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建筑物对软土地基的相互影响及对策

相邻建筑物对软土地基的相互影响及对策

一、软土地基上相邻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及处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郑克[1](2021)在《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坝基加固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科学、合理地开发水能资源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区域团结稳定,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西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河床覆盖层深且分布不均匀,活断层多、地震频发且强度大,给水利建设带来了诸多难题。随着我国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土石坝建设和分析方法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深厚覆盖层上修筑土石坝仍处于起步阶段。覆盖层存在性质差异大、变形特性复杂、动力非线性明显、可液化土层分布广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的安全。地基处理是在深厚覆盖层上修筑土石坝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振冲碎石桩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地基加固措施,但已有的工程实践和研究大多针对路堤、堆料场等低矮结构,对土石坝等大型水工建筑物的实践与研究不多。鉴于此,本文基于粗粒土改进的广义塑性本构模型,并联合有效应力理论和动力固结理论,对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坝基加固措施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介绍了碎石桩处理不良地基时常用的几种数值计算模型,总结了各模型的特点与适用情况,并简要介绍了基于粗粒土改进的广义塑性本构模型。(2)采用简化模型进行网格敏感性分析确定合适的桩土单元网格,并利用该网格对在深厚覆盖层软弱地基和碎石桩加固地基上修建的土石坝-地基系统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将加固地基的坝体-地基系统有限元结果与同类工程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的结果。(3)对面板堆石坝可液化深厚覆盖层地基的碎石桩处理效果开展研究,分析了天然地基和碎石桩加固地基上的坝体-地基系统在施工和运行期的的变形,分析了地震动作用下大坝-地基系统的动力响应、砂土液化情况和震后永久变形,探讨了振冲碎石桩对可液化深厚覆盖层地基上土石坝的加固效果。

于荣科[2](2021)在《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桃园闸站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文中提出目前,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房建、公路及市政等城市建设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复合地基应用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预制桩复合地基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尚缺乏活跃的研究及应用。在软土地区,以往的水闸、泵站等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中,预制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措施,但在进行预制桩设计时通常不考虑天然土层参与和分担上部荷载的作用,从而使得设计安全度较大、整个工程偏于安全,进而使工程在投资方面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为此,应用复合地基技术进行闸站地基处理设计很有必要,可达到“物尽其用”和减少工程投资的效益。本文根据以上观点,就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依据广义复合地基基本定义和分类原则,概述了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和几个常用概念,且介绍了刚性桩(预制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基本计算理论和方法,并分析说明了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理论及思路。(2)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根据闸站工程稳定计算进行了常规混凝土预制桩基础设计,依据桩基础计算方法完成了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说明。(3)联系具体工程实例,构建了预制桩复合地基和闸站底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研究了荷载效应下预制桩复合地基的应力、应变以及预制桩体的力学性能,并比较了预制桩复合地基与常规桩基设计的沉降值。(4)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考虑闸站底板结构的作用,研究不同工况下底板-桩-桩间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性状。分析了外荷载、桩间土层刚度、预制桩刚度以及闸站底板刚度的变化对预制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桩顶水平位移及桩间土荷载分担份额产生的影响,并就相关影响参数做了曲线拟合,得出了与之对应的变化规律。

覃钊[3](2020)在《北部湾夹持厚层软土吹填场地卓越周期演化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部湾吹沙型填海场地日益成为带动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而有些场地具有厚层的海相软土及砂土,土层形成时间短促,固结状态处于初始且持续的变动阶段,场地卓越周期也因此而持续变化。本文以典型吹填场地的软土层、吹填砂土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室内振动台模型试验以及采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探究北部湾软土吹填场地在不同场地条件变化下的地震动响应以及卓越周期演化规律。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远场长周期地震波在软土场地上的地表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强于近场短周期地震波。场地对频谱特征不同的地震波具有选择性放大的特点,当输入波的卓越周期逐渐靠近模型场地卓越周期时,场地对该波的放大作用增强,反之则减弱。(2)土体固结程度和地下水位对吹填场地的地震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砂土层地下水位的降低或土体孔隙比的减小,软土场地对远场长周期地震波的放大效应均随之减弱,地表竖向位移最大值也相应减小。(3)砂土层地下水位下降、土体孔隙比减小或软土层厚度减小,均会导致场地卓越周期往短周期方向发展。其中孔隙比与软土层厚度的变化对卓越周期影响显着,砂土层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卓越周期影响较不明显。随着软土层厚度增大,地下水位与孔隙比对卓越周期的影响逐渐减弱。根据理论计算,从土体动剪切模量变化的角度分析了场地土体孔隙比、软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埋深对场地卓越周期的影响,提出了卓越周期与不同场地因素相关的计算方法。(4)场地砂土层的液化效应发展趋势与地表是否为排水界面有关。数值模拟中地表为排水界面时,砂土层超孔压比均小于0.7,未发生液化效应;而当地表为不排水界面时,砂土层最大超孔压比达到0.85,为中度液化。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加固措施使土体更密实,可有效防止液化效应的产生。

陶庆东[4](2020)在《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土拱效应与减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南山区地形复杂,路堤填料多为土石混合体,在该地区修建高速公路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高填方路段。为保证公路顺利通过沟谷不妨碍交通,并迅速排除公路沿线地表水,在高填方路堤下设置的涵洞数量越来越多。目前,有关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顶部的土拱效应与路堤—涵洞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致使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出现的病害较多。为完善高填方涵洞土压力计算理论,寻求最优最合理的涵洞减载方案,提高高填方涵洞结构的安全性,减小涵洞工程产生病害的机率,结合室内模型试验、数值模拟与理论推导三种方法,研究了土石混合体填料的力学特性与涵洞结构参数变化对涵顶上方填料内部土拱效应的影响,提出了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的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了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的减载方式以及涵-土接触参数与减载区形状对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减载效果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五种含石量土石混合体的力学特性。通过对现场路基所用的土石混合体填料进行颗粒筛分、击实试验、粗粒土直剪试验,研究了土石混合体的颗粒破碎特性、剪切破坏特性,揭示了土石混合体在标准重型击实试验II-1下的颗粒破碎特性、在粗粒土直剪试验下土石混合体的剪切破坏特性与力学特性变化规律。(2)通过室内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模型试验,研究了涵洞受力特性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涵洞顶部填料高度的增加,模型试验与土柱法计算的垂直土压力随之增加,两者的差值也在增加;当涵顶上方填料达到一定高度时,涵顶上方填料内部产生了土拱效应,由于涵顶附加压力的影响,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顶部的垂直土压力明显高于柱法计算的垂直土压力。(3)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时涵顶上方填料内部土拱效应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涵洞顶部填料含石量、填料高度、填料泊松比、盖板涵顶板厚度、地基刚度、涵洞宽度与涵洞高度比值等参数对上埋式盖板涵顶部上方填料内部土拱效应的影响。基于上述参数影响下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的计算结果,建立了土压力设计图表和拟合方程,用于评估同类型盖板涵顶板上的垂直土压力值和弯矩值。(4)提出了能考虑填料含石量与非极限应力状态的涵顶垂直土压力修正方程。通过对数值模拟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提出能考虑填料含石量与非极限应力状态时的涵顶中心垂直土压力修正方程。修正后的理论模型能更准确的计算出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顶部的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结果表明,修正后的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差异小于5%。(5)研究了减载条件下涵顶垂直土压力的变化规律,完善了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的设计方法。探讨了涵顶铺设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板厚度与涵顶EPS板密度变化时,涵顶垂直土压力与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率两个变量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涵顶EPS板厚度增加时,涵顶垂直土压力随之减小,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率随之增加;涵顶EPS板厚度超过0.6m时,涵顶垂直土压力减小的不明显。通过考虑地基刚度对涵洞减载特性的影响,对现有的涵顶EPS板减荷简明设计方法进行了补充与修正;同时,将“中性点”理论应用到减载条件下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的计算过程中,并对“中性点”理论计算得到的涵顶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与涵底垂直压力的精确性进行了验证。(6)研究了涵-土界面参数与减载区几何形状对涵洞土压力贡献率的影响。讨论了涵洞未减载与减载条件下,接触界面参数、涵洞上方填土高度对盖板涵侧墙与侧填土间竖向摩擦力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各工况下侧墙所受竖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竖向摩擦力分布曲线的变化规律;计算了侧填土压实和未压实时竖向摩擦力对底板垂直荷载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减载条件下,涵洞竖向摩擦力对底板总垂直压力的贡献率大于涵洞未减载的情况。此外,对比了不同减载区几何形状时,涵侧竖向摩擦力、涵顶垂直土压力和涵底垂直土压力减载率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最优的减载区几何形状。(7)研究了涵-土界面参数与减载区几何形状对涵洞土压力减载率的影响。基于最优减载区几何形状,分析了侧填土压实与未压实两种情况下,涵顶与涵底垂直荷载减载率随轻质减载材料弹性模量和涵-土接触面上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涵侧填土在压实条件下,随着轻质减载材料(EPS板)弹性模量的增加,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率随之减小;对比涵侧填土未压实的情况,涵侧填土压实情况下的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率更大;建立了减载条件下涵顶与涵底垂直荷载减载率的预测方程与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的计算方程。

容畅[5](2020)在《双层地基上砂袋围堰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近海工程的快速发展,围堰的建造在各个方面要求更高。砂袋围堰具备施工方便、整体性好等优势,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相关研究滞后于实践,工程中仍会出现围堰失稳的情况。砂袋围堰的稳定性关乎整个围海造陆工程的顺利进行,现有的研究大多将地基视为均质软土考虑,但实际工程中地质条件复杂,地基形式对围堰的整体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鉴于此,本文对上软下硬地基上砂袋围堰的失稳工程案例进行了介绍,并通过数值模拟,对双层地基(上软下硬、上硬下软)上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及成果总结如下:(1)通过对比单层软土地基与上软下硬双层地基上砂袋围堰的极限填筑高度与破坏模式,发现当软土层下方存在抗剪强度较高的硬土层时,砂袋围堰能够达到更大的极限填土高度,其破坏模式也有较大的区别。(2)对比砂袋围堰的两种破坏模式(地基整体剪切破坏与边坡-地基滑动破坏)在塑性区发展、特征点位移、滑弧出现位置等方面的差异。发现当围堰的破坏模式为地基整体剪切破坏时,围堰中心沉降和坡脚水平位移均发生突变,而当破坏模式为边坡-地基滑动破坏时,仅坡脚水平位移发生突变。(3)针对上软下硬双层地基形式,讨论围堰与地基的相关参数对围堰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软下硬双层地基上,砂袋围堰可能发生地基整体剪切破坏或边坡-地基滑动破坏。底部宽度越大,围堰越容易发生边坡-地基滑动破坏,软土层的厚度和抗剪强度、土工布抗拉强度越大,围堰越容易发生地基整体剪切破坏。根据主要影响因素拟合出判别破坏模式的临界围堰底宽公式、围堰的极限填土高度计算公式以及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4)针对上硬下软双层地基形式,对影响砂袋围堰破坏模式和极限填土高度的不同参数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基中软土层上方覆盖有硬土层时,围堰的破坏模式为地基整体剪切破坏。根据主要影响因素拟合得到上硬下软地基上砂袋围堰极限填土高度与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5)为弥补传统的各层砂袋等厚的布置方式无法充分发挥上层土工布强度这一不足,探讨新型的砂袋围堰布置形式,即从下至上各层砂袋厚度逐渐增大,使围堰底部有更大的强度与刚度。通过与传统方式对比,证明采用新型布置方法能够使得各层土工布受力更均匀,从而提高围堰的整体稳定性。

田强[6](2020)在《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处治及其工程特性》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连云港地区的海相软土进行了研究,主要目标是确定连云港某港区海相软土的工程力学特性。主要研究手段包括工程现场试验、室内试验、数值模拟三种方法。其中现场试验分别进行了剪切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室内试验主要包括固结试验、直剪试验。在工程运行期间对土体取样监测,确定了海相软土的矿物成以及颗粒组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针对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后的软土地基,分析在不同荷载条件下地基变形破坏的形式。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剪切波试验我们可以发现,港区土场整体为软弱土场,在未经加固的条件下无法修筑建筑物。(2)连云港地区的海相软土主要成分为伊利石、伊利石-蒙脱石,颗粒组成主要为粘粒材料。港区海相软土的矿物成分和颗粒分布与海相软土的沉积环境相互作用,连云港地区的海相软土展示出了高灵敏度、高含水率、高压缩性、低渗透性的特性。(3)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初期海相软土快速压缩,随着时间的增长地表沉降速率减缓,土体强度的增长速度与压缩速度呈正比。这一特点主要是通过静力触探试验确定。(4)通过室内固结试验我们可以发现,海相软土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自然状态下的海相软土压缩性与取土深度无关,这与静力触探试验相驳。这主要是因为自然状态下的海相软土为流塑状态,土体结构极易破坏导致。通过重塑土固结试验发现海相软土的含盐率对土体压缩性影响较大,高盐软土具有高孔隙比,高压缩性的特点。(5)通过剪切试验可以发现,经过真空联合堆载加固后的土体强度仍然较低。(6)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确定,可在加固后的地基上直接修筑港区道路。如直接修筑高层建筑物,土体存在破坏的风险。该论文有图28幅,表3个,参考文献91篇。

田兆阳[7](2020)在《软土场地震陷引起的桩基负摩阻力研究》文中指出震害表明,软土震陷导致的桩基负摩阻力会造成严重的基础和结构破坏。但由于动力荷载下桩土相互作用试验及计算的复杂性,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所取得成果远未能达到完全解释其衍生机制及采取有效的工程设计手段减轻灾害的程度。本文在深入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软土静动力学试验、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强震作用下的软土场地桩基负摩阻力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设计开展软土场地单桩负摩阻力小型振动台试验,证明了软土场地的宏观破坏现象,根据土体加速度、孔压、沉降和桩身应变数据的量测结果,探究了水平和竖向地震动加载下软土场地中地震动响应,桩基负摩阻力分布和发展规律、中性点位置等内容。同时,开展了振动台试验软土物理力学参数和动三轴试验,得到了软土的基本物理指标、抗剪强度指标、动模量比阻尼比随剪应变的变化规律以及残余变形随振次的发展规律。2.基于OpenSees有限元计算平台,采用PIMY多屈服面本构模型和流固耦合单元模拟了软土、弹性梁单元模拟桩基;改进了模型中桩土间的连接方式,使用零长度单元及理想弹塑性材料作为桩土接触面,分析了土体自重应力增加对接触面参数的影响,开发了可考虑桩径效应及桩土间剪切滑移特性的软土场地-单桩负摩阻力计算程序。3.采用上述数值计算程序,输入不同峰值、频谱、能量(阿里亚斯强度)和有效持时的地震动,研究得到了软土场地各埋深处的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加速度反应谱和桩身地震动放大系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桩径等因素对桩身负摩阻力最终值、增长速率和中性点位置的影响。4.根据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成果,总结了静动力作用下桩负摩阻力的异同点,初步探讨了软土震陷引发桩基负摩阻力的启动、发展和致灾机制,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袁文俊[8](2020)在《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船闸被动桩的受力变形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船闸一般采用桩基础,而船闸工程通常需要在闸墙两侧回填土。软土层在侧填土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侧向变形,从而对船闸下的桩基产生水平土压力,使桩身受弯挠曲甚至折断破坏,威胁到上部船闸结构的安全。侧填土荷载对软土地基上船闸桩基的影响属于典型的“被动桩”问题,目前关于软基船闸被动桩问题的研究,大多从施工、监测的角度进行分析,理论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在收集整理和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深入研究了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船闸被动桩的受力变形性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文献阅读和分析,从力学机理的角度,探讨了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船闸被动桩的工程特性。(2)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软基被动群桩模型,分析了侧填土荷载作用下闸墙段被动群桩的受力变形性状,并研究了闸墙竖向荷载对被动群桩受力变形的影响。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前排桩的“遮拦”作用,后排桩的弯矩和侧移小于前排桩;侧填土对船闸底板的约束作用降低了前、后排桩的桩身侧移,增大了桩顶的弯矩;闸墙竖向荷载对被动群桩弯矩和侧移的影响不明显。(3)采用桩—土—结构共同作用模型,分析了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船闸被动桩的受力变形性状,比较了桩—土—结构共同作用模型与群桩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并探讨了软基船闸被动桩受力变形的影响因素。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船闸底板下的多排被动桩中,桩身弯矩和侧移随排数增加而下降的速率较快,侧填土荷载对桩顶沉降的影响不大;考虑桩—土—结构共同作用后,计算得到的桩身弯矩和侧移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侧填土高度和宽度、软土力学参数、软土层厚度对船闸被动桩弯矩和侧移的影响较大,桩径对弯矩的影响较为显着。(4)以广东省清远枢纽复线船闸工程作为工程背景,对该船闸闸室段桩基在回填后的受力变形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结合回填施工期主体结构的监测数据,初步验证了本文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胡萍[9](2020)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建筑工程的水平是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方面,也是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的有力证明。近年来,我国在建筑工程技术的研究和设计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少国内建筑企业已经开始与国际接轨。为此,专业的建筑工程翻译就愈显重要,因为它不仅为高新技术提供了交流平台,更是为建筑技艺的传播架起沟通的桥梁。本报告以作者参与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汉英翻译项目为研究案例,在确认原文本为信息类文本的基础上,描述了翻译的主要难点为汉语专业表达式及半专业表达式的英译,汉语复合句的断句、隐性逻辑关系的判断及英译的技巧。本报告研究的汉语复合句包括并列复合句、解说复合句、条件复合句及转折复合句。为此,本报告以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强调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及文体对等,要求译文不仅限于形式与原文契合,更着重意义与原文相符。本报告所涉及翻译材料的语言具有逻辑性和指称性的特点,内容和主题是表达的重点,为此,可确认为信息型文本类型。翻译信息型文本应将其中的全部信息都译出来,译文应是简明的白话文,没有冗余,按要求做到简洁明了。为此,在对比中英语言差异的基础上,作者认为采取直译和意译的翻译策略,解决汉语表达式的翻译难点;同时使用分译和倒译的翻译技巧,解决汉语并列复合句的翻译难点;同时使用顺译和倒译或者顺译和增译的翻译技巧,解决汉语解说复合句的翻译难点;同时使用倒译和增译或者倒译和转变语态的翻译技巧,解决汉语条件复合句的翻译难点;同时使用顺译和倒译的翻译技巧,解决汉语转折复合句的翻译难点。本报告针对学界尚未详细拓展研究的方面,在翻译观点方面做出了创新,即翻译汉语复杂句时,首先一定要根据逻辑语义进行断句,其次根据复杂句分类适用一种或者几种翻译策略或者技巧,期望通过本报告的建筑工程汉译英的译介方法,能为其他同类文本的英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赵晓光[10](2020)在《地震作用下建筑高低承台群桩基础响应规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作用下桩基础的动力响应规律作为岩土工程中的难点问题,涉及到场地土的动力响应、土-结构相互作用、动力非线性、弹塑性等多项复杂课题。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针对震害特征明显、承受水平荷载不利的高承台群桩基础动力响应规律,以埋入式低承台群桩基础作为比较对象,开展大比例尺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揭示在一般均匀地基中桩基础的基本地震响应规律,详细分析高、低承台群桩基础在上部结构、承台、桩身以及土-结构接触状态等方面的动力响应规律及差异,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考虑桩基础与地基土相互作用时,上部结构振动能量会通过基础和地基土发生逸散向外传递(辐射阻尼效应),基础承台埋设条件会直接影响上部结构的振动特性与动力反应。由于承台和桩身外露地表,高承台群桩的辐射阻尼作用相对较小。2.相同条件下高桩承台结构的加速度峰值是低桩承台结构的1.35~1.65倍,外露段桩身的加速度峰值明放大系数约为2.0~2.4。与桩周地基土相比,地表处桩-土之间的加速度响应差异明显,地基深处桩身与土体的相对运动趋势较小,反映了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机理。3.桩头与承台联结的嵌固效应、承台与桩身自由段的外露影响,将会显着改变桩身的地震内力分布。高承台桩身的主要弯曲危险点位于桩顶与承台连接处及地表附近处(地表以下1.5D~2.0D);低承台桩身在桩顶处内力幅值最大。承台及桩身的外露也会影响桩顶的嵌固效应,高承台桩身的受弯影响深度约在桩顶以下1.1m(18D),即地表以下0.8m(13D),而低承台桩身的受弯影响深度约在桩顶以下2.0m(33D)。4.水平地震作用下群桩基础中各基桩的荷载分配与桩身内力差异较大,角桩(前排桩)的桩身弯曲内力比边桩(内排桩)的内力大。对于高承台群桩基础,基桩内力的不均匀程度更大。地震强度的增加将放大不均匀系数。5.动土压力随结构与土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变化而不断消长。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加,结构物上的总土压力(包含动土压力与静力土压力)受动土压力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表附近的桩身(承台)与地基土之间的动土压力幅值更大,反映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程度规律。在低承台桩基础中,承台结构侧向动土压力得到一定发挥,其接触关系应考虑墙前与墙后土压力的叠加效应。6.地震动强度对响应幅值的影响最为显着。场地土体初始动剪切模量的增大,会显着降低土体以及桩身的加速度与位移响应,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桩身的内力。桩-土刚度比的增加将降低桩身、承台的加速度响应,放大桩身内力。承台质量的增加主要放大桩顶处的内力幅值,上部结构质量的变化主要影响地表处桩身的内力响应。桩身出露长度的增加会显着放大承台、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影响桩身内力设计的控制截面位置。桩身入土深度对桩身内力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深度,当桩身入土深度增加至20D,其对桩身内力的影响已不明显。7.从实用设计角度出发,在有关地基运动引起的桩身内力有关成果基础上,考虑桩土刚度比、结构惯性作用、桩身出露长度等多因素影响,引入可以反映惯性作用与运动作用耦合方式的关联系数,推导出一个适用于一般均匀地基中桩身最大弯矩的估算公式,为桩基抗震设计的简化计算提供参考。

二、软土地基上相邻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及处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土地基上相邻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及处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坝基加固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碎石桩加固地基研究现状
        1.2.2 地基液化的机理和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任务
2 碎石桩数值模拟方法及本构模型
    2.1 几种常用的碎石桩模型
    2.2 广义塑性模型
    2.3 广义塑性模型改进
3 土石坝深厚覆盖层软土地基碎石桩处理
    3.1 引言
    3.2 桩土单元网格尺寸的选用
        3.2.1 桩土单元网格划分
        3.2.2 桩土单元网格选取
    3.3 有限元网格及材料参数
    3.4 土石坝深厚覆盖层软弱地基碎石桩加固分析
        3.4.1 土石坝-地基系统竣工期应力和变形
        3.4.2 碎石桩处理坝基效果分析
        3.4.3 加固地基满蓄期结果分析
        3.4.4 加固地基数值结果与同类工程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面板堆石坝深厚覆盖层可液化地基碎石桩加固处理
    4.1 引言
    4.2 工程概况及有限元分析信息
        4.2.1 工程地质概况
        4.2.2 有限元模型及材料参数
        4.2.3 抗震设计标准及设计地震波
    4.3 天然地基与加固地基面板坝-地基系统数值分析
        4.3.1 面板坝-地基系统静力分析
        4.3.2 面板坝-地基系统的动力、液化及永久变形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2)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桃园闸站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 复合地基研究历史及现状
        1.2.2 有限元法在水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历史及现状
        1.2.3 桩土荷载分担比研究历史及现状
        1.2.4 基础-地基相互作用分析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思路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3.2 本文研究思路
第2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2.1 复合地基的定义及分类
        2.1.1 复合地基的定义
        2.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2.2 复合地基形成条件及几个常用概念
        2.2.1 复合地基形成条件
        2.2.2 复合地基几个常用概念
    2.3 复合地基承载力
        2.3.1 复合地基承载力概述
        2.3.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2.3.3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用计算方法
        2.3.4 垫层在预制桩复合地基闸站工程的效用
    2.4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2.4.1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2.4.2 工程中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2.4.3 闸站预制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2.5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2.5.1 优化理论
        2.5.2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思路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闸站预制桩基常规计算
    3.1 工程概况
        3.1.1 基本资料
        3.1.2 闸站布置设计
    3.2 常规桩基础设计
        3.2.1 桩基承载力计算
        3.2.2 桩基沉降计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闸站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分析
    4.1 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计算原理
        4.1.1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
        4.1.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程
    4.2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4.2.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4.2.2 ABAQU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4.3 计算实例模型及参数
        4.3.1 计算实例模型
        4.3.2 材料特性及物理力学参数
        4.3.3 作用效应及计算工况
    4.4 预制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分析
        4.4.1 预制桩复合地基位移分析
        4.4.2 预制桩复合地基应力分析
        4.4.3 预制桩桩体竖向承载性能分析
    4.5 预制桩复合地基水平向承载力分析
        4.5.1 预制桩复合地基水平位移分析
        4.5.2 预制桩复合地基水平应力分析
        4.5.3 预制桩水平向承载性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预制桩复合地基与闸站底板相互作用分析
    5.1 预制桩复合地基闸站底板-桩-土相互作用原理
    5.2 预制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荷载分担比分析
        5.2.1 预制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竖向荷载分担比分析
        5.2.2 预制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水平荷载分担比分析
    5.3 预制桩复合地基-闸站底板相互作用性状分析
        5.3.1 外荷载的影响
        5.3.2 地基土层刚度的影响
        5.3.3 预制桩刚度的影响
        5.3.4 底板刚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北部湾夹持厚层软土吹填场地卓越周期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卓越周期研究现状
        1.2.2 FLAC3D地震动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北部湾吹填场地概况与室内振动台试验设计
    2.1 工程地质概况
        2.1.1 地震地质背景
        2.1.2 吹填场地概况
    2.2 室内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与制作
        2.2.1 试验材料与振动台介绍
        2.2.2 相似比与模型填筑
        2.2.3 试验工况调节装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室内振动台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3.1 FLAC3D软件简介
    3.2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FLAC3D模型建立
    3.3 场地卓越周期的获取方法
    3.4 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3.4.1 地下水位对模型场地放大效应的影响
        3.4.2 预压荷载对模型场地放大效应的影响
        3.4.3 预压荷载对场地卓越周期的影响
        3.4.4 地下水位对场地卓越周期的影响
    3.5 数值模拟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型场地动力响应与卓越周期数值模拟分析
    4.1 原型场地模型的建立
    4.2 场地放大效应分析
    4.3 场地沉降分析
    4.4 地表加速度反应谱分析
    4.5 场地卓越周期演化规律
        4.5.1 不同地震波获取的场地卓越周期
        4.5.2 影响因素变化下卓越周期的发展趋势
        4.5.3 卓越周期计算方法的推导
        4.5.4 卓越周期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6 场地液化效应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和取得科研成果

(4)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土拱效应与减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石混合体的研究现状
        1.2.2 涵洞顶部受力研究现状
        1.2.3 涵顶土压力减载研究现状
        1.2.4 涵洞地基承载力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1.3.1 存在的问题
        1.3.2 问题的解决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模型试验研究
    2.1 击实试验
        2.1.1 材料选择
        2.1.2 颗粒级配
        2.1.3 击实试验
    2.2 填料力学特性试验
        2.2.1 粗粒土直剪试验
        2.2.2 压实度对抗剪强度影响
    2.3 室内模型试验
        2.3.1 相似理论
        2.3.2 模型箱设计
        2.3.3 工况与加载
        2.3.4 工程实例
        2.3.5 缩尺模型
        2.3.6 设备布设
    2.4 数据结果与分析
        2.4.1 数据整理
        2.4.2 数据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受力特性数值模拟
    3.1 数值模拟分析
        3.1.1 数值模拟软件选择
        3.1.2 涵洞与填土接触面特性
        3.1.3 模型建立
        3.1.4 模型本构
    3.2 填土高度对涵洞受力特性影响
        3.2.1 H/B比对涵顶垂直土压力影响
        3.2.2 H/B比对涵侧水平土压力影响
        3.2.3 H/B比对涵洞弯矩分布的影响
    3.3 室内试验数据与数值结果比较
        3.3.1 土压力集中系数定义
        3.3.2 涵顶与涵底土压力验证
        3.3.3 土压力集中系数验证
        3.3.4 数值模型验证
    3.4 涵土参数对土压力集中系数影响
        3.4.1 含石量对F_e的影响
        3.4.2 H/B比对F_e的影响
        3.4.3 泊松比对F_e的影响
        3.4.4 t/B比对F_e的影响
        3.4.5 地基刚度对F_e的影响
        3.4.6 B/D对 F_e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4.1 典型涵洞土压力理论研究进展
        4.1.1 现行土压力理论
        4.1.2 非线性土压力计算方法
    4.2 国内外规范对涵洞土压力规定
        4.2.1 国内规范对涵洞土压力规定
        4.2.2 国外规范对涵洞土压力规定
    4.3 国内外规范与研究结果的比较
        4.3.1 国内外规范与研究结果比较
        4.3.2 数值模拟与现有成果的土压力系数对比
    4.4 盖板涵静土压力设计方法
        4.4.1 设计算例
        4.4.2 C#程序操作
    4.5 涵洞顶部土压力理论模型建立与验证
        4.5.1 理论公式推导
        4.5.2 理论模型验证
        4.5.3 弹塑性理论模型修正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顶部土压力减载特性研究
    5.1 填土-涵洞-地基工作机理
        5.1.1 未减载条件下涵洞-填土-地基相互作用
        5.1.2 减载条件下涵洞-填土-地基相互作用
        5.1.3 地基刚度对涵洞受力影响
    5.2 涵洞减载模型设计
        5.2.1 涵顶减载数值模型
        5.2.2 涵顶压缩减载机理
    5.3 含石量与EPS板力学特性对涵顶减载影响
        5.3.1 土石混合体含石量对涵顶减载影响
        5.3.2 土石混合体含石量对涵顶减载率影响
        5.3.3 涵顶EPS板厚度对路基沉降影响
        5.3.4 EPS板特性对涵顶减载的影响
        5.3.5 涵顶铺设的EPS板密度与厚度方案讨论
        5.3.6 不同填土高度时涵顶压缩减载机制分析
    5.4 涵顶减载条件下涵洞土压力公式推导
        5.4.1 传统的涵顶减载土压力计算方法
        5.4.2 基于中性点法的涵顶土压力改进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涵-土接触参数与减载区形状对涵洞减载的影响研究
    6.1 减载区几何形状的数值模型
        6.1.1 模型建立
        6.1.2 模型材料
        6.1.3 涵-土接触界面参数
    6.2 未减载条件下涵洞压力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6.2.1 侧填土压实度影响
        6.2.2 填料高度影响
        6.2.3 接触界面条件影响
        6.2.4 侧填土压实度影响
    6.3 减载体系对涵洞受力影响
        6.3.1 减载区几何形状的影响
        6.3.2 减载区界面条件的影响
        6.3.3 减载区形状对涵洞减载率的影响
        6.3.4 减载材料弹性模量对涵洞减载率的影响
    6.4 涵洞受荷减载率拟合公式
    6.5 涵侧EPS板厚度设计与施工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与学习情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的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
    在学期间的学习交流情况

(5)双层地基上砂袋围堰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砂袋围堰的工程应用
        1.2.1 砂袋围堰成功应用举例
        1.2.2 砂袋围堰工程事故举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试验研究
        1.3.2 数值分析研究
        1.3.3 理论研究
        1.3.4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本文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上软下硬地基上砂袋围堰失稳案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水文及气象条件
        2.2.1 水文条件
        2.2.2 气象条件
    2.3 地质条件
    2.4 围堰设计及施工情况
        2.4.1 围堰设计
        2.4.2 围堰施工情况
    2.5 工程监测
        2.5.1 监测项目与控制指标
        2.5.2 监测仪器布设
        2.5.3 监测频率
    2.6 围堰失稳情况
        2.6.1 现场塌陷情况
        2.6.2 险情处理情况
    2.7 险情原因分析
        2.7.1 施工过程分析
        2.7.2 监测数据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土地基砂袋围堰数值模拟方法及有效性检验
    3.1 物理模型试验及结果
        3.1.1 模型制作
        3.1.2 试验方法
        3.1.3 试验结果
    3.2 数值计算模型
        3.2.1 模型建立
        3.2.2 材料模拟与单元设置
        3.2.3 材料参数与网格划分
    3.3 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层与双层地基砂袋围堰的数值模拟分析
    4.1 计算模型
        4.1.1 模型尺寸
        4.1.2 参数取值
    4.2 失稳判据与安全系数
        4.2.1 失稳判据
        4.2.2 安全系数
    4.3 计算结果分析
        4.3.1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4.3.2 安全系数对比
        4.3.3 破坏模式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软下硬地基上砂袋围堰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5.1 底部宽度W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5.1.1 参数设置
        5.1.2 破坏模式对比
        5.1.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5.2 软土层厚度t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5.2.1 参数设置
        5.2.2 破坏模式对比
        5.2.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5.3 软土层抗剪强度Su_1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5.3.1 参数设置
        5.3.2 破坏模式对比
        5.3.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5.4 土工布抗拉强度J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5.4.1 参数设置
        5.4.2 破坏模式对比
        5.4.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5.5 硬土层抗剪强度Su_2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5.5.1 参数设置
        5.5.2 破坏模式对比
        5.5.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5.6 围堰坡度k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5.6.1 参数设置
        5.6.2 破坏模式对比
        5.6.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5.7 上软下硬地基砂袋围堰特性关键判别指标
        5.7.1 硬土层的影响深度t_(cr)
        5.7.2 区分两种破坏模式的临界围堰底宽W_(cr)
        5.7.3 极限填土高度H_(max)与安全系数F_s计算公式
        5.7.4 设计流程新思路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硬下软地基上砂袋围堰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6.1 硬土层厚度t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6.1.1 参数设置
        6.1.2 破坏模式对比
        6.1.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6.2 围堰底部宽度W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6.2.1 参数设置
        6.2.2 破坏模式对比
        6.2.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6.3 软土层抗剪强度Su_1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6.3.1 参数设置
        6.3.2 破坏模式对比
        6.3.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6.4 土工布抗拉强度J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6.4.1 参数设置
        6.4.2 破坏模式对比
        6.4.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6.5 硬土层抗剪强度Su_2对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6.5.1 参数设置
        6.5.2 破坏模式对比
        6.5.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6.6 围堰坡度k对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6.6.1 参数设置
        6.6.2 破坏模式对比
        6.6.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6.7 上硬下软双层地基砂袋围堰特性关键判别指标
        6.7.1 极限填土高度计算公式
        6.7.2 安全系数计算公式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砂袋围堰非等厚加筋布置方法
    7.1 传统的砂袋围堰布置方法及受力特点
    7.2 新型的砂袋围堰布置方法
        7.2.1 新型布置方法介绍
        7.2.2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7.2.3 破坏模式对比
        7.2.4 土工布受力分布对比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处治及其工程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价值目的和意义
    1.3 海相软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施工与现场检测
    2.1 工程背景
    2.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
    2.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施工工艺
    2.4 .海相软土工程现场现场试验
    2.5 本章小结
3 海相软土室内试验
    3.1 海相软土的基本工程特性分析
    3.2 固结试验
    3.3 抗剪强度试验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ansys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评估
    4.1 有限元基本原理简绍
    4.2 基本参数的确立模型的建立
    4.3 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软土场地震陷引起的桩基负摩阻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负摩阻力引起的桩基震害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单桩负摩阻力振动台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目的及试验方案
    2.3 试验准备
    2.4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
    3.1 引言
    3.2 宏观现象
    3.3 土体地震动响应
    3.4 桩身负摩阻力分析
    3.5 土体孔压和表层震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桩负摩阻力数值模拟研究
    4.1 引言
    4.2 数值模型
    4.3 计算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土震陷引起的桩基负摩阻力机制分析
    5.1 引言
    5.2 负摩阻力的产生机理
    5.3 强震作用下负摩阻力的发展及破坏过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船闸被动桩的受力变形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被动桩的定义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堆填荷载作用下被动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试验研究
        1.2.2 计算方法研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船闸被动桩的工程特性
    2.1 概述
    2.2 软土的工程特性
        2.2.1 软土的定义
        2.2.2 软土的工程特性
    2.3 被动桩的桩土相互作用机理
        2.3.1 被动桩与主动桩的桩土相互作用
        2.3.2 被动群桩的桩土相互作用
    2.4 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船闸被动桩的工程特性分析
        2.4.1 侧填土荷载对软基船闸桩的力学影响
        2.4.2 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船闸被动桩的工程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被动群桩的有限元分析
    3.1 概述
    3.2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3.2.1 有限单元法概述
        3.2.2 有限单元法的求解思路
        3.2.3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3.3 常用的岩土体本构模型
        3.3.1 Mohr-Coulomb模型
        3.3.2 Drucker-Prager模型
    3.4 软基被动群桩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4.1 模型的基本假定
        3.4.2 结构与土体的接触算法
        3.4.3 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参数选取
        3.4.4 有限元分析过程
        3.4.5 试验实测数据验证
    3.5 侧填土荷载作用下闸墙段被动群桩的有限元分析
        3.5.1 土体位移模式
        3.5.2 桩侧土压力分析
        3.5.3 桩身弯矩分析
        3.5.4 桩身侧移分析
    3.6 闸墙竖向荷载对软基被动群桩的影响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桩—土—结构共同作用的软基船闸被动桩有限元分析
    4.1 概述
    4.2 桩—土—结构共同作用模型的建立
        4.2.1 模型尺寸
        4.2.2 模型参数及荷载取值
    4.3 船闸被动桩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4.3.1 桩侧土压力
        4.3.2 桩身弯矩
        4.3.3 桩身侧移
        4.3.4 桩身轴力
        4.3.5 桩顶沉降
    4.4 与群桩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
        4.4.1 两种模型被动桩受力变形结果对比
        4.4.2 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4.5 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船闸被动桩受力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4.5.1 侧填土高度的影响
        4.5.2 侧填土宽度的影响
        4.5.3 软土内摩擦角的影响
        4.5.4 软土粘聚力的影响
        4.5.5 软土弹性模量的影响
        4.5.6 软土层厚度的影响
        4.5.7 桩径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案例应用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工程地质条件
    5.3 闸室结构尺寸及桩基布置方案
    5.4 被动桩—软基—闸室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5.4.1 土体参数分析及模型建立
        5.4.2 闸墙下被动桩的受力变形分析
        5.4.3 闸室底板的沉降分析
    5.5 回填期结构监测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Project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of Project
    2.1 Preparation for Translation
        2.1.1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2.1.2 Vocabulary Corpus Establishment and Reference of Parallel Text
        2.1.3 Theory Preparation: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2.1 Translation with Trados
        2.2.2 Translation Requirements
    2.3 Proofreading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3.1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3.2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3.2.1 Expressions
        3.2.1.1 Specialized Expressions
        3.2.1.2 Semi-Specialized Expressions
        3.2.2 Chinese Complex Sentences
        3.2.2.1 Chinese Coordinate Complex Sentences
        3.2.2.2 Chinese Explanatory Complex Sentences
        3.2.2.3 Chinese Conditional Complex Sentences
        3.2.2.4 Chinese Transitional Complex Sentences
    3.3 Translation Solutions
        3.3.1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Expressions
        3.3.1.1 Free or Literal Translation Strategy
        3.3.1.2 Literal or Free Translation Strategy
        3.3.2 Translation Techniques to Chinese Complex Sentences
        3.3.2.1 Division and Inversion
        3.3.2.2 Linear and Inversion or Linear and Division
        3.3.2.3 Inversion and Addition or Inversion and Change of Voice
        3.3.2.4 Linear and Inversion
Chapter Four Evaluation and Suggestions
    4.1 Company Evaluation and Self-Evaluation
    4.2 Suggestions of Engineering Translation for MTI Students
Conclusions
Bibliography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Appendix

(10)地震作用下建筑高低承台群桩基础响应规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桩基震害特点与抗震设计
        1.2.1 桩基础震害特点概述
        1.2.2 桩基础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1.3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机理的认识
        1.3.1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理论研究现状
        1.3.2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试验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本文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桩-土-结构振动台试验设计与实现
    2.1 引言
    2.2 试验设备
        2.2.1 振动台系统
        2.2.2 层状剪切试验土箱
    2.3 模型试验相似关系
        2.3.1 相似比关系理论研究
        2.3.2 模型相似关系设计
    2.4 试验方案设计与模型制作
        2.4.1 总体试验方案设计
        2.4.2 上部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
        2.4.3 桩基础模型设计与制作
        2.4.4 地基土制备装填与模型安装
    2.5 传感器选用与布置
    2.6 地震波选取与加载工况
        2.6.1 地震波选取
        2.6.2 加载工况
第3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引言
    3.2 试验宏观现象
    3.3 模型试验体系的动力特性
    3.4 模型地基的动力响应
        3.4.1 波速分析
        3.4.2 模型地基的边界效应分析
        3.4.3 地基土的放大效应
        3.4.4 地基土的滤波作用
        3.4.5 小结
    3.5 模型结构的动力响应
        3.5.1 上部结构的动力响应
        3.5.2 承台结构的动力响应
        3.5.3 桩身结构的加速度响应
        3.5.4 小结
    3.6 基桩桩身内力的动力响应
        3.6.1 桩身应变时程分析
        3.6.2 桩身内力分析
        3.6.3 小结
    3.7 土-结构的接触动土压力响应
        3.7.1 土-结构接触动土压力时程分析
        3.7.2 桩-土接触动土压力分布规律
        3.7.3 埋入承台结构-土接触动土压力响应
        3.7.4 小结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ABAQUS的有限元计算
    4.1 引言
    4.2 基于ABAQUS的运动控制方程建立
    4.3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4.3.1 土体的本构模型
        4.3.2 土-结构接触关系模拟
        4.3.3 时空网格的离散化原则
        4.3.4 计算模型的建立
        4.3.5 模型边界条件
        4.3.6 计算步骤
    4.4 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值对比
        4.4.1 加速度时程与反应谱
        4.4.2 桩身变形与内力
        4.4.3 土-结构接触动土压力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承台桩基础响应规律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引言
    5.2 桩土初始刚度比的影响
    5.3 桩身出露长度的影响
    5.4 桩身入土深度的影响
    5.5 承台质量的影响
    5.6 上部结构质量的影响
    5.7 场地土性质的影响
    5.8 振动幅值的影响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震作用下均质地基中桩身最大弯矩估算研究
    6.1 引言
    6.2 地基运动引起的桩身弯矩计算研究现状
        6.2.1 桩土运动一致的简化公式
        6.2.2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简化公式
        6.2.3 基于动力文克尔地基梁的简化公式
    6.3 桩顶最大弯矩的简化计算公式
        6.3.1 运动作用下的桩顶最大弯矩估算
        6.3.2 惯性作用下的桩顶最大弯矩估算
        6.3.3 惯性与运动两种作用的耦合估算
    6.4 简化计算公式验证
        6.4.1 惯性作用与运动作用耦合系数的确定
        6.4.2 简化公式与试验及数值结果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致谢

四、软土地基上相邻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及处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坝基加固措施研究[D]. 郑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桃园闸站工程中的应用分析[D]. 于荣科. 扬州大学, 2021(08)
  • [3]北部湾夹持厚层软土吹填场地卓越周期演化特征研究[D]. 覃钊. 广西大学, 2020(07)
  • [4]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土拱效应与减载特性研究[D]. 陶庆东. 重庆交通大学, 2020
  • [5]双层地基上砂袋围堰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D]. 容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处治及其工程特性[D]. 田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软土场地震陷引起的桩基负摩阻力研究[D]. 田兆阳.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 [8]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船闸被动桩的受力变形性状研究[D]. 袁文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胡萍.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10]地震作用下建筑高低承台群桩基础响应规律试验研究[D]. 赵晓光.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20(04)

标签:;  ;  ;  ;  ;  

相邻建筑物对软土地基的相互影响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