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例腹膜透析合并腹膜炎患者的诊治体会

187例腹膜透析合并腹膜炎患者的诊治体会

一、187例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诊疗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舒鹏[1](2021)在《饮食营养护理流程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在腹膜透析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丢失,以及透析后补充摄入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不足造成体内相应营养物质缺乏,与患者体内微炎症的可能关联;探索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个体化优质蛋白饮食的营养护理流程一段时间后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改变及其对炎症状态的辅助改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历史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病内科腹膜透析中心就诊的腹膜透析患者。本研究按以下步骤实施:1)研究小组的组建及建立纳入排除标准:成立以研究者为主干力量的研究团队。研究小组成员对腹膜透析操作的相关特点、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营养流失、微炎症副作用等关键问题,在基于临床疾病特征、患者个体状况等充分研究及讨论基础上,确定本次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具体纳入标准为:①本腹透析中心腹膜透析患者;②患者病情稳定,神志清楚;③均在知情同意下参与④生存周期大于6个月患者。排除标准为:①同时做血液透析的患者;②同时患有肿瘤、严重脏器性疾病等的患者;③依从性极差,不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的患者;④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2)建立客观指标:对两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改良主观营养风险评分表、血红蛋白计数、白蛋白计数、体重指数(BMI)等)、微炎症状态(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腹膜炎发生次数(以患者出现腹膜刺激征,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为腹膜炎标准)进行评价,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3)对照组实施方案:研究小组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且符合本次纳入排除标准的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最终对照组的研究对象为60例。对照组腹膜透析患者采取常规的院外延续性护理措施,并给予常规的护理饮食指导,随访周期为6个月。对照组患者进行腹膜透析复诊时,由研究小组成员将患者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并统计记录。研究小组成员分别在对照组患者入组时,第一个月,第三个月,以及研究第六个月时采集本组患者营养状态、微炎症状态、腹膜炎发生次数等相应客观指标。4)试验阶段:(1)预实验实施:根据研究小组前期的研究成果,结合现有的临床研究文献及本科室特点,并采集本组患者营养状态、微炎症状态、腹膜炎发生次数等评价指标。对预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最终确定个性化营养护理流程以及实施方案。(2)实验组实施方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就诊的60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在基于本腹膜透析中心常规的护理措施下,同时研究团队医护人员通过微信平台与电话联系等方式对实验组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小组对本组患者及患者看护者进行相应的指导。对实验者患者指导主要内容有:①疾病相关知识宣教:研究者组织本组患者讲解腹膜透析患者出现腹膜炎、营养不良以及微炎症状态的可能原因及对患者机体的危害,如何有效控制相关并发症的日常注意事项;②蛋白营养饮食健康教育:给予本组患者相应蛋白营养日常饮食指导;每周利用微信平台推送1次相应的指导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等。根据本组患者各项客观指标检查结果,由研究小组根据结果反馈为本组患者制定针对性蛋白营养饮食流程管理,为患者计算好患者每日所需蛋白质及能量消耗量,结合患者饮食结构及个人习惯等,有侧重点的制定出个性化饮食单;本组患者家中自备食物秤及常见食物热量表,教会患者或患者看护者简单的食物能量转换技巧;③远程饮食指导:研究小组成员对本组患者蛋白营养饮食流程进行监控,每周四对本组患者进行电话或者微信视频回访,询问患者饮食计划执行情况,纠正本组患者对饮食计划执行的误区及解答患者疑问,解决现阶存在的问题。研究小组成员分别采集本组患者入组时,第一个月,第三个月及第六个月监测的营养状态、微炎症状态、腹膜炎发生次数等相应客观指标。两组患者观察以及进行不同营养饮食指导护理流程的时间均为6个月。收集两组患者资料:纳入研究时两组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营养状态评分采用改良主观营养风险评分表,血红蛋白计数,白蛋白计数,体重指数(BMI))、微炎症状态(血清降钙素原PCT指标,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腹膜炎发生次数;以及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保证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采用Excel数据录入,并导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构成比(%)表示,对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对所有数据进行正态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u检验等;对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的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研究中所有统计检验的检验水准均为α=0.05.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针对2组患者采取的不同营养护理方案,给出不同护理方案前,两组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指标(血清PCT水平,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患者营养状态指标(体重指数,采用主观营养风险评分表的营养状态评分,白蛋白计数,血红白蛋白计数),腹膜炎发生次数以及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透析时间)统计学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组内比较:在为期6个月的研究期间实验组患者首次白蛋白计数(30±2.98),1个月后白蛋白计数为(38.23±2.58),3个月后白蛋白计数为(41.56±2.85),6个月后白蛋白计数(42.25±1.99),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首次BMI指数(19.23±2.35),1 个月后 BMI(21.58±1.55),3 个月后 BMI(22.25±2.54),6个月后BMI(23.77±1.18),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首次血红蛋白计数(90.75±10.81),1个月后血红蛋白计数(92.55±1.35),3个月后血红蛋白计数为(96.23±2.03),6个月后血红蛋白计数(98.77±15.22),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首次营养评分为(9.85±2.80),1个月后营养评分(13.05±0.85),3个月后营养评分(11.25±0.55),6个月后营养评分(8.98±1.02),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炎症状态,腹膜炎发生次数,营养状态比较: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饮食营养护理流程一个月后,实验组患者体内降钙素,腹膜炎发生次数的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白蛋白计数,BMI指数,红细胞计数,营养评分,WBC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饮食护理流程3个月后,对实验组患者炎症状态,营养状态,腹膜炎发生次数的统计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发生显着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实验组患者微炎症状态指标组内比较,在为期6个月的研究期间内,实验组患者首次PCT(0.68±0.05),1个月后PCT(0.52±0.02),3个月PCT后(0.50±0.01),6个月后PCT(0.49±1.65),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首次白细胞计数(9.76±2.30),一个月后白细胞计数(9.35±2.55),3个月后白细胞计数(7.66±3.25),6个月后白细胞计数(5.68±3.55),统计学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首次淋巴细胞计数为(0.55±0.25),1个月后淋巴细胞计数(0.50±0.73),3个月后淋巴细胞计数为(0.48±0.58),6个月后淋巴细胞计数(0.35±0.09),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5)实验组患者发生腹膜炎组内比较:在为期6个月的研究期间,实验组患者首次发生腹膜炎的次数(0.05±0.22),1个月后腹膜炎发生次数(0.01±0.12),3个月后腹膜炎发生次数(0.01±0.05),6个月后腹膜炎发生次数为(0.01±0.03),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6)两组患者微炎症状态指标比较:至研究结束时,实验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0.49±0.02)明显低于对照组PCT(0.81±0.02),实验组白细胞计数(5.68±3.55)低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9.85±2.33);实验组淋巴细胞计数(0.35±0.09)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1.38±0.05);统计学结果均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7)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比较:至研究结束时,实验组患者白蛋白计数(42.25±1.99)明显高于对照组白蛋白计数(28.65±3.22);实验组血红蛋白计数(98.77±15.22)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计数(78.98±12.88);实验组BMI指数(23.77±1.18)高于对照组BMI指数(18.55±2.33);实验组营养风险评分(8.98±1.02)低于对照组营养风险评分(12.33±2.98);统计学结果均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8)对照组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次数,营养状态,炎症状态的组内比较:在为期6个月的研究期间,对照组患者各项监测指标经经过统计学分析后,患者腹膜炎发生次数,营养状态,炎症状态统计学结果无显着差异(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说明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的常规护理措施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炎的发生,营养状态,炎症状态并无明显的帮助。(9)两组患者腹膜炎次数发生次数比较:在研究期间内,实验组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次数为(0.01±0.03)明显低于对照组(1±1.51),统计学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10)腹膜透析患者炎症状态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评分等级呈正相关(r=0.526,p<0.05),同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次数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等级有显着正相关性(r=0.741,p<0.05);(11)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与患者年龄(r=0.56,p<0.05),与透析时间(r=0.21,p<0.05)呈正相关;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等级与患者文化程度呈负相关(r=-0.4,p<0.05)。结论:(1)医护人员针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饮食营养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炎症状态,(2)医护人员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提供基于个体化饮食营养护理流程持续3个月及以上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态;(3)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与患者营养不良状态以及患者炎症状态密切相关。(4)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与患者文化,透析时间,年龄有关。

王重阳[2](2020)在《腹膜透析患者频发感染性腹膜炎的病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频发感染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7例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感染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1年内感染性腹膜炎发生次数将患者分为频发组(n=45,1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和单发组(n=42,1年内发生1次)。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频发组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胃炎患者占比均显着高于单发组(P <0.05);频发组血红蛋白及尿素氮水平均显着低于单发组(P <0.05);频发组患者多重耐药菌及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均显着高于单发组(P <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频发感染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较多,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对症预防和治疗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赵子豪[3](2020)在《河南省腹膜透析开展情况调查及单中心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可选择的重要替代治疗方式之一。随着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不断提升,ESRD人数的不断增加,由其所带来的社会负担日益加重,对腹膜透析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日益提高。PD与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相比疗效相当,且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居家应用、方便、更优的成本效益等特点。据报道2008年全球大约有19.6万例PD患者,占透析总人口的11%,其中有56%的患者来自于发展中国家;12年来发达国家的PD患者占透析患者的比例下降5.3%,但在发展中国家PD的患病率增加了 2.5倍,总的来说在全球范围接受PD治疗的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公开资料显示中国PD患者的患病率逐年攀升,截止到2014年末我国PD患者病例人数达5.5万人,占透析总人数的12%且以年均20.8%的速度继续快速增加。中国拥有巨大的农村人口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现状,仅20%的ESRD患者得到有效肾脏替代治疗。同时PD患者的随访及管理尤为重要,这对于各级医院对PD的诊疗、管理、随访有很高的要求。为此,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于2013年启动了“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可及性及基层管理模式探索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探索建立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良好可及性、可行性和可复制的针对城乡基层终末期肾病患者采取PD治疗的长效机制和管理模式。本研究拟调查河南省PD开展情况及患者发病率和患病率,了解省内PD开展现状并回顾分析单中心P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关指标,以期为腹膜透析政策的制定和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通过采集河南省腹膜透析质控平台数据,结合网络填报、实地到访和现场调查为补充的方式,收集各中心住院治疗PD患者人数和新置管病人数、医护人员数、自动化腹膜透析机台数等资料。第二部分:通过回顾性采集院内电子病例系统中信息,收集2018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有大于一次以上住院记录的终末期肾脏病PD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第一部分:1.截至2018年河南省通过验收或登记备案建立PD中心医院共72家,其中包括省直医院6家,市级医院41家,县级医院25家;主要以市级医院为主,占比56.9%,县级医院占比34.7%,省直医院占比8.3%。2.截至2018年5月20日河南省共有PD患者5009例;点患病率为41.9 PMP,各地市以郑州、新乡和南阳的PD在透人数居多,患病率最高的为郑州、新乡及平顶山。2013-2017年全省年度新置管PD分别为739例、829例、1033例、1076例及1083例,发病率从6.97 PMP增至9.98 PMP。3.全省共有从事PD医师114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9%;PD护士 10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9%;自动化腹膜透析机53台,其中省级医院24台、市级医院26台、县级医院3台,平均每中心仅0.74台。第二部分:1.纳入PD患者平均年龄44.1±12.18岁;男女比例1.4:1,观察到有81.1%的PD患者接受降压药物治疗,86.8%的患者合并高血压,6.6%的患者合并糖尿病;原发疾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2.PD患者平均Hgb水平为 100.95±22.84 g/L,34.9%的患者Hgb小于90 g/L,73.1%的PD患者接受了促红细胞生成剂治疗纠正贫血;47%的PD患者铁蛋白<200 ng/mL,13.3%的患者转铁蛋白饱和度<20%,仅有5.7%的患者接受了静脉补充铁剂治疗。3.PD患者平均ALB水平为36.2±6.17 g/L,40.9%的PD患者ALB小于35g/L,达标率为59.1%;平均血钙为2.18±0.27mmol/L,56.0%的患者血钙位于2.10~2.50 mmol/L;平均血磷为1.82±0.54 mmol/L,46.6%的患者血磷水平位于1.13~1.78 mmol/L,41.2%的患者接受了 口服降磷药物治疗。694例患者具有全段甲状旁腺素检查结果,中位数为275 pg/ml,位于150-600 pg/ml之间的占比61.5%。4.114例既往因PD相关腹膜炎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透析液细菌培养阳性率49.1%,其中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1例(19.6%)和表皮葡萄球菌10例(17.9%);抗生素治疗最常用的是头孢菌素(61.4%),万古霉素(50.9%)和氨基糖苷类药物(34.2%)。结论1.2013-2018年河南省PD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升高,开展PD医院数量不断增加,县级基层医院发展较快;但存在县级医院患者数量较少、全省PD医护比例偏低、各地市间发展不均衡等情况。2.PD患者平均年龄低,多数合并高血压,血红蛋白、白蛋白及钙磷达标率偏低,致病菌培养阴性腹膜炎比例较大;需进一步改善相关指标的控制情况,同时定期监测Hgb,血白蛋白,血钙磷及iPTH非常重要。

臧秀娟[4](2020)在《紧急起始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因具有病情危重、预后差、医疗费用高等特点,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美国2018年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USRDS)的粗略估计,ESRD的发生率为388百万/年。然而,超过60%的新诊断的ESRD患者虽然规律地进行肾内科随访,但是开始肾脏替代治疗时也是没有计划的。在ESRD患者中,以无计划的方式开始透析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这使得这些患者常需要进行紧急起始透析。紧急起始透析在全球范围内是一普遍而重要的问题,占起始透析患者的30-50%。目前应用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方式开始的血液透析治疗(Hemodialysis,HD)超过80%,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紧急起始透析方式。然而,使用CVC行紧急起始HD会增加患者出现菌血症、血栓、中心静脉狭窄等并发症的几率,同时也会提高患者死亡率,不利于患者的远期预后。欧洲最佳实践指南(European Best Practice Guideline,EBPG)和国际腹膜透析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eritoneal Dialysis,ISPD)指南推荐,导管插入至少应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开始前2周。然而,对于这些无计划的ESRD透析患者来说,等待两周的时间才开始PD治疗是不现实的。紧急起始腹膜透析(Urgent-start peritoneal dialysis,Urgent-start PD)是导管置入术后迅速启动PD的有效途径,可避免CVC导管相关并发症,简化治疗流程,改善ESRD患者预后。因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Urgent-start PD是安全有效的紧急透析模式,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以Urgent-start PD治疗ESRD患者的回顾性、前瞻性研究,拟探讨:1.Urgent-start PD作为ESRD患者紧急起始透析方式的安全性和疗效。对入选上海长征医院肾脏科及上海松江区中心医院肾脏科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符合条件资料完整行PD治疗的ESR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随访至患者退出腹部透析、转移到其他中心、移植、死亡、失随访或研究终止日期。采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指标、透析开始前的临床生化指标和残余肾功能等;记录置管日期、开始腹透日期、转归情况、转归时间、转归原因、导管功能障碍事件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导管功能通畅率,术后1年腹膜炎发生情况、腹膜透析充分性情况等。2.紧急起始腹膜透析与紧急起始血液透析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对入选上海长征医院肾脏科及上海松江区中心医院肾脏科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需要在14天内接受透析治疗且尚无永久透析通路需要紧急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紧急起始透析方式将需行透析的ESRD患者分为Urgent-start PD组和Urgent-start HD组。所有患者随访至患者死亡、移植、失随访或研究终止日期。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并发症、透析开始前的残余肾功能和临床生化指标等。比较Urgent-start PD组和Urgent-start HD组患者置管30天内透析相关并发症、感染发生情况和患者生存率,比较两组患者卫生经济学评价。3.紧急起始自动化腹膜透析与紧急起始血液透析过渡到长期腹膜透析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试验采用1:1的比例,对上海长征医院肾脏科及上海松江区中心医院肾脏科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期间所有需要在2周内接受透析治疗且尚无永久透析通路的ESRD患者,根据紧急起始透析方式将ESRD患者分为APD-CAPD组:PD置管,采用APD作为紧急起始方式,治疗2周后改为CAPD;HD-CAPD组:采用CVC置管行HD治疗,每周进行3次HD后,行PD置管,PD置管2周后开始CAPD治疗。所有患者随访至患者死亡、失随访或研究终止日期。统计APD-CAPD组和HD-CAP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并发症、透析开始前的残余肾功能和临床生化指标等。比较两组患者14天后过渡到维持性PD的技术存活率、感染发生率、患者存活率、残余肾功能情况。本课题验证了Urgent-start PD可以作为ESRD患者紧急起始替代治疗首选模式。1.对转诊晚等原因需要紧急透析的患者,临床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腹膜透析置管后短期内开始腹透治疗,以PD作为紧急起始透析方式。导管失功的短期和长期发生率以及其他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非常低,导管通畅率高。Urgent-start PD不是腹膜透析患者技术失败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与导管失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糖尿病肾病和低白蛋白水平是腹壁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Urgent-start PD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紧急起始透析方式具有可行性。2.PD作为ESRD患者的紧急起始透析方式,与Urgent-start HD相比较,在置管30天内透析相关并发症、感染并发症少,患者生存率高,卫生经济学有显着的成本节约。对2周内不同时间起始的PD患者,在腹膜炎发生、透析充分性方面无差异,Urgent-start PD是一种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种替代使用CVC行HD的紧急起始透析方式。3.需紧急透析的ESRD患者由紧急起始APD过渡到CAPD的紧急起始方式,有利于保护残余肾功能,APD起始进行紧急透析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何苗[5](2020)在《性别、年龄与腹透患者退出风险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性别、年龄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退出风险的相关性,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腹透患者技术生存率提供帮助,并研究性别、年龄腹透患者的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为辅助配合中医中药辨证施治进一步提高腹透患者技术存活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行PD置管术且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做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组比较相关生化指标,然后以退出腹膜透析为终点事件结局做COX风险回归分析。后采集2019年10月1日-2019年11月30日期间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CAPD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患者相关资料做横断面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及中医四诊合参方法辨证分型,研究不同性别、年龄腹透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1)第一部分:性别、年龄分组比较表明:(1)任意年龄段女性患者在腹透Kt/V、总Kt/V上均显着高于任意年龄段男性患者;(2)年龄小于60岁男性患者总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血肌酐较任意年龄段女性高;(3)60岁以下患者血肌酐明显高于60岁以上同性别患者,且同年龄段男性患者血肌酐高于女性。(4)女性患者腹膜转运D/P值低于男性患者。COX回归分析示:(1)男女性别或开始透析时年龄是否≥60岁与CAPD退出风险HR分别是0.736(95%CI 0.42-1.30,P=0.289)、1.151(95%CI 0.77-1.72,P=0.489)(P>0.05),年龄<60岁男性患者退出腹膜透析风险是其他患者的1.58倍(HR=0.633,95%CI 0.418-0.960,P=0.031);(2)总肌酐清除率60L/W以上患者退出风险较未达标患者高出82.4%(HR=1.824,95%CI1.203-2.764,P=0.005);(3)腹膜高转运类型患者的退出风险是低平均及高平均患者的2.06倍(HR=2.060,95%CI 1.209-3.512,P=0.008);(4)血清白蛋白达到35g/L及以上患者退出腹透风险是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患者的56.3%(HR=0.563,95%CI 0.373-0.851,P=0.006)(P<0.05)。(2)第二部分:(1)本虚证型分布:总体以脾肾阳虚(38.95%)、脾肾气虚(22.47%)、阴阳两虚(21.35%)为主;其中年龄小于60岁男性患者以脾肾阳虚(34.94%)、脾肾气虚(31.33%)、气阴两虚(18.07%)为主,其他类型患者以脾肾阳虚(40.76%)、阴阳两虚(26.63%)为主;年龄小于60岁男性患者脾肾气虚(χ2=5.419,P=0.020)、气阴两虚(χ2=5.644,P=0.018)证型的分布比例较其他腹透患者多,而阴阳两虚(χ2=9.353,P=0.002)证型比例偏少。(2)标实证型分布:总体以血瘀证(37.45%)、湿浊证(26.97%)为主;年龄小于60岁男性患者以湿浊证(43.37%)为主,其他类型患者以血瘀证(42.94%)、湿热证(20.65%)为主;年龄小于60岁男性患者湿浊证(χ2=16.463,P<0.001)比例高于其他类型患者,为血瘀(χ2=7.592,P=0.006)比例偏低。(3)症状分布:总体以腰膝酸软(70.04%)、倦怠乏力(60.3%)、食少纳呆(58.80%)等多见;年龄小于60岁男性患者中各类症状亦以倦怠乏力(74.70%)、腰酸膝软(72.29%)、食少纳呆(67.47%)出现频率高;其他类型患者以倦怠乏力(53.80%)、腰酸膝软(69.02%)、畏寒肢冷(64.41%)多见;在年龄小于60岁男性患者中出现倦怠乏力(χ2=10.431,P=0.001)、恶心呕吐(χ2=6.585,P=0.010)、口中黏腻(χ2=5.630,P=0.018)症状的概率较高,而出现畏寒肢冷(χ2=64.413,P=0.010)、肌肤甲错(χ2=7.587,P=0.006)、肢体麻木(χ2=4.237,P=0.040)、皮肤瘙痒(χ2=6.102,P=0.014)症状频率较低。(4)症状积分分布:总体患者积分中腰酸膝软(330分)、食少纳呆(306分)位居前列,积分/人次以口苦(2.29分/人)、腰痛(2.25分/人)排序靠前;其中小于60岁男性患者各类症状积分中倦怠乏力(108分)、腰酸膝软(100分)位居前二,积分/人次则以肢体麻木(2.41分/人)、胸水(2.25分/人)等排名靠前;其他类型患者以腰酸膝软(230分)、畏寒肢冷(214分)积分最高,积分/人次则以水肿(2.37分/人)、气短懒言(2.31分/人)位居前二;年龄小于60岁男性患者中倦怠乏力、畏寒肢冷、恶心呕吐、口中黏腻、腰痛、肢体麻木症状的积分均值较高,而肌肤甲错、皮肤瘙痒症状的积分均值较其他类型患者偏低(P<0.05)。结论腹透患者性别、年龄不同在总Kt/V、总Ccr、血肌酐、血尿素氮方面存在差异,在腹透退出风险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研究中,发现是否为年龄小于60岁男性患者、总Ccr、腹膜转运类型、血清白蛋白均是其相关影响因素,性别或年龄并不是腹透治疗退出相关风险因素,但男性且年龄<60岁患者退出腹膜透析风险是其他患者的1.58倍;总肌酐清除率超过60L/W患者退出风险较未达标者高82.4%,提示CCr不适合作为尤其是年龄小于60岁男性腹透患者的腹透充分性评价指标;腹膜高转运类型及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是导致患者退出腹透风险的危险因素。年龄小于60岁男性CAPD患者正虚证型以脾肾阳虚、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多见,与不同性别、年龄腹透患者相比,出现脾肾气虚及气阴两虚概率更高,而出现阴阳两虚的概率偏低;标实以湿浊证多见,与不同性别、年龄腹透患者相比,出现湿浊证概率更高,而出现血瘀证型的概率相对较低;症状分布及症状积分、积分/人次分布情况均围绕着此述本虚标实证型体现其相应分布特点。提示对于年龄小于60岁的男性CAPD患者,宜配合适当健脾益气、温阳化湿治疗,且宜酌情予以滋阴治疗顾护精血津液,以防温燥补益太过伤阴或者湿浊伤脾致使阴液化生障碍而伤阴,以期有效辅助配合腹透治疗提高技术存活率。

高桂英,凌佩瑶,巢文英[6](2020)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信息,统计记录腹膜炎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腹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60例患者中发生腹膜炎的73例,占28. 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低文化水平、合并糖尿病、透析时长、总蛋白(TP)水平下降、血钙(Ca)水平下降。结论我院慢性肾衰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为28. 08%,腹膜炎发生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低文化水平、伴有糖尿病、透析时间长、总蛋白水平下降、血钙水平下降,结合危险因素制定防范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于艳秋[7](2019)在《腹膜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和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和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自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开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并规律随访5个月以上的患者共97人,根据患者规律腹膜透析5-7个月的血尿酸水平(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尿酸正常范围:男性202-416μmol/L,女性142-340μmol/L)将患者分为高血尿酸组和正常血尿酸组。高血尿酸定义为男性血尿酸>416μmol/L,女性>340μmol/L。比较两组间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别,并分析两组的血尿酸水平和反应患者营养状况的临床指标和生化指标如BMI、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电解质等的关系。结果:对于本研究纳入的97名腹膜透析患者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腹膜透析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较女性患者高(B=62.732,P=0.000),且血尿酸水平与患者的BMI(B=7.647,P=0.01)、白蛋白(B=3.089,P=0.045)、尿素氮(B=1.391,P=0.01)和血镁(B=167.425,P=0.002)水平呈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B=-1.127,P=0.048)、iPTH(B=-0.6,P=0.046)、透析Kt/v(B=-91.951,P=0.000)呈现负相关。进一步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仍显示男性患者血尿酸水平高(B=39.457,P=0.011),且血尿酸水平与血镁呈正相关(B=121.744,P=0.012),而与透析Kt/v呈负相关(B=-64.094,P=0.03)。根据血尿酸水平进行分组,其中高血尿酸组46人(47%),正常血尿酸组51人(53%),分析显示与正常血尿酸组相比,高血尿酸组患者的总蛋白(t=2.123,P=0.036)及血镁(t=2.019,P=0.046)水平高,而全段甲状旁腺素(Z=-2.885,P=0.004)及透析Kt/v(t=-2.997,P=0.003)水平较低。比较两组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8,P=0.134),进一步比较两组的糖尿病患者(χ2=1.709,P=0.191)、非糖尿病患者(χ2=0.115,P=0.735)、男性患者(χ2=0.888,P=0.346)、女性患者(χ2=0.142,P=0.706)之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显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患者的血肌酐(OR=1.002,95%CI:1.000-1.004,P=0.019)、尿素氮(OR=1.163,95%CI:1.052-1.287,P=0.003)、血磷(OR=5.059,95%CI:1.537-16.653,P=0.008)呈正相关,而与透析Kt/v(OR=0.169,95%CI:0.034-0.831,P=0.029)呈负相关。结论:1.腹膜透析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升高并不影响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与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和血磷呈正相关,而与透析Kt/v呈负相关;3.高血尿酸预示着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较好。

马俊琳[8](2014)在《111例腹膜透析患者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腹膜透析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置管并定期随访腹膜透析患者111例。分析治疗后血清学指标变化及相关并发症、转归情况。结果:原发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占多数,其次为糖尿病肾病。平均置管年龄为46.69-±13.72岁,小于45岁占44.14%;男、女性比例相当;置管方式以外科切开为主。透析后血尿素氮、尿酸、血磷下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1年、2年、3年的透析间期24小时尿量分别为894.89±557.42m1、612.99±482.18m1、442.00±520.71ml,呈逐年减少趋势。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以腹膜炎多见,其次为导管功能障碍。23例(20.72%)并发有腹膜炎,其中7例(6.31%)并发2次及以上。引起腹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反复换液、操作欠规范导致接触污染及胃肠道炎症;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腹膜透析退出率为14.41%,其中透析不充分、容量超负荷是改行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死亡4例(3.60%),均由心血管事件所致,其中糖尿病肾病2例。改行肾移植2例(1.8%)。结论:经过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但腹膜炎、心血管事件等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有待进一步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9](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指出

宋欢[10](2013)在《运脾保肾方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运脾保肾方对维持性PD治疗患者生存质量、营养状况、代谢、微炎症状态及透析相关指标等的影响,探讨中医药在提高PD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2012.03至2013.02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腹膜门诊随访及住院符合纳入标准PD患者共55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PD、西医基础及中药运脾保肾方治疗,对照组仅予PD及西医基础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PD患者透析相关生活质量量表(KDQOL-SFTM)1.3各维度的变化、营养指标(Hb、Alb、pre-A、MQSGA、 TSF、MAC、MAMC)、代谢指标(TC、TG、Ca2+、P3+、PTH)、微炎症状态(hs-CRP、 IL-6、TNF-α)及透析相关指标(BUN、Scr、KT/V、Ccr)等方面的变化。结果:①运脾保肾方能够提高PD患者KDQOL-SFTM1.3量表的评分,有效率为83.3%,优于对照组(P<0.05)。在KDQOL-SFTM1.3量表的各分支领域,治疗组患者症状与不适(SPL)、肾病对生活的影响(EKD)、认知功能(CF)、睡眠状况(Sleep)、体力状况(PF)、一般健康状况(GH)、透析工作人员的支持与鼓励(DSE)、患者满意度(PS)、情感状况(EWB)、情感精神状态对工作的影响(RE)、社交功能(SF)、精力状况(E/F)评分明显上升(P<0.05);其中SPL、EKD、Sleep、DSE、PF、GH评分上升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MQSGA明显下降(P<0.01),Hb、TSF明显上升(P<0.01),Alb、pre-A亦有上升(P<0.05),对照组Hb较治疗前有上升(P<0.05)。治疗组MQSGA下降与Hb、pre-A、TSF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治疗后hs-CRP明显下降(P<0.01),其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治疗后血BUN明显下降(P<0.05),其下降幅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在PD、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运脾保肾方可以改善PD患者的生存质量,能够提高PD患者KDQOL-SFTM1.3量表的评分,总有效率为83.3%,优于对照组。其中对症状与不适、日常生活、睡眠、体力的改善更优,透析工作人员的鼓励与支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②运脾保肾方能改善Hb、pre-A、TSF、MQSGA等营养指标。③运脾保肾方能降低hs-CRP和血BUN水平。

二、187例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诊疗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87例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诊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饮食营养护理流程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腹膜透析发展现况
    1.2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微炎症状态分析
    1.3 饮食营养治疗现状
    1.4 本次研究对于腹膜透析患者意义
    1.5 腹膜透析医护人员对腹膜透析患者管理的策略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小组的组建
        2.2.2 建立纳入排除标准
        2.2.3 建立客观指标
        2.2.4 对照组实施方案
        2.2.5 试验阶段
        2.2.6 收集两组患者资料
        2.2.7 统计学方法
        2.2.8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对两组患者6个之后炎症状态,营养状态,腹膜炎发生次数等指标之间的组间比较
    3.3 两组患者在6个月内微炎症状态,营养状态,腹膜炎发生次数的组间以及组内比较
    3.4 两组患者给予不同营养护理流程6个月后炎症状态,腹膜炎发生次数,营养状态之间的比较
    3.5 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态以及腹膜炎发生次数的关联性分析
    3.6 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与患者基线数据之间的关系
4 结论以及讨论
5 总结
6 研究展望与局限性
    6.1 创新性
    6.2 局限性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2)腹膜透析患者频发感染性腹膜炎的病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河南省腹膜透析开展情况调查及单中心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河南省2013-2018年腹膜透析开展情况调查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和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河南省腹膜透析中心开展情况调查
        3.2 河南省腹膜透析患者数量调查
        3.3 其他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单中心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和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纳入人群及一般资料
        3.2 贫血相关指标
        3.3 血白蛋白及血总钙、血清磷指标
        3.4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腹膜透析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紧急起始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1部分 紧急起始腹膜透析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
    1.1 引言
    1.2 对象与方法
    1.3 研究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部分 紧急起始腹膜透析与紧急起始血液透析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
    2.1 引言
    2.2 对象与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部分 紧急起始自动化腹膜透析与紧急起始血液透析过渡到长期腹膜透析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
    3.1 引言
    3.2 对象与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腹膜透析在紧急起始透析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5)性别、年龄与腹透患者退出风险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性别、年龄与腹透患者退出风险相关性研究
    1 研究类型
    2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临床资料
        2.1.2 入选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腹膜平衡试验(PET)
        2.2.2 透析及生化检查相关指标
        2.2.3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按性别分组比较腹透患者各项指标差异
        3.3 按性别及年龄分组比较腹透患者各项指标差异
        3.4 CAPD患者退出腹透风险因素分析
        3.5 讨论
第二部分 :不同性别、年龄腹透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1 研究类型
    2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临床资料
        2.1.2 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2.1.3 入选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质量控制
        2.2.3 统计学方法
    3 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影响腹透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的部分因素
        3.2.1 a、b两组原发病构成比比较
        3.2.2 a、b两组透析龄比较
        3.3 a、b两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3.1 正虚诸证分布情况
        3.3.2 标实诸证分布情况
        3.4 症状分布情况
        3.5 症状积分分布情况
        3.6 讨论
结语
    1.研究结论
    2.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透析充分性计算相关公式
    附录2 :慢性肾衰中医证候分型症状分级量化调查表
    附录3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1.2.2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界定
        1.2.3腹膜透析透出液留取及培养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CRF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情况
    2.2 CRF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2.3 CRF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7)腹膜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和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紧急起始透析:选择血液透析还是腹膜透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111例腹膜透析患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步骤
        2.3 术后注意事项
        2.4 透析管路与透析液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10)运脾保肾方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腹膜透析的治疗概况
        1 概述
        2 常见的临床问题
        2.1 营养不良
        2.2 心血管并发症
        2.3 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2.4 腹膜透析效能下降
        2.5 代谢障碍
        3 发展趋势
        3.1 改进透析技术
        3.2 改善腹膜功能
        3.3 降低腹膜炎发生率
        3.4 医疗理念的转变
    二、提高腹透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腹透治疗的目标之一
        1 生存质量的定义
        2 生存质量的评估
        3 影响腹透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
        3.1 营养不良
        3.2 慢性微炎症状态
        3.3 心血管并发症
        3.4 透析的充分性
        3.5 残余肾功能
        3.6 腹透治疗相关并发症
        3.7 心理因素
    三、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
        1 西医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
        1.1 改善营养状况
        1.2 控制慢性微炎症状态
        1.3 控制心血管并发症
        1.4 提高透析充分性
        1.5 保护残余肾功能
        1.6 健康教育
        2 中医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
        2.1 病因病机探讨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体会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 治疗方案
        3.1 腹膜透析
        3.2 西医基础治疗
        3.3 中药运脾保肾方
        3.4 治疗分组
        3.5 疗程
    4 观察指标
        4.1 生物学指标
        4.2 一般指标
        4.3 实验室指标
        4.4 MQSGA评分
        4.5 KDQOL-SF~(TM)1.3评分
    5 疗效评价
    6 统计学方法
    7 结果
        7.1 一般资料
        7.2 两组KDQOL-SF~(TM)1.3评分的比较
        7.3 两组营养指标的比较
        7.4 两组代谢指标的比较
        7.5 两组微炎症指标的比较
        7.6 两组透析相关指标的比较
    8 讨论
        8.1 中医学对透析的认识
        8.2 立论依据
        8.3 组方分析
        8.4 结果分析
    9 结论
    10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187例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诊疗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饮食营养护理流程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研究[D]. 舒鹏.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2]腹膜透析患者频发感染性腹膜炎的病因分析[J]. 王重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12)
  • [3]河南省腹膜透析开展情况调查及单中心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赵子豪. 郑州大学, 2020(02)
  • [4]紧急起始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临床研究[D]. 臧秀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
  • [5]性别、年龄与腹透患者退出风险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D]. 何苗.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9)
  • [6]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 高桂英,凌佩瑶,巢文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02)
  • [7]腹膜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和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D]. 于艳秋.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8]111例腹膜透析患者分析[D]. 马俊琳.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2)
  • [9]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10]运脾保肾方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观察[D]. 宋欢.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5)

标签:;  ;  ;  

187例腹膜透析合并腹膜炎患者的诊治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