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加放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加放化疗

一、生物反应调节剂加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同[1](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李勤,张嫚,孟祥珍[2](2021)在《香菇多糖注射液结合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肺功能、不良反应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香菇多糖注射液结合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肺功能、不良反应影响。方法共计纳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4例,均由医院2016年5月—2019年8月收治,根据治疗方法不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2例)采取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患者(52例)采取吉非替尼联合香菇多糖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症状(咳嗽、疼痛、厌食、乏力等)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促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及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近期总有效率(73.08%,38/52)高于对照组(53.85%,28/52)(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75.00%,39/52)高于对照组(50.00%,26/52)(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FVC、FEV1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gA、IgG、IgM免疫球蛋白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IgA、IgG、IgM、CD+3、CD+4、CD+8、CD+4/CD+8水平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90.38%,47/52)高于对照组(71.15%,37/52)(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85%,2/52)低于对照组(21.15%,11/52)(P<0.05)。结论香菇多糖注射液结合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患者近期疗效佳,症状改善,恢复好,恢复快,且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一定程度改善,且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卢美君[3](2020)在《影响安罗替尼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及目的:细胞凋亡障碍、DNA损伤及血管异常生长是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生长及增殖需要营养物质和氧气,二者均来源于血管,血管是支持肿瘤存活的基本条件,也是肿瘤浸润邻近组织和远处转移的重要条件。Folkman认为,阻断血管是抑制肿瘤生长浸润和远处转移的重要手段。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如VEGF、PDGF和FGF等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各种抗肿瘤理论的深入探索和研究,以恩度、贝伐单抗、雷莫芦单抗和阿帕替尼等为代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取得显着疗效。许多研究发现一些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疗效有关;c-Kit、Bcl-2和DNA损伤修复酶PARP的表达情况亦与抗肿瘤的疗效可能有关。安罗替尼是新型的血管生成抑制剂,现有的研究表明其使多个瘤种的肿瘤患者临床获益。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安罗替尼治疗的多个瘤种恶性肿瘤患者的相关指标,初步探索影响安罗替尼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因素。方法:(1)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方案为安罗替尼单药或安罗替尼联合方案。收集临床特征,根据相关复查资料评价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随访并且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临床表现、体征及血液学检查)及无进展生存期(PFS)。(2)空腹抽取所收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血液,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FGF、SCFR、Bcl-2和PARP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VEGF、c-Kit、Bcl-2和PARP的m RNA相对表达量。(3)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制作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间的差异;对影响临床疗效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及Cox回归多因素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9年12月2日结束随访,收集到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共109例,8例因未返院复查,无法评价疗效而剔除,101例患者纳入研究。总中位PFS为4.8月(95%CI:3.824-5.776)。可评价的病例中,CR 0例(0.00%),PR18例(17.82%),SD 61例(60.40%),PD 22例(21.78%)。共79例达到疾病控制,总DCR 78.22%,18例达到客观缓解,总ORR 17.82%。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有:高血压6例(5.94%)、手足综合征7例(6.93%)、口腔溃疡4例(3.96%)、乏力4例(3.96%)、声音嘶哑2例(1.98%)、咳嗽6例(5.94%)、咯血4例(3.96%)、腹胀腹泻6例(5.94%)、漏尿1例(0.99%)、阴道流血1例(0.99%)、骨髓抑制16例(15.84%)、转氨酶升高17例(16.83%)、血脂升高10例(9.90%)和促甲状腺素(TSH)升高17例(16.83%),大部分为1-2级,3级高血压1例,4级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1例,无药物相关性死亡。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发生TSH升高者DCR较未发生者高(P=0.039),Logistic回归提示:联合用药(P=0.030)可作为提高疾病控制率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为保护性因素,而发生骨髓抑制不能作为DCR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有疾病相关手术史者ORR较无疾病相关手术史高(P=0.047),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无相关因子能作为ORR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用Kaplan-Meier法作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相关临床特征,临床分期为III期的患者中位PFS较IV期显着延长(11.4个月vs 4.2个月,x2=4.253,P=0.039),曾使用铂类的患者较未使用者的中位PFS延长(5.3个月vs 3.6个月,x2=4.299,P=0.038)。Log-Rank检验分析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TSH升高的患者中位PFS较未发生者延长(6.4个月vs 4.0个月,x2=3.982,P=0.046),发生手足综合征的患者中位PFS亦较未发生者延长(11.4个月vs 4.2个月,x2=5.297,P=0.021)。单因素分析临床特征、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各因子的血清含量和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既往铂类使用史、手足综合征、TSH升高、血清b FGF含量、Bcl-2 m RNA相对表达量及PARP m RNA相对表达量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子,将上述因子纳入Cox回归方程,结果显示:血清b FGF含量(P=0.009)及Bcl-2 m RNA相对表达量(P=0.012)是安罗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1)本研究显示各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使用安罗替尼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获益,不良反应可耐受。(2)血清b FGF含量及Bcl-2 m RNA相对表达量是安罗替尼治疗的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治疗过程中检测上述两个指标的表达可能有助于预后的预估。(3)使用联合方案以及发生促甲状腺素升高不良反应的患者安罗替尼的疗效可能较好,“安罗替尼+?”使患者获益更大的问题需在临床工作中继续探索。(4)临床分期早、曾使用铂类、出现手足综合征及促甲状腺素升高可能预示着安罗替尼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5)本研究初步确定了安罗替尼在治疗其他瘤种(肝癌、卵巢癌、头颈部肿瘤、胰腺癌、舌癌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其后线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6)本研究初步探索了影响安罗替尼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因素,值得临床扩大样本量在单个病种中进一步验证。

郑雁[4](2020)在《新型多金属氧酸盐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以肺癌发病率最高。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发病率的85%左右,且具有恶性度高和预后差的特点,对其治疗现已经成为临床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临床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等方法。但各种治疗方法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化疗药物毒副作用较大,靶向治疗药物虽敏感但耐药问题非常棘手,同时价格昂贵,免疫治疗适应症的选择等问题。因而研发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仍然是目前肺癌治疗关键问题之一。多金属氧酸盐是一类金属氧簇化合物,具有结构特异、表面高电荷、氧化还原能力较强、分子可设计等特点。研究表明,具有Keggi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本研究自主设计合成一系列具有Keggi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采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单晶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分析、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MTT法及MTS法对合成的多金属氧酸盐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筛选出抗非小细胞肺癌活性较高,同时毒性较低的化合物,代号为As MOP-8。采用体内急性毒性实验评价As MOP-8的急性毒性,并做为体内抗肿瘤实验剂量选择的依据。以ICR Lewis肺癌荷瘤小鼠作为实验研究模型,对As MOP-8进行体内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研究。分别采用体内外实验方法探讨As MOP-8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进而寻找其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靶点。结果表明,自主合成的含砷多酸化合物As MOP-8结构明确,在氨基酸溶液中稳定性良好,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最为显着,对正常肺组织细胞的毒性较小,与阳性对照顺铂相比抗肿瘤作用更显着且毒性较小。体内具有较好的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作用效果优于阳性药顺铂。在机制探讨中发现As MOP-8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同时通过Caspase依赖的线粒体通路和非Caspase依赖的线粒体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本课题自主设计、合成一系列的具有Keggi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采用体内外实验方法探讨受试物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及机制,并研究受试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性和体内急性毒性。课题部分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本研究为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多酸抗肿瘤药物奠定一定的理论实验基础。

孙海云[5](2019)在《血管内皮抑素与IL-2分别序贯洛铂治疗NSCLC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血管内皮抑素与白介素-2分别序贯洛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探讨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减少量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56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28例患者,B组28例患者。A组给血管内皮抑制素序贯洛铂胸腔灌注治疗,B组给予白细胞介素-2序贯洛铂胸腔灌注治疗。两组均每周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评价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减少量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统一收集参加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近期临床疗效:A组28例患者中,CR 4例,PR 16例,SD 5例,PD 3例,DCR 89.29%;B组28例患者中,CR 2例,PR 10例,SD 10例,PD 6例,DCR78.57%,两组间以上数据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的有效率(RR)71.43%明显高于对B组的有效率(RR)4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活质量:根据KPS功能状态评分标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KPS评分。经局部化疗后,A组QOL改善18例,稳定8例,下降2例,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4.29%;B组QOL改善10例,稳定12例,下降6例,生活质量改善率35.71%。与B组相比,A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升高,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稳定率和降低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胸腔灌注治疗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大多数为I-II级。A组不良反应中,有1例患者出现III级WBC减少;B组不良反应中,1例患者出现III级NE减少;两组患者均未出现III级及以上Plt及Hb减少。以上各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A组2例轻度反应,1例中度反应;B组3例轻度反应,2例中度反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主要表现为I-II级异常,均无III-IV级肝肾功能损伤,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心脏反应、胸痛、发热及乏力情况,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血管内皮抑素序贯洛铂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近期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且未增加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以及胸痛、发热、乏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杨才志[6](2019)在《岭南膏方健脾生髓方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疲乏及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收集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住院,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合并癌因性疲乏且辨证为正气亏虚的40例化疗患者,通过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角度探讨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及癌因性疲乏的病因病机及其防治问题。本研究认为“脾肾两虚”是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及癌因性疲乏的核心病机,故对化疗后的病人予以虚则补之为治则,以健脾补肾为治法的岭南膏方健脾生髓方。为向肿瘤临床及研究工作者提供中医膏方预防和治疗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为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寻找中西医结合新思路,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观察、评价膏方治疗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及癌因性疲乏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按膏方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组并开展前瞻性、对照研究。两组均参照NCCN指南选用化疗方案,21天为1治疗周期,膏方组患者给予岭南膏方健脾生髓方、中药辨证汤剂治疗,连续两个周期。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配合中药辨证汤剂治疗,连续两个周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调膏方节性T细胞(包括CD3+、CD4+、CD8+、CD4+/CD8+、Treg等)、中医证候评分、Piper疲乏调查量表评分、肝肾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化疗后膏方组与对照组相比,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化疗后膏方组与对照组相比,Piper疲乏调查量表评分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变化比较,膏方组治疗后,人体功能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化疗后膏方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有所上升,但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对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健脾生髓膏方对改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手足麻木等气血亏虚症状有较好效果,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健脾生髓膏方配合化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3.健脾生髓膏方对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不具有显着治疗作用;4.患者在服用健脾生髓膏方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安全性良好;5.本实验的成果,探索出以健脾生髓膏方治疗化疗后癌因性疲乏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中医药治疗新路,为临床开发新药做好了基础,为临床使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提供了循证医学的证据。

林伟波[7](2019)在《固金消瘤汤促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凋亡实验及对Ⅳ期NSCLC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固金消瘤汤是由周岱翰教授所创制的治疗肺癌经验方,有益气化痰,解毒消瘤的功效。已有实验研究表明固金消瘤汤(GJXLT)可以促进肺癌细胞的凋亡。目前相关研究证实肿瘤炎性微环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等具有强联系性。在肺癌患者微环境中,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TAMs)对肿瘤细胞具有促进转移、生长的作用,炎性微环境对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1.临床研究目的:通过临床用药观察药物对患者的瘤体大小变化情况、生存质量、相关炎性指标变化水平等的影响情况。方法:根据临床纳入标准,非随机纳入患者43例(中医组20例,西医组23例),除去脱落病人,共纳入3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组13例,西医组为21例)。中医组服用GJXLT,西医组进行化疗。观察时间为42天,各周期化疗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外周血NLR、PLR等炎性指标、肝肾功能的数据,同时记录、评估患者近期的疗效情况。成果:临床研究共完成病例34例,A组(中医组)13例,B组(西医组)21例。(1)通过治疗前比较,性别、年龄、病变位置、卡氏评分(KPS,Karnofsky)、病程、病理等比较P值均大于0.05,显示2组间有可比性。(2)2组有效率比较及稳定率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短期间,2组的稳定率相当。(3)2组各自治疗前后卡氏评分比较均为P>0.05,提示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无明显变化。(4)A组治疗前后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e,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lymphocyte rate,PLR)均有下降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NLR、PLR指标比较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5)2组治疗前后症状如咳嗽、咯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气促等缓解例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A组治疗后咳嗽或咯痰、纳差、腹胀或便溏症状改善比例较B组大。(6)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减少,P<0.05,提示化疗后具有血液毒性。A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量维持稳定,P>0.05。2组肝肾功能的重要指标:AST、ALT、UREA各自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的CREA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均值皆在正常值范围。A组的CREA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2组各自治疗后肝肾功能影响不显着。结论:固金消瘤汤(GJXLT)的临床运用,可能对IV期脾虚痰湿型NSCLC患者具有抗炎作用,从而维持患者微环境中NLR、PLR等炎性指标水平稳定。GJXLT治疗后,NLR、PLR指标有下调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GJXLT可能有改善炎性肿瘤微环境的治疗前景。GJXLT的短期临床疗效不显着,有待方药改良或行大样本的临床试验验证。2.细胞学研究目的:本研究预期用GJXLT冻干粉干预M2-TAMs,评估药物对M2-TAMs的影响情况。方法:1.按照标准方法制备GJXLT冻干粉。构建M2-TAMs模型,用人白血病细胞株THP-1经佛波酯(PMA)、白介素13(IL-13)和白介素4(IL-4)先后干预诱导形成M2-TAMS,采用ELISA法检测M2-TAMs的白介素10(IL-10)和人肺部活化调节趋化因子18(CCL18)表达水平及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评估M2-TAMS模型是否建立。2.通过MTT比色法检测GJXLT冻干粉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并通过镜下观察药物是否促能进肺癌细胞凋亡。平板克隆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MTT比色法检测检测GJXLT冻干粉对M2-TAMs的抑制作用。通过检测,IC50值为0.71mg/ml,设定为GJXLT冻干粉药剂浓度中剂量组。M2-TAMs与人腺癌A549细胞在transwel中共培养,加入GJXLT冻干粉进行干预,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GJXLT 0mg/ml)、低剂量组(GJXLT 0.36mg/ml)、中剂量组(GJXLT 0.71mg/ml)和高剂量组(GJXLT1.42mg/ml),Annexin V-FITC/PI原位荧光检测与A549共培养的M2-TAMs在不同浓度GJXLT冻干粉作用下的促凋亡情况。3.M2-TAMs与人腺癌A549细胞共培养于transwell中,检测A549在不同浓度GJXLT冻干粉干预下的迁徙数目。4.Westernblots检测与A549共培养的M2-TAMs中AKT/FOXO3a/Bim信号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PARP、Cleaved PARP、Cleaved casepase 3、Cleaved casepase 8等在不同浓度GJXLT冻干粉干预下的蛋白印迹变化。5.共培养的M2-TAMs加入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通道阻滞剂LY 294002,Westernblots验证实验药物干预下是否能逆转M2-TAMs通路去磷酸化水平。成果:1.THP-1细胞与M2-TAMs中各自所含IL-10的OD值比较,P<0.05,提示2组间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P-1细胞与M2-TAMs中各自所含CLL18的OD值比较,P<0.01,提示2组间的比值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综合ELISA检测及诱导后的THP-1细胞变成贴壁细胞,显微镜下由诱导前的圆形悬浮细胞变成有伪足、不规则形态的巨噬细胞,提示M2-TAMs细胞模型构建成功。2.不同浓度GJXLT冻干粉作用于A549细胞,药物干预24h、48h、72h后的各组间分析结果提示,24h干预时间点:250ug/ml-1000ug/ml药物干预组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8h及72h干预时间点:62.5ug/ml-1000ug/ml药物干预组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GJXLT冻干粉对A549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3.GJXLT冻干粉可明显抑制A549细胞克隆团的形成,具有抑制A549的增殖分裂能力。结果提示药物组与对照组的克隆团形成数目有显着性差异(P<0.01)。倒置显微镜倍镜子下显示GJXLT冻干粉组可明显地抑制A549细胞克隆团细胞的增殖,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4.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浓度GJXLT冻干粉干预M2-TAMs的影响。不同时间(24h、36h、48h)药物干预后的各组与对照组比较,药物干预组(浓度大于125 ug/ml)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干预时间点OD值均各自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此之外,62.5 ug/ml的GJXLT冻干粉干预组在36h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提示浓度大于125 ug/ml不同浓度的GJXLT冻干粉均对M2-TAMs细胞有抑制作用。GJXLT冻干粉对M2-TAMs细胞的有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5.细胞迁徙实验,分析结果提示GJXLT冻干粉干预组皆可显着抑制肿瘤微环境中A549细胞的迁徙,组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药物组干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0.01,提示药物的干预作用明显。各组间A549细胞的迁徙数目比较,除了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M2-TAMs经GJXLT冻干粉干预后,Annexin V-FITC/PI原位荧光凋亡检测显示:红色荧光及绿色荧光的荧光表达受GJXLT冻干粉剂量的影响,GJXLT冻干粉剂量越大,早期及晚期细胞凋亡的数目相对越多。7.(1)M2-TAMs经不同浓度GJXLT冻干粉干预后,Western blot检测M2-TAMs中AKT与p-AKT、bim蛋白灰度值分别与内参β-actin比较。AKT/β-actin比值,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O.05)。p-AKT/β-actin灰度值比较,P<0.05,GJXLT冻干粉干预组除了低剂量组外,其他剂量组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不同浓度的GJXLT冻干粉作用于M2-TAMs后的FOXO3a各组总蛋白印迹表达量相近,p-FOXO3a蛋白磷酸化水平随GJXLT冻干粉作用浓度的提高而逐步下降。FOXO3a/β-actin比值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O.05)。p-FOXO3a/β-actin灰度值比较,P<0.05,提示GJXLT冻干粉干预组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bim/β-actin比值,GJXLT冻干粉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为GJXLT冻干粉可能通过影响AKT/FOXO3a/bim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4)Cleaved casepase 3/β-actin比值比较,GJXLT冻干粉高剂量组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leaved casepase 8/β-actin灰度值比较,GJXLT冻干粉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ARP/β-actin及Cleaved PARP/β-actin灰度值比较,GJXLT冻干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均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8.(1)Western blot检测后,结果提示:只予GJXLT冻干粉干预M2-TAMs的2组比较:AKT/β-actin比值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O.05)。p-AKT/β-actin灰度值比较,GJXLT干预组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通道阻滞剂LY 294002干预M2-TAMs后,再行GJXLT冻干粉干预,GJXLT冻干粉给药组及对照组间的AKT/β-actin蛋白灰度值比值检测无统计学意义(P>0.05)。LY 294002干预M2-TAMs后GJXLT冻干粉给药组及对照组间的p-AKT/β-actin蛋白灰度值比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只予GJXLT冻干粉干预的M2-TAMs的2组FOXO3a/β-actin比值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O.05);p-FOXO3a/β-actin灰度值比较,GJXLT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LY 294002干预M2-TAMs后GJXLT冻干粉给药组及对照组间的FOXO3a/β-actin及p-FOXO3a/β-actin蛋白灰度值比值检测无统计学意义(P>0.05)。(3)只予GJXLT冻干粉干预的M2-TAMs的2组bim/β-actin蛋白灰度值比值比较结果显示:GJXLT冻干粉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LY 294002干预M2-TAMs后GJXLT冻干粉给药组及对照组间的bim/β-actin蛋白灰度值比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GJXLT冻干粉能够促进人肺癌细胞A549的凋亡。同时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且具有剂量依赖性。2.GJXLT冻干粉能够促进M2-TAMs凋亡,且具有剂量依赖性。3.GJXLT冻干粉能够抑制与炎性肿瘤微环境中M2-TAMs共培养的A549的细胞迁徙能力。4.GJXLT冻干粉可能通过影响M2-TAMs细胞的AKT/FOXO3a/bim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及促凋亡蛋白的表达来促进M2-TAMs的凋亡,并对caspase涉及内外途径的相关凋亡蛋白有调节作用。5.GJXLT冻干粉不能逆转肿瘤炎性微环境中M2-TAMs凋亡通路AKT/FOXO3a/bim经上游阻滞剂处理后的p-AKT或p-FOXO3a去磷酸化水平。

周禄荣,李康,武晓彬,周文波,李秋华[8](2019)在《中药膏方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保肺膏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化疗治疗;治疗组采用保肺膏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疗效、临床证候疗效、体力状况评分、体重变化、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客观疗效总缓解率(62.5%vs. 32.5%)、临床证候总缓解率(85.0%vs. 55.0%)、卡氏评分改善率(92.5%vs. 72.5%)、体重总改善率(92.5%vs. 65.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状况评分均降低,但仅生理状况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14.3±5.1 vs. 16.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肺膏可有效减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存质量。

翁金燕,翁丽燕,翁巧优[9](2018)在《金葡素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高聚金葡素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32),对照组给予TP治疗方案,治疗组给予TP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高聚金葡素。比较治疗前后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的有效率(78.13%)优于对照组(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其中治疗组的KPS评价方面,改善率(78.13%)显着优于对照组(56.25%)(P<0.05);体质量的改善方面,治疗组(81.25%)显着优于对照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的TNF-α和IL-6水平显着下降,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着升高。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聚金葡素联合TP方案在近期疗效的有效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TP方案比较有显着的改善。

杨进翔(Yang Chin Hsiang)[10](2018)在《徐力教授应用三段六辨论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文以导师徐力教授多年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实践为基础,对导师应用独创之“三段六辨论”辨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进行研究和总结,俾其能够进一步指导中医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运用。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部分(1)整理古代中医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症状、体征与理、法、方、药的文献记载。(2)检索现代近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报导,并综合归纳其研究进展。(3)总结导师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之独到见解。2.临床研究部分(1)通过长期跟随导师侍诊抄方,对导师近三年来诊治的所有非小细胞肺癌病案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总结凝炼出导师运用“三段六辨论”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与特色。(2)总结归纳导师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辨治分型与对应方药,及各种临床主要表现如咳嗽、胸腔积液、脑转移、骨转移、肝转移等症状的证治经验,并探讨导师在临证中如何从整体与局部、辨证与辨病、宏观与微观等方面把握本病,分析中医特色和优势。(3)对导师近三年来诊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所有病案资料,运用Microsoft Exce12010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总结,观察主要以性别与年龄、症状、处方总药物的次数和频率、肺鳞癌药物、肺腺癌药物、胸腔积液药物、配合化疗与标靶时用药归律、药物的四气五味与归经的分布。3.讨论部分通过对实际观察病例的医案选录、病案探讨与疗效分析,结合理论研究及导师临床经验作出归纳总结,提出常见兼夹证型与方药加减、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用药规律,使之能够进一步指导中医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运用。研究结果1.探讨导师徐力教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病因病机之认识,文中详细阐述了导师徐力教授对本病的认识:病理演变过程以正虚肺弱、气阴两伤为本,癌毒、痰瘀、郁热交结为标。痰、瘀、郁、热与癌毒可互为因果、相互搏结而成瘤具形,攫夺精气而戕害机体,导致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2.介绍了导师辨治非小细胞肺癌各种常见症状与转移性病变的辨治经验,如:咳嗽、胸腔积液、脑转移、骨转移、肝转移等,并探讨了导师对这些症状与病变的辨证思路与用药心得。3.病案与用药分析:符合标准患者共有77例,男性有42例,占总例数的54.55%;女性有35例,占总例数的45.45%。年龄约在40~90之间,平均年龄约(64.18±9.57)岁。7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共有95个;总体用药有321味,主要以补气药、利水消肿药、补阴药、清热解毒药、清化热痰药、止咳平喘药为主;腺癌用药偏重利湿通络为主,鳞癌则以清化痰热为多;配合化疗每多健脾益肾,和胃止呕之品;配合靶向治疗尤重燥湿和胃,养血散结之功;胸腔积液以泻肺清热利水为大法;常用药物之四气以温、平类药物为主,五味以苦、甘居多,主要归经以肝、肺二经居多。研究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机纲要是“正虚肺弱,脾肾两伤,癌毒裹胁痰瘀郁热为患”,而“癌毒伤正”则是病机关键所在。治疗方面,可从“三段分治全程参与,衷中参西优势互补”、“六辨求机融会新知,发皇古义践墨随敌”、“复法大方多重截堵,塞流澄源不可偏废”三个方面来总结体现导师运用“三段六辨论”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独到心得与经验见解。具体病例与用药分析而言,从症状来说,咳嗽疲倦为诸症之先,胸腔积液是常见之症;就总体用药方面而论,补强脾肺肾,清化痰瘀毒为基本核心处方;总体药物功效则表明,扶正以补气养阴为主,祛邪以利水解毒为先。

二、生物反应调节剂加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反应调节剂加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论文提纲范文)

(1)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2. VM的形成机制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3.4 其他潜在靶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筛选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提取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评价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资料分析
        2.2 疗效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3. 讨论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香菇多糖注射液结合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肺功能、不良反应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近期疗效比较
    2.2 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3 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2.4 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FVC、FEV1水平变化
    2.5 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后IL-1β、TNF-α水平比较
    2.6 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指标变化分析
    2.7 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指标变化分析
    2.8 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比较
    2.9 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3)影响安罗替尼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实验试剂
    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1.3 主要溶液配制
    1.4 实验方法
        1.4.1 临床研究部分
        1.4.2 基础研究部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研究结果
    2.2 基础结果
    2.3 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2.4 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抗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新型多金属氧酸盐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1.1 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简介
        1.1.1 全球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简介
        1.1.2 我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简介
    1.2 恶性肿瘤的治疗
        1.2.1 外科治疗
        1.2.2 放射治疗
        1.2.3 药物治疗
    1.3 多金属氧酸盐的药物化学研究进展
第2章 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表征及稳定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化合物的合成
        2.2.1 VMOP-31 的合成
        2.2.2 AsMOP-8 的合成
    2.3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表征
        2.3.1 VMOP-31 的结构分析和表征
        2.3.2 AsMOP-8 的结构分析和表征
    2.4 As MOP-8 稳定性研究
        2.4.1 AsMOP-8在PBS中的稳定性
        2.4.2 AsMOP-8 在氨基酸及谷胱甘肽中的稳定性
    2.5 结果与讨论
第3章 多金属氧酸盐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及毒性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VMOP-31 抗肿瘤活性及毒性
        3.2.2 AsMOP-8 抗肿瘤活性及毒性
        3.2.3 AsMOP-6 抗肿瘤活性及毒性
        3.2.4 三种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活性及毒性比较
    3.3 讨论
        3.3.1 三种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活性比较
        3.3.2 三种多金属氧酸盐对正常细胞毒性的比较
        3.3.3 三种多金属氧酸盐抗 A549 细胞治疗指数的比较
第4章 AsMOP-8 急性毒性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3 讨论
第 5 章 As MOP-8 体内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及毒性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
        5.2.1 小鼠的一般状态
        5.2.2 AsMOP-8 体内抑瘤效果
        5.2.3 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5.2.4 小鼠脏器指数
        5.2.5 小鼠各脏器病理改变
    5.3 讨论
        5.3.1 AsMOP-8 对小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5.3.2 AsMOP-8 体内抑瘤效果
        5.3.3 AsMOP-8 对小鼠各脏器的影响
第6章 AsMOP-8 抗非小细胞肺癌机制的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
        6.2.1 体外实验结果
        6.2.2 体内实验结果
    6.3 讨论
        6.3.1 AsMOP-8与ct DNA的相互作用
        6.3.2 AsMOP-8与BSA的相互作用
        6.3.3 AsMOP-8对A549 细胞周期的影响
        6.3.4 AsMOP-8对A549 细胞凋亡的影响
        6.3.5 AsMOP-8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血管内皮抑素与IL-2分别序贯洛铂治疗NSCLC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2.病例资料
    3.治疗方法
    4.临床评价标准
    5.统计学处理
结果
    1.近期临床疗效
    2.生活质量评价
    3.不良反应
    4.生存质量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6)岭南膏方健脾生髓方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疲乏及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非小细胞肺癌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中西医研究进展
        1.1.1.T细胞亚群的抗肿瘤免疫机理
        1.1.2.肺癌的中医认识及其正虚证候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1.2.化疗对肿瘤患者免疫系统的潜在毒副作用
    1.3.癌因性疲乏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3.1.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3.2.中医研究进展
    1.4.膏方在调节肺癌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应用
        1.4.1.中医对化疗的认识及治则
        1.4.2.膏方特点
        1.4.3.膏方健脾生髓方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临床资料
        2.1.1.一般资料
        2.1.2.试验设计类型
    2.2.诊断标准
        2.2.1.西医诊断标准
        2.2.2.癌因性疲乏(CRF)诊断标准
        2.2.3.中医气血两虚证诊断标准
        2.2.4.病例纳入标准
        2.2.5.排除标准
    2.3.治疗方法
    2.4.观察指标
        2.4.1.一般项目
        2.4.2.疗效性指标
    2.5.统计学处理
    2.6.统计结果
        2.6.1.一般资料
        2.6.2.治疗前情况
        2.6.3.疗效评价:两组组间、组内治疗前后对照研究
        2.6.4.安全性评价
    2.7.研究结果分析
        2.7.1.资料分析
        2.7.2.疗效分析
        2.7.3.安全性分析
    2.8.结论
第三章 讨论
    3.1.膏方在化疗后不良反应防治中的优势
    3.2.健脾生髓膏方改善癌因性疲乏及气血两虚证候理论分析
    3.3.细胞免疫与癌因性疲乏的关系
    3.4.研究不足及改进
    3.5.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件

(7)固金消瘤汤促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凋亡实验及对Ⅳ期NSCLC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对肺恶性肿瘤的研究
        1.1.1 肺癌病中医源流
        1.1.2 病因病机
        1.1.3 肺癌证型及特色治疗
    1.2 益气除痰方-固金消瘤汤方解
    1.3 益气除痰法治疗肺癌
    1.4 化瘀解毒法治疗肺癌
    1.5 IV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西医常规治疗
        1.5.1 化学治疗
        1.5.2 放射治疗
        1.5.3 靶向治疗
        1.5.4 免疫治疗
    1.6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及外周血炎性指标相关研究
    1.7 AKT通路研究及caspase相关凋亡蛋白
    1.8 中医药论治与肿瘤炎性微环境
第二章 临床试验
    2.1 研究方案
        2.1.1 研究对象
        2.1.2 试验药物
        2.1.3 临床研究技术路线图
        2.1.4 诊断标准
        2.1.5 病例筛选
        2.1.6 治疗方案
        2.1.7 观察项目与检测时点
        2.1.8 疗效指标及评定标准
        2.1.9 不良事件的观察
        2.1.10 统计学方法
    2.2 临床研究结果
        2.2.1 一般资料比较
        2.2.2 近期疗效比较
        2.2.3 炎性指标比较
        2.2.4 临床症状缓解例数比较
        2.2.5 药物副作用
        2.2.6 案例报道
第三章 细胞实验研究
    3.1 实验一:MTT比色法检测GJXLT冻干粉对人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3.1.1 材料
        3.1.2 实验步骤
        3.1.3 统计学方法
        3.1.4 实验结果
    3.2 实验二:M2型TAMS模型构建
        3.2.1 材料
        3.2.2 实验步骤
        3.2.3 ELISA检测
    3.3 实验三:MTT比色法检测GJXLT冻干粉对M2-TAMS的影响
        3.3.1 材料
        3.3.2 实验步骤
        3.3.3 统计学方法
        3.3.4 实验结果
    3.4 实验四:A549细胞平板克隆
        3.4.1 材料
        3.4.2 实验步骤
        3.4.3 统计学方法
        3.4.4 实验结果
    3.5 实验五:ANNEXIN V-FITC/PI检测GJXLT作用于共培养M2-TAMS原位荧光
        3.5.1 材料
        3.5.2 实验步骤
        3.5.3 实验结果
    3.6 实验六:细胞迁徙
        3.6.1 材料
        3.6.2 实验步骤
        3.6.3 统计学方法
        3.6.4 实验结果
    3.7 实验七:M2-TAMS蛋白PI3K/AKT/FOXO3A/BIM通路及CASPASE活化检测
        3.7.1 材料
        3.7.2 实验步骤
        3.7.3 统计学方法
        3.7.4 实验结果
    3.8 实验八: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通道阻滞
        3.8.1 材料
        3.8.2 实验步骤
        3.8.3 统计学方法
        3.8.4 实验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8)中药膏方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1.5.2 治疗组:
    1.6 疗效判断
        1.6.1 病灶的客观疗效标准
        1.6.2 生存质量标准评价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灶客观疗效比较
    2.2 两组临床证候总有效率比较
    2.3 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
3 讨论

(9)金葡素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近期疗效观察
        1.3.2 生活质量
    1.4 观察指标
    1.5 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疗效观察比较
    2.2 两组的生活质量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10)徐力教授应用三段六辨论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1.1 病因病机
        1.2 辨证分型
        1.3 中医治则治法研究
        1.4 临床验方治疗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
    2 西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2.1 非小细胞肺癌流行病学现况
        2.2 非小细胞肺癌病因
        2.3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3 评述
第二部分 病因病机
    1 正虚为本,肺先虚而招邪踞
        1.1 病变在肺,气阴先伤
        1.2 存养在中,进退凭脾
        1.3 肾虚易病,肾穷则死
    2 癌毒为标,痰瘀郁热交互为患
        2.1 气郁为先衍六郁,怫郁愠恚病之由
        2.2 痰瘀杂合囊窠成,百脉不畅治节失
        2.3 燥邪烟毒灼气道,阴伤络损火刑金
    3 病机关键为癌毒伤正
        3.1 癌毒盘踞缓消磨,正气难箍溃走注
        3.2 正虚肺弱气阴伤,癌毒痰瘀郁热戕
    4 小结:病在正虚癌毒为患,治当多元优势互补
第三部分 证治经验
    1 返本开新,以三段六辨为切入模式
        1.1 立论依据,传统辨治理论的再进化性
        1.2 融会中西,现代医技药理的吸收利用
        1.3 宏观调控,三段分时定方略
        1.4 微观执行,六度思辨明战术
        1.5 小结:与时偕行,唯变所适
    2 三段分治全程参与,衷中参西优势互补
        2.1 辅助治疗期:脾胃气血优先顾护,顺势用柔减毒增效
        2.2 维持治疗期:扶正祛邪执两用中,巩固战果惮压癌毒
        2.3 姑息治疗期:固本培元扶保胃气,伺机攻伐留人为先
    3 六辨求机融会新知,发皇古义践墨随敌
        3.1 辨癌症病位,因势利导聚而歼之
        3.2 辨病理类型,洞彻本源精准打击
        3.3 辨指标水平,见微知着杜渐防萌
        3.4 辨病机特点,知常达变左宜右有
        3.5 辨证候虚实,泛应曲当进退有据
        3.6 辨兼夹症状,缓解痛苦增益信心
        3.7 小结:衷中参西择善固执,截断病势掌握主动
    4 复法大方多重截堵,塞流澄源不可偏废
        4.1 传统为体现代为用,摄用归体体用一如
        4.2 “三段六辨”优化辨治,四大环节层次组方
        4.3 小结:通经达权随类应化,超常破格钩深致远
第四部分 各种常见症状与转移性病变的辨治经验
    1 咳嗽
        1.1 外感尤重宣肺,首恶必祛风邪,先解标急再图治癌
        1.2 内伤治分五脏,久咳酌参收敛,抗癌止咳并行不悖
        1.3 小结:癌咳难愈因有多歧,耐心守恒勿求近功
    2 胸腔积液
        2.1 辨治不离悬饮支饮,临证多用“苓红葶枣”
        2.2 小结:利水不伤正为根本,重在加减化裁
    3 脑转移
        3.1 化痰消瘀为标实之治,搜风剔络不离虫兽
        3.2 滋水涵木为本虚之求,潜阳消水不忘强土
        3.3 小结:风痰扰用虫类熄,脑水肿以四苓消
    4 骨转移
        4.1 始病破坚,先除痰瘀而痛可止
        4.2 终末延命,必养脾肾而人可留
        4.3 小结:重视古人心得,骨伤不离肾虚
    5 肝转移
        5.1 标实者用清热利湿、化瘀消瘤以软肝除积
        5.2 本虚者用滋阴养血、益气健脾以柔肝固本
        5.3 小结:保肝降酶一药多效,随症加减以广其功
第五部分 病案统计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西医诊断标准
        2.6 中医辨证标准
        2.7 入选病例情况
    3 研究方法
        3.1 资料整理
        3.2 症状规范
        3.3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症状的频数分析
        4.2 总体用药频数分析
        4.3 总体药物功效频数分析
        4.4 肺腺癌用药频数分析
        4.5 肺鳞癌用药频数分析
        4.6 配合化疗用药频数分析
        4.7 配合靶向治疗用药频数分析
        4.8 胸腔积液用药频数分析
        4.9 总体药物的四气五味与归经统计分析
    5 分析与讨论
        5.1 症状而言:咳嗽疲倦为诸症之先,胸腔积液是常见之症
        5.2 总体用药:补强脾肺肾,清化痰瘀毒为基本核心处方
        5.3 总体药物功效:扶正以补气养阴为主,祛邪以利水解毒为先
        5.4 腺癌与鳞癌用药:腺癌以利湿通络为主,鳞癌以清热化痰为多
        5.5 配合化疗用药:健脾无过参术芪,益肾尤重补骨脂,和胃止呕宗半夏
        5.6 配合靶向治疗用药:固本不忘养血和胃,治标每多燥湿散结
        5.7 胸腔积液用药:泻肺清热利水为大法,苓红葶枣汤是常用方
        5.8 总体药物四气:宗温以固本,用寒以辟邪,主平以求恒
        5.9 总体药物五味:首重苦以燥泄攻邪,次用甘以缓急补虚
        5.10 总体药物归经:肝肺为攻邪之所必由,脾肾乃续命之根本
        5.11 小结
第六部分 病案举隅
    1 肺腺癌经治咯出肿瘤组织案
    2 肺腺癌术后四年,伴发脑转移案
    3 肺腺癌Ⅳ期,化疗全程配合中药辅助案
    4 肺腺癌根治术后,纯中药抗转移复发案
    5 肺腺癌Ⅳ期,耄耋之体带瘤生存案
    小结
第七部分 结语
    1. 总结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生物反应调节剂加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论文参考文献)

  • [1]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香菇多糖注射液结合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肺功能、不良反应影响研究[J]. 李勤,张嫚,孟祥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1(04)
  • [3]影响安罗替尼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D]. 卢美君. 桂林医学院, 2020(03)
  • [4]新型多金属氧酸盐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及机制研究[D]. 郑雁. 吉林大学, 2020(08)
  • [5]血管内皮抑素与IL-2分别序贯洛铂治疗NSCLC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D]. 孙海云. 青岛大学, 2019(02)
  • [6]岭南膏方健脾生髓方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疲乏及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研究[D]. 杨才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固金消瘤汤促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凋亡实验及对Ⅳ期NSCLC临床研究[D]. 林伟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5)
  • [8]中药膏方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 周禄荣,李康,武晓彬,周文波,李秋华.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9(04)
  • [9]金葡素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 翁金燕,翁丽燕,翁巧优. 中国现代医生, 2018(20)
  • [10]徐力教授应用三段六辨论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经验研究[D]. 杨进翔(Yang Chin Hsiang).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加放化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