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传统概念的“另类”音箱

突破传统概念的“另类”音箱

一、突破传统概念的“另类”音箱(论文文献综述)

胡诗文[1](2020)在《作为一种空间的市场:生产过程与建构机制 ——基于上海市M市场的经验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时期和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进程中,上海城市空间已经呈现出同质化表征,留存精神特质与集体记忆的差异性空间日益受到挤压和被边缘化。保存差异性空间对于维护城市空间功能多样性和实现“空间革命”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异质空间的M市场承载着本地老年人的集体记忆、容纳着外来商户建构的社会关系网络,却在地方政府的规划与制约下面临消亡危机。对其空间生产机制研究能够彰显城市主体在空间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维护市民权利、实现空间正义存在现实意义。本研究将M市场视作一种空间,通过观察法和半结构访谈收集资料,借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框架,将其划分为三个维度——物理空间、构想空间和社会空间,分别对应“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在物理空间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市场的形成历史,展现其形态变迁和不同时期的形态特征。构想空间部分,从资本、权力与消费文化三个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对市场进行规划的机制,展现地方政府如何通过建构构想空间实现对城市空间的管控和意识形态的灌输。社会空间部分,通过对商户、本地老年消费者和市场管理人员互动过程和策略行动的展演呈现出社会空间的生产过程和建构机制。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点发现:第一,作为一种空间,M市场经由地方政府和三方群体共同建构。地方政府主导空间生产过程,通过形塑构想空间来主导市场物理空间的变化过程和社会空间的存亡;第二,三方群体通过策略行动赋予空间社会意义并形塑社会关系和互惠系统,生产出社会空间,自下而上地抵抗构想空间,彰显主体性和能动性;第三,市场是利益调和的产物,包括三方群体与地方政府的利益调和,以及三方群体内部的利益调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流动人口的城市权利和城市空间功能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使城市空间生产机制实现“人的价值”与意义向度的回归。

王怡明[2](2020)在《长尾理论视域下在线知识付费平台发展研究 ——以“喜马拉雅”APP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时代,知识信息的提供模式和付费模式发生了改变,知识的工具属性更加凸显。近年来,在线知识付费产业在经历了爆发期——瓶颈期——理性再发展的阶段之后,人们从对知识付费的新鲜感、盲目跟风、知识焦虑逐渐走向理性看待,更自由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产品。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内容消费平台,“喜马拉雅”APP是一个以音频为主要形式的综合型在线知识付费平台,在同类平台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选取“喜马拉雅”平台作为主要研究案例,并借鉴经济学领域的长尾理论,从长尾理论的视角分析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阶段与现状、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用户心理与行为、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产品及内容传播,梳理其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并试图预测在长尾视域下在线知识付费平台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本研究发现,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内容生产者与用户开始将一部分注意力放到尾部的小众知识产品上;而在线知识付费平台在互联网环境下,恰好能够提供这样一个拥有无限空间的长尾货架,在线知识付费越发呈现出长尾经济的特征与趋势。在线知识产品的来源、内容、营销、定价的各个层面都会涉及到长尾视角的思考与运用;大数据技术的精准推荐、会员制度与智能硬件的结合等也会助力长尾内容的传播;本研究认为,未来在线知识付费平台可能会更加注重“流动型”长尾内容的开发与传播,并逐渐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社群化的方向发展。

辜维莉[3](2020)在《声音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文中指出近年来视觉至上的审美方式使得人们陷入了一个高度刺激的壁垒之下,眼睛从未像现在这样忙碌过。同时,现代社会的生活倒逼人们好走极端,为了化解视觉的过度刺激,人们便转向身体的另一高级感官——耳朵求助,旨在打破视觉霸权的地位。藉与此,新的声音市场正蓄势待发,大量资本争相涌入。而声音作为一个振动事件,在振动的过程中,就一定会有某类关系的生成及转化。在资本和权力的不断渗透下,声音从原本的一种声波震动,演化成可被操控的声音。其中听觉较之于视觉更为隐性,它的影响常常可以更为直接渗入进你的身体。这就提醒我们对声音保持冷静的分析,尤其是在现代资本主义体制的编织下,声音愈发显得单调且意义空无。值得一提的是,噪音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反叛、无理性而需要被彻底消灭的声音,而这恰恰是在某种程度上对政治表达欲望的压制。因此,本文立足于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考察和检视声音是如何从资本的襁褓中产生,探讨声音传播背后所潜藏的资本霸权问题,资本是如何在继眼睛之后对我们的耳朵进行剥削。笔者认为声音是一种传播的介质,声音是属于历史和社会的,其产制与传播,更是受到来自思想、经济、政治、以及技术的形塑,由此构成一种关于听觉经验的社会互动。声音传播研究不仅需要结合生活实践对声音文本的不同样态,从历史的、审美的角度进行解读,还需要从社会经济、政治的角度揭橥声音现象背后的资本的较量、权力结构的分配,继而从技术层面挖掘声音在“编码-传播-解码”相关过程中的技术逻辑。

王娟[4](2020)在《录像厅空间文化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新世纪前夕,电影院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日渐衰落,而录像厅则在中国城乡的大街小巷遍地开花,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影观众最主要的公共观影空间。录像厅是中国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是中国步入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长期以来,录像厅处于与官方体制博弈的场域之中,游走在合法与非法经营的边缘地带,因其异质性的放映实践与半地下经营的特质成为有别于电影院的“另类”存在和被主流社会所排斥的“灰色空间”。但录像厅却也是中国电影观众的重要成长空间,它不仅重塑了观众的观影经验和观影体验,也建构了一代人的观影记忆。从电影院到录像厅,观影空间的变迁不仅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也是中国电影观众成长的历史。本文选取了豆瓣、个人图书馆和“360网站”等网站中的有关“录像厅回忆”的文章,采用文本分析和文献分析的方法,运用空间理论,从录像厅的物理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从空间与观众互动为切入点,探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新世纪前夕,录像厅作为中国电影观众的重要成长空间,是如何影响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经验与观影体验?作为萌发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公共娱乐空间,录像厅与中国社会变迁又存在着什么勾连?从而通过“小空间”、“小历史”来透视“大空间”、“大历史”的社会症候。本论文主要分三章:第一章探究了录像厅物理空间的特点,从录像厅的空间分布、地理位置、观影条件、观影氛围四个方面出发,研究其特征对观众的观影习惯和观影体验的影响。录像厅为中国电影观众提供了便利、低廉、隐蔽的观影场所,其“小厅”的观影空间、去仪式化的观影方式、流动的观影秩序以及独特的放映实践实际上提升了观众的主导权,培育了中国电影观众的个性化意识,录像厅也成为大众从集体性的观影活动向个体化的观影活动转变的过渡空间。第二章探究了录像厅的文化空间,分析了录像厅中所展演的影片类型,以及这些影片的传播效果,从认知建构、观念形塑和实践催生三个方面探讨了录像厅对中国电影观众的文化意义。录像厅建构了观众对电影观念的新知,给予了观众一场爱情与性意识的启蒙,也为大众想象海外与建构现代性的想象打开了一扇天窗。录像厅也激发了观众反叛意识、消费意识和个体意识的勃兴。此外,录像厅还塑造了一批追星族、影迷与电影专家,其暴力、色情电影的放映也诱发了青少年的越轨行为。这个异质空间所塑造出来的新的观影经验与观影体验,不仅对新世纪中国电影事业的复苏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加快了中国社会现代化与个体化的进程。第三章探究了录像厅的社会空间,从录像厅这一微小空间来透视中国社会这一宏大空间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变迁特征。录像厅连接了城市与乡村,本土与全球,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交融的独特空间,也是中国电影观众与全球文化接轨的最初空间。录像厅也颠覆了传统的电影团体的观众结构,还原了作为个体的观众,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必然结果。录像厅社会空间的混乱性质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触角与缩影。

陶成武[5](2020)在《广场舞现象研究》文中指出现象是人或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广场舞的盛行作为当代中国的普遍现象,彰显的不仅有本体结构的特质与历史发展的积淀,亦有主体与社会发展的自我超越。因而通过广场舞盛行的存在样态还原其内在结构与发展规律,从事实本身的角度把握其客观存在,对深度挖掘其内涵属性与社会文化价值,以及针对广场舞引发的社会问题治理,促进其规范与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本研究以广场舞的认知与盛行现象为研究对象,以自组织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现象学理论与戏剧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理论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广场舞现象的内涵属性、发展历程、实践过程、生成机制与逻辑展望等理论与现实问题,试图归纳与总结广场舞现象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广场舞现象是集运动属性、舞蹈属性与休闲属性于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内涵既有本体结构追求的健体健心与艺术审美,又超越了本体结构特质,融入了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是具有多维结构与文化意蕴的身体语言与社会文化活动。它的内容是以特定形式的身体姿态展示为主,以主客体同一为存在方式,具有健身性、艺术性与娱乐性的特征,实现了健康身体与健康生活相统一。2.广场舞现象的起源有“舞蹈起源论”与“社会文化起源论”两种观点。“舞蹈起源论”的广场舞表现了其本体外显动作结构与内在审美意蕴的延续与传承。“社会文化起源论”的广场舞表征的是其与社会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它是新秧歌运动、忠字舞与禁舞解除的继续与传承,是个体历史记忆与主体性表达的重构与再现,亦是民众情感需求、基层自治促动与官方适时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3.广场舞现象是个体在自组织结构中通过身体表演追求自我的实践过程。身体表演内蕴有个体从感知到构想的空间延伸,从现实到理想的情感表达,从满足到超越的生命建构,不仅追寻着身体的愉悦,而且饱含着情感的需求。表演组织呈现有体验式与情感式认同、集权式的组织结构、自律式的组织规约、自组织的运行模式与缘聚型的关系纽带等特征。表演价值来源于个体与广场舞本体的“自我”追求与建构,促进了其生活方式转变,以及社会文化与广场舞项目化发展。4.广场舞现象的生成是社会环境发展变迁促进个体内在需求转变与广场舞自身结构调整的适应过程。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表现有社会经济发展促动生活观念转变,城镇化推进创造的场域空间,公共体育服务改善提供的基础保障,以及政策支持引导推动的规范有序发展。其促动的内生需求与结构适应表现为美好生活需要导向的个体需求升级,活动结构调整与个体需要的契合。使广场舞的发展历经了从健美身心到健美生活的价值升级,从社会质疑到社会认同的认知转变,从中老年人到全民参与的认同表达,从民间自发倒逼国家参与的治理实践。5.广场舞现象彰显了其作用于个体生活方式、社会文化活动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与存在样态。作为个体生活方式的广场舞需由关注个体的身心健康转向为关注个体的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意义探求,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广场舞应使其成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到自强的实践典范与表达方式,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广场舞要通过专项与审美发展创新其内容与形式。总之,从舞台到街角、从民俗仪式到健身活动,从身体表演到美好生活实践,广场舞不仅要有对个体生命意义的建构,亦要有对民族文化自信的表达,也要有运动项目的深化与创新发展。

刘秀珍[6](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秦瑄[7](2019)在《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路径研究 ——以喜马拉雅FM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网络化治理理论主张多元参与主体在网络化结构中形成相互依赖、互动协商的合作关系,并为实现一定的公共价值而展开联合行动。它重视市场力量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并通过机制创新维持这种多元的公私伙伴关系,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本文通过网络化治理这一理论视角审视、剖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这一课题,围绕平台型文化企业是否可以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为何参与、怎么参与的核心问题展开论述。本文首先对论文中出现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引入网络化治理理论对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合法性和可能性进行论述,之后基于对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情况的探讨,选择互联网音频电台—喜马拉雅FM为具体的分析案例,将喜马拉雅FM纳入平台型文化企业的概念范围,论证喜马拉雅FM平台型文化企业的特征(多元化的内容生产者、海量音频文化内容的聚合、大数据的算法推荐、多项营收的盈利模式),分析喜马拉雅FM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原因(基于激发多方生产内容,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动机、基于平台音频资源的聚合,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期许、基于网络算法技术的成熟,垄断音频市场的愿望)与探究喜马拉雅FM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多种内容生产方式、文化内容资源聚合、平台内容的多渠道分发)。然后,从理论角度分析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按“为什么—怎么样—产生何种影响”的逻辑展开:迎合多方诉求的内在动力;公共文化内容多方供给的一般路径;社会效益最大化与文化需求的满足的社会影响。分析背后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公益诉求与商业盈利诉求的动机矛盾;公共文化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平台垄断与数字鸿沟的社会潜在风险;并从网络化治理理论的角度提出理论解决思路:明确政府定位,实施外部政策鼓励;搭建利益主体间资源共享、价值协同机制;确立网络治理体系中的责任机制。最后,本文基于对上文的层层论证,试图对现实参与路径作出探索。第一,政府从制度层面做出改变: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推进行政手段的柔性干预;完善政企合作的激励和信任机制。第二,从企业层面完善内部制度规范和战略架构:加强企业的内部自我规制;落实平台的内部监督体系;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第三,从用户层面培养公共参与性:关注用户的有效参与;提升用户的参与能力;实现用户的理性表达,以此推进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黄河[8](2019)在《基于老年人技术接受模型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银发浪潮和科技浪潮兴起与并存的时代背景下,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当前智能家电制造商和设计研发人员足够的重视,真正“适老化”的智能家电产品屈指可数,人机关系也不友好。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为老年人群开发设计智能家电产品,探索智能家电的适老化设计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最初用于对计算机广泛接受的决定性因素做解释说明,如今已经被广泛用于研究用户对新兴信息科技事物的接受行为与态度。近几年,部分学者在技术接受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延伸和提出了老年人技术接受模型(Senior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STAM)。但以往的老年人技术接受研究多集中于系统外部的社会环境、人口个体等因素,从产品(系统)本身的设计展开的较少。本文梳理和分析了老年人技术接受的相关研究理论、老年用户的人群特征以及智能家电产品设计的特征和要素,思考和提出了由产品设计影响老年人对智能家电技术接受的模型(Product Design-Senior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PD-STAM);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研了解了老年用户对智能家电的态度意向和使用情况,分析了模型中各产品设计要素对用户感知和使用行为意向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系列面向老年人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原则,并针对性地思考了在产品功能、产品外观和交互界面上的一系列产品设计方法,最后通过智能电视的设计实践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产品设计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是:(1)梳理和分析了 TAM、STAM的特点和应用、智能家电产品设计的相关要素,提出了由产品设计影响老年人对智能家电技术接受的模型PD-STAM。根据新技术接受模型的各变量开发了结构化的调查问卷,展开调研与访谈了解了老年人群对智能家电的态度和意向,汇总了老年人使用智能家电的问题,并搜集了相关的统计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分析了产品设计的三个核心要素:产品功能、产品外观、交互界面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愉悦性、感知安全性、行为意向和系统使用的影响;(2)总结和提出了一系列针对老年人群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原则。分别从用(User-centered Design,UCD)思想作为指导方针、贯彻通用设计的思维与方法、重视用户的需求和感知特点、注重用户体验的全方位提升以及产品设计的体系化和标准化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构成企业、行业在围绕老年人群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研发过程中的指导思路与行动指南。(3)在整合了对新技术接受模型和对老年人使用智能家电相关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D-STAM模型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以提升用户感知的有用性、安全性、易用性和愉悦性为目标,注重对于老年用户真正需求的分析研究,强调充分考虑老年人生理、心理和情感特征并通过多角度实现老年人群在用户体验上的全面提升。设计方法的研究分别从产品功能、产品外观、交互界面三个模型构成要素展开并联系具体的智能家电产品案例进行分析:在功能上,通过分析老年人群对智能家电的功能需求和产品的功能特点,从用户感知的四个方面(感知有用性、感知安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愉悦性)探讨了智能家电的产品功能设计方法;在外观上,探讨了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愉悦性的设计方法;在交互界面上,则围绕感知安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设计方法展开分析;(4)在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以海信(Hisense)智能电视的设计实践项目为例,利用提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针对老年用户展开了产品设计的实践研究,通过设计实践验证了本文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进一步探索和践行了针对老年用户感知的产品设计方法。本文关注了当前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产品设计的社会热点问题,尝试将技术接受理论与产品设计方法研究相结合,同时将用户研究、用户体验和测试实验等主、客观方法相结合运用于产品设计过程中,力图构建出一套针对老年人的智能家电设计思路和方法。本文的成果可以帮助家电企业在智能家电的设计开发过程当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群的用户特征,采用多种途径改进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对智能家电的接受程度和普及率。

王凯[9](2015)在《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下的当代美国华裔文学》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华裔文学正经历着新的变化。随着9·11事件的发生,文化和族裔的问题日益突显,反对多元文化的新保守主义也出现了重新抬头的趋势。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语境下,美国华裔作家开始以他们的文学作品体现多元文化主义的特征。多元文化主义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民权运动以后,兴起、发展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移民国家,真正得到广泛的关注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然而,在学术界,人们历来对多元文化主义持有不同的看法。其反对者指责多元文化主义突显肤色和种族的做法是不利于社会团结的,他们担心过多的强调差异会导致社会的分化和矛盾。然而,多元文化主义的支持者却不这么认为。对他们而言,多元文化主义有利于摆脱文化间的不平等,承认不同文化具有相同的价值,有利于保护少数族群和少数族裔的文化和应有的权利。争议固然存在,但双方还是存在着共识之处:即多元文化主义所提倡的是文化的平等和包容。故此,本文将选取学术界的这一共识,以多元文化主义为研究视角考察美国华裔文学在21世纪的新趋向。哈金(Ha Jin,1956-)、谭恩美(Amy Tan,1952-)和任璧莲(Gish Jen,1955-)既是美国华裔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又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家。纵观他们以前的作品,这三位作家可谓是各具特色。在对文化的观察上,哈金是以中国移民的视角观察中国,谭恩美是以中美文化差异的视角观察中国和美国,而任璧莲则是以多元文化的视角观察中国和美国。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三位作家都出版了个人的新作,其中,既包括虚构类作品,又包括非虚构类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虚构类作品都表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体现出了以文化平等和包容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而非虚构类作品不仅表现出了他们在体裁上的突破,还道出了他们的创作思想。故而,本论文分别选取每位作家的一部虚构类作品和一部非虚构类作品为研究对象,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他们在小说创作上的新特点,而对非虚构类作品的研究则旨在阐释他们在创作上发生变化的原因。论文研究内容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部分共三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简述了多元文化主义、本论文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意义和目的。第一章以哈金的《自由生活》和《移民作家》为研究对象,着重指出了哈金处于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和两个世界之间的边缘位置。重要的是,这种边缘的位置不仅赋予了他独特的观察和再现视角,更赋予了他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使他成为了一名与权势对立、与文化霸权对立的作家。故此,在他的第一部美国小说《自由生活》中,哈金将视角转向了美国,着重关照了美国梦、美国的社会问题等重要议题。《移民作家》是哈金的第一部非虚构类作品,这在哈金整个的创作中,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部散文集和《自由生活》以不同的体裁阐述了哈金关心的身份、语言以及家乡的问题。对移民作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些问题的关注体现了哈金对多元文化的思考。第二章以谭恩美的小说《拯救溺水之鱼》和散文集《命运的反面》为研究内容,主要分析了母亲的病故、个人的患病以及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对谭恩美创作上的影响。和谭恩美以前的作品相比,《拯救溺水之鱼》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突破。一方面,这篇小说的角色具有不同的族裔背景和性取向,体现了多族裔和多元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该小说在主题上探讨了政治与媒体的共谋关系,鲜明地体现了凯尔纳(Douglas Kellner,1943-)论述的媒体奇观理论。而从《命运的反面》中可以看出,疾病和死亡使谭恩美对生命和苦难有了新的认识。同时,9·11事件这场巨大的灾难则开始让她思考苦难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因素。第三章主要以任璧莲的《世界与小镇》和《虎书:艺术、文化和互存的自我》为论述对象。《世界与小镇》是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第一部反映9·11事件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任璧莲透过对柏拉图哲学思想以及对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的挪用,一方面揭示了文化霸权和文化漠视的原因,突出了其主张多元文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拉近了她的作品与文学经典的距离,突出了这部小说的普世性主题。而《虎书:艺术、文化和互存的自我》则是任璧莲的首部文化评论集。在这部作品中,她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分别从文学、艺术以及科学的角度比较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并借此阐明了文化共存的立场。论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在9·11事件的影响下,文学界对多元文化主义有了更多的关注。其中,美国华裔文学也渐渐体现出了这一新的特点,正越来越明显地在文化的意义上扮演着抵抗话语的角色。它所挑战的是漠视他者文化的文化霸权,而它所宣扬的则是一种以文化平等、文化包容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主义价值观。在后9·11时代的今天,面对新保守主义对多元文化的巨大挑战以及对族裔问题的负面影响,这种抵抗的话语愈加显得举足轻重。

贾乔洁[10](2015)在《针对空巢老人的多媒体音箱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数码产品的不断创新,多媒体音箱从最开始只能发出一种声音的单独喇叭发展到目前的多功能音箱系统,这期间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当前的消费市场而言,音质音效已经不再是消费者购买多媒体音箱的唯一标准,人们对它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并逐渐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人性、关怀、健康、绿色、环保等方面。目前,多媒体音箱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年轻人身上,很少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音箱产品。然而,我国当前的社会现状是日趋老龄化,老年人口数量节节攀升,其中空巢老人数量也大幅度增加,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我们除了要在生活方面为老年人服务,在精神、娱乐、人文关怀等方面也要做到为老年人服务。通过调查发现,空巢老人在视听娱乐方面有一定的需求,多听音乐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从而就形成了专门为老年人设计视听产品的趋势。论文的主要内容是针对空巢老人的多媒体音箱设计研究,一方面,以用户体验需求层次为出发点;另一方面主要结合空巢老人的心里特点,在人-机-环境的关系中对多媒体音箱进行研究,分析出影响多媒体音箱设计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根据内外因素综合设计出所需音箱,并验证其可行性,让空巢老人真正体会到多媒体音箱所带来的人性、关怀、愉悦的用户体验。论文首先利用“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方法针对目标人群——空巢老人以及多媒体音箱进行调研,分析研究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各项特征以及多媒体音箱的基本概况等内容;其次,利用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空巢老人与多媒体音箱之间的行为内容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空巢老人与多媒体音箱之间的行为分析、使用多媒体音箱的环境分析以及相对应的情感反应分析等方面;再次,以用户体验需求层次为出发点,分析出目标用户对多媒体音箱的内在需求和外在需求,从而进一步提出针对空巢老人的多媒体音箱设计原则;最终,将多媒体音箱设计原则运用到实际方案中,并验证其效果,从而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

二、突破传统概念的“另类”音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突破传统概念的“另类”音箱(论文提纲范文)

(1)作为一种空间的市场:生产过程与建构机制 ——基于上海市M市场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理论框架和文献综述
        (一)理论框架:空间生产理论
        (二)文献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空间
        (二)社会空间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物理空间:M市场的形成与演变
    一、市场概况
    二、市场的形态变迁
        (一)前市场状态(1930s-1990)
        (二)初具规模的正规市场(1990-2004)
        (三)反客为主:对影音天地的入侵(2004-2014)
        (四)规模化市场的逐渐衰落(2014 至今)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构想空间:合谋的市场
    一、资本的影响
        (一)国家资本的波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商机
        (二)民营资本的注入:影音天地的兴建
    二、权力的形塑
        (一)作为市民自发形成的跳蚤市场:1990 前的悄然成长
        (二)作为重要的经济构成部分:1990-2014 的蓬勃发展
        (三)作为规划之外的存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衰落
    三、消费文化的影响
        (一)消费文化裹挟下的城市空间同质化
        (二)作为一种非现代性的呈现:“落后”的M市场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空间:自下而上的反抗
    一、商户:营造“城市中的乡村”
        (一)传统集市的环境和氛围
        (二)人际关系的建构和维系
    二、消费者:作为集体记忆的市场
        (一)不断重回熟悉的生活地点
        (二)“闲逛式”购物实践的展演
        (三)重建回忆:对艰苦岁月的缅怀与生活乐趣的追求
    三、市场管理人员:三种力量的斡旋与双重角色的扮演
        (一)三种力量的斡旋
        (二)“消费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一、总结:M市场的空间生产过程与建构机制
        (一)M市场的空间生产过程
        (二)M市场的空间建构机制
        (三)作为空间的市场:利益调和的产物
    二、进一步的讨论
        (一)关于流动人口的城市权利
        (二)关于城市空间功能多样性的反思
        (三)城市空间生产同质化趋向与城市中的异质空间
    三、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被试知情同意书
    二、访谈提纲
    三、被访者基本信息表
致谢

(2)长尾理论视域下在线知识付费平台发展研究 ——以“喜马拉雅”APP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理论阐释
        一、长尾理论
        二、知识付费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在线知识付费平台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二、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盈利模式研究
        三、在线知识付费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第四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第二章 在线知识付费平台发展概述
    第一节 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定义与类型
        一、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定义
        二、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类型
    第二节 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阶段与现状
        一、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阶段
        二、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喜马拉雅”APP平台的发展模式
        一、用户面向
        二、内容生产
        三、内容分发
        四、平台运营
第三章 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用户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社会压力环境下的个体知识焦虑
        一、海量信息与特定需求的矛盾
        二、焦虑贩卖环境下的压力
    第二节 分散的用户群体对多种内容的需求
        一、不同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二、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第三节 用户面临更多样化的知识付费选择
        一、普通个体的认知盈余
        二、从知识付费到泛知识付费
第四章 长尾理论视域下“喜马拉雅”平台的产品分析
    第一节 协同生产: 在线知识付费产品的来源
        一、知识网红独家签约
        二、培养扶植草根主播
        三、平台自制生产内容
    第二节 头尾共存: 在线知识付费产品的内容
        一、头部大热门内容产品
        二、腰部和尾部的小众化内容产品
    第三节 重视口碑: 在线知识付费产品的营销
        一、产品内容布局
        二、营销渠道选择
        三、品牌传播营销
    第四节 灵活定价: 在线知识付费产品的定价
        一、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价格策略
        二、长尾理论视域下的产品价格
第五章 长尾理论视域下“喜马拉雅”平台的内容传播分析
    第一节 大数据精准推荐促进长尾知识圈层传播
        一、内容推荐的精准性
        二、内容传播范围扩大
        三、知识流动速度加快,社会传播活力提升
        四、长尾视角下更多小众需求的满足
    第二节 线上与线下结合提高知识长尾传播效率
        一、线上支付
        二、线上与线下结合
        三、传播促进长尾信息扩散
    第三节 会员与智能硬件助力信息长尾集合器
        一、智能硬件在内容传播中的作用
        二、传播媒介分析
        三、开放式平台营造闭环盈利模式
        四、平台成为信息长尾集合器
第六章 长尾理论视域下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流动型”内容长尾的开发与传播
        一、创新长尾知识产品的生产模式
        二、完善平台的过滤推荐机制
    第二节 从流量转向场景,从媒体转向工具
        一、从流量入口转向场景入口
        二、从媒体思维转向工具思维
    第三节 “社群化”趋势与在线知识付费类平台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声音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概念解读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意义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重返声音是图像之后的一种必然
    2.1 思想史:视觉至上致感官失衡
    2.2 文化史:听觉亲近信仰和宗教
        2.2.1 钟声
        2.2.2 礼乐之声
        2.2.3 数字语音迷信
    2.3 美学史:重返听觉美学
        2.3.1 闭眼聆听
        2.3.2 时代召唤
第3章 声音市场兴起受耳朵经济驱动
    3.1 声音传播市场的炽热化
        3.1.1 耳朵是经济关系新支点
        3.1.2 耳朵对声音的新需求
    3.2 声音传播内容的商品化
        3.2.1 作为个性的声音:意义的衰落
        3.2.2 作为知识的声音:加剧不平等
    3.3 声音传播媒介的商品化
        3.3.1 平台垄断和剥削
        3.3.2 作为广告的载体
    3.4 声音传播受众的商品化
第4章 声音传播的政治仪式及压制
    4.1 政治仪式:建构想象的共同体
        4.1.1 声音的帝国主义
        4.1.2 声音的国家化
        4.1.3 身体的再次规训
    4.2 噪音or造音:被差别化的声音
        4.2.1 隔绝噪音:对政治欲望表达的桎梏
        4.2.2 声色联姻:母性力量异化为魅惑女声
第5章 声音建构下的文化景观及悖论
    5.1 声入心通
        5.1.1 聆听让心更近
        5.1.2 实现身份认同
    5.2 追求“唯美声音”
        5.2.1 孵化私人空间
        5.2.2 排斥“危险声音”
    5.3 声音的悖论
第6章 声音传播技术重塑听觉体验
    6.1 声音技术掌控听觉权
    6.2 人机共声重置听觉
    6.3 个人隐私危机加剧
第7章 未来走向:在资本的重音中辨识另类音调
    7.1 视听并置,统合全觉
    7.2 倾听“鄙民”之哞
    7.3 尊重声音的差异性
    7.4 声音行走,聆听寂静
第8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录像厅空间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
        (一)电影院的复兴与衰落
        (二)录像厅的崛起与繁荣
        (三)“灰色”的观影空间
    二、文献综述
        (一)观影空间的相关研究
        (二)异质空间的相关研究
        (三)录像厅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文本分析法
    四、研究意义
    五、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显性呈现:录像厅的物理空间
    一、录像厅空间的外部特征
        (一)星罗棋布的空间分布
        (二)边缘隐蔽的地理位置
    二、录像厅空间的内部建构
        (一)简陋单一的观影条件
        (二)自由流动的观影氛围
第二章 文化表征:录像厅的文化空间
    一、异域影片的展演
    二、认知建构:观众超本土认知的获取
        (一)电影观念的新知
        (二)想象海外与建构现代性想象的窗口
        (三)爱情与性意识的启蒙
    三、观念形塑:观众多元价值观念的取向
        (一)青年反叛精神的萌发
        (二)消费主义观念与个体意识的兴起
    四、实践催生:追星、影迷、专家的塑造与越轨行为
        (一)“明星偶像”与流行文化的追捧
        (二)影迷与电影专家的塑造
        (三)越轨镜像行为的实践
第三章 转型缩影:录像厅的社会空间
    一、从区隔到融合:城乡交融的社交空间
    二、从团体到个体:传统观众结构的颠覆
    三、从安宁到动荡:冲突与混乱的社会缩影
    四、从封闭到开放:本土与全球空间的勾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5)广场舞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文献综述
    1.2 视角聚焦与理论基础
        1.2.1 视角聚焦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2.广场舞的基本理论探讨
    2.1 广场舞的内涵与外延
        2.1.1 广场舞的内涵属性
        2.1.2 广场舞的外延构成
    2.2 广场舞的内容与分类
        2.2.1 广场舞的内容
        2.2.2 广场舞的分类
    2.3 广场舞的特征与形式
        2.3.1 广场舞的基本特征
        2.3.2 广场舞的活动形式
    2.4 小结
3.广场舞现象的发展回眸
    3.1 广场舞现象的历史溯源
        3.1.1 “舞蹈起源论”的广场舞
        3.1.2 “社会文化起源论”的广场舞
    3.2 广场舞现象的发展演变
        3.2.1 广场舞现象的主体孕育阶段(约1942-1989年)
        3.2.2 广场舞现象的自主发展阶段(约1990-2014年)
        3.2.3 广场舞现象的规范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3.3 广场舞现象的发展特征
        3.3.1 动力结构的大众需求性
        3.3.2 活动组织的基层自治性
        3.3.3 规范普及的政府引导性
    3.4 小结
4.广场舞现象的现实考察
    4.1 调查的组织实施与对象
        4.1.1 调查的组织实施
        4.1.2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4.1.3 实地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
    4.2 广场舞表演中的自我呈现
        4.2.1 表演的空间:从感知空间到构想空间的互动延伸
        4.2.2 表演的诉求:从健康需求到追求自我的情感表达
        4.2.3 表演的维持:从体验满足到自我超越的生命建构
    4.3 广场舞表演组织的特征
        4.3.1 体验式与情感式认同是组织发展的基础
        4.3.2 直线制的组织结构与自律式的组织规约
        4.3.3 自组织的运行模式与缘聚型的关系纽带
        4.3.4 自主规约与直线制组织结构带来的张力
    4.4 广场舞表演呈现的价值效应
        4.4.1 表露真实的自我,健康个体身心
        4.4.2 建构可能的自我,和睦家庭关系
        4.4.3 延展社会的自我,丰富社会文化
        4.4.4 拓深本体的自我,挖掘项目属性
    4.5 小结
5.广场舞现象的生成机制
    5.1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外生机制
        5.1.1 社会经济发展促动观念转变
        5.1.2 城镇化推进创造的场域空间
        5.1.3 公共体育服务提供基础保障
        5.1.4 政策支持引导推动规范有序
    5.2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内生机制
        5.2.1 美好生活促动的多层次需求
        5.2.2 自组织结构蕴育的身份认同
        5.2.3 活动形式与个体需求的契合
    5.3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基本规律
        5.3.1 从健美身心到健美生活的价值升级
        5.3.2 从社会质疑到社会认同的认知转变
        5.3.3 从中老年人到全民参与的认同表达
        5.3.4 从民间自发到国家参与的治理实践
    5.4 小结
6.广场舞现象的逻辑展望
    6.1 本源回归:作为个体生活方式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6.1.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导向的价值升级
        6.1.2 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导向的消费转型
        6.1.3 协同共治导向活动行为的多元规约
    6.2 价值拓展:作为社会文化活动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6.2.1 文化自觉:广场舞参与主体的使命与担当
        6.2.2 文化自信:广场舞文化价值的传承与超越
        6.2.3 文化自强:广场舞文化发展的内立与外输
    6.3 审美创新: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6.3.1 属性结构导向活动形式的多元并存
        6.3.2 竞赛促动导向动力与张力实时并存
        6.3.3 项目化发展导向专业与审美的并进
    6.4 小结
7.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后续展望
8.参考文献
9.附录
10.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1.致谢

(6)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路径研究 ——以喜马拉雅FM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阐述
        一、平台型文化企业
        二、公共文化服务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网络化治理视角的引入
        二、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可能性
第二章 喜马拉雅FM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案例研究
    第一节 喜马拉雅FM的特征
        一、多元化的内容生产者
        二、海量音频文化内容的聚合
        三、互联网大数据的算法推荐
        四、多项营收的盈利模式
    第二节 喜马拉雅FM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原因
        一、基于激发多方生产内容,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动机
        二、基于平台音频资源的聚合,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期许
        三、基于网络算法技术的成熟,垄断音频市场的愿望
    第三节 喜马拉雅FM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
        一、多种内容生产方式
        二、文化内容资源聚合
        三、平台内容多渠道分发
第三章 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与效用
    第一节 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动力
        一、内在动力:迎合多方诉求
        二、内在动力的不稳定性:公益诉求与商业盈利的矛盾
        三、动力平衡:明确政府定位,实施外部政策鼓励
    第二节 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一般路径
        一、一般路径:公共文化内容的多方供给
        二、一般路径的不确定性:文化内容质量不一的问题
        三、路径优化:搭建利益主体间资源共享、价值协同机制
    第三节 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影响
        一、正面影响:社会效益最大化和文化需求的满足
        二、负面影响:数字鸿沟与平台垄断的潜在风险
        三、正负影响的平衡:确立网络治理体系中的责任机制
第四章 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探索
    第一节 规范政府的顶层制度设计
        一、规范政府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
        二、推进政府行政手段的柔性干预
        三、建立政府企业合作的激励和信任机制
    第二节 完善企业的内部制度规范和战略架构
        一、加强企业的内部自我规制
        二、落实平台的内部监督体系
        三、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节 培养用户的公共参与性
        一、关注用户的有效参与
        二、提升用户的参与能力
        三、实现用户的理性表达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8)基于老年人技术接受模型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智能家电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老年人技术接受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老年人产品设计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2章 老年人技术接受模型和智能家电产品设计要素
    2.1 技术接受模型理论
    2.2 老年人技术接受模型STAAM
        2.2.1 老年人生理、认知和心理特点
        2.2.2 老年人技术接受模型STAM
    2.3 智能家电产品设计特征和要素
        2.3.1 智能家电的概念
        2.3.2 智能家电产品设计特征
        2.3.3 智能家电产品设计要素
    2.4 智能家电与“适老化”家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品设计影响老年人对智能家电技术接受的模型
    3.1 新技术接受模型(PD-STAM)的开发
        3.1.1 模型构念与内涵
        3.1.2 模型的研究假设
    3.2 老年人对智能家电的使用情况和态度意向调研
        3.2.1 调研问卷的开发
        3.2.2 调研方法与过程
    3.3 问卷调研的结果分析
        3.3.1 人口统计学基本情况
        3.3.2 受访者对智能家电的熟悉度和使用现状
        3.3.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3.4 模型各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
        3.4.1 模型拟合度的评估
        3.4.2 模型假设的检验
        3.4.3 不同经验的用户群体比较
    3.5 模型分析结果的启示
    3.6 模型的作用、前景和局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老年人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原则
    4.1 用UCD思想作为指导方针
        4.1.1 用户主导的智能化开发转向
        4.1.2 UCD思想指导中注意的问题
    4.2 贯彻通用设计/包容性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4.2.1 弱势人群的包容性原则
        4.2.2 针对性的设计与情感尊重
    4.3 重视用户的需求和感知特点
        4.3.1 老年用户生活需求的重点关注
        4.3.2 老年用户感知特点的充分考虑
        4.3.3 满足需求和感知的“适度设计”原则
    4.4 注重用户体验的全方位提升
        4.4.1 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目标
        4.4.2 实现用户情感体验的满足
    4.5 产品设计的系统化和标准化
        4.5.1 智能家居的产品体系考量
        4.5.2 针对老年人群的标准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PD-STAM模型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方法
    5.1 当前家电产品设计的趋势
    5.2 基于PD-STAM模型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的特点
    5.3 针对用户感知的产品功能设计方法
        5.3.1 产品功能的感知有用性设计
        5.3.2 产品功能的感知安全性设计
        5.3.3 产品功能的感知易用性设计
        5.3.4 产品功能的感知愉悦性设计
    5.4 产品外观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愉悦性设计方法
        5.4.1 产品外观的感知易用性设计
        5.4.2 产品外观的感知愉悦性设计
    5.5 交互界面的感知安全性和感知易用性设计方法
        5.5.1 交互界面的感知安全性设计
        5.5.2 交互界面的感知易用性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针对老年用户的智能家电设计实践研究
    6.1 产品特征和设计流程
        6.1.1 产品基本特征
        6.1.2 产品设计流程
    6.2 用户需求的获取和分析
        6.2.1 老年用户调研
        6.2.2 用户需求分析
    6.3 方案设计
        6.3.1 功能设计
        6.3.2 外观设计
        6.3.3 交互界面设计
    6.4 原型绩效测试
        6.4.1 实验对象和过程
        6.4.2 实验结果
    6.5 主观满意度的总体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老年人对智能家电的使用情况和态度意向调研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9)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下的当代美国华裔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哈金:中国经验vs.普世经验 第一节
    哈金小说创作的嬗变:从《辞海》到《战争垃圾》 第二节
    《自由生活》:反省美国 第三节
    《移民作家》:远离主流 第四节
    以诗言志:论武男的诗 第二章
    谭恩美:母女冲突vs.世界问题 第一节
    谭恩美小说创作的嬗变:从《喜福会》到《接骨师的女儿》 第二节
    《拯救溺水之鱼》:言说世界的问题 第三节
    《命运的反面》:初探创作的转向 第四节
    谭恩美的小说创作与母亲 第三章
    任璧莲:族裔身份vs.文化比较 第一节
    任璧莲小说创作的嬗变:从《典型的美国人》到《爱妾》 第二节
    《世界与小镇》:反对文化漠视 第三节
    《虎书:艺术、文化和互存的自我》:倡导文化共存 第四节
    后9·11时代的新问题 结语 引用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针对空巢老人的多媒体音箱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构架
        1.4.1 论文研究思路
        1.4.2 论文研究构架
第2章 针对空巢老人和多媒体音箱的调研
    2.1 简析多媒体音箱的发展历程
    2.2 多媒体音箱的基本概况
        2.2.1 多媒体音箱的原理结构分析
        2.2.2 多媒体音箱的市场分析(以国内音箱分析为主)
        2.2.3 多媒体音箱的环境分析
    2.3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2.3.1 UCD的含义
        2.3.2 UCD的流程
        2.3.3 UCD的方法
    2.4 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研究
    2.5 空巢老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
        2.5.1 空巢老人的生理特征
        2.5.2 空巢老人的心理特征
    2.6 本章总结
第3章 空巢老人与多媒体音箱之间的行为分析
    3.1 用户行为观察的必要性
        3.1.1 明确观察目标
        3.1.2 明确观察内容
        3.1.3 用户行为研究方法
    3.2 空巢老人使用多媒体音箱的环境分析
        3.2.1 使用环境—室内环境
        3.2.2 使用环境—室外环境
    3.3 空巢老人使用多媒体音箱的行为观察
    3.4 空巢老人使用多媒体音箱的情感反应
    3.5 本章总结
第4章 针对空巢老人的多媒体音箱设计研究
    4.1 多媒体音箱的设计方向
        4.1.1 以用户体验需求层次为出发点
        4.1.2 注重物质与精神的相互作用
    4.2 空巢老人对多媒体音箱的需求因素
        4.2.1 内在需求
        4.2.2 外在需求
    4.3 针对空巢老人的多媒体音箱设计要素
        4.3.1 功能设计
        4.3.2 形态设计
        4.3.3 色彩设计
        4.3.4 技术与材料的应用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针对空巢老人的多媒体音箱设计方案
    5.1 草图方案
    5.2 效果图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尚存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空巢老人使用多媒体音箱的调查问卷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成果、专利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四、突破传统概念的“另类”音箱(论文参考文献)

  • [1]作为一种空间的市场:生产过程与建构机制 ——基于上海市M市场的经验研究[D]. 胡诗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2]长尾理论视域下在线知识付费平台发展研究 ——以“喜马拉雅”APP为例[D]. 王怡明. 苏州大学, 2020(03)
  • [3]声音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D]. 辜维莉. 南昌大学, 2020(06)
  • [4]录像厅空间文化研究[D]. 王娟. 西南大学, 2020(04)
  • [5]广场舞现象研究[D]. 陶成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平台型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路径研究 ——以喜马拉雅FM为例[D]. 秦瑄.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8]基于老年人技术接受模型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方法研究[D]. 黄河.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9]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下的当代美国华裔文学[D]. 王凯.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8)
  • [10]针对空巢老人的多媒体音箱设计研究[D]. 贾乔洁.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标签:;  ;  ;  

突破传统概念的“另类”音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