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沙区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恢复措施

华北沙区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恢复措施

一、Degraded Ecosystem and its Rehabilitating Measures in Sandy Areas of North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刘瑞[1](2021)在《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生态影响综合评价》文中提出川藏铁路是国家快速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川藏铁路的建设,能够打通四川与西藏地区交通的大动脉。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川藏铁路沿线分布着大量的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系统复杂、敏感、脆弱,海拔高差起伏变化大,地质活动剧烈。为了减少或避免川藏铁路特长隧道的建设对沿途造成的生态破坏,需要对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的生态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选择切实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考虑到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周期长、规模大、沿线区域珍稀动植物分布广泛等特点,本文对特长铁路隧道各个阶段的环境影响因素逐层解析,并利用组合赋权模型来对灰色理论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生态影响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川藏铁路拉林段四座隧道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首先,本文详细剖析了特长隧道工程在勘测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运营阶段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筛选出可能对特长隧道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及其成因,构建了一套包含生物影响因素与非生物影响因素在内的共计11个准则层指标,27个方案层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指标赋权模型与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优选。由于评价指标数量多、层次复杂兼具模糊性,本文利用熵值法来对常用的主观赋权方法G2法进行修正,构建一套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模型对各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考虑到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具有动态延迟性、层次性和高阶非线性等特点,通过熵值修正的G2对灰靶模型进行改进,最终构建出基于灰靶理论的生态影响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所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可以计算得出靶心度以及指标贡献度,靶心度用以反映特长隧道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指标,则可通过指标贡献度予以体现。最后,选取川藏铁路拉林段达嘎拉隧道、贡多顶隧道、岗木拉山隧道与米林隧道四座隧道展开实例验证,计算得出四座隧道的生态环境综合影响靶心度分别为0.800、0.804、0.790、0.744,除贡多顶隧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综合影响相对较轻外,其他三座隧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综合影响均达到中度。同时,根据对27项评价指标贡献度的计算得到对生态影响较大的指标主要有林草覆盖率、顶部植被衰亡率、石化类污染物含量、景观视距、地下水源损失率、二氧化氮含量等,需要加以重视。通过将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对比,二者基本吻合。证明本文所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解决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丰富和完善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赵雪杉[2](2018)在《风电场地土壤养分及植被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风力发电这种新能源项目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但是,风电场在建设过程中会引起大气环流的扰动,改变了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对下垫面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而土壤和植被作为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壤性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正是因为风电场运营期的生态恢复制约着当今风电场的快速发展。因此,针对运营时期风电场对土壤性质及植被特征的影响最应得到关注。鉴于此,本文以运营时期的风力发电场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实地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运营时期风力发电场的试验样地和未建造风电场的对照样地土壤养分及植被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分析风力发电场影响下土壤养分及植被的变化特征。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照样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均高于风力发电场影响下的不同运营时期试验样地的平均含量,除有机质外,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有显着性差异;(2)不同运营时期的风电场试验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显着减少;相同运营时期风力发电场影响下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均表现为10cm处最高,向深层逐渐减少,到40cm处降到最低;土壤pH在7.08.3之间变化,土壤呈弱碱性;(3)不同运营时期的风电场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含量随着辐射半径的增加显着增加;相同运营时期的风力发电场在同一辐射半径处随着运营时间的延长其平均含量逐渐增加,距离风力发电机组中心50m辐射半径处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高于辐射半径10m处;土壤pH并无明显变化,土壤呈弱碱性;(4)不同运营时期风力发电场下垫面植被生物量与辐射半径呈线性相关,辐射半径范围10m处和辐射半径范围50m处的植被生物量随着运营时间的推移显着增加,其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5、0.9993;相同运营时期的风电场在50m辐射半径处植被盖度均高于辐射半径10m处;不同运营时期的风力发电场周围植被盖度与对照样地相比有显着性差异,运营一年的风电场植被盖度仅为7.35%,运营九年植被盖度达到82.34%;植被盖度与风电场不同运营时期间隔显着正相关(显着性水平0.05),相关系数为0.988;不同运营时期风电场植被盖度随着辐射半径的增加显着增加。综上所述,在对运营时期风电场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变化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针对运营时期的风电场对不同土层深度和不同辐射半径处的土壤养分以及植被的变化影响,并对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土壤养分及植被在风电场运营时期的变化规律,为以后研究土壤养分和植被之间的变化机理以及改善风电场下垫面土壤质量以及恢复植被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张辛欣[3](2018)在《采石废弃地农业园区生态景观重构研究》文中提出经济的发展使城镇化速度不断膨胀,各类建筑、道路又加大了对建材的需求,采石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随之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及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不同规模的采石场在完成其使命或终止开采后的废弃地出现了诸多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成为各地区经济建设发展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采石废弃地在剧烈人为干扰下,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退化严重,在其治理方面,虽然国内有一些相应的成果,但基本都是对于采石废弃地生态方面的单一性整治;而在其研究方面,采石废弃地的研究与工业废弃地和矿业废弃地往往一概而论,缺乏针对性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与资料整合,明确采石废弃地生态景观重构的概念与意义,并通过关于采石废弃地的国内外案例的对比分析,提炼出可借鉴的手法,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针对采石废弃地生态修复及空间的再利用模式,以山东省济南市双泉采石场为例,从采石废弃地空间分析到生态重构,从生态治理方案的规划到农业相关产业的植入设计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对采石废弃地的区位特点及空间自然条件进行了分析,理清了采石空间的不同类型及特征,对采石废弃地的生态结构、采石坎壁及植被状况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析;(2)根据采石废弃区的生态资源分析及地形地貌勘测,在进行了整体景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短期与长期的生态建设体系与生态保障体系,为此类废弃采石矿区的生态建设及农业综合利用提供了治理方案;(3)根据采石废弃地空间及外围拓展空间的地利条件,结合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对采石废弃地及周边环境的农业园区化综合开发利用方案。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上,为采石废弃地及同类空间的改造提供借鉴和思考。本研究的领域结合了生态治理、景观建设和生态空间的农业再利用三个层面。此类空间治理问题在我国具有普遍性。本研究的成果将对采石废弃地空间的利用提供应用模式,对生态破碎空间的生态修复及景观重构具有积极意义,对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空间利用提出了新的思路。

赵阳[4](2017)在《典型矿山生态恢复效果与生态效益评价 ——以焦作缝山公园为例》文中指出生态恢复效果评价是生态恢复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为生态恢复提供反馈信息,进一步调整和改进恢复方案的重要手段。尽管国内外学者针对矿山生态恢复问题已经做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但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价方法和体系,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价矿山生态恢复效果和效益,仍是目前生态恢复理论和应用学科领域所面临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文选取焦作市缝山公园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分析、实验室检测分析与现场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开展研究区植被覆盖、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生物量和生产力等生态恢复效果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恢复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了矿山生态恢复的生态效益评价。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景观类型以林地为主。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形成占主导作用。因研究区为人为规划建设,区域内的景观分布存在一定的分散性。例如,非植被类型包含大部分需分散分布的人工步道、休憩凉亭、垃圾桶等,使其景观破碎化程度高。几种植被类型中,草地与灌木林的破碎化程度较高。(2)缝山公园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和草地,其中常绿针叶林面积最大,达21.67 hm2,占全园面积的46.35%。园区植被覆盖率达87.55%。(3)植被恢复区与对照点相比,植被恢复区的土壤pH、电导率值明显下降;植被恢复区0-10cm土层土壤有机质比对照区增加了0.7-1.77倍,1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比对照区增加了0.2-1.45倍,改善效果明显。灌木林铵态氮改善效果最明显;硝态氮改善效果属针阔混交林最明显(0-10cm、10-20cm的硝态氮含量分别是对照区含量的5.51倍、4.39倍)。落叶阔叶林0-10cm与10-20cm的速效磷含量比对照区分别增加4.13倍、4.45倍。几个全效养分指标中,土壤全钾含量改善效果最显着,恢复区含量均高于25g/kg,约为对照点含量的2倍,说明恢复区钾素充沛。土壤养分的深度变化特点表现为除土壤全磷与深度变化成正比外,其余指标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变小。(4)土壤恢复效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恢复效果最佳,针阔混交林恢复效果最差,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与灌木林三者恢复效果居中,但5种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均优于对照点,说明植被恢复可以改善土壤肥力,但改善效果与植被类型有关。(5)样方调查结果表明,缝山公园进行生态恢复后植被生物量显着增加,园区灌木林年均生产力最大,为7.15 t/(hm2·a),其次是落叶阔叶林(6.51 t·hm-2·a-1),之后依次为常绿针叶林(5.06 t·hm-2·a-1)、针阔混交林(3.83 t·hm-2·a-1)、草地(2.69t·hm-2·a-1);生物多样性增大,全园丰富度指数达32,多样性指数3.170,高于任何其他植物类型,体现了物种丰富度的积累性;多样性指数高,但均匀度指数与优势度指数低,表明园区植物种类分布均匀,数量均匀,无明显优势种,有利于园区生态群落稳定性建设,对于抵抗外来种,有较好优势。(6)植被恢复能够改良土壤质量,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同时,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是植被恢复效果好坏的检验标准之一;土壤恢复效果与植被恢复效果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土壤恢复与植被恢复相辅相成。(7)通过对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现状及生态效益评价方法的研究,结合缝山公园的特征,构建了由支持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三种类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光合释氧效益、涵养水源效益、水土保持效益、营养物质积累效益、光合固碳效益、净化大气、休闲游憩效益8个指标组成的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8)生态效益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水土保持、营养元素积累、净化大气、光合固碳、光合释氧、休闲游憩效益创造的价值分别为:28.18万元/a、80.12万元/a、1188.94万元/a、292.46万元/a、16.12万元/a、50.45万元/a、30.69万元/a、8250万元/a,由此8个方面构成的缝山公园生态效益总价值高达9936.96万元/a。

郭洋洋[5](2016)在《敖汉旗低效林固碳效应及其更新改造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库,森林的面积与质量直接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扩大森林的面积,提高森林的质量能有效减少大气中CO2浓度,减缓温室效应。我国人工林在栽植初期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使得多数林分难以成材,形成低效林。低效林在我国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严重影响了林业整体的效益水平,降低了林分的固碳效应。因此,对低效林进行研究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赤峰市敖汉旗低效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低效林分与正常林分的林分特征差异,估算了低效林的碳密度,并结合固碳、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敖汉旗低效林的树种进行了结构优化,并提出改造措施。结论如下:(1)本研究对敖汉旗不同土壤类型上不同低效林的林分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低效林分在树高、冠幅、郁闭度、林分密度及年平均生长量5个生长指标上均显着低于正常林分(p<0.05)。(2)本研究对低效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8种典型低效林各层次碳密度特征表现为:土壤层碳密度>乔木层碳密度>灌木层碳密度>草本层碳密度>凋落物层碳密度;各径级结构的碳密度普遍表现为:中径级>大径级>小径级。(3)低效林分与正常林分的碳密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低效林分与正常林分在各层次的碳密度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正常林分在乔/灌木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显着高于低效林分,而草本层相反,两种林分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乔/灌木层。(4)在兼顾固碳、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低效林现有比例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小叶杨纯林(Populus simonii)与油松纯林(Pinus tabuliformis)分别是优化前的0.33倍和0.45倍;白榆纯林(Ulmus pumila)、山杏纯林(Prunus sibirica)、沙棘纯林(Hippophae rhamnoides)、小叶锦鸡儿纯林(Caragana microphylla)、小叶杨+小叶锦鸡儿混交林(Populus simonii+Caragana microphylla)与油松+沙棘混交林(Pinus tabulaeformis+Hippophae rhamnoides)分别是优化前的8.48倍、46.78倍、5.33倍、2.05倍、14.65倍和13.81倍。(5)根据低效林的分布特征、立地类型等,在近自然理论和森林健康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对正常林分造林模式的调查,提出了调整改造、抚育改造、更替改造与复壮改造4种改造措施。

王婕[6](2014)在《滨河绿道规划与设计研究 ——以沙颍河(周口市川汇区段)滨河绿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滨水区作为绝大多数城市发展起源地,是城市最具活力的空间,其开发建设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多年来,世界上各大都市将城市复兴的希望寄托于滨水区开发,国内外相关研究学者都积极寻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发展策略与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道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掀起了以生态、恢复、保护为主旨的绿地规划热潮,绿道相继成为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保护生物学、风景园林等学科的关注热点,其规划设计理念同样为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梳理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在学科交叉中总结出更加系统科学的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理论支撑体系。通过对国内外滨河绿道实践案例的分析探讨,总结其建设经验,提出滨河绿道准确合理的发展定位及相应的规划设计要点,以期指导沙颍河(周口市川汇区段)滨河绿道规划设计与实践,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植物种植规划设计对滨河绿道健康有序地运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本文系统研读并总结了城市河流开发建设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确定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相关学科理论,即:绿道、河流廊道保护、河流生态修复、景观生态学、风景园林学以及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等,在学科理论的交叉领域界定滨河绿道研究范围,提炼滨河绿道构建要素,寻找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的理论支撑。2.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的成功经验,综合提出科学合理的滨河绿道规划设计总体框架及相应的规划设计要点。在凝练国外滨河绿道项目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珠三角地区已建成的绿道项目进行特色分析,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东莞历史人文滨江(河)绿道为调研对象,系统地分析总结东莞滨河绿道在整合资源、利用资源、规划选线和项目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3.理论指导实践;梳理周口水文特征与城市发展特色要求,基于前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提出符合周口生态保育、资源整合、顺应历史脉络发展的沙颍河滨河绿道规划设计基本模式,强调植物对河流生态修复与保护以及维持地带性特征的重要作用,为其它城市打造具有生态保育、历史传承、地域特色保护的滨河绿道予以借鉴启示。

陈凯[7](2013)在《陇中黄土高原紫花苜蓿地土壤干层形成及其恢复效应研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年蒸散量大于年降水量,浅层土壤水分不能满足苜蓿生长需要时,大量耗用深层土壤水分,所以多年连续种植苜蓿容易导致土壤干化。为了了解紫花苜蓿地土壤干燥化程度以及如何解决紫花苜蓿地土壤干层问题,本研究于2011年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在不同种植年限的苜蓿地设置了粮草轮作和限量补灌两个试验,通过紫花苜蓿地土壤干层鉴定、干层的形成和水分消长动态规律,明确了多年生苜蓿地土壤干燥化特征并评价了不同农业技术措施对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效应。结果表明:(1)经过对7年生和9年生苜蓿地土壤水分研究得知,7年生苜蓿地在0-30cm土层土壤表现为轻度干燥化;在剩余土层中,除200-250cm土层土壤为中度干燥化外,其它土层土壤均表现为严重干燥化。9年生苜蓿苜蓿地在0-10cm土层土壤表现为无干燥化;10-30cm土层土壤为轻度干燥化;在剩余土层中,除80-140cm土层土壤表现为中度干燥化外,其它土层土壤均为严重干燥化。(2)草粮轮作试验研究发现,翻耕种植马铃薯(AP)、种植谷子(AM)和进行休闲(AF)三个处理均可部分恢复土壤干层水分,但恢复的程度与层次有所不同。继续种植苜蓿在当年的降雨情况下仍然在0-300cm土层增加了土壤水分储存量2.81mm,比AP、AM和AF三个处理分别减少19%、10%和24%,土壤水分储存量增加的大小依次为AA<AM<AP<AF处理,处理之间差异显着。进一步的恢复评价结果表明,轮作马铃薯处理0-110cm土壤干层水分达到完全恢复;110-300cm土层均表现为中度恢复。轮作谷子处理0-30cm土壤干层水分达到完全恢复;30-50cm为极好恢复;50cm以下土层表现不一,特别是80-200cm表现为无恢复,休闲处理0-140cm土壤干层水分达到完全恢复;140-170cm土壤干层水分表现为极好恢复;170-300cm土壤干层水分表现为中度恢复。其中进行休闲处理土壤水分恢复效果最好,其次为翻耕种植马铃薯处理。但综合水分利用效率而言,翻耕种植种植马铃薯处理更佳。(3)限量补灌试验研究表明,不同灌水量均对土壤干层水分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灌水量135mm土壤贮水量增加最大(97.95mm)。进一步的恢复评价结果表明:灌水45mm处理,除30-50cm土壤干层水分恢复程度表现为极好恢复外,其他各土层均表现为为轻度恢复和无恢复;灌水90mm处理,0-80cm土壤干层水分达到完全恢复,80-110cm土壤干层水分表现为中度恢复,110-140cm土壤干层水分恢复程度为无恢复,140-300cm土壤干层水分恢复程度为轻度恢复;灌水135mm处理,0-110cm土壤干层水分达到完全恢复,110-140cm土壤干层水分恢复程度为无恢复,140-170cm和200-250cm土壤干层水分均表现为轻度恢复,170-200cm和250-300cm土壤干层水分恢复程度均为中度恢复。说明对7年生苜蓿地进行灌溉对土壤干层恢复效果显着,且在一定范围内灌溉量越大恢复效果越佳。(4)对粮草轮作和限量补灌两种节水措施比较发现,粮草轮作试验中休闲效果最佳,其恢复土壤水分的数量相当于补灌135mm水分;轮作谷子相当于灌水90mm;轮作马铃薯土壤水分恢复效果相当于灌水114mm,水分恢复程度介于补灌90mm和135mm之间,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本试验中最理想的土壤水分恢复方式。

叶荣德[8](2013)在《妙峰山镇非煤矿山生态修复实践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5年,门头沟等5个区县被划定为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作为首都的西部屏障,实施生态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妙峰山镇充分发挥“生态修复试验区”的先导作用,生态修复效果明显,分析妙峰山生态修复效益,能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本文选取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妙峰山镇的基本概况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背景。进而从指导原则、主要修复技术及典型案例等方面对妙峰山镇非煤矿山生态修复情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合理选取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进行生态效益综合评价。并针对妙峰山镇生态修复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妙峰山镇生态修复后各项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加强对妙峰山镇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快妙峰山镇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探索多种生态修复模式,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财政资金投资力度,建立生态修复与生态补偿相关制度等。

程杰[9](2011)在《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分布与气候响应特征》文中认为针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及草原学、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在总结前人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上,以可覆盖黄土高原地区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灌丛草原类型区的草地植被分布与气候响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05县有关资料收集、野外样地调查与采样和室内实验与统计分析及科学推断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系统分析黄土高原不同经度草地植被与气候变化特征入手,研究不同草地植被类型退化与恢复的水分、养分时空变化过程,揭示不同植被地带指示种群与气候变化的响应趋势及空间变异特征,提出黄土高原不同气候带植被恢复建设的调控措施,为实现黄土高原植被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为维持黄土高原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和谐及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了黄土高原典型区域主要气候因子与不同植被地带指示种的变化趋势。表明50年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年降水量总体上呈现出明显减少的趋势, 51年降水量共减少40.31 mm,降幅为7.9 mm/10 a,近10年(1999~2008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92.85mm,比51年平均值减少47.86 mm,下降10.86%,使草原植被破坏已达极限;30年平均温度上升1.2℃,增温幅度为0.4℃/10 a。因受气候暖干化影响,典型指示植物个体分化明显,并向不同地带延伸,使一些优势种逐渐退化为伴生种。(2)揭示了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土壤水分的变异特征。在黄土高原经度100°~114°之间,0~100cm土壤水分变异幅度,草甸草原为17.28~24.68%;典型草原为11.7~21.84%;荒漠草原为5.5~17.0%;灌丛草原为13.96~21.26%。草地土壤剖面水分垂直分布趋势总体为:0~30cm受降雨量影响为速变层;30~60cm受降雨强度和土壤容重的影响,为水分利用亏缺层;60cm~100cm受土壤水库的影响,为缓慢回升层。(3)分析了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土壤养分的变化状况。在黄土高原不同草原地带土壤养分排序均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灌丛草原>荒漠草原地带;各地带草地受封禁年限与不同退化程度的影响,植被生长与土壤养分的变化差异显着,在4种类型草原地带土壤养分均随封禁年限的延长而提高,随退化程度的加重及土层的加深而降低。(4)探讨了黄土高原不同地带草地生产力与气候响应关系。黄土高原从西向东随经度的变化,年降水量相应上升,在经度100°~114°之间,降水量平均由410mm上升到660mm,4种草原类型的生产力随降雨量提高均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且呈极显着的相关性,同时还存在累加效应,这与牧草的生长和需水规律相一致,表明在黄土高原的经度范围,水分是影响草原生产力的首要驱动因子。(5)揭示了黄土高原典型种群与气候变化响应特征。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草地种群对气候反应较为敏感,其分布幅度在逐渐扩大。草甸草原以白羊草为代表的4个典型种群,已由该地带建群种扩展为典型草原优势种。典型草原10个种群可分为3种类型,以禾本科为主的旱生中旱生植物,从草甸草原到典型草原均有分布;以菊科为主的旱生及旱中生植物,已由典型草原地带向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扩展;以豆科和其它科为主的中旱生植物,不仅为典型草原地带的建群种,且已延伸到荒漠草原地带,表明气候暖干化的变化趋势在加剧。荒漠草原4个典型种群不仅成为该地带的建群种,且已延伸到草原化荒漠地带与极干旱植物驴驴蒿等混生组成群落。灌丛草原7个种群,适宜草甸草原生长的白刺花等种群已扩展到典型草原以优势种出现;典型草原地带生长的柠条锦鸡儿等种群已扩展到荒漠草原地带以优势种出现;荒漠草原地带的杠柳等种群已伸展到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交错区以伴生种或偶见种出现。以上种群分布均为气候变化的指示信号和重要标志,为我国气候变化与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6)研究发现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地带迁移趋势明显。根据植被地理分布、植物区系成分、环境条件以及目前植被分布状况,结合黄土高原植被调查研究与文献资料考证,由于现代气候具有向暖干化发展趋势,加之人类活动对植被的重复破坏,致使森林草原地带的分界线向南退缩,典型草原地带分界线在不断扩大,向南迁移直接进入森林草原地带,而荒漠草原也在不断南移,伸入到典型草原地带,出现了目前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地带、典型草原地带和荒漠草原地带镶嵌分布的植被群落类型表现较为明显。

裴卫国[10](2009)在《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探讨——以三门峡城郊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生态恢复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豫西黄土丘陵区林草植被现状和治理模式的实地调研,研究和分析林草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机理,对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二、Degraded Ecosystem and its Rehabilitating Measures in Sandy Areas of North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graded Ecosystem and its Rehabilitating Measures in Sandy Areas of North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生态影响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创新点
        1.4.3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概念与研究基础
    2.1 生态学基础概念
        2.1.1 生态学
        2.1.2 生态环境
        2.1.3 生态系统
        2.1.4 生态环境影响
        2.1.5 生态环境影响的特征
        2.1.6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1.7 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保护原则
    2.2 铁路特长隧道工程
        2.2.1 我国铁路隧道发展历程
        2.2.2 我国特长铁路隧道概况
        2.2.3 铁路特长隧道的特点
        2.2.4 铁路特长隧道的不同周期
    2.3 铁路特长隧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3.1 勘测阶段
        2.3.2 设计阶段
        2.3.3 施工阶段
        2.3.4 运营阶段
    2.4 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
        2.4.1 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概述
        2.4.2 沿线自然环境特征
        2.4.3 沿线地质环境特征
    2.5 铁路特长隧道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2.5.1 环境科学评价法
        2.5.2 系统工程评价法
    2.6 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生态影响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3 川藏铁路特长隧道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制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3.2 生态系统评价指标的选择
    3.3 川藏铁路特长隧道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3.3.1 生物及生态敏感区影响类
        3.3.2 水污染程度类
        3.3.3 地下水位生态环境效应类
        3.3.4 固体废弃物污染类
        3.3.5 大气污染程度类
        3.3.6 噪声污染类
        3.3.7 水土流失类
        3.3.8 景观影响类
        3.3.9 生态环境管理类
    3.4 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指标标准分级
4 川藏铁路特长隧道生态影响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生态影响评价指标赋权模型
        4.1.1 熵值法
        4.1.2 G2法
        4.1.3 熵值修正的G2法
    4.2 改进的灰靶综合评价模型
        4.2.1 确定评价矩阵
        4.2.2 计算指标权重
        4.2.3 构造标准模式
        4.2.4 灰靶变换
        4.2.5 关联因子集与差异信息空间
        4.2.6 计算靶心度与贡献度
        4.2.7 改进灰靶靶心度分级
5 实证分析
    5.1 工程项目概况
    5.2 基础数据收集
    5.3 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生态影响综合评价
        5.3.1 确定评价矩阵
        5.3.2 计算指标权重
        5.3.3 构建指标序列
        5.3.4 计算标准模式
        5.3.5 灰靶变换
        5.3.6 计算差异信息空间
        5.3.7 计算靶心系数
        5.3.8 计算靶心度与贡献度
    5.4 评价结果分析
    5.5 改进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风电场地土壤养分及植被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风力发电场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1.3.2 风力发电场对土壤性质影响研究进展
        1.3.3 风力发电场对植被影响研究进展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1.5 数据采集和处理
        1.5.1 土壤样品采集和处理
        1.5.2 植被样品采集和处理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3 社会经济概况
3 运营时期的风电场地土壤养分变化
    3.1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3.1.1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与对照样地之间的对比
        3.1.2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3.1.3 不同辐射半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3.2 土壤全氮含量变化分析
        3.2.1 土壤全氮含量变化与对照样地之间的对比
        3.2.2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全氮含量变化
        3.2.3 不同辐射半径土壤全氮含量变化
    3.3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分析
        3.3.1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与对照样地之间的对比
        3.3.2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
        3.3.3 不同辐射半径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
    3.4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分析
        3.4.1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与对照样地之间的对比
        3.4.2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
        3.4.3 不同辐射半径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
    3.5 土壤酸碱性变化分析
        3.5.1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pH变化
        3.5.2 不同辐射半径土壤pH变化
4 运营时期的风电场地植被变化
    4.1 植被生物量变化
    4.2 植被盖度的变化与对照样地之间的对比
    4.3 不同辐射半径处植被盖度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详细摘要

(3)采石废弃地农业园区生态景观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采石废弃地概述
        1.3.1 采石废弃地的概念
        1.3.2 采石废弃地的成因
    1.4 相关理论
        1.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1.4.2 恢复生态学理论
        1.4.3 可持续景观设计理论
        1.4.4 农业园区规划理论
    1.5 相关案例研究
        1.5.1 上海辰山矿坑花园
        1.5.2 徐州金龙湖宕口公园
        1.5.3 法国Biville采石场
        1.5.4 案例比较分析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理论综合法
        2.2.3 案例比较分析法
        2.2.4 实地调查法
    2.3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态景观重构的策略研究
        3.1.1 采石废弃地治理影响因素
        3.1.2 采石废弃地农业园区治理模式
        3.1.2.1 结合生态修复的园区治理模式
        3.1.2.2 结合观光农园的景观治理模式
        3.1.2.3 结合农业产业的再生利用治理模式
        3.1.2.4 综合分析
        3.1.3 采石废弃地的生态复绿技术
    3.2 农业园区项目的实践研究
        3.2.1 项目区原址生态分析
        3.2.1.1 采石地坪
        3.2.1.2 采石断面
        3.2.1.3 浮土及碎石堆砌
        3.2.1.4 陡坡及破壁
        3.2.1.5 石坑洼地
        3.2.2 项目区生态建设基本原则
        3.2.3 生态建设实施方案
        3.2.3.1 生态建设思路
        3.2.3.2 生态保障体系
        3.2.3.3 生态建设体系
        3.2.4 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3.2.4.1 项目概况
        3.2.4.2 园区现状分析
        3.2.4.3 产业定位及发展
        3.2.4.4 园区分区规划
        3.2.4.5 园区实施方案
4 讨论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典型矿山生态恢复效果与生态效益评价 ——以焦作缝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2.1.1 生态恢复理论研究
        2.1.2 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2.2 矿山生态恢复
        2.2.1 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2.2 矿山生态恢复理论研究
        2.2.3 矿山生态恢复
    2.3 矿山生态效益评价
        2.3.1 生态效益的概念
        2.3.2 生态效益研究进展
        2.3.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类
    2.4 存在的问题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候条件
        3.1.3 地形地貌
        3.1.4 矿山开发与植被恢复
    3.2 试验研究内容
        3.2.1 研究内容
        3.2.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3.3.1 土地利用现状
        3.3.2 景观指数的选取
        3.3.3 土壤恢复效果
        3.3.4 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3.3.5 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4 生态恢复效果评价
    4.1 缝山公园土地利用现状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处理
        4.1.3 景观格局分析
        4.1.4 景观水平分析
        4.1.5 土地利用总体特征
    4.2 土壤恢复效果
        4.2.1 土壤物理性质与有机质
        4.2.2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深度变化特征
        4.2.3 土壤全量养分含量深度变化特征
        4.2.4 土壤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4.2.5 土壤恢复效果评价
    4.3 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4.3.1 样方调查
        4.3.2 群落组成
        4.3.3 生物量
        4.3.4 生物多样性
    4.4 土壤理化指标与植被恢复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
    4.5 本章小结
5 生态恢复效益评价
    5.1 生态恢复效益单因子评价
        5.1.1 生物多样性保护
        5.1.2 涵养水源效益评价
        5.1.3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5.1.4 营养元素循环效益评价
        5.1.5 净化大气效益评价(滞尘)
        5.1.6 光合固碳释氧效益评价
        5.1.7 休闲游憩效益评价
    5.2 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价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敖汉旗低效林固碳效应及其更新改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低效林的研究现状
        1.3.2 森林碳储量的研究现状
        1.3.3 低效林更新配置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气候特征
    2.3 研究区土壤特征
    2.4 研究区植被分布特征
    2.5 研究区人工林分布情况
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植被类型的确定
        3.2.2 标准地选取
        3.2.3 调查与取样
    3.3 土壤及植被各养分指标的测定方法
    3.4 数据分析
    3.5 人工林更新改造研究
    3.6 技术路线图
4 敖汉旗低效林的判定
    4.1 敖汉旗低效林判定标准的确定
    4.2 敖汉旗低效林分与正常林分测树因子的对比分析
    4.3 低效林立地类型划分
5 敖汉旗不同土壤类型上主要低效林林分碳密度的研究
    5.1 小叶杨低效林分碳库特征
        5.1.1 小叶杨低效林乔木层碳密度
        5.1.2 小叶杨低效林林下草本层碳密度
        5.1.3 小叶杨低效林林下凋落物层碳密度
        5.1.4 小叶杨低效林林下土壤层碳密度
        5.1.5 小叶杨低效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5.2 白榆低效林分碳库特征
        5.2.1 白榆低效林乔木层碳密度
        5.2.2 白榆低效林林下草本层碳密度
        5.2.3 白榆低效林林下凋落物层碳密度
        5.2.4 白榆低效林林下土壤层碳密度
        5.2.5 白榆低效林林下生态系统碳密度
    5.3 油松低效林分碳库特征
        5.3.1 油松低效林乔木层碳密度
        5.3.2 油松低效林林下草本层碳密度
        5.3.3 油松低效林林下凋落物层碳密度
        5.3.4 油松低效林林下土壤层碳密度
        5.3.5 油松低效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5.4 山杏低效林分碳库特征
        5.4.1 山杏低效林灌木层碳密度
        5.4.2 山杏低效林林下草本层碳密度
        5.4.3 山杏低效林林下凋落物层碳密度
        5.4.4 山杏低效林林下土壤层碳密度
        5.4.5 山杏低效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5.5 沙棘低效林碳库特征
        5.5.1 沙棘低效林灌木层碳密度
        5.5.2 沙棘低效林林下草本层碳密度
        5.5.3 沙棘低效林林下凋落物层碳密度
        5.5.4 沙棘低效林林下土壤层碳密度
        5.5.5 沙棘低效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5.6 小叶锦鸡儿低效林碳库特征
        5.6.1 小叶锦鸡儿低效林灌木层碳密度
        5.6.2 小叶锦鸡儿低效林林下草本层碳密度
        5.6.3 小叶锦鸡儿低效林林下凋落物层碳密度
        5.6.4 小叶锦鸡儿低效林林下土壤层碳密度
        5.6.5 小叶锦鸡儿低效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5.7 混交林低效林碳库特征
        5.7.1 混交林低效林植被层碳密度
        5.7.2 混交林低效林林下草本层碳密度
        5.7.3 混交林低效林林下凋落物层碳密度
        5.7.4 混交林低效林林下土壤层碳密度
        5.7.5 混交林低效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5.8 敖汉旗不同低效林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5.9 低效林分与正常林分碳密度的对比分析
        5.9.1 低效林分生态系统碳密度与正常林分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对比分析
        5.9.2 低效林分形成原因分析
6 敖汉旗低效林生态系统植被更新改造的研究
    6.1 以固碳功能条件下健康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目标的林分类型结构优化
        6.1.1 低效林主要林分类型结构调整模型建立
        6.1.2 判断矩阵的构造
    6.2 优化后各林分的效益分析及改造措施的研究
        6.2.1 小叶杨林分的改造措施
        6.2.2 白榆林分的改造措施
        6.2.3 油松林分的改造措施
        6.2.4 山杏林分的改造措施
        6.2.5 沙棘林分的改造措施
        6.2.6 小叶锦鸡儿林分的改造措施
        6.2.7 小叶杨+小叶锦鸡儿林分的改造措施
        6.2.8 油松+沙棘林分的改造措施
7 结论与讨论
    7.1 讨论
        7.1.1 低效林生长状况的研究
        7.1.2 低效林固碳功能的研究
        7.1.3 低效林更新改造的研究
    7.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6)滨河绿道规划与设计研究 ——以沙颍河(周口市川汇区段)滨河绿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城市化影响着河流的生态安全
        1.1.2. 绿道是城市生态安全和人文关怀的重要保障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 研究范围界定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1.3.1. 滨河绿道的相关研究进展
        1.3.2. 河流生态恢复相关研究
        1.3.3. 城市滨水区开发研究
    1.4. 我国针对滨河绿道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1.4.1. 存在的问题
        1.4.2. 未来的挑战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5.1. 研究的目的
        1.5.2. 研究的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基础
    2.1. 滨河绿道规划设计基础知识
        2.1.1. 城市与河流的空间关系
        2.1.2. 滨河绿道景观特征
    2.2. 滨河绿道基本构建要素
        2.2.1. 基于技术角度的滨河绿道构建要素
        2.2.2. 基于景观组成的滨河绿道构建要素
    2.3. 绿道相关理论研究
        2.3.1. 绿道网络理论
        2.3.2. 绿道分类研究
        2.3.3. 绿道的空间结构
        2.3.4. 绿道的宽度理论
    2.4. 河流生态水文研究
        2.4.1. 河流廊道的结构、功能及过程
        2.4.2. 生态水文学研究基础
    2.5. 景观生态学理论
        2.5.1. 尺度
        2.5.2. 景观格局与景观单元
        2.5.3. 景观生态恢复目标
    2.6. 小结与讨论
3. 国内外滨河绿道实践案例研究
    3.1. 国外滨河绿道实践案例研究
        3.1.1. 滨河绿道实践的成功典范——普拉特河绿道,科罗拉多州
        3.1.2. 资源整合和生态恢复的佼佼者——哈得孙河谷绿道,纽约州
        3.1.3. 成功的管理体制——梅勒梅克河绿道,密苏里州
        3.1.4. 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圣安东尼奥河改造修复工程,德克萨斯州
        3.1.5. 自然引入城市——碧山宏茂公园和加冷河景观改造与生态修复,新加坡
        3.1.6. 国外滨河绿道实践经验总结
    3.2. 国内滨河绿道实践案例调查研究
        3.2.1. 东莞市滨河绿道建设概况
        3.2.2. 东莞历史人文滨江绿道调查研究
        3.2.3. 东莞历史人文滨江绿道建设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4. 国内滨河绿道实践经验借鉴
    3.3. 滨河绿道规划设计总体框架
        3.3.1. 滨河绿道规划设计控制性要素
        3.3.2. 滨河绿道建设与河流保护的关系
        3.3.3. 滨河绿道建设与历史文脉传承的关系
        3.3.4. 滨河绿道建设与城市发展
        3.3.5. 滨河绿道规划设计战略目标
    3.4. 基于不同主体功能的滨河绿道规划设计要点
    3.5. 小结
4. 规划设计实践篇——沙颍河(周口市川汇区段)滨河绿道规划与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区位
        4.1.3. 用地现状
    4.2. 沙颍河滨河绿道发展定位及规划设计目标
        4.2.1. 绿地性质定位
        4.2.2. 规划设计总目标
    4.3. 沙颍河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策略
    4.4. 沙颍河滨河绿道整体规划布局结构
    4.5. 基于综合规划思想的专项规划设计
        4.5.1. 沙颍河滨河绿道景观结构体系
        4.5.2. 沙颍河滨河绿道功能结构体系
        4.5.3. 沙颍河滨河绿道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4.5.4. 沙颍河滨河绿道服务系统和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4.5.5. 沙颍河河流生态廊道的恢复
        4.5.6. 历史文脉的延续与保护
    4.6. 沙颍河滨河绿道植物种植规划设计
        4.6.1. 现状植被调查分析与树种筛选
        4.6.2. 植物种植规划
        4.6.3. 植物生态修复设计
    4.7.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插图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陇中黄土高原紫花苜蓿地土壤干层形成及其恢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苜蓿的生产意义
    1.2 苜蓿草地土壤水分变化
    1.3 苜蓿耗水规律、土壤干层及 WUE
        1.3.1 苜蓿耗水规律
        1.3.2 土壤干层的研究现状
        1.3.3 水分利用效率
        1.3.3.1 紫花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
        1.3.3.2 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子
        1.3.3.3 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范围
    1.4 草田轮作对苜蓿土壤水分的恢复效应
        1.4.1 草田轮作制度的研究现状
        1.4.2 草田轮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5 灌溉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6 小结
第二章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内容
        2.2.1 苜蓿草地土壤干燥化评价
        2.2.2 苜蓿草地土壤干层水分恢复效应评价
        2.2.3 限量补灌与粮草轮作对土壤干层水分恢复效应比较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地土壤干层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区概况
        3.1.2 实验设计
        3.1.3 试验方法
        3.1.3.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3.1.3.2 土壤干燥化程度评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特征
        3.2.2 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干燥化评价
第四章 粮草轮作对苜蓿地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效应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区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4.1.3.1 产量、产值、产能及水分利用指标的测定方法
        4.1.3.2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4.1.3.3 土壤贮水量
        4.1.3.4 土壤耗水量的计算公式
        4.1.3.5 土壤水分的恢复程度评价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轮作对苜蓿草地土壤干层水分恢复效应
        4.2.1.1 轮作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4.2.1.2 轮作对土壤贮水量动态的影响
        4.2.1.3 轮作对土壤水分消耗量的影响
        4.2.1.4 土壤干层水分恢复效应评价
        4.2.2 苜蓿草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第五章 补灌对苜蓿草地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效应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区概况
        5.1.2 实验设计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5.1.3.1 产量及水分利用指标的测定方法
        5.1.3.2 土壤含水量
        5.1.3.3 土壤贮水量的计算方法
        5.1.3.4 土壤耗水量的计算方法
        5.1.3.5 土壤水分恢复程度评定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限量补灌对苜蓿草地土壤干层水分恢复效应
        5.2.1.1 限量补灌对苜蓿草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5.2.1.2 限量补灌对苜蓿草地土壤贮水量动态的影响
        5.2.1.3 限量补灌对苜蓿草地土壤耗水量的影响
        5.2.1.4 不同灌水量对土壤水分恢复量的响应
        5.2.1.5 限量补灌对苜蓿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效应评价
        5.2.2 限量补灌对苜蓿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讨论
        6.1.1 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苜蓿地土壤干燥化特征
        6.1.2 粮草轮作对苜蓿草地土壤水分的恢复效应
        6.1.3 限量补灌对苜蓿草地土壤水分的恢复效应
        6.1.4 粮草轮作和限量补灌两种技术措施比较
    6.2 主要结论
        6.2.1 土壤干层的鉴定
        6.2.2 粮草轮作对苜蓿草地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效应
        6.2.3 限量补灌对苜蓿草地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效应
        6.2.4 限量补灌与粮草轮作对苜蓿草地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效应比较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8)妙峰山镇非煤矿山生态修复实践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生态修复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妙峰山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行政区划
        2.1.3 水土资源
        2.1.4 生物资源
        2.1.5 矿产资源
        2.1.6 旅游资源
    2.2 经济发展状况
    2.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2.3.1 优势条件
        2.3.2 限制因素
第三章 生态修复技术
    3.1 指导思想和原则
        3.1.1 指导思想
        3.1.2 指导原则
    3.2 妙峰山镇主要生态修复技术
        3.2.1 开采垂面生态恢复
        3.2.2 弃渣坡的稳定及生态恢复
        3.2.3 平台生态恢复
    3.3 典型采矿修复
        3.3.1 基本情况
        3.3.2 施工中的主要技术措施
第四章 妙峰山生态修复效益评价
    4.1 妙峰山非煤矿山生态修复情况
    4.2 建立评价体系
        4.2.1 确定评价方法
        4.2.2 选取评价指标
        4.2.3 确定各层次权重
    4.3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4.4 生态修复综合评价
第五章 问题与对策
    5.1 妙峰山镇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
        5.1.1 生态修复难度大
        5.1.2 生态修复政策空间有限
        5.1.3 产业结构不合理
        5.1.4 生态修复资金缺口大
        5.1.5 缺乏生态修复的长效机制
        5.1.6 生态修复的市场机制不健全
    5.2 对策建议
        5.2.1 加强生态环境规划和建设
        5.2.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5.2.3 探索多种修复废弃矿山方式
        5.2.4 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5.2.5 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分布与气候响应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气候变化对植被恢复演替的影响
        1.2.2 气候变化对草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1.2.3 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1.2.4 气候变化对草地群落分布格局的影响
        1.2.5 气候变化及人为干预对草地恢复的影响
        1.2.6 气候环境对草地植被生长的影响
    1.3 选题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及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2 样地选择与样方测定
        2.2.3 植物与土壤样品采集测定方法
        2.2.4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黄土高原草地土壤水分地带性分布特征
    3.1 草地土壤水分地带性变异
        3.1.1 草甸草原类型土壤水分变化
        3.1.2 典型草原类型土壤水分变化
        3.1.3 荒漠草原类型土壤水分变化
        3.1.4 灌丛草原类型土壤水分变化
    3.2 草地封禁演替过程与土壤水分变化动态
    3.3 草地植被与土壤水分典型相关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草地土壤养分地带性变化特征
    4.1 草地土壤养分地带性分布特征
        4.1.1 封禁与退化草地土壤养分异质性
        4.1.2 草地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特征
    4.2 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草原植被分区及物种丰富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1 草原植被沿样带植物区系成分的变化
        5.1.1 典型植物的地理分布
        5.1.2 物种丰富度的地带性分布
        5.1.3 物种丰富度沿降水梯度的空间异质性
    5.2 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草地生产力沿降水梯度时空变异性
    6.1 草地生产力沿样带梯度变化
        6.1.1 草甸草原类型
        6.1.2 典型草原类型
        6.1.3 荒漠草原类型
        6.1.4 灌丛草原类型
    6.2 草地生产力沿样带空间降水梯度变化
        6.2.1 草甸草原类型
        6.2.2 典型草原类型
        6.2.3 荒漠草原类型
        6.2.4 灌丛草原类型
    6.3 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典型草地与气候变化响应
    7.1 草地植物优势种分布对降水和气温的响应
    7.2 草地重要值对降水和气温的响应
    7.3 草地封禁期物种密度对气候的响应
    7.4 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草地封禁恢复与气候变化响应
    8.1 草地封禁恢复与气候变化
        8.1.1 草地群落密度与降雨量及积温的年际变化
        8.1.2 草地更新与降雨量和积温的年际变化
        8.1.3 草地生物量与降雨量和积温年际变化
    8.2 小结
第九章 黄土高原典型种群分布格局与气候变化响应
    9.1 草甸草原类型
        9.1.1 白羊草种群
        9.1.2 黄背草种群
        9.1.3 铁秆蒿种群
        9.1.4 猪毛蒿种群
    9.2 典型草原类型
        9.2.1 本氏针茅种群
        9.2.2 大针茅种群
        9.2.3 赖草种群
        9.2.4 达乌里胡枝子种群
        9.2.5 百里香种群
        9.2.6 星毛萎陵菜种群
        9.2.7 阿尔泰狗哇花种群
        9.2.8 冷蒿种群
        9.2.9 茭蒿种群
        9.2.10 茵陈蒿种群
    9.3 荒漠草原类型
        9.3.1 短花针茅种群
        9.3.2 沙生针茅种群
        9.3.3 芨芨草种群
        9.3.4 苦豆子种群
    9.4 灌丛草原类型
        9.4.1 小叶锦鸡儿种群
        9.4.2 柠条锦鸡儿种群
        9.4.3 白刺花种群
        9.4.4 沙棘种群
        9.4.5 杠柳种群
        9.4.6 虎榛子种群
        9.4.7 刺叶柄棘豆种群
    9.5 小结
第十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件 黄土高原主要植物名称与生境
致谢
作者简介

(10)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探讨——以三门峡城郊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1.2 气候水文
    1.3 植被与土地利用
    1.4 森林资源
    1.5 水土流失与成因
2 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
3 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
    3.1 荒山荒地、灌丛地恢复模式
        3.1.1 封山育林模式
        3.1.2 人工重建模式
    3.2 次生林封育改造模式
    3.3 人工林改造模式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促进森林植被恢复
    4.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4.3 建立生态监测体系

四、Degraded Ecosystem and its Rehabilitating Measures in Sandy Areas of North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生态影响综合评价[D]. 刘瑞.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风电场地土壤养分及植被变化研究[D]. 赵雪杉.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3)
  • [3]采石废弃地农业园区生态景观重构研究[D]. 张辛欣.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4]典型矿山生态恢复效果与生态效益评价 ——以焦作缝山公园为例[D]. 赵阳. 河南理工大学, 2017(11)
  • [5]敖汉旗低效林固碳效应及其更新改造的研究[D]. 郭洋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6]滨河绿道规划与设计研究 ——以沙颍河(周口市川汇区段)滨河绿道为例[D]. 王婕.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7]陇中黄土高原紫花苜蓿地土壤干层形成及其恢复效应研究[D]. 陈凯.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5)
  • [8]妙峰山镇非煤矿山生态修复实践与评价[D]. 叶荣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6)
  • [9]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分布与气候响应特征[D]. 程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3)
  • [10]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探讨——以三门峡城郊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J]. 裴卫国.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9(03)

标签:;  ;  ;  ;  ;  

华北沙区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恢复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