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资源管护,保障金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水资源管护,保障金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保障金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董俐[1](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提出生态补偿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之一,是解决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措施,已多次出现在国家重要政策当中。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高效的实施生态补偿迫在眉睫。然而,目前我国生态补偿实践中尚存在如不能识别区域复杂的空间异质特性、不能契合不同区域生态补偿需求的迫切性等问题,造成了生态补偿格局不对等、生态效益和资金效益受损,影响了生态补偿的公平与效率。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确定补偿优先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综合生态环境与气象、社会经济、国土空间规划与保护、土地利用/覆被等数据资料,分析了2009-2019年浙江省生态系统格局及时空演化规律,核算了浙江全域的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探究了10年间GEP及供给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生态产品的构成和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态盈亏法、生态效益法和聚类分析法,结合主体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结果优化,研究了省域范围内多目标的生态补偿空间选择。针对现有的浙江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现状,分析了生态补偿格局的不对等关系,并提出了生态补偿实施策略的优化建议,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生态补偿项目——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中生态补偿空间选择提供参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浙江省2009-2019年生态系统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浙江省生态系统结构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2 10年间,城镇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扩张趋势,农田生态系统大幅萎缩,湿地生态系统和灌丛生态系统小幅增长,草地生态系统略有减少;○3生态系统类型转换强度呈现出“北高南低、沿海高内陆低”的分布格局,浙东北(杭宁绍嘉湖及舟山群岛)和浙东南沿海(温台)生态系统类型转换活跃,浙西南生态系统较为稳定。(2)浙江省2009年、2014年、2019年GEP核算与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1 2019年,浙江省GEP总值为56381.22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量为41467.22亿元,占比73.55%,文化服务价值量为9596.44亿元,占比17.02%,供给产品价值量为5317.56亿元,占比9.43%;○2 10年间,GEP有小幅增长,表现出先慢后快的增长趋势,其中调节服务价值量表现为先负增长后正增长,总体变化幅度较小,供给产品价值量年均增长率较高且相对稳定,文化服务价值量年均增长率呈先快后“慢”趋势,增长率总体较高;○3浙江省单位面积GEP有一定增长,人均GEP呈下降趋势。浙北和浙东沿海以及千岛湖沿线县(市、区)的单位面积GEP变化较小,钱塘江沿线县(市、区)的单位面积GEP增长幅度较大。(3)基于浙江省GEP损益空间、生态补偿优先指数(ECPS)、生态敏感性分析,并结合人均GEP、人均财政收支差额、主体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的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损益空间的受损类型以湿地、森林生态系统受损为主,集中在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绍兴市以及浙西南丽水市,增益区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浙北平原;○2 ECPS高值区和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省内山地丘陵地区,优先指数最高的5个县为淳安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庆元县、龙泉市和遂昌县;○3浙江省生态敏感性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经浙西北和浙东两大山地丘陵区向东北方向逐级减弱,以浙西南丽水市为极敏感,东部沿海和浙北平原为中、轻度敏感;○4经空间选择,将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级划分为重点受偿区、优先受偿区、次级受偿区和潜在补偿区,全省11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均属于重点受偿区和优先受偿区。(4)对比分析空间选择优化结果与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情况,以诊断浙江省生态补偿现存问题,结果表明:转移支付资金空间分配存在不对等关系,对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优先级偏差较大。一些生态系统服务输出较大、发展受限的区域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较少,对生态补偿效率有一定影响,应优化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格局,衔接配合生态保护红线等政策。

赵清杰[2](2021)在《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成果关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而环境治理绩效评估是推动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有效工具。本文立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特点,初步构建地区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研究框架、指标体系,对研究区域的环境治理绩效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共价值冲突的影响作用及机理。首先以现有研究为支撑,梳理公共价值内涵并分析模型构建的主要内容,建立起包含公众生态满意度、民主治理、环境治理效率、环境发展可持续4个维度的关键指标、以及22个细分测量指标组成的环境治理绩效评估分析框架;其次利用效率测算模型Super-SBM计算环境治理效率,利用数据信息熵值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最后利用空间标识法、Pearson相关系数、雷达图维度分析等,对于2011—2018年间浙江省各地级市的环境绩效指数进行动态分析。以此为基础探讨公共价值冲突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机理和效果,其研究结论主要有:(1)综合环境治理绩效评估体系更符合地区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结果更加客观有效。2011-2018年浙江省各地区综合环境绩效优良率达73%,绩效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二级指标中,环境治理效率在地区间差异表现明显,是导致综合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环境发展可持续绩效指数不高,其对综合环境治理绩效的贡献最小。三级指标中,地区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水资源利用率、公众参与程度、公众信访满意率等指标的环境目标实现程度较高。其中单位GDP能耗、水土流失治理、平均水资源利用率等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2)丽水市的综合环境治理绩效和单项指标测量结果最优,嘉兴市则在各项指标位于后列。就单一维度的评分结果而言,效率提升表现较佳的是衢州市和丽水市;台州市和丽水市则对于提升公众生态满意较为关注;金华市和丽水市较为注重民主参与治理;环境发展可持续建设较好的是衢州市和丽水市。各地区在不同绩效指数方面表现各异,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3)实证结果表明,公众价值冲突对政府综合环境绩效的影响呈现“倒U型”结构,适度的公共价值冲突可以提升环境治理绩效,但是过度的冲突反而会损害环境治理绩效,应注意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建设的协调。研究丰富了现有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的视角和路径,为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绩效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测量思路。此外,构建更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绩效评估体系,引入公共价值维度,纠正以往效率为主导评估环境绩效不全面的趋势,充分利用评估结果,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考核提供重要参考。

许开平,余国晨,刘一衡,王士武[3](2020)在《基于水资源综合承载指数的金华市承载力预警机制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一、问题提出背景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钱塘江上游,土地面积10 942km2。金华市设婺城、金东2个市辖区,辖武义、浦江、磐安及兰溪、义乌、东阳、永康等7个县市,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2.38万人,实现生产总值(GDP)4 559.90亿元。

林俏[4](2020)在《浙江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研究》文中指出浙江金华市是“上山文化”的发源地,留存着历史悠久的人类活动痕迹,尤其是现存数量丰富的传统村落,成为研究古代人居环境的重要样本。金华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地区,山区河道周围的村落常饱受水旱之灾,此地复杂的山地水文环境使得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形成人工与自然融合的理水生态系统。本文以浙江金华市的104个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所在区域环境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将理水生态智慧理解为传统村落在选址、营建中与水系有关的空间形式和社会形态,采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GIS分析等研究方法,总结村落理水的流程和框架,及其背后蕴含的理水生态智慧,以期为现代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参考。本论文一共分为三部分分析:第一部分为金华市传统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通过历史文献资料梳理传统村落形成的自然特征、社会因素和文化环境,分析传统村落的发展过程。其次基于GIS分析金华市传统村落的集聚规律、海拔、高程等,掌握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第二部分为金华市传统村落的水系营建流程和框架。通过分析传统村落选址布局与水系的关系,归纳村落选址的基本特征。其次梳理村落内外的具体水系营建过程,分别为筑堰截流、明溪暗溪、引渠立圳、开塘凿井、建筑归水和雨水调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特色水系空间和村落风景体系,分别为水田、水口、水筑、水园和八景空间,总结其形成原因、构成要素和空间特征,并结合具体调研村落进行案例举证。第三部分为探究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和实践经验,主要表现在因地制宜的防洪布局、充分保障的灌溉方式、清洁便利的生活水源、快速高效的排水系统、安全宜居的建筑环境和山水诗画的文化意境,并为金华地区传统村落提出保护与发展的策略。

杨角[5](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乔媛媛[6](2020)在《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扩张对土地的利用类型、植被、水文、气候等方面产生了显着的影响。生态承载力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环境影响干扰程度的重要标准,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限制性条件,也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定量化要求。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主要涉及浙江省的杭州、湖州、衢州,江西省的上饶、景德镇、九江,以及安徽省的宣城、黄山、池州。该地区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且该区域内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较快,资源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以该地区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该地区城市生态承载力的评价,分析该地区城市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变化过程,明确影响城市生态承载力的因素,对该地区城市生态承载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规划等方面提供参考。论文对国内外关于城市生态承载力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了城市生态承载力的含义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城市生态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城市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包括4个子系统(经济发展压力系统、社会发展压力系统、生态环境弹力系统及资源环境支撑力系统),23个具体的评价指标。利用投影寻踪法对2008-2017年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内城市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的评价,对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的时间、空间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综合讨论研究区内城市生态承载力演变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出提高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的对策,并为研究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宜居城市和城市规划等方面提供参考建议。同时该研究区内包含的城市较多,经济社会和环境都存在着差异,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代表性,通过对该地区城市的研究可以为全国其他城市的建设研究提供参考。得出的研究结果如下:(1)从研究区城市承载力时间尺度的变化来看,2008-2017年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生态承载力状况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研究区内有5个城市生态承载力呈上升趋势,8个城市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这表明研究区大多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协调仍需进一步提升。(2)从研究区城市承载力空间尺度的变化来看,城市生态承载力呈带状分布,承载力大小由中间向上下两边递减,区域差异显着,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间生态承载力的差距有逐步减小的趋势。(3)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城市生态承载力测算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及森林覆盖率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其中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森林覆盖率对城市生态承载力的提升有正面影响,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对城市生态承载力有负面影响,随着时间的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力下降。(4)对生态环境压力较小,生态承载力较高的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利用城市在资源和环境上的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第三产业。对生态环境优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大对教育与科技等方面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交通发达、人口压力、环境问题突出的城市,应利用区位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高污染企业应提出高要求,在人口流动方面应合理调节,减少城市压力。

崔继梅[7](2020)在《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法治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经济腾飞的同时,各种环境问题也陆续出现,水污染问题就是其中的一项。为解决当前严峻的水污染问题,国家也出台了多部法规、政府也采取了多项措施,但治理效果却始终不太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水污染具有公共性、流动性,而我国水污染治理采取的却是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制,这种治理体制不利于解决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问题,因此,想要有效解决跨界水污染问题,必须打破现有的行政化的管理模式,探索新的、具有可行性、适用性的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模式。通过分析当前跨界水污染的现状、水污染治理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改进政府间的合作方式,倡导流域内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水污染治理,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的具体实践中,包含多种要素,首先要在流域内建立健全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机制,其次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最后要辅之以必要的流域内水污染治理决策机制、执法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总之,要实现跨界水污染的有效治理,必须在流域内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间建立良好的合作治理机制,探讨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及其法治化研究能够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

曲超[8](2020)在《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文中认为生态补偿是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之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政策,也是调节基于生态环境服务、保护和发展成本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等重要政策,十九大报告又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当前,我国生态补偿工作已经进入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实践在全国开展得早,投入资金多,补偿效果好,但同时,由于部门利益分割,补偿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机制不健全,尤其是没有开展系统回顾和绩效评价,生态补偿工作未形成工作闭环,难以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基于此,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概念,从博弈论角度论证了基于绩效评价进行补偿的合理性,构建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总体框架和指标体系,开展了生态补偿政策效益、效应和效率的综合评价,测算了实际补偿与按绩效应支付补偿的差额,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科学支撑和政策建议。本文理论部分对生态补偿的理论与机制进行了分析。首先,总结了国内外生态补偿相关研究文献。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主要回答了生态补偿“为什么补、补什么、谁来补、补给谁、补多少、怎么补”等问题,揭示了生态补偿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管理学理论主要回答了“好不好、怎么改”等问题。其次,对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梳理,从政策设计、政策执行、补偿效果分析、补偿效应评价、投入产出效率等多位维度进行了评述。之后,采用博弈论方法,按照预补偿、后补偿、按照绩效补偿三种模式,对生态补偿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发现在绩效补偿模式下分配补偿资金并进行博弈,有利于提高生态补偿的预算刚性和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实践评述与框架设计部分对国内外生态补偿法律、政策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并设计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基本框架。一是发展阶段方面,我国的生态补偿经历了初设阶段(1978-2004年)、形成阶段(2004-2012年),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等三个阶段,梳理了三个阶段出台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二是实践进展方面,我国重点领域生态补偿基本实现全覆盖,重点区域生态补偿取得新进展,市场化生态补偿取得新突破;同时,总结了美国、欧盟、拉美等国家生态补偿实践情况;归纳出我国生态补偿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政策针对性不强、补偿效率不高等实践方面的问题。三是框架设计方面,针对当前研究对象集中在生态补偿效果评价、研究领域集中在生态环境绩效研究、研究方法集中在EPI指数等线性加总等不足,系统性提出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主要目标、评价原则和指标体系,全面拓展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文实证分析部分包括四项内容:一是采用熵值法测度生态补偿的六项效益。2011-2018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综合效益均呈上升趋势,总体熵均值由2011年的16.77增加到2018年的33.58,增加了100.20%。上海市、浙江省、重庆市熵均值位于前列,贵州省、安徽省、云南省熵值增速位于前列。二是采用DID模型对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进行了评价,回归结果显示生态补偿显着改善了流域水质。在各控制变量中,人均GDP、氨氮排放强度通过1%显着性水平检验,表明其与政策效应关联性较强。通过改变窗期、子样本回归、安慰剂等进行稳健性检验,证明政策效应具有稳健性。三是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流域的综合补偿效率进行了计算,发现综合效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其规模效率下降是导致综合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四是综合以上三个逻辑层次评价结论,以效应评价作为可信度参考,以效益评价作为计算基数,以效率评价作为调整系数,测算了按绩效应补偿的金额,形成绩效评价工作闭环。2011-2015年应在实际补偿的基础上额外补偿,而2016-2018年应扣减补偿资金。分省市测算,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湖北省、安徽省等5个省市应给予额外补偿。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四项政策建议:一是突出综合化,构建系统全面的生态补偿制度;二是突出市场化,不断创新生态补偿运行机制;三是突出绩效化,坚持生态补偿科学标准和效率导向;四是突出激励化,以生态补偿为抓手推动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赵津津[9](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者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城乡生态环境的设想,为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城乡生态关系理论逐步完善、实践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为我国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工作在短短几年时间迈上新台阶,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积累了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以及促进城乡利益协调。美丽中国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谋划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统筹生态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创新,施行最严密的法治,是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自上而下层层推动、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压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责任,则是有效推动顶层设计落地实施的关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城乡利益协调采取的重要举措有:第一,统筹城乡空间规划。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坚持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第二,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多年来,流域生态补偿与森林生态补偿在政策制定、法律保障和地方实践各层面都做出丰富的探索。第三,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我国重视利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补齐农村环境短板,为城市提供生态支持。但也应看到,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依然面临现实挑战,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赵伟[10](2020)在《浙江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中国陆域面积最小、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浙江省在当前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产业结构不断转型的时期内,正面临着以土地资源为主要制约的“要素短缺期”,使得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人地关系日趋紧张。而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生产资料,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承载能力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是有限度的。因此,为了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一步提高区域承载力水平,进行浙江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相关理论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基于DPSR模型构建了浙江省各地级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TOPSIS模型、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对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DPSR研究框架选取了21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浙江省各地级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评价体系,该模型是具有因果关系的反馈机制,适用于多层次、多指标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研究,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运用熵权法和均方差法结合下的博弈论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评价过程的科学性。(2)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特征评价结果表明:2009-2017年各地级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整体变化大致呈“W”型变化,总体处于良好状态,但距离高承载力级别仍有一定的距离;各地级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且其变化大致呈”从西南向东北递增、内陆向沿海递增及西北向东南递增”的态势。(3)由障碍度评价结果可知,各地级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人均土地资源总量、土地开发强度等;各地级市的承载力系统障碍度影响存在显着差异,障碍因素集中于不同的承载力子系统。(4)由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可知,尽管各地级市土地承载力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较强,但浙江省各地级市土地承载力系统要素间的协调程度欠缺,表明各承载力系统内部运行状态较差。2009-2017年各地级市协调度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沿海地区的协调度评价值整体低于内陆地区。最后综合各评价结果及各地区发展状况,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控制人口数量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各地级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建议。

二、强化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保障金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保障金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2.3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2.4 生态补偿理论与空间选择研究
        2.4.1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
        2.4.2 空间选择研究
    2.5 国内生态补偿政策与机制梳理
        2.5.1 生态补偿机制演变路径
        2.5.2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演进
3 数据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3.3 研究方法
        3.3.1 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研究方法
        3.3.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法
        3.3.3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损益空间识别方法
        3.3.4 生态补偿优先指数计算方法
        3.3.5 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3.3.6 生态补偿空间选择聚类分析方法
4 浙江省生态系统格局时空演变研究(2009-2019)
    4.1 浙江省生态系统结构与变化分析(2009-2019)
    4.2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2009-2019)
        4.2.1 生态系统空间变化特征
        4.2.2 县域生态系统空间分布特征
    4.3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分析(2009-2019)
        4.3.1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转换模式与特征分析
        4.3.2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年综合转换率分析
5 浙江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时空演变(2009-2019)
    5.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
        5.1.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结果(2019)
        5.1.2 供给产品价值核算结果
        5.1.3 调节服务价值核算结果
        5.1.4 文化服务价值核算结果
    5.2 浙江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时空演变分析(2009-2019)
        5.2.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时空演变
        5.2.2 供给产品价值时空演变
        5.2.3 调节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5.2.4 文化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6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与实施策略
    6.1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思路
    6.2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的比较分析
        6.2.1 浙江省生态系统非市场化产值的损益空间分析
        6.2.2 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指数(ECPS)空间分析
        6.2.3 浙江省生态系统敏感性空间分析
        6.2.4 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级比较分析
    6.3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的聚类分析
    6.4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结果的比较分析
        6.4.1 基于国家空间用途管制的分析与优化
        6.4.2 基于浙江省转移支付资金的比较分析
    6.5 基于空间选择结果的生态补偿策略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文献梳理
        1.3.1 公共价值文献回顾
        1.3.2 环境绩效评估文献分析
        1.3.3 基于公共价值评估环境绩效的必要性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公共价值
        2.1.2 环境治理绩效
        2.1.3 公共价值冲突
    2.2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
        2.2.1 公共价值管理
        2.2.2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基本观点
        2.2.3 公共价值链模型
        2.2.4 基于公共价值的环境绩效评估分析框架构建
第三章 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环境治理绩效评估
    3.1 环境治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选取原则
        3.1.2 指标选取来源
        3.1.3 指标选取依据
        3.1.4 指标体系确立
    3.2 评估方法
        3.2.1 数据标准化
        3.2.2 效率测量:Super-SBM模型
        3.2.3 熵值法
第四章 浙江省各设区市环境治理绩效评估
    4.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4.1.1 研究区域概况
        4.1.2 数据来源
    4.2 目标值确定
    4.3 指标权重赋值
    4.4 评估结果与分析
        4.4.1 综合环境治理绩效与环境治理效率对比分析
        4.4.2 空间分布分析
        4.4.3 指数差异性和Pearson分析
        4.4.4 环境绩效雷达图分析
        4.4.5 浙江省整体环境治理状况
    4.5 小结
第五章 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公共价值冲突对环境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5.1.1 研究样本
        5.1.2 变量测量
        5.1.3 模型构建
    5.2 数据分析
        5.2.1 描述性统计
        5.2.2 基准回归
    5.3 结论与讨论
        5.3.1 结论
        5.3.2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水资源综合承载指数的金华市承载力预警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背景
二、基于水资源综合承载指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机制构建
    1. 总体思路
    2.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机制
三、金华市预警机制应用
    1. 金华市水资源综合承载指数分析
    2. 金华市水资源综合承载指数预警机制五色图
    3. 典型地区———浦江县水资源管控措施建议

(4)浙江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化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发展危机
        1.1.2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传统村落逐渐受到关注和保护
        1.1.3 风景园林学视角下理水生态智慧的研究诉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传统村落
        1.3.2 理水
        1.3.3 生态智慧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传统村落相关研究进展
        1.4.2 村落理水相关研究进展
        1.4.3 金华市传统村落相关研究进展
    1.5 研究范围和对象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对象
    1.6 研究方法和内容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7 研究框架
2 金华市传统村落形成的地域背景
    2.1 自然地理特征
        2.1.1 地形地貌
        2.1.2 河流水系
        2.1.3 气候特征
        2.1.4 农林资源
    2.2 社会历史因素
        2.2.1 人口南迁
        2.2.2 水路运输
        2.2.3 古道贸易
    2.3 观念文化环境
        2.3.1 风水堪舆
        2.3.2 婺学耕读
    2.4 本章小结
3 金华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规律
    3.1 传统村落整体空间集聚规律
    3.2 传统村落高程分布规律
    3.3 传统村落坡度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4 金华市传统村落选址布局与水系的关系
    4.1 远干流近支流
    4.2 居高避洪
    4.3 水形曲汭
    4.4 本章小结
5 金华市传统村落内部理水营建
    5.1 筑堰截流
        5.1.1 区域堰坝工程——白沙溪三十六堰
        5.1.2 传统村落内部堰坝
    5.2 明溪暗溪
        5.2.1 顺水明溪
        5.2.2 盖水暗溪
    5.3 引渠立圳
        5.3.1 农业灌溉水圳
        5.3.2 生活保障水圳
    5.4 开塘凿井
        5.4.1 开塘聚气
        5.4.2 凿挖水井
    5.5 建筑归水
        5.5.1 屋顶排水
        5.5.2 天井归水
        5.5.3 建筑防火
    5.6 雨水调蓄
        5.6.1 街巷排水
        5.6.2 整体调蓄
    5.7 本章小结
6 理水方式影响下的金华市传统村落特色空间
    6.1 水田
        6.1.1 营田模式
        6.1.2 灌溉方式
        6.1.3 农耕文化景观
    6.2 水口
        6.2.1 水口空间要素
        6.2.2 水口功能类型
        6.2.3 典型村落水口空间布局
    6.3 水筑
        6.3.1 桥
        6.3.2 水埠
        6.3.3 水阁楼
    6.4 水园
        6.4.1 水塘园林
        6.4.2 私家园林
        6.4.3 典型村落水园空间举例
    6.5 八景
        6.5.1 “八景”文化在金华地区的发展
        6.5.2 金华传统村落“八景”景观景源
        6.5.3 典型村落“八景”解读
    6.6 本章小结
7 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与保护更新策略
    7.1 金华市传统村落理水生态智慧
        7.1.1 因地制宜的防洪布局
        7.1.2 充分保障的灌溉方式
        7.1.3 清洁便利的生活水源
        7.1.4 快速高效的排水系统
        7.1.5 安全宜居的建筑环境
        7.1.6 山水诗画的文化意境
        7.1.7 生态智慧价值小结
    7.2 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
        7.2.1 完善村落基础研究,保护水系空间格局
        7.2.2 基于村落共性风貌,追求个性特征
        7.2.3 发挥村落水系的当代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1.2 城市生态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1.3 城市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
    1.4 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城市生态承载力
        3.3.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3.3 指标体系的选取
        3.3.4 指标体系的构建
        3.3.5 评价指标的内涵
    3.4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预处理
        3.4.1 数据来源
        3.4.2 数据标预处理
    3.5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改进的投影寻踪模型构建
4 结果与分析
    4.1 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
        4.1.1 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
        4.1.2 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4.2 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时间变化分析
    4.3 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空间变化分析
    4.4 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城市生态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4.5 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提升建议
        4.5.1 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整体提升建议
        4.5.2 研究区不同城市生态承载力提升建议
5 研究创新与不足
    5.1 研究创新点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7)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第二章 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相关理论的概述
第三章 我国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的相关经验及困境
    第一节 我国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的有益经验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的困境
第四章 国外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的经验概述
    第二节 国外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构建思路
    第一节 多角度倡导坚持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的发展理念
    第二节 多层面探求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的法治路径
    第三节 多维度构建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的制度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8)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一)文献分析
        (二)历史沿革
        (三)主要原则
        (四)标准核算
        二、国内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一)文献筛选
        (二)总体分布
        (三)实证研究情况
        (四)评价方法情况
        三、生态补偿绩效研究进展
        (一)生态补偿绩效的评价重点
        (二)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主要功能
        (三)生态补偿效果评价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实证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演绎分析法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框架
        一、论文结构
        二、论文框架
    第五节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对象的创新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来源与机制分析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生态补偿
        二、生态补偿模式
        (一)市场主导型生态补偿
        (二)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
        (三)社会参与型生态补偿
        三、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一)绩效
        (二)公共政策绩效评价
        (三)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经济学理论
        (一)外部性理论
        (二)公共物品理论
        (三)产权理论
        (四)博弈论理论
        (五)生态资本理论
        (六)生态价值理论
        二、管理学理论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绩效管理理论
    第三节 生态补偿机制比较与经济学分析
        一、纵向与横向生态补偿模式比较
        二、生态补偿激励机制经济学分析
        (一)预补偿型
        (二)后补偿型
        (三)按绩效评价补偿型
        (四)三种补偿模型的比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述评
    第一节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及政策
        一、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二、生态补偿政策进展
        (一)初始阶段:生态补偿依附于环境管制
        (二)形成阶段:体现“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三)完善阶段: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第二节 我国生态补偿实践
        一、我国生态补偿实践总体情况
        二、我国生态补偿重点实施领域
        (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二)森林(草原、湿地)生态补偿
        (三)流域生态补偿
    第三节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
        一、美国生态补偿实践
        二、欧盟生态补偿实践
        三、拉美国家生态补偿实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框架设计
    第一节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步骤与指标构建思路
        一、总体思路
        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三、绩效评价主要目标
    第二节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方法比选
        一、方法比较
        二、方法选择
        (一)效益评价——熵值法
        (二)效应评价——双重差分法
        (三)效率评价——三阶段DEA方法
    第三节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一、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
        二、生态补偿效应评价指标
        三、生态补偿效率评价指标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熵值法的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益评价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现状
        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状况
        二、森林生态补偿状况
        三、流域生态补偿状况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益综合评价
        一、生态补偿效益分类
        (一)经济效益
        (二)生态效益
        (三)环境质量效益
        (四)污染减排效益
        (五)资源节约效益
        (六)社会公平效益
        二、描述性统计
        三、效益熵值分析
        (一)11省市生态补偿综合效益熵值分析
        (二)11省市生态补偿各单项效益熵值评价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DID模型的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补偿效应评价
    第一节 流域生态补偿效应评价模型的设定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定义
        三、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第二节 长江干流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评价
        一、平行趋势检验
        二、DID模型设置
        三、基本回归
        四、稳健性检验
    第三节 长江支流赤水河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评价
        一、平行趋势检验
        二、基本回归
        三、分行业回归
        四、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率评价
    第一节 各类生态补偿综合效率评价
        一、综合效率评价第一阶段
        二、综合效率评价第二阶段
        三、综合效率评价第三阶段
        四、综合效率与单项效率对比
        五、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环境效率评价
        一、调整前的生态补偿环境效率
        二、调整后的生态补偿环境效率
        三、分析与讨论
    第三节 生态补偿脱贫效率评价
        一、调整前的生态补偿脱贫效率
        二、调整后的生态补偿脱贫效率
        三、分析与讨论
    第四节 按综合绩效评价的生态补偿金额测算
        一、纳入计算的生态补偿总金额
        二、综合效益总量
        三、11省市绩效熵值
        四、11省市基于综合绩效评价的生态补偿资金分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生态补偿制度不断完善,重点领域实现全覆盖
        二、生态补偿规模逐年提高,综合效益稳步上升
        三、生态补偿政策效应显着,宜在重点流域总结推广
        四、生态补偿综合效率先升后降,规模效率低为主要因素
        五、补偿金额与绩效评价结果背离,由补偿不足转变为补偿过度
    第二节 不足之处
    第三节 建议
        一、突出综合化,构建系统全面的生态补偿制度
        二、突出市场化,不断创新和完善生态补偿运行机制
        三、突出绩效化,完善生态补偿的科学标准和效率导向
        四、突出激励化,推动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图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表1 2016年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分配情况表
    表2 2017年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分配情况表
    表3 2018年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分配情况表
    表4 长江经济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重点补助县域名单(2018年).
    表5 长江经济带各类主体功能区面积(km~2)及占比(2018年)
    表6 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18年流域绩效评价指标概况
    表7 黄河流域8省区2011-2018年流域绩效评价指标概况
    表8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调查问卷情况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9)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萌芽
        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二、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二、改革开放后至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
        一、国土空间布局表现出较为合理的趋向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趋势得以扭转
    第二节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现
        二、农业面源污染扩大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一、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实现程度大幅提高
        二、生态补偿取得明显成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
    第一节 高屋建瓴制定发展战略
        一、美丽中国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第二节 推动政策制定和法制化进程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加速推进
    第三节 推动顶层设计的落地实施
        一、自上而下层层推动
        二、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
        三、以生态环保责任制强化落实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二:促进城乡利益协调
    第一节 城乡利益协调的理论阐释
        一、城乡利益分配不均的困境
        二、以城市利益让渡调整利益格局
        三、城乡互利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第二节 统筹城乡空间规划
        一、坚持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导向
        二、科学划定“三区三线”
        三、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
        四、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
    第三节 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
        一、推动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二、推动森林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第四节 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
        一、以城带乡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二、补齐农村环境短板锚固城市生态本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
        一、城乡空间规划仍不平衡不协调
        二、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能力不平衡
        三、生态农业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
    第二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二、要素配置不均衡导致城乡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三、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不健全
    第三节 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有待完善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三、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不彰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城乡空间发展
        二、坚持“生态价值论”和“两山论”理念引领生态补偿
        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生态保护修复
    第二节 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
        一、平衡协调城乡空间规划
        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
        三、挖掘生态农业发展潜力
    第三节 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
        一、完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
        二、以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城乡统筹推进机制
        三、健全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
    第四节 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一、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
        二、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
        三、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提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浙江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内研究进展
        2.1.3 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承载力的内涵及其作用机制
        2.2.2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2.2.3 土地资源稀缺理论
        2.2.4 人地关系理论
        2.2.5 系统论与协调论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3.1.2 地形地貌状况
    3.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2.1 人口及社会发展概况
        3.2.2 经济概况
    3.3 土地利用概况
        3.3.1 土地利用结构
        3.3.2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4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2 DPSR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4.1.3 构建DPSR评价指标体系
        4.1.4 相关指标具体解释
    4.2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相关模型的构建
        4.2.1 数据来源
        4.2.2 评价指标体系无量纲处理的方法
        4.2.3 评价指标权重测算方法
        4.2.4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建立
5 浙江省各地级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实证研究
    5.1 土地资源综承载力综合评价数据处理
        5.1.1 数据标准化处理
        5.1.2 土地综合承载力各指标权重测算结果
    5.2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5.2.1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时间变化分析
        5.2.2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5.2.3 浙江省各地级市障碍度因素诊断分析
6 浙江省各地级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要素协调发展性研究
    6.1 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要素协调发展度模型构建
        6.1.1 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及说明
        6.1.2 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级别划分
    6.2 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时间变化分析
        6.2.1 各地级市承载力系统要素耦合度变化分析
        6.2.2 各地级市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分析
    6.3 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空间特征分析
7 研究总结
    7.1 结论
    7.2 提高浙江省各地级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建议
        7.2.1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驱动力系统承载力的水平
        7.2.2 合理控制人口数量及优化人口分布的布局
        7.2.3 优化水土资源配置,提高水土资源的支撑力
        7.2.4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响应系统承载力的水平
        7.2.5 统筹区域发展要素,优化区域人口-城镇-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7.3 研究创新、不足及展望
        7.3.1 可能的创新点
        7.3.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强化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保障金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董俐. 浙江大学, 2021(09)
  • [2]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赵清杰. 兰州大学, 2021(12)
  • [3]基于水资源综合承载指数的金华市承载力预警机制探索[J]. 许开平,余国晨,刘一衡,王士武. 中国水利, 2020(21)
  • [4]浙江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研究[D]. 林俏.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6]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D]. 乔媛媛.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7]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法治化研究[D]. 崔继梅. 三峡大学, 2020(06)
  • [8]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D]. 曲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9]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D]. 赵津津.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10]浙江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 赵伟.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加强水资源管护,保障金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