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召开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召开

一、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学术会议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张继伟[1](2021)在《金龟毓麟方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肾虚肝郁型)临床观察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全球约有7240万人受生育问题的困扰,特发性弱精子症占24%~30%。目前现代医学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存在一定局限性,缺乏针对病因的治疗,而中医药在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方面有一定优势。金龟毓麟方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经验方,具补肾填精,疏肝通络功效,对特发性弱精子症(肾虚肝郁型)具有一定疗效,但未对其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其作用机制亦尚未明确。故设计本课题以验证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本研究分为以下3个部分:研究1金龟毓麟方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肾虚肝郁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研究目的:评价中药复方金龟毓麟方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肾虚肝郁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患者124例,均于2019年12月-2020男1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门诊,均符合特发性弱精子症(肾虚肝郁型)的纳排标准。采用SAS软件产生随机编码,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试验组给予金龟毓麟方(制龟甲15g、郁金12g、柴胡12g,熟地黄15g、鹿角胶6g、菟丝子10g、覆盆子10g、生麦芽12g、鸡血藤10g、炙甘草6g)。服用方法:每日2次,一次1袋。对照组给予左卡尼汀口服液(国药准字:H19990372),服用方法:每次10ml,每日3次。两组用药12周,随访4周。主要疗效指标包括前向运动精子(PR)、精子总活力(PR+NP);次要疗效指标包括中医证候评分、精子浓度、精液量、受孕率。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ALT、AST、BUN、CREA)、心电图,入组前和观察完成后各检查一次。结果:本研究共入组患者124例,共脱落11例,其中试验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7例,总脱落率为8.87%。本研究有效性分析只针对符合方案集(PPS)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主要疗效指标:(1)PR级精子:①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4周后PR级精子活力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12周后可提高PR级精子活力(P<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在治疗4周、8周、12周后均可显着提高PR级精子活力(P<0.05)。②同时期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4周后在提高PR级精子活力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12周后,在提高PR级精子活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PR+NP级精子:①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4周后在提高PR+NP级精子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12周后可提高PR+NP级精子活力(P<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4周、8周、12周后均可提高PR+NP级精子活力(P<0.05)。②同时期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后试验组在提高PR+NP级精子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12周后试验组在提高PR+NP级精子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2.次要疗效指标:(1)中医证候评分:①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4周、8周、12周后,在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4周、8周、12周后可显着降低中医证候评分(P<0.05)。②同时期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4周、8周、12周后在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2)精液量:①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在治疗4周、8周、12周后,在改善精液量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同时期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分别治疗4周、8周、12周后在改善精液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3)精子浓度:①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在治疗4周、8周、12周后,在改善精子浓度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同时期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分别治疗4周、8周、12周后在改善精子浓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4)受孕率:①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在治疗4周、8周、12周后,在受孕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同时期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分别治疗4周、8周、12周后在受孕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3.安全性评价:本研究共发生7例轻度不良事件,其中试验组发生4例,对照组3例,以上不良事件均为轻度,不适症状在给予指导服用方法后自行缓解,未见不良反应。两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ALT、AST、BUN、CREA)、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金龟毓麟方在提高特发性弱精子症PR级和PR+NP级精子活力及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均优于左卡尼汀口服液,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表明金龟毓麟方在治疗肾虚肝郁型特发性弱精子症方面安全有效。研究2金龟毓麟方对奥硝唑诱导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的药效学研究目的:观察金龟毓麟方对奥硝唑(Omidazole,ORN)诱导的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精液质量、睾丸和附睾重量及病理形态、性激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PF级SD大鼠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金龟毓麟方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左卡尼汀组每组各10只。空白组给予1mL/100g 0.5%的CMC-Na溶液;模型组;400mg/(kg·d)ORN;金龟毓麟方低剂量组:4.9g 生药/kg·d+400 mg/(kg.d)ORN;金龟毓麟方中剂量组:9.7g生药/kg·d+400mg/(kg·d)ORN;金龟毓麟方高剂量组:19.4g 生药/kg.d+400mg/(kg.d)ORN;左卡尼汀组 100mg/(kg·d)+400mg/(kg·d)ORN。灌胃时间:实验组上午给予400mg/(kg.d)ORN,下午给予金龟毓麟方浓缩液,灌胃28天。末次给药断食24小时后,腹腔麻醉称体重,取睾丸及附睾称重,计算附睾、睾丸系数。左侧附睾尾部制备附睾匀浆,温浴评估精子活力。大鼠右侧附睾、睾丸固定染色。腹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性激素(FSH、LH、T)、肝肾功(ALT、AST、UREA、BUN、CREA)。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空白组大鼠饮食无明显改变,体毛浓密光泽,活动度良好,精神状态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模型组大鼠饮食减少、体毛疏松,光泽度下降,活动度方面部分可见少动、运动迟缓,精神倦怠、萎靡或见易怒,大便稀溏,小便色黄。左卡尼汀组大鼠饮食增加,精神状态较好,活动灵敏,小便颜色正常,大便偶有偏稀。金龟毓麟方组各大鼠饮食较模型组食量增加,体毛疏松但有光泽、活动度较模型组运动量增加,精神状态较模型组灵敏、部分可见易怒现象,大便质地好转,小便颜色恢复正常。中、高剂量组精神状态和饮食量较低剂量组改善明显。2.金龟毓麟方对大鼠精子质量的影响:(1)大鼠精子活力: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左卡尼汀组在提高PR级精子、PR+NP级精子活力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在提高PR+NP级精子方面优于左卡尼汀组(P<0.05)。(2)大鼠精子浓度: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精子浓度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大鼠睾丸、附睾重量及脏器指数变化:(1)大鼠睾丸变化情况: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睾丸重量、睾丸系数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大鼠附睾变化情况: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附睾重量、附睾脏器系数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金龟毓麟方高剂量组可增加附睾重量与附睾系数(P<0.05)。4.金龟毓麟方对大鼠肝肾功的影响: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肝肾功能(ALT、AST、UREA、BUN、CREA)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400 mg/(kg·d)ORN灌胃28天,对大鼠体重、睾丸重量及脏器指数、精子浓度无明显影响,但可引起附睾损伤,造成大鼠精子活力下降。2.金龟毓麟方可改善ORN诱导的弱精子症大鼠附睾损伤,提高大鼠精子活力,对大鼠肝肾功能(ALT、AST、UREA、BUN、CREA)及性激素(FSH、LH、T)无明显影响,初步验证了金龟毓麟方治疗弱精子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3 基于Pink1/Parkin信号通路研究金龟毓麟方调控线粒体自噬改善ORN诱导的弱精子症大鼠的作用机制目的:从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角度探讨金龟毓麟方治疗弱精子症的机制,进一步揭示ORN所致弱精子症大鼠的机制以及金龟毓麟方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金龟毓麟方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灌胃取材等同研究2。精子氧化应激检测采用SOD、MDA及GSH-Px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精子线粒体功能检测采用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与流式细胞仪检测;采用ATP含量检测试剂盒检测精子线粒体ATP含量。精子线粒体自噬相关指标检测: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精子Pink1、Parkin、p62 和 LC3 Ⅱ/Ⅰ、TOM20、Beclin 1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精子氧化应激指标变化: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附睾精子中MDA含量升高(P<0.01),SOD与GSH-Px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龟毓麟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附睾精子中MDA含量均降低(P<0.05),SOD与 GSH-Px 含量均升高(P<0.05,P<0.01)。2.大鼠精子线粒体功能指标变化:(1)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精子线粒体MMP下降明显,精子早期凋亡率增加(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龟毓麟方各组可升高MMP,降低精子早期凋亡率(P<0.05,P<0.01)。(2)线粒体ATP: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精子线粒体ATP含量显着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龟毓麟方低剂量组提高精子线粒体ATP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可提高精子线粒体ATP含量(P<0.01)。3.线粒体自噬相关指标变化:(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ink1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龟毓麟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可降低Pink1mRNA及蛋白表达(P<0.05,P<0.01)。(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arkin 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龟毓麟方低、高剂量组可降低Parkin mRNA及蛋白表达(P<0.05,P<0.01)。(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6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龟毓麟方低剂量、高剂量组可增加p62 mRNA及蛋白表达(P<0.05,P<0.01)。(4)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C3 mRNA及LC3 Ⅱ/Ⅰ蛋白表达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龟毓麟方低剂量、高剂量组LC3 mRNA及LC3Ⅱ/Ⅰ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01)。(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OM20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龟毓麟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TOM20 mRNA表达增加(P<0.05,P<0.01);低剂量组TOM20蛋白表达增高(P<0.05)。(6)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eclin 1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P<0.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龟毓麟方低剂量、高剂量组Beclinl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01)。结论:1.400mg/(kg·d)ORN诱导的弱精子症大鼠可能通过氧化应激损伤,引起线粒体 MMP 与 ATP 下降,导致 Pink1、Parkin、LC3-Ⅱ/LC3-Ⅰ、BeclinlmRNA 及蛋白表达上调,p62、TOM20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提示ORN通过氧化应激损伤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精子线粒体自噬激活。2.金龟毓麟方可减轻弱精子症大鼠精子氧化应激损伤,提高精子线粒体MMP 与 ATP 水平,下调 Pink1、Parkin、LC3-Ⅱ/LC3-Ⅰ、Beclin1mRNA 及蛋白表达,上调p62、TOM20mRNA及蛋白表达,提示金龟毓麟方通过抑制Pink1/Parkin线粒体自噬通路改善精子活力。

孙军涛[2](2021)在《娱心振痿汤治疗阳痿病(肝郁肾虚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求自拟方娱心振痿汤治疗阳痿病肝郁肾虚型的有效率及安全性。探究娱心振痿汤对于不同程度阳痿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是否存在偏倚。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来自吉林省中医院中医男科门诊的7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纳入治疗观察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生成法将70例观察对象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自拟方娱心振痿汤,对照组为疏肝益阳胶囊口服,两个组共同治疗并细密监测四周,在治疗开始前均要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工作。治疗一个疗程后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勃起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来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评判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均无剔除及脱落病例,最终有效病例数为70例。(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62.85%,治疗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2)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的LIEF-5评分及EQ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显着,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阳痿的轻重程度较治疗前改变明显,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在轻度、中度、重度阳痿的临床有效率上治疗组为100%、100%、61.54%;对照组为45.45%、81.25%、37.50%。(5)治疗期内两组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证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娱心振痿汤与疏肝益阳胶囊均能改善肝郁肾虚型阳痿临床症状,但娱心振痿汤疗效较疏肝益阳胶囊疗效显着,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勃起功能,能明显提高IIEF-5评分、EQS评分,能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性交满意度,安全性较好。对照组有3例患者口干、燥热症状,嘱其多饮水后自行缓解;可以说明娱心振痿汤组的临床疗效良好且具有稳定的安全性,在治疗期间未显像出毒副作用,临床疗效较好,可以在临床上及科研上加以继续观察使用。

常征辉[3](2021)在《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模型的治疗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少弱精子症是常见的男性不育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近些年逐年升高,亟需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西医治疗本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疗效欠佳,中医药在男性不育的防治方面有独特优势。益肾兴阳胶囊作为一种中成药,早期主要用于治疗阳痿早泄,现在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治疗少弱精子症,因此研究并揭示益肾兴阳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尚未对其整体的药效机理形成全面的认识,为此迫切需要有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来对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指导临床安全、合理地用药。论文包括文献综述、网络药理学预测和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对少弱精子症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传统中医药对少弱精子症的认识、中医辨证分型、中药复方研究等进展;从现代医学角度探讨了少弱精子症的病因、睾丸生精功能的调控机制、治疗方法等。以上内容的探讨,为本课题顺利开展做了铺垫。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益肾兴阳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关键靶点、生物通路等相关机制,为动物实验药效机制研究奠定基础。设计动物实验,观察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模型精子质量、生精细胞凋亡、增殖分化、以及精子能量代谢的影响,阐述其作用机制,为益肾兴阳胶囊组方用药及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探索。研究方法:1.网络药理学通过多个中药成分与靶标数据库收集和筛选益肾兴阳胶囊的化学成分,构建益肾兴阳胶囊作用靶点PPI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 network);同时从疾病基因数据库对少弱精子症靶点进行检索及筛选;并将疾病基因映射到PPI网络,获取益肾兴阳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关键作用靶点;构建益肾兴阳胶囊来源中药-成分-靶点-模块-通路网络,通过富集分析预测益肾兴阳胶囊的潜在作用机制。2.实验研究。复制环磷酰胺诱导的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采用精液分析、电镜、流式细胞、Western Blot等方法,对正常组、模型组、益肾兴阳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枸橼酸氯米芬对照组、万艾可对照组、汇仁肾宝对照组进行精子质量、精子腺嘌吟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生精细胞周期、睾丸超微结构、睾丸组织 B 细胞淋巴瘤-2 基因(B-cell lymphoma 2,Bcl-2)、Bcl-2 相关 X 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磷脂酶肌醇 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C-Kit 原癌基因(C-Kit proto-oncogeneprotein,C-Kit)、A 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 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ASK1)、c-JunN 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表达的检测。复制雷公藤多苷诱导的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采用精液分析、ELISA、流式细胞、RT-PCR等方法,对正常组、模型组、益肾兴阳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枸橼酸氯米芬对照组、万艾可对照组、汇仁肾宝对照组进行精子质量、性激素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睾丸组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蛋白、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2(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2,VDAC2)、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 3(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3,VDAC3)、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 1(Cell cycle checkpoint kinase 1,CHK1)、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 2(Cell cycle checkpoint kinase 2,CHK2)蛋白表达的检测。研究结果:1.网络药理学共得到益肾兴阳胶囊418个化学成分、2447个靶点和少弱精子症134个致病基因;其中17个靶点为益肾兴阳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关键作用靶点,它们参与了 8个关键模块;中药-成分-靶点-模块-通路网络分析发现,其中有57个成分参与调控了关键的作用靶点和关键模块,有可能影响生精细胞凋亡、增殖分化和精子能量代谢。2.动物实验首先模型建立成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动物少弱精子症成立。小鼠实验药效学研究显示,益肾兴阳胶囊可以改善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精子质量和精子ATP含量(P<0.01);睾丸组织超微结构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兴阳胶囊各组生精细胞、支持细胞线粒体明显增多,轻微肿胀,并且可见正常形态高尔基体,睾丸超微结构改善明显。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益肾兴阳胶囊可以调控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生精细胞周期、睾丸组织Bcl-2、Bax、PI3k、Akt、SCF、C-Kit、ASK1、JNK 蛋白表达(P<0.05)。大鼠实验药效学研究显示,益肾兴阳胶囊可以改善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精子质量、性激素水平和精子线粒体膜电位(P<0.05)。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益肾兴阳胶囊可以调控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睾丸组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VDAC2、VDAC3、CHK1、CHK2蛋白表达(P<0.05)。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相关的生物学通路预测。研究结论:1.益肾兴阳胶囊可以显着提高少弱精子症模型精子质量并改善睾丸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情况。2.益肾兴阳胶囊可以抑制少弱精子症模型生精细胞凋亡,具体机制可能与调控 Bcl-2、Bax、PI3k、Akt、SCF、C-Kit、ASK1、JNK 蛋白表达有关。3.益肾兴阳胶囊可以改善睾丸的生精功能,促进生精细胞增殖分化,具体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以及CHK1、CHK2蛋白表达有关。4.益肾兴阳胶囊可以增强少弱精子症模型精子能量代谢,具体机制可能与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增强VDAC2、VDAC3蛋白表达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益肾兴阳胶囊具有补肾精、促生殖的治疗效果,也揭示了益肾兴阳胶囊通过抑制生精细胞凋亡、促进生精细胞增殖分化、增强精子能量代谢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相关作用机制。

陶爱恩,赵飞亚,钱金栿,段宝忠,夏从龙[4](2021)在《黄精属植物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本草学和药理作用与药效物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黄精作为我国传统常用的补肾固精中药,主要含有多糖、皂苷和黄酮等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抗类风湿、抗糖尿病、抗衰老、抗老年痴呆、抗脑血管性疾病、抗精神病、调血脂、免疫调节和治疗不孕不育等作用。通过系统地整理和分析该属植物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本草学、药理作用和物质基础,以期为其功能性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王文君[5](2021)在《消粘方治疗不育症合并精索静脉曲张(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1目的观察消粘方加减治疗不育症合并VC(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疗效,从临床研究方面探讨本方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评价消粘方治疗不育症合并VC(湿热瘀阻型)的安全与有效性。2方法2.1理论研究通过文献的检索与研究,分析不育症合并VC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差距,阐述对于不育症合并VC(湿热瘀阻型)患者采取“祛湿、清热、益肾、化瘀”之法论治的理论依据。2.2临床研究选取70例男性不育症合并VC(湿热瘀阻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把入选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方案为:口服消粘方+左卡尼汀+地奥司明治疗;对照组方案为:口服左卡尼汀+地奥司明治疗,观察12周。随访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精液常规、精子DNA碎片率、畸形率、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治疗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记录值的变化,从而评价本方的疗效。通过SPSS23.0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3结果3.1理论研究结果外感六淫之邪气都可致病,男性生殖器官在下部阴位,因此更易感受湿、热、寒邪等侵袭。湿热邪气导致体内气血无法正常运行,使得瘀血阻滞于脉络之中;血瘀进而使阴囊脉道产生湿热,湿热和血瘀相互影响,病久则涉及肾之阴阳,因此祛湿、清热、益肾、化瘀是治疗本证的基本治法。3.2临床研究结果治疗前对患者年龄、病程、病情和观察指标进行比较,P大于0.05,说明两组患者在以上方面有可比性。治疗后,各组组内比较的P值都小于0.05,表明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都有好转;治疗后,组间比较除精子浓度以外,其他各组P值都小于0.05,说明治疗组患者在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精液液化时间、黏稠度、精子畸形率、精子DNA碎片率方面下降更明显,在精子前向运动(PR)、精子总活力(PR+NP)的提高方面也更佳,在精子浓度方面的改变,两组未见明显区别。总体来说,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4结论(1)消粘方能够显着改善不育症合并VC(湿热瘀阻型)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且优于对照组。(2)消粘方能够显着提高不育症合并VC(湿热瘀阻型)患者的PR及PR+NP、减少精液液化时间、降低黏稠度、畸形率、DFI,且明显优于对照组。(3)消粘方能够有效提高不育症合并VC(湿热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苗润泽[6](2020)在《补肾衍精汤对肾阳亏虚型弱精症精子活力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补肾衍精汤治疗肾阳亏虚型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男性病科门诊就诊的符合肾阳亏虚型弱精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补肾衍精汤)32例和对照组(龙鹿胶囊)32例,治疗周期为12周。治疗前后分析比较各组研究对象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总活力、血清T浓度、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等相关数据,服药期间以及治疗后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记录患者配偶受孕情况。若满足正态性时,采用t检验,若不满足正态性时采用秩和检验。分类资料根据变量是否有序分别选择χ2检验或秩和检验,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PR、总活力:治疗前,两组患者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PR及总活力均有所升高(P<0.01),且治疗组升高幅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3.血清T: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无明显差异(P>0.05),12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T值均有所升高(P<0.01),且治疗组升高程度更显着(P<0.01)。4.临床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例数32例,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例数32例,有效率为75%,差异无显着性(P>0.05)。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均表现为肾阳亏虚,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安全性评价:两组治疗方法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补肾衍精汤可提高肾阳亏虚型弱精症患者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总活力,提高血清T水平,并可改善肾阳亏虚证候,对肾阳亏虚型弱精症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霍健彬[7](2020)在《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开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客观评价针刺与非穴位浅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的疗效差异。方法:(1)病例来源在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及男科门诊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50名CP/CPPS患者。(2)随机、分组及盲法将患者按1:1的比例,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分为针刺组与非穴位浅刺组,每组各25例。对评价者及数据分析员施盲。(3)治疗措施①针刺组选穴:肾俞、中髎、会阳、三阴交(均双侧取穴)操作:常规消毒后,针刺肾俞穴及三阴交穴使用0.3mm×40mm毫针,进针20~30mm,针刺中髎穴及会阳穴使用0.3×75mm毫针,进针50~70mm,留针30mim。②非穴位浅刺组选穴:双侧取穴肾俞,中髎,会阳旁开2cm,三阴交非穴位位于三阴交水平向后2cm。操作:进针方法同针刺组,但针身仅刺入2~3mm,留针30mim。(4)疗程与随访治疗共8周,20次。前四周每周3次,每次治疗间隔1天;后四周每周2次,每次治疗间隔2~3天。随访周期为24周。(5)疗效观察指标及评价时点采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量表为主要结局指标,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作为次要结局指标,记录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共设4个评价时点,分别为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6)统计方法通过Excel 2010收集的病例信息,导入SPSS 22.0统计软件建立分析数据库,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正态性检验采用Kolmogorov-Smirnov法和方差齐性检验采用Levene法,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描述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或者独立样本t检验,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修正后的P值;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描述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法检验或者 Mann-Whitney U test 检验,两两比较采用 Dunnett’ s法修正后的P值。二分类资料在描述分布规律时采用构成比和频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和精确Fisher检验进行组间对比。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HADS评分、平均尿流率和最大尿流率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广义线性模型方程进行比较,P<0.05为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50例患者,脱落4例。针刺组完成22例,非穴位浅刺组完成24例。(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每日久坐时间、嗜烟、嗜酒等基线资料比较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2)NIH-CPSI评分结果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后12周和治疗后24周针刺组NIH-CPSI评分均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后12周和治疗后24周非穴位浅刺组NIH-CP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后12周和治疗后24周两组间NIH-CPSI评分比较有显着差异(均P=0.006<0.01),针刺组NIH-CPSI评分在治疗后3个时间点中位数均较非穴位浅刺组小。结果表明:两组治疗方法NIH-CPSI评分在治疗后、治疗后12周和治疗后24周均较治疗前降低,两组疗效有差异,针刺组治疗效果较非穴位浅刺组治疗效果好。(3)HADS评分结果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后12周针刺组HADS评分均降低(P<0.05),但随着时间延长到治疗后24周,未见明显效果(P>0.05)。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后、治疗后12周非穴位浅刺组HADS评分均降低(P<0.05),但随着时间延长到治疗后24周,未见明显效果(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后12周和治疗后24周两组HA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两组治疗方法HADS评分在治疗后及治疗后12周均较治疗前降低;在治疗后24周,均未见明显效果。两组治疗方法在治疗后3个时间点疗效无差异。(4)平均尿流率结果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针刺组平均尿流率有所提高(P<0.05),但随着时间延长到治疗后12周,未见明显效果(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非穴位浅刺组平均尿流率有所提高(P<0.05),但随着时间延长到治疗后12周,未见明显效果(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后12周两组平均尿流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两组治疗方法平均尿流率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在治疗后12周,均未见明显效果。两组治疗方法在治疗后2个时间点疗效无差异。(5)最大尿流率结果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针刺组最大尿流率有所提高(P<0.05),但随着时间延长到治疗后12周,未见明显效果(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非穴位浅刺组最大尿流率有所提高(P<0.05),但随着时间延长到治疗后12周,未见明显效果(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后12周两组最大尿流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两组治疗方法最大尿流率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在治疗后12周均未见明显效果。两组治疗方法在治疗后2个时间点疗效无差异。(6)疗效基于NIH-CPSI减分率的疗效:治疗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5.5%,非穴位浅刺组总有效率为41.7%。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2周,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6.3%,非穴位浅刺组总有效率为29.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4周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6.4%,非穴位浅刺组总有效率为20.8%。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数据表明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在治疗后3个时点均高于非穴位浅刺组,且均有明显差异。(7)安全性比较本研究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针刺与非穴位浅刺均可有效降低患者NIH-CPSI评分、HADS评分和提高平均尿流率及最大尿流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针刺比非穴位浅刺更能有效降低NIH-CPSI评分且能持续24周之久。

罗菲[8](2019)在《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与建国之初同样被列为卫生工作重点的烈性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不同,新法接生直至1985年才基本得到普及,时间跨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若干历史时期,其中原因也远非普遍接种疫苗那样简单。因此,研究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历史过程,勾勒新法接生推行的社会图景,探究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各种因素,剖析影响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即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方法: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对新中国推行新法接生直至基本普及的全过程加以系统考察,从而再现新法接生推行的基本历史面貌。与此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新法接生的36年间政治、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变迁,采用医疗社会史与医疗经济学研究的分析工具,在综合考察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政治运动、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和传统生育观念是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新法接生率的起伏变化的命题。成果:通过分析推行新法接生的各个构成要素,诸如宣传动员、人力资源、推广方式、组织管理等,全面梳理新法接生推广的基本历史经验,客观再现新中国新法接生由推广到基本普及的历史。通过查阅、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史料,发现“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率存在虚高的成分,而“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时期农村产妇受到的医疗照顾也并不像前此论者所估计的那样少。“文革”时期许多中、高级妇幼保健人员或参加巡回医疗队,或被下放到农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新法接生的推广,他们培训的“在地化”初级医疗人员也为“文革”后期新法接生迅速推广并普及储备了人力资源。在构建新法接生推行历史图景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史料,对旧产婆改造、妇幼保健员培训、助产教育等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结合社会制度变迁,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演变轨迹进行了梳理,并剖析了其中隐含的内在逻辑。在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传统中医业者以其技术水平、庞大数量和广泛分布,受到政府关注,并被组织到新法接生推行工作之中。文中还对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行特色作了分析,并结合政策环境,提出医疗资源配置在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收集与分析各地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数据的基础上,生动再现新法接生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波浪式走向,借助医疗社会学、人口学等多种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影响新法接生推行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推动力量与影响因素,提出导致这种起伏变化及新法接生推广历时36年才宣告基本普及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环境多变、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经济条件落后、传统生育观念影响等几个方面。结论:本文力求在再现新法接生普及历史面貌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新中国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主要成就及基本历史经验,并由此揭示出新法接生普及耗时长久的主要原因及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背后隐藏的内外制约因素。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行以来,保护妇婴健康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中心工作,采取了团结改造己有人员,培训新生力量,大力宣传新法接生,并在城乡和厂矿广泛建立新法接生组织和机构的一系列措以施,运用点面结合、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在全国展开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和产妇产褥热的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妇幼保健人员的艰苦努力,新法接生于1959年在城市基本普及,此后,推行新法接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新法接生推行的过程,伴随着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构成新中国新法接生推行的独特面貌。在新法接生宣传中,除了教育民众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外,重点在通过新旧对比,激发民众对新的人民政权的认同感。在接生员培训方面,既有接生技能内容的培训,也带有土地改革、合作化、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鲜明时代特色,其中也能看到传统中医或隐或显的影响。在执业资格管理上,1949-1957年间较严格地实施专业化与证照制度;限于农村地区的各方面条件,1958年提出卫生人员都要做新法接生工作的要求,1963年正式提出只要采用了消毒接生与消毒断脐的方法,即使是家属或亲邻等实施的接生操作一样算作新法接生,事实上弱化了对接生员执业资格的管理,并使新法接生的技术要求降到了最低。1978年后,在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着重推广了1963年以后的做法,从而提高了这种低技术含量的新法接生推行的速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的质量及新法接生率的稳定性。“文革”时期虽然妇幼保健机构大量撤销,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但由于前此“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以及“文革”时期包括妇产科专家在内的大批中、高级医疗卫生人员的下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的效果,部分地区农村母婴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采取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法接生推行办法,加之农村经济逐步好转,医疗装备与专业人员基本到位,妇幼保健网基本形成,新法接生很快在全国基本普及。

杨金坤[9](2019)在《液化2号方对精液不液化(阴虚火旺型)及精子DNA碎片率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目的探讨液化2号方对精液不液化症、精子DNA损伤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2方法2.1理论研究对CNKI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所得到的文献材料进行研究,结合西医相关机制研究,共同分析精液不液化症患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布的规律,对其中医学病因、病机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总结,探讨滋阴降火法在阴虚火旺型精液不液化症治疗上的理论依据。2.2临床研究撷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门诊的阴虚火旺型精液不液化症患者60例。借助于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用知柏地黄丸治疗,研究组用液化2号方治疗。通过中科恒业精子图像分析系统对精液的粘稠度及液化时间进行分析,借助于精子染色质扩散法(SCD)对精子DFI水平进行检测,进而观察液化2号方在临床疗效和DFI水平等方面的影响。3结果3.1理论研究结果对CNKI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所得到的文献材料进行研究,结合西医相关机制研究,共同分析了精液不液化症患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布的规律,对其中医学病因、病机以及临床疗效进行了总结,探讨了滋阴降火法在阴虚火旺型精液不液化症治疗上的理论依据。3.2临床研究结果3.2.1精液不液化症患者的精液粘稠度及液化时间的变化通过对60例精液不液化症患者精液的液化时间及粘稠度进行检测,发现对照组患者相对于研究组,其精液粘稠度较高,液化时间明显延长(P<0.05)。3.2.2精液不液化症患者精子DFI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中精液不液化症的患者,其精子DFI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3液化2号方治疗精液不液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经过12周的治疗,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液化2号方组93.33%,知柏地黄丸组80.00%。两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具有显着差异,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更具有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3.2.4液化2号方对患者精液的粘稠度、液化时间的影响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精液液化时间明显缩短,液化状态显着改善(P<0.05;P<0.05),精液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精液液化时间显着下降(P<0.05)。3.2.5液化2号方对患者精子DFI水平的影响相比治疗之前,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精子DFI水平均有显着改善(P<0.05或P<0.01);研究组的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4.1观察精液不液化症患者60例,其中有30例患者的精子DFI水平有显着提高,且均高于对照组,且证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液化2号方除了对患者精液液化的状态和时间有所改善,亦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精子DFI水平,且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

张敏建[10](2016)在《传承创新、共同推进我国中西医结合男科事业发展——评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年会》文中研究说明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和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庆大坪医院)承办的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大会于2016年9月2日至4日在重庆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共计612人出席了本次大会。会议开展的学术活动精彩纷呈,代表们与专家会内会外互动活跃,收获颇多,反响良好!回顾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近20年来成长的历程,从第一次到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

二、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学术会议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学术会议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金龟毓麟方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肾虚肝郁型)临床观察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男性不育症中医药诊疗研究进展
        1. 男性不育症中医病名认识
        2. 男性不育症病因病机
        3. 补肾法为主的男性不育症中医药治疗
        4. 补肾法为主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相关机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特发性弱精子症现代医学诊治研究进展
        1. 特发性弱精子症流行病学
        2. 特发性弱精子症诊断
        3. 特发性弱精子症可能病因及机制
        3.1 氧化应激损伤
        3.2 线粒体功能障碍
        3.3 表观遗传学作用
        3.4 基因异常
        3.5 精子蛋白组差异
        3.6 翻译后修饰
        3.7 环境因素
        3.8 不良生活方式
        3.9 精神心理因素
        4. 特发性弱精子症的治疗
        4.1 一般治疗
        4.2 药物治疗
        4.3 辅助生殖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金龟毓麟方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肾虚肝郁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
    前言
    1. 研究伦理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中止/退出标准
        2.6 中止/退出病例的处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及样本量计算
        3.2 研究用药及疗程
        3.3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点
        3.4 精液采集及精液分析
    4. 统计学分析
    5. 研究结果
        5.1 试验入组及完成情况
        5.2 一般资料分析
        5.3 有效性分析
        5.4 安全性分析
    6. 讨论
    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金龟毓麟方对奥硝唑诱导弱精子症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伦理
        1.2 实验动物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主要实验试剂与药品
        1.5 实验方法
        1.6 实验检测指标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大鼠一般情况变化
        2.2 大鼠体重、睾丸、附睾重量变化
        2.3 大鼠睾丸、附睾脏器指数变化
        2.4 大鼠精子浓度变化
        2.5 大鼠精子活力变化
        2.6 大鼠性激素水平变化
        2.7 大鼠睾丸、附睾HE染色变化
        2.8 大鼠肝肾功指标变化
        3. 讨论
        3.1 ORN诱导的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的构建
        3.2 金龟毓麟方对改善大鼠弱精子症的有效性分析
        3.3 金龟毓麟方对改善大鼠弱精子症的安全性分析
        4. 小结
    实验二 基于Pink1/Parkin信号通路研究金龟毓麟方调控线粒体自噬改善ORN诱导的弱精子症大鼠的作用机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仪器
        1.3 主要实验试剂
        1.4 实验方法
        1.5 实验检测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大鼠精子GSH-Px、SOD及MDA及变化
        2.2 大鼠精子MMP及早期凋亡率变化
        2.3 大鼠精子线粒体ATP变化
        2.4 大鼠Pink1、Parkin、p62和LC3Ⅱ/Ⅰ、TOM20、Beclin 1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附件1
    附件2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2)娱心振痿汤治疗阳痿病(肝郁肾虚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阳痿病的认识
        1.1 阳痿的中医病名渊源
        1.2 古代医家对阳痿的认识
        1.3 现代医家对阳痿的认识
        1.4 阳痿的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勃起功能障碍的认识
        2.1 定义
        2.2 阴茎勃起的生理机制
        2.3 勃起功能障碍的病因
        2.4 影响勃起功能的高危因素
        2.5 勃起功能障碍的西医治疗
实验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辩证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剔除、脱落标准
        3.4 质量控制
    4 研究方法
        4.1 分组方法
        4.2 治疗方法
    5 疗效评价指标
    6 疗效评价标准
    7 安全性评价标准
    8 安全性指标
    9 统计学处理方法
研究结果
    1 病例资料
        1.1 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病史比较
        1.2 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比较
    2 疗效分析
        2.1 临床疗效比较
        2.2 阳痿不同程度临床疗效对比
        2.3 治疗前后 LIEF-5 评分、EQS 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 安全性评价
    4 安全性指标
讨论
    1 阳痿从肝论治
        1.1 阳痿从肝论治的生理
        1.2 阳痿从肝论治的病理
    2 导师从肝论治阳痿学术思想探讨
    3 娱心振痿汤组方分析
        3.1 娱心振痿汤药物组成
        3.2 娱心振痿汤方义分析
        3.3 娱心振痿汤各药物的药性药理研究
    4 现代医学对勃起功能障碍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4.1 阴茎勃起的神经血管机制
        4.2 阴茎勃起的信号通路
    5 病例精选
    6 存在不足与展望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3)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模型的治疗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对少弱精子症的研究进展
        1. 中医药对少弱精子症的认识
        2. 中医病因及辨证分型
        3. 中药复方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少弱精子症的研究进展
        1. 少弱精子症的病因
        2. 睾丸生精细胞增殖分化相关机制
        3. 少弱精子症的西医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益肾兴阳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网络药理学预测
    1. 引言
    2. 方法与材料
        2.1 益肾兴阳胶囊活性成分筛选及作用靶点预测
        2.2 益肾兴阳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PPI网络的构建
        2.3 功能模块分析及作用机制解析
    3. 结果
        3.1 益肾兴阳胶囊化学成分筛选、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预测结果
        3.2 少弱精子症和益肾兴阳胶囊蛋白互作网络构建
        3.3 功能模块分析结果
        3.4 益肾兴阳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成分分析
        3.5 益肾兴阳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活性成分验证
    4. 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模型治疗作用与机制的实验研究
    第一章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精子质量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精子ATP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生精细胞周期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睾丸组织生精细胞、支持细胞超微结构影响
        第五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睾丸组织PI3K、Akt、SCF、C-Kit、ASK1、JNK、Bcl-2、Bax蛋白表达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精子质量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血清性激素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精子线粒体膜电位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睾丸组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五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睾丸组织VDAC2、VDAC3、CHK1、CHK2蛋白表达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介

(4)黄精属植物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本草学和药理作用与药效物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精属植物治肾精亏虚症相关疾病的本草学研究
    1.1 肾精亏虚症及其相关疾病的分析
    1.2 黄精属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历代本草应用分析
    1.3 黄精属植物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方剂应用分析
    1.4 黄精属植物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民族药应用分析
2 黄精属及其制剂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3 黄精属植物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药理作用与药效物质研究
    3.1 抗骨质疏松药效及其成分分析
    3.2 抗类风湿性疾病药效和成分分析
    3.3 抗糖尿病药效及其成分分析
    3.4 调血脂药效及其成分分析
    3.5 抗衰老药效和成分分析
    3.6 免疫调节药效和成分分析
    3.7 治疗不孕不育症药效和成分分析
    3.8 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药效和成分分析
    3.9 抗脑血管性疾病药效和成分分析
    3.1 0 抗精神病药效和成分分析
4 结语与展望

(5)消粘方治疗不育症合并精索静脉曲张(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不育症合并VC的认识
        1.1 古今医家对不育症合并VC的认识
        1.2 不育症合并VC的病因、病机
        1.3 不育症合并VC的辨证分型与治疗
        1.4 小结
    2 不育症合并VC的西医研究进展
        2.1 不育症合并VC的病因及机制研究
        2.2 不育症合并VC的治疗方法研究
    3 精子DNA碎片的研究进展
        3.1 精子DNA碎片相关研究
        3.2 精子DNA碎片化发生的病因及机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病例纳入标准
        2.3 病例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案与方法
        3.1 病例分组
        3.2 治疗方案
        3.3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及检测方法
        3.4 观察指标
        3.5 不良事件观察
        3.6 疗效评定标准
        3.7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消粘方对不育症合并VC患者湿热瘀阻症状的影响
        4.2 消粘方对不育症合并VC患者中医症候疗效的影响
        4.3 消粘方对不育症合并VC患者精液常规参数的影响
        4.4 消粘方对不育症合并VC患者精子畸形率的影响
        4.5 消粘方对不育症合并VC患者DFI的影响
        4.6 消粘方治疗不育症合并VC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
        4.7 两组病例脱落及副作用发生的情况
    5 讨论
        5.1 VC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
        5.2 湿热瘀阻为男性不育症合并VC的病理变化特征
        5.3 临床药物选择的依据
        5.4 消粘方的治法、药物组成及方药分析
    6 结论
    7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不育症合并VC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6)补肾衍精汤对肾阳亏虚型弱精症精子活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研究设计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病例剔除标准
        1.7 病例脱落标准
    2.治疗方法
        2.1 治疗分组
    3.观察指标、检测方法和疗效评价
        3.1 观察指标
        3.2 疗效判断标准
        3.3 安全性检测及评价
    4.统计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一般资料
        1.1 治疗前两组年龄、病程的比较
    2.三组治疗前的比较
        2.1 治疗前PR精子百分率及精子总活力比较
        2.2 治疗前T比较
        2.3 治疗前肾阳亏虚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疗效分析
        3.1 临床疗效比较
        3.2 治疗前后PR精子百分率及精子总活力比较
        3.3 治疗前后血清T对比
        3.4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4.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中医学对弱精症的认识
        1.1 历史沿革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弱精症的认识
        2.1 病因
        2.2 治疗
        3.补肾衍精汤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4.不足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研究观察表
综述 弱精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研究
    参考文献

(7)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CP/CPPS的认识和治疗
        1.1.1 流行病学研究
        1.1.2 前列腺炎的分类
        1.1.3 现代医学对CP/CPPS发病机制的认识
        1.1.4 现代医学对CP/CPPS的治疗
        1.1.5 小结
    1.2 中医学对CP/CPPS的研究进展
        1.2.1 古代医籍对CP/CPPS的记载
        1.2.2 中医学对CP/CPPS病因病机的认识
        1.2.3 中医学对CP/CPPS的治疗
        1.2.4 结论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2.1 病例来源
        2.2.2 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2.6 病例脱落或剔除后的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样本量估算
        2.3.2 随机方法与分组
        2.3.3 设盲方法
        2.3.4 治疗方案
        2.3.5 疗程与随访
        2.3.6 合并用药与治疗
        2.3.7 评价指标
        2.3.7.1 —般资料
        2.3.7.2 疗效指标
        2.3.7.3 疗效标准
        2.3.8 评价时点界定
        2.3.9 病人依从性保证
        2.3.10 数据管理、录入、和统计
        2.3.11 技术路线图
    2.4 研究结果
        2.4.1 患者一般资料及病史
        2.4.2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比较
        2.4.3 两组患者不同指标治疗前比较
        2.4.4 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比较
        2.4.5 两组患者HADS评分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比较
        2.4.6 两组患者平均尿流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比较
        2.4.7 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比较
        2.4.8 疗效评价
    2.5 结果分析
        2.5.1 一般情况
        2.5.2 NIH-CPSI评分结果
        2.5.3 HADS评分结果
        2.5.4 平均尿流率结果
        2.5.5 最大尿流率结果
        2.5.6 疗效
        2.5.7 安全性比较
第三章 讨论
    3.1 立论依据
    3.2 选穴依据
    3.3 疗效指标的选择
    3.4 结果分析讨论
        3.4.1 一般情况
        3.4.2 结局指标
    3.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缘起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3 核心概念:新法接生及其演变
    2. 前人研究述评
        2.1 涉及“新中国新法接生”的史学着述
        2.2 有关新中国新法接生队伍及其管理机构的研究
        2.3 接生制度化与社会动员
        2.4 新中国新法接生研究的多个面向
        2.5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3. 研究的范围、分期及意义
        3.1 研究对象的范围
        3.2 研究对象的分期
        3.3 研究目的
        3.4 研究意义
    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
        4.3 创新之处
    5. 文献资料
        5.1 文献来源
        5.2 文献资料的甄选原则
第一章 新法接生推行的三种传统
    1. 民国时期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1.1 新法接生推行被纳入国家卫生行政
        1.2 卫生试验区的工作与新法接生推行试点
        1.3 助产教育与接生婆培训开启生育医疗化进程
        1.4 建立妇婴卫生公共服务网络的尝试
        1.5 免费接生实践及其经验
    2.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2.1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新法接生推广的理论基础
        2.2 陕甘宁边区建立和完善妇幼卫生制度
        2.3 开展群众性新法接生宣传
        2.4 多样化的新法接生队伍培训
        2.5 加强新法接生的组织管理
        2.6 积极团结各方面力量推行新法接生工作
    3.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3.1 学习苏联医学的历史选择
        3.2 学习苏联先进的妇幼卫生组织管理经验
        3.3 学习苏联经验改革助产教育制度
        3.4 引进新技术,为新法接生注入时代内容
        3.5 学习苏联经验中存在的问题
    4. 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新法接生宣传
    1. 进行新法接生宣传的必要性
        1.1 新生儿破伤风与产妇产褥热高发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1.2 歧视妇女歧视助产的旧生育思想普遍存在
        1.3 新法接生宣传是打破旧思想束缚的有力措施
        1.4 新法接生宣传是构建“人财两旺”新社会的思想武器
    2. 不同历史时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宣传主体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2.2 1960年代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实施主体
        2.3 1970-1985年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3. 结合政治运动宣传新法接生理念
        3.1 土改时期新法接生宣传
        3.2 结合“大跃进”宣传新法接生
        3.3 结合革命话语宣传新法接生
        3.4 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新法接生
    4. 综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使新法接生家喻户晓
        4.1 利用妇幼卫生展览会等受众面广的宣传形式扩大影响面
        4.2 利用个别谈话或小型会谈的方式专注点上深入
    5. 宣传工作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5.1 宣传工作的成效
        5.2 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6. 小结
第三章 新法接生队伍培养与提高
    1. 初级新法接生人员培养
        1.1 旧产婆改造与新法接生员培训
        1.2 妇幼保健员训练与女赤脚医生培训
    2. 学校教育
        2.1 新中国早期的助产士培训
        2.2 助产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2.3 助产士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养
        3.1 由学校培养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3.2 由中级晋升而来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3.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
    4. 在职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4.1 行政干部的培训与提高
        4.2 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5. 小结
第四章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1.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1.1 国家政策与各省市举措
        1.2 各地试点区域选择与重点培养
        1.3 由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2. 个案分析:广东兴宁县新法接生工作的全面推广
        2.1 兴宁县开启新法接生试点工作
        2.2 新法接生工作全面推广
    3. 民族地区的新法接生推广
        3.1 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广的方针政策
        3.2 新法接生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实践
    4. 小结
第五章 新法接生的管理措施
    1. 新法接生队伍的组织形式
        1.1 群众性妇幼保健组织
        1.2 国家举办的妇幼保健专业机构
    2. 新法接生队伍的管理措施
        2.1 加强党政领导,实行第一书记挂帅
        2.2 实行劳动报酬与免费接生的双向经济驱动机制
        2.3 建章立制,严格制度管理
        2.4 建立妇幼保健网,实施一体化管理
        2.5 启动评模奖优的荣誉激励机制
    3. 小结
第六章 新法接生与中医
    1. 传统中医学产科理论与实践
        1.1 产科专着中与新法接生有关的分娩方法论述
        1.2 产科专书以外的医书中与新法接生相关的论述
        1.3 与产前检查及产后疾病防治有关的中医理论与实践
    2. 产婆(接生员)接产中体现的中医理论
        2.1 优秀产婆接生技术源于中医理论
        2.2 接生员运用中医理论处理难产
    3. 中医积极参与新中国新法接生推广
        3.1 中医积极参与新法接生宣传
        3.2 中医参与培训与辅导管理接生员队伍
        3.3 中医理论与实践对新法接生的促进
    4. 中医被纳入新法接生制度之中
第七章 推行新法接生的成就及历史经验
    1. 新法接生推行工作的成就
        1.1 在全国基本普及新法接生,保障母婴生命健康
        1.2 建立起一支数量庞大的妇幼保健队伍,促进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1.3 革除旧生育习俗,初步形成科学生育观
        1.4 加强新法接生科学研究,推动助产学与产科学学术进步
        1.5 保障国家建设的劳动力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工业建设的发展
        1.6 新法接生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2. 普及新法接生的基本历史经验
        2.1 党和政府的领导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根本保障
        2.2 持续有效的宣传工作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思想基础
        2.3 接生队伍建设是普及新法接生的人力保障
        2.4 创建制度化接生模式是新法接生普及的组织基础
        2.5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新法接生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
        2.6 合理解决接生报酬是调动新法接生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2.7 善用传统中医力量丰富了新法接生理论并促进其推广
    3. 小结
第八章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1. 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的起伏
        1.1 作为评价标准的新法接生率
        1.2 全国历年新法接生率呈现阶段性变化
    2. 1958-1959年新法接生率修正
        2.1 “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统计方法直接导致新法接生率过高
        2.2 通过《人口志》等资料修正新法接生率
        2.3 通过回顾性调查修正新法接生率
    3.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3.1 变动较大的政策环境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3.2 人力资源匮乏迟滞新法接生普及进程
        3.3 长期经济水平低下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3.4 传统生育观念长期存在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4. 除旧布新非易事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新法接生大事记
    附录2 《医士、药剂士、助产士、护士、牙科技士暂行条例》摘录
    附录3 广东省农村接生员之组织领导
    附录4 关于普及新法接生工作的报告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详细摘要

(9)液化2号方对精液不液化(阴虚火旺型)及精子DNA碎片率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索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前言
    1.精液不液化症国内外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2.精子DFI水平研究的认识
    3.精液不液化的中医学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2 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致谢

(10)传承创新、共同推进我国中西医结合男科事业发展——评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年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确办会主题,延续品牌建设
二、努力提高办会学术水平
三、开拓创新、传承发展
    (一)临床热点抗辩
    (二)临床难点思辨
四、注重中西医结合青年才俊的选拔
五、省级分会学术活跃
六、展望

四、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学术会议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金龟毓麟方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肾虚肝郁型)临床观察及机制研究[D]. 张继伟.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娱心振痿汤治疗阳痿病(肝郁肾虚型)的临床研究[D]. 孙军涛.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模型的治疗作用与机制研究[D]. 常征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黄精属植物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本草学和药理作用与药效物质研究进展[J]. 陶爱恩,赵飞亚,钱金栿,段宝忠,夏从龙. 中草药, 2021(05)
  • [5]消粘方治疗不育症合并精索静脉曲张(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文君.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补肾衍精汤对肾阳亏虚型弱精症精子活力影响研究[D]. 苗润泽.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霍健彬.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D]. 罗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液化2号方对精液不液化(阴虚火旺型)及精子DNA碎片率影响的临床研究[D]. 杨金坤.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传承创新、共同推进我国中西医结合男科事业发展——评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年会[J]. 张敏建.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6(09)

标签:;  ;  ;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