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九叶”诗派及其代表诗人穆丹

论“九叶”诗派及其代表诗人穆丹

一、论“九叶”诗派及其代表诗人穆旦(论文文献综述)

徐勇[1](2021)在《《九叶集》与“新时期”现代主义流派的接受及建构》文中提出《九叶集》的出版,不仅涉及现代诗歌史上流派的重构问题,还涉及国统区文学的挖掘评价问题,以及现代主义在80年代初期的接受问题。表现内容/形式技巧的二分法逻辑下,九位诗人的作品在当时只能从内容上的"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和形式上的"欧美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相结合的角度被接受。但如果从流派建构的角度看,在九叶派的建构中,其与现代派的联系被凸显,而至于其同现实主义诗歌流派的联系则被忽略。这样一种不一致,某种程度上正是选本编纂中"选"和"编"的复杂关系的体现。

栾慧[2](2019)在《穆旦诗歌在港台地区的传播与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穆旦与郑敏、杜运燮合称"联大三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诗名大盛。20世纪80年代,随着《九叶集》的出版,穆旦作为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再次蜚声海内外,学界掀起研究穆旦的热潮,《穆旦诗全集》、《穆旦译文集》、《八叶集》、《唐璜》等诗集、译着出版,《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蛇的诱惑》、《穆旦传》等有关穆旦的研究论着、传

杨绍军[3](2019)在《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文中认为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高等学府,在鸡鸣不已、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坚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保存了民族文化的血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奇迹。自1937年8月国民政府设置长沙临大到1946年7月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复校,中国作家对以西南联大为背景或发生地(长沙、衡山、昆明、蒙自等)的创作,以及以西南联大历史为题材的写作,形成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空间和历史图景。在80多年的时间里,西南联大被不断的叙述、想象建构,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中得以反复呈现,其间经历了萌发期、勃发期和兴盛期。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文学书写中,威廉·燕卜荪、穆旦、杜运燮、冯至、郑敏、周定一等诗人对战争年代的流亡体验和流亡生活进行了表现,也对师生情谊、家国情怀和战争与死亡等进行了描绘,推动了 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高峰;朱自清、沈从文、罗常培、曾昭抡、费孝通等作家、学者不仅描写了战乱时期的离乱生活和云南的自然风物,还对边地形象进行了想象建构,写出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王力和钱锺书的作品将知识与典故集合起来,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现实作了思考,成为战时学者散文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的《未央歌》和《长夜》,由于作者叙事动机不同,前者以情调风格见长,再现了“青春未央”的西南联大,而后者则用象征隐喻,描述了西南联大的“漫漫长夜”。纵观这一时期的创作,由于知识分子内迁或者说南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这种流亡体验既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素材,集中对遍地烽火、离乱迁徙、战争记忆、弦歌不辍等进行了呈现。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书写中,汪曾祺、宗璞、冯至、冯友兰、金岳霖、钱穆等作家、学者对战争时期跑警报、泡茶馆和战乱中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描绘,其间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体验、反思,成为他们写得最好、写得最精彩的作品;郑敏、杜运燮、赵瑞蕻、唐湜等诗人的作品对西南联大进行了礼赞,缅怀和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师友,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和风采进行了表达;宗璞《南渡记》以家族关系来结构小说模式,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述。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的书写者将个人记忆与集体叙事、战争记忆与老年叙事融合在一切,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事进行了书写,提供了考察20世纪知识分子生命历程的重要文本。在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书写中,许渊冲、赵瑞蕻的散文和浦薛凤、何兆武、任继愈、陈岱孙、陈达等的回忆录或自传,对西南联大师友和昆明的生活进行了追忆,也对西南联大的精神进行了揭示,还对西南联大的人物进行了评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宗璞《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实现了对西南联大的史诗性建构,对偏安昆明的世情和浪漫、滇西大反攻的悲壮与豪情、青年一代的选择和爱情等进行了描写和呈现,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董易《流星群》写到了西南联大青年和地下党员的生活和斗争,突破了传统革命文学的叙事,重现了西南联大青年的“青春之歌”;海男《穿越西南联大挽歌》和《梦书:西南联大》以西南联大师生作为描述对象,完整地书写了西南联大的历史,用诗化的语言建构了文学中的西南联大。这一时期西南联大的书写者不再限于西南联大师生,他们对西南联大的书写内容更为宏大、语言形式探索不断创新,使得作为镜像的西南联大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可以说,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其中有笳吹弦诵、弦歌不辍的描写,也有家国情怀、书生报国的展示,更有战争记忆、边地形象的建构,也有浪漫性、传奇性和民间性、现代性的关联。在不同的时代,中国作家对西南联大的书写,使得西南联大的想象建构不断被发现或重复,作家再现了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以生命践行的内地流亡,重构了他们体验自由/独立、高贵/卑微、牺牲/苟全的生命历程,书写了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现实图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家、诗人、学者也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回顾、反思。因此,西南联大虽然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需要坚持西南联大的精神和理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高尚思想和人格风范应该被传承下来。可以说,对西南联大的书写,还会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延续发展和不断重现,成为常说常新、层出不穷的历史话题。

候聪阳[4](2019)在《沧桑岁月的真挚抒写 ——九叶诗派创作论》文中指出九叶诗派是二十世纪中国诗坛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举起现代主义的大旗,高呼诗歌的智性化、戏剧化,利用象征的手法和玄学的技巧将内心最隐秘的声音用客观对应物表现出来。他们的诗歌文体自由,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在不失幽默的表达下写尽了战乱中的凄凉景象。他们重视诗歌的理论建设,注重从西方诗艺中吸取养分。他们的诗歌视野广阔,内容丰富。其中既有对人民疾苦的悲悯抒写,也有对城市生活的深度思考。在他们智性的诗句中处处体现着自己强烈的人生情感。九叶诗人的一生也是饱受磨难的一生,在挫折中他们积极乐观,在逆境中他们达观向上。他们将自己一生的经历融进自己的诗歌里。这些诗歌在经过诗人的哲思升华后,又成为了能够启迪人们心智的哲理经验诗。即使到了九叶诗人的晚年,他们依然关心着中国新诗的发展。他们针对当前中国新诗纷繁复杂的现象提出了自己建设性的意见,鼓励诗人回归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传统,助推了中国新诗的理论发展。这对于一直尊崇西方诗艺的九叶诗人而言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也是他们对自己的一次修正。他们批评着当今诗坛的不良风气,也鼓励着热爱诗歌的后辈青年。剖析九叶诗派的创作,可以窥见中西诗学的沟通与融合,也能看到中国诗人的理想与坚守。

刘絮[5](2018)在《论九叶诗派诗歌中的时间意识》文中研究说明九叶诗派在现代文学史上往往作为1940年代现代诗派的代表,以西南联大诗人群、九叶诗人、冯至与穆旦的新诗创作、现代主义诗潮的“新生代”等面貌呈现。艾青、田间、胡风与七月诗派等与之并存,这是现代文学史中1940年代新诗的主要格局。1940年代文学的时间跨度通常被界定在1937-1949年间,期间经历了中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而1940年代知识分子面临战争引发的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危机。同一社会时空下产生的不同诗歌样式彰显了诗人对不同生存处境的思索,以及面对危机的多种选择。本文便从九叶诗派诗歌中的时间意识出发,揭示九叶诗人们对时代社会的感知与体验,诗歌中呈现的反思与批判的精神特性。选择九叶诗派诗歌中的时间意识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源自诗歌中普遍的时间书写,时间意识承载着重要的时代历史内涵。九叶诗人的诗作中,无论是“钟”、“表”等度量时间的物质载体,还是“八小时”、“十二小时”等具体化的时间片段;无论是不断被回顾的历史,还是永远在展望的未来,这些诗歌中呈现的时间均勾连到人们的生存处境与内心世界,直指时代与社会的现场。另一方面,时间意识或许能为还原历史中的九叶诗派提供线索。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将九叶诗派作为现代诗派进行研究,以西方现代派为参照,挖掘其诗歌艺术、诗学思想等方面的现代派特征,这似乎已经成为共识。当然也不乏探讨诗歌中历史意识、启蒙面向、民族精神与价值重估等方面的研究。但已有研究多处在启蒙与革命、民族话语、现代性研究等范式之中,难以摆脱诸话语对历史的遮蔽。如何回到1940年代本身,从诗人们的自身经历出发,探讨其诗歌创作与时代历史的互文关系,挖掘其对民族、国家、历史和主体的认识与生命体验,是本文力图借助时间意识来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由绪论以及三个章节组成。绪论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对九叶诗派进行重新界定,将围绕《诗创造》等期刊发表作品,诗歌主题和艺术风格相似的诗人均纳入对九叶诗派的研究中。第二,汇总1980年代至今对九叶诗派的研究状况,并对文学中的时间书写进行简要梳理。研究综述发现九叶诗派研究多集中在发掘其现代主义特质,在历史层面的研究较为薄弱。第三,对本文中的时间意识进行界定,是指在1940年代语境中,诗人对时间多元的认知与体验。具体而言,战争、都市以及个体生命内部环境中生成的不同时间感,构成诗人们对生存时代与生命处境的体验,体现了多元的时间意识。第一章围绕战争语境下的现在、过去与未来,挖掘九叶诗人对战争发生时的生命体验、对历史的多元认知以及对未来的认识。九叶诗人中穆旦做过从军翻译,亲身经历过战争,郑敏等也在诗歌中书写过战争的场面。战争发生时的偶然性、残酷性对亲历者造成了灵魂的震撼。战争是时间长河中的重要节点,它沟通着历史和未来。对历史的多重感知,源自诗人还原了历史主体“我们”、社会环境在时间中的变化。苦难的重复以及长诗的史诗意识,营造了九叶诗派诗歌中的历史感。更为可贵的是,诗人们能够跳出“历史”书写,对已有“历史”话语进行质疑,凸显了诗人们的质疑和反思精神。对于时间通往的“未来”,九叶诗派诗歌中表现了牺牲的英雄和无名英雄、幸存者以及普通人在战争前后生命的变化,对“未来”这一抗战宣传策略进行质疑,更表现了“未来”的乌托邦性质。第二章立足于九叶诗人们生活过的都市,从“八小时”工作制、都市深夜的“十一点四十五分”、“钟表”出发,探析钟表及时间观念的变化,由此给诗人们带来的在都市中多样的现代性体验。“八小时”工作制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意识和生产方式,它控制着劳动的人群。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小职员等被“八小时”挖成一个“空壳”,阴暗沉滞的工作环境加剧了人们心中压抑逼仄的感受。深夜的“十一点四十五分”是现代化都市的象征,它改变了人们对深夜的认识,还原了现代人在都市中空虚又逃离不得的生命体验。“八小时”“十一点四十五分”等精确的时间概念均离不开“钟表”的引入和传播,但在现代化时代社会中,“钟表”呈现出多元面貌,诸如“空心的夜明表”“大钟”等,均承载着现代人复杂的时间意识和生命体验。第三章则回到个体生命自身,通过揭示诗歌中对新生命的认识、贯穿生命始终的困境以及面对困境所做的选择,探索诗人们在动乱时局中对个体生命的认知。“新生命”意味着未来,与之相对的“成人世界”代表着“现在”。九叶诗人不再将“新生命”像以往一样视为光明与希望,更多站在生命自身的角度来同情体谅生命的艰难。生命与时间是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的过程,对时间、历史、世界的认识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姿态。面对超越时间存在的虚无感、孤独和寂寞,勇敢地反抗绝望才是直面时间的强者。九叶诗人在时间中选择了自己的存在方式,面对丰富的痛苦,他们办报刊、写作来发声,用自身的敏感、质疑来反思历史、现实与人自己,真诚地体验时代与生命,并在诗歌中将体验传达。另一方面,在社会历史的前进过程中,他们也被时间进行选择。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处于文学边缘,直到1980年代《九叶集》的出版再次回到了研究者视野。他们在时间的流逝中经历了波澜起伏的命运。如何回到历史现场,全面客观地还原九叶诗派?从时间意识出发,探索九叶诗人对1940年代时代语境的体验与感知,梳理他们遭遇的困境和做出的应对,为当下提供借鉴,这是本文力图实现的目标。

肖柳[6](2017)在《1987—1997年穆旦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新发现穆旦"是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纪念穆旦逝世的两部文集分别于1987年和1997年出版,并成为穆旦研究的重要事件。文章以这两部文集的出版年份为界,进行追溯性的回顾,在梳理穆旦研究之历时性特征的同时,也总结了穆旦研究的共时性问题。这一时期的穆旦研究主要集中在九叶诗派等的群体性研究、具体作品分析和文学史研究上,其中在探讨穆旦的文学史地位时存在"拔高"现象。此外,穆旦研究还有许多盲点有待开拓。

张岩泉[7](2015)在《“历史是永无休止的争论”——关于九叶诗派研究几个问题的探讨》文中指出从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派聚集成型,尤其1981年《九叶集》出版以来,关于九叶诗派的各种评论,在诸如概念名称、流派性质、成员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争议,而对上述问题有所明确构成九叶诗派研究的前提。本文一方面力求以材料说话,还原历史事实;同时,也从便于研究入手的角度,尊重约定俗成的共识,认为:"九叶诗派"的说法已为大家接受,是一个可以沿用的恰当的概念名称;无论从演变到定型,还是从个人风格到群体追求,九叶诗派无疑呈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性质;辛笛、穆旦等九位诗人构成诗派的核心,他们所代表的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一段曲折而壮阔的历史。

赵智玲[8](2015)在《鲁迅与九叶诗派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拓荒者,被誉为中国的民族魂。而九叶诗派则是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国统区”,又在20世纪80年代因《九叶集》的出版而声名鹊起,继而成为文学界新的研究热点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研读鲁迅和九叶诗派,笔者发现,九叶诗派明显继承了鲁迅的精神气质,虽然九叶诗派同样受到西方现代诗派特别是艾略特、奥登、叶芝等的深刻影响。本选题《鲁迅与九叶诗派关系研究》,宏观上,意欲将其置于中国现代新诗史上进行研究评价,继而探究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内在的继承与创新;微观上,意欲从九叶诗派对鲁迅文艺“精神内核”的继承出发,综合探讨九叶诗派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的特异性,以此加深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后时期的诗歌流派创作特色的认识。本文绪论部分,界定九叶诗派的流派范围,通过概述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突出鲁迅的先锋作用和九叶诗派的后殿军力量。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一章,笔者意欲从文艺观与文艺创作两方面详细阐述鲁迅与九叶诗派共同的文学追求之“韧性战斗精神”及其内在存在的“影响与继承”的联系。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二章,笔者同样意欲从文艺观与文艺创作两方面深入探析鲁迅与九叶诗派共同的文艺追求之“严酷的心灵自剖”,在细致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论证鲁迅对九叶诗派所产生的潜在而深沉的精神影响。而第四部分即论文的第三章,笔者意欲在前两章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大的时代背景探究鲁迅与九叶诗派共同的存在之思——“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继而研讨鲁迅与九叶诗派在“反抗绝望”这一现代主义哲思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及其原因,从而更深地感受文学的继承性与延续性。

罗昌智[9](2015)在《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与审美建构(19171949)》文中研究表明从19世纪末的“诗界革命”开始孕育,到“五四”新诗运动及浪漫主义诗潮兴起,经过1920~30年代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拓展,至1940年代渐趋成熟。1950~70年代在革命化和浪漫化的回漩中缓慢前行,直到1980~90年代新生代诗潮涌现,再度复兴。百余年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凸显出对中国新诗现代化进程独有的“引领性”作用。浙江新诗作为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开路先锋,引领中国新诗运动,建构新诗美学体系,可谓居功至伟。尤其是在新诗现代体式创建、现代诗艺探索上,更是独领风骚,领袖群伦,汇聚成一股波澜壮阔的“浙江潮”。基于20世纪中国新诗“浙江现象”发生的大背景,考察浙江新诗的艺术立场,研究浙江新诗的艺术成就,并将区域诗歌研究与整个中国新诗发展史的关照结合起来,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命题。本文的研究,以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为主线,以浙江地域文化与新文学发展为典型环境,以中国诗文化与近现代西方诗文化为审美参照体系,以1917~1949为时间界限,立足于浙江现实主义新诗的文体意识,浙江浪漫主义新诗的诗美体验,浙江现代主义新诗的审美风格,以湖畔诗人、新月诗派、现代诗派、九叶诗派等浙江诗人为主体的新诗群体为着力点,从审美论的角度,对浙江新诗历史演进过程中的诗歌现象进行艺术审美专题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地域文学研究的“地方文学研究”范式。即是考察浙江文化影响下浙江新诗产生与发展的途径,艺术审美质素的体现及其整体风貌。本文由六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概述本文研究的背景、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一章《“浙江潮”涌:新诗历史演进中的“浙军”》,从整体上论述浙江新诗在中国新诗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以中国新诗为观照,凸显浙江新诗的成就。亦从“史”的角度厘清浙江新诗的发展线索。第二章《现实的承诺:清醒的文体意识与艺术理想》,着重论述浙江新诗人对现实主义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他们呼应时代的脉搏,以特有的现实主义文体精神、文体模式建构自己的诗歌艺术,实现了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意图和审美理想。第三章《“创格”新诗体:“唯美”的诗歌立场与诗艺体验》分两个单元论述。第一单元论述浙江新诗人在建设“新格律”的过程中,对新诗文体本质的追寻。第二单元论述浙江浪漫主义新诗的诗体创格。第四章《“纯诗”的狐步舞:现代诗学的构建与诗歌转型》在论述上着重于“现代诗派”浙江诗人现代主义“纯诗”理论的建立、袁可嘉等九叶派浙江诗人“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学的构建,以及浙江现代主义新诗的艺术魅力。“余论”《浙江新诗的历史承续与演进》,概述1950-90年代浙江新诗在“颂歌”中开局,在“归来的歌”中复归,在“新生代诗潮”中崛起的历程。

王治国[10](2011)在《实践自我的主体论诗学 ——七月诗派诗学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如何在与人民和现实结合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诗歌素质这一非常紧迫的时代课题,除了创作出一批富有感染力的诗歌作品外,七月诗派还在诗学理论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他们不仅对诗歌的本质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思考,而且积极地参与到当时的诗学论争当中,对诗歌思想、形式方面的一系列热门问题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具有实践性特征的主体论诗学体系基本上成型了。但在以往的研究中,这些诗学理论却往往只是以“论据”的形式出现,充其量也不过是七月诗派乃至七月派研究中用来论证相关问题的印证材料而已,这不能不说是七月诗派、乃至中国现代诗歌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遗憾。本文着意从七月派主体论诗学所具有的实践性特征入手,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化语境为基点,梳理并阐释七月诗派诗学理论的基本内涵,力图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其价值与局限,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对今后的创作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提出研究对象,交代七月诗派诗学理论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了论题的研究现状,阐明本论文的写作意图及具体内容构架。第一章主要辨析“实践性主体”概念的内涵及其与七月诗派诗学理论能够进行理论对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在辨析了“实践性主体”概念的内涵之后,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其与七月诗派诗学理论进行理论对接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又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理论对接的现实性进行了具体地阐释,并最终认定以“实践性主体”思想作为本文的理论视角和立论基础基本上是可行的。第二章主要分析七月诗派对诗歌本质特征的认识:七月诗派是紧扣主体的“情志”因素来展开思考的:在心物关系论上,“主观拥抱客观”的内在动力是“情志”因素;在诗人主体论上,与理知因素相比,将“情志”因素看作是诗歌的本质属性,“说服力”必须转化为“感动力”;在诗歌功能论上,以情感的共鸣为中介达到个体与群体的沟通是其基本内涵。第三章从政治性、启蒙性和哲理性三个方面来揭示七月诗派对诗歌思想特质的认识:诗歌的政治性指向的是诗歌的现实性、历史性、社会性、人民性,诗歌与政治的关系实际上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对它的诗学诠释就包含在胡风提出的“第一义的诗人”的命题中;七月派诗歌的启蒙性是一种以马克思的“实践性主体”思想为核心的集体主义启蒙,其诗学转化的方案是“创作熔炉说”;七月诗派并不反对诗歌的哲理性,他们不仅在诗歌中对战争语境下人们的生存体验进行了富有深度的表达,而且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为关注点与当时的不良倾向展开了激烈的理论交锋。第四章主要阐释七月诗派对诗歌形式的独特理解:“以新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是看待诗歌形式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崇尚自由诗体的散文美,主张“力的排列”;主张诗歌需要的是“形象力”而不是“形象化”;为了具有感染力,诗歌语言必须饱含情感与思想。总之,七月诗派反对各种形式主义,以使诗歌创作获得名副其实的“战斗力”。结语部分考察七月诗派诗学理论的价值及局限:它是革命诗歌创作在20世纪40年代的一次较为全面的理论总结和提升,是新时期以来诗学重建的重要支撑,对诗人“角色”意识的追求与坚持是对当下诗坛的有益启示,战争文化心理是其局限的内在根源。

二、论“九叶”诗派及其代表诗人穆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九叶”诗派及其代表诗人穆旦(论文提纲范文)

(1)《九叶集》与“新时期”现代主义流派的接受及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3)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内涵及其缘起
    第二节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
    第三节 西南联大文学书写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战乱年代的体验和反思
    第二节 离乱弦歌的写意和抒怀
    第三节 青春如斯美好校园世界
第二章 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异乡人”的温情和守望
    第二节 黄金岁月的礼赞和缅怀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历史性境遇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灵地缅想与心路的叙写
    第二节 史诗性建构与历史反思
    第三节 诗性传奇的历史“复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沧桑岁月的真挚抒写 ——九叶诗派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评析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2 人生阅历里的丰富诗情
    2.1 民生视野下的苦难情感抒写
    2.2 人生逆境中的达观情怀
    2.3 哲性玄思中的情愫沉淀
3 综合化、戏剧化的诗艺追求
    3.1 象征主义诗学理论
    3.2 基于英国玄学派诗风影响下的诗歌创作手法
    3.3 新诗戏剧化的理论运用
4 九叶诗派的创作思考与精神价值
    4.1 回望传统,吸收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优秀因子
    4.2 去伪存真,批评当代诗坛的诗歌创作
    4.3 诗魂永铸,九叶诗派的精神价值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论九叶诗派诗歌中的时间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对九叶诗人的界定
    二、选题依据和价值
    三、何谓时间意识
第一章 战争语境下的现在、过去与未来
    第一节 战时的瞬间感受
    第二节 面对历史的多重认知
    第三节 “明天”是否有“黎明”?
第二章 都市里的现代性体验
    第一节 “八小时”
    第二节 上海的“十一点四十五分”
    第三节 诗歌中的钟表
第三章 个体对时间的存在哲思
    第一节 对待新生命的态度
    第二节 生命过程中的困境
    第三节 在时间中选择与被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历史是永无休止的争论”——关于九叶诗派研究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九叶诗派的概念名称
二、九叶诗派的流派性质
三、九叶诗派的成员结构

(8)鲁迅与九叶诗派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韧性战斗精神
    1.1 文艺观上的“内在认同”
    1.2 文学创作上的“潜在契合”
    1.3 九叶诗派对鲁迅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与创新
第二章 严酷的心灵自剖
    2.1 文艺观上的“共同追求”
    2.2 文学创作上的“内在融通”
第三章 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3.1 文学创作上的“内在隐喻”
    3.2 九叶诗派对鲁迅现代主义意识的自觉呼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与审美建构(1917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新诗现代化:浙江新诗发生的历史语境
    1.2 文化自觉:浙江新诗发生的内在机制
    1.3 研究概况:基于1990年代以来的文献考察
    1.4 审美建构:浙江新诗研究的维度与方法
2 “浙江潮”涌:新诗历史演进中的“浙军”
    2.1 挟世纪风潮:浙江新诗与中国新诗运动
    2.2 建诗学塔底:浙江新诗与中国新诗美学
    2.3 领袖新诗艺:浙江新诗与中国新诗艺术
3 现实的承诺:清醒的文体意识与艺术理想
    3.1 文体意识:执着于现实的呼唤
    3.2 创作原则:艺术与使命的统一
    3.3 审美理想:高扬的现实主义
4 “创格”新诗体:“唯美”的诗歌立场与诗艺体验
    4.1 文体追寻:建设“新格律”
    4.2 诗体创格:“唯美”的歌诗
5 “纯诗”的狐步舞:现代诗学的构建与诗歌转型
    5.1 “纯诗”运动:现代主义的狂飙
    5.2 诗学构建:“中国式现代主义”
    5.3 审美风格:现代主义的艺术魅力
6 余论:浙江新诗的历史承续与演进
    6.1 延宕与低洄:遭遇政治的浙江新诗
    6.2 新诗的复兴:重振诗坛“浙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问主要科研成果

(10)实践自我的主体论诗学 ——七月诗派诗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及不足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2 “实践性主体”与七月诗派诗学理论
    2.1 “实践性主体”概念辨析
    2.2 理论对接的可能性
    2.3 理论对接的现实性
3 紧扣主体“情志”因素的诗歌本质论
    3.1 心物关系论:主观拥抱客观的内在动力
    3.2 诗人主体论:情志与理知的内在逻辑
    3.3 诗歌功能论:个体与群体的沟通机制
4 以人生实践为旨归的诗歌思想论
    4.1 “实践性”:对诗歌政治性的理论解读
    4.2 “集体主义启蒙”的诗学转化
    4.3 自然与社会的对接:关于哲理性的诗学交锋
5 以“战斗力”为准则的诗歌形式论
    5.1 基本原理:“以新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
    5.2 “力的排列”:自由诗体的散文美
    5.3 “形象力”:对诗歌“形象化”理论的辩驳
    5.4 “感染力”:饱含情感与思想的诗歌语言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论“九叶”诗派及其代表诗人穆旦(论文参考文献)

  • [1]《九叶集》与“新时期”现代主义流派的接受及建构[J]. 徐勇. 厦大中文学报, 2021(00)
  • [2]穆旦诗歌在港台地区的传播与影响研究[J]. 栾慧.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9(02)
  • [3]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D]. 杨绍军. 云南大学, 2019(09)
  • [4]沧桑岁月的真挚抒写 ——九叶诗派创作论[D]. 候聪阳.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5)
  • [5]论九叶诗派诗歌中的时间意识[D]. 刘絮.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6]1987—1997年穆旦研究述评[J]. 肖柳.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1)
  • [7]“历史是永无休止的争论”——关于九叶诗派研究几个问题的探讨[J]. 张岩泉. 华中学术, 2015(01)
  • [8]鲁迅与九叶诗派关系研究[D]. 赵智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6)
  • [9]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与审美建构(19171949)[D]. 罗昌智. 浙江大学, 2015(01)
  • [10]实践自我的主体论诗学 ——七月诗派诗学理论研究[D]. 王治国. 浙江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论“九叶”诗派及其代表诗人穆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