遗传互补试验证明野生型PTC1基因能完全恢复ptc1突变体的育性,说明该基因及其突变体适合用于第三代杂交水稻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的构建。2.利用R299背景的ptc1普通核不育突变体和PTC1基因,结合胚乳荧光标记技术和转基因花粉失活技术分别构建了二基因遗传工程繁殖系和三基因遗传工程繁殖系,两种繁殖系都能满足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的批量繁殖。分析繁殖系和不育系植株的不同混植比例对生产不育系种子产量和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二基因繁殖系与不育系的最佳混植比例为3:7,三基因繁殖系与不育系的最佳混植比例为2:8,但从整体上分析三基因繁殖系的不育系种子繁殖产量和繁殖效率都要优于二基因繁殖系。3.利用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遗传工程繁殖系的分子特征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二基因繁殖系和三基因繁殖系的外源T-DNA区在水稻基因组上都能稳定遗传且外源T-DNA区的插入位点对繁殖系自身无不良影响;目的基因都在水稻预期的组织部位稳定表达,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所表达的蛋白序列与已知的毒蛋白、过敏源和抗性营养因子无高度同源的氨基酸序列。上述结果从分子特征证明遗传工程繁殖系的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较低。4.根据PTC1基因序列设计靶位点构建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建立了快速定向培育了普通核不育系的技术体系。利用该定向培育技术获得了华占-SGMS和TFB-SGMS两个普通核不育系,两个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都超过60%,满足不育系高异交结实率的要求。5.利用恢复系背景的299-SGMS和华占-SGMS的普通核不育系选育了5个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苗头组合,分别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98%-27.7%,证明“恢”变“不”是培育不育系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时,恢复系变不育系的成功经验也进一步表明普通核不育系不仅能打破“恢保”关系限制,而且也能打破“恢不”关系的限制。6.开发了一种无缝堆累的酶促组装技术,攻克了结构复杂、酶切位点较多的大分子DNA片段的克隆难题,利用该技术将7.09kb的育性恢复基因PTC1组装至载体,为遗传工程繁殖系的顺利构建奠定了基础。7.开发了CDL-PCR分离侧翼序列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精准高效地获得了繁殖系转基因插入位点,为繁殖系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分子证据。

裴明明[7](2018)在《钯催化二卤代烃与芳基硼酸的选择性偶联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联芳烃类和二芳基甲烷类结构由于其重要的骨架单元而广泛存在于各种有机化合物中并在有机合成化学、功能材料合成化学等科学领域以及药物合成和化工产品生产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应用前景。本论文首先总结了近几年过渡金属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发展状况,并且重点介绍了Negishi反应、Ullmann反应、Suzuki反应等经典的反应类型。其中,Suzuki偶联反应具有原料简单易得、有机硼试剂低毒、反应条件温和、稳定性好以及底物适用范围广,并且产物易于处理等优点,因此通过此类方法构造碳-碳(C-C)键一直是合成联芳烃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并且由于Suzuki偶联反应具有立体和区域选择性等特点使之受到广泛的关注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众所周知,Suzuki偶联反应广泛应用于C(sp2)-C(sp2)键的构造,而通过Suzuki偶联反应选择性的构造C(sp3)-C(sp2)键也逐渐收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通过使用不同的催化体系或改变部分反应条件从而使含有C(sp2)-X和C(sp3)-X键的二卤代芳烃与芳基硼酸进行选择性的调控构造C(sp2)-C(sp2)或C(sp3)-C(sp2)键。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之上,选择卤代苄基卤作为底物进行反应研究,成功发展了一种Pd催化活化卤代芳烃与芳基硼酸的选择性Suzuki偶联反应构造不同C-C键的方法,如:Pd(OAc)2/PCy3·HBF4催化氯甲基溴苯与芳基硼酸的高效选择性偶联构造C(sp2)-C(sp2)键、Pd(PPh3)4催化1-溴-4-溴(氯)甲基萘与芳基硼酸的选择性偶联构造C(sp3)-C(sp2)键,结合前人的研究完善了卤代苄基卤的Suzuki选择性偶联的催化体系。(2)Pd(OAc)2/PCy3·HBF4催化氯甲基溴苯与芳基硼酸的选择性Suzuki偶联反应研究过程中,通过选择不同的反应底物如对溴苄基氯、间溴苄基氯、邻溴苄基氯与芳基硼酸反应构造C(sp2)-C(sp2)键,得到了35种氯甲基联苯类化合物,而后在此催化体系下还进行了对溴苄基氯的不对称双芳基化,并合成了4种不对称的亚甲基链的三芳基衍生物,产率在47%-98%之间。结果表明,选择性偶联的发生不受二卤代芳烃中卤素取代位置的影响,并且芳基硼酸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反应过程以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影响较小。同时分子间和分子内的竞争反应证明了此催化体系良好的高效性和选择性。(3)Pd(PPh3)4催化1-溴-4-溴(氯)甲基萘与芳基硼酸的选择性偶联研究过程中,1-溴-4-溴甲基萘和1-溴-4-氯甲基萘两种底物均能与芳基硼酸发生选择性Suzuki偶联反应并构造C(sp3)-C(sp2)键。其偶联结果表明反应中的选择性不受二卤代芳烃中C-X键中的卤素电子性的影响,同时在底物适用研究过程中含有不同电子效应的芳基硼酸都能够与两种底物进行很好的选择性偶联反应,并合成了38种化合物,产率均在52%-91%之间。同时我们还在进行了扩大量反应和一系列底物衍生化实验,其中扩大量反应产量达到克级规模(1.35 g),而偶联化合物G1也能够进行一些衍生化实验进一步合成其他目标化合物(H1-H3),且产率较高在76%-97%之间,进一步证明了此催化体系在功能化1-溴-4-溴(氯甲基)萘及其衍生物的重要性。综上所述,本论文基于卤代芳基卤与芳基硼酸的Suzuki交叉偶联反,经过条件优化以及底物适用性研究合成了一系列联芳烃类以及芳基甲烷类化合物。实验表明,在不同催化体系下Suzuki选择性偶联反应都具有较好的官能团容忍性和底物适用性,并对Suzuki偶联反应选择性构造C(sp2)-C(sp2)和C(sp3)-C(sp2)键的方法进行了重要的补充和完善。

李行任[8](2018)在《独特生境帚状香茶菜中新颖化学成分的研究》文中认为前期研究发现,生长于独特生境(碱性碳酸钙土质)的药用植物-帚状香茶菜[Isodon scoparius(C.Y.Wu et H.W.Li)H.Hara]中含有结构新颖且具有显着免疫抑制活性的杂二萜类化合物。这一研究结果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为了进一步从这独特的香茶菜属植物中挖掘新颖的杂二萜类化合物,同时开展更为深入的化学合成研究工作,我们对该植物再次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植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从帚状香茶菜中发现了41个新的二萜类化合物,包括了具有新颖骨架的6种二萜二聚体和5种杂二萜;同时对所发现的二萜类化合物开展了生物活性研究。二萜二聚体和杂二萜为植物中的微量成分,其结构复杂,又因其侧链存在多个手性中心,因此其构型无法通过常规的核磁谱图分析来确定。而仿生合成的方法能够通过分析其可能的生源途径,利用同一植物中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关联性控制其立体化学,从而确证目标化合物的绝对构型。这一方法可以用于复杂的二萜二聚体和杂二萜类化合物绝对构型的确证。该方法还能较好地解决一些常规全合成难以解决的手性合成问题,不仅在手性的控制方面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能巧妙地缩短合成步骤,可以成为获得二萜二聚体和杂二萜的途径之一。在本论文中,通过仿生合成的方法确定了所获得的二萜二聚体的绝对构型,并且为大量制备目标分子提供了高效的合成途径,从而解决微量成分样品量不足的问题,为后续开展进一步的生物活性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开展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探讨,从而获得活性更强的先导化合物,是提高苗头化合物应用价值的重要策略之一。化合物scopariusicide A为前期所发现的具有一定免疫抑制活性的杂二萜,为了进一步开展针对该化合物的药效及药理学研究,通过结构修饰的方法,合成了26个scopariusicide A的衍生物,从中发现了免疫抑制活性得到进一步提升的该类衍生物。这部分合成工作,对该类新颖杂二萜向药物先导化合物的不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章帚状香茶菜的新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分布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白水台的帚状香茶菜(Isodon scoparius),生长在碱性碳酸钙土质环境中。前期研究发现,这植物含有结构新颖且具有显着免疫抑制活性的杂二萜类化合物。为了深入挖掘该类化合物,我们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通过系统分离,从中发现了48个化合物,其中41个为新化合物,包括了8个具有6种新颖骨架类型的二萜二聚体、21个具有5种新骨架类型和3种已知骨架类型的杂二萜类化合物。其中,新颖二聚体分别具有6/6/5/6/6环系双螺环结构、6/5/6/5/6/6环系结构、6/10/6/6环系的螺环结构、6/6/6/6/6环系的螺环结构、6/5环与6/6环通过碳碳键连接的结构;新颖杂二萜分别为3种对映-克罗烷型杂二萜、1种对映-海里曼烷型杂二萜和1种对映-半日花烷型杂二萜。帚状香茶菜中的杂二萜是通过二萜母核的一对双键与苯丙素衍生物发生[2+2]环加成而得到。通过分析结构及其可能的生源途径,我们发现,影响杂二萜环丁烷片段构型的因素包括:a.二萜母核的结构类型;b.母核发生反应时双键的取代位置;c.二萜参与成环双键的Z/E构型;d.苯丙素衍生物双键的Z/E构型;e.双键加成的不同方式[头尾(head to tail)相对和头头(head to head)相对];f.双键进攻的不同方向(苯丙素从二萜双键的正面进攻或背面进攻)。通过分析上述因素可以推测该类复杂二萜中四元环的连接方式与构型。此外,在所得二萜的生物活性测试中,除了发现杂二萜具有免疫抑制活性外,还发现化合物26具有显着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化合物31具有显着的抑制丁酰胆碱酯酶活性。第二章杂二萜scopariusicide A的结构修饰前期的化学成分研究发现,帚状香茶菜中杂二萜具有显着的免疫抑制活性。为了寻找具有更加理想的免疫抑制活性的杂二萜,进一步探究其构效关系,我们通过对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scopariusicide A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了26个杂二萜衍生物;其中5个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活性活性;化合物(2-8d)的活性比原化合物提高了5倍。第三章帚状香茶菜中新颖二萜二聚体的仿生合成研究从帚状香茶菜中发现的6种新颖骨架二萜二聚体中,仅有1种骨架类型的二聚体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的方法确定了其绝对构型。分析其它几种二聚体的结构表明,其生源前体均可能为同一化合物,彼此间的化学关联性形成了一条较合理的生源途径。依据这一推测,对二萜二聚体开展仿生合成研究。以生源前体isoscoparin P为原料,通过氧化、[4+2]氧杂Diels-Alder环加成和电化学氧化等方法,成功合成了scopariusicdiacid E的双内酯化合物,并通过中间体的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确定了二聚体C-4为R-构型,C-1和C-11’为S-构形。通过对羧基和羟基进行保护后,用同样的方法合成了scopariusicdiacid D和E羟基保护的双甲酯衍生物。目前,二聚体scopariusicdiacid C的深入合成探索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第四章植物中杂萜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综述了植物中2008年至今报道的杂萜化合物,共248个,主要包括了杂单萜、杂倍半萜、杂二萜和杂三萜类化合物。通过总结杂萜的来源、结构特点、生源途径、生物活性及其合成方法,为了解此类化合物的结构、生物活性、生源途径和制备方法提供了较完整参考资料。

陶凯奇[9](2017)在《4-O-丁香树脂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抑郁活性初探》文中认为合欢皮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茎皮,具有镇静安神、抗肿瘤、消肿活血、抑制生育以及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中医临床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忧郁失眠等病症。现有研究已发现合欢皮中木脂素类提取物具有抗焦虑活性。湖北中医药大学干国平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合欢皮中木脂素类化合物(-)-丁香树脂酚-4-O-β-D-葡萄糖苷((-)-syringa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具有较强的抗焦虑活性。考虑到从植物中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及来源的有限性,我们更希望能通过提取物作为先导化合物,寻找可供临床上研究的有效,且副作用小的镇静安神化合物。实验目的:考虑到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该类木脂素类化合物含量极其有限,且工作量大,效率不高。国内外对于其合成的研究也十分有限,其中糖苷的合成更是一大难点。我们以简单易得的苯甲醛类衍生物为原料,设计合成重要中间体4-O-丁香树脂酚;在对其合成路线进行优化的同时,对于所合成的产物进行结构修饰与改造,并尝试合成出大量丁香树脂酚-4-O-β-D-葡萄糖苷,为糖苷的合成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最后通过筛选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的抗焦虑活性,对其分别作出评价,从中选取活性最佳的化合物;在此基础上进行该类化合物对小鼠的抗抑郁活性研究,力求构建一个以4-O-丁香树脂酚为主的木脂素类物质的研究与开发的平台。实验方法及结果:1.本文查阅大量文献,最终确定的合成路线为:以丁香醛为原料,吡啶为溶剂的条件下与丙二酸进行Knovevenagel缩合得到反式芥子酸;再将芥子酸用乙醇进行乙酯化得到不饱和酯、以DIBAL-H为还原剂,低温下将不饱和酯还原为芥子醇、芥子醇在光照通入空气的条件下经过自由基反应得形态较好的4-O-丁香树脂酚。2.以4-O-丁香树脂酚为母体,有目的地对其结构中两个对位的酚羟基进行改造,通过醚化、酯基化等酚羟基的经典反应合成一系列4-O-丁香树脂酚类似物,以求探讨其初步的构效关系。3.以α-溴代四乙酰葡萄糖为反应活性糖,借用经典Koenigs-Knorr糖苷化反应,在不考虑底物手性的情况下,合成出相应的丁香树脂酚-4-O-β-D-葡萄糖苷,初步探索出一条糖苷的合成路线。4.参照Porsolt法进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建立“抗抑郁药理实验模型”,评价所合成化合物的抗抑郁活性。初步药理实验表明,4-O-丁香树脂酚能明显缩短小鼠游泳的不动时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着显着差异。该部分实验由于时间关系,并未对其作用机制继续进行深入探讨,这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实验结论1.4-O-丁香树脂酚的合成路线简便,所用试剂及原料廉价易得,适用于一般实验室的合成,易于后续工作的进行。2.通过1H-NMR、13C-NMR等仪器分析方法对合成的所有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确定所合成的化合物即为我们的目标化合物。3.初步探索出一条合成糖苷的基本路线,为今后的糖苷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4.通过初步的动物实验证明4-O-丁香树脂酚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段树铭[10](2016)在《红花五味子双内酯B的全合成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红花五味子双内酯B(Rubriflordilactone B)的全合成为研究核心来开展工作,具体分为三章。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同行对于五味子中降三萜类天然产物的合成策略及路线;同时简要概述了插烯Mukaiyama-Aldol反应。第二章论述了Rubriflordilactone B分子中DEFG环系的合成研究。先利用本实验室发展的镍催化合成四氢萘并呋喃酮方法,快速制备了所需三环底物并对其进行了插烯Mukaiyama-Aldol反应的模型研究。基于上述研究,随即完成了拥有五个连续立体中心的消旋DEFG环系的简洁合成。具体从商品化的2-茚醇和易得的1-甲氧基联烯、2-硅氧呋喃合成砌块出发,通过运用自由基形式的1,5-H迁移-环化和插烯Mukaiyama-aldol反应来构筑活性突出的四环骨架。同时尝试了一些其它方法来改进立体选择性。第三章设计了Rubriflordilactone B的不对称合成路线,并开展了初步研究。以手性双茚醇为原料,参考消旋体合成中积累的经验,完成了含DEF环系的高级中间体合成。

二、一个改进的Dallacker双内酯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改进的Dallacker双内酯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海洋来源化合物Asperolide A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溶骨性破坏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Asperolide A对三阴性乳腺癌恶性表型的影响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Asperolide A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机制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Asperolide A对破骨细胞功能及对三阴性乳腺癌继发性骨破坏功能的影响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及其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2)中药与天然药物2015~2020年研究亮点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物化学研究
    1.1 Asperflavipine A等活性新骨架化合物成为天然产物研究亮点
        1.1.1 源自植物和真菌的rhodomyrtusials等杂萜类新骨架化合物
        1.1.2 以苦木素和柠檬苦素衍生物等为代表的植物萜类新骨架化合物
        1.1.3 Neuamycin B等聚酮类新骨架化合物
        1.1.4 Nannocystin A等PKS-NRPS型新骨架化合物
        1.1.5 以单萜喹啉生物碱和吲哚生物碱、二萜生物碱为代表的植物生物碱类新骨架化合物
        1.1.6 源自真菌的asperflavipine A等细胞松弛素类新骨架化合物
        1.1.7 其他类型新骨架化合物
    1.2 结合次生代谢组学与基因组学,以及活性天然产物作用靶标的化学蛋白质组学,推动先导化合物研究
    1.3 DI-MS、CMC等技术改良及其在中药分析领域的应用与新药开发
2 药物资源研究
    2.1 罂粟、人参、长春花、菊花、雷公藤、丹参等多种药用植物基因组测序推动复杂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解析
    2.2 大麻素、灯盏花素、人参皂苷等天然产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为天然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奠定基础
    2.3 大麻、杏仁等药用植物的群体遗传学研究促进选种育种研究
3 药理毒理学研究
    3.1 建立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中医药治疗复杂性疾病机制的新方法
    3.2 药代动力学新技术和新理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3.3 何首乌肝毒性、马兜铃酸毒性为代表的安全性研究推动中药安全合理使用
    3.4 青蒿、海藻、苏木、雷公藤、乌头汤等方药的活性物质作用机制研究
4 药物制剂研究
    4.1 仿生紫杉醇药物载体等纳米技术推动天然药物新剂型的蓬勃发展
        4.1.1 以仿生紫杉醇纳米传输载体为代表的肿瘤靶向给药体系取得重要进展
        4.1.2 以CRLX101为代表的喜树碱新型纳米药物
        4.1.3 以小檗碱等纳米药物为代表的中药活性成分新剂型
    4.2 以大麻素类药物为代表的天然药物制剂
    4.3 以Trodelvy?为代表的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制剂加快推向临床
5 前沿热点与重要进展的展望和启示

(3)手性双恶唑啉铜(Ⅱ)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构建吡咯并吲哚骨架的大环双内酯和双内酰胺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引言
    1.2 双恶唑啉配体一金属络合物催化不对称反应的研究进展
    1.3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线性的β,γ不饱和α-酮酸色醇酯以及酮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2.1 研究背景
    2.2 立题思想
    2.3 结果与讨论
    2.4 实验部分
    2.5 小结与展望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手性双恶唑啉铜(Ⅱ)络合物催化不对称Double-Friedel-Crafts烷基化/N-半缩酮化串联反应构建吡咯并吲哚结构的大环双内酯以及双内酰胺化合物
    3.1 引言
    3.2 立题思想与反应结果
    3.3 结果与讨论
    3.4 实验部分
    3.5 小结与展望
    3.6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已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致谢

(4)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新种多相分类及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形态特征
    2.2 培养特征
    2.3 生理生化特性
    2.4 细胞化学组分分析
    2.5 分子遗传学研究
    2.6 菌株M2CJ-2~T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3 讨论
    (1) 新种 Amnibacterium flavumsp. nov.的分类学地位
    (2) 放线菌新种 Amnibacterium flavum sp. nov.的描述
    (3) 新种 Brachybacterium endophyticum sp. nov.的分类学地位
    (4) 放线菌新种 Brachybacterium endophyticum sp. nov.的描述
    (5) 新种Nakamurella flava sp. nov.的分类学地位
    (6) 放线菌新种 Nakamurella flava sp. nov.的描述
    (7) 新种 Streptomyces cirsii sp. nov.的分类学地位
    (8) 放线菌新种 Streptomyces cirsii sp. nov.的描述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环氧-POSS类玻璃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类玻璃高分子
        1.2.1 概念
        1.2.2 拓扑网络凝固转变温度和粘弹性
        1.2.3 焊接
        1.2.4 再加工回收
    1.3 类玻璃高分子的种类
        1.3.1 类玻璃高分子的制备
        1.3.2 类玻璃高分子的种类
        1.3.3 可交换化学键
    1.4 动态酯交换在类玻璃高分子中的应用
        1.4.1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和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1.4.2 交联热塑性塑料
        1.4.3 涂料和胶粘剂
        1.4.4 3D打印
        1.4.5 弹性体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 环氧-POSS类玻璃高分子复合材料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所用化学试剂及处理
        2.2.2 设备及仪器
        2.2.3 环氧及环氧-POSS类玻璃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
        2.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环氧-酸反应与β-羟基酯
        2.3.2 环氧-POSS类玻璃高分子的制备
        2.3.3 环氧-POSS类玻璃高分子的热及热机械性能
        2.3.4 环氧-POSS类玻璃高分子的流变性能
        2.3.5 E_a和T_v的测定
        2.3.6 环氧-POSS类玻璃高分子的力学性能
        2.3.7 环氧-POSS类玻璃高分子的再加工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类玻璃高分子的协同重排域尺寸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材料制备
        3.2.3 DSC与MT-DSC比较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6)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第一代杂交水稻
        1.1.1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WA-CMS)
        1.1.2 包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BT-CMS)
        1.1.3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
        1.1.4 其他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1.1.5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应用情况与局限性
    1.2 环境敏感型雄性核不育与第二代杂交水稻
        1.2.1 光周期敏感型雄性核不育(PGMS)
        1.2.2 温度敏感型雄性核不育(TGMS)
        1.2.3 湿度敏感型不育(HGMS)
        1.2.4 环境敏感型雄性不育系的应用情况与局限性
    1.3 普通雄性核不育与第三代杂交水稻
        1.3.1 水稻普通核不育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1.3.2 普通核不育水稻繁殖方式
    1.4 无融合生殖与新一代杂交水稻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克隆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及种植
        2.2.2 育性和农艺性状调查
        2.2.3 总DNA提取
        2.2.4 分子标记扩增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2.5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分析与基因定位
        2.2.6 候选基因筛查与测序
        2.2.7 候选基因遗传互补验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突变体YM237的雄性不育表型特征
        2.3.2 突变体YM237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遗传分析
        2.3.3 普通核不育基因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分析与定位
        2.3.4 普通核不育性状候选基因分析与测序验证
        2.3.5 PTC1基因遗传互补载体构建
        2.3.6 遗传互补试验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水稻PTC1遗传工程繁殖系的构建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目的基因
        3.2.2 载体构建与遗传转化方法
        3.2.3 候选遗传工程繁殖系筛选
        3.2.4 Southern blot鉴定外源T-DNA拷贝数
        3.2.5 外源T-DNA数字PCR分析
        3.2.6 遗传工程繁殖系繁殖不育系种子的效率分析方法
        3.2.7 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
        3.2.8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评价方法
        3.2.9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T-DNA插入位点分析方法
        3.2.10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基因RT-PCR检测
        3.2.11 转基因花粉失活效率评价方法
        3.2.12 外源基因表达蛋白的毒性、过敏原与抗性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遗传工程繁殖系构建与鉴定
        3.3.2 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的繁殖效率分析
        3.3.3 普通核不育系种子转基因成分检测
        3.3.4 遗传工程繁殖系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3.4 小结
第4章 不育系定向培育与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选育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受体材料及恢复系
        4.2.2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4.2.3 杂交测配与测产
    4.3 结果与分析
        4.3.1 PTC1基因编辑载体构建
        4.3.2 不育系定向培育与筛选
        4.3.3 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测配和苗头组合选育
    4.4 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5.1 全文总结
        5.1.1 成功构建了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种子的批量繁殖体系
        5.1.2 建立了定向快速培育ptc1普通核不育系的技术体系
        5.1.3 利用ptc1普通核不育系选育了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苗头组合
    5.2 全文讨论
        5.2.1 控制绒毡层降解的PTC1同源基因适宜于作物普通核不育系的构建
        5.2.2 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与智能不育系异同
        5.2.3 水稻 ptc1 普通核不育系进一步打破了不育系遗传背景的限制
    5.3 本研究主要创新与亮点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获得的主要成果

(7)钯催化二卤代烃与芳基硼酸的选择性偶联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Ullmann反应
        1.2.1 Cu催化的卤代芳烃偶联
        1.2.2 Ni,Pd催化的卤代芳烃偶联
    1.3 Stille偶联反应
    1.4 Negishi偶联反应
        1.4.1 钯催化的Negishi偶联反应
        1.4.2 镍催化的Negishi偶联反应
        1.4.3 其他金属催化的Negishi偶联反应
    1.5 Suzuki反应
    1.6 C-H键活化反应
        1.6.1 由芳烃(C-H)与卤代芳烃(C-X)反应制备
        1.6.2 由芳烃(C-H)与芳烃(C-H)反应制备
    1.7 选题思路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钯催化氯甲基溴苯与芳基硼酸的高效选择性偶联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2 底物适用性的研究
        2.3.3 一锅多步法
        2.3.4 竞争反应
    2.4 实验部分
        2.4.1 基本操作步骤
        2.4.2 一锅法操作步骤
        2.4.3 产物的数据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钯催化1-溴-4-溴(氯)甲基萘与芳基硼酸的选择性偶联
    3.1 引言
    3.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3.3.2 底物适用性的研究
        3.3.3 底物衍生化研究
    3.4 实验部分
        3.4.1 实验制备1-溴-4-溴(氯)甲基萘的通用方法及核磁表征
        3.4.2 一般实验过程
        3.4.3 化合物H1的合成过程
        3.4.4 化合物H2的合成过程
        3.4.5 化合物H3的合成过程
        3.4.6 产物的表征数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图
导师评阅表

(8)独特生境帚状香茶菜中新颖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帚状香茶菜的新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1.1 前言
    1.2 分离与鉴定
    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1.3.1 六种对映-克罗烷二萜二聚体新骨架的发现及其结构鉴定
        1.3.2 三种对映-克罗烷型杂二萜新骨架化合物9–11结构鉴定与讨论
        1.3.3 一种对映-半日花烷型杂二萜新骨架化合物12和13的结构鉴定
        1.3.4 一种对映-海里曼烷型杂二萜新骨架化合物14和15的结构鉴定
        1.3.5 对映-克罗烷型杂二萜16-27和29-30的结构鉴定
        1.3.6 对映-半日花烷型杂二萜31的结构鉴定
        1.3.7 常规二环二萜类化合物31-42的结构鉴定
    1.4 生物活性筛选
        1.4.1 体外免疫抑制活性的筛选
        1.4.2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筛选
        1.4.3 丁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筛选
        1.4.4 皮质酮诱导神经损伤保护作用的筛选
        1.4.5 促进PC12细胞分化活性筛选
        1.4.6 抗凝血活性的筛选(APTT测试)
        1.4.7 抗凝血活性的筛选(PT测试)
        1.4.8 抗凝血活性的筛选(TT测试)
        1.4.9 抗ADP、AA、COLL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筛选
    1.5 本节小结
    1.6 实验部分
        1.6.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6.2 植物来源
        1.6.3 提取和分离
    1.7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杂二萜SCOPARIUSICIDEA的结构修饰
    2.1 前言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关键中间体的合成
        2.2.2 羧基的修饰
        2.2.3 酯环的改造
        2.2.4 免疫抑制活性的筛选
    2.3 本节小结
    2.4 实验部分
        2.4.1 中间体的合成
        2.4.2 目标产物的合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帚状香茶菜中新颖二萜二聚体的半合成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直接氧化的尝试
        3.2.2 分子内酯化保护
        3.2.3 SEM保护
        3.2.4 乙酰基保护
    3.3 本节小结
    3.4 实验部分
        3.4.1 Scopariusicdiacid D和E双内酯的合成
        3.4.2 Scopariusicdiacid D和E的合成
        3.4.3 Scopariusicdiacid C的合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植物中杂萜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4.1 前言
    4.2 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
        4.2.1 杂单萜及其生物活性
        4.2.2 杂倍半萜及其生物活性
        4.2.3 杂二萜及其生物活性
        4.2.4 杂三萜及其生物活性
    4.3 生源途径
        4.3.1 杂单萜的生源途径
        4.3.2 杂倍半萜的生源途径
        4.3.3 杂二萜的生源途径
        4.3.4 杂三萜的生源途径
    4.4 杂萜的合成
        4.4.1 杂单萜的合成
        4.4.2 杂倍半萜的合成
        4.4.3 杂二萜的合成
    4.5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BBREVIATIONS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4-O-丁香树脂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抑郁活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1章 4-O-丁香树脂酚的合成路线选择
    1.1 以双内酯环为中间体进行合成
    1.2 以不饱和醇为中间体进行合成
    1.3 直接经芥子酸乙酯得不饱和醇进行合成
    1.4 实际合成路线
第2章 4-O-丁香树脂酚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2.1.1 实验试剂及原料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2 4-O-丁香树脂酚的合成
        2.2.1 芥子酸(3)的制备
        2.2.2 芥子酸乙酯(4)的制备
        2.2.3 芥子醇(5)的制备
        2.2.4 4-O-丁香树脂酚(1)的制备
    2.3 4-O-丁香树脂酚-烷基取代衍生物的合成
    2.4 4-O-丁香树脂酚-酯基取代衍生物的合成
    2.5 讨论与小结
        2.5.1 化合物3的合成讨论
        2.5.2 化合物4的合成讨论
        2.5.3 化合物5的合成讨论
        2.5.4 化合物1的合成讨论
        2.5.5 化合物6的合成讨论
        2.5.6 化合物9的合成讨论
第3章 4-O-丁香树脂酚单葡萄糖苷的合成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1 主要原料及试剂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4-O-丁香树脂酚单乙酰化葡萄糖苷的合成
    3.3 4-O-丁香树脂酚单葡萄糖苷的合成
    3.4 讨论与小结
        3.4.1 4-O-丁香树脂酚单乙酰化葡萄糖苷合成方法的选择
        3.4.2 4-O-丁香树脂酚单乙酰化葡萄糖苷合成条件的选择
第4章 4-O-丁香树脂酚抗抑郁活性的研究
    4.1 动物活性实验材料与器材
        4.1.1 实验动物
        4.1.2 实验药品
        4.1.3 实验器材
    4.2 4 种化合物对悬尾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
        4.2.1 小鼠的分组及给药方式
        4.2.2 悬尾实验方法
    4.3 化合物1的剂量对悬尾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
        4.3.1 小鼠的分组及给药方式
        4.3.2 悬尾实验方法
    4.4 化合物1对小鼠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4.4.1 小鼠的分组及给药方式
        4.4.2 游泳实验方法
    4.5 化合物9的前药作用对悬尾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
        4.5.1 小鼠的分组及给药方式
        4.5.2 悬尾实验方法
    4.6 结果与讨论
        4.6.1 4 种化合物对悬尾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结果
        4.6.2 化合物1的剂量对悬尾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结果
        4.6.3 化合物1对小鼠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4.6.4 化合物9的前药作用对小鼠悬尾不动时间的影响
        4.6.5 动物活性实验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红花五味子双内酯B的全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简表(Abbreviations)
第一章 五味子中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进展及插烯Mukaiyama Aldol反应(综述)
    1.1 引言
    1.2 五味子中降三萜类天然产物的合成进展
        1.2.1 五味子中降三萜类天然产物片段的合成
        1.2.2 五味子中降三萜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
    1.3 插烯Mukaiyama Aldol反应
        1.3.1 Mukaiyama Aldol反应
        1.3.2 不对称的Mukaiyama Aldol反应
        1.3.3 插烯Mukaiyama Aldol反应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Rubriflordilactone B中的DEFG环的合成
    2.1 引言
    2.2 Rubriflordilactone B中的DEFG环的合成
        2.2.1 DEF环的合成设计
        2.2.2 G环的构建设计
        2.2.2.1 构建G环的模型研究
        2.2.2.2 乙氧基底物的模型研究
        2.2.2.3 半缩醛底物的模型研究
        2.2.2.4 乙酰基底物的模型研究
        2.2.3 DEFG环的合成
    2.3 本章小结
    2.4 实验部分
第三章 Rubriflordilactone B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
    3.1 引言
    3.2 AB环的合成设计
    3.3 Rubriflordilactone B的不对称全合成设计
        3.3.1 1,8-Dihydro-as-indacene的合成设计
        3.3.2 从二酮开始的不对称全合成设计
        3.3.3 从手性二醇开始的不对称全合成设计
    3.4 从不对称二醇开始的全合成研究
    3.5 本章小结
    3.6 实验部分
附录 (部分化合物谱图)
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四、一个改进的Dallacker双内酯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洋来源化合物Asperolide A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溶骨性破坏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 姜文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中药与天然药物2015~2020年研究亮点评述[J]. 陈士林,孙奕,万会花,张晗,赵庆贺. 药学学报, 2020(12)
  • [3]手性双恶唑啉铜(Ⅱ)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构建吡咯并吲哚骨架的大环双内酯和双内酰胺化合物[D]. 余接强. 苏州大学, 2020(02)
  • [4]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新种多相分类及产物研究[D]. 闫晓睿. 遵义医科大学, 2020
  • [5]环氧-POSS类玻璃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杨宏坤.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D]. 余东.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7]钯催化二卤代烃与芳基硼酸的选择性偶联反应研究[D]. 裴明明. 石河子大学, 2018(12)
  • [8]独特生境帚状香茶菜中新颖化学成分的研究[D]. 李行任. 云南大学, 2018(01)
  • [9]4-O-丁香树脂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抑郁活性初探[D]. 陶凯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01)
  • [10]红花五味子双内酯B的全合成研究[D]. 段树铭. 兰州大学, 2016

标签:;  ;  ;  

改进的达拉塞双内酯的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