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特殊结构图的编制方法

数字特殊结构图的编制方法

一、数字专门构造图件编制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增学,李莹,刘海燕,王东东,王平丽,宋广增,李晓静,贾强,赵洪刚[1](2021)在《岩相古地理优势相方法及应用——兼谈“广义”与“狭义”岩相古地理及若干新的研究方向》文中提出提出岩相古地理研究的优势相思路与方法,优势相划分由等时性界面限定的沉积持续时间和沉积厚度这条主线串联起来。优势相分析具有定性与定量兼有的特征,即以各种定性与定量的、反映某个时期或阶段沉积环境特点的关键因素或指标资料为基础,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点、线、面结合,由二维到三维空间,确定该阶段或该时期占优势的主导沉积相或岩相。主导沉积相或岩相既要满足沉积持续时间的主导、又要满足沉积物质表现优势,还需满足盆地或区块总体背景和环境格局上的合理性与综合性。指出优势因素(或称优势参数)是优势相确定的基础和前提。提出了"广义岩相古地理"和"狭义岩相古地理"2个概念,在其研究内容、精度、理论深度、研究区域范围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区别,但并不能由一两个指标就简单区分,需要综合对比和分析才可以界定。论文还论述了岩相古地理研究出现的7个新方向,这些新的研究方向可根据研究目的和解决的实际勘探目标,进行广义和狭义岩相古地理分析。运用优势相分析思路和方法,在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等时性地层划分及建立了盆地等时地层格架基础上,进行了柴达木盆地关键时期岩相古地理恢复。

金澍[2](2020)在《辽宁抚顺地区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抚顺是辽宁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在该地区已经建设完成或正处于建设阶段的大量重要的工程项目,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该地区的人类活动以及工程开发日益的频繁,导致了地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干扰和影响,此外该地区对于坡地的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还很缺乏。造成了在夏季的暴雨发生时,经常发生塌方、滑坡和泥石流等一系列的严重地质灾害,对在建的重要工程项目以及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以抚顺地区为例,通过全面调查该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并在详细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数学建模方法和sufer软件等进行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区和危险性评价。最终给出抚顺地区地质灾害分区治理及监测预防的建议。取得了如下成果:(1)基本查清了抚顺县及抚顺市区地质灾害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条件。由于诸多条件的综合影响,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和发育情况、危害程度各不相同,具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鉴于此,要充分的结合实际情况,找到导致地质灾害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加以预防和治理,避免灾害的发生,推动社会健康和谐发展。(2)基本查清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状况及发育特征。本次调查与2016年抚顺市区地质灾害巡查报告及抚顺县地质灾害巡查报告相比,新增地质灾害点2处(抚顺县),核销地质灾害点12处(抚顺市城区8处,抚顺县4处),合并了5处地质灾害点(抚顺市城区)。(3)初步查明诱发研究区地质灾害主要因素。抚顺市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大气降水等自然因素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抚顺市区地质灾害类型及规模主要以中-大型的地裂缝、滑坡为主,辅以小型的地面塌陷、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上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大气降水等自然因素影响外,还受到采矿、切坡等人为因素的控制。(4)对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了分区。利用sufer和建模方法对抚顺地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分区。(5)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建议,编制了防治区划及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实践证明,通过利用数学建模和sufer软件可以有效的对抚顺地区地质灾害情况进行分区划分,并利用评判模型准确的进行危险性评价,能够为抚顺地区地质灾害评价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服务。

谢卓娟[3](2020)在《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海域经济发展,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图服务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迫在眉睫。海域地震区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然而,由于海域的特殊位置,海域地震监测受台网密度的限制,和陆域地震相比,海域的地震活动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地震资料零散,来源渠道多元化和震级标度多样性,海域地震活动的特点既存在板内地震又有板缘地震,两类地震在性质、强度、震源深度、地震活动规律和机制上不相同,造成海域地震活动性的研究相对匮乏。当前开展我国海域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少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无适合于海域地区的震级转换方法和经验公式,缺乏海域地震活动性的深入研究,以及针对海域地震活动特点建立的海域不同震源深度(包括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等。为此,本论文开展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并进行完整性分析,为海域活动构造划分、浅部潜在震源区和中深部“立体”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海域地震活动规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并基于建立的地震目录进行海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为海域地震区划的编制提供重要参数,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1)编制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建立了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地震目录和2.0≤M<4.7级中小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为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的试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震目录编制的技术方法。(2)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震级转换公式。研究了我国海域地区测定的面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的震级系统差,并与陆域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系统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分析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菲律宾的地震台网,在测定同一震级标度的地震时,产生震级偏差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产生的震级偏差在不同深度、不同时段、不同震级段和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分别建立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震级范围和不同深度范围内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以及建立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ML震级,与菲律宾地震台网Ms震级的震级转换关系式,最终统一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的震级标度。本论文采用海域地区的地震资料建立的适合于我国海域及邻区的不同震级和不同深度范围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区别于以往国外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和国内陆域地区的浅源地震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可为今后海域地区地震震级的转换提供参考,震级系统差的研究也可为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修订这些地区的量规函数,进行震级偏差改正和地震联合观测提供参考。(3)给出了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及其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特征。收集我国海域及邻区各国地震台站的分布情况和台网的发展简史,分析和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时段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震中定位精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给出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和地震定位精度差的区域,为我国海域地区的完整性分析和沿海、近海地区海洋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适合海域地区地震资料的除丛方法删除前余、震,并基于累积频数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分析方法(Entire-magnitude-range method,EMR)确定海域地区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和不同震源深度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4)针对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特点,建立不同海域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我国海域地震活动在不同板内和板块边缘地区的空间分布、强度分布与频度分布特征,以及地震活动在板块边界俯冲带地区深浅部的活动特点,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探讨了最小二乘法(LS)和最大似然法(MLE)在计算我国海域及邻区b值时的适用性;提出在综合考虑海域各地震带地震资料完整性程度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b值计算方法,以及多方案的方式来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最终给出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b值和V4值,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海域及邻区各地震带资料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特征,定制的海域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有别于陆域区划和平时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只采用的最小二乘法计算方法,且不考虑震源深度范围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俯冲带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为划分板块边界俯冲带的浅部潜在震源区、中深部潜在震源区的“立体”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了依据,在结合地震构造和动力学背景基础上,了解俯冲带地区的俯冲作用分布格局,并对俯冲带中深源地区的b值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俯冲带不同区域b值随深度的变化特征,以及b值在俯冲带不同段各剖面横截面随深度的分布特征,用b值图像标识出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板块边界未来可能发生破裂的高应力段,可为研究深部的地震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直接用于海域地震区划图试编工作中,也为今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对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区划和完善我国抗震防灾体系均有重要意义。

左群超,叶天竺,冯艳芳,葛佐,王英超[4](2018)在《中国陆域1∶25万分幅建造构造图空间数据库》文中研究表明依托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2006—2013年),通过全面收集1∶5万、1∶20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含1999—2005年获取的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地质研究成果、科研专着、重要文献等资料,以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推断成果,在编制建立1∶25万分幅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实际材料图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应用建造构造分析法及编图技术,采用数据模型、质量控制模型、GIS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按1∶25万标准分幅编图、建库、汇总、集成,建立了中国陆域1∶25万分幅建造构造图空间数据库,包含图幅数729幅及其相应编图说明书和图件元数据等内容,空间范围基本覆盖中国陆域。明显优于以系或组级地层单位为表示单元的传统地质图数据库:主图图面要素是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进一步细化、分解为不同的岩石建造,按产状表达建造花纹,客观表达岩石建造和地质构造实体形迹,系统反映地质作用及其演化特征,读图直观且便于应用。可为1∶50万尺度及以小大地构造图的编制提供基础资料,为1∶25万尺度及以小区域矿产预测直接提取矿产预测要素,为1∶25万尺度及以小成矿规律研究提供地质构造专题底图资料;在地质找矿、地质灾害防治、水工环地质调查、地热资源勘查、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广泛且长久可重复利用价值。

丁伟翠[5](2012)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及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依托“中国区域地质志”项目,以航天测绘所采集的SRTM 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中国陆地范围的全国数据进行了无缝拼接及数据的投影转换等一系列操作,提出了基于组件式GIS建立全国1:50万栅格DEM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基于C#+ArcGIS Engine10扁程开发,并综合使用ArcGIS、MapGIS、Global Mapper、CoreDraw等专业GIS及制图软件与实际地质图件相结合,实现了DEM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并对部分功能进行了相应拓展。该DEM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地质制图中,实现自定义区域数据提取,还可以快速进行坡度、坡向、剖面线等地学分析,例如湖南省、海南省等相对典型区域进行了该系统中提取的DEM数据在地质制图中的具体应用研究,而且将DEM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拓展应用于月球地质制图实验研究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多种GIS软件,进行全国DEM数据空白区域的填补与数据的拼接工作,并有效实现不同来源、不同椭球体、不同高程基准、不同投影的DEM数据的无缝拼接,DEM栅格数据与矢量地理基础数据、地质资料数据等的地图匹配。(2)首次在全国陆地范围内建立了应用于地质制图的1:50万网格DEM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但能分幅检索,还能按行政区划界线和任意多边形检索,具有能任意转换地图投影和比例尺等功能,能更大范围地服务于地学研究单位和社会生产单位。(3)将等高线法、分层设色法和地貌晕渲法等制图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应用于地质制图中,主要采用DEM HillShade地貌晕渲的方法进行三维可视化的表达的同时实现了静态可视化与交互式动态可视化两种图件表现方式,既可以将整个地形区以二维或者三维图形图像形式显示成一幅图,又可以实现数据库中的地形数据交互式浏览。(4)DEM数据管理系统改变了我国中小比例尺地质图件空间数据库结构和图面的表现形式,图面上除了传统地质图件中地理底图外,可以选择性匹配DEM影像底图图层,叠加地质体的颜色和花纹,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图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明显增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质图件表达的信息量,更加丰富地质图件的表现形式,促进我国地质制图的技术水平向前进了一大步。(5)DEM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在与相应的地质图匹配时,可以检验第四系的界线、断层线的位置精度,当与DEM影像不协调时,可以适当移动界线的空间位置,从而提高地质图件表达的位置精度。(6)将DEM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的实现方法拓展到了月球DEM数据库建立,同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既证实思路与设计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与可扩展性,同时也对其他行星地质编图提供了技术支撑。全国DEM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在在典型区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变了传统的地质图件的表达形式,提高了图件精度,有利于地质成矿、灾害区划、土地利用等规律的总结和探寻,具有很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陈宝国,蔡克勤,员雪梅[6](2011)在《“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史及其经济、社会、文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作为地质科学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前缘性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表现了地质科学的实验性、实践性的特征,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图的绘制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地质工作的基础内容和基本手段,深刻地反映着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服务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属性。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制约。中国

陈克强[7](2009)在《基础地质调查50年成果(附:关于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几个问题)》文中认为一、区域地质调查取得丰富的地质成果截至2000年,区调取得了十分丰富的地质找矿成果:填图面积:1:100万947.38万km2,约59个图幅,占国土面积的98.8%;1:20万691万km2,约1121个图幅,占国土面积的72%;1:5万174.8万km2,约4160个图幅,占国土面积的18.2%;1:25万14万km2,约9个图幅;1:5万片区总结35片,32万km2,相当于21个1:25万图幅。50年来基础地质调查在地层、古生物、岩石、构造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指导地质找矿、国民经济规划建设、发展地质科学理论等作出了重大贡献。如20世纪

周智勇[8](2010)在《三维可视化集成矿山地测采信息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论文针对当前矿山地测采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矿山实际需要,将可视化和集成化思想引入地测采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理论、地矿三维建模理论、MIS系统开发理论、三维可视化技术、智能识别技术及OpenGL技术,对矿山可视化地测采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问题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对当前矿山地测采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矿山地测工作的一般数据流程,结合矿山生产实际需要,提出了三维可视化地测采信息系统的集成方案,根据功能分解原理,将系统划分为基础信息平台、综合查询平台及图形处理平台三大模块,各模块之间通过数据库及接口程序进行交互。论文运用MIS系统开发理论、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构件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分布式应用体系结构与WebServices技术,结合矿山地测数据采集及处理流程,开发了一套基于C/B/S混合模式的地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地测数据的合理组织和有效管理,为矿山生产、规划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图形处理系统提供了基础数据。通过对于矿山地质编录图件的三维空间数字化研究,论文建立了基于井下测量数据的巷道自动成图算法及矿脉编录数字化算法。针对目前国内尚无地质编录数字化软件的现状,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原理、智能识别技术及数字素描导线定位线技术,研制了一套基于C#.NET交互式CAD技术的地质编录智能分析系统,实现了巷道地质编录图件的数字化及自动成图。在分析传统矿区工程三维建模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地矿三维数据模型及数据结构的设计问题,提出了在真三维环境下,大型矿山复杂矿区工程三维立体模型的快速构建方法。在地形建模方面,引入了基于分形维数的地表插值算法,提出了改进的中点移位法结合矩形网格法的地形等值线推估算法,给出了基于三角网生长法的Delaunay子三角网构建方法及地形模型简化技术。在开拓系统建模方面,论文研究了巷道中心线加载断面的巷道生成算法,给出了巷道顶、底板表面模型的剖分连接方法,提出了巷道顶、底板合成与巷道或井筒中心线加载断面相结合的井下开拓工程三维建模方法。在岩性建模方面,给出了计算机结合经验解释进行岩性建模的方法,提出了岩性建模的一般推估过程。在矿体建模方面,给出了基于钻孔勘探线剖面图的矿体表面模型构造方法及矿体封闭方式,针对钻孔剖面圈连矿体对于薄矿脉或是极薄矿脉的不适用性,提出采用按中段矿脉来圈定矿体轮廓线的方式,采用分矿脉绘制的数字化试料平面图或中段地质平面图来进行实体模型的连接。针对传统块段建模方法所存在的缺陷,采用了八叉树结构来建立和表达块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八叉树与有向有界箱(OBB)树的相交测试算法。针对传统储量计算方法存在的局限性,研究了基于无偏估计的克立格空间内插与外推方法,为了消除传统实验变异函数计算方法的不稳健因素,将稳健统计学引入到变异函数的计算中,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反应实际的三维稳健克立格法,并给出了变异函数的拟合算法及变异函数参数的交叉验证方法。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OpenGL可视化开发技术的矿山三维建模系统,实现了数据分析与管理、三维建模、储量计算与管理、图形辅助操作等功能。通过编制地测信息管理系统、地质编录智能分析系统及矿山三维建模系统之间的接口程序,实现了“地测数据一次性采集、实时传输共享、地测图件自动生成、三维可视化建模”的一体化集成。通过在矿山的实际应用,建立了某大型金矿的矿区工程三维实体模型,实现了地形、钻孔、中段巷道、开拓系统、矿体等模型的三维可视化显示;对于某铁矿山进行了矿床建模实践,在样品组合及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岩性及矿体模型。通过变异函数分析,建立了铁元素矿床品位模型,并对储量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与地质勘探报告上提供的数据基本相符。

国土资源部[9](2009)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总体实施方案》和《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中提出该《实施方案》共七个部分,即:总论,工作基础,工作内容,技术路线,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组织机构与保障措施,实物工作量与工作经费。国土资源部在印发通知中要求,加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阶段性工作成果的及时验收、总结、应用,为"十二五"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规划部署提供服务。

柯学[10](2008)在《基于GIS的地质图编制与数据库建立 ——以伊宁幅(K-44)1:100万地质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图是地质工作者从事专业工作必不可少的专题图件,随着国家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新技术和新理论的不断进步,地质图数据库的建立成为当前发展的趋势。利用GIS技术建立地质图数据库,便于地质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和更新,为实现了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本文以伊宁幅(K-44)1∶100万地质图数据库为例,分别介绍了地理底图和地质图的编图方法。从资料准备、编图设计、空间数据处理、属性数据处理、投影变换、地理底图与地质图套合、数据检查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应用MAPGIS平台建立地质图数据库的过程,取得以下研究进展和认识:1.在应用MapGIS进行地质图的编制和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过程中,系统收集、分析了大量文献和图件,建立了统一的编图建库流程,为编图和建库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2.由于地理底图中包含大量地理要素内容,应根据不同要素类别划分图层文件,方便文件存储和管理。探索并掌握了ARCGIS与MAPGIS的数据转换方法,进行了国外地理要素与国内地理要素的合理衔接。对地理要素内容根据最新资料进行了更新修改以及合理取舍。在建立地理底图数据库时,每一个地理底图图层文件对应一个属性表,根据国标编写地理要素代码,填写属性表。3.在编制地质图的过程中,分析并应用了已有的地质资料,并结合野外调查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编图地区的地层序列,按1∶100万地质图精度要求对地质体进行简化和归并,与图幅相邻地区地质内容合理衔接。在小比例尺地质图件中对地质界线进行了光滑和夸大处理。在拓扑成区的基础上修改点、线、面元参数,建立了点、线、面元属性结构及其表示内容。4.在编制伊宁幅(K-44)1∶100万地质图及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对编图方法、编图理论、数据库技术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应用MAPGIS软件,进行了输入编辑、数据转换、投影转换、图幅校正等,开展了1∶100万地质图编图及数据库建立的技术流程和方法研究。通过建立数据库使得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一一对应,方便进行空间查询和分析等。5.地质调查工作在不断发展,新成果和新数据也不断涌现,因此地质图数据库需要不断更新和维护,以及时反映我国近年来国土资源大调查中所取得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以及科研新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结合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在互联网上发布地质图数据库,向社会展示地质调查成果,方便地质工作者和地学用户进行数据查询检索,使信息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

二、数字专门构造图件编制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专门构造图件编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岩相古地理优势相方法及应用——兼谈“广义”与“狭义”岩相古地理及若干新的研究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广义岩相古地理与狭义岩相古地理
    1.1 广义岩相古地理
    1.2 狭义岩相古地理
2 岩相古地理研究的若干新的方向
    2.1 古地理学、岩相古地理学和沉积古地理学
    2.2 岩相古地理研究的一些特色方向
        2.2.1 层序-岩相古地理
        2.2.2 构造-岩相古地理
        2.2.3 成煤-岩相古地理
        2.2.4 储集层-岩相古地理
        2.2.5 定量岩相古地理
        2.2.6 数字岩相古地理
        2.2.7 深时及源-汇系统岩相古地理
3 优势相分析岩相古地理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3.1 优势相古地理分析的基本思路
        3.1.1 优势相与优势因素
        3.1.2 优势相的定性与定量相对特征
    3.2 时间优势与空间优势
    3.3 优势相分析方法
        3.3.1 总优势因素端元
        3.3.2 大相相组优势沉积相划分
        3.3.3 陆相相组内优势相划分
        3.3.4 优势相分析体系构建
    3.4 柴达木盆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岩相古地理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2)辽宁抚顺地区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评价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1.2.2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2.1 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交通位置
        2.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水文与气象
        2.2.2 植被类型、分布特征
    2.3 地质灾害类型
    2.4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2.4.1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2.4.2 地质灾害的行政区域分布特征
        2.4.3 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第3章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3.1 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
    3.2 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
    3.3 地质灾害与地震
    3.4 地质灾害与降水
    3.5 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4章 地质灾害综合评价
    4.1 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
    4.2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综合分区评价
        4.2.1 分区的目的
        4.2.2 分区原则
    4.3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4.3.1 分区方法
        4.3.2 建立分区体系
        4.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4.3.4 数据处理
        4.3.5 分区结果及分区评价
    4.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4.1 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影响因素的确定
        4.4.2 建立评判模型
        4.4.3 危险性分区
    4.5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评价
    4.6 地质灾害耦合模拟分析:以泥石流为例
        4.6.1 建立流固耦合模型
        4.6.2 参数设置
        4.6.3 模拟结果
第5章 地质灾害监测预防体系建设
    5.1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5.1.1 群测群防网络的构成
        5.1.2 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5.1.3 群测群防的工作内容
    5.2 群专结合的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5.2.1 专业监测网络体系建设
        5.2.2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5.2.3 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5.3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评述
        5.3.1 重点防治区(Ⅰ)
        5.3.2 次重点防治区(Ⅱ)
        5.3.3 一般防治区(Ⅲ)
    5.4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的平台
        5.4.1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的平台
        5.4.2 运行环境
        5.4.3 系统框架
        5.4.4 数据库结构与内容
        5.4.5 系统功能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3)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地震目录编制现状
        1.3.2 震级转换关系的研究现状
        1.3.3 我国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的研究现状
        1.3.4 我国海域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
    2.1 引言
    2.2 地震目录的编目范围
        2.2.1 空间范围
        2.2.2 时间范围
    2.3 资料来源
        2.3.1 我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来源
        2.3.2 海域邻区各国地震资料的来源
    2.4 编目的原则与方法
    2.5 编目的成果与形式和目录概况
        2.5.1 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目录
        2.5.2 我国海域及邻区2.0-4.6级中小地震目录
    2.6 小结
第三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级的转换和震级标度的统一
    3.1 引言
    3.2 我国海域及邻区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转换关系研究
        3.2.1 资料来源及概况
        3.2.2 回归方法
        3.2.3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3.2.4 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3.2.5 与陆域震级转换关系式的对比
    3.3 我国地震台网与其它地震台网测定地震的震级偏差研究
        3.3.1 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
        3.3.2 计算方法
        3.3.3 震级偏差的统计分析
        3.3.4 不同地震台网震级的转换关系
    3.4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震级标度的统一
    3.5 小结
第四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
    4.1 引言
    4.2 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时段地震台站分布和地震监测能力
    4.3 地震震中定位精度分析
        4.3.1 各类地震定位精度随时间的变化
        4.3.2 不同区域内地震定位精度的评估
    4.4 删除前、余震
    4.5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4.5.1 地震目录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4.5.2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时间分布特征
        4.5.3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空间分布特征
    4.6 小结
第五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参数
    5.1 引言
    5.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构造背景
    5.3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5.3.1 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5.3.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和调整
        5.3.3 近海大陆架海域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5.3.4 远海各地震统计区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5.3.5 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5.4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5.4.1 b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5.4.2 MLE和LS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5.4.3 近海大陆架海域和远海各地震带的b值和V_4值
        5.4.4 俯冲带地区的b值和V_4值
        5.4.5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对比和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附录 我国海域及邻区M_S≥7级地震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图件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4)中国陆域1∶25万分幅建造构造图空间数据库(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2.1基本概念及图件释义
        2.1.1地质构造
        2.1.2地质建造
        2.1.3分幅实际材料图
        2.1.4分幅建造构造图
    2.2资料收集与使用要求
        2.2.1资料收集内容
        2.2.2资料使用要求
    2.3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
        2.3.1资料整理准备
        2.3.2综合研究工作
    2.4编图与建库技术流程
        2.4.1分幅实际材料图库编图建库
        2.4.2分幅建造构造图库编图建库
        2.4.3编图与建库总体技术流程
        (1) 研究制定编图建库技术要求
        (2) 开展典型示范完善技术要求
        (3) 开展编图建库技术要求培训
        (4) 各省 (直辖市、自治区) 成矿地质背景与综合信息集成专题组开展编图与建库工作
        (5) “两阶段”验收各省 (直辖市、自治区) 编图建库成果
        (6) 汇总集成各省 (直辖市、自治区) 提交编图建库成果
        (7) 汇总集成建库成果验收完善工作
3数据样本描述
    3.1分幅建造构造图结构
    3.2主图图层数据表结构
    3.3图面重要辅图辅表结构
        3.3.1沉积岩建造综合柱状图结构
        3.3.2火山岩建造综合柱状图结构
        3.3.3侵入岩建造综合柱状图结构
        3.3.4变质岩建造综合柱状图结构
        3.3.5大型变形构造特征表结构
    3.4分幅建造构造图样本
4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4.1利用原始资料质量评估
    4.2编图建库质量控制情况
        4.2.1严格控制编图质量
        4.2.2严格控制建库质量
        4.2.3建库验收质量控制
    4.3编图建库质量总体评述
5结论
1 Introduction
2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s
    2.1 Definitions of Basic Concepts and Maps
        2.1.1 Geological Structures
        2.1.2 Geological Suite
        2.1.3 Serial first-hand Data Map-sheets
        2.1.4 Serial Suite-Tectonic Map-sheets
    2.2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use Regulations
        2.2.1 Data Collection
        2.2.2 Data-use Regulations
    2.3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gration
        2.3.1 Preparation of Data Processing
        2.3.2 Data Integration
    2.4 Technical Flow in Map Compilation and Database Construction
        2.4.1 Map Compilation and Database Construction of Serial first-hand Data Mapsheet Databases
        2.4.2 Map Compilation and Database Construction of Serial First-hand Data Mapsheet Databases
        2.4.3 General Technical Process of Map Compilation and Database Construction
        (1) Formulating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ap compilation and database construction
        (2) Pilot demonstrations aiming to improv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3) Training courses 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ap compilation and database construction
        (4) Provincial research groups launching map compilation and database construction
        (5) “Two-stepped”acceptance checking
        (6) Integration of provincial map compilation and database construction results
        (7) Final Promotion and General Acceptance Checking
3 Description of Data Sample
    3.1 Digital Framework of Serial Suite-Tectonic Map-sheets
    3.2 Data Table Framework of Map Layers of Principal Map
    3.3 Frameworks of Essential Auxiliary Sections and Tables
        3.3.1 The Header of Composite Columnar Section of Sedimentary Rock Suites
        3.3.2 The Header of Composite Columnar Section of Volcanic Rock Suites
        3.3.3 The Header of Composite Columnar Section of Intrusive Rock Suites
        3.3.4 The Header of Composite Columnar Section of Metamorphic Rock Suites
    3.4 Sample of Serial Suite-Tectonic Map-sheets
4 Data Quality Control and Assessment
    4.1 Quality Assessment by First-hand Data
    4.2 Quality Control over Map Compilation and Database Construction
        4.2.1 Strict Quality Control over Map-Compilation
        4.2.2 Strict Quality Control over Database Construction
        4.2.3 Quality Control in Acceptance Checking for Database Construction
    4.3 Overall Quality Review of Map Compilation and Database Construction
5 Conclusion

(5)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及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GIS的发展
    1.3 DEM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1.6 主要完成工作量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数据基础
    2.1 “中国区域地质志”概述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结构
    2.4 DEM数据预处理
    2.5 三维地形可视化表达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分析及总体设计
    3.1 系统分析
    3.2 系统设计目标与任务
    3.3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参考标准
    3.4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5 系统开发模式选择
    3.6 系统软件设计
    3.7 开发方式的选择
    3.8 系统数据库设计
    3.9 用户界面设计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及功能实现
    4.1 关键技术
    4.2 总体界面构架及系统主界面
    4.3 文件图件管理子系统架构及功能
    4.4 数据渲染子系统构架及功能
    4.5 DEM数据空间查询子系统架构及功能
    4.6 投影转换子系统架构及功能
    4.7 矢栅数据分析子系统
    4.8 系统维护子系统架构及功能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DEM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
    5.1 便于构造图识别—以湖南省为例
    5.2 改变地质制图形式
    5.3 DEM地学数据的自动提取
    5.4 提高制图精度
    5.5 月球DEM地质图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地理底图图层命名及属性结构表
    附录B:地理底图要素代码表
    附录C:高程统计表
    附录D:DEM裁剪源程序(部分)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三维可视化集成矿山地测采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信息技术在矿业中的应用现状
        1.2.2 国内外地矿软件研究进展
        1.2.3 矿山地测采信息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立题思想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地测空间信息数据库的地测数据采集与管理研究
    2.1 地测信息数据库
        2.1.1 地测矿产原始数据库
        2.1.2 地测专题数据库
        2.1.3 地测空间数据库
    2.2 矿山地测数据分类及特征分析
        2.2.1 矿山地测数据分类
        2.2.2 地测数据特征分析
    2.3 地测空间信息数据库的构建
        2.3.1 地测空间信息数据库开发策略
        2.3.2 地测空间信息数据库接口表结构设计
    2.4 地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2.4.1 系统设计相关技术研究
        2.4.2 系统开发策略
        2.4.3 地测数据采集及处理过程分析
        2.4.4 系统功能设计与开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区工程三维可视化建模及算法研究
    3.1 基于TIN和ARTP的地矿三维数据模型
    3.2 三维真实感地形建模及可视化研究
        3.2.1 趋势面法
        3.2.2 距离幂反比法
        3.2.3 克立格法
        3.2.4 基于分形插值算法的地形模拟
        3.2.5 基于矩形网格法的地形等值线的绘制
        3.2.6 矿区地形三维可视化建模
    3.3 巷道及井筒的三维建模和算法实现
        3.3.1 巷道或井筒中心线加载断面的三维建模研究
        3.3.2 基于顶、底板模型合成的巷道三维建模研究
    3.4 三维岩性建模推估方法研究
    3.5 矿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3.5.1 矿体圈定及交互式修改
        3.5.2 矿体三维建模
    3.6 复杂地质体块段建模技术研究
        3.6.1 传统块段模型建模方法
        3.6.2 八叉树数据结构
        3.6.3 基于八叉树结构的块段模型的构建
        3.6.4 OBB树与八叉树相交测试算法
        3.6.5 算法实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三维稳健克立格法的品位、储量计算技术研究
    4.1 传统品位、储量计算方法评述
        4.1.1 多边形法
        4.1.2 距离幂反比法
        4.1.3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4.2 克立格空间内插与外推
        4.2.1 平稳假设及内蕴假设
        4.2.2 变异曲线
        4.2.3 结构分析
        4.2.4 克立格空间内插与外推方法
    4.3 基于三维稳健克立格法的品位建模
        4.3.1 模型定位及模型单元块构造
        4.3.2 样品组合体的构成
        4.3.3 空间数据搜索方法
        4.3.4 品位建模及储量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山地质编录图件的三维空间数字化研究
    5.1 原始地质编录图件
        5.1.1 原始编录的内容、格式和要求
        5.1.2 巷道地质素描图
    5.2 巷道地质编录三维空间数字化算法研究
        5.2.1 基础数据
        5.2.2 巷道两壁轮廓线生成算法
        5.2.3 地质编录三维空间数字化及投影变换算法
    5.3 基于C#.NET的交互式CAD技术研究
        5.3.1 GDI+编程
        5.3.2 基本图元类及交互绘图类的设计
        5.3.3 坐标系统的设置
        5.3.4 交互绘图技术及其实现
        5.3.5. NET集合类的应用
    5.4 地质编录智能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5.4.1 研究思路
        5.4.2 系统工作原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维可视化矿山地测采信息系统集成实现
    6.1 基于OpenGL的矿区工程三维可视化开发理论与技术研究
        6.1.1 OpenGL的体系结构
        6.1.2 OpenGL的图形处理流程
        6.1.3 基本图元的描述
        6.1.4 三维图形显示流程
        6.1.5 基于OpenGL的真实感图形绘制技术
        6.1.6 矿区工程三维可视化框架
    6.2 矿山三维建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6.2.1 系统设计目标
        6.2.2 系统设计原则
        6.2.3 系统体系结构
        6.2.4 系统模块的分类及其功能设计
        6.2.5 系统开发环境
        6.2.6 系统界面设计
    6.3 地测采信息系统接口程序设计
        6.3.1 测量数据接口程序
        6.3.2 图件存储功能
        6.3.3 数字化地质编录自动成图
    6.4 系统应用实例
        6.4.1 矿山矿区工程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构建
        6.4.2 矿山金属元素品位建模及储量计算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论文主要工作
    7.2 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7.3 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总体实施方案》和《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总体实施方案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工作基础
第三章工作内容

(10)基于GIS的地质图编制与数据库建立 ——以伊宁幅(K-44)1:100万地质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三章 地理底图编制及数据库建立
    第一节 编图及建库方案
    第二节 地理底图编绘
    第三节 地理底图数据库建立
第四章 地质图编制及数据库建立
    第一节 编图方案
    第二节 地质图的编制
    第三节 地质图数据库建立
第五章 数据质量保障体系
    第一节 数据检查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数据检查的方法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四、数字专门构造图件编制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岩相古地理优势相方法及应用——兼谈“广义”与“狭义”岩相古地理及若干新的研究方向[J]. 李增学,李莹,刘海燕,王东东,王平丽,宋广增,李晓静,贾强,赵洪刚. 古地理学报, 2021(03)
  • [2]辽宁抚顺地区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D]. 金澍. 吉林大学, 2020(01)
  • [3]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D]. 谢卓娟.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4]中国陆域1∶25万分幅建造构造图空间数据库[J]. 左群超,叶天竺,冯艳芳,葛佐,王英超. 中国地质, 2018(S1)
  • [5]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及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D]. 丁伟翠.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12)
  • [6]“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史及其经济、社会、文化作用”研究[A]. 陈宝国,蔡克勤,员雪梅.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3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1
  • [7]基础地质调查50年成果(附:关于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几个问题)[A]. 陈克强. 地质学史论丛(5), 2009
  • [8]三维可视化集成矿山地测采信息系统研究[D]. 周智勇. 中南大学, 2010(11)
  • [9]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总体实施方案》和《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J].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通讯, 2009(12)
  • [10]基于GIS的地质图编制与数据库建立 ——以伊宁幅(K-44)1:100万地质图为例[D]. 柯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8(04)

标签:;  ;  ;  ;  ;  

数字特殊结构图的编制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