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都活到一百岁

为什么古人都活到一百岁

一、上古之人何以皆度百岁(论文文献综述)

闫咚婉[1](2021)在《黄帝神话传说研究》文中认为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历程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的演进历史。在历代史籍中,黄帝是一位集武功、发明、盛德等于一身的圣王典范;在汉画像石中,黄帝时而是威严的天神,时而是凡人羡慕的升仙者;在道教文献中,黄帝是一位潜心修道、拥有道门法术、升天得道的宗教偶像;在俗文学作品中,黄帝是一位垂衣裳而天下治,有道、有术、有德的明君。可以说黄帝神话传说在历代的发展中呈现出形象多元化、事件丰富化、意义多重化、体裁多样化的特点。黄帝神话传说的内涵实则为不同时代文化的内容体现,例如民族的思维模式、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民众的信仰需求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立足于讨论这样的黄帝形象——存在于历史、文学等书面文献,民间口承文献与出土文献中的“黄帝”,不对其作历史真实性的专门考证工作。本文无意于对黄帝神话传说进行古史考据方面的突破,而是希望较为全面、客观地呈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中,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中重要的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以丰富的黄帝神话传说文本为基础,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利用,展现黄帝神话传说在不同时代的面貌以及以重要人物关系为基础进行的叙事活动。发轫于民族觉醒初期、古史考辨运动中的黄帝神话传说研究,其发展不仅与国家政治、文化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与各个参与学科的研究趋势也密不可分。历史学、古代文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等不同学科不仅为黄帝神话传说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同时也从不同视角诠释了黄帝神话传说之于上古史建构、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民族精神构筑等的重要意义。全文概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第一章到第四章,以阐述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历程为主。第一章围绕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展开叙述。以《山海经》为代表的黄帝故事展现出黄帝神话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其后的《左传》等史书中又呈现出古史传说的面貌。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言黄帝的盛况,诸子所载的黄帝神话传说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文化风貌,在记录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已经显现出“造神话”的主动性。这一时期黄帝身份的建构以祖先与圣王最为典型,先秦时期的黄帝神话传说,为汉及以后的黄帝神话传说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围绕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进行叙述。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具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出现在正史《五帝本纪》中,二是出现在汉代流行的谶纬神话中,三是保存在汉画像石中的神话内容。汉代是中国古代神话发展的高潮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深受汉代政治文化、社会信仰等影响。黄帝既是上古五帝之首,又是感生圣王,同时还是显赫的天神与升天的仙人。汉代黄帝神话传说呈现出多态性的发展特征,极大地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为黄帝最终形成华夏民族始祖与道教创教道宗两大民族文化代表提供了契机。第三章围绕道教文化影响下黄帝神话传说的演变与因此衍生的神话文本类型展开叙述。汉代以后,黄帝神话传说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道教化。道教自汉末兴起发展至唐成为国教,在宋代又备受统治者推崇。因此道教文化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影响成为唐宋时期黄帝叙事发展的主要背景。道教信仰影响下黄帝形象由最初的黄神演变为道宗,在道教文献中,他不仅是道门各类法术的重要传承者,更是当时为与佛教对抗而塑造的宗教偶像。围绕黄帝形成的道教神话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类型,在传统故事类型的基础上浸染了宗教意味所以更加生动。对道教黄帝神话文本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信仰。第四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由雅至俗的发展变化展开叙述。从中国古典神话的载录规律来看,文献性质的“雅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黄帝神话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俗化”品格。在宋代以及明清时期俗文学的大力发展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充分的俗化发展。宋代史学新变中上古史的重新整理、民间讲史之风的盛行等背景为它提供了契机,在讲史话本、早期文人拟作以及章回小说等俗文学类型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演绎。这一“俗化”运动,在保存旧情节、编创新情节的过程中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同时也完成了在民间普及上古历史、传承神话资源的任务。下编为第五章到第七章。主要以黄帝神话传说中与黄帝密切相关的三组人物关系及其事迹展开讨论。客观来说,人物只存在于关系和行为中(1),探讨它们对神话传说叙事发展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把握黄帝形象、事迹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的故事展开论述。炎、黄神话主流意义的生成来源于中华民族追溯民族起源的客观需要,先秦、秦汉时期炎、黄神话的书写是其主流意义生成的基础,因此该时期的炎、黄神话传说是本章的聚焦点。重点对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异德之战的发生与意义等进行分析,展现二者形象向民族始祖发展的过程。第六章围绕黄帝群臣神话传说展开叙述。上古神话中君臣治世神话传说滥觞于此,君臣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文化的折射,同时群臣集群形象构成的“叙事母题”是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对群臣形象及事迹的集中探讨,可以有效揭示黄帝神话传说中的政治意义,并且挖掘黄帝帝王形象建构的内部逻辑。第七章以女性视角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进行解析。20世纪中期兴起的女性主义神话学,使得研究者的目光开始转向上古神话中的女性问题。在上古帝王神话中,女性往往处于话语的边缘。帝妃与帝女的形象在帝王神话中总是作为附属角色存在,反映出父权制社会的文化史影。从嫘祖养蚕之功、嫫母巫觋之责、三女助父事功等女性对黄帝部族发展的贡献中皆可得到印证。同时黄帝三女传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叙事,对三女故事流传演变过程的关注,可以形成典籍与民间叙事的对话空间,进一步探讨民间神话传说的演变规律。

刘慧鸿[2](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王瑜[3](2020)在《儒家工夫论引论》文中提出儒学的核心在个人的道德实践,而狭义的儒家工夫论,便是“内圣”的达成,其包括了明显本体以成就道德自我的方式、过程、次第等内容。通过对工夫论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把握儒学的整体性、包容性、统一性,从而展现中国内含者高度道德自觉和社会责任感的实证哲学。儒家工夫论可溯源至中国古代人文思想萌发和彰显之过程。三代通过“绝地天通”解决民神杂糅之弊,建立起有序、同心同德的宗教文化体系,发展至周代实现了宗教的理性化趋向。自周以“天”代“帝”成为至上神,取消其绝对支配权,并要求君王在“天命靡常”的天命观下,通过“以德配天”维系天人关系。最终,在西周完善了礼乐教化的德育体系,将“德”的意识投射至民间,使周人有了代表理性自觉的尚文重德的时代价值取向。三代时期,人们开始了对“德”的关注与重视,但刚从宗教意识中剥离出来的德意识,还略显薄弱。故而,在三代时期,个人的道德修养自觉意识还很欠缺,同时也没有对人修身成德有系统性的理论论述。直到先秦时期,随着儒家思想的成形,一条明确以个人道德实现为目标的成圣之路便展开了。其将视野聚焦于现世的人文社会,认为人只有通过道德修养才能达成生命的价值,并为个人的德修建构了一套理论,也随之奠定了儒家工夫论的基本样态:博学事人的知识研习、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身心一如的气象践形。在儒学不断发展过程中,工夫论逐步有了一贯的义理建构。儒家围绕理、仁、心、气概念而了其理论基础。第一,儒家之所以要设立天理、理,将其视为统一天地万物的内在规定性,又赋予了理绝对、普遍、客观、形上的特性,实际是为社会伦理和人性之善提供了坚不可摧的理论依据。作为社会伦常规范的“礼”和人先天之性,皆由同一天理所“分殊”而禀受。故而,礼有了理为支撑,便成为人必须遵从的定理。同时,人性禀受了至公至善之理,人便有尽性成圣之义务,而个人道德的实现也就成为了人本固存的潜能。第二,仁为天道流行、通达、感通的“生生之理”。其通过天地之心而能与人心相联,故人心为具有生机又贯通诸德的仁心,能有道德的自发性。也正是天人同源自生生之仁,故仁能表现出“万物一体”之感,而人之所以丧失一体之感,是由私欲之间隔。而要建立起一体之感,便须人能至“仁德”。在儒家看来,仁德为统摄诸德的德性之本,唯有人能力行工夫以至“仁德”,方能由仁德而发诸德之用。第三,儒家由气一元论的建构,将宇宙视为一直处于运动和感通运动之中存在。在无休止的运动之中,作为本体性质的气成为了天地万物的统一,由其气化运动而沟通起了形上形下间的联系,统摄了“万象”之有和“太虚”之无。由此,人因气而能与外界进行沟通,也由气能将人的形神、身心联系起来。因此,人能凭借气的中介作用,改善自身生命力的展现;专注精神而生发智慧;变换气质以趋善成性。第四,儒家将心看做体用相即的一体,对心的工夫便在于寻用入手,而得以“明体适用”。也即是说,通过对心主宰、知觉、思虑、德性之知内容的开发,进而寻得证悟心体之路,进而将心体之无形无限量、虚、灵、神、明、至善、良知良能等难以把捉的内涵彰显出来。在理论铺设的基础上,儒家便建立了更为的深入与细致的工夫修持条目。第一,立志为圣。儒学工夫先立以做圣人、学圣学为目的的志向,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身。端正其志使自己学有所本,而杜绝散漫无章和因循苟且的学习。因此,儒家要求立大、高、远、深、久和勇猛之志,且专一坚定于其志,时刻坚守其志而不屈挠移改。第二,读书明理。儒家工夫不离知识的研习,故要求人能善择良典,进而困勉勤读,熟读精思、虚心静虑、专一沉入、优游涵泳,使得人能通过读书,得以锻炼思维能力、明得辞章的意旨、收摄存心,最终能明理体究而引导与规整自身言行。第三,深研于理。对于物理,要进行逐一、具体、客观且深入的探究,而寻得综摄众理的“天理”,且在认知物理的过程中,培养不溺于物的无私之德。对于事理,便要在日用间寻得人伦事故之理,进而可执本应事,随事存天理与改过迁善。总的来说,对理的探求,在于对理的贯通无间,旨在能明心的全体大用、明明德。第四,自省克己。对人内在工夫来说,须人对治习性偏颇、煎销习气熏染以化却习心以变化气质。其细化和落脚点,便是诚意正念以存养天理。即要求人“实意”而“不自欺”,严格和真切地护持心体的至善之念,进而落实存善去恶。在修持工夫中,亦须重视其中的核心精义:第一,主静。儒家将主静视为精神收敛、平定心气的入门等工夫。第二,居敬。敬的工夫强调了“敬义夹持”,即居养与穷理工夫的一体性,以及修持工夫无分动静的缜密无漏。第三,执中。人行包涵未发已发、性静等体用的致中工夫,以使“中”可推行至极,而能时刻主顺变化、措时宜、通于经权之变。第四,寻乐。人要寻“孔颜乐处”,即不受名利所扰而以圣学为乐,便能乐在循理遵礼、乐于心体流通无碍而与万物一体,从而可践形洒落的圣人气象。通过工夫的修持旨在开悟以揭示心本体,从而成为不离伦常、道德完满的圣人。而悟须直观体认工夫方可达成:它不同于知识的领悟、不依靠语言亦不落言诠、不同于分析法或逻辑法,甚至不是一种思维的方式、不是本能和感觉的范畴。直观体认是而是对心体最直接、整体的自证自觉。通过体认工夫,人得以开悟。对悟过程来说,悟又分顿渐,是为不同根性的人设立的权法。但对于开悟瞬间来说,悟只能是“顿”的,因心体揭示之时是无时空、物我等等分别、浑然为一体的状态。整个开悟过程可分三段:第一,初悟。悟前须人修悟不离,着力无间地渐修。进而,可由循理之思而渐入得悟不思议之本体,此时只有隐见本体而不能形成稳定的悟境。第二,圆悟。初悟后须行保任工夫,保任初悟之得而不旋失,又精专接续地加进所得。此时所证得的境界,是能明昼夜、梦醒之道,昼夜皆不会改变本体呈现的状态;又能通达生死之旨,即无形神、人我之分而能一生死、任生死。第三,化悟。此时圣功完满,本体工夫合一,心体可无滞碍运行周流,便能自然发用道德以康济群生。化悟的证得便是超生死,一念反真,体认得心体超越区别义。儒家的开悟学说,亦裹挟着对人有益的效用:通过育德而得以养生;经透悟而得以开智;由臻于化境的工夫而得以善了生死。通过对工夫论的梳理,亦须反思它的时代局限性,和于现代仍具生命力的价值。儒家工夫论的时代局限性表现在:第一,儒家伦理基础建立在私德的社会条件上,这使工夫论在帝权、父权、夫权为中心的社会中,经异化、压制、扭曲后,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契约性”的社会公共性德性难以建立。第二,对社会生产的制约。儒家伦理有重义轻利的倾向,而使传统上重农抑商,压制了私有经济的发展;又因其君子不器、以德摄知的思想,造成了传统重德轻知的倾向,直接影响了国家的教育与人才选拔对专业知识和人才的忽视。第三,对文艺创造的限制。儒家重道轻文的倾向,使传统文化不注重文艺的独立审美性,限制了文学个性表现的可能。儒家工夫论要想在现代发挥其价值,主要有四点:第一,继承五四精神。重新反省和审视儒家文化,对其批判与解构,以对其净化而凸显出真正的价值。第二,儒家优秀文化的认同。我们要认同儒家作为中国人深层文化心理的重要构成部分;认同其有超越时空的、世界性的价值。第三,正视中西文化的会通。不可抹煞传统的价值而全盘西化,但也要以开放、包容、进取的态度真正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和各类优秀文化。第四,进行创造性质的转化。将儒学中与现代化不相抵牾,甚至是支持、巩固现代化的内容展现出来;肩负起儒家的时代责任和文化责任,在全球文化下,考量其是否能为全人类建立价值;思考如何将“私德”与科学民主等现代化要求相容,以完成儒家的创造性转化。

张晨昕[4](2019)在《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之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健身气功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人体生命整体观,通过调心、调息、调身有机统一的锻炼,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开发人体潜能,使身心臻于高度和谐的民族传统体育技能。长期以来,健身气功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种独特的身心锻炼方法在中国传统养生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道德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数千年来在传统道德文化的渗透影响下,健身气功修炼的思想体系和实践方法无不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内容。就健身气功修炼实践活动和文化传承来说,涵养道德自始至终都是其重要的核心问题。然而,传统道德和健身气功是两个具有历史跨度的庞大理论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思想文化的时代性、语言词义的变异性以及结构体系的复杂性都是当今人们研究和认识二者关系的难点。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气功修炼人群的空前壮大,由于人们缺乏对涵养道德的足够重视和正确认识,修炼“出偏走火”事件时有发生,而在某些有害气功组织的诱导和破坏下,气功修炼不仅没有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还发生了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安定和谐的突破道德底线之事,极大地制约了健身气功事业的良性发展,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弘扬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于当下中国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其中有很多思想精髓和道德精华有待深入挖掘和阐发。健身气功作为优秀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阐明健身气功修炼与涵养道德之关系无疑是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如果对健身气功修炼与涵养道德关系的认识一知半解或实践偏废一隅,广大习练群众的全面健康就始终难以顺利实现,而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繁荣发展和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度坚定就始终难以付诸现实,特别是有害气功偏离道德之轨而祸国殃民可谓前车之鉴。因此,对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的研究无论是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还是在为广大习练群众树立全面正确的健康观和道德观的迫切要求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研究力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下系统全面地研究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的关系,从而深入挖掘整理健身气功修炼中的传统文化精华和道德精髓,为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和传承保护做出现实意义上的贡献,进而为优秀传统文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做出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本研究选择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之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理性思辨法、访谈法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借助中国传统哲学、传统道德观、中医养生学等研究理论,结合专家和长期习练者的访谈记录作为实证分析材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视角详细辨析涵养道德概念的广狭义和不同层面健身气功修炼的内涵;以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作为切入点,客观地分析涵养传统天道的基本构成;深入探讨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在道、法、术、器各层面之关系与具体表现。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念,对健身气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进行挖掘并整理,是中华文化自信落地的一种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2)对涵养道德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建构,揭示了传统养生文化中涵养道德的真义,阐明健身气功修炼与涵养道德之间的关系;3)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全国健身气功业界精英和专家们进行深度访谈,获得了一手实证分析材料,打破该研究领域单纯采用理性思辨方法单一的局限。本研究结论为:(1)从实践哲学的角度分析,无论狭义的道德还是广义的道德,其本质属性均为规范性,二者在调整行为对象上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关于涵养道德的概念,我们可以解释为两层意思,即狭义的涵养道德和广义的涵养道德。狭义的涵养道德是指保持或遵守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简称人道。广义的涵养道德是指保持或遵守自然万物的普遍规律,简称天地之道。(2)健身气功修炼是指大众或个人所进行的健身气功修养炼功、炼丹等活动。健身气功修炼的道是指进行健身气功修养炼功的根本原则和目标。(3)涵养道德不属于健身气功修炼“调心”的范畴,而归属于新天人合一的哲学范畴,是健身气功修炼的根本原则,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道与天道的统一。广义的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五个层面,分别是气道、阴阳之道、自然无为之道、中庸之道和明心见性之道。(4)涵养气道是健身气功修炼所依据的基本法则。涵养气道在健身气功修炼中具体表现为健身气功以气、精气神、能量作为修炼的对象和内容。(5)涵养阴阳之道是健身气功修炼所依据的基本法则。涵养阴阳之道在健身气功修炼中具体表现为顺应自然界阴阳变化之规律;遵循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和相互转化之规律。(6)涵养自然无为之道是健身气功修炼所依据的基本法则。具体体现在健身气功修炼要效法自然界变化之道;效法自然界动植物特点和循环运转特点;由后天返还先天、不用识神用元神的修炼原则和具体方法上。(7)涵养中庸之道是健身气功修炼所依据的基本法则。涵养中庸之道在健身气功修炼方面则主要体现在调身、调息、调心的修炼标准;练功火候的把握;育正气、尚仁爱、修至善的狭义涵养道德要求贯穿修炼始终。(8)涵养明心见性之道是健身气功修炼所依据的基本法则。涵养明心见性之道在健身气功修炼中具体体现在修炼追求“三调合一”的境界;渐门修行、返观内景和“安坐收心”的修炼方法;练功生活化的修炼要求。

汤仕普[5](2019)在《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佛缘成语是佛教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产物,是指以佛教思想文化为外在条件或机缘,利用汉语词汇材料和组合规则创造的成语,以及被“佛化”了的汉语固有成语。佛缘成语是汉语成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扩充了汉语成语的数量,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手段。本文通过文献阅读,以及对《汉语大词典》、《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禅宗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全面考察,收集佛缘成语1633条,为每条佛缘成语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语料库。论文注重佛缘成语历史过程的考察,结合语言学相关知识,从文化互动融合的角度讨论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揭示其演变过程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深化佛缘成语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本论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佛缘成语的生成。传统研究注重考察佛缘成语的来源和流变情况,根据佛教文化特征对佛缘成语进行静态分类,本文主要从造词法的角度,考察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以後佛缘成语是如何运用汉语词汇材料组构新形式,经历哪些过程和阶段,如何在文化互动融合的背景下最终演化为汉语常用成语的。根据形成方式的不同,将佛缘成语的生成分为“在线生成、双音并合、结构改造、化用佛典、比喻凝固、佛化固有”六大类共十四个小类。佛教文化传播是佛缘成语生成的外在动力,在汉语习惯思维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生作用。考察佛缘成语的生成,能够从造词法角度讨论佛教文化传播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二是对佛缘成语形式变化的考察。成语的形式变化是语言使用者根据表达需要对成语的临时改造或新创,它是社会文化与语言互动发展的产物和表现,也是人们从不同视角观测事物的结果。根据变化结果的不同,论文分两类进行讨论:一类是“形变义不变”。这类变化主要是个别构成要素的替换(通常是同义、近义或语义相关的语素),有时是组合顺序的调整,或者省略造成的同一成语的不同词形。论文将形变义不变一类称为“变体”,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具体实例,系统总结了成语变体的形成方式、形成原因,同时考察了成语变体的形成与社会文化、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时代特征。另一类是“形变义变”,即形式变化语义随之发生变化。这类变化的结果是新的词形记录新的概念,本质上是产生了不同的词。新词形及其意义与原形式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因此论文将这类形式变化称为“分化”,分化的结果是衍生了新成语。同时结合具体实例和相关研究成果,对成语分化的类型、原因和生成方式进行了系统概括。三是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符合汉语成语演变的一般规律,但由於佛教思想文化的特殊性,又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论文分析了大量实例,认为社会发展使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根本原因;语境变迁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直接动力;俗解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催化剂。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总体特征是佛教文化色彩的淡化、脱落,逐步世俗化,呈现出向字面组合义发展的趋势。由於佛教文化带有鲜明的神秘色彩,不少表义虚灵的佛缘成语,语义发展呈现出从抽象到具体的演变特征。

安宏[6](2019)在《“阴精所奉其人寿”理论研究》文中认为“阴精所奉其人寿”出自《素问·五常政大论》,是中医学论证精与寿关系的经典理论。作为“运气七篇”的一部分,自从其被王冰补入《黄帝内经素问》之后,医家学者便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注证发微,或从地域寿夭,或从脾肾关系,或从心肾失调。这些诠释虽然延伸了“阴精所奉其人寿”的适用范围,但语焉不详,理论内涵模糊,影响了对该理论的理解、解释与应用。本研究以“阴精所奉其人寿”为对象,考察其中的基本概念,梳理历代医家的解释,发掘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与奉精致寿的生理机制,并辨析与之表述相近的理论,揭示其在理论、实践与方法等不同层面的意义,从而使“阴精所奉其人寿”的理论主线重新明晰起来,令多歧的理论内涵得以重新整合。基于这一目的,本研究采用了加达默尔的诠释学思想,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对“阴精所奉其人寿”进行阐发。运用文献学方法,收集古代文献与相关现代文献,对其理论发展正本清源;运用文字学方法探究相关概念的本义和引申义;应用隐喻认知理论,分析“精”“奉”“降”及其相关概念的隐喻性特点,并阐明该理论的立论基础——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所涉及的认知思想;通过比较研究,辨析与“阴精所奉其人寿”相近的概念,加深对该理论内涵的理解进而为其进行科学定位;借鉴综合集成的思想方法,参考借鉴现代医学、道医学以及其他多学科有益知识,拓展“阴精所奉其人寿”的理论内涵。在上述方法的指导下,本研究分为了概念考释、思想基础、医理发微、疑义辨析和意义探寻等五个部分,逐层深入探讨“阴精所奉其人寿”的理论内涵。1、概念考释是对“精”“奉”“寿”等基本概念的溯源与诠释。通过厘清“阴精所奉其人寿”的基本概念,该理论得以被重新诠释为一条以“精为主体,奉为干预,寿为指引”的修龄路径。其中,“精”是沟通人体内外的生命主体,而“阴精”是对精作用趋向的规定。“精”的隐喻性为“精”带来了丰富的含义,这是“阴精所奉其人寿”注释纷呈的主要原因。“奉”是维持精沟通内外状态的一系列干预方法,具有“以尊为上”的隐喻特点,与“上”无直接联系,而与之相对的“降”亦呈现隐喻性,具有“以卑为下”的含义。“阴精所奉”即指这一奉精的过程趋向于阴的内敛特性。“寿”不专指对某个年龄范围的规定,而是由“阴精所奉”而产生的天人相通的生命状态。2、思想基础研究涉及对“阴精所奉其人寿”的立论依据——“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的认知背景探讨。“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涉及先民对天地起源和变化的理解,它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创世神话引出,形成了西北地厚而接天的结构特点,反映了其中蕴含的非平衡、秩序和重阴通阳思想。这些思想以隐喻的方式将外界天地的特点投射向人体,使人体具有了类似的特点,并用于解释人之生命的源起和存续。其中,非平衡旨在描述人体中存在的大量非对称生命现象,包括天人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同构,是天人相通的具体表现。秩序性则说明了这些非平衡的生命现象之所以存在的底层逻辑,是引发天人相通的背后机制。非平衡和秩序构成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重阴和通阳由秩序性进—步引出,是秩序性的二分。阴在下,为生命存续的基础;阳在上,为生命意义的指归。人的生命由此被划分为“阴形”与“阳神”两层境界。通过对这几层思想的整合,本研究构建了“非平衡—秩序—重阴通阳”的理论模型,用于解释“阴精所奉其人寿”背后的长寿机制,并进一步讨论基于该理论的相关应用。3、“阴精所奉其人寿”的医理机制是对上述理论模型的具体应用,表现为精以非平衡运行为核心,遵循培形为基础,通神为目的的秩序,使天人关系从单纯的精气相接,上升为以精为载体的运转规律相通。其中,精以运行不休为其一般状态,有特定的运行路径和运行特点。其调节机制主要与少阳和少阴有关,少阳三焦与胆是精行的道路与动力,少阴心与肾是精行的主宰与源泉。培形涉及对精形关系的处理,精与形变化趋同则寿,变化不一则夭。太阴和少阴是调节精形的关键,太阴肺与脾外纳自然药食之精充养形体,少阴心与肾内练已有之精以变换形体。通神涉及对精神关系的处理,体现为精与识神、精与元神的两重变化。前者表现为此消彼长,太阴与少阴是其调节关键;后者呈现为消长一致,其调节机制不局限于特定的脏腑,而以存神清静为关键。精、形、神在奉精机制中的关系,要求达致长寿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这便是上述奉精致寿机制的核心。精的失奉即“阳精所降其人夭”,由上述奉精机制失常所致,即精、形、神三者关系的失常。“阳精所降”表现为常人失奉、因病失奉与奉精失道三途:失奉乃常人的生存状态,这是精以耗散为一般存在状态的必然结果;疾病引起的精、形、神关系失常破坏了奉精机制,对常人而言更会加剧精的耗散;在奉精过程中失于法度,常见于嗜好养生之人、或以养生为业的养生家及养生流派。4、从立论、文义和医理层面辨析了与“阴精所奉其人寿”的相近概念——“阴者其精奉于上”与“阴者其精并于下”,明确了其科学定位。“阴者其精奉于上”出自《素问·五常政大论》,“阴者其精并于下”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二者虽然来源不一,却共享了相似的立论依据——“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通过对其共同立论背景“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的辨析,得出二者对“天倾地陷”这一地理事实存在不同的认知。前者以非平衡为常,而后者以非平衡为变。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导致了二者在表述上的不同,表现为前者使用了具有“以尊为上”内涵的“奉”,而后者则使用了相对中性的“并”。然而,在认知和表述上相互区别的两段经文,在医理上又殊途同归,均以讨论精与寿夭之关系为目的。“阴者其精奉于上”最终指向了“阴精所奉其人寿”,而“阴者其精并于下”则以“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为结局,是“阳精所降其人夭”的具体表现。可见,精是奉于上还是并于下,仅是同一问题的不同切入角度。这种认识明确了“阴精所奉其人寿”理论的科学定位,即它是达致长寿的相对真理,而非对长生久视的绝对预言。5、“阴精所奉其人寿”的意义在于其对临床应用的指导。借助“非平衡—秩序—重阴通阳”的理论模型,该理论可用于判断寿夭、筛选方药、认识导引等,拓展了理论的应用范围。它使繁杂和零散的判断寿夭方法得以归入奉精过程中形与神的不同层次。通过该理论模型整合方药,不仅可以在现有药物的基础之上发现新的功效,还可对既有功效形成新的认识,启发临证。从新的视角认识导引诸法,其“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等动作养形,亦是对神机的调摄,而意念导引,专一致意,亦影响形体的运用。由此,基于该理论的导引诸法得以扩大其应用范围。此外,本研究所讨论的理论模型也是对“阴精所奉其人寿”地域寿夭原义的深化理解。借助这一模型,有助于研究者从新的角度认识具有中医特色的宜居理论。上述研究过程遵循诠释学循环诠释的原则,这也是加达默尔诠释学思想的内在要求。研究始于对其地域寿夭内涵的否定,而终于对宜居问题的思考。通过多学科方法的集成,本研究实现了视域融合,使“阴精所奉其人寿”原有的地域寿夭内涵得以拓展,扭转了人在环境之中的被动角色,挖掘了该理论蕴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强调了人把握自我的能力,体现在宜居的选择和改造上即所谓“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这是对“阴精所奉其人寿”原有地域寿夭内涵的升华。上述研究揭示了“阴精所奉其人寿”蕴含的主观能动性,使该理论的诠释不再局限于地域寿夭或是对一脏一腑之精的关注,而从客观地理决定论向着发掘人的能动性转变。这是其理论多元化的体现,对当代人把握自我和倡导积极的生命观都具有积极意义。

马进疆[7](2019)在《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心理矫治职务犯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索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价值;促进职务犯从自身深刻认识自己的犯罪根源,纠正以往习惯外归因,推卸责任的错误倾向。在职务犯的教育实践中,检验具有长远效果的人格矫治与人格塑造的新方法。弥补职务犯以往心理矫治工作针对性不强,深度不足、高度不够的问题。方法:首先对心性修养、内观、正念、禅修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语数据库对近20年文献检索整理。运用文化心理学、宗教心理学、解释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中国心学和中医内观认知疗法所涉及理论与技术进行跨文化比较分析。研究者自我体验不同的内观方法,加深对中国心学和中医内观疗法的认识。在广东省某监狱运用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进行心理矫治的社会实践研究。在心理矫治职务犯的过程发现问题,并随时对有代表性的职务犯进行质性访谈。结果:通过调查广东省某监狱,204名服刑职务犯平均年龄为54.0岁,其中83.8%在40岁到65岁之间。学历较高,74%的职务犯接受过高等教育,研究生比例竟然达到了12.7%。捕前绝大多数处于领导岗位。原判刑期较长,近70%超过了 5年。犯罪类型贪利类为绝大多数,贪利类为78.4%,若加上数罪并犯中核心罪名为贪利类的,那贪利类就达到90.2%。与全国常模组相比,职务犯组SCL-90总分(170.59±79.29)及个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职务犯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普通人群要低很多,尤其是躯体化、抑郁与强迫状态;在人格方面,运用卡特尔16PF量表测量职务犯发现职务犯人格特质的各项因子分均比普通人群要低;运用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nternal External Control Scale)测量职务犯的归因方式发现职务犯有明显的外归因倾向。将纳入社会实验的职务犯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经过对实验组中国心学与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组空白对照。实验后发现对照组(1.94±0.60)与实验组(1.56±0.54)相比SCL-90总均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实验后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中16PF中的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性与焦虑型、心理健康因素等发生了明显改变;实验后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实验前(1.89±0.68)、后(1.56±0.54)相比实验组SCL-90总均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实验前后发现实验组的16PF中的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性与焦虑型、心理健康因素等发生了明显改变;实验前后发现实验组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实验前(1.89±0.74)、后(1.94±0.60)相比对照组SCL-90总均分发生了并未明显的改变;实验前后发现对照组的16PF中的聪慧性、实验性等发生了明显改变;实验前后发现对照组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可明显改善职务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可改善职务犯的某些职务犯的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性与焦虑型、心理健康因素等人格特征发生改变,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

尉万春,张其成[8](2019)在《基于知识考古学的中医养心理论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说明知识考古学是思想史研究较新的研究方法,其对传统史学观念提出了挑战,以历史还原的方法对研究对象所处的历史环境进行综合研究。中医养心理论历史悠久,一般认为养心理论着重于保养心神,但是通过知识考古学的方法研究发现,中医养心理论包括了养神、寡欲、静心、精气神交养等不同内涵,并且各个内涵之间不是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呈现规整的变化,而是不同历史时期呈现相互交错的现象,这也体现出理论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独立特征。通过对中医养心理论的内涵进行阐释,明确养心思想在历代健康养生中的作用,以期为当前"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下中医养心理论促进人体健康提供参考和借鉴。

陈元[9](2018)在《中医学“和”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而中医学是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成长起来的参天大树,故中医学的理论构建离不开一个“和”字。目前众多学者都认可“和”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如邓铁涛教授指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是和谐,张其成教授认为中医文化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关于什么是“和”,众说纷纭,但缺乏从“和”字的源头来确定“和”的内涵与外延的论证。其次,目前从“和”的视角探索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文章不少,但从“和”的视角系统论述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的文献不多。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明确了“和”之字源为“禾”“龢”“咊”“盉”四字,以及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和”文化的内涵与特性。重点阐述了中医学以“和”为中心的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养生观,以此来构建中医学以“和”为中心的基础理论。最后通过对第一个用“和”系统阐述中医学的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的医家张仲景与建立中和医派的现代医家国医大师孙光荣的医学思想的“和”内容的阐述来见证医家对“和”文化的诠释。本文旨在明确“和”在中医学中的核心地位,系统阐述中医学本身蕴含的“和”文化,希望借此为中医学的学习、理解与运用提供一种不一样的视角,使其能更容易也更深入地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为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一种理论性的指导。

岳沛泽[10](2017)在《20世纪以来春秋战国兵器铭文集注》文中研究表明战国兵器铭文是战国文字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类。兵器铭文的特点是内容简短,有固定格式,文字细小,较难识别,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目前,有关春秋战国兵器铭文的研究成果数量多而较分散,需系统梳理和总结。本文对20世纪以来的春秋战国兵器铭文按时间顺序进行校释。对一些有争议的铭文,详列诸家之说,作集注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春秋战国兵器铭文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文字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战国文字在文字史上的作用。本文分两章论述。第一章,绪论。这部分共分两节,第一节介绍20世纪以来春秋战国兵器铭文研究现状;第二节介绍本文的研究体例、方法及意义。第二章,20世纪以来春秋战国兵器铭文集注,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共分三节,第一节,春秋时期兵器铭文集注,由春秋早期兵器、春秋晚期兵器、春秋时期兵器三个部分组成。第二节,战国时期兵器铭文集注,由战国早期兵器、战国中期兵器、战国晚期兵器、战国时期兵器四个部分组成。第三节,时代模糊的兵器铭文集注。

二、上古之人何以皆度百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古之人何以皆度百岁(论文提纲范文)

(1)黄帝神话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资料来源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述略
上编:黄帝神话传说的生成演变
    第一章 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
        1.1 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先秦黄帝神话
        1.1.1 《山海经》中黄帝神话的记录背景
        1.1.2 《山海经》黄帝神话文本的原始图景
        1.1.3 先秦其他文献中的黄帝神话
        1.2 春秋古史中黄帝传说的基本概貌
        1.2.1 《左传》中的黄帝传说
        1.2.2 《国语》中的黄帝传说
        1.3 战国诸子所载的黄帝传说及其特征
        1.3.1 道家——黄帝“得道者”形象的形成
        1.3.2 法家——黄帝成为“理想君主”
        1.3.3 杂家——黄帝“圣王”形象的深化
        1.3.4 纵横家——黄帝战争传说的运用
        小结
    第二章 两汉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
        2.1 历史传说——《五帝本纪》与黄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2.1.1 黄帝传说叙事“母本”的形成
        2.1.2 《五帝本纪》中黄帝传说的叙事依据
        2.1.3 黄帝传说的主要情节单元
        2.2 政治神话——谶纬思潮影响下的黄帝事迹
        2.2.1 谶纬思潮对黄帝神话的叙事影响
        2.2.2 纬书中黄帝事迹的神异品格
        2.2.3 纬书中的黄帝与西王母传说
        2.3 图像与信仰——汉画像石中的黄帝神话传说
        2.3.1 非纯粹地“讲故事”与有目的地“绘神画”
        2.3.2 汉画像石中黄帝神话传说的三个系统
        小结
    第三章 道教信仰与黄帝神话传说的道教化
        3.1 道教黄帝信仰及其形象塑造
        3.1.1 “黄帝”——异端神话崇奉的民间偶像
        3.1.2 “黄神”——民间阴界的护佑者
        3.1.3 “中央黄帝”——“中央”从政治空间到宗教空间的转变
        3.1.4 “道宗”——道教立教与黄帝形象的确立
        3.2 道教黄帝经典文本的构成
        3.2.1 托名黄帝的道教言辞
        3.2.2 道教黄帝传经神话与神灵谱系
        3.2.3 黄帝仙传类文学的书写
        3.3 道教经典中黄帝神话传说的叙事类型
        3.3.1 问道求业
        3.3.2 黄帝尊师
        3.3.3 神仙考验
        3.3.4 神授法术
        3.3.5 黄帝造物
        3.3.6 升天成仙
        3.3.7 黄帝时人
        小结
    第四章 俗文学的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由雅至俗
        4.1 宋代史学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准备
        4.1.1 材料的积累:修史之风与黄帝神话传说的古史整理
        4.1.2 方式的革新:史学新变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契机
        4.2 早期案头“拟作”文学中黄帝事迹的敷演
        4.2.1 “谱史于新词”——《廿一史弹词》
        4.2.2 拟话本之繁兴——《三言》《二拍》
        4.2.3 “按史”之作——《大唐秦王词话》
        4.3 章回小说中黄帝叙事的发展
        4.3.1 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黄帝形象
        4.3.2 神魔小说中黄帝事迹的情节演绎
        小结
下编:黄帝神话传说的专题研究
    第五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叙事
        5.1 层累建构: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
        5.1.1 弟兄身份:炎、黄共名的结构表征
        5.1.2 神农氏的介入:炎、黄关系的叠加生成
        5.2 异德之战:黄帝大于炎帝的叙事倾向
        5.2.1 战争起于炎、黄之际
        5.2.2 黄帝征战炎帝、蚩尤说
        5.2.3 炎、黄之战的性质界说
        小结
    第六章 君臣治世神话传说的滥觞——黄帝群臣故事
        6.1 封建统治的样板——黄帝群臣故事与君臣秩序的建立
        6.1.1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与“封建国家”的形成
        6.1.2 “君臣上下”始于黄帝
        6.2 群臣神话传说产生的学说背景
        6.2.1 帝道学说与群臣之兴
        6.2.2 神话圣数哲学与群臣结构
        6.3 黄帝群臣形象的塑造
        6.3.1 黄帝群臣的职属类型
        6.3.2 黄帝群臣的多重身份
        小结
    第七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女性角色——帝妃与帝女
        7.1 性别与身份——嫘祖养蚕之功确立的意义探释
        7.1.1 蚕神与先蚕考论
        7.1.2 黄帝先蚕身份的生成机制
        7.1.3 先蚕形象的文化移转
        7.2 丑貌与德行——嫫母丑妻形象塑造的文化依据
        7.2.1 “丑”之来源——原始图腾说的影响
        7.2.2 “丑”之为丑——早期身体美学思想的运化
        7.2.3 嫫母之丑与方相氏形象的产生
        7.2.4 嫫母之丑成为独立的文学意象
        7.3 黄帝三女——被发明的帝女传说
        7.3.1 元、明、清时期黄帝三女传说演进考
        7.3.2 黄帝三女传说演变的历史特点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儒家工夫论引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趋势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 儒家工夫论探源
    2.1 夏商周时期德意识的初步建立
        2.1.1 “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
        2.1.2 “敬天保民”的德政落实
        2.1.3 “礼乐教化”的道德实践
    2.2 先秦时期工夫论的基础奠定
        2.2.1 积学
        2.2.2 践行
        2.2.3 践形
3 儒家工夫论基本依据
    3.1 理
        3.1.1 天地根本之理
        3.1.2 具体事物之理
        3.1.3 社会伦理之理
        3.1.4 人性本质之理
    3.2 仁
        3.2.1 仁的本质: 生生之理
        3.2.2 仁的表现: 万物一体
        3.2.3 仁的实践: 道德来源
    3.3 气
        3.3.1 气一元论
        3.3.2 气化之道
        3.3.3 气之于人
    3.4 心
        3.4.1 心分体用
        3.4.2 心之本体
        3.4.3 心之发用
4 儒家工夫论具体修持
    4.1 修持条目
        4.1.1 立志为圣
        4.1.2 读书明理
        4.1.3 深研于理
        4.1.4 自省克己
    4.2 修持核心
        4.2.1 主静
        4.2.2 居敬
        4.2.3 执中
        4.2.4 寻乐
5 儒家工夫论的目的—“悟
    5.1 “悟”的定义
        5.1.1 “悟”的传统探源
        5.1.2 “悟”与体认工夫
        5.1.3 “悟”与直观体认
    5.2 “悟”的阶段性表现
        5.2.1 初悟
        5.2.2 圆悟
        5.2.3 化悟
    5.3 “悟”的效用
        5.3.1 养生
        5.3.2 开智
        5.3.3 善了生死
6 儒家工夫论的局限性与现代价值
    6.1 儒家工夫论的时代局限性
        6.1.1 以私德为本的局限
        6.1.2 对社会生产的制约
        6.1.3 对文艺创造的限制
    6.2 儒家工夫论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6.2.1 五四批判精神的继承
        6.2.2 儒家优秀文化的认同
        6.2.3 正视中西文化的会通
        6.2.4 进行创造性质的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健身气功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健身气功是我国当代宣传与推广的重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1.3 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的关系迫切需要准确认识与把握
    1.2 相关研究述评
        1.2.1 关于健身气功修炼与传统养生原则的研究进展
        1.2.2 关于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关系的研究进展
        1.2.3 关于健身气功研究的外文文献综述
        1.2.4 相关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对象、方法与设计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研究假设与创新之处
        2.2.1 研究假设
        2.2.2 创新之处
    2.3 研究思路
    2.4 研究内容
3 基本概念厘定
    3.1 涵养道德
        3.1.1 “涵养”释义
        3.1.2 “道德”概念探幽
    3.2 健身气功
    3.3 健身气功修炼的道、法、术、器
    3.4 涵养道德不属于健身气功修炼“调心”的范畴
4 涵养道德与天人合一之关系
    4.1 涵养道德归属于新天人合一的哲学范畴
    4.2 传统天道之基本构成
5 涵养气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5.1 通天下一气
    5.2 精气神统一于气
    5.3 气的本质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
    5.4 气与健身气功修炼
    5.5 精气神与健身气功修炼
    5.6 能量与健身气功修炼
    5.7 势与健身气功修炼
6 涵养阴阳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6.1 阴阳之道
    6.2 阴阳动态平衡之道即是养生之道
    6.3 阴阳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7 涵养自然无为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7.1 自然无为之道
    7.2 养生要求合于天之时空变化之道
    7.3 效法自然界变化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7.4 自然无为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8 涵养中庸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8.1 儒家中庸之道的本意及其思想基础
    8.2 中庸之道与传统养生文化
    8.3 中庸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8.4 狭义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
9 涵养明心见性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9.1 佛教之明心见性之道
    9.2 明心见性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9.2.1 气功三调出“止观”
        9.2.2 司马承祯效“北宗”
        9.2.3 行住坐卧学慧能
        9.2.4 返观内景与健身气功修炼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麽是佛缘成语
    第二节 佛教文化传播对汉语成语发展的影响
        一、扩大词法模式范围
        二、丰富成语构造素材
        三、化用陈言形成新语
        四、固有成语产生新义
        五、佛语俗化变为成语
    第三节 佛缘成语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一、佛缘成语来源与形成的研究
        二、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研究
        三、佛缘成语与佛教文化的研究
        四、综合性研究与辞书编纂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佛缘成语研究的价值
    第一节 词汇学价值
        一、形式变化的多样性
        二、语义变化的特殊性
    第二节 辞书学价值
        一、厘清成语发展脉络
        二、纠正辞书释义偏误
        三、提供较早用例
    第三节 文化学价值
        一、探索佛缘成语生成的文化根据
        二、揭示佛缘成语蕴寓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 佛缘成语的生成
    第一节 在线生成
        一、翻译生成
        二、撰述新创
        三、中土新创
    第二节 双音并合
        一、并合中土双音词
        二、并合梵汉双音词
        三、并合佛教双音词
    第三节 结构改造
        一、増加语素
        二、缩减整合
        三、结构调整
        四、改字换形
    第四节 化用佛教典故
    第五节 比喻凝固
        一、由一个比喻凝固生成
        二、由两个比喻凝固生成
    第六节 佛化固有成语
        一、沿用固有用法
        二、沾染佛教文化色彩
第四章 形式演变(上):变体
    第一节 概述
        一、什麽是成语变体
        二、成语变体的形成方式
        三、变体与同义成语的区别
        四、汉语成语变体的成因
    第二节 变体的时代特徵
        一、“经年累月”的来源及其变体的整理
        二、优势变体的成因
        三、变体的不平衡性与时代特徵
    第三节 变体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一、“韬光晦迹”的来源与变体
        二、统计与成因分析
第五章 形式演变(下):分化
    第一节 概说
        一、什麽是分化成语
        二、分化成语与变体的区别
    第二节 成语分化的成因及类型
        一、分化成语的形成原因
        二、成语分化的类型
    第三节 分化成语的形成方式
        一、结构调整
        二、语素替换
        三、增加语素
        四、省略语素
        五、新造词形
第六章 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
    第一节 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原因
        一、社会发展:语义演变的根本原因
        二、语境变迁:语义演变的直接动力
        三、俗解异构:语义演变的催化剂
    第二节 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特徵
        一、语义泛化:语用范围扩大
        二、语义俗化:佛教文化色彩脱落
        三、逆向引申:从抽象到具体
        四、改变方向:从隐含义向字面义转化
        五、隐喻类推:语义演变的重要方式
第七章 佛缘成语演变专题研究
    一、佛经比喻:“心猿意马”的生成
    二、认知差异:“水乳”喻与“风浪”喻的分化
    三、文化互动:“改邪归正”变体的衍生
    四、语境变迁:“刀山剑树”的语义演变
    五、社会动因:“点铁成金”的生成与演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引用古籍书目
附录:佛缘成语参考条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阴精所奉其人寿”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正本清源,考释概念
    1.1 精——沟通天人的生命主体
        1.1.1 “精”的含义
        1.1.2 “精”的概念
        1.1.3 “精”的隐喻性
        1.1.4 阴精与阳精
    1.2 奉——存续生命的干预动作
        1.2.1 “奉”的含义
        1.2.2 《黄帝内经》中的“奉”
        1.2.3 “奉”的隐喻性
        1.2.4 奉与降
    1.3 寿——天人相通的结局验证
        1.3.1 “寿”的含义
        1.3.2 寿与夭
    1.4 小结
2 类纂约注,阐释思想
    2.1 非平衡的生命现象
        2.1.1 非平衡的源起
        2.1.2 非平衡的身体
        2.1.3 非平衡下的寿夭问题
    2.2 秩序化的生命本质
        2.2.1 秩序观概说
        2.2.2 秩序化的身体
        2.2.3 秩序下的寿夭问题
    2.3 重阴与通阳的生命层次
        2.3.1 重阴与通阳
        2.3.2 秩序化的阴阳
        2.3.3 重阴与通阳下的寿夭问题
    2.4 小结
3 探微索赜,昭彰医理
    3.1 精的一般状态
        3.1.1 精的行与止
        3.1.1.1 “藏”“泄”“泻”考释
        3.1.1.2 精的藏、泄、泻发微
        3.1.1.3 精的藏、泄、泻辨析
        3.1.2 精的运行路径
        3.1.2.1 经脉为网
        3.1.2.2 节、海为干
        3.1.2.3 孔窍为点
        3.1.2.4 其他路径
        3.1.3 精的运行形式
        3.1.3.1 结构散聚
        3.1.3.2 走行偏移
        3.1.3.3 精行节律
        3.1.4 精行的调节机制
    3.2 奉精的秩序
        3.2.1 培形为基
        3.2.1.1 精形关系
        3.2.1.2 精形与寿夭
        3.2.1.3 奉精培形
        3.2.1.4 精形的调节机制
        3.2.2 通神为期
        3.2.2.1 精神关系
        3.2.2.2 精神与寿夭
        3.2.2.3 奉精通神
        3.2.2.4 精神的调节机制
        3.2.3 形神同奉
        3.2.3.1 形神关系
        3.2.3.2 形神奉精
    3.3 精的失奉
        3.3.1 常人多“降”
        3.3.2 疾病致“降”
        3.3.3 奉精失道
    3.4 小结
4 触类旁通,析疑解惑
    4.1 疑问的提出
    4.2 疑问的解析
        4.2.1 “阴者其精奉于上”
        4.2.2 “阴者其精并于下”
    4.3 小结
5 意义的探寻
    5.1 理论的启发
    5.2 实践的拓展
    5.3 方法的集成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查新报告

(7)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心理矫治职务犯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心理学本土化与民族文化现代化问题
    1.1.2 对特殊人群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
    1.1.3 职务犯罪心理矫治的发展趋势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内对中医内观认知疗法的研究
    1.2.2 “内观”修炼方法的机理研究
    1.2.3 “内观”在全球促进健康中的应用研究
    1.2.4 中国心学研究与应用
    1.2.5 职务犯的心理矫治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工作假设
1.5 研究对象和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工具 第二章 职务犯犯罪心理、自我、社会认知分析
2.1 职务犯犯罪心理
2.2 职务犯的自我认知
2.3 职务犯的社会认知 第三章 中国心学与中医内观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
3.1 节欲制情,以德养生
3.2 道法自然,畅神怡情
3.3 心主神明,五脏藏神
3.4 动静结合,以静为养
3.5 病不愈者,神不使也
3.6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3.7 身心同治,调神养形
3.8 调息静坐,养心修性 第四章 职务犯心理矫治的实施过程
4.1 技术路线图
4.2 阶段一前测过程
4.3 阶段二经典诵读
4.4 阶段三专题教育
4.5 阶段四内观练习
4.6 阶段五后测过程
4.7 个案访谈
4.8 实验过程中获得的部分资料 第五章 研究结果
5.1 职务犯人口学基本描述
5.2 职务犯SCL-90、16PF、I-E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
5.3 入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SCL-90、16PF、I-E各因子比较
5.4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SCL-90、16PF、I-E各因子比较
5.5 实验前后实验组SCL-90、16PF、I-E各因子比较
5.6 实验前后对照组SCL-90、16PF、I-E各因子比较
5.7 典型个案 第六章 讨论分析
6.1 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心理矫治职务犯的理由
6.2 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对职务犯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6.3 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对职务犯人格特征的影响
6.4 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对职务犯归因方式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对职务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建议
    7.2.1 增加道德矫治,致良知的新目标
    7.2.2 树立守敬忠信,勿忘初心的信念
    7.2.3 运用内省慎独的道德自律的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内观使用材料 附录二 职务犯学习体会 附录三 访谈节选 附录四 自编练习手册 附录五 开展活动照片 附录六 心理测量量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基于知识考古学的中医养心理论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心为君主之官”及养心概念的提出
养心即是养神
    1.心神和形质的合体
    2.养心即是养神
养心即寡欲
    1.“养心莫善于寡欲”
    2.中医学的寡欲养心观
养心即静心
养心与精气神的关系
小结

(9)中医学“和”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导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不足
    1.4 研究的视角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
        1.5.2 归纳演绎
    1.6 本文的创新点
2.什么是和文化
    2.1 界定“和”的内涵与外延
        2.1.1 “和”之字源
        2.1.1.1 “禾”与“和”
        2.1.1.2 “龢”与“和”
        2.1.1.3 “咊”与“和”
        2.1.1.4 “盉”与“和”
        2.1.2 “和”的内涵与外延
    2.2 文化的概念
    2.3 “和”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3.1 “和”文化的内涵
        2.3.1.1 “和实生物”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
        2.3.1.2 “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
        2.3.1.3 “执中致和”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
        2.3.1.4 “天人相应”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
        2.3.2 “和”文化的特性
        2.3.2.1 差异性
        2.3.2.2 包容性
        2.3.2.3 创生性
        2.3.2.4 动态性
        2.3.2.5 整体性
        2.3.2.6 适度性
        2.3.2.7 有序性
        2.3.2.8 开放性
        2.3.2.9 自发性
3.儒道佛与“和”文化
    3.1 儒家思想与“和”文化
        3.1.1 礼之用,和为贵
        3.1.2 正心以达人和
        3.1.3 义分则和
        3.1.4 无伐天和
    3.2 道家思想与“和”文化
        3.2.1 道——以“和”为归宿的自然规律
        3.2.2 无为而致和
    3.3 佛家思想与“和”文化
4.中医学以“和”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与思维方式
    4.1 中医学的价值追求——生生不息
        4.1.1 “阴阳和”——生命的产生与运转
        4.1.2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相处
        4.1.3 “少欲”“仁爱”——人与社会的相处
        4.1.4 “执中调和”——治疗方式
        4.1.5 仁心仁术——医者与患者的相处
    4.2 中医学“和”的思维方式
        4.2.1 象思维
        4.2.1.1 取象类推
        4.2.1.2 取象归纳、演绎
        4.2.2 整体思维
        4.2.2.1 人与外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
        4.2.2.2 形神是一个整体
        4.2.2.3 人体生理上的脏腑、气血、经络是一个整体
        4.2.3 辨证思维
        4.2.4 治未病思维
        4.2.4.1 未病先防
        4.2.4.2 欲病救萌
        4.2.4.3 已病防变
        4.2.4.4 病瘥防复
5.中医学健康观——和
    5.1 什么是健康
    5.2 人与外在环境的和谐
        5.2.1 人本自然而生,是自然的产物
        5.2.2 人体生命中蕴含着自然规律
        5.2.2.1 人体蕴含着昼夜节律
        5.2.2.2 人体蕴含着月节律
        5.2.2.3 人体蕴含着四季节律
        5.2.2.4 人体蕴含着年龄变化规律
        5.2.3 人不损害自然自和的能力
    5.3 人与社会的和谐
    5.4 形神和
        5.4.1 形为神之源
        5.4.2 神依形而存
        5.4.3 神为形之主
    5.5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的和谐
        5.5.1 脏腑和
        5.5.2 经络和
        5.5.3 气血津液和
6.中医学的疾病观——不和
    6.1 人与自然的不和
        6.1.1 违逆自然的时间规律
        6.1.1.1 违背四季节律
        6.2.1.2 违背月节律
        6.2.1.3 违背昼夜节律
        6.2.1.4 违背年龄变化规律
        6.1.2 异常气候的侵袭
        6.1.2.1 当地气候的异常
        6.1.2.2 新地域气候的不适
        6.1.3 自然与生态环境的恶化
        6.1.3.1 空气污染
        6.1.3.2 水污染
        6.1.3.3 土壤污染
    6.2 人与社会的不和
        6.2.1 不尊“名”
        6.2.2 欲望过盛
    6.3 形神不和
        6.3.1 形损及神
        6.3.1.1 脏腑不和损神
        6.3.1.2 经络不和损神
        6.3.1.3 气血津液不和损神
        6.3.2 神损及形
    6.4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不和
        6.4.1 脏腑不和
        6.4.1.1 肝病引起其他脏腑的不和
        6.4.1.2 心病引起其它脏腑功能的不和
        6.4.1.3 脾病引起其它脏腑功能的不和
        6.4.1.4 肺病引起其它脏腑功能的不和
        6.4.1.5 肾病引起其它脏腑功能的不和
    6.5 经络不和
    6.6 气血津液不和
7.中医学的诊断观——察其不和
    7.1 病性
        7.1.1 风邪
        7.1.2 寒邪
        7.1.3 热邪
        7.1.4 湿邪
        7.1.5 燥邪
        7.1.6 气病
        7.1.7 血病
        7.1.8 情志太过
        7.1.9 食滞
    7.2 病位
8.中医学的治疗观——调其不和
    8.1 顺应自然的时间规律而自和
        8.1.1 顺五运六气的运气规律治病
        8.1.2 顺四季节律治病
        8.1.3 顺月节律治病
        8.1.4 顺日节律治病
    8.2 顺应神形之间的自和机制
        8.2.1 治神以全形
        8.2.1.1 语言开导法
        8.2.1.2 情志相胜法
        8.2.2 治形以全神
    8.3 顺应脏腑的生理功能以及其相互间的自和机制
        8.3.1 调肝之不和
        8.3.1.1 从脾治肝
        8.3.1.2 从心治肝
        8.3.1.3 从肺治肝
        8.3.1.4 从肾治肝
        8.3.2 调心之不和
        8.3.2.1 从肝治心
        8.3.2.2 从脾治心
        8.3.2.3 从肺治心
        8.3.2.4 从肾治心
        8.3.3 调脾之不和
        8.3.3.1 从肝治脾
        8.3.3.2 从心治脾
        8.3.3.3 从肺治脾
        8.3.3.4 从肾治脾
        8.3.4 调肺之不和
        8.3.4.1 从肝治肺
        8.3.4.2 从心治肺
        8.3.4.3 从脾治肺
        8.3.4.4 从肾治肺
        8.3.5 调肾之不和
        8.3.5.1 从肝治肾
        8.3.5.2 从心治肾
        8.3.5.3 从脾治肾
        8.3.5.4 从肺治肾
    8.4 顺应经络之间的自和机制
    8.5 顺应气血津液之间的自和机制
        8.5.1 顺气能生血
        8.5.2 顺气能行血
        8.5.3 顺气能生津
        8.5.4 顺气能行水
        8.5.5 顺血、津液载气
    8.6 顺应病势趋向治病
        8.6.1 吐法——其高者因而越之
        8.6.2 下法——其下者引而竭之
        8.6.3 汗法——在皮者汗而发之
        8.6.4 泻法——中满者泻之于内
9.中医学的养生观——维和
    9.1 饮食“和”
        9.1.1 饮食有节
        9.1.2 谨和五味
        9.1.3 饮食有洁
    9.2 起居“和”
        9.2.1 起卧有常
        9.2.2 环境适宜
        9.2.3 穿衣适宜
    9.3 运动“和”
        9.3.1 劳而不倦
        9.3.2 顺时而动
    9.4 情志“和”
        9.4.1 情志发而中节
        9.4.2 少欲不争
    9.5 顺道德达“和”
        9.5.1 仁者寿
        9.5.2 正名而养
    9.6 房事“和”
        9.6.1 房事不绝
        9.6.2 房事不纵
        9.6.3 房事有乐
        9.6.4 房事御而有时
10.医家对“和”文化的诠释举隅
    10.1 张仲景医学思想的“和”内容
        10.1.1 以“和”表示健康
        10.1.2 以“不和”表示疾病
        10.1.3 以察“不和”的病性、病位、病势表示诊断
        10.1.3.1 病位的诊断
        10.1.3.2 病性的诊断
        10.1.3.3 病势的诊断
        10.1.4 循“自和”而治的治疗观
        10.1.4.1 顺病势而治
        10.1.4.2 顺应六经欲解时治病
        10.1.4.3 顺脏腑之间的自和治病
        10.1.4.4 其治不损自和
    10.2 孙光荣医学思想的“和”内容
        10.2.1 气血中和乃健康之本
        10.2.2 气血失和则万病生
        10.2.3 中和辨证
        10.2.4 中和调治
        10.2.5 中和养生
        10.2.5.1 养上善
        10.2.5.2 养中和
        10.2.5.3 养下畅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20世纪以来春秋战国兵器铭文集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20世纪以来春秋战国兵器铭文研究现状
        春秋戦国兵器铭文着录与研究
        一、清代春秋战国兵器的着录与研究
        二、民国时期春秋战国兵器的着录与研究
        三、建国後40年问春秋战国兵器的着录与研究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春秋战国兵器的着录与研究
        五、近15年春秋战国兵器的着录与研究
        小结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体例、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体例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第二章 20世纪以来春秋战国兵器铭文集注
    第一节 春秋时期兵器铭文集注
        一、春秋早期兵器
        二、春秋晚期兵器
        三、时代模糊兵器
    第二节 战国时期兵器铭文集注
        一、战国早期兵器
        二、战国中期兵器
        三、战国晚期兵器
        四、时代模糊兵器
    第三节 时代模糊兵器铭文集注
附录: 引用书刊目录及简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上古之人何以皆度百岁(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帝神话传说研究[D]. 闫咚婉. 山西大学, 2021
  • [2]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儒家工夫论引论[D]. 王瑜.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4]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之关系研究[D]. 张晨昕. 山西大学, 2019(02)
  • [5]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D]. 汤仕普. 贵州师范大学, 2019(12)
  • [6]“阴精所奉其人寿”理论研究[D]. 安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11)
  • [7]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心理矫治职务犯的实证研究[D]. 马进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基于知识考古学的中医养心理论历史考察[J]. 尉万春,张其成.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05)
  • [9]中医学“和”文化研究[D]. 陈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20世纪以来春秋战国兵器铭文集注[D]. 岳沛泽.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为什么古人都活到一百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